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4 16:40: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1篇

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即21世纪头20年,

放。到2000年底,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到处可见,严重影响经济潜力的发挥。进入新世纪,改革还要求有新的突破,即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理顺分配关系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取得成功,将最有力地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开放也要有新局面,即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2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国民经济;发展;地位

在我国新形势下,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具备的经济价值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在社会中也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具备借鉴意义。在文章中,根据对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下的体现、组成部分进行思考,研究其在发展中的地位,以保证认识到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展现

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在逐渐进步和发展下,体育产业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在总体发展趋势上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形的表现形式,该形式主要是基于体育产业发展形成的增值产品、体育服务等,在当前的竞争市场下,不仅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也能增加就业量,维护整体进步。第二,无形的表现方式。该方式下的体育经济价值不仅是社会效益的展现,也是国民经济下的直接效益,它不仅能提高公民素质,也能维护国民的整体水平。具体形势下,直接效益是体育产业、从事体育的各个行业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如:体育广告、体育产品等,这些收入都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体育产业下的社会效益,是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展现的影响力,在积极发展下,也能带动其他行业的进步,使其他行业也能获得经济效益,从而在整体上展现出社会效益。例如:在某旅游地点举行比赛,使该地区获得一些经济收入,也在整体上增强了国民体质。

二、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部分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下,其最为核心动力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经济为其中的主要部分,在其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体育经济为其中的基础条件,国民经济的积极进步,也是体育经济的有力提升。基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体育产业为内部的从属产业,在逐渐进步下,能在体育活动中增加公民消费。当前,社会进入到大背景时代,体育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在逐渐增长,其占有的GDP为0.6%。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我国的体育产业和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经济价值进行比较。比如:美国的体育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为3%。在美国,体育产业发展效果最好,每年的体育经济GDP都在逐渐上升。所以说,根据与发达国家的对比和分析,我国还处于明显的落后状态。主要是我国的体育产业资源在配置工作中以及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方式下,还存在较大不足。同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体育产业下的产权关系不够明确,其投入主体也不够。对于资产管理工作,不仅不够清晰,也无法保证工作的规范性。体育市场发育也不够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其带来较大限制条件。所以,根据我国在当前面对的各项问题,为了对其改进,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保证能为其投入更大动力,加大力度实现体育产品、体育设施以及体育精神的宣传,保证人们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三、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体育产业的积极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价值的体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经济具备强大动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体育产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受各个因素的限制,在各个方面还不够完善。所以,为了凸显出体育产业的巨大价值,不仅要明确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促进工作的整体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

(一)体育经济促进了当地的经济

体育经济促进当地的经济,是地区体育产业优势的发挥。体育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和相关产业的支持,与其他产业的也存在较大关系。所以说,体育产业也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发展。体育产业为当前的新兴产业,其发展能促进地区旅游、运输以及服务通信行业的进步。同时,体育产业能容纳较多劳动力,解决了当前的就业问题。如: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带动了北京、天津等地区的旅游行业,也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体育产业能提高劳动力素质

体育活动的开展,能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也能保证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与社会劳动力存在紧密联系,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需要积极参与到体育产业中,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对国民经济中的体育经济发展地位进行分析过程中,当处于投资需求不够理想的环境下,体育经济也能得以发展。所以说,体育产业不仅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焦点,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维护我国国民经济水平。

四、总结

总之,我国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地位。基于体育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促使其积极发展,能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成云.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体育文化导刊,2013(04):101-105.

[2]王浩恺.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劳动保障世界,2013(20):176.

[3]杨大铭.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12):62.

