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动态

经济发展动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45: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动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发展动态

第1篇

关键词:耕地面积 经济发展 计量分析

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二者之间存在正或负的相关关系,那么经济增长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程度或相关弹性又如何,是否存在协整性?这些问题的研究关系到我国耕地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研究,有助于对推动耕地保护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有助于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协调规划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因果关系、协整性检验以得出结论。

数据源的加工处理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际上反映各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常用总量指标,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本文选取1982-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由于各年的GDP 数值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因此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统一换算成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各年国内生产总值,换算公式为:

GDPt(1978不变价)=GDPt(t=1978)GDPIt(1978=100)/100 (1)

其中,GDPt(1978不变价)表示第t年换算后以1978年价格表示的GDP;GDPt(t=1978)表示1978年的现价GDP;GDPIt(1978=100)表示以1978年为基期的GDP指数(《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检验

为了更好地分析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上述方法计算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分析GDP 与耕地面积(L)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序列是非平稳的,要对数据进行线性趋势转化和差分处理,在差分前常先对观测值取对数,以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得到的新序列记为LNGDP、LNL。借助计量分析软件EVIEWS5得出变量LNGDP与LNL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相反的发展趋势,走势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可以说明耕地面积(L)与GDP之间存在一定负相关关系。

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

为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具体检验理论是:首先估计当期的Yt值被其自滞后期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t的滞后期是否可以提高Yt的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称序列Xt是Yt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 Cause),此时Xt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比如检验Xt,Yt两个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就要构造双变量的格兰杰检验模型:

Yt=α+α1Yt-1+…+αkYt-k+β1Xt-1+…+βkXt-k+ut (2)

Xt=b+γ1Xt-1+…+γkXt-k+θ1Yt-1+…+θkYt-k+vt (3)

其中,ut、vt为白噪声序列,即均值为零,方差为常数;k是最大滞后阶数,其值的选择要尽量使DW值接近2。

直接利用EVIEWS5软件对LNGDP和LNL两个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可见,第一个检验的相伴概率只有0.13972,表明至少在86%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经济增长是耕地面积的格兰杰原因。对于耕地面积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73,表明耕地面积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较大,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接收原假设。

综上检验结果,经济增长与耕地面积之间不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只是存在单项的因果关系,即耕地面积减少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反之经济增长却推动了耕地面积的减少。

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检验

根据经济计量学理论,要判断一组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首先必须保证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一)平稳性检验

本文主要利用单位根检验,即DF检验和ADF检验进行判断。DF检验的模型为:

Yt=ρYt-1+ut或Yt=(β-1)Yt-1+ut (4)

DF检验只适用于存在一阶自回归,即AR(1)序列,当DW值很低,即被检验序列不是一个AR(1)序列时,应该采用增项DF检验,即ADF检验,回归模型为:

Yt=α+ρYt-1+γ1Yt-1+γ2Yt-2+…+γmYt-m+ut (5)

其检验方法与判断规则和DF检验相同。由于实际的时间序列通常不会是一个简单的AR(1)过程,所以ADF检验是最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

本文用DF和ADF方法对经济增长序列和耕地面积序列进行检验。

图2表明LNGDP总体来看呈不断上扬的发展趋势,可以认定该序列为非平稳序列;由图3可以看出,其一阶差分序列的走势基本上符合白噪声序列的特征,有可能是一个平稳的序列。本文对LNGDP和LNL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其平稳性。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对于给定的α=0.05,由于ADF=

-0.234611>临界值,而且ρ=0.9044不小于0,同时DW=1.95,接近于2,所以接受原假设,即LNGDP时间序列是非平稳序列。本文进一步对一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第2篇

关键词:建设用地;社会发展;相关分析;经济发展;焦作市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164-02

引言

焦作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近几年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本地资源和优势,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使国民经济从低速徘徊中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焦作特色的经济转型之路:焦作立市的基础是工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也在工业。因此建设用地扩展是经济需求增加于技术进步条件下农用地释放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相应的生态瞬时保持忍痛的结果。

一、焦作市建设用地现状

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焦作市土地利用一级地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扩展、道路建设、工业发展和兴修水利等都对建设用地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比2002—2008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见表1),从中找出土地利用规律和建设用地变化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焦作市土地利用总的变化趋势是农用地的数量稳中有增,主要原因是焦作市重视耕地的占补平衡工作,在2003年开发增加耕地573 hm2,多集中在温县黄河滩,复垦增加237.8 hm2,整理增加1 766.5 hm2。建设用地逐渐增加,其来源主要还是来自耕地,其用途大多数用于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和交通运输用地。建设用地中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了3 736.4hm2,交通运输用地增加了1 727.5 hm2,未利用地面积有所下降。

二、影响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因子错综复杂,包括人口、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而在短时间序列内,人口因素对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影响程度有限,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结合焦作市的现实状况,采用2002—2008年六年间人均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城市化率、工业生产总值等指标,代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作动态相关性分析,以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1.建设用地规模与总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关系。人口总量和人口城镇化水平是反映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指标[1],而建设用地是以空间效用满足人们的需要,人类对空间效用的追求,直接表现为对土地的需求,因此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建设用地的更大需求。随着总人口从2002年的336万增长到2008年的347万,城镇化率相应地从0.29增加到0.45,说明建设用地规模和总人口规模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和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协调。一方面,社会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城镇化的适度扩展保证和推进了焦作市社会的发展,两者良性互动,发展态势良好。

