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3 14:57: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城市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舒适、安全而又文明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应人的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2 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方向

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思路是把生态观念作为设计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使人与自然相和谐。制定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建立由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要素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合理的确定城市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生态资源配置布局等等,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对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的保护。

1.3 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而社会文化特征正是改造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依托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性,寻求地域的特色,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城市规划设计应承继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现代城市要更加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1.4 城市规划设计朝着文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有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规划和设计的重点应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的模式,处理好古城文化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绿化、以及旧城改造和古城文脉复兴的关系。具有文化背景的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时,要注重协调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

2 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方法

2.1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要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划归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布局;其次要努力做好生态城市的内容设计,其基本的内容有城市景观的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同时要用生态建筑的科学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

2.2 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城市规划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改造。具体做法是在发挥示范产业的同时,强调和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2)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专业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方法与知识,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化,调节和控制城市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的生态关系。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最终要追求的目的,社会发展过程除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2.3 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手段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也由传统的画图和利用木头、纸板等制作成精细的城市模型,发展为电子沙盘和虚拟城市模型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新技术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先后提出了虚拟城市、赛博(Cyber)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全新的概念,这为实现现代城市规划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奠定了技术基础。虚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指计算机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生成交互式三维虚拟的环境,继而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感觉的形式,这样不仅能使参与者感受到由景物或模型组成的虚拟环境逼真的存在,也能实时准确地响应参与者的操作和行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它的优点是既方便设计人员的审查、讨论,又可面向决策者和公众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

计算机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区域规划时,是一项必备的技术支持手段,计算流体力学(CFD)是用于模拟现实中流动现象的一种有效工具。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CFD本身理论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精度的不断提高,CFD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在内的许多流体流动相关领域。CFD的优点是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合理,它能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3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批准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要防止认为地对其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会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的牵扯而违反规划,应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3.2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完善。

3.3 城市的社会公益设施必须得到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开发商投资行为会受利益驱动,造成规划中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这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的不利的影响,需采取有效手段,有力地保障城市社会公益设施依照规划来建设。

4 结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 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 [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3] 赵志庆 ,徐苏宁.城市设计过程理论探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第2篇

关键词: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城市化;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由于受城市自然、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形成了有别于乡村人的社会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塑造城市性格与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师综合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学历来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研究城市规划时,从人文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关心都市人群的生存生活方式。

一、城市社会生活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的人口特征总结为:人口多、密度高、异质性 ,由此推演出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城市生活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亲密程度降低、交往的非人本性和目的取向而专业化、正式的社会控制、社会距离与竞争、居住隔离等方面都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变化。

1.1天生的异质性

城市人的异质性是人类城市集居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城市经济与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农村中,家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支配一切,人们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情感主义和传统主义。而在城市中,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甚至相互对立”。

城市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在不停地改变,城市人为了能够生存在这瞬间变化的都市空间里,不惜疲于奔命地追赶城市的步伐。在城市的快速变化中,城市人为了保护自己,唯有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麻木地对待周遭的一切。于是,城市人的疏离之感、冷漠之情便由此而生。

1.2高密度聚居

人口密集无疑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

城市化不断发展 ,一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以及较高的人口密度 ,虽然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如住宅紧张、活动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等。沃思认为 ,城市居民的高密度聚居无疑会给城市居民带来各种影响。高密度聚居带来的另一种心理影响是对差异的容忍。城市居民间空间距离缩小 ,精神距离却扩大 ,这极易导致如犯罪、自杀、精神失常等异端行为和其他行为发生。[1]

二、城市社会文化

人类的智慧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而城市则在物质上带给人们一种享受和满足 ,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份文化上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2.1城市文化的阅读

自人类历史上城市出现以来 ,城市就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聚集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最新创造的并依赖其发展生存的文化空间。

理解城市文化,不仅城市的建筑雕塑、园林景观是代表城市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而且城市本身所涵盖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现代社会的象征系统。结构主义者雅各布森指出:“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迫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毫无疑问 ,城市包含了最丰富的现代性视觉和听觉的符号系统。[2]

2.2城市文化——以广州为例

在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 ,人们不仅需要认识到城市的经济、政治意义上的功能 ,更加需要认识到城市的文化意义。就像“食在广州”的说法,足见广州的饮食文化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在广州,早上见面打招呼说的就是“饮咗茶未(喝了茶没有)”,以此作为早安的问候语,可见广州人对饮早茶的偏爱。因此,一直以来,羊城大街小巷的各种茶楼都是广州人款待亲朋好友、合家欢聚的好去处,是一般老百姓泛谈生活、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广州的早茶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文化是深深打在城市上的烙印,久久不会褪色。广州的饮食文化,好象是百年老窖里的古酒,愈久愈香,愈香愈醇,因此,城市文化正日益成为城市竞争中最强有力的品牌。

三、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以广州为规划对象

世界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理论已经有了久远的历程,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雅典、马丘比丘,再到如今的生态城市、城市经营等理念……

3.1传统的广州古城

广州始建于周秦。南越、南汉、南明曾立为都 ,负山带海”的生态环境孕育着广州的文明。近年来在中山四路挖掘的南越王宫殿苑囿遗址 ,足以证明秦汉时广州就是一个古代“山水城市”。唐诗人高适用“海对羊城阔 ,山连象郡高”来赞誉广州壮丽 ,广州

城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三山、二湖、六脉、八氵豪、十闸 ,街道与建筑随地形而建 ,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城市风貌。[3]

