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3 14:57: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价值的含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资本论》;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27-03
生态危机由来已久,生态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探索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由于我国正处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因此,生态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物质变换”的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因此研究和挖掘这一思想既有理论必要又有现实意义。
一、“物质变换”思想的历史沿革
物质变换一词在《资本论》中多次出现,但物质变换一词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农业化学家李希比和生理学家、哲学家摩来肖特都有关于物质变换的阐述,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一词的渊源问题,大致也就形成上述两者不同的观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支持哪种观点,其共同之处在于都肯定了物质变换的概念不是马克思的发明,而是马恩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的创新。
物质变换来源于德语stoffweschel,德语stoffweschel本身只有一个自然生态方面的含义“新陈代谢”,并且必须符合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李希比的“归还的规律”。然而stoffweschel一词又由两个词构成,stoff和weschel,前者表示“物质”,后者表示“变换”、“交换”,这样合起来就是“物质变换”,但是这个含义只是隐藏在stoffweschel背后。在马克思之前,并没有人发现并使用“物质变换”这层意思,马克思第一次用它来表示商品的交换过程,赋予了stoffweschel一个社会经济含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正是在“新陈代谢”和“物质变化”这两种意义上使用stoffweschel一词。“新陈代谢”表示自然生态含义,“物质变换”表示社会经济含义。单从词面上看这两个意思并不能等同,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甚至是对立的,其对立在于是否符合“归还的规律”的问题上,“新陈代谢”符合“归还的规律”,而商品的“物质变换”违背了归还的规律,但是因为无法找到一个词包含这两层含义,所以在《资本论》中,所有的stoffweschel都译成了物质变换,从语词含义的外延和内涵大小而言,物质变换的外延比新陈代谢的外延要大,亦即“物质变换”包含了“新陈代谢”的部分内容。当人们过分地关注其外延时,就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其内涵。所以,《资本论》中stoffweschel的一部分生态含义丢失了,被掩盖了,造成了一些人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误解:认为马克思不关心自然,马克思的自然理论空场或缺场,近而忽视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
在《资本论》中物质变换有三种含义:一是自然界的物质转换,也就是说,作为先于人类存在的客观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二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即人从大自然中吸收以满足他们生存的外部物质,然后又将废物排到体外的生命活动,在这一变换中,人们以劳动为中介,通过生产、消费和废弃来进行。三是社会的物质变换。即以货币为中介的产品交换。在上述三方面的含义中,马克思特别关注以劳动为中介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二、《资本论》“物质变换”生态思想详述
仅仅从词源上来证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生态思想似乎不够说服力,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著作中,通过认真研读其著作,才能探寻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真谛。关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一)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内涵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就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议,在《资本论》中,马恩认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的变换过程”[1]207-208,在这段话中,马克思首先说明了劳动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化的过程,其次强调在这个过程中,人是主体,是主动的,自然是受动,人中介、支配、调整和控制着自然界,再次这种物质变换过程的出发点是人从自身出发来考虑自己的需要,并且不断满足这种需要。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积极主动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变自然物质,不仅从自然界中获取自然资源而且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借助劳动工具改变自然的状态使按其预期的目的来获得使用价值,因此有的学者就认为马克思是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的,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显然这种断定是片面的,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只言片语的断章取义般的理解。
从全面、整体的视角来看《资本论》这篇著作,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已经被充分揭示,马克思主张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应该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征服和被征服,主客二分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首先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于人而言具有先在性和人的对象性。“不承认自然的先在性,意味着否认人之存在的自然根源性和前提性,人不知从何而来;不承认人的对象性,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不是互为对象关系,在人的本质中不包含自然的本质,如此就会得出人无法相对于自然进行对象性实践活动的结论”[2]。其次,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双向性是一种自然必然性,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人类活动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因此人类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也就以何种方式对待自身,破坏自然也就破坏自身。“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换,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是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1]208,这即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时,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基于规律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换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所以人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自然,自然就会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人类,人类行为在向自然索取和排泄的过程,要合乎大自然的固有的内在规律性,实现人和自然的双赢。
(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出现的危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物质变换的反自然的本质特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危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出现了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本笼罩下物质变换形式的异化。
在资本笼罩全社会的条件下,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实现的物质变换是“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是在资本循环和构成这个循环的一个阶段的商品形态变化中完成的。”[3]167马克思从商品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入手来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的特殊性。即商品成为了社会物质交换的媒介,成为了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工具,以商品为媒介的社会物质变换不仅发展了劳动的物质变换,而且使整个人类社会的联系不断发展起来。“一方面,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劳动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1]134这样一来,马克思通过把物质变换置于资本循环中考察,揭示了不受当事人控制的社会联系即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现象。
第二,资本笼罩下物质变换目的的异化。
“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1]56。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首先资本同自然的关系,是资本对自然的占有,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内容和实质,其次物质变换的目的是资本对劳动力的占有和剥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值,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1]384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质变换的目的不再是满足人的种种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实现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服从追逐剩余价值生产的目的,“使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商品的价值总和”[1]217。所以为了实现这种目的,资本家就不得不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也就更加无偿地占有和肆意掠夺自然界,同时也加大对工人的剥削,从而破坏自然危害人类。
