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7 18:09: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预算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引言
供电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以分析、预测和决策为基础,通过预算、执行、分析、监督考核等实践活动,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处于可控、在控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和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1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着重点
财务预算管理是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作出计划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通过编制财务预算、执行财务预算、调整财务预算等过程来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财务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是协调各部门业务的依据,各部门必须围绕财务预算所确定的目标,制定本部门的工作重点,明确责任,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2供电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 预算制定前调研不够
很多企业以历史指标值和过去的生产经营情况为基础,来确定未来的预算指标值,没有认真地对企业的未来活动作评估,缺乏必要的客观性。部分企业对编制的内容缺乏市场调查依据,忽略了某些环节,只是笼统地估计,数据不准确,会使预算指标缺乏客观性。
(2) 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
部分供电企业未设专门预算管理机构,也未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有的企业虽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也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但只是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职能。许多职能部门在观念上一直误认为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工作上不加以配合,给财务预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 没有融入全面预算的理念
不少供电企业缺乏较为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没有编制包括收入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资金收支预算等一系列涵盖各领域在内的总预算,没有将经营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仅仅只对成本费用进行预算控制。
(4)工作重点放在预算的编制上许多企业在预算编制完成以后,就如释重负地似乎完成了所有的预算工作,对于以后的预算执行及其执行结果漠不关心。殊不知预算的执行、控制过程却是整个预算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影响预算管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5)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
考核和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已经成为影响企业预算目标无法很好实现的重要原因。以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时,被考核方过多地强调客观因素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而考核方则经常带有个人情感去评价被考核方;或者考核后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3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方法
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财政部《 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实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1)建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和预算组织体系
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亲自挂帅、由单位行政领导班子以及各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使之真正成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充分体现预算的权威性、全面性和效益性。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拟订财务预算目标、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主,多部门为辅的预算管理体系。
财务部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查、执行、汇总、上报、下达、报告等具体工作,跟踪监督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而供电企业的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
建立“ 金字塔”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供电企业所属的二层单位是企业主要的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本企业财务部门的指导下,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统计和各项费用预算的编制,并把指标层层分解给二层单位,形成一级对一级 、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层层考核,确保财务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
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例会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2)明确财务预算的基本内容与编制形式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因此,企业财务预算应当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在预算编制时,应按先业务预算,后资本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并按照各预算执行单位所承担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预算。
预算管理是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预算的内容必须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按业务内容的不同,分设不同部门业务预算表,如:生产部门提供固定资产管理、技术改造等项目的预算,应按资本性支出的明细内容设置预算表;规划建设部提供的预算期基建、小型基建等预算,按此有关内容设置工程预算表;营销部门提供预算期的售电结构、售电单价等,设置电量结构明细分类预算表;另外还有人资部门的工资、社会保险预算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物资采购预算,等等。
(3)正确把握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
财务预算编制的原则是自上而下采集数据、自上而下分解目标。预算数据采集必须贯彻到本单位的基层部门,因为只有这样得来的数据才能真实反映整个企业的需要。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财务部必须在对各部门、各责任中心职责、业务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和各内部单位的年度目标确定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完成后还应征询各方意见,做出可行性分析,在报上级部门审批后进行预算指标分解 ,决不能凭空设定数据后进行硬性分解, 否则不但预算目标完不成 ,还会因为预算指标分配不科学引发各种予盾。
(4)务实财务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企业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财务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和各个岗位 ,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供电企业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及时向预算,执行部门、预算管理委员会、单位负责人等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财务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5)预算调整程序要规范
预算是为了把握未来的变化, 适应形势的发展,使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均处于“ 受控”状态,而不是束缚自己的手脚。在实际工作中,完全符合预算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当实际的变化超出预计很多时,就需要调整预算。但是预算的调整必须要有一定的程序,需要规范预算调整的权限和流程,有关管理部门,应对不同预算项目的调整提出申请,依照不同的规程审批后,方能予以调整。重大的调整应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只有这样才不会削弱预算控制的力度,增强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6)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的分析与考核制度
