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30 05:40: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增产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膜下滴灌;技术要点;效果分析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主要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滴灌灌溉技术。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的结合。膜下滴灌就是将加压的水流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即铺设在膜下方的滴灌带,再由灌水器滴入作物的根层土壤,供作物根系吸收。
我县2004年在农科所进行了试验示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平均亩产玉米达到675公斤,比对照亩增产玉米325公斤,增产92.9%。2006年大面积应用于玉米栽培,获得了节水增效的显著效果。
1.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
1.1整地起垄
采用大型农机具整地程序为:一是施农家肥每亩3立方米以上;二是旋耕灭荐后耙地,要求整平耙细;三是搂除末粉碎根茬、秸杆;四是按130厘米垅距起垅、同时在垅上距中深松两条并施玉米专用肥40-45公斤,形成两条肥带、肥带间距40厘米,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采用小四轮拖拉机整地程序为:一是施农家肥每亩3立方米以上;二是灭茬机灭茬;三是搂除未粉碎根茬、秸杆;四是深松原垅沟并施玉米专用肥每亩30公斤;五是破旧垅合成新垅;六是新垅的两垅为一组,在两垅中间沟施玉米专用肥每亩10-15公斤并将两新垅合成大垅,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1.2品种选择
选用比当地主栽品种生育期长7-10天,所需积温多200-250℃,叶片数多1-2片的品种。即选择生育期135天的品种。充分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1.3播种
一是适期早播,由于覆膜可以增温、保湿、出苗提前,可比直播不覆膜早播5-7天。原则是放苗后不受严重霜冻为准,我县播期可在4月20日左右。
二是播种,播种可选用垅上双条播种机播种,播深3-5厘米;随后覆土,垅上小行距40厘米。根据选用品种的特性及土壤供肥能力,施肥水平确定播种密度,我县可选择亩保苗4000-5000株。
1.4化学除草
覆膜前进行化学除草,要保证土壤湿润,提高除草效果。
1.5铺滴灌管覆地膜
采用机械铺滴灌带覆膜可一次完成作业,但需要人工检查覆膜质量并每隔3-5米在垄上压土,防止地膜被风揭起。
面积较少,劳力充足的可以采用人工铺滴灌带覆膜,覆膜后扎眼播种的方法,后期不用放苗。
1.6田间管理
一是加强膜的管护,主要是检查膜的两侧不严或漏压和被风揭开的都要及时压严,提高增温保墒效果和防止草荒发生。
二是及时放苗,玉米一叶一心时及时放苗,放苗时剪孔要小,压土要严。在放苗的同时补栽缺苗孔,做到边放苗边补苗边定苗。
三是垄沟深趟一犁,清除杂草,同时放寒增温,减少水分蒸发。
四是除蘖,要及时除蘖防止无效养分与水分的消耗。
五是灌水定额的确定。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需水量、降水量及玉米长势确定灌水次数,灌水时期和每次灌水量。
六是追施氮肥,在玉米拔节期结合滴灌追施尿素每亩15公斤,在玉米抽雄期结合滴灌追施尿素每亩3-5公斤。
2.膜下滴灌的技术效果
膜下滴灌技术能够迅速大面积推广应用,首先源于这一技术本身,是真正对作物进行有效的灌水,其产生的效果不光是水的节约,而是综合效益的提高。实践证明,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效果显著。
2.1省水
由于玉米田实施覆膜栽培,减小地表蒸发。据资料覆膜可减少蒸发3-5毫米/天,每亩减少水分损失84-140吨,相当于每天降水6.5毫米,可节约农业用水33%。
滴灌系统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了渗漏。所以,在玉米生长期内,比传统灌溉方式省水50%以上。
2.2省肥
氮肥随滴灌水流直接送达作物根系部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提高了利用率;亦可做到适时适量,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平均可省氮肥20%左右。
2.3省农药
膜下滴灌水在管道中封闭输送,避免了水对病害的传播,盖膜改变了土壤的水热条件,对害虫的发生时期、数量以及危害程度都有抑制。试验表明,由于地膜下的高温环境,不适合地下害虫子的生存,减少产卵量,地下害虫明显减少。另外,地膜两侧较干燥,无湿润的环境滋生病菌。因而除草剂、杀虫剂用量明显减少,可省农药10%-20%以上。
2.4增温
地膜栽培玉米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苗期日增地温3.9℃,拔节期日增地温3.3℃,抽雄期日增地温1.3℃,平均日增温2.4℃。全生育期可增加有效积温250-300℃,前期增温效果较高,对提高出苗率,缩短出苗时间,防止晚霜冻害有益,随着玉米生长,由于植株的遮阴作用,增温逐渐减少。
2.5增墒提墒
膜下滴灌有效地控制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证玉米苗期对水分的要求,特别是玉米前期,膜内温度提高快,膜内外温差大,水分在升温条件下上升,触膜后温度下降,形成水滴后流到土壤表层。同时由于覆膜后温度升高,水的表面张力和粘滞度下降,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的有效率,可提高水分的利用率32%以上。
2.6增强微生物活性与养分供应
由于地膜覆盖后的土壤温度高,墒情好,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因而单位重量的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由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活动增加,促进土壤中有机养料的加速分解,从而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
2.7增强田间光照强度
玉米地膜覆盖由于薄膜和膜下的微细水珠能反射太阳光线,从而增加了近地层空间的光量和光照强度。增强玉米的光合作用;特别是玉米中、下部叶片的光合强度。东北农大测试:玉米地膜的光照强度比露地增加16.7-33.3%,晴天中午距地面15cm高处,普通透明膜的反射率为14%,而露地只有3.5%,相差10.5%。
2.8增强土壤防侵蚀、防盐碱能力
