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4 16:40: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建议

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一、研究背景

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的前提下,找出其中主要的、对今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理学科素养。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转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基于核心素养下,我们做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加快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不过,目前学校教育中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为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水平,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理念。而在实际教学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案例教学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全面做好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的案例教学工作,对于我们做好地理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案例教学开展中,不同教师也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持有积极态度。不过,在实际过程中,推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认知普遍不足,片面的认为地理学习中仅仅通过死记硬背便能够过关。整体上看,学校管理中,对于地理教育内容及其价值普遍缺乏明确的认知,特别是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认知程度更是非常有限。所以,从教师层面,由于尚未对地理教育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地理教育核心素养的认知没有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因此,地理课堂案例教学中,教师很容易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二)教师案例素材选择渠道单一,尚未形成系统化案例素材库

案例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素材来源主要以网络、课本、日常生活等不同方面。不过,在各种各样的素材来源下,如何选择与教材能力要求相符的典型案例,则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筛选。在案例选择中,部分教师仅仅注重案例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案例的知识性。因此,案例选择的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地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并没有建立系统化、专业性的素材库,教师具体应用教学案例时,每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筛选。

(三)案例教学中没有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引导。相应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也缺乏对于学生案例讨论的指导,甚至存在着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违背的情况。同时,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时,大多以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发言汇报方式为主,而在讨论中很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讨论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提升建议

(一)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知

提升核心素养在案例教学中的认识水平,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提升合作及互动性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重点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推动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首先,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确定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应用到地理案例教学中来,在能够明确课堂教学方向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更好的提升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地理案例中来找出并分析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来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能力。

(二)确定案例筛选原则,建立案例素材库

案例筛选中,地理教师应该按照典型性、客观性的原则做好案例筛选工作。首先,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案例选择时,教师还应该以客观事实为参考。在案例素材选取中,主要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习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重点做好案例素材库收集整理工作,结合生活实际做好素材更新。

第2篇

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这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对待事物的态度,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规律,用科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来指导生活、认识事物、决策发展,来不断探求真理,发现未知,揭示规律,更好地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持久发展。

那么,儿童的科学素养是怎样养成的呢?是在“做科学”中逐步养成的。学习科学不是背记科学名词。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思维方法和习惯的形成、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是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的;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包括思维方法、习惯等)、各种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各种精神(包括求真、务实、坚持性、刻苦等)都是在应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做科学”,从而才能学会“做科学”,最终实现学生真正“做科学”。

基于这些思考,以教材的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思考至关重要。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总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指路灯。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在进行单元目标整体设计和统筹实施时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课时分解与统筹实施和评价建议

教师结合课程标准,通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在本年级科学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养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基于这一思考,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确定本册教材的核心素养目标。

关于单元核心素养目标的确定,我们需要注意一点,不是把每课的目标简单地合并到一块,而应该考虑目标之间的关系。把本册教材核心素养目标作为总目标,结合单元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将本册核心素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用更加具体的行为动词,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统筹设计。关于行为动词的使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设计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主要用“会”、“能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涉及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主要用“知道”、“认识”、“理解”。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是学生在六年级结束后应该达到的目标。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以单元核心素养目标为指导,根据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各课目标进行分解,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应要求的,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分解,用合适的行为动词确定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目标进行创造性思考。

根据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前概念,对单元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分析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分析一个单元中,哪些课需要拓展到课外,哪些课之间可以打通,哪些课需要调整、压缩。比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解剖油菜花或白菜花,认识花的结构,了解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关的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植物的情感,教师可以把与之相关的内容打通,如果课时不够,可以适当延长课时。

二、分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建议和实施建议

活动设计建议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思考什么问题、课堂上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实施建议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是在第1课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为学生学习下一节内容“合理搭配膳食,获取均衡营养”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食物中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小组整合的方式,解决本课难点。这种强化,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营养成分的相关知识。

(2)关注实验材料的结构性

在“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实验环节中,要选择多种有代表性的,如油饼、土豆、花生等9种食材,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既辨别这些食物中是否含脂肪,又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淀粉。通过实验,使学生意识到某种食物中含有与不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同样重要,加强实验材料的探究性。

(3)联系单元内容,承上启下

第1课的记录单是本节课的引子,本节课最后的问题“怎样吃、吃多少才能保证获取均衡营养?”是第3课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生初步交流,并在课下继续完成探究任务,为下节课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这一设计,关注本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作用,引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延续性。

