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管理的方法

公共管理的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7 18:08: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管理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共管理的方法

第1篇

一、创新性教学体系建设

1.梳理理论教学体系,重点着墨于“实际应用”环节。《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理论教学中容易出现重“数理推导”,轻“实际应用”的倾向,学生通常认为“很难”“、不易掌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课程通过对取材于实际公共管理领域的例题的解答,总结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理论教学部分包括:测量与调查方法,定量分析基本方法,统计分析初步,统计推断方法,假设检验方法,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决策分析方法等模块。理论教学内容将巧妙地避开各种方法的数理推导,介绍基本理论后,通过70多个例题,逐渐展开《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这门看似深奥的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接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2.构建启发创新思维的实验教学体系。近年来,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却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行政管理人才状况令人担忧。面对行政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的现状,我们意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质量,彻底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2009年开始,笔者在《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增加了占学时一半以上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没有设置实验环节,学生很难做到“知行合一”。2010年,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立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软硬件条件。在设计专项实验的过程中,课程组发现,大多数学校的专项实验主要是借助宏观统计数据开展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实验模块。

这种实验教学体系存在三个突出的“短板”,一是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独立模拟和训练;二是实验数据由教师定制,学生缺乏数据收集能力;三是忽视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及操作步骤,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的能力。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希望通过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整合设计性实验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增加综合模块以增强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二是增加社会调查模块以增强数据收集能力。配合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调查小组,就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整理调查数据以备实验之用。三是增加研究设计模块,使学生能够通过社会现象发现一个“好的问题”,制定探索特定问题的研究方案及详细的操作步骤,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以及选定时间框架等一系列训练。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十个实验项目:统计图表的制作;数据的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设计与评价。最后三个实验项目是针对克服实验教学中的三个短板设计的。

二、创新性教学体系建设框架和主要措施

1.建设框架。《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创新性教学体系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

2.主要措施。首先,不断提高理论精讲水平。通过大量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和例题分析,促进学生对于理论问题的消化吸收,增强学生的形象理解。在教学中适时开展课堂及课后讨论,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机制。其次,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结构,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方面,授课时数与实验时数比为1∶1,也就是说,课程总时数的一半是安排学生在实验室,由老师辅导、学生实验完成的,提高学生对调查资料的处理能力。

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除了在课上融入大量的调查案例和例题以外,在讲授完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后,让学生自选课题,设计总方案;让学生对已选课题自己设计问卷;让学生深入社会中,亲自调查和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整理、分析资料;由学生自己完成研究报告。老师在每个环节就共同存在的问题在课上指出、分析和纠正。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第2篇

公路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施工材料作为公路建设中重要的施工要素,在工程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在高等级路面中,原材料的投入占总成本的比例一般在60%以上。如何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是各个施工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减低工程成本,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做好材料管理需从以下三方面人手。

1、对参加施工的人员特别是材料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重视材料质量的自觉性,增加业务能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施工材料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比重。

2、对施工定额分解、定量控制。进入工地,即对清单中各项工程量进行核定及定额分解,分解时应考虑保管及施工的消耗。在施工过程中,定额与实际消耗应经常对比查找漏洞,进行定量分析与控制,使材料控制直接进入施工第一线。

3、材料进场控制。根据设计文件对于基层、面层和其他部位材料的级配要求,严格制定备料计划,尽快确定各层次目标配合比来指导备料工作。材料采购要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的原则。进场材料要正确计量,认真验收, 最大限度地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消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运输、进场和储备,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还要避免材料反复倒运。材料的信用应严格控制,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材料数量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二、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试验段

开工后,施工单位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 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故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验段施工之前要编制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检测内容 以及达到的质量标准。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录、分析、总结,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是当前公路建设发展的主流。目前高等级公路的招投标中,对设备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求有完整的机械配制。道路施工由于工程量大,施工期又相对短,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大而全的设备管理概念应该淘汰,关键是投资大型关键设备。当然设备的管理还需要立足于现有设备,发挥其最大效能,可从以下方面人手。

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2、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3、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时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四、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 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旗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 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到:

1、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2、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五、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 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 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 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5、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六、结束语

总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灵活运用,实际操作应因地制宜,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公路施工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都是公路施工企业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所以,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每一个公路施工企业的共同目标。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施工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传德. 公路建造师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254-287.

