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6 17:04: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254-01
高校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不但肩负着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任,而且也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使命[1]。就目前教育状况来看,结合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情况、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高校实验室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硬、软件建设陈旧落后;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2]。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文中就如何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国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国内高等教育研究者以及高校教学管理者分别就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如,赵永俭[3]等在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着重探讨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建设内容以及建设方法,提出了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的四个模式以及关于重点实验室的激励机制。李萍等[4]在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中,分析了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向社会企业发展需求,建设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特色实验室,基本形成以人才培养兼顾教学、科研以及对外技术服务的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邬锡琴[5]等在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中,探讨了现行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强化实验室建设的主体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统筹规划,优化实验资源配置,强化特色实验室建设等措施。
(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搜集调阅文献资料,结合自身院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发现各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上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具体如综述如下:(1)实验教学主体地位不明确,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和“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方针,致使实验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②资金缺乏,实验室设备陈旧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全,无法有效发挥其综合效能。③实验室现有管理体制与评估机制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尚未制定科学的统一标准,缺乏规范化管理。④实验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实验专职教师,无法形成有效的实验技术队伍梯队。⑤实验室管理分散,实验教学资源不能共享,造成实验设备资源浪费,导致实验室利用率偏低[6]。
(三)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采取的策略
1.更新建设理念,加强实验室主体地位
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人才培养功能日益凸显,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应提高认知能力,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建立融知识传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新理念,深刻认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
2.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
在实验室建设中,高校可以采取“立项审批、集中投资、重点建设、招标采购、效益评估”的方针,建立长久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针对特色专业,要提高层次,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对于基础专业,要强化基础实验室建设,拓宽职业口径,突出重点,以确保资金得到有效配置。
3.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就完善实验室管理方面,目前多数高等学校都在不断推进改革,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但就总体而言,在管理体制、创新机制、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加强。另外,要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作用和效益,确保实验室能够高效运行。
4.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鉴于互联网在实验室管理系统方面所具备的技术优势,为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高校首先要搭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性能优越且能与实验室相融合的信息网络平台。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及专业设置情况,重点引进或自主开发适合适应性强、功能完备以及性能优越的管理软件。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工作,学校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管理的长效培训机制。
5.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为打造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实验教师队伍,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培训制度,制定奖励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师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②通过定编、设岗、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举措,改善实验教师结构,形成合理梯队;③制定奖励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7];④创新考核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使专业技术评审工作常态化。
6.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实验室资源整合与共享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实验室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管理分散、职责范围不明、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实验室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等不良现象。为优化实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高校要理顺实验建制,调整实验结构;强化基础,提升层次,增强实验室建设整体实力;统筹规划,充分整合,合理设置;要勇于打破条块分割和资源垄断格局,加强跨学科教研室沟通,实行开放性、协作性管理模式。
(四)结语
实验室是高校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积极探索与实践,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优势,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宇科,杨开明.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4-206.
[2] 苏继来.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3] 赵永俭,汪春华,朱西桂.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05-106.
[4] 李萍,胡文胜.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125-126.
[5] 邬锡琴,胡敏.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54-156.
[6] 白志学,刘淑云,马滨基,等.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95-97.