第3篇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核心内容;课标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64-04

【作者简介】1.王猛,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25)督导评估办公室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建设及课程开发。2.杨欢,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25)机电工程系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类专业的课程开发与教学管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近期,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相关专家开发并颁布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六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试行),对全面深化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课标开发的依据与思路

本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有“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及“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六门课程。这些课程标准主要是针对《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部分课程在加工制造类其他专业通用),是该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下位文件,故这些课程的名称、核心内容与之匹配,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也与之匹配,并为培养“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文件保障。

本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发的六门核心课程标准的内容,主要依据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分析表、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同时也合理融入相应职业资格的基本要求,如维修电工(四级)、装配钳工(四级)等。同时,课标还参照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本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发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包含了必修课程中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两种课程类型。其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为本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的职业特定能力,“机械基础”等五门课程均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岗位群的通用能力。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课程标准基本开发思路为:以加工制造类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依据本专业及数控技术应用等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共性、一般性要求和基本规格,兼顾个性、扩展要求和特殊规格,整合形成适合多个专业使用、具有公共平台特征的课程标准,如“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适用于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三个专业;对于“机械制图”“金属加工与实训”两门课程未开发的课程标准,则可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9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8号)中的相应课程教学大纲执行。

二、课程标准主要核心内容解读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基本框架主要由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及说明组成。教师只有系统、准确地理解各部分的内涵,才能全面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明确课程性质,加深对其类型、特点、关联课程等的理解

对于课程性质,教师不仅要理解各门课程的类型,更应理解课程的特点、前修后续课程的关联性等。首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五门课程均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这类课程在教学时必须突出基本技术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获得及基本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为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学习或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获得奠定基础的;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则更注重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其次,六门课程标准总体上体现了学做合一的课改思路。但由于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整合的程度不同,课程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如“机械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在强化基础技术理论学习的同时,分阶段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而“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PLC编程与应用技术”等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技术知识与技术应用有机融合。

最后,关联课程,即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如“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前修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后续课程为维修电工考级技能训练。在课程性质中突出关联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引导教师从专业整体的角度来理解课程的地位和功能,强化专业意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前修、后续课程的认真研读,授课时就能达到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以致用的目标,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清课程设计思路,整体把握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标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反映职业岗位规范和最前沿的技术要求,体现了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反映了“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课程理念,呈现了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在教学领域的最新成果。课程的整体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重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工匠精神”。如“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了“要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养成融入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第二,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在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性质对核心素养提出了培养要求,如“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要求包括:知识素养――掌握PLC指令使用与编程的方法及通信、组态技术;能力素养――会根据控制要求,合理分配I/O端子、设计PLC控制原理图,实现PLC硬件系统的正确安装;实践素养――能选用一种PLC编程软件完成程序的编写、调试、仿真、下载和监控,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发展素养――具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查阅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全素养――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安全意识;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职业品质。

第三,关注中高职衔接,兼顾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为继续教育留下接口。如“机械基础”课程的“常用机构”及“机械传动”两部分重点内容以定性分析、应用分析及拆装技术为主,但也有类似“传动比”计算等的定量分析,有效地实现高职教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衔接。

第四,体现“课证融通”思想,将相关企业、行业的职业标准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如“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术”课程的“对接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人员职业标准,按工作过程导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构建学习单元”;“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对接国家维修电工(四级)职业标准,精选企业典型项目和工作任务”等。

(三)分析课程内容与要求,全面践行理实一体的实施策略

课程内容与要求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除了要熟悉各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能力点及其应达到的水平外,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理解“课程内容与要求”两个表式的选用原则。“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PLC编程与应用技术”“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这三门课程标准选用了项目课程的表式(如表1所示)。这类课程是以典型的教学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通过完成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江苏省近年来“三以一化”课改的成果。“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术”三门课程标准采用了模块化课程的表式(如表2所示)。这类课程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各教学单元的属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多元化的特性。

第二,全面分析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理解各项目(或模块)间的衔接关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的顺序。如“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主要由“初识PLC控制系统”“三相异步电机点动与长动的PLC控制”等多个项目组成,各项目和任务是根据PLC工业控制对象以及控制要求的不同,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递进关系来编排的。课程实施时,则必须按照“内容与要求”的逻辑顺序及任务实施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

