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45: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第1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经过30多年不懈奋斗,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发展才能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看到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第2篇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

商丘市地处我省与山东、江苏、安徽省的结合部,农业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交通区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商丘市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地区规划确定的“两横两纵”经济带中沿陇海、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城市,是中原经济区东向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桥头堡”,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一、商丘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商丘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产业集聚区等承接载体建设,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先后引进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沿和优势地区。

在2012年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7.9亿元,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4亿元,年均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是全省税收占比80%以上的3个省辖市之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6亿元,年均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51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37元,年均增长15.5%。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潜力、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6平方公里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入驻项目1096个,吸纳就业人员30万人以上。全市制冷产业冰箱冷柜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台,压缩机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套;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链条逐步完善,纺纱能力360万锭,乔治白、阿玛尼、阿迪达斯等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落户商丘;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T700宇航级碳纤维填补了中国高端新材料行业的空白,金刚石微粉年产量45亿克拉。2011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57.5%;实现利润8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增长76.8%。民权县、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进入全省十强、十快行列,有4个产业集聚区纳入省首批示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范围。

商丘市市委书记陶明伦指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尤其是在十精神的指引下,商丘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前沿,立足桥头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层次,实现集聚效应。但同时也存在承接模式有待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有待完善、要素支撑有待强化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商丘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性。

二、商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表现

(1)人均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下。商丘虽然地理优势较好,但人才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而且劳动工资、消费水平都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破坏、浪费现象严重,使得一些资源的供需产生矛盾,对商丘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形成日益明显的制约。转变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要加强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些都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高端人才的参与。

(2)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商丘市污染的态势与治理更趋复杂。高投入与高消耗并存。商丘市的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能源工业发展较快,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这种格局决定了其经济增长必然要依赖相当大的资源与要素投入,因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各种资源,包括一些战略性资源的日益枯竭。环境突发性事故和环境隐患增多,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部分区域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增加,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无序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3)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商丘市的整体产业结构明显存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商丘市成功举办了第二、第三届国际华商节、第六届豫商大会等重大节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但毕竟引入的企业有限,而且相对规模较小,能够解决的经济发展能力有限。相对来说,商丘市的工业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于一、三产业还是较小,第三产业服务态度较差,服务意识淡薄等。

(4)城镇化比例不协调。 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40.2%,增长11.3个百分点,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区以“四城联创”为契机,新修、拓宽、改造了华商大道、神火大道、建设路、中州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相继完成了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弱电管网、运河治理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4万,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在繁荣的面相后边,却是商丘市的“城镇化的进程不一致,矮房、平房较多”、“脏、乱、差”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三、商丘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在新的形式,转变产业增长的方式有利于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第3篇

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约束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虽然我国虽然资源总量较大,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人均耕地、淡水、森林、草原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28%、14%和32%,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除了钨、稀土较高以及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各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铜、镍等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石油、天然气人均存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同时,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程度低。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一些重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0-5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保持高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二)投资、消费、出口占GDP比重的结构性矛盾

投资、消费、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表面原因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所致,从深层分析则是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增长方式难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我国这一比重仅为72.8%。

1.高投资率。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是启动经济增长的最快引擎,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据测算,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2008年11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增加投资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第一选择,我国迅速推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配合以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2009年投资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

世界上多数国家同等发展阶段的投资率一般分布在22―40%,虽然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投资率偏高,但是是符合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变化规律的,同时,高储蓄率为我国的高投资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经验看,东亚经济体的兴起经历了高投资的过程。投资起着双重作用,它既创造了需求,也创造了生产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且消费率低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大,保持一定的投资率仍很重要。同时应该注意,我国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投资效率低下,同样的投资规模,我国获得的产能增加比美国要低将近30%。应重点关注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布局投资的地区分布,提高投资效率。应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引导更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技术的更新和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应引导投资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分布。

虽然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但是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投资是GDP中变动最大的部分。在一般的市场经济中,衰退时期总支出的下降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下降引起的;经济过热时期,总支出的增加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增加引起的。投资和消费的波动相比,投资的波动更大。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引起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

2.低消费率。我国的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近十年来更是迅速下降。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明显,政府的消费占GDP支出比重比较稳定,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从横向比较,中国消费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1978―2005年,全球平均消费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到2005年的78.8%。2005年,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年均消费率分别为86.5%、75.2%、77.7%和85.6%。作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巴西、印度和俄罗斯2007年的消费率也分别达到75.7%、64.9%和67.0%。中国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率的下降,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而美国为70.1%,印度为54.7%。

