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7 18:08: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 F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22-02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in Shangshui County were summarized,the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xt step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Key words intelligent agriculture;status;development situation;problems;Shangshui Henan
1 智慧农业现状
商水县双龙湾生态园项目是在姚集乡政府扶持下,由2位商水籍成功人士投资兴建,主要建设内容是温泉生态园、休闲垂钓园、有机农业观光采摘园3个部分。一期项目地址位于S206省道以东、汾河大堤以北、护城河以西,建设内容以温泉生态园为主,总投资5 000万元,目前项目工程已封顶,下步完成人员招聘培训工作。一期项目运营后,预计可带动农户1 000户、农民3 000人就业增收,每年产生经济效益5 000万元。
商水县“金色田园”农业嘉年华项目是由北京银洲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商水县汤庄乡娄冲村,位居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项目面积66.67 hm2,建设期限2年,总投资32 783.99万元,建成一个以生态农业开发为宗旨,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食宿、乐购、会展、培训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型的产业综合体和现代农业经济综合体。目前,项目可研报告已完成。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精神,及时组织县农业、农办、文明办、文广等相关单位人员,对全县基本符合条件的村庄,按照通知标准进行了从优筛选,最终选择以叶氏庄园为特色民居的邓城镇邓东村作为推介申报村庄。
2 智慧农业工作开展情况
2.1 开展“互联网+农业”培训
成功举办了“互联网+农业”培训班3期,培训对象以家庭农场、涉农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主,培训人员60人次。组织商水县农产品生产基地负责人25人参加了省农科院在商水县举办的“互联网+农业”培训班。
2.2 土银网和智慧农业数据平台建设
在土银网公布了商水县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流转面积、土地主要用途、农产品类型等。在智慧农业数据平台录入了商水县32家无公害蔬菜和瓜果生产基地的详细内容,其中包括企业规模、产品图片、种类、文字说明、产品特点等情况。
2.3 自动灌溉项目启动
积极与省农科院联系,由省农科院牵头在商水县实施2个自动灌溉项目,一个在硕博果业温室大棚,另一个在舒庄乡高标准粮田内。建成后,可实现喷灌全自动化,其中包括农药转化为液体喷洒,温度自动调控等,现在该项目已经启动。
2.4 农田与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计划建成高标准粮田面积1.19万hm2,总投资2.09亿元,新打机井6 776眼;硬化田间道路380 km;新修桥涵2 230座;架设输变电线路28 km;植树120万株。其中,国土局土地整理项目计划建设面积5 313.33 hm2,建设地点在张庄乡、谭庄镇,投资8 798.22万元;发改委千亿斤粮食项目计划建设2 000 hm2,建设地点在固墙镇,投资4 476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建设2 666.67 hm2,建设地点姚集乡、张明乡,投资5 300万元;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计划建设1 933.33 hm2,建设地点郝岗乡,投资2 400万元。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粮田2 000 hm2,完成投资4 000万元。新打机井424眼;疏通沟渠21.8 km;硬化田间道路72 km;新修桥涵140座;植树0.28万株。
2.5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指导
当前商水县小麦生长进入灌浆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由于近期阴雨较多,田间湿度较大,气温高,有利于多种病虫害发生。为了及时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发展,通过开展电视讲座、印发病虫害防治内部明电、群发手机短信、发放技术明白纸、“病虫情报”、科技队员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指导农民科学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及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确保该县小麦生产安全[1-2]。
3 存在的问题
尽管商水县智慧农业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渐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一是资金是限制商水县县“智慧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在智慧“互联网+”农业信息化方面,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无论是办公经费、硬件改善,还是软件开发、平台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目前都无财政资金支持,工作开展困难较大。二是从总体上看,商水县“互联网+”农业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创建“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让农业企业、物联网企业、广大农户多方共赢上仍需努力。三是商水县智慧农业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商水县家庭农场、无公害基地和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智慧农业了解还不是十分明确,发展智慧农业对自身的利益有哪些提高和帮助还比较模糊,导致这些龙头企业发展智慧农业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四是农业从业者特别是发展智慧农业方面接受现代信息化技术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4 建议
4.1 加大资金投入
在智慧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智慧农业需要配有专项办公经费,将信息化与具体农业产业相结合、与设施化项目建设相结合,以尽量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以顺利开展工作。
4.2 加大宣传力度
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以及一些报刊等,对智慧农业的特点、成果等加大宣传,对于取得的一些新技术成果及实际应用中的效益要多报道,使人们能够转变观念,正确地认知智慧农业,提高自身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的责任感、紧迫感,为该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做到发展智慧农业家喻户晓,每个涉农家庭都有明白人,从而为“智慧农业”在我县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4.3 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政策扶持,由政府牵头,农业主管部门不定期组织一些涉及“智慧农业”的讲座和观摩会,建立一个推动“智慧农业”健康发展的学习平台,向企业负责人介绍农业信息化领域最新发展成果,提高新成果的实际应用水平。
4.4 加强科研部门与农业企业的协作
积极依托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科研院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和领先的研究成果,本地农业企业提供场所、资金支持,科研院校提供人才、设备、技术支撑,使更多的信息化项目找到了试验田,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企业参与“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创建政府主导、政企联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智慧农业应用发展模式。
4.5 发展网络平台
充分利用好商水县智慧农业的重要平台――土银网,力争把土地流转工作做扎实有效,为发展智慧农业奠定基础[3-5]。
5 参考文献
