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苗族的传统文化

苗族的传统文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4 16:40: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苗族的传统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苗族的传统文化

第1篇

关键词:麻文化 苗族 文山 女性 表现形式 舞蹈动律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阔、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善于纺织刺绣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和广西等省区。由于苗族在历史上迁徙频繁, 分布广阔造成支系繁多,在苗族整体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支系之间,或者是同一支系内部之间的文化,又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在服装的不同、语言的不同、舞蹈的不同等等,因此造就了苗族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翻开苗族的历史我们发现,有一种技术它从古至今、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那就是苗族人民引以为荣的麻纺织技术。它在苗族发展的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整个苗族独特的、共同的经济活动现象之一。如今苗族人民对麻的需要已由最初的御寒,发展到现在已赋予了它更多的文化需要,已由生存的需要发展到文化传统的需要,构成了苗族特有的麻文化,它和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生在一起形影不离。

本文就以云南省文山州苗族为案例来分析在麻文化影响下的文山州苗族女性的舞蹈特点,向人们展示文山苗族独特的麻文化、审美风格和舞蹈特点。

一、文山州特有的苗族麻文化历史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壮族和苗族为主要的居住民族的自治州。文山的苗族支系大致分为:素苗、白苗、花苗、汉苗、歪苗、红头苗、青苗、红苗八种。据文山州《邱北县志》所记,苗族进入文山是从14世纪以后由湖南、贵州、广西等省迁徙而来。由于他们迁来的时间比较晚,坝区和河谷区已为其他民族所居,只得进入山林,住在高山山巅和半山腰,聚族而居。文山地区有句俗语:“苗族住山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这句俗语反映了苗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

虽然苗族擅长于利用植物进行纺织,但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温度的不同,各地的苗族种植的纺织必需品又有所不同。居住在西部川黔滇次东部和中部的苗族,因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暖,所以这两个地方的苗族主要种棉花织棉布,也种麻,但是数量很少。居住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地区的苗族则因为地处高山峡谷和石山地带,土层薄,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寒凉,所以主要种植苎麻、大麻,羊毛和野生火草来纺织麻布。但是,云南省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的苗族,由于地处高原山区气候寒凉,土地贫瘠,他们只种大麻来纺织麻布。因此麻在文山苗族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麻纺织活动在苗族生存中的重要性,为了尊重苗族的风俗习惯,照顾苗族群众的特殊需求,50年代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和政府还专门给苗族社员留了麻塘地。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1958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保留了这一特殊的政策,规定每户苗族留0.3亩麻地。由于党的这一民族平等政策,使得苗族的麻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文山苗族还大量地使用麻进行纺织。由此文山苗族使用麻的历史比其他地区长,因此又产生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苗族麻文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二、文山州苗族女性舞蹈的表现形式及动律特点

(一)麻文化影响下的表现形式―题材特点

文山州苗族舞蹈的题材主要来源于三大方面:1.反映人民生产劳动的舞蹈题材,如:纺麻舞;2.反映祭祀的舞蹈题材,如:铜鼓舞;3.反映人民生活习惯的舞蹈题材,如:芦笙舞等。而文山苗族女性舞蹈大多数则是以反映人民生产劳动的舞蹈题材为主。

苗族人民对麻制品的喜欢度及使用率,是其他民族中少有的。在日常生活中,麻制品广泛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拴牲口、打猎用的的麻绳;盛放粮食的麻布口袋;日常所穿的麻布衣服、裙子等。而这些麻制品都出自于勤劳、富有创造力的苗族妇女,苗族妇女只要双手一闲下来就会不自觉地搓麻线,纺麻布,直到90年代初期,文山城的大街小巷随时都还能看到苗族妇女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街边、聊着天,走着路搓麻线的情景。由于文山苗族比其他地区的苗族使用麻的历史长,所以它在保留传统的麻文化的同时又融合了一些现代的审美元素及现代气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苗族妇女对服装的色彩、花系的审美变化、对舞蹈动作元素的创新发展等。当地的这一特点在文山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的大量的苗族女性舞蹈中得以充分体现,如:《纺麻》《花裙舞》《滚新麻》《搓麻》《七彩裙》等舞蹈,都是以苗族妇女纺麻过程到织出漂亮的麻裙这一生产过程为题材线索,进行加工提炼创作出的舞蹈,它充分体现了文山特有的麻文化,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地苗族妇女勤劳善良、乐观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

(二)舞蹈的动律特点

文山苗族女性舞蹈的动律特点有几个方面:

1.麻裙的影响

一条用纯麻做的麻裙是非常沉、垂的,因此苗族妇女穿着它走动时,裙子就会随身体的移动自然地左右摆动起来。在90年代初期时,苗族妇女穿着纯麻做的花麻裙来赶集,裙子随着胯部的左右摆动而向两边摆起来,就像挂钟的钟摆一样向两边摆荡,再加上麻裙发出的嚓嚓声,真是文山一道特有的风景线。当时能拥有一条苗族花裙是多少其他民族女孩梦寐以求的事情,可见苗族花裙的魅力所在!在舞蹈中,随着大幅度的胯部摆动,麻裙像一片翻滚的浪花,让人眼花缭乱,形成了苗族女性舞蹈的一大亮点。所以苗族麻裙的摆荡这一特点,是文山苗族女性舞蹈的动律核心及根本。

