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项目资金筹措的基本要求

项目资金筹措的基本要求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5 16:45: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项目资金筹措的基本要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项目资金筹措的基本要求

第1篇

根据本次督办工作安排,我就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基本情况向各位作如下汇报:

一、概况

(一)基本县情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傣族彝族自治县,属山区、半山区县,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的美誉。全县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35个村(居)民委员会、1943个村(居)民小组。民族众多,辖区内居住着汉、傣、彝等26个民族,总人口29.7万人,农业人口26.4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6.3%。是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宝地,县内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森林、矿藏、热区、能源等自然资源,全县土地面积1128.53万亩,其中:非林业用地占22.47%,林业用地占77.53%,森林覆盖率74.7%,活立木蓄积量4800多万立方米,是云南省重要的林化、林纸基地;全县大小河流共有94条,水能理论蕴藏量76万千瓦,水资源总量67.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35万立方米。

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3.28亿元,农业总产值13.2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涨幅6.5%,农民人均纯收入2254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城镇化水平26%,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85‰和4%以内。

(二)今年月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既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不动摇,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21亿元,增长13.7%。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9.2%、41.3%、39.5%。

月,全县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0.26亿元,同比增长13.5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纸浆5.87万吨,同比增长15.43%;食糖4.97万吨,同比增长30.85%;松香7804吨,同比增长60.61%;松节油1227吨,同比增长99.19%;机制红砖1728万块,同比增长8.61%;精炼铜1212吨,同比增长29.35%;酒精2929千升,同比增长49.36%;原煤7895吨,同比减少25.85%;人造板6.46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9.18%;水泥16.43万吨,同比减少19.45%;发电量1.15亿度,同比减少0.35%。

月,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4.96亿元,同比增长7.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支出分别达2219元和1505元,同比增长10.11%和0.29%。

月,全县财税金融保持平稳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消费市场稳中渐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639万元,同比增长24.59%;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9050万元,同比增长21.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亿元,同比增长7.4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8.01亿元和15.54亿元,同比增长15.71%和6.23%;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49亿元,同比增长10.4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8.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8.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涨14.7个百分点,国家宏观调控产生了积极效应。

(三)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土地面积1128.53万亩,热区面积732万亩,耕地面积47.85万亩,其中:水田19.3万亩、旱地28.55万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1.68亩;全县已建成不同层次的高稳产农田(地)31.32万亩,坝区10.5万亩耕地可以实现机耕。全县气候资源好,发展优势农产品的有利条件多,农作物品种丰富,有利于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粮食、甘蔗、茶叶、畜牧业等农业优势产业群,并把烤烟、蚕桑列为骨干产业加以培植,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粮经作种植比例为50:50,农作物良种综合覆盖率78.5%,科技贡献率45%。

1.粮食生产情况

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3.76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9.13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13万亩,粮食总产量11.57万吨,平均单产236公斤,全县粮食供需平衡,农民人均有粮429公斤。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面积16.79万亩;玉米面积16.87万亩,其中:杂交玉米6.77万亩,总产17万吨,单产251公斤。年月,完成大春粮豆栽种36.89万亩,与同比快2.17万亩,其中:水稻移栽15.73万亩,同比快0.35万亩;玉米17.07万亩,同比快0.75万亩,其中:杂交玉米11.09万亩,同比快4.92万亩,比去年有了较大提高。

2.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12.59万亩,产量48.67万吨,单产3.86吨;茶叶种植面积13.37万亩,产量4687吨;烤烟种植面积0.95万亩,产量11087担;桑树种植面积1.1万亩,鲜茧产量200吨;咖啡种植面积0.71万亩,咖啡豆产量789吨;橡胶种植面积8.3万亩,干胶产量507吨;人工种植黄栀子面积2.7万亩;芒果种植面积3.56万亩。截至年6月,收获甘蔗12.04万亩,入榨产量38.6万吨;咖啡面积0.83万亩,产量718.8吨;茶叶面积14.33万亩,产春茶2068.62吨,产值3479.3万元;烤烟移栽11053.5亩;全县桑园面积1.1万亩(清塘点棵),投产桑园面积3896亩,同比增长50%。养春蚕422.4张,产鲜茧16.71吨,平均收购单价19.72元,产值32.94万元;养夏蚕2480张,产鲜茧92.71吨,产值182.82万元。