第三,资本笼罩下物质变换结果的异化。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被物与物的物质变换关系所掩盖,而资本的逻辑又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怪圈,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追求的是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物质变换被纳入到资本对利润的疯狂追逐中。“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区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并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因子”[1]50,这种“量的差别”使得物质变换的频率被极大地提高,违反了物质变换的合规律性和目的性。
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的结果造成了人的异化。“不再是工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使用工人了。不是工人把生产资料当作自己生产生活的物质要素来消费,而是生产资料把工人当作自己的生活过程的酵母来消费”[1]359,工人作为活的劳动,不仅被资本家疯狂无情地掠夺,其自身的发展也成了片面的了。不是工人支配工具而是工具支配了工人。“不是工人使用劳动条件,相反地,是劳动条件使用工人”[1]487。同时资本主义生产“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1]579,总之,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同时是对劳动力最无情的浪费和对劳动发挥作用的正常条件的剥削”[1]532。此外,不仅造成了单个人的异化,也造成了任何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解决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危机的途径
“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8-929在这段话中,马克思清楚地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出现危机的途径,那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将自然纳入进来,而不是单纯以人为主体去征服自然,让自然和人一同控制他们之间的物质变换,人类行为要符合人类本性和人道主义。
在《资本论》中,有两个循环圈形成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基础上,一是在自然的生态含义基础上形成的生态循环圈,二是在社会经济含义基础上形成的商品循环圈。马恩通过严密的分析,把这两个圈联系起来,并且认为生态循环圈出现了危机,其根源在于商品循环圈,因为它从根本上违反了物质变换的基本规律,使得物质变换出现了异化。生态循环圈出现了危机,应该从商品循环圈上找原因,而商品循环圈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剩余价值的存在。所以,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三、《资本论》“物质变换”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首先,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解决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参考。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关心自然,注重自然本身、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本、对利益的追求越来越盲目和自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比较随意,导致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这些人为的生产活动干预和破坏了现有的生物圈的正常循环。因此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启示我们,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能以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的态度,要将人类行为合理控制在符合规律的范围内,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1]97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
其次,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的视角为我们看待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和途径。控制自然,异化生产和消费,资本逻辑和资本制度是当今理论界关注生态问题的焦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批判的思想阐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逻辑占主导地位,资本对自然的异化,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选择,使得自然被视为僵死的被动的物质对象。社会生产率越高,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我们就越应该重视人周围的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企图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也就破坏了人本身。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被破坏又具有不可避免性,所以对于这种不可避免性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无法弥补的裂缝,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我想只有回归到理论本身,回到马克思的著作中,才能发现其根源。
最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给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借鉴,为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进展,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越来越重要,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指明了道路。生态问题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所以生态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但二者并不矛盾,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在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双赢即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这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必须实行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将现代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结合在一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现代化,出现了生态危机,所以他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具有事后性,而我们则不同,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如何将现代化造成的破坏自然等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值得我们思考。《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表述,为我们建设现代化提供了方向,因为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资本、生产和消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对待资本、技术、生产、消费,我想只有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建设,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资本技术生产消费理论为支撑,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符合人类利益,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杨英姿.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J].求索,2012(5).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关键词:自然 本性 原生态音乐 边缘化
“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无论中文还是西文,“自然”一词向来都有两种含义,第一略与“本性”、“天然”同义,最为古老,也是古代“自然”一词的主要含义。第二略与“天地万物”同义。也总是与第一含义密切相关,因为“自然”总是自然物之为自然物的。根据以上含义。自然被看成是由自在的自然物组成的物的集合,除了物质以及支配物质运动的外在的力,并无其他任何内在的神秘的东西。原生态音乐是近年音乐界乃至文化界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央视青年歌手大赛,将原生态作为与民族唱法并列的一种演唱形式进行比赛,这一举措给全国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大媒体也做了相关报道。在不经意中原生态音乐迅速占领市场,赢得观众,原生态音乐在沉睡了那么长时间后,为何一下子就站住了脚跟呢?这需要我们用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影响原生态音乐文化边缘化发展的因素
近代以来,由于自然已被整个时代以一种对象化的方式接受,本真的自然隐而不彰,原生态音乐文化很快就被边缘化了。曾经隐藏在事物内部并作为支配着事物生长的原始力量“自然”消失了,一切事物的运动不再取决于事物的“本性”(自然)。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音乐文化从发掘出8000年前河姆渡骨笛(河南舞阳)时代至今,音乐文化的续进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势态。比如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在农民、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的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歌词越加精炼,曲调渐臻完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它并不是将简简单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运用韵律、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言的精华。随着经济的大踏步发展,城镇建设已经对原有的生态造成破坏,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大,对原生态民歌生存造成一种冲击。
从各个层面分析来看,影响原生态音乐边缘化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
1 旅游业的大规模开发,稀有乐种正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消失:
2 异域文化的渗透使中国音乐的原有风貌已经走样;
3 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弃绝,中国软实力文化减弱;
4 民间的传承也由于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原因日渐萎缩;
5 各大艺术院校的传承沿用西方艺术价值观,切断了民间渠道。由此看来,民族音乐本真的“自然”荡然无存,原生态音乐被挤到一种很边缘的尴尬地位。
