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6 17:05: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污染应急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石油化工 污染 环境保护 措施
石油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产业之一,然而该产业的生产过程及主要产品的后续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众所周知,石油化工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量很大,危害人类生活和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应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建立一个绿色化工,绿色地球的理念。
1、石油化工对环境的几方面的污染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
(1)石化行业的废水主要有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含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废水组成,其含有油、氨、盐和酚等污染物,成分非常复杂,排放量大,处理难度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给水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2)石油化工废气按生产行业可分为石油炼制废气、石油化工废气、合成纤维废气和石油化肥废气。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装置复杂,治理设施各异,在石油的提炼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热量,所以会排除大量的气体,含硫量较大,造成大气的污染。
(3)石油化工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酸渣、碱渣、白土渣、盐泥、污泥等,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从而污染土地。而石化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也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虽有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作用,对环境造成污染。
(4)随着石油化工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大型设备和一些大功率机组的应用,使噪声的辐射强度相应增大。石油化工产生的噪声有:火炬噪声、冷却塔噪声、电动机噪声、放空噪声、管道噪声、调节阀噪声、泵噪声等等。
2、对污染物采取的治理及综合利用
2.1 对废水的治理
(1)建立健全科学的用水排水制度,建立无害型的生产工艺,压缩装置排污量,减少污水处理的负荷,优选工艺流程,选择加氢工艺,减少以至取消碱洗和水洗,优化工艺操作,降低蒸汽、软化水用量、加强凝结水的回收和利用,优选换热流程,取消直流冷却水,提高循环水利用率。
(2)严格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搞好预处理或局部处理,回收有用物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搞好“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合理划分排水系统;加强废水的末端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2.2 对废气的处理
减少石化工业废气污染,根本的措施是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先进生产工艺;改进设备,提高机泵设备和管道设备的密闭性;积极开展废弃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对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酸性废气的处理办法是:利用克劳斯反应机理将还有硫污水气体和含硫污水气体的酸性气体中的硫转化为硫磺。还可以采用采用高烟囱扩散的办法,可以使大气污染物质按预测浓度有组织地排放到高空,向更大的范围扩散、稀释,以减轻局部地区的污染。
2.3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目前石油化工固体废弃物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但也存在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硫酸酸化碱渣,并回收环烷酸、粗酚,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酸化条件难以控制。用二氧化碳中和去处理碱渣,并回收环烷酸、粗酚,易产生乳化现象,粗酚和环烷酸难于分离出来,此时需加热破乳,以致操作过程变得复杂化。
(2)碱渣中和法,回收利用酸渣,生产硫酸钠,工艺成熟,但产品带油,有异味。氨水中和酸渣生产硫铵,反应过程的尾气会污染大气。
2.4 降低噪声的措施
(1)严格控制引进装置或设备的噪声水平,在引进国外或成套生产装置时,不但要重视其工艺技术的先进性,还要考虑其噪声状况及其控制水平,并结合我国情况对其提出要求;工程设计中,提高噪声控制设计水平,对特殊声源要进行特殊的噪声控制工程设计,压缩污染源;
(2)从声音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污染:在空气传播途径中采取隔声措施,在其传播途径中,采取隔声、消音、减振、使用吸音材料等措施。
3、对生产装置的更新及生产工艺的改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改变,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油化工行业也不例外。在石油的开采中,我们运用更好的表面活性剂,使石油更容易分离,从而在减小石油开采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石油的开采量。同时还可以采用微生物采油法,向油藏注入合适的菌种及营养物,使菌株在油藏中繁殖,代谢石油,产生气体或活性物质,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以提高石油采收率。
4、深入推行石油石化企业中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人们在环境保护战略上改变过去被动反应为主动预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它对各个生产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生产过程,要求节约资源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和落后的工艺及设备,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排放数量、毒性和污染浓度;对产品要减少从原材料到取得产品及最终处理的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设计和实践中。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特殊性所决定了清洁生产在该类企业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又具有:事故不可控,污染已发生;事故对环境的危害严重;发生污染治理困难。这决定了清洁生产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开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实行清洁生产对企业来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
5、结语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也是越来越重,在还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的时候,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环保意思,自觉担负主人翁,节约资源,提高现场检查频次,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采取有效的手段,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污染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对于石油化工,还有很多技术需要我们的开发,但是这条路任重道远。让石化、环境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延山等.石油微生物采油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2]姚庆华.浅谈石油化工装置的环保设计.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8年.
