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4 16:40: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学动态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客户抱怨监控系统; 舆情挖掘; 客户关系管理; 文本挖掘技术
中图分类号: TN710?34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23?0149?03
Research of customer complaint monitor system based on analyzing the behavioral dynamics of customer on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CHEN Hai?yan1, MO Yu?chun2, XIAO Shi?xiao3
(1.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Guangzhou 510080, China; 2.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Guangzhou 510623, China;
3. Scientific Computing Center of Jimei University Cheng Yi College,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 How to build a customer complaint monitor system based on opinion mining over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has become a key issue for firm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stomer complaint management in the internet era. Taking a domestic power grid company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method of text mining and behavior dynamics analysis, a new customer complaint monitor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key challenge for developing an effective customer complaint monitor system is to monit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stomer complaint behaviors in space and time dimensions in real time. The system has the ability to monitor some specific target, providing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firms to identify customer complaint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implement a better customer service program.
Keywords: customer complaint monitor system; opinion mining;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text mining technology
 ;0  ;引  ;言
抱怨体现了客户(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不满的情绪表达。随着近年来网络时代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客户喜欢在微博或BBS上自己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不满评论,这些抱怨信息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以“负面口碑”的方式飞速传播,这将严重损害企业形象,甚至直接导致产品或服务数量的下滑。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实施有效的客户抱怨监控能够将传统的客户抱怨管理提前,这对于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现有相关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1) 客户关系管理。该方面研究主要考察影响消费者抱怨的微观心理因素,由此得出企业客户抱怨监控系统的出发点在于如何通过人工客服干预客户的心理变化,从而减少其在网络发表抱怨评论的数量[2?3]。然而,这种监控思路依然是“被动”式,缺乏通过对客户抱怨行为的预测。将对其抱怨管理活动前置,从而“主动”消除客户抱怨发生的概率和频率。
(2) 客户负面口碑效应的产生和传播机制。相关研究认为,企业实施客户抱怨监控的核心在于构建“网络口碑舆情监测系统”,即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实时监测网络上的负面评论信息出现,并在第一时间对抱怨客户进行危机公关,从而避免负面口碑效应的大规模病毒式扩散[4?5]。
但是,客户抱怨的内容和地点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特别是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因此这种监测系统既缺乏具备“特定对象监控与服务”能力,即对关键客户的识别、跟踪和安抚,也忽视了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深入考察客户抱怨行为的变化过程。本文认为,对于上述过程的分析将有助于建设全面实时的客户抱怨监控系统。
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国内某电网公司为例,以客户对供电服务的微博评论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客户抱怨行为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社交网络平台舆情挖掘的客户抱怨监控系统,从而为供电企业改进客户关系管理、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获取
鉴于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网络平台,本文选择它作为研究样本对象,共获取了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345 096条微博文本。 ;
1.2  ;分析方法
对用户微博信息的分析主要从如下三方面展开:
(1) 对微博用户动力学行为分析则从三个方面展开:
① 分析客户的相关属性;
② 通过用户历史微博GPS信息识别客户主要活动区域;
③ 评定客户在微社交网络平台上的影响力。
(2) 建立客户抱怨监控系统。该系统实施的核心在于如下四个步骤:
① 构建电力客服微博关键词库。通过关键词库,把客户对供电服务体验反馈评论的中文词语进行归类,如停电限电、缴费及账单、服务渠道、电价电费、计量用检、业务办理、供电服务和宣传活动等。同时,将上述关键词库信息存储于客户抱怨监控系统的数据库中。
② 判断客户评论情感倾向类型。鉴于客户抱怨监控系统监控的关键词主要是微博上的负面情感评论,因此本文首先构建微博负面情感评论词库,并对词库中不同词语所表达情感赋予不同的负面权重。本文对每条涉及该电网客服关注领域的微博进行情感趋向类型判断,准确率统计值为78%,这说明本文构建的情感识别算法效果良好。
③ 划分客户抱怨评论类型。运用基于分词技术的微博分类算法,识别微博中包含的词及固定表达结构,并依此来判断微博是否有包含相应的分类词,从而判断该条微博的类别,并重点识别出负面微博的客户诉求点和抱怨点,并与第①步构建的电力客服微博关键词库相匹配。这样,客户抱怨监控系统便知道客户抱怨的信息究竟属于客服的哪些领域。
④ 将第②步客户动力学行为分析得出的外部信息与企业客服关注范围的内部信息进行匹配整合,从而最终建立客户抱怨监控系统。
2  ;结果分析及讨论
本文以台风“天兔”期间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的抱怨评论为案例研究对象, 从时间维度进一步分析了五个城市的抱怨情况,即从2013年9月15日至2013年9月27日这段时间内,这些城市微博用户抱怨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E:\2014年23期\2014年23期\Image\51t1.tif>;
图1 台风“天兔”期间五个重点地区微博用户
抱怨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台风登陆前及台风登陆中客户抱怨内容关注点的变化如图2所示。
<;E:\2014年23期\2014年23期\Image\51t2.tif>;
图2 台风登陆前及台风登陆中客户抱怨内容关注点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微博抱怨评论爆发高峰时间为2013年9月22日傍晚6点42分钟,比台风登陆提前1小时左右。同时,微博抱怨评论在9月24日出现第二次爆发高峰期。这表明,一方面企业应该在突发事件(如台风)到来之前,做好相关及舆论导向工作;另一方面,在突发事件(如台风)发生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客户抱怨评论的变化趋势,避免客户抱怨评论数量像传染病一样达到某个“阈值”,从而处于失控的态势。
总体而言,有效的客户抱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跟进客户抱怨高峰出现地区的变动和转移,从而能够在大面积停电时,实时监控客户抱怨出现,配合生产、调度信息,这有利于企业集中进行资源调度。
另一方面,由图2可知,台风“天兔”登陆前和登陆中客户在微博上关于供电服务的抱怨内容也不相同。显然,突发事件(如台风)会导致客户抱怨关注点发生转移。因此,当大面积停电的复电过程较长时,企业应该充分运用客户抱怨监控系统实时跟进客户关注点的切换,辅助判断在复电不同时间点应采取什么措施,提供哪些信息,并做好复电进度告知及客户解释的工作。
其次,还可以通过将客户抱怨监控系统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对微博进行实时获取、跟踪与分析,能够识别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关注点,从而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改进方案。