第三,合理设置教学的“情境性”,规范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特定的职业情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必须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匹配。故学校要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的相关要求,完善基地建设,为教师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如“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中提出的“本课程宜在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实施,应配置电脑、投影仪、PLC安装线路板及相关器件(套/人)或PLC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套/2人)的专业实践教学设备”等。

第四,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要将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和“教学建议”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如“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实施时,建议采用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按照控制要求分析、资源端口分配、电路原理绘制、电气元件选择、电路安装检测以及程序编写调试的工作流程,组织每一任务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按照“任务引入―功能分析―组织实施―结果测试―撰写报告―评价反馈”的顺序编制学习任务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活动等。

第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门课程标准均结合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评价建议,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如“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和调试”课程的“对于设备的组装,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促进其对工艺要求的认识;对于设备的调试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规范操作过程、强化安全意识”。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如“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对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主要采用笔试评价;对典型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故障排除与维修等操作技能的检测,依据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主要采用观测、现场操作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如“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的“引入PLC系统装调的现场操作、成果演示、作品评价等学习成果评价,结合PLC控制理论的课堂提问、答辩等学习态度评价,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六,倡导校企合作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各门课程标准均对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引入企业元素”“工学结合”等开发建议,努力实现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如“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课程的“引入生产现场情境、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等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项目任务书、作业指导书、实训指导书,强化技能学习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开发基于Internet的仿真性教学资源、实践性视频和各种多媒体素材”;“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和调试”课程的“以企业应用广、技术先进的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为载体,由简单到复杂,整合设计梯度明显的典型教学项目或教学案例”等。

此外,了解学时与学分,合理选择学习内容,也是教师理解课标、用好课标的重要条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6门课程标准同时给出了学时与学分,说明它适用于学分制和学时制两种情况,便于弹性学制的实施,其数值与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具有多专业通用的特点,涉及具体专业使用时,要结合课程标准“说明”部分的描述,合理选择学时与学习内容。以“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为例,该课程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占56学时,3学分;课程内容中的“*”部分必须选学(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则不学)。

三、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6门课程标准的颁布,是落实我省中等职业教育“2.5+0.5”学制改革,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省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的阶段性成果。虽然是试行稿,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它的实施对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入推进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全面更新了教学的观念。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最大区别在于: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习结果”向关注“学习过程”等的转变。核心课程标准的颁布,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真正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第4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25-02

随着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地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而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課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教学的主体,提升其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构建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以及当前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先进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数学核心素养是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核心素养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想,将教育作为学生知识获取和情志成长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数学核心素养也是基于现有的数学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新兴数学教学理念,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的经验积累中不断总结和思考,从而形成相应的数学课程体系,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根据相关理论指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机、知识获取、学习态度和信念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数学核心素养需渗透于数学教学课程的设计理念、设置内容等方面。可见,数学核心素养的产生,是构建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融入数学核心素养,并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推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才能灵活应用数学法则和方法。通过对我国各地师范院校小学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搜集对比各地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资料发现,不同地区的专业课程在内容、难度标准方面都各不相同,甚至一个省份的不同城市的专业课程内容和难度都差距较大,造成不同地区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流动性不强,适应程度不等。

二是随意性较强,通过对多所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发展,课程内容差异较大,很多小学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汇总数学教师平时的教学经验而得出,导致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小学数学教师,所学的数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学校对小学数学的课程难度定位过高,加入了中学数学的知识点,与小学数学的实际内容切合度不高。

三是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差。小学数学教师最终的教育阵地在于小学,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理解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等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已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不但关系到教学内容,而且更能展示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所以,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培育其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综合教学素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很多学校让学生自己寻找实践单位,学校缺乏管理和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敷衍了事的情况普遍存在,极大影响了学生毕业后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能力。

三、国际上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

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未来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也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未来数学素养。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小学教师的重要作用,将教师教育作为教育战略的核心内容。所以,很多国家小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已经完善和成熟,这为我国小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08年美国针对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发现美国大部分师范学校的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相差甚大,缺乏统一的标准,与我国当前的情况十分相似。当时,美国教育机构针对此情况收集了全美80所师范院校的教师课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并且,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突出小学教师教育的实用性和基础性,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从而增强教师在就职前的教学能力发展。

四、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制定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统一标准

针对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存在随意性的情况,应由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标准,并且组建一支由教研人员、基层小学数学教师等组成的调研队伍,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特征和知识重点,筛选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再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标准,为各师范学校提供设置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方向和指导。