一是由于覆膜使土壤表面避免风吹雨淋,可以保护表土免遭大风大雨的侵蚀,使土壤结构保持稳定。在覆膜条件下,减少了田间作业次数,同时由于膜内水分的胀缩运动,使土粒间的空隙变大,土壤疏松,改善了土壤结构,据调查滴灌的耕层土壤容重为1.05克/立方厘米,比沟灌的少0.2克/立方厘米。二是地膜覆盖抑制了盐分上移,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局部环境条件,特别是盐碱较重的情况下,抑制返盐的效果较大,据资料记载,覆膜0-20厘米土层含盐量为0.14%,而对照(不覆膜)则高达3.3%,可以减少土壤盐分3.16%。PH值由7.9降低到7.5。
2.9增产
由于科学调控水肥,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并经常保持湿润,玉米生长条件优越,可适当增加栽培密度,增产效果明显。一般可增产20%以上,低产田可增产30%以上,严重干旱年份可增产50%以上。
2.10提高玉米质量
膜下滴灌营造了玉米良好的生长条件,因而,不但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如玉米的成熟度好,粒重增加,含水量降低。 [科]
【参考文献】
[1]李翠萍,白杨,王艳春,赵炜.浅析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中的膜效应及水肥供应.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3).
[2]郭维.黑龙江省西部玉米膜下滴灌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为了进一步提高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全省粮食生产高效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8月12―15日,由吉林省人事厅和省农委共同主办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配套技术高级研修班”在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举行。省内有关科研院校、省直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市(州)及3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研修班的学习。
在开班仪式上,省农委副主任李学勤做了动员讲话。他指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培训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省人事厅也积极为农业系统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创造有利条件。今年专门在吉林省举办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配套技术”为主题的高级研修班,这也为吉林省实施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人才和智力的支持。
目前全省农业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1万多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人。他们是吉林省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更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排头兵。而30个产粮重点县肩负着实现全省粮食产量目标近90%的任务量,这些县的农业科技人员更是肩负重任。李学勤希望学员们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中勤于思考,结合当地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配套技术和模式,促进粮食产业持续发展。
开班仪式后,李学勤为学员们做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专题辅导。省农委任克军副主任就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了专题报告。
关键词:煤层气,绿色能源,政策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指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及吸附在没几只表面为主并部分游离于煤空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免费论文。以往,煤层甲烷被认为是影响采煤的有害气体而被直接排放。但在当今的能源格局下,石油等常规能源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从新审视煤层气的价值。煤层气,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已成为理想的代替能源,尤其是在我国。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我国煤层气含量、分布如表一所示:
注:据国土资源部石油天然气评审办公室
东部区包括三江-穆棱河、松辽、海拉尔、二连、阴山、延边、敦化-抚顺、浑江-辽阳、辽西、蛟河-辽源、依兰-伊通、大兴安岭、太行山东麓、冀北、冀中、京唐、鲁西北、豫北、豫西、徐淮、沁水、大同、宁武等22个盆地(群)。
中部区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和川渝盆地。
西部区包括准噶尔、吐哈、塔里木、柴达木、三塘湖、天山、河西走廊等7个盆地(群);
南方区包括滇东黔西、川南黔北、滇中、萍乐、湘中、桂中、鄂赣边、长江下游、苏浙皖边、浙赣边等9个盆地(群)。
青藏区包括扎曲-芒康盆地。免费论文。
注:据国土资源部石油天然气评审办公室
相关建议
1 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多种积极性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国家必须统筹规划、统一决策,制定发展目标、中长期规划、行业标准、税收政策、对外合作方针的制度。同时政策应多样化,调动国企、民企、外企等多方面积性,尽可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煤层气产业发展等。正确解决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将在大局上保证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大煤层气经济扶持政策力度
煤层气刚刚起步,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劣势明显,制定煤层气经济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使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具有相当竞争的平台,让煤层气企业扩大盈利,刺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我国现行煤层气经济扶持政策为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增值税先征后返(实际零税率),每开发利用1 m3补贴020元,用于发电补贴025元。根据现行政策,税收返还和补贴额约占煤层气售价的33%,但美国的为51%~52%,相差很远,建议将该项补贴适当增加。
