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1 19:02: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苏州大学优势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第1篇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期间,所有课程教学以线上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教学单位结合课程教学任务,组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苏州大学秋季开学期间上课方式_苏州大学学校简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苏州大学秋季开学期间上课方式方式一: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在线大学”或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开展线上直播教学活动。

两个平台均可实现PPT双向同步+视频直播,具备上传视频、音频、PPT、PDF等各种类型学习资料,在线讨论答疑,在线作业及在线考试等功能。任课教师可以同时结合QQ、微信等在线通讯工具,按照课表时间安排直播授课,布置并督促学生完成课前或课后自主学习任务。

方式二:通过其他专业在线教育平台如“腾讯课堂”,在线会议平台如“腾讯会议”、在线通讯工具如微信、QQ、钉钉等,按照课表时间直播授课,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注:学校已将所有教学班数据同步至“在线大学”及“雨课堂”教学平台,任课教师登录后即可建课(首次使用需先注册认证),且这两个平台所有学习和互动数据均有记录、可追溯,学校建议任课教师使用方式一组织教学。

苏州大学学校简介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倡导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坚持博学笃行、止于至善,致力于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模范公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yù)、郑辟疆、杨铁樑、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谈家桢、陈子元、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30多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设有30个学院(部),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7650人,硕士生14469人,博士生4936人,留学生2097人。学校现设132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9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截止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共1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大一新生注意事项1、不再让父母为你打包行李,知道自己应该带什么,知道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做一个整洁细致的人。

2、从第一天起,自己完成报到的各项填表注册交费。

因为你将来还要自己完成更多的填表注册交费。

3、忘掉高考分数,报到用完的通知书压在抽屉底端。

在新的学校,优秀需要重新再证明。

4、整理好自己的钱包,习惯自己带好各项钱卡证明的日子。

5、如果你需要申请贫困生贷款,不要有所顾虑。

提前办好证明,通过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然后堂堂正正地来还这笔钱。

6、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不为经济上暂时的缺失而焦虑。

7、为自己做好规划。

保证今天和昨天不一样,习惯充实的生活而不是浑浑噩噩,尽量早起。

8、提前联络同门师兄师姐,开学前和他们吃一次饭,聊一次天,以后一定会感谢这个决定。

9、上第一堂专业课之前,做好预习。

毫无基础地进入某些学科,可能会有点难度。

10、很多人离开的时候会感慨再从第一天来一次多好。

所以能做到的只是从第一天就好好把握。

11、不轻信新生季来寝室敲门兜售杂志物品电话卡的人。

12、如果抱怨宿舍干扰大,就去图书馆。

勤奋的人可以自己改变劣势环境。

13、分享拥有的资源。

分享小零食、讲座信息、美食地图??还有,和愿意倾听的人分享喜悦和烦恼。

14、整理好自己的床铺桌面。

保持周围的环境是让人想学习而不是想懒散的环境。

15、给家里亲人打电话的理由不要仅仅只是“要钱”。

16、理解每个人。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有别人不能轻易更改的印记,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衡量每个人。

17、贵重物品和各种密码自己保存好。

18、遵守学校的用电规章、作息时间、门禁时间。

19、寝室有人睡觉不要大声敲键盘,有电话勤快一点走到走廊,半夜发短信静音。

第2篇

近年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才需求旺盛。以苏州为例,信息技术是苏州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苏州市20家出口总额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IT企业占17家。工业总产值中,IT行业的产值已占34%;信息技术类企业占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的80%,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40多家落户苏州,许多跨国公司在苏州设立了研发机构;苏州及周边地区IT人才需求旺盛,以软件人才为例,到2010年,苏州软件从业人员约需要8万人。

苏州的工业园区包括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形成了以集成电路和TFT-LCD为主导、软件和IC设计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群。

苏州正在从“苏州IT制造”向“苏州IT创造”产业结构转变,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苏州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从‘苏州IT制造’向‘苏州IT创造’” 产业结构转变的思维,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即

(1) 要把苏州的开放优势转变为创新优势;

(2) 在吸引外资方面,不仅要把工厂转移进来,更要把研发总部转移进来。现在规模化的跨国公司,有三分之一已经在苏州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总部逐步都已经转到了苏州;

(3) 扶持民营规模经济,使他们能够走一条独立的科技创新道路;

(4) 和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行合作,超前进行产业孵化和产业化推进;

(5) 引进人才,加强科技孵化技术、科技孵化载体的建设,让全国范围内的人才能够带技术、科研项目过来,在苏州结合产业优势进行科技创业。

2 苏州IT业及人才需求状况

受“重学轻术”的思想制约,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在走学术型人才培养之路。应用型与学术型之间的培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直接导致了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缺乏。一方面,我国每年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数目庞大;另一方面,企业却在喊“招不到人”,这致使IT人才相对过剩,人才培养的生态失衡!

那么,IT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首先,人才要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要具有团队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要具备外语能力和数学基本功方面的基础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要具有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具有自主学习与强化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总之是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知识应用能力;三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四是以协作为手段的组织工作与学习能力;五是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力。

3 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我们有感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做法。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将发展经验概括为坚持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及其学科发展特色;始终把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结合看作是主要任务;将学术自由作为学校的立校根本;建立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在学研产一体化办学中实现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并培养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坚持研究的开放性和内在发展的逻辑性,把握机遇不断创新。

4 苏州大学全面校企合作的措施

苏州大学是地方综合性“211”高校,属于教学研究型高校,学生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相对欠缺。苏州大学立足苏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体现了地方院校办学特色。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硕士点;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建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等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1人。

苏州大学采取了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将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到全面校企合作的层次。我校的多模式校企合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如图1所示;二是针对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三是针对学生特长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塔式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校企合作的方式呈现多样性趋势,共分成5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与IT企业组建IT企业联盟,采取不定期交流方式了解企业与市场需求。

