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治理规范化

社会治理规范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45: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治理规范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治理规范化

第1篇

目前,全国各级政法机关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2006年,中央政法委决定对全体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促进政法干警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治本之策。

我们作为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公安交警,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提高公安交警的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消除长期以来交警身上久治不愈的“冷、硬、横、推”和“四难、”的疾症,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得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各项阶段性工作中,大队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指派由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大队长负责,并由大队教导员牵头,各中队负责人组成专门工作机构,抽调得力、经干的工作人员,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是认真开展学习宣传,进行全员培训,促进全体民警对依法行政的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自支队统一分期分批有序地开展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集中进行学习、培训和考试后。鱼峰交警大队以“规范执勤执法示范活动”为平台,进一步展现执法为民良好形象。一是规范路面执勤标准。以大队为单位,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对民警进行执勤动作、普通话、日常执法用语训练和交通疏导、纠正违章等业务技能培训,做到疏导合理,站位得当,纠违行为正规。二是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大队建立了民警个人《执法考核档案》和电子执法台账,对民警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岗位执法责任主体,对有过错案件逐一倒查,严格追究责任。同时,由一名副大队长兼职的法制员,对大队民警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强化广大民警依法执法意识,进一步树立了良好执法形象。

2、加强内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在认真搞好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基础上,对民警进行执法资格认证考试,实行持证上岗,以增强违法处理民警的责任感。二是提高窗口服务水平。按照“便民、利民”和“微笑、高效”的工作要求,着力在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增加了窗口服务的协警员,确立了驾驶员交通违法处理“一站式”服务工作站,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通过法制理念教育、规范执法行为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增强,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对不规范的执法行为认真进行盘查、整改和建章立制。

1、牢固树立依法管理交通、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交通管理执法活动中,多年来,交警在道路执勤中,少数民警我行我素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纠正和处罚道路交通违法,对人不对事、感情用事的情况时有出现。比如,同样的交通违法,当事人经济条件也相当,处理结果不一样。暂扣车辆、证照不开凭证,扣留的证照私自保管,导至当事人东奔西跑,找不到地方处理。

2、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交警究竟是在为谁执法?这个问题有的交警至今还在含糊不清,以至他们在道路执勤、执法工作中抓不做重点,主次不分,方法不但,和老百姓、和交通参与者纠缠不休,费了不少口舌,牺牲了大量时间,,又激化了矛盾。比如,一企业的一辆非营运小客车忘带行驶证,执勤民警的确又清楚该车有合法的行驶证,该车系市内短途行驶而确有急事,就不要逼着驾驶人非倒回去拿证来才给以处理不可。外地车辆走错了路或停错了车。又如,一辆核载五座的小客车超座1人,核算起来是超过20%,但是这种情况仍然按客运车超员20%的规定处罚显然就不够公平了,要举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通过认真学习,使我们公安交警进一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处处多为民着想,多为民服务。从而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更加明确执法的目的,把管理的重心放在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上,对营运性客车严重超员、对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货厢载客,对无证开车、“黑车”非驾、弯道超速、超车等等这些事关千家万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上限处罚,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事关千千万万人民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3、在道路交通管理执法活动中,能够把公平与正义准确的付诸于实践,从而减少交通参与者、交通违法者对执法交警的一些误解和不满。比如,有两个驾车人出现相同的一起交通违法行为,被执勤交警查获,按法律规定应处200元罚款,但张三是企业老板,经济条件很好,200元钱对他来说毫无半点影响,而李四是下岗工人,每月仅靠400元基本生活费维持家庭生活,李四拿出的200元和张三拿出的200元钱显然价值悬殊就太大,所以对张三处罚200元、对李四处罚50元都属于执法上的公平和正义,不能视为法律上的不平等。过去在道路执勤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不理解的群众弄得交警很难处理。

4、增强交警识大体、顾大局的观念。过去,交警在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考虑单一的保畅通、保安全多,对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的一些特殊情况、企业发展的艰难以及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思考得少,对道路交通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方向不够明确,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交警工作的最终点和落角点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5、进一步增强民警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培养民警养成不拈轻怕重、不损人利已、遇到困难和矛盾不回避,遇事不推诿、勤奋好学的好作风,进一步规范民警的言行举止,保障民警文明执法、礼貌纠章、热情服务、助人为乐、吃苦耐劳一以贯之,尽心尽职完成好各个时期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坚持社会主义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是我们公安机关每一个民警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深入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全面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认真贯彻执行,并在执行中边学边用,边领会边整改,为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提高执法水平,推进我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更好地规范执法行为。真正把促进执法公正作为执法活动的基本准则,做到严格执法、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第2篇