为了进一步说明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口之间的相关性,用SPSS软件对建设用地规模及总人口和城市化作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见表2)。

表2 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口和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

注:样本数为7,双尾检验结果在0.01水平之间。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总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937,说明焦作市2002年以来城镇化水平随总人口的增加在提高。同时建设用地规模与总人口和城镇化率都有显著的关系,说明建设用地与人口因素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随着总人口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建设用地规模逐渐加大,符合焦作市建设用地发展的现状。

2.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为了分析建设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选取经济总量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等因素,通过相关分析等分析手段来分析建设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002年焦作市GDP为287.62亿元,2008年增加到1 031.59亿元,是2002年的3.59倍,与此同时建设用地规模也62 786.17公顷扩展到68 300.71 公顷[2]。经济发展是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一方面,GDP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8(见表3),二者相互促进,GDP

表3 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与GDP和工业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

注:样本数为7,双尾检验结果在0.01水平之间。

的增长带动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同时,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又满足和促进了GDP的增长;另一方面,建设用地规模扩展速度又低于GDP增长速度,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焦作市“北山、中川、南滩”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审批建设用地中实际土地可利用率低,不得不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积,使得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相对较高;(2)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14.8∶52.6∶32.6,2008年三产业比重达到8.1∶66.9∶25,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展。

3.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2002—2008年期间,焦作市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2002年焦作市固定资产投资为72亿元,2008年增加到636.14亿元,是2002年的8.84倍,快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速度。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4(见表4),说明固定资产投

表4 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

资力度的加大,在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驱动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速度,说明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在加大,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

三、实现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措施

1.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优先支持重点城镇发展用地及产业集聚区用地,重点保障符合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重点项目用地。制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充分挖掘各业各类用地潜力;强化用地定额指标控制措施,合理调控土地供应规模、结构、时序;重点盘活“批而未用、供而未用、低效使用”三类建设用地。

2.通过扩大增量与盘活存量来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理顺盘活存量用地的投资收益机制,加大低效利用和闲置建设用地的整理和合理流转,将其盘活,增加投资效益,严格控制城镇建设范围,重挖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增长速度。

3.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扩展。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城镇与农村平等互利、良性互动的用地机制。严格控制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展边界,将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严格限定在扩展边界内,明确管制规则和管理措施,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控制城乡建设用地盲目无序扩张。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建设用地规模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这些不可分割的因素的合力形成来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动力机制,共同影响着其用地规模的变化[3]。因此只有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才能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农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契机,应加大对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丁洪富.试论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4):43-47.

第3篇

关键词:城镇建设 经济发展 隶属度函数 协调系数 协调发展

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最早出现在钱纳里1975年出版的《发展的模型:1950-1970》一书中,通过模型回归,提出了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对应关系。汪金敖认为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王波对经济与城镇化的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但对于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状况如何,是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理论界存在很大分歧。

占主流的观点认为我国的城镇化严重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种意见则是觉得前者夸大了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程度,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大体合适,只是略微滞后。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隐性超城市化。不管是超前还是滞后城镇化,以前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研究,鉴于此,本文采用基于熵值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情况进行动态研究,以求能客观反映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相协调,首先要对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选取,本文按照客观性、科学性、完备性、一致性和数据获取可能性的原则,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的来源情况,最终筛选出31个能比较集中反映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经济指标12个,城镇指标19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述。

动态综合协调系数的计算

协调系数是指某一系统与其它系统相适应的数值,反映了隶属于“协调”这个模糊集合程度的指标,其取值为[0,1]之间的实数。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W表示协调系数,X为子系统实际发展水平;X *为协调发展水平;K=2/S,S为方差,W(i/j)是i子系统对j子系统的协调系数;W( j/i)是j子系统与i子系统间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协调系数;W(i, j)是i系统与j系统的综合协调系数。若实际发展水平越接近协调发展水平时,协调系数越大,说明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离差越大时,协调系数越小,说明协调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低;当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相等时,协调系数为1,说明系统完全协调;当实际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水平的离差趋于无穷大时,协调系数趋于0,说明系统完全不协调。可见,协调系数能反映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通过协调系数可以直观、方便的评价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状况。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31省市1995、1997、2000、2003、2005、2007和2009年七年的数据,首先采用墒值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我国1995-2009年的城镇化综合动态发展水平和经济动态综合发展水平,再结合隶属度函数,运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了1995-2009年我国31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分析

(一)协调系数等级划分

协调系数的大小表示其协调程度,它的不同区间划分可以作为不同协调程度的衡量标准。为了使协调系数更直观地评价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结合相关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本文把协调系数划分为6个等级,协调系数大于0.6即达到协调状态,如表3。