第二个层次,与著名IT企业成立IT专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直接指导教学计划制定。

第三个层次,与应用型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群,让学生始终有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并能直接参与实际项目。

第四个层次,与研究开发为主的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培养创新型IT人才。

图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塔式结构模型

第五个层次,让企业直接参与高校建设。

我们针对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如针对研发型企业,采取项目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等方式进行合作;对应用型企业,采取共建实习基地和工程中心,共同开设实用性课程等方式合作。

针对学生特长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如对于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安排到研发型企业及创新实验室实习,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安排到应用型企业及工程中心和实习基地实践。

一些具体的措施有:

4.1 改革教学体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IT人才

我校在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1. 制定既适合校企合作,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菜单式”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双方互利双赢。在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州大学联合在苏州的诺基亚、明基、世宏、安德鲁、飞索、旭电、天弘、摩托罗拉、友达、华硕等12家信息企业,成立IT专业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可直接参与学校IT教学计划制定,并进行教学计划动态调整,从而突破了高校独立制定教学计划的常规。

针对IT领域的不同专业,采用定制“菜单式”课程建设框架,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需求。

2. 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实施“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将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到基地实践、毕业设计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统筹考虑,使之系统化,形成“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院100门课程,每门课程成立一个课程组,组长由富有经验的老师担当,一个组有5个人,他们主要负责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辅导书、教材编写等事情。具体实践中,教师有教学科研管理任务,工作很忙,带实验的时间受到限制。一般20个学生配备一个辅导老师,还有研究生担任辅导工作。

因此我们实行了很多辅助措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① 措施1:实施“双导师制”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实践课题研究。结合苏州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度,针对部分学生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学校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为每位学生安排一位学校导师,从大三开始再给部分学生安排企业导师,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专业动手能力和协调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位学生每个月必须安排四个半天到校外导师单位接受指导。“双导师”以课外科技课题为主线制定学习计划。课外科技课题由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并可根据IT发展状况和学生能力及完成进度等进行模块适度调整。“双导师制”实现了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② 措施2: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

③ 措施3:共建实习基地群

单一实习基地难以从根本上形成校企紧密结合、主动面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有效体系和运行机制。这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校企双赢的整体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在单一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组建了“实习基地群”,对实习基地进行了优化与组合,先后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实习基地群、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实习基地群和昆山软件园实习基地群,全面提升了实习基地的作用,使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就有机会到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受益学生达到70%以上,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累计超过十个月。

④ 措施4:组建学生开放实验室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还结合地方院校拥有企业实际项目较多这一特点,成立开放实验室和科技活动小组,并让学生加入老师实际课题小组。开放实验室和科技活动小组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完成简单实验,而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学生须符合一定条件,提出申请后方可进入学生开放实验室,课题采用指导老师布置和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学生开放实验室的成员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或论文。为了鼓励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学生科技协会,要求课外学生科技活动有序并富有成效。

⑤ 措施5:试行弹性化毕业设计

长期以来,高校习惯于利用大学阶段最后一学期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开展毕业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性课题,但由于时间短,加上很多同学忙于联系工作,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双师制”优势,结合课外科技课题,将毕业设计环节提前,乃至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在部分专业中试行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可进入毕业设计阶段,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确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随时提出答辩申请,学校分批安排答辩,如答辩通过即可提前工作。同时规定如学生完成大型IT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或获得个人发明专利,只要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设计报告,均可以申请毕业答辩。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择业提供了方便,效果较好。

⑥ 措施6:设立课外科技课题

苏州大学在和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的过程中,每年还直接从企业获取一定的实际课外课题,供学生开展一些创新性和工程实践性研究,仅“奇梦达”每年就提供5~10项课外课题。此外,苏州大学还配合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每年以“q政学者”、“校挑战杯”等形式资助大量的课外科技活动课题。课外科技课题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 结合实践,全面开展课程群建设

从2000年开始,我们先后组建了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建设小组。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系列课程群,规范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

4. 改革教材模式,编写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新教材

在教材建设中,我们与企业联合,共同编写教材。我院教师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有:

① 龚声蓉,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 龚声蓉,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

③ 杨季文,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④ 王宜怀,嵌入式技术基础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⑤ 黄斐,MSproject项目管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⑥ 黄斐,大学计算机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强化国际竞争意识,提升IT人才国际竞争力

在普通英语教学之外,增加了日语选修课程,还拟开设韩语选修课程;专门开设专业文档阅读、标准文档写作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聘请外籍教师和企业教师,在配备高校助教的前提下直接使用外语教学;加强国际化联合办学,加强与国际著名IT企业的合作。

4.2 共同构建高水平的专职和兼职师资队伍

1. 直接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2. 到企业“充电”,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部分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与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3. 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水平技术主管和行政主管担任兼职教师。

4.3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1. 建立院级校企合作办公室,对校企合作进行全方位管理

2. 实施涵盖实践环节的全面学分制管理

3. 建立分层次、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

① 采取面试、专业学期报告、组织小范围学生主讲等形式进行考核。

② 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还将从企业实际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及主讲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考核。

③ 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认证考试,根据认证级别折算一定的学分。

4.4 实践效果

苏州大学承担的省级以上教改项目包括:

1.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 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新途径研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中之重教学改革项目

3. 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机制及其实践的研究,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

4. 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5. 理科大学生学习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高等工科型人才培养规格、模式、方案及实践的研究,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

6. 高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实践和研究改革与建设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实验教学

7. 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

第3篇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夏令营;选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59-02