自从“三新”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对此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提高了全体干部对主题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这段时间的集中学习教育,使我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政治理论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作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必须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把“三新”大讨论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思想有新认识、工作有新举措、队伍有新面貌上来。

一是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作为执法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紧密联系综合执法工作的实际,注意纠正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坚持,错误的思想得到纠正,模糊的思想得到澄清,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得到及时更新。

二是进一步增强执法能力。回顾、查找和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通过在执法活动中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以适应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形势。

三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针对在教育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抓住自己容易发生问题的的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同时,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规范化建设中加以体现,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到贯彻和落实,认真做好热线值班工作。

第3篇

,不该停的地方坚决不停,不该用的车坚决不用。做到了规范警用车辆管理,杜绝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一、整治工作目标

通过此次内部整肃风纪的重要行动,切实解决全市消防部队警用车辆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整肃警风警纪,推动《公安消防部队车辆管理规定》、“五条禁令”、“三条铁规”等制度要求落到实处,提高警用车辆和涉案车辆管理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促进全市消防部队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

二、健全组织机构

为切实抓好全市消防部队警用车辆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支队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治理方法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从2月26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分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建章立制、检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22日至3月5日)

支队召开警务车辆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公安机关警车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专项治理工作。支队在行政值班室和纪委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举报。

(二)自查自纠阶段(3月6日至6月30日)

各单位要对照重点内容,采取对照标准查、官兵相互查、面向社会查等方法,组织对本单位的警用车辆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专项台帐,由主要领导签字后,一式两份,一份交由支队专项治理办公室存档备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章立制阶段(7月1日至9月30日)

第4篇

【关键词】人民公安规范化执法建设措施

1.引言

当代社会中,每一种发展成熟的职业,都受到专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这就要求此行为规范的考量标准是客观、统一的。公安执法规范化就是公安民警的行为规范。所谓公安执法规范化,是指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民警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进行执法活动,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行使职权,不能越权,也不能逃避责任和义务。

近些年,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公安执法作为现代民主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公安部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部署,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在社会法制领域设计出规范的公安执法程序,应和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树立起公安执法的行为规范,可谓正当其时。

严格规范公安执法无疑是社会民主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执法规范化作为公安行业的行为规范,必须落实在实际建设中,从警务体制、运行机制、执法规则等关键环节入手,以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落实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同时明确执法主体权力、义务和责任,对评判的正误以及失职失察责任的追究等预设清晰的标准,实现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2.公安执法规范化尚存在的问题

2.1理念落后

基于我国的国情,受封建理念影响较深远,传统执法观念根深蒂固,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精神难以真正贯彻;加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现代民主法治观念没有真正贯彻,要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公安工作者执法理念落后、执法观念不正确容易使执法权威受到损害,执法过程中失去客观标准,就会损害正常的法治秩序。

2.2制度不全

公安机关内部多种执法机构并存,执法职能交叉重叠,导致职责不明、权限不清。主要表现在:一、从纵向执法权限看,派出所、县级公安局、地市级公安局,直至省厅均有执法权,但没有明确规定各自具体执法权限;二、从横向执法权限的配置看,目前公安机关内部将各种执法权力分解到各业务机构,有些权限较难区分,交叉冲突现象难免。

2.3程序疏漏

由于公安执法程序过于原则,公安机关执法在程序上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公安执法人员也存在对法律程序认识不足的问题,很容易不按照程序进行执法。这就要求公安工作者必须依法进行调查或取证,所有的工作必须在法律程序规定的框架内完成,不能简化执法程序,更不允许存在特权思想。不依照执法程序进行执法会导致证据失效,直接影响案件认定,案件处理结果也难以让民众信服,造成公安机关公信力和法律权威性的下降,所以必须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2.4内容混乱

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混乱,首先表现在非警务执法活动干扰了正常的执法活动,经统计不够立案标准的报警数量约占全部报警数的50%。其次,为追求高破案率和降低发案率,基层公安机关先侦破案件而后进行立案,甚至不予难以侦破的案件立案,使上级公安机关无法了解真实社会治安状况。第三,执法工作者存在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存在对民众的求助、报警消极怠慢,不能及时出警,处理纠纷时态度生冷、推脱责任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来解决。

