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管理专业实习

经济管理专业实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4 16:40: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管理专业实习

第1篇

为了加强对营销管理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参观、学习企业的生产、销售流程和理解企业文化精髓,有利于加深对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针对于此,我在进行了三年专业课学习之后,通过对《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和《管理思想史》等专业课的学习,可以说对有关管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已经基本掌握了,但这无非只是纸上谈兵,倘若能将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那必定会事半功倍,达到我的学习初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0年6月29日至2010年7月24日

三、实习地点: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地址:延吉市朝阳街光明小区北侧。厂址:图们市图曲路365号。

四、实习单位概况: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7年8月份,座落于美丽的长白山脚下、图们江畔。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设计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防水材料企业。是国内较早生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会员单位,在同行业率先通过了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现代化流水生产线设备,年产量已突破600万平方米,产品的配方、工艺及性能指标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企业目前已形成了“禹威”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等系列产品,其中包括柔性体、弹性体(SBS)、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卷材、聚氨脂防水涂料、JS复合防水涂料等,这些产品能全面满足防水工程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均获得省市优质产品称号,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名牌产品”、“用户满意产品”,被吉林省消协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被质协评为“质量担保产品”,被吉林省工商局评为“著名商标”、“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企业采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内求提高、外求发展,坚持以市场开发为主体,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方针,用优良的技术和服务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防水材料,与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筑宏伟大厦。

五、实习内容:

我们的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7月1日—7月14日,主要是以走访延吉市各大建筑设计院为主,以延边大学学生的身份,以科研立项数据调查的名义,调查有关延吉市建筑业的在建工程数量和具体地址、延吉市未来的规划、建筑规模和数量等方面的数据。第二阶段从7月14日—7月24日,主要是根据前阶段的调查成果,进行实地调查,以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推销员的身份,直接向各大建筑单位和施工方推销我们的防水材料。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李崇李总经理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防水材料基本知识,包括材料的组成成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性能以及我们公司的销售情况,生产情况,盈利水平等等。下午,由于里总有事出去了,我们就被安排在办公室,帮着整理一些办公室的文件。

明确完工作的内容和步骤之后,我们开始着手了。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决定以延边大学学生的身份,以科研立项的名义进行调查,主题是《金融危机对延吉市建筑行业的影响》。

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为了是我们的调查更有效率,我们对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工,我则负责记录他们的调查内容,并进行整理,以下是我们在7月6日向延吉市建筑设计院总工会的朴永默朴院长调查的一些内容:

根据朴院长对目前经济形势的评价,现有的房地产市场不是很乐观。主要原因有:国家政策的不鼓励,导致开发商可贷款金额减少,资金供应出现短缺,材料供应商也为周转资金而大幅降价销售材料。

这就是我们对每家建筑设计院所采取的调查方式,以及我们所得到的信息,信息的整理格式的样本。在接下来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同样采取了以上的方式,整理出了以上格式的调查成果。前期的工作在两周之后顺利结束了,而接下来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则更具有挑战性,从7月14日~7月24日,我们将根据前阶段的调查成果,进行实地调查,以延边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推销员的身份,直接向各大建筑商推销我们的防水材料。直接前往工地是很不安全的,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是进行了分组,在出发前,我们都相互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事项,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安全,同时要注意每天都要对当天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并向李总进行汇报。这就是我们实习的基本内容。

六、实习心得:

转眼之间,为期4周的实习已经结束了,虽然工作的时间很短暂,但对于我来说所有的经历都是刻骨铭心的,这是我人生当中的第一份正规的实习工作,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真是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总结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改革开放后新兴的一个专业,它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其中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型、实践应用型和混合型三大类型。虽然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作为培养人才主要载体的高校,加强对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下,我国高等学校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为我国的农业产业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其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培养目标过于单一

部分高校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习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成为具备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专业人才上。这样的培养目标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仍旧无法适应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农业市场要求,应该尝试多元化培养目标,拓宽培养渠道,在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成为具备综合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问题,就是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主要是为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再加上实践培训基地和设施的不足,导致教师无法真正地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切实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我国高校学生的实习期安排时间一直都比较短,根本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单调,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是少之甚少,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不注重结合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致使学生不再主动思考问题,严重缺乏参与课堂的自主性,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就无法得到很好地培养。

二、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途径

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将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为了改善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我国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反复地探究,进而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目标教学,在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之后,再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在现代化的今天,高科技已经普及到了各个领域,所以可以尝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元化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想象对空间,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设计一些关于现代化农业经济的视频短片,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增强实践课程教学

