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4 16:40: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入职流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 3S中心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英语教育,旨在训练其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对各种涉外局面的语言应用能力,高职英语强调语言的实用性,与学习者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密切的相关性,更注重学习者个性化展示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强调英语教学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目前,高职英语教材建设已进入相对成熟期,内容上体现了社会需求,编排的多样性体裁又能以主题为中心,学生活动的编排较多,各高职院校也普遍有多媒体教室供师生使用,这说明高职教学硬件环境已基本具备,关键是怎样科学、合理、具体地组织英语教学。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部分教师仍使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不重技能培养;重“教”不重“学”。教师课时多、教学任务繁重,稍有一点精力就去进行学历提高,无法分身搞教学试验;学生对知识进行填鸭式被动吸收;教和学均无乐趣可言。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通过试验进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轻松教,学生自主学,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二、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内容
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是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研究依据,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以3S中心教学模式为指导,以找到高效、切实可行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解决教师业务功底不足,增加学生学习动力为目的,通过进行教学试验总结而来的一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顾名思义,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是把每个教学流程分为七个阶段进行,成果展示是其最大特点。它教学内容安排突出主题,即:每个教学流程只围绕一个主题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听说、阅读、写作。它的教学手段强调任务教学法贯穿每个教学流程始终,多媒体教学法辅助完成,不同课堂其它教学手段配合使用,即:听说课配合使用交际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阅读课配合使用整体阅读法、提问法和讨论法;写作课配合使用模板套写法等。教学活动安排保证三、七比率,即:教师讲解占教学时间的30%,学生活动占70%,学生活动强调小组学习,注重培养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成果展示是课堂教学的,让学生在体验学习成功中获得知识,得到满足。其核心表现形式为教学流程图示。
1.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听说课教学流程图示:
摸底――短片片断观后交流
听力片段听后交流
师生话语交流
导入――教师对第一部分进行总结,引入新话题,告知本课重点。
实践活动――完成课本听说练习。
主题总结――本主题表达时常用句型及谈话者角色意识。
小组实践运用――围绕主题设置场景,分组练习运用。
成果展示――小组表演或代表汇报。
总结布置作业――口语练习为主,角色表演、演讲等。
2.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阅读课教学流程图示:
导入引发兴趣――教师围绕主题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参与。
整体快速阅读――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版块,理解文章主旨。
精讲细读――词汇、语法、难句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重点放在容易引起歧异、妨碍整篇文章理解的内容上。
练习反馈――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句法练习。
小组延伸讨论――围绕主题设定题目,小组讨论。
成果展示――代表汇报。
总结布置作业――以同类主题短文阅读为主。
3.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写作课教学流程图示。
提问摸底――以例文对文体、内容进行提问。
精讲篇章结构与实用句式――就例文精讲,给出主干部分摸版――以例文为例,给出常用句式摸版。
练习篇章结构――⑴给文章排序练习;⑵补写所缺部分。
练习实用句式――⑴改错; ⑵造句; ⑶扩句;⑷翻译。
小组写作练习――⑴给出要求; ⑵小组讨论。
成果展示――小组汇报与互评。
总结布置作业――⑴教师点睛;⑵布置个人写作内容。
4.各教学流程图示使用时应注意问题:⑴本教学流程图示使用时教学时间和活动的安排比例为:教师:学生=
3∶7。⑵本教学流程图示使用时班级人数最好为40人以内,小组数不超过5个。前两周是合作适应周,第三周小组成员固定。每学期调换一次。⑶本教学流程图示使用时要有多媒体教室使用。⑷本教学流程图示使用时教学时间为90分钟。
三、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1.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是3S中心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三类课堂中具体应用,很好地体现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英语教学指导思想。三个流程图示以社会需要为教学目的,以主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是高职英语教学过程的具体量化分割过程。
2.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使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在高职英语三类课堂中得到实际应用。流程图示中教师与学生教学时间和活动3∶7的比例很好地诠释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之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自觉学习的潜能,帮助他们自觉构建知识;流程图示中的小组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另一个核心的体现:强调交互是建构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里最有价值的活动是学生们组成小组和集体相互交流、共同构建知识。
3.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很大帮助。
4.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学习任务贯穿始终,使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与使用。
5.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中成果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从而在自我满足中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愿望,能吸引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四、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应用价值
1.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流程图示可以说是为高职英语教师研究的教学过程与活动的模版,为功底不足的老教师,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铺平教学之路。
2.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流程图示使教师在备课中不必花时间构思教学步骤与活动,只关注教学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有效解决高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张问题。
3.七段式成果展示型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图示简单、易操作,具有很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五、结语
高职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总体指导原则决定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有别于普通英语教学模式。高职教师迅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从而乐于学习,最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双赢。
[注:此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 06030184)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戴立黎、邱瑞年:《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英语;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139-03
翻转课堂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实践融合而形成的创新,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教育过程由“先教后学”翻转为“先学后教”,对传统教育模式及人们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人们对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价值认识还不到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缺乏深入分析,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将这些问题厘清,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一、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高职英语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承担着学科专业课程改革先行者和奠基者的角色。近年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也从未间断进行,但效果却不尽如人如意。翻转课堂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服务教学,这一先天优势为处于困境中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模式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有利于深化教育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翻转课堂作为近两年兴起并被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并不是全新的,它源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因此,翻转课堂的应用,有利于深化这两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其次,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根据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获得大量“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材料。据此,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必须关注是否让学生接触到足够多的“可理解”英语学习材料。相比传统英语教学而言,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学习的参与性、互动性,这就让学生接触到数量更多、形式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果。