[7] 朱健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81-83.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3日
艺术设计实验室是以“实训主导、技术中心”为依托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现代高校实验系统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全体教师和学生利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创作设计服务,是培养学生将艺术创作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操作技术和锻炼动手能力的初级战场。但是,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不同于理工科类专业的实验室,其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主要围绕“实习、实训、实操、实验”这四个方面进行,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及展示能力,从而引发他们自觉尝试并完成对课程方案的“无形”构建与“有形”塑造,所以这些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艺术人才的质量。同时,高校艺术类学生数量不断增大,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不断扩展和更新也给艺术设计实训室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对实验室的设备技术、维护、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探索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模式;统筹兼顾、科学配置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强化实验室人员队伍配备,加快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对高校培养人才和提高自身竞争力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的管理有章可循
如何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的使用率与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管理好艺术设计实验室,首先必须建立相应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艺术设计实验室的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才能为教学科研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为了规范管理,应建立一套严密完整的规章制度,如《学生上机守则》、《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自由上机管理办法》、《艺术设计实验室专职人员岗位职责》、《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实验室安全、消防工作制度》、《贵重设备使用管理办法》、《物品借用管理规定》等;其次要做好制度的贯彻实施“严”字当头。除了要求实验教师、机房管理员、学生清楚了解这些制度规则以外,还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实验室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验教师管好学生的上课纪律,实验室管理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机房管理中来,让学生管理学生,负责机房的卫生工作等。在实验室投入使用以后,一开始就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坚持将从严思想贯彻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二、统筹兼顾、科学配置实验室资源
由于艺术设计实验室较多,往往存在着各实验室重复建设的情况,各实验室之间缺乏沟通,出现设备的重复购置,造成教学资源和建设经费的浪费。而且,大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建设经费使用分散,场地设施浪费大,许多仪器设备都长期闲置,造成实验室的效益低下。因此,实验室设备的配置要做好艺术设计实验室成立的前期调研工作,根据本校实际需要,多学习外校有益的经验,设计出最佳实施方案,灵活配置,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金,提高设备的性价比,缩短实验室的建设周期。应该在广泛搜集资料后,再采购设备,设备到货后,应立即组织老师调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于旧有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条件进行技术改造,这样可以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及性能,提高实验的效率。
三、强化实验室人员队伍配备,加快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工作繁杂,处在计算机实验的第一线,担负着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又承担着指导学生上机的任务。他们的思想素质及业务素质对学生上机的质量关系极大,他们不但要热爱实验室管理工作,还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和指导学生上机的能力。为此,必须加强人员队伍配备和建设,充分认识他们在机房管理及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比如:(1)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专业技术培训,指导管理人员学习掌握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性能参数和故障处理办法,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管理和维护修理水平;(2)有计划地分批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修学习或跟班听课;(3)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多参加科研课题,在实践中使他们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4)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注意协调专业结构和人才分布的合理性、稳定性,建设一支能力强、技术硬、素质优的管理人员队伍。
教师和实验室是实验的载体,实验教学和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实际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实验室是水,学生是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高校要加快实验师资队伍建设,要逐步淡化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的界限,提倡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人员之间的流动,业务上的交流和互补。要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的骨干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努力构建一支由专任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实验工作队伍。同时,重视管理人员专业的提升,有计划地派出管理人员到兄弟院校学习、考察、调研,让他们熟悉设备的性能,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四、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以及对不同应用软件的要求,一个操作系统无法满足教学上的需要。利用多操作系统平台,即多引导分区技术(硬盘保护卡自带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操作系统、不同软件环境的需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一般保护卡提供支持几个到几十个引导分区,可以根据硬盘大小和计算机性能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分区并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每个分区可以共用一个共享区,对还没有分配完的硬盘空间,需要的话还可设置一个不受保护的引导区,供学生自己练习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受保护卡保护,每次重启后都能自动修复。共享区不受保护限制,供用户存储数据。
计算机房的操作系统,由于长时间的使用、非正常操作、病毒的侵袭、黑客入侵或者人为的破坏都可能会崩溃。一旦崩溃,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对机房管理员来说,安装一台电脑不是难事,但是一个机房少则几十台、多则上百台,工作量很大。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和硬件来轻松管理电脑。克隆技术是现代机房维护的得力工具,网络克隆就是借助网络技术进行微机系统软件的复制,利用Ghost软件的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可以快速地恢复系统。先利用某一个标准配置的工作站的系统分区制作一个分区映像文件。将大批量的微机软件安装次数减少到最小化,既节省安装的工作量,又可以快速无误地安装好上机环境。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外带的存储介质传染;一种是网络传染。对于上课的机房,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学生使用U盘,也就是不安装USB驱动,上课如果确有必要使用U盘的,可通过批处理程序在开机时把驱动加进去,然后关机时恢复原来设置;二是由于网络的互联性和开放性,使之成为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硬件通过安装保护卡,再加上安装病毒预防软件,并使软件常驻内存,当病毒入侵时及时报警并处理,不让病毒进一步感染。我们应采取以防为主,以杀为辅的方针。