第3篇

关键词:峰会;经济;意义

中图分类号:F11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承载了全球期待的二十国集团的第十一次峰会于中国杭州完美落幕。尽管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两天,但是却拥有着巨大的意义,令人鼓舞振奋。峰会的成功召开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息,给诸多国家提出了诸多的措施,这些都对我们的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究竟杭州G20峰会的召开对我国产生了哪些重要的意义呢,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逐个分析。

一、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峰会结束的时候,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接受采访的时候激动的表示“峰会的成果出人意料,令人振奋”。峰会在进行之前,曾有好多人预料峰会不会取得很好的结果,但是会议的成功召开打破了这一预言。通过峰会的报导可以看出,参会的国家都有共同的意识以及积极的心态共同去面对全球的危机。

峰会后的结果迅速的被商业所吸收,在发展中迅速融入新鲜的血液,全球打起精神共同去应对全球的经济发展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当峰会中列举的一系列措施如果能实施的话,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必定能起到强大的作用可想而知中国从中肯定会收获颇多。

二、给中国的金融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峰会中就国际的金融体系改革达成了一致的共识。逐步进行落实必能够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强大的影响,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比去年召开的华盛顿峰会,这次会议对于金融监管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措施,讲述的更加的详细,对中国日后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多参考性的举措。此次会议中除了强调金融监管外,对于金融改革也提出了很多方案,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构思。同时全球正在稳步的发展建立一个稳定的金融论坛,同时还会包括参会的二十个国家的所有成员。对于全球的金融发展,提出了更加现代化的改革使之更加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全球的挑战。对于与会的一些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国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增加其与会的话语权。

对于金融体系的改革并不能够一蹴而就,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以及慢慢的积累,相信我国能够更好的发展,在金融改革道路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特色道路。

三、增高了我国的经济能力,对我国的出口经济提供更大动力

根据报导可知,G20峰会中各个国家达到了统一的共识,就是将为全球经济融资2500亿美元,用来支撑全球的经济发展。

这一举措有助于全球的经济复苏,其中对于我国的出口经济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加快中国的经济复苏。在2009年,世界的贸易额下降了9%,这是一次大幅度的下滑。对于中国而言,我国贵为世界的第三贸易大国,对外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依存度超过了60%,全球经济的下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国的出口经济在最近的几年里,订单在逐渐的减少,向外国出口的物品在逐步的减少,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发出了强大的危机信号,给企业的持续运转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而如融资2500亿美元用来支撑全球的贸易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出口贸易将给予很大的帮助与支持,因此说此次峰会这一点是十分肯定的,会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新的春天。

希望通过这次G20峰会使各国达成共识形成对国家经济之间的一个保护链,使国家的更好更快的改善,中国的出口贸易复苏也就指日可待了。

四、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G20峰会被寄予厚望

世界的经济长期的停滞不前,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的决心都有所动摇。国际的金融危机距爆发已经有八年之久的时间了,但是经济并没有产生明显好转,由于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不断的涌现,导致问题的堆积,对日后的处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比如贸易、政治等多种问题冗杂在一起,各个国家都开始迷茫。对于经济的发展,我们知道推动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国家的推动力不足导致经济的发展缓慢,没有寻求到新的发展点,中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都在这个过渡期中求生存。

这种发展情况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力量都难以聚合,政体之间偏差明显,对于经济发展所选择的态度都有着不同的意见,有的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政策稳定中求发展,有的则选择大胆的去尝试,各个国家之间就难以达到一个共同的发展阶段。如何去寻找发展的新动力,这次会议上各国之间的目光统一都投向了中国,对于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厚望。

五、峰会主题,促进全球的经济发展

对于2016年的G20峰会中国把主题定位“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定义,透过这个主题不难发现,中国对于此次峰会所持的目的以及追求的目标就是中国要应对全球的经济发展,既能够满足当下的需要达到持续稳定的增长,又能够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下面对峰会的主题进行深入的剖析:

1.开创新的发展方式,推动改革的发展与进步、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稳步提升中国以及世界的经济水平。

2.完善全球的金融管理,对于新兴的国家以及实力较弱的国家要逐步提高各个国家的发言权,这样对全球经济水平的提高有个重要作用,同时增大了各国对于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3.增加全国的经济贸易投资和交易,使各个国家之间能够相互合作,互帮互助,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开放型的世界。

4.各个国家可以采取联动式的发展模式,落实每个阶段制定的目标,尽最大努力的消除贫困,实现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

G20峰会抓住了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指明了在日后的经济发展中经济所持的重要态度,确定了新的发展道路,中国将在此次会议的基础上稳步的发展,尽最大可能的追求高发展、高目标。

参考文献:

[1]戎蓉.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衡水经济快速发展[J].现代交际,2015(03).

