发布时间:2023-09-03 14:57: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案例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保险学”;案例分析法
一、“保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保险学”是一门以应用为导向的学科,对人才的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并重。然而,在目前高校的“保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其教学仍旧停留在以传授式教学、试卷类考试为主的传统模式上,没有紧跟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进行调整。
(一)教学资源限制
高校现阶段的“保险学”课程安排主要以保险基础知识为主,包含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三大险种等基本知识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知识容量比较大。然而,目前课程的学时安排及教材选择并不能满足对该课程较为深入的讲授和学习。学时比较短、课本知识比较浅显导致任课教师不能充分对其中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讲授,也不能安排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使课程教学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任课教师实践经验缺乏
目前从事“保险学”教学的教师,学历、职称层次比较丰富,上至教授、下至助教都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其中有保险业从业经历的教师少之又少。针对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从业经验的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进行单纯课本理论的灌输,无法使学生从应用性的角度掌握保险学的实践知识,不能很好地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作用。
(三)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保险学”课程的考核形式,仍多以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卷面考试形式为主,仅以考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保险学”这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不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相关的应用与实践能力,使这门课最终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上。
二、案例分析法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保险学”作为一门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应用性及实务性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对于这门课的理解就较为粗浅,很难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相联系,对于以后指导实践并不会有太大帮助。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理论知识,也需要结合一定的案例来体现书本知识的指导实践意义。因此,在“保险学”的教学过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教师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避免单方面的理论灌输
高校的“保险学”课程教学,多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理论知识的讲解一直占较大比例。但从笔者对教学过程的观察来看,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很高。单纯的理论教学,教师单方面进行理论讲授,很难引起学生的积极回应。一堂课下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最终可能导致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理论知识,而且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选取合适的对应案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避免单纯理论灌输带来的负面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对保险实务有所了解并锻炼其相应的实践能力。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所选取的案例都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把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来,能够让学生更好体会到保险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授保险合同投保人、受益人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些与学生自身相关的案例,使学生成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设身处地体会投保人、受益人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保险知识及其运用。
(三)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还能够通过某个案例串联起较多的知识点。对于大部分保险案例来说,无论是有关财产保险的案例还是有关人寿保险的案例,或是和保险原则及保险合同有关的案例,亦或是关于保险公司运行及监管方面的案例,它们都不是独立的、隔离的,每个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是前后关联的。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一次性地将不同章节分散的知识点有效地贯穿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一次案例分析中强化不同部分的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目的,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容易造成的间断性和片面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案例教学实际上也就是现实情景在课堂上的模拟,它一方面使学生明白保险在现实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保险问题,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结合实际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来解读、强化理论知识,对于推进培养保险学背景的应用型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要求
1.明确案例教学的目标
(1)通过具体案例,培养学生对保险实务知识点的分析梳理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实际案例的判断与解析。(2)在实务能力要求较高的部分,如在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合同纠纷、保险理赔等方面,配合案例营造与实战相近的背景与氛围。(3)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使学生能够多方位地从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角度根据不同的案例锻炼相应的思路。
2.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否将案例合理有效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适应并满足教学需要,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首先,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既能代表保险业中发生的大多数情况,又能突出体现相关的保险学知识内容。其次,案例的选择也要具有先进性和时效性。由于保险的特殊性,相关的知识和法规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中,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特别注意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保险环境的更新与变化,不能出现所提供案例和实际不符的问题。再次,案例的选择也要注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分析性,能够使学生产生不同意见进而激发讨论,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若是选择那些观点特别简单直白的案例,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一致结论,就会使案例教学的形式大于作用。最后,要多选择那些综合性强的案例,尽可能多地包含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更容易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
3.注意案例分析教学的组织形式
首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对案例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需要针对涉及不同知识点的案例,对教学过程和背景设置进行调整。同时,也要丰富案例分析教学的形式,例如模拟场景、案例重现等,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指导作用,使案例分析与教学知识点更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案例分析教学的作用。其次,案例分析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对案例的分析、梳理及讨论。在实施案例分析教学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排好案例分析教学的讨论流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步,分别为提出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和总结案例。核心环节就是分析案例和讨论案例,进而得出有关案例的最后结论。在分析案例和讨论案例环节:首先,老师应将学生分成小组,使其围绕案例进行资料查阅以及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得出本组的汇总意见;其次,要求每个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讨论并积极发言,使不同小组的意见得到充分的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对每个小组的结论以及全班范围内进行的讨论进行梳理和评判。教师要注意在这个环节既要肯定学生有价值的见解,鼓励学生的积极发言与讨论,也要在此基础上指出学生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在以后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取得进步。
四、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注意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始终要明确理论教学是基础,“保险学”的主要课程内容由保险基本理论知识、保险业务种类、保险市场及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等几部分组成。其教学内容决定了理论知识始终是“保险学”教学的基础,案例分析教学是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增强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实践指导性所采取的辅教学方法,注意不要本末倒置,不能过分强调案例教学的使用而削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二)增强授课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
要实现实务教学的目标,首先应保证授课教师具有保险业务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笔者建议,高校应为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提供深入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督机构的社会实践机会。这样,授课教师参与了保险社会实践,有了第一手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游刃有余地组织相关的案例教学,也才能使教学过程更生动灵活,更有针对性,对学生也更有吸引力。
(三)强化案例分析在考核中所占比重