、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分析制度,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会,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进行比较,从定性与定量两个层面,充分反映预算执行部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潜力,对预算执行存在偏差的,应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建议。
、加强预算管理的考核工作。“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要充分体现预算激励作用,考核的内容要与预算编制的内容相适应,以预算执行主体为预算考核主体,以预算目标为核心。
通过比较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评价责任主体的工作业绩,按照奖惩制度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部门、各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对供电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一些见解
(1) 搞好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在财务预算管理中,许多预算项目的编制、审核、执行都需要计划、生技、营销、基建等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因此,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相互协作就成了影响财务预算管理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预算编制与重大预算调整必须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这就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可以放在一起来权衡,不至于出现各种超预算项目由分管负责人个人决定、财务部门顶不住的尴尬情况,也不至于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财务预算管理强调协同,预算管理从领导班子、各部门乃至每个员工的责、权、利关系角度出发,明晰它们各自的权限“ 空间”,从而科学地管理和可靠地执行,使预算决策、预算行为与预算结果得到高度的协调和统一。
(2)要提高预算的控制约束力和适应性
供电企业应树立“ 面向市场搞预算”的新理念,在兼顾可靠性的基础上使预算指标经得起市场的检验。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 法律效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管理。企业的执行机构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按“ 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编制季、月滚动预算。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主题,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企业管理的种种方法策略融汇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3) 推进经营管理系统FMIS 的预算管理模块,增强预算管理刚性
预算执行控制的最高形式是计算机系统控制,如 FMIS系统,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 FMIS系统功能设置,固化各项业务流程。依托先进的技术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的实时监控,增强预算执行中的“ 硬约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减少预算执行的工作量,达到对预算实时控制的目的,也为进一步细化预算、硬化控制提供现代化的手段,将预算编制流程、预算执行流程、预算调整流程固化为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可以避免很多人为因素,增强预算管理应有的刚性。
(4)建立预算反馈信息体系,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
供电企业应建立实时报警、实时分析预算执行差异的财务预算系统差异分析体系,变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的预算过程控制,也可以采取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报表分析、文字说明、口头汇报等多种形式,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反映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新问题,查找形成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适时监督预算的执行。
关键词:财务预算 方法 比较 采用
医院财务预算是医院财务控制的先导,是医院财务日常控制的重要准绳,合理的财务预算是一种使医院有限卫生资源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管理方法。采用合适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有利于医院经营目标的正确实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体现以“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宗旨。
一、预算编制方法比较
传统的医院预算编制的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采用基数法编制固定的年度预算。基数法也称增量预算法,即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主要以上一年度的实际预算收支为依据,在对影响下年度预算收支的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下年度预算收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于操作,但往往掩盖了单位此前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收支,不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算的编制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各有所长。本文认为,医院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应坚持方便、实用的原则,在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现代预算管理方法,并积极建立现代预算编制方法所必需的条件。从当前我国医院预算编制方法的实用性和迫切性来看,预算编制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可以选择。
(一)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预算”的方法,该办法对医院每一项收入和支出都是以零为基础重新加以分析计算的,避免了在编制收支预算时一般只注意上年度收支情况的倾向。但零基预算法来源于国外,在我国医院预算管理的具体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纯粹的零基预算法要求每年在准备年度预算中对每项收入、每个支出类别、每个项目均从零开始进行评估,因此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世界上其他国家实行零基预算法是以预算定编、定额、定标准等基础工作已经完成为起点的,目前我国医院在定额标准的制定方面仅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基础性工作底子薄,对各项收入、费用标准和定额的确定缺乏科学的依据。零基预算法的过程较为复杂,它强调以零为起点,在制定过程中,还需预测服务水平与开支水平的关系、各项支出情况等,许多方面必须依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判断,对预算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考虑到时间限制以及零基预算法运作所需要的技能,这一方面比较适用于专项经费预算。
(二)滚动预算法
滚动预算法也称连续预算法,是一种经常稳定保持一定期限的预算管理方法,其特点是预算执行过一段时间后,根据这一时期的预算效果结合执行中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新情况等信息,对预算剩余期间进行修订,并自动向后加续一个时期,一定期限的预算期,重新编制新一个预算期的预算,从而使总预算保持一个完整的预算期。医院实施滚动预算法,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以一年为预算期,按月进行调整,这种方式在企业预算中使用较多;二是以多年为预算期,按年进行调整,这种方式是在上一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适用于中长期规划。考虑到长期规划的时间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实行多年期滚动预算法以三年为宜。滚动预算法采用的“长计划,短安排”的动态预算管理办法,可以弥补年度预算的缺陷,并能根据当前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在医院预算编制中,可用于业务量预算、业务收入预算的编制。
(三)绩效预算法
绩效预算法是以预算项目的绩效为基础编制预算,通过支出计划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反映预期达到的效果。绩效预算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效”的地位,突出投入与产出的理财观念,建立起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机制。绩效预算法的优点在预算编制、执行及终了阶段始终注重绩效衡量,对每个项目都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和评价,对于监督和控制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实行绩效预算分配符合按劳分配的公平性,它能有效地鞭策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损失与浪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较为理想的预算管理方法。