再次,翻转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翻转课堂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高职英语教学以提升学生职场沟通能力、交流能力为重点,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翻转课堂的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展示、互动及应用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强调课前自主探究式的知识输入环节,这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英语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因素。而翻转课堂的核心环节就是在教师引导、监督、评价等形式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因此,翻转课堂能有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为学生解决日后工作中遇到的英语问题奠定能力基础。
二、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些都对当今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基于翻转课堂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技术、设备、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根深蒂固
传统高职英语教学通常由教师主导,其过程一般为“课上讲授知识、课后做作业”,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但也存在明显不足,那就是教与学割裂较严重,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教育无需强迫,也不能强迫,更无法强迫。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方式了解知识、获取知识。要想让翻转课堂真正服务于高职英语教学,教师需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自内而外认识翻转课堂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但是,在实施应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往往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二)教学资源匮乏,对已有资源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资源匮乏直接影响高职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特别是课前知识输入环节,需要数量充足、难度恰当、方便可用的教学资源。虽然目前我国拥有海量网络资源、英语学习材料,但是教学目标明确、难度适合、时间长短合适的视频、微课等学习材料并不多,且内容缺乏系统性、结构性,无法支撑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需求。因而,在教育实践中,是否有足够多的教学资源成为了影响翻转课堂成败的关键,直接决定一线教师以及学生是否愿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直接决定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目前,高职英语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依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忽略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存在评价形式较单一、评价内容固化、以考试、考证为指挥棒等弊端,无法起到及时诊断问题、激发动机、及时调节、促进教和学的作用。翻转课堂模式中,如果教师精力主要集中在提高学生考试分数、考证率上,那么教师也无法腾出时间、精力来设计课堂,优化评价体系。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课堂互动,现有的评价体系还无法适应教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三、促进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构建能充分让学生讨论交流、思维碰撞、表达自我的新课堂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主导权更多的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应用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策略,以促进其作用发挥。
(一)构建合适的教学流程
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有必要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高职英语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特点、学生特点等几个方面内容。具体而言,教学流程既要体现高职英语课程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又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角色分配,还要强调学生终身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分析,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流程应当设计为:课前知识认知,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巩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首先,课前知识认知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任务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确定学习具体目标。教学目标是灵魂、是关键,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实用的教学目标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其具体过程包括:首先,教师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学生水平、专业特点等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单;其次,按照知识点来收集材料,制作学习视频;再次,下发学习任务单;最后是互动反馈。
其次,课中知识内化阶段,主要是教师利用高校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展示材料,抛出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语言环境。在这一阶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情况,结合PPT、视频等材料进行引导讲解、示范等;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等体验性较强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与运用。
最后,课后知识巩固阶段,作业的布置应启发学生的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对学生作品进行整理,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评价、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后对已有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进行拓展学习。
(二)调整高职英语课程内容
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将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就业岗位需要划分模块,确定知识点;再针对知识点来确定翻转的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等。在此基础上,确定课前、课中、课后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及其形式。
教学过程中,课前、课中、课后的内容安排应符合认知规律。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观点出发,根据知识的性质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有关“什么是”,遗忘的较快;后者有关“怎么做”遗忘的较慢。翻转课堂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提供更多面对面互动、思考、反思及评价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时间更加适合留给“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而遗忘较快的“什么是”的陈述性知识可以留给学生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和遗忘时的复习。以翻转“餐馆就餐”知识点为例:“关于中西就餐文化差异有哪些?”,“哪些句型是可以用来订桌、点餐、买单?”这些知识只要通过“陈述、告诉”方式就可完成,是陈述性知识,可在课前将视频或材料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或复习。而对于“如何恰当完成订桌、点菜、餐桌沟通、买单”的学习内容,需要通过互动、观察、沟通、思考等高级的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属于程序性知识,在课堂上互动、展示、讨论完成效果会更好。
(三)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作为翻转课堂实施的主导者,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决定着该教学组织形式实施的质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团队沟通能力面临挑战,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1.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调整教学理念。信息时代,教师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机会是一致的,甚至于学生比老师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好。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老师教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什么内容,教材上有什么、老师就教什么”的想法。若要高职英语课广受学生欢迎,英语老师必须摒弃“一次学习,受用终身”的思想,带着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己成为具有广博知识的教育者,具备将目标知识以更现代、更适合、更让学生接受、甚至喜欢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能力。