最后,有效的客户抱怨监控系统要具备“特定对象监控与服务”能力,即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微博用户进行跟踪,通过辨识其常用活动区域,并对微博内容进行判断,微博客服可以及时进行安抚,解释及干预。相关监控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步进行:
(1) 辨识对供电服务高敏感、影响力大的微博用户;
(2) 查看微博的情感、具体诉求及影响范围及时跟进处理客户诉求,并进行反馈与安抚;
(3) 辨识微博用户的时间及停电报告的内容查看地理位置,或估计常用活动区域及时跟进故障停电的处理,并及时信息并反馈。 ;
3  ;结  ;语
本文以国内某电网公司为例,将用户对供电服务的微博抱怨评论作为研究对象, 结合文本挖掘技术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客户抱怨监控系统。研究表明,开发一个有效客户抱怨监控系统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实时监控用户抱怨行为动力学特征,从而具备特定对象监控与服务能力。这不仅能够将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前置,也能够为供电企业通过主动识别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客户的抱怨关注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改进方案提供技术保障。后续相关研究可以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思想纳入客户抱怨监控系统构建过程中,这将帮助企业在突发事件情景下进一步提升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JOHNSTON R, MEHRA S. Best?practice complaint managemen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2, 16(4): 145?154.
[2] BOSCH V G, ENRIQUEZ F T. TQM and QFD: exploiting a customer complaint management syste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Reliability Management, 2005, 22(1): 30?37.
[3] 康键,刘金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顾客抱怨管理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19?23.
[4] 何建民,刘明星.面向特定主题的客户抱怨文本分类识别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2):1884?1888.
【关键词】 统计学;率;构成比;相对数
作者单位:130061长春,吉林省医学期刊社我们在日常审读医学论文中,经常遇到文章作者错误地使用统计学概念,对调查或实验结果下结论。现对常出现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1 误用概率(probability)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如某例患者的结果为治愈,这个事件记为A,则该患者治愈的概率可记为P(A),或简记为P,这是医生颇为关心的数值。假如我们用200例的样本,求得治愈率为75%,这只是一个频率。在实际工作中,当概率不易求得时,只要观察单位数充分多,可以将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但在观察单位数较少时,频率的波动性是很大的,用于估计概率是不可靠的[1]。随机事件概率的大小在0与1之间,即0≤P≤1,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习惯上将P≤0.05,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在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视为很可能不发生。
2 以“比”代“率”
2.1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常以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2.2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计算公式为:
医学中常用某一时点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治愈率等。
2.3 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例1:甲、乙两市乙型脑炎普查资料见表1。由此得出甲市10岁以上患乙型脑炎情况比乙市严重,10岁以下乙市比甲市严重(结论错误,犯以比代率的错误)。
2.4 注意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 例2:表2为某市1990年和1995年5种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情况。1995年与1990年相比,痢疾的构成比有明显下降,而肝炎、流脑、麻疹及腮腺炎的构成比均上升,但以肝炎的构成比上升最为明显。若据此做出痢疾发病下降、肝炎发病上升最明显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因为1995年与1990年相比,5种传染病发病的实际数都在下降。若要反映5种传染病的发病强度,应计算1990年和1995年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再做比较。
4 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一般不宜过小[2]
通常观察单位足够多时,计算出的相对数比较稳定,能够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观察单位过少,偶然性大,则可靠性差,一般当例数较少,如少于30例时以用绝对数表示为好。如必须用率表示时,可列出可信区间。
例4:某医生用某法矫治25名学生的近视眼,其中3名近期有效,该法有效率的95%可信区间为(3%,31%)。
5 讨论
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随机抽样,并做假设检验 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才能以该“样本”来推断总体。由于样本率和构成比也有抽样误差,所以不能仅凭数字表面相差的大小做结论,而需进行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统计方法;经编产业;经济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2
近年来,我国经编产业在广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及设备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经编产业呈现出稳步高速成长的势态,不仅经编服装及面料品种更加丰富,而且开发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经编产品,在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明显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经编产业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发展资料比较缺乏、研究方法比较滞后,我国经编产业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管理以及产业决策等方面受到明显制约。因此,必须要从产业统计的角度,把统计方法运用于经编产业经济管理中,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经编产业的基本信息,而且有利于搜集积累国内外经编产业的数据资料,为建立我国的经编产业统计制度及经编产业统计方法,加强我国经编产业的研究、预测以及管理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经编产业统计分析指的是在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经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经编产业的统计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准确掌握经编产业的经济活动特征及运行规律。结合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实际,可以运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评定分析方法等。
一、成本分析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在统计学中,成本分析指的是利用有关成本资料为依据,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产品成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经编产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挖掘我国经编产业的生产潜力,在有效利用资金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经编产业的生产成本,努力提高经编产业的经济效益。
(一)经编产业成本分析的内容
