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7 18:0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古典文学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汉语典故蕴涵鲜明的文学形象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被认为是语言中的奇葩,亦被视为语言文学殿堂里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孔孟语录里,我们能找到大量典故。《全唐诗》里出现过的典故达上千条;《新选宋词三百首》里有200多首词使用了典故;《宋诗三百首详注》里的300首宋诗几乎每首都使用了典故。典故不仅出现在汉语经典文学著作里,也出现在普通文学作品中。作者使用这些典故有特定的目的,如果原作中的典故不能被正确地翻译成目的语,原作的本意、实质和风格就不能准确地在目的语里体现出来。即使大意差不多,原作的语言感染力也会降低。这将有悖于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影响到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
二、汉语典故的特征
什么是典故?《辞海》中“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将“典故”释义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故是“故事”和“词语或词句”,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和词语或词句,有其自身的特征。
1.汉语典故来源广泛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成为典故的来源,但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它们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将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后人使用简单的说法来表示它们的含义,这些简单说法就变成了后世常用的典故。比如“飞将军”,“草木皆兵”,“围魏救赵”,“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等等。
(2)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大多是古代英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往往是神仙或者被认为是有魔力或法力的人。它们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简单的、天真的设想,也表达了古人对幸福和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均来源于神话故事。
(3)寓言。寓言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其表达方式,或借古喻今、或借物喻人、或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皆透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寓深奥的道理。这些寓言流传至今,也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典故。如“黔驴技穷”、“守株待兔”、“李代桃僵”,等等。
(4)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主要讲述人类或者动物的经历,这些经历也许发生过,也许没有发生过。它们表达了某个民族的传统信仰,通过口头的方式流传下来。例如,“世外桃源”、“画龙点睛”、“鹊桥相会”,等等。
(5)文学作品。许多典故来自文学作品。有些未做任何变动,有些为了表述简单而做了简化。比如“巴山夜雨”出自《夜雨寄北》;“百发百中”出自《战国策•周策》;“不郎不秀”出自《诗经•小雅•大田》;“管窥蠡测”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巫山云雨”出自《高唐赋》;“红娘”出自《西厢记》,等等。此外,还有许多汉语典故来源于谚语、民间习俗、动植物名称、人名地名,等等,这里不再列举。
2.典故的精髓在于隐含的意义
汉语中的典故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高水平文化的具体表现。它们由一个或几个单字组成,字数不多,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鲜明的文学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清楚。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中的两句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在这两句诗里,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个典故“江湖”和“扁舟”。春秋时期,范蠡一直辅佐越王勾践,最终帮助其成就了霸业。在载有范蠡与勾践相关事迹的史书中,有这么一句:“(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通过引用这两个典故,李商隐表达了他想挽救危难局势并对当前社会进行重大变革的雄心壮志,凸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的志向,表明了自己想避开尘世、归隐山林的愿望。看见“大刀头”时,读者一般会认为它是指某件兵器的某个部位,实则不然。此典故的源流是:西汉大臣李陵出使匈奴,兵败投降。后来汉昭帝即位,派李陵的老朋友任立政出使匈奴,召李陵回国。匈奴单于宴请汉使者,任立政一面摸着自己的大刀头,一面用眼睛暗示李陵。因为刀头上有环,“环”与“还”同音,意即劝李陵返回汉朝。后以“大刀头”为“还”的隐语,至此我们明白“大刀头”隐含的意思是“还”,即返回的意思。
3.典故的意义主要在于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
典故的比喻意义不同于字面含义。典故的内在含义暗示的是一种比喻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字面意义的组合。如果仅仅从构成某个典故的字或词的意义来推测典故的意义,我们不一定能够推断出这个典故的准确含义。当看见汉语典故“刻舟求剑”和“中山狼”时,我们很难知道这些典故的真正含义。因为“刻舟求剑”和“某人不愿意采取灵活的措施来处理某紧急事件”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山狼”和“一个忘恩负义残忍的人”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本体和喻义之间只是一种比喻关系。几乎每则典故都包含丰富的、流传久远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有具体的来源,可以引起读者广阔的联想和想象。读到“凤求凰”时,我们肯定会联想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读到“高山流水”时,我们会联想到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贵友谊,会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简言之,典故能使人产生一系列联想,这是其一大特色。
三、汉语典故的英译方法
将汉语典故翻译成英语,就是向英语读者传达包含在这些典故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信息,使他们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来接受另一种文化里的信息。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尤金•奈达认为“语言与语言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同的语言具有同等的表现力。也就是说,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同构现象(isomorphs),某一概念或意义在这一语言中用形式A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会用形式B来表达”。奈达为我们翻译典故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理论依据。
1.套译
套译指在目标语里找到接近原语典故喻义的对应典故。MonoBaker在他所著的《InOtherWork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里提出两条套译翻译技巧。其一是用不同形式但相近含义的习语典故;其二是用形式、含义相近的习语典故。我们可借用这种方法把汉语里的典故翻译成英语。比如“管鲍之交”。如果直译,再加上一个很长的注释,原语中的联想意义及隐含意义丧失殆尽。有人将此译成“DamonandPythias”。“Damon”和“Pythias”是古希腊民间传说中的一对生死之交。Pythias得罪了国王狄奥尼休斯,被判死刑,数日后执行,他想在临死前见母亲。Damon知道后愿为Pythias在监狱里代刑,国王答应了他的请求。Pythias回家处理完事后,急忙踏上回狱归程,路上却遇到重重障碍。当国王在刑场准备处决代刑的Damon之际,Pythi-as赶到了,避免了Damon一死。国王深受感动,将二人释放。用西方文学典故成语来翻译汉语成语典故,用词简练,还能达到“对等”的联想效应。有人将“焦不离孟”译成“DavidandJonathan”。据《旧约•撒母耳记》记载:Jonathan在他父王要杀害David之际,帮助David脱险而躲进深山老林。他的父王威胁他这样做将失去王位的继承资格,还用枪来刺他,但他全然不顾。英语读者一看到“DavidandJon-athan”就会产生“真诚、无私和忠心的同生共死的朋友”之联想。
