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45: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第1篇

关键词:肿瘤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8-0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作为肿瘤病人重要的静脉化疗通道, 导管尖端直接到达上腔静脉入口处,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微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为广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提供稳定的无痛性静脉输液通道[1-2]。

1.留置PICC肿瘤化疗病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化疗是个持续的过程,肿瘤病人的化疗间歇期一般为2周~3周,病人常常选择带管回家休养,利于身心健康和融入社会,病人出院后往往对护士交代的注意事项重视程度不够,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没有护士的监督,常常忘记换药和冲管;有些病人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当地级别较低的医院对PICC的维护并没有形成专业化和系统化的体系,到大医院交通不便利,导致导管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是导致病人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和留置时间缩短的重要原因[3]。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与病人自身有关的因素包括:置管侧肢体过度活动导致静脉炎;消毒不彻底、固定敷贴潮湿不透气、出汗后未及时更换;置管侧肢体活动频繁、导管固定不牢以及更换敷料时用力过猛会引起导管脱出和移位;封管、冲管方法不当或不及时冲管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导管阻塞[4]。

2. 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2.1知信行理论

知信行理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KAP 模型论是一个从灌输有关知识到改变不良行为的完整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知识、信念、行为及两个飞跃――即从知识到信念的飞跃,从信念到行为转变的飞跃。要改变不健康行为,达到形成健康行为的目的,必须有知识和学习作为基础,有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信念作为动力。

2.2健康信念理论

健康信念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Rosenstock首先提出 [5]。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其关于疾病与行为的信念决定的,当人们感受到疾病的威胁,并且认为采纳行为可以预防或控制疾病,才有可能引发行为的发生。把健康信念应用到PICC 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是让患者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关键 。

3.目前国内留置PICC肿瘤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模式

金琳[6]认为,P D C A循环管理够满足PICC置管患者在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但对健康教育者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7]研究显示,临床路径能够使PICC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提高、有利于患者的满意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周俊[8]等认为,对置管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全程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患者对PICC操作的接受程度高,增加了护患沟通与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马华等[9]认为,实施家庭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满足了患者健康需求,患者出院后对留置导管进行定期、有效的维护,可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解决了出院患者的后顾之忧。陈燕辉等[10]报道,采用Orem自护理论对PICC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4.健康教育方法

文琼等[11]报道,根据患者接受能力的差异制订一系列的温馨健康教育卡,卡片的内容包括导管的优越性、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出院指导等内容。发放健康教育卡能够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 PICC的相关知识,提高肿瘤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能够体现整体护理内涵,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边春鸽[12]等制作了含外周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彩色解剖示意图,附加几张相关并发症图示,采用口头宣教结合图示教育法对103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行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缓解患者负性心理,降低并发症。还有通过静脉小组建立网络管理平台,与出院带管患者相互沟通交流,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形式进行维护指导和导管实时观察。

5.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进展

目前先进国家的护理已研究和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以有效地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病人健康行为,我国由于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在该方面的研究完善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是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后进行评价,根据患者掌握的程度随时调整健康教育方法, 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我国对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标准的研究比较少,包家明[13]等参照美国Marion j 2000年护理评价分类系统及国际通用的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制定腹部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杨芳[14]参照美国Marion,J.2000年护理评价分类系统(NOC)及国际通用的IS09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框架,分别构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医院健康教育晓率未达到预期目标,护患使用率低,主要是在我国还未建立一系列健全、规范化的医院健康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健康教育成为维持和促进人类健康的手段之一,至今已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有调查[15]显示目前国内医院85%未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87%临床护理工作者认为,我国各医院中普遍缺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标准体系;95%省级、市、地区医院护理工作者认为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可在不同等级的医院、社区服务站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90%护理工作者认为,有必要参加系统化、连续化的健康教育培训班。

国内PICC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效果评价均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无法满足我国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目前采用的指标无法及时、有效、全面地说明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利于护理过程质量控制和专科护理的发展。从构建PICC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着手,将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紧密结合起来,将突破临床护士对健康教育概念模糊的瓶颈,是PICC健康教育向规范化迈进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吕霞,焦月新,洪晓i,王建华,彭佩玲,胡红英.《健康教育单在PICC置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11): 5-6.

