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6 17:05: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智慧课堂的利与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磨课”;利;弊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47-01
一、能建立交流平台,活跃学术气氛
“磨课”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是参与者,任教者共同见证成长的过程,参与者围绕一桌,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术争辩与碰撞,经历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思考过程。在磨得环节中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评价的改革,此间促进了教师们的个体业务成长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教师们在参与讨论过程中形成平等民主、活跃和谐的研究氛围,为了共同的教学目的而互相协助,进行最大限度的交流与对话,倾力所有,让共同的成长理念得到有效的落实。既磨课又炼人,磨出了默契,磨出了气氛。磨出了精彩。
二、丰富教学教学手段 磨出精彩课堂
“磨课”好比雕琢美玉,在打磨成型之前,它不过是埋没山野一乱石,因为名家的慧眼,而得以熠熠生辉,磨课是对原生态教学的研制,在未磨之前,课堂疏漏甚多,环节凌乱,而经过打磨,执教者就会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从浅入深,对教学手段的参悟由表及里,挖掘出课堂的亮点,使之更加接近教学目标,曾听教师执教过《生命 生命》一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静听心跳,懂得生命是属于个体的、独一无二的。原先的设计是让学生听录音机里录下的心跳声,那心跳声确实沉闷而有力,可是总感觉学生比较懵懂,仿佛置之身外的漠然,更谈不上情感的共鸣。后来经过集体商讨,这环节改成让学生用手轻触心房,感受自己那强有力的心跳声,从而体会到生命的独一无二,不禁发自内心地呼喊到:“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他们对生命的领悟如此真实而鲜活!听着为着震撼。文本的内涵在引领中得到升华。这就是磨课的魅力和精髓吧!
三、磨出精益求精的态度,锻炼坚强意志
“磨课”虽是引领、是扶植,是引导教师走向个人成长的台阶,但是它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病,下面我就来浅析它的“弊”吧!
1.目的性太强 昙花一现。大凡“磨课”,都是在教学比武或上公开课前夕,它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获奖,它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关系到集体的名誉和得失成败。因此,为了迎合和揣摩专家评委口味,他们会更追求出彩,寻觅课堂中的亮点和出彩,按照优质课的模式千人指导打磨,细节到过渡语、评价语的使用,板书的设计,总结性语言的陈述,感情投入的多少等等,无一不是吹毛求疵。一招一式皆定势,容不得丝毫偏差。更是忽视了任教者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素质,忽视来师生互动才是课堂有效生成的重点。都说公开课堂精彩纷呈,可是给人的感觉总是太虚假,教师犹如演员,孩子犹如提线木偶,一颦一笑皆排练得完美无撼。而且仅仅是为了表演而表演,好似昙花一现,空中楼阁。而实际上纵观教师们上的常态课,反差之大,判若云泥。因此,我觉得这样“磨课”使人进步的概率真是微乎其微了,甚至会让教者走进教学的死胡同。它应该是落实到实际课堂,成为校本教研活动。将其最深层次的特质挖掘出来,贯彻到平时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的个人习惯和气质都不一样,没必要把过渡语、体态,甚至眼神交流都设计完好。“磨”的是教学流程的顺畅,教学重难点、疑点、知识能力的生成。师生互动性活动的取舍,以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撇开是否会获奖或得到专家赞赏这结果,说来不是毫无瑕疵就是一堂好课,在斟酌、建议、甚至批评中成长,对教师的成长而言,未曾不是一件好事啊!
2.绝对权威 消殆本色和激情。都说“磨课”是煎熬的事,看着属于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在剖析修改中慢慢体无完肤,思路消磨殆尽,本身就是痛苦的事,加上得人云我云,不理解不赞同的环节得照章办事。无疑更加懊恼。有的教师在权威指示下按照好课的标准来磨,实际上那样的课并不适合自己,那磨的真不是课啊!磨的是本色和激情。自我的价值在磨中渐渐迷失,这也是“磨课”过程中常出现的弊病。“磨课”我认为应该要围绕执教者实际不断修炼,根据教师独立思维来展现课题的独特性。因个性而精彩。而不是教学流派。应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管官位权威,应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是独断专行,而在真正平等自主的交流氛围中,才能让执教者真实展示自我风采。搞学术权威论,虽说是名家名言,可毕竟个人思维难免定势,且课堂教学是种生成不是预设,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倘若脱离了教学实际,再精美的理论教学也是曲高和寡。“磨课”是集体的智慧,平等交流,各抒己见。充分发扬从事教学研究所需要的钻研精神。让它真正常委多方的互动行为。采百家之长,纳百家之言,让学术的灵魂在创新,高高在上的“磨课”才是教育的悲哀。
《小小辩论会》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我是根据教材要求,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1、了解辩论的概念及特点;2、学会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3、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网络的利弊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如下:
一、播放视屏,了解“辩论”
1、播放一场大学生辩论会的片段,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现怎样?