2.5监督不力

执法监督是实现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虽然目前公安内部执法监督的层次明确、手段丰富,但监督的效果一般,也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原因有三:一是法制部门作为主要的内部监督部门,尽管职责重大,确实一个低规格部门,没有足够的能力发挥作用;二是侦审合并以后,刑侦部门一手操办案件的办理、审核工作,这样自己监督自己,导致失去了监督的效果;三是缺乏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各种监察职能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缺乏针对某些特定环节的监督,没有建立起全程性的监督机制。

3.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3.1深化法治理念

思想教育的落脚点应当是:提高执法主体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强化执法主体的依法执法的观念。这些“意识”和“观念”作为规范执法的基础意识形态,体现在执法工作的细节当中。

3.2完善审核制度

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当在各单位中明确执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严格按照程序部署执法工作。要求执法部门以高标准执行执法工作,确保执法主体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另外,在基层执法队伍中,应当一两名执法人员兼任法制员,对基层执法队伍进行内部监督。

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法制部门的监督职能,及时纠正执法中的过错,并对审批工作严格监督,不允许出现违背审核程序的情况。坚决追究逃避、拒绝审核以及不履行审核职责的部门的责任。

3.3统一执法标准

必须在公安执法过程中为证据采集和运作程序设定统一的标准,以防止出现执法主体滥用职权的现象。各执法部门从接警、立案、调查取证到裁决并执行,应当形成一整套规范制度。对于群体事件、治安巡查、涉案财物管理等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更应制订统一的执法标准。同时建设网上执法管理的平台,尽可能实行网上考评、监督等管理途径,依靠信息化建设提高办案透明度,以确保执法过程在规范化轨道上运行。

第5篇

(一)后勤会计管理存在制度,水平提升缺乏体制性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税收制度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对后勤注册实体的税收减免,缺乏长效机制和足够的耐心。临时性的减免导致了对未来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的犹疑进而产生政策预期的心理恐慌。

2.资产管理现状上,弥合罅隙形成了巨大的“小金库”。十余年来的社会化运行结果,后勤实体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自有产权资产,以非注册实体为大,并且以“小金库”状态存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事业体制和后勤剥离初衷使得非注册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在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中被边缘化,导致了该部分资产管理的真空状态。

3.后勤和高校之间产权关系不清,完全社会化难以克服法律和制度障碍。现有后勤实体按照社会化要求注册成为独立法人,面临着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与学校难以分割、产权清晰难以实现。法人实体基本以局部业务注册登记,在经营上和后勤整体业务混同难以区分。

4.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甲乙方关系难以理清的情况:1)费用支付标准校际间差异迥然,后勤事实上承担着高校建设的历史包袱。2)甲乙方之间身份不对等,沟通协调成本大。3)公共财政框架下经费划拨和支付存在困难。4)甲乙方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乙方没有真正的用人自。后勤成为高校人才引进的家属安置所和分流地。5)高校对后勤改革的效果和绩效评价,存在多重标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化运作的经济效益诉求之间取舍艰难。

(二)后勤会计管理制度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了管理混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进了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但是在业务规范、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相关的会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商榷。有些则选择事业体例。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会计核心要素管理的实质性措施不够,后勤资产整体效益不佳,一些高校后勤由于会计管理混乱而出现经济案件。归纳起来,后勤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核算方面、制度方面、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信息与沟通方面。

二、一个成功案例——后勤会计运作的浙江大学模式

浙大后勤以起步早规范好,开创且坚持了自己独特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称为浙大模式,以区别通常对浙大后勤治理和组织架构称谓的浙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上述缺陷。

(一)浙大后勤与会计组织架构

业务架构上,浙大后勤是典型的甲乙方模式,甲方是后勤管理处,乙方习惯称浙大后勤集团,从上至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是浙大后勤服务中心,对外是注册法人杭州浙大同力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最早于1983年由老浙江大学注册,后来改由作为大学和企业防火墙的浙大控股公司投资,增加了注册资本),中心主任同时是公司总裁。后勤集团旗下设十三个业务单位,对内称为业务中心,对外除饮食服务中心、幼教服务中心、通信服务中心外注册了十一个二级公司,部分二级公司下面有不止一个法人单位。二级中心和二级公司也是一套班子同步运作。浙大后勤集团最高治理机构为董事会,由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监事会负责监理,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及其下属对集团负责。

