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4 16:40: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间融资渠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虽然中央与金融管理部门要求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国有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也通过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加大了融资的力度,从而使民营企业的短期资金融通难度有所降低。但由于体制、制度、政策以及供求运行方面的原因,信贷支持仍然满足不了迅速增长的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寻求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并取得进展时,浙江、江苏等地的民间资本“浮出水面”,并且按照市场原则形成了独特的运行规则,为民营经济融资困境的解除提供了新的方案。
国内外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证明,民营企业发展的初期、中期主要靠内源融资与外源直接融资,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后才导入外源间接融资。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处于初、中期发展阶段。因此,如何用市场化方法把充足的民间资本导入民营企业,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融资机制将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营经济对民间资本的需求状况与结构分析
通过对浙江、江苏等地调查结果显示,同以前相比,民营企业短期资金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仍严重缺乏;相对做大的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规模较小的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县级以下地域的民营企业资金特别匮乏。民间资本是民营经济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从资金需求量上看,通过对浙江、江苏、广东、福建、陕西等地民营企业所做的调查,有80%的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难题,而其中需要和非常需要民间资本的企业占有了85.6%,有53%的企业反映连流动资金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90%以上的民营企业只得完全靠自筹来解决创业资金。
从企业规模看,并非所有的民营企业都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一些特大型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已公开上市的企业,其资金相对较为充足。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实质上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困难。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有17%的表示非常需要民间资金,年销售额在500-1000万元(包括1000万元)的企业中,表示非常需要资金的占46%,而年销售额在100-500万元的,这一比例为25%,100万元以下的企业,这一比例降为10%。
上表显示了浙江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的不同而对民间资本的不同需求状况,年销售额在100万-1000万的企业对民间资本需求较大,而1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需要民间资本这一项占比最高。企业的规模越大,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欲望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信誉等比小企业要好,同时也较易从各种途径获得资金,企业的融资本要求也相对的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中小规模的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借贷无门,且有着比较强烈的扩张欲望,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比较强烈。
从企业的地区性差异看,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对民间资本的需求量越大,也更多地需要民间资本的支持。温州、台州、温岭三地区需要和非常需要民间资本的企业的比例分别为90%、86%和79%,相比之下,经济欠发达的丽水地区这个数字要少得多,为50%。区域经济的活跃及信贷供给不足是产生民间资本需求的主要原因。
从民营企业的行业分布看,产业技术含量及产业层次高的行业,企业的融资能力强;反之,企业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弱,其对民间资本的依赖性也就越大。陕西的大部分民营企业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属于产业的低层次,融资能力弱,因而这部分企业产生了对民间资本的强烈需求。如广东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的新兴产业的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相对较为广泛,对民间资本需求也较弱。
从城乡民营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力度看,差别也很大。各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使得资金不断向大城市和大企业集中,而对中小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减弱更加剧了城乡民营经济资金供求的矛盾。县域民营经济只能靠自有资金和民间资本维持生计。
二、民营企业融资构建
根据调查,我国各地民间资本供给充分,如陕西潜在的民间资本约有1313.46亿元,大部分处于闲置游离和等待状态。但民营企业对其需求强烈,需求量约为1582亿元,大部分企业却处于融资困境。要解决民营经济融资的市场失灵现象,必须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运用市场化手段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融资机制。而金融成长的内生性理论表明,一国金融成长的真正动力与基点在于内生性机制的构造。金融成长的内生状态是在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能够与经济中各要素很好地契合,具有市场化运行特征和自发激励、资金互助等比较优势。民营企业作为这种内生状态的微观金融主体,天生有着资金运行的市场规律与明晰的产权,从制度上避免了行政干预和转轨金融的弊端。内生性融资机制的存在和发展既不至于损害民营经济可贵的内源融资基础,又因其包含有民间金融的自选择机制、创新功能、私人相互信息和不存在所有制的歧视而能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
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融资机制,当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要成立社区民间金融服务组织
在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浙江、江苏等地可考虑在县级城市成立社区管理组织。该组织非同一般的金融机构,它是由自然人、民营企业自由参加、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市场运作的金融服务组织。主要任务是搭桥、牵线,提供融资信息与融资服务,协调国家有关政策,制定融资规则,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按照行业规范、乡规民俗、制度和准则约束违法或侵蚀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反对违法乱纪等欺诈活动,保障融资安全,防范融资风险。
(二)要建立社区民间金融市场
民间金融市场的建立为民营企业资金余缺的调剂提供了场所,使现存的民间资本合法化,为民间资本的流通和开展民间金融创新活动提供交易的平台,也便于留住自源性资金和吸引外源性资金。刚开始可考虑先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县城市试点,待有了经济后再普遍推开。民间金融市场的建立着重于市场自身的培育和融资机制的完善,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各项资源的重新配置,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制度环境,促使民间金融得到健康发展。
(三)要选择符合内生性融资机制的融资方式
根据社区民间金融的特征、资本的供求状况、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融资方式、设计创新融资产品是开拓融资渠道、实现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民间资本供给对接的关键。通常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有:1.内源直接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不涉及任何中介,交易成本低,融资的阻力和摩擦小,融资的效率相对较高,适应于民营企业发展初期阶段的融资。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稳定的、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内源直接融资。要保持这一融资方式的优势,就必须调整融资的比例结构,克服民营经济在发展初期仅仅依靠内部集资单条腿走路的弊端,扩大折旧和利润再投资的比例。尽管这种方式的改变具有规模小、发展慢以及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等缺陷,但它却是民营企业融资的现实选择。2.内源间接融资方式。它适应于民营企业经过初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较大、外部资金介入困难时,社区金融组织或企业内财务公司通过发展行民营企业内部债券、信托存款、民间拆借、等金融产品在社区金融市场导入企业内民间资本。这种方式具有资产负债边界清晰、债权债务分明、收益稳定可靠、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特点,能发挥民间资本的私人相互信息、自选择机制等优点,也便于吸引分散的民间资本。但缺点是融资手续复杂,成本高,内源融资数量有限。3.外源直接融资方式。这种方式能广泛地吸纳企业外部的民间资本,调剂民间资本因季节性、临时性、地域性供求余缺。它具有融资规模大,融资环境优良,融资条件高、投资回报稳定等特征,也能发挥民间金融的自发激励、辅助融资、资金互助等内生性市场化等优势。运用这种方式时可以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信托基金或在社区金融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导入民间资本。4.外源间接融资方式。当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融资需求特大时,就必须向金融机构借款或通过票据融资。通常运用项目融资、并购重组、抵押担保贷款、票据承兑贴现等方式既能筹集到一定的资金,又能克服国有银行融资的所有制界限、信贷配给以及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种融资方式具有融资数额大、融资企业信誉好、融资成本高等特征。目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大部分处于发展的初中期,选择内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方式为佳,其次再选择外源直接与间接融资方式。当然这几种融资方式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目的是达到既能导入企业内、社区内民间资本,又能动员社区外民间资本,实现融资方式与金融产品的配合使用。
中小企业融资不能完全依赖银行贷款,并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多样性,应构建多层次融资渠道。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分为经营性融资和资本性融资,并结合需求特征,以资金供需双方风险匹配为原则,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机制,认为经营性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其次依次是债权融资中的商业信用、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而资本性融资应主要依靠外源融资,并依次选择债权融资的债券融资、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