2.意译/直译/音译加注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翻译来源于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内涵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之类的典故及来源于传统文化术语之类的典故。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包含在这些特殊的术语和典故之中。为了向目的语读者传达这些传统文化,翻译时这些文化内容绝对不能省略。比如:“一饭千金”(tore-paythegiftofamealwithonethousandtalesofgold,加注:HanXin,thePrinceofQiinHanDynastyrememberedthegiftofamealtillhisdyingdayandbestowedonthewasherwomanwhohadfedhimathousandtalesofgold);“因念都城放夜(周邦彦《解语花》)”中的“放夜”(opennights,加注:TheLanternFestivalfallsonthefifteenthdayofthefirstlunarmonth.IntheSongDynastythecelebrationlastedthreedays,fromthefourteenthtosixteenth,withoutanycurfewimposedsoastoletallindulgeinaspree);“清明”(Chingming,加注:atraditionalChineseholidaytocommemoratethedeadinlastspring)。
3.保留形象加注直译
许多汉语典故包含鲜明的文学形象。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省略或改换包含在原语中的这些文学形象,必须在目的语里把这些形象所含的意义准确地表述出来。因为目的语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他们不一定能理解这些文学形象。我们可以采用保留形象加注的方法来翻译这类典故。如:“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译文:"CanthisbeanotherabsurdmaidcometoburyflowerslikeTaiyu?"hewonderedinsomeamusement."ifso,she′s′TungShihimi-tatingHisShih,′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一般的目的语读者可能不知道TungShih和HisShih是谁,他们看见“TungShihimitatingHisShih”会感到茫然。首先译者使用音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把“东施效颦”翻译成了“TungShihimitatingHisShih”。“东施”和“西施”是两个人,她们是鲜明的文学形象,不能被其他形象所代替。译者保留了形象把“东施”音译成TungShih,把“西施”音译成HisShih,符合英语的发音和表达。汉语里的“效”即“仿效、模仿”。译者将其直译为“imitating”。然后译者给整条典故加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目的语读者看见这条注解就会明白这个典故的含义。
4.省略或改换形象意译
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即使面对相同的概念、相同的准则和事实,人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喻体来表达各自的看法。为使目的语文本更加通顺或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省略或改换喻体形象。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译文:Meanhutsandemptyhalls,Whereemblemsofnobilityoncehung.“笏”,《辞海》解释为“即‘朝笏’。古时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持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记事之用,也叫‘手板’。《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由此我们得知“笏”在古代中国是身份高贵的象征。拥有“笏”一般是权贵或家境富裕之人,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译者把“笏”译成“emblemsofnobility”(高贵的象征)。显然,译者是为了文句通顺和便于理解而使用了省略形象意译的手段。再如:这位女临时演员站在电影摄影机前面,呆若木鸡。译文:Standinginfrontofthecinecamera,thetemporarymovieac-tresswasrootedtothespotasifturnedtostatue.“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纪省子为大王养斗鸡。十天后大王问:“斗鸡训练好了吗?”纪省子回答说“还没好,鸡正骄悍好斗。”过了十天,大王又问,纪省子说:“还没好,鸡还反应灵敏。”又过了十天,大王再问,纪省子说:“还没好,鸡还目光敏锐,神气横蛮。”再过了十天,纪省子说:“差不多了。斗鸡听见其他鸡鸣叫已不动不惊,看上去像木鸡一样了。其他鸡不敢上前,遇见斗鸡就往回走了。”对于这类有复杂背景的典故,翻译时可采用改换原典形象意译的手段,使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具有相应词义的形象短语表达原典的寓意。译句中“rootedtothespotasifturnedtostatue”与“呆若木鸡”语义相当。
【关键词】古典文学 网络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33-02
一、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现当代生活
“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教学,目前从大多数课堂教学来看,还是局限在“说文解字”上,未能有效地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开拓和延伸古典文学丰富的内涵。其实,古典文学中的许多篇目与当代生活是紧密结合的:陶渊明的“饮酒”、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词等等,对于现当代浮躁的心态是一帖很好的清火剂。甚至文学源头的《诗经》中的“蒹葭”,也是教育当代大学生坚忍不拔地追求精神的好教材。
2.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网络
由于不少古典文学教学者在教学时脱离了当代生活,这就很难运用当代生活最前沿的网络科技。在不少教古典文学教师的眼里,古典文学与网络生活的结合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网路传播知识的功能是无所不包的,自然也包括古典文学。只要我们更多地从思想、情感、人物的个性之美去解读古典文学,就很自然地与网络生活发生有意思的联系。
3.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可开掘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
中国的古典文学资源十分丰富,但面对90后的大学生,因为古典文学显得“老”和“厚重”,他们不买账,许多气势非常强盛的古典文学资源被束之高阁,难免可惜。但我们如果能将古典文学与当代网络生活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好比将骨头熬成骨汤给他们喝,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更主要的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十分丰富的资源一次有效地开掘。
4.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是古典文学教学的必然趋势
时代在前进,古典文学教学也不例外。当许多领域从互联网上领略到新传播媒体的优势,我们理应顺应这一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以吸引新新人群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热情。同时,教古典文学的大多是相对年龄较大的老师,这何尝不是他们的一次重新学习、提振的机会呢?将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有机结合,不仅让当代大学生学得有味,也是顺应古典文学在新时期的教学,它的深远意义在于:如果这真的成为大多古文教学者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其宝藏,甚至引导成群的青年学生以现代的眼光和心情欣赏中国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如今虽已成为当代文化视域中令人瞩目的对象,表面看来是对传统文学的一个颠覆,但我们仔细留意就不难发现,它其实与古典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最明显的表现在语言运用的沿袭上,网络文学的文章命名、作者笔名、专栏名称等,多有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古典诗文句子。如著名的武侠沧月的名字,就是化用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我们指出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关联性,就为我们的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提供可能性。