然而 , 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广州已不可能是原始“山水城市”了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重构新的“山水城市”就成了当前我们的历史责任。

3.2广州规划理念

在规划理念上,广州应该在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个性构建”的基础上,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规划内容

1)搞好园林绿化

有绿才有生态平衡,才有鸟语花香的好风光。广州的白云山、芳村、万亩果园等地就是很好氧源。建议在大广州范围内从生态和社会效益出发营造上千个不同等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业公园、村镇公园、小游园 ……统筹安排、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和文化康乐于一体。在滨水地带不宜多建高层建筑,两岸应以自然景色为主,使人能与水接触,形成城市公共蓝带绿廊空间。

2)美化人居生态环境

按国外先进规划理念 ,旧广州是综合中心城市 ,应控制人口扩增 ,四周可规划发展和新建众多的大小卫星城 ,每一卫星城应定位定性 ,并各具特色 ,其布列下属乡镇 ,相互间用田野、森林、苗圃分开 ,之间用高速便捷的道路网络相联 ,大广州将是一个系列的、有序的、有机的、多层次的群星灿耀的文明生态城。[4]

在房地产开发时,提倡山水庭苑、花园居住区、生态住宅区等新宅小区、团组庭苑的布局,叠山理水,呈现天然情趣。

3)注重城市文化建设

广州是一个外来人口多,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城市。城市广场和公共设施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标志,可从门牌、路灯、路标、邮箱、垃圾箱到桥梁、公园、道路以及政府、公司、商店、广场的符号、名称、标志均作为规划中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来设计。

古村落和城中村作为广州传统历史文化古迹,不宜全数消灭。老城以保护为主,在改造中实施现代化,减少人口负担,转化成商业区和旅游区。历史建筑群、古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要重点保护,合理利用。

3.4规划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关系到将来广州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把环境保护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增加绿地面积,遵照“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原则,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抓,并把“生态广州”和“文化广州”作为自己城市建设的目标,提升全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五、结束语

城市社会学研究从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城市社会问题。我们应当放宽对社会学的视野、要在为城市服务的同时,努力发展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吸收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结合本国实际,解放思想,创建中国的城市社会学。

参考文献:

[1] 张宝义.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J].广西社会科学,2008,(159):161——165.

[2] 彭爌.城市文化研究与城市社会学的想象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6,(3):110——114.

第3篇

关键词: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指标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0)12-058-03

世界城市评价指标是开展世界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学者和著名研究机构关于世界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分析,目前有关世界城市研究的指标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反映世界城市一般性特征的识别导向类指标、突出竞争力思想的比较导向类指标、引导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导向类指标。

一、反映世界城市一般性特征的识别导向类指标

识别导向类指标是基于对已有世界城市共性特征归纳形成的,具有识别特质的指标。世界城市通常具备如下七项特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大、构成多元化;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业较为发达;具备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度,并具有较强的世界影响力;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与魅力、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城市群的带动效应、核心辐射能力强;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水平。

通过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机构提及的识别导向类指标,我们看到,尽管不同时期的研究视角在不断转变,识别的内容在不断延伸和扩展,但主要涉及三大领域,一是以经济规模为代表的“发展实力”;二是以人口规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为代表的“集聚能力”;三是以国际组织所在地、国际交通枢纽为代表的“交往能力”。

经济实力在世界城市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政治、社会、人文等领域发展是附着在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作为世界城市的伦敦、纽约、东京在崛起历程中均表现出经济体量扩张的先行趋势。

世界城市的“集聚能力”表现在以金融、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较强的集聚能力。金融业为跨国界资本的快速流动创造了条件,是世界城市全球经济控制能力和实现国际经济功能的基石。而会计、法律、咨询、国际贸易等各类现代服务业所体现的支配力、控制力也是世界城市竞争力强弱的具体表现。

早期以工业经济、贸易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城市对交通顺畅、承载能力强的港口、机场、铁路有着普遍性的要求,是国际交往能力的具体表现。现代的“交往能力”标准不应局限于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更应强调人文社会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包括:拥有一定数量的国际性组织和机构,以提升地缘影响力;承接承办具有一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发挥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提升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强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增加交流规模和频次;加强国际尖端学术研究,在学术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优化工作和居住条件吸引国际人才等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发展实力”、“集聚能力”和“交往能力”是世界城市识别导向研究中具有核心价值的领域,对于开展世界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突出竞争力思想的比较导向类指标

比较导向类指标是用于衡量不同城市发展过程中单一或多个领域竞争能力的指标。

1.单一竞争力特征比较的世界城市指标

2009年,美世公司根据城市生活条件开展了“全球城市生活质量”调查。调查涉及影响生活质量的10大类、39个因素,包括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疗和卫生条件、学校和教育条件、公共服务和交通运输、休闲娱乐、消费品、住房、自然环境。

2009年,《财富》杂志按照各城市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500强企业收入总和”两项指标对全球城市进行比较,并列出排名结果。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评出世界十大贸易城市,主要从人口、生活消费指数、飞往其他城市的直达航线、办公用房每平米年租金、对其它文化开放程度5个指标开展比较研究。

2.多竞争力特征比较的世界城市指标

2008年,由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和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彼得・卡尔・克雷索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研究小组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以更快和更好的方式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并认为竞争力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就是领先的世界城市。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使用了9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测度,即GDP、人均GDP、每平方公里GDP、劳动生产率、城市拥有的跨国公司数量、专利申请量、价格优势、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