经编产业的成本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1.深入研究并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以及变动情况的主要原因。2.比较不同的经编企业之间的经编产业成本差异,并研究出现这些差异的内在原因。3.研究单位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情况、单位生产费用以及单位产品成本等影响产品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4.分析经编产品的成本项目,深入分析构成经编产业产品成本项目的结构及其特征,全面把握经编产业产品的各个成本项目对经编产业成本变动的影响情况及其程度。5.还要对经编产业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把握经编产品的盈利或者亏损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二)经编产业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根据经编产业的特点以及成本分析内容的相关要求,经编产业成本分析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保本分析法等进行。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一种相对简便而且应用广泛的经济统计及分析方法。在一般的成本分析活动中,通过对性质相同的指标进行比较,就可以基本分辨出成本水平等情况以及成本管理状况。把比较分析法运用于经编产业中,其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经编产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在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过程中,要把实际成本指标与计划成本指标进行比较,就可以分析出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状况及其程度,并且可以采用百分比法等来计算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2)判断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差距
经编产业的企业要了解本企业与其他经编企业之间在生产成本水平上的差距,也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3)了解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状况
了解经编生产企业的成本变动情况时,可以将某一个时期的实际成本与历史同期的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2.因素分析法
在进行经编产业的成本分析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到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并且要分析各个因素在成本变动中的作用时,就应当采用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不仅可以分析各种因素在经编产业成本变动中的作用及其影,而且能够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保本分析法
在经编产业的生经营产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变动会对经编产业相关的企业出现亏损等问题。因此,要推动经编产业的发展,使经编企业获取经济效益,防止由于经济形势等的变动而出现亏损等局面,就应当认真做好包括生产成本核算在内的经济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经济分析等工作,以科学的方法指导经编产业的发展。而保本分析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由于我国经编产业基础薄弱,对于成本计算以及分析等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在把成本分析方法应用于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时,应当要做好以下工作:1.提高经编产业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在成本分析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意识。2.重视并加强成本核算等基础性工作,根据经编产业的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3.对于成本分析结果以及发现的问题,应当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针对性措施妥善解决并进行有效控制。
二、趋势统计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趋势统计方法指的是在对财务报表中相关指标或者数字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把两期或者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比率等进行定基对比以及环比对比,就可以了解它们的变动情况、变动方向以及变动幅等,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情况等。就经编产业来说,可以采用的趋势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动态分析法以及统计预测法等。
(一)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指的是分析经编产业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预测其未来演变规律。动态分析法的研究内容包括:1.借助于相关数据指标等分析经编产业的发展变化特征。例如,使用平均速度以及平均增长量等数据揭示经编产业的发展水平等。2.借助特定的数据模型等描述经编产业的变动规律。3.对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状况进行预测。
(二)统计预测法
根据统计学的基本观点,统计预测法指的是在运用有关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数据信息等,对经编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测算或推断。统计预测主要包括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借助于统计预测方法对经编产业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经编产业的服务需求量进行预判,而且可以对经编产业的市场状况进行预测及决策。
三、综合评价分析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经编产业的相关企业准确把握经编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在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中,单一指标的评价分析总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某些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而且具有计算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等。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就是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把复杂的经编产业现象分解成各种要素,通过分析或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准确把握经编产业的经济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层次分析法在经济产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有:1.因素的设置非常重要,但是没有统一的法则。2.层次分析法中所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必须合理。3.层次分析法中在进行多层比较时,应当符合一致性指标的要求。4.层次分析法中需要求矩阵的特征值,否则容易出现误差。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统计学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指的是将模糊评判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是对多重属性、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这一方法有助于将定性指标数量化及各项指标的无量纲化,从而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以综合反映经编产业在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各方面的状况。把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评价中,首先要建立各子系统运行状况的综合结构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起隶属函数以及评判矩阵,最后经过一系列矩阵运算,分析出不同水平年经编产业的运行状况以及得分情况,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果。
四、结语
随着经编产业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经编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经编服装以及产品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经编产业资料缺乏以及经编产业研究方法的滞后,我国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统计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采用科学的合理的统计方法,对经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经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推动经编行业快速、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房娜.当前国内外经编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纺织导报,2012(8).
[2]陶云彪.基于集群竞争力的海宁经编产业竞争力对策研究[J]. 经济论坛,2011(2).