[2] 李之锋. 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法新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8(1):5-6.

第3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引言

园林绿化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程,需要较强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力。虽然在园林的绿化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一些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问题,但在建筑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园林绿化的工程质量,掌握好工程原理,做出合理清晰的设计图纸,科学地规划园林绿化的每一项施工步骤,充分地利用绿化的植物,就能通过园林绿化净化城市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创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2目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园林绿化的施工技术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园林绿化的费用中,大部分费用都用在苗木的采购上。在采购时没有挑选出质量合格的苗木,导致在种植过程中死亡,这无形之中就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其次,施工技术也极大地影响了苗木的存活率,而施工人员的技术性、严密性不够,只重视园林的视觉效果,忽视了土壤、基肥、树坑的规格,导致一些苗木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园林的美观程度。

同时,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水平较低,不仅施工进度慢,有时还会造成返工,不但增加了工程的成本,还延长了工程的工期。另外一些不规则的施工增大了园林后期的管理成本,甚至施工人员的胡乱施工,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因此,施工技术管理对园林绿化工程来说也极为重要。

3 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原来越高,园林工程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园林工程的施工往往较为单一,而且规模也较小,这就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多元化、大规模的园林工程日益的兴起。当前我国园林施工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建设对象生态化;建设模式多样化;建设工程和谐化。这三个方面相互配合,从而为园林工程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局面。然而当前部分园林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遵循上述三个特点,从而导致我国的园林建设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较好的考察了当地的需求以及周围的环境,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结合园林施工的三个特点进行,从而取得一定的成果。

4 园林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4、1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绿化工程投资方的要求,施工单位要领悟工程整体的设计理念,对照园林的整体特点,合理地排放树木的种植位置,提交详细的设计图纸,编制施工计划书,以便减少施工的难度。在施工前期,准备好施工场地、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队伍,并根据设计计算好整个工程的预算。按照工程的进度,合理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利用率,还能减少园林绿化的成本。另外,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

4.2 加强施工的组织设计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而且还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设计中所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使得施工能够有序的进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那些工期短、工程量大的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对于合理的安排工期,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5 科学管理方法在园林施工中的意义

5.1 控制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管理

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有助于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况进行及时的应对。对施工工序的控制应该结合园林工程所在地的自然规律进行合理的管理。这些工序都应该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当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应该有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验收,只有确保合格,才能算是完结。本公司着重对园林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并结合施工环境,从而采用细化、领先、有效的提升了施工的质量。

5.3 加强工程材料管理

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复杂多样,从基本的植物到水电器材的运用种类繁多,名目各异,这就为工程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对于工程所用的植物,应该充分考虑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源头进行质量的控制。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节约原则、目标管理原则等基本原则的前提小有效的减少物资的损耗,避免铺张浪费。

5.4 兼收并蓄,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方式

不同的工程项目有着不同的组织管理形式,工程的负责人员应该充分的了解每一种组织方式的优势,用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思想构建新的施工管理理念,即所谓的矩阵式组织管理形式。这一形式把园林工程中的各个单位、各个项目有效的进行整合,以横向发挥和纵向管理来统筹,将各个部门的优势集中在一起,从而最终实现效率管理和决策管理的目标。这一模式主要运用在大型的园林工程项目中,具有工程量大、施工技术难点突出、管理内容复杂、建设周期较长的施工建设中。

5.5 注重施工安全管理

园林工程的安全管理涉及到整个施工建设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它主要是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或者是消除事故,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目的。一般通过以下三个原则来实现施工的安全管理。

5.5.1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坚持安全管理就是生产和安全必须同时进行,在生产的同时要尤为的重视安全,把安全置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生产的顺利完成。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个别部门、个别人员的责任,它需要全体人员集体参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多个方面、整个过程、全体人员尤为重视。

5.5.2 对危险因素和危险事物进行安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一定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可以从对物和人的管理方面来探讨事故的发生情况。一般而言,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危险行为都是事故发生的最直接因素。

5.5.3 制定安全管理方式

制定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安全施工规定对于项目施工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的了解项目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采用安全责任制原则,重视日常的检查工作和安全培训工作。