(二)我国各省市城镇建设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结果分析

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较差。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协调性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差,东西部差距较大。我国东部地区的省市,除福建外,其它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都大于0.6,均达到协调状态,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最高,均大于0.9。中部地区除河南和河北两省的协调系数小于0.6外,其余省市的协调系数都大于0.6,已达到协调发展状态,但协调系数最高的湖南也只有0.791,落后于东部地区很多省市。西部地区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除重庆、四川两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外,其它11省市的协调系数都低于0.6,属不协调发展状态,其中、新疆和青海三省的协调系数低于0.19,为极度失调状态,西部13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也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系数W(i, j)是由W(i/j)和W( j/i)两部分共同决定的,如果W(i/j)值大于W( j/i)值,表明i系统优于j系统,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建设水平,是滞后城市化建设;反之,如果W(i/j)值小于W( j/i)值,表明j系统优于i系统,即城镇化建设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是超前城市化建设。从计算出来的W(i/j)、W( j/i)和W(i, j)值来看,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重庆六省市的W(i/j)值与W( j/i)值差距较小,这六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比较高,均大于0.8,其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其余25省市的W(i/j)值都大于W( j/i)值,即这25省市的城镇化建设都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和四川12省市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虽然都大于0.6,但其城镇化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而、新疆和青海等省市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忽略了城镇化建设,其城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亟需大力增强城镇化建设力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从1995年到200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从1995年到2009年选取的七年样本计算出来的静态协调系数来看,1995年,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和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到2003年,已经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和湖南等16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但到2009年,除、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贵州等10省外,已经有21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6。而从计算出来的7年的综合动态协调系数来看, 我国31省市中,有18省市的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大于0.6,只有13省市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系数小于0.6,而且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的协调系数大于0.9,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状态,浙江、江苏两省市的协调系数也大于0.8,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协调发展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协调性趋势增强。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1995年到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趋势增强,但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对社会发展产生种种消极影响。当前我国在生产、消费、人口、土地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无不与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相关。当务之急是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战略意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健全投融资体系和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等措施,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水平的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相关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础手段和依据,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规划可以有效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从而有利于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明显,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以协调为原则,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缩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发挥效益慢等特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因此,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共建、共享发挥集聚效率和规模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此外,国家应该在城镇改造、公路、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重点支持城镇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应设立统一的城市公共资产管理机构,对城镇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运营、养护、维修、扩建、改进等环节,确保基础设施长效作用的充分发挥。

加强制度创新和城镇管理。要加强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和体制创新,为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同时,政府要加强城镇规划、政策引导、信息咨询、投资环境和公共品供给等引导和管理,健全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10

2.汪金敖.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J].求索,2000,5

3.王波.论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J].东岳论丛,2004(6)

4.孙永正.城市化滞后的弊端[J].城市问题,1999(6)

5.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带来的挑战[J].经济纵横,2005(1)

6.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0(4)

7.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J].当代财经,1999(6)

8.姜波.警惕城市化泡沫[N].经济日报,2004.10

9.李晓莉.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与推进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8(2)

第4篇

[关键词]旅游收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管理

[中图分类号]O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89-03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四川旅游收入多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一经济现象引起了笔者的重视,并逐步开展了对旅游发展与GDP 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四川GDP与旅游收入10年的统计数据,就经济增长的趋势与持续发展作一实证研究,提出旅游管理政策建议,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 数据与模型介绍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四川旅游政务网上近10年的年度样本数据用于实证分析。从样本数据看出,除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下,四川旅游总收入环比下降之外,10年间旅游总收入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且一直呈上升态势(如表1所示)。

1.2 主成分指标选取与处理

我们选取2000―2009年四川GDP与旅游总收入这两个主要成分,在同一张图表中将其直方图和折线图分别作出。因为直方图、折线图是非参数统计中估计总体分布特征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

从图1、图2可以看出,2000―2009年四川旅游总收入与四川GDP的数据都随时间呈线性增长的态势,而且具有明显的线性分布特征。折线图为我们寻求分析模型提供了线性回归研究的思路。

1.3 模型设定与最小二乘估计原理简介

由于上述问题是收入随时间线性增长的分析,我们设定一个时间自变量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将其表示为:

由表8知道,四川GDP与旅游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56,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从数量关系上看,四川旅游经济水平随着年度变化不断提升。从动态相关性上看,四川旅游收入不仅与旅游系统业内人士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四川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态势有关,旅游业各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是四川旅游收入持续增加最主要的因素。旅游收入随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及自然事件的影响程度而发生变化。

2.3 回归分析结果解读

回归方程(1)表明,2000―2009年的10年间,四川经济增长保持着一个斜率为1129.597,截距为-2256426.624的上升路径,意味着四川国民收入增加额保持在大约平均1129.6亿元的一个水平上。四川旅游收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平均增幅的定量分析。因此,我们有理由认定所作实证分析的合理性。从表1的数据也能看到,四川旅游收入占GDP的份额逐步提高到10%左右,旅游业已经成为四川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尽管因2008年特大地震影响,四川旅游收入总体出现了10.3%的负增长,这一数据对于建立回归方程(2)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2)显著有效,该模型的拟合度非常高,仍然可以接受。从表1看到,四川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6.4%提高到了2009年的10.4%,10年间提高了4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的趋势得以延续,显示出旅游对四川经济的强劲拉动力。

从拟合优度R上看,回归方程(1)、(2)的R值都在0.96以上,拟合情况都很好,表明四川GDP和旅游收入的实际值总体对(1)、(2)这两条回归直线的偏离情况都较小。再从方程(1)、(2)的形态来看,方程(1)的形态表现得比较陡峭,方程(2)的形态则表现得较为平缓,意味着四川经济和旅游锐势发展齐头并进。