2.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前学生已完成主要知识认知,无疑增加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机会。这点不同于传统课堂,课上时间主要讲授知识,真正和学生面对面、一对一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课堂的组织需从已有的简单讲授调整为更高级的组织课堂或控制课堂。例如,课堂上,教师要当场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甚至要忍受课堂上暂时混乱;在展示、讨论等互动环节,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能够敏感的意识到学生困惑及问题,并及时形成解决方案给以反馈。
3.提高教师对现代信息的应用能力。翻转课堂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熟悉计算机、手机的基本操作,能够利用网络及其他现代工具搜集、选取、录制、剪辑、上传课程材料,还要具备把传统的纸质教材进行重组、开发、外延,使之能够进行传递的能力。萨尔曼・可汗认为,在教育问题上我们应多采用新技术,而不是担心新技术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创造、使用、管理教育技术、教学资源,提升自身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以达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
4.增强教师团队合作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不同技能、不同知识结构的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整合不同学科老师的能力、智慧显得尤为重要。翻转课堂的运用涉及到教学设计、录制教学视频、信息技术运用等环节。现实中,不是每个老师都是全才,可能有的老师擅长课程设计,有的老师声音适合录制学习材料,有的老师技术操作能力强。这就需要不同学科、特长的老师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及个体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翻转课堂才可能真正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推广开来。
(四)调整高职英语评价模式
准确合理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这是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的基础。翻转课堂模式丰富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也需做出恰当调整,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可以包括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二是,评价类型及评价环节多元化。对于评价类型而言,可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而就评价环节而言,教师应当及时对每个展示、讨论环节进行评价,不仅课程结束时给学生评价,而且每节课、每次完成任务后、观察提问、作业检查、课上展示、大小测验等,都应当给予及时的反馈评价。三是,评价角度应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具体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在翻转课堂模式中的评价不应再将成绩作为唯一评价角度,而应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
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应以英语技能教学为核心,注重对学生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复合型现代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多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因而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也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理念,更好地适应教育职业性的时代要求。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微课、慕课等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现代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探讨其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翻转课堂特点
(一)教学互动性强。实现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较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并在预习中对重难点进行有效的标记。对于英语学习来讲,交际应用是最重要的。因此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必然会实现口语能力的锻炼,达到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此外,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的枯燥、死板课堂学习环境的局限,教师可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和调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流程及内容的明确性。教师应用翻转课堂,需首先根据课程的教学进度准备相关学习资源或录制内容视频等,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质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有的放矢的集中处理,这样能有效节省课堂上讲解不必要知识点的时间,并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进行高效率的课程讲授。
(三)教学手段的先进性。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学习方式已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再者,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应用翻转课堂,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最新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灵活的掌握,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一)基于教学现状
翻转课堂转变了教师的课堂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和辅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其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思考,因而更能调动其思想积极性。这种方式使得原有的教学程序被打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及问题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教学。借此,教师可给予学生帮助和点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营造更为个性化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因此,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实施翻转课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学生学情
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当前的大学生人群已逐渐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体,有不少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他们站在科技发展的前端,不仅能轻松自如利用微信、微博等渠道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还能熟知各项网络运用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轻松实现资料的上传及下载。另一方面,近些年来的高职生源随着高校的扩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发展特点。如一类是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高考生,但普遍英语水平较一般;一类是从中专、绩效或者职业中学等升入高职的学生,虽然接触过英语,但基础较差,缺乏英语的系统学习,因而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特点。
将翻转课堂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可充分利用学生“离不开手机和网络”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微课形式,将课上要学的内容进行上传和共享,让学生通过玩手机的形式,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网上互动交流,以更好地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自动完成学习任务。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一)课前教学设计
在课前设计阶段,教师要在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学习任务、教学视频、课前练习等内容的设计。在制作教学视频时,一般将时间集中控制在15分钟作用,同时也要保证视觉效果。如以“How to Succeed in a Job Interview”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制作如下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二)课中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上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反馈,进行问题的汇总和归纳,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探讨。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等。教师要在学生讨论互动之后,依据学生的表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过程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也可以借助情景对话、课堂测验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的习得,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翻转课堂引入高职英语教学,探索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经实践发展证明是可行的,也有一定的必要性。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敏捷.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张萍.论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设计[J].才智,2014,32:167.
[3]董月.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教师,2015,06:73-76.