5.5.4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对于工程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园林工程的管理人员不但需要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而且还要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鉴于此种情况,本单位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对于多项目以及单项目都进行定量的考核,从而达到鞭策落后,激励先进的目的。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项目的不同需要采用相匹配的施工管理方式。园林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包含多学科的管理工作,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审美方式的改观,园林工程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因此,为了建设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园林施工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园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4篇

我国目前在输变电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以下几类问题。(1)我国的输变电工程的技术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没有及时的发现和上报,同时还存在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因此当部分缺陷发生时,缺乏判断能力,就造成了事故的发生。(2)目前我国在处理缺陷管理问题的时间很长,其中部分严重的缺陷问题没有及时处理,故而造成事故的发生。(3)我国目前对输变电工程的检修质量不高、设备材料不过关,某些已经验收合格的缺陷,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会再次出现同样的缺陷,无法做到根除。(4)施工缺陷的预防措施不到位,因此不能在施工之前发现问题。预防得不到控制,会影响整体施工过程。

2监理公司基于“零缺陷管理”对输变电安全质量的控制

为了确保输变电工程的质量安全,我们倡导零缺陷管理。监理公司对实现零缺陷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监理公司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确保“零缺陷”投产发电。

2.1零缺陷管理简介

零缺陷管理(ZeroDefectManagement,ZDM)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经营管理,所有的生产者以及工作者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没有缺点,并且朝着高质量高标准的目标奋斗。菲利浦•克劳斯比(PhilipCrosbyism)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零缺陷”的管理思想,并开始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之后,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传到了日本,并且在日本制造业工厂中得到了全面地推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能够领先于世界水平就归功于“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陷,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从开始就正确地进行工作”,以完全消除工作缺点为目标的质量管理活动。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零缺陷管理”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大体可概括为:基于宗旨和目标,通过对经营各环节各层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保证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的缺陷趋向于“零”。

2.2实行输变电工程零缺陷管理的意义

零缺陷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恢复性能,而且可以促进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可以提高整体的生产管理水平。在输变电工程中实行零缺陷管理,就是用严格的标准处理缺陷的发现、上报、处理以及验收等环节,对过程进行强化控制,实行闭环管理,科学地管理、检修、验收和维护方面,对发现的缺陷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2.3监理公司与零缺陷管理

监理公司能够有限控制工程施工过程,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地评估。要实现零缺陷管理,监理公司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实行完善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质量管控机制。监理公司在管控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环境因素对生产工序的影响。监理公司可以以电网建设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工艺监督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以施工和检修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作业指导书等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把好安全质量关,减少因施工和检修安全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监理公司是确保零缺陷管理的把关者,只有监理公司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职责,输变电工程才能够实现零缺陷管理。

2.4监理公司采用零缺陷管理的办法

(1)零缺陷施工监理。零缺陷施工是零缺陷管理的中心内容。监理公司应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采取零缺陷的管理办法。监理公司将施工以及检验标准和零缺陷施工融合在一起,通过程序文件和岗位责任,将零缺陷施工落实到实处。具体可以总结为:①监理公司要求设计公司立足于高起点进行工程设计,力图精益求精。②要求所有的工序都要保证一次成功。③要求下道工序必须在上道工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④监理公司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通过设置若干控制点使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⑤监理公司组织全体人员参与质量教育和培训,使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主动求精、细、零缺陷,让每个员工都有“零缺陷”的意识,不断追求完美。(2)采用零缺陷供应的基本要求。①供应作为生产环节的“第一道工序”,如果供应环节就出现了缺陷,那么整体工程必然不可以顺利进行,所以监理公司要监督工程组不可以接受有缺陷的原材料和外部零部件。②工程组需要与供应方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保证供应的稳定和可靠性,力求营造本企业与协作配套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将供应商与工程组的利益绑定到一起,这样有利于提高供应商的供应水平。监理公司与供应商进行合作,从供应商就开始实施“零缺陷管理”。(3)采用零缺陷决策。基于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的监理公司管理方法研究张印虎郑季伟金伟赵褀(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公司上海200000)摘要:输变电工程的安全关系到日常生活,工作。要确保输变电工程的安全质量,只有通过监理公司开展监理职能,才可以实现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的控制,推进工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文针对输变电工程的特点介绍了监理公司管理的两种方法——“零缺陷管理”和危险源管理,并提出应把两种方法相互结合,以便更好的实现监理公司职责。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监理公司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67-02零缺陷决策就是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管理的根本就是决策,所以决策零缺陷也就是管理零缺陷。为此应该对决策实施有效控制,以保障决策的科学性。零缺陷决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监理公司要监督工程组决策过程中的规范和程序,决策要严格按照规范和程序进行。如没有充分的信息依据,不得提出决策方案;没有经过分析论证不得做出任何决策;没有足够的分析资料和完善的研究结论不得做出决策等等。②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控制。包括给出绩效标准、监督检查、反馈和校正等。