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当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学课程安排并不合理,大多数都是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课程的安排则相对较少,所以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将近持衡,专业教师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农业经济管理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在农忙时期带领学生到基层去,参加种植,与农民们交流,通过交谈了解农民,还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学生只有切实了解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才能进一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交流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所以高校在进行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要善于使用现代化网络信息,为人才培养交流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是研究生等高材生,所以,建立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会,以此提高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农业产业市场的提供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翠霞,朱婧,卢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邓家琼.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第3篇

近年来,由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地方高师院校为了提高办学竞争力,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机会,几乎都开办有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导致经济管理类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大,其就业压力也日趋突出。如何提高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是缓解当前就业矛盾的可能途径,且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商业创造性,更适合建立培养创业就业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因此,研究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分析

1.地方高师院校具有齐全的基础学科和严谨求实的学风环境。地方高师院校齐全的基础学科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起着基础性作用。大多地方高师院校的外语、数理、文、史、地,以及音、体、美等学科都较地方非高师院校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地方高师院校长期形成的严谨求实的学风环境,有利于学生行为模式和思维风格的形成。

2.地方高师院校具有深厚的人文思想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地方高师院校长期教育教学积淀而成的深厚人文底蕴和高尚师德师风环境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有利于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和培育高尚的情操,形成优良的人品。而这正是创业者,也是现代经济管理人才必须的人文素质。

3.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具有进行创业教育的专业优势。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与市场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经济、管理、会计、财务、税法等知识,大多是创业者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财务管理》可以让学生掌握资金的筹集方式和使用以及投资理财知识,《市场营销》可以让学生掌握市场分析、定位和企划知识,拥有分析市场销路和进行商品销售的能力。

二、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业精神、创业意识淡薄。大多地方高师范校的招生数据显示,由于学生本人或家长受传统的“铁饭碗”、“保险箱”、“旱涝保收”等陈旧就业观念的影响,过于追求稳定的工作,绝大多数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师范类专业,经济管理类等非师范专业录取的学生多是从师范专业考生中调配的,这些学生天生就带有师范遗传基因,在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过程中大多仍然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因此,学生及家长的追求安逸的、稳定的择业观,与创业教育所要求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大相径庭,这是制约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首要问题。

2.胜任创业教育的师资匮乏。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导致师资力量匮乏。其专业教师一部分是由其他专业教师中途转行而来;另一部分是招聘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而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是上述的从事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教师,二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前者中,大部分教师缺少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专业进修机会少,或者专业面狭窄、知识陈旧,尤其是中途转行的教师本身专业知识功底不深,因而,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和激情,无法根据学生的需求系统性地传授创业教育知识。后者中,大部分辅导员教师不仅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更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以及创业教育的经验,难以对大学生的创业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既具较高理论水平,又具备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地方高师院校是稀缺的。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应融合于整体教学体系,不应脱离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孤立地进行,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做到。一些学校甚至只简单地增设类似《创业管理学》等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创业知识累积的需求,也根本谈不上形成体系,更不用说完善。很多学校主要通过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形式进行创业教育,并没有将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与学科专业教育并未形成有机的联系。

4.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脱节。虽然地方高师院校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但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时间较短,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不足等原因,与一般性院校相同专业和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类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和创业中心和孵化器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严重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束缚学生的创造性,且已建立的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真正能够发挥创业教学作用的很少。

5.创业文化氛围不浓。许多地方高师院校目前尚未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创业教育有效地联系在一起。由于地方高师院校在录取时,师范类专业考生的平均分数远高于非师范类专业,师范生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非师范生,导致学生会以及协会等优秀学生团体中师范类学生比重偏多,最终导致在组织策划学生活动中倾向于浓厚的师范性,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多,创业文化不能成为一种稳定主导的校园文化元素,崇尚创业、合作创业、鼓励自主创业的氛围和制度尚未形成。