[1] 霍建英,史文娟,彭程.杨凌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2,17(4):100-103.
[2] 阮青,邓文钱.发展智慧农业问题研究:以广西为例[J].桂海论丛,2013(2):49-52.
[3] 张松茂.现代农场智慧农业系统建设研究:以盐城市七星农场项目为例[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隆阳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48-02
一、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隆阳区成立了区级领导和22个区直单位组成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并对新开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给予3 000元~5 000元的开办费、培训费补助,同时在项目、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扶持,确保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发挥作用一个。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5年成立第一家登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每年以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速度递增,截至2012年1月,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达到246个,其中烤烟合作社已发展到92个、蔬菜52个、水果22个、养殖44个、特色农产品14个、其他22个。入社股金9 611万元,辐射带动农户5.6万户,2011年帮助农民实现收入1.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作多年的时间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登记管理条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国家赋予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以法人资格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对合作社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够了解,有种种疑问和顾虑;偏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合作经营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加之受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时间短的影响,示范引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2.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牵动作用还不够突出。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和合作经营理念相对淡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等问题,而且各地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明显滞后,严重制约着我区农业发展。
3.品牌意识谈薄。全区246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有6个取得商标。产品虽然能够销售出去,但未必能取得最大效益,且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很不利,是一个薄弱环节。
4.缺乏带头创办能人,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偏低。隆阳区大部分农村缺乏领办合作社的带头人,会经营管理、能开拓市场的复合型骨干人才缺少,农民普遍缺少合作意识。现在多数合作社的理事长大都是该相关产业的种植大户或是养殖能手。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一些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农民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年龄偏大的农民。还有一些能力强的“能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够了解,缺乏兴趣和动力组建合作社,牵头领办的意愿不强。
5.内部管理机制不规范,农民成员的权利和利益需要保障。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监督约束等机制不健全。一些合作社根本无章程,无账目,合作社的成员不了解合作社章程内容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有的领办人把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机制与公司制企业管理相混淆,在民主决策和利益分配上不依法办理。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农民成员行使民利和切身的经济利益。
6.科技支撑薄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大障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流动资金,得到国家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是过去成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了自己的项目,而新创办的合作社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具有法人资格,但因其承担的有限责任没有实际资产做担保,因而贷款难的问题不易解决。一些已经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别是从事种植、养殖业的,缺乏科技力量支撑和有效快捷的信息渠道,难以实现做大做强,只能是维持现状。
三、促进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措施;问题;建议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沙坡头区始终围绕“建基地、培龙头、兴科技、拓市场、创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发展优质粮食、苹果、硒砂瓜、设施蔬菜、清真牛羊肉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2013年,沙坡头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2 780hm2,硒砂瓜种植面积达33 347hm2,经果林种植规模达到10 000hm2,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460hm2,鸡、猪、肉牛、肉羊饲养量和奶牛存栏分别达到321.64万只、30.05万头、3.9万头、33.98万只和1.16万头。
2 主要措施
2.1 优化产业结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充分发挥沙坡头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传统种植优势,按照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典型示范引领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以硒砂瓜、设施蔬菜、苹果和养殖业为主的环香山地区硒砂瓜产业带、引黄灌区设施蔬菜产业带、南山台扬黄区经果林产业带、南北部养殖业产业带和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四带一区”农业产业格局。今年,我们认真组织实施了粮食创高产计划,创建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区4个、千亩展示区9个、百亩核心攻关点12个,落实总面积5193hm2。
2.1.1 设施蔬菜产业
沙坡头区设施农业以日光温室、小拱棚蔬菜和供港外销蔬菜为主,涉及9镇、62个行政村和2.4万户农户,建设形成以镇罗、柔远、东园、腾格里沙漠为重点的7460hm2的设施蔬菜产业带,种植日光温室蔬菜5467hm2、小拱棚瓜菜960hm2、大拱棚207hm2、供港蔬菜827hm2。同时,围绕提质增效和稳定设施农业面积,大力实施设施农业效益倍增计划,建设提质增效示范点10个,累计改造旧棚8135座,建设阳畦地拱棚1071座,沙坡头区设施蔬菜的95%以上外销。
2.1.2 硒砂瓜产业
今年,硒砂瓜种植面积达到33 347hm2,其中落实增施有机肥14 967hm2,条覆膜种植20 400hm2。通过加大奖补力度、建立香山“硒砂瓜”品牌生产销售企业信息平台等经济调控和行政干预管理手段,全面推行“三统一”控水、“四推行”控肥和一瓜一标、一年一印等品质品牌保护措施,建成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核心区14 467hm2,核心区平均单产1238kg,667平均产值较非核心区增加117元左右,实现了产销两旺,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1.3 清真牛羊肉产业
