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45: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第1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潜在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随着手术学科分工的日益精细,各种疑难、高危、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  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差错,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导致手术资源浪费;重者发生手术部位错误、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手术室护理常见潜在安全隐患有:

        1.1 接错患者 因接待患者的护工查对错误,或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等,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1.2 碰伤、摔伤或坠床  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1.3 手术部位安置错误 因术前未标识、安置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1.4用药、输血错误 输血、用药时核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

        1.5神经功能受损 在手术过程中因约束带过紧或双上肢过度外展,导致局部神经长时间受压而影响神经功能。

        1.6电灼伤 因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或电极板处潮湿,在使用电刀时造成电灼伤。

        1.7冻伤 某些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体表降温,因保护措施不当可导致患者冻伤。

        1.8压疮 因手术安置不科学导致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疮。

        1.9异物遗留 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10导管脱落  因手术中导管固定不妥、手术患者护送不当等发生管道脱落。

        1.11病理标本错放、错送甚至遗失 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2  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2.1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尊重爱护患者,培养主动服务理念,善于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2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

        2.2.1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逐项核对打勾确认,防止接错患者。

        2.2.2手术中器械护士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

        2.2.3送患者回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以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

第2篇

【摘要】目的 避免或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从几方面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结果 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结论 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使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猛,手术的高难度也随之增高,手术室护理常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1]。手术室护理工作通常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对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视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当自身权益一旦受损就会发生投诉或纠纷[2]。因此,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1 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护士方面

1.1.2 法律知识的缺乏及意识淡薄 体现在大多数刚毕业护士上,因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对举证倒置的认识不到位。

1.1.3 临床护理经验不足 很多护士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时间很少,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诊断不明确,没有及时有效地采取护理措施,延误患者的救治。

1.1.4 人力资源 护士配备不足没用达到床护比1:2.5-3。造成护士没用多余的时间观察护理患者。

1.2 手术患者方面

1.1.1 技术欠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展,新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因而手术室护士技术方面欠缺而存在隐患。

1.2.1 接错患者 手术在同一病区同时存在多个手术病人,或转床病人,因术前紧张或使用镇静剂造成不能正确答话,易出现接错病人。

1.2.2 手术部位错误 某些双侧脏器、器官等部位手术,由于手术医师在手术通知单上未详细注明左右侧,在进行手术时巡回护士及主刀医师又未认真核对,此时,极易造成手术部位错误[3]。

1.2.3 手术错误 巡回护士对术式了解不足,与术者沟通不到位,违背手术摆放原则而导致。

1.3 操作方面

1.3.1 用药、输液输血错误 因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八对制度,药物放置有误,标识不清,造成误用,错误执行口头医嘱。

1.3.2 器械、敷料清点错误 术中常常需要增加物品,但巡回护士由于工作较忙而不能及时做相关的登记,或者术中持针钳夹针不稳而导致缝针脱落并较难寻找。或术中粗心而导致清点敷料错误,等。

1.3.3 灼伤、压伤、导管滑脱 术前粘贴电极板不牢固,或者患者的皮肤与手术床的金属接触从而造成电灼伤,有时摆时不正确可造成压伤及神经关节牵拉伤,

1.3.4 手术后过床或术后送患者回病房过程中不慎牵拉导管而至脱落或扭曲。

1.3.5 止血带使用错误 静脉输液过程中绑止血带未及时松开,或骨科手术用驱血带操作不规范,使用压力大、时间长,造成肢体缺血甚至坏死。

1.3.6 手术前输液选择患侧肢体,使肢体输液不畅,回流受阻,造成肢体水肿,甚至导致坏死。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没有检查输液部位,没有发现输液管与留置针分离,使患者补液不足,急救药品没有用到患者身上,因此,危机患者生命。

1.3.7 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手术室长期存在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护士长应合理弹性排班,关心护士生活,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使护士能主动、快乐地工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4]。

2.2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及思想素质 鼓励本科护士特别刚毕业的年轻护士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手术护士专科培训,提高个人基本知识。每天早晨交班时可作相关提问并解答,定期比如每周一次进行集中业务学习,每个月进行三基理论及相关操作考试,要求全部合格。要求护士积极参加思想教育学习,增强个性化服务理念,从而提高个人自律性及责任感,每个环节(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与患者进行沟通,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2.3 防止伤口感染及交叉感染 手术器械应由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确保灭菌合格率为100%。应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和工作流程,定期测量消毒液的浓度,严把无菌操作规范。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有条件的应将手术安排在负压手术间,术后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流程进行处理相关物品[5]。