三、加强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对策

1.充分发挥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地方高师院校齐全的基础学科、严谨求实的学风、浓郁的师德师风环境优势,有利于学生行为模式和思维风格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其他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生拥有广泛的经济管理学知识,对新事物接受快,对市场反应快,并且对新事物参与感强烈,这些特点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优势,能够使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者快速进入角色,体会创业。地方高师院校要充分发挥院校本身学科和人文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积极倡导创业教育的观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提高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创业教育视为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在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中应充分体现“以深化教育改革和弘扬创业精神为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内涵发展,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的本领和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担风险的心理、意志和实干精神,形成稳定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特征。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创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应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聘请财经类院校名师讲学和兼职,派遣专业教师访学、深造,努力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多渠道积极聘请各行业的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或研究工作,或担任学生实践实训导师,直接参与学生创业指导,启发学生如何将创业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挖掘学生的创新或创造性;对于近年招聘的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创业教育经验的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可通过进实验室、实训基地或选派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训等方式,打造双师型师资,增强师资实践能力。

4.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地方高师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如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运营管理、公司理财、企业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课程,对创业构思、融资、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个性品质等,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将创业教育的内容渗透于专业教学,并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必修和选修课,并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建设,将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成果纳入课程体系,给予必要的学分,力求创业课程体系综合化、国际化、实践化,形成学科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体系,使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创业理论、技能和方法。

5.加强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创业教育是一项具有高度开放性、实践性的活动。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不可或缺。未来可以采取的以下措施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一是加强创业实验环节的教学。地方高师院校要加大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实验人员的配备,通过建设如ERP 沙盘模拟、企业内部管理模拟、营销策划模拟、证券模拟、电子商务等实验室,可以让大学生在校园内通过实盘模拟了解创业流程、熟习创业运作模式。另外,强化创业实验(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专业实践动手能力。

二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地方高师院校要争取政府、风险投资商和学校提供的资金,建立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如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器和大学生科技园等形式,选拔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创业小组负责人,并指派专职教师负责指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创业意识,适时解决学生在创业学习中的各种难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场地和其他帮助等。同时,地方高师院校还应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经常组织学生深(下转236页)(上接204页)入现场考察小企业创业经历和调研大公司经营状况,加强专业与市场的结合度,让学生感受创业氛围,增长创业才干,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第4篇

[论文摘要] 本文根据目前财经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及其功能分析,结合财经类院校的实际教学模式,提出整合实验资源的设想,以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引言

目前,财经类院校一般都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等专业,该专业开设的实验课主要有:“ERP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等,这些课程所用软件一般都是在计算机上借助网络来运行,即计算机网络与各专业模拟软件相结合。因此,可构建一个实验平台,将这些模拟软件完全整合在一起,以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是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课程功能分析

1.ERP实验课程

ERP 实验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掌握现代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获取现代管理技能和工作经验的最佳途径。 目前,该专业设有《ERP生产运作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系统》等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可在金碟ERP-K3系统、金算盘ERP等模拟操作系统上运行,服务器使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工作站使用多重操作系统,包括Win2k、WinXP。

2.会计电算化实验

该实验开设初、中、高级电算化,都是在多媒体会计实验室操作平台下进行实验,主要完成账套的建立,总账系统的管理,利用工资管理系统完成企业的日常工资业务处理等操作。本软件也都以WINDOWS 2000为基本操作平台。

3.证券、外汇交易实验

证券交易包括股票交易、外汇买卖、期货交易等。该实验是在世华模拟股票财税系统V2.0平台上进行业务处理,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了解证券交易的主要流程, 服务器使用Windows 2003 Advanced Server;工作站(包括学生机和教师机)使用多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2000、windows98。

4.电子商务实验

该项实验开设有《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实用技术》等实验,通过电子商务教学模拟系统, 来完成电子商务、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实验教学课程,借助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和网上资源,掌握电子商务主要模式流程及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本软件也是以Windows 2000为基本操作平台。

从以上各专业实验课程的功能要求,以及对同类院校的考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可以看出在财经类高等院校中实验室建设中大多以“计算机+应用软件”形式建设,主要是财经类院校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相应实验大多是采取软件模拟的实验方式,以验证性实验居多。因此,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实验教学资源以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为硬件平台,以各专业软件为载体,以科学组织的案例、数据和知识系统为实验材料, 可以搭建一个完成特定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平台,以达到资源共享。