3监理公司对输变电工程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3.1安全危险辨识的含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具有破坏能力是基本条件。同时,作为危险源,它还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素。(1)存在条件。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自身存在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或其它条件,包括储存条件、理化性能、防护条件、操作条件以及管理条件等。这些条件将是危险源被存放、产生破坏或被防护处理等所需要的基本条件。(2)触发因素。触发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管理因素等。(3)潜在危险性。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危险源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或不确定性,一旦触发条件形成,就可能释放能量,产生或带来的危害。

3.2输变电工程的危险源

输变电工程是一项具有较强流动性的项目。流动性包括人员的流动和变换、施工环境的流动和变换。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电力施工企业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输变电工程的复杂性。不同的输变电工程内容不同,规模、条件也不同,形成了工程的独自性。输变电工程的危险源主要可以分为十类:施工人员违章作业、材料低劣机具失效、防护用品漏缺损失、施工过程方法不当、作业环境杂乱无章、制度规程职责不明、安全措施缺乏时效、防火防盗流于形式、安全费用不到位、监管人员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监理公司的管控进行消除。所以提高监理人员水平,建立公司认真履行职责是进行危险源控制的重要保证措施。

3.3输变电工程危险源控制方式

按照控制事故的方式,危险源的控制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事前控制;二是事中控制;三是应急控制。(1)事前控制。危险源事前控制是指在一项施工活动正式开始前所进行的管理控制工作。它主要是在工程项目施工前,通过对工程项目危险源的预先分析与判断,来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源类别、数量、危害程度、影响范围、触发条件等因素。(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过程指导和监督,防止危险源在施工中产生偏差,以保证施工活动按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在采用事中控制方式时,最主要的是要从危险源活动进行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安全信息反馈,以便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偏差。(3)应急控制。应急控制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应急控制标准和应急程序(预案)对已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控制,一以便把事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或先确定的或希望的水平。

3.4监理公司对危险源的管理方法

为了从源头上管理工程,监理公司在工程中,从项目实施状态的信息入手,加强对工程施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特别是应该对以下几方面的信息进行重点的观察和处理。(1)要求施工方建立实物工程量统计数据,按月统计计划完成进度。监理公司对工程进度进行计划与实际的经常性对比,并分析和检查进度中是否存在危险冒进的问题,然后将问题反馈给施工方。(2)要求施工方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互检和他检三种检查,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检查结果与预期要求进行对比,防止由于工程质量问题而导致重大安全隐患。(3)要求施工方建立工器具领用台帐,建立工程材料使用情况与实物工程量比较分析透视表,监理公司定期检查台账,分析是否存在工器具超期使用问题。(4)监理公司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明确设备检查人和检查后的登记制度,以此来督促检查人对所检查的设备进行负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5)监理公司对项目消耗的费用与预期计划投资进行对比,以发现是否存在偷工减料而影响质量、安全费用是否按规定使用、设备工具是否按时更换等问题。(6)监理公司对施工人员和施工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如若发现施工人员特别是高空作业人员存在不良精神状态或施工环境存在危险隐患,则立即进行修整和完善。(7)要求施工方建立工程材料质量检查制度,对所使用的工程材料要按照预先制定的检查流程进行检查,防止材料不合格而带来的安全隐患。(8)对工程施工的方法和工艺进行预先交底和明确,使施工人员能够对即将进行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安全措施有效和到位。在对以上方面进行重点监控的同时,监理公司还应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网络系统,是监理部与各施工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准确的将施工的有关状态发送给监理人员,以便他们对工程安全进行监督。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人工分蜂 均等分蜂 混合分蜂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它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的基本方法。是利用蜂群具有自然分蜂冲动这一特点,根据外界蜜源气候条件和蜂群内部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人为地将一群蜜蜂分成两群以至数群。它是用培育的产卵蜂王、成熟王台或者储备蜂王以及一部分带蜂子脾和蜜脾组成新蜂群。