(二)浙大模式会计核算体系及运作特点

浙大后勤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财务部分别对内对外业务两个账套,独立、平行核算各中心和注册公司的营业收支、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等事项,提供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所不同的是对外核算账套要向外部工商、税务等机构提供基于税务管理信息的报告和资料。每期财务报告由集团财务投资部统一汇总或合并,报送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集团财务投资部除核算本级收支、与学校的拨缴款,协助总裁和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制定考核指标,汇总或合并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并向学校汇报。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在整个大学的财务决算体系中,浙大后勤集团整体资产负债表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抵消与学校的内部交易事项后做合并(非汇总)反映。

具体说,浙大模式有以下特点:1)业务边界清晰。对校内服务业务与社会服务业务

的清晰划分,契合了后勤社会化做大做强、切实减轻大学办学负担的基本初衷。2)实现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内业务合理合法避税,对外业务严格执行税法和相关政策,浙大后勤各级会计组织内职责明确,内控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完善;银行账户、印章票据管理规范,资金收付与调度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程序,大额资金支出前有预审和联签制度,会计监督到位;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对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图贯彻到位;档案管理规范科学。3)会计管理流程规范手段先进会计考核指标科学。浙大四个校区后勤业务会计处理流程规范有很高的效率。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财务部设在紫金港校区,四校区之间设专岗传递每日大量配送采购与报销结算单据。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则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全流程。4)实现了后勤与学校报表项目的整合,后勤资产负债状况每年度终了并入浙大部门决算,弥合了宏观资产总量统计管理的漏洞。 三、浙大模式的启示

(一)浙大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浙大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遵循了后勤管理的客观实践,对内对外业务规范核算、规范报告,符合现行政策框架;会计计量符合客观性和明晰性要求的公认会计原则。浙大模式相对理顺了高校和后勤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产权关系,资产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体系,在观念上符合大学法人所有制思想,在会计指导思想上不仅实践了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对大学的受托责任。一般来说,后勤治理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架构,决定了会计管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但会计管理不是被动适应,它反过来引领后勤整体管理水平。十多年来,浙大模式稳妥推进,没有迂回和反复、更没有停滞,坚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动浙大后勤服务实现了高端化、品牌化,突破象牙塔而成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应纲目并举,坚持规范化路径

实现后勤会计管理的实效,必须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而成本不至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抓好三个“规范化”和两个“重点”建设,以此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三个“规范化”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化,意味着会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制度化建设来保障。1)完善后勤治理架构,理顺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浙大模式的一个前提是规范的后勤治理架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首的管理层。后勤财务总监具有副总裁的超脱身份,会计机构层级明确,管理科学。我国高校后勤应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进而优化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对总裁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应予以明确,并且规范。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和仓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授权审批、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要重点加强。3)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为治理架构层面和内部组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三)加强后勤会计团队职业化和核心人才遴选任用机制建设

1)关于后勤会计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植根于浙江大学,浙大后勤人在更高平台上,对会计管理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和精准把握。但从全国范围看,后勤会计团队专业素养不高,直接影响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对后勤经济形势判断存在偏差,对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够敏感。后勤会计机构要创造条件,建立竞争和成长成才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有意识去充实和提升职业能力、服务水平,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和工作业绩的共赢。2)关于会计核心人才遴选问题。管理也是生产力。浙大模式的关键在于一批水平高能力强、敢想敢做、高度敬业的专业化队伍,专业水平高、沟通力强的核心人物是其灵魂。核心人物在会计管理的机制体制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核心能力。核心会计人才身份地位与负责对象,是影响众多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重大事项。

(四)加强高校后勤会计监管和指导体系建设

当前,无论是高校、教育主管机关还是国家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对高校后勤会计的监管和指导,都相对薄弱。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因缺乏硬性约束而相对有限。因此应加强监督和指导体系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督,二是高校的监督与评价要到位,三是政府监督和管理,包括行业主管部门的地区性成本和效益基础数据库建立、完善,以形成行业评价机制,政府审计监督部门对效益效果和管理过程的审计评价机制和体系,要完善对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和完善后勤行业成本分担的量化和标准化机制。

第6篇

一、整治工作目标

通过此次内部整肃风纪的重要行动,切实解决全市消防部队警用车辆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整肃警风警纪,推动《公安消防部队车辆管理规定》、“五条禁令”、“三条铁规”等制度要求落到实处,提高警用车辆和涉案车辆管理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促进全市消防部队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

二、健全组织机构

为切实抓好全市消防部队警用车辆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支队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治理方法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从2月26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分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建章立制、检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22日至3月5日)

支队召开警务车辆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公安机关警车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专项治理工作。支队在行政值班室和纪委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举报。