关键词:
需求特征;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11503
近年来,大量相关文献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责任归咎于银行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相关对策也大多重点提出应加大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是,银行信贷真的应该能作为中小企业合适的主要融资渠道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能依赖加大银行信贷就能破解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一方面,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虽然各中小企业所处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各不相同,但平均而言中小企业整体应处于生命周期的高风险阶段,即中小企业这一需求方整体具有高风险性的主体特征;另一方面,银行是整个金融系统的基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担保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都是建立在银行系统基础之上的,银行这一金融基础角色要求其必须处于低风险运营状态,即银行机构这一供给方整体具有低风险运营的主体特征。因此,中小企业高风险特征的融资需求主要依赖低风险运营要求的银行这一资金供给方,显然是极不合适的。
实际上,基于真实发展需要,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融资需求是多样的既有基于日常经营性动机的融资需求,又有基于资本性投资动机的融资需求,甚至还有基于资本结构调整动机的融资需求。尽管通常中小企业整体而言在融资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是中小企业的所有融资需求都难以满足,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本身是有差异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在各类动机下的风险水平、时效性要求、软硬信息显示度等特征不尽相同,其融资渠道选择机制应有所区别。然而,以往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大多是直接以中小企业这一融资主体特征入手,而本文拟以融资需求差异的微观视角,将中小企业融资分为经营性融资和资本性融资,并分别探讨各类需求的融资需求特征及其融资渠道选择问题。本文研究视角的进一步下沉,有助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并提高研究结论的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1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分类及特征
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基于实体发展而产生的融资需求都源于资产投资的需求,并在融资需求得以满足之后,资金最终都将转化为其资产。资产分为一年以内周转的流动资产和一年以上周转的非流动资产,对应的资产投资活动可以称为经营性投资和资本性投资。基于此,本文将基于实体发展需要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划分为经营性融资和资本性融资,具体概念界定如下:(1)经营性融资:指为了维持日常经营或扩大经营规模而进行的企业融资活动,如为购置存货、发放员工工资等所进行的融资活动,所筹资金投向在财务报表上通常不涉及非流动资产项目。(2)资本性融资:指为了长期资产的购置而进行的企业融资活动,其中长期资产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其他资产等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所筹资金投向通常涉及会计上的资本化处理。
虽然经营性融资通常具有融资规模小、时效性强、筹资频率密集、使用期限短、风险水平相对较低等基本特征,多采用短期融资工具并且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本文认为,融资目的不同,其向市场各资金供给方所显示的财务状况、有无抵押等“硬信息”和管理水平、信誉、市场竞争实等“软信息”应有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目的下的经营性融资在融资渠道选择机制上有所差异(例如相对于为发放员工工资的周转型经营性融资,为采购存货扩大经营规模的扩张型经营性融资具备更直接的存货抵押物硬信息,也表明企业具有更低的风险水平,更易于通过商业信用融资)。
虽然资本性融资的资金投向主要为长期资产,融资项目风险水平高,中小企业这类融资最为困难。但是,本文认为,趋于有形资产投资动机的资本性融资与趋于无形资产投资动机的资本性融资在抵押品估值抑价程度、投向可控性等“硬信息”和项目成功可能性、市场前景、对企业战略价值的提升能力等“软信息”特征应有所不同,这些软、硬信息对于市场中不同资金供给方的可显示程度和可信度接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融资渠道的选择。
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机制的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选择机制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融资需求的风险特征与资金供给方的投资风险偏好的匹配性,使得各类风险偏好的供给方为相同风险特征的融资活动提供资金,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有效性,才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可持续满足。
2.1 中小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
理论上,中小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可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类,各种融资渠道所对应的资金来源不同,即资金供给方各不相同。不同资金供给方的风险偏好、投资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各不相同,直接决定了他们所能参与的企业融资活动不同,所满足的企业融资需求不同。例如,要求低风险投资偏好的银行机构去满足高风险特征的中小企业无形资产投资的融资需求,肯定就是不合适的。因此,下文结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征,分别分析其经营性融资需求和资本性融资需求的融资渠道选择机制。
2.2 经营性融资需求的融资渠道选择机制分析
根据定义,经营性融资需求主要是因日常经营周转或扩大经营规模而产生的资金需求,所融集的资金大多用于增加存货等流动资产项目或偿还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流动负债项目。因此,经营性融资需求通常具有融资规模小、时效性强、筹资频率密集、使用期限短、风险水平相对较低等基本特征。
根据融资排序理论,企业融资应该是“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先债权融资再股权融资”。因此,对经营性融资需求可以先考虑内源融资。但是,内源融资渠道可提供的资金量有限,当经营增长率超过内含增长率时,内源融资就不足以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经营性融资需求,就需要转向寻求外源融资。
在外源融资应首选债权融资,即商业信用、银行信贷、民间借贷和债券融资等四种渠道。但是,根据经营性融资需求通常具有时效性要求高的特点,应该排除面向社会公众的债券融资渠道;而剩下的商业信用、银行信贷、民间借贷基本都可以与经营性融资需求通常具有的融资规模小、时效性强、筹资频率密集、使用期限短、风险水平相对较低等基本特征相匹配。当然,这三种债权融资渠道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具体体现在:(1)由于银行信贷属于正规金融,有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需要履行,因而在时效性上相对于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要略差一些。(2)商业信用受限于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以及行业的竞争态势,所以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如果所处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中小企业相对于上游供应商缺乏谈判优势,那么就不容易通过赊购方式购买存货形成应付账款,以占用上游供应商资金的方式形成商业信用融资;同样,中小企业相对于下游客户缺乏谈判优势,那么就不容易通过预收账款的方式占用下游客户资金形成商业信用融资,甚至受行来竞争所限还可能被迫提供赊销以促进销售,将进一步加剧其经营性融资困境。(3)民间借贷属于非正规金融的融资渠道,具有比较好的融资弹性,但民间金融投资者承受风险相对较大,要求得到的回报也较高,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融资通过要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
股权融资的资金供给方通常承受比债权人更大的风险,因此会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即中小企业将付出更高的资金成本,而经营性融资需求所筹资金通常投资在收益较低的流动资产上,所以通常不应该由股权融资渠道满足中小企业经营性融资。但是,当中小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或债权融资实在难以融集足够经营性发展需要或处于财务困境时,也可能选择“不划算”的股权融资。同时,即使选择股权融资渠道,由于公开发行股票手续繁杂、费用高、时效性极差,也应排除公开发行股票,而只能选择向原股东或外部新股东定向私下出让股权换取资金。其中,原股东追加投资有可能会降低原股东的投资回报和股东价值,而向外部新股东出让股东融资则会降低原股东对中小企业的控制权,均有一定弊病。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经营性融资需求的融资渠道应该首选内源融资,其次依次是债权融资中的商业信用、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最后实在融资不足或财务困境时才选择向原股东或外部新股东进行股权融资中的定向私下募集。
2.3 资本性融资需求的融资渠道选择机制分析
根据定义,资本性融资需求主要是因长期资产的购置或处置而产生的企业融资需求,所筹集的资金大多投向了非流动资产项目。虽然,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通常不经常发生且时效性要求不高,但它们通常具有融资规模大、使用期限长、风险水平相对较高等基本特征,这就要求资金供给方具有较高的投资水平和较高的投资风险偏好,因此大量低风险偏好的资金供给方就被排除在外,所以通常不易于满足。
对于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需求,虽然根据“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先债权融资再股权融资”的融资排序理论,可以首选内源融资渠道,但是内源融资渠道所能提供的资金规模实在有限,甚至连日常的经营性融资需求都难以完全满足,因而用于融资规模较大的资本性融资需求更是杯水车薪,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应该重点依靠外源融资渠道。