2、读课本P 91上的“口语交际”题、查字典或上网搜查,了解什么是辩论及辩论有哪些特点。
二、确定辩题,明确观点
根据课文中提供的参考辩题,或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争议的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各自谈谈自己的看法,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辩题作为本次口语交际课的话题。通过讨论,将“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作为本次辩论主题。
三、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和“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确定正反方,分为两组。并在自荐的基础上民主选举产生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并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四、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
2、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3、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辨人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五、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自我反思。评价正反双方的优点、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在本次辩论会的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对本次辩论会进行总结评价,表扬鼓励,指出问题,提出新的要求。
通过此次辩论会的成功举行,作为教师的我有以下两方面的体会:
一、辩论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有利于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赛前的准备中,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搜集材料,写“辩论发言稿”。这样,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写作,积极性高,有话可说,大多数人都能写出富有见解的文章来。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必须敏于听而善于言,既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听清对方说了些什么,哪些说对了,哪些说得不合理,又要针对对方说得不合理的地方,给予有力的反击。这样学生置身于竞赛的情境中,大脑处于高效运作状态,读、写、听、说训练得到强化,其效果大大优于传统课堂教学。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辩论时,学生既要注意听清对方发言论证是否严密,又要顾及本队的总观点,坚守住自己的分论点,还要有机地组织自己的材料,不失时机地给予对方有力反击。在高度紧张、激烈的论辩过程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以及要顾全到大局的整体性、论述的逻辑性。辩手的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就越准确,说服力也就越强。通过搜集论辩材料、写成发言提纲、模拟练习以至比赛的一系列训练,就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爆发出一串串创造思维的火花,作出了一次次精彩纷呈的即兴发言。
第三,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辩论赛中,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辩论赛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群策群力的比赛,它讲究整体的配合,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各辩论队要集体研究辩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深入研讨,配合默契,整体作战。由此,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精神就自然而然培养起来了。
二、成功的辩论会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辩论的意义。辩论就是正反双方各自阐明对某一观点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观点的缺陷,以便得出正确的认识。它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古希腊的哲学家常常为了一个哲学问题辩论不休;中国古代也有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功绩。正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在辩论中,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辩论的特征是口语表达,具有对抗性、综合性、逻辑性、策略性、应变性几个特点。辩论是一种知识、智谋的较量,是质疑、交流、锻炼口语的好机会,充满了挑战性,因此学生十分喜欢这样的实践活动。
以今年高考材料作文为例。大家知道材料作文是作文教学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开拓文路启发智慧和挖掘思想的重要形式。今年材料作文中我最喜欢湖北讨论科技利与弊,书信可不可以代替,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寥寥数语显出题目设计者站在时代前沿对未来的思考。当下人最缺思想,从作文开始锻炼、考查、评价学生思想,好!还有上海的作文题目。材料作文引发学生深刻思想已很难,再有点情趣就更难了。不得不说,上海人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再次表现出海派的聪明和会玩儿,玩儿出小资情调,妙。这题目大意是人在成长中会有灵光闪现却被丢弃,日后却在其他天才身上发现。对此当然可以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有理,思维符合逻辑。这题目有味道,味在思想可深可浅,感觉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或前沿,或身边,都可考查学生的思想力,且是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有着活跃和丰富思想内涵的。
思想性差的作文题目大多主题鲜明、单一,学生思维角度受限且指向性强。如北京的高考作文,虽材料来源于真实的新闻报道,但内涵过浅,没有任何的思辨性。题目讲的是铁路巡视员老计的故事。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应该说材料本身很好,但不适合高考作文题,不利于高三学生的思维锻炼。作文不只是考查学生写文章的水平,还涉及考查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过程。根据这个素材我想了半天,恐怕只有,也只能肯定这位巡路员这样一个维度,也就是歌颂其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主题指向性很明显,考生容易写出主题突出的空洞文章,不易思辨,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看不出高三学生应有的思辨能力。这样的作文题目给小学生或初一初二的学生做课堂练习合适,但用于高考作文明显不够厚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无病式作文设计,空泛、浅薄且让人发笑。比如《你可选择生活的时代》,有网友说是让学生“玩穿越”,称“感谢你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回避现实”。汤因比期待穿越到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那时候的生活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优雅,不得而知。而今天的中国在走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诚信、道德等一系列危机,现在的学生却无法回避。贵州云南等八省区的挑秧苗材料太低智了,让学生点出放下顾虑的主题,这是高考吗?如此考语文不考出一批小学生才怪!还有一个音乐家朴素衣着登台的材料,音乐家表演可素可华,无关深刻,更无关思想。何必装?!浙江卷考的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题目本身虽好,但我感觉太遗憾了。谁不说吴斌都情有可原,唯独浙江不能原谅。尽管时间紧,尽管卷子可能已印刷完,但临时改并非完全不可能。吴斌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是个值得分析和思考的真正大写的人,他平凡的快乐、他知足的常乐、他对父母的孝道和他在关键时刻的镇定等等,都是个值得分析的人。如我拟题:我看吴斌或吴斌现象面面观,答案要点为1.吴的职业精神;2.吴的心理素质;3.吴的淡定气质;4.吴的幸福快乐;5.吴的家庭责任观。多好啊,可惜,可惜了!
一、去除花哨,设立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目标
接到区研究课的任务,内心还是十分忐忑的,虽然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但由于六年级课程临近尾声,翻看了目录发现大部分内容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题材,学生的参与程度有限,害怕课堂的氛围不出彩清冷。最终反复斟酌选定了《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这一课,因为自己对于这方面多有了解,可以给学生搭建足够的延伸平台,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是足够引起孩子的共鸣的话题,现代的科技飞速进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有着深刻的感受的,是贴近他们生活的,并足可激发他们能说、想说、多说。基于此,在初次试上预设本课目标时,我设定了如下几个目标:1.以3D打印技术为起点引发学生共鸣,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衣、食、住、行等)的影响,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2.举例智能手机链接文本,启迪思考,初步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3.深度思考科学技术为人所用,人为造成了喜或忧。
我一直认为,导入部分是一堂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几分钟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整堂课的走向。在这堂课的预设中,由于3D打印技术是自己最近的兴趣点所在,所以在选择导入时自然地想到了用它,并且自认为学生对此也是应当有所了解的。事实证明这次错误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人为地拔高了学生讨论的难度,这也直接导致了第一次试上的冷场乱场。第一次试上最直观的感受是预设与现实的脱节,课前我搜集了关于3D打印的大量资料,做课件,找来了3D打印的实物,但是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3D打印穿起了课堂整条线索,引起了学生足够的兴趣后,却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感受引入了一个歧途――只有像3D打印这样的才能称之为科学技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微之处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反而忽略不计,完全被带离了预想中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对接,课上我也是越来越急躁,甚至漏掉了本该出现的一些环节。
3D打印这一部分的课件花费了我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图片、视频、资料一个不少,看似一环扣一环紧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而被动地跟着课件走,成为了课堂的一种干扰,不仅仅是这样,过多的课件给学生,阻碍了学生自我检索、自我思考的过程,灭失了本可以在学生间、师生间随意聊聊启发的机会。所以课件只是完成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要回归、利用好书本。
二、敢于舍弃,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情,激发童言
鉴于3D打印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自然地将科学技术这一话题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在第二次的试上中,3D打印技术这一话题必须被换掉。想到之前为了准备这一话题做的种种努力,心中还是有许多遗憾的,用黑白彩色照片吗?好像也太久远,用互联网技术吗?会不会还是太高端?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萦绕了数日,初夏的南京,街边的水果摊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摆上了西瓜,看到无籽西瓜我是灵机一动,这不是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最好的写照嘛。第二次的试上,总的来说完全按照预设井井有条地铺开了,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却仍然无从下手的样子,也许是六年级学生特有的羞怯,课堂相对安静,发言同学比较少,这样的学情状况着实让人着急,怎么办?只有继续调整教学子目标,将讨论的难度一降再降。我的思维一直在设想着如果我是孩子,我感兴趣的点是什么,我在生活中接触的是什么……
三、以点带面,使学生有话可说,回归童真、感受童趣