2.3.1 病人查对 接病人时做到六查十二对,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科室查对病历,对清醒病人实行反问式查对,对患儿及昏迷病人应与家属沟通,并认真查对手腕带,病人送到相应的手术间后,由主刀医师、巡回护士、麻醉师共同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麻醉、手术。

2.3.2 手术部位查对 护士根据安置原则合理安置,保证手术部位无误,病区主刀医生对手术部位做好标识,利于进行查对,巡回护士详细询问患者、查看历、核对标识,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确认手术部位。摆放时按安置原则及手术要求摆放,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和功能位。避免因压迫或牵拉造成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对手术时间较长病人,对受压部位予垫软垫,手术中可适当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预防受压部位发生压疮。

2.3.3 手术物品的查对 清点物品时应按照三人四次清点原则进行,即手术前手术医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清点,关闭体腔前、后及缝合皮肤前各进行清点,应当面清点并且立即记录,对清点的物品进行核对,若术中需要增添的物品,也要立即登记备查。

2.3.4 用药、输血时查对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必需掌握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需执行口头医嘱时应重述一次,医生护士都确认正确才能执行,若要输血,亦需核查并在配血单上签字备查,输血术后给予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2.3.5防止弄错或丢失病理标本 术中切下的病理标本由器械护士保管,手术结束及时将标本装入盛有甲醛溶液的容器内,在容器外标明病室、床号、姓名、标本名称等,并做好登记,放于指定地点。由专人连同病理检查单送病理科。

2.3.6 安全正确使用高频电刀 手术前一定检查仪器确定良好,负极板一般贴牢于大腿处或肌肉较多处,患者皮肤不能与其他金属相接触;装有心脏起搏器者,一般禁止使用高频电刀。

2.3.7 防止管道脱落加强患者过床期、全麻诱导期、复苏期的管道评估与护理,妥善固定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返折等。

2.4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根据专科特点做到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增加或减少护士上班人数,必需避免因超负荷工作而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全科人员均重视手术室的各种安全隐患,同时采用一定的防范措施。

3 讨论

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士管理的核心,只有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质量管理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6]。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发展。医护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安全护理意识,强化自己的业务技术,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詹秋菊.手术室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安全防范分析[1].当代医学,2011,17(1):130.

[2] 丁秀娟,马立群,张玉林.护理安全隐患及质量缺陷信息共享制度对护士工作态度的影响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2):1613.

[3] 欧雪芬,蒋维连.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124-125.

[4] 彭兴连.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99.

第3篇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种形势下,医院为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有效增强,就必须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其中,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同于病区护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疗效获得,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预后情况造成较大的影响[1]。基于此,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展开全面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未施行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7±3.9)岁;择期手术48例,急诊手术12例。并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60例引进安全防范的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7.2±4.1)岁;择期手术46例,急诊手术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有关手术室护理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与查阅,在总结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医疗差错引发因素的基础上,组织医学专家及相关医护人员展开交流与探讨。最终制定出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措施,并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于2014年4月起正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在开展护理管理过程中,可将绩效考核纳入医护人员的奖金评价指标中,从而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去全面、有效应用。最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医疗差错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医疗差错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经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1医院方面;①医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项操作流程也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性、规范性。有的医院一直采用以往陈旧的工作制度及流程,也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些制度进行更新与优化。这也导致医院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也难以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预见,例如经常会存在接错病人、用错药物的情况,而且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最终引发护患纠纷及医疗事等。②医院管理人员未能科学合理配置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使得工作秩序杂乱,护理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量,进而给其带来了非常大的身心压力,从而出现情绪焦躁、疲劳等情况。在此种状态下,护理人员就极易出现护理操作失误。

3.1.2护理人员方面;①部分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具备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及素养,缺乏丰富的护理经验,进而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是处于被动状态的,并且不具备强有力的应急能力,难以准备齐全临床医生所需的手术物品,并且也未能充分掌握新的医疗技术,因而在配备手术医生时,默契度不够高,进而对手术造成延误。②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对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不安全因素可导致的危害产生深刻认识;有的护理人员不够仔细、认真,无法安心开展本职工作,这些均可导致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原因。

