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治理的举措

社会治理的举措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7 18:08: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治理的举措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治理的举措

第1篇

一、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

    《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的治国理论和执政方略,就是要求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的治国理政就是要求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方略武装我们的头脑,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实际成效推动,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思想统一我们的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国有企业改革也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当前,我们党面临各种考验、危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思想来统一我们的思想;坚持运用治国理政思想来凝聚共识,谋求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凝聚思想意志,形成强大精神力量。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治国理政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而使美丽的中国梦蓝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第2篇

关键词:政治传播;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创新社会治理”,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而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我国自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必要性。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治理研究及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可能性。更为主要的是,一直以来,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倍受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政治传播视角探讨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

1 社会治理中政治传播的重要作用

在政治学领域,治理一般指国家治理。学术界对于“治理”的界定大致有三种:“社会中心论”者认为治理是一种自组织,它不需要国家和市场干预;在“国家中心论”者眼里,“治理”的意思与“政府或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相同;“合作主义”者将“治理”视为国家与社会间的有效互动或“协作方式”。综合这三种界定,本文将治理界定为一种理念,其要义是强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多元化和平等性分工与协作、具有抑制和稳定的目标以及通过协商的方式灵活参与其中,并自觉认同和遵守决策等,目的在于发现并确立公共理性。按照学者们的观点,治理涉及“治理的有效性”和“治理的合法性”、“两个基本问题”或两个重要维度。其中“治理的有效性”派生出“有效治理”和“无效治理”,“无效治理”又有“相对无效治理”和“绝对无效治理”之分。在这些内容当中,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是“有效治理的实现”以及如何解决“无效治理”两个方面。

国内外学者们认为,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社会与市场间的分工与协作”。要实现此类治理,“对称的信息”是基础,“组织机制”是有力保障,各参与主体间的“耦合”及其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关键。可见,政治传播在社会治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传播具有“双向传递”信息的特点,涉及到政治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两个过程,社会治理与政治传播的有效性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即有效政治传播是有效治理的基础,无效治理产生的根源在于无效的政治传播。

2 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状

2.1 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特点

2.1.1 民族成分复杂

贵州省共有49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其少数民族成分个数居全国第二位。各少数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性大,民族特色鲜明。

2.1.2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从2015年的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看,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与绝大多数非民族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工业化程度低、高科技产业不发达上。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地形复杂、信息闭塞等的限制,且存在人为排斥工业化及现代高新产业发展等情况,其农业至今仍基本处在人、畜力耕作阶段。

2.1.3 社会维稳难题多

继瓮安时间之后,贵州省虽未发生重大暴力流血事件,但其地处西部且与事故多发的云南省毗邻,云南省的“3・1”火车站流血事件的传播或多或少会对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成为区域维稳工作的强大阻力。而且,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复杂的民族成分复杂,与之相对应的宗教成分也复杂而多样。近年来,虽然全省继续加大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力度,但非法宗教活动给民族地区的社会维稳所带来的挑战仍然是巨大。

2.2 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

2.2.1 网络时代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越来越成为搭载本民族文化、向外界推介本民族的良好平台。在此引领下,贵州省的许多少得褡逡芽始利用网络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甚至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等。但是,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带给贵州各少数民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其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一些通过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会造成民众心理恐慌等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

2.2.2 各民族千差万别的宗教、习俗、禁忌也给社会治理增加了难度

贵州省各少数民族之间在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习俗,贵州苗族村寨的寨老――德高望重的人物至今仍然在村寨中享有盛誉,被村民称为“能干人”。寨老因具有公正、诚实、稳重、孝顺等种种值得称颂的品德而受到村民的佩服和尊重,也往往理所当然的成为民众的主持公道者。这种传统的“人治”是“法治”的有效补充,在村支两委成员在村长和村支书没办法解决问题时,寨老会出面调停或解决。因而,在“人治”是“法治”出现冲突时,往往会使社会治理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另外,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和禁忌也不能一味地取缔,如苗族有信鬼神的传统。这样的民族传统往往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有很大的关联,取缔了这种习俗就等同于否定其民族,也会给社会治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第3篇