相对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可以增大企业的财务杠杆,在投资项目收益能力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司和股东的价值。若企业有资本性融资需求时,不考虑债权融资而直接选用股东融资,则说明企业选定的投资项目收益能力有限,或财务出现问题而无法通过债权融资筹集资金,这样就传递出企业价值的负面信息,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同样也应首选债权融资。由于商业信用是流动负债,属于短期资金来源,用它来进行作为长期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容易引发较高的财务风险,且本身融资能力受行业竞争态势等诸多条件限制,因此不适于作为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需求的融资渠道。剩下的银行信贷、民间借贷和债券融资三种债权融资渠道均可适用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需求,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性:(1)银行信贷是间接融资渠道,作为正规融资渠道,审批程序严格,且其本身的低风险运营要求极有可能会将大多数中小企业较高风险的资本性融资需求排斥在外,当然这是符合金融体系的客观安排的,因此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的作用有限,只能部分满足其需求。(2)债券融资作为直接融资渠道,理论上可以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需求,但债券融资是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资本性投资项目面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而社会公众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未必能满足这种高风险的投资要求,因而监管部门必定会设定一定的门槛,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能选用这种融资渠道。(3)民间金融也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同时也是非正规融资渠道,具有弹性好的特点,基本上所有的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都可以选用这一融资渠道,因而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方式。但是,应该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中小企业损害民间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引发社会问题。
股权融资也是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的重要渠道。相对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可以增强企业资本实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理论上可以从基础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公开发行股票或定向私下增发股权都不失为合适的股权融资渠道。当然,公开发行股票由于是面向社会公众融资,因而监管部分从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必然也会设立一定的门槛,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能通过这一渠道融资;定向私下增发股权由于企业可以资金供给方进行谈判,因而具有比较好的弹性,理论上适合所有中小企业选用。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需求的融资渠道应该主要依靠外源融资,并且依次首选债权融资的债券融资、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融资不足或财务困境时还可以选择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或向原股东及外部新股东定向增发股权等股权融资渠道。
3 结束语
总之,中小企业融资不能完全依赖银行信贷,而应结合其融资需求特征,尊重市场规律,本着风险匹配的原则为资金供需双方设计金融工具、搭建交易平台,构建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9).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融资方式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融资渠道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8日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中面临的融资困境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政府为解决发展瓶颈,积极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缓解了一些企业的融资难题,但是与量大面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需求相比,依然是“僧多粥少”。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资金短缺仍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其更健康、快速地发展,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界定、梳理,以使相关企业和部门充分认识、利用现有渠道并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最终满足融资需求。
一、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企业的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研究的内容相同,只是研究的方向不同,因此很多学者并未对二者严格区分。本文为便于研究,对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了界定。
融资渠道是指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向和通道,体现了资金的来源和流量。目前,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本、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其他法人资本、民间资本、企业内部资本、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资本。
融资方式,指企业筹措资金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和工具,体现着资本的属性(指资本的股权或债权性质)和期限。目前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可选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等。自筹资金包括股东的资金投入、个人财产和私人拆借以及企业经营性融资资金;直接融资是指以债券或股票的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也包括引入风险投资资金;间接融资主要包括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等各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政策性融资主要涉及政府对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以及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支持等。
一定的融资方式可能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融资渠道;但同一融资渠道的资本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获得,而同一融资方式又往往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融资渠道。因此,企业在融资时,必须实现两者的合理配合。
二、常见融资渠道分析
在上述的融资途径中,银行借贷、风险投资、创业板块及其创业基金都是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常见融资渠道。但是,这几种融资渠道存在相当大的不利之处。
(一)银行借贷。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相应的抵押担保,银行不愿借资金给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一般都较小,尤其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什么较大价值的资产进行抵押,所以没有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融资。企业发展有风险,银行不愿承担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未来的企业前景很不明朗,更由于在和银行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站在以稳健型投资为主要投资策略的银行角度来说,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就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银行一般都不愿意承担风险。
(二)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性资本,尤其风险投资喜欢投资于高成长性的高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所以引入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解决融资问题的非常好的途径。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的时候还面临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1、企业接触风险投资的渠道少。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往往是风险投资寻找有投资价值的成长型企业,而科技型中小企业主动寻求风险投资的渠道较少,造成很多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没有被风险投资发掘,企业的融资问题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风险投资本身发展不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刚刚起步,风险投资的规模较小,远远小于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创业板块。定位于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上市服务的深交所的创业板也存在于以下几点不足:
1、虽然其股本规模要求比主板上市公司降低,下限初定在2,000万元左右,但是对于初创型的企业来说还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2、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经营记录为两年,很多企业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个很大特点就在于他的成立周期短,很大一部分企业的成立周期不足一年,创业板对于经营记录的要求往往把那些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初创期的企业拒在门外。
(四)创新基金。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创新基金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
1、基金金额较少,无法满足融资金额较大的企业的需求。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所能申请到最高的资金为200万人民币,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初创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在发展期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以及市场推广中,创新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只能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完全解决其融资的问题。
2、创新基金的审核周期长,在半年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创新基金,从材料的递交到项目的审核,直到最后的批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周期,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这对于以技术创新作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是个漫长的周期,很可能会错过产品推出的最佳时期。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政府和媒体都热衷于讨论银行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如无形资产抵押融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在大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科技信贷部门等手段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也通过设立贷款风险补偿金的方式进行引导,鼓励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建设多渠道金融支撑体系,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三、建议