三、实验教学平台建立

1.硬件资源整合

(1)服务器配置与建设。服务器的作用主要用于网络版教学应用软件访问、数据存贮、数据交换等,由于实验教学数据的重要性,特别是金融专业证券期货、外汇交易及其他等课程实时在线数据的完整性。因此,服务器管理不仅要在速度、软件调用等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也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学院网络中心服务器规划采用硬盘阵列形式,支持RAID的级别有:RAID ADG,RAID 5,同时硬盘的阵列形式可以自由扩展、获取最佳兼容性,并对系统数据采取容错保护。由于金碟ERP-K3系统等软件运行的要求,要求服务器配置要高些,运行速度要快,存储容量要足够大。目前实验中心服务器配置:配置两个双核Intel Xeon 5110处理器,配置4 GB (4 x 1GB) PC2-5300 全缓冲DIMMs (DDR2-667)内存,64MB高速缓存,集成双NC373i多功能千兆网卡等。另外,选用性能较好的CISCO4006交换机为核心交换机接入和级联,用HP高性能服务器作为整个网络硬环境支撑的平台,在学院整体网络结构上,由多台三层交换机和二层交换机组成网络平台,校园网主干为1000M以太网,实验中心100M 交换到桌面。采用这种模式,实验中心可为工商、电子商务等专业开设实验教学课程,并可为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课程提供实验场所等。

(2)服务器安全管理。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用服务器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院每台服务器均设有实时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管理,以防止本网及外网的非授权访问和病毒攻击造成服务器瘫痪等现象的发生。

(3)工作站配置与建设。工作站是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操作的主要工具,在选型上要充分考虑工作站运行速度快慢、性能稳定等因素。因此,工作站除了安全管理外(网络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还配有各专业应用软件供学生进行实验。目前 ERP 机房硬件环境。学生机基本配置:CPU:

INTEL赛扬处理器346 /512MDDRII533 内存/硬盘80G7200转SATA接口/主机:INTEL915GV芯片组等;安装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XP Professional 多重操作系统,

把基础软件和低版本的软件装入Windows 2000,把专业软件分别装入Windows XP上,为保证专业软件的正常使用,每台工作站上都安装硬盘还原卡,对计算机硬盘实施保护。

2.软件资源方面

有了硬件平台,要发挥实验室的功能,软件建设尤其重要。目前学院也非常重视软件建设,购买正版金碟ERP U8、纳税申报实验室、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世华模拟股票系统V2.0、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系统等正版软件。

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模式分析

随着近几年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高等院校纷纷加快建设的步伐,建设了大批实验室,提高了硬件配置。同时,财经类院校校园网络平台都日益成熟, 合理利用学院的网络规模,根据实验课程的不同应用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接入Internet 的方法,进行IP地址的合理分配,是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采用用户使用最多的网络协议--TCP/IP,建立基于B/S的网络模式。同时实验平台上应给每位学生与教师、管理员设立唯一账户, 给每位学生设计像资源管理器式的专业课程实验数据存放文件夹,建立学生、课程、班级与教师之间的关联,如需要某门课的实验数据, 只需选上课教师所对应上课班级的学生的课程实验数据文件夹进行汇总,就可快速得到实验内容。同时还将实验的原始数据如统计数据、证券数据等不断的存储在数据中心, 为今后的实验室评估及科研开展积累数据。

五、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思路

学院实验网络的建设,我们在考虑硬件设备的同时,还要考虑各专业特性和特色。增加形式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实施实验考核制度, 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

目前我院建设的ERP实验中心、国际贸易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在硬件配置上都已具有较高的水平,还要把新颖的实验项目与教学方案加以融合和渗透、采用优秀的专业应用软件和良好的管理理念方法,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才会显示出专业特色,才能造就出类拔萃的人才,才能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特色的人才,这就是整合实验资源,进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 ;工商管理;教学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工商管理(学科代号1202)属于管理学学科下的一级学科,包括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九个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具备宽厚的学科基础,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英语,能在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一般管理、职能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工具,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管理创新思维。

二、新经济时代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特点

1、社会发展知识化。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事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在这样的社会里,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学校和企业应更加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管理能力。[1]

2、信息传递网络化。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进入“地球村”时代,创造了一个不受地理边界限制与束缚的工作环境和视野。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而且对企业管理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冲击。[2]技术的发展不但重新界定了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甚至重新构建了组织结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企业愈发认识到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人的重要性。

3、员工结构多元化。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人员的流动必然更加频繁,企业员工队伍的组成部分更加复杂。由于不同类型员工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工作动机、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3]具有不同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不同,不同员工的薪酬形式也将不同。

新经济时代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学进一步重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三、现有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思想观念。在大多数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实际中,理论教学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实践性教学只是补充,甚至是点缀。[4]但工商管理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性应用人才,现有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基本不具备的有效的专业技能,导致学校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