案例分析教学法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在课后作业加以体现。毕竟课堂教学的学时安排有限,在课堂上进行了案例教学之后,在课后作业中也要布置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也能反映出学生对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与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侧重。同样,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与考核方式也密不可分。教师应对学生的成绩构成方法进行改革,改变原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将案例分析中学生的平时表现纳入考核要素中。比如将平时案例教学中的作业和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构成,或者加大案例作业占最终成绩的比例,或者将期中考试设计成专门的案例分析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表现打分,并入到期末成绩中;也可以加大期末试卷考题中案例分析题目所占的比例,这样不仅能够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同样考查了学生对相关案例的判断与分析能力。
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保险企业仍采取分散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即核保、核赔、客户服务、财务、IT支持、人力资源等支持性的职能分散在各级分支机构。分散式的运营管理模式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公司发展的早期较好地支持了机构的拓展和对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但随着企业业务规模和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经营成本的快速提升,分散式的运营模式在成本、效率、标准化、风险控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保险业开始积极推动从外延式向内涵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型,以全面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内部企业化运作的创新运营模式,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截止目前美国《财富》500强中86%的企业、欧洲半数以上的跨国公司都已经或正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并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二、平安保险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背景
(一)平安保险公司简介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于深圳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平安已经由一家单一的财产保险公司发展成为拥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证券、信托、银行等多家子公司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10年底,集团总资产破万亿,寿险业务保费突破1500亿元。
(二)平安保险公司发展中遇到的财务管理难题 1988 年成立的平安保险作为一家区域性保险公司,其早期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深圳、厦门、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开始,公司加快了全国布局的速度,各级分支机构迅速增加。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条件、既有作业模式的影响,平安的财务管理采用了分散式的模式。从总公司到县级机构,都有专门的财务部门和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与作业职能。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和机构数量的快速扩张,大量资金沉淀在分支机构,一方面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效率,也使资金安全面临巨大的风险隐患。各级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财务人员管理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财务管理的质量、效率无法保证。公司财产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与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人保与太保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产险业务连年亏损。寿险业务随着利率的持续下降和经营成本的提高,前期所销售的高利率保单的亏损持续增加,公司偿付能力的压力也更加严峻。
(三)平安保险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驱动因素 2003 年,在前期财务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平安提出了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想,其主要的驱动因素如下:控制成本,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加速企业的标准化进程,增强企业规模扩张的潜力,强化风险控制能力
三、平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框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财务共享服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评估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完善阶段。如图1所示:
图 1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框架图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设计与构建 具体如下:
(1)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总体设计思路。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通过整合客户接触界面、共享的作业、集中和专业化的核心运营、第三方服务网络,建立利用影像、工作流、客户关系管理等最新科技的 IT 平台。整个平台的流程及系统设计以内外部客户需求为驱动,工作流管理和过程监控为要素,体现高程度的网络化、自动化、标准化;突出安全性、实时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如图2所示:
图 2 平安共享服务中心总体设计模式
资料来源: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 股)招股说明书,2007 年 1月
客户接触层是直接与公司终端客户接触的作业部门。在财务方面,是指与客户直接接触的机构柜台和机构受理岗,他们为客户提供咨询、信息查询、凭证受理与扫描等服务。
共享作业层业务内容包括财务集中审核及核算,文档录入等服务,提供高度标准化的同质作业服务,不同专业公司相同的业务需求都可通过共享服务来实现。
运营管理和控制层对各类型作业进行运营分析和管理控制,通过预测规划、预算控制、生产计划、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等管理动作,优化后台资源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政策规则制定层根据典型案例研究、作业统计分析、业务效益分析和集团战略,制定与作业相关的政策规则,以指导作业和管理行为。
(2)流程与制度。流程改造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来完成:一是流程的分析与诊断。流程分析与诊断是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与共享模式下流程的差距。二是流程的再设计。针对前面分析诊断的结果,重新设计或改进现有流程,使其趋于合理化。流程再设计应该将信息技术、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融入流程设计,尽可能体现信息集成,支持实时控制和快速反应。三是流程重组的实施。这一阶段是将重新设计的流程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这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过程,涉及组织的调整、人员权利和地位的改变、集成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流程重组的成功实施会带来各方面业绩的巨大进步,包括利润上升、成本下降、生产能力提高等直接表现,以及产品质量、客户服务、员工满意度、整体获利能力等的相应提高。同时,流程重组实施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地危害。
(3)信息系统及技术支撑。根据新的流程和制度,平安对现行和财务 IT 系统、业务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依托信息采集、数据库、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在集团公司层面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地将分支机构资金结算、会计核算等后台作业集中处理,一方面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支持产品销售、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上收子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审批权限,实现集团公司管控。
(4)组织与人员设置。一是组织架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在人员、服务、所有权归属等方面有别于传统的业务部门组织,是一个专业的服务提供部门。其组织与人员设置需遵循以下原则:执行和监督——共享服务中心通常设立为独立的执行单位,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公司内的全体机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属资金管理部、会计作业部、品质管理部、项目管理部四个部门。如图3所示:
图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图
资金管理部:主要负责资金的管理;会计作业部:负责财务凭证的录入、审核、核算。财务凭证的打印和保留由机构负责;品质管理部:负责财务共享中心的内部审计和品质管理;项目管理部:负责项目的管理。二是人员管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人力密集的特点,既有从事具体和简单业务操作的工作人员,也有从事运营管理和共享服务支撑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建立适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稳定运作的重要保障。在人员管理上,要统筹考虑人员的招聘、人员的配置、人员的培训、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等多个因素。
(5)办公地点的选择。实体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目前公司通常采用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所以地址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Moran,Stahl&Boyer 是亚特兰大市的一家顾问公司,专门研究选址问题。它罗列出了一系列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表 1 所示,包括的因素从可利用的劳动力和成本,到当地政府对经营的支持。
(三)财务共享服务项目实施 平安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实施,考虑到集团旗下各子公司业务特点的不同和复杂性,平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采用了“资金集中先导,分流程和职能渐进推进”的策略。
(1)资金集中。如图4所示: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先从资金集中开始入手,即所有业务的资金收支都集中在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不再发生资金的收支。各级机构的保费和营业收入,直接打入集团账户,各种费用和业务支出(理赔款、保险给付金、员工工资、费用报销款等各项支出都直接从总部支付),统一由集团直接打入收款人账户。
图4 资金集中的模式的发展
资金收支集中前,虽然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控模式,但各机构都需要开设收、支账户,各机构都需要大量人力进行对账等工作,而且导致大量资金在机构的沉淀,一方面增加了风险,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资金集中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为具体操作集团各子公司现金收付或者往来结算的专门机构,全系统的银行账户数量大幅减少,所有资金信息和资金都能够及时汇总到总部,不仅节约了机构大量的管理资源,更实现了风险的集中管控。