但随着全球的一体化,全球性的禁种大麻政策的原因,现在苗族麻花裙已由其他面料代替,使得花裙的垂感和动感大打折扣,为了保留苗族女性的舞蹈中裙子的摆荡这一特点,现在的舞蹈中则加强、加大、强调了胯部的左右摆动和左右划圆的舞蹈动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留苗族舞蹈裙子的摆荡这一风格特点。

2.摆裙的动律特点

文山苗族女性胯部的左右摆动和左右划圆的动律特点是:在苗族舞蹈特有的共性特点一顺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特有的舞蹈动律――摆裙,即交叉式的扭腰摆胯。

交叉式是指左胯对右手,右胯对左手的交叉动律。而交叉式的扭腰摆胯,即:上左脚,左胯带动左手同时向前顶胯出去,左手向前时左手手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做顺时针划前半圆, 这时左胯于右手相对,随后,右手手臂从前向后以肩关节为轴心做逆时针划后半圆;上右脚,右胯带动右手同时放松向前,右手从后向前时右手手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做逆时针划前半圆, 这时右胯于左手相对,随后,左手从前向后时左手手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做顺时针划后半圆,就这样交替进行,它不同于其他苗族一顺边的顺拐动律。

3.前脚掌为支撑点、重心向上

前脚掌为支撑点、重心向上也是文山苗族女性舞蹈动律的另一个特点。贵州的苗族舞蹈是重心向下,全脚掌进行踩踏的上下动律,而文山苗族则是身体重心向上、两脚前脚掌为支撑点的左右动律。在这一舞蹈动律的基础上胯一直以摆裙动律摆动,两手手臂在放松的状态下跟随身体在体侧交替划圆,这一基本动律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苗族的整个舞蹈动作中。这一基本动律使得苗族女孩的步伐更加轻盈、灵活,仿佛是在山林中飞舞的蝴蝶。

文山苗族在麻文化的影响下,舞蹈表现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呈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一个摆裙动律,一个前脚掌为支撑点、重心向上是文山苗族女性自己特有的舞蹈动律,前者不同于贵州苗族一顺边的动律,而是交叉式的,后者又不同于贵州苗族舞蹈的重心向下,全脚掌进行踩踏的上下动律,则是身体重心向上、两脚前脚掌为支撑点的左右动律。其次在舞蹈风格上文山苗族女性舞蹈和贵州苗族女性舞蹈热烈、奔放、飒爽英姿的风格截然不同,它具有轻快、妩媚、轻盈、婀娜多姿、柔中带韧性的特点。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气候及风土人情的不同,使得苗族各支系之间的舞蹈又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真正地充分体现了苗族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也正是这些多样化形成了苗族民族文化的斑斓万千和繁荣昌盛!

基金项目:

本文为校级科研委托基金项目《文山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开发》的支撑材料,课题编号11WSWT01。

参考文献:

[1]马曜.云南民族工作40年[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2]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3]熊丽芬.云南苗族原始麻纺工艺[J].云南文物,1996,(02).

第2篇

苗族本身没有独立的语言文字,相关的表达通常需要利用苗族歌谣、一些传说以及工艺美术品来表达。自古以来,苗族人民就对一些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情有独钟,习惯性的将客观自然界所存在的事物当作自身图案象征的来源。例如,苗族将蜘蛛花用来象征祖先们的英勇,以虎爪花当作苗族历史迁徙过程中与老虎搏斗的场景。服饰作为苗族文化、图案的载体,其图案多为抽象的几何形体,每一个图案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来源,因此图案对于色彩、造型和结构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虽然苗族人们的传统服饰图案多为对自然界和借鉴和模仿,但在艺术表现方面却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事物本身的形象特征。在苗族服饰图案文化中,图案的类型主要划分为四大类:单型、连续型、适合型、综合型四种。单型图案多为抽取出来的单个图形符号或是以某种物象变形而产生的图形,主要有太阳图案、星辰图案、十字图案、蝴蝶图案等。连续型图案主要是针对一个或多个图案加以重复的复制,可以左右、上下方向延伸达到图案的无限重复性。适合型图案往往由一个或者几个图案共同组成,可以当作一个独立的图案进行装饰。综合型图案通常被用于腰带、背带装饰,其图案可以包括上述三种类型图案,组合性很强。苗族服饰图案文化可谓是种类繁多、内容多样,变化万千,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二、现代陶艺产品设计中苗族传统图案的运用

1.苗族传统图案运用的价值

艺术品本身体现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设计过程中,对图案和色彩的运用。从艺术品的使用价值角度考虑,艺术品最大限度的存在可以通过自身的视觉美,也能让消费者享受到视觉体验和艺术品的文化内涵。相比于一些简单的工艺品,陶艺产品主要依附于高价值的陶艺品来获取效益,单纯具有欣赏价值的陶艺产品并不能带来可观的效益,更不能与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相媲美。而苗族传统图案正赋予现代陶艺产品追求的文化内涵,二者之间的相结合完美体现着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而产生的效果。当现代陶艺设计产品融入传统图案元素,不仅提高了陶艺产品自身的艺术性,更进一步提高了陶艺产品的内在价值。