一、宣传重点

1、宣传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决策部署;

2、《法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赣发[2014]6号)及《深化平安建设行动方案》文件精神;

3、宣传各地、各单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五大民心工程”建设,全力促进社会和谐平安举措、经验;

4、宣传各地、各单位改善和保障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依靠群众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举措、经验;

5、宣传广大人民群众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勇于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斗争的见义勇为先进事迹;

6、宣传全县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群防群治的重大意义、具体措施和经验成效;

7、宣传开展“严打”整治行动,排查整治社会治安乱点,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的成效;

8、宣传开展全民法制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的经验。

二、宣传形式

1、利用单位人防大屏幕和网站等形式进行宣传,切实做到有文字、有影像,不断拓展宣传途径。

2、利用标语、板报、挂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帮扶点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知晓率。

3、安排单位综治干部深入挂点帮扶干部职工家属进行宣传,征求对社会治安的意见,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4、在3月份组织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日活动,营造浓厚的综治宣传氛围。

三、活动内容

1、召开一次动员会议。单位要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县3月6日全县综治宣传月活动动员会议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尽知。

第4篇

我们终于拿到了国家的有机认证,多亏了这次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让村里彻底解决了粉尘污染问题。吕长增,是富阳长奇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从 2019年公司创立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直为公司种植的铁皮石斛申请国家有机认证奔波,但由于种植基地附近的粉尘污染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治,使他多次与有机认证失之交臂。

在去年召开的富阳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上,吕长增作为企业代表,向镇政府反映了公司附近的粉尘污染问题。会议后,长奇生物科技所在的阆坞村随即联合交通、运管、环保等部门,对造成粉尘污染的渣土车进行了严格管控,村里专门拨款数十万元购买了洒水车,彻底解决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周边的粉尘污染。今年年初,吕长增如愿以偿,铁皮石斛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评审。

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是富阳环保局2019年推出的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举措,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必须向同级人大(人大工委)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向社会通报环境质量和生态改善情况。

区县市及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向人大及公众作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已实施多年,但拓展到乡镇(街道)一级,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富阳区环保局局长李百山告诉笔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对基层环保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像渌渚镇一样,截至目前,几乎富阳所有的乡镇、街道都会向社会各界通报当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参会的社会各界代表人数达891人,征集到意见建议290余条,内容主要集中在村庄溪流河渠环境质量、扬尘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方面。

政府主动报告 接受群众监督

依法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这是环保部门应尽的法定义务。政府向老百姓报告环境质量,可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提高政府环保工作效率。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同样对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报告会次数每年不少于一次,乡镇、街道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次数。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乡镇街道不仅要对老百姓关心的环保问题进行通报,更重要的是,还要制定详细的解决举措,明确具体解决时间节点。

李百山说,每一次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都会对上次会议进行回顾,通报上一年度未完成的基层环保工作事项,总结未完成原因,这也体现了新环保法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精神。

目前,东洲街道的环保工作还存在渣土车随地倾倒泥浆、整治巩固效果难、部分企业主环保责任不到位等问题。我承诺新的一年里:加强对渣土车的管控,加大对企业偷排现象的处罚力度,继续强化对违规养殖场的管理。在几天前召开的富阳东洲街道生态环境质量专题报告会上,街道办主任俞一波就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当着在场100多名村干部代表、企业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和村级代表的面,俞一波总结了东洲街道的环保短板,并对问题具体解决措施、具体解决时间点作出承诺。

以前总觉得基层环保工作只是环保局一个部门的事,我们只是一个配角,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才让我们明白环保事关每个基层部门。俞一波告诉笔者,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将督促政府更深入地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必须要化压力为动力。