[3]石油石化环境保护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
一、指导思想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控制和处置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规范和强化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系统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目标,以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为重点,逐步完善工业园区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建立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系统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工业园区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包括:
(一)工业园区内企业生产过程中因人为或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社会原因)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尾矿库、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电磁辐射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
(二)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
(三)工业园区内企业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
(四)工业园区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五)其它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
三、组织机构
(一)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工矿区管理委员会成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任孙成宁同志任组长,副主任陈继平、张洪瑚任副组长。园区内各企业为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应急领导小组设应急现场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实际需要,可下设若干应急小组。
主要职责是:
(1)宣传学习上级有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指示精神。
(2)负责受理园区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报告,调查事故原因、污染源性质及发展过程,随时掌握有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情报信息和事态变化情况,作出应急处置措施反应。
(3)向县政府报告园区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
(4)负责工业园区与周边村、组之间;园区内厂际之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协调工作。
(5)负责有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工作进展情况,信息联络、传达、报送、新闻等工作。
(6)负责协调和解决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设备、车辆、物资等。
(7)积极协调组织园区内重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的现场监察、监测及处理。
(8)应急处置的其他工作。
(二)技术专家组及职责
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时报(商)请市、县环保局污染控制科(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队等相关人员组成技术专家组,对应急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对污染物的现场快速定性分析,对环境污染物的性质、危害程度做出准确的认定,为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职责是:
(1)及时进入现场,根据危害程度及范围、地形、气象等情况,提出科学的应急处置措施及建议。
(2)尽快弄清污染事故种类、性质,污染物数量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等第一手资料,及时提出人员撤离、隔离和警戒工作的范围及处置方案。
(3)实施污染跟踪监测,直至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解除,及时将处理过程、情况和数据报指挥部。
(4)按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程度认定事故等级,提出环境恢复、生态修复建议措施。
(5)应急处理的其它任务。
四、基本原则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二)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断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小污染范围。
(三)以事实为依据,重视证据、重视技术手段,防止主观臆断。
(四)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
(五)明确自身职责,妥善协调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关系。
五、处置程序
(一)迅速报告
接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报告后,值班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对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经认定后及时向县政府和县环境保护局报告。
(二)快速出击
接到指令后,应急现场指挥部率各应急小组携带环境应急专用设备,明确途中联络方法,灵活果断地处置开进途中情况,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或应急区域。
(三)现场控制
应急处置小组到达现场后,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现场、划定紧急隔离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制定紧急处置措施,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物扩散。
(四)现场调查
应急处置小组应迅速展开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影响程度等;并负责与环保、安监、公安、消防等单位协调,共同进行现场勘验工作。
(五)现场报告
各应急小组将现场调查情况、应急监测数据和现场处置情况,及时报告应急现场指挥部。
应急现场指挥部按6小时速报、12小时初报、24小时确报的要求,负责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态情况。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件影响范围、程度,决定是否增设有关专家、人员、设备、物资前往现场增援。
(六)污染处置
各应急小组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迅速联合当地乡(镇)政府和环境监察人员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保护区、水流域、地形)和人员反应作初步调查,并参考专家意见,向应急现场指挥部提出污染处置方案。
六、后勤保障
(一)通信保障
(1)应急启动时的通信保障。应急通知下达与接收以有线通信为主,利用办公电话,实现应急信息快速传输。在外应急人员的联络以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为主,确保应急通知快速下达。
(2)开进中的通信保障。以无线通信为主。应急指令的下达与接收,事故现场应急信息的通报与反馈,主要利用移动通讯。
(3)处置中的通信保障。采取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相结合的方式,以无线通信为主。指挥部(或应急办)可利用现场临时架设开通有线电话指挥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实现上情下达;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移动电话,辅以运动通信,实现信息交流。
(二)运输保障
运输的确认和调度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平时应急车辆须保证100公里以上的行车用油。开进中根据实际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交通等勤务保障。
(三)其他保障