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是学校进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不断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理顺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与学校其他学院实验室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确保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科学、规范、高效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华明,吴傲冰,王萍.白汉灵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
[关键词] 汽车专业;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0. 057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0- 0099- 02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之一,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应用型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汽车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的高等应用型教育发展多是从普通高等教育衍生而来,因此在汽车类实验室建设上延续了很多普通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逐步发生着改变。整体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缺乏对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与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我国高校汽车实验室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许多高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仪器落后、实验用房与配套器材滞后、教学方法落后、实践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非常必要。
(2) 汽车类的实验按课程设置,实验内容单一,学生在实验室里学到的实验操作技能缺乏实际价值。主要表现在实验室的内容片面实用性不强,汽车是一个机电结合的产物,在实验的内容上应当注重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汽车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各个实验室之间缺乏联系,导致了综合性教学难以实现;实验课程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4) 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的管理方法落后,没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环境,无法完成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
(5) 实验室管理师资队伍缺乏,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专业的或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
2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 实验室建设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根据国家汽车工业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汽车新技术的不断使用,实验室的建设要不断地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建设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汽车行业人才需求进行。现今社会对汽车工程类人才需求极大,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所以我们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面向汽车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在企业中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而实验实训环节就要发挥它的作用。在建设中我们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成果,结合汽车工业的特点,从行业的发展方向出发,从行业的需求出发,以培养汽车职业人为目的,规划和建设汽车实验室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中心。
2.2 实验环境建设
实验室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实验室环境建设,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的体现、是培养学生严谨、向上的学风的需要,同时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有利于设备的管理与运行。汽车实验室硬件设备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加大对实验室软件资源建设,使学生能够在严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试验;拥有完善实验指导书、设备使用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并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实验制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实训习惯。
2.3 实验室日常管理
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行实验室岗位责任制,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我们以哈尔滨华德学院汽车维修训练中心为例,该中心制定有15条管理制度文件,细到设备工具的摆放位置都有明确的要求,并对实习课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规范,同时对实验室档案管理、贵重仪器运行维护记录、学生实验规则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说明。这些文件的出台保证了实验中心的高效率运行。
2.4 实验室工具及仪器设备管理
汽车实验室的实验特点是实验室工具比较多,集中管理工作量比较大,要专人管理,而多个实验同时开始工作比较繁琐。对于一些贵重设备利用率还比较低,每个实验室都配备齐全投资还比较大。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采取了普通工具每个实验室根据工位进行配备,对一些贵重工具进行统一管理,使用时需通过完善的借还手续。
2.5 实验队伍建设
汽车类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突出应用型的特点,教师应具有企业工程实践经验,尤其是培养汽车服务维修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必要的。因此教师培养中教师要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积累实践教学经验,而且要根据汽车新技术的要求,定期进入企业培训,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指导学生。因此,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当走出去、请进来,紧跟汽车行业的发展。
3 汽车实验室建设展望
汽车系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紧跟教学改革和汽车技术发展的工程,实验室建设任务是服务于教学,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培养高等应用型汽车人才服务,汽车类实验室建设应不断地努力和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国内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大胆地引进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严格要求努力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一个新的水平,为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做好技能培训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庆双,闻星火,李明,等. 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
[2] 路贵斌. 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2).