3 加强煤层气地质研究
我国大部分岩层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含煤岩层叠合破坏频繁,煤层气地质比较条件复杂,不利于开采。同时煤层气资源分布具有多样性,煤层气储层具有明显的低压、低渗透、低饱和度的特征,较外国高阶煤发育。以上种种不利地质因素要求科研单做更多的研究,应增加经济投入,加大科研力度,对于不同地质区域,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更细更准确研究个地质区域的地质条件。
4 加强和国外企业交流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开发技术主要有:直井洞穴完井技术、直井/丛式井压裂开发技术、水平井技术,以及连续油管压裂、注N2、CO2置换等增产技术等。一方面,这些技术在中国尚未完全应用;另一方面,中国地质条件和外国的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国外技术有不一定适用。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引进技术,同时必须发展已引进技术。尤其是发展钻井、完井技术、煤层气储层增产技术。
5 进一步制定、完善制度
政策、法规包括矿权、气权、集输、利用、投资、税收、国内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为煤层气产业化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支持。
结论
开发煤层气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决策,这主要体现在一下三方面:第一,开采煤层气,补给常规天然气,缓解能源危机。免费论文。第二,瓦斯爆炸和突出是最主要的矿难,开采煤层气,可以降低煤层瓦斯压力,从而减少矿难。第三,煤层气是温室气体,开采煤层气,是一个环保的举动。国家在政策上扶持煤层气产业,大力加大科技投入,为煤层气产业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所以煤炭行业和油气行业应抓住宝贵的机遇,发展煤层气产业。另一方面,国家应采取强制措施,强制要求煤矿对煤层气进行利用,对排空进行处罚。同时科研单位也应抓住个机遇,为煤层气利用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傅雪海,秦勇,韦重韬.煤层气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0.
[2]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煤层气资源评价报告[M],2006
[3]翟光明,何文渊.抓住机遇,加快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J].天津工业,2008,28(3):1-4
[4]孙茂远.关于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9,09.
承担单位:
技术负责单位:
参加单位:项目(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
填报时间: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填写说明
一,本报告系项目(课题)验收的主要材料,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根据《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办法》要求,实事求是填写.
二,本报告代申请验收文件,须经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及科技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一式六份及附件报送省科技厅确定主持验收单位及验收方式,时间,地点,待省科技厅批复后分存省科技厅计划分管处二份,计财处一份,承担单位二份,科技主管部门一份.
三,主持验收单位及验收方式等确定后,由组织验收单位通知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将本报告及附件分送验收委员会成员.
一,概况
参加单位总数
个
项目(课题)组人数
人
高级职称
人
中级职称
人
初级职称
人
其它
人
项目(课题)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年月
学历
1.研究生2.大学3.大专4.中专其它
职称
1.高级2.中级3.初级
4.其它
电话
第一承担单位
名称
邮编
地址
电话
性质
1.大专院校2.科研院所3.企业4.其它
经济
类型
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私营经济4.联营经济
5.股份制经济6.外资经济7.其它经济
其它主要参加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参与形式:1.合作
2.协作
1
2
技术来源
1.国外技术2.国内技术3.自有技术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63计划3.国家攻关计划4.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5.省攻关计划6.省科计厅列题资助的前期研究7.其它
成果形式
1.论文论著2.研究(咨询)报告3.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4.新装备
5.新材料6.新工艺(新方法,新模式)7.计算机软件8.其它
所属技术领域
1.信息技术2.生物技术3.新材料4.能源技术5.激光技术
6.自动化技术7.航天技术8.其它技术领域
二,项目(课题)合同要求的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及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
三,项目(课题)实施的主要研究开发内容,结果及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项目(课题)实施解决的技术关键,其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开发的比较
五,项目(课题)实施所获成果情况
1.已鉴定的科技成果数及获奖情况
已鉴定成果数
获奖成果数
获何种奖及等级
2.所获成果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前景预测
六,项目(课题)实施所获经济效益情况
新增产量
新增产值
利税
出口额
直接效益
社会效益
转让成果数
转让费
注:新增产量为历年工业增加产品量,农业为增产农产品总量万公斤;产值,利税万元,出口额万美元;农业成果推广增产增值除直接效益外,填在社会效益栏.