(1)医疗保障。应急过程中如出现人员中毒或受伤,就近送至医院救治或及时与医疗单位联系,组织现场救治,也可送至现场指挥部指定的医院、医疗单位救治。应急终止后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转院或继续治疗。
(2)生活保障。由应急领导小组拟定具体计划统一组织实施。
七、领导小组:
组长:(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管委会副主任)
(管委会副主任)
成员:(管委会办公室主任)
成员单位:园区内各企业负责人为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人。
八、应急电话:
工矿区管理委员会
县环境保护局
县公安局
一、适用范围
发生在本公司以内及其周边的污染物排放,交通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等因素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时,启用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
公司特成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李斌担任,副组长由副总经理李兴勇担任、组员由各部门领导组成。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加环境污染事故的排险、减害工作;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处置、具体做出排险减害(救助)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报告制度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作出适当的认定:
(1)凡属轻微环境染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补漏,及时清理污染源;
(2)凡属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除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外,应立即向县应急办及县相应主管部门报告。
四、本预案的实施
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或即将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或即将受到严重危害,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可能造成社会不良影响时,实施本应急处理预案。其做法如下:
1、接到事发报告后,立即组织小组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断,同时报告县应急办及相应主管部门。
2、事故第一时间内除组织抢救外,应如实报告县应急办及相应主管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主要污染物以及危害程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污染源的处理。
3、对有可能污染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检查,防患于未然。
4、对发生有毒物质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人员撤离。
5、查明原因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及当事人共同拟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措施。
6、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措施确定后,立即组织人员实施。
关键词:环境污染 监测体系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45-01
陆续发生的松花江污染、北江镉污染、云南曲靖铬渣污染等环境污染事件,不同程度地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同时对如何正确、及时、有效处置环境污染突发事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环境污染事件的特点及危害
环境污染事件根据事故发生原因、污染物主要性质,有多种表现形式,由于其具有突法性,在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产生方式、污染物排放方式及途径、排放种类、数量、浓度等均难以预料的,所以具有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处置和恢复的艰巨性。瞬时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引发了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可能对对环境局部造成污染破坏,事故发生区域环境内的空气质量、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而给人群的身体、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 基层环境应急监测在环境污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
环境应急监测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是环境管理部门掌握环境污染种类、污染物浓度、范围、极其动态发展趋势的技术支撑和主要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初步掌握污染物类别
应急监测人员通过对事故现场勘察,确定事故范围,采用先进的现场仪器可初步定性污染物种类,半定量确定污染物浓度,能迅速形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初步分析结果。为现场应急指挥争取时间,掌握污染物性质,控制污染发展趋势提供了技术支持。
2.2 及时掌握现场状况
应急监测通过以污染事故发生地及其附近为主,注重对人群和敏感区的影响,考虑对地表水径流、地下水、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合理布设参照点、监控点,采集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以了解污染发生地环境状况、污染程度和范围。为现场应急指挥掌握现场污染物状况,采取必要得当的措施提供了数据保障。
2.3 配合现场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配合环境监察对事故地进行现场取证、取样,为环境管理后期采取正确的处置手段提供依据。
2.4 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
应急监测对污染物进行事故中、事故后跟踪分析,并根据事故发展状况应急监测快报,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应急的指挥中心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反应提供信息保障。
3 基层环境应急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
3.1 缺乏足够的重视
基层环境监测人员少、工作多、任务重,开展必须的监测领域工作就显的力不从心,环境应急监测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3.2 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
近年来,基层环境监测站在能力的建设上逐渐加大了力度,但是在应急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因而缺乏现场必须的应急仪器、设备等硬件保障措施,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置能力明显不足。
3.3 缺乏完善的应急监测体系
基层应急监测工作没有具体详细的监测体系机制做指导,万一出现了应急事故,大多数凭经验、凭判断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可能会出现应急处置不及时、信息反馈不及时、后勤保障未跟上等环节纰漏。
3.4 缺乏必要的环境风险识别
由于对本区域内存在的或外来的环境风险因素不了解,出现突发事件会显得非常被动,情况复杂时更难以识别。
4 基层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
4.1 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基层环境监测站要充分认识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责,开展环境应急监测规范文件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目的、要求、原则、实施方案、设备操作等内容的深入学习,增强监测人员对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紧迫性的认识。
4.2 加大应急能力建设力度
争取多方面资金投入,采购必备应急监测现场仪器设备,开展应急监测人员技术培训,使每位队员熟练掌握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做到训练有素,有备无患,切实提高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
4.3 建立完善的基层环境应急体系