(2)实现零现金管理——规避现金风险,降低资金在途损失。一是“零现金”收付。即现金保费直接由客户通过银行进入公司银行账户,现金业务支出直接由公司账户通过银行到达客户账户,减少了现金流通环节,实现公司柜面结算的零现金收付。在资金集中收付的模式下,减少了业务员的持现风险和持现时间,避免了收费人员直接携带现金所造成的被抢劫等风险;亦使业务员、续期收费人员有更多、更灵活的时间从事非收费的客户服务,比如拓展新保单。二是“零在途”资金收集。即保费实时到达公司银行账户,下属机构代收保费资金实时归集到总公司银行账户——实现银行与机构间及上下级机构间资金归集的零在途,进而减少资金分散和沉淀、压缩现金库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3)实现集团资金内部统一调剂——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资金统筹优势。在共享服务模式下,所有的资金收付均通过资金管理系统进行,且通过总公司账套完成。集团根据共享服务中心每日上报的现金流量表,可以实时监控总部的资金头寸与资金需求,共享服务中心按照集团指令统一调拨、上划。对于机构申请调款,必须上报集团批准后,由共享服务中心执行调款动作,杜绝了机构私自动用资金的现象,达到账户管理和资金使用的严格控制。由此可建立起集团资金统筹的优势,内部平衡资金余缺。集团通过这种方法全面管控了各子公司的现金收支管理,统一对外筹资、投资,不仅能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将提高资金集中运作的投资收益。
(4)系统实时无缝对接——提高财务、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减少错给错付现象。公司资金管理系统,实现了内部连接各子公司业务系统、总账系统,外部连接银行交易系统。银行与公司数据库的实时连接,对账工作量将大幅减少,保证了公司财务所收、付资金与业务部门数据的一致性,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公司财务、业务之间对账难的问题。资金集中后,保险金的支付数据是由资金管理系统与各业务接口系统直接对接,接口系统送达至资金管理系统的收付数据,由各接口系统的共享服务中心理赔部门完成包括收款人、付款人、金额、账号的正确性等的审核;另一方面共享服务中心将资金管理系统中的收付数据提取传送至银行系统的过程中,均实现批量传导,集中支付。由于系统的无缝对接,改善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可大大降低错给、错付的情况出现,亦可避免人为作假的道德风险,杜绝坐支保费、保费收入不入账的现象正是由于资金的集中,为后期的会计核算集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平安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主要成果如图5所示。
图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
一是流程改造——作业的标准化。实现了前端作业简化-前端收集资料即可,前端将收集的资料通过扫描系统传输到共享服务中心,由共享服务中心根据影像进行集中操作和做专业判断,同时通过系统的权限管理,实现集中远程审计。二是系统改造——实时无缝对接。通过对整个集团的系统改造,实现了业务、财务、资金系统的实时无缝链接,提高财务、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减少错给错付现象。三是运营管理——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事前预测:通过采集历史数据,利用历史数据建模预测分析,可预先做好工作安排;事中控制: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功能,实时自动分析业务状况并自动警示自动检视措施成效;事后反馈: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提供日、周、月、年等多周期总结反馈定时反馈管理实现跟踪自动化、管理无纸化。通过对流程、系统、运营管理等诸方面改造在降低成本、风险控制、作业品质和效率四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四是财务运行成本降低。在保证业务量每年增长的同时,通过共享财务职能,效率提高、产能增加、人力等成本降低。每年审批集团费用由转型前的 120 万笔,增加到 150 万笔;会计核算单位成本降低了 68%。目前平安财务共享中心的作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四川、上海和深圳三个地区。其中以四川内江最为集中,约有 200 人,房屋租赁等成本也大大低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共享服务模式使平安有机会将作业地点向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设立,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五是财务管控加强。通过共享服务实现资金集中作业平台与核算集中作业平台间信息互动并共享,实现了财务数据接口的统一;数据的集中,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和完整的会计信息;财务费用通过预算动支、报销集中、支付集中三层集中管控,达到费用与资源使用完全透明化。
四、结论
平安保险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显著成本降低再次证明了这一运营模式的巨大价值。在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适时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保险公司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东锋、吴能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发挥企业集团规模优势》,《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
[2]陈信元、陈冬华:《换股合并增加股东财富了吗》,《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0年第1期。
[3]何瑛:《企业财务流程再造新趋势:财务共享服务》,《财会通讯·综合》2010年第6期。
[4]杜兴强:《科斯定理、负商誉“悖论”、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会计研究》,1999年第7期。
[5]赵亚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我国保险业费用集中报销问题研究》,《经营管理者》 2013年第8期。
[6]刘婷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探讨》,《财会研究》2007年第2期。
[关键词]机动车辆保险;赔付率;经营管理;经营策略
一、机动车辆险的经营现状
机动车辆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大支柱险种,近几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稳步增长,且增长比例稳中有升。2000年以来,车险保费收入占产险保费收入比例一直维持在60%以上(见表1),各产险公司的车险业务量占产险业务的大部分,车险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发展,各家公司在积极调整险种结构的同时,仍把车险放在重点。但是自2000年以来,车险赔付率直线上升,且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见表2)。赔付率增长过快最直接的结果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过大,支出超过预算,公司的盈利水平明显下降,车险“高保费、高赔付、低效益”的经营现状,对整体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随着我国机动车社会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机动车辆保险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在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中,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加强经营管理,降低车险赔付率,既保持良好的发展速度,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对于产险公司有着重要意义。
二、车险赔付率高的原因分析
(一)道路交通事故率不断上升
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50万人,我国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占全世界死亡人数的20%,而我国的机动车只占全世界的9%,汽车保有量占全世界的1.1%,公路通车里程仅占世界公路总里程的5.6%。以上数据说明:第一,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万辆汽车事故死亡率是17.8,居世界前列,相当于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14到22倍。第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车辆事故率还处于较高水平,约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倍。
造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仍是人的因素,包括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及乘车人等,造成死亡的比例约为90%;在人的因素中由于机动车驾驶员的原因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说明综合素质低、操作技能水平差是驾驶员肇事的主要原因。行人和骑车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极为淡薄,不懂法、不知法、忽视交通安全,也是酿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道路原因造成的死亡占很低的比例,仅为0.1%—0.2%;车辆的原因约为6%,制动问题是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机动车引发的死亡事故中2/3是由于制动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
(二)承保条件宽松,承保质量偏低
长期以来,经营车辆保险的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一味地追求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向保户开出诸多优惠条件,甚至不惜牺牲公司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对承保质量的高低漠然视之,大都奉行“宽进严出”的市场运作原则,无形之中给部分保户留下了诸多“可乘之漏洞”,不仅增大了承保标的风险系数,降低了车均保费,同时也为以后的理赔工作带来诸多隐患,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不符合承保条件的车辆仍可按正常标准承保。如:国家对各种型号车辆均规定有不同的报废标准,由于诸多因素,许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报废标准的车辆仍在运行,承保公司对之往往采取默认的态度予以承保。
2.业务人员的草率行为,不验车承保。基层展业单位对验车承保重视多,落实少,对投保车辆根本不进行检查验车,片面轻信投保人的表述,而核保人员又无力顾及,造成诸多风险漏洞,通常表现为先出险后投保或加保,按事故类别,以单方事故为最;按险别以加保车损险或提高车损险保额,增加盗抢险、火灾爆炸自燃险,增加玻璃单独破碎险为多。
3.对存有道德风险的车辆视而不见。部分保户为骗取保险赔款,铤而走险,不择手段,挖空心思,以达到骗赔的目的。保险公司为业务发展的需要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麻木不仁,无形之中纵容了道德风险的存在和蔓延。
4.部分车辆的“套费”现象严重。部分保户为了“节省”保险费,往往采取“套费”投保的行为,变相改变车辆使用性质,从而改变车辆条款适用类别。如:人为将营业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性质承保、家庭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承保,造成保险公司的不必要的损失。
(三)车险理赔环境不理想,违章驾车行为屡禁不止
1.责任认定显失公平。对涉及第三者损失的双方交通事故,交警对双方责任界定时,有时会将“车辆保险”因素考虑进去,参加保险的车辆一方所划定的责任比例往往很高,若双方车辆均参加保险,那么投保险种齐全的一方将“享受”高比例的责任“待遇”,这种不是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来界定的责任比例,在保险理赔实务操作中屡见不鲜,保险公司对此也只能有苦难言。
2.对待保险欺诈行为打击不力。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保险欺诈的严重后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形形的保险诈骗行为往往没有付诸实施,对查出的欺诈案件大多以归还所骗取的保险金了事,基本没有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予以惩罚,无形中助长了保险诈骗案件的屡屡出现,严重威胁着保险公司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现场查勘、定损和理赔环节存在风险漏洞