关键词 高等学校;实验室;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70-02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Opening Laboratory in University//Long Lifang
Abstract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experimental contents teaching in university. For the aims tha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raining quality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ope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deserve to be fully aware of, meanwhile various measures and methods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construction in open laboratory.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contents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Academy of Fine Arts,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Hubei, China 438000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则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体,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实验教学对科学知识进行验证或再现,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加深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高校实验室开放建设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1]。
1 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由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建设开放实验室应让全体师生从思想上加强重要性认识,实验教师队伍业务上应加强合作,不能为开放而开放。开放实验室建设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环境资源等,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灵活、更加方便、更加高效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措施
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必须结合各高校实际,根据实验条件、教学需求、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
2.1 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对现有实验室进行开放,不能简单地将实验室放开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而必须建立一整套实验室开放制度。这些制度的内容应包括实验室开放管理有关规定、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对象、开放的仪器设备等,开放期间应实行预约登记制度、开放准入制度、安全操作规范等[2]。通过建设完整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和制度,建立系统的开放性实验室工作流程,并严格实施和遵守,从制度上保证开放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 开辟实验室开放的多种形式
实验室功能不同,开放的形式也不一样。对实验室进行开放有多种形式,应结合实验室现状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开放形式。开放时间上应以满足正常实验教学为主,其余时间可对学生开放。通常有预约开放(不定时开放)、定时开放和全面开放等形式[3]。开放对象上,主要围绕开放实验室的功能,结合学生及教师实验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开放对象。如针对某一课题组开放,或针对毕业论文学生开放,针对参加“挑战杯”或其他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开放等。对象不同,实验室开放范围也不一样,大型仪器、危险设备和容易引起事故的区域应尽量减少对学生开放。综合各种因素,针对开放对象,可实行学生自主式、教师指导式和课题组式等,不同的实验室可根据各种因素选择适合的开放形式,也可几种形式相结合,保证实验室开放的多元化。
2.3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体系
对实验室进行有效开放,保证开放实验平台持续良好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构建实验室开放体系。
1)加强开放性实验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增加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和提高性实验内容,将这些实验内容作为综合开放性实验编入实验教学大纲,建立和完善“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加强开放性实验课题和项目申报与管理。实验室是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参加课外实践、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场所。为加强开放实验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安排一定数量的开放性实验课题供学生选择和申报,学生以完成开放课题为目的进行实验,避免了盲目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的途径
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跟传统实验室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开放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学生对象相对灵活,同时,由于缺少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开放实验室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更多。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开放实验人员队伍是保证开放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关键。应高度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业务培养,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开放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科学严谨态度的培养;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注重细节,加强耐心,重在引导,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由于开放性实验室存在诸如开放对象、开放时间和开放实验室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开放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开放实验室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是摆在实验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科学问题。学生可通过远程登录完成开放实验室的预约、登记、查询、变更、结果分析等功能,有的还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实验室进行网上模拟真实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交实验报告,开展实验讨论等。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增强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沈烈毅,韦乐.现代美术类院校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分析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68-170.
[2]高平,陈晓平.高校实验室开放制度化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2004,26(3):84-87.
关键词:高校计算中心 实验室建设 管理方法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得以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理应掌握的一种工具,这也使高校中计算机教学得以普及,不仅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需求也日益增大。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就是为了满足非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的实验平台,它主要承担了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包括课外开放、课程设计和考试等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针对计算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和经验体会。
2、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生源扩招,原有的实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学校也定期补充机器,这就导致了机器购买和已使用时间参差不齐,机器运行速度快慢不一;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实验室几乎全天处于运行状态,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了计算机故障率高,硬件维修任务较重[1];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由于操作能力及其个人素质的差异,导致的病毒入侵、玩游戏等现象也屡禁不止。以上问题都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挑战。