3.2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3.2.1促进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医院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优化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提供充分保障。具体来说,医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手术室查对制度,确保对每位患者做到氧气、急救药物、电刀及吸引器到位,在接待、进入手术室、麻醉前、消毒皮肤前、开始手术前等阶段进行严格检查,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手术科室等情况[3]。

第4篇

【关键词】 手术室隐患;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46-02

随着医疗服务的发展,护理的理念也由原来的注重临床护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因此现在的手术护理除了配合好医生完成手术外,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各种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1]。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可行性的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改善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供可行性的意见。

1 手术室存在的风险

1.1 护理人员对操作规程缺乏了解 护理人员并没完全依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或者未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认真进行了解,从而导致患者打错针、配错药等过失性护理行为的出现;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药物使用情况的巡视不够或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够仔细,对于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及时发现,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各种不适[2]。

1.2 护理人员业务欠佳 一些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比较缺乏,经验不足,导致护理操作技能不够规范,对患者的病情及并发症缺乏预见性,未能及时为患者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操作不熟悉,从而延误了患者抢救及治疗的时机,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1.3 缺乏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手术患者一般情况下多面临发病急,病情较重的情况,部分患者时刻需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因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相当重要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克服疾病。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医护人员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态度生硬,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3]。

1.4 法律意识薄弱 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常发生记录不及时、记录过程不严谨、医护人员出现错记、漏记、补记及涂改等现象,尤其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防范及评估中的记录不够重视,从而导致记录出错,导致当出现风险发生时,记录却无法完整、准确反应手术时的真实情况。

2 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护理安全是为了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人身安全,是避免出现各种医疗事故,通过加强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出现。相对其他的科目,手术室患者更容易出现各种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出现死亡。

2.1 护理人员应及时转变护理观念 加强安全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法律意识,对苛责责任化进行改革,强化系统分析,从而建立一个让护理人员做正确事情容易,做错误事情困难的大环境中工作。建立安全护理提示牌、建立完善的安全护理系统、落实手术室护士巡回、管理等制度,并建立应急安全预警案例。

2.2 强化核心制度 提高护理安全策略,增加手术室护士长的职责安全制度,完善护理人员评估制度、对查对制度、危重病人的救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度应落实到位,让每位手术室护理人员能熟知,护理人员需要考核过关才能上岗就职。

2.3 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护理人员应尽量熟悉各种操作技能,尤其是静脉穿刺操作等基本技能操作。某些患者发病急,病情凶险,导致静脉穿刺时难度较大。对于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更应尽量保证静脉穿刺能一次性完成,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2.4 重视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室患者大多数由于病情凶险,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因此部分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应认真留意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悲观、消极、低落的情绪,行为是否发生异常,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鼓励患者乐观积极面对疾病,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疾病的治疗。

3 医院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效果分析

医院2012年12月选取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以未开展手术室风险管理实施护理的患者共35人为对照组,开展了风险管理后护理患者25人为观察组,对60例患者进行调查、访问,发现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护理措施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优于未开展风险管理护理的患者,结果见表1。

4 小结

医疗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对手术室的风险管理,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通过对手术室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加强手术室风险管理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工作责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对于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护理人员能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确保将手术室的风险降至最低,对健全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翠琴,穆睿华,李慧芳.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464-465.

第5篇

【摘要】手术室作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 其护理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手术室完成的手术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性的活动,做到安全顺利是根本要求,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个护理环节,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和健康安全,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干预对策,对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干预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是为病人施行手术及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病人在手术室期间,护士与病人接触较为密切,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预控,确保患者在手术室期间不会因护理因素而出现安全问题,是手术质量得到提高的重要保证。

1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护理服务基础条件不完善:由于重医轻护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管理者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问题,使护理人员远没有达到卫生部制定的编制要求:尤其是手术室这种重点科室,突发事件较多,护士如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必然会造成接受信息迟钝、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此时,护理风险隐患就会增大。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科、中心供应室等科室配合不好,安全教育工作薄弱等因素也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结果。

1.2 工作制度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不健全、不落实,缺乏有效的监控系统,也是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时期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新技术的发展、新仪器的使用,都要求有新的制度出台。制定后的制度成册,放在一边,作为一种形式,制度变成空洞的纸上谈兵,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没有严格的检查,没有具体的整改措施,都是导致不安全护理结果的因素。

