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政治哲学发展观的知识点

政治哲学发展观的知识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45: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政治哲学发展观的知识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政治哲学发展观的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选取原则;时效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政治课模块整合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是河北高阳中学政治组的研究课题,已顺利结题。作为研究者,本人在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课题研究的思想、方法和该课题研究的结论,经历了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过程。随着教学工作的继续开展,在新阶段教学过程中,关于政治课教学中背景材料的选取原则问题,本人认为,在时效性和典型性方面还应做如下思考:

一、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即前提是时,指的是时间。也就是说背景材料的选取要注意时间的因素。这里的时间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要关注高考的规定时间范围。高考的规定时间范围是师生必须关注的问题。高考是指挥棒,因此,高考所规定的时政时间范围是广大师生都要注意的。在高三复习阶段,注意从考试说明的规定时间范围内来选取材料,是有效靠近高考的重要方法。

第二,所选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所选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要掌握清楚。典型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是关于时间问题的深入把握。这一理解是基于对事件的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该事件具有很强的典型性,那么,从时间上讲,就要关注此事件的全部发展过程。如果此事件在未来时间内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那就要在当年的时政复习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比如我国在建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包括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这些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单靠市场的调节,往往不能实现,达不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对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所体现的是财政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而财政的作用是政治高考考点中的重要核心考点。

第三,所选背景材料的效用程度。这个层面的意思是说,背景材料的选取能否做到对高中阶段政治知识的合理考查。以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为例,如果背景选取的经济现象过于复杂,比如虚拟经济中关于银行理财、股票投资等更为具体并且深入的内容,那么就不宜选取。要适可而止,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反之,如果背景材料太简单,相当于课本上的例子的简单重复,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二、典型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能够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政治教学背景材料的选取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坚持典型性,并充分体现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关于坚持背景材料选取上的典型性原则,在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两个问题。

第一,关注新教材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的新表述,体会新思想。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核心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在新版教材(2013年第5版)的表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在新的表述中,包含了编者对社会形势及理论创新方面新的理解。因此在选取背景材料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选取有新变化的表述,明确新思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二,背景材料的选取要突出重点。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的框题是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围绕主题是经济建设中的指针,而抓住主线则是具体的方式、方法。突出体现了哲学中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重点突出第二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第二框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

在背景材料的选取中,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三,背景材料的设计要科学。高考是指挥棒,政治高考试题以时政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学生是很好的手段。近年来,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背景材料在时效性的前提下,更显现出了对背景材料的深加工。以非选择题为例,背景材料的内容就是政治答案的知识来源,经过设计的背景材料成了考生组织答案的思路来源。训练有素的考生可以通过时政背景材料的表述来有效地形成合理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背景材料的设计上进一步精益求精,这也是名师必备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背景材料的选取过程中,要关注知识体系的变化,积极突出重点知识、关注热点问题、突破教学难点。要以三维目标明确、教学过程高效、知识、能力落实到位为指导组织教学工作,以达到预期教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理顺知识结构

哲学常识的知识结构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及人生价值观等几个部分组成,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又自成结构体系。其中,唯物论是讲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其主要原理结构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及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辩证法是讲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包括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三大部分;认识论由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论的辩证法两大部分构成;人生价值观主要结构包括集体主义价值观、人生的真正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等。其中,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等几部分;联系的观点包括普遍性、客观性、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几个部分。发展观包括运动、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原因、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几个部分。这就是哲学常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知识结构,对于整个书本就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样对于一些具体的知识要点就容易理解了。

二、理解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

学好高二哲学常识,首先要理解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要理解这些知识,就必须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做必要的听课笔记,对重点内容反复阅读记忆,对于书中的原理应结合实际事例加以理解。其次要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一一对应关系,如: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主观与客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量变与质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掌握这些一一对应关系,对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一种一一对应关系要引起重视,即世界观(原理)与方法论的一一对应。哲学上讲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如: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掌握材料题的答题方法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政治 运用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通过政治知识的充分运用其中,有利于历史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明了,并帮助学生站在政治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由主观思想引导转变为客观因素引导。在高中课程教学中,与其他课程充分结合,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结合当下政治实际进行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一、高中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应用