2.苗族传统图案运用的方式

相比于图案在服饰中的运用,现代陶艺产品中图案的运用显得相对较小,也正因为如此,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陶艺产品中的运用显得十分灵活,便捷。例如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人物花草图案等,在现代陶艺产品设计中均可以充分展示且能够创新运用。此外,根据现代陶艺产品设计过程中所要求材料的不同,对图案的挑选寄运用也不尽相同。图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可以先将图案元素运用在整个陶艺产品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进行处理。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茶具为例,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蜡染的点染方法将图案压印在泥坯上,一些复杂的图案展现在茶具上就相对容易多了。因此,现代陶艺产品设计中对苗族传统图案的运用,需要根据自身的创作特点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起来。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湘西苗绣;纹样;审美;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51-01

一、湘西苗绣溯源

历史上苗族迁徙频繁,造成群落的分割与断裂,使得今天苗族地理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明显,也使得现在各种苗族服饰交错分布。因为没有文字,苗族口传心授的历史传承使苗族的历史变得模糊,史学界专家对苗族族源的研究有不同的说法,从支系看,湘西苗族属于红苗。“红苗”是明清时期分布在湘西、黔东的苗族支系,因当时苗族妇女穿红布绣花裙得此名。

二、湘西苗绣纹样审美特征

(一)湘西苗绣纹样的色彩

湘西苗绣纹样用色鲜艳明快。于红黑两色基础上,重点施以青绿或墨绿,又有黄、白、蓝加以调和,富节奏感和活力。有学者认为这简约的用色观念也源于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无色论”。

(二)湘西苗绣纹样的造型和题材

湘西苗绣纹样造型和题材多取自大自然,显示出一种热烈的浪漫性。植物纹样有写实的折枝花纹,以平绣为主,色彩和谐淡雅。另外还有兰花草、石榴、葫芦、鸡冠花、水草等。此外,动物纹样有龙凤、麒麟、狮子、鸳鸯、蝴蝶、鱼、饕餮纹等。龙风纹主要有“龙风呈祥"、“凤戏牡丹"等。汉文化中龙象征天命、皇权。而湘西苗族认为龙是护家之神,用以祈求平安祥和。独具湘西特色的本土化龙形象的形成,源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如“牛头龙”、“狮头龙"、“龟龙"纹样等。鱼形的图案有鱼腹有子,象征女性怀孕。这些纹样都表达了吉祥、美满、多子等内涵,体现了苗族人的审美趣味。几何纹样有线状条状、三角形、菱形、八角形等,在不同服饰部位形成纹饰组合。几何纹饰的创作极富抽象美感。还有一些表达特定含义、记录历史的符号在湘西苗绣纹样中十分盛行。如“弥埋”与“浪务”纹样。

苗绣大量使用这些自然素材,或写实或写意,将苗服点缀的别有风情。显示了苗人的审美倾向。原始宗教中神巫意识也影响了苗绣纹样的发展。祭祀用品等亦有苗绣的体现。湘西苗绣还可根据服装衣襟、环肩,等具体部位的外轮廓选取合适的纹样,参考个人审美趣味和形式美规律来产生造型。从而寄托个人的美好情感。还有一些纹样把相似的元素,采取一定的手法合成新纹样。这也是湘西苗绣体现审美趣味的一种手法。

三、湘西苗绣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由于苗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及相对封闭的自然和环境,使得苗族古老的刺绣艺术得以较为完善的流传,那些年代久远、绣线及绣底的色彩与品质完好、纹样传统、绣工精良的作品都是极有价值且非常值得人们学习借鉴的。苗族刺绣集苗族历史、史诗、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的特殊性更使得苗绣具有相当的传承性。

在现代社会中,湘西苗绣纹样中依然保存着本民族原始艺术的特点,其中形象蕴含着独特美感,现代人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灵感。开发和利用这一民族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绘画艺术、装饰艺术都有着重要意义。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很多年轻的苗族人因为这一项传统技艺的耗时费力,转而把目光投向其他满足生活需求的工作,渐渐淡化了对苗绣的继承和发扬。对这一瑰丽的民族之宝――苗绣来说是不幸的。我们应采取保护措施为湘西苗绣这一宝贵艺术提供良性发展的可能,并勇于创新,赋予湘西苗绣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带动更多的传统民族文化一直延续发展,成为一种精神语言来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对传统的东西进行科学分析,继承同时有所扬弃。使其适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对传统技艺的关注,继承传统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与时效性,以及现代人的审美并不冲突。

如:在产品设计领域,有时可以模拟蝴蝶外形来设计产品的造型,而不仅仅是用花蝴蝶纹作为装饰。兰花图案在现代产品中国的应用――饰有兰花图案的机箱。

这些成功的设计案例,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了现代新意,在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向人们展示了清新时尚的艺术形象,使人们获得了视觉享受。

四、结语

湘西苗绣纹样体现了全民族的智慧,它蕴含的美学价值不仅属于苗族也属于全世界。它的发展方向值得人们关注。对湘西苗绣纹样审美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加系统的掌握学习和完善领略湘西苗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一种全新的审美角度去欣赏、探究湘西苗绣艺术魅力与价值对我们进一步探索苗绣根源与研究、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湘西苗绣艺术的传承与应用、对湘西苗绣纹样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借鉴和尝试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秉承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原则,顺应历史进程、时代精神主动、有选择的吸收苗族传统艺术的优秀之处。

参考文献:

[1]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第4篇

本文分别阐述分析了黔中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特征,提出黔中民族文化是以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