2008年10月,美国《对外政策》杂志按照5个领域设置全球城市比较指标,即商业活动、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文化积累及政治参与,用于对全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并排序。

2009年,专门研究城市问题的日本“森纪念财团”对地球上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更能吸引企业或个人到这个城市来的“城市综合力”开展了城市间的比较研究。该财团运用了经济、研究与开发、文化与交流、宜居与环境、空间与交通便利等6个方面的69项比较指标开展研究。

2010年,纽约合作组织与普华永道联合了研究报告《机遇之都》,研究涉及10项总体指标,包括智力资本、技术智商和创新、经济影响力、交通和基础设施、宜商环境、成本、可持续性、健康安全和治安、人口结构和宜居性、生活方式资产,并设置了58个具体变量。

3.比较导向类指标的借鉴意义

在不同的研究成果中,比较导向类指标所代表的世界城市的特征各有不同,既有着眼于商业活动、信息交流、政治参与、文化交流等反映城市综合发展的多特征,也有科技、生活质量、贸易、城市财富等单一特征。无论哪一类指标,都是在具有共性特征的世界城市核心功能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的世界城市竞争力要素。它关注世界城市的竞争实力、竞争能力和竞争潜力,强调智力资本、科技研发水平、宜居环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等领域是未来世界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强调了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提升自身地位需要具备的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因此,比较导向类指标体现了当前以及未来世界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三、引导世界城市发展方向的规划导向类指标

1.规划导向类指标的基本情况

规划导向类指标是用于指导如何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由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具有公共政策指导下的规划发展痕迹,城市规划对于未来世界城市发展战略引导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建立和研究规划导向类指标在世界城市研究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东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出,到2015年,东京城市的发展目标为:打造一个舒适的东京,实现人员、物品、信息的顺畅流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吸引富有个性和能力的人才,社会要充满机遇……围绕规划目标东京还制定了城市发展步骤和具体措施。这些构成了东京保持世界城市地位的规划导向性指标的具体设定。

1995年,伦敦公布“伦敦荣耀计划”,设定了城市重点战略发展框架,以确保伦敦作为欧洲唯一的世界城市地位。它提出了具体任务,包括实现世界级生产力、更强的社会凝聚力、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生活设施,并细化为经济增长、技术发展、适用性住房建设、提高空气质量、节约能源和污水管理等具体内容。

纽约在《纽约2030》规划中提出,未来25年纽约将要建设成为一个更大、更加绿色的纽约,要实现包括土地、水、交通、能源、空气、气候变化等6个方面和10项内容的具有纽约特色的世界城市发展目标。

悉尼在《可持续发展的悉尼2030远景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指导悉尼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这种可持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的良好发展,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全部内容。规划确定了悉尼未来发展方向的三大主题:绿色、全球化、相连。在每一主题中,都设定了具体内容,如:新绿色产业带动的经济增长、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形成减少能源使用量的绿色产业结构等内容。规划还对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社会文化娱乐设施、创新和新技术、全球知识交换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

2.规划导向类指标的借鉴意义

在世界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公认的顶级世界城市,还是新兴世界城市,都将打造城市战略规划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目标设定。尽管每个城市的规划框架各不相同,具体内容各有特色,但强化城市竞争力、构建宜居城市、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是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共性趋势和目标选择,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于合理的规划设计,北京作为后发城市,在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需要通过规划引导方式,合理有序地达到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需要遵循世界城市共同的发展方向,以提升城市文明、塑造城市形象、推动人文领域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根本,以提高信息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综合经济实力作为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引擎,以实现绿色、宜居、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构建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远景规划来看,规划导向类指标主要用于指导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指标涵盖的领域更宽、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在城市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远景发展目标的指标设定,而且更加关注时展的动态趋势和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众多控制因素。因此,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规划导向类指标为不同城市提出了方向性的发展目标要求。这种要求既符合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又立足于世界城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和变化趋势,代表了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对世界城市指标研究的进一步延伸。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识别导向类指标、比较导向类指标倾向于对现有世界城市的研究分析,为我们开展世界城市和监测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公认的核心功能性指标和具有特色的竞争力指标选取的参考价值;而规划导向类指标则更倾向于对未来世界城市的规划和构建,为北京这样的后发世界城市提供可以遵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既要包含体现世界城市核心功能的共性指标,也要包含充分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指标设置,更要包含引导北京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方向的、具有北京城市特色的规划导向内容,这是我们开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监测评价体系研究应该遵循的总体思路。

■ 参考文献

[1] Friedmann.J.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AGE, London, Beverly Hills and New Delhi), Vol.17 1986.

[2] Castells. M.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1996.

[3] Sassen S.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第4篇

【关键词】复合生态理念;城市景观;地域性;地域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强调“天人和一”“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不同地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城市自身建设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社会分异、生活肌理与历史传统文化割裂乃至沦丧、景观“趋同化”、“同一性”、景观形态无序状态蔓延、生态坏境承载力下降、城市地域性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与地域性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发扬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在符合复合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地域特色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来提高人们对城市地域的认知度,激发人们的归属感?

