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级会计经济学

初级会计经济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45: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级会计经济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级会计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基础会计教学 自学能力 教学水平

《基础会计》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我校对会计专业的教学组织周课时为6节,一学期按16周计算,共约96课时;对非会计专业一般周课时设为4节,一学期总学时约为64课时(有时甚至达不到64学时)。对于非会计专业据笔者自身教学经历及调查结果表明:在课时量不同的情形下,任课教师如果仍沿袭学模式和教学进度来组织教学,会导致该课程的最后一章“财务会计报告”无法讲授。在非会计专业学生中因课时量不足而往往不能够很好的组织教学,使整个教学呈现“虎头蛇尾”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为非会计专业学生组织《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时,要改变教学观念与方法: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较复杂、理解较困难、课时较少,要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不能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思考、分析问题。笔者曾尝试过预习自学法。每次课后,把下一次课的知识要点提出来,让学生根据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预习,并在下次课上课前根据预习的结果进行解答,让学生提出问题,笔者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学,根据自学的结果提出问题,再由笔者对于具体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了解。自主的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前,除了让学生预习“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说明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并进一步提出:(1)若将其中一笔经济业务的分录的应借应贷的科目颠倒,其他都不变,那么借贷两方本期发生额如何变化?两边还相等吗?(2)此时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呢?(3)是否还有其他错误类型也不能影响试算平衡?(4)当“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时,是否能确定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学生带着疑问去预习,增加了兴趣,便于学生去积极地探索。即使预习完学生仍有许多疑难问题。但在下次上课时,对疑难部分听得会更加专注,并能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加深听课效果。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兴趣是本课程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成功之母。以兴趣为基础的热爱才可能强烈、持久。教师是指导者,可为学生指出方向,但能走出多远,全在于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努力程度。学生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充满好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第一堂课首先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谈谈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再结合学校实际,介绍以往毕业生(非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经过进修成为会计工作者)中成功者的事例,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除此以外,笔者还告诉学生这门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完本课程后应有哪些收获。并告诉学生教师会采用启发、案例、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教师会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对这门课有了初步了解后,感觉自己与其距离拉近了许多,并树立起学好本课程的决心和信心。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得要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每种教学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应认清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把握其适应性和局限性,或有所侧重地使用或进行优化组合。运用得当,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减少疲劳,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笔者在对基础会计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过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授会计要素中的“负债”,不是先阐述负债的含义和特征,而是先提出一个悬念:“说到负债大家很容易想到短期、长期借款以及应付票据,但对于应付给职工的工资、福利费,股东的股利,以及其他公司已付给我方现金,而我方尚未给与对方货物算不算负债呢?”这就使学生头脑中出现许多疑问,从而产生弄清它的兴趣,接着再讲解负债的含义和特征,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而又印象深刻。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凡是具备案例教学条件的授课内容,就应积极地采用案例教学。笔者在教授“财务会计报告”时,找到某一企业连续几个月的资产负债表,让学生根据报表情况分析企业的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的增减变化趋势。通过对实际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学生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会计报表。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使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生动、容易理解,教学变得声情并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比如基础会计中错帐更正的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上将错帐类型、适用的更正方法一一讲解,虽做练习,但是只做一下分录,没有涉及具体实务操作,只是从理论上掌握了错帐更正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真实凭证、帐簿记录反映在屏幕上,教师操作鼠标查出错误的地方,用图、文、声并茂的方法提示错误,并让学生亲自在计算机上对错帐进行更正,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轻松、积极、自然的状态中,清晰、灵活地掌握了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思维,增强了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教学水平

有的教师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不是其专业的主打课,从而忽视了教学质量,敷衍了事。实际上,非会计专业的教学,是一个侧重于把握会计核算思路的、直接服务于对业务的会计处理结果作出推论和判断的、多方位的会计实训活动。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应从两方面出发:

(1)加强师德教育,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和教风,树立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重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杜绝敷衍了事。在会计教学中,开展优秀课竞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2)提高的专业素质。大部分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走向讲坛,缺乏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机会,并由于教学任务繁忙,缺乏继续进修的机会。学校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加大师资培训的经费投入,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知名的财经院校学习和深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选拔教师到大企业、集团进行社会实践,提高教师实务操作水平。加强教师使用计算机、会计软件的能力,采取各种形式吸引优秀的会计人才充实会计队伍,最终达到教师熟悉并正确理解现行的法律、行政规章、相关政策,能够熟练运用现行的法律、行政规章、相关政策,对国家当前的改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达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积极探讨,有利于本课程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实现教学目标,使《基础会计》知识融入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学惠.《基础会计》的兴趣培养与技能训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5).

[2]蔡文禹.案例教学法在财会专业课中的应用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04,(12).

[3]杨君.探究式学习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尝试[J].中等职业教育,2005,(6).