一、举办夏令营的目的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主要的任务之一。招生环节是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的第一步,是从源头上开始选拔人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苏州大学的学术知名度不断攀升,学科建设持续发展,根据I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ESI)的结果显示,苏州大学的化学学科和材料学科已跻身全球前1%。当然,飞速发展的科研水平离不开我们相关专业教师的辛勤工作,以及奋战在一线的优秀研究生强有力的支撑。由于苏州大学是省属“211”高校,和教育部直属的“985”高校相比,优质生源相对较少,此外,还有各方面政策上的制约,然而还是有部分优秀的学生希望报考苏州大学的研究生,而他们对苏州大学以及材化部的发展现状知之甚少,因此,扩大宣传力度,增强苏州大学及材化部的社会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公开招考的研究生,初试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而复试则由于时间及场地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较难在短时间内判定考生的综合素质及科研潜力,通常情况下仍然只能凭分数“说话。材化部曾招收过一些初试及复试成绩都很不错的研究生,但进入科研实验阶段后,发现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据悉,这些研究生在各自高校的本科阶段几乎没踏进过实验室。此类高校鼓励考生为了考研而考研,从大一开始准备,大二复习,大三巩固,大四冲刺,考研这条主线贯穿了他们的整个本科阶段,而完全忽略了创新思维及实验能力的培养。他们通过获得考研高分进入学校后,在研究生的实验阶段出现了明显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些都是理工类研究生培养的大忌。因此,优秀研究生的选拔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只看考试成绩,更需要全面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科研潜力。

二、夏令营的结构模式

经过认真的审议及筹划,材化部成立了专门的学术夏令营组委会,全程负责夏令营的各种筹备、召开及后续工作。通过在各个实验室和课题组招募研究生志愿者,为营员提供详细的咨询、引导、接待等服务工作,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研究生感受到材化部的学术魅力。

(一)资格遴选

为了使夏令营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争取尽可能多的优秀大学生参与报名,同时,也控制一定的学生质量。因此,对于四年级本科生(下一年度的应届毕业生)提出的学习成绩的要求是:申请者就读于普通高校的材料、化学及化工或相关学科,综合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20%;有目标地针对非“211”高校中一些有较强优势的学科专业,只要申报者对学术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参加过一些科研实践活动,获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及本科教师的推荐即可报名。

组委会对所有的申报材料进行认真的资格审查和评比筛选,再综合考虑学科方向的需要,最后决定参加的人选,发出入营通知。

(二)举办过程

1.专家讲座。围绕举办夏令营的初衷,精心准备了系列讲座,不仅邀请学部领导介绍学校、学部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迁,而且邀请海龟院士畅谈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人生感悟。既有资深教授介绍相关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又有相关管理岗位的教师解读学校的奖助贷政策,以及研究生未来的职业远景规划,等等,涉及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营造出热烈、轻松、活泼、开放的氛围,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学术讲座。

2.参观交流。材化部组织部分教师带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室,向营员们介绍该实验室从事的主要科研内容以及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情况,引起营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部还在会议室专门布置了展板,集中介绍材化部140多位硕博导师的情况,重点介绍他们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并公布他们的联系方式。营员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方向,联系自己心仪的教师,利用半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在征得导师的许可后,到实验室和导师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

3.逐一考核。进入考核环节后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除了按二级学科专业测试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外,还有自命题英文写作,内容广泛,不局限于本学科的专业,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英文写作能力。在学术活动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作为理工类研究生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撰写英文科研论文,发表英文讲演,因此这是考核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面试按二级学科分为若干小组,考查方式由各个面试小组自行决定,报告组委会备案通过即可。方式多种多样,有教师现场搭建一组较简单的实验装置,然后拆开让考生复原;有提供实验素材,让考生操作并报告结果;有主题英文演讲;等等。这个阶段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签约。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营员,材化部授予其“优秀营员”的称号。在参加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后,只要达到材化部的复试分数线(高出国家规定的初试分数线)就给予优先录取。材化部还为优秀营员提供一整套的奖励措施,包括:所有入学的优秀营员除按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学校各类奖学金之外,还将获得一笔丰厚的入学奖学金;优先推荐参加材化部与国外知名高校的交流项目。对于有意愿硕博连读的学生,在申请时优先录取并择优推荐参加材化部与北美和欧洲等地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资助其获取国外博士文凭。

三、效果调查与分析

如何选拔高素质人才,一般通过三个方面的考查,即知识、能力、态度,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举办学术夏令营,客观上已具备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对这三方面加以考量,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高分低能”的学生被录取的情况发生。从材化部连续几年举办的学术夏令营来看,积极的结果还是相当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录取分数线的攀升。

2.学部影响力的推动。经过连续三年的宣传活动以及老生对学弟、学妹们的影响和传播,现在每到相应的时间节点,不断会有在校的大学生来电或网上咨询有关学术夏令营的事宜,报名人数年年递增,大部分没有获得参加学术夏令营资格的学生也会通过公开招考报考苏州大学,使得报考人数的增幅和增速在全校都名列前茅,极大地扩充了备选生源。

3.后续培养过程前置。对于导师和签约的优秀营员来说,他们是互相双选的结果,彼此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地了解,有了较高的期望值,导师会利用大四的一整年时间来指导学生和自己的科研课题对接,指导他们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一些起步工作,尽快融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这部分学生相比普通考生而言,往往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在实验室上手非常快,也容易出成果。这样将后续的培养过程前置,可为获取优秀科研成果赢得先机。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作用;途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就业压力不减。大学生就业难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经济结构性矛盾、地域发展差异、就业政策滞后、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等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和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等主观方面的因素。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根据就业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理预期、准确分析就业形势、合理消减就业压力,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

