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治理的方法

社会治理的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6 17:05: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治理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治理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社会 管理工具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把个人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以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系统规划和组织,有计划地建立起个人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可以持续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竞争力。

一、个人知识管理及其重要意义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念、方法论在个体中的应用。它需要收集、分类、存储、检索个人知识,是一种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

    Dorsey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Frand和Hixon认为:“它是一种概念框架,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我们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它还提供某种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性应用的东西的(个人)战略,并以此扩展我们的个人知识。Skyixne认为: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信息;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他知识活动;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经常评估/评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

    综上所述,个人知识管理是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信息,是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它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知识收集、整理、应用习惯

    随着所需管理知识资源内容的增多和类型的复杂,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系统地收集、加工、整理相关的专业知识资源,选取改变物质世界的知识,挖掘因做某事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技术、技巧和能力方面的知识,可以养成收集、分类、整理、加工和应用知识的良好习惯,使个人知识网络更加科学化、条理化。

    2.有利于提高个人工作绩效

    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库,快速搜索专家、专业机构、服务机构和资讯网站等个人知识网络,“知道谁能做的知识”和“知道哪里有的知识”,让思维得到最大的连续性,有效地提取、组织、利用所需专业知识资源,可以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提高个人实际工作的绩效。

    3.有利于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和竞争力

    通过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对个人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并对自己的重要知识行为、活动进行记录,有利于个人更好地认识、运用事物的规律、原理等知识,掌握“是什么的知识”和“为什么的知识”,帮助个人有效地运用个人拥有的经验知识实现可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升自己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

    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会涉及个人知识的获取、组织、加工、交流、评估、创新等。

    以下几种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高效率地整合自己的知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检索信息的方法

    检索信息时,首先要确定个人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技巧。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检索信息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很低的提问和倾听回答的技巧,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为充分掌握检索信息的技巧,个人有必要掌握搜索的概念、布尔逻辑等搜索的技能。

    2.评佑信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指个人必须能判断这种信息与自己遇到问题的相关程度。评估主要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及相关支持等方面来进行。可信度一般根据作者的可信度、质量保证依据、元信息等来判定。准确度可从时间界限、综合全面性、信息面向的对象及其使用目的、合理性等方面来确定。相关支持则是指信息文本的索引目录、参考文献等。

    3.组织信息的方法

    组织信息需要过滤无用和相关度不大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存储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有效组织信息的原则是:无论环境怎样,组织起来的信息应该便于有效的利用。这种方法会牵涉使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信息组织起来。在手工操作的环境中,可用文件夹、抽屉和其他方法来组织信息。在现代高科技环境中,可用电子文档、数据库和网页,或者用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来组织信息。

    4.分析信息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电子表格、统计软件、数据挖掘软件等提供了分析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模型的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5.表达信息的方法

    通过表达信息,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个人知识在交流、共享中得到升华。信息的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大部分工作应该围绕如何让他人理解、记忆、能与自己互动等来进行。  

6.保证信息的安全

    保证信息的安全涉及开发与应用各种保证信息的秘密、质量和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常用的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都是保证信息安全常用的方法。

    7.信息协同的方法

第2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重要职能。其中社会服务能力是近期一直被不断强调与强化的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也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风向标。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这样一个以应用技能为培养目标的学校群体来说尤其重要。“服务能力”是指一个服务系统提供服务的范围、深度与层次,通常被定义为系统的最大产出率(output rate)。对于高职来说,社会服务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随着对社会服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的提高,结合具体高职院校的办学特征、资源优势、主攻方向,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形式越来越多样,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实验设施设备资源、教学技术及培训资源、实习实训基地等良好的条件,为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培养(主要指员工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待业人员上岗及转岗培训等),人才供给(主要指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实时提供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技术供给(包括技术研发服务生产、技术服务与咨询)等社会服务性活动。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

1.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职前、职后、转岗培训的需求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加速,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与企业人员的交流和互动频繁,这些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政府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职业资格的持有率在职员当中要占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不会发给营业执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职业岗位培训方面做出更细致、更具体的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培育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工作。学院可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广泛地与社会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业合作,对企业员工及社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既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服务能力,又可解决社会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避免企业由于培训需要而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2.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需求