[4]肖阳.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关键词:《外贸英语函电》 教学现状 学生 写作技能
一、引言
《外贸英语函电》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以商务英语为基础,融会国际贸易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外贸工作、进行商务管理和商务谈判的一门专业实践技能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外贸英语函电的基本知识、专业术语、外贸业务流程和商务谈判技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商务英语函电撰写能力和掌握与外商进行磋商的商务谈判技巧。
《外贸英语函电》具有内容广、难度大、实用性强等特点,在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缺乏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及实践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和教材内容落后等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英语专家和骨干教师已从课程开发、文体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如王才英(2007),王伶(2008)分别探讨了词汇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易露霞(2004)主张在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采用双语教学;孟广君(2000)研究了外贸英语的文体特点;王俐俐(2007)阐述了《外贸函电》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分析。
根据笔者对所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外贸英语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将来能在外贸公司胜任外贸业务、商务谈判等工作。
二、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现状,笔者对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问题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1.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翻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得知,85%的学生反映,高职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大部分教师以讲述为主,互动少,操练少,有的教师甚至把外贸英语函电课变成了翻译课。结果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整个外贸业务流程、不懂得在不同外贸情景下撰写往来函电,对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也不感兴趣。然而,随着外贸公司和企业对外贸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贸英语函电课程采用传统的讲授翻译教学模式已不合时宜。
2.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师缺乏外贸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
外贸英语函电教师必须具备两种基本能力:一是精通基础英语;二是熟悉外贸知识。然而,经调查得知,80%的外贸英语函电教师对系统的外贸知识不清楚,几乎没有外贸实践经历。由于缺乏外贸知识或实践经验,教师遇到外贸术语就解释不清,有的甚至遇到难点避开不谈,如有的教师干脆把较难但重要的商务合同、支付方式等章节省略不讲;有的教师把一些实践环节如下订单、填写各种单据等当作理论课来上,这些都是造成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因素。
3.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
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尤其是学生的英语底子较薄。而外贸函电要求学生在掌握普通英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贸专业知识,能撰写正确的外贸往来函电和进行流畅地商务谈判。调查表明,约50%的学生对基础英语掌握不好,词汇量少,语法模糊,听说能力较差。70%左右的同学表达外贸英语函电很重要,但他们学起来很吃力,一是教师说英语听不懂,二是不能理解外贸知识和专业术语。这样,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他们很难写出合格的外贸业务函电和进行商务英语磋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教材版本陈旧、内容滞后,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对高职学生而言,教材的选择应该坚持“学了有用、学了够用、学了能用”的原则。目前,外贸英语函电教材多达几十种,但大部分教材版本陈旧,有相当部分是90年代出版的,虽然有的进行了再版但内容基本沿袭旧版的;有些教材虽然是新编出版的,但大部分是出自缺乏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英语教师之手,没有到外贸公司和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实际外贸业务的需求,有点闭门造车之嫌,实用性不是很强。有些外贸函电教材内容是搬用西方多年前的出版物,很多单证样例也是多年以前的样例。这些教材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都不强,这也是导致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三、建议与对策
笔者根据外贸从业人员的需求、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特点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希望对改进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结合现有教学资源,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外贸人才的需求和课程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教学中的案例取材于真实的商务环境,采用相似的组织机构、人员关系和时间,运用同样的资源约束、竞争压力、数据和信息,训练学生对函电语境的判断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模拟某项业务进行商务谈判,书写规范的往来函电。
(2)“虚实结合”的模拟教学法
“虚实结合”指“虚拟实训”基地与“真实实训”基地的结合。在国内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中可以采用先进的“EEVRM培养式”,(EGP+ESP+PSSTS/VCTS+RCP+MON:通用英语+特殊用途英语+虚拟公司训练系统+真岗实习+培养质量全程实时监控)。其中,PSSTS/VCTS为软环境实训系统,有助于解决学生的校内实训。特别是当商务英语或类似专业办学规模较大,RCP(真岗实习)变得困难时,该方法更显优势。使用VCTS(虚拟公司)将外贸业务操作按流程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来仿真实训课程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准确。经过VCTS训练之后再进行RCP,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信心、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成功率。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里项目是指在给定的情景下完成函电的撰写、外贸业务的磋商、外贸单证的制作。比如学院可以与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习如何完成以上项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生产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打造一专多能“双师型”教师,提高英语教师的外贸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般而言,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任务由英语专业教师承担,他们英语功底好,语言表达能力强,但美中不足的是外贸知识较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多或没有。而语言知识和外贸知识在外贸函电教学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外贸英语函电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熟悉整个外贸业务流程,了解相关学科如经济、市场营销、保险、金融、国际贸易和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的知识,清楚各领域的理论结构,熟悉商务活动的程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王伶,2008)。
另外,外贸英语函电教师还应该具有在公司和企业进行外贸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经验。专业教师至少要接受一个轮次的企业实践培训,并参加国家商务部举办的“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培训师”和“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口语考官”职业资格培训等相关的商务知识培训,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通行做法。比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简称“UCP600”)、SWIFT信用证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这样,外贸函电教师就能成为从理论上,实践上指导学生学习外贸英语知识、函电撰写和商务谈判的一专多能“双师型”教师。
3.融合专业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授外贸专业术语、外贸业务流程及谈判技巧,又要强化学生的外贸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有机地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对语言相对简单、业务环节相对单一的函电,由学生自学并自主完成。对于语句较为复杂、专业词汇和短语较多、涉及到几个业务环节,并且内容需要灵活变换的函电,由教师提问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掌握这种层次的函电知识和写作技能。对于句子成分复杂,涉及业务环节环环相扣的综合性外贸函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分组学习、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掌握外贸英语特定词法与短语,了解贸易环节之间的联系和明确贸易流程,能撰写出业务相对复杂的函电。
另外,急需完善高职院校外贸英语函电现有教材体系与内容,满足教学需要。教材的选取与编写都应该考虑到目前外贸公司和企业的需要、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最新的国际贸易条例。外贸英语函电教材要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既有系统性,又有针对性;既有知识性,又有实践性;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掌握每一个外贸业务环节及其对应函电写作和相应的口语交流。
四、结语
外贸英语函电是一门以英语为基础,融会外贸知识,注重实际操作的专业实践技能课程,对教师、学生和教材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外贸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编现有教材,致力于培养具有熟练专业技能、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复合性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广君.外贸英语文体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0,(4):65-71.