由上述融资渠道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融资难的问题关键不是没有融资渠道,而是渠道不畅通,或者说没有足够的资金流支撑,如何突出重围?关键是要解决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合理配合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其独有的特点:第一,资金需求持续性强、频率高,对资金投入量的依赖度高,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用于研究开发活动和购置技术含量较高的设置,以保持持续创新的动力和能力;第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初始投入只是净投入,后阶段继续投入之后才有可能产出,收益时间的滞后、不确定,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性高,且风险越大,预期收益越大。因此,应选择与其融资特点相适应的融资渠道。
在我国融资难、资金流不充足,并不是社会真正缺少资金,而是因为过剩流动性不能有效转化。《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国储蓄率从2000年的37.6%提高到2011年的51.8%,与之相应,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接近40万亿元,可见我们民间资本数额的庞大。在我国并不缺少资金,问题在于这部分资金存放在银行中,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创造条件,借风险较小的正当投资,让积蓄的财富转化为资本的升值,让民间资本大规模投入实体经济。随着近几年“炒房热”、“炒蒜热”、“10天抢300吨黄金”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民间资本投资主体急需把失去流动性的资金重新投放市场,以期获得资本升值,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急需获得资金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他们有着共同的发展欲望。因此,民间资本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资金流问题的关键融资渠道。
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流,解决融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扫除资金流流向企业的障碍。风险投资是由资金、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和市场机会等要素所共同组成的投资活动,是一种权益性资本。它以投资换股权方式,协助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活动,与创业者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追求投资的早日回收,而不以控制被投资公司所有权为目的;投资风险大、回报高,并由专业人员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风险投资;投资对象一般是高科技、高成长潜力的企业。尤其风险投资喜欢投资于高成长性的高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所以引入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解决融资问题的非常好的途径。
因此,针对民间资本,可以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由风险投资公司集中分散的民间资本,并把这些资本运用于需要资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满足两个主体的发展愿望。在外部环境方面,建设信息公开平台,提高融资诚信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及可持续经营和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贺伦.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之路.天津人大,2011.5.
[2]谢冰、蔡洋萍.科技型中小企业立体式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财贸研究,2012.2.
[3]陈杰英.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南方金融,2012.8.
关键词:融资渠道;农户;借贷行为;CFPS
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编号:2016151)
一、引言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攻坚点,政府应引领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在推动农户增收与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农户借贷行为不仅有助于弥补日常消费资金缺口,还能满足生产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农户增收脱贫,减少贫富差距。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属于二元金融供给结构,农户主要融资渠道包含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正规金融和以亲戚朋友、民间借贷机构为主的非正规金融。
广大农户不同融资渠道下的借贷行为成为农村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众多研究:金烨、李宏彬(2009)利用8省农户家庭贷款数据,得出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人口特征均会对信贷需求及其融资渠道偏好产生影响。胡枫(2012)认为,社会网络对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影响比非正规金融渠道更大。王霞研究发现,耕地面积、家用电器价值、家庭年总收入、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均显著影响农户信用水平,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吕德宏通过研究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下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贷款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等层面19个指标对农户融资行为影响及其差异,发现两类贷款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各不一致,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
上述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均具有参考意义,但学者多以农户贷款总额为研究对象,或是针对某类农户借贷行为进行研究,尚未将主要融资渠道下农户借贷行为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本文从社会网络、从业类型、经济收支、家庭特征选取变量对农户借贷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再进行不同融资渠道的横向比较。这有助于发现不同渠道下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满足不同特征农户的融资需求,促进农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设定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以下简称CFPS)。CFPS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于2010年开展访问的全国性质跟踪调查。本文所使用数据为2010年初访家庭问卷数据库,包含14798户农村家庭的O钊牖У鞑槭据,样本覆盖除、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海南、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25个省、市、自治区。
(二)变量选取
为探究不同融资渠道下农户借贷额度的影响因素,选取了18个特征变量,研究其对农户各类借贷额的影响机制,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因农户借贷额中包含大量零值,为了保证农户融资渠道偏好估计的无偏性,不能简单地使用整个样本或直接去除非借贷农户的观测值,应将未发生借贷行为的农户也纳入样本,对非借贷农户观测值进行审查。本文使用Tobit模型来研究分析各融资渠道下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用公式表示如下:
[Yn=Yn*=α+β1X1+β2X2+β3X3+β4X4+ε Yn*>0 0 Yn*=0]
因变量Yn*为农户经由各渠道的借贷金额,解释变量X1、X2、X3、X4表示农户社会网络、从业类型、经济收支、家庭特征相关指标。
三、实证分析
本文以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亲戚朋友、民间借贷机构三类渠道所获的借贷金额为因变量,选取农户社会网络、从业类型、家庭收支等18个变量对其影响进行Tobit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一)社会网络与农户借贷额
社会网络对农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亲戚朋友借款有显著影响,对民间借贷无明显影响。其中春节来访的朋友户数对二者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社会关系的黏度越高,不仅有助于亲戚朋友借贷的实现,还会增大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送出礼物、礼金份数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成正比,与亲戚朋友借款额成反比。这是因为农户送出礼物、礼金份数也可作为衡量农户资金运转状况的因素,数值越高说明其偿债能力越强,正规金融机构愿意提供更大额度的贷款。相反,人情往来所展现出的良好经济状况会减少亲戚朋友的借款资助。
注:估计系数上的****、***、**、*分别表示在1‰、1%、5%、10%的水平上显著。
(二)从业类型与农户借贷额
从事经营农业、非农产业均与农户各类借贷额呈显著正相关,但经营非农产业的系数明显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系数。这是因为与从事农业生产对比,经营非农产业会为农户带来更高的收入,有助于农户信用的提升。而家庭成员外出打工会对民间借贷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原因是外出打工会增大坏账的可能性,民间借贷索偿款项的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会减少向外出务工农户的贷款。
(三)经济收支与农户借贷额
从家庭支出来看,农户家庭总支出与借贷额均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支出越高,其融资需求越大,借贷金额也越大。商业保险类支出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额、民间借贷额均呈显著正向关系,与亲戚朋友借款额无明显关系。这说明商业保险类支出不作为亲戚朋友提供借贷时的考虑因素,而对于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组织而言,商业保险类支出为农户偿还借贷额提供保障。在家庭收入方面,家庭总收入与非农经营收入均通过了前两类借贷额的显著性检验,但与民间借贷无关。亲戚朋友会倾向于借款给存款少、农业经营成本高的农户。
(四)家庭特征与农户借贷额