消费的不足源于社会收入分配的失衡。显然,要提高消费率,需要增加居民收入。中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劳动报酬,而1996―2007年,我国的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由53.4%下降到39.7%。应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同时,我国二次分配制度也不够完善,在民生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额度不够大,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与国际相比较,我国2008年是7.5%,发达国家德国是55.5%,加拿大是45.6%,美国是30.2%,应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2009年由于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了消费,消费率上升,这种由于政策刺激的增长,如果政策退出将难以持续。比照国际经验,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后,投资出口对GD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677.86美元,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靠内需拉动经济增

长的条件,应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培育消费热点,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3.出口占GDP比重高。我国经济的增长高度依靠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占经济的比重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37.57%,高出全球平均值10%左右。

出口往往受到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出口占GDP比重过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使得我国经济难以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货物出口额仍达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同时,我国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货物进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开放,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发展。因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参与国际分工能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交换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就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竞争是技术进步和素质提高的关键因素;参与国际分工可以使我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提高价值竞争力和财富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一些新兴经济体生产成本低于我国,也生产能替代中国的部分出口产品,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另外,我国许多产品的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源多碳排放量高,可以说我国的高出口一部分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我们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新定位我国在国际分工领域的地位,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而不是单纯扩大出口规模。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是指经济活动各个类别的比例组合,它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干。当前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已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进而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城市化率偏低

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虽然不断提高,到200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6.6%,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明显滞后,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由于城市化率偏低,限制了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升级,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

(五)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不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技术进步自主创新严重不足,技术进步的脚步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

纵观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多数工业行业的建立和新产品的生产,大都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进口实现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在国际知识链的位置处于低附加值,工业品处于低端。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仍仅为美国的3.6%,日本的1/8、法国1/5、韩国的1/2。中国与世界最大的差距在于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人力资源总量多但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推动力不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只有39%,而创新型国家高达70%以上。高新科技立足跟踪国外先进技术,核心专利技术少,虽然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当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要素也可能增加社会财富,但一个国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则必定与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刺激有关。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应注重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例如,制定鼓励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改善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改善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状态;适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结构,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完善二次分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进城,提高城市化率;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鼓励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等。

(二)消除体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体制因素可以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因素不仅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绩效,而且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消除体制,去除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不利于经济发展因素,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政府应该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进行引导,制定扶持性政策,不设立过多的行政

许可和市场准入。

(三)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面向市场需求,把优化产业结构同推动产业升级相结合,适应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不能超过农业的支撑力。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升级重要的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核心的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占我国经济比重高的加工制造业。

(四)通过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速率是影响人们长期生活水平的三个因素,三个影响因素中只有技术进步具有无限潜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度量的。教育、培训、企业进行的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推动着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2009年美国推出以绿色经济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计划、欧盟委员会宣布,将投资32亿欧元,用于创新型制造技术、新型低能耗建筑与建筑材料、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三个领域的科技研发。我国应加大对教育、培训、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提升对于重要产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4篇

一、搞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加快转变河北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目标

现在大家都在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我觉得我们是喊得多、讲得多,具体措施少,抓落实不够,思路还不太清晰,目标还不够明确,缺乏转变发展方式的顶层设计,没有很好地解决往哪里转、如何转和靠什么转的问题。因此,我建议河北要兼顾节能减排,兼顾地方财政收入,兼顾长远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搞好河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顶层设计,制定具体的转变规划和实施方案。第一产业怎么转,第二产业怎么转,第三产业怎么转,新型战略产业怎么发展,都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研究,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分析,提出具体技术路径,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要明确目标,划定时限,落实责任,分阶段实施,严格考核,像抓节能减排“双三十”那样抓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否则很难落到实处。

二、立足河北省情,选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产业结构上讲,由现在的“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从需求结构看,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消费拉动要超过投资拉动。从要素结构看,由生产要素投入为主转向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我们现在谈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从河北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传统产业,走出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其由大变强、由粗放变集约、由低端变高端、由数量变质量。传统产业是河北的重要经济支撑和财政收入来源,如果放弃传统产业,另起炉灶,一味追求发展新兴产业,那是不符合河北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改力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开发具有产业控制力强,附加值高,低碳特征明显的新产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同时,要加大改革力度,把对传统产业技改创新的过程,变为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扩大规模的过程,变为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聚群效应的过程,变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第二,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志,它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河北既面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巨大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严峻挑战。我们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类同,二是重复建设问题,防止一哄而起,盲目上马。我认为,河北在选择发展新兴产业时,要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着眼未来,要上就是顶端的、世界一流的、拥有核心技术的,严防类同和重复建设。特别是要上一批能够改变河北发展基因的大项目,要把握好三条原则:一是项目选得要准,二是技术要新,三是行动要快。在发展新兴产业时,政府要发挥好培育市场的作用。第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根据河北实际和优势,应优先发展生产业,加快发展生活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重点抓好旅游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等等。第四,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是要有特色,二是要有规模,三是要有市场。第五,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中央把扩大消费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扩大消费需要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大幅度增加国民收入,使大家有钱消费。二是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使人们敢消费,消除人们的消费后顾之忧。