正式上课使用的是六一班,这个班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肯动脑,课外知识有一定积累,与他们在一起讨论,我还是有把握的。课堂上,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利用西瓜从有籽到无籽的变化,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教学的目标――感受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接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从学生的衣食住行中寻找有哪些科技产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前调查,小组交流学习汇报,学生从生活实例中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在课堂的第二板块,是学生思想放飞自由讨论的时刻,就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的发现。考虑到前两次试上的种种弊病,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缩小了话题讨论中的点。
说食物,让学生从方便面开始,因为这种食物是孩子们常见的;袁隆平,在他们的语文课文中出现过,他们应该了解;南京的鸭子,蜚声国内,这些都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就有话题,同时舍去了之前试上中出现的基因过程,各种添加剂的专业名称等远离学生生活的东西。说交通,讲交通工具,讲如何出行,舍去了公共设施等令学生概念模糊不清的部分,利用实物感受牛奶利乐包,引导学生扩展到生活中去,更多地考量科学技术影响生活的几个重要因素: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或生活的重要影响。
在这节课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讨论知道了,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学生说的穿着,前段时间阴雨绵绵,学生自然就会想到防雨的鞋。马上就是夏天了,有一个女孩回答防晒衣,这很正常呀,女孩子爱美,怕晒黑,晒伤,你看,这就引发了女生们的关注热点。住的部分,恒温,路灯的声控,电梯解决了爬楼梯的问题,买了重东西如何运回家的问题等等,这都是人们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通过拓展延伸,学生的视野被老师、被自己、被同学们延伸到更远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们最有话可谈的是眼前的改变,是我们校园的改变。抗震加固的改造是我本身一直参与的,学生们也有所体验,这让学生们更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社会前进的动力。在课程的最后,从身边日常生活中的手机谈起,逐渐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争辩中,引发学生的忧患意识,思考科学技术的弊端。这样,比较完整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关键词]话语霸权 失语 平等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43-02
后现代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即我们日常所用的言语。后来研究人员又赋予了话语一种新的含义。“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然而它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
对于大学课堂中学生和老师话语权的建立要从具体的实际来分权。纵观大学课堂话语权的“不平衡”大抵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教师话语霸权,学生失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就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由来已久。所以统治阶级会重视课堂中所传播的知识和价值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拥有的话语权是从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中获取。教师的话语权的典型体现在课堂情景中。这种权力的赋予,让教师对课堂的话语权上占有绝对优势。让学生在课堂里成了教学活动的客体。课堂成“一言堂”,成了教师话语霸权的场所,甚至有可能出现话语暴力现象。
教师有可能在这种权力作用下压迫学生,控制学生,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控制―被控制”的关系。让课堂成为“传送―接受”的过程。“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知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的缺陷。”
因为高中教育的独特性,导致很多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竟然不知道自己在课堂上也能发言,也能讨论,也能参与课堂教学。也有时候,学生的自信和知识面也让他们话语权丧失。不够勇敢怎么办?很多内向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面对着众人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在这种被忽视的不利局面下,一味伤春悲秋,只会让人在自卑的泥淖里越陷越深,最迫切的就是重塑自信,而最难的永远是:迈出第一步。所以,学生有时候也要自己反省自己知识结构以及知识面的能力,同时,增强语言锻炼,努力抓住机会、创造机会。站上讲台大胆参与课堂,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不站上去,也许你永远都不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等到站在社会的讲台时,可能为时已晚。
因此,大学生在大学课堂里,“失语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虽然已经不需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霸权话语已经不需要了,但也许因为面对“失语现象”的对象,也不愿放弃自己作为主体的权力,重新让课堂变成“一言堂”。
二、教师放权过分,教师失语
“学生话语权是指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所具有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见解的权力。它不仅包含学生在课堂教学行为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等交往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情感的权利,还包括以书面成果的形式表达学生思想见解的权利。”传统教育的“重文轻语”,只由老师在讲台上大唱“独角戏”,如果让他们写点文字性的东西,或许能勉勉强强,但是如果让他们有所表达,他们或许认为自己没有这种话语权力,或许因为长期的传统教育下,让他们已经丧失了这种表达能力。所以如果要让他们上台即兴演讲,或者与其他同学交流经验,总结心得,那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就表现得期期艾艾了。
面对这种失语,有的老师想尽办法千方百计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问卷调查,主题班会,讨论会等,由学生自己去探讨课堂发言的利与弊,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面对学生的失语,学生话语权的丧失,老师理所当然地要放权。不放权,则学生“沉默是金”,老师上课“一言堂”,同时老师的积极性由于没有学生的互动也很有挫败感。教育的效果根本也就得不到反馈。而放权,到底放多少?
“课堂讨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所运用。甚至出现了“无课不讨论”“没有讨论的课堂就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现象。的确,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五四以来,中国大学生骨子里一直有一种激进的表达愿望,他们成为时代的精英,走在历史的前沿。在历史的进程中,他们发出对冷漠与恐惧的嘲笑,他们也许不知警惕和踌躇,在他们身上有着难以割舍的激进主义和青春的真诚,他们对异化的敏感与反抗,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不切实际乌托邦的向往,足以让他们的青春起搏器脉冲高涨。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他们骨子里带有的这种激情虽然在中学应试教育的磨砺下所剩无几,但是,如果大学老师能很好地放权给学生,激发起学生心中那根表达的琴弦,热情便有可能将整个课堂淹没。学生参与度高,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也有可能为了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教师或许只能站在一旁点头,或许面对这种现象只能束手无策。老师放权太过,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角色的缺失,让老师做了绿叶,衬托了学生。而珍贵的一节课就在学生“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中过去,老师充当了旁观者的角色。这样的课堂讨论也就变成了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毫无意义。这样的课堂也当然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更没有让学生表达出真知灼见,反而对一些想要学点知识的学生造成了干扰。
于是,话语权完全抓在老师的手里不放,课堂成了冷场,而放得太过,课堂便会变成吵吵闹闹的场所。话语权成为课堂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老师与学生双方都以主体的形象参与到课堂中来,双方作为平等对话的主体,而不是旁观者,不是客体。话语权的使用既不能教师霸权,更不能完全由学生来操控。这种权力使用得好,教育的目的也就能很好地达到,课堂教学也能很好地控制。在具体的课堂上,学生的话语构成其实是受制于教师的话语,他们根据老师的判断定位,从而获得言说的资格,才能与老师一道构成对话的空间。
首先要优化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环境。
大学课堂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讨论,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善放,也要善收。
大学是一个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地方,除了需要吸收知识外,大学应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让学生的思想达到一个高度和境界。这个时候的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知识的传递。更需要给这些年轻人创造一个能为社会,为未来所用的理论体系。因此,老师在这里的角色不仅仅是个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还应该是他们人生和思想的设计者,作为一个巨人的形象,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让他们眺望邈远的人生和思想。这就需要一个老师储备很多的知识,来应付多变而渴求的学生。
同时,学生也要转变思想观念。学生主观认为没用的知识就不会有兴趣去学,这是一个误区。学生这样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到他对很多课程的态度。就如文科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数学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实际上它包含了一种理性和逻辑思维方式。其次,很多学生都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猎奇的心理,而忽略了自己对于学习深入钻研的精神。一部分同学自制力不强,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不主动,造成老师讲课他跟不上,理解不了,听课态度自然也就相对消极。因此,这个给大学课堂的平等对话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除了优化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对话环境以外,了解每一个学生也是每个老师需要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应量其资质,因材施教,注意倾听学生源自生命体验的独特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灵感思维与创新智慧。”而不是在你讲完一个问题需要和学生讨论的时候,学生迷惘地问你:“老师,你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讨论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堂课的设计是很失败的,学生所抱有的疑问我们没有考虑进去。学生拒绝和老师讨论问题。所以讨论问题的设计,怎么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对话,并不仅仅只是给学生讨论的权力,学生就能参与进来,而是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引起他们讨论的兴趣。除了环境的创造,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也是必须的。
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把握这种对话的平等。教师和学生都是话语的主体,拥有话语的权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平等对待,共同发展,不要让任何话语主体失衡,否则,课堂必然走向单一。
[ 参 考 文 献 ]
[1] 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5.