1.3 设备物资管理不善:如电刀、吸引器、手术床、无影灯、除颤仪、监护仪、微泵、腹腔镜等仪器、C臂机、手术器械等设备未及时保养维修,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医疗物资供应不充足,不及时,质量低劣,都会使护理风险隐患加大,影响护理质量。

1.4 护理人员责任心的问题: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不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研究表明,工作责任心及执行制度认真与否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几乎所有的差错或多或少都与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手术室的护士除了护理专业本身应具有的一般条件外,还应具有审慎、慎独、善解人意的工作态度;果断、敏捷、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他人、小组、集体至上的团队意识;召之即来、连续作战、持之以恒的充沛精力和健康的身体。

1.5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问题:护理人员业务理论知识缺乏,技术水平较低, 应急能力较差,不重视业务学习与技术培训,对手术的配合较差。遇抢救病人时则工作忙乱无序,对危重病人术中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尤其是近年来手术室护理从业人员的低龄化,许多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护理风险隐患缺乏预见性。

1.6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有些护士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 对手术护理记录单不重视,少记,漏记,错记,涂改,或者代签名等。带教不严,对实习生过分放手放眼,也会造成护理风险,手术急救病人缺乏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性资料,这些均有可能成为日后纠纷的隐患,造成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的被动。

2 手术室护理风险隐患预控

2.1 提高对护理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由于护理工作具有双重性,既可以促进健康,也可能因某些失误造成伤害。因此,要强化医护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约束意识。

2.2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进行风险预控,预控手段包括制订各项工作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各种合理的工作流程、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强化风险隐患防范意识,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及时杜绝,做到警钟长鸣。

2.3 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手术室工作量大、时间长、专业性强,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潜在的风险,必须不断地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培养慎独的精神,确立安全信念,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医院应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建设和技术操作培训,拓展护士的知识面,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定期进行护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手术室护士必须全面掌握业务知识,熟悉各类手术的全过程,这样护理人员在手术配合中才能处于主动地位,配合医生高质量地完成手术,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浓度、时间、配制方法、给药途径,在抢救休克或术中突况时,才能准确执行医嘱,以达到抢救的效果。对新护士及护生要进行计划带教、阶段考核,强化安全护理意识,增强抗风险能力。

2.4 科学、合理的排班,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手术人员不良情绪及职业倦怠是差错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创造亲近的氛围,关心体谅护士,根据手术情况合理调配上班人员,尽量减少护士工作的超负荷现象,学习护理人员应对压力的技巧,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2.5科学编制,提高护理人员配置效率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合理编制人员,充分考虑护士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整体素质等,做到量才使用,科室实行弹性排班,改变以往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减少护士因忙碌劳累导致精神疲劳而引发的差错事故。

2.6 加强医疗设备及精密仪器的管理:手术室设备及仪器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并备有档案登记,确保其功能良好。

2.7 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具有法律证据意义。在已发生的医疗护理纠纷中,医疗护理文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从而造成医疗纠纷后,对医护人员自己辩护过程中的被动即举证倒置不利,手术室护士不仅要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注意自我保护,必须客观、准确、完善地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各手术学科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的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医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实行法制化、标准化和人性化管理,相辅相成,力争形成一种诚信文化,实施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彭均,张海生,于晋建.护理安全隐患与质量的微观管理[J].护理杂志,2008,25(11B):65-66.

[2] 黄庆•护理工作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6, 6(10): 49•

第6篇

[关键词] 手术室;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8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10-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整体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生理、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患者在手术室内不使患者出现身心意外的损害、障碍或缺陷,根据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相应的安全防患措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有效防患[1]。由于术室护理工作的疏忽和大意会直接导致患者在手术时发生差错,最后铸成重大医疗事故[2]。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汇报如下。

1 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1.1 缺乏法律知识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较淡薄,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只注意了护理工作的单纯技术知识含量,却忽视了护理工作的优质服务特性。共组者缺乏对护理学科主动性、独立性和科学性的真正认识,在工作中缺乏对责任心、束缚性,表现的随意性较强,慎独精神较差,对发生的护理小错误常会轻描淡写,认识不到护理的过失的重要性以及引起医疗纠纷的严重性。