3、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法研究
3.1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要想管好计算机实验室就要建立一套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想适应的制度,制定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一般讲,制度应包括《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定》、《学生上机守则》、《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及防护制度》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等,并将制度在墙上醒目位置张贴,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认真遵守,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爱岗敬业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要维护好计算机,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更好的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爱岗敬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是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使这支队伍团结、有战斗力,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客观反映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绩,在职称评定等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这对留住高水平的实验人员,稳定实验室队伍很有必要。二要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服务教学的质量、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积极提供实验室人员参加学习、科研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三要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实验室工作如果任务分配不明确,往往会造成实验人员降低工作热情。必须把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工作量,灵活地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调动工作积极性,年终考核也可以有十分明确的依据。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应该爱岗敬业,努力探索创新,做出好成绩。
3.3 建立一套完善的硬、软件维护和管理体系
(1)计算机硬件设备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是精密的电子设备,对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及电源稳定性都较为敏感。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是延长硬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打开机箱检查接线、插口等有无松动。内存条、显示卡等可用橡皮擦擦净,可以解决接触不良等一些常见故障,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关机,关闭显示器,这样可以避免打开总电源时,瞬间产生的电流对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冲击;禁止带电拆卸设备,维修时要先释放人体静电,可以用手触摸大的金属外壳,也可先用水洗手待擦干手后再行操作,以免产生静电烧坏主板和设备接口[3]。
(2)课堂教学软件管理:传统的实验课教学都是基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单机辅导和交流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既不科学,又使实验课老师负担过重。目前我校计算中心安装和使用了万欣多媒体教学软件,该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了局域网络上多媒体信息的教学广播,可同时实现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等网络管理功能。具有屏幕广播与点播、屏幕监视、屏幕录制、同步文件传输、提交作业、联机讨论、远程命令、获取远端信息、电子教鞭、电子点名、电子举手、黑屏肃静、远程开关机和重启、班级和学生管理等许多功能,可以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管理,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性,减轻教师负担,有效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3)数据安全与维护:第一、采用硬件保护卡。现在我校采用联想电脑提供的硬件保护卡,可以防止同学们在不熟操作或误操作时,将计算机系统文件删除的情况,也能有效的控制优盘病毒的传播。保护卡会大大减少了安装计算机系统信息的次数,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进行。第二、使用网络对拷软件。我校采用联想电脑网络对拷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装机速度。使用这一软件必须要求首先作好一个母机,其它的计算机应与母机的配置相同。在母机上将硬件和软件都安装配置完成, 局域网内在DOS状态下的母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互相联接,并启动软件。在母机上选择“ 发送机”命令后,再选择传送的数据内容;而其它计算机上选择“接收机”,在母机接到一个信号后,向其它计算机发送信息;其它计算机接受到相应的数据信息,根据系统传输内容的多少,传送的时间长短各有不同。
4、结语
本文在分析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对高校计算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管理制度、师资力量、以及软、硬件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使计算中心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宇鹏.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2):224.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16-03
实验室主要由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等硬件系统和以共享为灵魂的管理制度及专业化人才队伍等三位一体的有机集成。其中,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核心,硬件系统是实验室的载体,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实验室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在大力倡导知识创新、科研强校的今天,抓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对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建设不够健全。在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实验教育在高等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多高校,目前没有统一的职能部门对实验室日常管理和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协调管理。现行管理体制虽然使高校的资产管理现状有所改善,但实验室管理分散、职能弱化,使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实验室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等工作难以统一规划、协调管理。由于有些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实验室仅仅针对本院系的学生开放,无法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导致出现实验室闲时处于闲置状态,忙时又有许多学生没地进行实验。实验室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实验记录材料,进行教学实验时缺乏计划,实验室安排混乱。
2.实验室的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由于高校发展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乃至社会认为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导致学校管理层对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没有长远的规划,也很难把理论和实践经验均较强的人员分配到实验室工作,很多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的老师不愿意进入实验室工作,而实验室又降低用人标准,长此以往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脱节。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投资体制不合理,再加上待遇、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很难吸引和留住对口专业的优秀人才,严重影响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发展。
3.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薄弱。在提倡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传统的实验室建设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现有的实验室建设逐渐显露出其弊端,甚至阻碍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实验室小而全,多而散,功能单一,无法形成综合优势。(2)实验室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还在使用已处于淘汰状态的硬件设备,导致教学与实验的割裂,影响实验效果。(3)实验室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源浪费严重。各实验室分散管理,各自独立,无法形成宏观调控,导致设备的重复购置。