[2] 安志洁,陈鹏,侯静.《PICC置管病人家庭护理手册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 44-45.

[3] 宁文文,高勇,冯小霞.癌症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J].中国全科医学,2011,1 4 (7B) :2295-2297.

[4] 王亚玲.PICC在临床中应用中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8): 1689-1692.

[5] Becker MH,Maiman LA,Mirseht JP,et al.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nd prediction of dietary compliance:A field experiment [J]. J Health Soc Behav,1977,18(4):348-366.

[6] 金琳.PDC循环在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家庭护士,2007,5(4):83-85.

[7] .临床路径在PICC置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2):12 70-1271.

[8] 周俊,陈萍.个性化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专科版),2 010,9(2):120-121.

[9] 马华, 徐继红,林素英.家庭健康教育在P ICC置管远期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2):25-26.

[10] 陈燕辉,张瑞春.Orem自护理论在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202-3204.

[11] 文琼,任道琼,黄祥菊,等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43-44.

[12] 边春鸽,赵苗红.图示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4):402-404

[13] 包家明,李剑媛,尹萍.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J]护理研究,2003,17(8):9 11-913.

第2篇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新一轮课改,体育与健康课程就评什么,怎样评,成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探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话题。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内容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或水平六)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数的框架。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强调在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以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体能的评价。体能主要包括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和健康有关的体能,《课程标准》更强调对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可以从学习目标中选择几项体能进行评定。在对学生的体能成绩进行评定时,可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结合学生的个体基础与进步幅度进行体能成绩评定。另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核项目。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高中体育教学评价强调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以及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的选项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运动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

3.学习态度的评价。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树立学生有终身体育的意识,把这种学习的态度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重要内容。那么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出勤与表现、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的行为表现等。可从能否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活动、能否积极投入健康教育活动、等几方面进行学习态度的评价。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生的情意表现主要为: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能否敢于和善于克服各种主、客观困难与障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能否善于运用体育活动等手段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趣等。学生的合作精神则主要表现为:能否理解和尊重他人;能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能否在学校和社会的体育与健康活动中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等。

5.健康行为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健康行为也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之一。学生的健康行为评价内容主要有: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是否学会制订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是否注意个人的卫生,是否为维护公共卫生而努力等。

(二)怎样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的评价

1.评价时运用好两个标准。

(1)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依据《课程标准》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容,可以将学习成绩评定标准分为绝对性标准、相对性标准、个体差异标准。这三种评价标准各自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如果单一地使用任何一种评价标准,都难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效果,应将多种评价标准结合起来使用,即评价标准多元化。

(2)允许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课程标准》把制订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的权利下放给体育教师,由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各评价指标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师更客观、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2.评价时选择好几种方法。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定量的评价方法比较适合于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做出评价,但很难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锻炼习惯、意志品质、健康行为等。这样就要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一是在对某些可量化的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以后再对那些不能量化的因素进行定性评价,二是对某些因素进行量化后得到的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这样就使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实践中,学习目标主要是在“过程”中完成的,其中许多目标如果不在“过程”中进行评价,放到学期末再终结性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必须多元化,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位于一体。这样既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又调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课程标准》提出,在确定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时,除了要注意其评价内容

的全面性以外,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参与评价,既体验成功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有运动天赋而体育学习成绩好,在体育学习中的优点就多些,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这是个体差异的反映,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随着体育的发展,学生可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层面获得体育的知识与体育技能。如果单单以体育教师的评价来对待学生,是很片面的,是不合理的。因此既要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也要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还可让家长参与评价。

4.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学习评价过程中,体育教师绝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而是要从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采取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其主动全面地发展。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与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相比,更为强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教师应突出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全程指导;产科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8-02