(1)制定本地应急监测工作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监测体系中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分工和职责,形成合力,运行有效的应急监测程序。
(2)参照环境监测相关技术规范和国家应急监测相关规程,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应急监测技术规范,重点加强现场快速分析手段及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完善应急监测技术支持系统。
(3)编制环境应急监测计划。针对区域内存在环境风险因子,并根据事故现场可能出现的特定污染因子,编制完善地监测计划,包括从接受应急任务开始、准备工作、现场监测布点、采集样品、实验室分析及内部质量控制、报告编制与提交、应急程序终止等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
(4)充分运用现代通讯保障手段,及时、准确、快速传输应急数据信息。
(5)通过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落实组织、人员、设备、资金、技术、后勤等项具体措施,建设反应迅速、高效的应急监测队伍,确保发生污染事故时有兵可用、有兵能用。
4.4 建立区域环境风险识别体系
基层环境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区域内存在的具有潜在环境风险特征的行业的定期排查,重要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的定期调查,并建立具体的防范措施、制定相关的应急监测预案,相关信息档案,以准确预警、安全防范环境风险。
综上所述,基层环境监测站要以加大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为抓手,加强人员培训,逐步建立确实可行的应急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反应能力,不断为环境管理处置应急污染事故提供及时、可靠、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环境监测;现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43-02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最大的特点在于突发性和危害性。由于事发突然、危害强度大,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直接后果。对社会安定也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够在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及时了解污染事故进展,进而采取正确的处置手段来化解环境污染和降低损失。因此,加快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建设,提高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的应变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 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十年来,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监测能力逐步提高。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同时,环境监测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将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需要。为此,2008年为确保“十一五”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环境保护部编制了《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以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为重点,统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核与辐射、环境科研、环境信息与统计、环境宣教等各个领域。该规划是我国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自身建设规划,为建立科学、国际一流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该规划确定的13项建设任务包括: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提高应急监测能力、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提高核与辐射监管水平、加强固体废物监管能力、提高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改善国家级环保机构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整合建设重大科研平台、推进环境宣教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
今年4月刚刚《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并对明确环境监测发展方向,提升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强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意义重大。该规划从国家环境保护任务与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出发,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统领,以科学监测为主题,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主线,坚持创新环境监测工作思路,提出了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确定了强化监督考核、加强监测评估、提升整体水平三项主要任务,实施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运行保障、人才队伍三大重点工程,基本实现“三个说清”和“市县能监测、省市能应急、国家能预警”的目标;明确了法规制度、体制机制、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和科研支撑五大保障措施。本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事业的科学发展,满足政府环境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需要。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形成了环境监测体系,具备了很强的监测能力。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的职能主要是监测所在辖区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配合相关的环境部门进行建设项目的验收等。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建设中由于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上的欠缺,导致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必将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尤其农民生活、生产方式转型缓慢,农村建设中面临着严峻的新旧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且往往农民成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最严重的直接受害者。因此环境应急监测在农村建设污染事故中的应急处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环境监测能力最多只覆盖到县(县城镇),现有的农村环境监测统计极其缺乏,因此建立先进的农村建设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及时有效处理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事故的首要环节。
3 加快农村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对策
农村环境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涉及国家食品与生态安全。随着我国各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些新旧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使农村环境保护日益紧迫,并制约着农村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农村建设中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除了采取建立事前污染责任保险金制度,推行“绿色保险”等综合策略外,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3.1 编写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