[2]付文蓉.关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13).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22-03

工业化与城市化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二者的联动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其辩证关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通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速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联动发展之路,需要探讨如何利用二者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内在规律来促进它们的健康发展。它涉及政府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角色与作用,涉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模式、途径与相应的政策选择。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轮驱动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两个轮子,工业化要以城市化(创造的需求)为发展动力,城市化则要靠工业化(创造的供给)为基本支撑。二者不协调,就会产生矛盾,制约现代化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这对矛盾的不断产生和随之解决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实现进程[1]。

我国过去长期延续了工业化超前而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城市化创造消费需求不足,工业化创造供给产能过剩。当前内需不足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的必然结果,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根据当前城市化发展滞后的现状,为了达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可以实行以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的战略。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课题。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科学发展战略和规划前提下,城市化进程将是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最大且可持续动力,城市化进程的农民大规模转移和产业布局空间重组过程,就是新(企业)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不断纵深发展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

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是确保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2]。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目标。 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指导下,可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税收调节等宏观手段来调控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轨迹,从而为二者的协调运行提供保障[3]。在充分考虑土地、交通、产业、环境总体协调的情况下,依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推进[4]。

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大量形成新产(企)业,不断创造新供给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需求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同时为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提供吸纳就业的产业基础。以此形成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动力。

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通过让农民进城务工,最终成为市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的途径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5]。城市化进程创造的巨大(投资、消费、就业)需求,既是工业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又是彻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基本条件。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既有利于农村集约化经营,又为城市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这又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剌激中小服务企业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为剌激经济,中央投资大幅增长而民间投资急剧萎缩的困境。而民间投资热情快速增涨及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才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6]。服务业的兴旺将有利于结构优化。而随着农民进城就业人数和收入的增加,民间消费能力也会增加。经济发展动力也会由投资驱动逐渐转化为消费拉动,因而客观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动力优化,在结构优化和动力优化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也必然会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益优化。从而有助于经济发展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二、城市化进程的政策选择

200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行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部署。

城市化进程的科学合理定位需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发展重点,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的发达地区可依托城市群,而落后地区则可通过中小城镇构建相关工业增长极,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自然演变”的诸多弊端,并大大加快此进程的速度,同时又能提升发展效益。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同时通过政策和税收协调各方利益,引导其进程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这将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财政负担。而当前城市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是解决此难题并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应注意把握好其政策的市场化程度的量和度。合理处理好短期和长期发展利益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协调好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特别是任何时候都要把经济发展的全局长远利益和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例如,房地产开发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产业链最长、拉动产业最多的房地产业在此次抗击金融危机中功不可没。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升温既是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又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创造了巨额的需求,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事实上也成为当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开发完全市场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房地产完全市场化也带来了房地产泡沫,高房价固然可以增加政府出让土地的财政收入,但它又是城市化进程的巨大障碍,因为它加大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同时,高房价又会迅速推高物价水平、生产成本和制造通货膨胀泡沫,从而可能给依靠低成本竞争为特征的低技术制造业带来灭顶之灾。房地产泡沫还会恶化本地的投资环境,影响招商引资和工业化进程,最终又会影响甚至阻碍本地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房价过高地区的人才外流、产业大量向外转移现象就是明证。

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战略任务是要通过将大量农民转化为市民过程中为工业化进程创造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同时也实现一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如果农民转移成本过高,甚至由于转移成了房奴,就很难达到其转移的初衷。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要让农民低成本进城,以确保其收入水平能稳步提升,才能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需求。从这个意义出发,城市化建设不宜过于依赖房地产开发拉动。房地产政策应当掌握好住房商品化率的量和度。笔者认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商品房应各占一定的比例,具体比例应根据本地发展水平的实际确定。在比例合理的前提下,商品房完全市场化可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资金,而其余的部分由政府政策控制,以保证低收入阶层和农民转移的基本需求。这需要政府完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制度和相应的其他社保制度[7],还需要彻底变革严重束缚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四大瓶颈――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制度,以科学的战略和合适的政策选择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8]。如果能够通过这一进程大幅缩小城乡差距,使城镇化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接近,并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获得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从而通过财富再分配从根本上解决遏制内需不足的瓶颈,实实在在地增加群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就有可能使湖南省经济真正实现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模式的转变,使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三、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思考