1.现场查勘过程的粗放式管理。诸多事故的第一现场查勘不力,导致事故损失过程模糊,损失结果不清,责任无法确认,给整个理赔操作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定损、报价环节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定损工作是最易滋生腐败、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定损、报价工作尽管实行了电子化操作和管理,但数据信息的更换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少数定损、报价人员素质低,置公司利益于不顾,明里暗里谋取私利,中饱私囊,对保户采取吃、拿、卡、要、报等行为,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
3.查勘、定损、理赔环节的脱节现象严重。查勘、定损、理赔环节是整个保险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内部各环节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协调和统一关系,而不是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孤立存在。实践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都产生于各环节之间的衔接点,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致使整个保险体系不能顺利运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信任,形不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三、降低车险赔付率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车险业务发展战略
首先,要转变业务主攻方向。业务发展的重点应在巩固汽车险承保面的基础上,积极主攻薄弱环节,向分散性、个人交费业务,如摩托车、拖拉机保险发展。其次,要不断在老品种中创造出新内容。过去,主要精力是抓车辆的主险业务,即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附加险种比例较小。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加及业务的不断开拓,业务分流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开发附加险种是培植新的业务增长点的重要途径。第三,要强化服务意识,适应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在保险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下,保险企业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服务质量的竞争,谁能为客户提供及时、完善的服务,谁就占有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当前,车险理赔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理赔的准确与否、及时与否、对保户的方便与否是保户最关心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因此,应当把理赔作为保险优质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保户满意与否的根本标准,尽量简化手续,提高理赔速度,如推行简易赔案处理办法和现场决赔办法等,通过实行优质快捷的服务,赢得保户的信赖,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加强车险经营管理
1.树立效益观念。一是要牢固树立效益观念。加强对全体员工效益观念的教育,切实扭转重业务发展,轻经营效益,以赔促保等不正确认识,把提高公司效益作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二是建立效益为先的考核机制。作为骨干险种车险的经营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旧体制下只重规模不讲效益的粗放型经营的局面,要努力提高车险的盈利能力,实现规模险种上效益。三是在坚持万元工资含量的基础上,对效益好的险种或附加险业务,适当提高保费工资含量,对赔付率高的出租车、营业用货车等高赔付率的车型,则应适当降低保费工资含量,鼓励展业人员积极发展高效益险种。
2.加强成本核算。汽车险业务,如赔付率达到60%,支付10%的手续费,考虑分保、费用、税收、提转差等因素,就是盈亏临界点,对单笔业务,应以此考虑业务的去留,对大客户,也应采取综合分析,确定是否承保。要努力降低中间费用,减少成本支出。要发挥保险行业协会作用,借助社会力量,使车险业务手续费支付标准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要加强对应收保费的管理,对直销和营销的车险业务,要严格控制应收保费的产生。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要严格按照车险业务实务规范操作,要制订承保、查勘和理算操作的实施细则,制订承保理赔质量差错追究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合规经营。
(三)抓好承保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统一核保制度。一是加强核保力量,树立核保工作的权威性。做到每单必核,防止病从口入。二是确保原始数据录入真实可靠,强化管理,建立基础数据管理实施细则,落实责任制,为业务数据的积累和业务分析奠定基础。三是做好数据分析,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建立主要指标的风险预警制度。例如对车险经营中营业性、非营业性承保比例;单保三者险的承保比例,营业性车辆、私家车不计免赔险的承保比例;私家车划痕险的承保比例,详细、准确的风险数据,是车险稳定经营的基础。四是展业人员不得采用虚假承保信息,人为压低保费和支付无赔款优待,不得人为将营业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性质承保、家庭用车作为非营业用车承保,不得更改初始登记日期、使用性质、出险记录等承保信息。五是切实控制经营风险。不得承保其他经营单位调整的高风险标的、多次出险标的、高赔付标的、有争议标的。严禁未经审批越权承保超权限标的。
2.完善核保制度,细分风险,制定差异化的核保规定。不同性质的车辆,有着不同的风险特征,营业性车辆车主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用频率较高,“三超”现象严重,长途行驶较多,因此撞伤他人他物的概率较高,三者险的赔付较高,因此对营业性车辆要确定合理的三者险赔偿限额,限制不计免赔的承保。对非营业性车辆,好车、高档车较多,出险后客户对车辆维修的要求也很高,这些车辆的配件、维修价格较高,车损险的风险较大,因此对非营业性车辆,控制高保额、高龄车辆的承保尤为重要;对私家车和新车,由于驾驶员新手较多,驾驶技术生疏,出险率较高,小碰撞事故较多,再加上新车都有一段磨合期,因此对私家车、新车要限制不计免赔险的承保,以提高驾驶员驾车的责任心;对单保三者险车辆考虑到案均赔款较高的特点,要防止高限额的承保;通过加强数据分析、细分车辆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核保政策,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保证核保政策的畅通无阻。
(四)加强理赔管理工作
1.加强理赔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一是通过不同途径逐步充实查勘力量,适应业务查勘的需要。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组织自学、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理赔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继续加大对理赔人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考核,切实提高理赔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四是对重、特大和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可聘请相关机构专业人员协助定损,提高定损质量。五是对疑难赔案讨论,做到准确、合理、及时地赔付。
2.提高“第一现场查勘率”。一是对单方事故采用简易程序处理的案件,“第一现场查勘率”必须达到100%,否则不得采用简易程序操作。二是在外地出险,车损超过3万元的案件,要派业务精、责任心强的理赔人员前往出险地查勘,提高第一现场查勘率,防止骗赔案件发生。
3.案件调查要做到提前介入。加大对误工费、伤残评定及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调查,聘用医务人员对医疗费用进行事前或事后的审核,努力减少理赔中的水分。
4.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一是明确理赔权限。规定理赔人员、部门负责人定损权限,损失金额较大的事故由分管经理参加定损。二是坚持双人查勘制度,坚决制止单人查勘和委托修理厂代定损。严禁理赔人员将事故车辆强行送修,要向保户推荐多家修理厂供保户选择,有条件的应积极推行招标修理。三是建立大件更换向分管领导报批制度和换件验收制度。对更换配件累计在5000元以上或单件价格在500元以上的事故车辆,修复出厂时,定损人员要进行验收,防止保户或修理厂以修代换、骗取赔款的现象。四是实行损余物资回收制度。统一制定残值回收标准,有争议的损余物资统一回收。五是建立理赔质量差错追究制度。对理赔定损中责任认定错误、定损范围扩大及配件价格、工时费过高造成多赔款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使其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唐运祥.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03年)[R].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江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03年)[R].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响贤.保险业创新与发展[C].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4]刘京生.知识经济与保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典型国家和地区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案例分析
(一)马拉维气象指数保险为了确定气象指数保险是否将是管理农业风险的有效工具,2005年年初,世界银行在马拉维进行了一个试点计划。国际气候与社会研究所(IR)I提供保险产品设计和方案评估等方面的技术支持。该试点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于利益关系各方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合作。马拉维政府给予试点很大的支持,该国气象部门提供了保险方案设计所需的天气数据和相关专业知识,主要的天气数据包括历史降水量、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总量、土壤特征和农事信息等。马拉维全国小农协会(NASFAM)是另一个重要参与方,这是一个由15~20个当地农民协会组成的协会。全国小农协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种苗和收购会员的农产品。另外,全国小农协会还扮演确保贷款偿还的重要角色:在向农民支付农产品价款时,先扣除贷款,或者对保险赔款金额进行调节。两家小额贷款机构马拉维农村金融公司(MRFC)和马拉维机会国际银行(OIBM)也参与到试点方案当中。这两家银行同意,如果农民买了气象指数保险,可以借给农民必要的钱。农民团体、国内保险公司与国际再保险人密切合作的一个三相气象指数保险合同,就这样产生了。经过NASFAM和研究人员的考察,最终花生被选定为2005—2006年的试点作物品种。因为花生在马拉维有很高的干旱敏感性和很强的生长能力。2006—2007年,根据农民的意愿,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也被列入试点品种,然而是与花生捆绑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玉米的价格波动大且市场分割严重,银行不大愿意单独提供贷款,而有保险保障、经济价值较高的花生可以为玉米贷款提供担保。2006年,892位种植花生的农民所购买的天气指数保险,总保险金额为36600美元。2007—2008年,花生试点中止,取而代之的是烟草,因为烟草各项指标更加符合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要求。2008年,2600位农民购买保险,总保险金额250万美元。在2005—2006年,根据保险方案,如果最近气象站的降水数据显示生长季节中有一个或多个关键阶段降水缺少,保险公司将支付保险金。保险方案中还设定了“误耕”条款,如果生长季节早期(从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上旬)雨水不足,保险公司也将支付保险金。此外,条款明确了3个主要气候阶段(成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触发保险赔付的不同降水量。马拉维干旱指数保险的另一个特征是与农业贷款相捆绑,在雨季的早期,每个参保农民团体与银行订立一份正式的贷款合约。在整个方案运作当中,农民个人事先得不到任何现金,每个团体将部分贷款交给全国小农协会用于购买种子,还有一部分作为干旱保险保费交给马拉维保险行业协会。参保农民同意按照保证价格将农产品卖给全国小农协会,全国小农协会将用农产品销售收入偿还银行贷款并将盈余收入支付给农民。农民无法事前得到现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银行的坏账风险。在马拉维,由于参保人数在2008年大幅增加,这就需要高密度的气象站网,而现实中低密度的气象站,便成了马拉维气象指数保险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世界银行正在协助马拉维政府提高气象站数量。(二)蒙古牲畜指数保险2005年蒙古政府为保护牧民因冬季恶劣气候造成的巨大牲畜损失,政府在世界银行的技术协助下,设计实施了一个牲畜指数保险的试点方案。在世行的帮助下,蒙古设计实施了牲畜指数保险产品。在蒙古,广泛的放牧行为导致传统的赔偿保险是不现实的。该产品的设计融合了商业保险产品(基础保险产品)和社会保险产品(救灾产品)的特性。当本地行政区域(苏木)的牲畜死亡率超过6%时,由基础保险承担支付;当损失超过30%时,由救灾产品管理。赔付标准是根据该苏木1%~5%的牲畜死亡率制定的。牲畜死亡率的评估来自于每年的牲畜普查和牲畜年终调查。2006年,该计划开始实施。2009年该方案在4个省(Bayan-khongor、Khentii、苏赫巴托和乌布苏)试行,其中有4个保险公司参与。2006年签约保单数量达到2400,2007年这一数量超过3700,2008年签约保单数量达到4100,占到了试点省份牧民总数的14%。2008年8月中旬,蒙古牲畜遭到了严重的损失,1783个牧民得到了总数34万美元的赔款。所有融资系统都按计划运行着,但是也存在着一小部分的或有债务。目前,蒙古的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向投保牧民提供低利率和条件宽松的贷款。借此将牲畜指数保险和牧民贷款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投保率,降低交付成本。