贵州安顺;黔中;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的多元并存。

一、黔中民族文化结构

1、黔中布依文化

布依族是从先秦时期的“越”、“骆越”、汉晋时期的“僚”和唐宋时期的“蛮”衍变分化而来。其族自称“布依”或“不越”,“布”是“人”或“民族”的意思,“依”、“越”是古越人对自己的称谓。安顺境内布依族多分布在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安顺市的许多乡镇,主要居住于河谷和坝区,大多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产粮区。其村寨依山而建,聚族而居,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旧州、双堡一带多为四合院。其族主食与汉族同,嗜糯食,婚丧、节日以及访亲拜友都需要糍粑和糯饭[1];喜酸食,俗语说:“三天不吃酸,行路打蹿蹿”[2];好酒,喜以酒待客。布依人的服饰随着民族交往日益加强,民国时期已有很大变化,特别是男装,基本与汉族相似,但在边远地区的妇女服饰仍然保持本民族的特点。镇宁、关岭、普定三县有些上了年纪的妇女穿裙,保存古老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裙式为多种多样的蜡染长裙,上着蜡染或刺绣的短衫,头戴假壳。具有代表性的是镇宁下慕役、江龙和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穿着,式样不但古老,而且端庄秀丽。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傣语支,没有方言之分,只有土语之别。布依族有“二月二”、“三月三”、 “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

2、黔中苗文化

黔中苗族多自称“蒙”,1951年国务院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和“苗”的历史渊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将之统称为苗族。安顺境内苗族分布于安顺市的7区47乡镇以及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处,山高水低,饮水困难,有所谓的“山苗水布依”之说,少部分居住在坝子地带。其住房大多依山而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是“吊脚楼”,“人居其上,畜养其下”的建筑。坝区苗族以大米为主食,山区苗族以玉米为主食。糯食是苗族的高贵食品,逢年过节要打糍粑吃并用以祭祀祖先,亲友拜访,婚姻往来都要用到糍粑。苗族喜欢喝酒,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许多农户都能自制酒曲,自酿泡酒和烤酒。苗族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男子一般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毛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妇女的服饰比较复杂化,大都穿着大领短衣,长的或短的各种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长裙长及脚背,有的短裙仅到膝盖。妇女盛装时一般都佩戴着多种银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第二土语区,各支系语音略有差异。苗族有跳花节[3]、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3、黔中白族文化

白族是古代“龙国人”与部分明代迁黔的南京(应天)人的人们共同体,又称“南龙”,是“南京”与“龙家”的合称。安顺境内的白族分布在安顺市的蔡官、华严、二铺、旧州、双堡等地区以及其他各县的部分地区。其村寨依山傍水,古代白族的部分寨子修筑有石墙,墙外有护“城”河,今安顺市的讨兑寨留存有遗迹。白族古代住房为木质结构,以双间为一幢,从坐房对向的左右两边起,第二排柱头上有不放穿方的双托,托的两端雕刻有龙头图案,名曰“龙头独架双托”,目前在安顺市的木头、讨兑二寨存有十多幢。现代建筑与汉族基本相同。白族服饰,男子多包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身穿白色对襟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臀环扭丝银镯,指戴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的包头,现今白族的服饰基本与当地汉族无异。其语言无方言差别,只有土语区分,但今天仅有极少数老人能说出少量单词。白族有七月初六和十月初一等民族传统节日。

4、黔中伊斯兰文化

回族在元代时随元朝势力的拓展进入贵州,安顺境内的回族多从威宁迁入,其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分散小聚居,二是山上多山下少。安顺市境内回族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顺着轿子山山脉和马鞍山山脉聚族而居,或居山颠,或住山坳,很少临河川居住。亦有少部分居住于城市,经营皮革等小手工业。其村寨多依山而建,寨内有供节日活动的公共场所“清真寺”,寺不论大小,常为四合楼建筑,内设“密窝”和经堂,是回族人民在节日请“阿訇”念经和礼拜的场所。住房同于汉族,不同的是堂屋不设“神龛”,有的只在正堂屋内放一香炉或挂伊斯兰经文或经文对联。其服饰城镇同于汉族,但在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时候,主要宗教人士穿着洁白的长袍,头戴白帽,而参加活动的人衣着也肃穆整洁。其农作物有玉米、荞、麦、水稻等等。主食同于汉族,禁止吃猪肉或自死动物(如自死的牛、羊、鸡、鸭)。其语言与当地汉族同。回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5、黔中仡佬文化

仡佬族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鸠僚濮”,自称“仡”或“仡佬”。安顺境内仡佬族分布在二铺、华严、蔡官、旧州和紫云、关岭、镇宁等县的许多地方。住房多是靠山而建,构造大多为石木结构,现今多被钢筋混泥土的平房所代替。仡佬族服饰造型讲究,式样美观,布料精湛,是本民族自制自织而成,历史上叫“兰干细布”,也叫“铁迪布”。“改土归流”以后,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在仡佬族地区实行了和汉族相同的政治制度,汉族大量迁入,使仡佬族古老传统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古式已经失传。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玉米、小米、高粱等杂粮为辅。嗜糯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要吃糯食,并以其作供品祭祀祖宗。好酒,有祖传的酿酒技术,招待亲友少不了酒。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僚语族仡佬语支安顺、普定方言,无文字。仡佬族有祭山节、尝新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6、黔中彝文化