三、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近,总书记在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成就展览时再次强调,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最根本的是科学技术,最关键的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今世界,谁掌握了高端技术,谁就赢得了主动;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这是当前国际国内竞争和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河北当前最缺的就是核心技术,缺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缺的是世界名牌,缺的是高端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当前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我们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还不足3%,我国的信息技术每年支付专利使用费高达4000多亿元,80%以上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2009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是5万项,我国是8000多项,也就是说,在创新能力上我们同美国的差距是1∶6。而从经济总量上看,我们同美国是1∶3。由此可见,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科技和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就河北而言,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和企业的投入。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好省内现有人才的作用,想法留住人才,为他们施展才能搭建平台。三是围绕河北省产业发展需求,面向京津,在世界范围内不惜血本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四是发挥北京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及河北省大专院校、大院大所的作用,搞好技术引进和技术对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引进吸收和集成创新上下功夫。五是围绕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公共技术难题,通过开展联合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以此来提升河北省主导产业的整体水平。六是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金、介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河北省重点企业、大集团、大公司为依托建立研发中心,汇集高端创新人才,加快技术创新,以此来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的主要标志,一是看是否节能减排了,二是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了,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增强了。

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营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环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转变发展方式,第一,要求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执行力。第二,要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积极营造环境,要用节能减排硬性约束逼着转,靠科技创新支撑转,用政策保障引导转,抓住机遇加快转。第三,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转变发展方式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重要考核内容,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只要我们立足省情,抢抓机遇,下大气力,用真功夫,河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一定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出河北科学发展的奇迹。

第5篇

关键词:新型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备受世界各国关注。透析发展本质,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低技术水平、劳动力价格低廉、低利润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期内快速提升国民生产总值当量,却很难创造高利润;虽然能够大量生产商品,却很难制造高附加值产品,更甚于创造品牌产品;各产业组织尽管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却很难大幅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技术能力。导致我国技术装备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使得中国赶超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变得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快新型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发展新型产业将有力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型产业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国提高自主技术装备能力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新型战略性产业规划和发展工作已经启动,各地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的热情很高,现就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下:

一、合理布局、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各级地方政府都存在“抢先发展、先行先试”的思想,缺乏一定全局性统筹,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还没出台,就已经有18个省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有的市立即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等,从这些情况不难看出,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以及国家层面的全局布局统筹规划的重要性来,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必须严格就各产业项目发展布局及定位、产能等具体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安排,避免出现新的布局雷同、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框架。

二、积极培养市场、完善产业衔接

从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新型战略性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是许多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是朝阳产业。由于产业进入资金、技术门槛较高,民间资本进入存在极大的困难,且目前国内这方面市场需求还存在不明显、不确定、不主动的情况,市场发育程度较差,有效需求不足,不少新兴产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比如光伏产业,90%以上的市场在国外,一半以上的原料需要进口,“两头在外”,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却留在了国内,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很难保障。为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的外动力,造成很多民间资本停留在观望层面。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行业激励政策、提升产业发展后劲,是其快速成长壮大。

三、完善科学技术支撑机制,提升技术装备实力

科技支撑体制机制不完善,是现阶段制约我国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现在我国科技资源归属不同,难以整合,综合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产权、科技经纪人等科技市场体制不完善。如原本企业和产品技术起点不低,却由于技术资源产权归属问题,迟迟不能产业化,本来站在技术领跑线上,最终却丧失了领先优势。有的地方科技资源丰富,研发成果相当可观,却是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在当地转化成产品的却不多,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突出。造成新型产业发展良机丧失、失去了赶超的绝佳时机。

四、产业投资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现在还没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目前我国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不足1%,与发达国家平均2.2%的水平比相差很远,甚至达不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对有技术、有活力、有创业激情的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小、渠道少等限制,资金问题是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初期的最大瓶颈,创业创新投资环境亟需改善。