[4]蒋红梅,孙红月.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举措[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第2篇

一、引言

顾名思义,生物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生物学的思想、概念和规律定性地研究经济学问题的科学,大量使用生物经济学隐喻是演化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经济生活呈现的现象和生物学等其他领域的发展史相类似。和生物系统一样,经济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结构和因果关系,各系统的变化都呈现连续性和多样性,历史联系和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系统表现出了和生物系统惊人的相似性,生物学隐喻对于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行为模式与生物系统的某些方面相类似。会计工作不仅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所有实体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从生物学隐喻的视角透视会计活动,是本研究的切入点。当不同的学科将类似但不同的范畴以一个共有的名词连接起来时,就会通过交互作用产生新奇的语义学情景,并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方法论,使相关研究产生突破性进展。在当今各学科相互交融的信息时代,生物经济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备受青睐,其在会计领域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会计活动的生物经济学思考

(一)生物进化论与会计模式的演进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新达尔文主义进一步用实验证明,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资源消耗约束条件下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猪笼草是一种神奇的食虫植物,它的生命现象十分复杂。在长期的生命演变过程中,它不仅保留了植物光合自养的功能,又发展了和动物一样的异养功能,用以维持生命,补充贫瘠土地有机氮的不足。另外,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等都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可见物种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而不断进化,以使自身机体的功能更加和谐,从而使自身有更强的竞争力以使生命得以延续。

会计寄生于经济活动中,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了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它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向着精益和复杂的方向演进。会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深刻影响,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从手工操作到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发展历程,并将继续朝着多维化和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迈进。会计基因是控制会计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决定了特定会计环境下的会计模式。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诸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的综合描述,是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根据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可知,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生物基因的适应性改变,会计模式的演进也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趋势,使得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将导致会计模式的快速演进。只有不断满足环境对会计系统的要求,会计行业才能在丰富多彩的经济活动中谋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二)食物链与价值链会计

生态系统中储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庞大的食物链网络,人类、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节点,吃与被吃确定了各自在同一条食物链中的上、下游关系。食物链中的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关系。例如,狼群围攻大型猎物以及食物匮乏时不同狼群间的争抢厮杀,属于种内的合作与竞争;杂草与白菜争夺土壤的养份和生存空间则属于种间竞争。在围绕食物链而展开的诸多生物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种间的合作关系。热带海域中的小丑鱼体态娇美、色彩艳丽,常在海葵周围来回招摇以吸引其他鱼类的注意,当其他鱼儿前来攻击时,小丑鱼便迅速钻入海葵丛中,迎面而来的敌鱼立即被海葵带毒的触手麻醉,成为其口中美餐,小丑鱼趁机一起分享。这是它们长期形成的共生关系。

同样地,经济系统中的各行为主体通过价值的创造和分配紧密地联系成一个特定利益相关者群体,这种经济主体之间以经济利益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是价值链。“价值链”这一概念是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的,认为价值链就是从原材料加工到产成品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的过程中,“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所组成的全部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类似于食物链,价值链纵横交错形成价值链网络,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职工等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节点。在这张价值链网络上,各经济主体内部或者经济主体之间如同生物体一样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关系。生物学中的共生关系可以运用到企业实践中,例如,现代企业之间构建的战略联盟就是一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型的新型组织。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的内部联系,而且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的相互联系。基于价值链管理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战略意义,价值链会计应运而生。

(三)生物节能机制与成本控制

所谓生物节能机制,是指生物种群为了适应环境条件所采取的一种节约体能支出的适应性策略。生物利用节能机制现象广泛存在,冬眠便是动物启动节能机制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很多动物包括熊、蛇、龟、蛙等都要进行冬眠,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温度的降低和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和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却降到最低限度。如果将猪笼草发展异养功能以增加食物来源称为“开源”,那么,动物的冬眠术算得上是“节流”。这种节约体能支出、保持生命活力的做法,使生物节能机制发挥了作用。再如,大雁是一种恒温动物,不可能冬眠,但它们也有着独特的节能机制以帮助雁群飞到气候温暖、食物充足的南方。大雁飞行是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由于头雁扇动翅膀带动气流,在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减少空气阻力,依此类推,除头雁外,所有的大雁都会获得这种节能机制的好处,这有利于整个雁阵保持良好的持续飞行能力。

就企业的节能机制而言,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上。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必须努力增加销售收入,同时千方百计地控制成本,节能降耗。只有开源和节流两手抓,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如邯钢是国内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典范,其成功在于实施了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细分成本核算流程并逐级分解成本指标,将每一步的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人,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成本。当前,我国企业的各项成本普遍呈上升运动趋势,成本控制已成为许多现代企业做大、做强、做长的关键成功因素,也是许多企业入不敷出、濒临破产的致命病因。