由于所处地域、社会经济、人文环境、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结构等的差别,不同的高职院校正在探索符合自身办学特点与能力的社会服务模式。不管处于何种社会环境,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需求都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向之一。高职院校实验人员、科研人员应实行开放、流动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使下游企业可以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必要时可与上游单位及下游企业针对某一项成果签订有关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建立互惠互利的开放合作机制。随着社会服务的深入进行,可根据国家现行关于技术转让、专利保护、知识产权等规定,建立市场导向和科研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科技水平均能提高的良性循环驱动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合于规模生产的共性与关键技术,融入社会经济效益大循环圈和企业经济小循环圈。吸收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成果进行后续产业化研究,将成果或技术不断转入相应的企业,保持企业优势和活力,使之始终处于行业的领跑地位,同时又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够软着陆,更加贴近民生,避免出现技术创新与开发都是纸上谈兵的状态,让创新不再是一纸论文。

3.以社会实践基地为抓手,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场地等条件是高职专业教育的特色硬件支撑,也是高职院校优于本科教育的有力证明,更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学生的专业教学硬件建设与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硬件设施统筹安排,有机结合,教学、服务两不误,才是一个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努力做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坚持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培训、鉴定,建立“生产型”、“产学结合型”、“教研结合型”校内实训基地;依据“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建立“共用型”校内外实习基地,在充分保障学生课业内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为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咨询服务和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良好平台。[1]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专业方向不同,使得其社会服务内容不同、服务方向不同、服务深度不同,因此,不同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要进行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够为社会进行实实在在的服务。

1.正确选择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的选择是高职院校在进行社会服务时必须面对的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避开高、大、上的企业类型,针对小、微、新的中小型企业,切实对企业起到帮助作用,不做为了搭名牌企业的顺风车,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到头来不仅影响到正常教学,还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得不偿失。

2.正确选择服务领域

服务领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行业范围。高职院校在进行社会服务时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特长选择服务领域,做到避短扬长,发扬自己学校的优势专业,避开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领域,争取做到社会服务的有效性。

3.正确选择服务形式

服务形式的选择决定着社会服务的深度,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时应避免流于表面,尽量达成实质性合作,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行业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认可,吸引更多的企业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为今后的持续合作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

四、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促进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基本职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保证学院的科学持续发展。

1.教师服务企业

教师能否顺利、有效地为企业进行服务,使企业对于教师产生信任与依赖,很大程度取决于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应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合作内容,根据合作计划,制定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相关配套政策,同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状况下给教师足够的自由度以保证能够进行良好的服务。制定政策时要本着促成合作的态度,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一致化。先合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任何一件事情开始是最重要的,没有开始就永远没有问题,所以有问题不可怕,只要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就可以。

2.专业服务产业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起着“普及教育”的作用,学生的层次与素质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提高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又要求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建设的同时,应该与社会产业服务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在专业建设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学内容的设计、实验实训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需要始终围绕经过调研确定的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来开展;同时,专业建设必须由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2]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实验实训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与社会产业服务能力建设相统一。

3.学校服务社会

社会服务不能是空中楼阁、无本求木。[3]无论是学校的设施设备还是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既是一种教学资源,又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行业的引导与指导,总结历史与传统的经验,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与市场相协调、与地方接轨,这样就会激发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活力。因此,学校要主动寻求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契机,建立灵活的专业动态调控机制,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对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引导并促进教师关注产业发展、把握行业脉博、紧跟专业前沿、充分发挥好教学仪器与设施设备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增强社会服务的活力。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社会 提升 能力

职业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我省高职院校61所,在校生54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4.2%。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职业特色更加鲜明。但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结构质量不合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种种问题,还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1.1 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其一,政府统筹管理不够。政府、社会、学校、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各自为政,削弱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二,《职业教育法》约束不强,执法不力。其三,职业教育科研力量薄弱,难以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地科研保障;其四,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制约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1.2 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产业升级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技术性岗位空缺,从南到北蔓延的技工荒需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来填补。可目前职业教育却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模式落后等原因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存在的怪现象。

1.3 招生难与上学难并存。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已经日益显现。有的学校、有的专业教师比学生还多,教学资源闲置,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浪费。可同时,大量的农村孩子上不了学,初中毕业后进入社会,成为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的弱势群体。