4.实验室使用效率低下。实验室利用率低下一方面由于部分实验室重建设轻利用,实验室的总体使用面积得到了很大提高,而实际情况可能超过了人数扩大的比率,势必造成实验室的利用率低下;另外,个别实验室利用率不足,开放时间较短,并且有些实验室开设的课程项目只集中在一个学期,也就意味着另一个学期处于闲置的状态,年平均开放学时数远低于设计目标,导致实验室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学校负责实验室建设的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实验室绩效考评机制,年度填报大型仪器设备的效益评价表时,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使用机时、产生效益等数据,大多考核指标的填报流于形式,实验室建设没有因为考核结果而有所改善,也未形成良性机制促进实验室建设的发展,也是导致实验室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实验室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1.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实验运行效率。要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制定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时要求高校各级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发展需求,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坚持按照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规划分阶段、分层次的建设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配套实验室。保存完整的实验记录材料,认真做好各项基础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分类保存工作。同时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纳入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全面安排,有步骤、有措施、有重点的进行。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完整的实验记录材料、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的运转。
2.加强实验室的建设,改善实验室运行模式。(1)不断加大实验室硬件建设投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仪器设备是完成科研、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物质保证,是实验室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要根据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需要和经费来源,分轻重缓急制定年度购置计划,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由于教学科研经济有限,因此,在购买仪器设备方面不能盲目追求先进性。而应根据各高校的特色和发展,重点投资几个能突出代表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实验室,并且兼顾其他学科的实验室建设,保证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又不影响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另外,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的检验与校准工作,并加强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仪器设备完好率的考核。(2)层次化建设,打造综合型实验中心平台。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必须发挥实验室的优势,面向社会,积极开展科研与科技开发,传统体制已不能适应这一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模式,即中心实验室。建立中心实验室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建立中心实验室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避免重复购置。由于实验室管理的局限性,传统实验室仅仅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导致一些基础性实验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比较严重,而大型、先进的仪器设备有需求无购置经费。建立实验室中心管理体制后,学院有责任统一规划实验室的建设经费,进行有重点、有计划的购置实验仪器设备,避免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浪费,也为学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为实验室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管理。二是建立中心实验室有利于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传统实验室的分散管理,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合理安排,也不利于大型仪器设备的有效共享。建立实验室中心管理体制后,中心实验室可以分派专人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建立完整的台账信息,并由固定的保管人负责管理及维护保养,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到物账相符,避免分散化管理的混乱。同时,能够合理分配实验室,有效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三:建立中心实验室有利于资源整合。随着实践教育环节的发展,社会越来越注重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对学校及社会产生的双赢效益,传统分散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建立中心实验室后,有利于学院乃至学校层面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整合,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更好的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效益。(3)实行实验室对外服务管理,提高实验室自身发展的动力。中心实验室要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承担校内外研究课题的实验任务,不仅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经费收入,还可为选作实验课和设计实验课提供资料和技术条件,这部分任务实行有偿服务,应从优收费,同时,要逐步面向社会,与有关行业的生产部门建立广泛的技术协作,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科研试验、质量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服务项目,从而争取更多的创收以增强学校和中心实验室自身发展的活力,可以用来补充科研经费,改善教师、科技人员发展基金,也能更好的发展实验室建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只要实施得当,不仅可以增加社会效益,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果。
3.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要保证有一支强有力的实验教学队伍。为此,首先要求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并进一步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建立相应的鼓励政策,有利于“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实行实验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潜能,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价值,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教学事业的发展。
4.加强实验室开放、绩效考核,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在要求全面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的今天,学生迫切需要一个宽松、便利、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实验环境。同时,为落实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就要求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掘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条件实施开放,并逐步扩大开放范围,增加开放时间,充实开放内容,可采取全天开放、预约开放、阶段开放、定期开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放。突破教学难点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严格的管理和开放实验室发挥了教学仪器应有的作用,因而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加强实验室建设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需求,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罗茂斌.大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管理思考[EB/OL].云南大学新闻网,2009.
[2]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4):90-92.
[3]唐艳茹,高宏.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4):116-117.
[4]范灵芝.关于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一些思考和研究[J].西江月,2012.
[5]洪晓曼,余淼.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建设[J].科教导刊,2012,(7):195-196.