世界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独立学院 金融会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一、《金融会计》的课程性质及特点
《金融会计》是一门特殊的专业会计,是把会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运用到金融企业这一特定部门的行业会计。该课程是金融、财会类专业的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又涉及相关的金融业务知识,应在学习了《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后开设。金融会计核算的是金融资产与负债,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会计相比,它的核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金融会计的核算过程也是业务的处理过程,业务活动停止,会计核算也基本完成。
二、《金融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缺乏一致性
独立学院金融会计教学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目前多元化金融企业会计岗位实际技能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应涉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会计业务核算。但从各大高校网站的教学大纲来看,由于课时的限制,部分院校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商业银行会计业务,而证券公司会计、保险公司会计等业务都没列入教学内容。课程名称为《金融会计》,实质上就是《银行会计》。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实践教学,特别是像金融会计这样的实践操作课,更应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尽管目前很多院校普遍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独立学院发展时间短、现行的实践教学条件有限,很多高校在教学中仍以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具体的实务操作环节很少。学生普遍反应能听懂、看懂,但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师资力量缺乏及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在金融会计教学过程中,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许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工作上缺乏经验。另外,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高校教师很难去银行调研学习,更不用说去顶岗锻炼学习。由于对银行的业务接触少,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除此之外,金融会计作为跨学科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有金融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会计知识,课程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加上机械呆板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必然觉得枯燥乏味,最后彻底失去兴趣和信心。
(四)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独立学院金融会计专业教材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延续校本部教材。其弊端在于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一本、二本院校的教材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环节太少,导致独立学院学生感觉消化不了、难度大、枯燥无味,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二是沿用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其弊端在于特别强调操作性的高职专科教材内容太少、理论几乎没有涉及,这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悖。三是自编教材。尽管有些独立学院已经出版了自己的教材,但大多是在匆忙中起步的急救篇。此外,自我国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很多学校都还未及时更新教材。比如,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除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其他存款都通过“吸收存款”科目核算。而有的教材仍在继续使用“活期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科目。
三、独立学院经管类《金融会计》教学的改革方案
(一)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扩充金融会计教学内容
完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体系,适当扩充金融会计教学内容,使其基本涵盖各金融企业的主要业务核算。首先,应改变目前只重视商业银行会计,而忽略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主要业务会计核算的现状。其次,适当增加教学课时数,使加大教学内容可行。就笔者所在独立学院来看,金融会计课程51个学时,学生基本上能过学完商业银行会计的章节,由于课时的限制,对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企业会计只能是蜻蜓点水的了解,而这些章节章节也是当今金融企业的主力军。因此,建议除了开设《金融会计》课程以外,也可开设《保险公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金融会计的教学更加系统。
(二)积极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金融会计业务琐碎,规范性较强,手续繁杂,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业务流程,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不易理解,难以记忆而缺乏学习兴趣。比如,讲到银行储蓄业务中的个人活期存款时,单纯的讲存款概念、原则、利息计算,是比较理论化而缺乏实践教学的,让学生按照现实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做一遍会比讲十次理论更有效果。实践教学应建立校内的模拟实验、实训室,并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三)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比较被动,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独立学院教师应努力探索新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如多采用多媒体演示、音像视频、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教学等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性培养。
(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独立学院要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引进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外,还应建立起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所谓“双师型”,指教师即是工程师,即要求教师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独立学院既可加大自身 “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又可专门聘请一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专家担任实践教师。
关键词:精算教育;地方院校;课程设置;就业导向
中国高校精算教育是从1987年11月在南开大学起步,当时,南开与北美精算学会(Society of Actuaries,SOA)签订精算教育合作协议,在1988年秋招收了国内首届精算研究生,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北美精算学会的考试中心,并于1992年秋季首次举行SOA考试。
中国精算教育已有二十三年的历史,全国部属院校中有二十余所都以各种形式开展了精算教育,有研究生、有本科生,培养的学生已成为目前中国精算实务队伍中的主力和骨干。“精算师”是一个令人羡慕的“金领”职业,现在许多地方院校纷纷开设精算专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期望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会对地方院校开设精算教育有所帮助。
一、学科归属
中国的精算教育如火如荼,但教育部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明确设立精算学这个本科专业,导致对应的专业方向不明确,因此,这就为地方院校开设精算教育带来极大的困惑:
该专业归属哪个院系更合适?对目前开设有精算本科的部属院校做一分析,主要分布在统计学专业(如人大、华东师大、中国科大等)和应用数学专业(如复旦、北大等),其他基本都设在金融保险系(如南开、中财等)。由于所属的专业不同,授课的内容也有差异,统计、数学专业的侧重于概率论、统计、数学方面的知识,金融、保险专业的则侧重于金融、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
精算科学是应用统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各国精算师初级考试课程中,统计学占有重要地位。据美国寿险精算学会对其精算师过去学习背景的调查显示,约有44%的人过去是学数学和统计学的,20%是学精算学的,16%是学习经济学、工商管理,20%是学其他专业的。由此可见,地方院校开展精算教育,结合教学内容及中国精算师考试新体系的考试科目,设在统计学系,具有明显的优势:(1)学生具有深厚的数理背景。在统计学系开办精算本科教育有自身的优势,通过扎实的数学理论学习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从而培养其缜密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2)得到系统的统计学及应用统计的训练。统计学是一切与风险有关的领域的基础,专业必须与所应用的方向紧密结合,这才能保证专业设置不会流于形式。(3)能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统计教学实践基地。根据统计专业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通常都与统计局、调查队、调查公司、金融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业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学生教学实践基地,而这些都可以为精算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便利。