(一)历史概念与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即是指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发生来探讨其规律并进行概括而成,以抽象的概念来反应事物的客观属性。历史概念主要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所谓内涵是指历史的相关背景和结果,背景要素又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指大环境的政治经济因素,第二部分是指从不同条件和原因来探讨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的外延是指事物发生的客观因素。例如把时间、地点、过程等。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为复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社会,学生了解一定的史实基础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政治概念与政治教学

简单来说,政治概念就是一种政治术语,是指通过对政治相关事物发生的表象来进行深度剖析而概括得出的专业性表达语言,政治概念是政治知识的基础内容。广义范围的政治概念,不仅仅是指政治概念,其中还包含相关的政治理论。例如高中政治教学的部分内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内容。整个中学的政治教学目的可大致概括为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并帮助学生能够将这些优秀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通过榜样力量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确立。

(三)渗透政治学的历史教学案例

历史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较多的政治知识主要有哲学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等。本文以历史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为例:

在学习中国历史中,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一课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现象、宋明时代的道学的发展,以及封建统治末期反封建思想的产生,历史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相关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等因素来解释和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有:客观存在决定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的经济的反应两个哲学知识点。在政治学中,经济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对应到历史学,宋明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宋明理论等学说得到充分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到政治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史实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从而对其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影响更加记忆深刻。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中,大多历史现象的讲解都较为抽象,运用政治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教学就具体得多。例如用政治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理论来解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实施阶段的确立。从哲学的发展观来解释,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的经济建设决定了同时期的意识发展形态,再利用大众意识形态的变化来促进下一阶段的改革建设。

(二)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要求都有提高,在课程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好教与学的节奏。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社会形态,帮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历史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较多,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有助于教师扩展知识面,更加充分的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

三、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历史相关事件的学习和理解,过渡到该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用客观的观点和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学习。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将这些前人的优秀经验能够化为己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念。因此,两个学科教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分寸,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学科的关系。

(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提升

将政治知识运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政治知识与历史课程有效合理的进行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需及时提升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结合政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从政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时政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增加知识储备量,革新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避免将两个学科的重点知识混合,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更高。在课程中运用全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道德教育要求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中,要做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高中政治课堂能够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育人”要先育“三德”,即做人之德,做事之德,立身之德。做人之德,就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作准则立身做事;做事之德,当以事业心和责任心为核心,这是至关重要的;立身之德,就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追求发展追求自我完善。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应承担起这“三德”教育的责任,做好对学生“三观”教育的正确引导,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立身,让学生能够辨证地分析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而不是随波逐流,让学生在以后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道德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要重视道德教育。“正人先正己”,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自己要独善其身,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要做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做一名传授知识,传播思想的教育家,做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德育目标作为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注重对人生信念的理解。笔者在进行高二《哲学与生活》模块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把知识点分成块,每一块知识设计一个主题,进行主题化教学,如,理想信念篇——认识的过程,爱国主义精神篇——实践与认识,生命的意义篇——实现人生价值,人与自然篇——世界的本原及社会发展规律,学业与事业篇——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等。把每一块知识所选用的教学资料都形成一个教育主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其次,教师要了解高中学生的成长特点。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三德”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三观”教育,因此高中阶段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形成健全的人格。“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信念才是高中生学习进步的不竭动力。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才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在他的读书时代曾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信念,激励自己不懈的努力。因此,教师要教育当代高中生有一定的时代使命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不应该只追求物质的东西而功利地学习。面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的现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更加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我们政治学科的课堂,发挥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最后,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道德教育渗透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到以点到线,使德育目标成为教学设计的主线。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抓住学科基础知识这条线,落实基础知识,两条线平行进行,既互不干扰,又相互照应,相得益彰,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笔者在讲《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一课时,选用的了当前大家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中日事件作为教学材料,日本将国有化引起国人强烈愤慨……,首先给学生们观看了一段相关视频,然后层层递进地提出几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定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渗透了德育目标,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我发起倡议:当代的高中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坚定了学生的学习信念。整节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学生们的情绪也先是由于观看日本对中国人的残害视频带来的低沉到最后激发爱国热情的高涨,这节教学效果非常好,原本一堂枯燥的哲学课不再枯燥,不仅仅是哲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每个学科的任课教师的职责。当然,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人生信念,还可以在教学中引用一些经典名人传记等教学素材,丰富的教学素材发挥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找到心灵的鸡汤,明白人生的意义,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者:胡金星单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

第5篇

首先 ,我们先来分析主观性试题的特点:(知彼)