事实上,现在很多的光盘、影像资料都已经将古典文学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只是我们的古典文学教师未能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上。我在教“春江花月夜”一文时,充分运用了互联网的特有功能,不仅在文字条理上通过课件给他们清晰的印象,还播放了“春江花月夜”的音乐,让他们在听觉的享受中理会文字美妙的意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前景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有着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他们喜欢生活化、口语化、生动灵活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说,喜欢直接、随意、形象的语言。我们若能将古典文学中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与现代网络相结合,无疑是从中提取精华的部分给学生,这将会受到他们的欢迎,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认真学习传统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兴趣。这对于他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3.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的创新性
无论进入“万方”或“维普”,输入“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关键词,检索命中的都是0。由此观之,此论题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一创新成果无疑会引起相关教师参与教改,并加深对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理解,培养高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快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教学的改革。
三、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途径
1.古典文学教学如何实现与网络结合
古典文学教学如何与网络结合?现在相关的论述大多是孤立地从网络文化语境的角度或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人指出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具体途径。网络语言作为当代新兴的文体语言,其特殊灵活的表达方式与传统语言相比更具有创新性、随意性、简约性、容错性等特点。我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使两者实现结合:①在多种媒体功能的运用上结合。②在思想、情感、情景分析上的结合。③与现当代生活感受的结合。④在网络文化语境方面引导的结合(像易中天在讲解古典文学作品时运用现在的词语)。
2.利用电子信息库,浓缩古文学习资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类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用纸媒图书检索系统去搜寻,不仅费时又费力,还不利于及时找到所需的资料。网络的出现,使堆积如山的古典文学,依然可以轻松的梳理,那就要看古文教学者是否能及时地利用电子信息库。当你将古典文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时,古典文学教学不再是咬文嚼字,这一变化将是惊人的。再说,当今社会的纸质出版物开始向电子出版物的转换,这已成为信息载体发展演变的一大趋势。作为古典文学的纸质物,也应顺从这一大趋势。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代典籍总汇,如《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都在相继问世,让足以汗牛充栋的古籍,浓缩在若干张轻巧的光盘上。古典文学的联结不再是排列的线性的,而是浓缩的网状的。
古典文学教学只要与网络相结合,它会向你展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你可以在几秒中之内锁定你所需要的目标,任凭你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上纵横穿梭。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平台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你可以把古典文学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样,当学生在阅读诗词曲赋时,就再也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学生可以从文字里听到美妙的古典音乐,也可以看到一个个古代人物的动画形象栩栩如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将文字的阅读和感性的视听有机地混合在一起,既符合90后读图时代的需要,也会大大提高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效率。
3.将信息资源链接到课堂教学
目前,可以说大多教师普遍拥有计算机设备,网络资源也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传统的古典文学课堂教学与文化信息资源实现链接的条件已经具备。但主观上你是否有意识地将它们链接,这是古典文学教学者首先要解决的思想问题。计算机设备可以说是既简单又复杂,但仅仅从与古典文学教学结合这点来说是简单的。从关键词的输入到点击,从复制到粘贴,一旦当你习惯了将信息资源链接到课堂教学,也就意味着你在古典文学教学上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你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模式也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革。
有了网络信息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沉默与缺席,教师要从讲坛上的“讲者”变成材料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材料的理解者与发挥者,整个过程仍然要“讲”,讲要点、讲重点、讲心得。既要将古典文学的神韵呈现在学生面前,又要激励他们自身到网络世界中找寻那些具有人文精神之美的诗文,使有形的接触和无形的熏陶相得益彰。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信息库里,教师应该做一个高明的引路人,为学生引导一条通向知识圣殿的路径。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将传统古典文学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的信息资源有效地链接起来。总之,教师怎样用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去构建网上古典文学学习资源,这是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4.树立信念,更新观念。
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者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它需要教学者树立信念,更新观念,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学生汲取古典文学所蕴含的思想精华,意识到古典文学是我们这个群体的根,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魂。“古典”与“现代”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但它们可以互相融会贯通。只要更新观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古典文学的凝缩美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全然地融化,而现代丰富的生活内容,也将为古典文学的新解注入新的激情。越来越多的古典文学教学者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是拉近现代人与传统文化距离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古典文学教学顺应时代要求至关重要。让我们用新的观念在课堂上尽情演绎古典情怀,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我们古老灿烂的文明与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古典文学独特的魅力,让古典文学成为他们心灵的永恒寄托。
参考文献
1 魏鸿雁.谈多媒体课件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6(3)