二、培养目标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需要精算人才,但需要的数量决定于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保险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82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42家,外资保险公司40家。保险公司需要更多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经营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算理念,就是风险控制能力。中国保险市场是否建立起精算制度,是否拥有足够的精算力量,也是中国保险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如何确定培养目标?精算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门学科,自然面临着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关系问题。一般说来,大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品格,它是一种渐进的、长期起作用的教育过程。(1)精算师资格考试。精算教育(精算师考试)是成为精算师的重要环节,但是它不应当成为精算教育的目标,地方高校精算教学可以结合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开设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2)培养全面的精算素养。精算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精算素养和综合素质。在精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精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还需对其研究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精算教育不应当忽视对精算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健康的人格、决策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等,还应当注重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3)培养学生的精算技能。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精算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还要侧重培养学生思考精算问题的思维方式。地方高校的精算教育在传授精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财务会计、金融、投资、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掌握,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中国的实际国情。
三、课程设置
精算是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不同学科之间的融通与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精算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如何设置课程?在设置精算教育的课程时,应结合精算本身的特点,结合本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作为完整的精算专业课程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经济金融知识。精算运用的环境离不开经济和金融活动,与此相关的都应成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管理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和经济法等。(2)数理基础知识。数理知识主要有概率论、数理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3)精算专业知识。主要有金融数学、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风险理论和精算统计模型等。(4)实务课程。主要有保险案例分析、公司风险分析、精算建模实验等,指导精算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加深对精算问题的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
四、师资力量
精算专业是一门以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等为学科基础而建立的高度交叉、高专业技术特性学科,它以培养未来经济金融领域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终极社会目标定位,创造性地发展数学、统计学和管理工程技术于经济金融实践。
如何解决师资?从课程设置上能够发现,精算教学需要协调并组合一些相关科目的教学力量,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许多课程对从事精算教学的教师而言,也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大力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须的师资数量。(2)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精算专业课程教师一般应有扎实的数理统计功底,选派一些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创造教师进修的机会和条件;加强与其他高校及国外各组织机构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3)建立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从保险公司、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能补充专业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
五、实践基地
精算不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技术用于开发新产品、费率厘订、计提准备金、编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控制风险的实务工作中,两者缺一不可。精算技能和精算经验对精算师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一个精算学生在高校里接受精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精算师所面对的实际精算问题是千差万别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精算技能,还需要运用精算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精算问题的经验。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精算是一门既有丰富理论方法又非常务实的学科,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行。(1)重视专业软件的教学。在精算专业三年级或四年级的课程中开设最新的专业软件课程,如精算软件、统计软件等,让学生毕业后会应用这些最新的计算机软件于他们的工作中,这也是现在大部分金融、保险等相关金融实体所期望的。(2)加强与实务部门的合作。精算是一门实务性非常强的学科,精算人才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实务经验。因此,在精算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实践能力。(3)发展非学历教育。尽快确立中国的精算师职业组织,大力加强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同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发现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丰富教学实践内容。
六、就业导向
中国精算教育的发展决定于市场对精算人才的需求。在美国,60%的精算师在各类保险公司工作,35%在各类咨询公司工作,5%在政府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英国有约47%的精算师在各类保险公司工作,37%在与保险相关的咨询机构工作,16%在金融相关机构、教育、工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工作;在加拿大,精算师中有 53%在各类保险公司工作,40%在各类保险和社会福利等咨询公司工作,7%在科研单位、学校、政府和工业部门工作。
精算教育是否仅为培养精算师?从就业导向上应该:(1)支持学生参加精算师考试。精算教育在坚持系统和完整的原则下,应该尽可能多地融入考试要求的内容,学历教育是基本和必须保证的,一方面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一步的职业选择留有余地。(2)培养具有精算技能的金融人才。高校的精算教育应更多的为中国精算事业服务,地方高校的精算教育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让精算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的市场、了解中国的制度和政策,培养地方精算业急需的精算人才。(3)利用所学知识参与企业管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精算及精算从业人员在中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为中国精算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结论与讨论
精算教育的专业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统计科学的深层次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它关系到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不是真正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关系到专业的生存及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对本专业的认识及自身的专业素养,熟悉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施工项目 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施工项目要经过两次经营,投标竞争是施工企业的“第一次经营”,属公司开发行为;项目施工中的经营管理被称为“二次经营”,属项目管理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开招标和《招投标法》的深入实施,建筑市场规则日趋规范和完善, 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上苛刻的招投标条件,使得施工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时成本都难确保,为此,对项目施工中的经营管理(称为二次经营)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施工企业只有更加有效地进行项目经营管理,才能获得利润,企业才能得以生存。
当前的市场都是最低价中标,施工企业经过激烈的竞争得到工程项目,中标单价一般是较低的,承包商无力去改变中标单价。有的工程项目的价格只能达到保本微利的水平,有的工程项目中标价格低于成本价,若想达到盈利水平,项目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迫使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依照科学的态度,谨慎地进行经营管理,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盈利目的。根据目前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项目的经营管理仍需继续完善经营管理制度。下面,就论述一下本人在实际经营工作过程中对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点经验与看法:
科学有效地组织施工,把好“开源”第一关
施工组织是项目建设和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是施工企业能以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少消耗完成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力保证措施,也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开工前对投标工程项目信息的了解较为肤浅,工程项目中标后,项目部的经营人员在进驻施工现场后,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进行现场勘测,根据施工图纸、工期的要求以及自身资源的配置状况,编制切实可靠的工程总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方案、方法、选用机械设备与费用成本的相适宜性,切实做到经济、合理、高效、满足使用要求。
一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所包含工程量最终经营结果与这一稿提出的施工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对于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则更要谨慎。因为对技术方案中资源的选用、调配、集结和退场都需要花费宝贵的资金,所以,在各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周密的考虑。在资源使用方面力争做到多快好省,必要时,还应多拟出几个施工方案,通过经济效果评价对技术方案进行比选,以期达到用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取较大的盈利。