1.2 术前隐患 由于科室的人力不足导致开展术前防范不到位。在许多环节中只是流于形式,处于应付的心理,因此防范的规范性受到限制。患者在术前防范过程中对即将发生手术会有许多疑问,甚至有些问题超出了术前防范护士所能了解的范围。如麻醉风险、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手术意外等,有些内容是病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若对患者的疑问回避或应答不当,或出现他人解释版本不相同,会使患者产生误解或疑虑。达不到术前防视的重要目的,甚至会为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增加出现医疗纠纷隐患的机率。

1.3 手术室的隐患

1.3.1 人员自身 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所导致操作违规而发生工作中的失误。例如在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向医师提供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侧向的错误。针对手术的物品准备不完善、器械物品不足、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手术仪器操作不规范等,有的由于自身原因还造成严重的后果。

1.3.2 环境隐患 由于手术室内手术间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发生感染等。如参观手术人员过多、空间净化系统未定时维修清洁、湿式清洁扫措施未及时落实等。

1.3.3 护理经验隐患 由于自身的护理经验不足导致执行不完善,如患者、组织损伤或神精手术低温导致苏醒延迟;皮肤灼伤等。当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或滞后,也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增加。

2 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对策

2.1 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意识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讲座,使其了解护理工作中权利及义务,在工作中要以“安全质量第一”为前提,做严格做到依法护理的法律意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2.2 强化护理规章制度建设 严格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各项操作规程,相应的制定检查奖惩制度。严格贯彻巡视,查对,交接班等制度,在临床护理中得以实施,这对于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危险起到关键作用[3]:按手术方式做好术前巡视工作,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如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请求医生帮助;加强“三查八对”的护理工作,防止出现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及相关手术设备和手术物品的缺失及损坏。

2.3 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科内组织护理人员定期的进行业务学习,特别是对于新护士以及资历低的护士,应当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带教作用。对于科内新引进的设备,技术人员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要进行反复操作并定期考核,以保证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避免在治疗抢救过程中发生意外。

2.4 灼伤、烫伤 患者在使用电刀时常规检查电刀的性能是否良好,使用电刀时局部消毒时不要太湿,注意负极板的放置要与皮肤完全性的接触,电刀用完或者不用时固定放置,患者手术的特殊时要对肢体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与金属物不接触,避免烫伤患者。防止化学药物灼伤如:碘酒、双氧水、酒精等[4]。

2.4 手术室微生物的监测 对每一项物品、器械和环境监测指标的详细评估,如果出现监测指标超标的现象,应汇报科室领导及感染科室,给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查找超标的原因,总结经验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有效的处理,使微生物的菌落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 讨 论

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问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对自身有一定的约束,强化护理服务意识,在护理各项工作中巩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护理安全隐患的意识,采取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会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刘柏辉.老年脑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便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18):143.

[2] 单敏后.介绍一种小病理标本收集瓶[J].护理学杂志,2006,21(12):7.

第7篇

【关键词】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是妇科疾病处治的地方,是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安全性,院方采取安全护理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每天接待的患者颇多,治疗时间长,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和重复性,而目前在部分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里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专业技术不到位等等,都会造成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出现安全隐患,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为此,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

1.1 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部分医院并没有引起院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要求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同时旧的护理制度也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无法使护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实现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容易出现护理差错。

1.2 护理工作的风险意识不高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工作负责,对于产前观察、产后出血或者是新生儿的护理,都是需要护理人员来担当的,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并没有很高的风险意识,护理工作马虎大意,对产妇和婴儿的看护不够谨慎,对其症状观察不够仔细,很容易使产妇和婴儿造成伤害。

1.3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足 很多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对待新技术、新的医疗仪器并不能完全地掌握和控制,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上操作错误,出现医疗仪器毁损、延误手术等不良现象。

1.4 缺少有效的护理方法 很多护理人员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时,并没有专业的护理能力,护理的实践经验不足,缺少有效的护理方法,而且态度生硬,缺少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容易产生与患者的纠纷,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预防和解决安全隐患的护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相关的护理制度 医院应该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护理制度,在制度修正的过程中要多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要把护理制度落到实处,能够切实完善护理工作的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则制度办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里存在很多容易感染性的病毒,这些病毒能够威胁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为此,护理人员要提高对感染病毒的预防意识,做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工作,要全面掌握控制病毒的操作技巧,要定期检查并记录手术室的感染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手术室的低感染率。

2.3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院方要加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把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护理人员,同时还要把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场实践中,全面提高其专业技能。还要定期实行考核制度,对待优秀的护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给其他护理人员树立典型榜样,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2.4 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 护理人员要想使患者能够提高其满意度,就要大力提倡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善于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工作上要认真负责,态度要和蔼,平等地对待一切患者,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护理安全工作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中的重要意义。随着医院护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给患者造成人身伤害,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因此,在加强安全护理工作上,医院要提高护理意识,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工作机制,实现护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养,提高其护理技能,确保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工作中能够及时地预防和解决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安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麦雪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07):16-17.