彝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迁入安顺境内后与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彝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小盆地中。住房有石板房、瓦房,也有土木结构的双斜面茅草顶平房。彝族以大米、玉米、荞麦为主食,好饮酒喝茶,男子和老年妇女喜欢抽叶子烟。安顺境内彝族男女通常包青、蓝色棉布头帕,头帕较长,环绕多层,形成“大包头”。男、女皆在短衣、长裤外加穿青、蓝色长袍,系腰带。解放前部分地区的彝族还穿长裙,解放后彝族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或布依族服饰相同,但许多彝族女青年仍备有在节日或喜庆时穿戴的民族服装和首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东部方言。彝族有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二、黔中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

黔中安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多种民族传统文化并行发展、各种小传统文化交错并存的历史相当悠久。安顺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夜郎的属地,主要有濮、越等土著居民。战国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27年),庄西征,控制夜郎,部分楚人入住夜郎地。秦朝开道而置且兰、夜郎二县,始有华夏人零散迁入。汉武帝时置郡,汉人开始入境。蜀汉及南北朝以后,夜郎故地的土著不再称为“濮”或“越”,而通称为“僚”,他们与乌蛮和少量汉人杂居。唐、宋、元时为宋家、龙家、仡佬、苗人、仲家、罗罗等民族大杂居时期。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特别是明朝初年,大量汉人随军涌入,就地建立卫所。据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西南诸省》载:“其开设初只有卫所,后虽渐渐改流,置立郡邑,皆建于卫所之中。卫所为主,郡邑为客,缙绅拜表祝圣皆在卫所。卫所治军,郡邑治民。军即尺籍来役戍者也,故卫所所治皆中国人(指当时迁入的中原汉族)。民即苗也,土无他民,止苗夷,然非一种,亦各异俗。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龙家,曰曾行龙家,曰罗罗,曰打牙仡佬,曰红仡佬,曰花仡佬,曰东苗,曰西苗,曰紫苗。总之瓠子孙,椎髻短衣,不冠不履,刀耕火种,樵猎为生,杀斗为业。郡邑中但征赋税,不讼斗争,所治之民即此而已矣。”[4]可见当时民族关系之复杂和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之激烈。随着汉文化的渐进和商业往来的频繁,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大量的汉族官员、商贾、难民、移民进入贵州,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清代贵州各少数民族都视为“苗”,当时屯堡人也被目为“蛮夷”而以“苗”相称。在现代社会,安顺地区也交错分布着许多民族,除汉族外,现在安顺地区主要居住着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其中布依族和苗族是安顺地区少数民族之主体。

相对于中华民族大传统文化而言,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的小传统文化。贵州是一个拥有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多元并存,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各种小传统文化分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当代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之基本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因而文化的民族特征也会随之演变。但是,文化的民族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凝聚民族群体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民族群体文化的根本特征,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传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5]同样,从一个民族的分布情况、居住、饮食习惯、服饰、语言、传统节日等方面依然可以追寻到各民族传统的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这也表明了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离的。文化与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了共同的文化并形成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统文化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该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6]黔中安顺世代居住着众多古老的民族,这些民族在文化上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正因为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或相对独立,才使得黔中民族文化如此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注释】

[1]民谣云:“摇摇摆摆进城来,黄泥裹脚大花鞋;一进门来拜三拜,稗子粑粑滚出来。”(见《续修安顺府志・风土志》)黔中各族人民都喜欢以粑粑作为礼物走亲访友,这首民谣生动地描述了乡间妇女携带粑粑进城看望亲友的情形.

[2]“蹿蹿”,读阴平,与“川”同音,为走路不稳之意。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天不吃酸食就会走路不稳,摇摇晃晃.

[3]《续修安顺府志・土民志》(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1983年点校翻印本)云:“跳花之俗最古,相传始于杨六郎。时间大都在阴历正月”.

[4](明)王士性.广志绎[M].清康熙十五年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84-85.

[5]杨镜江.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载[J].北京师大学报,1992(4)73-78.

[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00.

【参考文献】

[1]黄义仁.布依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何积全.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杨志仁,王永贤.安顺地区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一集)[M].安顺:安顺地区行署民委编印,1989.

[4]陈天俊,赵崇南等.仡佬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5]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第5篇

关键词:黔东南;青山界;文化旅游圈

青山界位于贵州省锦屏、黎平、剑河三县交界處,山下就是美丽的仰阿莎湖。以青山界为核心的仰阿莎湖连接锦屏、剑河、黎平上百个苗族、侗族村寨。随着贵州山地公园省建设步伐的加快,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围绕青山界形成了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浓郁的文化旅游圈,这里的交通方便、空气清新、风光美丽、苗歌悠扬、苗舞曼妙,逐步进入人们视野。

一、青山界文化旅游圈资源概述

青山界文化旅游是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而优质旅游资源,是建设青山界文化旅游圈的基础。

1.青山界文化旅游圈的自然资源

青山界连绵起伏,山顶平缓,自然风光如诗如画,高山草场与高山湖泊镶嵌其间,如珠如云,一池一景,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保存完整的亚热带原始林区,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是建设观光农业、休闲避暑、滑草、山地自行车等旅游项目的好地方。国家重点工程三板溪电站库区蓄水形成了美丽的山区淡水湖泊仰阿莎湖,湖区两岸风光优美,有巫山峡谷、白水洞瀑布、天堂界风光、雷打塘、南加平湖等自然风光,与青山界风光连成一片,成为青山界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自然风光资源。