3 持续发展化管理

第一,旅游业要适时进行危机管理。从四川旅游发展10年的数据中看到,2003 年SARS危机事件对旅游的影响,使得旅游收入增速比GDP增速低1.2个百分点;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等对四川旅游业综合影响,造成旅游收入10.3%的负增长。以SARS、“5•12”汶川地震为代表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对旅游业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保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系统需要建立起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危机事件后续影响的预见机制,完善危机管理体系,适时进行旅游危机管理很有必要。

第二,旅游管理要贯彻动态相关性原则。任何系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系统状态是时间的函数,这是由系统的动态性决定的。旅游行业的系统状态也是这样。系统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都要由系统的相关性决定。旅游产业是关联度很强的产业,旅游系统动态性取决于其相关性。旅游行业管理要贯彻系统动态相关性原则,要把系统要素、系统内部和系统环境三者的关系协调好、统一好。

第三,旅游经济也要转变增长方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四川旅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经济增长的潜能将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去,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源投入的多少,一旦社会资源的投入减少或者增长不能满足递增的要求,经济增长速度就不可能再维持下去。现在,旅游产业需要转型成集约型或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能表现出同样的要素投入带来经济的更快增长,或者是用较少的社会资源能达到同样的增长率水平。因此,集约型或内涵式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现阶段的一种更有潜能并且质量更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旅游发展要走质量与效益并重的道路。表1反映出四川旅游收入的数量有了大发展。但四川旅游总收入常年处于全国第9位,这与四川拥有名列前茅的旅游资源并不相称。因此,旅游业需要尽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靠质量发展的道路。在旅游发展质量上,一要打造旅游特色产品;二要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三要加快旅游产业和文化紧密融合;四要坚持发展旅游大产业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相结合、旅游业大发展与培育旅游大市场相结合、推进旅游大众化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保护旅游大环境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志勇,黄建山.美国旅华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检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1).

[2]康蓉,吴越.中国旅游消费统计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及解决对策[J].统计研究,2009(12).

[3]王起敬.旅游产业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马庆国.管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Haiyan Song & Stephen F Witt . Forecast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to Macau[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

第5篇

[论文摘要]广义发经济学是现展经济学的宏观拓展,它扩充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它扩大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仅研究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将整个人类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纳入研究范围,广义发展论的核心是“文化-制度-政策”模式,它描述了文化、制度和政策这三个因素是如何内生作用于经济发展过程的。 

 

1 广义发展论的定义及其涵义 

 

广义发展论是运用多学科分析方法,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是相对于仅以发展中国家和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狭义发展经济学而言的。广义发展论及其核心理论模型“文化一制度—政策模式”是第四阶段发展经济学的综合发展理论框架的雏形。 

一般来说,人们将所有国家按照发展程度区分为发达和不发达国家、较发达和欠发达国家,考虑到持续变化的过程,将不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称为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和发达国家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经济学一贯只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不同,广义发展论的研究范围包括不同发展程度的所有国家。之所以这样界定广义发展论的研究范围主要有两个原因: 

(1)发展不只是工业化,不单是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发达国家也还有继续发展的问题。具体来说,发展中国家通常面临增长和发展的双重任务(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面临启动、增长和发展的三重任务),而发达国家在实现了经济增长后,除了要解决经济增长中遗留的社会问题,还直接面临着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所有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达与不发达只是相对而言,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永恒的主题。 

(2)自发展经济学诞生以来,尽管许多发展经济学家企图找到适合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理论,但这些理论都无法概括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迄今为止建立经济发展理论的努力尚未获得成功。在建立一般理论模式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放弃了对一般理论的探讨转向“类型学”研究,即由注重一般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转向强调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作分组或国别的研究,企图使发展经济学再具活力。国别研究虽然是一般经济发展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但以国情特殊而否定一般发展理论的存在也是不妥的。国别研究毕竟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性理论,发展经济学始终未从总体上揭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谈不上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过程和一般规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因此,发展经济学的出路在于,一方面要做大量的国别研究,因为只有在对各种类型的发展中国家做了系统深入研究之后,才能从中提炼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要回归到发展经济学的主旨上来,要以探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过程和一般规律为己任。这样,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就必须包括所有的国家。 

这个意义上是广义的。 

 

2 广义发展论的理论结构 

 

2.1 发展一般问题的提出及其界定 

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也加深了全球化的程度,即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的程度加深了,人们所关注的仅仅是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加关注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状况。而现有的狭义发展经济学只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缺乏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的研究,已经回答不了现实提出的新问题,因此,发展经济学必须开辟一个宏观的研究领域—广义发展论,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使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的本质有个总的概念。 

广义发展论将文化、制度和政策视为发展的内生因素。即在发展过程中,政策对发展起着最直接的作用,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然而,政策的制定是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之下进行的,制度安排决定了政策偏好,最终决定了经济发展收益的归属,从而制度也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制度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则对特定的制度安排的形成和制度变迁起着推动作用,因而,文化是发展的又一重要变量。那么,可以把发展简单地表示为政策、制度和文化的函数:f《p,i,c)(其中,p代表政策,i代表制度,c代表文化)。 