由于东洲街道临近杭州主城区,致使部分建设单位受到利益驱使随地倒放泥浆,致使马路行驶不畅。报告会开完后,俞一波牵头成立了8人的联防队,加强对东洲街道马路的巡查力度,计划对华木线沿线环境进行整治,对双桥路进行提升改造,加速推进都市农业精品线建设进度。

群众提出意见 直击环保要害

会前发放征求意见表,会中代表互动提问,会后广泛收集民意,这是富阳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的三个必备环节。

在渌渚镇召开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前,镇里专门发放100份《渌渚镇2019年度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意见、建议征求表》,向全镇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普通党员、村民代表、企业代表收集意见建议。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代表对年度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表示满意;66%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感到满意;95%以上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到位;95%以上认为企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后有明显改善。

有些是政府本来就打算做的,也有些是有所疏忽的。民意代表政府工作方向,听取群众的声音,有助于抓重点、抓热点,让政府工作事半功倍。渌渚镇镇长洪金元说,通过征求意见表能帮助政府更清晰地认识一年来的工作,可以收集到来自群众的真实意见建议。

比如建议加大对运输车辆装载的管理和监督、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强统一规划、加大对矿山企业的污水和粉尘治理等。

305省道两路两侧整治取得了一些成效,政府今后将如何开展长效管理;三改一拆和美丽庭院建设以来,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政府今后对新农村建设的设想和打算;政府倡导大生态大环境,镇党委政府对渌渚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整体构想和具体工程在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的互动提问环节,3名与会代表就自己关心生态环境改善举措积极提问,渌渚镇相关负责人根据提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会后,我们还会把报告会中老百姓的意见进行总结集纳,一些建设性意见将成为我们的决策依据。对于老百姓反映的粉尘污染问题,报告会后,洪金元牵头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计划实施小锅炉淘汰改造、水泥企业除尘提标改造、矿山粉尘治理等一系列举措。

通过会前、会中、会后的报告会民主互动,一方面提升了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度、认知度,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基层政府对环保的责任意识。

强化属地责任 形成环保合力以前大家对环保的参与度不够,这种形式的报告会更是从来都没参加过,对生态建设肯定有积极作用。

第一次参加渌渚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的村民代表吴春苟说,政府向老百姓报告环境质量,不仅可以让大家了解政府做了哪些工作,也能让大家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

像村民代表吴春苟一样,鸿富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宝良也从未想过会站在台上就环保问题作出承诺。

作为企业代表,张宝良在报告会上面对全镇各级代表庄重承诺:在今后的开采生产过程中会更加严格要求,做好矿山粉尘治理,做好污水处理及其他环境卫生工作,对渌渚镇负责,对富阳人民负责,对杭州负责!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达成社会共识。推行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能促使环保、交通、农办等部门联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

富阳环保局局长李百山说,除了让政府形成合力外,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还能树立企业、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特别是企业家们,能让他们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这才是这项创新制度的重要意义之一。

为了实现乡镇(街道)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的实效最大化,富阳环保局已将报告制度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生态环保考核体系,作为常规考核的内容之一;并以与乡镇(街道)签订生态文明目标责任状的形式,将环保责任链延伸到村企(社区)一级,把生态环保任务落到最基层。

第5篇

一、本次培训班三点感受。

1、会议规格高。聘请的专家、学者、从事一线有经验的同志从理念、思路、举措、创新、效果指明了工作方向。

2、讲课实效性强。聘请专家教授做了讲座,讲课内容注重实效。 “创新社区治理、共筑社会和谐”、“参与型协商”等从理论阐述、中国面临的现实、本项工作的难度,言简意赅,听后精神倍增,给我们做好工作充了电、 打了气。

3、选点特色鲜明。以问题为导向,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工作落脚点,以推动居民自治为出发点,以协商民主为方向进行了探讨。

在培训中我对社区多元化治理感悟较深。

一、创新治理机制:实现社区治理满覆盖

 “以前无论大小事务,都是政府管理,群众被管,政府提供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群众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很多时候政府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社区觉得很累,而群众又觉得没有解决好自己的需求,不‘买账’。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根本解决问题,这才是长久之道。”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改革事权,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发包”,给社区彻底“减负”,另一方面是扶持发展多元社会主体,增强多元主体承接社区服务的能力。