2 我省、我市“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具体内容包括:实施“四个一”战略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城乡一体化进程,强化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建设等等。张家口市“十二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和建设强市名城的关键时期。旅游服务、新型能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三大成长性产业是张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我省我市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必然需要数量庞大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如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成效,也会成为制约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3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3.1 以服务为宗旨,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职业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与需求对接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职业院校只有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紧紧围绕支柱产业发展,打造服务特色,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从而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

3.2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把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作为办学的第一目标,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模式,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第一效益。工学结合、校企联合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行业、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职业院校应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办学特色,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大元素,坚持走“校企合作一体化”的办学之路,采用“工学交替式”、“双证互促式”、“订单式”、“校企双向介入式”、“顶岗实习”等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构建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3.3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市场、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照抄照搬、简单模仿、形式主义的现象十分严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到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相匹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从而达到课程设置从企业需要出发、从关键职业能力出发、从关键技术和最新工艺出发。首先,根据岗位职责和专业技术发展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合格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从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第三,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重构和教学设计,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1]。

3.4 以增强实践能力为方向,突破实训体系建设。立足地方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换代,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建设,切实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问题。学校要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或者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具有企业文化的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或者学校将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放到企业,由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将企业真实的场所作为“教室”,让学生“边学边做、理实一体”,实现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提高职业院校的初次就业率,保持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5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传统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论高低,这不符合职业教育的需求。行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一方面要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更要考查学生心理素质、职业兴趣、个性特征、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企业在关注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劳动态度等综合能

力[2]。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要考虑企业用人标准,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考核其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安全规范操作、团队合作等。同时,学校与企业积极沟通,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

3.6 加快“双师型”队伍培养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一方面,通过参加培训、到企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训指导能力,加快培养一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秀学科专业带头人;另一方面,结合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制定优惠政策,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邢平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助推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j].2010,8.

第4篇

>>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妨害公务犯罪的防控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社区管理创新探析 试论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城市宗教工作新思路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不诉帮教机制初探 论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心理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社团组织发展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高校平安文化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政务微博实践探索 主题: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城市智能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新路径 浅析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培养大学生安全责任观的对策 法学视野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社会治理创新视野下的社会救助 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婚外情研究 能动司法视野下的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论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律师文化建设 信息化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群众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行政法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论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视野下的财产公示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例如企业内部集资建房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家琛:《刑法(分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1月版。

[2]刘宪权、卢勤忠:《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毛玲玲:《金融犯罪的新态势和刑法应对》,载《法学》,2009年第7期。

[4][德]哈塞莫尔:《面对各种新型犯罪的刑法》,冯军译,载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编《明德刑法学名家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张维迎:《作为激励机制的法律》,载《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刘燕:《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载《法学家》2004年第三期。

[7]曹莉薇:《金融犯罪的刑法学思考》,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提交。

[8]周文天:《资金链断裂频现 温州急救中小企业》,新华网2011年10月10日,http:///fortune/2011-10/10/c_122134550.htm。

[9]李祎征:《对民间集资行为的法律监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提交。

[10]陈鹏:《非法集资法律规制透析》,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提交。

第5篇

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处理原则。

法律效果是通过法院的执法活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衡量法律效果如何,主要看法律作用的结果能否达到法律的预期目标。社会效果是通过法院的审判和执行活动,使法的本质特征得以体现,法的秩序、自由、正义、效益等基本价值得以实现,从而使执法的结果得到社会的公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都依赖于法院的执法活动得以现实,法院的执法活动是展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平台。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统一的,互为因果关系和互相包含的。因为社会效果即法的价值的实现,是立法的依据和驱动力,法律效果的实现,导致法的价值即社会效果的实现。因此,一个正确的裁判既要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应该有良好的法律效果。任何两个效果相背离的裁判,都将是错误的裁判。正如肖扬院长所说的,损害法律效果的社会效果,实际上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也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和支持。

然而,法律是稳定的,社会是发展的。法律与社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法律对社会关系只是一般调整,而不是具体调整。法律既不可能无所不包,立法者也不可能预见到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加之成文法的滞后性等等,使得任何法律都存在缺漏和盲区。因此,法律在反映社会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法官的职责和智慧是把两者有效地统一起来,在执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立法本意、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则,体现法的公正价值,遵循社会效果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处理原则通常有以下三点:

(一)依法裁判,确保司法公正。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是人民法院裁判的依据。公正既是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对裁判结果的追求,同时,又是社会对司法活动及其结果的一种评价,因此,公正具有法律标准和社会标准。坚持法律标准,符合社会标准,是人民法院追求司法公正的最高标准、最高境界。作为一名法官,要做到裁判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低标准。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裁判只有代表社会正义,反映社会主流,体现多数群众的意愿,才能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是追求司法公正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提高办案效率,维护法律尊严。效率问题,是肖扬院长提出的新世纪法院工作的重要主题。审判工作效率不仅反映了法律对法院审判期限的要求,更以其丰富的内涵反映出社会对法院裁判及时性的渴望。迟来的公正就是不公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树立“时间就是效益”的观念。很多当事人有“官司打得起,拖不起”的想法,反映出当事人对办案效率的期望。案件不能及时审判,会给当事人增加不必要的诉讼负担,案件不能及时审判,就是对当事人的不公正,案件不能及时审判,就会损害法律的尊严。追求司法效率与追求司法公正是一致的,法官判案如果不讲效率,即使最终依法作出合情合理的判决,社会对裁判的评价也会降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亦难以统一。

(三)树立全局观念,维护大局利益。审判工作必须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法院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开展审判工作,才不至于迷失政治方向,才能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我们要充分认识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努力提高为大局服务的自觉性与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法院的调节、保护、规范等审判职能作用,有效运用司法手段,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审理和执行城市房屋拆迁案件如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一)把司法为民作为检验“两个效果”的标尺。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开展各项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两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司法为民这一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人民法院审理和执行房屋拆迁行政案件,其法律依据是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地方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房屋拆迁管理自今尚未立法。法院在适用法律和具体操作方面存在诸多疑惑和分歧,为此,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底开始起草关于审理房屋拆迁案件的司法解释,但是,终因房屋拆迁案件情况复杂,司法解释至今尚未出台。法院在这样的一个执法环境和条件下,审理和执行拆迁案件,在法律规定不具体、不明确、有冲突的情况下,应当注重社会效果,力争将“两个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孤立办案,机械执法。应该把是否真正做到司法为民作为衡量案件质量的标准,作为检验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标尺。

(二)树立正确的审判观念,实现“两个效果”的统一。行政审判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行政机关的非法侵害,行政审判的宗旨是保障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因此,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必须把维护公民权利放在第一位来考虑。2003年,我院受理了原告徐某诉被告宣城市建设委员会拆迁裁决一案,经审查,宣城市建设委员会对徐某要求原地回迁、回迁安置价位、附属物补偿等问题没有予以裁决或裁决有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损害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法院遂判决撤销了宣城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补偿安置部分的决定。经统计,我院判决结案的房屋拆迁案件中,撤销或改变被告不合法行政决定的案件占60%。通过裁判,保护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缓解了行政机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情绪,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改善了干群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发挥审判为经济发展、城市改造服务的职能作用,保障良好社会效果的实现。现行法律着眼公正的较多,考虑效率的相对较少。在审理房屋拆迁行政案件中,法律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拆迁裁决的期限,为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后提出。房屋拆迁案件一般时间要求紧,如果少数被拆迁人不拆除房屋,将会影响城市建设,也给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法院在处理行政机关或权利人申请先予执行的问题上,应坚持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2001年,我院受理了原告沈某诉被告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拆迁裁决一案,被告因征用土地曾与原告产生过矛盾,原告对被告的工作产生了抵促情绪,因而拒绝执行拆迁裁决,由于原告一户房屋未拆除,严重影响了我市“二环路”的建设进度,法院根据被告要求先予执行的申请,对原告的房屋进行证据保全后,依法强制拆除了原告的房屋及附属物,从而使“二环路”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了城市改造的良性循环,法院的执法活动保护了公共利益,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核心价值观;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234-02

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首次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概念。