怀孕、分娩及产后护理及喂养等是个复杂的过程,很多孕产妇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疑问,解除她们的疑问,消除她们的顾虑,并根据产妇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有针对性在产科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工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正确指导,加强孕产妇自身的学习。在产前、产时、产后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使产妇掌握了产褥期及新生儿的护理,保证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3年1-3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一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其中正常产356例,剖宫产345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8.26岁;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每人床旁配备1张《产科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见表1,责任护士根据指导表完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面、系统、连续而有计划的健康指导,采用口头讲解、示范、练习、图片、答疑及图文并茂的健康宣教册等多样化的方法,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患者,给予及时的个性化的指导,责任组长检查当日健康内容知晓和掌握情况,并进行补充、强化,护士长随时检查督促实施情况,出院前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征求意见,整改提高,出院后继续电话回访有无护理及喂养方面的问题。《产科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中有护患双方签字,使每个责任护士的指导都有客观记录,督促护士主动了解产妇的情况,通过评价可以掌握产妇和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接受情况,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护士月综合考核。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全部掌握:能复述相关知识关键点的全部内容,或有一项不能复述但经护士提醒后即能复述者;部分掌握:有两项以上不能复述者,经宣教指导后能及时、正确地实施母乳喂养。满意度则采用医院统一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产妇出院时由专人进行问卷调查。每周召开公休座谈会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出院15日至30日通过电话回访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汇总。

2 结果

2.1 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2.2 出院后产妇纯母乳喂养率达到43%。

2.3 产妇满意度调查95%。

3 讨论

分析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对于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作用。《产科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可以指导责任护士按计划和时间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指导,形成一个系统、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过程,保证了每一位产妇从入院到出院都能得到适时、相应的指导,增强了安全感,减轻了产妇及家属的许多心理负担和压力,改变了一些旧的不科学的传统习惯,增强了自我护理和保健能力。既有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也利于更加有效地掌握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显著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责任护士适时、耐心而有效的讲解、示范,增进了护患沟通,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信息需求,从而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深化了整体护理内涵,患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丁炎明.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75.

第4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尝试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10-02

我保健院长期以来,患者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和信任,影响健康教育的落实。切实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消除偏见,有利于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切实做到相互信任,有效沟通。

1 健康教育的基本步骤和护理程序

1.1 健康教育评估

健康教育需要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的就医心态和期望,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的轻重,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收集患者的身心、文化、社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料,特别是那些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资料如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了解到什么程度,还需要了解些什么,患者对防治、诊治效果的信心如何,其精神和体力是否允许健康教育等。从收集的资料中获得病人需要哪些健康指导,最急需的内容是什么,病人的健康愿望是什么等信息。由于病情是发展的,患者思维也是动态变化的,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会有相应的变化,所以评估也应是动态的。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在临床实际护理中应根据情况随时对健康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护士有意识地、连续不断地进行评估,时刻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治疗、护理、检查、操作、手术、用药的态度与反应,及时地收集相应的资料以确定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1.2 计划

计划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决策过程,护士应结合评估资料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1.2.1 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获取知识,对疾病认识、发展、治疗及预后进行教育;学习操作技术、改变个人心理和情感状态等三大范畴,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1.2.2 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目标是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思想、感情和行为改变的表现。在制定目标时,应限定患者达到目标的时间,如一位高危孕产妇剖宫产出院后,需要进行产后的康复训练及产后访视:

(1)产妇的休息、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是否正常:通常可能遇到的情况是产后早期,宝宝的睡眠时间较多,产妇的休息与睡眠较好。随着宝宝长大,活动增多,哺乳按宝宝需要,昼夜作息规律乱,可能影响产妇的休息与睡眠。因此要注意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与全身感觉。家庭中所有成员应对月子中产妇的变化,予以充分理解与各方面的支持,使产妇能获得较好的睡眠与休息。