2.文化资源

青山界是一个有着历史脉络的苗族文化聚焦地,散落着大大小小48个苗族村寨。浓郁古朴的苗族风情、源远流长的苗族传统文化在这里尽情绽放、自然传承、自由发展,形成了一个苗族的文化圈。历史以来苗族人在这里共同劳动生活,共同抵抗外敌,形成了寨寨有特色,村村有文化的青山界苗族特色文化区,许多的文化事项成为发展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十八寨歌会,是苗族歌舞、制度、信仰、服饰等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有被形容为“唱在高山,引来凤凰;唱在水边,唤醒龙王”河边腔苗歌,模仿澎湃的河水声,山涧瀑布的波涛声,涓涓的溪流声而创作,积沉了苗族的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和木商文化,是研究苗族语言、苗族的婚俗、苗族文化的活化石;有苗汉语融合,格律形式的十二诗腔苗歌,内容丰富,木叶伴奏,婉转动听,很有特色。有以枫树粑节为特色的众多民族节日集会活动,还有伴随节日的盛装踩歌堂、跳芦笙、跳花灯、赛歌、斗牛、斗画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苗族饮食文化因地区、支系不同而呈现多样性【1】247。青山界一带苗族的传统美食有很多:腌鱼、腌肉、酸渣辣椒、渣肉、野山药粑、岩蒜粑、麻栗粑、麻栗粉、野豆腐、蕨粑、甜藤粑、黄草粑等。以青山界裕和村的腌鱼最为有名,从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到制作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腌鱼文化。几十年的腌鱼色不退,质不腐,味不酸,气不变,令人食欲大增。

青山界文化圈内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数不胜数。被誉为环保第一村的文斗苗寨就是这些传统村落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文斗苗寨700多株古树与300多栋木楼绵延在九岭十一冲,就象走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古朴厚重的优美画卷。文斗苗寨规定山林保护和村寨建设的“六禁碑”“环保碑”“千秋不朽碑”等矗立在村寨的醒目之处,记录着这个传统村落发展的点点滴滴,是文斗苗寨的道德、文化、思想、观念的真实写照,形成特色鲜明的碑林文化。文斗苗寨通过契约来维护社会,维系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拥有体量很大各个时代的林业契约文书,为我国研究清水江流域文化的重要文献。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科大卫说:“文斗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

苗族民间传说故事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异彩纷呈,很有民族特色【1】324。在清水江河畔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苗族美神仰阿莎凄美而优雅的爱情故事的叙事长诗,这个世代传唱的故事以民间文学的形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叙事长诗《仰阿莎》创作了许多剧本、歌舞剧等文学作品,在黔东南影响极大,不但体现了苗族的语言艺术、服饰艺术,而且体现了苗族关于生命、审美、天地的形象化认知和态度。

二、青山界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可行性

青山界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四十八寨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又十分优质的区域。在这里建设一个以青山界苗族文化为核心的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历史遗迹、工业与农业建设形成的景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圈是可行的。

1.文化旅游发展的前景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青山界文化旅游圈不缺少“行、游、吃、住、购、娱”,只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改造建设民宿,通畅旅游通道,必将成为贵州省新的有力的旅游项目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必将为这里的脱贫致富找到一条可行之路,最终成为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对贵州省的乡村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半小时旅游圈的便利

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力度加大,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山界文化旅游圈内各旅游点的行程基本保持半小时旅游圈,从锦屏县城到仰阿莎湖,沿湖到文斗苗寨,再到瑶光苗寨,乘船只需半小时;从瑶光到裕和苗寨,再到青山界只需半小时车程。在这个半小时旅游圈里景点之间衔接自然顺畅,可减少游客旅游行程带来的疲惫,用较短的行程可欣赏到不一样的景致。这种半小时旅游圈带来了旅游的便利,比较容易融入现代旅游,得到游客的认可。

3.旅游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实现资源的永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文化旅游产业惠泽地方百姓,并促进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建设青山界文化旅游圈,带来外来人流的消费,会使民族文化变成当地民族的生计文化,利用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民族文化生态土壤肥沃,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筑牢民族文化资源,使之永续发展。

三、发展青山界民族文化旅游圈的建议

青山界文化旅游圈的发展需要得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旅游投入,使之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方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起点。

1.高标准、高要求、高品味设立青山界苗族文化保护区,建设文化圈内的苗族风情文化,使之成为旅游圈内的文化亮点。

2.加强苗族文化进课堂工作,努力恢复民族文化生态。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将苗族文化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学苗语、唱苗歌、习苗俗形成流行风尚。

3.加强文化旅游圈内的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保持村寨的原生文化,防止同质化开发。村寨旅游开发,应该是有层次的,不能一窝蜂的都搞成一个模式【2】。

4.苗族歌舞常态化,按照传统方式组建各种民歌队,经常组织大赛和表演,方式促进歌队的发展,同时传承苗族歌舞文化。

5、繁荣节庆文化,丰富苗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并成为旅游的重要的持续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廷贵.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第6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中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社会,因此,在许多领域均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气息,加之传统的室内设计方法不适合现在高楼大厦式的楼盘建筑,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室内设计已经以现代化的装饰艺术为主,并有一部分融合了欧洲的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简欧风格,可以说,如今大部分地区的中国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已经被人们慢慢地淡薄了,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多处于西南、东北等与外界沟通相对闭塞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没有沿海地区或中部地区高,因此,在这些地域,传统文化被保留的也相对来说更加完好,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也更贴近于传统文化的理念,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部分也刚好处于西南等偏远地带,对自身的民族装饰艺术有着较好程度的保存,这也为我们对民族室内设计装饰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与重要的实物依据。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传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深地影响着各民族对于居室设计的装饰艺术,而除汉族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均有着较大的差异,并被许多人们所欣赏和推崇,每个民族的装饰元素的搭配与组合,均与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既要符合人们的生活环境,又要符合传统文化中室内设计的相关规则,许多民族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别开生面,令人眼前一亮,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与感情。