[2] 叶澜.让课焕发出生命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7.
[3] 徐胜祖,商秀梅.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及建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8):84.
关注小组合作中的后进生
胡 倩
(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 四川 成都 610091)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式,因为它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后进生被忽视的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只有激发后进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主动性,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后进生;语文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它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利与弊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在我们已有的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对接受性学习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证明:
1、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殛待改进的问题,如:分组不合理、同学关系不协调、学生之间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等等问题。我认为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尤其对后进生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二、小组合作学习里后进生产生的成因及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大家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成绩好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而且他们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后进生成了听众,致使他们直接从成绩好的学生中获得信息,不再进行思考。
特别是在我讲授了《送东阳马生序》这一课之后,我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刻骨铭心的认识。那天,我让学生分组交流合作15分钟,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同学互帮互助,看哪一组完成质量最高。学生们马上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小组分块合作。可是当我看见一名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拿着书要参与小组合作时,其中一个组员说:“你没有任务,我们找到后给你抄”,另一个组员马上补了一句:“对,反正他也做不来,给他分了任务,万一找错了我们组就倒霉了。”这位同学无声地退了下去,也许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待遇”,可我分明看到了他那落寞的眼神,那眼神就像一把尖利的匕首,刺痛了我的心。难道这就是我们期望中的小组合作吗?难道后进生就应该被组员歧视吗?难道我们的老师能对这样的现象熟视无睹吗?不,我们不能。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知识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被尊重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任何一个孩子进入学校的基本权利,不能违背教育的原则,学生的课堂应该由学生自己做主。
我发现后进生中的很多人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意识不强、水平提高不大,甚至有的学生已对这种学习氛围产生麻木甚至抵触的心理。我经过深刻反思后,找到了几个问题所在之处:
1、后进生由于底子薄或反应慢等诸多问题,不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时间一长,不仅对学习没有促进作用,反而让他们成了“木偶人”。
2、 后进生会养成依赖的习惯,缺乏主见,独立思考的能力差,加剧两级分化。
3、 学习上遭受挫折后,消极的心理对后进生影响巨大。
后进生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也会对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没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提高,尖子生讨论得津津有味,后进生默默无语,加剧了两级分化,更为后面的人人参与设置了障碍,无异于恶性循环;后进生们消极的近乎混日子的学习状态,不仅让他们自己越学越差,也会在无形中影响一部分同学,让小组合作很难有效而积极地开展下去。
三、如何激发后进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主动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付出了许多努力,也总结、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下面我就从如何在小组合作中真正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谈几点自己的理解和做法:
(一)明确分工,让后进生也有事可做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组合作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中获益。” 明确分工,就是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必须能为学生着想,特别是为后进生争取时间,让优生先“退位让贤”,协助后进生,给他们想、说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其他成员补充,组长总结,从而不使合作仅仅成为几个学生的合作,课堂成为一部分学生的课堂。
(二)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皮亚杰指出:“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这一环节,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小组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我习惯于在小组合作交流之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甚至空间,让他们先对某问题的关键处进行思考,这样,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对即将探讨的问题有所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对后来的小组合作交流做了很好的铺垫,后进生也能在发言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老师应多给后进生指导,多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
教师在小组合作时,应徜徉在学生中,参加他们的讨论,特别是给后进生及时地个别指点,改变他们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因为各种原因而哑口无言的尴尬处境。这样既可以很好地感受和观察后进生的认知力,也符合了学生的求亲求近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营造。
(四)灵活运用异质、同质混合型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课堂内增加了生生合作的机会。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合作时,都有参与的机会,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于是我在小组合作时,常常会保留“异质型合作小组”,同时引入“同质型合作小组”。具体做法:把“异质型合作小组”中几个所谓的后进生或被孤立的学生集中起来,临时组成一个小组,我深入到这个同质组中,帮助他们共同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分组,既能保持“异质型合作小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优势,又便于教师把握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多样化,赏识后进生的特长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而对于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长的后进生,可通过组织特定的活动,使其充分展露才华,从而增强自信。因为有的学生,受各方面因素限制,你不可能要求他跟别人一样,相反,如果给他一些擅长的事情去做,他可能因之而受到鼓励和启发,从而在各方面取得进步。
(六)提升后进生在小组评价中的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共存的,只有当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真正互动起来,集众人智慧,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以组为单位,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小组擂台赛,不仅评价小组的整体实力,还评价小组中后进生的水平提高程度,那小组的合作、课堂的气氛将可想而知,真正做到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
郭沫若在学生时期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里总少不了他;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之于学校门以外;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教育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所以,我们的课堂中应该有后进生思索的时间、求知的空间,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有后进生交流的身影、展示的平台,学生的课堂应该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做主,我们的每一位后进生在课堂上都应该如天宇中展翅翱翔的雄鹰,自信而豪迈地喊出:“我的课堂我做主!”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5.
网络是个好东西,在那儿,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知心朋友,也有更多的人利用网络成为了亿万富翁。共同阅读网络演讲稿2020高中,请您阅读!
网络演讲稿1现在的青少年们几乎是一点都不能离开网络,更有许多人因为网络而走上不归路。可是,没了网络,似乎什么事都做不来,网络这个玩意儿,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呢?