1.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景——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例如:2011年的天津文综12(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该题就属于小切入口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突出实际运用的设问。2011年上海文综卷,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和发展观”的知识,分析如何让黎锦技艺焕发生命力。此题表面是哲学题,实际是综合考查了文化和哲学两个模块,突出了学科内部的综合性。

2.命题类型。即体现说明类、反映类、原因类、措施类、启示类、依据类、图表类、意义类、认识评价类。但归纳总结就只有三大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其次,分析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知己)

1.基础知识未落实。具体表现为概念界定不清导致判断失误;观点理解不透而无法迁移;知识表述不全导致要点缺失;知识面较窄思路拓展不开。

2.基本技能未掌握。具体表现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欠缺,抓不住材料的中心,分不清层次;不能准确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看见设问和材料中信息不能准确判断所考知识点,进而无法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来作答;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欠缺,不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描述政治学科中四个模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也不会结合热点分析,难以形成稳定的观点。

3.组织答案不规范。具体表现为书写潦草,难以评判;术语不准,辞不达意;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第三,我们分析高考政治主观题审题过程要注意的“五部曲”:

1.审设问。要看出设问的范围,首先要分清考查四个模块的哪一部分,避免答非所问;其次,分析设问的角度——是什么(一般考查反映了什么现象,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意义或启示)、为什么(通常是理论依据+现实意义)、怎么办(一般分主体结合材料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再次,认准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经济部分一般分清主体,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投资者,劳动者);哲学部分分清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政治生活要分清主体(政府、党、人大、政协、人大代表、公民);最后要一次性将所有的问题看完,避免复合式设问漏做一问等现象的发生。

2.审材料。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分析材料中蕴含的有效信息,逐字逐句地读完后,再综览全局,把握其中的中心思想和内在层次及层次间的内在联系。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把握材料的有效信息。

3.联考点。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教材相应的知识网络和时政热点。

4.列提纲。即按照前面的三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次序列出答案要点。

5.组答案。要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分值推测答案要点层次有几个,尽量多备两条,以防不测。

第四,高考政治主观题答案组织要求:

1.答案组织要点化。把答案要点写在每层的醒目位置(开头、结尾),以便阅卷老师快速找到有效信息。

2.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学科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切记用大白话描述。

3.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宏观和微观等逻辑关系。

4.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体现原理和方法论、观点和材料等方面的统一。

最后,分析影响主观题得分的非智力因素:

要做到卷面整洁,字体工整,层次清晰,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产生愉悦之感;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达;字体娟秀整齐,粗细得当为度;试卷无异味,不要使用刺激性大、气味重、油腻性的药物或降暑用品。让阅卷老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努力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

第6篇

所谓“高效处理作业”,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掌握重要考点,熟练掌握各种知识模块或题型的解题技巧,以仿真度较高的平时训练增强学生的应试信心。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精心布置作业;二是精心讲解作业。

一、精心布置作业

(一)精心命制高质量的习题

当前命制综合性的练习卷是政治作业的普遍和有效做法。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试题的科学性和训练价值,大家普遍认同以组卷的形式实施工作。组卷的原材料基本取自于历年高考试题和全国各地权威模拟题,具有较高的仿真度和使用价值。

21世纪是网络世纪,是海量信息时代,学生和老师是都可以公平、轻松地通过网络获取丰富信息。然而有些出题教师没有经过仔细推敲,直接将试题从网上下载作为回家作业。有些学生在把握这些教师出题的风格后,为了“图省事”也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原始资料,迅速而“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当然批阅此类作业像在看一场假球,无法充分把握学情,基本没有参考意义。这种情况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害的。那么在海量信息背景下如何避免低效的作业训练,命制高质量的习题呢?

1.把握时间,控制题量。根据目前实际,高三学生每天复习政治的时间应科学地安排在半小时至一个小时之间。因此,练习题的基本题量应以“30道选择题+2~3道主观题”的格局为宜。这样的安排集约化地利用了时间,既增强了实战感,又有利于提高针对性。

2.围绕考点,突出重点,选出好题,及时回顾。新课程对教学要求有着明确的界定,其意图重在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再加上考生“考纲”意识不强,试卷答案不能回归考点。因此,高三作业尤其是后半程作业要突出考点的地位,针对性选题出题。具体来说应主要明确:

(1)覆盖核心考点。试卷内容要注意基本覆盖本阶段复习的核心,即理解运用级考点、新增考点、能级要求提高的考点、高频考点。江苏省高考试题的特征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了解级考点非常少,重视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且只要属于“新增考点”的就要在高考试卷中予以体现。当然,从2011年开始,江苏省的高考考纲已经取消了“能级要求”这一常规做法,给政治教师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那就需要把历年的考纲加以整理、归类、对比,在考点的变化中找出稳定性,在逆境中寻求突破。

(2)有效性命题。第一,选好题。总的原则是:参照《考试说明》上的“例证性试题”来选题;坚决避免“三高”(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的题目,也不选做偏题和怪题。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主要注意几点:

①控制试题文字量。文字量过大的题目往往会占用大量审题时间,这类试题不适宜被采用。

②注意材料信息,尤其要重视训练带时政背景的材料题。

③要重视采用试题常规,但设问角度有新意,对学生变式思维能力的锻炼起积极作用的题目。

第二,合理安排题型。选择题要选用中等略微偏难,有一定综合性和知识跨度,题枝有干扰性,重点加大哲学题,特别是辩证法的练习;主观题在选择之前,教师首先要做一遍,明确答案是否简洁、迎合热点。选用的主观题最好同属于一类。其中34题在常规考试中往往会出《经济生活》内容,当然如果能有突破性做法即经济、哲学或文化的综合题型,教师要积极选用。简析题重点训练《文化生活》部分,《国家与国际组织》题目不提倡在这类作业中采用,建议单列,进行集中强化训练。

总的来说就是,有效命题=内容迎热点+形式稳中求变+难易适中。

(二)张弛有度地安排作业内容

张弛有度就是说,高三作业不可“只管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要将高三作业有机地安排为:以常态化习题训练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背诵和默写作业。背诵的目的是回归教材和考纲,填补空白和复习盲区,加强对作业的理解力。背诵的重点主要应包括:教材结构,知识体系、易错易混考点、作业中的高频考点。教材结构的背诵工作要引导学生做到四看:看目录、看序言(总序言和每课的序言)、看标题、看小结(课后知识小结是每课知识的浓缩)。背完后及时默写,回忆这个专题知识之间的框架结构,并把它画出来。体系结构越完整、越熟练,就表明知识掌握得越全面,考试答题时的思路就通畅。默写要精选考点,并将考点问题化,达到明了有效的目标。

二、精心讲解作业

高三政治课课堂时间有限,讲解作业的要求做到:先批后评,将作业进行整理分析,重点评讲典型问题,粗讲细讲有机结合。

(一)要有针对性

试题讲评要和当前复习的知识点相结合,并注意能力和技巧的提升。例如:讲评到“提高居民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的题目时,那就要把有关知识横纵打开,全方位呈现:

①理论要求是什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根本要求是什么?――生产决定消费,根本上要靠发展。生产力要怎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

③基础和前提是什么?基础是收入,要增加居民收入。前提是特别要重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

④谁影响消费积极性和购买力?――物价,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⑤社会总体消费率低的原因?――收入差距,要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⑥主观因素是什么?――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

上述问题若加以拓展还可以再谈谈《政治生活》的依据和《哲学生活》的依据。

(二)热点专题讲解相结合

热点专题的遴选标准为:主观题――新华社评选出的年度十大新闻事;选择题――当年3~4月间媒体重点关注的事件。

(三)试卷评讲与解题方法相结合,注意普适性

一是规律性答题方法,也就是通过试卷评讲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规范,养成一个分步骤答题的好习惯。

第7篇

目录 出发点 归宿

多年来,笔者坚持听他人开学的第一课。在第一课上,绝大多数老师首先是用三言两语简介本学科或本模块的主要内容,然后就直奔主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笔者不解,意义非凡的“目录”,不少老师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清人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史记集解分八十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由此可见,目录是我们“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指南。下面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目录来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目录,求知的出发点

1.由感觉到感知

从教多年,笔者的第一节课都是“目录课”。我在教学每一个模块之前,都让学生先打开目录,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去通读目录,让学生先去找“感觉”,感知该模块“是什么”,要“学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由“解目”到“提趣”