(一)就业期望值过高,奉献意识弱化,择业功利化

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很多大学生选择就业岗位时出现了原有理想信念的模糊、原有高尚价值观的扭曲,进而出现比较功利化的倾向。这部分学生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过于看重个人发展、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等,不愿到西部、到基层等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锻炼自己。2014年对苏州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在回答“择业时,您考虑的主要因素”的问题时,结果统计显示:排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是薪酬与福利,超过四分之三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这一选项,占总人数的79.28%;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是个人发展机会,有76.65%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这一因素;排在第三位的因素是工作地点,超过半数(61.05%)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这一因素。学生的期望月薪虽然较2013年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实际月薪。通过此次调查并计算得出,苏州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期望的平均工资为4260元左右,2013年智联招聘对全国28个重点城市的应届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称,苏州地区应届生岗位平均薪酬为3121元。可见,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于实际情况。

(二)缺乏诚信意识、敬业精神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某种程度的信用危机,部分大学生为了谋求理想职位,迎合用人单位需求而在应聘材料中弄虚作假。一些学生常常把已签约单位作为跳板,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就毁约、辞职,影响了用人单位正常的工作、生产秩序,挫伤了用人单位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更有少数学生不惜以种种借口欺骗学校老师获得多份就业协议书,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造成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误解与矛盾。

(三)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差

性格、气质、能力、需求和动机等学生个性因素对其择业观、成才观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当前,许多“90后”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积极的心理准备,面对过大的就业压力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自卑、急躁等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乃至顺利就业。

(四)就业主动性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大学生存在就业主动性差的问题,部分学生不是去主动求职,而是过分依赖父母、亲属,希望通过社会关系就业,更有部分大学生选择在家里当“啃老族”。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差,对就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不愿意主动寻找工作单位,怕被用人单位拒绝。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高校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更应适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帮助大学生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努力克服就业恐惧,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

(一)导向作用――保证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性质与方向

强化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内在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内容和有效教育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间的矛盾,做出符合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择业行为。同时,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就业外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其社会功能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传递给大学生,既可以激发大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潜在能量,还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因素,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性质的就业工作方向。

(二)德育作用――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不仅要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针对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坚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规范教育,使他们明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逐步提高道德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

(三)协调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过于关注福利待遇、工作地点、工作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端正就业态度,明确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四)调节作用――调试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和适应能力

通过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树立信心;此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认知水平,促进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促使大学生能够以良好心态走上社会、适应社会。

(五)激励作用――帮助大学生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激励作用主要是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和调动教育主导者和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教育的主导者来说,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增强大学生对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对于教育主体――大学生而言,通过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了解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和不进则退的道理,唤醒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使他们重拾勤奋刻苦、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事件分析处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养、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等。为自己更好、更全面地发展继续不懈努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不断增强就业的能力和实力,才能在就业中寻求自身的位置。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的培养方式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生存发展。近年来,苏州大学积极探索,努力推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方案,即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配套学术型、应用型、国际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子方案。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的推进下,学校不断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试点学院改革、试点书院改革,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卓越人才计划,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此外,学校通过设立政基金项目、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 S-UIPP带薪实习项目等,持续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的机会。

(二)强化专业化理念,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越来越得以体现,那么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必须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以班主任、辅导员、高年级导师三位

一体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资助他们在就业指导方面进行深造,鼓励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从而快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还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解决好待遇、职称等现实问题,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科研条件。

(三)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构筑主体式、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入脑”,防止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现象,这就需要唤起教育对象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入心”、“入行”。同时,还要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三者有效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教育模式。通过以上课程,要有目的性地开展自我认知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定位,要开展职业观、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诚信意识。

(四)利用“自媒体”等网络方式,开拓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近年来,微博、微信、QQ空间、人人网等“自媒体”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及时为大学生提供详实的就业信息,以及了解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更能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教育、疏导,开拓大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和空间。

(五)朋辈教育给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朋辈教育的“亲民性”有利于拉近与被指导者的距离,引导其从心理上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朋辈教育的“便利性”有利于展开贴近生活的指导,使被指导者从周边实例获得灵感,逐步剖析自我、认识自我;朋辈教育的“个性化”有利于针对性进行创就业辅导,引导被指导者通过大学生活寻找自己的个性化职业规划;朋辈教育的“科学化”指导模式和引领方式,有利于挖掘被指导者的职业潜能,使其通过完备科学的生涯规划,找到符合自身特点、具有发展意义的职业。高校应借助思政辅导员、毕业班学生、在校研究生等与学生年纪相仿、经历相似,具有朋辈工作经验的人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运用朋辈教育理念,便于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引导毕业生走进企业、走上社会

社会实践、实习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的重要方式。高校应为大学生搭建多渠道、全方位的课内外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毕业实习等活动。苏州大学历来重视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进行改革性尝试,开发“校企合作带薪实习项目”。该项目作为省教育厅教改重点立项研究项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大学生就业技能为主旨,借鉴国外带薪实习生的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对人才素质、专业、技能等的标准要求,组织大四本科生与三年级研究生进入“培训中心”或企业,采用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培训方式,有机融合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修养和企业文化,全方位培养理论与实践并举的职场达人。该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储备了优秀人才,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融合,强化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了高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

自2010年以来,苏州大学带薪实习项目历经试点、探索和创新,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现已有近1300名大学生参与此项目,经过职业素养课程培训和生产实践的锻炼,就业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经跟踪调查,98%以上的学员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韩嫣.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7).

[2]张志华,赵波.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2).

[3]宋晓会,张海龙.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

[4]邓雪妍.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J].黑龙江教育,2011(10).