针对这两个论题,学术界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通过CNKI检索发现:学术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探索“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第一,凝练与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方法论探讨(寇东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左亚文《理论月刊》2013;韩震《红旗文稿》2012)。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概括(田心铭《红旗文稿》2012;梅荣政《红旗文稿》2012)。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诠释(陈先达《与现实》2011;王学俭《理论探讨》2013;韩震《红旗文稿》2012)。第四,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路径探索(范玉刚《湖南社会科学》2013;周文彰《前线》2013;施惠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

纵观国内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研究层面。而从社会学出发,探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治理的研究不足。龚群《以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旗文稿》2012)借鉴社会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概括做了方法论探索;这对本论题所要开展的跨学科研究有一定启示意义。但是其文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内涵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分析相对不足。韩冬雪《政治合法性视域下的中国社会管理内涵探究》(《理论探讨》2013)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直接论及了社会治理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与价值追求,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具体化路径与方法,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功能研究相对不足。这都为当前的研究预留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空间。

其实,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交换理论学派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借鉴社会交换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明晰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推进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作用对于当前推进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治理型的社会管理与传统的“统治”型的社会管理存在本质区别。社会治理中行使公权力的主体不再仅限于政府和国家。如皮埃尔・塞纳克伦斯指出的:“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1]。社会治理的主体呈多元化,打破了国家和政府对公共管理权的垄断,他们只是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众多权力中的一个,多元治理主体集体行动的“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1]。社会治理的协商性民主取代了统治下的强制性规范。社会治理权力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的民主化趋势直接决定了公权力运行向度的改变。“统治”是国家和政府依靠自身的政治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强力推行自上而下单向度“硬”管理。社会“治理”则是多元化主体(国家、社会、个人)在协商性民主的平等互动中采取合作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软”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民主协商、平等合作成为现代社会治理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在现代化转型期,身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的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基于民主协商的多方利益博弈如何以最低的谈判成本和最高效的方式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共识,成为社会治理的所面临关键问题。

第7篇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走向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走向

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走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经济体制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目前社会中以市场经济为发展方向,市场经济体制引导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二,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不仅如此国家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乡村向城镇化转变。其三,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推广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强的助力。信息化在当前社会中的位置尤为重要。其四,法治化社会治理方式愈发规范,此前中国社会的法制化相对薄弱,如今依法治国成为主要发展战略。

(二)主要特点

中国社会的转型相对其他国家而言难度更大,主要是因为中国基本国情较为复杂,在人口方面、社会资源以及经济背景等方面都有着特殊性。社会转型需要兼顾上述这些因素,社会转型才具有意义。

中国社会转型表现出来的第一个特点为:社会转型是在政府以及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才得以实现的。中国社会转型与其他社会转型的主要差距体现在,国际上的国家社会转型动力来自于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日渐成熟,社会转型也由此实现。但是中国社会的转型单单依靠市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中国政府出面进行宏观调控。社会转型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如人口基数、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是市场无法独立主导的,因此需要中国政府进行干预。

中国社会转型中呈现出来的另一特点转型存在不均衡性。社会转型需要一定的基础和过程,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举措。根据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各个地区在同一时间进行转型存在较大的困难,只能以经济形势发展较好的地区作为示范,逐步带动其他地区实现转型。因而中国社会转型具有不均衡性。

二、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

(一)综合治理的领导体系基本形成

90年代之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由各个地方政府来实施,治理的力度不足,因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效果并不明显。尽管如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90年代之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国务院为此建立的专门的指导小组,并明确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体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同时是整个国家的责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体系主要有三层,第一层是地方政府以及政府以下所设立的治安管理部门,该领导体系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键,是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阵地[1]。第二层领导体系是由社会团体所发起的领导小组,这层领导体系仍然是在政府的领导下落实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第三层领导体系则是以中央政府为首建立的领导体系,该领导体系的作用是统筹社会治安治理方针,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式。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地位不断提升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地位随着领导体系的确定,其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此前国家将发展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较为忽略,因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作用难以体现出来[2]。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失范现象日益严重,此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中央政府所关注,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依法治国都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前提。该工作的落实可以解决社会当中的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为经济的发展以及依法治国创造有利的条件。不仅如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效果已经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执行力以及地方政府管理层的绩效考核当中。该工作的落实效果直接影响地区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管理人员的升迁。此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的权威性也在逐步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具有检查监督权以及考核评标权。也就是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可以对地方政府社会治安治理效果做出评定,该评定结果直接影响地方政府或者地方政府人员的发展前途。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地位不断提升。