二、原生态音乐的复出原因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和平共处、协调发展。对自然肆意的开发,最终导致了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恢复自然的神秘性、多样性,开始重新建立自然概念是必由之路。音乐的发展也应遵循这一发展规律。
目前从中国乐坛的状况来看:
1 音乐已由原来的欣赏变为消费;
2 通俗快餐音乐文化营造出大量失去音乐水准的年轻一代;
3 新生代音乐人朝着新、奇、异、怪商业娱乐性发展;
4 异域文化、欧美文化混沌侵入,新生代盲目跟从:
5 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的价值标准西式化、商业化。
民族文化与传统音乐已告沉沦,央视对原生态音乐的提出与都市文化和现代文明对传统音乐侵扰和污染有关,它及时采取了一种科学的态度,将自然科学中的生态与音乐叠置在一起。其意义在于挽救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意识,反思文化现状,寻找多种平衡。“原生态音乐”从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与民俗文化、生态思维、风土人情、民间音乐、自然物景、传统服饰、地方语言、群落意识紧密相连。与人为的、加工的、花哨的、繁琐的、前卫的、新潮的、故弄玄虚的艺术相违背。
中国音乐要想推向世界。最关键的是要回归到自己的基础上来。也就是说要回归到中国的民族音乐上来,拯救民族音乐刻不容缓,原生态音乐的复出。无疑为中华民族音乐打了一剂强心针。
三、原生态音乐文化发展状况
原生态音乐是民族文化中的音乐,是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它必然要把音乐这种文化事项置入其原生的土壤中去。
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继承与创新、吸收和借鉴问题,原生态音乐也不例外。中国音乐一定要立足于自己最根源的音乐。
在一次关于原生态专访中金兆钧老师说:“外国一位学者对我说,除了中国,全世界各地,比如非洲、印度、阿拉伯、太平洋土著等等各地民族音乐都被发现得差不多了,中国是最后的宝库。我们应该严肃,有责任感地对待原生态文化,而不是使之迅速庸俗化。”
王小峰也说:“现在是一阵风的原生态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拔苗助长,粗制滥造,盲目跟风。很可能是对原生态文化的另一次损害。”
大家不难看到现在的民族音乐为了增加票房收入,民乐演奏在舞台上晃动摇曳;二胡摆弄现代舞姿放在腰间拉奏;村寨女娃吹着芦笙跳起了四小天鹅;少数民族歌舞成了卖点,甚至一些很重要的祭祀也成为表演项目。无形的资产被中国人自己廉价盗卖。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现象,如宋祖英、谭晶、汤灿等把中国的民族音乐以歌唱的形式展示给世界人民;青歌赛原生态唱法与其他三种唱法并肩齐驱越来越规范;还有一批民乐演奏家坚持自己的民族演艺道路;许多音乐专辑开始回归,向原生态上靠拢,同时,这一概念也对音乐创作者产生好的影响,许多外国电影动作配音也大胆的运用中国民族乐器。
音乐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资文明基础上的精神文明,它包括思想观念、道德风范、知识结构和心理素养等等。原生态音乐文化是民族精神文明进程的结晶,我们要推动各民族音乐文化全面进步;同时原生态音乐的生存与传承上也要切合实际,各个层面要有不同的传承和评价标准,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决不可盲从;应呼吁建立原生态音乐学科,促进自然环境与原生态音乐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原生态音乐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生存空间。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原生态的隐匿越是深沉。民族音乐的危机其实质在于失去了根基,唯有“原生态音乐”才能使大地重新复苏,只有扎根民族土壤,中华民族音乐才会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吴国盛,追思自然
[2]戴方,原生态音乐专访报道,
[3]李天仪,李娜,原生态音乐文化透射出何种艺术价值,
[4]罗艺峰,音乐人类学的大视野,
众所周知,森林具有诸多价值。森林最传统的价值,也就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木材、薪材。森林内在的价值,我们应该承认自然环境(当然包括森林)是拥有一定权利的,它自身也具有其自身独立于人的存在的价值。作为在理论上探讨和思想进步上的一种指引,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独立价值对于我们崇尚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等学科,都在解释和证明这样的一个结论。在美国,这类代表非人类自然事物的公益诉讼已经形成了一种判例。比如其中比较有名的:格兰德河鲦鱼诉美国垦务局局长约翰·W·基斯案(美国上诉法院第十巡回法院,2003年)。森林社会价值,所谓森林的社会价值,是指森林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包含着人类社会的自然生存、自然发展与社会生存、社会发展两层含义。生态价值,森林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肺”,缘由基本上是因为森林能够吸附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的功能。森林对于我们而言价值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保护好森林,养护好森林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当下我国森林补偿方面法律问题的凸显,笔者以此为角度阐释一些看法。
在定义“森林生态补偿”之前,先要解释什么是“森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没有对“森林”的含义作出解释,而只是根据人们对森林的使用用途的不同,将森林分为了: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个类别。究其原因,依然是没有跳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但是,当今的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早已渐渐抛弃了这种纯粹以人的视角去审视和衡量自然价值的理念。另一方面,对于森林的理解也不应该仅仅只是将其看作是一棵课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应该整体的思考。首先承认森林具有独立的内在的价值,并且将森林其本身也当做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这个自然系统的功能不仅仅是对人类社会具有价值,同样也是对于别的生态系统有直接或者间接的维持它们之间稳定与平衡的价值。有的学者对于森林所下的定义是:“由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以及与其所生长的灌木地、湖泊及沼泽地组成的协调共生的生物社会。”笔者对这个定义比较赞同,但是这个定义还是比较狭窄。因为在森林中生活的动物、昆虫等都是森林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它们的存在对于森林的稳定和能量的平衡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这个理解,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以联系和整体的观念去理解森林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的含义。所以,在生态补偿意义上的“森林”的含义应该是:森林是林木和其他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各种伴生植物、动物、昆虫等生物及其与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综合体。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生态补偿”,有自然科学领域和法学领域两个方面不同角度对“生态补偿”的理解。其中,生态学方面,主要是把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生态补偿是在生态系统自身受到损害之后,通过自我的修复和恢复,使之回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也可以叫作是“自然生态补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和收益与支出的总量平衡。经济学方面对于“生态补偿”也主要是持干预主义(外部性理论)和市场主义(科斯定理)来下定义。如有学者认为:“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以上对“生态补偿”的理解来自生态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虽然这些定义不能成为法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的定义,但是也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
从法律领域来看,法律调整的是社会关系,其内容也是以为权利和义务为主体的。那么,从法律领域对“生态补偿”下定义的话,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出发。笔者认为,生态补偿应该包含至少两种“补偿”,一是,对于为了维护生态效益而放弃发展机会和为生态效益的维持和增加而不行为或行为的人的补偿;二是,对于从森林生态效益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中获得利益的人对森林本身的补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森林生态补偿”的定义是:补偿主体(包括国家、企业、自然人及其他组织,后文详述)对于为了维护森林生态效益而放弃发展机会、为森林生态效益的维持或增加而不行为或行为的人的补偿和对于从森林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中获得利益的主体对森林本身的补偿。
二、森林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可见,“协调原则”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和有关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脱离了该原则就很可能背离了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应联合国的要求,提出了一份长达20万字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这和我国提出的“协调发展”,只是文字的表述不同,其实质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森林生态方面的投入还是明显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环保要同经济发展协调,那么从另一个方面看,环保的发展也是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我国并没有形成成体系的,统一的,完整的补偿模式。在森林生态补偿的方法和主体方面都比较窄,不利于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在当下人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高的大背景下,应该在森林生态的补偿方面下足工夫,力争与经济发展相平衡。
(二)环境正义的指引
“环境正义”是环境哲学研究中的前沿课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环境正义是其中的主要问题。环境正义是指在环境政策和规约的发展、制定和实施方面,对每个行为主体(国家、组织或个人)来说,都能得到平等地对待和富有意义地参与。在发展中国家,对于“环境正义”的侧重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资源及其所带来的正外部性的永续利用。
环境正义中的三个基本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社会及经济平等原则、对后代负责原则。其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统领后两个原则的。对于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自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意。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才可能使森林资源良性增加,克服现存弊端。