二、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基本情况

镇位于西南部,中心集镇距县城51公里,全镇国土总面积为1465.66平方公里,辖28个村、421个村民小组;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690米;年平均气温18.77℃,立体气候明显;耕地总面积12.8万亩;年平均降雨量达1450毫米,共有水库、坝塘64个,设计蓄水量5527万立方米;土壤、水利、光热等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甘蔗、烤烟、茶叶、蚕桑、亚麻等经济作物及林果种植。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好,农民科技水平较高。目前,具备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的条件。年,全镇总人口6.7万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956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03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199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7元,粮食总产量2637.8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32公斤,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一)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坝区域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次中心城镇目标,立足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镇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关政策,立项依据充分,必将对乃至全市的现代农业发展起到较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1.规划目标

基本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多元表达、产业优化发展、市场目标明确、经济效益显著、城乡社会和谐,具有显著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年:农业总产值10455万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38元,年均增长8%。农业科技贡献率57%;标准化农田占农田总面积比重71%;农业机械综合率48%;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24.6%;无公害农产品比重20%;森林覆盖率7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

2011—2015年:农业总产值16837万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83元,年均增长8%;农业科技贡献率65%;标准化农田占农田总面积比重78%;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60%;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24.6%;无公害农产品比重40%;森林覆盖率74%;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

2016—2020年:农业总产值27117万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65元,年均增长8%;农业科技贡献率74%;标准化农田占农田总面积比重84%;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7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24.6%;无公害农产品比重60%;森林覆盖率78%;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6平方米。

2.发展战略

(1)实施科技兴农,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须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一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实际,当务之急是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广泛的联系,并与之建立紧密型的科技合作关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强做精;三是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造就新型的农业劳动者队伍,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2)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精品、特色、设施、生态等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单位土地最大产出效益为根本,重点发展甘蔗、蚕桑、烤烟、优质稻与蔬菜生产;加快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安全、规模化的畜禽养殖,重点发展生猪、肉牛、家禽养殖。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大力发展名优新水产品种养殖,积极推广精养、混养、高科技工厂化养殖方式,重点发展优质罗非鱼养殖。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重点是加快农产品加工,特别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农资农技服务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村新型产业如景观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观光农园、农家乐旅游等的发展。

(3)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体系、加工体系、市场体系的有机链接:一是扩大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基地建设;二是大力引入和培植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通过技术改造、资产重组、企业改革等措施,加速资本聚集,促进资源和品牌整合,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新型的利益分配关系,创新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建立和培育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

(4)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连接农村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城镇主导产业,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小城镇经济,增强城镇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深化城乡体制、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引发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5)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这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重点是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二是积极争取参与全国名牌农产品的认证工作,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有关生产资格认证和知名商标;三是加大产品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坚持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总体布局

1.规划范围:坝区140平方公里,含迁营、勐嘎、费竜、蛮腊、蛮东、迁糯、迁毛、蛮费8个村、102个村民小组。

2.产业类型布局:根据资源条件和现有发展基础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划分为三个区域类型。

(1)集镇近郊精品农业区:包括集镇中心区和迁营、勐嘎交通沿线地段,重点是发展花卉苗木、农业休闲观光园、高技术设施农业园、农家乐等。

(2)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区:包括迁毛、迁糯、蛮费、蛮东、费竜、蛮腊村和迁营、勐嘎村的部分村民小组,主要发展:

优质稻:以迁毛等村的13个村民小组为重点,发展以“滇屯502”、“云光16”为主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0.5万亩,产稻谷2250吨,实现产值560万元以上;