如果在书店里看书和在网上看一些电子书,你更愿意选什么呢?大部分人肯定选的后者。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有上百部图书任自己选择,何乐而不为?而且,在这大部分人当中一大部分人也肯定愿意把看电子书的时间用在玩游戏,上QQ,刷微博上。
但是,坐在书店地上看书,不也是一种享受吗?不觉得整个人都很有气质吗?在的一个早晨,我和表姐一起来到新华书店,在新华书店里挑了一个不错的位子,选好书,便坐下来细细阅读。坐在我们对面的是两位小男生,看样子也才是四、,他们捧的书一个是《盗墓笔记》,一个是《带银链的长臂猿》。看到这,我会心笑了一下,这样安安静静的呆一天没有网络的日子也不错。好景不长,我的表姐还是拿出手机用手指随便滑了几下,就非常惊喜大声对我说,“诶,你知不知道,TFBOYS在8月9号在广州安捷动漫游戏展有签售,可惜去不了了。”这么几句,让原来沉浸在故事中的两个小男孩疑惑的抬起头,我小声提醒她声音别太大,难得有一天来到新华书店。表姐理亏,嘴一瘪,还是把手机放回口袋,继续看书。从书店回来的路上,表姐一直向我抱怨我刚才强行让她收回手机,害的她不知道了多少好玩的事情呢。离开网络真的不行吗?在回家的这一路上,我都在想,可能是这个问题超出了我思想的范围,到现在也就不了了之了。
躺在沙发上,手里拿着ipad,感觉也不错。闲暇的时候在网上冲浪,和网上的人谈天谈地,特别是和自己有同样志向的人,聊天就特别享受。但,这也成就了我对待陌生人的区别,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见到不认识的人,爸爸妈妈却硬是让我上去喊一声叔叔好,或者婶婶好,然后就是一言不发,让那些人就开始说我很害羞,怕生。我心里开始偷偷窃笑,想想我在网上可是很会聊天的人啊,不管是不是认识,都很会聊天。有几次玩的比较过火,妈妈让我不要玩了,我就很生气觉得聊天又没事,知道妈妈给我看了一句话,你甚至不知道,在屏幕的另一边是一只会打字的狗。虽然有所节制,但还是没有改过来。上网有时候还是让我惹了祸,一次,我用流量来上网,让原来钱很多的手机欠费四十多,爸爸也是说我了一晚。
网络又好又有坏,这一切是好是坏,也只能自己发现了。我还是比较推荐像是美国的教育,十六岁之前由父母陪同玩电脑,十六岁之后,也就是当他养成习惯后,才会让孩子自己独自上网。当然,是不上网,但是这样子,只能成为书呆子,对外面的什么都不懂,这样的人为社会什么都做不出来,还是适当玩电脑好。
网络演讲稿2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从宏观来看:网络对于人类的整体文明是起到推动作用的。正如美国著名科幻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所阐述的观点:在历史的长河中,新事物出现的目的是帮助人类解决问题,但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事物的利与弊是对立、统一、同时客观存在的。
如火的出现——火提高了人类的祖先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能够安全健康的进食并拥有稳定的取暖、照明工具;但同时燃烧产生的废气对人们来说好比死神的诏书,使很多人被熏病乃至死亡。因此,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搬出了狭小昏暗的洞穴,走向广阔、更适合生存的平原;并在平原更好更快地发展人类文明。从这一系列我们不难看出,火的出现是利与弊同时存在的。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有利弊两个方面;但每一个新事物在历史长河中都起到了“台阶”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评价每个事物的价值时不能从短时间的角度出发,而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理性客观地审视。
网络的出现的确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是它对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支撑。高楼林立,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如果没有了一张“网”,便会轰然坍塌,化为碎石和散沙——倒退到几百年以前并停
滞不前。只有在网络的支撑下,每一样新时代的事物才能稳住,才能淡定,才能高效地紧密相连。网络就像火,火能熏死人,就认为它是坏的么?人们也许会被死亡带来的悲痛、烟熏的荼毒蒙蔽了双眼,从而视“火”为神的惩罚。这便是当今许多人对“网络”的态度。也许漫漫岁月以后人们才能意识到“网”的好远远大于弊,正如“火”。它也好比手术有副作用,但却能救命,这时我们难道因手术有副作用就任由自己奔赴黄泉?还有很多例子,如核能、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等。
其次,从微观看:网络对个人来说是良好的展示平台与提高效率的快车。人人心中都有“道+魔”。道即是理性,魔即是欲望。当一个人道高于魔时,就会负责任地做事;当一个人魔高于道时,就会行为不受控制。我们身为中学生,是有是非判断能力,能把知识当武器的一代,每个人心中的道都是可以胜于魔的。所以我们有自制力,利用网络来做有意义的事。比如写写博客分享新路历程、经验教训、人生感慨;用网络媒体施展你压抑许久的文学艺术的才能,在网络上与人一决高下;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网络课堂,对旧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新知识进行预习;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课外知识,如:“百度百科”“搜搜”...;再者可通过网络渠道了解世界新闻,开阔眼界...网络在合理的利用下会是人们很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与快捷的学习列车。当今网络上中高学生百家争鸣,奇葩不断的景象就是对此观点的有利证实。
综上所述,由微观宏观两方面,我认为:网络的利大于弊。
网络演讲稿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上网,是新时代的一种工具,我们上网可以查资料、看作文、读小说、听音乐、聊天……查资料、看作文、读小说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听音乐、聊天等可以是我们放松心情……可见,上网的好处很多。
网上BBS、聊天室、OICQ、网络视屏会议等技术手段可以使我们与那些不认识的人进行讨论问题。在此,他们可以得到专家的指导;同学们善意的批评;老师精心的指点;还可以得到一些热心人士的解答,从而便可以与他人交流的渠道更加宽广,交流方式更加自由。
我们小学生上网可以知道很多的丰富资源和信息。网络也是我们的一位好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会越来越先进,用途也会越来越广泛。它的诞生给我们带来许多变化,人们可以用电脑运算书写精确书写。
爷爷曾经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不错,计算机的好处真的很多。
在网上,英语内容比较多,这,难道不可以促使我们更积极的学英语吗?这,难道不更好吗?通过网络,我们还可以向某些投稿,以此向全国各地的朋友展示你自己的才华。同时,你也可以找到不足,取长补短,这样会进步的更快。