[2] 尹珍爱,冯立.手术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23-125.

[3] 杨淑梅.护士素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24):24-25.

第8篇

关键词:潜在安全隐患 基层 手术室 应对措施

手术室护理工作比较繁杂,且对护理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在手术室中护理需要长时间留意手术动向及患者的身体情况,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一旦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造成手术效果不佳,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引起医疗纠纷等情况,给医院和患者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关于如何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并实施对应的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是目前基层手术室护理重要关注点[1-2]。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逐渐提高,医疗安全逐渐在临床中受到关注,将其运用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主要是将安全第一和风险意识等理念运用到手术过程中,将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建立相应的差错机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4]。手术室的潜在风险在医院所有科室相对较大,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的环境,只有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确保手术更加安全高效[5-6]。本文对6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对手术中的潜在风险采取对应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试验组女12例,男18例,最小年龄患者21岁,最大年龄患者74岁,平均年龄(48.33±4.31)岁。参照组女13例,男17例,最小年龄患者22岁,最大年龄患者75岁,平均年龄(48.62±4.53)岁。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辅助医师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潜在安全隐患定制相应解决措施。具体内容为:(1)在手术前进行检查校对。护士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需要准确检查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床号、年龄、性别、姓名以及手术类型和病症基本情况等;检查患者配血报告,手术前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所有检查无误之后等待手术开始。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需要避免患者的身体受到碰撞,接送患者进入室内时需要2名护士共同完成接送工作。在整个与患者接触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证消毒工作进行,避免与患者接触时感染。(2)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手术进行前,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谈话,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干预。在与患者的谈话过程中,重点讲述手术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整个过程中,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性话题,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到严格保密,避免因为谈话内容泄露,引发患者不满,产生不必要的纠纷。(3)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专业程度能够对手术造成影响,且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依从性产生一定作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定制专有的培训方案是临床改善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对一训练,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加强她们对风险的敏感度。帮助护士学习掌握手术配合、手术解剖部位和手术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等进行应急处理的方法等。定期检查护士对仪器管理和使用的情况,一旦出现了错误操作就需要加强对仪器使用的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为止。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多次练习操作,加强训练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保证能够掌握手术室规范操作,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因为技术问题导致错误情况出现[7-8]。除了对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要求以外,还要加强医院整体制度的完善。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健全合理的制度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提高执行力。医院应根据护理人员管理条例制定岗位要求及岗位职责手册,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落实每项内容。并根据制定内容,每个季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设定奖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4)的摆放。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纠正时需要做到缓慢柔和,防止因为方式不当对患者产生损伤,在整个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细心认真,确保患者的调整到正确位置。保证患者在接受手术时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输液不畅等情况。(5)物品准备。在手术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到头脑清晰,操作严谨。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手术中需要使用的物品种类,保证物品经过灭菌处理,若出现了不符合手术物品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严格核对手术物品的数量,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物品缺少的情况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9-10]。(6)仪器管理。为了避免在手术中出现仪器故障,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加强对仪器的管理工作,平时注意对仪器进行调试、保养以及定期检查等,若仪器出现故障,及时联系相关维护人员进行维修。使用前也需要检查仪器的运作情况并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展开,尽可能降低患者因为仪器出现身体损伤[11-12]。(7)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在手术开始之前保证手部卫生,认真洗手,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严格检验,观察消毒情况是否符合规范。在手术结束以后需要对使用过的手术物品进行浸泡擦拭,然后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若物品污染严重可以将其销毁。(8)用药检查。在用药前、用药中以及用药后都需要进行检查,严格校对药品的名称、质量、使用方法、生产时间、保质期等。在药物使用后需要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对于瓶装的液体药剂需要检查瓶口是否出现松动现象,瓶身是否存在裂纹,液体是否浑浊,以及是否含有絮状物等情况。袋装的液体药剂需要认真检查包装袋是否出现了渗漏和胀气[13-14]。护理人员一定要仔细观察药品上的标签,防止错误用药,造成患者身体损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接受护理以后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本组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进行计数统计,χ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对比两组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试验组未曾出现安全事件,参照组中有3例出现了错误,手术物品缺失1例,其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13.3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n(%)]