甘蔗:以迁糯等村的22个村民小组为重点,建设“双高”甘蔗基地0.8万亩,入榨甘蔗6.4万吨,产值达1472万元以上;

蚕桑:以迁营、费竜、勐嘎、蛮费4个村的24个村民小组为主,建设蚕桑基地3万亩,其中示范面积0.7万亩,产鲜茧4800吨,产值达9000万元以上;

烤烟:以蛮腊、蛮费、费竜、迁毛4个村的42个村民小组的部分田块及丘陵山地为主,建设烤烟基地2万亩,产烟5万担,产值达2400万元以上;

外向型设施农业:以勐嘎、迁营、蛮东村为重点,建设精品瓜果、花卉、大棚蔬菜基地0.5万亩,实现产量1.6万吨,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

名优水产品:以蛮东、蛮腊、迁营、勐嘎等村为重点,建设养殖基地0.5万亩,产鲜鱼0.75万吨,产值达7500万元以上;

畜禽:以蛮费、费竜、迁营、勐嘎等村为主的生态高效养猪基地,发展高效生态猪养殖业,提高生猪出栏率和商品率;以蛮东、迁毛、蛮腊、迁糯为主的鹅、鸭养殖基地,引进家禽良种,加速保护和繁育本地家禽特色品种,提高家禽的饲养水平,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

休闲观光农业:通过发展以景观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观光农园、农家乐旅游等产业开发,实现创收1亿元以上;

冬季农业开发:充分利用热区、土地资源优势,以油菜、马铃薯、秋大豆、小麦、亚麻、冬辣椒作为开发重点,做好5.69万亩冬季农业开发,实现产量2.5322万吨,产值2886.46万元,其中:重点发展种植油菜0.4万亩、马铃薯0.1万亩、秋冬大豆0.4万亩、小麦1.32万亩、亚麻0.5万亩、冬早蔬菜0.604万亩。

(三)保障措施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按照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基本要求,实行水、田、路综合治理,努力将规划区基本农田建设成标准化的高稳产农田。到2010年,标准化农田占到农田总面积的71%;到2015年,标准化农田占到农田总面积的78%。加强水利建设扶持力度,探索水利发展新机制,完善昔木、迁毛、长海、干海水库灌区排灌体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积极推广低压管道输水和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对勐嘎河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加快永碧公路建设步伐,实施通达工程建设,尽快实施永碧公路柏油路面铺设,加强村社道路建设,改善道路状况,完善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2.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对县乡两级农业、畜牧、农机等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作为科技源头和人才源头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为基地建设和农民生产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建立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民自我服务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网”建设,并建立“农业信息网”,及时为农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实现产品与市场、专家与农户、政府与农户三个层面的有效对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新型农民。

引进和选育优质水稻品种,推广优质、节约、增效的配套实用技术,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发展优质稻米生产,重点抓好“种子工程”,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粮食产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精品、特色、设施、生态的农业生产,重点发展甘蔗、蚕桑、烤烟、优质稻与蔬菜生产;加快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安全、规模化的畜禽养殖,重点发展生猪、肉牛、家禽养殖。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加快品种更新,大力发展名优新水产品种养殖,积极推广精养、混养、高科技工厂化养殖方式,重点发展优质罗非鱼养殖。

3.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建立以县农业机械管理机构为主导,镇农业机械技术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大力培育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4.完善农产品社会服务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扩建并逐步完善集贸市场,建成农产品综合批发中心,使之成为南五乡的优质粮食、精品瓜果等农、畜产品和优质水产品的物流中心。加强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远销的“绿色通道”,真正实现农产品省际互通。同时,积极发展大产业,基本实现产销一条龙流通体系。依托力量公司、烟草公司、佳源茧丝绸公司和相关茶企业实现产品远销,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