(二)自查自纠阶段(3月6日至6月30日)

各单位要对照重点内容,采取对照标准查、官兵相互查、面向社会查等方法,组织对本单位的警用车辆开展一次全面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专项台帐,由主要领导签字后,一式两份,一份交由支队专项治理办公室存档备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章立制阶段(7月1日至9月30日)

各单位要结合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边查边改、边改边建,对现有关于车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审查,认真开展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对不合时宜、与上级规定办法相抵触的要立即废止,并研究制定简便易行、切实管用的制度规定。要坚持对武警消防牌照车辆、涉案车辆实行档案管理,一车一档,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通报评比制度,推进警用车辆、涉案车辆管理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战略,不变栽种面积,经过集约项目、集成技能、集中投入,切实提高茶园集约化生产程度,推进我市茶叶规划化栽种、规范化生产和产业化运营,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程度,具体提高茶叶综合生产和产业竞争才能。

二、目的任务

依照全国园艺产物规范园创建活动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茶叶优势(重点)区域选择14个基地参与规范茶园创建活动,指导资源向优势区集中,逐渐构成产业集群,促进茶产业结构区域化。规范茶园要求树强健,树冠构造合理,掩盖度在80%以上,产量基本不变,名优茶产量20kg/亩(干毛茶)以上,或大宗茶产量150kg/亩(干毛茶)以上,具有规范化、洁净化加工前提,茶叶产物悉数符合食物安全国家规范的要求,执行品牌销售,产值和效益较高。

三、基本要求

1、区位要求。在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县(市、区)茶园的中心地域、交通比较便利的区域选择。

2、加工前提。产地情况前提必需符合《无公害食物茶叶产地情况前提》(NY5020-2001)的要求。茶园应为平地或缓坡,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为15°—25°的茶园须坚持等高梯级场地。泥土PH值4.5—5.5,土层有用深度1米以上,泥土松散、肥美,通透性优越。茶园内田间道路、沟、渠等基本设备齐备,便于功课和运输,水土坚持优越。有茶叶初制厂且结构合理,加工设备配套完全,能知足规范化、洁净化生产的要求,取得QS认证。

3、茶园规划。相对集中连片,规划在1000亩以上。

4、种类与技能。茶树种类必需是国家或省级认定的无性系良种。履行规范化生产技能,依照《无公害食物茶叶生产技能规程》(NY/T5018-2001)和《无公害食物茶叶加工技能规程》(NY/T5019-2001)的要求,进行施肥、垦植、修剪、采摘等治理和病虫害预防,坚持完善的茶园耕耘活动档案记载及茶园投入品品级准则,采用规范化工艺,执行洁净化加工,保证产物质量安全。

四、重点工作

(一)科学选点。除符合上述基本要求外,还要思索工作基本好,技能力量强,当地县政府注重,茶农专业组织或龙头企业基地积极性高级要素。

(二)指导服务。各县(市、区)农业(茶业)部分要组建专家指导组,负责制订技能方案,明确技能规范,开展技能培训、巡回指导和服务。还,在茶叶发展关键时节,组织农业(茶业)部分、农技人员、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的规范茶园进行现场观摩。

(三)总结验收。各创建规范茶园地点县(市、区)农业(茶业)部分要依据创建活动发展状况,合时组织专家进行总结和验收,并将后果报至市经作站,市局将共同农业部、省农业厅进行抽查。对验收及格的规范茶园,将报请农业部统一授牌并对外。

(四)增强宣传。各县(市、区)农业(茶业)部分要积极向吉安农业信息网报送有关“规范茶园创建”的宣传信息并以简报的方式寄至市经济作物站,还充分应用报纸、收集、电视和播送等媒体,宣传报道创建活动发展、成效和经历,加大宣传力度,一起营建优越的社会气氛。

五、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市局成立以分担指导为组长的全市规范茶园创建指导小组,详细工作由市经作站牵头,局内有关单位参加。各有关县(市、区)县政府也应成立规范茶园创建指导小组,协调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创建工作。规范茶园创建县(市、区)农业(茶业)部分要成立施行小组,首要指导亲身抓,整合有关项目和技能力量,保证各项办法到位。