2.2文化因素内生化 

本文提出“文化因素内生化”,认为文化是影响经济发展因素中产生最深刻的内生因素。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ose.b)认为,一定的文化(模式),是一个民族(种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远古的生活环境所形成的行为偏好一长期的自然整合而形成的某种标准—标准逐渐被群体所认同一最终形成特定的文化。之所以说文化因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深刻的内生因素,是因为文化模式具有持久性、隐蔽性和超越性,所谓持久性是指文化模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除非当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文化模式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文化模式中的一些“分子”仍然会长期保留下去,而形成特定的传统;所谓隐蔽性,是指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深厚的、渗透到大众生活中的无意识的层面,较之经济、政治结构具有更大的韧性,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所谓超越性,是指文化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层面,可以超越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在于以下方面:1、价值取向。它是大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标准,它不仅改变个人的发展,而且改变整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一种文化的价值观是否鼓励获取财富的经济行为、对个人财富是否有制度性的保障和如何使用财富,更确切地说,是否把财富用于生产性的投资,都对经济发展起着抑制或促进作用;2、商业进取精神。这是发展商品经济的人文因素。它包括对财富的向往(对财富的向往程度取决于财富所带来的边际满足的大小)、在工作中的能动性和冒险精神。其中,冒险精神指的是愿意改变个人的职业,这意味着可能背井离乡,但发展往往需要这样的流动;当然,文化并不直接作用于经济发展,而是通过影响制度层面间接地决定经济发展,它起作用的载体是“文化经济人”。经济学从人性的角度将经济行为主体定义为“经济人”,但事实上,一切行为主体及其执行经济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人”实际上应是“文化经济人”。 

 

3 文化-制度-政策模式及其应用 

 

文化-制度-政策模式是决定广义发展论是否具有社会功用的关键,这个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阐释了文化、制度和政策这三者相互作用的机理,主要在于它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可运用性。我用“诱导发展”这个概念来表示模式的操作过程。简单地说,“诱导发展”就是对模式地逆向运作,有两种方式:1、政策制定(制度交易)-制度变迁-文化整合-文化变迁2、政策制定(制度交易)-改变观念-文化变迁。第一种运作方式是通过政策选择推动制度变迁,从而追使传统(上接第35页)文化、观念发生变化,从而克服文化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促进经济发展。由于政策不是直接作用于文化层面,而是通过制度这一中间层,因此是渐进式变迁;第二种运作方式是政策选择直接作用于经济行为主体,由于经济行为主体使文化发生作用的载体,其思想观念的变化最终将导致文化变迁卜克因素,从而利于经济发展。由于政策直接作用于文化载体,使文化遭到直接,剧烈的冲击,因而是突发式的变迁。这两种运作方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政策选择首先作用的层面。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来说,使用第一种诱导发展方式较好,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文化层面直接遭受冲击,以渐进的方式进行变革可以减小变革成本。而对子历史并不悠长的国家,直接使文化发生变迁,一不仅加速了变革进程,而且也使变革以较小的成本进行,因此,第二种诱导发展方式更适合。 

 

4 广义发展论的意义 

 

第6篇

关键词:竞技运动;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088—04

奥运会作为最高级别的体育盛会,呈现给世界的是竞技运动能力的最高水平。2012年伦敦奥运会早已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获得排名金牌榜第二和奖牌榜第二的好成绩,这一成绩打破了我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创造的32枚金牌的海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纪录。成绩的获得固然离不开广大体育运动工作者的努力付出,但是繁荣发展的竞技体育背后带来的是我国群众体育的明显滞后,全民体质的逐年下降、众多慢性疾病的高度频发等,无不彰显着长期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而忽视群众体育所带来的弊端。本文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为主线,根据竞技运动的主要特点,多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旨在使用我国体育运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竞技运动的概念界定

何为竞技运动?至今,我国体育运动理论界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竞技运动的概念问题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竞技运动本身生存和发展关系非常直接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劳动是竞技运动起源的内在条件,游戏是竞技运动起源的人性本能,战争是竞技运动起源的外在动力,宗教是竞技运动起源的精神土壤。在我国,将竞技运动亦称为竞技体育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俨然已是当代体育的核心部分。它以比赛作为基本的形式,且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有着广泛的结合面,从而产生多方面的效益。一般把竞技运动概念解释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比赛”。在这种观点的导向作用下,直到今天,只要一提到竞技运动,人们就会认为这是指以“夺标”、“争冠”为目的的高水平竞技运动。高水平竞技运动,亦称“精英运动”,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高水平的运动表演或成绩主要服务于经济、政治或其他社会目的。任海等通过研究将竞技运动概念定义如下: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及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管是在高水平竞技运动中还是学校体育或群众体育中,都有竞技运动形式存在,也就是说,竞技运动在当今社会是各项体育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2 我国竞技运动的主要特点