七,科技论文及著作发表情况
(篇)
出版著作
合计
已发表
待发表
其中外刊
部
万字
其中外刊
部
万字
八,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单位:项
专利申请
授权数
小计
其中国外
合计
其中国外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合计
九,人才培养情况
单位:人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参加项目(课题)
后晋升职称
成果推广应用培训人才情况
已获学位
在读
已获学位
在读
人
其中:中职晋升高职:人
初职晋升中职:人
人次
十,投入各类科技人员及工作量情况
投入的科技力量
各类科技人员投入情况
合计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它
原计划投入
人员
工作量
实际投入
人员
工作量
十一,经费落实及偿还情况
合计
省拨
(含有偿)
部门匹配
银行贷款
自有资金
其它
计划投资额
实际落实额
应偿还数
已偿还数
偿还计划
十二,经费支出情况
单位:万元
合计
劳务费
原材
料费
试验
设计费
设备费
外协费
差旅费
管理费
其它
累计
支出
收支相低:
十三,项目(课题)实施中形成的固定资产情况(包括万元及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及农业上的亲本材料数,仪器设备注明产地,台数,单位)
十四,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对经费收支的审核情况
(盖章)
财务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十五,项目(课题)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经验教训总结
项目(课题)负责人:(签字)
十六,提供验收的附件材料情况
名称:1.
2.
3.[,!]
4.
其它:
十七,承担单位及主要参加单位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十八,承担单位科技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十九,省科技厅计划分管处意见
(盖章)
论文摘要 介绍了杂交稻两优培九在晋江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用培矮64a与9311组配选育而成的中晚籼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的特点。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1001),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晋江市2001年引进该组合,进行多点试验、示范,表现出丰产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的优点。2005~2006年在晋江市推广种植2 030 hm2。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 2005年在晋江市西滨镇73311部队农副业基地陈成立承包田中示范种植两优培九33.33 hm2,平均单产9 150 kg/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 200 kg/hm2,增长15.1%。同年在晋江市陈埭镇中和种植场示范种植26.67 hm2,平均单产8 700 kg/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1 400 kg/hm2,增长19.01%。2006年在晋江市西滨镇73311部队农副业基地示范种植53.33 hm2,平均单产9 000 kg/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825 kg/hm2,增长10%。2006年在晋江市西滨镇东升农场种植40 hm2,平均单产8 300 kg/hm2,比对照特优63增长10.6%。该组合在近2年试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具有超高产潜力。
1.2 农艺性状 两优培九属中秆型,株高107~112 cm,茎秆坚韧,株型紧凑,剑直,耐肥抗倒,后期转色好。平均穗粒数约160粒,结实率81%~84%,千粒重25~27 g。
1.3 品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糙米率81.6%,精米率75.1%,整精米率56.2%,粒长6.8 cm,长宽比2.9,垩白米率50%,垩白度10.8%,透明度2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72 mm,直链淀粉含量21.6%,蛋白质含量10.2%。其中有6项符合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3项符合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米饭适口性好,品质优于汕优63。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该组合在晋江市作晚稻栽培,生育期130~135 d。应注意提早播种,宜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移栽,且务必要在立秋前插完。采用半旱式育秧,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以120 kg/hm2为宜。浸种时要加入强氯精浸种消毒,以防种子带菌。播种时,用复合肥300 kg/hm2做秧田基肥。当秧苗1叶1心期时,用15%多效唑200 g对水100 kg喷施秧苗,培育多蘖壮秧。2叶1心期,施尿素45~60 kg/hm2。移栽前4~5 d,施尿素75~90 kg/hm2作“送嫁肥”,并喷施1次三环唑和锐劲特防治病虫害。秧龄控制在25~30 d。
2.2 合理密植 两优培九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生长势强,增产潜力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确定合理株行距与基本苗数,是保证高产的重要基础。采用宽行窄株,株行距以13 cm×30 cm为宜。每丛插2株秧苗,插足24万~27万丛/hm2,基本苗105万~120万/hm2。
2.3 科学施肥 两优培九耐肥抗倒,应保证前期早生快发,后期不缺肥,以利于形成大穗,增加籽粒充实度, 提高结实率,不早衰。栽培上应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施纯氮195 kg/hm2,N、P2O5、K2O用量比为1.0∶0.5∶0.8。基肥施碳酸氢铵225 kg/hm2、复合肥(N、P、K比例为1∶1∶1)375 kg/hm2。插后5~7 d再结合浅水灌溉,追施分蘖肥,施入复合肥225 kg/hm2、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巧施穗肥,在幼穗分化始期,施尿素30~4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穗粒肥,促进穗大粒多。在抽穗期,适施尿素45~60 kg/h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促进灌浆结实,保持后期转色,增强光合作用,防止叶面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2.4 水分管理 采取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薄水促蘖,适时搁田,足水养胎,浅水抽穗,湿润灌浆,适时断水的办法。要求在插后25 d左右发足茎蘖数。够苗晒田(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最高苗数的80%,即总茎蘖数255万~270万/hm2时),放水晒田,晒至田边见小裂缝,田中脚踩不粘泥,达标后复水。保持有效穗255万~270万/hm2,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保持3 cm的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保持湿润,养根保湿壮粒。后期防止断水过早,以免引起早衰而影响灌浆结实。收割前7 d断水,完熟率达95%时进行收割。
2.5 病虫害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做好稻瘟病、百叶枯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选用对口农药,适时防治,以确保丰收。
参考文献
[1] 叶立海,鲁仕法,白应国.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J]. 农技服务,2007,24(7):3.