本人曾参加过这样一个项目,如:桥梁施工中有预制梁,数量为300左右片,施工管理人员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按照正常思路很自然地先要建设梁场,经营人员看完施工组织设计后觉得预制梁的数量不是特别大,自己建一个梁场造价比较高,随后提出一个方案,可否借用相邻标段单位已建梁场生产梁,当然这样增加运输上的一些麻烦,经过多方沟通和方案的经济比选后,采纳了后者,节约近壹佰万元。另有一项目,进驻现场后,实际地理环境相当差,修筑施工便道时,遇到一个相当大的鱼塘,起初的施工方案就是简单的回填,后来越填越多,填了一半感觉不太对劲,最后决定改为栈桥,结果造成的经济损失可想而知。
以上两个案例分析充分说明了施工组织的重要性,施工组织不仅仅是组织施工、指导生产的作用,在客观上已成为经营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施工,把好“开源”第一关,就是做好项目经营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不同,因此,在合同管理意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本人在施工单位多年的经验,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
2.1 提高企业全员合同管理的意识
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目前,合同意识淡薄,合同管理水平低仍是我国施工企业的普遍现象。但是,意识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企业的领导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常抓不懈。可以经常举办学习班、讲座等方式,提高全员的合同管理意识。目前建筑市场过于向买方倾斜,竞争激烈,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条件更加苛刻。因此,要重视合同管理,要加强以《合同法》《建筑法》为重点的法制、学习和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合同意识,要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中,提高企业全员的合同管理意识,把合同管理融入经营管理中,依法经营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越竞争激烈,越要重视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特殊意义。
2.2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合同管理人员是否专业化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好坏的重要因素。合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懂工程、技术、经营、造价、法律、工程管理及公关等方面的知识,人员素质要求高,这样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在所处的建筑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合同管理部门在工程施工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愈显得更为重要。
合同管理不仅仅只是按合同进行月度工程计量,还要制定、管理与施工外协队伍的劳务协议以及按期对其进行结算,还要密切注视施工现场进展,收集工程变更资料、编制预算文件、并及时呈报业主、监理。此外,还要收集掌握政府相关部门有关调价、索赔的法律、法规,参加工程投保后与保险公司的理赔交往等等,这一系列工作的每一项都与工程施工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优秀的合同管理人员是经营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企业想要拥有优秀的合同管理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要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千万不要鱼目混珠或凭裙带关系的人担任这个重要岗位。二是要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实际,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学习,进行短期培训、听电视讲座、参加法律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考试,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三是要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对有贡献的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这样的制度将会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出更大的潜能。企业的兴旺发达靠人才,要培养一批市场经济意识浓、思想解放、懂经营、会管理敢抓管理的人才,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通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工程施工的经营管理工作就一定能见成效。
2.3 提高变更调价及索赔意识
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同时在漫长的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常常会发生当事人违约、不可抗力或不利的物质条件、合同缺陷、合同变更、监理人指令、其他第三方原因等事件,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变更调价及索赔。
变更索赔往往是寻求可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所以,承包商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善于捕捉这种变化,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及时、准确地向业主提出变更意向与索赔报告,以便有效的增加收入、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工程中标后首先是领导要重视变更索赔,认识变更索赔的重要性,同时不断要求合同管理人员要认真、仔细地阅读业主发出的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增强他们的变更索赔意识。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包括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及答疑、补遗书、投标书及附件,合同通用条款、专用条款,标准、技术规范及有关技术附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等。在阅读合同条款时,尤其要注意专用条款中对工程变更,材料上涨,工期变化方面的描述,从中寻找出对承包商有利的条款,并要吃透条款的实际含义,以备论证将来向业主变更索赔时的合法性。其次要对比招投标图纸与施工图纸,了解清单中每个细目单价包含的施工内容。对使用初步设计图纸招标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当拿到施工图纸后,一定要将两种图纸认真核对,找出其中的不同点,做好记录,以备变更索赔时作为证据。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积累真实的索赔证据,为以后的索赔奠定基础。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座谈或开会探讨变更调价相关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变更调价策划,及时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主动与设计、业主、监理单位沟通,提高变更索赔的意识。
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变更的范围和内容、变更程序、变更估价等熟悉;对索赔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索赔的分类、索赔的处理程序、索赔处理原则和计算等熟练应用。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承包商无一例外地将目光聚集在变更调价、索赔方面。为此,承包商们在项目管理中不但要按照合同在工期、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地管理,还要有效地关注变更调价、索赔,提高变更索赔意识,以使项目获得较好的效益。
3 加强技术部门与合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按照现在一般建筑市场的投标规则,在招标文件中向投标商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是一个暂定的工程量,工程竣工的工程总价,是按照施工图纸的变更、施工现场新增工程数量签认等一切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的总和为基数汇总的。由于有许多工程量在施工过程中都是有变化的,施工企业的技术部门是掌握这些变化的第一个环节。按照现行的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的31.1条款规定,当“承包人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在31.2条款中规定“承包人在双方确定变更后14日内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在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中的合同条款中也有相似或相同的载述。当出现了变更事件,根据合同的要求,承包商应及时地将变更后的工程量以书面形式及时的向业主、监理提出,并要求变更价款。
由于时效的要求,施工企业的技术部门就要在确定工程变更后的第一时间将书面资料交给合同管理部门,由合同管理部门在有效时段内向业主、监理提出变更价款的要求。例如,在某一项目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发现钻头钻不下去了,地质情况与图纸所示不相符,需要改变钻孔方法,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时联系设计代表确认现场情况并将此情况立即通知合同管理部门人员,合同管理部门人员及时向业主、监理提出变更意向,按照变更程序跟踪。技术部门与合同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自身的合同意识的提高和相互密切协调问题,在工程索赔中出现失误的大多数案例,都属于技术部门与合同管理部门之间未能及时协调、沟通,延误了时效所致。
4 结束语
施工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发展起来,就必须特别注重自己的经营活动。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提高经济效益获得应有的利润已经是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效益是经营管理的目的,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那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提高经济效益最关键的手段,想要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即所谓的“开源节流”。工程施工项目经营管理就是要运用“开源节流”这个规律,首先将“开源”这个工作做好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自然会更上一层楼的。同样要提高工程施工项目二次经营的成效,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企业全员合同管理意识要尽快、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工商出版社,北京·2000
[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3
关键词: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国内企业在拿到国际工程项目总承包权时,就要有风险防范意识,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所,还要对项目中有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控。本文主要针对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进行探讨。
一、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概述
1.风险类型