中国的工业化要以现有的产业、设施及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化进程主导产业及战略性产业群的科学规划、布局来开辟发展空间;以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相结合为途径,以构建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为保障;以最大限度解决就业和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为目标。实现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发展动力三个优化:

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地区,应根据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制定不同的工业化战略。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其主要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将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最终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并通过加强现代服务业,提高创新能力途径逐步实现从数量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的转变。工业化进程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整体推进[9]。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其目标是先奠定产业发展的基础,再做大做强。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般的制造加工业,进而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提高。例如,落后地区的县域工业化进程可以利用资源优势从农、副、矿等产品加工业起步,最终扩大到其他领域。

应把新型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立在新型工业化纵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产业发展是城市化加速的重要支撑。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带动力强,先导作用明显,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保障、支撑功能的基础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科技前沿正在取得重大突破即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的提前布局,为跨越式发展抢占制高点。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强。制造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自服务业的支撑。伴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生产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具有增长力的部门。现代服务业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科技、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投资环境的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作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服务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并稳定在较高水平,就业人口由农业向制造业进而向服务业不断转移,最终服务业会成为容纳就业人口最多、产出最大的产业。

例如,美日欧盟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已超过总就业的80%。其产出更是超过GDP的80%。因此,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中国应通过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途径,通过延伸其产业链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把工业化进程中加速服务业的发展,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方向。

同时服务业也是发展潜力最大、发展效益最好的产业, 服务业的经济特点是需求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并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等显著特点。属于高技术、高盈利、高效益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服务型经济符合两型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最佳选择或高级形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迅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生产能力的空前提高,产品短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现象将成为历史。一些发达国家新兴经济区(如美国硅谷)的迅速崛起表明,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今天,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发展顺序规律也可能被打破。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小康阶段,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然而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阶段,服务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因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既要考虑产业更替的一般性规律,又要关注其特殊性。应防止把新型工业化简单理解成上工业项目,片面强调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而忽视相应服务业的缺乏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地区或城市之间的竞争焦点将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正日益成为控制人力、资本、物资、信息、技术等经济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掌控的战略制高点。考虑到现代服务业在区域(或城市)经济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应当把加强服务业放在充分重要的地位,并作出相应的前瞻性规划,通过服务业与制造业同步甚至略有超前发展的策略来确保发展质量。

例如,当前在落后地区(如中西部)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制造业与服务业并举,通过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管理、金融、物流、营销等环节)和制造业在产业链层次上的熔合,以构造产业链竞争优势的途径来获取其相应的发展空间,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效益,同时也可减少产业发展的时滞。而对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应从加强区域竞争力的高度,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适度超前发展,并通过不断增加服务业比重和层次的途径,率先推进其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以促进中国经济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之路在于如何认识和把握二者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需要政府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合理有效的政策作为保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此进程,改变一三产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并提升总体经济效益,使转移进城的农民能够充分就业,以其收入水平的稳步上升来确保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内需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中国经济振兴,战略方向当是城市化[N].南方都市报,2009-05-31.

[2] 顾朝林,吴莉娅.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2):104-147.

[3]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76-77.

[4] 李晓夏.城市化发展演化规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5]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6] 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7.

[7] 王恩才.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D].兰州:兰州大学,2007.

第5篇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既要化解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又要紧抓机遇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紧迫,非常艰巨。在此背景下,城市转型显得尤为迫切。

关于城市转型,权威人士指出,它是与城市的一般性发展、传统的发展、常态型发展或常规型发展有区别的非常态或常规发展,是在新环境下、新时期中,城市发展观念的转变,理论的创新,思路的变化,战略的改变,方向的调整和路径的修整,从而实现新的城市发展方式或模式。当然,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发达程度或成熟度的城市来说,城市转型的内涵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但转型模式却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固有特点和发展路径,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转型模式,及其转型的统一的时间安排。城市转型以推进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为主要途径,实现城市经济形态高端化、城市布局合理化、城市管理高效化、城市品质高端化为目标。