创业初期的小微技术型企业大多都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很多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资源分散。且企业多以单打独斗的形式进行市场拓展,恶性竞争的局面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们的发展。

五、要大力推动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的关系

1.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产能总体控制,科学合理的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切实考虑东中西部各地区的产业基础、现有条件、市场前景等差异,引导地方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合理发展符合自身经济规律的行业。避免一哄而起、急于求成,重走部分制造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避免造成产能过剩,资源的浪费。国家发改委已相继批复了多个区域规划,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及国家区域建设,联动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煤炭经济;煤炭资源;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我国煤炭经济的基本发展情况

煤炭市场在整个能源消费产业当中占着主要地位。我国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储存占据全球的前列,但是我国的人口也非常多,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这也致使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少。中国是世界上产煤量最大的国家,煤炭资源在我国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相对来说较匮乏,因此,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主要燃料是以煤炭为主,煤炭能源消费一般占总使用资源的一半以上,因此,我国也属于全球煤炭消费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现状:一是煤炭价格方面。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及我国房地产业不景气,导致我国煤炭需求进一步下降,煤炭价格逐年走低,从2011年至2016年,煤炭平均价格从860元每吨下降至360元每吨,降幅高达58%;二是煤炭企业性质方面。截至2016年,在全国近1万个煤炭企业中,近七成为民营企业,且煤矿企业数量呈逐年减少态势;三是煤炭企业经营情况。由于我国煤炭价格逐年下降,我国煤炭企业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经营利润大幅度下降。据统计,山西省煤炭企业2015年累计亏损94.25亿元,同比减利增亏108.29亿元。同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80%。31家上市煤企业亏损的达14家,亏损面为44%。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就当前煤炭经济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开采方式落后。目前,多数小型煤炭企业存在矿工业务素质低下、开采设备老化及过度开采等现象,不但降低煤炭企业产量,也给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及环境的严重破坏。二是煤炭资源再利用率低。由于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发展较慢及个别煤炭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导致部分煤炭企业在原有开采审批的储量外,超标准进行恶性开采,由于开采前未对矿山储量及环境保护进行勘察,导致矿山周围出现较大的采空区,加之开采后未进行及时修复生态环境,对矿山周围生活用水及居住用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多数煤炭企业将开采后的原煤在未进行任何深加工过程就直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也给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一定浪费。三是煤炭企业领导管理弱化。由于个别私人煤炭老板将主要精力放在开采与销售原煤上,未对矿工进行专业及安全方面的培训,导致我国多地煤炭企业出现矿井进水、坍塌等恶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路的途径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改进、加强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

1.创新开采方式保护煤炭资源

煤炭企业法人应明确其在保护矿山资源中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社会义务,逐步树立起煤炭企业法人生态保护意识,在矿山开采中秉承绿色开采的理念,降低由于原始开采对地表和山体所造成的永久伤害。首先,煤炭企业在开采矿山资源时应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治理,通过植树、填埋等手段不断修复破损山体,保证经济、资源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其次,通过科研创新开采方式,摆脱传统粗放式开采对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破坏,例如,重视对煤层气开采技术的调研与应用,对于煤灰等煤炭附加产品进行合理利用,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为煤炭企业寻找利润增长点。

2.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煤炭行业应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以产量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唯一标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彻底摆脱政企不分的束缚,将产量与市场需求及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其次,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应适应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电子互联网技术引入管理中,摒弃计划经济“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面向学校、社会广泛吸引煤炭行业人才,并通过考核晋升及定期培训,调动员工创新与学习积极性。

3.对我国煤炭企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

一是实现规模化生产。建议财政、税务等部门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产能小型煤炭企业,例如,可以对兼并后的煤炭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方面给予优惠,促使开采方式落后的小型煤炭企业退出煤炭行业,实现煤炭企业规模化、绿色开采。再如,鼓励原煤开采企业兼并选煤企业等上下游企业,改变以往数量式销售模式,实现煤炭行业纵向生产。二是提高准入门槛。当地煤炭、环保部门应严把审批关,对于开采方式落后、产能过剩地区的煤炭企业提高准入门槛,以保证当地煤炭产量与价格不受波动。三是创新生产销售模式。建议煤炭行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煤电联合生产等高科技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传统煤炭行业快速转型。