以夏华、正通公司和佳昊养殖合作社为龙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以生态移民区为重点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带,培育专业合作社6家,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3个、规模肉牛养殖场3个、肉羊养殖场(小区)2个,种植优质饲草68 000hm2,扶持发展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优质农产品龙头企业。
2.1.4 奶产业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沙坡头区的奶牛养殖总量有了大幅增长,基本构筑起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初级形态。截至目前,已建养殖园区(场)12个、机械化挤奶台15个,新扶持建成沐沙奶牛标准化示范场1个,存栏奶牛2300头。当地已与黄河乳业、夏进乳业、伊利乳业和娃哈哈等乳品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牛奶收购价在4.2元/kg左右,社会效益良好,市场潜力较大。
2.2 畅通营销体系,品牌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通过多层次、大范围地召开产销对接洽谈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抱团闯市场,着力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了服务本区市场、抢占外省市场、覆盖全国市场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格局,大大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坚持以打造品牌、扩大销售、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为目标,以宣传保护香山“硒砂瓜”“沙坡头”蔬菜、“穆和春”清真牛羊肉等农产品品牌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名牌、创名企、创名家的“三创”活动,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自治区名牌产品9个,通过品牌创建和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达到了产品优质优价、产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2.3 壮大经营主体,产业链条延向深领域
积极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方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动、市场拉动,在解决农产品难卖、连接市场、活跃流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沙坡头区农业特色产业链条逐步向更深领域延伸。经营主体涉及蔬菜瓜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机械服务等多个领域,服务方式也已延伸到技术信息、物资配送、加工、销售、保鲜储运等全程综合服务领域,现代化产业服务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共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3822个,其中龙头企业有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4个、专业大户3327户、家庭农场298个。
2.4 完善基础设施,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再提高
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始终将民生水利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始终把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533hm2、新增耕地5040hm2,节水灌溉面积达12 133hm2。今年,在常乐、镇罗、柔远等镇建成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1780hm2,通过土地流转和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单种玉米较常规种植节水率、节肥率分别达到58.40%和26.00%,为实现水权转换、支持工业经济发展、调整种植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科技服务范围达到全覆盖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进行调研,以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病虫害防治、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以及牛羊肉排酸、种猪生态养殖繁育等特色种养技术为重点,积极推广新技术42项、推广新品种68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4%以上。同时,大力推进“阳光工程”等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步伐,加大对农民种植、养殖、管理技术的针对性培训,建立“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富”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机制,鼓励技术人员领办、创办各类示范点,并以此为平台开展技术创新、示范引领、科技培训等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向效益型方向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基础薄弱
硒砂瓜及设施大棚连年种植,轮作倒茬不够,土壤肥力不足,作物生长环境逐步恶化,致使病虫害频发和产品品质下降,经济效益较低。同时,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缺乏资金保障,部分无能力外出打工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比较大,不愿土地流转,因而农业规模化效益体现不足。
3.2 畜牧养殖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沙坡头区鸡产业禽流感疫情频发,造成产业整体萎缩。生态移民区群众经济实力差,基础母牛饲养成本高,群众养殖积极性不高,肉牛补栏进度缓慢。
3.3 农业投入不足
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较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上,由于资金缺乏,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滞后,影响了农业技术服务活动的开展。此外,金融部门支持农业的力度也较小,农户融资困难。
3.4 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从事产业技术指导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且结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技术推广和效益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5 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业集中度较低
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掌握核心技术较少、市场开拓力不强,部分种养户仍然沿袭传统的小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低,生产经营农户和个别企业小而散、小而乱,相互封闭、各自为政,难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优势。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我们将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思路,以大力实施结构调整、扩规提质、科技兴农和名牌带动四大战略为支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化进程。
4.1 以创新观念为引领,明确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若干意见》的精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围绕建设“三带三区一地”的目标,在壮大特色上下工夫、在发挥优势上找路子,进一步优化引黄灌区优质粮食和设施农业产业带,壮大扬黄灌区经果林产业带,提质环香山地区硒砂瓜产业带,培育南北部养殖业产业带。