关键词:EXCEL;统计学教学;图表;函数
一、统计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校园,数学是其中的一门弱势学科,统计学的一部分计算以数学为基础,很多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忽视了这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现行的高职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述,公式推导占据了很大部分的比重,案例较少,学生感觉比较枯燥,统计计算仍以_手工计算和半手工的计算器为主,从很大程度上挫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把EXCEL应甩到统计教学当中去,就会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解决了同学们在计算上的软肋,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ExCEL作为统计学学习工具的优势
首先EXCEL软件安装简单,便于操作。对于EXCEL来讲,是常用的办公软件,安装便利,在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之前就已经接触EXCEL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大一的上半学期,很多同学就对EXCEL进行过详细系统的学习,相比SAS,SPSS这些统计软件来讲,EXCEL软件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其次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Excel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手段,从函数、分析工具库、加载宏等,一直到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让我们对数据进行归纳后,能够利用这些函数和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EXCEL在统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EXCEL主要的统计功能
1.图表功能
EXCEL总共包括了14种类型的图形,包括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等,图表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2.数据分析工具
在EXCEL数据工具分析库中,有19种数据分析工具,这些统计分析工具,使EXCEL具备了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某些功能。
3.公式与函数
函数的使用,提高了运算速度,EXCEL提供了涉及不同领域的函数,使用函数进行运算可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4.VBA编程
可以利用VBA宏语言进行编程,自行撰写函数公式,为特定的任务制作方案。
(二)EXCEL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整个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分为四个基本环节: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其中统计设计贯穿于各个统计环节当中。作为统计学教学来讲,一般统计学的教学就是按照各个环节的展开,而EXCEL在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都有所涉及。
统计调查阶段是统计工作的起点,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反映调查单位特征的数字和文字资料的工作过程。我们可以把搜集到的原始资料采用EXCEL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样比较直观整齐,因为EXCEL可以实行自动快速的统计,我们可以利用求和、计数、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自动计算功能进行计算。统计调查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我们可以把我们设计的问卷录入EXCEL,对各选项进行编码,便于以后利照EXCEL的编辑替换,以及数据透视表透视图等功能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在统计整理阶段,最常用的功能是统计图的编制,统计图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的优点。我们可以把原始数据输入电子表格。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选项,然后选定图表类型,确定数据范围,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得到自己心仪的图表,减少了手工绘制的麻烦。
在统计分析阶段,EXCEL的应用更加的广泛。首先对于静态指标的计算尤其是平均指标的计算,函数功能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AVERAGE函数来计算算术平均数,利用HARMEAN函数来进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利用MEDIAN进行中位数的计算,利用STDEV进行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同样EXCEL的公式与函数功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动态分析,指数分析,以及抽样推断中。
EXCEL在统计学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EXCEL适当的应用于统计教学当中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对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兆光.EXCEL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
关键词 奥运会 男子 速度类项目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67
On Olympic Men's Speed Project Development Trend
YAN Miaoxia, ZHOU Meifang, WANG Nana, ZHANG Linjing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Abstract With 20 ~ 30th Olympic men's speed project top 3 resul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ast ten Olympic Games men's speed of the project analys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ports practice of the 31 Olympic Games athletes.
Key words Olympic Games; men; speed events; development trend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第20至第30届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的冠军、亚军、季军的成绩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查“动态分析”方面18篇及男子速度类项目方面257篇在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查看与本文相关的一些数据,为本文提供了基本的数据依据。(2)动态分析法:采用动态分析法中的“环比”“定基比”。(3)数理统计法:将得到的数据输入 Excel2003 软件,然后进行数据计算和利用CDR软件制图。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们从统计学中可以知道递进系数,能够反映出变化的波动率,递进系数的算式公式为:D = (X-Y)/X?01,D表示递进系数,Y表示本届成绩,X表示上届成绩。①
递进系数的平均值,可以反映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成绩的总体发展趋势,它的标准差是衡量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成绩发展稳定性的指标。②
从表1数据可知,从第20至30届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成绩的递进系数平均值可知,男子100米(0.05060288)>200米(0.03054756)>4?00米接力(0.030318001)>400米栏(0.01970818)>4?00米接力(0.019203256)>110米栏(0.01406173)>400米(0.01077416),它表明了奥运会男子 100米 成绩的总体发展状况最好,400米成绩总体发展相对比其它差;但是400 米栏成绩发展状况最稳定,而稳定性最差的是200米栏。
我们也都知道变异系数也是稳定性的统计指标。它是以样本标准差与均数的百分数来表达的,没有单位,记作CV。
从表2数据可见,从历届奥运男子速度类项目成绩的变异系数来看,200米(0.04154596)>100米(0.01699679)>4?00米接力(0.01003926)>400米栏(0.00994337)>4?00米接力(0.00863471)>400米(0.00843684)>110米栏 (0.00563955)
环比是以本届成绩与上届成绩的比值计算的发展速度,用来说明本届成绩已经发展到了上届成绩的百分数,表明成绩逐届的发展程度,③环比动态图反映成绩的波动。
从“速度类项目前 3 名平均成绩环比横向动态图”可见(图略),男子速度类项目中,100米在第21~22届和第25~28届出现振幅上下波动较大,第23~24、28~30届趋于平稳。200米在第25~28届呈现振幅上下波动较大趋势,在第20~24、28~30届趋于平稳。400米第20~25届振幅动荡较大,其它趋于平稳。110米栏在第24~25届振幅波动较大,其它届趋于平稳。400米栏第23~25届振幅上下波动较大,其它届稳定态势。4?00米接力第25~30届振幅波动较大,其它呈稳定态势。4?00米接力第22~24、29~30届振幅波动较大,其它呈稳定态势。但我们从总体角度观察,从第20至30届奥运会男子 110 米栏成绩总体波动振幅比其它都要大。
我们把速度类分类,有徒手快速类项目和跨栏项目。④“徒手快速类项目前 3 名平均成绩环比纵向动态图”(图略),可知,100米 项目环比有七届低于 1,200米 有七届低于 1,400米 有五届低于 1,从图中可见男子100米栏有七届低于 1,可以得知,增长速度相比较100米、200米>400米,意思是 100米、200米 项目发展速度差不多,而400米比较弱。