5.整合项目资金,增加投入,确保现代农业开发有序推进

为有序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我们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将按照规划要求和实施建设计划,加大扶持力度,整合土地、扶贫、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引进有实力、资金、技术的企业和商家做好开发。年市委、市政府把列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示范区,我们根据现代农业建设的实际,组织编写了发展规划,安排了项目前期费用和项目实施费用30万元,并在蚕桑、杂交玉米推广种植和冬季农业开发上,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发展。

(四)目前的进展情况

年,紧紧围绕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按照优质、高效、精品、特色、生态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大力发展甘蔗、蚕桑、烤烟、畜牧、优质水产品、蔬菜、优质粮食等优势农产业,切实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1.粮食生产:截至6月30日,完成水稻移栽3.81万亩,同比快0.2万亩;种植优质稻0.16万亩,同比慢0.06万亩;种植玉米3.19万亩,同比快0.08万亩,其中:杂交玉米1.64万亩,同比快0.35万亩;完成杂交水稻制种0.05万亩,同比快0.029万亩。粮食作物长势良好。

2.精品西瓜种植:以上海、杭州、成都市场为依托,引进外地客商在芒腊村、迁营村开发精品西瓜示范种植630亩,完成计划的105%。

3.罗非鱼精养示范基地建设:以昆明水产批发市场为依托,通过县渔业协会、渔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在芒东村建立罗非鱼池塘精养示范基地200亩,完成任务的100%;在部分水库开展了小型水库精养示范养殖550亩,完成任务的183%。

4.蔬菜大棚示范种植:以市场为依托,在迁营村发展蔬菜大棚示范种植50亩,完成任务的25%。

5.桑园样板示范种植:以佳源茧丝绸公司为依托,在迁营村新寨组建立204亩现代桑树示范园,完成任务的102%。

6.优质烤烟示范种植:以烟草公司为依托,在芒腊村建立200亩优质烤烟示范地,完成任务的100%。

7.“双高”甘蔗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以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在迁糯村建立200亩“双高”甘蔗种植示范基地,完成任务的100%。

8.畜牧业:通过品种改良、大户养殖示范、疫病防制、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措施促动。月,牛存栏23650头,同比减16%,出栏1987头,同比增4%;生猪存栏45501头,同比减18%,出栏19918头,同比增37%;产肉1394.3吨,同比增37%;禽类存栏186437只,同比增10%;产禽蛋20.3吨,同比增7%;肉类总产1774.62吨,同比增32%。

目前,示范区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示范种、养总体情况良好。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传统农业模式和思维阻碍现代农业发展。长期以来,的农业发展仍然主要以乡镇、村等行政区划的分割进行产业布局,从而未能实现以市场经济规律指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由于大部分地区固守传统农业,缺乏农业产业优化布局观念,难以跟上市场变化节奏,致使农产品比较效益低,资源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加之产品体系不健全,全县的大部分产品仍然处于原料供应和产品初加工阶段,产业链条不连续甚至脱节使得县域经济难以实现动态循环发展。

(二)财政收支压力大,投入不足。县财政收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表现为支出大于收入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行政和事业机构运转困难,更导致加快发展的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我县属非贫非富县,财政收支压力大,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将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三)全县人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现状致使人口素质、机械推广、科技种植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直接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四)缺乏项目和项目资金,区域政策缺乏完善的体制。项目支撑小,扶持力度还不够,政策配套还不足,制约着全县产业发展。

(五)农业发展持续性不强。由于农业基础较为脆弱,农业科技创新力不足,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良种体系不够健全,信息不畅,农产品加工流通滞后,制约了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发挥,使得的农业发展力不强,存在小而全、散而乱的状况。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导。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研究制定相关发展扶持政策,优化投资建设环境。

(二)根据规划要求和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做好现代农业发展的详规,编制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从发改、农业、扶贫等渠道,申报列项支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三)结合规划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宣传手段,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资源条件和发展项目推介,引进有实力、技术、资金的企业和商家投资开发。

(四)根据农业资源优势条件和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抓好实施项目的后续建设,启动新项目的实施。

今后,我们将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既定的目标任务,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做好优势农业产业开发,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