1 内涵认识

1984年,马世骏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础[1]。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三大子系统构成的、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体系。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灵魂所在,由此可见,生态城市设计要更多的侧重于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注重整体性与地域性的结合。而城市景观正是处于这个众多维度上的一个空间点,并限于这个空间点所延伸的范围之内。

城市景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人工生态系统[2]”。它是一个多元素组成的城市复合体,所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容貌,包括城市整体布局的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兼具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从系统论和生态学的深层次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可知城市景观是一类以环境为载体、自然生命为支撑、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受人类社会驾驭的集“自然—经济—社会”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具有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双重属性。

依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四卷,可知地域是指有内聚力的地区。地域本身具有同质性,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它强调地域环境和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和整体性。1988年,吴良镛先生指出“所谓地域,既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也是一个经济载体,更是一个人文区域,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都存在这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地域特色”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共同构成的特征,它是相对于一定空间维度存在的,是历史特征和时代属性相统一的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3]。地域性的缺失,使景观失去了原有的个性,丧失了活力,地域性可谓彰显城市景观个性的血液,地域文化景观具有有机生命体的特性,缺乏了地域文化的景观空间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同地域孕育不同的景观,如沙漠中的绿洲、大地景观、草原景观等。地域性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也是延续复合生态理念的真实体现。

2 理性反思

遵循以上内涵认识,显然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发展模式,转向地域特色的表达来应对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冲击。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立足复合生态理念下的具有地域特色内涵的城市景观发展模式。因此,在价值观和方法论层面上的转型和调整是首当其冲的。针对不同层次的整合与梳理,整体来说,可以分为宏观整体层次和微观要素层次两大策略。

2.1 宏观整体层次

1)尊重地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营造生态性地域特色景观。对于地域特色的理解,不仅指纵轴历史文脉的传承,也包括对其所处地域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每一个地域自然环境的形成,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元素密切相关。在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浪潮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尊重和理解自然地理和场所,这种理解不仅是指静止的形态,也包括对其动态发展形态和历时性的理解。在设计时应将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构筑生态走廊中的绿色网络。以尽可能地避免对地表肌理和地质构造的破坏。

2)挖掘地域文化内涵,重构地域景观特色。传统文化在时刻影响景观形态的发展;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认同感;现代文化则既含有传统文化基因又汲取了时展精髓。文化具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整合性和重塑性,而且每一个地域的地域文化都是该地域人们活动与交流的历史积淀,都具有它们独特的文化多样性。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水平、功能定位、整体风貌、城市肌理等也是地域性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影响因子。整合梳理地域文化,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炼地域文化精华,用生态化、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塑造特色景观形象,是彰显城市景观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径。

3)多元文化融合共生。景观只有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才具有生命力[4]。只有正确把握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为本土文化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永葆本土地域特色。

2.2 微观要素层次

1)“天人合一”的景观形态。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坚持复合生态理念,尊重地域固有生态系统的标准,以提炼、概括的景观处理手法进行再加工,呈现出高度概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空间形态。

2)揭示景观机理,满足人类心理需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避免景观均质化问题,洞察人类心理需求,运用空间尺度和比例的地域概念,切入形象、材质、尺寸等各个方面,加入景观符号元素,丰富空间的层次性,阐释空间的延伸与渗透。

3)合理利用新技术、地域景观生态性材料,注重色彩的延续与控制。可持续的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应用天然材料和再生材料,重视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物质的循环和转化,凸显生态安全与生态效益。同时着重探析色彩的冷暖、饱和度和明度的变化规律,提炼意境美、艺术美和自然美。

4)复合生态绿化体系的营造。将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子系统考虑,组织层次丰富的绿化空间,保护物种多样性。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城市形象的最显著特征。综上所述,景观规划设计中应从整体入手,逐项分析,综合考量,尊重自然环境,遵从生态规律,弘扬传统文化,亮化景观形象。

3 结语

“从可持续发展的口号走向生态景观建设的具体行动,这是当今国际城市人居生态研究的主流”[5]。在城市景观地域特色塑造中,要注重优化城市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尊重原场地的地形地貌与其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并结合地域性符号元素,将景观创造性地融入环境之中,形成更加完美的景观效果,营造一个生态化、个性化、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形象,来展现其特有的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世骏 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 生态学报. 1984.4(1).

[2] 李秀珍 肖笃宁. 《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2).

[3] 王晓娜. 《基于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

第5篇

关键词:城市风貌特色;地域性;

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与发展,城市风貌正在逐渐趋同。现阶段,在建筑与规划领域,国内正在大规模的进行城市风貌规划设计,那么如何体现城市的个性,在城市规划中,风貌特色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1城市风貌特色概念界定

城市风貌特色主要是指一座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历史积淀、自然条件、空间形态、文化活动和社区生活等共同构成的、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一个有风貌特色的城市,具有在认知上的清晰度,能增进来访者对该城市认知的理解力,产生对该城市的期待感、好奇感、兴奋感、认同感和迷恋感,因而使该城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2城市风貌特色构成及要素研究

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体系构成为宏观视角的整体空间构架、中观视角的特色景观组织、建筑风貌及公共空间,微观视角的特色风貌街区。

2.1宏观――城市总体空间格局

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可以看作是城市物质空间构成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反映城市特定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城市风貌特色的构成物质空间形态间的总体反应。

1.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

(1)中心集结型

中心集结格局是城市建设发展中最早存在的布局形式,深刻反应了社会的向心取向和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它通常将市民共同举行活动的公共场所(包括市政厅、教堂、供人流集散的广场等)置于中心,并通过体量或尺度上的处理使其成为城市的视觉与心理中心。

(2)条带延伸型

条带延伸型格局通常会沿着主要道路走向,串接布置建筑、绿化、道路广场等要素,并沿线形成一系列的空间节点和节奏变化。该类型城市空间格局有一条交通主要干线贯穿其中,沿线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吸引了城市主要建筑多面向道路排布,城市主要功能、景观与公共活动沿轴线展开。