[2]王才英.词汇教学法在《外贸函电》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6):51-52.
[3]王俐俐.《外贸函电》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2).
[4]王伶.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的运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55-156.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有效性指明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由技入道,殊路同归的发展道路,使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体系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有其专业的独特性,如何将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设计思维的形成进行有效整合,是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与重点。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通过对数字艺术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核心课项目流程与创意过程的研究,总结整理出一套适合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符合行业规范、职业学习规律的设计方法和文档资料。研究内容如下:研究现阶段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出阻碍教学实效提升的症结。
1) 通过走访广告设计及相关企业,开展项目运行过程调研,研究设计过程,及当前设计行业知名企业设计组织的管理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整理归纳出符合工学结合课程运行的管理节点,了解项目环节的工作要点及成果形式。
2) 查阅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学习,总结设计工具及设计方法,通过广告设计类企业调研及资料查阅,依据设计管理相关理论进行广告设计类项目工作过程的标准化,设计方法工具化、视觉化。
三、研究过程
( 一) 文献研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模式巧妙地化解了学生对灌输式教学的抵触和叛逆,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其主动学习。
( 二) 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痛点查找与分析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组针对毕业生、在校生开展一系列的座谈与调研活动。根据座谈与问卷的分析与整理,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类课堂教与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新生普遍起点较低,学生的学习意愿普遍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学习方法、执行能力欠缺导致教学计划的实施难以开展,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皆难以实施或实施后因学生无法配合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 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和类型有着较大的差异,由于两类院校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普高生源专业知识零基础,但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职高生源专业技能较好,但是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较差。面对不同起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难度很大。
3. 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缺乏有效手段,阶段性的教学目标难已达成,课业的提交和质量不理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在工作过程体验方面实施标准不统一,项目实施文件设计欠缺合理性,教师缺乏教学过程管理有效的工具过程规评价欠缺,教学资料投放实施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规律。
( 三) 企业走访,项目流程观察与访谈
1. 设计企业调研的范围
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走访了多家设计公司及高职设计类院校。由于设计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意识,服务的品质与效率是设计企业的关注重点,造成广告设计公司规模以及服务定位的差异。所以课题组走访的企业包含一下几个范畴:
1) 新闻出版领域,包含书籍设计、杂志设计
2) 广告设计领域,包括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品牌策划设计
3) 会展领域,包括展会设计、会议策划等
2. 工作流程手册针对工作流程的聚焦与量化
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认为职业环境下的职业人所遇到的具体工作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需要的解决办法也变得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行动领域是技术、职业、社会个人问题的综合。工作流程手册的内容顺序既要考虑企业工作流程的逻辑性,并教学组织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化,既要符合企业项目真实形式,保留项目设计的关键信息,将工作过程与设计思考过程进行有机整合,侧重于客户需求的判断、创意产生执行,以及客户的沟通等经验性的工具与方法。
四、工作流程手册使用成效分析
作流程手册通过工作过程标准化、思考方式工具化、设计方法公式化,实现了现阶段高职课堂教学的难点,简而言之就是将教学底层模块标准化,促使表层教学成果实现质量提升且多样化的目的。这些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地分析理论和概念,应用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独立的研究,做出独立的判断从而开发学生的原创性和实现自我意识的技能。
( 一) 工作流程手册能够是学生有效掌握工作步骤
( 二) 工作流程手册能够是学生快速掌握设计方法
( 三) 工作流程手册能够让教师有效掌控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 实践教学 市场营销
课 题:陕西省重点攻关项目(11GG19)。
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的教学环节。要提高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就在于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科学,尤其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具有从事营销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性教学,强调实际操作能力,要深入社会和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中,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增强学生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紧迫性
根据对招聘企业的调查,他们大多数都表示:“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实,营销人员的入门门槛低薪酬却不低,资历要求低,能力要求却不低。企业需要的是踏实、勤劳,肯沉下来开拓市场、能细心分析市场的人。营销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而不简单是一个“搞推销的”的职业,从业人员也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但一切都需要从业者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亲自去创造,没有捷径可走。因此,在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为学生提供“零距离”的岗位实践显得极为迫切。
二、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设置脱离企业岗位实际,传统教学模式滞后
某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只是为了与理论课程配套,其开设的课程名称与内容较为主观,缺少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对接,与市场的需求相距甚远。
课堂教学多以“案例分析(讨论)”为实践的组织形式。该模式主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学、推销技能等课程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缺陷。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都以国内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联想”、“长虹”集团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因此,学生上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将在短时间之内“无用武之地”。
2.师资队伍缺乏企业经验
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由原来成人高校或中职学校教师转岗而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近几年新招聘的年轻教师或由相关单位调入高职院校。由于过去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不设实践课程,对成人高校教师没有动手能力要求,造成这部分教师缺乏动手能力。而原来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实践操作技能也不能达到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要求;年轻的新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触企业的实践经验,实践操作技能也不是很强。所以,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整体的实践操作技能不尽如人意。
3.校外实践岗位单一
随着近年来高职的顶岗实习热潮,全国不同的高职院校都在利用寒暑假对学生安排不同的企业实习实践,但是这些企业的联系业务中,很难使学生充分施展技能。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更多的学生从事的顶岗实习岗位主要以电话营销、促销员、市场销售员为主,并且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完成不了轮岗实习,因此掌握的技能较为单一。
4.校外实践基地名存实亡