【关键词】古典文学;教学方式;创新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不仅是对国人的基础要求,同时也是提升自身涵养与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高校需要对古典文学的教学提高重视,强化古典文学课程设置,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通过古典文学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与素质全面的人才。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现实状况
1.1 古典文学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不利影响,下至小学上至高校,普遍对文学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与比例更偏重于实用学科,加之当前国外敌对势力散布不良信息对国民思想进行冲击,使得“崇洋”成为普遍现象,甚至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陈旧、老套的东西,学习古典文学显得“老”和“厚重”。这种大环境不利于古典文学教育的开展与进行。高校在文学类专业开设与重视的力度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更倾向于将师资力量应用于科研、技术等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上,如此古典文学教学就没有必要的基础支撑。
1.2 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现当代生活
高校的古典文学教学,目前从大多数课堂教学上看,还局限于“说文解字”的程度上,侧重对词、语法、手法等技巧方面的讲解,而忽视了古典文学本身属于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需要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当前大部分古典文学教学不能有效地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开拓并延伸古典文学丰富的内涵。深究起来,古典文学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的内容不胜枚举。例如,《诗经》中的“蒹葭”是教育当代大学生坚韧不拔地追求精神的好教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陶渊明的《饮酒》等均是对现当代浮躁心态的一帖清火剂。
1.3古典文学教学忽视了先进手段的应用
古典文学内涵丰富,并且抽象的内容较多,仅仅依靠“一本书,一黑板”与“大面积课堂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远远不能达到古典文学教学的要求与标准,也不能将古典文学的美充分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产生麻木与厌烦心理。就目前来看,古典文学教学忽视了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网络技术等手段的应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并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古典文学教学方式的几点创新
古典文学教学的教学方式创新需要紧密结合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网络技术等先进理论与手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以显性与隐性教育、多模态教学与探究式学习为主,对古典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了详细分析。
2.1创新方式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
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的,如谈话、座谈、讨论学习、开会等有系统教育体系,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该方式表达直观,不拖沓,层次性较强。隐性教育是巧妙地借住文学、科技、语言、艺术等“媒介”将教育目的隐含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领悟,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有所感悟,其最大的特点是“渗透”。古典文学教学中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因此教师需要增加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展现自我,例如,在《鸿门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进行项羽、项庄、刘邦、樊哙等角色的扮演,并且将文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清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鸿门宴中那种紧张的气氛以及该历史事件的经过。对于隐性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即兴以文言对话,或者将生活中的感受写成格律诗等,从而使其在知识的应用中耳濡目染,使古典文学渗透到思想与意识中。
2.2创新方式二:多模态教学
模态指人类借助感觉器官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多模态是心理学与交际学方面的一种理论,强调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综合性运用,如此可以强化信息接收与理解的质量与效率。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多模态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像、音频、录像等模态呈现出来,使学生综合应用视觉、听觉等感官。例如,在《前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一边播放舒缓、空灵夹杂湖水声的音乐,一边播放赤壁的景色,同时播放课文朗诵音频,从而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同时运用并充分发挥想象的方式,深切体会到“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的闲适、空灵的意境,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又由悲转喜的情感变化,如此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学习与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同时进行,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感官,以提高学习效率。
2.3创新方式三:探究式教学
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首先需要遵守三项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与“问题性原则”。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主角让给学生,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激发出来。并且需要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与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可以没有约束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需要注重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收并内化古典文学知识与技巧。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与相互讨论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所学知识。例如,在《红楼梦》讲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曹雪芹意在用书中的哪位人物映射自己?”如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背景、人物描法等技巧的探索与研究来寻求答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不断学习并巩固了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就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针对具体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一定讲解与指导。
结论:高校需要宣传并强调古典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激发学生在古典文学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其认识并体会到古典文学的重要性与内在魅力。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对具体的班级与学生,科学、合理地将心理学、现代科技等先进手段融入教学方式中,以提高古典文学教学的整体性水平。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不能靠教师的强制来完成。如果没有兴趣的参与,对于阅读与现代文有一定区别的古典文学作品,必然会味同嚼蜡,成为一种乏味的、低效的活动。
1.树立榜样