(三)“等价有偿”的要求
“等价有偿”原是民法中的一个概念,是公平原则在财产性质的民事活动中的体现,是指民事主体在实施转移财产等的民事活动中要实行等价交换,取得一项权利应当向对方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方的财产,不得非法侵害他方的利益;在造成他方损害的时候,应当等价有偿。
森林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它有其自身才在的独立的、内在的价值。对于森林的正外部性在当下的时代已不应再是免费的午餐。享受了这些“生态服务”的受益人就应该承担这些所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就可以直接的收归森林生态补偿基金,作为育林、护林、栽种新林的资金来源。这样,也能提高国民的生态意识,使每个人都感受到森林的生态保护都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在负担着森林补偿的费用。
三、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现存问题及改革对策
(一)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应扩大补偿主体、拓宽融资渠道
根据我国《森林法》和《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所实行的生态补偿,资金大多数来自国家财政,再由地方财政配套负担一部分。通过财政拨款来扶持生态林的建设与维护,固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也十分有限,一旦政府财政状况不好,承诺的资金就得不到保障,林业基金就很有可能被搁浅。同时,补偿需要的资金数额大,单单依靠政府则会因政府投入资金数额有限而导致补偿标准偏低或补偿不能及时兑现,达不到补偿的目的,不能反映生态效益应有的价值,损害了经营者的利益。此外,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森林生态补偿金基本上演变成了林业部门、林场、保护站等林业职工人员工资和日常运行开支的主要资金渠道,林农最后得到的补偿金可能只是其中的小部分,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当地群众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森林资源保护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措施,除了加大财政支付力度,还应通过其它方式扩大补偿主体,拓宽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加大财政支付力度。森林生态效益是一种公益效益,属于公共产品。长远来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实现基础保障和宏观调控。然而仅仅依靠当前从财政中划拨出部分资金作为林业基金不能满足补偿的需要,应该设立“森林生态补偿税”,向受益人和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征收,用以补偿生产森林生态效益所耗费的成本,维持生态产品的再生产,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2.发行“绿色森林彩票”。需要资金资助的公益事业,特别是需要长期大量资金支持的关系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的绿色森林,运用发行彩票筹集资金是完全必要的,并且可行的。同时,发行彩票也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扩大森林保护的影响力。
3.设立受益部门补偿基金。可以由环保部门牵头建立“森林建设补偿基金”,从育林基金、征占林地费等收费中提取一部分用于建立补偿基金。也可考虑从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生态补偿基金。目前我国己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让受益个体不再免费享受森林生态效益,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
4.应用BOT融资模式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BOT的实质是政府将本该由财政投资、公营机构承担建设和经营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授权方式特许给外商或私营机构来投资建设和经营。这样可以在减轻政府负担和扩大外资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及投资建设规模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积极性,降低建设成本,提高项目建设效率。而且利用BOT模式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项目建设,不同于完全的商业化或私有化,政府对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项目建设仍掌握战略控制权,待特许期满后,整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项目将移交政府所有。
5.接受捐助。社会捐助可以为环保人士提供表达心愿的途径,也开辟了环保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基金的来源主要是接受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单位、个人的捐助或援助。环保NGO组织的发展也为社会捐助环保资金提供了保障。
(二)补偿标准过低并且单一,应当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引入市场机制
根据《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二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中央财政补偿基金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要来源,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不难发现,资金补偿的客体仅仅是管护费用和基本防护费用的一些刚性开支。且根据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中央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即75/h㎡,这些费用只能是一种补助,很难基本达到营造和防护森林真实的成本水平,更不用说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林农的发展机会损失进行补偿。“据调查,生态林的营造需要2100元/h㎡,而管护的费用至少需要150元/(h㎡·a)。而利用生物量法计算全国平均森林碳汇的价值为320元/h㎡,是补助当前补助标准的4倍左右。”
我国现行的森林生态补偿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体系和价值核算体系。例如:南方地区,其经济发展程度比北方发达,划为生态公益林后,其丧失的机会成本比北方地区要大得多,难以调动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此外,不同的树种,不同的林区所耗费的抚育成本也不同,不同地区的群众的发展机会损失也不同。这些都应当纳入补偿标准的考虑范围。
因此,我们认为确定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应该核算好森林的生态价值,将其生态效益合理量化,而不应单纯地考虑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成本核算包括公共建设资金、劳务投入、风险投入以及为保证生态体系稳定失去商品经营机会的损失。这应当是补偿标准的底线,也是对林农利益的最低保障,若补偿低于这个标准,则是对林农利益的剥夺。对森林生态效益成本和价值的量化只能构成补偿的最低标准,补偿标准的确定还应当在此基础上由交易双方进行博弈与协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的参与来弥补政府补偿管理成本高,速度效率低的弊端,并依托市场法则来规范市场行为,将生态服务功能或森林生态效益打包推入市场。因为市场补偿机制具有补偿方式灵活、管理和运行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可以通过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这样,在保证最低补偿标准基础上,实现生林生态效益的自主经营,从而更有效的落实补偿政策,促进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补偿手段单一,应当实现多元化补偿,建立“造血型”补偿机制
当前主要是资金补偿,应该补偿方式多样化,拓展到技术,发展机会补偿等。森林作为林区农户的生活空间和场所,是林农家庭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他们对森林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林业也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进行森林保护后,不但直接减少了林农的收入,而且会影响当地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减少了林农的间接收入。所以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需求,通过优惠政策帮助其改变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并积极寻求森林多效综合利用途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建立造血型补偿机制是对现有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补充。造血型补偿是指政府或补偿者运用项目支持的形式,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安排到被补偿方(地区),帮助生态保护区群众建立替代产业,或者对无污染产业的上马给以补助以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建立造血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是为提供生态屏障的欠发达地区构筑一个发展平台和空间,为其提供发展机会,激活其发展潜力,从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探索“造血型”补偿机制:
1.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允许源头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招商引资和异地发展,调整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并以发展所取得的利税返回,支持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2.通过技术援助,虽然不直接投入资金,通过技术的提高,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谋生手段达到改善生活的目的。技术援助可以包括技术支持和农经教育,增强林农致富的本领。
3.基础设施援助,为这些地区填补基础设施,丰富其业余生活,提高偶啊生活质量,激励其保护森林生太效益。
这将有利于调动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加财政收入,形成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造血”机制;通过发展促进保护,依赖保护促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四)法规制度相对滞后,应加快立法进程
【关键词】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 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 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 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着的生态价值。