(四)其他

除以上生物经济学隐喻的例证外,生物经济学对许多其他会计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生物学理论强调了环境对物种的影响,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一脉相承。譬如,经常使用到的重要会计科目必须单列,不经常发生的一些业务诸如“预付账款”、“包装物”等则可以直接并入相关会计科目一起核算,这是由企业业务性质及发生频率等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此外,还有许多对会计活动富有启发的生物学例子,比如,物种体形变异与会计核算规模变化、种族群居规律与会计信息共享、物种趋利避害特性与会计造假、生物生命周期与会计信息生命周期等。

三、生物经济学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适应知识经济环境的要求,改造会计基因

美国遗传学家R・B・戈德施米特认为,通常的自然选择只能存在于物种的范围内,作用于基因而产生小的进化改变,即小进化;而由一个种变为另一个种的进化步骤则需要另一种进化方式,即大进化。在自然界里,不只是环境在选择物种,同时,物种本身也在适应环境。当生物体本身不适合环境要求的时候,基因突变就会适时而生。会计的生命力来自于环境对会计的选择以及会计对环境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迫使会计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整个会计系统不断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得到消解和重构,即好的、先进的会计基因得以遗传下去并不断优化、发展,不好的、落后的会计基因得以改造或消亡。会计寄生于客观经济活动,同时它也是一个人造系统,会计的演化包括会计制度变迁受到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双重作用,所以,会计基因的改变不可能完全自发地产生,必须实施会计改革。其中,诱致性变迁一般属于会计基因的小进化,而强制性变迁一般属于会计基因的大进化。在所有的这些变化过程中,环境变化是引起会计变迁的直接动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本管理方兴未艾,股票市值与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日益扩大的价值空洞表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正在降低,会计系统应与时俱进地吸收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并通过会计信息披露向各利益相关者报告这种影响。在这个以知识为主宰的经济环境中,毋庸置疑,人才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因此现行会计模式应更多地反应“人”这一因素在企业中的作用,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并同时赋予人力资源主体以所有者地位。会计所关注的焦点必须由物本会计逐渐向人本会计转化,人本会计取代物本会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改造传统的物本会计基因,提高会计效能。这样,会计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适应不断更新的会计环境,并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二)以系统观为指导,发展价值链会计

生物系统中的食物链和经济系统中的价值链有着惊人的吻合性,各经济主体之间如同生物一样,也是弱肉强食,不同的行业以及同一行业内部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企业是一组临时契约的集合体,契约的实质性内容便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对一定时期内的价值行为进行事前约定,从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价值链网络。除了企业自身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外,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下,企业之间的投资、收购、兼并、重组等市场经济行为也不断地扰动着价值链网络,改变着各节点之间价值的流量及流向,进而影响着利益的创造机制和分配格局。虚拟组织的出现将使得未来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化,因此有必要将考察的焦点从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中解放出来,拓展到外部价值链。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客户是增量价值得到最终实现的唯一来源,如果产品或服务未能最终交换取得利润,那么除客户外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各项支出都将得不到长期的、稳定的补偿。比如,如果商品滞销,上游的分销商、生产商、材料供应商甚至是投资者、债券人等利益相关者都将可能受损,即便个别节点的支出得到了补偿,长久来看,也必将导致整个价值链的萎缩甚至崩溃。因此,必须以系统观为指导,对整个价值链进行动态的分析、管理、核算和披露,为各契约主体及潜在的签约人提供完整的价值信息。会计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发展价值链会计,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拥有核心资源的链主为依托,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不断优化价值链的有机构成,从而打造多赢的生态圈。

第3篇

[关键词] 微课;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118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247- 02

1 前 言

微课属于新时期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基本载体即短时间的教学视频,微课包含教学内容或者单个课程知识,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深层次融合,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同传统教师讲解,学生单方面接受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具有主体性、碎片性、微型性等诸多特征。

2 微课背景下的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划分教学内容,分别针对每个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设计短小的教学视频,同时,教师通过有关教学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建设微课教学资源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实现个性化教学。本次研究以基础会计“试算平衡”为案例,分析微课的设计方案。

2.1 课前学习

“试算平衡”属于基础会计教学的主要知识,教师应当在明确教学方向,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及其当前认知水平,合理化划分教学知识,并设计具备针对性的微课教学视频。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教学平台,提前了解本节课程主要内容,即在一定时间内,检验经济业务记录准确性的检测方案,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平台分享个人不同的见解,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沟通与交流[1]。

2.2 课件制作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尽可能自行设计,以此保障课件制作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为了有效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师可以从网络上筛选内容丰富的素材资源,以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在制作“试算平衡”一课的微课时,课件图片应当尽量在学生实践基地拍摄,全面发挥校园教学资源的优势,需要明_的是,在课件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的知识一致时,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更容易理解。