教师不时向学生介绍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点燃他们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激情;教师率先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经常与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在学生身边树立可以亲近、便于模仿的典型来激励全体学生。
2.赏析片段
教师选择古典文学作品中益智、有趣且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或精彩片段,通过有声有色的讲述或朗读,以激发学生对文章或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3.悬念引趣
教师可以抛出一些与原著有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的精彩情节、感人画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好奇心。
4.活动激趣
学生天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的兴趣,维持阅读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阅读,在阅读中收获。
5.展示成果
定期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同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
二、丰富书源,提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保障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我希望学校的图书馆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想查的资料。”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古诗文世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学生走进古典文学作品世界提供必要的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1.开放学校图书室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曾提出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其核心思想为“读者第一”。而调查中,我们痛心地看到: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室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甚至无人服务;加上图书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图书室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因此,学校应设法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安排专人负责,让小学生可以天天借到书,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2.建设班级图书角
由学生自带图书,并订阅包含古典文学作品的报、刊,班级进行集中管理、借阅。学生在课间就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各班同时在班报开辟“读书角”“每周一诗”等栏目。学校还可以制定细则,评选“书香班级”,激励各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
3.鼓励家庭购书、藏书
学校针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分别向家长发放《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争取家长配合,将读书活动向家庭延伸。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读交流活动,激发家长参与读书的热情,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
三、循序渐进,指导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1.制订计划
调查显示: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逮着一本是一本,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引导,对小学六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2.指导选择
调查中发现:小学生鉴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不知如何选择读物。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各种节日及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及阅读水平的书:如古诗词,尽量选有注释和译文的;长篇古典名著,选青少年版或儿童版的;更要指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掌握方法
调查中,我们注意到,由于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不到位,仅有20.3%的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认真抄录,偶尔写点感受与体会”,28.5%的学生“偶尔抄录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19.5%的学生“只是在书上写点字,划划线”,竟有31.7%的学生不做任何记录或圈点勾画。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学校可以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安排半小时,并长期坚持下去。
(2)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懂就问,就查工具书,边读边想,适当圈划,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3)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①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水浒》、《三国演义》等大部头的书,教材中节选了部分古典名著的章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不应提过高要注,只要学生作走马观花的浏览,了解故事的大意即可。②品味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古诗词,则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慢慢感悟,并通过背诵、摘抄来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指导做读书笔记
(1)指导记录的内容
可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可摘录名言、警句、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可摘录整篇文章,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2)指导记录的方法
①批注笔记。②提纲笔记。③摘录笔记。摘录好词好句。④心得笔记(读后感)。⑤撰写古诗句研究报告(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就有此要求)。
(3)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
例如低年级以积累词语为准,中年级已欣赏好句为主,高级年则要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悟。
四、讲究策略,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1.自我效能的策略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及坚持性。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激励,更能使习惯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2.及时强化的策略
心理学家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形成,其中强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两个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内因与外因的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促进,展示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成果
1.诗文表演
诗文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三种:①诗配乐朗诵,教师播放与古诗词有联系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配乐。②演唱古诗词,可以唱岳飞的《满江红》等已经有人谱曲的,也可以由教师配乐,指导学生演唱。③古诗词名句应用表演。古诗词不是古董,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名句盛传不衰,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恰当运用古典名句,一定会为口语交际和文章增色。