家庭规模、家庭最大年纪通过了三类融资渠道下农户借贷额的显著性检验。家庭规模越大,财富创造能力更强,农户信用越高,所获得的借贷金额越大。反观家庭最大年纪与农户借贷金额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家庭最大年纪越高,会加重农户家庭负担,不利于农户信用评级,会减少农户的借贷额度。受访者智力水平仅对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额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访者智力水平较低的农户家庭本身对于外源融资渠道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同时正规金融机构也会更倾向于贷款给家庭成员智力水平高的农户。
现住房市价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额呈显著正相关,与亲戚朋友借款额呈显著负相关。住房市价低的农户经济状况也相对较差,较少发生不符经济条件的支出,其融资需求偏小。其次,住房作为农户抵押物之一,市价越高,正规金融机构会授予更高的信用等级,提供更多的贷款金额。亲戚朋友则会倾向于借款给住房条件较差的,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渠道贷款的农户。赴商业中心所需时间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民间借贷的系稻为正。这是因为商业中心的远程距离会使得农户日常融通资金次数降低,因而借贷额会相应提升,但对亲戚朋友借款无明显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社会网络能够充当抵押品,对农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具有推动作用,甚至超过对亲戚朋友借款的影响力度。这说明社会网络丰富的农户更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与亲戚朋友的借贷款,其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大于亲戚朋友借贷额。
(二)相较于从事农业生产而言,经营非农产业能为农户带来更高的借贷额度,按正规金融机构、亲戚朋友、民间借贷组织的顺序,借贷金额增量逐渐增大。外出务工农户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资金融通的可能性更小。
(三)存款少,现住房市价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高的农户更易获得亲戚朋友的借款。家庭收入、抵押物价值、智力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农户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无论选择何种融资渠道,家庭规模、家庭总支出与农户借贷金额均呈正向变动,家中老人年龄越大,所能获得的借贷资金越少。
上述结论表明,单一融资方式不能满足农户多样化信贷需求,应实现各融资渠道、分工互补。首先,在正规金融渠道方面,应结合农户特征有针对性地调整与创新信贷产品,满足更多农户多样化的借贷需求。其次,因农村金融体系仍不健全,非正规金融仍未农户借贷主要渠道,促进农村地区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企业等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政府部门监督管控。最后,应加强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合作,充分利用非正规金融信息优势,发展农户联保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农村社会网络信用应用于商业信用中。这有利于帮助农户增收脱贫,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体系,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健康、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烨,李宏彬.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J].金融研究,2009(04):63-79.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目前,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中小企业的资金越来越紧张,与此同时,银行准备金率上调,由图1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呈上升趋势,这使得中小企业融通资金变得更加困难。从5月18日起,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大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中小型银行则达到17.5%,再次刷新历史高点,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来挑战。
事实上,中国的中小企业约有1023万户,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中小企业习惯了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生存,一旦紧缩银根,资金问题便显现出来。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力,从根本上改善中小民企业融资状况,在此时显得尤为迫切。
一、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分为内源融资渠道和外源融资渠道两大类。其中,内源融资渠道包括内源性权益资本融资渠道和内源性债务资本融资渠道,外源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渠道和政策性融资渠道等。在实际中,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主要是依赖业主投资、内部集资和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尽管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也被使用,但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仍很有限。
1.银行借贷难度大。伴随着规模紧缩,银行信贷资源更多地倾向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风险小的大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资金的青睐。与此同时,贷款的审批程序也变得更为严格,加大了基层贷款操作的难度
2.直接融资可能性小。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股票、债券等工具从资本市场融入资金,但是证券市场未能在中小企业中盛行。
3.依赖非正规融资渠道。在获取银行贷款受阻后,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
近期部分典当行、小贷公司月息普遍在1.5-2分,折合年利率达18%,民间借贷利率月息在2-3分之间。在高息驱动下,很多不少原本投资于实业的资本也开始发生了转向,由于实体经济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且正规银行贷款持续收紧,很多中小企业资金断裂,无法履行债务。
4.融资成本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筹资费用。据江苏省发改委公布的数据,1-2月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利息支出分别增长40%和36.7%,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银行“惜贷”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所以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根据所有制、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银行偏向公有制大企业。
由于中小企业的特点是变数大、风险大、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类型多、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负债能力有限,因此加大了融资的风险。而对于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来说,需要实行谨慎管理的原则,尽管现在政策在往中小企业贷款上倾斜,但由于资金需求实在太大,加上总体额度紧张,因此还是有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取得贷款。并且,由于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严重缺失,信用制度建设落后,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滞后,因此,银行获得的企业信息往往是片面的。
(二)资本市场不健全
中国企业上市成本过高,上市门槛过高,现行的资本市场主体是为了国有大型企业融通资金,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长时间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很多省市没有地方或区域性的资本市场,没有集中交易未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的场外市场。
我国的债券发行采取公募方式,对发行人的主体资质、信用级别、发行金额、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严格,如相关法规规定: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这为之后企业债券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国内债券市场存量已达19.7万亿元,市场整体交易量为38.8万亿元,40%的净资产债券比例限制已经成为很多优秀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障碍。
(三)民间借贷风险大
企业的融资时效性要求迫使中小企业求助于手续简便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虽然这些渠道的融资成本往往高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但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要求,民间借贷等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补充。但是非正规融资渠道风险大。民间金融的风险难以估计与控制。从民间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来看,由于民间金融一直未得到国家积极的政策支持,再加上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使得民间金融机构在吸纳资金的活动中必须提供较高的利息,与此同时在贷款活动中必然会收取更高的利息来覆盖其成本。这种居高难下的融资成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出来非常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加速资金断裂,加大企业倒闭的风险。
(四)融资成本高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筹资费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借款方面不仅与优惠利率无缘,而且还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借款更多的浮动利息。如果中小企业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要支付更高的融资成本。