由于制定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标准,将作为以后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训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其操作性,将标准细化,并且针对每一标准提出具体的实践建议。比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知识和技能部分,分别说明与小学数学教育有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具备的具体技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从而促使其在编制教学方案、传授知识时能够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设置结合实际需求

在设置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设置的课程内容很多都融入了高级数学的知识,与小学数学的关联度较差。高级数学的设置虽然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在就职前的理论知识水平,扩展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视野,但是如果脱离了小学数学的实际需求,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小学数学教育工作难以推进。所以,设置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要合理分配高级数学比重,紧密结合小学数学需求。

(三)强化小学数学教师的职前实践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认识;教学建议

一、几点认识

1、让“语文”真正回归到了它应有的地位

这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修订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素质养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大家一致赞成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扎扎实实地上成真正的“语文”。语文课标修订的原则、依据是坚持改革方向,正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加新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原来定的目标和基本框架都值得肯定。比如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同时,又注意到不掏空语文的特点。

2、课程目标应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的分析,主要意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应该更切合一线教学实际;二是面对升学压力的问题,教师们应该做出的那些举措;三是希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内容。

3、重新修订的内容更为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把“语文素养”作为教学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更好的将素质教育精神体现,这样就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追求、能力的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更多方面的能力和谐发展。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语言的丰富积累,并且对语感和思维的培养都要同时做到。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听说读写。但是,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4、修订在内容上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这是语文课程在育人功能方面的重要使命,因为语文课程应该将人文关怀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融入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有“育人”。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在道德情感价值观方面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是一个具有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是一个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5、改动增删很到位,意思更加准确明晰

此次修改达200多处,修改最多的是语言叙述部分,努力使意思表达更明确,尽量避免误解和歧义。最终目的是将修改后的课程目标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的突出语文教学的关性。如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了关于“语文素养”的描述,强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内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楚,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也更具体了。

6、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

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在听说读写中格外突出“读”,要求扩大阅读量,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为此还特别调整和补充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另外还特别强化写字教育,针对学生学习中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的问题,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这对电脑化带来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状况是有针对性的。

7、新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

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长期、隐性的目标,语文教育要靠熏陶,不可能在每一节课内全部落实三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可能完成太多。要特别注重引导阅读,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不见得好,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感觉。

二、教学建议

1、认真解读和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教学中,夯实“双基”,从字词入手,构筑扎实的语文功底。

3、 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科学指导积累的方法。

4、 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5、 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与“教”的关系。不能首先考虑这一课如何“讲”,那一课如何“表演”。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掌握这一阶段应学到的内容,并且学到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方法。

第6篇

2014年秋季,我校提出哲学立校,积极探索运用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随即制订一套详细的实践学科哲学课题研究计划。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安排,2015年春季开学不久,我承担了一节学校学科哲学课题研究实验课,由于本课题是国内原创课题,很难找到可借鉴的案例,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中难免存在不足或者偏颇,实验课教学或许就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寻找最优教学路径的主要平台。

二、课堂概述

实验课教学的课题是初一年美术下册《画家乡的风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参的要求,我将“风景中的情感体验和透视知识”作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教学环节:从导入部分以家乡闽南的传统建筑燕尾脊唤起学生关爱家乡的情感为切入,再用“先画后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成透视小图,让学生在错误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进入透视知识的讲授环节,接着在图片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物体的透视现象,然后用刚刚学习的透视知识再次画透视小图,画完欣赏老师的风景画并渗透文化故事注入乡情、亲情教育,紧接着学生在老师作品激发下积极地进入画画实践环节。课堂小结部分展示学生作业讲述家乡的美不仅仅是景观建筑,更美的还有建筑构成的家乡蕴含的风土人情,然后道出“家和万事兴,乡贤百年荣”的传统文化精髓。

三、同行评析

张克雄老师:本课的主线突出情感价值,首尾呼应,讲述“家和乡贤”有爱才有家的道理,课堂围绕三维目标,渗入文化故事、情感教育,知识由浅入深,教师的作品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刘翼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是把美术课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从情感导入五店市,通过照片和美术作品的对比,讲解“取舍”的哲理小故事,引导学生更热爱这座城市。

卢金火老师:用启发教学,围绕家乡主题,采用先画后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情感教育很成功,润物细无声,老师分享自己的风景画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建议在学生作画环节中与透视紧密一点。