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一是总量;二是均量;三是速度;四是结构。总量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均量反映发展水平,速度反映发展动态,主要解决就业问题。结构反映城市经济体态、活力和健康水平。调整和优化城市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是城市转型的重点。经济结构包括广泛的内容,其中资本结构、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是最重要的结构。经济结构产生巨大的内外影响和作用,所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城市转型的重点。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我们勾画出未来五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除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长期强调的治国方略外,未来五年中国发展必须秉承的“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权威人士指出,在当前纷纷扬扬的加快转型发展中,应着力把握并重点处理好六大关系:第一,经济转型中要把握好三个产业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第二,经济转型中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发展与利益关系;第三,经济转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第四,经济转型中要处理好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五,全面转型中要注意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第六,全面转型中要处理好安全合作与发展科技的关系。

第6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后,晾果厂活动站学研小组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这次重要会议深刻总结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科学准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的指导原则、奋斗目标和重要任务,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行动纲领。通过认真学习,热烈讨论,提出以下几点体会。

二、“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全会公报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为什么把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通过认真学习讨论,我们的理解:主要是基于我国目前科学发展实践和科学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不科学发展的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法在当下的发展实践中还有一定的市场。为此,这次全会再次重申坚持科学发展,并把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其意义十分深远。一是关系到“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二是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

五”规划的主线?通过认真学习讨论,我们的理解: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点。从国内来说,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结构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要破解这些难题,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国际看,要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全会公报指出,“十二五”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公报运用“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四、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通过认真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过去的五年,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摆在重要的位置。这次全会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等。”这些新目标,意味着一种执政思路的根本转变,向国富和民富并重的方向转变。许多同志说,国企垄断、传统户籍和不平等就业制度,是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阶层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对此,我们建议:国企改革应消除行政性垄断;提高央企税后利润上交比例用于民生工程;对垄断企业人员的薪金、福利等待遇严格实行工资总额预算。

第7篇

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

胡总书记在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表明,全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一、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

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

第三,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二、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第二,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第三,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

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

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

第8篇

[关键词] 农民 收入 增长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008-02

一、宁波市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1.宁波市农民收入处于相对领先水平

1981年以来,宁波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17元增加到2012年的18475元,31年间增长了 85.14倍,年均增幅达15.42%。其中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51元。2012年宁波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绝对值高出全国10556元,在计划单列市中也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2.宁波市农民收入的差异特征分析

特征一:城乡居民差距继续缩小

自2004年以来,宁波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收入差距比由2004年的2.2630:1缩小到2012年的2.0515:1。

特征二:农户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从反映农户间收入差距的两大指标来看,宁波市农民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态势。一是高低收入组(各占20%)收入差距已由2008年的5.05:1下降到2011年的3.96:1;二是基尼系数由2008年的0.3137下降到2011年的0.3038。

特征三:地区间收入差距略有缩小

2012年市域中心城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高,人均纯收入为20305元;其次为余慈地区,为19165元,南三县最低,为16766元。在涉农的9个县(市)区中,收入最高为鄞州(20831元),与收入最低的象山(16388元)之比为1.271:1,较2004年下降0.049个百分点。

3.宁波市农民收入的结构特征分析

从收入结构来看,宁波市农民收入非农化特征日趋明显。就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构成来看,2012年,宁波市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达到11023元,占纯收入的比重高达59.66%;从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构成来看,2011年第一产业经营性收入为2574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13.99%。

二、未来展望

1.宁波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未来展望

年初浙江省政府提出,202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目标要比2010年翻番。2010年宁波实现农民纯收入14261元,据此计算,到2020年宁波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18475元的基础上,还将至少增加10047万元,达到28522元。未来8年年平均增速为5.58%。2、城乡一体化建设将为农民增收提供强大动力

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凡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阶段,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动力源。如80年代初期的农村,90年代前后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等。就下阶段而言,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深度推进将成为未来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提供动力。二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村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农民提高就业层次。三是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改革将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势必增加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1]; 综合上述三点,城乡一体化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动力源泉。另外,一体化过程中对农业的投入,也为农民第一产业经营收入的提高提供了动力。