应急预警制度包括事件的初步调查和初步评估两个方面的内容。应对建设中的新城镇各类重大环境风险源进行全面调查,筛选出对环境构成主要危害的重点污染物。建立重点危险源档案库和查询系统。确立一批高风险企业和地点作为优先监测目标,密切关注风险变化,动态调整监测预案。
3.2 组建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网络
环境监测部门要根据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和监测站内部资源的现状组建符合需要的高效应急监测网络,确定组织机构、界定工作小组、明确职能职责,形成有机整体,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具体实施应急监测的工作小组按分工可包括指挥协调、现场监测、实验分析、技术支援、报告评价、后勤保障等。
3.3 建立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制度
建立各项应急监测、预警监测制度,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重点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现场监测程序和对应实验室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应急状态下的监测分析质量。结合环境质量的监视性监测和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建立感觉灵敏、反应快速的预警监测机制,及时跟踪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加强监测成果的分析评估,主动发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隐患,做好应急响应。
3.4 配备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设备
购置提高实验室分析效率、扩增实验室分析项目、提升现场监测水平、提高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包括:实验室仪器、现场监测设备、应急监测车、个人防护设备、其它辅助设备等。由于应急现场在通讯、信息传输、现场调查工作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应合理配备一些必要的辅助设备,如防爆型对讲设备、激光测距仪、支持现场上网检索信息的手提电脑等。
3.5 收集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信息
多方收集环境污染事故的监测方法、监测标准及事故的处理处置技术的有关信息,汇总各种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动植物所产生的毒害症状资料。建立与上级和邻近地区监测站的通信联系,整合本地区其它实验室的应急监测相关资源和能力,使其成为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力量的一部分。
3.6 开展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演练
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队伍培训相关知识,定期开展针对性实战演练,精心设计,高度仿真。演习应着重训练应急监测体系的反应速度,各部门单位的协同水平,对不同程度污染事故的处理方式,现场监测的实施能力,特别应注意加强监测人员现场自我防护能力。
3.7 标记农村建设重点污染源,为应急处置供可靠依据和准确的处理方法
详细标记内容包括:污染源的分布,企业位置,危险物资储备地点,总图布置,周围敏感点人口分布等信息。掌握了数据源的信息,不仅为监测仪器的准备提供依据,同时也对监测布点有了初步的方案。若在此处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时能够即刻知道可能是何种污染物的泄露和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处置就会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3.8 科学进行新城镇建设中污染事故的数据分析,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和常规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向社会和各级政府换技能名污染事故预警,启动农村建设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建设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迅速为现场的救援和疏散工作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突发性大气污染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我们的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建设工作的研究,以促进环境与经济和协调、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工企业;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突发的污染事故发生的次数逐年上升,因这种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化工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带来的损失,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如何降低化工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带来的损失,企业应首先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判断监测污染性质、污染范围,是对污染事故及时、准确进行应急处理,减轻事故危害和制定恢复措施的依据。
1合成氨装置的突发性
环境污染来源合成氨装置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与以下几种:第一,煤浆制备粉尘以及气化闪蒸汽,它们在气化装置造气过程中产生的;第二,硫回收尾气以及液氮洗尾气等,这些污染废气主要是在气体净化阶段产生的;第三,驰放气、合成放空气等,这些则是在进行压缩合成时产生的。与此同时,合成氨装置的废水污染物包括煤气化操作时产生的灰水以及一部分废水源为冷凝液。如果在合成氨装置的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很可能造成突发性环境污染。
2应急监测前期准备
在进行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监测前期准备过程中,化工企业应重点结合本企业、本单位内各种危险化学品潜在的环境风险,有针对性的筹备并实施前期准备工作,明确工作目标。
2.1构建完善的应急数据库
注意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构建完善的应急数据库,能够为及时正确处置污染事故提供保障。首先,分类构建关于环境风险来源的数据库,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该种数据库前,要对企业辖区内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部门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类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构建该种数据库的目的就是保证能够为统一管理提供便利,充分掌握了这些信息,可以为顺利制定最佳的应急监测预案提供依据。其次,构建完善的危险品数据库。进一步深入细化危险化学品,并对其进行分类,将危险品的毒性、爆炸危险等情况明确标注出来,尤其是重点标明对人、动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等,促进工作人员做出更好的监测以及防护方案。最后,构建完善的监测方法数据库。建立并完善应急监测方法数据库,能够更快的对污染事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受影响范围的大小等作出准确判断,为在最短时间内筛选出最佳的监测方案提供便利条件。
2.2合理选择应急设备并妥善管理。
选择灵敏度高、精确、并且具有良好的再现性的应急监测设备用于应急监测,同时要求设备检测范围广,便于携带。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眼罩以及防毒呼吸器等。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妥善的管理,注意进行精心养护,同时要设立管理台帐,定期进行计量、校准以及比对。对各种仪器的状态进行明确标识,并设立专人专管机制,要将责任落实到实处,确保能够随时取用完好精确的应急监测仪器。
2.3设立完善的应急监测预案
保证顺利实施应急监测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完善的应急监测预案。应急监测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任务、工作流程等,还包括数据上报以及数据质量保证。编制工作要按照预防、保障、监测、上报等流程进行。在将主预案制定完成之后,再针对不同的环境风险分别制定预案。
3如何顺利开展应急监测
3.1现场监测