第5篇

关键词:加拿大;高职教育;启示

收稿日期:2013-09-27

作者简介:杨扬(1977-),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教师,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一、加拿大教育体系简述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或技术方面教育和培训的院校,通称“社区学院”;另一类则是有权授予学位的大学(有的也称学院)。加拿大的93所大学均是加拿大高等院校联合会的会员,其中70多所可授予各类专业学位,有十几所大学无学位授予权,但可委托与其有联系的其他大学授予学位。加拿大的高校非常注重个性化教学,希望建立独特的校风和特色,专业非常细化,课程内容丰富多彩。除此以外,加拿大还有不少技术学校或私立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开设传统职业专业和专门技术培训课程。

二、加拿大高职教育现状

二战结束后,加拿大人口迅速增长,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是,传统的正规大学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满足需求。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灵活利用各类资源,发展形式多样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必然。

1960年和1982年,加拿大先后颁布了《技术和职业培训资助法》和《全国培训法》,为高职学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社区和技术学院承担,学制一般为2-4年,一般只授文凭,不授学位,不过也有个别学院的个别专业,如乔治亚学院,就有4个专业可以进行学位的授予。各省大都开办了此类性质的高校,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或转入大学继续深造。

至2005年,加拿大拥有206所社区和技术学院,占高等教育机构的2/3,有全日制学生296600名、业余学生149100名。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高端技能人才,与研究型高等教育并行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金字塔最坚实的底座,加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成果也举世瞩目。

三、加拿大高职院校优势分析

(一)学费优势

加拿大的大学与学院,在收费水平上是有显著差异的。以安大略州的乔治亚学院为例,这是一所典型的高职院校,成立于1967年,全称为乔治亚应用文理学院。作为加拿大安大略省历史最久的公立学院之一,乔治亚学院位于安大略省北部,全院共有150多个专业。这一院校是典型的高职院校,给学生发放大专文凭,不过个别专业经安大略省教育厅批准有权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应用学士学位。根据专业分类和校区位置的不同,每个专业要缴纳的学费也是不同的,最低廉的如电气技术、办公室综合管理、管道技术等,为3494.39加币每学年,其他多数专业在3500-8000加元之间。但是也有学费略贵的,如可以发放应用管理学士学位的高尔夫管理专业,它的学费就是10110.17加币。另外,像口腔医学、先进医疗护理等医学类专业,虽然也是大专,但是每年学费却超过14000加币。但是,如果是本科院校,则学费会高出许多,一般是高职的2-3倍。例如安大略省大学的学费,本科生与研究生每年平均须付7108加元至8041加元的学费。如果是医学、法律等热门专业,费用更高,像多伦多大学的牙医专业,一年学费高达39822加币;研究生学费更高,如多伦多大学的MBA,则需要一年缴纳96000加币。作为参照,2011年加拿大的税后家庭平均收入(两人及以上)为79600加币,人均收入为31400加币。可见,在加拿大,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之间学费差异是非常显著的,确实有一些该国的寒门子弟出于学费考虑,主动进入高职大专进行学习。

但是,在我国,高职大专与本科院校之间的学费差距并不大(不考虑本三)。以同在苏州的苏州大学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苏州大学作为热门的“211”本科院校,艺术专业学费6800元,其他专业(除园林等极个别专业)的学费都是4600元;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职大专院校,艺术类6800元,其他专业4140元。本科与高职之间基本没有差别,使得基本不会有学生出于学费考虑而主动选择高职就读。高职大专的生源完全局限在本一本二的淘汰者中,也导致高职大专社会形象、地位不佳,进而影响后续的生源,造成恶性循环。

(二)就业优势

加拿大高职教育讲求以能力本位(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为导向,专业分类细致,以职业岗位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开发,教学针对性强,注重能力培养,与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匹配度高,并有实践实训项目的高度渗透结合,因此毕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高职大专的学生就业率远远高于普通研究型本科大学。甚至有很多人在大学获得本科学位后,为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宁可回头重新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在笔者遇到的乔治亚学院的学生中,就有一位已经获得了戏剧表演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为就业考虑,选择重新就读高职层次的导游专业。这种现象在加拿大非常普遍。还有一些专业,如航海技术等,学生往往一进学院,就已有公司企业上门预约就业。反观中国,高职院校在就业方面却是处于完全的劣势中。首先从高职大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虽然我们近些年一直在强调培养专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完全摆脱知识本位的传统模式套路,课程开发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进行建设,专业和岗位的针对性一般,未能完全与本科的特点区别开来。再加上生源上的差别,在中国就业市场上,高职相比本科,是受到歧视的。例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福利待遇较好的公司企业,往往在员工招聘中要求本科起点。

(三)学制优势

加拿大的高职院校在学制上类型多样,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还以乔治亚学院为例,有两年制专科文凭专业和三年制高等专科文凭专业,还有四年制的学士学位专业和一年制的研究生证书课程专业。学校推行学分制,只要学生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而不论其中时间的跨度。除了理论课程外,很多专业还要求或允许学生进行带薪实习(Co-operative,简称Co-op)。带薪实习是指学生在加拿大大学里完成一部分课程后,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由学校安排或自己联系到加拿大当地的公司和企业去实习,而且这种实习是有薪水的。加拿大很多大专以上的课程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时间分配。学生可以在实习中积累经验、建立人脉、扩展视野,有助于就业,也可以获得收入,缓解学费压力。加拿大政府对“带薪实习课程”是非常支持的,学生的薪水一部分由公司支付,一部分由政府补贴。这种模式使得学院、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但在中国,我们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还处于不断摸索过程中。我们的学制相对单一刻板,基本没有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虽然我们现在也实行学分制,但是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通过规定的课程,与传统方式并无本质区别。我们的实习实训项目较多是模拟性质的,除了毕业实习,真正能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学校方面的,担心出风险、出事故;有些是企业方面的,让企业完全承担风险和成本,来接受在校的实习生的意愿薄弱,除非是所谓廉价劳动力;有些是学生方面的,曾有家长表示,学生学习就应该在课堂,去企业实习实训就是充当廉价劳动力去了。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还需要一些过渡时间,我们的高职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四、加拿大高职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建设的启示