4.以安全生产作为企业首要经营目标

首先,在矿工人身财产权益方面,煤炭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所有矿工缴纳工伤保险,同时,为避免矿工由于生产作业环境等原因患尘肺病,煤炭企业应定期组矿工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其次,煤炭企业应定期对矿工进行安全生产防范知识及创新开采技术等方面培训,在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提高矿工安全意识。最后,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应将安全生产及矿工人身财产保障作为企业领导晋升、年终奖金发放的重要指标,以此促使煤炭企业领导加大对矿工安全防护、设备更新及矿工体检等方面投入。

5.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

国家及煤炭行业应增加对开采矿山及选矿等生产工艺创新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开采技术,并结合我国矿山资源实际情况,创新煤炭行业开采工艺,实现以科技推动生产力目标。同时,由于我国煤炭行业尚处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作业模式,开采主要依靠矿工下井作业,因此,建议煤炭行业应加强对矿工劳动技术、安全防护知识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我国广大矿工安全防护意识,减少生产事故发生概率。

四、结语

创新管理是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目标来促进企业发展。在煤炭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对于这个课题的分析和探究要继续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世雄.关于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工程经济,2015(1).

第7篇

一、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巨大

城镇化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城镇化发展缓慢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中期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后期阶段是城乡人口流动趋于基本稳定的动态平衡阶段,城镇化水平在70%—90%。2012年我国按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为52.57%,但这个统计里包含了1.6亿左右在城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群体,也就是说,我国真实的户籍城镇化率仅有38%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实际上刚刚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指出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峰值在70%—75%之间。照此判断,今后20年,我国还将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二)现有城镇化呈现出三个不匹配现象

1、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匹配

尽管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我国呈现出典型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特征。按照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仅有52.57%,真实城镇化率更低。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表明资源过多投入到工业化过程,人口的集聚没有与工业化同步,这种不匹配引发了需求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城乡发展结构等方面的诸多矛盾。

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匹配

近年来,我国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建成区快速增长,而城镇人口却没有以相应的速度增长,呈现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匹配现象。按照国际公认标准,衡量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可以采用“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其合理区间在1—1.12之间。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消息,2000—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83.41%,城镇人口仅增长45.12%,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达1.85,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阈值1.1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等“城市病”也由此产生。城市扩展“重地轻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背离了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

3、城镇人口数量与质量不匹配

由于我国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财政分成和转移支付等制度多以户籍人口为标准,因此,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大部分农民工并未真正融入城市,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诸多方面与城市户籍人口有着明显的差别,导致二者在就业、生存和精神状态方面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逐渐形成。由于现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阻碍了农民工群体进城落户,致使城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无法匹配,而农民工流动性过大,培训成本过高,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难以形成,一些地区出现的招工难现象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同时农民工群体也是最大的潜在内需群体,农民工无法享受市民化的待遇,消费需求很难得到释放。因此城镇人口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减缓了城镇化的进程,降低了城镇化的质量,阻碍了经济发展转型。

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机制

(一)推动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内需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短板,特别是消费性需求不足更是阻碍了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从拉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施力,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一是释放大量消费需求。由于过去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数量与质量不匹配,大部分农民工缺乏对在城市居留的长久预期,不利于其消费模式提升,限制了其消费性需求的释放。如果全面推进城镇化,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把流动型消费转化为定居型消费,可带动大量吃、穿、住、用、行的消费性需求。同时通过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展,会出现更多个性化、高端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动消费水平的升级、需求层次的分化和需求结构的转变。二是带动大量投资需求。大量新增城镇人口对交通、通信、供电、供气、供水、废弃物处理等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更多,建筑、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诸多领域投资空间非常广阔。

(二)推动城镇化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2002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1.5%,到2012年服务业的比重只提高到44.6%,城镇化发展滞后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服务业和城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服务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城镇化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里本文重点探讨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推动城镇化的过程是生产要素和商品打破壁垒自由流动聚集的过程,人口大量集聚、生活方式快速转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对服务业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扩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扩大了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聚集和人力资本提升也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三)推动城镇化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机遇

当前,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呈现阶梯性特征,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有巨大提升空间,全面推进城镇化是推动中西部大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通过人口迁移积聚来推动工业产业布局调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形成城市群发展效应,从而全面提高中西部产业承接能力、实现全国性的产业调整战略,协调区域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以推进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未来推进城镇化,必须重点强调以人为核心,实现人口的乡城迁移与人口从农民到市民身份转换的同步推进。这其中最大的矛盾点就在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由于户籍承载了过多的福利,严重阻碍了进城务工人员获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当前按照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民工群体为重点突破口,全面考虑户籍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推进人口城镇化。