[2] 王合勤,陈金节,高胜从. 超级杂交稻新两优6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37-4138.
[3] 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 杂交稻新组合K优86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57.
[4] 蔡志刚.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5-77.
一、服务三农,积极参加科普集市、送科技下乡活动
水利学会积极配合县科协组织的科普集市、送科技下乡活动,精心准备和送发有关巡堤查险、防汛抗洪、山洪避灾、科学管水、节约用水、渠道防渗、白蚁防治、水土保持、水法宣传等方面的资料四千多份,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广泛传播科技知识,使人们在突发性自然灾害来临时能够从容应对、降低灾害损失;让农民群众掌握较为先进的生产技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评先奖优,鼓励会员开展学术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
我们一直认为,开展学术研究和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是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交流与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同时学术论文也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学术成果,是作者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具体反映。该项活动从学会成立之初到现在长期坚持,从未间断。2004年该项活动得到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共收到会员论文47篇,经学会理事会精心评选,评出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4篇,三等奖论文6篇,学会分别给以了奖励,并推荐3篇向上级科协申报。在今年的优秀论文中,由李正桂、周知辉2人合著的《橡胶坝袋在水渡河水闸中的应用》已在省级专业刊物《湖南水利水电》上公开发表。李小平同志2003年撰写的《我县水利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获市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三、精心组织,学会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1、为让全体会员[本文章属原创,其他网站复制必究法律责任]对我县近连两年来的水利建设成果有一个较为全面了解,同时为会员之间构建一个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学会2004年先后两次组织会员对全县新建成和在建的水利工程工地现场参观,并将每处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关技术参数打印成书面材料供会员们参考。另外,今年学会还与相关会员单位两次赴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的工程技术及管理经验,取人之长为我所用。
2、在科技培训方面,2004年,学会配合县防汛办和局工程科组织举办了两次培训班。一次是组织水利系统骨干技术人员举办了一期堤坝白蚁防治技术培训班,编教材、做示范,聘请白蚁防治专家亲自授课,并配发防治药物,便于学员即学即用,及早消除堤坝白蚁危害隐患。一次是组织基层工程人员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以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学员们掌握了一些适合在我县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方法,让他们对规范工程建设管理行为的重要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基本掌握了工程建设管理程序、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方面知识。版权所有
3、2004年,我们按照学会章程,共收取单位会员、个人会员会费四千多元,并通过技术咨询服务方式收取一部分业务费用,使学会活动能够有声有色地开展。我们根据“源于会员、用于会员、服务社会”的原则,所收会费设专帐管理,全部作为学会的各项活动经费以及提供技术咨询的成本费用。
关键词:合成塔,更换第一层催化剂,效果评介
赤天化集团公司30万吨合成氨装置合成塔于1988年大修期间,采用瑞士卡萨利公司的专利技术,对塔内件进行了较大的改造。由轴向塔改为轴径向塔,催化剂采用1.5---3.0mm的小颗粒型,到1998年其上层催化剂有衰老和失活的现象。因此,我们利用99年大修的机会对其进行了更换,通过两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达到预期效果。为同类型合成氨装置合成塔触媒的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合成塔催化剂,受热后衰老和毒物中毒是造成失活的主要因素。(1)热衰老:主要是由于活性组份的金属晶粒受热后迁移,聚集长大烧结使其表面结构及物相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活性哀退。在实际生产中,合成塔顶层催化剂床温始终处在最高,而且也较容易超温,因此,顶层催化剂中铁晶粒受热衰老,甚至失活就不可避免了。在99年卸触媒时就发现有结块现象。免费论文参考网。(2)毒物中毒:合成氨催化剂的毒物主要是工艺气中的氧化物(如H2O、CO、CO2等) 、油等等。一般来说氧化物的中毒是暂时性的中毒,它们的主要来源是从补充气(新鲜气)中带来,积聚在合成塔入口,使其催化剂暂时性中毒,经过长久累积,也会变成永久性中毒,再者就是油对触媒的活性的影响,油进入触媒层后,首先造成部分催化剂微孔堵塞,或覆盖其表面而降低触媒活性,还有就是油中的硫也会毒害触媒,使其永久性中毒。免费论文参考网。
2实际使用情况