(2)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产后最初10天内,如果每日测量口腔温度4次,有2次超过38℃则称为“产后发热”,但产后第1天除外。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是否有感染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乳腺炎、肺炎、伤口感染等。一时性的低热在阴道分娩的产妇中比较常见,体温在38℃左右,大多数不久自退。这可能因为补充水分不足,或因细菌暂时入的反应。但在剖宫产分娩者的产后低热中,约30%可能自退,多数应寻找原因予以治疗才能消退。产后无心血管病、大出血、贫血者若脉搏增快,而无其他出血征象时,要注意可能为产后感染的先兆。医务人员会进一步做相应检查,寻找原因。

(3)检查情况:如胀满的程度,乳量多少,有无红肿、硬结、触痛,有无破裂。因为皲裂、乳汁郁积、乳腺炎是初产妇常见的问题。检查应仔细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子宫下降程度:产后10―12天内应当检查子宫底下降程度。事先要排空膀胱再检查,子宫底应每天下降1~2横指,在产后10天大多数已不能在耻骨联合上触及子宫底了。还需注意触及官体时有无压痛,局部有压痛常是该处有炎症的表现。恶露的量多少、颜色如何,还有气味是否难闻都应逐日注意。量多而鲜红可能还有较多量的出血N,色由深而渐淡表示出血渐减少,色呈脓样则为感染。恶露正常者微有血腥味,如为难闻之臭味或腐臭味,常提示为感染或有遗留的胎膜组织,应由医生检查确定原因和处理。会阴和阴道如有伤口,要检查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硬结、分泌物等。正常情况下会阴伤口在最初24小时内有些疼痛,以后逐日减轻,如需拆去缝线者通常在产后5~6天拆除,此后疼痛不适的感觉几乎全消。

(5)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对有心脏病、先兆子痫等疾病者,应对有关疾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对体征进行复查,对病体康复的程度评价,指导产妇的治疗与护理。需要间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依病情及恢复情况决定,直至产妇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定期到保健院门诊随诊。这对产妇今后的健康,无疑非常重要。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护士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卫生、预防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4 护理健康教育尝试

4.1 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口头讲解、图文宣传、视听材料播放和示范训练等。其中口头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该法可分为三种形式,即主动、被动和沟通:主动形式指护士根据标准教育的内容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宣传;被动形式是病人提出问题,护士针对性地作解释;沟通是指护士与病人在交谈中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图文宣传采取宣传栏、宣传卡片、图文像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给病人自己阅读,该方法适合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病人。视听材料播放利用电视、幻灯、投影及广播等进行健康教育,适合于宣传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训练用于与操作、姿势和自护技能有关的教育内容等方面。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信念和价值观以及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医院具备的资源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在教育形式上,可灵活开展个人宣教、小组式宣教和病人座谈会等形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4.2.2 建立医院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可以建立三级管理体系:①建立院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②建立健康教育科,主要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教育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工作;③建立病房健康教育小组,主要负责本科室的健康教育指导、实施、检查和贯彻上一级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务。

4.3 建立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为使健康教育工作能达到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建立组织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建立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美国护理认证委员会已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如健康教育从患者行为改变、健康状态、自我照顾技能、生理健康状态、精神健康及使用专业知识资源等不同层面设定评价标准,它为医院提供了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客观、详细的质量评定监测工具,也为护理活动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方向,保证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工作。

4.4 更新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加大护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力度。护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学科广泛,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工作,它不同于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因此,各医院在开展健康教育或推行健康教育模式时,必须首先对实施者进行培训,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她们弄清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联系及区别,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总之,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能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方式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职能作用,提高护士在维持健康中的地位。护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降低并发症,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5

第5篇

[关键词] PDCA循环法;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097-02

健康教育是当代护理手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时代的重要标志。外科围手术期的病人对现代治疗技术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逐渐增加,其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对围手术期疾病相关知识的渴求,对愈后康复的期望值亦日益提高,自我参与治疗护理过程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更加注重术后康复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以往把健康教育仅视作一项护理措施来实施的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围手术期病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教育需求”。PDCA循环管理是著名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步骤[1,2]。自2008年初我们在普外科及手术室系统地引用了PDCA循环法的工作程序规范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方法