(三)社会综合治理的作用日益明显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有序地进行着,解决了转型时期社会当中存在的违法事件,保证社会转型不被社会中不利因素所影响。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事件,但是从不和谐事件的数量上来看,相对国外其他国家而言,数量相对较少。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上分析,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不和谐案件对社会的稳定影响较低。如,爆炸、杀人等类似事件在中国社会当中出现的较少。由此可见,中国社会综合治理起到的作用日益明显。

三、转型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增大

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增大主要体现在以下?赘龇矫妫浩湟唬?社会治安管理的范围相对初期不断扩大,管理的内容、事项也逐渐增多。尤其在国家政府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国家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对社会治安的治理效果要求也随之提升[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仅需要在治理的效率方面满足政府的要求,同时治理的效果也需要满足国家的要求。社会转型时期,必然有较多的社会居民面临工作调整,流动人口以及社会失业人口的增多,社会中不法案件有会随之增多。此外中国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型,高科技犯罪增多,部分社会民众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施犯罪。社会治安管理需要对此类的案件的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不然无法高效的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二)社会示失范现象日益突出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势必会影响到部分民众的基本权益,并且存在部分社会民众对经济体制改革不认可,导致社会当中失范现象日益严重。部分社会居民不受规范约束,凭个人的己见处事事情,导致社会制度日益混乱。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对居民的思想以及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民众的思想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如此社会当中的消极因素也会对这部分居民产生影响。其后果是部分居民的观念扭曲,以利益为先,忽视道德规范,由此导致社会当中的不法现象日益增多。

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的建议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治安管理部门若想提升综合治理效果,需要在管理理念以及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社会治安治理观念。为此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应对近年来发生的违法案例类型进行分析,了解目前违法案件的方向,应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除此之外,在现有的治理方法方面进行创新,采取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治理方法[6]。不仅需要对违法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同时也需要根据违法人员的特点,对其实施教育,使其能够在思想上加以转变,如此可以降低社会中不法事件的发生几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还需要提升治理人员的治理能力。

(二)构建立体的治安防控体系

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需要从防控体系方面进行加强,从巡防、联防、群防等方面逐项加强。在巡防方面加强巡防的频率以及巡防的人数,不仅如此还应24小时不间断的开展巡防工作,力求在任何时间都能够看到巡防的人员,同时巡防的地点范围应需要扩大,明确巡防的路线,将巡防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巡防人员身上。在联防方面,应确保治安信息的联通、治安情况的联通,提升监控技术联网。在群防方面,应着重发展社会民众的力量,依靠社会民众提供的信息提升治理效率。

第8篇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大胆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制度和实践模式,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达川的创新性实践,既彰显了我国优秀政治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当代意义,又以本土化的方式体现了当代社会治理的一般理念。

积极引导群众有序而积极地参与社会治理,是群众工作方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创新性实践。达川的社会治理模式,一方面,强调在重大项目决策、重大社会事项的处置上,向广大群众公布信息,引导群众参与听证、讨论和决策;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引导群众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让群众自觉构筑公序良俗。

同时,达川区充分认识和发挥各种社会组织作为新的社会共同体的社会协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达川逐渐形成以行业协会等为基本形式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本身就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创新性地引导它们参与广泛的社会治理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达川在工作中,引入律师作为第三方,大大提高了工作的透明性和效率。市律师协会和律师工作者协会长期免费的法律服务,对提高达川社会法治的水准起了重要的作用。引导本地的大学为社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积极有效地推进了社区文明建设。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其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对于行业以及其他社会过程的自律性规范作用,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达川的社会治理创新,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动实践。达川的成功说明在当代社会治理方式方法的探索中,仍然不能遗忘、不能忽视,更不能否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并得到充分检验证明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只有坚持了正确的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才能正确地处理干部与群众、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树立政府的权威,保证制度和政策在实践中的有效性。我们也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社会历史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走群众路线就必然要求各级政府的行为必须立足于群众。只有当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根本的动力机制和根本的价值追求时,这样的社会治理才能葆有创新的活力。

责编/刘小溪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