合成气进入合成塔后,首先在顶层触媒中进行激烈的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顶层催化剂最先与工艺气接触,而且是温度最高的地方,并且有超温的历史。因此,它是最先受热衰老及中毒失活的敏感区域。免费论文参考网。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触媒的使用时间的推移,各工艺参数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公司96年6月对合成氨装置进行了节能增产大改造后,合成回路由塔前分氨改为塔后分氨。工艺气经103-J增压后,通过油分离器再进入合成塔。因油分器在设备设计和制作上存在的缺陷(投用时压差达0.3MPa以上),一直无法正常投用,工艺气中的油不可避免的带入合成塔,使其顶层触媒活性逐渐降低。到98年底热点温度下移至第二层。因此,公司决定利用1999年6月大修时,将其第一层触媒更换,触媒型号为南化公司生产的A110-1-H。
88年6月-99年6月合成塔参数 表1
3 效果评价
3.1从这两年情况来看,更换顶层触媒后,各项技术指标较佳见表2。通过只更换顶层催化剂,提高了氨净值,延长了整炉触媒的使用周期,降低了合成氨的综合能耗。
3.2实现了合成塔只更换顶层触媒后,使整炉触媒活性得到恢复。目前热点温度在第一层,并控制在480℃左右.MC0013开度在75%以上.氨净值13.6%。从各项技术指标来看,更换第一层催化剂后,整个合成塔反应良好,系统运行稳定。
3.3顶层触媒更换后,整个合成回路工艺状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回路的差压由1.05MPa降到了现在的0.85MPa,氨净值达到了13.6%以上,为合成氨装置99年—2001年超负荷(11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合成回路工艺参数表2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为了建立更为有效的甘薯茎尖离体脱毒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体系,选用不同品种的甘薯对外源激素浓度、初次继代转培时间、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白糖替代蔗糖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添加外源激素6-BA 0.5~1.0 mg/L 和NAA 0.05~0.2 mg/L 的MS培养基为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茎尖接种后13~20 天进行初次继代转培为最佳时间,成苗率最高达74.3%;继代快繁过程中用白糖替代蔗糖、自来水替代蒸馏水,成苗率可达到90%;脱毒苗在生产试验中优势明显,增产幅度为5.2%~68.6%。
关键词 :甘薯;茎尖;离体培养;脱毒;快繁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10015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甘薯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专用型新品种选育”(2012AA101204)。
第一作者简介:王常芸,女,1966 年出生,山东烟台人,高级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甘薯、草莓、花卉、马铃薯等方面生物技术研究。通信地址:265500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港城西大街26号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Tel:0535-6352001,E-mail:ytwchy1017@163.com。
收稿日期:2015-01-11,修回日期:2015-03-12。
0 引言
甘薯是中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饲料和轻工业的重要原料[1-3]。但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极易感染病毒[4],从而导致种性退化,抗性降低,直接影响了甘薯的品质及产量,严重阻碍了甘薯的生产和利用[5-6]。据估计,中国每年因甘薯病毒病造成的损失高达40 亿元[7-8]。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高效的化学防治药物[9-10]。因此,目前采用甘薯茎尖脱毒,是防治病毒病、减轻危害的最有效途径[11-13]。
1960 年Nielsen 首次获得甘薯无病毒植株,国内20 世纪80 年代甘薯茎尖组织培养研究获得成功[14]。1989 年辛淑英[15]用MS+ Kt 2 mg/L+IAA 0.5 mg/L,培养7~14 天,转移到不加激素的MS 培养基上培养成苗。1990 年陈应东等[16] 利用MS + 6- BA 1 mg/L + NAA0.01 mg/L+GA3 1 mg/L和MS+6-BA 2 mg/L,培养6~16天,转移到不加激素的MS 培养基上培养成苗率达73.9%和94.4%。1998 年赵玖华等[17]用培养基MS+NAA 0.2 mg/L+6-BA 0.5 mg/L 使甘薯茎尖分生组织成苗率达76.5%。唐丽等[18]用MS+ 6-BA 1.0~1.5 mg/L,30天和60 天后各更换一次MS培养基,90 天诱导分化率在50%~60%,芽苗生长正常。文彤明等[19]利用‘高系14 号’品种不经愈伤组织诱导成功培养出甘薯脱毒苗,成苗率为30%~50%。上述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激素种类及浓度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成苗及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方面,但针对不同品种的优化培养方法、增产效果及降低成本方面的研究尚鲜见报道,为此,笔者从甘薯不同品种需要的外源激素、继代时间、水源、糖源以及脱毒增产效果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探讨。以期为建立高效、实用的甘薯脱毒快繁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0 年4 月—2013 年11 月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培实验室、温室及试验田中进行。
1.2 试验材料
选用本院甘薯所品种资源圃的‘徐18’、‘北京553’、‘遗字138’及本院选育推广的‘烟薯27’、‘烟薯16’、‘烟薯21’、‘烟薯25’、‘烟薯24’、‘烟紫薯3 号’等品种资源。