二是转移性收入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政府和社会已具备能力反哺农村,“清偿”历史欠帐。在城乡一体化制度过程中,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补偿标准的提高,农民的养老、医疗等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的提高,都为农民转移收入的增长提供空间。由此可见,未来政府在转移性支付发面还将发挥更多的作用。

三是为财产性收入增长创造可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创造广阔空间。一是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造,让更多的农民拥有了股份分红的权利[2];二是通过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壮大农村股份经济合作,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等,盘活集体资产,提高股份收益分红;三是规范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获得稳定的分红收入。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的深度推进将为农民增收的提供强大动力。

3.宁波农民增收存在的压力

相关研究表明,宁波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从国际经验看,这一阶段工资性增长动力将弱化,农民收入增速会有所放缓。以日本为例,1955年~1975年20年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民户均收入提高了10倍,但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如1975~1995年仅提高1.25倍,而1995~2002年间则出现了负增长,户均收入从8917千日元,下降到7842千日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化初期和中期,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制造业部门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更多的农民从二产、三产中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后期阶段,由于失去了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增收开始逐步放缓。就当前宁波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们认为,农民增收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3.1农民收入的高基数

“十五”末宁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810元,而经过“十一五”以来持续两位数的增长,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8475元。一般情况下,基数越高,高速增长的难度越大。

3.2农民转移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劳动力的部门间转移将会改变农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的要素状况和分配格局,从而使农民更多的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因此转移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文化层次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转移渠道将越来越窄。目前,宁波农业劳动力人口已由2003年的22.81%下降到2011年的6.58%。参照日本经验,未来宁波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将持续增大,农业劳动力占比的下降幅度将明显趋缓。

3.3依靠农业增收基础尚不稳固

从2008年以来,宁波农村居民第一产业经营纯收入的增幅波动较大,靠农业增收的基础尚不稳固。调研发现,目前农民种养致富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灾害风险。近年来,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凸显。2011年年初的霜冻灾害,2012年的连阴雨天气,海葵台风,对宁波的种植业、养殖业带来了全面的影响。今年的禽流感疫情也导致了家禽养殖业生产出现不同幅度的亏损。

二是市场风险。一方面市场供求信息传导滞后引发生产盲目扩大,农产品供给大幅度波动,“买难”、“卖难”交替出现。 另一方面农民农产品销售环节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没有价格话语权。

三是政策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的矛盾愈加明显。有调查反映,近郊农民因土地存在被征用风险,不敢进行大量的设施装备投资,影响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推进。另外,中央对农业的各项补贴政策虽好,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四是其他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农业季节性用工成本高,招工难。技术人才难引、难留。而农村金融机构不足,适合农业农民的金融产品缺乏等问题导致融资难问题的出现。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1.以农业促增收

从灾害风险防范角度考虑,我们认为政府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服务。一是积极拓宽气象为民服务内容,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品种开展针对性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加快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二是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补贴标准降低保费,减少广大农户遭遇灾害的损失。三是建立风险基金,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业生产经营不因自然灾害、疫病疫情而中断,及时向受灾对象提供帮助。

2.以转移就业促增收

一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让农村劳动力都进入城市,在经济上是缺乏效率的,所付出的代价也远比让他们就近转移到县城和小城镇要昂贵。因此,我们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引导小城镇发展优势产业,让小城镇作为未来吸收农民就业的主要场所。二是完善就业服务培训体系。创新就业培训模式,如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补贴的方式。三是鼓励农民创业。完善自主创业政策,拓展创业范围,鼓励农民开展门槛低的创业方式。支持从单独创业向合伙创业、联合创业转变。

3.以保障促增收

政府对农业生产的保障:改变生产性的农业补贴发放方式,扩大农机补贴在农业设施和加工型设施中的目录范围,在规划制定时适当保证土地建设性质的长期性等。

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的养老、医疗等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促进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3]。对贫困农民用于住房改善或解决生活困难(如就医、上学),由财政补贴来替农民付利息等。

其他: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保障农民的土地发展权。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等。

参考文献

[1]徐荣琴.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3.6.

[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