为了弥补学校实验、实践条件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以此来弥补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但通过笔者对各企业的了解,企业的商业秘密日益增多,大多数单位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认为接受学生实习是一种负担,怕泄露商业秘密。结果是,学生到实习岗位去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工作。例如到市场开拓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接触市场,到生产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营销策划,到财务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看财务账目和做账,到销售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销售产品等。这样,导致多数校外实习基地名存实亡,显然这种动口不动手的实习是难以达到实习效果的。
三、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思考
1.开发校企共建的营销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要建立在广泛真实的企业营销环境与营销人才需求规格的基础上,要能够注重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整体素质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以骨干教师为主体,深入企业营销一线,了解各岗位流程的职业技能,分析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再根据一线的工作流程,以岗位能力为基本单位,采集形成真正适合于学生使用的“珍珠”,逐步实现学生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
2.通过“两元、两段”强化师资实践能力的培养
两元即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新教师的培训任务。新教师在学校的角色定位是学生(有时也担任一些教学任务),在企业的角色定位是学徒工(根据需要也可担当技术员或工程师的部分工作)。
两段即校内段和企业段。其中,一个学期的校内段培训包括认识学院、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校内实践等3项内容。一个学期的企业段培训包括了解企业产品的工艺流程、工艺装备、生产组织、企业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体验企业文化、生产氛围;学习所教专业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熟悉相关岗位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用人标准、管理制度等。
3.实现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构建校园内的企业化氛围
在校内,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依托,让企业的工作人员、代课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要加强校园网、实践性教学设备以及专业模拟实践室等的建设,使校内实践基地能够有效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及职能岗位,能够真正与企业接轨。继续拓展优质优良的企业方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进行企业实践的时候通过自身的技能和能力为合作单位创造价值,使企业能够积极主动接受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以逐步建立校外学生实践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校企联合共建。
4.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监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实践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每个高职院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形成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学到真正的岗位技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学校要及时跟踪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动态,促进学生和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使校外的实践基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银行会计 备课 说课 授课 评课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51-02
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是高职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环节。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彼此衔接,做好这几个环节的工作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以高职院校《银行会计》课程进行教学研究,从“备课、说课、授课、评课”四个教学环节出发,致力于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师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教学体系。
一、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随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度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规模都在迅速增长,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高职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比如沿袭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重理论轻实践,所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或沿袭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重实践轻理论,所培养的学生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工作后学生的转岗适应性和发展潜力较差。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拥有体现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而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是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环节,这四个环节对于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银行会计》课程为例,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师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教学体系。
二、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师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教学体系的原则
从本质上说,高职院校的备课、说课、授课、评课具有教学活动的共性,但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都决定了备课、说课、授课、评课这些教学活动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师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教学体系要紧密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展开,从而使之在深化高职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师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教学体系的目标
高职院校教师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教学体系应有利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高职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备课、说课、授课、评课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其次,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要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水平,以该岗位“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度来构建岗位能力框架,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高职院校《银行会计》课程为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银行各种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能进行银行各项业务凭证填制、审核及账务处理,具备从事银行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其次让学生在掌握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知道各种会计业务操作的原理,从而使之成为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金融人才。
四、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师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教学体系
1.备课。备课是教师课前做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备课内容主要有:(1)确定教学内容、构思教学过程。这是备课活动的主要环节。有些老师往往把备课和写教案等同起来,备课时就急于写教案,实际上这样就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在写教案之前,应该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借助于网络、专业书籍、工具书等来确定教学内容。必要时应咨询行业人士,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来确定教学内容。《银行会计》课程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邀请银行业务专家对银行会计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这样确定的教学内容就不会和实际脱轨。然后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银行会计》课程教学中可以先通过业务流程展示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这种先实际后理论的教学过程更容易让理论基础差的高职学生接受。(2)编写教案、准备教具。有了前面的准备工作,教师就可以将构思好的教学过程显性化,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验,可以写详案,也可以写简案。此外,要收集、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各种教具,包括演示用的图表、模型、投影仪、计算机等。(3)写教学反思。写教案提倡写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每次上完课,教师都应该进行系统的回顾,反思疏漏失误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经验。