我认为,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网络。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网络演讲稿41.前阵子南韩政府与重要机关在内的四十多个
.KR 域名内的网站都分别遭到分散式阻断服务 DDoS 攻击黑客至少入侵了四个南韩当地的点对点P2P文件分享网络,并且在某些分享的文件内植入了恶意程序代码,让使用者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安装了恶意文件。对南韩政府的情报工作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2.调查局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__年是僵尸网络(Botnet)年,全球遭遇攻击数量中僵尸网络名列第一。
不久前,台湾当局就破获了一起国家级的僵尸网络;该僵尸网络连接台湾的主控台(CNC),以2万多个病毒,对30多个国家同时发动拒绝式服务的攻击。20__年一月美国一位20岁的年轻人,使用botnet僵尸网络瘫痪西雅图-西北医学中心的医疗系统,造成约一百五十万美金的损失,并危害到该院病人的生命。20__年,中国的黑客发动botnet僵尸网络大军,DDoS攻击著名的巴哈姆特游戏社交网站,要求该网站配合其宣传,否则将继续阻断其服务;美国联邦调查局指出,全球约有一百多万台的电脑遭受bot控制成为botnet僵尸网络一员,在不知不觉中黑客已经利用你的电脑为所欲为了。
3.基.地组织首脑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Laden)的死讯让整个互联网沸腾了。位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市一位IT顾问早在官方新闻机构宣布该事件的前6个小时,就已经在其Twitter上直播了直升飞机盘旋和爆炸的动静。这使得他的个人网站地址成为众多追逐此事件的民众和媒体
争相访问之地。Websense安全实验室却在第一时间发现黑客已经攻击了Athar的网站,并使其指向某黑洞攻击开发工具)Websense希望提醒每个人在点击某个新链接以查看本-拉登之死的相关资讯时都应该谨慎,不要调入陷进,黑客会盯上类似Athar的个人热点网站,并威胁到通过搜索引擎访问过来的所有用户。而这样以爆炸性新闻为饵的攻击方式对于企业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员工通常会在企业网络中搜索该类新闻,并最终导致企业遭遇风险或者数据泄露威胁。
中国: 4.,“秒杀”购物热近年来在网上兴起,许多购物网站上都会有大量“秒杀”广告不断闪烁,以秒为单位的倒计时器飞速跳跃,点击“秒杀”广告就能购买到低价甚至无偿的商品。但是也有部分犯罪分子自办“秒杀”网站,诱使网民上当。当前不法分子实施“秒杀”诈骗有四种主要方式:一是以正规公司或组织的名义制作一个假网站,大量低价物品“秒杀”广告,通过谎称受害人“秒杀”商品成功等信息,让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户打款,骗取财物;二是制作大量与某个知名网站相似的“秒杀”钓鱼网站诱骗受害者进入,受害人一旦在该网站页面填写银行账户、密码等信息,财产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三是通过大量“秒杀”广告,骗取网民点击其制作的网站,并在网站“秒杀器”软件中暗藏木马病毒,通过木马病毒控制受害者电脑,从而盗窃个人及企业相关信息。四是通过欺骗网络消费者充值购买“秒杀币”等商品,骗取钱财。
措施:
5.如何识别网络信息的真伪网络本来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信息工具,而目前却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主要原因便在于网络信息的虚假性。
其实,要判断网络信息是否真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通过全面阅读信息,先从常理上来判断其真伪。所谓常理,如:买东西要拿钱,而且买东西的大致价位很容易了解到。不付出就不要得到,天上不会掉馅饼,等等。如果你要买东西,不要仅仅是贪便宜,俗话说“便宜东西没好货”是也;更不要期望不拿钱别人会给你东西,那也许就是诱饵。当你发现一些信息上说有好事,要判断一下事情是否符合常理,太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假货、次品;别人无缘无故给你好处,可能就是先让你偿点甜头,然后再宰你。
二、看信息者所发表信息内容中有没有诸如:电话,传真,地址,资质文件,技术术语准确与否,等等。通过这些,可以判断信息真伪的70%左右。我们也看到好多信息者,那些虚假信息,大多只有QQ号,没有电话,尤其没有固定电话号码,没有网址,更谈不上资质资料等。对一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东西”,虚假信息者更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三、从时间上来判断。同一则信息,假如是假的,他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过一两天就要改头换面;也即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真实的信息则不然,真实的信息,者会想让其永远保存下来,而且期望其一成不变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四、多方考证。如了解一个公司如何,要从行业情况判断,要从其服务过的客户那里了解情况,要通过工商管理等部门了解其是否正常经营,等等。
五、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生活在这个诚信日渐衰微的时代,很大一部分人曾经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即使侥幸自己没有遇到过,也会很容易听说过身边的人,或亲友,或同事上当受骗的故事。所以,自己的或别人的经历就是我们判断信息真伪的最好老师,不仿引以为“前车之鉴”,牢牢记着,时时惊醒。
六、提高警惕性,时时防范。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环--警惕性。要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七.有些大型网站,是导致虚假信息的根源。为了流量,很多大型网站对免费或者收费的信息没有设置审核措施。就拿网店来说,既然可以不要审核就可以开店,即使通过支付宝第三方保证来支付货款,难免出现以次充好甚至用二手货来替代正品的现象。所以,判断信息的真假并不能够从网站设置的诚信或者有担保来衡量。因为诚信与担保是出于商业的目的,利润的驱使导致其甚至比免费的信息都更有虚假的可能。这就象很多广告产品一样,花钱做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让“虚假变为表面的真实”,而收钱方的目的是为了收钱,利益驱使总是让其成为“帮凶”。
八、流量大的网站虚假的东西自然越多,这就象一个黑市。而那些并不是为了追求流量,有目的引导流量的网站,往往是“人流量”相对没有那么大却都是“真正的生意人在浏览”。