(一)在政府方面,增加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扶持力度,改变评价体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但一直都更侧重于本科院校。《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本科院校占15.0%,中职院校占6.4%,高职院校仅占3.4%。现在的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分配方式是马太效应,有利于效率但是不利于公平。政府应对高职院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例如,在学生学费上给予补贴、适当拉开本专科学费差距,加大实验、实训项目上的资金投入等等,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优化生源、真正体现就业优势。

同时,现有的对高职院校进行评价的体系也要进行改革。近年来高职院校评估工作如火如荼,但在评价体系上,并未能将高职教育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体系真正区分开来。对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也是同样,依然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高职教育既然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那么,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师水平的标准应该是看其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企业的欢迎,是否具有就业竞争力,是否能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如果有一天能像加拿大一样,许多完成了普通高等教育学业的青年回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职业技能,以期谋得更好的就业岗位,那时高职院校的地位自然就提高了。

(二)在学校层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改革,加大创新力度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1999年以后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高等教育新类型。高职院校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岗位能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判断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助能力,真正培育出出色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些方面,我们的高职院校已经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和创新,如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的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的一些高职大专院校相比,我们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很多专业的课程与岗位实际要求的匹配度一般、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高职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有限是比较突出的三类问题。我们的高职院校还需认识到真正的差距所在,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素质,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世森.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启示[J].扬州大

学学报(高教教育版),2009,(6).

[2] 王成荣.加拿大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北

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1).

Advantage Analysis of Canad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ANG Yang

第6篇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124-03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而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医学留学生教育是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基础,直接反映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水平,是教育是否开放、学术交流能力是否活跃的指标。从2004年起,苏州大学医学院开展全英语医学教育,培养来华留学生,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成为适应国际竞争、符合国际需求的医学专门人才,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基于此目标,我们附属一院影像诊断教研室承担了来苏州留学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并在留学生的多年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适合本专业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如何改革与完善留学生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交叉和渗透从而对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新兴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就疾病诊断方面而言,医学影像学通过影像技术手段获得人体器官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信息,同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整合从而作出诊断。疾病治疗方面,则是利用导管或穿刺技术治疗病变,或获得病变器官的组织学、细胞学、生化或生理资料,以明确疾病的性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成像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影像学检查,迫切需要医学生包括来华留学生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和诊断技能。因此,对于从事医学临床工作的预备医生,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必须很好地掌握的课程,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放射科医师通常是全科医师。

二、苏州大学医学院医学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目前苏州大学医学留学生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主要是由于英美等国的费用高昂,入学申请考试手续繁琐、签证困难,而我国有着较为完善的医学教育和培养体制,且医学学习费用相对较低廉,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们纷纷转投中国高校接受教育。

苏州大学医学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教育体制大都是10年的基础教育加2年的大学预科学习,然后方可进人大学学习专业知识。一般而言,来华前基本完成了大学预科的专业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因此在受教育中,他们接受与理解学习内容的能力普遍较强。

此外,这些来华的医学留学生从小在自己国家受到良好的英语语言教育,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是比较强的。这种情况正好与我们对他们的教育相吻合。因为,今天医学界的许多新知识、新方法、新创造、新技术,都是最先通过英语广为传播的,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也基本采用英语的形式进行。尽管在师生的英语交流上比较容易进行,但是在一些专业知识的汉语交流中,留学生们已有的日常汉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三、苏州大学医学留学生影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

1 有效而顺畅的语言沟通是提高留学生影像学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

留学生的教育教学与本国学生教育教学的最大不同是需要用英语来上课和交流。如何保证有效的沟通就是上课的第一要务,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首先克服语言交流上的难关。但是,对于我们的任课教师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因为他们之前大都注重专业发展而忽视英语表达,而如今要用英语授课,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他们上课的效果,我们要求老师要认真备课,“查阅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及其标准发音,对每一个相关词汇及英语句型要做到心中有数”。此外,留学生大多在国内受过正规的英式教育,绝大部分学生习惯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敢于与教师讨论,课堂气氛往往相当活跃,他们发现疑问会马上提出,这是一种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然而中国教师不太习惯,这样反而干扰了他们的教学思路。我们要求年轻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慌心理”,大胆地和留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要怕出洋相、出错误。因为,在总结经验和改正错误中,我们才能获得进步。同时由于年轻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多接触,消除了自身的紧张,熟悉了各自的语音特点,这样即便有某些语言的表达不够恰当,学生也往往能够理解、明白教师的意思,这样就营造了较好的学习氛围,利于师生间的共同学习与进步。另外,影像学是一门较为抽象、枯燥的学科,比如说,对不同设备所成的不同影像,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影像特征、同病异影、异病同影等,初学者很难掌握,教师就借助各种手势、表情,甚至是各种解剖模型,真正做到融趣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使教学变得不再枯燥、呆板,留学生们对影像学的兴趣变浓,并能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因此,教学达了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多媒体教学实为医学留学生影像学教学的较好形式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内容丰富、高效、表达力强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比较适切影像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因为我们知道,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影像图片的能力。而如何做到这一点?仅仅靠教师抽象的讲授,学生们很快就会对课堂失去兴趣,更不用说什么分析能力了。尽管医学影像学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但这门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们必须学会在实际中如何读片,在临床中如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目前无法做到实地实时教学的境况下,多媒体可以很好地模拟现场教学,它能够做到将文字、图形等多种媒体的教学信息进行整合。学生们的直观印象大大增强,然后我们再把疾病的影像特点和相关的鉴别诊断告诉学生,使学生比较自主地学习这门课程。如此,留学生们在读片或看影像中获得了如何去认识影像片和诊断病症,相互之间就其诊断进行交流。我们觉得,影像学就应该通过“影像”,在“影像”中学会“影像”,离开了直观的影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实际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效果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一个辅助但很重要的作用还在于,留学生们可以直接阅读医学英文教材和在线文件。因此,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国外一些先进的教材,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使他们的知识处在一个比较前沿的位置。