人工分蜂要与良种繁育相结合,使用人工培育的产卵蜂王、贮备蜂王和成熟王台,即可保证蜂群质量,又可加速分蜂的发展。人工分蜂能按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以及时采取人工分蜂的方法把蜂群分开,能够制止蜂群发生自然分蜂,避免收捕的麻烦和分蜂群飞逃的损失。分蜂时要考虑蜂场的设备条件、当时当地的蜜源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否则必然造成全场蜂群都成为弱群,没有生产能力。以下介绍一下几种的人工分蜂的方法,以供参考借鉴。

一、人工分蜂的几种方法

1、均等分蜂

距离当地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在45天以上,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把一群蜂平均分为两群,两群都能在大流蜜期到来时发展强壮。将1箱强群分成2箱,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分配,1箱有原来的蜂王,另一箱诱人1只新产卵蜂王。以原位置作标准,两箱的原位置左右距离都是30cm。这时采集蜂回巢时,不见原来位置的蜂箱,不得已分向左右两侧箱内飞人。如发现一箱的蜜蜂较少,就把这箱向原位置移近些,或把蜂多的那箱移远一点,以后蜜蜂数自然就平均了。

2、不均等分蜂

不均等分蜂是从一群蜜蜂中分出一部分蜜蜂和子脾,分成一强一弱两群。此法适合对发生分蜂热的蜂群采用。可从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提出2~3框封盖子脾1框蜜粉脾,连同老蜂王,放人一新蜂箱。放置在离原群较远的地方。巢门用青草松松堵上,让蜜蜂慢慢咬开。检查原群,选留1个质量好的王台,其余王台全部割除,或者诱人人工培育的王台或产卵王。如果离大流蜜期时间较长,可用封盖子脾把分出群逐步补强;否则,以后可将分群与原群合并。

3、混合分蜂

是从几个蜂群中各提出一两框带幼蜂的封盖子脾,根据情况混合组成3~6框的分蜂群。次日给分蜂群诱入产卵蜂王或者成熟王台。亦可在春末夏初,当蜂群发展到10框蜂6-8框子脾时,每隔6—7日从这样的蜂群提出1框带蜂封盖子脾,混合组成新分群。距大流蜜期15日左右,停止从10框群提出于脾,以便它们在大流蜜期开始时,能发展到15-18框蜂的强群。

4、幽闭法

原箱不动,从里面提出一半带蜂的子脾和蜜脾,放于一新箱内,同时诱人1只产卵蜂王,在箱上盖上铁纱副盖,关上巢门。然后搬到暗室内幽闭3~4Et,再移到新位置,打开巢门。或是把分蜂群的巢门用草堵上,放在新位置,注意巢内空气流通。3~4小时后蜜蜂将草咬开,就很少飞返原巢。

5、远移法

按第4种方法,把新分的蜂群立刻搬到5km外的新地址,一周后,再移回场内,打开巢门。3小时后,撤去纱盖,换上副盖,盖好大盖,缩小巢门。

6、补强交尾群

交尾群的新蜂王产卵以后,可以每隔l星期用从强群提出的封盖子脾补1框,起初补带幼蜂的、以后补不带蜂的封盖子脾,逐步把它补成有6框蜂以上能独立迅速发展的蜂群。

二、分蜂群的管理

新分群的群势一般都比较弱,它们调节巢温,哺育蜂子,采集蜜粉和保卫蜂巢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天冷时要注意保温,天热时要遮荫,缺乏蜜源时,巢内要保持充足的饲料,并且缩小巢门,注意防止盗蜂。根据蜂群的发展和蜜源条件,添加巢脾或巢础框扩大蜂巢,补加蜜粉脾或者进行奖励饲喂。

实行大量人工分蜂,最好在距离原场5千米以外的地方建立分场,可以避免分出群的蜜蜂飞返原巢和发生盗蜂。

1、分场繁殖法

如要由总场内划出12群蜂作繁殖群,可每次都由这12群中提出带蜂子脾10框,每框都附有特选的封盖王台1个,放在1个10框运输箱中,再由这12群中提出带蜂子脾10框,放在另一个10框运输箱中,把这两箱运到5km外的分场。在分场准备10个蜂箱。由两运输箱中各提1框带蜂子脾:1框附有王台,1框没有,放在一蜂箱内,成一小群,一共分成10小群。以后继续这样实行,结果分成81群,而且还采了540kg蜂蜜。这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有大量备用的空巢脾,使蜜蜂无造脾之劳,再则此地当年有丰盛的荞麦蜜源。