1.3 试验方法
1.3.1 外植体的选择、消毒与接种挑选长势良好无病症表现的甘薯植株,剪取茎顶端2~3 cm长,除去大叶,然后消毒、接种,方法参见段玉云等[20]。
1.3.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选用MS[21-22],外源激素采用6-BA 和NAA[23],诱导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见表1。初次继代和快繁继代培养基为MS[24]。琼脂浓度为0.5 g/100 g,糖源(白糖和蔗糖)为3 g/100 g,pH 5.8,培养条件见尚佑芬等[21]。每4 周继代快繁一次[25]。
1.3.3 脱毒检测经过茎尖组织培养获得的苗,只有一部分完全脱除病毒,所以对培养出的试管苗要及时进行病毒检测。检测方法主要有目测法、指示植物嫁接法、血清学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9]。
1.3.4 驯化移栽在本院日光温室,移栽前要将试管苗搬到温室打开瓶盖炼苗,注意移栽时轻轻用水冲净根蒂上的培养基。移栽方法参见曹秀敏[25]。
1.3.5 脱毒增产试验利用小区多年多点对比试验,对‘徐18’、‘北京553’、‘遗字138’、‘烟薯27’、‘烟薯16’、‘烟薯21’、‘烟薯25’、‘烟薯24’、‘烟紫薯3 号’等品种资源进行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测定,小区面积一般为66.6~200 m2,3 次重复,随机排列。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列表比较分析法和Excel 2003。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源激素对甘薯不同品种茎尖诱导分化效果
将不同品种的甘薯茎尖分别接种于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上(表1),CK为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诱导分化结果见表2。在CK培养基上,几乎没有明显变化,而在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配比的X1~Z3培养基上都能诱导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萌发,但X1~Z3之间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不同品种的甘薯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率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以培养基MS+6-BA 0.5~1.0 mg/L+NAA 0.05~0.2 mg/L 最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的分化。其中‘徐18’、‘北京553’、‘遗字138’等品种以Y2激素浓度配比即添加6-BA l.0 mg/L、NAA 0.1 mg/L 的培养基为好,不定芽分化率在86.6%以上;‘烟薯16’、‘烟薯25’、‘烟紫薯3 号’等品种以Z1 激素浓度配比即添加6-BA0.5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为好,不定芽分化率在85.3%以上;‘烟薯21’、‘烟薯24’、‘烟薯27’等以X2激素浓度配比即添加6-BA 1.0 mg/L、NAA 0.05 mg/L的培养基为好,不定芽分化率在83.9%以上。可见,茎尖离体分化培养过程中不同品种的甘薯茎尖对不同激素浓度的配比要求是有差异的。试验中还发现,当6-BA浓度一定时,随NAA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形成率会升高,但不定芽的分化率与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不成正相关。
2.2 初次继代转培时间对分化成苗的影响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对接种一定时间的不同品种甘薯茎尖进行了初次继代转培试验,试验分6~12 天,13~20 天和21~27 天3 个时间段进行统计结果分析(表3),注意转接时要连同愈伤组织一起。由表3 看出,培养时间越长,即初次继代转培时间越晚,产生的愈伤组织量越大,而成苗率却呈现低—高—低变化。其中13~20 天继代转培的茎尖,产生中等大小的愈伤组织,而成苗率却最高,达到74.3%,且苗生长健壮,发育良好;其余时间段继代转培的苗,成苗率低,且苗生长状况不好,出现了细弱和发育大小不均等现象。这可能与产生愈伤组织的大小有关。
2.3 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白糖替代蔗糖对比试验甘薯茎尖脱毒快繁继代培养过程中要用到大量蒸馏水和蔗糖,成本很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情况下,对不同品种的甘薯进行了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白糖替代蔗糖的对比试验,统计结果见表4。由试验结果看出,成苗率都达到90%以上,且苗生长状况均表现良好,几乎无明显差异,但比较成本却降低很多。可见,大批量甘薯茎尖脱毒快繁生产中完全可以用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用白糖替代蔗糖。有待进一步研究。
2.4 脱毒增产效果
甘薯脱毒苗栽插大田后,表现出明显优势:还苗快,植株健壮,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分枝数增多,光合群体加大;地上部长势旺,生长势强;地下部发根快,结薯早,结薯多,脱毒苗单株块根较普通苗一般多1~3 块;薯块膨大快,不早衰,整齐,皮色鲜艳,商品性好;大、中薯率高;产量、品质显著提高。