第8篇

【关键词】商行;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48-01

一、引言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商业银行当前最紧迫的需求是什么?为尽快适应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基层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是:必须尽快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健全治理机制,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经营与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调整服务方向,实行规范化管理,在银行转变过程中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二、当前财会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会数据真实性差强人意。传统的银行财会工作素有铁账、铁款、铁制度的“三铁”美誉,但深入分析基层商业银行当前财会工作却发现,其对负债的会计管理确实很规范、要求很高,而对债权的会计管理就要销逊一筹,贷款本息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的问题并非罕见,如有的行贷款系统与前端会计系统通过外挂来实现对接,要求必须定期由人工来进行核对,如果记账时间不同步或漏记、错记等,对账人员责任心又不强,则造成两个系统数据不符,会计核算出现错误,而且如果在此环节监控不力的话,则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二)基层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我国金融企业正处于改革进程中,冗员过多,从业年龄偏大,知识面较低,对已做了较大改革的现代财会制度适应不了,对于新的知识更新缓慢,既不能从事柜面业务,又不能做基层管理,而又事事摆资格、讲资历,放不下架子从事简单劳动,妨碍了整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同时因为这冗员不事劳动,在分配上又要求过高,因而影响了其他人员的积极性。

(三)“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影响了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建立了薪酬制度,但分配制度还不尽完善,绩效考核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在银行高层与基层管理、前台操作与后台管理、专业技术序列技术与经营管理等人员,服务的贡献度与职位配置、薪酬高低并不匹配,基层银行员工薪酬同区域内其它行业相比增长缓慢,而风险及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这些不合理现象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严重制约了基层行财会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四)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不够合理。

目前各行的规范化考核标准仍实行差错扣分的办法,没有考虑业务量的因素,对风险管理和基础管理扣分标准也没有拉开,个别行片面强调工作业绩,在管理上重视程度不够,相对滞后,所以,考核结果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经营支行及网点真实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改进和加强财会规范化管理的思路

(一)切实提高财会数据的真实性。

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财会数据是加强财会管理、促进决策层决策的重要基础。因此,当前必须把财会数据的拨乱反正作为财会管理的头等大事,甚至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摸清家低,切实提高财会数据的真卖性。

在这方面,一要充分认识财会数据真实性的重要性,认识到计划指标超额完成或完不成都是可能的,关键是要对完成或没完成计划的主客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准确评价完成或没完成计划的合理性。只有如实反映并作深入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改进计划工作,准确评价计划执行者的业绩。简单地强调指标管理只能是掩盖问题、推卸责任,对改进工作、加强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弄虚作假比不严格执行计划或突破控制指标危害更加严重。二要组织力量认真做好各级行的真实性检查,尽快掌握真实情况。其中包括:1、对固定资产,包括营业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电脑设备、各种车辆等,不论账内、账外全面进行核查登记,彻底弄清单位实际占有或使用的固定资产面积、投资规模、资金来源、产权关系、使用状况等,并进而分析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2、对各项收入和支出核算的准确性进行全面深入的核查,认真清理虚增、虚减收入,乱摊乱挤费用或费用挂账的情况,保证损益结果的准确性。三要将真实性检查制度化、常规化,明确检查的要求和工作纪律,加强检查人员队伍建设,加大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问题的查处力度,准确考核各级行经营管理者的业绩,从而为今后保持财会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证。

(二)加大财会人员的更新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首先,改善财会人员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试行“内部退养制”,使年龄偏大、知识不适应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需要的,从现有岗位退下来,同时,安排优秀员工到财会岗位。其次,加大财会人员岗前和专业培训力度,在人员相对充足的前提下,实行技能达标上岗,优胜劣汰,增加财会人员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会计业务规范化操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应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财会人员工作能动性,激发其积极性。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在考虑出错率的同时应兼顾业务量大小,同时将员工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三大部分。基础工资可以保证职工基本生活;岗位工资按职务、岗位技能要求难度、风险度以及工作量适当拉开收入档次;绩效工资主要同职工的业绩考核挂钩,可实行管理行和基层行分层考核的办法,现在有的商业银行在薪酬改革中由其高管机构或人员占绝大部分财务指标,而只有其中的20-30%分配给各下级分支机构,中层以上管理者工资本身在岗位工资中已有所体现,在绩效工资中再与普通员工档次拉开很大,则会造成员工不满程度提高,薪酬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个人认为政策应倾斜基层管理者,以激励基层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每位员工有以行为家的归宿感,以壮大银行为己任。

(四)上级行应调整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的计分方法。

在同一级别机构间业务量相差很大的考核项目上,实行按差错率扣分的办法或实行差错率和差错笔数相结合的办法,或借鉴其它先进方法,以便实事求是地反映其管理水平,加快财会管理规范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