4.2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建立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争取土地整理、农发、农资、小农水等国家和自治区扶持项目,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大力实施13 333hm2高效节水现代农业项目,改善农业生产综合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3 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对于已注册的农业品牌,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建成香山硒砂瓜品质品牌保护区20 000hm2,追施沼渣沼液核心保护区1333hm2。同时,对通过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的产品,要逐渐完善产品标准化生产档案制度,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
4.4 以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紧紧围绕“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共同体,跳出农业抓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加工带动型的路子。
关键词:土地流转;辽阳;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而土地又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在“三农问题”中试核心问题。人们对土地使用权改变称为土地使用权流转,其具体含义为,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我国的土地流转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且以农户之间的流转方式为主,具有不成熟、规模低、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不断,以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为主流的特点。辽阳市作为辽宁省的一个农业大市,土地流转也是土地制度中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同时也伴随着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需改进。
一、辽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在辽阳市,目前农地流转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总体看,目前辽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是健康有序的,农民比较满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1.流转规模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相较于辽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流转在总量和规模方面上,存在着发展滞后,不相适应的问题。现代农业要求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无法适应其需要。目前,全省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4%,而全市的仅占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流转规模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不合法。辽阳市土地自发流转较多且分散,土地流转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农户私下流转承包地,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流转大多数都发生在熟人之间,不少农户采用“口头协议”私下自发流转,不按法定程序,履行必要手续,来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证实因为流转合同的不规范不合法,才会造成合同频繁的变更、解除及违约等纠纷隐患。
3.辽阳市流转机构不够完善。第一,土地流转的价格评估机制和体系不完善,咨询、中介机构不成熟,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尚未形成,供求双方不能及时、全面掌握农村土地信息,使农村土地流转对象、范围选择余地小,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第二,经营权证的发放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尽管我们开展了全面的专项治理工作,但部分村仍然存在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没有全部发放到户的问题。第三,一些地区为了推动本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采取了一些简单的行政手段,这使得承包方的流转权利受到了侵害[1]
4.流转时经常出现多数人同意,但因少数人不同意而难以实现。目前,许多地区的基层干部和农民都会抱怨:如果想要上农业产业项目,就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土地流转,但偏偏就会有一些农户不同意流转,尽管镇村干部进行了多次思想工作,可依然不能解决问题,从而导致项目无法开展。
二、辽阳市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与服务不到位。政府是公共市场的服务者和监管者。目前,辽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基层政府的管理与服务不到位有一定关系。经调研,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1)尽管全市连续三年搞专项治理,市政府严格要求各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位,但还有部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没发放到位。(2)尽管市政府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制定了流转合同标准文本,但规范流转工作仍不到位,使得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因流转管理不规范导致的纠纷不断等。同时,由于缺少政府的有效管理与服务,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不参与、不支持工作。
2.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中介组织匮乏。中介组织能够通过自身的中介活动使交易双方的市场行为联结起来,降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2]。由于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务组织,导致土地流出、流入信息不灵,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流动和配置。
3.思想观念保守。首先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其保守意识浓厚。即使外出打工,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导致土地严重的浪费[3]。其次农民嫉富心理重,即便是流转收益超过自己经营土地的收益,也不愿将土地转让给种养大户去经营。三是法律知识少。对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等相关法律了解不透彻,怕土地一旦流转出去很难再收回。
4.农村劳动力转移还不稳定。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首先在就业机会上,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会存在很多的限制。其次是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使得农民工不但没有保障,而且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也远远低于城市职工。这些都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稳定,此外,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阻碍了土地连片流转的推进和规模农业的发展[4]
三、建议