主要有三大类型,其一是政治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因为一旦发生政治风险,就意味着该国家政局失稳,有可能发生内战,那么该国家的经济以及其他方面必然会受到影响,工程也会停止建设,直到该国家恢复和平稳定状态[1]。建筑项目半成品是没有实际价值的,还会浪费不必要的成本,这对承包商来说,意味着资金不能在短期内回笼,甚至没有回笼的可能性,所以当这种风险爆发时,最严重时承包商有可能血本无归。其二是经济风险。承包商所在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或在其他政策方面作了调整,都会使项目的建设资源价格发生无规律波动,这种价格变更,会使工程造价方面出现超预算现象,承包商所能获得利润会减少,甚至会亏本。另外,工程项目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影响,会出现停工现象,承包商还需要不断调和,才能继续施工,这同样也会给承包商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其三是其他风险。指的是自然风险、环境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这些风险发生的机率很大。在施工期间,项目负责人进行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效果不好,施工人员没有落实好施工技术,最后施工质量也达不到预期要求,有可能还需要返工重修,这对承包商来说,就是增加了维修成本,降低了利润,还会承担恶评。在自然风险以及环境风险方面,国际工程的施工总工期再长也是有期限的,如果施工现场自然天气不适宜开工,或对施工质量有影响,施工进度自然就会变慢,施工成本就增加了。
2.风险的成因
按照风险成因可以将风险分成两类,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前者指的是在客观角度上看待国际工程项目,项目是存在不完备性的,毕竟无论是在最后的造价方面还是其他方面,总会存在一些变更,前期所采用的应急措施只是将这些变更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更何况,有些变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综合种种,就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主观风险指的就是工程项目承发包双方之间产生的风险,具体指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或一方利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就会不择手段达成目标,违约施工就是其中的一个手段,违约施工带来的风险很大[2]。
3.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在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参与建设的国家可能有多个,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要求或其他方面就有可能有无数种看法,再加上项目本身具有不完备性,最后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必然存在无数风险。即使各国人员就建设方面以及风险防范达成一致意见,也阻止不了风险的发生。
二、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技术和工具
人们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是很难在表面上察觉到风险存在的,风险能被识别出来,必然经过对相关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反复分析和验证。在准确识别出风险后,相关人员才能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风险识别技术和工具主要有以下五种。
1.核对表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案例有很多,国内企业可以将以往项目案例的工程档案作为本次施工的参考资料,并作出内容齐全的核对表。核对表中包括成功案例所采纳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规划设计、施工中遇到的风险及采取的应急措施,也要将失败案例中风险来源、成因以及后期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内容列入表中[3]。如此,相关人员在对核对表内容进行一一分析时,会总结出丰富的经验,给本工程承包项目风险规避提供参考建议。
2.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无非表现在四方面,即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不能得到保证。这四方面贯穿整个工程,所以可以将项目看成一个整体结构,然后对其进行分解,分别找到与这四方面有关的环节,并针对其采取有效措施,在每方面有可能出现风险的关键环节,管理人员要着重监控管理。如此,本项目所有的风险被细化管理,风险规避的机率就大了。
3.常识、经验和判断
基于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复杂性、国际性以及严谨性,承包商在组建项目建设班底时,选用的也是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所以这些人在接触到实际的工程概况时,会变得很敏感,能凭借自己的常识、经验和判断找到项目中潜在的风险。而过往国际工程项目案例的所有资料会成为他们进行判断的参考依据。
4.试验或实验
试验或实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在施工前期,模拟施工环境,对设计好配合比的混凝土材料与调整好性能的设备进行试验,看其是否能使施工顺利,如果在模拟环境中,还存在漏洞,就要对其进行调整[4]。另外,还可以对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以免施工后,出现质量风险。针对价格风险,可以做市场调查试验,并在计算机软件上对价格波动情况做出分析。有了这些试验或实验,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在前期就能被检验出来。
5.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直接对风险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价格变动造成的内部收益、净现值等数值的变化来反映风险后果影响程度。相比其他分析,敏感性分析更加准确,相关人员也更容易找到管控目标。
三、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1.风险控制措施
主要有四种,其一是风险回避。在估计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因为预料到工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在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亏本时,国内企业在一开始就会想办法使自己达不到中标要求,虽然失标,但最后至少不会因风险发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某钢铁企业在参与某国项目投标时,在发现举办招投标期间,该国要支付的币种贬值了,该企业通过一切手段,使自己不中标,从而有效回避了这种风险。像这种不使自己中标的回避风险方式实现比较困难,毕竟在招投标中,既不能哄抬价格,又不能故意降低价格。并且富贵险中求,回避风险可能不会产生经济损失,但也会与其他方面的收益失之交臂。其二是风险转移,包括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顾名思义,由其他人员或组织机构接手潜在风险的处理。非保险转移主要通过双方签订的合同来实现。在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开标,选定中标方时,业主就要和施工企业做好协议沟通,将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工程变更带来的经济风险由业主转移给施工方[5]。双方要将这项协议纳入到合同中,作为证据。另外,承包商在中标后,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的仔细研究,发现其中有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施工技术,而自己一方没有把握达到施工要求,所以就会将这部分工程通过合同,转交给其他承包商,并明确责任和经济损失赔偿等方面的条款,如此就转移了技术风险带来的其他风险,虽然获得的利益少了,但承担的经济风险也降低了。保险转移通过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购买相关的工程保险,这样在工程施工出现经济损失后,由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如此就减轻了承包商的经济负担,使其的经济损失能降低。这就是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为了减少赔偿,也会对工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其三是风险缓解。风险缓解是积极应对风险,在风险爆发的前、中、后期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使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虽然也会有经济损失,但总的来说,承包商最后还是会将项目成为成功案例的。风险缓解落实到实际中,具体的措施是制定相关的应急计划,该计划制定的前提是承包商所委托的风险评估专家已经就该工程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准确的风险预测。应急计划应该包括风险应对演练,承包商所在的建设队伍就工程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环境制定演练计划,使成员能对风险做出应激反应,如此风险来临,成员也不会手脚无措,会从容应对,以保证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其四是风险接受。这种是在风险发生后,所采取的一种风险应对措施,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主动接受是指承包商在风险爆发时,及时应用应急措施在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等方面,使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能在承包商承受范围内[6]。被动接受指的是承包商在一开始没有接受风险的意识,也没有事先预料到出现的风险类型,所以只能被动承受,这种往往会给承包商带来巨大大的经济损失。
2.风险应对方案
主要对三个阶段采取应对方案。首先是事前控制,承包商所在的建设队伍中的管理阶层以及技术人员要对以往相同国际承包项目的成功案例以及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成功案例中所采纳的施工组织计划方案以及其他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对承包商来说,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另外,着重分析失败案例失败原因,对其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承包商一般对国际工程施工现场所在的区域信息了解不多,为了避免施工团队不能适应施工环境事件的发生,承包商所在的队伍中的所有成员都要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有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样能使施工队伍快速融入施工现场,进而使施工顺利[7]。其次是事中阶段。在施工期间,承包商委托的优秀工程师通过现场监控传过来的视频,对现场施工进行动态监督,以便在第一时间得到风险爆发信息,及时协助现场管理人员做出应急措施。管理人员一定要对每一环节的施工都做好旁站监督工作,很多情况下,风险是人为创造的,对施工人员进行管控,施工风险会少一些。最后是事后控制。主要指的是风险爆发后,无论是外界因素引发的风险,还是现场施工造成的各种风险,现场管理人员首先要将施工人员的情绪稳定住,然后采取事先拟定的应急计划,施工人员情绪稳定,才能像平时演练一样,对风险进行后期处理,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看有没有可能快速恢复施工。
3.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承包商应针对国际工程项目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体系,并随着接收的项目增多,逐渐使风险管理体系日臻完善,使风险得到专门、专业化的管理。要聘请专业的风险评估专家,专业的工程师,以及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如此,在处理风险时,他们能在自己的领域发挥所长,使风险实现有效管控。
四、结语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类型多,承包商一定要对风险做好应急计划,使风险都在预测掌控中。如此,承包商才有机会规避风险,使项目因风险产生的损失降低。
参考文献
[1]晁明辉.国际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11):307.
[2]周振宇.国际工程总承包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管理观察,2015,(7):79-80.
[3]李志强.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管控与案例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11):199-202.
[4].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识别[J].煤炭工程,2012,(S2):197-199.
[5]赵晨曦,邓亚军.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J].江苏建材,2013,(3):65-68.
[6]张根凤.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要点分析与管理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81-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