经过比较,本文认为,医院财务预算编制方法采用绩效预算法较为理想。
二、医院的特性与财务绩效预算编制的特殊性
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作为福利性事业单位,肩负着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具有典型的非营利性质,与民生紧密相关。医院以社会的公益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双重导向,医疗服务具有不可模仿性,有其特殊性,具有公益性、生产性和经营性的社会属性。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它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首位,同时要讲究经济效益,以增强医院实力,提高为病人服务的水平与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注意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比例。
医院的行业特性主要体现在:医院在注重当前利益的同时,更注重长远的发展前途与潜质。医院在解决当前急救工作的同时,更注重人类康健的深远探索。医院在注重卫生资源的投入同时,更注重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医院在注重数量上的覆盖面的同时,更注重医疗质量的改进。医院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医院在发挥两个基本点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内部的经营管理。医院的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内容及方法均不同于一般企业单位。
三、医院财务绩效预算的采用
医院财务绩效预算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三个步骤,其中预算绩效评价是关键,包括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评分标准的设置和计分方法的选取。而预算绩效评价的关键是指标的选取与权重的确定,尤其是应体现医院特性与医院财务绩效预算编制的特殊性。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文献比较、问卷调查等方式,采用Delphi法(德尔菲法)与AHP法(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医院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及指标权重。建立的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包含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又有若干二级指标,共计25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及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李乐波,刘翰林,楼欢欣.我国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研究. 中国医院[J],2006,10(1):42-47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创新;方法
1企业财务管理预算的概念和特征
1.1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分析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一部分工作内容,但同时也是预算管理中的核心部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由经营预算与资本预算两部分综合组成的预估现金流的基础,主要是用价值衡量的方法对企业年度的工作计划、预测、控制及分析、决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实时监控企业财务和资金的使用状况,应该说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其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2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首先是系统性特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编制、执行、评价、调节、考核等五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和互动才能构成完整性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财务预算管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企业将自身的整体预算目标通过分配的方式分派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再形成自己独立的预算目标,因此每一个部门对于预算目标的完成质量都将影响到要整体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次是全面性特征,预算工作的系统性决定了其具备全面性的特征,而全面性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全体员工从各个方面积极参与到全程的财务预算工作中。
2创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方法的策略
大多数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无法有效权衡各方面的工作内容,一般只重视预算编制的工作内容,二严重忽略执行、评价、监督和调节等工作内容,导致预算工作随预算编制的完成而结束,为了有效权衡企业在财务预算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本文将从财务预算、财务执行、财务监督、财务调节以及考核5个方面来进行方法策略上的创新探讨。
2.1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创新
首先,采用固定预算法的方式对于企业的经营收支和成本预算进行编制,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状况较为稳定,收支差距相对平衡,成本支出基本可以实现大概估计的都能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编制,而对于经营业务相对复杂,收支差异较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也可以采用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总的来说,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收支平衡状态来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2.2财务预算执行的方法创新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管理机构,督促预算执行工作严格按照企业标准进行,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的时间段对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执行结果和执行情况与之前的预算编制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将出现偏差的地方按照性质划分人为偏差和市场影响偏差两部分,属于人为偏差的要将其列入绩效考核内容中,对于市场影响下产生的偏差内容要进行重新分析,并不断的完善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同时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
2.3财务预算监督的方法创新
组建财务预算管理小组,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财务执行监督的工作,对财务预算管理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制定相对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并在企业领导的带领下编制企业财务预算报表,并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预算执行结束后,将记录与预算编制报表进行核对,对于保证全程对财务预算情况的有效监督和落实。同时,通过组内成员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的分配,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以此提高组内成员之间协调和配合的工作效率,保障财务预算执行工作的有效落实。
2.4财务预算调节的方法创新
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财务预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偏差,预算调整就是完善算偏差的主要方式,预算调节主要通过经营分析和资金分析的方法进行,经营分析主要是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分析,主要找出偏差出现的原因,通过对预算执行动态的掌控来发现和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资金分析针对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收支、结余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统一调整资金的使用方向,以此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谢佩华.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方法的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7,(04):64-65.