2、仿天然分蜂法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要性;管理方法

1 前言

随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也在逐渐提高,而人们也在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严格管理,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对其进行处理和解决,从而突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 建筑施工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设施较完善,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较大的价值和作用。而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这些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依照工程施工现场的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管理和规范,在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2.1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依照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确保在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的过程中,能够追究相应责任,从而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当管理工作人员在对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安全问题进行审核,从而进一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和制度,只有保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够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行为严格约束和管理,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开展。另外,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实际状况和特点,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建立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2.2 建筑施工工程现场的质量监管体系

当开展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判断与审核,并对其及时改善,避免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相关安全风险。另外,在日常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工作形式的合理性,尽量减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2.3 建筑施工的环境保护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城市中心的施工工程,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在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标记,保证施工现场状况的透明化。另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施工材料的环保性,从而进一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方案

3.1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我国当前大部分建筑工程都具备较强的复杂性,从而也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并且其中的施工类型也较多,在这样的状况下,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工艺技术的管理水平,确保施工中每一个技术的合理性。另外,对于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来说,不仅需要对图纸进行了解,还需要将施工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完善和创新,而在实际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除此之外,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和规范,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首先,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确保每一个管理工作人员对流程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责任制度和体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还能够提升相关施工管理专业知识。其次,针对项目工程施工来说,其中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而突出管理制度和体系的重要性。而在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内容的合理科学性,最终保障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最后,在建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体系的过程汇总,需要确保其内部信息的合理性,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逐渐完善。而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质量与整体工程质量具有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材料质量严格控制和规范,确保材料质量的合理性。由此可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具备紧密的关联,从而提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3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后期的管理

对于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来说,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后期施工具备较复杂的特点,并且对各个环节的施工水平要求也较高,导致在实施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严重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施工现场严格管理和规范,并依照实际施工状况和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并且需要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对其内容和标准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最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功能,就需要将管理工作水平进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的问题,所以,只有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最终才能够保障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杰.探讨现场管理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J].江西建材,2017(10):289+294.

[2]周小林.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 [J].江西建材,2017(6):276+281.

第7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它成为图书馆完善藏书体系、丰富文献资源、形成特色馆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本地国民经济、科研生产和广大群众服务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料,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已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地方文献是指在内容上涉及某一地区自然及社会状况具有地方研究性质的文字、符号、图画等资料。地方文献工作从广义上说凡涉及到地方文献的生产、传播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可纳入地方文献工作的范围。

对于图书馆界而言,地方文献工作的范围只包括地方文献传播过程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部分环节,或者说是地方文献的情报过程。具体说,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通过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流通、校勘、纂集以及书目索引和参考咨询等工作,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适用的地方社会信息和地方史料。这实际上和图书馆常规工作的内容是完全相通的。

2、意义: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和保存地方史料,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体系的重要途径。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是本地区书刊文献情报的集散中心,担负着保存国家、地区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开发智力资源,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

(2)为本地区各项地方事业提供文献情报服务。首先,它为地方史志的编撰提供基础素材。经过地方文献工作者收集、整理后的地方文献资料,可作为地方编撰各行各业史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资料源。其次,为地方领导机关制订决策、计划提供情报依据。

二、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公众的地方文献意识极其薄弱。解放后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地方文献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但是大多数社会公众对什么是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的价值、如何保护和利用地方文献、地方文献主要由何部门来收藏等问题一无所知。认识不到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性,就必然给地方文献的收集带来很大的难度。

2、地方文献工作整体没有统一规划, 相关单位缺乏交流。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还停留在单兵作战的状态,缺乏图书馆之间的整体合作,缺乏与社会各方面信息源的沟通与协调,对地方文献的出版发行状况了解不够全面,收集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地方文献工作并不只是图书馆的工作,它是一项跨行业的社会事业,尤其是档案馆、博物馆、地方志办公室等都肩负着相应的责任,很多资料都是图书馆很难搜集的。