2、教师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实施的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填鸭式教学;教师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交流的单向性,消极、机械而单一地由教师指向学生,容易导致学习过程的割裂与分离。许多教师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既担心难以适应现代教学对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所提出的高要求,不愿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担心学生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方式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因而对现代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面对案例教学、seminar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普遍适应能力不强,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束手无策。大部分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常表现出知识面过于狭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问题。

四、对改进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几点建议

1、引进seminar等现代教学方法。

Seminar教学法源于德国,目前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大学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5]这一模式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内在规定性的教学范式。Seminar在柏林大学被称为“科学研究的苗圃”。它是指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就某一课题结成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从而达到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目的。它倡导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学术自由和独创精神、师生之间平等合作、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Seminar的课程宏观结构由教师的概要式讲述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教师将系统、全面地介绍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学科的前沿发展背景,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和命题,提要性地勾勒这门课将要讨论的相关主题,并将它们分派给相关的参与学生,为第二部分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铺垫。第二部分是课程交流的主干。在这个部分,学生们根据自己研究取向和学理兴趣,将认领的课程内容做出充分的准备,成为某一主题的主讲报告人。报告人必须提前把自己的发言稿打印分发给每一位课程参与者。[6]组织理论与设计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笔者在本校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43人)的班上以两节课90分钟的教学完整地尝试了Seminar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对学生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大的作用,[7]如果学生能在理论学习之后马上结合到实际业务中,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又能使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重新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知识积累和储备起到促进作用。

3、推行导师制。

一方面,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所培养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上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本专业学生入学后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导致独立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较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8]这些不足集中表现为学生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后一片茫然,不知道怎么选题、不知道怎么检索参考文献、不知道该看什么书、不知道怎么看书。指导老师在短短一学期的论文指导过程中,很难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上述技能。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推行导师制。从学生进校开始,在双向选择和总体协调控制的原则下,由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互选,确定本班级各位学生的学习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从事横向课题的研究活动,并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高校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探讨――以A校为个案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2)

[2]田毅. 新经济时代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思考[J]. 企业活力, 2007(9)

[3]李恒川.论高等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2(4)

[4]任培江.高校教师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2)

[5]王林义,杜智萍. 德国习明纳与现代大学教学[J]. 外国教育研究, 2006(7)

[6]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习明纳尔课程[J]. 外国教育研究, 2005(3)

第6篇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就业导向;教育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7.09.132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著非常严峻的就业压力。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就具有相对比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以及商业创造性,所以比其他专业更适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就业人才教育模式。因此,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知识,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构建以培养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1.1 构建多元化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开设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多元化理论课程体系,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创业就业教育相关内容,并且应该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和融资能力。在实际的课程安排当中可以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开展和实施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相关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课程,大学二年级时开设相关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论课程,大学三、四年级时开设相关创业就业实践课,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创业就业能力。

1.2 创新多样化的理论教学方法

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侧重于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实践思维,培养大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以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的能力为教学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该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存在,在教学中创新多元化的理论教学方法,例如:互动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方法或者是模拟实践教学方法等,构建形式多样化的理论化教学。

1.3 融入合理化的创业教育课程

在当前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应该重视创业就业教育,这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及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出能够符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独具特色、更加统一、更加系统的创业就业人才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内容可以包括: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大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基本创业就业素质。

2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良好发展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1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运用政府的引导功能

首先,政府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方便,特别是在学生的户口和工龄等方面的政策,并且在企业工商注册、税收优惠、贷款政策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其次,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就业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创业经验。最后,教育相关主管部门要引导高校积极进行创新和改革,促进高校教育模式的培养,培养一批与创新型教师密切联系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

2.2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促进企业的参与功能

企业是大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进行实际实践的重要场所,拥有非常丰富的创业就业资源,同时,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当中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发现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促使企业将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成果逐渐转化成为生产力,进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还能够为高校的大学生构建校外实践基地,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企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有效实现校企合作的双方共赢。

2.3 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构建多层次创业就业平台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性。首先在媒介方面,创业需要科技、场地以及资金等条件的支持,这样就需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教育模式逐渐转向开放式的能够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当中。其次在师资方面,传统教育模式的师资都是由高校自己进行解决的,但是在创业就业教育当中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还需要具备成功创业就业经历的企业家以及创业者,因此,高校必须构建企业家讲课机制。最后在舆论方面,需要运用舆论的作用,创造良好创业就业氛围,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和激情。