陶贤辉老师:建议透视知识可以多讲一点。

邓丽萍老师:课堂条理清晰,渗透情感教育。

吴晓瑜老师:教师语言平和,教学环环相扣。

尤娴娴老师:在基本完成技能知识层面上,把人文素养渗透到学生心底,突出美育功能。建议在这节课中可以挖掘晋江更多的契合点。

苏锦明老师:可以对核心素养、哲学思考、生活、学生、文本、透视、范画进行深度思考。

四、学生反馈

张子鑫同学:这节课让我深受教育,了解透视学,走进五店市,了解晋江文化民俗、传统建筑的美丽和丰富含义,也让我更加喜欢晋江,喜欢美术课。

庄琳同学:上了这节课,让我知道家乡很多风土人情,了解透视知识,喜欢这样的课。

赖诗泓同学:这节课,让我体会到古香古色的闽南建筑还有这么丰富的文化意义,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为晋江感到骄傲。

叶莹澜同学:这样的内容很有兴趣,建议增加知识内容,增加难度。

赖浩洲同学:学习了美术中的透视知识,让我多了一些画画的方法,对美术有了更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本课基于2011年新版的《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人文优先”的课程理念及“必须通过美术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还要肩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等要求,我把“爱乡、爱家及热爱家乡文化”作为本课的人文核心素养,同时把“透视知识”定为本节课核心内容,尝试着把所谓的“学科哲学”渗透在美术作品构图的“取舍”环节及“生活现象与透视本质矛盾”中,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性思维克服感性认识的不足。但根据听课、评课老师评析意见及学生反馈意见,作为一节学科哲学课题实验课并不理想,尤其是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苏锦明老师提出的一些看法,让我更确信这节不能算是学科哲学课。课后,经过对评课老师意见分析,还有与他们交流,大致观点是在人文情感目标上突破学科哲学不容易,可以尝试在透视知识教学内容中体现学科哲学元素,最终对本课题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六、教学改进

在改进本节课的过程中,主要是改变教学方法,比较法是一种分析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由于透视学是一门科学,在美术课透视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自实践能力,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和获得规律性认识的能力,等等。比较法的运用,对透视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比较法中的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艺术形式比较、历史比较,等等。具体比较的内容如下:

1.儿童画与中学生绘画的比较。儿童画由于主观性较强,突出感性认识,因此透视知识基本没有得到运用,而中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逐渐可以科学地观察和表现物体的形体特征,能较好地展现透视现象。

2.学生个体在学习透视前后的作业比较。从学生个体看,学习过透视以后对物体形体把握就比较科学,而不是盲目地描绘物体。

3.教师范画与文本范画的比较。教师的范画本土化,给学生以熟悉感、亲切感,而课本的范画具有代表性,质量较高,通过对比法,避免了以老师范画代替课本范画造成质量下降,而且教师的范画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家乡旧貌与新貌所形成的透视现象比较。家乡旧貌由于楼宇不高,透视感不强烈,而家乡新貌高楼大厦,透视感强,难度加大。

5.生活现象与透视本质的比较。生活中,我们眼睛看到的大多是物体的表象,通过透视学所获得的物体造型更具有科学性。

6.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的比较。

七、案例小结

本课题经过实验课、评课、反思、改进、二次实验课等环节,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特别是采用对比法教学,通过五组图片的直观对比,让学生明白了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透视知识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透视教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美术课堂的审美价值;有助于学生树立更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充分展现透视美的本课题核心价值。依据学科哲学要求,采用对比法教学,可以让老师的教学更加轻松,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容易,让课堂更加有效。总之,这次实验课让我获益颇多。

参考文献:

[1]杨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宗白华.美学与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第7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理论框架

一、核心素养诞生的时代背景

要准确把握“素养”或者“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必须从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了解。在当今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框架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对工作、生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核心素养”从“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念发展而来,它是课程改革的DNA。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课程改革。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又相继开展了“以标准为本”的教育改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能力观”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传统基本素养的能力标准的局限性日渐暴露,传统“能力观”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时代背景下学习结果的新要求。因而各国的教育目标都在逐渐的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这一三维目标发展。而“能力”这一词也已经无法代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标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由此催生了“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作为能够帮助人实现自我价值,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技能,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了整个时代的生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多,培养能够包容多种文化、适应时展的新时代人才成为大势所趋。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一词,指的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一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素养不同于知识、能力和态度本身或者他们的和,而是三者的综合化,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由此可见,“素养”所囊括的意义范围比“知识”、“能力”一词而言更为广泛。“知识”、“技能”指的是人所具备的能够满足个人在W习、工作的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的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相对而言,“核心素养”既包括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指个体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所必须掌握的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它强调个体能够利用一定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只是强调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促进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矫正了过去或者只重视知识,或者只重视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的教育缺失,进一步完善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养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为教育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的特征