1959年3月,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德国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了中国竞技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以后,国际各种竞技运动会上就常常会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以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并且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回荡在赛场上空。中国自1979年回归到奥运比赛场后,逐渐形成了以竞技运动为核心的体育运动发展模式。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上,在借鉴多国竞技体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与考虑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建国初开始我们就采用了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就是举全国之力发展体育,其形成是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等共同决定的,在建国初期和后来很长一段发展时间都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国际形象的提升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举国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管理竞技体育事务,统一配置竞技体育资源的管理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举国体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竞技运动的举国体制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伦敦奥运会后,举国体制究竟应该如何改革才能更加适应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广大体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3 我国竞技运动发展态势的展望

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彰总结大会上提出我国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为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前进道路。中国体育将面临一场广泛而重大的功能百分比的再分配,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化,而竞技运动的改革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伦敦奥运动会后,应该重新审视高水平竞技体运动在整个竞技运动的地位。打破竞技“为国争光”的思路,对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行革新,重新对国家体育总局的组织形式、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我国综合实力的高低,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和途径去证明,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量只是其中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

3.1 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将得到改变

传统上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一直采用的是举国体制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和运动项目职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俱乐部和各行业协会将成为主导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体育总局将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而不应该成为市场的主体,各俱乐部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优秀运动员、运动队,组织不同级别的比赛,做赛事宣传与推广,让不同地域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人才市场选择与流动,让人才、项目等都拿到市场上进行选择,优胜劣汰,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

3.2 竞技体育应与群众体育结合,改善国民体制健康与慢性疾病的发生

竞技体育必将与群众体育更多的结合,竞技体育独大的传统格局将被打破,多种竞技体育项目群众化将成为趋势,改善国民体质与部分慢性疾病。目前,影响国民体质下降的因素有很多,但体育运动较少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其后果就是居民体质降低,身体健康水平的低下,慢性疾病高发。中国进入慢性病高负担期,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八成国人懒得动,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缠上崛起的中国,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电子产业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予了电子游戏的发展动力,电子游戏在各个群体中广受欢迎,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一种产业。广大青少年是电子游戏的狂热追随者,而长期的沉溺于游戏之中,势必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青少年体质问题以及慢性疾病的运动疗法将成为中国体育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乔玉成通过体育锻炼、平衡膳食、戒除不良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人的体质水平,通过发展科技消除对人类体质发展不利的基因,以抵消人类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退化。

3.3 竞技运动应进行市场改革,妥善处理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

高水平竞技运动应该进行市场改革,在竞技运动发展同时考虑运动员选材、文化教育、职业培训等问题,妥善解决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等问题。高水平竞技运动作为一种可供观赏的商品,其价值具有特殊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高水平竞技运动的作用体现可表现为发挥政治外交功能、振奋民族精神、刺激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媒的发展、满足娱乐需要等方面。尽管我国高水平竞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但当今其在我国的发展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水平竞技运动作为一种职业,其发展水平如何往往可以由从事这项运动的人数多少来判断。我国长期以来竞技运动员主要来自于家庭贫困的孩子和有一技之长的青少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就业观、人生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高水平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安置与保障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社会现状,使得更多地青少年与学生家长在选择从事竞技运动时多了一些顾虑。此外,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下,能吃苦耐劳、刻苦训练的孩子和舍得孩子吃“苦”的家长也越来越少,同时在全民体质普遍下降的大背景下,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国举国体制下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究竟有多少人可能很难统计。大多数高水平运动员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学习,除了运动技能本身以外,没有其它额外的生存技能,虽然目前部分省市体育局定期对运动员组织一些技能培训班,但由于个人认识、文化背景、训练安排等因素影响,真正对运动员就业所带来的帮助有限。计划经济时代,可以由政府出面进行工作的安置,而今市场经济时代,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就业朝着自主选择出路的方向发展。如何保障这些运动员退役后的二次就业问题,将是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因此,在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之上,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存技能在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3.4 竞技体育的社会推广将与休闲体育的发展紧密结合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随着节假日的增多,居民的休闲时间将越来越多,体育将成为人们休闲时的一个必要手段,层出不穷的运动游戏和运动项目将满足人类社会在休闲时代所需要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随着奥运会成绩的取得,使得国人一段时期内会增加对体育项目的喜爱与参与,调查发现,对我国部分城市居民参与的体育项目的调查显示,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位居居民最喜欢的项目前列。同时,非奥运会项目但能广泛开展的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的项目也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喜爱,将成为今后群众体育发展的方向。比如太极拳、气功、五禽戏、健身操、快走、慢跑、跳绳等运动形式,节奏不是太快,适合那些常年受慢性病折磨的群体。竞技运动融汇于全民健身运动中,可以激发广大锻炼者的积极性,提高运动的实效性。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应该多方面创新大众健身与竞技运动结合的形式,一方面普及多种竞技体育项目,为竞技体育项目培养更多更基层的优秀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创设更多深受群众喜爱的非奥运项目,培养特色项目,使其普及化,如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僵尸舞”,刚开始只起源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后来经过黑龙江省群众体育比赛推广,现已推广到东北三省,其整齐划一的动作、对身体各方面的锻炼也深受居民的喜爱,成为了当地居民体育锻炼的必备之选。今后应该动员社会力量创新大众健身与竞技体育运动结合的形式,以群体运动的形式组织,以竞技运动的形式表现,使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5 竞技运动将继续加强运动风险管理,切实做好运动员的保障工作