2.3 微课制作原则

(1)聚焦。凸显“试算平衡”的重点及其难点,以此才能保障教师在讲解之后,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

(2)简要。微视频的制作一般控制在15 min以内,以此才能保障学生在学习微视频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力。

(3)清晰。微视频内容应当集中,学术用语应当标准,表达应当清晰,以此才有助于学生的吸收。

(4)创新。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不断创新自身微课设计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设计的丰富化。

2.4 微课制作过程

教师应当在明确教学主旨的情况下,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的完美结合,制作图文并茂、动静交替的微视频,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1)片头。片头应当凸显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播放轻音乐,并作一简单讲解。

(2)教学内容。在微视频设计过程中,例如“试算平衡”一课,可以将学生的零花钱作为视频背景,为学生展现试算平衡图,在表现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应当循序渐进简化平衡图,通过图片简明扼要的凸显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及其期末余额,这一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教学重点。同时,由于该微视频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会计基础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3)教学结构。从“平衡”这视角,运用提问、启发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然后逐步提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及其负债之间的关系式,同时明确借贷记账的基本原则,以此在视频学习中即可得出试算平衡的几个公式。这一方式能够使教学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教学公式,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在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当为每一帧动画配置简明的语言,为学生提炼重点,使其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深入主旨[2]。

(4)教学总结。教学总结这一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不可忽视,有效的微课教学模式不仅需要优质的导入,同时也需要归纳式总结升华教学主旨。就“试算平衡”来说,片尾总结部分,教师可以设置有趣的画面作为背景,然后归纳几个重点公式,为学生创造回顾性思考的机会,使其形成深刻的印象。

2.5 微课制作后期

在微课设计完毕之后,针对微视频进行后期剪辑具有一定价值,能够保障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顺利过渡,提升结构的系统性。教师可以积极学习视频剪辑软件的运用方式,掌握插入对话、插入说明、插入音乐、添加配音等技能,在剪辑结束后使其形成15 min左右的短视频,并将其上传至学生学习平台,以便于学生课后的巩固。

3 微课背景下的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体会

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极其学生的中心地位,只有教师时刻了解学生学生程度才能保障微课教师作用的良好发挥,才有助于针对性的设计微视频,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在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已完成了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本次基础会计的“试算平衡”一课时微课设计过程中得到以下经验:

(1)微课并未教学的全部,微视频仅作为辅助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子啊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原则,在明确教学主题的情况下,将微视频作为教学导入及其反馈工具,保障微视频的层次性、趣味性,同时也应当设置总结部分,使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环节明确教学重点及其自身学习目标。

(2)微课主题不仅要凸显教学内容,同时也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相吻合,保障教学素材的代表性及其完整性,以此才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

(3)教师应当保障自身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前准备教案,同时提供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化调整教学方案。

(4)保障教学资源的全面性,微课虽然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知识,但由于放映速度较快,难以使学生形成深刻记忆,所以教师也应当通过教案、作业、教师评价等形式辅助教学。教师也应当注重教学平台的建设,鼓励学生课后积极下载学习,并要求学生之间强化合作,逐步实现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3]。

4 结 语

现阶段,微课教学已经逐步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教师应当意识到其处于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并适当加以创新运用,尤其是在技工院校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及其学习兴趣均不高,教师积极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全面发挥其优势,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国春.技工院校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5(40):396-397.

第4篇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整合的有效形式,生存于重点本科与高职学院之间。独立学院必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进一步推进双证制教育,让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和初中级会计技术职务资格,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而《基础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会计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基础会计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一)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的本质是化理性为感性,是教师根据教材知识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紧密结合现实会计事务的具体内容和现实,创设直观感性的、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辅之以生动的语言表达,并借助多媒体,再现教材知识的情景,使学生深入情景,感知知识、内化知识,并巧设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基础会计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涉及较多的专业名词、术语,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几乎是空白,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因此,如果授课教师不讲究授课艺术及技巧,不对所授内容加以情景设置、环环紧扣,不分解难点重点,而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那么势必会在该门课程讲授的开始几周给学生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原有的教学规律师者,传到授业解惑就失去了价值。传还没来得及授,惑又光顾了,会使学生望而止步,原有对该课程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也就消失。为此,教师应通过创设情景可以把抽象的基本理论具体到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事物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钻研的积极性。

1.会计要素及平衡公式----基础知识教学

在讲解 会计要素及平衡公式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在理解的基础上可创设如下情景:

(1)理解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教师应按新会计准则讲解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特点,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定义。对于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企业的资产包括两部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中负债也称债权权益。因此,资产=负债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权益,意思就是说一个企业所能支配的资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属于企业所有者(股东)的部分(也就是净资产),还有一部分是向别人借的或者说是欠别人的部分,这个公式不能简单的理解成数学平衡关系,还有经济意义,比如這个公司就不能写成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因为资产在分配时是有先后顺序的,要先偿还了债务之外剩下的才是所有者权益,所以负债要写在前面。