九、虚假信息的主人一般都不是真名真姓,其在网上的痕迹一般很少,因为担心出事之后自己难以逃脱关系。
十、虚假信息的联系方式一般都用手机,那是因为手机容易换号码,而且现在办理手机号码都可以不要身份证。
十一、虚假信息给人的感觉总是非常真实的,信息的表现面面俱到。这就好像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骗子,风度翩翩而且穿金戴银,给人一种气势。
十二、虚假的信息总是要求我们通过邮箱或者手机信息来联系他或者她,因为实际上这个信息本身就是虚假的,他或者她根本就不是专门在做这个事情。据上,辨别虚假信息也就不难了。首先通过搜索网进行搜索,看看是否能够找到该主人的经历,如果不能,假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其次,看看其联系方式是不是只用手机,能不能即时联系上他或者她,同时对其信息的表达进行分析,看看是否有意修饰;最后,尝试一下能否搜索到其姓名对应的身份证号码,通过身份证号码查询来判断此人的真实性。
随着一般大众在工作和生活上越来越仰赖全球信息网络,趋势科技建议各国都应将网络安全视为国防安全的必要一环。大型企业、ISP及政府机关应通力合作,共同防止 Bot 网络横行,并且预先侦查僵尸网络/傀儡网络 Botnet活动。
网络演讲稿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常言到“荐贤者贤”,因此我首先请诸位要胸怀公心、开启慧眼发现那些伏枥已久的“宝马良驹”。这是一个选贤任能的举动,是领导的爱才之心、用才之艺的体现,这也是各位同事展示“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的场所。
我叫__,毕业于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__年应聘到新丝路网站采编部工作。今天,对我来说,与其是竟聘新丝路娱乐频道编辑这一荣誉,不如说是给我一个检验自我、寻找差距的机会。以下是我的竞聘报告,请各位评委审阅。
一、多年的行业工作经验,为我踏入网络行业,奠定了基础
从_x_正式踏入传媒行业开始,真正理解了行内和行外的性质,以前是站在行外看行内,现在才真正的在行内看行内。从一挡节目的创意,到成型,从一个闪光的点子,到迸发出耀眼的光芒,都融合了我的智慧。在电台作节目的几年时间,无论从晚间情感节目还是音乐娱乐节目,都受到听众的喜欢,让我了解了,媒体的上帝就是观众。
__年进入新丝路网络担任部门主管工作。先后有如下动作。
a开始直播收费:全身心的开创新丝路网络媒体与市场接轨的工作,所以很快的将部门收益提升上来。首先将直播收费进行了规定,与首届新疆啤酒节这样的大型活动,谈判,签约,最终获得直播权,首次的打破了新丝路网站没有收益直播的先例。紧接着联系了高新区联席会议直播,中亚论坛会议。
b制作设备的专业化:来新丝路的时候,就给当时任职的杨戈总经理说了,直播必须作出水平,不能简单的制作,必须要加入一些多样的元素,所以,自己将保留的专业影视制作系统拿了出来,自行制作动态的影视片头,使视频节目有别于以往的单调。
c采访活动的商业化:现在很多商家都要宣传自己的产品,如果硬性的广告,是很难支付广告费用,就产生了软性广告,从事媒体多年,很清楚软性广告的作用,所以,从部门采编开始,规定大家,采访的软性广告,要逐步走上收费的道路。这个措施,开始实施,效果产生,但是后来,由于客观原因,中途中止。
d音乐频道的建立:因为从事电台节目很多年,多流行音乐的把握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识。而且拥有丰富的唱片公司的联系方式,包括港台。音乐一直是很多网民的喜好,所以就建议建立新丝路自己拥有播放授权许可得音乐频道,这个频道在自己坚持之下,开始了建设,到目前,已经从一个零歌曲的频道变成了众多流行歌曲融合的音乐频道,目前正有待于改版。
f娱乐频道的编辑:从接收娱乐频道开始,每天的正常更新,和图片编辑,都按步就搬的作着,娱乐新闻,八卦新闻,图片各类网站相互查阅,搜索更好的娱乐咨询,来充实网站娱乐频道。
h新闻采访:作为采编部的编辑,采访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过去的时间面也很全面的将首府进行了时时把握,采访了各类新闻当事人。
i策划专题:在新丝路的一年时间里,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策划了《“盖瑞益生菌酸牛奶杯”新疆主持人大赛》、乌鲁木齐市人民广播电办《爱心呼救紧急寻找o型献血者》相关专题,获得强烈反响。
j主持活动:作为从电子媒体跨度过来的专业主持人,来到新丝路后,打破了以往没有节目主持人,需要邀请相关媒体单位的主持人参与节目制作的历史。从来到新丝路,先后主持了大大小小的系列专题节目约20余期。主持单位或上级单位大型活动约10场,这其中就包括__年三八节电信公司表彰奖励大会文艺汇演。
二、从基础工作入手,努力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成效
__年底,我被调离采编部主管工作,虽说内心还是有很多的不解和压抑,但是自己通过自我调节之后,还是沉静下来努力的,扎实的做好基本娱乐频道的编辑,音乐频道的编辑工作。那个时候才发现,其实只要你沉静下来,扎实的干工作,无论是什么工种,只要细心耕耘,精心谱曲,照样能够寻找到快乐,弹奏出精彩的乐章。在繁忙工作中我更多体会到的是欣慰与快乐,无愧于自己,更无愧自己所热爱的这份事业。随着公司合并重组步伐的临近,单位的所有同事都在松松散散的等待改革的到来,此时的我仍然坚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音乐频道的更新,和与唱片公司的交好关系,时时唱片新闻,时时更新频道歌曲,积极联系外部活动,跟踪本地的娱乐动态,尽量促成合作。
通过这一年多的磨练,我真切的感受到编辑工作确实是一个锻炼和提高个人素质的岗位,也是一个干事的岗位。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俗话说“板凳座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做人、做文如此,做事、做管理工作更是这样。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竞职竞聘重在参与。站在今天的讲台上,我可以从容而自信地对大家说,面对激烈的竞争,我已经成功的实现了参与!至于参与能否成功,这取决于我自身的学识水平、务实的工作目标、健全的人格品德、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以及对事业的忠诚度。当然,还有您手中最关键最神圣最为重要的一票!给我一次机会,我将还您十分精彩!这就是我永恒不变的信念和这次竞聘的诺言。
关键词:教育直播;在线教育;教育形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28-03
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教育模式,犹如一股清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给校内、校外教育的发展模式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这场由教育直播引发的教育变革中,中国的教育形态因此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教育直播补齐中国教育短板的同时,真的会有颠覆中国教育形态、撬动教育行业之势吗?