在护理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法的可行性[3]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依据 PDCA循环法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评估,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并重新评价,找出不足,逐渐改进完善。

1.1计划阶段(P)

1.1.1发现问题2007年底在医院反馈出院病人随诊满意率测评中,健康教育满意率偏低;科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五个环节指标(入院宣教,术前准备,围手术期心理活动,术后饮食、休息、活动、康复以及出院指导)问卷测评中,以病人能完全复述、部分复述和不能复述来判定健康教育效果。大部分病人仅能部分复述,完全复述率极低。有的措施不能落到实处,只停留在护理病历书写上。责任护士不同,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也显示出较大差别。

1.1.2查找原因对照所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如下:①对于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统一标准规范,护士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执行情况参差不齐。②由于护士的学识、执业年限以及与病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一致等因素使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和效果存在差别。③由于病人的年龄、机体状况、接受能力等原因限制使健康教育效果受到影响。④没有具体的健康教育技巧培训和评价标准。

1.1.3确定目标及制定计划根据上述情况针对各个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宣教措施。①制定适合于本科病人的专科标准健康计划并装订成册,随时可查阅。②通过继续教育和专题培训使不同学历、不同执业年限的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达到较统一水平,要求责任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③针对不同的病人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对于年龄大、接受力差的病人要反复宣教,直到病人能正确复述并遵照执行为止。④反复训练护士的宣教能力和沟通技巧,合理掌握运用宣教时机,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实行二级管理制度,责任护士对围手术期的病人进行全程反复的健康教育,护士长及时检查各环节的宣教效果,检查落实情况,定期监督考核,进行评价反馈。

1.2实施阶段(D)

2008年1月开始对普外科的常见疾病制定出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并装订成册,组织学习,要求责任护士结合制定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病人的各个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按计划实施健康教育指导。

1.3 检查阶段(C)

1.3.1护士长对围手术期病人按“五环节”分阶段对每个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责任护士,病人与医生、护士共同参与治疗护理过程,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1.3.2向每个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测评调查问卷,对病人反映的问题作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一项考核指标,对护士打出分数作为护士考核成绩累计记录并反馈给护士,以便更好地改进措施。

1.4处理阶段(A)

根据责任护士对围手术期每个环节的评估和采取的健康教育措施,检查落实情况。分析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选择效果好的病历,利用护理查房和质控工作会议进行总结交流,并纳入护士的操行评比记录。帮助低年资护士提高与病人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和能力,全面提高健康教育的整体工作水平。

2小结

目前,PDCA管理法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质量管理。作为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它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对围手术期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克服了以往健康教育的片面性,既注重结果又讲究过程,使健康教育工作趋于科学化、标准化[4,5]。极大地丰富了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杜绝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病人主动参与全过程自我健康管理的机会,使护理人员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且便于执行、利于反馈,使健康教育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王瑞英,金姚珍.PDCA循环管理在防止新生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A):17-18.

[2]薛文琳,黄凤莉,王培鹏. PDCA循环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0):45.

[3]王仙.PDCA循环法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A):38-39.

[4]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5-187.

第6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14-01

优质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保障护理安全为宗旨,落实护理工作职责,规范临床行为,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创新护理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一种工作模式与管理体制[1]。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教育是开展优质护理、落实护理工作责任的必然要求。我院于2010年6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四年多来在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探索出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实施原则

健康教育的实施应具有可行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保护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及程序性原则。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患者接受教育、进行实施的可行性;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做到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及患者家属,避免其身心受到伤害;应随着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而动态变化。根据患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动态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应按照程序有序进行。

2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职责

2.1 组织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管理者,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有娴熟的沟通技巧、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强的洞察力及组织能力。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针对不同个体,详细、准确地落实内容,组织好各个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确保健康教育优质、有序进行。