小区收获后测产,取其平均值,结果见表5。由表5看出,甘薯不同品种之间增产幅度差异较大,平均为5.2%~68.6%不等。其中推广20~30 年以上的老品种:‘徐18’、‘遗字138’、‘北京553’等,平均产量增长幅度较大,可达到37.0%~68.6%;推广10~20 年的品种:‘烟薯27’、‘ 烟薯21’、‘ 烟薯16’等,平均增产幅度为15.4%~36.1%;近几年推出的品种:‘烟紫薯3 号’、‘烟薯25’、‘烟薯24’等,平均增产幅度为5.2%~8.9%。由试验统计结果看出,甘薯脱毒增产效果随品种不同而差异明显,品种推广种植时间越长,退化、感染病毒程度越加严重,而脱毒增产试验效果更加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外源激素对调节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品种的甘薯在茎尖分化过程中对激素的种类和浓度要求不同,只有适当的浓度配比,才能使芽的分化和生长达到最佳点。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甘薯品种茎尖所含内源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因而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时也需要不同的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进而通过施加不同的外源激素来打破个体内源激素间的平衡,使茎尖培养朝着分化成苗率高的方向发展。本试验以添加6-BA 0.5~1.0 mg/L 和NAA0.05~0.2 mg/L 为最好,有利于茎尖分生组织的分化及成苗。
愈伤组织的诱导是影响不定芽分化成苗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时间内愈伤组织的生长对芽的分化、壮苗和成苗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时间则会起到抑制作用。这可能与愈伤组织的过度生长有关。本研究与前人[11,16,20]研究报道基本一致。但与文彤明等[19]不经过愈伤组织的培养直接成苗的报道不同。本试验以13~20天为最佳初次继代转培时间。
甘薯茎尖脱毒快繁过程中完全可以用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白糖替代蔗糖,成苗率可达到90%以上,且试管苗生长状况表现良好,几乎无明显差异,但成本却降低很多。鲜见报道。
甘薯品种之间脱毒增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增产幅度为5.2%~68.6%。这可能与推广种植年限有关,推广种植时间越长的品种,退化、感染病毒程度越加严重,脱毒增产效果越显著。脱毒苗的增产效果随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接近大田用种,具体种植代数应与品种、土壤及周边环境有关。
参考文献
[1] 张雅琼,郭华春.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74-76,106.
[2] 杜希华.甘薯的试管快繁及脱毒[A].见:曹孜义,刘国民主编.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8-264.
[3] 丁海兵,宋吉轩,颜谦,等.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5):84-86.
[4] 宋伯符,王胜武,谢开云,等.我国脱毒甘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43-47.
[5] 张振臣.河南省甘薯脱毒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河南农业科学,2009,(9):64-67.
[6] 何凤发,王季春,张启堂,等.甘薯茎尖脱毒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6):509-511,528.
[7] 张振臣,靳秀兰,乔其,等.河南省甘薯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J].河南农业科学,1999,(4):3-4.
[8] 陈益华,钟志凌,贺正金,等.甘薯脱毒苗的快速繁殖与生产技术[J].长江蔬菜,2009,(14):9-11.
[9] 宋吉轩,陈超,李云,等.甘薯病毒病脱毒及检测[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29-30.
[10] 孟令文.甘薯茎尖脱毒及快繁技术研究[J].杂粮作物,2010,30(6):414-415.
[11] 关崇梅,秦静远,徐志英,等.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33-35.
[12] 刘永康,艳霞,张会丽,等.甘薯茎尖脱毒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3(3):186-187.
[13] 赵雨佳,黄振霖,欧建龙,等.高淀粉甘薯茎尖脱毒与组培技术研究[J].南方农业,2012,6(4):82-84.
[14] 卢玲,聂明建,王学华.甘薯脱毒苗培育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56-1458.
[15] 辛淑英.甘薯分z生组织[J].中国甘薯,1989(3):16-18.
[16] 陈应东,张雄坚,冯祖虾.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方法研究[J].中国甘薯,1990(4):5-7.
[17] 赵玖华,尚佑芬,扬崇良,等.甘薯无毒苗的培育、检测及应用研究[A].植物保护21 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1998:367-370.
[18] 唐丽,邹永祥,涂雅珍,等.植物组培脱毒技术在甘薯上的应用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3):882-884.
[19] 文彤明,刘迪.甘薯脱毒苗产业化生产新技术及其产量、品质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109-111.
[20] 段玉云,王新良,金月嵘,等.紫甘薯京薯6 号脱毒苗的诱导与快繁[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835-837.
[21] 尚佑芬,赵玖华,杨崇良,等.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4(4):23-24.
[22] 何新民,蒋瞢,唐洲萍,等.甘薯茎尖培养与脱毒技术研究[J].广西农业科,2009,40(8):964-968.
[23] 杨崇良,尚佑芬,赵玖华,等.甘薯脱毒技术及增产效果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8,25(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