二、中国不同民族的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领域的体现

(一)满族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

满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满族的文化历史上,融合了古代契丹、女真、蒙古、还有汉族等许多民族的文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可以说,满足文化,承载了许多不同种族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满族的装饰艺术在许多设计中均有着体现,被设计者所推崇,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与接受。长白山的满族文化博物馆,从其设计上就将满族的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将许多承载满族独特民族文化元素的物品,如萨满图腾,满族剪纸艺术等展现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满族文化曾随着清朝入关广泛地传入到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域,至今,满族在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领域对我国的室内设计仍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满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的气候较为寒冷,因此,满族的室内设计很大程度上以保暖为主,其墙壁有着可观的厚度,以此来抵御冬天的寒冷,而今的满族室内设计,仍然保留着许多以往的家具与装饰物,如土炕、祖宗板、炕罩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土炕,以烧火取暖为主,在现在的东北地区,有许多农村由于发展较为落后,并且由于住的以平房居多,因此,土炕扔受广大农村人民的欢迎。满足的室内设计崇尚简洁,实用,在满足的室内设计上,出来传统文化所留下的剪纸等装饰艺术外,多以火盆、炕桌等使用品为设计的主要需求品,满足的室内设计艺术较为简单,但简单中却流露出质朴、实用的民族思想。

(二)蒙古族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

蒙古族的文化,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蒙古族人主要出于我国内,该地区主要为大面积的草原,并且,汉族文化与蒙族文化有着本质上的无法交融,因此,蒙古族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在室内设计领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方面,蒙古的饭店等产所的装饰与家居装饰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蒙古人主要的居住场所为蒙古包,蒙古包类似于汉族人使用的帐篷,拆卸方便,可以便于携带,在古代很适合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蒙古包内的装饰艺术较为简单,主要以必要的生活元素为主,对于一些单纯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在豪放粗犷的蒙古人看来,是不需要的;而在蒙古,酒店等设施则是装饰的高端大气,金碧辉煌,符合蒙古统治阶级的帝国统一天下思想,蒙古人民以狼图腾为整个民族的图腾,因此,蒙古族人民间非常团结,英雄主义至今仍为蒙古族所提倡。蒙古族的室内设计装饰艺术也根据人们的身份不同,以及能力不同,有着不相同的设计内容。

(三)苗族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

苗族作为西南少数民族的大族,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五千余年前,苗族聚居地距我过沿海地区很远,并且在历史中,苗疆地域与中原大陆的文化接触也较少,因此,苗族的文化有着很强的自身独特性,在室内设计方面,苗族充分发挥色彩、植物、家具等优势,将其进行新的组合,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使得各类事物能够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苗族人能歌善舞,对于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不需要可以进行贵金属的装饰,而是更多地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装饰,使得室内设计显得朴素新奇,并具有自然气息。

三、总结

第7篇

被苗绣所打动,还是数月前在老北京四合院里举办的一个小型展览――“采禾家・绣出来的五色时光”。它让我发现,古老的苗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然地融入,传统与现代气质并存。当你看到这些作品时,仿佛坐上了苗绣编制的时光机器,与4000年历史长河中的苗家人相遇,聆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人生。

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苗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曾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他们在数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刺绣、织锦、银饰为著名。苗族没有文字,手工艺是记录历史的重要媒介。”采禾家负责人李艳向笔者介绍,据古书记载,苗族曾是中原的主要居民,因蚩尤在在与炎帝的战争中失败,苗人开始南迁。在以后的4000年中苗人不断迁徒,最终定居于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少数人甚至远走到老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凡见过苗绣的人,首先便会惊艳其花色繁多,苗族支系繁多,素有“百苗”之说,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花色,讲述苗家的历史,记录苗家的生活。李燕说:“苗族服饰绚烂多姿。世界著名服装师皮尔・卡丹以前一直认为中国没有高级时装的历史。当他在2003年在看中国民族博物馆展示的苗族服饰后,便被丰厚的苗服文化折服了。”正如业内人士所说,苗绣是苗族服饰的灵魂,所有的苗服都离不开苗绣。

“苗绣技法丰富,仅粗算就有17种。但是,无论苗绣技法何种多样,花色如何繁多,苗绣终归是为苗家人的生活服务的,这也是苗绣几千年来盛行不衰的原因。”李艳告诉笔者,最精美的苗绣通常出现在苗家女子最家常的物件上:背儿带、头巾、百褶裙……苗家女子用一针一线把自己的日子打扮的流光溢彩,这种光彩又总会从外婆传给妈妈再传给女儿,历代女子的沉静与智慧便这样在时间里沉淀再沉淀。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

令笔者印象最深的是,采禾家的设计师走进苗寨,与苗家妇女共同生活,一起制作富于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作品。这不仅为苗家女性提供了独立自强的新空间,而且每件作品都讲述着苗家的美丽传说和故事。“我们常常思考:除去手工技艺之外,手工刺绣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们努力做到每件产品讲一个故事。现在,人们可以从我们的产品知道蝴蝶妈妈,知道土地公,知道鸟儿对苗家人的特殊含义……这些绣品是苗家的历史与生活孕育出来的,我想,人们应该能够从中得到滋养。”李艳说道。