2.诗文图展
利用学校橱窗展览师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诗配画活动可以由每个班级定期组织。
3.古典文学作品故事会
让学生把平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寓言、古典名著、古典通俗小说中读到的故事,以及与古诗词有关的故事在故事会上讲出来,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
4.读书心得交流会
学生们交流读书方法、体会、感受,互相推荐介绍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
六、改革评价,促使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良性循环
为了了解学生的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测评价。评价时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1.制作整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
小小的袋中有他们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相关的录音带、照片,有自制的古典文学作品手抄报,有学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和获得的奖状等。
2.阅读考级,让学生考、读、背、默、说,结合查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进行课外阅读考级
中国文化元素最早进入泰国文学是以翻译的形式被引入的,这已经有250年的历史了。泰国文学界把中国文化元素进入泰国分为三个时期:“三国时期”“鲁迅时期”和“金庸、古龙时期”,而其中属“三国时期”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流传时间最长,作品最多,影响最深。中国古典文学成为了泰国古代文学过渡到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的桥梁。
一、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从18世纪特别是自吞武里王朝开始,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日渐增加,因吞武里王的父亲是中国人,王朝对华人移民实行优待本文由收集整理政策,甚至可在朝中做官。中泰两国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中国古典文学随之也进入泰国。当时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演义》,但因为没有泰文蓝本,故事零碎且不完整,只限于口头流传。《三国演义》泰文译本是1802年出现的。1782年曼谷王朝建立后,拉玛一世国王为巩固中央集权,在文化上注意恢复大城王朝时期的特点,同时还加强了与境外的联系,吸引境外文化,开阔了国人眼界。凝结着人类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受到泰国百姓的喜爱,也得到了王朝的重视。拉玛一世王命令负责贸易与外交的大臣本隆亲王主持将《三国演义》译成泰文。由于当时缺乏精通中泰两国语言文字的人员。本隆班子意译多于直译,追求故事性,不拘泥原文,尽量符合泰国人的习惯与爱好,这个译本被称为《三国故事》。由于它语言生动流畅,形象逼真,故事寓意隽永,受到泰国上下的欢迎,一时全国兴起“三国热”。
从1802年《三国演义》传入泰国,到20世纪20年代100余年的时间,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它首先反映在创作思想方面,继而表现在创作手法方面。《三国演义》对泰国文苑的震动,首先在于创作题材的突破。泰国19世纪的文学,大多取材自印度的《本生经》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柯婆罗多》等,作家虽用多种形式创作,但频繁、反复的利用,对读者而言已经不再具备新颖的吸引力。《三国演义》的引进使得作家们耳目一新,在接下来的创作中迈开了新的步伐。拉玛三世王时期的诗人顺吞浦,也开始摆脱改写印度文学与民间故事的习惯做法,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及人物为蓝本,创作出了反映泰民族生活与斗争的长诗《帕阿派玛尼》。即使是那些仍然坚持传统改法的作家,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写作中也不再是做些包装方面的变动,而是按泰国生活需要进行改造。泰国古代作家都喜欢改写,中国古典小说及历史演绎故事的传入,给泰国的改写文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如在宫外剧与民间剧中,就有从《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拜相到摘星楼纣王自焚的内容,有《三国演义》中周瑜计取荆州、刘备回荆州、卧龙吊孝的内容。中国古典文学丰富了泰国文学,如顺吞蒲的《帕啊派玛尼》中就借用了《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以竹筷变人、剪纸作月的情节,描写年轻的婆罗门教士将碎草变成帆船等情节。
二、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国演义》对泰国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泰国社会中,《三国演义》被学校当作历史教科书和学生写作的范本。此外,泰国散文体文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三国演义》,形成了泰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体——“三国体”。本隆亲王班子所翻译《三国演义》,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十分符合泰国人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他们发现就故事的曲折起伏、环境气氛的营造、人物心理的描写与性格的刻画方面,小说所能表达的高度是诗歌无法达到的。作家争相以“三国体”写作,打破了泰国文学诗歌形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少作家也以使用这一文体而成名。比如克里·巴莫亲王的《资本家版三国》《终身总理曹操》和著名通俗文学作家雅可的《乞丐般三国》等。另外,中国文学的艺术手法也对泰国社会产生了影响。这可以从泰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词句体现出来,如《三国演绎》中的若干成语“火冒三丈”“望梅止渴”“有眼不识泰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等,早已成为泰国人民生活中的格言。
关键词:日语古典语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00-03
一、《日语古典语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日语语法分现代语法和古典语法两个层次。《日语古典语法》成熟于日本的平安时代,历经镰仓、室町和江户时代。从课程体系来看,《日语古典语法》旨在教授日语古文的基础知识,是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日语现代语法一起构成了日语本科阶段完整的日语语法教学体系。同时,《日语古典语法》课程与同期开设的《日本古典文学》课程结合紧密,并对高年级其他课程,特别是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课程的教学起着有力的配合与促进作用。高年级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对古典文学准确的理解和鉴赏、对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课程的鉴赏和把握。由于该课程是日语的文言语法,内容繁多且有较大的难度,所以一直以来多采取授课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希望通过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能够使学生对《日语古典语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分析日语古文句子乃至篇章结构;帮助学生增强学科体系的全局观念,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氛围浓厚的学习风气。笔者本人也希望通过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探索出更加适合高年级学生的教学体系,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二、《日语古典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日语古典语法》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在高年级教学阶段的特殊位置,因此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虽然日语现代语法与本课程一脉相承,但本课程与现代语法又有很大的不同,使得少数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由最初的新鲜好奇到“知难而退”等较为明显的情绪波动。