学生通读目录后,要给学生“解目”,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光让学生看目录,学生往往会有云里雾里之感,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有关哲理是比较深奥的,如何让深奥的哲理“深入浅出”,进而让学生“热爱”哲学?老师首先要从目录讲起,不要让“空洞”、“抽象”的目录阻挡了学生的兴趣。对照《生活与哲学》的目录,可以追问学生: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上帝、神仙”,有的学生认为是“鬼怪、灵魂”,有的学生认为是“水、土”……对光怪陆离的回答,笔者让学生看目录中的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再让学生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学生简直是异口同声:“物质”。然后,笔者又让学生看目录中的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把学生分为两类:把认为世界本原是“上帝、神仙、鬼怪、灵魂”的学生作为一类,把认为世界本原是“水、土”的学生作为另一类。让学生回答自己属于什么“主义”(哲学派别),有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唯物主义者”,还有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唯心主义者”……笔者趁热打铁:“你们不但知道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而且还能够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了,哲学就是这么简单”。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学生(个体)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应该用全面的观点,还是应该用片面的观点去看问题?让学生对照第三单元的目录去回答这些问题,没过多久,有个学生很自信地说:“我们学生是相互联系的、发展的,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他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你不仅知道世界‘是什么’,而且还知道世界的状况‘怎么样’,哲学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就是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你们这么聪明,学不好哲学才怪!”此时,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已经“膨胀”了。

3.由兴趣到求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名师都十分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学第一课让学生看目录,在目录中帮助学生找兴趣,兴趣来了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二、目录,知识的归宿

一个模块结束或一本书结束后,通常我们都要进入知识的复习、巩固、提升阶段。这时通过回归目录,去巩固、提升所学的知识,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1.翻开目录,打开记忆的闸门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良好的品格,记忆的知识越多,观察就越敏锐,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一本书或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我们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如何记忆,有些学生很头疼。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打开目录,按照目录的顺序,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放所学的知识。在回放中有的学生对有些知识的把握已经变得模糊,此时,教师要允许学生看课本里的具体内容,以恢复记忆。如果回放一遍不行,就再回放一遍,直到记住为止。这个环节一般要花一至两节课的时间,老师在这方面要舍得时间的投入,因为在这方面的投入定会收到可观的产出。

2.说说写写,留下记忆的痕迹

说就是在独立回放、记忆一番后,同桌的两个同学按照目录的顺序共同阐述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等,以此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目的。结合某一具体问题,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到讲台上去说,尤其是要让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多说,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锻炼、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记忆模糊的知识还要多写,写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有时候,写比说更重要,会说不会写,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肯定是吃亏的。

3.归纳整理,提升所学的知识

一本书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往往有零、乱、散的感觉,此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只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我们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提升知识,进而去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学中的这一环节也要围绕目录进行。从结构体系上来看,《生活与哲学》分为四大块: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笔者让学生打开目录,让学生指出目录中的哪些内容属于唯物论,哪些属于辩证法……让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类。老师要提醒学生看目录要从宏观到微观,即先看单元、课题、框题,再去填补框题的具体内容。如《生活与哲学》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从宏观上看它是属于辩证法,从微观上看,第七课是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是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九课是辩证法的矛盾观,第十课是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而这些观点再从微观上看,它们又包括一些更为具体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必须让学生动手构建,构建好以后,这座哲学大厦就会屹立在学生的脑中,使其终生受益。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公共课改革 现状 问题 发展方向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公共课的改革也走在前沿,明确提出各门公共课必须紧密与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着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经过几年的改革尝试,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服务于专业的公共课改革的现状

自我校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改革以来,公共课改革也朝着服务于专业课教学、促进专业教学优化的方向开展。目前我校分别按照医学、师范、理工、农学等四大类全面修订了语文、数学、思政、体育等公共课课程教学大纲,责无旁贷担负着服务专业教学的任务。

例如:思政课教学,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思想,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中,放弃片面强调课本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系统性要求,从学生的职业指导的角度即从择业、创业、就业的体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教材内容,突出体现服务于发展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功能。教材的编写也从不同学生的专业和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程度出发,为文、理各科的学生编写不同的教材。

公共课通过大刀阔斧式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与专业课教学泾渭分明的状况,主动参与专业建设,关注专业教学需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适当地选择公共课知识点与相应的能力目标,而不是单纯强调学科的特殊性,促进了专业教学的优化。

二、公共课改革出现的问题

这些教学探索与尝试,体现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趋势,反映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与解决。