[2]黄朝阳.关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创新方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02):114.
房地产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而其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自身的资金管理。目前有相当多的房地产企业都十分重视打造自身资金管理能力,以使企业的资金链安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显著特点是建设周期特别长,投入资金特别多,投资风险非常大,因此就必须在项目的初步规划阶段,对具体每一个开发项目进行投资与成本费用准确的估算,做出投资决策、经济效益评价,这就是财务预算管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应用。
2 房地产开发经营中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
2.1 编制资金预算
在项目拓展阶段的可行性论证分析环节中,项目拓展部门应积极组织研发、财务、策划、工程等部门,测算开发项目的投资总额、定位、分期投入资金的时间、投资金额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启动资金预算》及《项目投资匡算》,从而根据项目需要投入的启动资金,以及企业可动用的资金存量来决定投资该项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润。
2.2 执行与控制资金预算
编制完成资金预算特别是执行预算后,各部门在进行具体的资金收付时,应以预算作为实施的依据。财务部门在进行资金的审核支付时,除了对凭据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付款条件进行审核外,还应该依据资金预算,审核该笔款项支付是否在资金预算范围内。如是,应该及时安排支付;如不是,或者实际支付款项大于预算的金额款项,都应先和承办部门沟通,确定是否能延期支付、部分支付或者不予以支付。但若确需支付,那么应该作为预算外支出,将履行特殊审批程序后予以支付。
2.3 分析调整预算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建立健全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动态反映体系,定期(一般为每季或每半年)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与调整,及时发现资金预算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分析原因并调整后续资金预算,为下一步预算控制提供准确的基础性的信息。
2.4 预算考评
要想提高资金预算的执行率,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企业就必须将绩效考核与资金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挂钩。确定相关部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时,应该将预算执行指标作为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之一,通常可作为部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预算考核的指标有“预算执行率”、“超资金预算率”等。
在企业预算准确度很低的阶段,也可将“超资金预算率”这项指标作为考核指标。财务部门要对各个部门发生的预算外支出进行统计,对考核期内的“超资金预算率”进行计算,并提交人力资源部门作为考核依据。对非部门原因导致的各项超预算性支出,如宏观政策变化、公司因开发计划调整等导致的超预算性支出,可不纳入部门的考核。对于因部门自身原因而导致的超预算支出,例如工作计划性不够、不准确的预算编制等发生的支出,都应作为该部门的超预算支出,列入部门考核范围。
3 目前房地产开发经营中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财务预算执行中,企业通常没有签定预算指标责任合同,且未建立预算奖惩制度。所以当没完成预算任务时,在对被考核负责人和单位进行奖惩时,被考核的单位和其负责人通常强调各种客观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考核结果产生的影响,而往往选择回避主观原因及个人自身原因。因此,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存在考核与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不明确的问题,这成为财务影响预算管理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最主要问题。同时,考核方也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附带个人情感来对被考核方进行评价,从而使整个考核的过程不能按照先前制定的原则进行,或者考核结果缺乏激励作用,没有建立起配套的考核激励制度,使整个考核工作过程流于形式。
3.2 缺乏财务预算的有效执行和有力监控
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很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并成立了财务预算职能部门来进行预算编制,可是财务预算职能部门却很少参与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并且他们都不够重视预算的执行和监督,企业的管理制度没能跟上经营活动,且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有力的预算反馈机制,企业的预算会计和管理核算系统没有紧密配合。
3.3 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对财务预算进行了编制,但是却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没有具体的部门对财务预算进行决策和协调、监督和执行,没有把财务预算管理权限下放给财务部门,从而没有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机制。没有一套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度不高,从而导致这些企业没有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
3.4 缺乏财务预算的全员意识与战略意识
企业相关负责人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通常忽视了对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混淆了预算和计划,将预算当成财务报表。并且其他部门很少能够直接参到与预算编制工作中来,而通常只是对财务提交的具体预算结果进行简单确认。同时,在年度经营计划指导下,财务预算重年度、轻项目开发,这样导致使预算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财务预算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缺乏联系。
3.5 缺乏完整的预算标准与合理的预算数据
由于房地产企业产品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同类产品品质随潮流变化的多变性,加之多数房地产企业长期对财务预算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房地产企业真的要实施财务预算时缺乏相应完整的预算标准,而在开发经营过程中,赶工抢进度导致设计修改频繁,使财务预算缺乏合理的数据。