(五)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之所以会出现融资困境,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自身竞争力不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是依靠国内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来维持低价格而得以生存和发展,没有较高的盈利能力。第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虽然有些中小企业企业家非常成功,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第三、经营体制存在缺陷,缺乏风险意识。适应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准备一定的流动资产来应对货币紧缩时的资金短缺状况。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人民银行要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1.央行应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适度放宽对其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并调动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2.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探索通过财政贴息和奖励等形式,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中小企业贷款机制和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开展股权质押、票据质押等不同形式的贷款,不断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3.促使中小型金融机构主动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应改变经营理念,主动为中小企业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4.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积极作用。民间金融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和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应对阻碍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关规定等进行修改或废除,通过市场公平竞争,让银行逐步取代高息的民间借贷和地下钱流。
(二)大力推进中小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
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更有效、更大程度地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条件;有利于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减少投资波动诱发的宏观经济波动。2009年推出的“创业板”解决了一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数量有限,还应加快新三板和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
2.积极培育和发展债券融资市场,大力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科研开发的创新能力。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完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的法律法规,扩大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地域规模,同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
(三)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1.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应因地制宜,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小企业应积极借鉴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建立和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特点、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机构;推动企业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较为科学的经营决策程序;继续推进中小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适度改变企业运行模式,企业留存适量流动资产,以备财政紧缩银根时使用,减少资金不足甚至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3.努力争上“创业板”。创业板,就是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的股票市场,进入创业板的门槛比进入主板的门槛低一些。大多数新兴中小企业,往往具有成长性高、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资金需求量大、业绩不突出等特点,证券市场的多层筹资功能可以改善中小企业对投资的大量需求,同时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企业成长。
(四)其他方面的相关对策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至关重要。信用体系可以通过大大降低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起的潜在成本,从而对中小企业信贷产生激励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还是银行,但由于中小企业市场竞争风险大,又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因此,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在信用担保体系方面,尽管我国已经全面启动中小企业信用工程,但目前提供的融资数额远未满足中小企业的现实需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必须有一个明确而合理的定位。也就是说,它并不能完全取代目前民间金融组织在中小企业信贷中的作用,它作为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中介,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甄别和监督来解决商业银行信贷中固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增加商业银行进行中小企业信贷的动机及信贷供给。在此过程中,信用担保体系将因为其付出了监督成本以及所承担的信用风险,应对中小企业收取一定数量的费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网news.省略/fortune/2010-05/14/c_12102294.htm.
[2]国务院.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12).
[3]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刘国光.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债务结构
在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提升,但同时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我国长期的货币超发和信贷的超水平投放,由此导致的房地产业负债规模和负债程度都很高。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持续维持在高位运行且国家近年调控房价力度较大导致房地产企业融资受限,融资规模变小,直接制约了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我国房地产融资现状分析入手,并提出了房地产企业如何拓宽融资渠道的对策。
一、融资概述
融资就是资金的融通,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看,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是一种资金的单向流入的活动。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筹集资金总是基于一定的动因的,一般来说企业融资主要是出于扩张发展、借新债还旧债或者是基于以上的混合目的。从广义上看,融资也叫金融,是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资金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是一种资金的双向流入和流出活动。
二、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状况分析
1、经营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仍处于规模普遍偏小、风险较大的阶段。2003年全国范围内房地产企业为37123个,被明确划分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的上市公司仅为59家,仅占全国房企的0.16%。行业平均利润率较高,行业发展时间尚短,还没有完成优胜劣汰的过程是导致此种情况的基本原因。2001年-2010年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逐年增长,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步入了“黄金期”,无论是发展规模或是销售利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资金实力不断扩充,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较大份额。但与其他房地产市场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代表中国的房地产企业精英的上市公司在规模上也明显处于劣势。截止2010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北京城建、万科等七家公司总资产虽然已超过400亿元,但与香港的长江实业、新鸿基等资产早已超过1000亿元的地产公司相比,中国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规模仍然偏小。
2、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经济年鉴
从2004-2010年间中国房地产资金结构分布情况(见表1),可发现下列特征:从总体规模上,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投入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贷款规模和资金投入规模快速增加也使得我们不能忽视资金风险。尽管经过近些年来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风险整体下降了,但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比例逐年提高,实际上这部分资金主要由商品房销售收入转变而来。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龙头――万科集团为例,2009年以来,万科公司债务和权益资本总额的增长率在40%以上,甚至超过了土地资源储备增长的速度。从总体的资产负债水平看,万科与全国房地产企业平均高达74%的资产负债率相比,还是处于财务安全边界内。从短期融资方面来看,万科短期融资一度所占比例过高,2011年三季度,短期债务占到了总债务的85%,债务长、短期结构严重失衡,万科短期偿还债务风险加大,从融资渠道方面来看,由于银行两次加息和“121文件”的出台,原本是房地产行业主要融资渠道的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种经营性举债融资渠道还有银行借款急剧缩减,万科开始拓展其他融资渠道,主要有基金、信托和股权融资三种渠道。但是前后融资所得数目还是难以弥补新建项目所需的融资需要量,万科的资金缺口将会更大,短时间内仍难摆脱投融困境。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龙头万科集团资金状况的不佳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出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不佳的现状。