同理,我们从图中可知(图略),男子 110m 栏环比有八届小于 1,男子 400m 栏环比有四届小于 1,得出110米栏项目增长速度更大。
历届男子 4?00米 接力都是奥运赛的重头戏,如快速接力项目前三名平均成绩环比纵向动态图(图略),4?00米接力环比六届低于1,4?00米接力四届小低于1,可见 4?00米接力成绩相对于4?00米接力波动性要大;从图的峰波谷看,4?00米接力的上下震动更大,说明了4?00米接力发展比4?00米接力发展得要好。
定基比,让我们看到成绩发展线路,通俗地讲,在某届是上升,还是下降。⑤如图“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前 3 名平均成绩定基比横向动态图”(图略),可知男子400m、400m 栏、4?00m 发展趋势很接近,在第22 届成绩都有下降,第23~24 届成绩都在提高,第25~30成绩趋于平稳;男子100米 200米发展趋势接近, 在 第25、27届成绩都在下降,而在第 23、24、26、28、29、30届成绩都有所提高;男子 4?00m 接力在第26、28届成绩在下降,第23、29、30届成绩在提高,第24~27、30届成绩趋于平稳。概括以上可以得出第20届至30届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中 100m 成绩最好。
从图1可知,100m 和200m在第 25、27 届成绩有所提高,但在第 23、24、26、28、29、30 届成绩有所下降;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400m 成绩发展水平较为平稳,波动比较小。从全面的角度来看,100m成绩远远优于 200m、400m的成绩。
图 1 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徒手快速类项目前 3 名平均成绩定基比纵向动态图
图 2 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 跨栏类项目前 3 名平均成绩定基比纵向动态图
由图 2可见,男子 400m 栏在第22届定基比走势趋上升,在第23、24、26、29届定基比走势下降,其它届趋于平稳,男子110米栏在第 22 届定基比走势上升,第23、26届定基比下降,其它届趋于平稳。当我们从细的角度来看,男子 110m 栏成绩优于男子 400m 栏。
由图 3可知, 4?00米接力, 4?00米接力曲线波动比较小。4?00米接力在第 25、29、30届波动较大,其他届波动平稳;4?00米接力在第 22、25、28~30届波动较大,揭示出男子 4?00m 接力成绩发展更好,竞争也更激烈。
图3 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3接力类项目前 3 名平均成绩定基比纵向动态图
3 结论
(1)第 20届至第30 届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成绩发展状况为100米>200米>4?00米接力>400米栏>4?00米接力>110米栏>400米。
(2)从发展的稳定性视角来说,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男子400m 栏成绩总体发展最稳定,400米、110米栏、4?00米接力、4?00米接力成绩稳定性不相上下,男子100米和200米成绩稳定性差不多。
(3)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男子 100 m 的成绩波动比其它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都要大。而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中100m 成绩发展也胜过其它奥运会男子速度类项目。在100m、200m、400m运动项目里面,100m 成绩的发展最好。110m 栏成绩发展比400m 栏好,4?00m 接力成绩发展比4?00m好。
注释
① 陈波.1990-2001年世界及中国短跑成绩发展态势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1).
② 李听.对历届奥运会田径男子跳跃项目成绩发展变化特征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
③ 赛庆彬.1987-1997 年世界田径投掷项目运动成绩发展态势及其致因初探[J].四川体育科学,2000(1).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7-0640-02
【关键词】 运动;营养状况;对比研究;学生
合理营养和运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北京市200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发现,学 生体质下降,体重明显增加[1]。有学者在对我国省会城市学生身高、体重调查中 发现,肥胖检出率大幅度上升[2];广州市2002年小学生体重与1995年相比也有明 显提高[3]。为了解广州市小学生体质与营养的变化情况,笔者分别于2002年和200 5年对广州市某区6所小学学生的体质与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区6所小学7~12岁在校学生,每 年级抽检1个班。2005年抽检学生1 816名,其中男生921名,女生895名;2002年抽检学生1
429名,其中男生718名,女生711名。
1.2 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检测细则》的方法进行检 测。 采用辽宁丹东天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XTC-GFB系列智能型电子检测仪器及其数据管理 软件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
依据“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学生营养状况的参考标准,对小学生的 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体重在标准体重的91%~110%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81 %~90%为轻度营养不良);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
2 结果
2.1 小学生体质变化情况 该区2005年小学生体质水平与2002年相比总体呈 下降趋势,其中女生1 min仰卧起坐成绩下降显著(P<0.05),10~12岁男生的坐位体 前屈、立定跳远成绩以及10~12岁男、女生的50 m跑成绩也出现显著下降(P值均<0.0 5)。见表1。
2.2 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 2005年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0.63%,女生营养 不良检出率为2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89%和12.75%,其中 超重检出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肥胖检出率男 、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男生(14.96%)显著高 于女生(10.95%)。除7岁组外,同年龄段男生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男生以10岁组肥胖检 出率最高,女生以12岁组肥胖检出率最高。
2.3 2005年与2002年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2005年该区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 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22.62%),比2002年(23.44%)略有下降,但仍然以9~12岁年龄段 的检出率相对较高;2005年的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2002年χ2=4.16,P<0.0 5)。
3 讨论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饮食和运动锻炼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次调查发现,2005年广州市某区小学生的肥胖率与2002年相比,显著上升,且男生的肥 胖率显著高于女生,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4-7]一致。说明该区小学生的饮食不合 理、缺乏体育锻炼。在营养不良检出率方面,虽然略有下降,但检出率仍然处于相对较高水 平,以9~12岁年龄组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说明9~12岁开始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生理和心 理都处于关键的转折期,如果饮食不合理,营养素和能量摄入不足,很容易引起营养失衡, 与有关调查结果[8-9]相似。
小学生的体质与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体重对体质有明显的影响[10-11], 对心肺功能也有明显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肥胖儿童肺活量指数较低,由于体重过重,脂肪 增加,肺活量下降,明显影响身体功能[12]。本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小学生肥胖 率显著上升,而体质水平却下降。其中,男、女生50 m跑成绩显著下降,女生1 min仰卧起 坐成绩、10~12岁男生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成绩也下降明显,提示学生的柔韧性、下肢力 量和腰腹力出现了显著下降,与吴新华[13]的测试结果类似。过量脂肪堆积和体重 增加影响了学生运动速度、灵活性和协调性,皮下脂肪增加影响肌肉质量,使肌肉的爆发力 下降。此外,由于实施新课程标准,快乐体育内容增加,可能使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 质练习比以往有所减少,而高脂肪、高能量、高蛋白的饮食增加,能量剩余增加,从而导致 学生体重超重和肥胖率上升。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饮食教育以及身体素质锻炼,是小 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干预措施。
4 参考文献
[1] 江崇民,蔡辉煌,张彦军.1985-200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体育科学,200 4,24(9):53-62.