创设情景一:组织班上的两个学生张某和李某模拟(商议并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开办龙腾有限公司,从事产品生产经营,根据协议,到2010年12月31日,李某投入800000元的现金,1000000元的厂房(双方作家含场地)以及700000元的全新设备;张三出资1500000元的现金;两人按出资比例享有对企业的所有权。根据经营需要,公司另从银行借入1000000元的现金。此时,该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如何?教师可通过数学等式1500000+1000000=800000+1000000+700000,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它们三者间有什么关系,就很自然地就得到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了。

(2)理解收入、费用和利润

给学生一张100万元的现金支票(模拟现金支票)当作资本进行经营,一年时间实现销售50万元(资金流入),发生管理费用、税金、转让产品等成本费用支出共计40万元(资金流出),最后净赚10万元(资金净流入)。概念引出:销售产品引起的资金流入(卖东西应获得的钱)----收入。教师在讲解收入时,应说明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很多同学难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那么老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景:他们之间的区别好比农民种地,收割稻谷出售属于主营业务收入,能将稻草卖出钱来,就是其他业务收入,在稻田里能挖到金子就是营业外收入,这样学生就可以很直观的理解了。为获得资金流入而发生的资金流出(买东西或为了卖东西而付出的钱)----费用。一定时期的资金净流量(即收入减费用后的差额)---利润。延续上述情景,收入(50万)费用(40万)=利润(10万)。然后运用直观经验法引导学生去解读、理解课本上的定义,学生理解起来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3)实践检验-----能力目标教学

通过前面的讲授,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会计六要素,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应设置有针对性的内容,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作业如下:假设张松是去年刚毕业的大学生,想自己创业办一个服装厂,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编一套经济业务的事项,并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利润=收入费用试算平衡。然后把设计好的例子发给学生,并进行讲解。

目的: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会计六要素,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料:

1. 2014 年3月2日,张松刚开办一个琴行,有银行存款100000 元。

2. 2014 年3月3日,张松琴行买进5台钢琴,每台100000元。

3. 2014 年3月4日,张松琴行向银行借了50000 元。

4.2014 年3月8日, 张松琴行购买小提琴一批,花了80000 元。

5. 2014 年3月10日,张松花了10000元,请了5个专业教师。

6. 2014 年3月20日,张松琴行效益很好,当月净赚60000 元存入银行。

要求:1.分别写出上述每一步时张松服装厂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2.分析各步时的会计六要素的金额,并写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

3.分析各步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六要素间的平衡等式有没有影响,是否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

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在练习中即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在做题中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步骤上获得不同的学习成就感,因此也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实践教学,掌握操作技能

三、情景模拟教学的成效

(一)教师备课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性

情景模拟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思考在什么时候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情景的创设如何才能较好地呈现新知,如何才能引起学生兴趣等等,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合一。因此,运用情景模拟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更要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模拟实际工作的情景中,有效保持了学习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不再仅以追求考分高低、排名先后这些外在现象作为学习的动力,而重在形象思维和亲身实践感受上,通过模拟实践达成共识、得出结论。由于对新知的理解具体而形象,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的愉悦感逐渐积累,最终将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 三)培养师生情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得知,通过师生的深入交流,学生会逐渐地喜欢上教师,并对教师的教法逐渐接受,反过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独立学院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欠缺,教师在模拟情景教学中,培养师生情感互动,使师生交流逐步走向和谐和统一,学生在情感上会更加认同教师,学生的学习也因此取得进步。同时,教师在情感上逐步地认同学生,这样教学也就会随着师生情感的升华,进入良性循环,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四)情景模拟教学,学生感触深刻

通过模拟企业账、证、表的编制,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胜任了会计岗位工作,看到自己的

第5篇

一、高职《经济法》课堂学习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经济法》课程知识涵盖面广,以我校会计专业为例,针对会计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择了考试专用教材《经济法基础》,该教材涉及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社会法、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其中,增值税等税收法律制度占了该教材一半内容,对于初次接触经济法课程的会计专业学生,难度系数大,加上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主流,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助少量的案例分析,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将大量的信息传输到学生的脑海中。教学效果显著较差。

2.学生不爱听,老师不愿讲。高职学生来源结构复杂,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学习自律性和积极性,对未来的职业安排缺乏规划,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上课玩手机,下课刷剧打游戏,如此的学习状态导致老师讲课的积极性不高,老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形成“我讲我的,你玩你的”“和谐“局面,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

二、提升课堂学习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并通过了大会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此后,这一教育理念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因此,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资源建设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课堂的“管理者”,而是“引领着”,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权利交给学生。