(3)网格型

网格型城市代表着理性与秩序,体现社会发展的文明形制。该城市格局课利用网格的等级关系体现向心与庄重,如老北京的网格格局;也可通过格网的均一和开放特征体现民主与公正。

(4)自由生长型

自由生长格局往往结合地形水流,因地制宜,强调道路线型的柔和顺畅和建筑布局的自由活泼,并将人行活动路线和绿化景观有机的糅合到一起,城市布局生动自然,建筑布置高低错落,环境景观富于变化。如瑞典魏林比新城,是顺应山势而采纳这一格局。

2.空间格局构成要素

城市空间格局的特色要素为凯文林奇的五要素:路径、节点、边界、标志和区域(见图1.1)。路径为城市路网骨架,是城市活力所在和特征体现;边界往往由河流、铁路、公路所构成,一般河流湖泊沿岸被设计为游憩场所,城市边界视作城市特色的初现展台,注重环境设计;路网的交汇点和交通接点,或者是群众喜欢聚集的场所,被称为城市的门户,应注意构成节点的建筑风格、材质色彩、形体组合、广场空间等城市特色的集合体现;城市中明显提出,用于识别方向和区位的建筑物与构筑物,不但给人们提供方向感,还易于称为城市的景观特色;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或自然要素意义的地区,主要包括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开发区、历史地段等。

2.2中观――特色景观组织、建筑风貌、公共空间

1.特色景观组织

特色景观组织包括景观秩序、景观视廊、天际线、城市色彩、门户地标、城市标识与家具等。景观秩序主要为景观点、景观线和景观面。

景观点包括城市门户与出入口、广场、公共绿地、重要的道路交叉口、标志性地段和标志点;景观线主要为城市主要景观轴线、城市滨水绿化带、城市道路景观线,景观秩序的设计是城市特色风貌的体现;景观面为城市各风貌区的风貌特色体现,对每个风貌区域进行定位与设计,是城市风貌特色主要规划方面。

城市中观赏城市景观的主要视觉通道,它通常由城市中主要的道路形成,人们通过这些视觉走廊,体验沿途的建筑景观或自然景观,对城市风貌形成一定的印象;城市天际线是指由建筑、构筑物、植物、山体等城市体型要素构成的体型轮廓线,是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视觉模式;城市色彩是城市中自然要素色彩与人工要素色彩的综合体,影响着城市整体环境和特色风貌,甚至还设计城市的格调和文化内涵等更深层次的领域;门户地标是城市的主要形象展示要素。城市的门户是从外界进入城市的主要入口,这里是对外来人对城市第一印象;城市标识与家具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树穴盖板、花台花缸、休息亭廊、坐椅、公用电话亭、时钟、废物箱、栏杆、水池喷泉、雕塑,指示牌、交通标志、路灯圆灯、绿化植物花草等。

2.建筑风貌

建筑作为城市风貌构成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其体量、尺度、比例、空间、功能、造型、材料、用色等均对城市风貌特色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筑物形成要与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城市景观相关联,与特定地段文脉相协调。

3.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盆地周围的山坡地、水域河岸、城市公园以及活动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属于公众的场所,是市民可以无拘无束地光顾、自由自在地活动的地方,也是享受城市生活、体认城市风情、彰显城市个性、领略城市魅力之所在。好的公共空间一般具备独特性、连续与封闭性、吸引力、易达性、可识别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城市公共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及滨水空间等。

2.3微观――特色风貌街区城市设计

在微观视角下城市风貌特色主要针对每个特色街区来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城市主要每条街区的特色定位,建筑风貌设计,街道景观设计,特色小品设计等。在特色风貌街区设计中应注意:(1)与总体和片区城市设计内容相衔接,针对不同的地段类型,对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建筑形体、环境设施、交通组织及人文活动进行整合与设计,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与设施准则,以指导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2)应与详细设计规划紧密配合,结合城市文脉,体现城市特色风貌。

3小结

第6篇

Abstract: The role of building urban brand image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In this paper, component elements of Guangzhou city brand image design were analyzed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landscape culture, cultural landscape culture and urban social culture, specific positioning and expression of Guangzhou city brand image were proposed,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building and shaping Guangzhou city brand image we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城市;品牌形象;广州;文化

Key words: city;brand image;Guangzhou;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83-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让世界认识中国,不仅体现在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地塑造上,还体现在各城市在国际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城市面貌。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的研究对一个现代化城市来说,意义重大。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将增强该城市的识别性,城市的凝聚力和驱动性,增强在这座城市的市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广州来说,发掘自身的优势与潜力,设计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2010年广州在新一轮的十年规划中提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将代表着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带动区域融入全球化,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将推动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发展。

1 广州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的构成要素

形象就城市而言,不仅是一个可供辨认的标志,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是指社会大众对某一城市的空间印象和人文形象之印象的评价总和。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整体印象。[1]一个城市的基本属性不仅包括历史沿革、自然风貌、地缘文化、精神传承、都市文明、经济基础、市民素质、城市风尚、地域特产等等,也涉及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生活质量等。城市形象体现了一个城市所独具的特征和气质。

社会的持续进步逐步清除了经营城市的体制障碍,各个城市纷纷打出了营造城市品牌的旗帜。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背景下,竞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品牌所建构起来的无形资产以达到美好联想和价值认同。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已经将城市融入一个开放的市场平台之中,如果一座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像经营品牌一样经营城市。“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2]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Kevin Lane Keller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这样论述城市品牌概念。目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是城市品牌战略的社会基础,工业化社会、信息化时代衍生的结果,必然使城市的核心价值走向品牌。