2.2 主导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执行人,在健康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2.3 监督作用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体,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监督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

2.4 桥梁作用 护士要担任协调者,与医生等其他工作人员有效沟通和协调,在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架起一座传授知识和矫正不良健康行为的桥梁。

3 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序

健康教育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来进行,这五个步骤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对健康教育最终效果进行评价时,若发现问题,应该进入新一轮的循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3.1 评估及诊断 评估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评估内容为患者的文化程度、学习理解能力、体力及运动能力、有无了解健康信息的愿望,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疾病的态度与相关行为表现。评估方法:收集患者信息、观察患者生活方式、阅读患者病历等;根据评估所得资料,做出健康教育诊断,列出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

3.2 计划 健康教育计划的核心是目标,制定目标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测量的目标。健康教育计划提出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认知目标,对健康信息的理解和接受。二是情感目标,健康相关态度的形成或转变。三是技能目标,掌握和运用某操作技术的能力。

3.3 执行健康教育计划 执行健康教育计划的过程是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健康教育的原则,护士必须具备沟通技巧、知识传授技巧、行为训练技巧等。良好的沟通技巧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帮助患者认识与自身相关的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

3.4 评价 一是由专家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在调查前向患者详细解释问卷中问题及填表要求[2],评价健康教育信息、措施是否能满足患者需要。二是各科室制定健康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表,考核责任护士健康教育目标是否顺利实现。

4 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4.1 护士必须掌握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和方法,慨括起来主要有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两种。知识传授包括语言交流、文字教育法、形象教育法、电话教育法、综合性教育法;行为训练包括自我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康复能力训练。自我能力训练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洗脸、穿衣等。住院适应能力训练包含了患者住院期间有利于疾病康复的一系列行为的训练,如腹式呼吸,引流等。康复能力训练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如骨关节功能恢复。

4.2 健康教育职责划分 我们将实施健康教育人员的职责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医院层面、科室层面、个人层面。医院设立咨询中心,提供咨询电话,专家门诊咨询,提供各个病种的健康教育处方、科普读物、卫生宣传画、小册子、报刊,电子显示屏,定期组织同病种的病友会等。科室则通过每月的工休座谈会,科室宣传栏,主管医生咨询等方式,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个人层面是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针对患者需求和病情发展,及时调整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提供完整、动态的健康咨询指导。

5 讨论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健康教育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情况。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明确职责,把握健康教育实施原则,掌握健康教育程序及正确的实施方法,设计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质量评价标准表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有效措施,能提高医院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温贤秀,张义辉.优质护理临床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22-128.

[2] 陈舜玉,章快芳,张璇君. 健康教育路径在门诊性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 14(4):290-292.

第7篇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康复治疗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入院24h内接诊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专科常识掌握情况评估;康复治疗小组包括医生、护士、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康复初期评估,制定康复医疗方案;当班护士进行入院宣教,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随机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出院时由当班护士进行出院指导。

实验组由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连续、动态、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定期进行评价和强化。科室根据相关文献及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和多年来治疗经验设计健康教育路径表,具体内容包括健康教育评估、评价,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指导、心理调适技能及出院指导等,根据患者个人实际情况,在路径执行时间及内容上可稍作调整,各项目评价标准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①理解、掌握;②不完全理解、部分掌握;③不理解、未掌握。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并详细讲解该表的特点、工作流程及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同时完成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内容,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表进行评价,对健康教育效果不佳者反复强化,直到达到教育目标。健康教育路径表置于患者病历夹中,便于康复小组成员使用。护理组长或护士长每日查房时按照路径表内容进行抽查,了解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督促健康教育的落实;实验组负责人不定期通过问(如询问患者相关知识)、视(观察患者健康行为)、导(引导患者提问)、测(测量患者肢体康复指标值)等方法对临床路径表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质量监控。

2康复效果评价标准

分别于入院时、入院60d及入院90d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定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评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参照文献设计患者对康复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分优、良、一般和差四个评价结果;设计对健康教育和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得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SPSS15.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表2~4)