运动风险伴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而存在,近几年我国运动风险事件频发使得更多人关注竞技运动的负面效应,也使得诸多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就各体育院校的运动会而言,很多学校的运动会只成了形式摆设,减少开办次数或是不得不开。普通群众对于运动技术风险的不了解、运动队过份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运动风险等都是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运动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运动员在从事竞技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将大打折扣。作为体育职能部门,必须加强运动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规避等问题,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有效降低和避免风险发生几率,加强运动员的个人保险、保障工作。

4 小结

竞技运动的定义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界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结合与发展将成为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将竞技体育整合不同的体育运动形式发展,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体质健康带来促进作用,竞技体育的发展涉及的方面很广,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势必受到诸多方面的阻隔与挑战,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军事利益、社会利益等,这就需要广大的体育从业者转变意识,适应发展,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能早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胡亦海.竞技运动起源辨识、历程断想、功能启迪[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5—8.

[2]田麦久,雷厉,田烈.我国竞技体育理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2(7):46—52.

[3]周爱光.对竞技运动概念的再认识[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6):5—6;10.

[4]任海“竞技运动”还是“精英运动”?——对我国“竞技运动”概念的质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6):1—6.

[5]赵建新,王浩,杨永晶.竞技运动与竞技体育差异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6):89—92.

[6]布赖恩·麦克利克,刘文浩.美国的体育与竞技运动:两者的比较与对照[J].体育学刊,2000(3):123—128.

[7]孙科,杜成革.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J].体育学刊,2012,19(1):19—24.

[8]刘玉锋.八成国人懒得动,“生活方式病”缠上崛起中国[EB/OL].http:///20120902/n3521 16619.shtml.2010—09—02.

[9]刘建和,毛俐亚,岳海鹏,等.影响北京奥运后中国竞技体育走向的几个因素(论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5.

[10]乔玉成.进化·退化:人类体质的演变及其成因分析——体质人类学视角[J].体育科学,2011,31(6):87—97.

第7篇

活动一:描述地理位置 

本活动依据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结合“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图”、“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图”,设计三个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找图、计算、归纳、描述等方式,演绎台湾地理位置特点的获取过程和描述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描述地理位置特点的能力。 

开展这一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详解地图中能归纳地理位置特点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描述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掌握地理科学方法,渗透地理科学素养。二是引导学生从各方面评价台湾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优势,如对气候、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学会综合看待地理特征。三是在活动过程中,补充板块分布图、台风路径图及近年受灾情况,在探究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同时,意识到不足,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逐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此外,活动中配置“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这一史实材料,以及台湾海峡位于祖国大陆架上这一地理位置特点,结合补充相应的海洋法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令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土意识和海防意识,而且还为学生认识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归属关系打下基础。 

活动二:探究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特征与联系 

本活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运用地形剖面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图、气候类型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本岛地形、气候、河流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首先,从地形特征的描述开始,活动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依据主要地形类型—山脉走向—地形分布格局的方式开展,不仅教会读图方法,还让学生掌握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方法。其次,运用等值线图,通过气温分布的描述、东西部降水的分布差异及原因分析、气候类型界线向南弯曲原因的讨论,从现象到本质,架构地形、位置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结合地形、气候特征,探究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这三部分内容的开展,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且还为学生之后探讨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开展这一活动过程中,要加强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知识体系的建构。活动结束,可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方式,构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掌握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二是地理学习方法的建构。本活动涉及多种类型的地图,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注重读图方法的巩固与拓展,引导学生归纳阅读各类地图的方法,如等值线图的阅读方法——点(读数)、线(判读延伸方向)、面(归纳变化规律),实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 

活动三:分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第8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动漫产业;发展策略;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030-02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动漫产品是融合科技、资金、技术、知识、劳动和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产品,其具有受众群体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制作周期长、产品生命周期不明显、高投入和高回报并存、国际化影响程度广泛等特点,是一个国家不可小觑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聚焦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推动区域文化价值观输出和促进地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今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动漫产品的创作从20世纪早期就有了很早的萌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稳健发展,如今国内动漫产业已经形成较完善的体系,而且在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下已经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

首先,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民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我国政府深刻认识到发展动漫产业的重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就不断出台支持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并对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措施促进该产业发展,使得我国动漫产业获得空前的发展新浪潮,也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我国动漫产业制作水平不断提高。过去,我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早,但由于各种原因该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与其他文化产业大发展也不可同日而语。随着政府及民众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视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动漫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其中,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为代表的优秀动漫作品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一些专门的动漫周边产品制作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产业链逐渐形成和完善;动漫产品的营销策略与水平日渐成熟,产品利润稳步提升。再次,动漫产业交流机制不断完善。近年来,随着政府引导、企业创新、民众支持的不断呈现,国内动漫产业市场已经获得快速发展,并建立了日趋完善的产品展示平台,如电影院、电视台、互联网、动漫交流年会与动漫嘉年华等。特别是在国际动漫产业技术和产品交流方面,我国一系列交流机制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如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新媒体影视动漫展等交流机制和平台,对推动我国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参与全球动漫市场做出了极大贡献。

实现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扩展动漫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传统文化广泛输出,是新形势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动漫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重大冲击。在现有经济秩序面临大洗牌的关键时刻,我国动漫产业如何把握经济新秩序,调整战略发展方向,实现弯道超越,创造动漫产业新布局,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动漫产业深刻分析,正视挑战,抓住发展机遇。