第8篇

贵州省位于西南内陆地区,是西南腹地,同时还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省地貌类型较多,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四种类型。贵州省约有50多个少时民族,因地质地貌特殊保留了众多的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在黔东南地区,拥有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优势的苗族侗族的原生态文化、原始自然生态和原貌历史遗存的“三原”结构旅游资源。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的苗寨,黎平肇兴是全国最大的侗寨,台江苗族的姊妹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的施洞是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除此之外,黔东南地区还有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还具有“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有千百年屹立的侗家鼓楼,还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苗族服饰,可以说,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垄断性、参与性、互补性等优势,已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被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是“苗族侗族文化遗产的核心保留地”,黔东南的独具特色、原始风味的民族建筑文化、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歌舞文化,被国内外游客赞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是人类历史上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该地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6项(第1-3批共有52项,加上第四批公布的4项,共有56项),位居全国地级市的第一位,可以说,黔东南地区利用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现代旅游,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二、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

(一)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现如今,黔东南地区以旅游引导城镇化建设已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的居民意识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仍旧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挤压下,影响了当地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状况的保护情况。城镇化建设从表象上看是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过程,但是背后的生活方式、观念意识、民族习俗等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苗侗少数民族的文化空间不断被挤压,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逐渐消失,这一矛盾从实质上而言,是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行不通的,而只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也是行不通的。可以说,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寻求平衡是今后民族地区发展的重点。

(二)城镇化建设规划和旅游规划之间的矛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城镇化建设确立后,部分区域规划不详细,甚至出现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在投入之后,城镇区域的功能却发生相应的改变。如:一些苗族侗族村寨,原本规划的是住宅区的地方,但因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城镇区域功能发生改变,土地用途也随机发生变化。此外,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脱节,城镇规划部门不能够及时调整土地的详细规划,致使旅游用地被搁置,拖延了城镇化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个别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建设由于未能处理好当地民众的利益诉求,而出现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导致景区规划建设未能有效监督实施而失控。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商业化

黔东南本是富饶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该地区自然风景优美,有着较为深邃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在黔东南的苗族侗族地区,上到年迈的老人,下到年幼的孩童,都有可能间接或者直接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事情,商品经济观念意识增强。在利益的驱使下,苗族侗族的后代不愿意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现状不仅使得有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技艺失传,后继乏人,并且在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过早的进入到发展旅游业赚钱的行列,而对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统计,苗族侗族自治州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学历普遍较低,这对该地区旅游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过度商业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的淳朴民风能被商业意识埋没,其民族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取代。

三、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关系

(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1、逐渐形成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事实上就是拓展城镇的服务对象,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旅游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使得小城镇范围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场所,这些场所会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使很多原本需要靠外出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的当地百姓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实现在家就地就业和创业,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并且,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苗族侗族居民开始从事少数民族工艺品、纪念品的加工与制作,直接或间接的从事相关的旅游服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开发除自然景观外便是利用居民闲置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房屋进行修葺,因投资少,风险少,经营灵活等特点,有利于农民开发经营。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及其他产品多是在旅游地销售,游客作为新的消费群体,有效地解决了旅游地产品找不到市场的问题,还解决了部分产品运销问题。此外,少数居民的零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到现金收入,可直接获得消费者反馈的信息。由此,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较为明显的新兴产业。2、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当地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加速了城镇的交通运输、通讯、水利供电设施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以给游客提供便利优越的旅游条件去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旅游的目的,提高了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此外,加速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1、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农村人口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创造了更优越的市场环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口不再单方面的向城镇转移,城镇内市场需求增多,更多的是现代服务业及新型业态在镇域内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专业化旅游职能,不仅对旅游业的各个职能进行分化,使之更能符合当地的旅游市场。2、城镇交通的便利提升旅游业发展环境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交通,连通城市和城镇间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使得区域经济得以发展。此外,高铁时代下,交通更加便利,使得游客出行便利,因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旅游,可以说,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还包括民族文化与城镇建设融合后的多元文化人文景观的感知。

四、黔东南地区苗侗民族文化的保护

(一)提高认识

认识指导实践,因而,提高认识是对苗侗族民族文化保护的前提和基础。高铁时代下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建设,基于此,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保护和传承苗族、侗族传统文化需要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威胁。因此,苗侗少数民族首先应当意识到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只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够成为可能和可为。

(二)大力保护和扶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非遗传承工作,一要着力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研究制定传承人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为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真实的记录,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二要逐步制定完善非遗保护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补贴及专项经费的投入,以保证非遗项目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学术交流、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的正常开展;三要加强大型活动的开展与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传播面和影响力;四要健全非遗传承人医疗保障制度,给他们购买医疗保险,保证传承人良好的身体传承条件,控制、降低因为生命健康问题给文化传承带来的风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保护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根植于苗侗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重视发挥基层民众的作用,苗侗族少数民族生活在西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山寨是广大民众繁衍生息、生产劳作的地方。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这些村寨为其文化活动空间并通过村民进行传承。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别。应根据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各自的特点,结合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开展,实行分类保护。具体而言,如对苗年、苗族鼓藏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实行实施整体性保护;对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非遗项目,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专业示范生产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对不具备市场开发价值或市场价值不大不宜进行产业化开发、传承对象少且面临濒危失传的非遗项目实施档案化保护,等等。如此,保护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