2.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随着现代医疗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患者对医疗安全的判断影响着医院服务水平等因素,促使临床中对于安全隐患的排除越来越严格。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且环境较为开放、涉及人群众多、人员来往复杂、工作节奏快等,是临床中公认的安全隐患多发地。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影响着手术的结果和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医院的名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对于如何解决基层手术室的安全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这些方式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

临床一致认为,继续加强对基层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步骤,避免因为安全管理问题出现医患纠纷等。在医院中,各个诊断的步骤以及科室中,手术室是安全隐患多发地,且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对患者的影响巨大,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护理存在着很多不足,如第一手术室护理和病房护理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导致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情况无法完全掌握,使得治疗中存在很大失误;第二护理工作的局限性过大,仅局限在手术室内的护理,整个护理过程均以工作为中心,辅助配合手术操作,如辅助麻醉师监护患者,检查手术所需要的器具和药物,做好器械准备工作等。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逐渐重视基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对手术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定制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室风险,减少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5-16]。

其中,在整个安全隐患消除的过程中,重要的就是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这是减少基层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基础。有报道指出,很多基层手术室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专业度存在一定关系。护理人员在手术中的操作不当、对仪器的不了解、手术中未遵循无菌操作要求、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不到位、态度不端正等均是诱发基层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因素。因此,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减少基层手术室安全事件发生的基础。同时,除了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培训以外,还应设置一定的考核制度,这是检验护理人员工作标准是否合格的重要方法。奖惩制度可以让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所提升,对患者的治疗以及医院的整体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本次试验结果也对上述的观点进行了佐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设置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在手术的过程中,相关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除此以外,基层手术中还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对于每项安全隐患,都要有应对措施等。其中,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整个手术的步骤、手术中需要配合的事项、遇到突况时应该有的心态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健康宣教是帮助患者在术中应对突发状况以及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不安等心理的重要方式。本次试验也验证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这是护理人员应该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了护理措施。在术前对患者的护理中,还应该注意对其心理护理的干预,患者在术前会因为疾病等多种因素产生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一定的缓解或消除,就会影响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在术中的配合度,对患者的治疗结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术前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对患者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后,发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提高了,而且在术后的护理中也能很好的配合,提升了治疗的有效性,提升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本次试验中,对基层手术中的多种潜在安全隐患都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在手术期间,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检查校对患者的病症情况,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在接送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由2名护士接送,减少患者在接送过程中出现碰撞,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手术物品和设备,确保手术后不会出现物品遗留患者体内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因为仪器故障造成患者的身体损伤,并且对所需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患者出现感染[17-18]。在用药前严格检查药品的使用情况,注意药物是否处于有效期,密切留意药物状态,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而且在手术中确保患者处于正常,以免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等情况[19-20]。上述的所有安全隐患解决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防止安全事件发生,本次试验中,试验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并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分析能够得知,对基层手术室潜在的安全隐患实施对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得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对临床治疗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红芝.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46):306-307.

[2]张倩,詹玉.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J].饮食保健,2019,6(12):127-128.

[3]寻淑英.手术室护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77):245,260.

[4]苏晓琼,舒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416-4417.

[5]帅晶,万嘉.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410-411.

[6]何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8):59-60.

[7]周恒捷.舒适护理在基层卫生院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10):208-209.

[8]郭来康.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4):624-626.

[9]许宏青.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22-23.

[10]汪红全.浅谈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讨论[J].健康之友,2019(21):236-237.

[11]宋开玲,辛友红,赵兰.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8-9,13.

[12]张敏.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5):180-181.

[13]王依娜.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9,41(12):1337-1340.

[14]牛会鹏.手术室护理风险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的干预效果[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4):445-448.

[15]张妍,陈荣珠.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1):8-9.

[16]贾美霞.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家庭医药,2019(8):247.

[17]徐莉,刘芬.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5):193-195.

[18]贾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