3 构建以培养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保障机制

3.1 创建浓厚的校园创业就业文化环境

高校所具备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代替的力量,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视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可以在全校组织举办各种相关创业就业的社团活动,例如:创业计划大赛等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能够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增强大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进一步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兴趣和能力。

3.2 建立学生创业奖励机制和风险投资基金

大学生所要面临的创业就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金上的问题,高校经管类院系可以根据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以此来支持和保障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另外,高校还可以构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奖励机制,分层次对创业成果优异、创业成果基本成功、创业未成功的学生团队给予不同等级的学分奖励以及奖学金的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降低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压力,有效保障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行为。

3.3 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咨询机制

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成功的经验来看,仅仅依靠高校专业的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需要更多能够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咨询和指导的咨询机制,主要包括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政府相关部门专家、经管类的专家以及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等。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咨询成员不仅应该具备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启发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

4 结 论

综上所述,对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了新教改的关键和重点,并且应该联系到大学生在创业就业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等。因此应该构建以培养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良好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科学的培养保障机制,保障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蒋小兰,李相武.高职高专学校学生毕业与就业无缝对接的途径――以景德镇高职高专陶瓷艺术专业毕业生为例[J].职教论坛,2015(23):35-38.

[2]罗明忠,黄莎莎,段B.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思考――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8):66-70.

第7篇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

1.1连锁企业自身的特性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学生被安排在不同企业或相同企业不同门店实习,导致实习地点分散;而且连锁企业一般都是实行早晚班倒班工作制,学生跟班实习,全体学生工作时间不统一,学生又由于忙于工作,忽视了与学校的联系。可见,学校根本难以做到对实习过程的有效监控,从而加大了学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管理的难度,出现了管理盲区,很容易形成“放羊”现象,此时一旦发生责任问题,亦将使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复杂。

1.2学生实习态度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学生的实习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学生的实习态度在顶岗实习的不同阶段会有所变化,在顶岗实习的初期,学生的实习态度端正,能够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日的工作内容。到了实习的中期和后期,各种不良的工作态度逐渐露出苗头。一是思想上出现懈怠,认为自己只是实习生,实习结束就会离开,干好干坏一个样,企业也没有严格的针对实习生的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甚至旷工的情况就出现了。二是学生对每天反复工作的内容已经厌倦,出现了消极怠工的情况。三是没有形成从学生到职员的思想转变,认为企业的制度太多、管理者太严、工作量太大,学生特别是在实习的后期会出现“疲倦”等生理问题,表现出消极的工作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进而影响企业与学院长期的顶岗实习的合作。

1.3学院的教学制度问题。顶岗实习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计划中,要明确顶岗实习的时间、人数、顶岗实习的岗位、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及职责、顶岗实习的章程、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办法和等级。学院在制定这部分教学计划时,多从自身教学的需要出发,加之经验不足、与企业信息沟通不畅等各种原因,制定的顶岗实习的工作安排往往不适应企业的需要。比如:顶岗实习的时间过短或过长;实习的人数超出企业的容纳程度等。即使企业勉强同意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效果也往往不理想,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青况。

二、加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2.1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互惠双赢的顶岗实习模式。顶岗实习不应是企业单方面的付出,而应发展成为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模式。学院与企业规范合理的权利与义务是顶岗实习活动得以长期进行的基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企业与学院签订顶岗实习合同,通过“挂牌”形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内培训基地。具体做法是企业通过“挂牌”的形式成为学院的定点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场所,配备业务熟练、责任感强的一线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的日常指导与管理,对实习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与督导,与学校的指导教师沟通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排除影响实习的各种不利和安全隐患因素,确保实习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按计划进行,实习结束后优秀实习生进入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库。学院也通过“挂牌”的形式成为企业的职业培训基地,长期给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调查,整体营销策划等活动,必要时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时,建立起互惠双赢的顶岗实习模式。

第8篇

【关键词】 高血压

关键词: 高血压;红细胞;血小板;L-精氨酸

摘 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时人体血液系统L-精氨酸(L-Arginine,L-Arg)载体转运功能的改变. 方法 EH患者12例及健康成年人16例,提取血小板(Pt)和红细胞(RBC),分别测定Pt和RBC的L-Arg转运的动力学特征. 结果 EH患者Pt和RBC对3 H-L-Arg转运呈高亲和性载体转运方式,在不同浓度点EH患者的3 H-L-Arg转运率均比对照组明显低下(P

max )为对照组的79%(P

Keywords:hypertension;erythrocyte;platelet;L-arginine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L-arginine