[2] 季成叶.1991-2000年中国省会市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分布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 1,22(5):392-394.
[3] 刘国宁,王声氵勇,荆春霞,等.广州市小学生体格 发育现况调查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5,21(2):217-218.
[4] 孙中友,戴寿桂.盐城市2003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94-69 5.
[5] 钱耀忠,姚惠铭,汤海英,等.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10年营养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 生,2003,24(3):235-236.
[6] 刘芳兰,孟锐琳,许宏建,等.广州市某小学学生营养水平和视力不良调查分析.现代 医院,2005,5(3):67-68.
[7] 刘菲菲,郑辉列,刘勇.南昌地区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5,2 6(11):893-894.
[8] 陈丽娟,陈文金,陈秀美.小学生体质营养不良随访观察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 4(4):328-329.
[9] 项橘香.杭州市部分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 70-571.
[10]熊妹珍,吴文红.深圳市中小学生体质监测研究报告.福建体育科技,2005,24( 3):10-16.
[11]刘晓军,张一民.1985-2000年陕西省小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04,27(7):913-915.
[12]夏庆华,夏清皎.肥胖对小学生体能影响的配对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 ,16(11):28-30.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动态;遗传多样性;生存力;种群空间格局
1 珍稀濒危植物的定义与分级
珍稀植物(Valuble plants/Rare plants)即珍贵稀有植物,通常是在经济、科研、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价值,而其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种群数量又很少的植物。
在实践中,我们通常对物种的濒危等级进行划分。划分时,为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对IU-CN五种濒危等级和CITES附录等级标准进行了反复修订。确定物种濒危等级的主要定性指标如:种群数(现状:多或少;变化趋势;增加或减少),种群大小(现状:大或小;变化趋势:上升或下降),种群特性(是否都是小种群),分布范围(或发生范围)(宽或窄),分布格局(有无破碎化或岛屿化现象和趋势),栖息地面积(现状:大或小;变化趋势:增大或减小),致危因素(存在与否),灭绝危险(有或无)。主要的定量指标:种群个体总数(特别是成熟个体数),亚种群数,亚种群个体数(特别是构成小种群的阈值),分布面积(或占有面积),分布地点数,栖息地面积,以及在一段时间内(年或代)以上各指标的上升或下降的比率和物种或种群灭绝几率(用PVA方法计算)。
我国目前通常将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分为“濒危”、“稀有”和“渐危”三个等级。
2 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的数量动态
种群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核心之一,也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而生命表是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生命表结构分析是解释种群变化的前提,生命表结构又是这一分析的首要工作。以生命表为基础而建立的种群的Leslie矩阵模型也是定量表述和预测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变化有效工具。利用它可以预测种群在未来任一时刻的数量动态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另外,对种群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是对Leslie矩阵模型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可以弥补Leslie矩阵中无法克服的不足。
在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中,Logistic方程是一个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动态模型的代表,说明种群增长动态是受环境阻力对其个体瞬时增殖率的修饰和环境最大容纳量的制约的。利用这个方程,我们可以预测种群在有限的环境中生存时的数量动态的发展趋势。
2.1 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发展趋势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种群内不同年龄个体数量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反映种群年龄个体的分配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种群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一般而言,如果其他条件一致,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成株越多,种群的出生率就越大;如果种群中老龄植物个体比例越大,种群的死亡率就越高。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的年龄结构对分析预测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价值。通常,种群中各年龄级所占比率从幼龄到老龄金字塔模式的年龄结构。
(1)增长型种群: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却很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迅速增长。
(2)稳定型种群:表示种群中幼年个体与中老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数量稳定。
(3)衰退型种群: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的比例较小,而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趋于下降。
濒危植物的种群年龄结构多为衰退型。
2.2 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2.2.1 种群生命表及动态分析
种群统计的核心是建立反映种群全部生活史的各年龄组成或生活态级的出生率、死亡率,甚至包括迁移率在内的信息综合表,即生命表(life table)。它是最直接地描述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是研究种群动态的有力工具。
(1)动态生命表:又称为同生群生命表(cohort life table)或特定年龄生命表(age-specific life table),它是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的死亡或存活过程而获得的数据来编制的生命表,反映了各龄级个体在经历相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生群种群数量动态情况。由于获取木本植物的动态数据十分困难,因此,动态生命表主要适用于一年生、二年生或短命植物的种群统计。
(2)静态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time-specific life table),它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年龄结构调查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由于种群各龄级经历了不同环境条件,因此该生命表复合了出生率与死亡率,不能真实反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过去变化情况。但它可以提供种群各龄级数量变化的一般轮廓,具有一定研究价值。静态生命表适用于多年生植物的种群统计。
通过生命表还可以计算种群的增长率。