3、房地产企业债务结构特征分析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直接支持企业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通过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增加房屋销售和扩大房地产需求。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命脉。负债生存是中国房地产公司的实质。因此,房地产行业经营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一个高负债的行业。早在2005年时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已高达75%,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是因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定向增发等股权融资手段筹集资金。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圈钱”活动受到遏制以及资本市场不景气,导致房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越来越困难,进而在外部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使得房地产上市公司寻找股市之外新的融资渠道。2010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增大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从债务来源结构特征来看,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单一,大部分依赖于外部资金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民间资本获取较少,而且,在现阶段国家宏观调控情况下,企业销售不畅,导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比其他行业高。从债务期限结构来看,由于中长期的贷款审批难度大,无法满足企业大规模融资,导致很多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大多来源于银行的短期贷款,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短期偿还债务的压力增大。
三、对房地产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路径思考
1、改变融资观念,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从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来看,当前不仅仅是缺少资金来源、资金来源单一,更重要的是缺少如何找到适当的融资渠道的方法。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建立正确的融资观念,善于利用多种融资方式,缓解目前房地产企业融资压力。首先,房地产企业要建立融资战略,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如创业期从担保公司获取创业启动资金,成长期与银行借款拓展业务发展,成熟期甚至可以引入风险基金或上市融资等等。其次,房地产企业可以开发民间融资渠道,目前国家正通过多种政策形式为民间借贷行为松绑。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该充分运用国家的金融政策和对民间资本合法化的有利政策空间,改变过去房地产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融资或等待机会上市融资的狭隘融资观念,应该把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拿到地面上来,应拓展工作思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壮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实力。
2、发展直接融资渠道融资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自身积累经验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急需打开“外源之门”,从而在根源上缓解房地产企业融资困难的紧张局面。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完善债券融资市场,发展完善股权融资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调整改善资金来源结构,构建直接融资体系对满足房地产企业的长期性资金需要符合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房地产企业资本服务市场。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资本融资市场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就其分工来看,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同时结合房地产企业实际,应在产业集群中进行产业连接,组合房地产集团企业,对符合上市条件的,积极促成其上市,通过规模的积聚效应来最大限度筹集发展资金。
3、大力发展房地产公司债券
房地产产业通过发展债券市场,可以把社会资金吸引过来,变成一种大众化投资方式,实现房地产投资的社会化。目前房地产债券市场在国内还很难发展,主要表现在债券市场规模偏小,债券产品单一,风险较大,尚未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和债务清理机制,使得现有债务市场运行很不规范。但在房地产投融资机构的转型阶段,房地产债券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政府应该从政策、法规、制度上为企业利用债券融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放宽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同时逐步放松对企业债券的利率约束,给予房地产企业充分的自利。其次,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提高企业债券流动性和可转换性,建立投资企业债券的风险转移机制。再次,要增加房地产债券的品种,增加长短期债券发行配比额度,完善评价债券等级的中介市场,确保房地产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4、扩大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的渠道是负债对象管理的基础,负债融资的来源不同使得债权人类型的不同。在美国,房地产投资机构很多,融资渠道相当广,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债权人主要可分四种:存贷款机构,寿险和养老基金机构,中介、抵押和信托机构,以及联邦政府相关机构。而在我国,房地产企业单一的负债融资的银行借款渠道造成了我国房地产企业负债融资对银行负债的严重依赖。要摆脱这种依赖,降低负债比例,扩大房地产金融势在必行。同时依托房地产企业的资产优势,大力发展资产抵押市场,各类抵押公司即中介机构,为开发商或者房地产购买者寻找投资来源,并为投资者发放房地产贷款。随着二级房地产市场中抵押贷款的增多这些机构日渐活跃起来,从事住宅和收益型房地产贷款的发放和服务性的工作是它们的主要业务。但这类负债融资渠道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的证券化。
参考文献:
[1]王冬霞,姚金杰.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2009(1)
[2]杨方敏,罗鹏.我国房地产企业负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5(10)
[3]李丹.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J].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6(12)
关键词: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律完善
中小企业已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就业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经济基础的重要动力来源。自2001年入世以来,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投资主体日益活跃,市场的开放化和经济体系的完善给予中小企业发展以新的机遇。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信低、规模不大、可予以支配的固定资产有限、内外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自身缺陷使得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贷款融资渠道十分有限。银行因为保护自身贷款安全选择资信好,偿贷能力强的企业作为信贷对象,而中小企业则大多数依只能靠内部融资或转投向民间资本来解决自身资金问题。
一、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对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及影响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对我国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和正规融资途径的苛刻限制决定了中小企业若要谋求发展就需要走向民间融资的道路,通过民间融资获得资金。
首先,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要补缺形式,民间融资能够极大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中,中小企业必须提交大量材料以让正规金融机构了解其企业实力,同时金融机构在发放数额较大的贷款时会让企业提供与其融资数额相对应的担保。而作为中小企业资金薄弱即是他们需要融资的初衷,所以他们往往不能提出相应的担保,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而民间融资则恰好是正规融资渠道不畅下的补缺。民间融资的方式灵活,多数情况下无须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因此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另外民间融资的手续简便,效率高的特点也提高了中小企业资金周转的周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其次,民间融资可以作为正规融资的补缺,加强资金的配置,促进市场运作的协调性。民间融资具备的信息优势可以使贷款方较深入地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未来发展前景和借款方的信用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一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做到资金的及时配置。此外,中小企业在正规融资方面的困难,使其资金难题无法解决,依赖正规融资机构的资金支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多数时候不太现实,此时民间融资即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出路。可以看出,民间融资可以起到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提高资源配置的良好作用。
第三,督促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民间融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管理方法,越来越正规的民间融资渠道给正规融资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正是民间融资的方便、快捷、灵活、无担保等诸多特点让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民间融资的手段来进行融资。无形中正规金融机构的客户源被民间融资抢走,这有利于正规金融机构反思自身的不足,完善他们的体制改革。民间融资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已有其创新和独到之处,这些优点我国金融金机构应该效仿吸纳,不断完善自身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为我国的融资市场带来新的生机。
最后,民间融资与中小企业相生相惜,其促进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减低中小企业的风险。只有保障中小企业的资金畅通才能保障其自身的发展,民间融资的渠道时常来源于熟人社会,贷款人一般均与借款企业有密切的联系对借款企业有详细的了解,贷款人有条件对借款企业进行监督,鞭策借款人谨慎投资,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对经济社会的消极作用
虽然中小企业通过民间融资可以带来企业的兴旺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民间融资市场的不规范仍会给社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首先,民间融资可能影响国家货币安全和产业政策。民间融资的资金脱离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监管之外,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容易滋生犯罪。国家的产业政策都有严格的标准,对于国民的重点产业国家会有特殊的资金政策,然而民间融资可能会造成各产业间资金结构不协调,导致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出现资金流失的危险。