2.说课。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对具体课程的教学思路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重在说理,所以与很多内容相关的依据都应展示出来,切忌将说课演变成上课。说课内容主要包括:(1)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内容时要说清楚“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这些”。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教学内容要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和实际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制定。要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高职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与其他层次、类型学生的区别。(2)说教法与学法。说教法与学法时要说清楚“怎么教、怎么学”和“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这样学”。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理论基础、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自制力要差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地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业务流程演示、实物展示等教学方法;并尽可能采用先具体后抽象,先实际后理论这些易于学生接受的学习方法。(3)说教学设计。说教学设计时要说清楚“全程构成的环节,时间安排”和“依据是什么”。高职教育是以岗位“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度来构建学生的岗位能力框架的,因此教师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说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时要体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说清实践教学条件是否满足实践教学要求。(4)说教学效果评价。说教学效果评价时要重点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的获取率来加以说明。
3.授课。授课,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操作,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岗位工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等价性、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从高职教育的某种意义上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理论教学。
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强调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学时量增多、时间跨度增长、形式更多样,但是一些教师还没有根本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仅仅把实践教学看成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高职教学中,应该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要多讲解应用方面的知识,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为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解,可以多举实际的例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学。在讲解《银行会计》课程中银行结算方式时,可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银行票据带到教室,边讲解边给学生看实物,同时通过投影仪,让学生观看各种票据的结算流程,这样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践,让学生学了就会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特色,应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易于学生接受的实践教学方法,在《银行会计》课程中,借助银行真实操作设备、仿真业务凭证、业务印章、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分配等实训练习,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胜任银行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实践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理论,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也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评课。评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失、优势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有利于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课体系:(1)行业专家评课。聘请行业专家评课应从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应侧重于评价教学内容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导向性,即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校内外教学专家评课。教学专家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应从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评价,即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3)本专业教师评课。本专业教师应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从实际操作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应侧重于评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4)本专业学生代表评课。本专业学生代表评课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应侧重于评价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学习的适应度、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标度等方面。
[本文是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案例研究”——以高职院校《银行会计》课程进行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GH-11126。]
参考文献:
1.陈业宏.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规格要素定位的思考.成人教育,2007
2.吴忠良.高职实践教学的性质、特点及构成要素探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殷晓安.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备课的特色.中国电力教育,2010
4.萧燕明.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备课.华章,2011
5.黄永久.谈谈体现高职特色的说课活动.中国说课网,2007
6.陆蓉蓉.浅谈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优缺点.科技信息,2010
【关键词】高职会计;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高技能会计人才,不仅应具有必要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除了优化会计专业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根据我们学校会计专业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情况及对浙江省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调查了解,虽然实践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如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课时比例提高、实训基地以及双师团队建设得到重视,但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现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项目缺乏层次性
从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进程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学校设置的实践课程往往只有典型的几个实训课程:《会计基础技能实训》、《财会综合模拟实训》、《电算会计实训》等,这些实践课程所训练的专业技能仅仅只是会计专业技能的一小部分,不能涵盖全部会计专业技能。而简单设置的几门实践课程也谈不上层次性,无法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得到训练,更不可能实现专业技能的迁移和提升。
(二)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实施情况看,大多数是集中在课堂内进行,学校统一安排一周或两周时间集中进行实训。但课堂内实训毕竟时间有限,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欠缺自我思考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只能完成一些基本层次的训练,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就无从理解会计循环中的勾稽关系,因此一旦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任务就无从下手。因此必须要加强课外的实践活动,如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因此重视会计技能创新性也是高职会计改革的重要手段。
(三)实践教学中的实习环节缺乏有效性
多年来,很多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签定了学生实习协议,但是由于会计资料是企事业单位的机密资料,学生很难进行实际操作,再加上很多企业不愿意成为高校的会计实训基地,即使愿意也总是敷衍了事,造成实习环节往往没有实质性效果。
二、“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方面,依据会计职业能力分析表,将会计职业所需的技能分成“四个层次”,即专业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提高技能层次、专业综合技能层次、创新层次,并相应地开设各类实训课程,以实训周的形式在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展开,体现技能训练的阶梯渐进。“两维”指的是在每一层次设置“实训、实习”两维模式,在每个学期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如下图所示:
三、“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四个层次的阶段训练