1.1 广州城市品牌形象与广州自然景观文化探析 云山珠水的魅力之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背靠白云山,珠江穿城而过。山水作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背景依托和构景要素,是广州独一无二的城市形态特质,是最基本的城市形象。随着城乡一体化推进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城市格局已从原来的“云山珠水”向“山城田海”的大山大水格局迈进,城市的特色元素更加丰富多样。通过重点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青山绿地工程”、“市容美化工程”、“亚运场馆环保工程”等4大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同时,通过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资源循环利用、文物古迹保护等手段,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把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居住生活,兼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山水型生态城市。

面朝大海的开放城市——广州地处南海之滨,历来以开放、包容、不排外著称。海洋与珠江水网交织,使得广州成为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辐射的枢纽。自唐以来,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儒道等和四大发明通过广州窗口传往世界各地,外国的香料、烟草、花果、珠宝和佛教、伊斯兰教先后引进广州,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开放气息和特有的广州人文心态。一德路完全哥特式风格的圣心大教堂,荔湾区别样异国风情的沙面西洋建筑群,已足以证明广州这个城市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超过普通城市的心胸。广州的开放气息,是广州城市品牌设计中不容忽视的要素。①

第7篇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广义的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建筑、园林、景观、广告、雕塑、壁画等,其综合性、实践性、多元性的特征,使之几乎涵盖了人类的一切生活状态,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具体艺术形式以日常生活的局部介入和装饰,而是以哲学、美学、艺术观念为指导,将人类的诸多研究成果整合起来,从整体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为连接所进行的广泛艺术行为。所以说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既是一种外在的、可视的艺术运作和存在方式,同时又是一种蕴涵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

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而公共艺术又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可以说我们看到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就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与品质。

在纽约,中央公园东侧的第五大道沿线绰号为“黄金海岸”,因为那里有“博物馆英里”之称,犹太人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库伯休伊特博物馆、傅瑞克收藏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在华盛顿,从国会山到波托马克河畔林肯纪念堂,围着大草坪两翼差不多全是文化设施;而柏林,干脆形成了博物馆岛。这样用心的规划不胜枚举,体现了艺术――文化公共性所呈现的城市文化。在这里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表情符号,它既是城市内在的外化,也是城市价值取向的风向标。

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的公共艺术,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与价值。它在当代更被赋予了充分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内涵。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在硬件设施上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从外观和内容的公共性虽然都得到了强调,却仍然缺乏足够的公共意识,比如一眼望不到头的台阶让人看着就累,也没有路边方便进出的残障人入口等,都使首博作为文化殿堂高高在上,而远离了公众需要的意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们说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现代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多寡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状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公共艺术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

人类创造了城市并依附于城市。城市是人与物质空间、社会文化、行为观念整合与社会财富聚集的一个大系统,城市形象就是这个系统的表现形式。影响一个城市形象的因素众多,包括建筑物、街道、广场、绿化景观设施及城市文化、居民素质等。它作为一个城市价值观念的外在体现,城市形象也可以解释为:城市景观形态的客观、集中的表述并构成一种社会文化符号。

广义的公共艺术是城市形象的视觉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它组成了城市形象的物质形态,以符号性直观地展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与理念。它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经济活动,甚至是城市“灵魂”的集中体现。建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最常接触的一种媒体,已成为城市信息的载体。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中最重要的基础,它体现着当今时代的民众意志,或称“公共精神”。这个基础决定了由此而产生的各类艺术样式的趣味与品质,也将最终形成城市甚至国家的性格与表情。建筑大师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拥有一个怡人和谐而美好的城市环境,无疑是居住在都市中人们的强烈愿望。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外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生活,不仅在趣味上,而且在价值观上。公共艺术就能够将至高境界的环境术设计与自然、科学、社会文化和设计技巧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性需求。而大型建筑

的出现也正是源于一个城市的精神需要。

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

作为构成城市环境的建筑、园林、景观等公共艺术形态,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追求现实生活之平衡的环境艺术,它能够引发空间环境向人们精神性的转化。可以这样说,公共艺术在今天,应该是最能体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艺术形式。思考当代公共艺术存在价值的体现,其一是文化属性,表现了当代公共艺术存在的人本价值(生存境界的审美化);其二是物质属性,体现了现实价值(审美境界的生活化)。通过公共艺术这一艺术格式,“抽象”的审美转化为人的具体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纯粹”的艺术转化为人生实践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享受,“精神”的境界转化为生存的存在,并以其独特性的存在,艺术审美的更广泛的现实价值由此得到切实的体现。

悉尼歌剧院在现代建筑史上被认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性标志。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意的建筑之一,其建筑造型新颖奇特、雄伟瑰丽,外形犹如一组出海的船队,也像一枚枚屹立在海滩上的洁白大贝壳,与周围海上景色浑然一体,富有诗意。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经过特殊处理,不会被海风侵蚀。这一被载入史册的伟大的公共艺术作品体现了人类文明和科技的巨大力量,它们不仅是功能与技术的载体,更蕴含着人类的现实理想和精神寄托,并以此提升了城市环境的艺术格调,增强了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