种群的增长率包括存活和出生两个方面。生命表中需要加入特定年龄生殖率mx(x为年龄)一项,编制成包括出生率的综合生命表。
把各年龄组的特定年龄存活率lx与特定年龄生殖率mx相乘,并将其累加起来可以得到净增殖率R0,R0 = ∑lxmx;种群增长率r,r = ln R0/T;其中T为平均世代长度,它是指种群中个体从母体出生到其产子的平均时间,即从母世代生殖到子世代生殖的平均时间,即T = ∑lxmx/R0。
2.2.2 种群的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及种群动态分析
根据生命表数据可以作出存活曲线(survivorship curve)和死亡曲线(mortality curve)。它们是特定年龄存活率lx或死亡率qx对年龄x的相关曲线,曲线的形状反映了存活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变化情况。普遍用存活曲线进行描述。
以lx作纵坐标,以时间间隔作横坐标,所得曲线为存活曲线。习惯上,存活率lx是以对数值标度的,并且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植物的曲线特点,常用1000对数标度上的存活数作纵坐标,以寿命百分比作横坐标,。不同植物的存活曲线形状也不同。种群的存活率曲线若呈凸形(I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则该群是衰退型种群;存活率曲线若呈一直线(II型),各年龄死亡率相等,表示该群是稳定种群;存活率曲线若呈凹形(III型),幼年期死亡率很高,表示该群是增长型种群。
2.2.3 Leslie矩阵模型对种群数量动态的模拟和预测
通过Leslie矩阵的方法,可以使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变化得到定量的表述与预测,还能预测任一时刻的种群年龄结构和种群数量,并且可通过不同环境的种群动态预测来判别种群发展趋势及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干扰的影响。
Leslie矩阵是对种群进行数量动态预测的较为理想的手段,它不仅将种群各龄级出生率估计在内,而且将各龄级向下一个龄级转化时的存活率、死亡率也估计在内,从植物种群动态变化来讲,它考虑到了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各个主要方面。但是,它也有缺点,除去我们在编制静态生命表时讨论的4种假设在自然界难以达到之外,对衰退型种群即幼龄株数少的种群无法编制生命表,也就无法用Leslie矩阵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这对很多为衰退型种群的濒危植物来说无疑是很难满足需要的,这也是Leslie矩阵所无法克服的困难。
2.2.4 种群生殖力表和重要参数的分析
要研究种群动态的全过程,其生殖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物种的产种量及种子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如休眠、萌发及种子活力等)会直接影响种群的变化。生殖力表是反映种群的存活率与生殖力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生殖力表的数据可以计算种群的一系列参数,包括净增殖率(Net reproduction rate)、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世代长度(Generation span)和周限增长率(Finite rate of increase)等,进而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
2.2.5 种群数量及年龄结构动态的时间序列预测
移动平均法又叫滑动平滑法,是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常用方法,它是指在一定时间间隔中,对指定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各观测值,在时间间隔相等的数据,按顺序依次后移一个周期,再求所需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值。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常不用来分析因果关系,它侧重于根据时间序列过去的变化和变动规律以推断今后的趋势,所以无论增长型种群还是衰退型种群都可以进行分析预测。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濒危植物种群动态预测,时间序列预测是一种很理想的手段。尽管它所包涵的生物学意义不如Leslie矩阵丰富,但只要在对预测结果分析时能考虑到这一点,特别是将濒危种的预测结果与一个稳定型种群作对照的情况下,其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就大大增加。
2.2.6 种群的Logistic数量增长模型及增长动态分析
Logistic方程是1838年由P.F.Verhulst提出来的,它是把环境承载能力与生物繁殖率及其相互作用同时加以考虑的种群模型,又称Verhulst-Pearl模型。该方程为dN/dt = rN(1-N/K),其中N指种群密度,t指时间,r指瞬时增长率,K指环境容纳量。
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对有限的空间资源和其它生活条件的竞争也增加,从而降低了种群的实际增长率,直到停止增长甚至下降。具有Logistic增长的种群表现为在前一阶段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上升,称正加速期,后一阶段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种群增长率趋于零,为负加速期。
Logistic曲线是“S”型,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S型曲线有一个上渐近线,即S型增长曲线渐近于K值,但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的水平。
(2) 曲线的变化是逐渐的、平滑的,而不是骤然的。
种群呈Logistic增长的内在机制在于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反馈关系,即随种群密度的上升,其增长率是按比例不断下降的。
3 珍稀濒危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遗传漂变与有效种群大小
遗传漂变是指等位基因频率,由于只有少数亲代等位基因可以传入下一代(取样效应),而产生的随机变化。在大种群中由取样效应引起的基因频率随机变化是很微弱的,基本上可以忽略;但在小种群内(种群数量
有效种群大小是指一个理想种群内的个体数量,这个理想种群和一个大小为N的真正种群对随机过程具有等同的遗传反应。一直很小的种群将很容易发生由漂变引起的遗传变异丢失及重组。但任何经历过向小种群波动的种群都会由于纯粹的偶然性因素而丧失遗传变异,包括种群瓶颈(bottlenecks)或者奠基者(founder)事件。
3.2 遗传多样性丧失与种群濒危
有几条理由让人怀疑遗传多样性丧失是使种群濒危的直接原因,尽管近交及其导致的遗传多样性匮乏和近交衰退可能会使已经濒危的物种变得更加濒危。
首先,稀有等位基因对个体适合度贡献很小。Fisher的自然选择基本定理告诉我们,种群对自然选择的反应与适合度加性遗传方差成正比。因为种群内个体间基因型差异基本上是由具有一定频率的等位基因(既不太稀有也不太常见)所决定的,所以只有这些等位基因才是遗传方差大小的决定因素。稀有基因和特别常见基因一样,对个体间适合度差异的贡献很小。因此,最有可能经遗传漂变而丢失的稀有等位基因也是最不可能对种群适应性有贡献的基因。
其次,频率很低的等位基因也不大可能成为对将来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因为它们在环境变化之前很可能就已丢失。除非自然选择有利于它们在种群内的存在,否则稀有基因的期望寿命很短。
最后,环境变异性对种群生存造成的危害远远高于有害突变累积所造成的危害。小种群内个体任何位点上的不利突变基因都可能由于遗传漂变作用而被固定下来,而且它们一旦被固定,个体所能达到的最大适合度值将会减小。这些不利突变的不断累积与无性系突变的累积极为相似,即表现为Muller的棘轮效应。如果我们忽略环境随机性只考虑有害突变不断累积的效果,那么几百个体以上的种群就可以生存成千上万个世代时间。而当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异由于环境随机波动的结果超过了平均内禀增长速率时,即使有104个体的种群也只能生存几百个世代时间。这些结果表明,有害突变累积与环境变异相比较不大可能成为物种生存的主要限制因素。
总之,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以及许多其它小种群身上常见的特性,更可能是物种濒危的症状,而不是濒危的病因。物种灭绝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种群统计学过程;它也受到遗传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种群由于生态学原因(如生境破坏)而灭绝,那么它所拥有的遗传变异量是多还是少已经与种群生存力没有多大联系。根据种群统计学原理确定的最小活力种群经常远远大于根据遗传学理论得出的最小种群大小(500个体)。