一、引言
高等院校应针对国家以及世界现今旅游业发展的大方向以及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标准,高度重视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实验室教学法。并且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培养计划,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从而使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旅游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学生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来自于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学习,学生的个人素质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而旅游实验室是旅游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是提高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水平必不可少的设施,是旅游专业学科建设,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学科研究必不可少的保障。一般旅游院校因为资金限制没有建设正规旅游业的经营场所,通过联系洽谈为学生提供模拟基本技能训练的旅游实验室基地。
三、实验旅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并没有满足旅游专业培养目标
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为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输送应用型和置业型人才。然而许多旅游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相关课程,尤其是实训课与实践课程课程量明显不足。个别院校的旅游学院环境与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式,虽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足够的实习与实训课程,但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在地理基础、历史知识积累和中文的醇厚功底上建立起来的,也存在部分教师由非本专业转聘进学院的现象,缺乏过硬的专业相关知识储备,没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高等学校旅游专业旅游实验室的建设,在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以及旅游学科的教学与开发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校内本专业学生实际技能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与旅游专业基本素质教育基地。目前多数高等院校没有重视旅游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因此缺乏必要的实验教学设备和实验教学手段。所以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教室授课为主要授课形式。
(二)双向性人才教师储备不足,实验室软件设备与硬件设备相互缺乏符合性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向性人才教师的特点,也就是除了具备教师应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换句话说,这些教师本身就应该是高级宴会设计师、高级调酒师、高级烹饪技师、高级导游员,或在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担任过总经理、部门经理,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才。
四、旅游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一)调整培养计划中课程的设置
旅游教学应该是一门重视实践教学的课程。旅游管理课程本身具有非常高的实践性与应用专业性,各个细分专业在设定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该重新划分实践课时的比重,最好能做到课堂书本知识的讲授与学生实训课时一对一的均等分配。有必要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新的设置和调整,将专科学生的课程安排到5个学期课时时间内,本科学生的课程培养计划安排在7个学期内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让在校学生提前进入旅游企业进行行业接触,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可以顺利直接进行旅游企业的岗位顶岗,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为学生的毕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完善旅游实验室建设体系
多数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包括:认知实验课程、操作实验课程、设计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课程、实地操作实验课程等。认知实验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以参观旅游企业运行为主,旨在提高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知过程。操作实验课程教学形式主要是对各种操作技能进行训练练习,需要在基础实训实验室中进行,如计算机的使用、形体、语音、摆台、做床和导游讲解的训练。设计性实验课程及综合性实验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展的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实验课程。实地操作实验课程即是培养学生对旅游管理业务技巧的掌握,需要在旅游企业或旅行社中进行的实验课程,根据达成的协议和学生个人的主攻方向,把学生分组安排到不同的旅游企业中开展实验实习,积累现场实践经验。根据旅游实验教学的需要,完善的实验室建设体系应包括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旅游专业基础实验室应设立:语音、形体、音乐欣赏、舞蹈及礼仪训练、会计模拟和旅游管理信息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础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形成等问题。旅游专业方向实验室应设立: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管理实验室,其中酒店管理实验室要设有酒店客房、旅游餐饮、酒吧综合管理实验室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酒店服务与管理技能技巧的掌握。
(三)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设组建一支高技术高水平的旅游专业教师队伍,高等院校有条件允许应建设成立旅游实验中心,并且设置专门的中心主任,实践人员由各专业教师担任,可以采用兼职的形式,在开展实验中心教学活动时由中心主任统一管理领导。并且对兼职形式的专业教师进行素质提升计划,如进行定期培训、进修以及到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部门及其他相应的行业进行调研或兼职,使这些实验教师队伍在理论中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开展一些业内优秀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合作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办讲座,从而达到建设一支精良的优秀的旅游实验教师队伍的目的,培养真正的双向性教师队伍。
(四)制度先行
采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要求实验室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实验室设备看护工作,并且拿出切实可行的纸上方案与管理规章制度。根据每家院校各学院的自身特点,建设如实验室守则,学生实验室规范守则,消防安全实验室守则等制度方案。并且要严格执行,达到制度上墙,人人严守,互相监督的效果。还要达到学生可以提前对旅游实验室进行预约的功能,制定实验室预约管理条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系统在互联网上对实验室预约情况进行查询,并且根据自己的课余空闲时间对预约进行有效调整。预约系统的管理与答复由中心主任统一管理与负责。
(五)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充分保证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专业实习基地应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经营规模与业绩的旅游饭店、旅游景区与旅行社单位等。实习基地需要双向承担学生的实习效果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动态实习旨在将旅游实验室的真正效果与旅游行业市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沟通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实训室;现状与对策