2.本课程内容较多,意义和用法较为复杂且烦琐枯燥,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日语古典语法》中的语法现象会出现“多重叠加”,用言的词尾变化层层推进,往往令学生顾此失彼。
3.本课程与日本古典文学选读同时开设,古典文学中涉及大量的古典语法知识,而古典语法的授课尚在继续之中,更加凸显了古典语法的难度。但显而易见,这两门课程又必须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学科的交叉互补性,既成为高年级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必须妥善处理的教学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目的的实现。从学习主体来看,一些学生对《日语古典语法》乃至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缺乏充分的认识。长期以来形成的听、说、读、写习惯,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实践中片面追求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对于古典语法课程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在语言交际中难以应用。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课下却很少对知识复习巩固,并使学生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大四上学期为学生考研准备和冲刺阶段,个别学生以考研中是否有相关古典语法内容为判断依据,片面追求知识的短期效应,从而形成了不良的学习风气。有意思的是,由于现在网络交流快速方便,许多学生对于古典语法的学习目的也是以此为衡量依据,在网上的留言多是“考研才用得着”、“毕业多年一直没用上”等消极片面的内容,这种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以上种种因素导致本课程的教学现状面临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力度不够;某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日语本科阶段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更为关键的是在日语专业高级阶段,日本古典语法课程的教学模式尚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师需要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授课教师更应该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培养出思维敏捷、心理健康、知识广博、综合能力强的日语专业人才。
三、具体方案及实践
《日语古典语法》是理解古典文学选读的基础,能够很好地解决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课程中层出不穷的文语现象,在日语高年级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日语古典语法》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本项目组教师在日语古典文学选读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实践的经验,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目前的教学现状,经反复论证和商讨制定出以下具体方案:打破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古典语法的单纯演绎——即运用演绎法讲授语法规则,通过讲一条语法规则,举几个例句并翻译成母语的方法和模式,已经极大地不适应本科教学的规律和要求,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古典语法过程中善于主动观察、归纳、总结语法规则,而不是完全依赖书本或教师的讲解。由于古典语法和现代语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因此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比较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更加直观地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如在讲到古典动词分类时,可通过与现代语法中动词的特点相比较,从而使古典语法教学内容更加突出,现代语法中的一些疑点也从古典语法中得到了诠释。另外,图表也是一个很有效的直观归纳方法,这种方式不仅会促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纵向掌握,也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而全面,对语法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将会学到一些比较研究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后期的论文写作也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构建交互式教学模式。《日语古典语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课程,需要通过实例来分析具体的语法现象。鉴于该课程与日本古典文学选读和近现代文学选读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可组织学生针对相关语法内容挑选这两门课程中的典型例句,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专题课件,分组发表,教师点评等方式,构建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几大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通过该形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最终使古典语法得到应有的重视。组织一系列专题讨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90分钟左右的古典语法与现代语法的专题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日语语法中用言用法为主要内容,让学生认真总结古典语法和现代语法中的异同及其联系甚至是历史变迁,培养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该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举办专题语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古典语法知识竞赛。针对难度较大、不易掌握的古典语法现象,通过设计一些包括上述专题语法知识竞赛在内的、趣味性较高的知识竞赛形式,在寓教于乐中解决这些难点。如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和歌竞赛、俳句竞赛、古文歌曲竞赛、历史短剧竞赛等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真正发挥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对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日语古典语法》是高年级阶段课程体系中较难掌握的课程,但又不是零起点的知识,由于与现代语法的紧密联系,利用比较法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现代语法知识又进行了较好的巩固和认识;交互式教学方式在古典语法中的灵活运用进一步加强了各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培养和加强了学生对课程体系的全局观念和意识;专题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对日语语法中用言和助词的掌握更加扎实,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又赋予了貌似枯燥的古典语法教学以生气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使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得到了比较完美的诠释。以上是本课程组在《日语古典语法》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符合大学教学规律和要求的改革和实践,极大地推动整个大学日语高级阶段的教学进程,必将成为其他课程改革的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晓慧,陆怀武.交互式教学模式与英美文学教学整合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2]张静.高校日语语法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7).
对此,我认为,有效地进行串讲模式和探究模式的整合,必定既能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文言能力,又能使文言文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洋溢着古典文学的魅力。
一、激发兴趣,夯实基础