转贴于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着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论文摘要: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首先是劳动价值和价格理论。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一是体现在直接劳动耗费;二是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正是经过人类劳动—对资源的培植、修复、保护、再生等在资源及其产品中凝结了价值,在这个价值决定的价格基础上,加入由资源所有权垄断而决定的那部分价格,构成了资源价格的全部内容。
累积效应不仅使区位内(边缘地或中心地)的经济与生态矛盾增强,也使区位之间,特别是边缘地与中心地之间的经济与生态矛盾扩大、加剧。莱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接受者—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把生态保护内化为各个人的持续行为;同时也使支付者承担了成本,养成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和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这是边缘地分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利益和效应的有效机制或途径。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生态补偿及其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价值及其源泉新探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其词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1.日常含义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2.哲学含义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当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时就有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3.专指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可以说“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即支付的劳动成本。劳动成本越低即价值量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人类的生产能力越强。由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又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自然的这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并强调,“人们不可能对生命大加赞叹而对生命的创造母体却不屑一顾,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这个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然资源的这种价值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属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之外,还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
的确,作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应的自然资源必然对人有用,从而形成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是属人的,“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就是也只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离开人类的利益和需要,我们并不否认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占据特定生态位的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说它们具有什么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夕!这些自然事物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恰恰是因为生态平衡符合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类,那么,即使生态系统再完整、稳定、平衡,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即使整个生态系统都彻底崩溃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满足关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赖于人的发掘、赋予和实践,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的效应是盲目的、间接的,甚至无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还是要回到劳动价值论中来认识。
二、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源泉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人类劳动加工的人化自然资源,二是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发的原生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效用—存在价值或意义,使人类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马克思认为,“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例如从鱼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离出来的即捕获的鱼,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例如,他用来投、磨、压、切等等的石块就是土地供给的……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所以,必须维持自然资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维持其存在呢?是劳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一方面,通过劳动开发自然资源,使其满足人或人类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是要通过劳动重置这些被消耗了的资源,以延续其存在,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不是来自于其本身的价值或价格,而是来自于人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曾说“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
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看,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劳动耗费。商品价值取决于人的劳动耗费,没有人的劳动耗费,或说人的劳动支出,就没有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就没有商品的价值,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真谛。“由于加进价值而保存价值,这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即活劳动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劳动在内)的价值(实际交换价值),决定于它的生产费用,换句话说,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那么,劳动是怎样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呢?“劳动被使用,被推动,因而工人的一定量体力等等被耗费了,结果是工人筋疲力尽。但是劳动不仅被消费,而且同时从活动形式转变为对象形式,静止形式,在对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这就是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是劳动的消耗过程,正是人类劳动的耗费,一方面在具体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劳动的耗费、凝结或物化,作为同质的人类劳动耗费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西斯蒙第就曾说:“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给人们任何东西;……大凡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劳动而产生或获得价值的东西,不论对人类生活怎样有利、怎样重要,绝不是财富。马克思也指出:“机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它们不能给这种财富的价值增加任何东西。
二是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由于自然资源的独特性质,使其必须不断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产出来。“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可耗竭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都是有限的。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也应该得到补偿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过再生速度时,才需要人力资本的投人进行强制性恢复;而可耗竭资源则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发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资源(复原型重置,即把资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资源强于重置前资源的规模、功能、状态或水平)和可耗竭资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资源代替已消耗的资源)的劳动耗费及其相应的各种投入必然是该资源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不仅是其直接劳动耗费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劳动耗费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价值不是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劳动或它的生产所使用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它能够被生产的那段劳动时间或者说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和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改变了条件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末货币价值不变时,物质资本价值及利润加倍或减半。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再生产资源而消耗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原始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按照再生产该资源所预期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决定的。
三、创造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形式