3、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范围不够全面。地方文献具有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等特点。所以,确定适度的收集范围是收集地方文献工作中关键的一环。但图书馆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么范围定得过宽,很难办到,也浪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要么范围定得过窄,使文献出现缺漏。

4、对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与广度不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21世纪的信息社会,图书馆现代化进程加快。地方文献资源生产的日益增长,推动着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向纵深发展。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是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工作。在揭示深度上,仅仅按照普通文献的标准进行标引和著录,不能体现出地方文献资源的内容特征和载体形式的多样化,不能根据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广度上,地方文献资源不仅以独立的出版形式出现,还有大量的地方文献信息分散在正史、丛书、文集和各类文献之中,这部分文献包含丰富的地方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不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也是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一大缺憾。

5、缺乏关于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长远而科学的规划。一些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随遇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形成鲜明的馆藏特色和科学的藏书体系,也就很难使地方文献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地方文献的发展没有形成通过对文献的利用来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发展中推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三、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广泛宣传地方文献,使其独立成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的,基于这种特殊性,有必要对地方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要通过各种舆论宣传让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都能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2、加强地方文献工作整体统一规划,促进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档案馆、博物馆、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与本地的各级图书馆一起承担着集藏地方文献的责任,地方政府应统一协调,合理规划责任范围,要求相关的集藏单位积极行动,形成地方文献集藏网络。在这些单位中,各自占有的资料又均有偏重,合在一起就是一套完整的地方史料,其价值无可比拟。

3、要科学界定地方文献资源收集范围,保证收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首先是地方出版物,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其中,非正式出版物中,无论是否获得出版许可而个人或团体自行印刷、录制的出版物,只要不是盗版均可收集。其次是地方著述,包括不论是否在本地出版的本地人士的著述,外地籍现仍在本地人士的著述,曾在本地生活、工作学习过很长时间现已离开本地的外籍人士的著述,以及曾在本地生活、工作、学习时间较短,但对本地历史发展的某一侧面或阶段发生过重大影响,并在全国有较高名望的外地籍人士的著述等。再次是内容与本地有关联的文献。以上各方面的文献,无论何种体裁或载体形式,如图书、报纸、期刊、手稿、文告、碑拓、字画、图片、音带、像带、胶卷、软盘、光盘等等,均在收集之列。

4、全方位开发利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尽量收齐、收全地方文献,而且还要对地方文献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让地方文献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地方文献工作在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地方文献工作才会有更好的局面。

地方文献资源的合理利用大致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和措施:首先,制订地方文献工作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建立合理的社会信息关系网络,有效地开发地方文献。再次,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提高高层次文献咨询工作的质量,发挥地方文献的巨大潜能地方文献内容广泛,类别繁多,数量庞大。在抓好信息开发的同时,必须重视对信息的利用。信息利用,主要是通过信息咨询、信息推销、信息传递、信息接受、使信息产品在流通和使用中实现其价值这项工作搞得好,不但能满足社会用户需要,还能为图书馆增加收入,增强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

5、确立地方文献建设的长远规划和重点藏书体系,使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科学有序、形成特色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因其自身特性有着独特的魅力,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资源,将信息更高效的提供给用户,深化服务层次,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坚持把收藏地方文献作为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长远目标,这是地方文献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6、充实队伍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是与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分不开的。地方文献工作人员要具备图书馆业务技术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要了解地方文献可能涉及的历史地理等各类知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与服务深度与广度的提高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保证。

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教育、自由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对于全面发展本地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和政策,推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与利用地方文献,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是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提供文献保障也是地方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 韩朴.《地方文献事业与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年,S1期

[2] 刘颖.《公共图书馆如何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刍议》.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9期

[3] 程文娟.《试析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现代情报,2004年 ,05期

[4] 石云霞.《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01期

第8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Abstract: The landscaping work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mplex and diverse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mplexity of construction. Articles for gard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landscape work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城市建设已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园林绿化成为热门,许多国家已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运用园林绿化所使用的树木、花草等,合理布局组成植物群体,从而发挥其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多种功能。然而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等,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摆正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往往出现重进度、轻质量、盲目赶工的现象,导致质量不合格而返工,不仅造成信誉和经济的损失,又因返工而延误了工期,其教训是极为深刻的。所以,必须加强园林施工管理。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在工程项目实施和工程施工管理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施工程序的安排是随着拟建工程项目的规律、性质、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变化,既有固定程序上的客观规律,又有交叉作业、计划决策人员争取时间的主观努力,因而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地贯彻执行施工程序的安排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程序的安排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中必不可少的两大重要内容,也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1.2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的好坏。设计图纸交底和严格会审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并在施工前及时纠正,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更大的损失;而对于图纸的会审和讨论也有利于施工单位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以便在施工中更好地让设计概念得以实施。