初中时期,学生开始正式接触文言文,对我国古典文学名篇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接受古典文学的程度。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文言知识基础薄弱,打好基础,对于以后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初中起始阶段,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采用巧设导语、分组朗读、角色扮演、剧本表演、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方式进行激趣。如在教授郦道元的《三峡》时,有的教师用清代张潮的“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进行导入;上完《曹刿论战》后,有的教师借助多媒体,再现古代战争的场面,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上完《桃花源记》后,同学分角色扮演,以记者采访桃花源中人的形式,通过“记者”和“桃花源中人”的问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教师还应把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文言基本功上,帮助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打好基础,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的文言学习。
二、梳理归纳,重视积累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及时归纳梳理,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串成一条线、一个面,形成条理清晰、科学系统的知识网。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提高文言阅读的语感。在初中整个阶段,都应持之以恒地加强对词语(如实词、虚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化常识等知识系统的梳理归纳,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归纳总结的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增长了文言知识,渐渐地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未学过的文章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例如实词“属”,有shǔ、zhǔ两读。《三峡》里的“属(zhǔ)引凄异”中的“属”作“连续”解,《核舟记》里的“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中“属”作“类似”解,《桃花源记》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ǔ)”中的“属”作“类”解,《岳阳楼记》中的“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则为通假字,通“嘱”,作“嘱咐、嘱托”解。至于“之”“也”等虚词更需要归纳,以便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地运用。
三、拓展品味,提升能力
关键词:《创造李渔》 韩南 考证 文本 视角
一、全面的资料考证
韩南钟情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考据,很多情况下他都能在前人所未勘探的领域挖掘出一些“宝藏”,这与他对所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之全面有很大联系。
首先,研究对象于韩南来讲并不是单一的,如李渔研究,一般学者做的是大量的李渔作品研究以及夹杂着一些对李渔本人轶事的考证。而韩南则从李渔本人人手,全方位解读了这个明末清初的奇人,以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客观地描述他在古典文献的考证中所获得有关李渔的种种。而不仅仅限于李渔,韩南在研究这个单一对象时,对李渔所擅长的戏剧的整个历史进行了概览性地研究,有时是对不同于李渔的戏剧理论进行了深入地比较、探究。比如在该书第七章《“密针线”师》中,韩南在论述李渔“粗俗的滑稽”这一戏剧技巧时,对中国戏剧给“粗俗的滑稽”作了铺垫论述:“中国戏剧对于粗俗的滑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它位于底层或卑微人物的‘丑’和‘净’角中间。”不可小觑韩南文中这种点睛之笔,他往往是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并经过充分的论证后才得出的。像这样的概览性的论述是既充分帮助读者理解李渔的戏论,也彰显了韩南对中国古典文献资料占有全面的特征。
韩南除了在“面”上能够以宏观的视野掌握有关李渔研究的整个脉络外,他在将某些个别作品和特点比较时也能够将“点”的分析进行得较为细腻。比如在该书同章节中对李渔作品中的女人的特点进行了着重分析。“李渔作品中的女人是她们自己命运的主人。”而韩南同时将戏剧作品中的女人进行比较的另外两个例子是关汉卿《救风尘》中的赵盼儿和唐《传奇》中的“红拂女”。他承认这两部是李渔的“她们”的先驱者,但同时也认为中国“没有任何作品可与李渔的戏剧和小说故事中的‘她们’所涵盖的范围相提并论。这段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出韩南在充分把握全局后,对“点”的重点分析,这其中也包涵了时间上线性的考察即对李渔作品之前的同现象分析、比较。所以韩南能够得出女性解放思想在李渔这儿不是也不仅仅是初探的结论。韩南的论述时常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细节方面的考究以及对于考证功夫的重视。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时间概念极其敏感,他在张宏生教授对他的访谈中提到:自己刚开始对白话小说产生兴趣是因为在阅读中经常产生怀疑,认为不能轻易地对作品的有关时间下定论,期冀能够对历史进行描述,整理出历史变化的脉络。韩南在李渔研究的过程中也极大地体现了他这一治学特点。他尤其关注年代,有时甚至具体到月份或季节。他也尤其注重年代所起的作用,如韩南很明确地指出:“除了戏剧,李渔1660年代的作品全都以文言而非白话写成。而有时只是具象化年代在韩南看来仍然不够细致,他还会对历史上所发生的文学事件进行排序和猜测,这样对年代的极高把握度使得他在李渔研究中能够创造性地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除了以上可以证明韩南文献涉猎之广外,研究过程中他对文献版本的注意也可以作为重要的佐证。如《创造李渔》第一章中的第102和103的注释都体现出韩南对李渔研究所运用的版本之考究。他不仅仅在对各种不同版本进行比较,还在不同年代版本的文献当中寻找差别及差别所形成的原因,不断地以版本的考究为原点进行深挖。
二、精细的文本讨论
在分析李渔戏剧时,他都注意到了女性角色发型的独特之处。再如,他对李渔《闲情偶寄》中的一段戏剧理论作了深刻的分析:“如果人们在‘景’(外部的场景)和‘情’(内部世界的感觉、知觉、思想和情绪等)之间使用二分法,正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李渔关心的主要是后者。”韩南将这里的“情”归结为纯粹的内部事物,而李渔“设身处地”的所言不止是内部的事物,我认为景也会成为人物的体验,“内”与“外”在中国传统文学概念中时常被融合在一起。这种不同的理解可以看出中西方差异,毕竟在我们看来,李渔期待的景和情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不仅仅展示了他的文本细读能力,同时也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学者的思维。
韩南对中国喜剧给予了极高的艺术评价,并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的主流模式,他觉得李渔的喜剧是李渔作品艺术成就的巅峰。当我们深入韩南的李渔研究文本中时,可以发现他拥有海外汉学家的研究特点,即进行诸如上文提及的大量的文本细读,在文本细读后应用多种理论进行分析,他在叙述、分析中常常会涉及西方新批评、叙事学和比较文学等丰富的方法理论,尤其是对叙事学的运用。对李渔其人其事的叙述中韩南展现了他在文中提过的“最弱化的叙事者(the rninimal narrabor)”的特征。韩南对李渔其人轶事的叙述以及李渔作品内容的复述都是点到为止,不会多作一些冗长的评论或在叙述中流露出多余的情感。韩南会给予叙事者更多的关注,比如李渔小说中叙事者的特点,韩南觉得在普遍认为“自我”表现余地很小的作品中,读者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李渔的存在。李渔作品中的人物本身传达着许多丰富信息,很多情形下人物存在着“自我指涉”的特点。韩南在对李渔的研究中创设了“模糊化叙事者与作者界限、戏剧化叙述情境”两个概念,他逐字逐句地对李渔作品内容进行描摹,对其中“自我”的深挖过程具有极强的层次感。在《创造李渔》第七章《“密针线”师》中探讨了李渔小说中的叙述者、作者以及各种文学作品角色的关系。在一些对李渔小说内容的分析中,韩南也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许多西方叙事学的专业术语,如“倒置”、“素材”等。不仅在李渔戏剧的讨论中多次涉及叙事学方面的内容,对其它小说文本,韩南似乎也偏好对叙事者的研究。叙事学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于法国始,人们就一直未停止过对这门学问的研究,尤其在西方世界,许多论著都专门研究了叙述者、作者与角色这三者。像米克・巴尔的理论观点与李渔的撰文观点相接近,认为这三者既密切区分,又可互相转化。而韩南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李渔小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可以说是走在前列的人。
三、新颖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