在顺利达到现场之后,监测人员要立即以应急监测预案为参考依据,快速启动应急监测工作。首先,应急监测人员要对事故进行充分调查,将调查结果与环境应急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对污染因子,尤其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毒性污染物进行初步判断,做到明确与了解;其次,确定监测点位。在监测点位确定过程中,要重点参考气象参数以及敏感目标,采用最适宜的方案迅速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工作中要明确应急监测人员的各自分工,除此之外,并且保持互相协作,尽最大努力快速为完成现场监测工作。
3.2安全措施
应急监测人员在进入事故现场时必须保证已经穿戴好安全防护设备,充分了解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如果现场安全无法确认或监测人员没有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好防护设备,则不允许工作人员进入现场。除此之外,现场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取得指挥领导、警戒人员的批准之后才可以进入现场,同行的应急监测人员不得少于2人。
3.3监测数据报告
编制准确的应急监测数据报告,要严格依照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应急监测得到的结果进行,编制完成后,要及时报给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监测报告的报送形式既可以是电话、传真,也可以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报告提交后,要对监测报告进行文本存档,以便随时进行查看。
4结语
综上所诉,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化工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有效的降低这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建强.浅析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作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12)
[2]张涛,赵兵,李革新,常金岭,秦晓彬.安阳市主要焦油化工企业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0(02)
关键词: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现存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8-0033-02
环境应急监测事业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事业,如应急监测工作的落后将导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妨碍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
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现存的问题
1.1技术设备不足、质量差
虽然国家财务部和环保总局要求环境监测部门的人员经费、科研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等要纳入经费预算,但在实际中,环境监测工作中经费短缺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资金的短缺,就配不上大型的环境监测仪器,导致应急监测部门缺少很多专业的仪器和设备。目前我国很多地级市以上的环保部门都成立了专门的监测小组,但却没有配备仪器设备,造成应急监测技术手段的落后,直接制约了应急监测的速度和准确性,延误了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在有限的仪器设备中,这些仪器设备的配置较低,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的配置,监测手段落后,测量常规污染物的仪器种类不足,不能很好的对污染物进行成分分析,不能满足应急监测工作的需要。
1.2应急监测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
虽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性已经被环保监测部门所重视,环保部门也成立了专门的应急监测小组,但是却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训练,使得应急监测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快速准确的处理突发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问题出现前,应急监测部门就应该时刻做好准备,出现环境问题后也要及时的做出解决方案,进行周密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但是在实际中,环境监测部门的准备很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用于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没有准备充足;没有对这些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使得仪器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没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没有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调查;没有及时收集材料;没有更新检测技术、没有调查环境污染事件的隐患;没有对特殊地理环境进行监测等。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对问题的处理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1.3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要想提高应急监测部门的工作水平,必须要对组织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才能适应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需要,虽然国家对监测站已经按照不同的层次划分,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上层应急监测部门的管理,而不重视对基层应急监测部门的管理,使得上下环节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导致正常的应急监测体制运行不畅。监测部门的内部机构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监测站,有的是按照监测的内容分为物理监测站、水质监测站、大气监测站;有的是按照监测的流程分为现场监测站、质量控制室、中心分析室、综合信息室;有的是按照监测的任务来源分为污染源监测站和常规监测站等,这使得内部机构出现混乱的局面。
1.4应急监测机制不完善
应急监测机制包括应急监测的制度和方法,在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制度化和立体化,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的性质要求监测制度必须法制化,但目前我国缺少环境监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即使有,也是很古老的了,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没有对应急监测的技术、质量、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应急监测机制的立体化,就是要求建立各部门相互合作的管理机制,使各部门加强交流,查漏补缺,但是目前各个环境监测部门还很少与社会上的监测力量结合在一起。由于突发环境污染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给环境应急监测的预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上有些环境监测部门没有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不能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有效的预测。
1.5应急监测部门人员的素质不达标