生产物质商品、提供服务或再生自然资源等创造价值的劳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形态等条件下是不同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即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范围是不断扩展的。“凡是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都必然形成价值,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所谓创造使用价值是指通过劳动把生产要素转变为一种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所谓增加使用价值就是指通过劳动原有使用价值的功能得到提升或使用范围得到扩展。所谓转移使用价值,一是指使用价值的存在状态的转移,即通过劳动使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变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二是指使用价值存在空间转移,即通过劳动把使用价值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保存使用价值包括一是延续性保存,即通过不断附加劳动使原有劳动成果随着生产过程的延长而不断地得到延伸、保存,如钢铁工人把采矿工人的劳动保存在其劳动产品中,制造工人又把钢铁工人的劳动保存下来,随着劳动过程的延长,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的链条也不断拉长,特别是在知识产品的生产中,价值和使用价值保存的链条很长,甚至很难寻找到它的源头,也无法计量它的价值;二是存在性保存,即要保存使用价值而不得不附加新的劳动,增加价值,如文物的保护,要完整地保存其原有使用价值而不得不增加新的劳动,否则就会因为腐化、污染而使其使用价值丧失,所以文物是在保存中不断增加价值的,而不是因为时间本身或使用价值本身就增殖了其价值。在自然资源的劳动中,无论是直接劳动耗费还是重置劳动耗费都具有创设、增加、转移和保存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属性,即具有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属性,从而使资源及其产品具有价值。在商品的价值组成中,除了劳动价值外还包含了原料、资本、技术等各种投人要素价值,使其各种投人要素价值得以补偿。
1以人为本的归宿
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形成了追求无限财富,无限享受人生的目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了以效益和利润为典型代表的方式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念下,形成了“以机器为本的设计。人们赋予机器确定的价值观念,”“机器”的含义是“企业主”、“无限利润”、“兼顾工人”、“战争”等。代表思想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基布瑞斯的行为主义心里学、英美以机器为中心的人机学等。针对“机器为本”思想的“弊端”,产生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他在19世界的典型代表是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他的目的是恢复劳动的正面含义,“艺术”的含义是“净化劳动观念”,“自给自足”,“使劳动愉快”,“公正”、“友好”。“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主要代表有:以包豪斯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思想、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新现代设计思想。依赖人本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通过工业设计发展新的大众生活化,提出技术美,包括几何美、材料美、表面机理美和工艺技术美。但各种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主要关注人得“正常思维”和“正常行为”。而人得行为在许多时候是非理性的:知觉能力有限,认知能力有限,受情绪影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试图建立非理性用户模式,使机器适应人的行为特点,适应知觉和认知,适应人的动作特征、减少人的脑力负担,通过设计给人提供自然思维和行为条件,以此来弥补人的缺陷。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传统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只能有限改变“以机器为本”造成的负面作用,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者引起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七、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再生设计和生态设计思想,归结起来可以统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人类只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维护自然生态的循环是维护人类自身生存的前提,无限富裕和无限享受最终会照成不可逆转的结果。人类必须从生态学世界观出发重新规划人类的生活概念、工作概念、城市概念、能源概念、交通概念、交流概念、消费概念等等。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各种东西。
2对绿色家居的一种倡导中国家具产品
从2002年7月1日起以强制实施国家家具环保标准,这对于家具及其相关产业无疑是一次挑战和机遇,对于广大的家居消费者来说又是一个的福音,它表明:家具——这种与人们生活信息相关的传统产品,将会被赋予一种全新的内涵。环保概念的宗旨是自然的生态平衡、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卫生,它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之上,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所处的态度,因此,它所涉及的范畴就应该是有关社会、历史、文化、技术的全部甚至包括人性的本身。对于绿色家具的理解也不例外。家居设计的概念的更新是绿色环保家具存在和发展的先导设计之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它在生产和消费方面的先导作用日益明显,更重要的是它能诱导人们的观念更新大环境的环保概念已深入人心,国外对绿色环保家具也早已重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家具也理所当然地议事日程上来。与此相适应,家居设计概念的更新便首当其冲,具体反映在以下几方面。①“功能第一”的现代设计理念注入人的健康因素的内涵。即除了满足人体工效学原理的人与物的生理关系外,应更加重视人与物的本质关系。②“低熵设计”理念进一步深化。这除了表现在强调生产过程、运输过程等方面的低能耗以外,更强调产品的耐久性和报废后的可再生性。在这里追求时尚的概念受到限制,耐久性好、造型经典的产品重新受到关注;“适度拥有”、“适度消费“的意识有待增强,各种挥霍的设计受到质疑,简练的和多功能这些能有效降低家具奢侈度和拥有量的产品将重新受到青睐,实用与美观的关系将重新调整。设计的科学性将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计算机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领域将会大大增宽,例如对家具力学性能的研究与计算,对于使用合理的家具零部件尺寸将会提供更加实用和节省的数据,这对于保护资源,节约原材料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家具绿色材料运用和生产中的环保
家具生产的原材料是绿色环保家具的关键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无任何毒性的自然资源,无疑将继续成为家具行业关注的对象,但这种资源在数量上的局限性将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课题。“小材大用”、“劣材优质”、“优材高附加值”是木材广泛、持续使用的基本前提。围绕此议题所进行的如指接材、木材改性、薄木及微薄木的开发利用等项目的研究,其依据更加充分,前景更加美好。各种人造板材料将继续是家具制造的主要材料。这除了它本身具有的保护资源的特性外,优越的使用性能也已被认可。此外,人造板材料报废后的再生性的研究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于无毒性人造板的研究在技术上有一定困难,那么其表面封面技术就尤其重要。胶、涂料的毒性也是影响家居产品环保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家具生产过程之中,也存在于家具使用过程之中。对于胶粘剂种类的选择,目前大多数涂料生产厂家所进行的水性涂料的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木材资源方面的影响,对木材替代材料的开发同样重要。钢材、塑料虽然在短时期内能缓解对木材的需求,但它们寻不具有资源上的再生性。竹材是一种能替代木材的速生材料,对它的开发利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种木纤维材料的开发利用也应用引起我们的重视。生产过程的环保意识是不容忽视的。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厂生产环境中的环保因素,如噪音、粉尘、各种有毒气体对操作工人的影响。二是家具企业“三废”的治理,如对于木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废气和废水的有效排放等。虽然在这以前不为人们足够重视,但它将会随着家具产品环保标准的建立而逐渐纳入环保系统工程的范围内。
4绿色环保家具的巨大空间
消费市场是绿色环保家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他行业的的环保实践充分证明:人们对于环保概念的认识是环保工作能否有效和持久开展的关键。虽然绿色环保家具的推出对企业是一个商机,但只有当消费者认识大气污染、生态平衡相同的认识水平来认识绿色环保家具的时候,才是绿色环保家具相关措施得以正常实施的时机。科学技术是推动环保家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如果说发展绿色环保家具是一种概念上的变革,那么科学技术将是这场变革的直接动力,就象生产方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一样,它将会起到其他工作无法代替的作用。这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①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有效地减小木制家具的零部件的尺寸,从而减少木材的使用数量;人造板套裁技术能有效地提高人造板的利用率;提高加工精度减小加工余量从而减小加工中的材料浪费;材料的改性技术提高材料的品质;小径级材和劣质材的合理使用。②控制产品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减少有毒的有机溶剂的使用;采取多种方法减少游离甲醛的挥发;在木材的处理如防腐、防蓝变、防虫蛀过程中减少有毒物的渗透;加强水溶性溶剂和水溶性涂料的开发;对于有毒物的吸收、转化、封闭和处理等等。③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生产车间的一级除尘和生产厂区的二级除尘;木工机床的噪音和安全保护;尤其的先进固化技术和涂饰技术等等。④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⑤先进的标准化体系。⑥基础科学研究及其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5生态型家居产品