1.共同性和关键性。核心素养的共同性是指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学科和特定的领域,而是适应所有的情境。它区别于具有职业性的专业素养,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性则体现在核心素养重视对个体获得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关键素养的培养,贵精而不贵多。

2.个体性和发展性。核心素养的个体性是相对于其共同性而言的,人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在个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会体现出个人的自主发展的特性。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是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其培养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融合性和广泛性。核心素养的融合性旨在发展个体在获得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综合性的素养,是个体在教育和生活中所能获得的共性的素养,而不特定指向某一学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

四、我国建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建议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基于国际教育改革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根据时代特点,着眼于终身学习的视角,构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连贯性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应该培养怎能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种人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和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在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过程中,要注意征集切身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我们应紧随国际上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和教育改革的脚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中夺占先机。

参考文献:

[1]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6(2).

[2]黄四林,左璜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第8篇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模块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语文教材中涉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模块,是个体在交际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语言能力在教学期间体现在倾听、口语交流、文字写作、文本阅读上。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语言由思维的指导而完成,属于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显示。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语文思维对个体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在分析语法上,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情感,通过文字讯息来理解文本中的逻辑关联。语文教材中不仅体现了现代化价值理念,而且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整合编排文化内涵板块,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人文话题理念,在语文知识的熏陶下提升审美情趣。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小学语文微课程系统性设计

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微课程在开发及设计上还停留于初级阶段,其在运用上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小学语文属于义务阶段中的必修课程,因此其科目的微课程极富应用价值。从设计体系上来看,当前语文微课程中的“课前分析”及“课后评价”模块缺乏完善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注重开发设计的系统性,就本质属性而言,其单位为课程,不仅应兼顾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外部环境的设计,而且要关注调节课程的主体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在研发微课程期间,应尽量使小学语文微课程互相协调,?亩?提高微课程应用效率;在微课程素养设计上,为了增强学生的整体认知,应注重将情感价值渗透于课程体系中。在语文教材的选取上,不应全面吸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删减,保障微课程教学内容能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体现微课程应用价值。

(二)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微课程良好融合

就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微课程而言,在开发上还未充分体现价值追求。当核心素养理念渗透于小学语文微课程中,能使开发者明确价值理念,为了落实好这一工作,开发者需要注重下列几点: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指标,将其划分于微课程中,使主题模块构成以下几块: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上述板块符合小学语文素养内涵,并且使语文内容能对应主题微课程体现的观点,开发者在整合优化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微课程评价属于微课程开发设计中的关键板块,能监控调整整个课程设计体系,一旦技术人员发现其中的问题应进行立即修改。“微课程评价”以某个指向为基础,通过描述小学语文微课程的核心素养,能使其与微课程良好融合,使微课程评价更具科学合理性。还需要开发小学语文微课程中的交互功能,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其次课程中应指出交互任务,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学习,当语文微课程学习结束后,应执行对应的任务巩固知识。在微课程学习期间,学生间能互相沟通交流,分享优质资源。所以为了促进小学语文微课程的发展,开发人员应增设评价功能,允许用户对其进行评价。当开发人员获取反馈信息后及时改善不足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微课程教学质量。

(三)构建完善的微课程应用平台

微课程属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微课程基于特定的信息技术平台,但是现有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应用平台资源不多,多数网络平台源于互联网公司建设。笔者通过在小学微课程资源查找上,发现微课程网站上的系统功能设计区不够完善,并且每个学科涵盖较多的微课程作品,难以快速寻找小学语文微课程资源。因此微课程应用平台应加强优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资源选择。纵观当前的微课程应用平台,主要涵盖下列几种:微课程视频作为课堂教学使用;将网站建设为载体,发展成网络课程。在信息时代环境中,多类应用平台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PAD、微信等。为延伸小学语文微课程资源的应用区域,在应用平台建设时应保证丰富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减少功能区,能使界面更加简洁,同时将各类菜单清晰呈现于网页上,包括导入教学、点拨视频、测试联系等,并注重资源间的逻辑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