由瑞士建筑大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2008北京奥运主会场,其设计指导思想是建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育场,一个能让人过目不忘的建筑。这两点“鸟巢”都做到了。它和“水立方”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思想认识。外观宛如一个用树枝编织而成的“鸟巢”,洋溢着浓郁的温馨气氛,建筑结构的组建相互支撑,形成网络状的框架,其方向、楼梯及屋顶完美有机地融为一体,建筑形式与结构细部自然统一,是对自然再创造的典范。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与周围环境有着微妙的呼应关系。是具有时代审美意义和公共精神的设计形式。“鸟巢”也是现代北京的标志,加快了城市升级为国际大都市的步伐。

今天在我们生活的空间,处处充满了对公共艺术的需求。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正行使着城市文化历史的记忆和传承的职能,并构成了城市形象和个性的重要部分。从自然环境出发,去创造优美和谐的城市公共艺术,使之成为人性化的第二自然,把我们的城市、环境乃至大地以及人的心灵体验完全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生命有机体内在的和谐秩序,从而创造出一种令人心醉向往的城市意境和自然与人文互为辉映的生存空间,以此提升我们的城市环境质量,这也是公共艺术设计追求的永恒主题。

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意义已更多地转向对城市历史、城市理念,以及对市民大众的公众文化理想的憧憬与表述。“环境意识化”,而非简单的物质化,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已向世界做出了榜样。公共艺术当随公共文化精神与时俱进。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产生一个城市的性格与表情,期待着我们的城市乃至国家,面向这片自然、面向这个世界展示出它特有的品貌。(本文属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部分,项目代号2006BYS001)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海林、钟蕾:《关于公共雕塑与城市形象的新角度思考》,《艺术与设计》,2006(3)。

3.郗海飞:《城市的性格与表情――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装饰》,2003(10)。

4.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美术研究》,2006(6)。

5.舒可文:《横空出世大建筑》,《三联生活周刊》,2007(45)。

第8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旧城改造与保护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新兴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原有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旧城老化情况严重,有的旧城已难以承担城市或区域中心的重任。这些旧城当前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更新,而在许多旧城中都留有一定数量的历史街区,因此在旧城更新的同时,如何对这些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改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方面。

关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和旧城的更新,现阶段通常存在着两个理解的误区:1)更新旧城与保护历史街区相矛盾,对旧城进行更新就是推倒老城区,重建现代化的新城区,旧貌换新颜。建筑破旧的历史街区,与城市的新面貌不协调,是城市发展中的负担,保护历史街区将阻碍旧城的更新进程。2)旧城更新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护历史街区的原貌 新的建设只能在新城区进行,为保存原有的旧城风貌,老城区必须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能进行新建活动。其实,这两种理解都是片面的,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既不等同也不矛盾,它们在概念、范围和实际操作中都具有明显区别,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规划中应一体考虑。

2 旧城区的特质及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2.1 城市之源,文化之根

经过对现代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反思,人们开始重视对一个地区、一个城镇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以期通过这种研究探求出构成城镇人居环境传统文化的精神,找到赋予现代城镇的人情味和地方生命的途径,找到城镇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根,而旧城区正是这片土地和根。商品交易和居民点在一定区域稳定下来,形成城市的雏形。随着城市的发展演变这一区域相对于后来形成的城市区域成为城市的旧城区。其人口迁徙及构成属性、生活生产方式与习俗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并经历代传承形成了一个城市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同时社会文化特征体现在聚居区的物质空间上,如街市、街巷、院落、建筑等,构成特征鲜明的空间肌理和景观风貌。物质和非物质特质长期以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并孕育出一个城市独有的气质。

2.2 区位优越,商贸兴盛

作为城市的发祥地,旧城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大多成为城市建成区的中心区域。以固定的集市交易形成的“市”,与旧城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特色饮食、传统手工艺、土特日杂、古玩字画、花鸟鱼虫及庙会等极具特色的业态成为城市重要的商业功能区,具有强烈的传承性和认知性。因此,旧城区具有巨大的土地和商业价值,是开发商追逐的重要目标。

2.3 社会邻里紧密,归属、领域感强

旧城区的形成机制使得人口的聚集特征表现为,以血缘、族缘、亲缘、宗教缘、业缘为纽带的人口聚集区。其价值观、社会心理、道德准则表现出极大的同质性。这一特征成为维系旧城区稳定发展与传承的内在支撑。旧城区的地域范围形成了具有强烈归属感的“我的”领域。在领域中大家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大家都有责任维护领域的安全、环境、公共设施的安全运转。其传统及领域范围具有强烈的普遍性、继承性、演进性和习惯性。这是旧城区具有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原因所在。

2.4 功能复合,物质空间、景观风貌独特

以商品交易起源的商贸型城市是我国传统城市的主要类型。因市定居、因居有市,居住、商贸、文化、娱乐、宗教功能构成了旧城区生活复合化的格局。生活气息浓郁、人气兴旺,显示了旧城区人文特征,同时自给自足的造血功能是减轻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积极因素。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在生存的物质空间构成、形态和形象上。如旧城的“市一街一巷一宅院”格局与肌理特征。立体形态与风貌表现出标志物、烘托物、色彩构成的有机性。如高耸的寺塔、钟鼓楼,平缓的民居、显著的街巷入口等形成了强烈的景观风貌意象。由此可见旧城区是城市重要的功能组成区域,是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的“DNA”,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目前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3.1 改造中缺乏城市功能结构整体考虑