3 互动、启发的实习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实习课是理论用于实践、实践检验知识的训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因此,把握好实习课的环节就异常重要。首先,我们要求老师要充分备课,将实习内容所需的课件、图片准备完整。其次,在进行实习前的两天告诉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和影像资料,这样,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能够比较顺利地看出老师给他们的图片的问题。我

们的经验是,让学生们先对老师预先准备的片子进行自己的诊断,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最后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阅片,并回答他们的问题或向他们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教会他们如何去阅片的能力,即我们去看什么、从哪些细微点人手、哪些是难点等。当然,教师去启发学生,刺激他们的思维是实习的条件。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真、努力、活泼和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气氛较为和谐、融洽。

4 积极的监督和考查制度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监督和考查是教育教学的必要手段,它可以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亦可以促使学生们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在一段教学结束后,就会进行复习和考查、考试。但留学生们开始不大适应,后来,经过多次考试,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变得更为深刻了,他们才慢慢习惯和接受这样定期的考核制度。当然,这种考核的制度要求我们必须考虑考核知识之间的衔接和整体性,考核必须成为一种良好的复习和巩固。当然,我们考查制度的形式是非常灵活的,如课堂提问等。

四、医学留学生影像学教学中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与迅速发展的医学影像学临床实践之矛盾

随着影像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像学从最初的普放、超声医学发展到现如今的CT、MRI、ECT、DSA及PE/CT等全新的检查技术。各种新的检查技术对临床医学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将越来越不可忽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不能落伍,使自己的授课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必须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不断增加新知识。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留学生的水平也反映了我们教育教学和医疗的水平。但是,由于各方面的不到位和我国影像学教学的实际,我们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还较少涉及CT、MRI、核医学中和DSA等前沿知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以传统的放射诊断为主。对于我们教研室来说,造成这一原因的最主要因素是影像学的课时量不足。在有限的学时下,我们只好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对未来,为了把更多的医学新知识、新方法和新进展教授给学生,我们正在积极地调整课时,根据影像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筹划课时分配。

2 留学生科学教材的匮乏与教学质量高效要求之矛盾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因素,好教材对于教学质量的意义自然不必多言。科学的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中介,同时也负载着我们教学的水平。然而,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David Sutton主编的《Radiology And Imaging For MedicalStudents》,内容比较简单、陈旧。虽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完善工作,但学生普遍认为内容不够全面,讲述过于简单,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影像学知识的需要。所以,我们应结合国际影像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联系国内一些开展英文授课的医学院校,编写一套适应留学生知识水平发展需求,且符合当今影像教学特色的高水平的英文教材。

3 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与新兴教学模式的要求之矛盾

留学生教学,需要建立和健全一批良好的师资队伍,他们需具有高度责任心、高水平专业知识及良好英语交流能力。优良的教师能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即时为学生解疑,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然而,目前的留学生教师队伍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能力、知识面、责任心等。因此,我们正在积极争取资源,希望尽早建立和完善教师岗前针对性培训、岗前授课水平认定及授课后效果及时调查与考核体系。同时,为了提高教师对于留学生教学的热情,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评价与奖惩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相应的鼓励性政策,使他们能够率先垂范。

发展留学生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是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必要途径。总结我们在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的优势和特点,思考它所面临的新问题,认真开展留学生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平台,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袁天月,浅谈双语教学[J],东软信息技术学校学报,2002,(9):50-52

第7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管理创新 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之所在,企业的创新绩效除受技术等硬实力影响外,还受到文化等软实力的影响,且其影响力远远大于硬实力。对创新绩效经验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过去一直受到忽视,因此有必要针对企业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加以研究。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

由于研究者研究视角、知识背景等的差异,关于什么是企业文化,至今仍无统一明确的定义。Hofstede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一个企业拥有且特有的,根植于理解力、价值观、信仰或期望的一种社会结构,或者说是可认知的事实。黎永泰(2002)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全体员工为中心,以培养管理功能系统的、完善、适应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经营理念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适应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制度和方法。

三、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是指个体在知识不断共享和转移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本身的竞争优势,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取持续成长动力和不断转移知识重心的过程模式与表现(韩翼,廖建桥,龙立荣,2007)。就企业而言,创新绩效是技术创新活动产出的、能客观测量和感知的一些成果绩效。

四、企业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Wallach根据企业的氛围和工作环境,把企业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支持型文化。Cameron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效率型文化。

研究者们从不同类型企业文化出发研究了企业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朱兵等(2010)借鉴Wallach的研究,从官僚型、支持型、创新性文化角度,研究了企业文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支持型和创新型企业文化不但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影响,还通过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谢洪明等(2006)及王晓晖(2007)的研究表明学习型组织文化对组织学习有正向影响,而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被很多研究所证实。

就企业文化的具体特征而言,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激励、组织激励、团队支持、自由和自治等。

(一)管理激励。

包括阐明团队目标、团队作业支持、鼓励创意、开放式互动环境。已有的研究表明:团队中开放、肯定的气氛能够有效促进创新绩效。

(二)组织激励。

包括鼓励冒险、创意支持性评价、决策参与和思想交流。组织激励能够有效促进创新绩效的形成。有研究表明,整合组织结构、在交叉部门进行多方位联系,支持这种类型沟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将有可能产生更多卓有成效的创新。