参考文献:
[1]何平.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
[2]何平.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8
【关键词】工作过程 “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5-01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在《统计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贯彻“理论适度够用,重在技能训练”的原则。以统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堂教学内容,以任务为驱动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教”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学生的“学”掌握基本知识,通过“做”把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1.《统计学》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统计学》传统教学模式是基于课程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强调的是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些茫然,不知道这些枯燥的理论有什么用处,或者是在学习之后不知道怎么去应用这些理论,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脱节。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统计学》教学内容设计
2.1 课程内容设计理念
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样使学习内容与工作需要相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生学以致用,目标明确,学习更富有激情和动力。
2.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往知识传授为主要授课方式,将统计的工作过程分解为以下几个项目。
项目一、统计调查。这是统计工作的开始,也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本项目分解为三个任务,即问卷调查、文案调查和访谈调查。
项目二、统计整理。它是使统计调查资料系统化、条理化。本项目可以分解为三个任务,即封闭式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开放式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和文案调查资料整理。
项目三、统计分析,这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的关键性环节。统计分析又可分解为三个子项目,即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指数分析,每个子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任务。
项目四、统计调查报告,这是统计调查成果的总结,是前面几个环节的整理和深化。本项目可分解为三个任务,普通调查报告、学术性调查报告和口头调查报告。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要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教师提供统计工作情景,然后根据情景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避免被动地接收知识,增强他们求知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统计学思维与素养。
以“项目二、统计整理”中“任务三 文案资料整理”为例阐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3.1设计情景,提出任务要求
对某一物流企业某一部门其员工年龄构成情况进行文案调查。资料如下:35 56 22 45 38 49 52 19 29 35 51 28 36 44 49 35 25 40 38 27 26 33 50 42 37 43 38 20 27 30 18 27 46 31 33 38 45 49 31 47
所获得的资料分散、不系统,不能说明总体年龄特征,达不到认识总体的目的。
提出任务要求: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3.2 任务分析
首先,要明确任务的目标是使统计调查资料系统化、条理化;其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有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第三,完成任务最终成果是统计表和统计图。
3.3 完成任务所需的背景知识
首先,向学生介绍统计分组的目的和要求;其次,选择分组标志,并进行分组;第三,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第四,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在介绍背景知识的过程中,辅以案例教学,用一个具体实例把背景知识贯穿起来,摆脱以往机械式的理论授课。
3.4 任务的完成
通过情景任务安排、任务分析和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基本已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安排学生自行解决情景中安排的任务。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仍存在的疑惑进行讲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3.5 统计整理实训
“教学做”环节当中“做”是核心,因此统计整理实训这一步骤必不可少,也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重要环节。
实训情景:对某一物流企业某一部门员工的工资情况进行文案调查。资料如下:
1800 2580 3300 2530 2450 4450 4100 2200 3650 3500 2700 2800 3620 3000 2400 3500 2500 4010 3800 2700 2600 3300 3650 4200 3700 3780 3800 2950 3330 3100 1980 2700 4130 3100 3300 3800 3650 3500 3100 2950
试对上述工资资料进行整理,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步骤一、输入资料。把40名员工的工资资料输入计算机Excel电子表格中。
步骤二、在电子表格中列出要统计的变量,如频数、频率、累计等。
步骤三、频数与频率统计。利用FREQUENCY函数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利用SUM函数进行合计。
步骤四、累计统计。充分利用软件复制功能,拖拽“+”字光标进行复制。
步骤五、绘制统计表。修改电子表格的线型使之符合统计表制表规则。
步骤六、绘制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形图。
4.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总结
基于工作过程《统计学》课程内容设计打破了原有教材系统设计,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质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融为一体,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与“学”中学习知识,获得职业技能,然后再通过“做”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文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8(6),20l0. 11
[2]吕怀婉,李琳.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下的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4),2009.10
[3]喻圻亮,陈永生.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研究,6(7),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