4 房地产开发经营中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与应用
4.1 对各项指标细致分解,确定财务预算管理责任
通过对预算进行管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强化,把企业整个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把指标进行自上而下的细致分解,层层落实,做到全员配合与参与,确定各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职责范围以及采取的相应的奖励惩罚制度,使各个部门管理责权清晰、方向明确。同时,通过建立缜密的预算管理机构,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控制、管理和考评进行强化,避免因控制薄弱、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2 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
通过资金预算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资金链的安全。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的血液。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时,应妥善处理资产结构中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风险与成本的关系,更加合理地控制规划企业现金的流量,回避因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等经营风险。
4.3 建立财务预算的预警机制,健全预算管理体系,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支持
搞好房地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科学技术,做好相关的分析、核算、反馈与预警,建立起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健全组织网络,严格执行预算,强化预算外资金支出的例外管理,对预算出现偏差后的后续预算定期调整,以便能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是在簿记、传统会计以及财务历史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会计的发展是反应式的”,财务会计的出现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20世纪财务会计在确认和计量技术、信息系统的建设、财务报告体系的充实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然而,建国以来,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和财政管理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下面就来谈谈这两方面的发展。首先来谈谈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其次,再谈谈预算会计制度的发展。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
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使得现行财务报告过度关注历史、成本和利润,忽视未来、现金流和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运用已经从金融工具扩展到传统领域。公允价值会计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长足发展,其运用领域已经由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势。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客观环境。
二、Wallman(1996)提出彩色财务报告模式
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描绘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正陷入困境:一方面投资者指责财务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程度正在降低;另一方面,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技术及财务会计本质特征限制了相当多的项目无法进入财务报表进行确认,而只能够在表外进行披露,致使表外信息披露的激增和信息过载。即使如此,还有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项目无法在财务报告体系中进行披露。Wallman的彩色报告模式较好地回答了财务会计现在面临的这一难题。该模式将财务会计确认的四项条件进行分解,由此形成如下五个层次:a.相关性、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均符合要求,这形成了财务报告体系的核心层次。b.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都符合要求,但可靠性存在疑问。这个层次的划分主要涉及目前财务会计上拒绝确认的项目———如顾客满意程度、人力资源、研究开发支出等。c.相关性与可计量性符合要求,但可定义性与可靠性存在疑问,如顾客满意程度支出。d.相关性,可靠性和可计量性符合要求,但可定义性存在疑问,如企业的战略风险、企业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份额等。e.仅相关性符合标准,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都不符合,如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和智力资本价值。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贸易障碍的逐步清除,催生了全球经济的交互性。在WTO的促进下,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密切,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度已达到休戚相关的程度。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会计这种“商业语言”也要走向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通用”。各国的会计及会计准则将在协调中增强一致性。
四、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形成
1.预算会计制度形成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财政部根据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和《中央金库条例》提出了建立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设想,并于同年12月12日正式制发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从此,我国第一套适应国家财政经济需要的、崭新的、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建立了。