2.坚持“信息化”教学手段

目前,“互联网+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已然称为教育界的主流,手机、平板也已然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大量教学辅助APP也出现在形形的手机中,比如: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职教云等等。教学辅助APP的出现,实际上就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要提升《经济法》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必然要以“信息化”为教学手段。

三、《经济法》课程形成有效学习课堂的措施

1.课程内容“活”起来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的《经济法基础》,共包含了八章教学内容,分别是:总论;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其他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八章知识代表着八个不同的方面,学习教材中任何一章都不受其他章节影响,在学生眼里,这些内容是多么的無趣,加之经济法课程法律条款多,理解难度大,《经济法》课程对学生越发没有吸引力。因此,经济法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细致划分、归纳,通过一条主线,将这八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整合、重组,犹如一个完整的“人”,使整个内容都活起来,学生的学习探究不再是一个个互不相连的“躯干”,而是一个“活人”。整个课程内容有了生机,学生所看到的每一章节就不再是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学生就能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理解,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资源“富”起来

我校会计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以顺利通过学生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为目标,更是以规范学生今后日常工作行为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为目标。要满足学生初级会计师考试的需要,教师不仅要提供教学视频、配套辅助教材,更要建立大容量题库,易错易混知识点、思维导图、模拟题等与提高考试成绩有关的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要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教师要收集整理工作案例,案例要贴近市场、贴近学生的需求,案例越真实,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度。教学资源丰富起来以后,就能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课前提供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学辅助APP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课中就能避免教师“填鸭式”教学。

3.学生“动”起来

第6篇

一、巧妙设疑、鼓励质疑,诱发思维,创设愉快学习情境

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古人语:‘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鼓励学生不盲从,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提出问题,善于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能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激化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比如我在教计算机系统时问:“CPU的主频越高,整机的运行速度就快,对吗?为什么”?同学们讨论再回答。又比如,我在讲文件命名时,这样设疑:广州只有一条北京路,不能把其它道路命名为北京路,不然就混淆了,但其它城市例如中山,它就可以把道路命名为北京路,在文件夹和文件命名中要注意什么?在讲幻灯片制作时,在学习过程中边学习边激起疑问:插入不同格式的音乐文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插入的影片不能播放?同时,我出注重在巩固练习时留疑,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针对新学知识精心设计一些发展性问题,有利于深化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将思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比如在学习完计算机病毒后,我要求学生课后以“计算机防病毒措施及中毒后解决办法”为题设计一份计算机防毒方案。这样,通过在导入新课时设疑、在学习过程中激疑、在巩固练习中留疑这些方法,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愉快情境

赏心悦目的课件对愉快情境的创设更是锦上添花,运用视觉、听觉的结合,使多个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悟出了信息技术的奥妙与真谛。如在讲VB时,我从网上下载了《西游记之VB篇》的Flash版,学生在笑声中了解了VB程序设计及其应用,也激发了以后对Flash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授PowerPoint时,我精选了一些学生参加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作品来进行情境创设,学生在图、文、声、乐并茂的课件中感受了PowerPoint的强大功能,学生会更认真学习,力求做出更优秀的作品。

三、用生活中的事例生动的比喻或用小品创设愉快情境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品一般要短而精,占时二到三分钟,适合穿插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物轶事、有效的比喻、小游戏等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小品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实践证明:这些小品能引起学生的大脑神经兴奋,强化并活化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如讲到计算机系统时,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是极为庞大的,就好比一个人在堆满了谷物的仓库里打谷子,那怎么施展得开,工作效率又怎会高呢?于是,人们把谷子堆在仓库中,自己拿了一部分谷子到场院中去打,打完了再送回去。这下子,可没什么碍事的东西了,打谷子的速度快多了,内效率提高了。计算机也是这样解决了同类的问题。它把大量有待处理和暂时不用的数据都存放在硬盘中,只是把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调到内存中,处理完毕立即送回硬盘,再调出下一部分数据。硬盘就是计算机的大仓库,内存就是它干活的场院。又比如我在讲文件夹时,我将文件夹比作某个同学的一个黄色的小书包,书包里装着六大科的课本,课本里还夹着试卷,这些课本就是小文件夹,试卷就是文件。在讲以文件的路径时。我请一位同学来说出他上学和回家的路线,将这种“路线”引申为查找文件的路径。再问路径是唯一的吗?你走不同的路线回家会不会迷路?学生在简单的比喻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四、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创设愉快情境