高校实验实训室既是进行学生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场所,又是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展教学研究、产生科研成果及实施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实训室的合理化建设与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特别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实训室来说,如何合理的建设、管理、利用,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具备较高操作技能,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合格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因此,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所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院是2001年由鹤壁中专、鹤壁师范、鹤壁电大和鹤壁教育学院四所学校合并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但在新校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新组建的实验实训室较多,同时又为了迎接教育部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在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部分问题。现就我院医学实验实训室建设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改进建议阐述如下。
1存在的不足
1.1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上 存在盲目投资,重购轻管现象。由于市场的开放,购进物资渠道的不同,一些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价格波动,以及流通领域存在的不正之风,给仪器设备的购买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各实验实训室都力争小而全的建设,根本不考虑利用率的高低,尤其是先进的教学仪器和高、精、尖设备,均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资源浪费;实验用房分配不合理,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不力。一部分实验用房闲置或利用率很低,而另一部分实验用房利用又过度饱和,阻碍了实验实训的顺利开展,给教学科研造成了一定的麻烦;由于资金短缺,部分实验仪器不配套,缺少系统化,实验教学陷入困境。另外,实验实训室还没有配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在实验实训室管理上 存在仪器设备购置前论证不充分,造成重复购置、互相分设,不能共享;实验实训室的仪器设备并没有完全落实专人管理,没有专门的实验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也无人维护、维修和保养;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薄弱,整体水平偏低,其素质结构难以适应教学科研服务要求日益增高的趋势。同时,由于没有合理的考核量化标准,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有限,不仅技术骨干引进保留难,而且其积极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1];实验实训室的运行效益不高,管理机制不顺,缺少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各实验实训室的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的优势未得到有机的整合,以至实验实训室的运作始终处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
2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2.1 更新观念 正确处理好教学实验实训室与科研实验水平的关系。高校教师除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一定量的科研任务,如果一味考虑教学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而把科研实验实训室砍掉或大量萎缩,势必影响学校的学术水平,故仍应保留一定数目的、相对稳定的、有较先进科研设备的科研实验实训室,由学科带头人负责管理和建设,用于教师的科研使用,为我院由教学型院校转化为教学科研型院校的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统筹规划,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投资效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高等教育就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重要支持条件的实验实训室也必须进行调整和重组,这是学校整体改革规划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实验实训室的体制改革和重组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验实训室不适应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状况,积极融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促进高等教育健康、迅速发展。我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初步构想已经从一个实验实训室只为一门课程服务的落后、封闭、分散的设置模式中跳了出来,抓住2004年学院院系调整改革的契机,建立了以学科群及专业为导向的实验实训中心,其结构完整,功能较全,集中管理,有利于开放和资源共享。这对于改善和加强实验实训教学,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及开展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2加强管理建设 加强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建设,逐步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素质。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实验实训室的工作人员,因而必须重视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求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热爱本职工作。在业务上勇于进取、不断开拓,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及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还要参加教育学及心理学的学习,掌握教学技巧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2]。切忌为了一味的追求高学历,而盲目的引进一些专业不对口,业务素质差的"高才低能"人员。通过实验实训室重组,建立专业相近的共享实验实训室,集中管理仪器设备和科研用房。由专人管理,严格按岗位职责去要求、去检查,实行量化管理,使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在充分发挥科研用房的使用效益,提高科研用房的使用率,缓解科研用房紧张状况的基础上,提高仪器、特别是高、精、尖仪器的使用率。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管理规章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实验实训室工作效率和水平、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做到实验教学与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明确管理目标和岗位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了实验室正常运转和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使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院根据不同实验实训室的状况相应制定了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实训室安全制度、实验实训室卫生制度、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守则、学生实验实训室守则等,建立管理手册,每次上实验实训均写相应的实验实训日志、仪器使用登记,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维护情况都真实记录,使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和实验实训室物资数据库。仪器设备技术档案是评价每台仪器设备的技术依据,是衡量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进行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技术数据[3]。各实验实训室应根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要求,按"统一建立,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相应的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并逐步使仪器设备档案科学化、完整化、制度化、更有效地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关于建立实验实训室物资数据库,则主要是登记实验实训室标本模型、仪器设备信息、方便实验仪器设备的最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避免资源的浪费[4]。
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发展性的工作,我院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努力,以求在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有利于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徐迪雄,解志杰.教学医院的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重庆医学2006,5(10):953-955.
[2]卞加花,陈昕.护理学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4(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