当前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实践层面的顶层设计,明确改革的突破口、时间表和路线图、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重点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户籍制度改革成本的分担机制。这是一次利益格局的大规模调整,是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原城市居民与非市民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利益博弈和全面调整,必须从中央层面下决心全面推动改革。

(二)加快推动土地制度改革

1、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动土地流转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构建的农村土地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人、户口和土地的分离与转化之间的现实问题。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非农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当前,从国家层面已经基本明确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分配比例的总基调。十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但是农村土地有偿流转机制仍然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在征地过程中征地收益在政府、农民、城市原住民之间如何具体分配,政府如何使用这部分收益仍然没有明确规定。下一步要加快设计合理公平的土地流转制度,对土地产权、土地使用、土地供应、土地管理及土地交易等一系列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合理配置流转收益,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民进城落户做好资金准备。

2、加快破解土地财政,降低改革阻力

长期以来,土地出让金一直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财源之一,为保证这一主体财源,地方政府不愿放弃土地权益,热衷于将城市不断扩大,以便有更多土地可以用来招商引资和出让获利,但是不愿意接受农民进城落户,没有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因此,必须加快破解土地财政,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一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提高地方尤其是县级政府财力,通过房地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征收契机,健全城市税体系,解决城市建设资金过度依赖土地收益的问题。二是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城镇化,支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进行合作,降低政府建设压力。三是加快设计合理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

(三)着手建立全国统筹发展机制

1、统筹东中西部地区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承载了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推进城镇化过程必须健全东中西部地区统筹协调机制。一是东部地区应充分考虑外来农民工在当地实现市民化的问题。在中央层面,应加大对农民工就业扶持、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险以及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补助力度,改革以户籍人口为依据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快构建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的财政分成和转移支付制度,形成中央财政对农民工集中地区稳定、长效的支持制度。二是对中西部地区出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区域扶持政策。通过差异化政策引导更多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中西部构建一批新的增长极,通过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增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或农民进城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有资金、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民工回西部返乡创业。对吸纳农民工就业较多的行业、企业实行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

2、统筹大中小城市

不同城市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不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农民工的主要聚居地。一方面全部依靠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实现吸纳农村转移人口不现实,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小城镇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严重不足,由此造成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进不去与中小城市不愿进局面并存。因此现阶段需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合理设置入户门槛,大城市及特大城市以优先解决已经承载的存量转移人口为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加快解决存量人口落户问题的同时着力吸引新增人口。在发展大城市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优化产业布局,实行向中小城市、小城镇倾斜的产业、用地和财税政策,充分发挥他们在城镇化中的作用,着力提高其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3、统筹不同职能部门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形势任务;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一、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新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发展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我省经济体量大,要素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为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但是,我省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饱和、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等。《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均达到1.5万美元。要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二、经济新常态下制约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1.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发展滞后

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认为:人均GDP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成正比,人均GDP水平越高,工业化程度越高。2015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64168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305美元,首次超过10000美元,但仍低于许多沿海发达地区。我省的城镇化发育更晚,2013年山东城镇化率首次超过全国水平,2015年年末达到了57.01%,但仍低于许多沿海发达省份,也低于发展中新兴国家城市化率60%的水平。同时,我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各个地区也很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很大。18大报告中提出的“四化”,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是基础,没有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高水平,就不可能有充分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更不会有经济发展的新高度。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待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低,“三驾马车”难匹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2015年,我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46.8:45.3,仍是一个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个百分点。从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看,目前投资仍然是我省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2010年到2015年5年期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为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为13.7%,进出口总额增速为5.1%。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和“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程度还不能满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3.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尚待完善

市场经济时代,资源配置必须体现市场的主导作用。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市场化程度和转型升级的速度。相比广东和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山东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好,以国有经济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秩序的完善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真空和政策缺失。企业制度的变革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目前,我省虽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推进比较缓慢、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待完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监督机制尚待健全、国有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三、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

1.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山东制造是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三五”期间必须大力实施工业现代化战略,着力把制造业做强做精,努力打造工业4.0版,建设工业强省。要把重点放在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上,真正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目前,我省已经明确了制造强省“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在新的发展阶段下,要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化解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及设备,打造中国制造“山东版”。

2.注重规划引领,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要加快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完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服务产业主体、大力建设和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和壮大科技孵化体系,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发展金融服务业;重点发展具有地区优势的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引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3.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树立绿色产业理念等发展新理念,谋划农业转型升级新方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转变经营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强农、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