针对辽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建立一套有利于具有辽阳市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建议[5]:(1)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对土地的中长期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土地的流转速度;(2)进一步积极推动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3)进一步逐步完善辽阳市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其就业、住房、养老等问题[6];(4)进一步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主体,发展民间自发型流转模式[7];(5)“活化”辽阳市不同地区土地流转形式,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流转形式[8]。
参考文献:
[1]贾倩倩.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给农民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6):40-42.
[2]王仲修.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09(10):242-251.
[3]姜龙.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新农村,2010(02):8-9.
[4]农经处.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种模式[J].河南农业,2010(09):6-7.
[5]刘朝,万福民,张钢军,等.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辽宁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04):43-45.
[6]郑鹏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3):1879-1883.
[关键词]农业推广;存在问题;改革思路
引言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中国有8亿多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我国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发展不上去,农民的生活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村的稳定就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1]。这二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并农业生产中加以应用,我国的农业综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不断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脚步,国家政府应该加快农业改革的步伐,重视农业推广工作。
1简介农业推广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包括向广大农民推广农业生产的新科学技术、组织培养农民农业生产技能、转变农民农业生产态度等,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科技,提高生产水平,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动态过程[2]。农业推广也可以称之为农业技术推广,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把农业普及应用贯穿于农业生产前后整个过程的活动。农业推广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大众传播;可以通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集体指导,共同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也可以由农民自行到乡镇农业站拜访沟通或者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咨询等等。
2我国当前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二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并农业生产中加以应用,重视农业推广,我国农业综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不断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但是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同时这也是本乡镇农业发展中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农业各部门间没有成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等部门独立存在,合作存在许多问题,技术服务难以到位;2.2农业推广部门很多只是进行行政指令推广,给予农民指导和建议,没有通过实际引进、示范,农民接受水平低;2.3同时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对于农业推广接受程度较差,科技难以普及;2.4推广人员缺少外出实地考察的机会,仅通过杂志、书籍、电视介绍的新技术、新品种,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缺乏实践经验,对农业知识的掌握和技术更新换代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的脚步;2.5推广经费短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工作没办法正常开展,服务功能难以增强。
3我国农业推广的改革思路
为了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脚步,使我国农业推广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我们要立足于农业推广的实际意义,结合我国当前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对农业推广进行改革,使其适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为了大力发展本乡镇的农业经济。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3.1农业推广的主要目的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乡镇农业站等农业部门要加强教育,加强相关部门间合作,为农业推广工作者创造更多去外地实地考察的机会,使其意识到农业推广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端正工作态度,始终走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发展[4]。3.2乡镇农业站等农业部门要向农民加大对农业推广的宣传力度,通过游说、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使农民从心底里认同对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意义,把农业生产和农业推广体系有效结合,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3.3乡镇政府及乡镇农业站等部门可以过培训、专家讲座、示范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科技意识和应用农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3.4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推广的资金支持,在农村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乡镇农业站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新技术、新品种,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建设示范推广户等,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有效性。
4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民生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具有重要意义[5]。在市场经济改下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推广体制也问题也逐渐凸显,本乡镇的农业生产也受到了阻碍。为此我们要加强农业推广机构建设,通过不断改革与完善促进本乡镇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瑜,张永竹,章东林.我国当前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南京农专学报,2001,03:69-73.