(三)团队支持。

包括差异容忍度、沟通频率、团队凝聚力。拥有这些特质的组织有着容许个性差异的价值观。已有研究表明:在允许差异的组织中,组织能够有效整合创造性个性时,创新绩效将会增加。

(四)自由和自治。

自由和自治是指在组织既定目标的前提下由员工自主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造性活动能力突出的员工常常需要独立和自治,与缺乏独立、自治文化的组织相比,自由与自治的环境更有可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五、总结

对文化因素的重视,促进了企业从仅重视战略、技术等硬实力向重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转变。支持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这两种组织文化鼓励组织以及成员积极学习,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对企业创新起着推动作用。此外,企业需充分考虑支持创新的文化因素,有的放矢创造创新型企业文化,打造出竞争优势,全面提升企业绩效水平。

(作者:田青,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樊静,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

参考文献:

[1] 黎永泰,黎伟.企业管理的文化阶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 谢洪明,王琪,葛志良.核心能力:组织文化和组织学习作用.南开管理评论, 2006, 9(4).

[3] 王晓晖.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差异与影响研究———基于广东地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样本相比较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7, 11.

[4] Wallach E J.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s: The CulturalMatc .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 1983(2): 29-35.

第8篇

一、家园共育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在多年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协调好家园关系是助力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教师和幼儿家长[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之间仍然经常发生矛盾。教师与家长之间教育观念的不同、家长对幼儿教师信任程度的差异、教师在幼儿教育问题上的权威意识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园关系的正常发展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共同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同幼儿园教师共同协力进行的教育工作。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都是家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教育观念引领下的家园共育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持、携手共进、互助共长,助力儿童成长的有效保障。

传统的家园关系包含两点:一是家长配合学校教师进行一些辅助工作,仅限于物质上对教师的支持;二是教师对家长的一种教育指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处于被动和次要的位置,这种关系拉远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也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家长的学识、素养、能力等已经超过了教师,因此,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多形式的家园共育途径。

二、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

相互依托、相互支持、携手共进、互助共长的家园关系是助力幼儿成长的核心。家园共育的实践途径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家长助教,借力家长特长优势,让教育活动丰富精彩

家长助教是由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及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计划安排,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别于以往的家长进园参观、家庭教育讲座等,真正地体现了家长主体性作用。与幼儿零距离的接触,既能加深家长跟幼儿间的情感交流,也能让家长亲身感受到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教师要了解班级每位家长的工作性质和特长,发挥家长的优势,例如班级每学期一次的社会拓展或者野外交流活动,我们可以邀请在旅行社工作或是做导游的家长,他们对本地区的地貌、人文、历史等非常熟悉,也具有丰富的组织经验,可以有效地组织探险、寻宝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事实表明,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秩序井然、倾听认真、参与积极、情感快乐。

二)家园助手,创新信息交流方式,让信息沟通多元有效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指出:“学校应当指导家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在实践中,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家园助手”项目。

家园助手是一本自制的小册子,其内容涵盖教育分享、亲子游戏、家园配合及调查问卷等方面。例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为了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春天的认识,教师请家长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带孩子到公园走走、看看,并以图文形式进行记录。同时针对家长提出的幼儿的教育问题,教师利用反馈栏进行回复和解答。

家园助手既是教师向家长寻求配合的手段,也是家长向教师询问孩子在园发展现状的载体。小册子里记录的是幼儿个性化的发展状况,因人因事而异是家园助手的显著特点,它也可以作为幼儿成长历程的个性特征印记。

三)家园共读,提升家园教育理解,让教育观念协同并进

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和教师作为向幼儿实施教育的直接操作者或协助者,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及本身所应具有的素养对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须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思想认识上与教师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让家园共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形成一个和谐共进的家园合作关系。为此,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家园共读”项目。

在“家园共读”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利用家长会及家园助手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当代幼儿教育思想,分享成功的教育经验;利用家长教育读书沙龙或者家庭教育讲座的机会,进行接龙式的即兴发言,让家长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想法和意见等。比如,向家长介绍了《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及《第56号教室》等文章和著作,让家长在学习别人成功教育经验的同时,反思自身的教育言行。

四)互助小组,家园合作携手共进,让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学识、能力、工作性质、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家长资源的不均衡性。家园共育是家长与教师相互协作的过程,仅仅依靠教师是很难有效完成教育任务的,为此,我们成立了班级互助小组。

互助小组可以使家长与发展水平相同的其他幼儿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商量和处理日常教育中发生的问题。借鉴别人成功的育儿经验,避免走弯路,这对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借助互助小组的形式,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和班级网络平台积极寻求有某方面资源优势的家长共同协助、群策群力,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互助小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为各种需要解决问题的家长提供帮助,使得班级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例如班级自然角和美术区的有机整合就是家园互助小组的创新之举。家长和教师一起设计方案、规划布局、收集材料,体现了家园共育的智慧,幼儿在自然化的区域环境中进行写生、创意美术等活动,情感和表现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家园共育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一)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参差不齐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家长在学前教育的认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幼儿进入幼儿园,教育就完全是教师的事情,与家长无关;有的家长不理解幼儿园安排的亲子作业,也不能用适合幼儿成长的方式去完成亲子作业;还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整天就是玩游戏,学不到科学知识。

二)家园共育的实践途径还需要进一步地 完善

家园共育的途径要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需要探索更多的人文化、个性化的方式开展家园共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家长的主动性,真正地了解家长的实际需要,采取恰当的、让家长乐于接受的措施来实施家园共育。

实践证明,家园共育是有效开展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教育观,进一步充实相关理论知识,要能把握家庭教育的精髓,还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家园共育的最大效力,使家园共育真正成为助力幼儿成长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等.学前教育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