1.改革重实用轻人文。

通过反思与比较,我们认为,公共课的改革思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与专业结合的课程改革过于走向极端,改革重实用轻人文。突出了实用性、就业率,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课程原本的性质,忽视了公共课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的基本功能。

例如,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淡化了传统的汉语形态的学习,教学内容过多注重与专业有关的如求职信、计划与总结、处理信息的能力,等等,不仅课程人文价值被严重消解,而且其语言工具价值也被大打折扣;高等数学,过于看重高等数学课程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其它课程及工程技术实践对数学的要求,侧重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按照各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考虑和确定教学内容。重视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数学工具,忽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数学素养的培养;思政课改革,强调课程所有章节、专题怎样与专业结合、甚至不易与专业结合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无论是思政基础课和思政概论课,都渗透了职业规划、就业素养、专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凸显渐失课程特色的趋势;体育课内容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但理论教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而俱乐部式教学,容易产生体育课放羊式散漫活动现象,致使学生喜欢体育,但不一定喜欢上体育课,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公共课改革与专业结合是好的,但不能因此而失去公共课应有的自身课程的特点。

2.重眼前职业能力而忽视职业变化适应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必然注重目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岗位变化适应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特点是注重职业性,也就是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认为工作能力就是职业岗位能力,就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忽视了高职具有高等性,而高等性表现在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性、可持续性,对未来职业变化的适应性,它更多要求大学生具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品质,以及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内容的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目前高职教育特别注重职业性,所有教学都围绕工作岗位、工作过程来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可能学生适应眼前的工作岗位的能力提高了,但过于狭窄的高职教育,也成了束缚高职大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枷锁,致使出现高职大学生毕业了往往只能与农民工争饭碗的局面。

公共课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如果学生只有专业素质而缺乏综合素质,那是不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3.重教育功利性而忽视了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改革一切为了服务专业的需要,公共课出现了课时被压缩、经费被削减、小班换大班、忽视及被边缘化等现象。例如思政课,口头上重视而事实上忽视,课时压缩,小班换成200多学生同时上课的大班。教育成本是下来了,但课时压缩和大班氛围,必然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教学效果。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上课的抬头率不足50%,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三、公共课改革的发展方向

1.改革应遵循科学发展观理念。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职院校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既要面向学生、面向职业岗位群、面向社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就业、创业需要和可能,又要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教学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是为了学生,教学要依靠学生,以及教学的效果由学生体现这三个根本内容。但在教学改革中,不能把学生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眼前的这个学生,考虑他们在校学了什么,毕业了如何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而是要把学生放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对待,考虑他们一生的职业发展、生活发展、人格发展,需要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因此,高职阶段的公共课,要结合课程特有的性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宗旨,去完善高职学生的品质、人格、修养,提升人文素养,这才是公共基础课最核心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所在。

例如大学语文课,除了要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外,主要还是要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提高学生热爱母语、维护母语、正确运用汉语汉字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思政课教学除了要凸显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以外,主要还是要把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基本经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高职公共课的教学改革,重点不应该放在为专业素养培养服务了多少,而应该放在提升了多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人生留下了多少人文素养方面的熏陶,有多少学生喜欢公共课,教学效果提高了多少,等等。

如语文、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强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忠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选择一些有探索性的内容,如热点话题的讨论,矛盾性话题的争论,流行问题的分析,等等。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模拟教学、话剧表演、访谈讲座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手段上,随着科学的进步,应该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比如普及多媒体教学、影视播放、课文MTV、网络教学、博客学习等。在考核机制上,实行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不仅要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或原理的识记和理解情况,检查学生初步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表现、为人处世等思想品德修养。

通过这些改革,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公共课教学效果。

3.学校应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学校层面,要尊重公共课课程性质,对公共课课程教学改革应与专业课改革要求有所区别,明确专业课应直接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公共课侧重于学生人文素养、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培养;要保证公共课的课时,满足课程教学需要;改善公共课教学组织形式,适当缩小每次课的教学规模,以利于师生交流和课堂管理,并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更多条件以利于公共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在经费、组织调配、实践器材等方面大力支持;加强对大学生的公共课教学管理;提高对公共课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等等。

总之,高职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重视传授职业知识、训练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应重视公共课教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才能使其培养的学生既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真正成为全面发展、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文丰.对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4(中).

[2]丛瑞华.关于完善高校语文公共课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9.7.

[3]王淼,曹丽萍.大学语文的现实境遇及其改革办法[J].语文学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