[2]翟雪凌,范秀荣.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制存在弊端及改革思路[J].农业科技管理,2000,06:17-20.
[3]翟雪凌,范秀荣.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制存在的弊端及改革思路[J].中国农技推广,2000,03:3-4.
[4]高红敏.当前我国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36:53-54.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
>> 农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山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将带动百万贫困人口脱贫 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山西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研究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 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政策性金融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 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人才是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浅谈发展淳安特色农业产业的建议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征探析 云龙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考 成都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7-21.
[6] 崔克勇,王闰平.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区域特色农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
[7] 任素萍,刘洪英.对我省农业土特名优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0(4)
[8] 张继德,景伟,阎海旺.特色农业――山西农业结构调整的切人点[J].山西农经,2012(1)
[9] 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0] 王闰平,崔克勇.入世后山西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N].生产力研究,2004(9)
[11] 黄斯克.加快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J].企业家天地,2014
[12] 李锦华.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活动创佳绩[N].农村工作通讯,2014
[13] 段利亚.建设适应山西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N].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
[14] 喻茜.山西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15] 孟丽芳.晋中市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16] 吴志宏.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17] 田占金.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
[18] 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2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现代化农业建设 作用 地位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32-01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随着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深入,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作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重要推手,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必须先行。
1 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农业机械现代化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之基础。现代化农业要求在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使农业生产达到标准化和规模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应用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力、畜力生产工具,这是农业生产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把农业从传统的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为“三农”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国际上,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现代化机械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所以说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基础。
2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变
农业现代化的进行在于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农业机械化对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就本市海东镇来说,其玉米、水稻、畜禽养殖业等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下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业机械化拓宽了农业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升级了产业结构,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空间限制,从而在大范围内快速转变了农业发展的方式。
在现代化农业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规模化,农业机械化将最新工程技术和最高农业种植要求固定于农业机械产品和作业使用上,农业技术通过机械物化农业设备以及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机得以大范围推广出去,优良农作物品种也逐渐以农业机械为载体,以相对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方式生产出来。
3 农业机械化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大改良了耕种方式,降低了耕种成本,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以海东镇的农业发展为例:海东镇地辖区有8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5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098户(其中农业户6365户),总人口25741人(其中非农业8704人)。全镇国土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11076亩。全镇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是典型的旱作农业生产区。
全镇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民增收致富较为困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村民靠农业致富成为了可能。农民通过农业机械减少了粮食损失,有些种植大户利用机械化灌溉技术和节水设施,实现喷灌、滴灌等,有效的节约农业用水;农民利用农业机械对农产品进行干燥、加工、贮存等,减少谷物和果实腐烂变质损失等;因为人力因素而未开垦出的土地,农民通过农业机械开发以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农作物数量上来增加收入;农民通过农业机械生产适合海东镇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增加本地特色农作物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收入等。同时由于农业机械的作用,海东镇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小农经营模式得以改变。农业规模在扩大,生产在集中,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海东镇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农业机械化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是农民小康道路上的福音。
4 海东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就海东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来看,它结合了本地的地理环境因素,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先进县市的发展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1)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小型机械多而高性能机械少,农田作业机械多而果业机械少,运输机械多而配套机械少,粮食作物机械多而养殖机械少。(2)农机投入不足,示范推广力度不够,海东镇居民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虽然有所加大,但是与农民的需求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许多农机化新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3)农业机械化设备创新和相关机具的开发引进能力不强。
针对海东镇的农业机械发展的状况,提出了以下建议:(1)相关部门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资金保障体系,市政府、镇政府等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于农机化的投入,调动农民购置机具和设备的积极性。(2)建立以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的农业机械化科技保障体系,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3)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5 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就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展开了探讨,农业机械现代化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之基础,它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同时本文结合大理市海东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仅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