2施工现场管理

近年来,园林工程全面实施工程的投标制度,加强了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对施现场管理的重视,推动了施工现场管理项目制的建立。工程中标后,首先组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现场施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筹管理。施工项目部作为企业临时性的基层施工管理单位,通常由企业经理任命工程项目的施工项目经理组成施工项目部,其目的是为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为项目管理服务,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2.1施工项目部设置的原则:其一,高效、精干的原则;其二,责、权一致的原则;其三,命令一致的原则;其四,协调原则。 2.2施工项目部组建形式。一是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整个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即为现场施工项目经理,分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这种形式适用于小型的园林工程。其特点是施工项目部相对稳定,任务下达后,很快即可运转,工作易于协调,而且职责明确,职能专一易于实现一元化领导,但是,不能适应大型项目管理的需要。二是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适合矩阵制,施工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可由企业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该形式的特点是: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利于工程施工难题的解决;矩阵制中的每个成员虽然接受双重领导,但是强调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有利于目标实现;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施工项目部具有弹性;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的同时,可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效率高;企业各职能部门保持稳定,施工项目部随项目施工完毕而结束,是临时性的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施工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

3严格材料采购 材料是建设的基础,也是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因素。在园林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不仅包括了一般的土建材料采购和水电材料采购,还包括了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苗木采购。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土建水电材料的采购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着重集中采购,严格甄选符合要求的供货厂家,并在材料进场之前对材料的规格、性能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而苗木采购则关系绿化工程的实施,所栽种的植物质量和情状影响着园林建设的总体质量。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种苗的需求量较大,有时候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就要将所需要的苗种全部采购到位,这就给苗种和植物的采购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必须加强对苗种质量的检查,对数量的核对,以及尽量杜绝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因素造成植物质量下降等,杜绝不符合设计标准的病苗、弱苗等进场。

4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我国的建筑市场施工人员队伍普遍存在着素质低、施工技术水平落后等情况,这需要建设单位严格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并且在施工之前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进场前人员培训,各施工单位在进行人员招聘时也要更加严格,防止滥竽充数的人员混入施工队伍当中。 园林施工与普通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加重视对植物的栽种与园林美化工作,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一般许多工程投资方都是将树木的栽种任务连同建设任务安排给工程承包单位来统一完成。由于施工人员多由农民工组成,缺乏园林专业知识,容易影响植物的有效种植,或者造成不必要的苗木死亡,给工程成本增加压力。所以园林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对负责种植任务的工人进行种植培训,要严格施工中的劳动纪律,切实落实责任与义务,从而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做到不浪费一颗树苗、不浪费一寸土地。 5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首先,要做好土壤的前期处理工作,因为土壤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园林施工的整体质量。要对土壤的含水量、含肥量、透气性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还需要进行提前的沤肥工作,确保植物栽种之后有充足的肥料以供生长。其次,要对植物进行必要的修剪和除虫工作,并且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植物进行栽种。再次,要严格进行栽种后的定根浇水工作,栽种后的24小时内必须浇透定根水。最后,要认真做好植物的固定工作,而且要在固定植物的同时注意整体的整齐美观。

6施工定额管理 园林施工管理主要有以下工作:①制定定额。一般有三种方法:经验估计法,统计分析法,技术查定法。各种方法制定的定额,一定要是平均先进的。②执行定额。主要是根据定额下达施工任务。统计和分布完成定额情况,检查施工质量,结算工程费用,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奖励和完不成定额的处理。③修订和补充定额。由于生产的发展、劳动效率的提高,先进方法和新技术的推广等情况的变化,原定额不适应生产发展时,要定期进行补充和修订。

结束语

园林工程通常涉及绿化栽植、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等多项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因此,若在施工现场管理施工配合、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不善,将会影响施工进度、工程成本甚至工程质量。各企业应该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让我国的园林施工整体质量得到更大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园林施工建设的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