两组患者入院时其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入院60d及入院90d时,发现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较入院时有一定程度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实验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对康复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规律性,从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到后遗症期,每一个阶段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需要各不相同,因此,如何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对其后续一系列康复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健康教育中,护士大多以自己的工作为中心来选择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不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临床路径理论和实践方法借鉴到健康教育领域,通过评估教育对象,理解其心理、生理及文化等需求,从而制定出针对性强、有序的健康教育路径,相对于传统健康教育,路径式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预见性。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规范诊疗和护理行为的一种新的模式。我疗养院康复中心是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主要承接急性期处置后康复恢复期的颅脑损伤患者,借鉴临床路径的理论及实施方法,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治疗需求,把内容丰富全面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指导、心理调适技能、出院指导等)按计划实施,并在定期的小组康复评估会议中对健康教育的执行与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督促执行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研究中,入院时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60d、90d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并且以实验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P<0.05),同时该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

提示在常规二级康复干预下辅以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能促使患者及家属了解颅脑损伤康复的相关知识,认识到长期康复干预的重要性,最终促进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其原因在于路径式健康教育从本质上扭转了传统康复教育缺乏质性评估的缺陷,创建了“指导、互动、合作”的新型医患关系。另外,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一直是临床中所关注的问题,在本研究的颅脑损伤恢复期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中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让患者对康复训练的健康教育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让患者充分参与到康复计划中来,建立了最理想的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及标准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社会经验、科学的评价标准来进行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帮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及其技能、行为表现等加以判断,不影响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活、公共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前提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和标准体系建立有着重要意义。

1.医学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体系。

1.1政治标准。

政治标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第一标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第一要务就是以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确保任务的完成,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因此,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实效性发展,就必须要确立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从而能够从内心深处充分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及其思想政治培养内容等方面加以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在实际活动中对其道德内容和理论加以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的价值目标。

1.2知识标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知识标准考量体系,那么在医学类大学开展理论教学时,如果只是做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不认真地对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加以认真学习,不去认真地进行研究和深入的发现,那我们对的认识和理解就是肤浅的,缺乏真理性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认识,因此大学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知识内容的深入学习,确保学习的知识是真实的、可靠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得教师对学生可以进行系统的理论传授,教师也能够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获得准确的知识技能,获得真实的且具有时代价值的理论知识,从而形成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要树立能力标准、道德标准、心理健康标准等,从而促进我国医学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提升和培养。

1.3能力标准。

能力标准是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能力标准的考量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和知识技能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区别于知识技能,并且高于知识的学习培养和知识标准体系的建设知识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就是回答怎么做,也就是我们需要充分地应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而能力标准的体现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会对学生对于应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相关的标准体系进行考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加以充分表现,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在充分且全面的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条件下,才能够根据相应的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了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等,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学会在竞争中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取得进步和发展,学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能够良好的相处和协调,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能力,给予学生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发展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充分地利用指导实践活动,从而能够明显地提高大学生的分辨能力、领导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1.4品德标准。

品德标准是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品德评价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向大学生深刻地传达着理论知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将来的医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医德的培养,在工作中,要有责任心、耐心等良好的道德素质,并且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一个内在的、个体的优秀品质,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并在个体行为习惯中得到表现。

1.5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开展教学活动非常必要,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情感问题、学业问题等,都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在大学生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教育背景的青年学生发奋图强,针对学生各个年龄段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等制定详细且具体的实效性评价以及标准体系。

1.6行为习惯标准。

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及其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呢日哦你那个,针对以上各个方面的标准内容减少,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行为习惯加以表现,那么只要在确保其他方面能够做到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才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完善的行为习惯标准,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结束语。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寻找积极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得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等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详细,制定详细的学生健康教育档案,从而抓好工作重点,跟踪并且能够积极地了解他们的思想轨迹,加强对其的心理辅导,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及标准体系论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