(L-Arg)transportation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erythrocytes(RBC)and platelets(pt)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METHODS 12EH patients were studied with16normotensive people as control.The RBC and Pt were prepared and the transportation of L-Arg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method described by Ghigo and Deliconstantins.RESULTS In EH patients,the ability of Pt L-Arg trans-portation was lower than control and Vmax decreased by21%(P

0 引言

高血压病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高血压时血液系统功能的改变尤其血小板(Pt)与红细胞(RBC)功能的变化及由此而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异常是其重要并发症.血细胞功能改变在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1,2] 表明Pt与RBC内均存在L-精氨酸(L-Arg)载体转运系统,通过合成的一氧化氮(NO)来调节Pt和RBC的各种生理功能.我们观察了血细胞L-Arg载体转运系统的改变及其动力学特征,以探讨L-Arg载体转运系统在高血压发病学上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原发性高血压(EH)X期患者12(男8,女4)例,平均年龄(48.8±9.2)岁,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平均收缩压(21.17±2.57)kPa,平均舒张压(13.59±2.24)kPa,平均动脉压(15.01±3.96)kPa.正常对照组16例,平均年龄(46.3±11.5)岁,常规体格检查均正常.检查前2wk停药.L[2,3-3 H]Arginine(19.6×104 ・mol-1 )购自Amer-sham Co,其余药品均购自Sigma,为分析纯试剂.

1.2 富Pt血浆(PRP)制备 静脉取血,加入38g・L-1 枸橼酸钠抗凝,(血与抗凝剂体积比为9∶1),离心制备PRP,用Hepes液将Pt数调整在20×10 ・L-1 ~25×106 ・L-1 .

1.3 RBC提取[3] 采用Deliconstantions G的方法并加以改良.晨起抽取肘静脉血,肝素抗凝,在4倍体积的洗涤液(NaCl140,KCl5,D-glucose5,Mops10mmol・L-1 )中洗涤RBC3次(4℃离心,3000r・min-1 ,10min),弃上清及上方15%的细胞,再洗涤3次,将其悬浮于改良的Hank’s平衡盐溶液中并记数.

1.4 Pt的LArg转运[4] 测定 按1∶10(V/V)取PRP于不含CaCl2 和葡萄糖的Hepes液中,4℃,235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重复洗脱1次.用含CaCl2 和葡萄糖的Hepes液将Pt数调整至5×105 ・L-1 .取50μ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3 H-L-Arg,(5,10,20,40,80,100和200μmol・L-1 )孵育1min,加入终止液(Formal dehyed270,EGTA16,Nacl150mmol・L-1 )100μL.经0.45μm孔径微孔滤膜抽滤,用Hepes液4mL冲洗3次,滤膜吹干加入闪烁液,在液闪仪上测3 H-L-Arg放射活性,同时设立不加样本的非特异平行对照管,L-Arg的Pt转运为总摄入量与非特异结合之差.以pmol・10-5 Pt表示.

1.5 RBC的LArg转运[5,6] 将RBC在无底物的条件下37℃孵育3h.用选择性Y+ 阻断剂NEM(N-ethylmaleimide)与RBC悬液在25℃反应15min,停止反应,洗涤后作转运测定用.[3 H]L-Arg转运测定,取RBC悬液1mL(1×105 个细胞)分别加入5μmol・L-1 ~500μmol・L-1 的[3 H]L-Arg,37℃孵育5min,冰上停止反应,用冷的等张溶液洗涤细胞后将细胞溶解后测定细胞悬液的蛋白含量.[3H]L-Arg转运率采用微孔滤膜抽滤法测定.用NEM处理过的RBC的[3 H]L-Arg转运是由Y+ L系统介导的;由Y+ 系统介导的[3 H]L-Arg转运用NEM未处理过的RBC的[3 H]L-Arg总转运率减去Y+ L系统的转运率.