一、教育直播的概述和特征
直播是一种新兴的、互动性很强的方式,是由主播通过视频录制工具,在互联网直播平台上,直播唱歌、玩游戏或教学等活动,直播观众可以通过弹幕与主播互动,也可以通过虚拟道具给主播打赏。在线教育,或称远程教育,指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其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效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教育形式。所谓教育直播,就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播教学的行为。
历数我国在线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代变迁:第一代以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为主;第二代以录播为核心;第三代则是直播。第一代在线教育发展受限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家用电脑的使用等;而第二代在线教育录播模式虽具有后期可编辑性强、课程效果优质、内容连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离线下载观看、可复制传播性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课程完成率低、学习互动性差、教学视频录制篇幅过长、教学形式太过单一等各类缺点;第三代直播不仅具有录播的优点(直播在课程结束以后也可以进行回放,具有录播的功能),还具有以下几点录播不具备的优势。第一,直播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它像真实课堂教学一样还原线下教学场景,虽然隔着屏幕,但学生和教师、学生和W生可以通过弹幕等方式进行及时便捷的互动,问题可以得到实时的反馈和解答。第二,教师在直播过程中或更具责任感。在直播过程中,学生可以实时地反馈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这种情况下会更有压力,高度集中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三,直播模式让人人教学成为可能。随着手机性能、资费、带宽、摄像头等硬件条件的获得越来越便利,各阶层的人们都能在网络上以低廉的成本现场实时进行移动直播教学,越来越多的观众也可以应用直播平台实时观看教学。最后,直播具有很强的即时性,直播课程没有滞后学习的情况发生,会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力,所以学生的参与感、课程完成度更高。
当然,之前在线教育也有过直播模式,但当时的直播受限于客户端,无法满足学生直观快捷地观看和学习需求,而且还存在直播教学空间封闭、设备老化或更新过慢等问题,从而最终走向衰落。
二、教育直播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016年被誉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截至目前,直播平台呈现井喷式发展,这种新型的“在线互动”正席卷着体育、娱乐、科普等多个领域。和体育、娱乐行业一样,直播的热风也吹到了在线教育领域,教育直播这一新兴领域顺应教育行业发展趋势受到校内、校外的青睐。
在校内,北京市密云区教委、四中、交大附中、西师附小、天津和平区中小学、沈阳电教馆等已率先对教育直播这一互联网发展下的新型产物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密云区教委为实现教育资源贡献,在全区学校范围内选拔各科优秀教师在固定时间通过教育直播平台授课,全区学生在这个时间段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收看课程、答疑解问,学习质量和效率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大力肯定;为在雾霾天停课不停学,北京四中、交大附中、北京西师附小等多所中小学借助北京四中网校的平台,利用直播技术实现了让学生在家学习网络直播课程;天津和平区全体中小学积极组织教研员参加“教研直播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培训,学习网络直播、在线交流、上传资源、网络调查等教研新方法,积极探索网络教研新流程,提升教研工作水平;沈阳市沈河区电教馆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在实验学校小学一部举行“智慧教室”教学观摩培训,这种直播形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大了参训人员范围,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在校外,众多教育培训机构已开始发力教育直播,从网易云课堂、腾讯企鹅辅导、淘宝同学、新东方、学而思、度学堂这类巨头,到学霸君、跟谁学、老师好、猿辅导、沪江网、三好网、叮当课堂等创业公司,还有YY、斗鱼综合直播平台,都争相推出在线教育直播平台。这些教育直播平台都各具优势,如淘宝推出的课程平台“淘宝同学”,面向培训机构和个人教师提供视频直播;学而思网校将直播放在核心位置,主打“直播+录播+辅导老师”模式,未来会持续在多场景直播、大数据教研、个性化服务三大内核深耕细作;沪江网推出的CCtalk直播工具,具有实时公屏互动、即时课堂答题以及鲜花送名师等互动功能;斗鱼直播开设“鱼教鱼乐”教育板块则旨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打造全新教育形式让每个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三、教育直播对推动我国教育形态变革的意义
1.教育直播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的发展历来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东西部之间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态势,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成为空谈。旨在解决教育公平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相继应用而生的传统在线教育却受到技术和学习效果的限制,在促进教育公平中收效甚微。而具有灵活和便捷的教育直播模式,可以不受地区和时间的限制,仅仅需要一个客户端和直播平台就能够将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输送到全国教育资源稀缺的地区,让这些欠发达地区可以享受到优质师资的教育和指导,从而可以改善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育公平。
2.教育直播可以促进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转变
教师不同于网红,不是靠颜值就可以在直播中走红的秀场达人。教育直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工具,要求课程教授者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和信息技术知识,还要求他们像主持人一样既具感染力又不乏风趣地引导全程直播,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直播的学习中去。这种新的模式会给教师带来良性的竞争压力,会“倒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不断地探索新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将技术融入教学的水平,不断地反思自己来更好地抓住学生兴趣点,大胆探索直播学习的效果评估方法,从以前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转向了多个维度发展。
3.教育直播更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比之前单纯无反馈并提前录完课程的录播在线教育,教育直播更贴近传统课堂,像是将线下的传统课堂搬到线上。虽然隔着屏幕,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文字评论、语音等方式进行实时沟通,使学生好似身临真实课堂,教师能很快了解学生的想法,还可以根据直播期间学生的反馈,同步调整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及时提出疑问并得到很快很好的解答;甚至学生与学生在直播期间通过问题交流和协作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教育直播相比之前的录播模式,既具传统教育的互动性,又具有在线教育的灵活性。这种互动性、场景化和现场感的特点和优势,使学习氛围更为强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孤独感,从而更能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育直播能更好地实现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直播的颠覆性在于,人人都可以成为直播的主角,随时随地可以直播,如果说直播平台丰富了娱乐生活,那教育直播的兴起则给学习带来了极大便捷,在有网有客户端的情况下,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进行学习。教育直播的这种便捷性、灵活性和开发性让教育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够随时随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创造知识、共享知识、获取和使用知识,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大地提高,获取成本大幅地降低,从而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允档幕础。
四、教育直播在推动我国教育形态变革中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
1.挑战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教育直播在为教育形态变革中带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如约而至地面临诸多挑战。对于校内教育,首先,学校推广跨地区直播教育可能存在困难。因为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教材、教学进度和学生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用一线地区的教师教三四线学生,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学校引入教育直播平台可能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总量大,当地政府和学校有能力引入运营商量身定做的、稳定的教育直播平台。而在农村或偏远、贫困落后的地区和学校,或会因为短缺使用经费、网络经费或后期维护升级经费而导致无法引入或很好地使用教育直播平台,久而久之,这种差距越来越大,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首先,教育直播的资源尚未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规范标准。在人人都可以直播知识的大背景下,就会形成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虽然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但鱼龙混杂的资源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和规范,会导致学生在面对众多信息时要花费大量时间选择适合的优质资源,甚至会导致被动接受垃圾信息。其次,校外教育直播的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晰,过分地依赖资本,直播平台需要一边大力投资名师,一边购买直播中所需的网络带宽,还需要在推广上花费成本,但收入方式目前还比较单一,缺乏明显的盈利模式与变现手段。所以校外教育直播必须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让教育直播更好地成为教育培训行业改革的新生力量。
2.对策
对于校内教育,首先,学校在引入跨地区直播教学前,要实地进行大量调研,认真分析跨地区直播教学的可行性,保证直播教师充分了解当地学校的教学进度,深入掌握当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加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西部等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在财政拨款、学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向落后地区倾斜,保证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均衡性发展。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首先,要依据法律和政策明确在线直播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归口,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或管理死角,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在线教育培训机构依法办学,从而确保优质的教育直播资源。其次,教育直播正处于发展初期,各大教育培训机构要积极探索变现方式,不仅要提升教育直播的内容质量,更要打造个人品牌,着力打造“优质教师+内容+传播渠道”模式,巩固教育直播平台自身的优势。
虽然目前教育直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与直播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和扬长避短,教育直播一定会有着无限广阔的未来,我们应当抢抓机遇,顺势而上,让教育直播更好、更深刻地助力教育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玉霞,朱云东,刘洁,朱培达,袁悉程.同步直播课堂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52-57.
[2]陈向国.浅论远程直播教学模式的利与弊――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4):51-51.
[3]赵梦媛.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西部学刊,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