1.专业基础技能层次
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与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其中认知实习是要求学生在学完《会计实务入门》这门课程之后,利用一周时间到企业感知企业财务;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出纳技能实训以及点钞、珠算、小键盘输入等技能的培养。如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中,要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简单会计报表等训练,使学生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训方法与手段,培养基本的实践技能,为以后的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专业提高技能层次
在学生掌握了企业的基本账务处理之后,进入专业技能提高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专业核心能力实训与跟岗实习,其中专业核心能力训练项目具体包括:成本会计实训、外贸会计实训、税务会计实训、电算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等。这个层次的训练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学期,采用“分岗、轮岗”模式来完成各个实训项目。跟岗实习就是在训练完上述课程之后,利用暑假时间到企业跟着师傅具体操作,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个月的跟岗实习,提交实习报告与总结并汇报,从而加深对企业岗位流程及工作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专业综合技能层次
专业综合技能层次是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专业综合实训,其内容涵盖会计实务入门、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实务、税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可安排在第五学期,安排4周课时来训练。主要包括ERP沙盘演练、小企业ERP系统实训及会计岗位综合实训等。在此阶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为学生设计情境,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属于综合性实习。通过这个层次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创新层次
会计岗位作为一个管理类的岗位,培养目标应该是知识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就是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工作的人才。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非常欠缺。因此为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必须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创新层次的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大赛、财会信息化大赛、手工、电算做账大赛及大学生科研课题竞赛等学校的各种财经活动类竞赛。
(二)“习训融合、阶梯渐进”实训过程
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校内仿真实训室完成的,而真实的企业接触比较少。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都是校外实习的有效形式。
首先是认知实习与基础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实习基地的经营现场、会计机构,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及相关会计资料,能使学生在对专业岗位进行实质性接触之后,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为会计基础技能、出纳技能等基础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跟岗实习与专业核心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在这两个学期中,要完成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电算会计等核心技能实训。而跟岗实习是学生利用第四学期暑假或校外实习的机会,跟着企业的师傅操作,主要是做一些凭证的填制与输入、凭证的黏贴、账簿的登记等基础工作。通过一个月的跟岗实习可以巩固对专业核心技能实训的掌握,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是顶岗实习与综合技能实训融合,安排在第五、六个学期进行,第五学期学生要完成综合技能的实训,然后进入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形成实习报告。当然为了保证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应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通过校外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
综上所述,“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中,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提高技能层次、专业综合技能层次、创新层次四大模块融合实训与实习,呈递进关系,基本技能侧重操作性,专业提高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综合技能强调综合实践性,创新层次体系实践技能的创新性。
四、“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1+1”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最终落脚点是企业,担负着企业一线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因此实训教材应该立足于企业实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1+1”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是指本着校企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使会计实训教材建设处于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具体来说,学校应选派理论知识丰富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教材开发小组,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各会计岗位的能力需求等一系列内容,结合相应理论知识编写教材大纲,规定人员分工、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共同开发完成时间、教材鉴定与审核等内容,校企双方共同确认,然后进行教材编写工作。
(二)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校内教师一般都拥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而企业则可以为校内教师提供实践舞台。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采用两条途径:一是“走出去”,即派骨干教师利用假期或脱产深入到工业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了解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账务处理整个流程,审计过程,财务软件操作系统等,当然学校应该专门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计划与制度,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二是“请进来”,教师队伍中可以适当地请一定比例具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会计师或者是财务经理来学校做实践指导,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学校兼职,承担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建立仿真性的校内实训室
构建“四层两维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该环境应包括:手工模拟实训室、出纳技能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室等,各个实训室要做到“三个仿真”,一是“环境仿真”,实训室布局要按财会部门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财会部门的特点,使学生步入其中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资料仿真”,要逐步收集完备的实训资料,实训资料不能采用传统的教材模式,要与企业加强合作,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实训;三是“操作仿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要按照会计工作的流程来操作,采用“分岗、轮岗”的模式,真正达到与企业会计工作同步。
(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让“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得到有效落实,除了要保证高质量的“校内仿真实训”之外,还要加强“校外实习”,因此必须构建较完整的会计教学实习与学生顶岗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到企业进行有效实习。笔者建议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途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一是与生产企业建立联系;二是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三是与会计公司建立联系。如认知实习就可选择在生产企业,因为学生的主要实习场所一般不是安排在会计部门,而是在生产车间,让学生认识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增加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在实习中也可以邀请会计部门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会计流程,并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会计凭证,增加学生对会计工作的了解。
总之,“四层两维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然而,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实训教材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是该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是该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兰自珍,徐文杰.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17-19.
[2]李玉珍.会计“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28-30.
[3]陈兆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