让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力量在社区治理的平台里发挥作用,实现多元主体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全覆盖,确保散居院落的居民能就近享受社区服务。

二、减轻社区负担: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在传统社会管理中,虽然一再强调社区的服务功能,但事实上社区基本相当于政府机构的延伸,政府大包大揽居民社会生活的大小事务,而具体负责落实的都是社区。”*表示,这就造成社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社区不堪重负,同时百姓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政府根本包不下、满足不了。院落自治组织、志愿服务队伍、驻区单位、各类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治理,他们将由“客人”变为“主人”,主导社区治理工作。

三、推行购买服务: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改革的配套政策,鼓励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由于过去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社会组织不了解社区居民服务的具体事项,无法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也调动不起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社会组织通过扎根社区,参与政府购买服务,还掌握到了社区的基础数据,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居民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梳理社区清单:形成“三社联动”新局面

第6篇

摘要:企业既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所以企业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既有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本文从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是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等方面论述,供企业发展参考。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意义自我调适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盈利能力绿色贸易壁垒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因此企业除承担起经济角色外还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不应仅仅是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该构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正由传统的“物美价廉”向“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这些情形表明,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2]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

[3]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

[4]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

第7篇

>> 媒体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 CBA裁判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 地方政府公信力与政绩悖论及其消解 信息不对称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机制分析 论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学理依据 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研究 论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 关于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初步探究 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举措探析 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的媒体沟通与官方言论公信力 基于层次分析的地方政府公信力评价与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地方政府信用问题的思考与重塑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问题的反思与重塑探讨 地方政府形象的构建困境及重塑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塑 地方政府的创新与创优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地方政府公信力: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网络舆情视角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政治考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1苗圩:《云计算壁垒需打破,地方政府盲目性凸显》,《南方都市报》2012年3月21日。

12(美)马克·沃伦:《民主与信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14朱光磊、周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5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7唐娟:《政府治理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18王国红、翟磊:《县域治理研究述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9宋晖:《多元协同治理促进政府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13日。

20吴家庆、:《中国与西方治理理论之比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22杨畅:《绩效提升视角的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实施方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3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第8篇

关键词:煤矿;瓦斯;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发展趋向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074

瓦斯是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气体,其中主要包含了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一般生活中的瓦斯气体燃料主要有三类,即煤气、液化气与天然气,其中煤矿瓦斯也就是天然气,由于这一气体主要形成于成煤的过程中,因为也被称之为煤层气。进行煤矿开采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手镐采、综采、炮采等,煤矿生产企业不同,所形成的机械化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煤矿瓦斯安全生产举措的落实也有很大的区别。

1 煤矿瓦斯抽采技术

1.1 煤矿瓦斯抽采技术运用现状

煤矿瓦斯抽采技术最在我国出现于20世纪,当时就已经运用于煤矿开采工作中,直到20世纪中期阶段,我国工业逐渐兴起。在瓦斯抽采技术优化与完善的影响下,我国抽采瓦斯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直到1965年,我抽采瓦斯数量已经超过了170Mm3,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抽采煤矿数量与瓦斯数量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抽采技术逐渐优化与完善的支持下,使得我国煤矿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上涨。

1.2 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类别

迄今为止,媒矿瓦斯抽采技术的分类一直都比较模糊,但是也有专家将其分为围岩区抽采、开采层抽采、邻近层抽采以及采空区抽采四类。但是分类方法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类别,也有专业人士将该技术分为未卸压煤层抽采、采空抽采、围岩抽采、卸压抽采以及综合抽采几类[1]。这几种分类方法是以开采煤层与相近煤层之间关系为前提进行的分类,但是当前阶段我国对该技术的探索越发深入,具体的分类方法也处于被提出的过程中。