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x ±s表示,方差分析组间q检验作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EH患者Pt LArg转运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EH患者及对照组L-Arg转运的浓度曲线见Fig1. Pt对3 H-L-Arg转运呈高亲和载体转运方式,在不同浓度点EH患者的转运率均比对照组明显低下,P

图1 略

2.2 EH患者RBC LArg转运动力学的变化 EH患者RBC Y+ 系统和Y+ L系统对L-Arg的转运方式与Pt相似,亦呈高亲和转运方式(Fig2,3).在不同浓度点EH患者RBC L-Arg的总转运速率和通过Y+ 系统介导的转运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点差异均十分显著(P0.05).EH患者RBC L-Arg的总转运最大速率Vmax ,Y+ 系统介导的转运最大速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6.8%(3.33±0.28vs5.27±0.40,P

3 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时血液在血管内呈湍流状态,此时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血管壁之间相互碰撞,使血小板膜受损,引起ADP释放,从而使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功能大为增加.已有实验证实,血小板通过高亲和性非Na+ 依赖性Y+ 蛋白氨基酸载体转运L-Arg到细胞,在NO合酶的作用下生成NO,NO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胞质内Ca2+ 下降,从而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另有报道高血压时血小板NO合成减少,其减少是否与载体功能有关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证实高血压时,确存在Pt聚集功能的增强且可能与L-Arg转运功能的降低及NO生成减少有关.故本文提示,在治疗高血压时,除积极降压外,还需考虑与抑制血小板活性的药物及促进血小板L-Arg转运的药物联合应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减少并发症可能会有更好的疗效.

图2 - 图3 略

1994年有人用电子自旋共振法(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证实了RBC能够合成NO以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5] .而NO合成的前体L-Arg是由RBC膜上的氨基酸转运载体系统Y+ 系统和Y+ L系统转运入细胞的.RBC自身产生的NO可能参与调节RBC的变形能力、膜渗透脆性,维持细胞膜骨架的稳定,影响RBC的膜渗透脆性,并与血液循环及血压的调节和氧的运输与释放有关[7,8] .最近资料表明RBC尚有维持血管张力和调节Pt功能的作用,预先用NOS抑制剂处理RBC,则由RBC介导的抑制Pt黏附与聚集的作用会明显降低,提示RBC的这种调节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NO来实现的[9] .疾病时 RBC L-Arg转运功能及NO的生成已有报道.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RBC L-Arg转运功能明显增加,其中Y+ 系统的转运能力升高明显,而Y+ L系统的功能改变不明显[7] ,提示Y+ L系统主要参加生理条件的L-Arg转运.而这种改变可能是尿毒症患者的血浆L-Arg较低的一种代偿反应.Dario等

[10] 发现疟疾患者RBC的NOS活性及NO产生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而在乳腺癌患者由于RBC NOS活性的升高、NO及ONOO- 释放增加,使RBC膜硬度增加,降低了RBC寿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并发症[8] .

关于高血压时RBC L-Arg转运的改变目前尚无报道.由本文结果可见,高血压时RBC L-Arg转运能力明显减低,尤以Y+ 系统与L-Arg转运能力减低有关.

参考文献:

[1]Zicha J,Kunes J,Devynck MA.Platelet calcium handling is dif-ferent in rats with salt-dependent and spontaneoes forms of ge-netic hypertension [J].Am J Hypertens,1996;9:812-814.

[2]Mendes AC,Hanssen H,Kiessling K.Transport of L-arg and the nitric oxide inhibitor N

8 -monomethyl L-arg in human ery-throcyte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J].Clin Sci,1997;93:57-63.

[3]Deliconstantions G,Villiotou V,Stavrides JC.Nitric oxide and peroxynitrite production by human erythrocytes:A causative factor of toxic anemi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J].Anticancer Res,1995;15:1435-1446.

[4]Ding Ah,Nathan CF,Stuehr DJ.Release of reactive nitrogen intermediates and 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 from mouse peritondal macorphages [J].J Immunol,1988;141:2407.

[5]Hiroaki K,Satonorl T,Tadashi Y.Direct proof of nitric oxide formation from a nitrovascular metabolised by erythrocytes [J].Biochem Biophy Res Com,1994;3:1055-1061.

[6]Deves R,Angelo S,Chavez P.N-Ethylmaleimide discriminates between two lysine transport system in human erythrocyte [J].J Physiol,1993;468:753-766.

[7]Mendes AC,Hanssen H,Kiessling K.Transport of L-arg and the nitric oxide inhibitor Hg-monomethyl-L-arg in human ery-throcyte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J].Clin Sci,1997;93:57-64.

[8]George D,Vassiliki V,John C.Nitric oxide and peroxynitrire production by human erythrocytes:A causative factor of toxic anemia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J].Anticancer Res,1995;15:1435-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