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工作是一项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工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应急监测部门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在应急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训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高等院校的环境监测专业非常稀少,而环保部门却需要大量的环境监测人才,造成了供需不平衡。其次,环保部门缺乏对应急监测人员的培训,或者培训不专业,针对性不强,使得应急监测人员都是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再总结经验,积累知识,不能有效的预防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加上检测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较差,导致很多检测人员对防化服和防毒面具等安全设备都不会用,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2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能力的措施
2.1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体系
科学完善的预警体系能够有效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因此,环保部门应该加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体系建设,成立专门的预警排查小组,对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制定具体的排查任务和治理方案,把有害的危险因素及时的排查出来,并及时的消除隐患,应急监测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认真细致,排查的范围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建设阶段、事故的紧急情况、产品的运输过程、人为的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建筑及生活废弃物的处理、自然灾害等,在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进和完善预警体系,对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做好整理和记录,最好归置到预警档案里。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单位,要定期组织应急演习和理论演练。
2.2提高监测部门的监测能力
提高监测部门的监测能力,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发挥监测部门的作用。环境监测部门应该改善应急监测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应急监测机器设备,建立一个先进、准确、高效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体系。要定期对监测部门进行实战演练,提高他们的应急监测能力,在突发环境污染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妥善的处理污染事件,危害发生后做到快速响应、控制事态、及时解决,降低污染造成的危害程度。利用资金更新机器设备,实现应急监测自动化,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监测设备的建设,提高监测车的快速鉴别能力。监测部门应该根据污染物的特点,掌握污染物的传播速度和危害大小,控制污染物的污染范围,进而做出分析和决策,做好污染发生后的抢救工作。
2.3建立统一的应急监测管理系统
由于环境突发事件涉及的范围广,因此涉及的工作部门也多,不仅包括环保部门,还包括卫生、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甚至会涉及到行政区外的地方政府,我们需要建立区域的应急合作体系。为了确保国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安全稳定,不但要正确处理与中央的关系,还应该建立应急合作体系,坚持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保护环境的环境应急方针,促进应急管理系统的综合化和跨越式发展。要适时的转变应急管理机制,从过去的注重问题的解决转为加强对问题的预防,从过去单项的应急管理机制转向部门联动、加强交流合作的应急管理体制,共同分享区域的资源,由政府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提高应急监测能力。
2.4环境监察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
环境监测部门要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工作,实行责任制,加强对日常危机的管理和防范;监测人员定期学习和研讨,对管辖区内的环境安全隐患制定出应急预案,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都十分了解,以利于加强对突发环境污染问题的监测;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应急监测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鼓励全民积极参与,树立环境安全意识,提高整体应急能力。要落实监测人员的值班制度,保证工作人员随时在岗位上,由于突发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明显的突发性,这样可以使监测部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应急监测,并及时处理。
2.5提高应急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由于应急监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大、难度大,对监测人员的身体素质和知识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关心和培训,让他们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自身技能。监测部门应该逐渐建立一支高素质水平的应急监测队伍,因为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满足应急监测部门的要求,在突发环境污染问题出现时,监测队伍能够拉得出、测得准、解决得快,发挥应急监测部门的作用,让国家和人民满意、放心。
3结语
虽然环境污染的应急监测工作已经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但是目前应急监测工作还存在着技术设备不足、质量差、应急监测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应急监测机制不完善、应急监测部门人员的素质不达标等问题,应急监测部门应该尽力解决问题,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带来的危害,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国,杨志峰,李玉红.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与对
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9):711-714.
[2] 吴宗之,孙猛.20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
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2):3-8.
[3] 李慧敏.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B12):151-152.
[4] 万本太.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 姚,曹璐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要求[J].中国
高新技术企业,2009,(5).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针对于应急监测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为了确保环境应急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应从日常质量保障和现场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应急监测体系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环境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是必须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关键环境监测信息,而且提供的信息必须既要保证其可靠性,又要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本文简要论述了完善的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介绍了如何有效地采取应急监测质控措施来促进应急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质量管理