一般煤矿瓦斯抽采技术根据瓦斯来源,可以被分为煤层瓦斯抽采、邻近层瓦斯抽采、围岩瓦斯抽采以及采空区瓦斯抽采几种。(1)邻近层瓦斯抽采技术主要是以层外开采卸压为基础,在开采煤层不断深入的作用下,抽采周边邻近层卸压瓦斯。如果按照开采层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下临近层抽采与上邻近层抽采[2]。以上两种抽采技术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处,即二者均涵盖了巷道一钻孔混合抽采、钻孔抽采以及巷道抽采。(2)本煤层瓦斯抽采技术则被分为穿层钻孔、平行钻孔以及水力割缝等几种;(3)对于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的运用,这一区域内的瓦斯一般会将其运输至开采区内,作为二次瓦斯进行使用,以上瓦斯主要来自于煤矿邻近层与围岩层,或是开采层丢煤瓦斯,所以对其进行抽采的过程中,必须要各自抽检。当前阶段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即密闭抽采、巷道抽采以及埋管抽采等几种;(4)对于围岩瓦斯抽采技术而言,一般可以运用两种形式涌出围岩瓦斯,其一是因为开采层采动,造成顶部围岩层卸压,进而卸出瓦斯,其二则是瓦斯在围岩层裂缝内喷出。

2 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发展趋势

2.1 局部防突举措依然为主体

基于当前阶段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瓦斯抽采主要是以煤、瓦斯二者之间的规律为前提,对其中存在的局部防突进行解决。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时,也引用了一些国外有关国家在煤、瓦斯突出防治方面的经验,将其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需求相结合,进而构成科学、合理的局部防突技术。近年来,我国的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已经开始向整体预防的方向进行演进,然而与局部防突举措相关的内容依然在增加,部分新局部防突抽采技术逐渐被研发,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例如煤层巷道抽采技术。

2.2 将“先抽后采”作为重点抽采技术

“先抽后采”技术也就是在抽取瓦斯之后再进行煤矿的开采。该抽采技术起源于2002年,当时有关人员将这一理念提出,并作为日后煤矿瓦斯工开采工作的主要方向,这样一来主要是为了建立以瓦斯为主体的长效防治制度。在这之后,这一技术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兴起,部分煤矿也开始对这一全新的瓦斯抽采技术进行研究,也有矿业企业以此为前提又提出了“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的方针策略,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先抽后采技术。在这之后一些煤矿便开始践行先抽后采技术,并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将瓦斯事故发生率降低。随后,煤矿监察部门在以上抽采技术的前提下,再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煤矿瓦斯开采管理政策,以此便将“先抽后采”技术作为治理煤矿瓦斯问题的一个重要技术。

2.3 区域防突举措逐渐被重视

有关部门颁发的煤矿与瓦斯防治的突出要求当中对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规定,即煤矿瓦斯的突出治理工作必须要以“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基本原则为前提,仍未运用区域综合防突举措且没有满足指标要求的,不能进行煤矿开采,必须要满足“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这一要求。该瓦斯抽采技术的运用,主要对瓦斯特点进行了考虑。 在煤矿开采时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瓦斯浓度暴增导致安全事故的现象十分常见。以上几种基本原则便是以该问题为前提而形成的。对于区域综合防突所采用的抽采技术,是在某区域的瓦斯布置与形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使用的,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对开采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考虑,并在实际抽采时也对瓦斯流动性的特点进行了利用,以免瓦斯向开采区域流动,以此实现区域防突这一目的。总体来说,该方法是以瓦斯规律性特点为前提进行使用的,然而区域瓦斯的分布特点整体而言比较繁琐,实践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仔细的勘测、预算,由此也可以证明该瓦斯抽采技术对于未来煤矿瓦斯抽采工作而言,将逐渐被重视,成为应用的主要技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社会中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多有发生,因此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运用则显得极为重要。文章主要分析了该技术的分类与今后的发展趋势,从分析中可以了解当前阶段我国对于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进行程度,也为日后瓦斯事故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