其次,民间融资冲击着我国的正常金融秩序。民间融资由于缺乏法律的监管,对于融资各方面不像正规金融机构有明确的规定,它们趋利而行肆意规定利率等行为对正规金融机构形成很大冲击,易导致金融市场混乱。
第三,民间融资使不法之徒有可钻法律漏洞的空间。我国法律尚未明确的界定出合法民间融资与非法民间融资的界限,造成民间融资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中间地带加之民间融资拥有极大的隐蔽性,脱离在法律正规金融机构监管之外,从而导致一些别有居心之人打着合法融资的幌子实际从事非法集资、或洗钱等犯罪行为,影响我国金融秩序的安全。
最后,民间融资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风险。在正规融资手续繁杂获贷率不高的情形下,中小企业乐于采取手续方便的民间融资方式来获得资金。久而久之,一些不缺钱的中小企业看到民间融资市场的有利可图,便会形成中小企业直接的资金借贷。此举将极大的威胁着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一旦某家中小企业资不抵债,则会影响到借款给它的企业,随之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民间融资的举措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体制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存在诸多限制,现有的对于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散乱无章,协调性差,约束力弱。深化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扭转中小企业在我国融资难的困境。改革民间融资的体制首先应从现有的法律制度着手。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不能仅靠自身的资本积累来解决,拓宽现有的融资渠道,是有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有效方法。我国中小企业是以民间融资为主,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为辅的手段获得资金,但民间融资的隐蔽性和不规范性往往使中小企业承担很大风险。拓展多种融资方式渠道使中小企业具有多种融资途径可以降低民间融资的风险,也可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制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予以全面规范
目前我国对于中小企业民间融资仍处于法律的真空状态,正是由于民间融资的游离状态才使得民间融资市场的混乱和不安定。及时制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有利于规范民间融资市场,打击金融犯罪,引导民间融资走向法律的轨道。制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应当根据《宪法》、《民法通则》等基本法律的精神,再针对民间融资的具体特色量体裁衣,打造出一部针对民间融资特点、适应民间融资发展的法律。
(三)、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能够提高中小企业获贷率,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目前没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小企业信贷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以防范民间融资风险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民间融资对我国经济所起到的社会作用不可小觑,通过上述方法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相关制度,加强民间融资监管力度、改革民间融资监管体系,保障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从而造就健全安全的金融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冬梅.间融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企业经济,2006,(6):186-188.
[2]张玉明.金融、非正式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9):10-13.
[3]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瓶颈 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中处于重要地位,在2013年,中小企业贡献了58.5%的GDP,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企业规模小,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在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瓶颈,出现了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尤其是低端制造业,出现了大批倒闭或关门歇业的情形。纵观我国的经济形势,不难发现融资渠道狭窄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政策的支持和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也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的狭窄。通常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三类,即借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在健全的资本市场中,三种融资方式都较为普遍,企业的融资渠道也较为广泛,但是在我国的市场中,中小企业难以发行债券,股权融资也很少,基本上都是靠借款来补充企业的现金流。银行是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枢纽,中小企业的资金大部分是从银行借取。一旦银行收紧放款,中小企业将难以获得贷款,只能依靠民间借贷筹资,而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很高,一些民间借贷的利息率甚至要高于中小企业的年净利率,造成还款压力巨大。
在股权融资方面,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有较为发达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从而持有中小企业的股权,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但是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很大一部分风险投资都投向了成熟型的企业,在这些企业的上市前夕进行投资,发展规模小的企业很难获得风险投资,造成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股权进行融资。我国的债券市场还不发达,市场中主要还是国债,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很小,而且只限于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小企业基本上无法通过债券进行融资。而在美国则有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来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划分,从而确定不同的债券发行利率,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
2、企业规模小,信贷风险高
由于融资渠道限制,中小企业基本上只能从银行获取贷款,来缓解资金的压力。但是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偿债能力有限,一些银行为了规避信贷方面的风险,对于中小企业的借款限制较为严格,银行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国有企业服务,在“抓大放小”的影响下走向了“扶大冷小”的局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的信贷资金通过政府的媒介作用,流向了大型的国有企业。由于我国的银行商业化经营机制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银行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还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对市场中小企业的重视不够,忽视了蕴藏巨大市场的中小企业。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产状况难以满足银行的标准,而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通常银行在审核客户资产状况时,很关注企业的现金流,如果现金流紧张,将直接影响银行的放款,而很多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已经出现了资金紧张,甚至是资金断裂的情况,这就造成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很高,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还可以从担保市场获得资金,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我国的民营担保行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论是发展时间还是市场机制,都存在很多的不足,民营担保行业一直发展的步履艰难,尤其是“中担、华鼎事件”等发生之后,整个民营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萎缩的情况,这让中小企业从民营担保市场融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无法从民营担保企业中融资,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受到限制。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信用担保机构进行融资,但是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还很不健全,民营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担保行业的问题几乎在每一个省都有不同程度地表现。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资产少,抵押物少,如果没有担保公司担保,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政府为帮助企业融资一般会成立政策性担保公司。从建立目的看,这些政策性担保公司是为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任何有融资需求的实体企业都能成为其服务对象,但是这些公司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有特定的服务对象。这些服务对象要么是政府着力扶持的民营企业,要么是国有企业。一般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很难“被服务”。
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担保需求没有因为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成立而得到满足。中小型企业融资担保需求在民营融资担保行业出现后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中国实体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因为民营担保公司的出现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目前,由于宏观经济下行,民营担保公司面临生存困境,为减少亏损,只能断臂脱身。民营担保行业开始陷入持续低迷状态。大批民营担保公司的退出,会让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供给减少,很多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难无疑会雪上加霜。一批中小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倒闭。这会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
二、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