生态设计是基于工业设计思想的三个历史转变即“以机器为本——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而提出来的。当人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后,生活观念会发生变化,选择产品的观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环保意识后,人们不再追求这些价值。现在,刺激购买力的美学观念逐渐被用户抛弃,人们不再追求时装、华丽的产品和高级用品。后现代状态下人们对物质的观点改变了,成为后物质价值,它包含下列意义:重新发现简朴,节制复杂性,设计简单,对“慢”的再发现,享受慢节拍生活。“少就是多”的观念重新得到人们的承受。从直观上想象,生态产品的含义似乎清楚,但实际上很难定义,对待传统与现代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代的态度是现代设计思想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家居设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的观点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在对传统的认识上,充分肯定传统的价值和作用;二是在对传统的态度问题上,主张对于传统的承袭和演绎。沉默的传统,在历史的深处,发出倔强的光芒。中国传统家具谱写了世界家具史上最绚丽的一章,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将问题的重心选在中国传统当代家设计的关系上。
意大利设计师ETTORESOTTSASS认为:“保护传统并非是单纯地重复传统。”赋予家具以文化意义并不是简单地搬几个传统纹样,或者附加几个古代的装饰部件所能解决的问题。对设计文化的思考不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而是各名族重新认识本名族文化、重新认识自然、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场社会哲学思想领域的深刻革命。对待中国传统家具,我们应取保护与继承、扬弃与创新的态度,这将是一个动态的和长期的过程。各种产品的侧重面不一样,有些产品的长期效果往往一时还看不出来。总的来说,生态产品应当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人友好的含义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它应当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有利于改善社会关系,有利于改善精神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生态产品还应该对环境友好。德国设计师Tuerck认为生态产品包含四层含义。由产品的层次理论总结出相应的产品设计伦理:①使用伦理:不应当设计短寿命产品去欺骗无知的用户,隐瞒副作用是不道德的(针对流行性消费设计而言);②环境伦理:设计中必须考虑计算环境的消耗;③社会伦理:评价新技术时必须考虑提供的劳动岗位数量,尽量不造成更多的失业;④劳动伦理:设计应当提供人道化的劳动,不造成岗位特殊和复旦等级;⑤精神健康伦理: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责任要求要扩大,尊重人的尊严,不能剥夺这些国家的资源;⑥动物伦理:不以消耗其它动物来换取人类的要求。生态产品的主要出发点是减少自然原材料的消耗和能源消耗,减少废物和垃圾,防止对人、生物、自然环境的破坏。
6家具生态设计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 人性 统一
自然,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外在的家,也是我们心灵的归宿。但现代人通常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来观察自然、理解自然、要求自然,将人类从自然中分隔出来,颠倒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于是看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与抗争,同时也遭遇着自身的精神危机。如果人类能够摒弃人类中心主义,超越种种利害关系的羁绊,以平等的目光审视自然,不执著于自我而回归自然,如此,不仅保护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守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人类中心主义萌芽于人的自我意识。近代工业社会以后,它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相对完备的理论形态,逐渐成为人类精神生活领域里的重要思潮,并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生态危机和人类精神危机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这种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破产。人类将自然置于控制和摧残的历史状态下,也使人类的心灵陷入焦虑、矛盾、纷乱、险恶的境地。人类开始反思人的行为和选择,于是人类中心主义开始受到质疑。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是价值评价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主张一切活动都是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人的利益服务,满足人的利益与需要。但是,实际上,人不可能是自然的主体。从自然与人的关系来看,自然为人提供了一个可供生存的环境,就此而言,人只是一个相对的主体,远非绝对的主体。
人类中心主义表现的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偏见,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基础是主、客二分法――主体是活动的源泉、中心、目的,自然作为客体则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实现主体计划的质料和工具。所以,实现人类主体性的冲动使人开始了征服自然之旅,建立起日益庞大和强有力的科学―技术―工业―市场体系。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一味只想“主宰”、“统治”自然,这势必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灾难。所以恩格斯不断地提醒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承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生物、物种在价值、道德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既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也要承认生物的乃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自然有其自身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来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
二、回归自然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回归自然,这不仅是生态伦理道德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英文的Nature来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万物之道”(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在词义上,自然和本性是同一个词。“自然”原先的意思不是自然界,而是如其本然。自是自己,是非他因而自有;然是这样,或这样的状态,自然在此是指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本性就是自然万物的动变渊源”,在此,亚里斯多德指出,“本性”的含义就是自然物之本性和根据即“存在”本身的自然概念。但是在近现意义上,“自然”一词词义重心发生了转移,自然主要指“自然事物的总和”,即“自然界”。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的“本性”含义被“自然界”的含义所代替,而伴随着“自然”一词“本性”含义的逐渐丧失,人的自然本性也逐渐被忽视乃至丧失。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认为,人性即自然,它与天地万物为一,与自然混同一体。“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完美概括。“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视为“一”,并且认为人性源于天,顺从自然之道则为善,物我一体是最高的人生境界。这也就是说,完善人性的外在表现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对自然的仁爱。“天人合一”思想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通,和谐一体。依据“天人合一”的形上体验,天既是万物的根源,又是心性的根源,所以就人的天性而言,仁爱的展现必须覆载万物,不可偏废。因为爱物的根据在于天,在于人的本性,所以“仁爱”必须由人推及于物。根据心性学的观点,因人性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人必得推其仁爱于物,否则便有亏于人性。如果承认人性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那么爱物之心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充要条件,因为善性的要求对一切人有效,而且以万物为对象。由此可见,回归自然,也就是回归人性,因为人对自然的仁爱之心乃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所以,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把这种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遵循上,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天人合一”要求人类从超越天、地、人的立场,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一思路看,人与自然是统一和谐的关系,从最终意义讲,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性,保护人类自身。因而,从这一角度而言,如果人类“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无独有偶,当代先进文化的代表也持有类似观点。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说:“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由此可见,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同样,马克思也认为,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是相统一的:“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在人类改造自然、给自然打上烙印的同时,自然的品格也内化于人性中。人处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境域中,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实质上是他认识自然、内化自然、使自己再度投入自然的过程,所以,不能仅凭“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认为人性只有社会性这一维度。“存在”――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共同决定人的本质。所以,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应确认并实现人的自然属性,同时也应确认和实现自然万物本身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言:“……,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迷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回归自然,可以说是同义而异名,或者说是合二为一的。对人类生态环境和精神状态的重新审视,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自然的伦理法则构建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回归自然,意味着选择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从而进入一种自然的境界,即走向一种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的创造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红旗出版社,109.