事故处理决策部门应准确提供监测信息,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常常事发突然,这就要求监测队伍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在环境事故中还有污染因子不确定的特点。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这些特点,其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平战结合、常抓不懈、快速高效”等几方面开展工作,为了给突发性污染在处理措施及度评估危害程度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这就要求无论是日常质量保证,还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应急监测结果都必须及时、准确、可靠。应急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见图示。
1建立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1.1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
质量保证运行系统和质量保证监督系统是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质量保证运行系统是由负责现场踏勘组和监测采样组以及检测分析组等应急监测的各部门组成。要求现场踏勘组和监测采样组于30min内做好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根据已知事故发生信息和应急监测信息查询系统(即危险源地理信息库和危险化学品信息库)确定初步应急监测方案和现场监测质量保证措施,并提出隔离警示区域范围及应急处置建议。检测分析组做好应急监测实验室准备工作,随时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比对分析。情况紧急需就近分析测试,应尽快联系附近有监测能力的监测站协助做好实验室分析测试的准备工作。
1.2规范使用应急监测方法
目前,在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中,应优先使用国家和行业标准方法,并确保使用最新版本。在没有标准方法时,可使用技术权威机构、有关教科书、杂志上发表的或设备制造商制定的方法。如果采用的方法不标准,应重新进行确认,确认的过程需记录,确认后再使用;另一方面,在使用仪器进行快速测定时,不仅要编制相应仪器的校准规范和使用操作规程,还要对仪器技术和规定进行验证和评价;此外,如果需要及时快速的显示数据,相应检测方法的性能可以用质控手段(包括加标回收等)来进行验证。如果采用的方法不恰当或者使用的方法不完善,都会对监测结果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3规范管理应急监测仪器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中,为了满足要求,在选择仪器时,要尽量选择携带方便且抗干扰能力强、可直接读取且准确性好、检测快速且重复性好的仪器,而且对仪器的技术评估要全面。为了规范管理,每台仪器都应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按《期间核查程序》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其量值溯源应符合计量检定系统的要求。每台仪器责任到人,责任人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有关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设备,使用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真实反映仪器设备使用状态。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做好定期维护记录。
1.4科学制订应急监测现场监测方案
应急监测方案是指针对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由相应的环境监测部门制定的有一定计划性和目的性的一种环境应急监测方案,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查明污染事件所造成的污染程度以及影响范围。在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监测方案是环境应急监测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直接关系到,事件处置人员能否高效合理的做好污染善后工作。首先,应急监测方案的制定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相应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对污染现场的情况进行勘察分析,依据现场污染环境介质、污染物确定出检测项目。并根据现场环境条件以及污染物分布来设置合理的监测点,做到有更好的针对性。然后,应急监测方案基本确定后,就要对相应监测人员进行分工,认真做好采样、分析以及数据审核等各个环节。
1.5确保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在应急监测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监测的技术人员,应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来切实保障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防止形式主义,使该体系切实起到质量保证的作用,比如,可以把不同阶段的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起较好的督查机制,安排监督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相关的监测系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保证体系的稳定运行。
2应急监测的质量控制
2.1现场监测质控措施
现场监测质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前期准备阶段质控、现场监测和采样质控,以及实验室分析质控。其中,准备阶段质控主要是指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我们的监测人员要根据具体的应急方案进行相应仪器设备、通讯设备、防护设备、技术资料等的检查核实,确认是否完备,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应急监测过程中不会由于准备不足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现场监测质控主要是监测前仪器校准和现场监督复核。确保相应的监测仪器在监测前已经进行校准,避免由于疏忽引起系统误差,可一人负责监测,另安排一人负责监督。
2.2现场采样的质控措施
应急监测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现场进行采样和监督。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技术,严格按照有关监测方案开展各项工作。首先,采样时要注意保持采样容器的清洁,防止造成样品污染,所用容器不会与样品中的相应成分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其次,为了保证应急监测所采样品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我们的技术人员在对现场进行采样时,可遵循污染物时空分布,以及污染物波动规律进行采样;最后,就是要保证采集的样品保存应按照相应规定(《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进行,还要有唯一性标识,以做好相关信息记录。
2.3样品实验室分析质控措施
在实验室分析阶段,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遵照实验室质控规范来进行样品分析,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等问题,应尽可能采取适用性好的分析手段,同时注意保证监测分析的实效性。实验室环境、试剂、仪器设备等都要满足实验分析标准。最后还要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主要验证手段有校准标准曲线,增加空白实验,盲样考核以及加标回收分析等。
2.4应急监测现场质量监督
针对应急监测现场质量监督,可以安排质量监督员,采取现场监督的方式,监督内容主要有:(1)监督采样和运输:该环节主要针对采样断面、频次、点位、采样设备、采样时间和数量、样品保存、样品标识和交接流转过程进行监督。(2)监督现场测试:现场测试监测主要是指对监测方案的合理与否,以及仪器使用规范性进行监督,包括对现场测试数据和现场质控到位与否等进行监督。(3)监督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的主要监督内容为,样品是否污染或者丢失,监督标识是否正确等。
3结语
环境监测部门,务必要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这首先就要保证环境应急监测时的各监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其中,作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我们的环境监测人员必须要做好质量管理,只有做好了应急监测质量管理,才能在一些特殊情况时,更好地为事故处理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监测信息。
参考文献:
[1]沈振月,姚爱珍.强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管理[J].中国环境监测,2000(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