初中生好胜心很强,他们都有争冠军、拿第一的渴望,即使在两个人的比赛中取胜也感到激动的和高兴,因此我把竞争意识引入课堂。在我的教学班中,我一般会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这一组中既有信息素养较好的,也有信息素养很差的学生,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协作学习。对于某些问题我将它设计成抢答方式,本组其它学生可以补充,有时对一些易出错、模糊的问题展开辨认或讨论,比如,怎样的一部计算机才算是高性能的计算机?然后再由本组一位学生综合回答,这样辩论或讨论使问题得以澄清,这也是学生倍受欢迎的方法之一,每到此时,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踊跃发言。学生忽而屏息思索,忽而眉飞色舞。当然,回答问题出错也在所难免,可能造成不愉快,不过教师处理恰当及时鼓励,以充分信任的情感帮助其自我纠正,让其进一步思考,把可能出现的不愉快心情巧妙地化解,使其愉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例如,在讲到计算机硬件时,分别拿两条不同类型的内存,要学生从外观分辨它们的类型并说出它们的不同。

五、利用第二课堂创设愉快情境

首先,我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开展“请驻足一分钟”活动,进行环境渲染,内容短而精,一般一分钟左右就能看完,定期刊出。辟有计算机发展史、风趣与幽默、计算机漫画、应用小技巧、计算机发展新动向、硬件资讯、智力测试等等。很能受学生欢迎,成为学生必看的内容,每到课余饭后,黑板周围都有很多学生,他们在笑声中求得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这种兴趣迁移到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带着良好的心情来听课,给愉快情境的创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会计;目标

一、建设当代会计专业人才新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纲领,只有结合当代特点,才能立足于现实社会,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当代的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弥补和发展的走向之一。会计是一门学术性非常强,逻辑性非常缜密的学科。将会计训练作为学生在毕业时成为合格的会计技术人员的必备条件,需要着重培养意识,扩展口径,拓展学生群,将学生的范围不断拉大,社会经济考察的重点,可以放在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之上,将金字塔的定量分析作为评价描述会计专业考试最适合不过,但是,需要大量烦琐的会计规章,学生难以自主完成。因此,要制定日益适合自己会计工作的手段是尤为重要的。

二、实践中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新要求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针对会计业界中新人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核心是素质能力,并把它细分为三项主要职能:即专业的职能素质、人格素质、商业视角素质。具体有以下两方面:完善知识结构,形成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会计队伍,建立一所有专业能力引导的美国会计学会下属中的未来教育机构、范围委员会、会计内容和含义三者共同称为Bedford 委员会。大学会计教育涵盖了整个会计范围,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通用信息和艺术等四个领域,需要掌握丰富深厚的会计知识。符合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需求,对会计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要想真正适合会计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就要注重和掌握他们的知识,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相应的会计工作,在会计课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会计工作中健全和完善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我国的会计法规是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指定,会计法规是制定会计教育和教学形式和执行颁发会计从业资格的法律依据。会计人员必须要有法律意识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根据考量确定是否可以成为称职的会计工作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在了解会计法律法规的同时,学会用法律法规中的事项处理会计纠纷。会计法律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的必备教育手段,为培养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因此,要将法制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要成功,主要的条件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能够快速的进行听说读写,在掌握和理解新知识的同时,可以复述一遍知识要点,以强化理解能力;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炼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且需要捕捉和搜集主要信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人与部门的协调能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会计专业培养

供求双方在一定的联系通道下,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会计事业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联系和疏通会计人才,并且畅通双方的联系渠道,给社会人才提供一项基本的选择要求,会计教育部门根据人才的基本情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根据会计人才的基本情况和会计创新教育的基本环境进行改革和制订改革目标,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在改革中的基础和主导作用,加速进行会计教育体制改革,这有利于教育环境的创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调控力量不容忽视,由此形成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三项条件都需要创新。在市场机制的运行下,政府的导向力量也不容忽视,因此,整个会计教育机制包括政府、大学、企业三个硬性条件。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积极推进会计专业教育,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大走向,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今天有着重大的变化。当前面临的环境在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因此,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和提高,因此需要对财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不断深化和优化系统的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以下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即减小不规范的专业现象,划定专业界限,改革财会课程出现的问题。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最主要的是增强学生在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化学生解决在会计教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例子,及时进行分析、并且讨论和解决,不留死角。

各种政策要结合客观实际,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付诸实施,才能投入资金进行使用。在美国,执业者要进行会计改革,要与会计署进行上百年的斗争。但是,1990年的会计改革,在铬镍钢司向会计教育改革投入400万美元的资金后,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投入和使用了这笔资金后,会计教育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转变,在今后的会计教育改革中,CICPA是各个会计事务所和国家有关的会计教育院校的主管部门,加大教育改革的经费的投入,才能更好的推进会计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必将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重点。会计教学只有不断屏弃传统教学中的糟粕,不断汲取传统和现代会计教学的精华,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才会推陈出新,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的持久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保持经济的腾飞,更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会计人员的发展,因此,要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不断保持进步,不断向前迈近,为更多的会计执业者谋取更多的福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强化会计电算化力度,完善会计课程的细节,会计执业界还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提升,保证会计的执业能力,适时进行考核,完成会计的任务,加大会计的利用率……以上种种思路和建议,都是会计教育改革和促进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会计专业; 核心竞争力; 实践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3. 055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3- 0090- 02