[3]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2010.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80-8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120.
【关键词】情感场生态课堂;场生态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69-02
【作者简介】张弛,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教科处副主任,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笔者所在学校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正承担着朱小蔓教授“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在基层学校的研究、实践工作。针对该项目,我们在课堂建设方面形成了这样的追求:关注心灵成长、蕴含情感能量、拥有良好生态,我们称之为“情感场生态课堂”。下面以化学学科为例加以说明。
一、“情感场生态”释义
“场”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场所,二是作用。只要是有生命要素参与组成的场,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是一种“场生态”或“生态场”。而由人组成或者参与组成的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一种情感特质的场――情感场,所以,以情感为基本特质的场生态就是“情感场生态”。
二、学科视野下的场生态
1.化学是你,化学是我。
在化学研究工作者的视野里,一切都是化学的世界,或者就是化学的场。你和我都是化学物质组成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你是化学,我也是化学,你和我都在化学的世界里相互作用,这符合中国哲学的“一体观”。渐渐地,我们更体会到,化学的根本是为了你,为了我,这才是化学学科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也是我们科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所需要澄清和揭示的。学生如果对此有了理解,就会产生情感的认同,教学的意境和生态就会自然升华,一个物质探究的世界牵连着另一个情感交互、共鸣的精神世界。于是,化学的课堂就是一个在情感驱动下的巨大、持续作用着的场,其中的场能不断增强。
2.生态是你,生态是我。
在场生态的视阈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和我都是这个场生态的主体。所以,说起生态,离不开你和我,如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所揭示的一样,生态既是你我,又更是为了你我。有了这种和谐的生态观、一体观,每个人都会珍视周围的生态,都会积极地为所在的生态做贡献,而不忍去破坏它、肢解它,如同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和自己一体的生态。如果是这样的课堂生态,情感一定是融洽的、自然的、互通的,且是指向生命成长的。
三、情感场生态课堂
1.基本要求。
在情感场生态视野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有意识地考虑到人(师生双方)的情感需求和状态,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要考虑情感的维度,对自己的教学预设出情感教育的价值意义。由此,一堂符合情感场生态视野的课,必然是有其较为鲜明的情感主基调或者情感主色的,这是其巨大情感场能的场特征。
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课堂还应该有着一条较为清晰的情感主线(笔者称之为“情感流”),它是对情感主基调(主色)的有序预设和灵动生成,这条线以活动和知识为载体,以言语、肢体表达、环境等为途径或媒介,由生双方互动、配合、协调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情感的觉察、理解、调节、激发、强化与波动。
最终,一堂完美的情感场生态课,还应该是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得到情感的结晶、形成情感的升华。所谓“情感的结晶”,就是学生在对学科知识的价值、对教师教学的成就予以认同、认可、赞赏和欣赏。所谓“情感的升华”,就是学生对于所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着持续的、强烈的探究热情,能够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信心迎接挑战,有愿景迎接成功。这是情感场机制产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2.基本特征。
基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态的诉求,我们对于情感场生态课堂也赋予了三个主要特征。
(1)它是自然的。
之所以把“自然”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如果就化学学科而言,它首先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源于自然,发展于自然,服务于自然。自然是美好的,又是有规律的,所以,我们研究化学、学习化学,就是为了发现自然的美好与奥妙、掌握自然的规律,再以遵循自然的方式去美化、影响周围的生态,使之更加趋于合理,最终更加适应人类的物质与情感需求,这是一种价值观角度的终极目标。
对普遍意义上的各学科情感场生态课堂,就“场”本身而言,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场中各种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作用也是自然而然的,就如同磁场中的磁针自然受到场的作用与磁化。如果教育者付出真情,真实、由衷地表达对于所任教学科的热爱和对所任教学生的关爱,他将收到的反馈也必然会是学生对于学科的价值认同、关注和热爱以及其对教师的尊重、信任和喜爱。
(2)它是有“温”度的。
我们认为,情感是有“温”度的,这里的“温”是“温情”的“温”,是一种让人舒适的感受。也就是说,这种有“温”度的情感主要是指那些正向的情感,如爱、信任感、尊重感、责任、宽容心、震撼、感染等,主要是起着正向的教育作用,其中,爱是核心。其实,对于一个符合生态理念的化学课堂而言,它必然是需要温情来支持、维持的,因为教育本身是一个蕴含、孕育着各种情感因素的事业,它不是机械的生产,不是冷冰冰的灌输。当然,任何一堂符合教育规律、成功的生态化学课堂也必然是“温情”荡漾、积极祥和的。
(3)它是生命自由生长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全面成长,而生态的结果正是实现其中的生物体的自由健康成长。所以,情感场生态视野下的课堂必然是一个指向师生生命自由生长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兼顾教师的教育个性,又满足全面育人的目标。需指出的是,在某种程度上,生态本身就意味着自由。但这种自由又并非毫无节制和规律的,这正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般的自由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写照。
所以,要给予师生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如果人的个性不被尊重,其情绪必然是受到压抑的,所呈现出来的课堂面貌必然会是呆滞的、不自然的,师生在情感交流、学生在知识获得与生命成长方面也将是受到障碍和扭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