城市发展中不同功能的产生、兴衰,不同功能区之间关联、互动都有其内在的有机性。我国传统城市功能的复合性,能够极大地方便生产、生活,自然地呈现出浓郁的人气和内在活力。在一定区域内生产生活表现出自给自足的极强的自我造血功能,物质空间和形态上表现出街、市、作坊、巷、宅的空间特征。而改造中大多以治乱为名,代之以单纯、整齐的功能分区,为了追求收益,原住居民大多被外迁,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生活网络,造成人气活力的沦丧。

3.2 旧城区过度商业化,拆迁安置反面问题严重

由于商业建筑回报率高,诱使开发商一哄而上,大都要求在更新改造中增加商业面积,而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会在规划上作出让步,导致大型商业设施总量失控。如北京的王府井、前门,西安的西大街等,商业效益下滑、商业气氛不断萎缩问题突出。单一的改造目标和片面追求商业功能,致使改造地区的回迁率越来越低,同时开发商提供给居民的安置房也离市区越来越远。虽然住房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交通、生活服务设施不配套,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重要的是许多居民在旧城区可以自谋生路,自给自足,外迁无疑等于丧失了经济来源,因此,上访事件高居不下,给社会和城市带来不稳定因素。

3.3 思想认识及心态

一些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对旧城的价值、地位缺乏起码的认识,对当今所谓“现代化城市”的内涵理解片面。在其眼中的旧城区是“乱、落后、有碍观感”的代名词,把旧城区看成现代化风貌的最大障碍。再加上狭隘的政绩观和急于“旧貌换新颜”的心理驱使下,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大规模推倒重建的方式进行旧城改造。和谐、有机,充满活力、风貌独特的旧城区代之与“新建筑排排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景观”。致使原住居民被搬迁、人文社会网络被破坏、人气活力丧失、历代传承并形成强烈认知的空间特质与肌理被抹杀。最终铸成地域特色缺失、“千城一面”的恶果。另外,有些规划设计者自身缺乏关于旧城更新的理论和方法,心境浮躁。对待这类项目缺乏深入的调研、不了解民意,而是走马观花、急于完成产值,这自然就把不准旧城的脉、难以对症下药。规划设计中把问题简单化,套用一般区域的规划设计模式,完成控规或修规的内容即可,而旧城区深层次问题未能涉及,结果是“千城一面”的助推剂。

3.4 缺乏理论方法指导

现阶段的旧城改造多是以城市规划编制的技术规定为依据,以主要解决物质空间形态的问题和控制性指标为结果。而对于旧城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人文问题,更新改造的思路方法问题涉及甚少。对更新改造目标的综合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对旧城区的衍生类型研究不够,对旧城的物质结构形态和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在构成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不清、肆意割裂。出现上述种种问题,正是缺少必要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指导的结果。

3.5 目标单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旧城改造欠账太多,旧城大多成为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难题和障碍。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在城市政府急于“旧貌换新颜”的心态和旧城区土地、商业价值的驱动下,旧城改造实际上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开发经营的主体成为以赢利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改造资金主要来自以追求高额回报为目的的商业性房地产投资。可以说“旧城改造”的名称只是给开发商提供了一个享受优惠政策并掩盖赢利本质的“幌子”。 由于旧城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单一的目标显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不相符的。

4 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的一些思考

4.1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是旧城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把城市视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那么城市发展的过 程就是一个持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旧城更新应遵循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在旧城老化地区有计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和现代化建设,从而达到改善旧城环境,疏散居住人口,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特征,提高环境品质,构筑城市良 好形象的目标。旧城通常组成复杂,情况多样,因此实际更新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对策,具体来说,包括新建、控制、修复和保护四个方面的内容。

4.1 新建是指在空间布局混乱、城市环境恶化而又没有可保留的历史建筑的区域根据规划拆除整体衰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梳理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基础和服务设施,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达到改变旧有景观的效果。但新建并不意味着全盘,而应考虑城市传统特色和文脉,注意参照历史街区的风貌,做到新与旧的和谐共存。

4.2 控制是指在历史街区的周边区域进行新建时,对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色彩进行引导性规定,使其与保护区的传统风貌相协调,成为历史街区的背景,达到历史街区与现代化城市环境过渡的效果,避免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遭到破坏,在视觉景观上出现传统与新建建筑的强烈反差。

4.3 修复是指在历史保护价值较低,建筑物和环境质量参差不齐的区域,拆除质量较差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尚可使用或有一定保留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或改造,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设施,使这一区域能容纳新的功能,适应现代化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修复应建立在原有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同时使区域功能布局和环境质量不断得以完善。

4.4 保护是指对历史街区及其环境的鉴定、维修和修复,这是旧城更新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概括来说,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要以维护历史街区原有风貌为原则,尽量保持建筑外立面的特征和基本材料以及历史街区的环境氛围,延续历史文脉。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对建筑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进行合理改造,配备现代化设施,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条件。

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是一个总称,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建筑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保存完好程度以及控制标准的严格性可分为几种具体模式:a.保存:对事物遗存采取保护措施以保持原始状态。b.保护:保存立面、屋顶等建筑外观,建筑内部可适当更新改造。C.整治:对原有状态进行修缮,达到可以再利用的程度。d.改造:参照原有建筑模式,对其内外部结构进行修缮或改变其使用性质。e.更新:按照历史街区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新建。

旧城的更新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其中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是旧城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特别加以重视,因为保护历史街区可以使居民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给人们留下怀旧的空间,所以保护历史街区就是保护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对旧城其余地区的修复、控制和新建都应以保护历史街区为前提;以发扬城市特色为出发点。而全部推倒重建的做法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使城市景观丧失本来的有机性和关联性,是对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不尊重,对人们情感的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