第一,我国动漫产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众所周知,当今的全球动漫产业大国为美日韩,其动漫产业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美国掌握着全球动漫制作的最高技术,加之其强大的金融支持力量,其动漫产业一直引领全球动漫的发展,文化输出成为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日本通过20世纪末政府制定专门的促进法案促进动漫产业发展以来,动漫产业现已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韩国政府从经济、政策等方面全面支持本国的动漫游戏产业,使得该产业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总之,上述动漫产业强国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第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动漫企业面临大洗牌。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走远,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还未成型。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在本次经济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对提高动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新形势的出现使得企业面临大洗牌,动漫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也不例外。经济发展萎靡,使得国内动漫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投资降低与订单量下降等多重压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我国动漫领域的众多中小规模的制作企业面临出局的危险,整个动漫产业受到严重的震荡。但挑战同样是机遇,动漫制作企业可以在此次冲击中深刻认识自己与先进国家和国际大企业的差距所在,进一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营销策略。

第三,新形势下政府重视动漫产业发展的力度增强。20世纪末,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趋势下开始意识到发展动漫产业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几年,国外动漫产品的大量引进对国内文化产业的不断冲击,使得政府相继出台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这些政策措施及配套产业措施的刺激下,催生出了一大批动漫培养院校、制作企业和动漫人才,这也使得我国动漫制作产业链日趋完善和成熟。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对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说明,相信未来我国政府在新形势下将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和配套政策促进动漫产业发展,动漫相关企业发展应该抓住政策优势进一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三、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我国动漫产业的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推动动漫产业国际化是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出路。就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实现国内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准备,这样才能保证国内动漫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长久不衰的竞争力。

第一,培育市场,科学谋划。形成完善的国内动漫产业和市场,是促使国内动漫产品走向国际化并参与国际竞争的坚实基础。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以发达的市场为沃土,这就需要国内动漫产业各方参与者顶层设计,高屋建瓴。制作企业需要逐步依靠管理谋发展,深度提高动漫产品质量,在理顺国内销售促进动漫市场发展壮大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参与国际化竞争。同时,在促进国内市场发展的同时,认清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特点,找准立足点,善于引入先进技术或者对制作服务进行外包,谋划长久发展,并结合动漫产业特点,以发展技术和推动文化价值观输出为基准点,依靠技术、传统文化特点和制作水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可持m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国内动漫产品的国际化贸易。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水平。虽然我国动漫产业已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始终处于低端发展的初级阶段,制作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整体实力依然有待提高,依靠诸多零散的中小型企业实现推动一个大产业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这就要求国内的动漫产业依靠政策和市场的配合,对动漫市场进行科学分工、密切配合。首先,国家文化主管部门从国家层面制定科学全面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合理的产业机构布局;其次,在政府层面进行整体的资源整合,建立动漫行业协会机制,促进动漫产业链定期交流;再次,促M诸多中小企业吸收合并,尽快催生动漫产业龙头企业的产生,依靠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产业链实力水准;最后,完善动漫产业内部构架,增强市场适应国际化的通力。政府加强引导,打造动漫制造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最终催生国内动漫产业大市场,加快我国动漫产业追逐国际先进水平的进程。

第三,提升内在品质,打造知名品牌。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能否实现国际化,其产品质量起到绝对的推动作用。产品好与坏的衡量标准,在于能否获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就要求国内动漫产品要站在高端的视角,无论是在题材选取、制作技巧,还是结合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等方面,综合考虑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民众对精神文化审美的标准,依靠我国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特点优势,深化现代和传统的有机结合,打造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动漫品牌。加大对国外迪士尼等动漫制作企业的发展研究,分析其产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制作具有普世观赏性和吸引力的高质量动漫产品,争取国内国际民众的认可。

第四,加大培养机制,挖掘产业人才。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该产业人才的催动,国内动漫产业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程度离不开广泛的专业人才的参与和推动。动漫产业人才机制不仅仅指具有专业技术的动画人才,还需要吸引掌握高级管理水平和先进技术制作水平的高级人才进入该行业。国家也需要加大对该行业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在专门的美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相关专业,或设置专门的高职类院校挖掘社会人才。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和文化强国,我国政府应该将此类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人才发展战略相配合,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挖掘机制,为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现阶段,我国动漫产业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推动整个产业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要想走向国际化,既需要不断地提升内功,又需要加深对国外先进制作技术的不断引进与学习。动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产业,需要从大局出发,政府推动,多方配合,谋划而定。此外,政府需要在政策法规、财政税收、产业资源配置、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策略等多方面进行适当倾斜,并多方面进行战略谋划,才能催生国内动漫市场不断壮大,以便动漫产业尽快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发展,尽快实现动漫文化产业大国和强国。

参考文献:

[1] 郑明海.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发展研究,2007,(8).

[2] 刘丽娜.后金融危机对我国动画贸易国际化的影响[J].行业发展,2010,(20).

[3] 邱述兵,于维洋.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4] 增田弘道.来自动漫王国的最新产业报告[EB/OL].中国动漫产业网,2012-10-12.

[5] 杨公朴.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花建,等.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 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