1 目前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1 区内环境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体系渐渐形成了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3个层次,其中高职教育基本目标定位于普通的会计人员,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基本目标定位于高级的财会人员。但在现实中,尽管高级财会人员急缺,但是市场需要的往往是具备一定工作年限的中级会计师,并没有那么多适合毕业生锻炼的岗位,因此,绝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成为普通会计人员的主力军。另外,会计从业门槛较低,只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可以从事会计工作,因此有很多的社会人员也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会计行业中。在广西区几十所本科与高职院校中,几乎都开设有会计及相关专业,每年都向市场输送五六千名会计专业毕业生。由于会计人员供给过剩,因而企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必须熟悉专业工作外,对内需要与企业各部门打好交道,对外需要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处好关系。因此,只有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其在与社会人员竞争时,既能专业优先,也能全面胜出。

1.2 东盟背景要求

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国与东盟成立自由贸易区,更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为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会计人员。现在越来越多的东盟企业入驻广西,他们需要的将是熟悉东盟贸易背景、掌握一定东盟地区语言同时又熟悉会计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因此,从国际化的视野和角度出发,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核心竞争力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德(C. K. 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中提出,指的是“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通过接受学校教育培养以及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各项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提炼、提升和整合形成的以个人价值观为核心,以“诚信、敬业、责任”为支柱,通过“情商”调节自我情绪,使自己不断地学习、实践及创新,使其成为个体最突出、最独特、最具个性的魅力、能被社会认同和需要的最具竞争优势的差异化素质和能力的统称。概括起来,大学生核心能力包括价值观念、基本素养、情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因此,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在于在校期间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3 提高会计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3.1 完善教学计划,增加选修课时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因会计专业学生视野窄、人文修养低、创新才能弱而不能全面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学校应深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将学生人格修养的培养完善、科学素质的提升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突出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为基础的特色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专业学习与人文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例如,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多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除了开设必要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之外,还可以开设文艺鉴赏、中华古典文化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可以结合学校特色或广西区的地缘优势,开设相应的东盟小语种、东盟贸易、经济、法律等选修课程,这是在会计专业知识之外对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的更加全面的补充。另外,也可以定期举行升国旗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2 提高实践能力,产学研相结合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步伐不断的加快,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人员应该是可以直接上岗的,企业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为会计人员提供培训。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融入实践教学,使得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第一,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企业等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和了解校外实践基地企业, 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第二,建立财会咨询工作室。学校可以专门成立财会咨询工作室,承接校内校外企业业务。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客户单位的财会工作进行分析,也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注册、建账、记账、报税等工作,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合所学的管理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三,开设讲座、聘请客座教授。学校可以与知名企业进行联合教学,邀请知名企业家或著名教授开展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会计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新动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3 鼓励兴趣考证,多方面发展

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为了进入会计行业工作,必须要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除了保证获得会计专业证书之外,学校也可以采取证书抵学分制度,激励学生多方面发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兴趣选择考证内容。比如,会计专业学生也可以选择报考报关报检员、外销员、ISO认证员、秘书、导游、中小学教师、人力咨询师、市场营销师等执业资格证。通过与兴趣相结合,这些学生可以在考证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多方面发展自身潜力,使其在将来就业时更具优势。

3.4 开展技能比赛,全方位发展

为提高学生实训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如会计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记账、珠算、点钞、ERP沙盘模拟等,要求学生将所学过的会计专业知识融入到各项竞赛中,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另外,为了促进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校可以举行合唱比赛、健美操比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团体活动;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学校可以举行歌舞、演讲、辩论、主持人比赛等;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创业之星比赛、LOGO设计大赛等,为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东盟地区语言的积极性,学校也可以开展外语水平技能大赛,比如用小语种演唱、演讲、朗诵等。通过各种比赛或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5 开展社团活动,服务社会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大学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广大同学培养兴趣爱好、发挥自身潜能、全面塑造自我的“第二课堂”,已经逐步成为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因此,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可以按照本身兴趣爱好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外,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会计专业成立专门的理财社团,对全校所有社团的经费进行筹集、分配、记账和管理。通过具体的理财社团活动,可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计专业学生也可以多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如作为东盟志愿者参加一年一度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东盟博览会,既可以了解东盟国家风土人情和贸易往来,也可以作为社会年轻力量服务于社会。

培养核心竞争力是时展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应不断完善教学培养模式,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才能更好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吕国清. 论大学生核心能力构成[J]. 广西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