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从1951年起,财政部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到1965年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型的预算会计制度。它是以总预算会计为主导,以单位预算会计为补充,以会计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的有别于企业会计的独立的会计体系。为适应财政体制和财务改革的要求,财政部于1983年和1988年,两次修改预算会计制度。形成了一个以总预算会计为主导、事业行政单位会计为补充的、以制度形式确定的独立会计系统。由于预算会计制度存在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财政部于1997年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制定并实施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一系列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从组织体系到制度模式,从核算基础理论到会计各项的具体处理基本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财政管理方式、事业单位的资金渠道等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对预算会计的要求。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的预算会计制度。
五、对预算会计制度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建立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
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情况和预算会计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国际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会计的改革变化,我国未来的预算会计体系将会是: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将更名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政府会计包括执行政府总预算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和执行政府总预算支出的行政单位会计,他们是总和分的关系。此外,还包括三个部分,即执行政府总预算出纳保管业务的金库会计;执行政府总预算收入业务的收入征解会计;执行政府总预算的基本建设支出业务的基建拨款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主要包括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社会提供公益活动或服务的部门会计。
(二)预算会计模式向基金会计模式逐步转变
我国未来预算会计模式是基金会计模式。这里所说的基金是指按特定目的或业务而分别设立,并构成分立的会计主体,用于核算与报告分属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或费用和基金额及其变动。而基金会计是按照基金种类分别进行会计核算与报告的一种会计体制或模式。它具有目的性、限制性和受托责任广泛性三个特征,每种基金均有其特定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或费用和基金结余,从而构成了一个特定的会计主体。基金会计是现代政府会计及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一大标志。基金会计在我国已有其雏形。
(三)预算会计实务规范的未来发展趋势
现行的预算会计采用“一则三制”,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不难看出,这里的会计准则并不处于对三种制度的统驭地位,仅仅是对事业单位会计而言。因此,为满足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建设的需要,根据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具体情况,逐步构建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所以未来的预算会计规范形式是实行会计准则,即涵盖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准则”。
(四)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建立与国际趋同的财务报告制度
根据我国政府所处的会计环境和两种会计结账基础的特点,在推进我国预算管理和会计改革时,根据公共治理提高政府绩效的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鉴于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公共受托责任强调数据的客观性等情况,在政府会计中应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如国有资产收益、财政预算已安排而尚未拨付的支出、应拨入拨出上解下划等结算收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当年年末列收列支;依靠国家财政补助并有一定业务收入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收支相抵,经济自主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其余事项仍采用收付实现制,如政府总预算会计的一般项目和某些特殊项目实行收付实现制;行政单位原则上实行收付实现制;全部依靠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
【关键词】高速公路 政府 还贷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政府还贷公路,就是我们常说的收费公路的组成部分之一。在2006年的资料显示:在我国所有的收费公路中,78%的收费公路都属于政府名义下的还贷公路。
在实务中,一些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名下的还贷公路,其实大部分都是委托公路经营公司进行管理的。当然,作为在我国工商管理部门获得审批并且注册成功的公司制企业,基本上他们中间的所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都需要执行企业财务会计的规章制度。但是政府还贷公路所收取的通行费用属于应纳入财政收入专户管理费的预算资金,需要实行“两条线收支”管理。那么公路经营企业又应当如何在企业固定的模式要求下对非预算资金管理的需求来进行特殊的管理、核算政府名下所有的还贷公路所产生的通行费以及其他附属费用的收支业务,而这点,也是本文将要做出重点说明的。
同时,由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的管理制度的本身就存在许多交错的地方,所以,必然会牵涉到要求财会制度去适应这种管理体制。在此,如果需要深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那么就必须要明确收费公路以及公路经营企业的属性——就是为筹集项目资金而在股份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它不同于部分条例所界定的经营性质公路,并且他们受托管的收费公路还是属于还贷公路,而这些还贷公路也是由政府来负责管理的。
一、公路经营企业在对政府还贷公路管理的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及其成果的相关管理问题
(一)几乎大部分的公路经营企业都会实行较为全面的预算管理办法,其中就包括业务的生产预算、以及财务的收入支出预算和筹资预算等部分内容。其次,政府大部分还贷公路都属于公益性事业,其所产生的收支在预算范畴内,但是有的时候,就是预算外的管理办法了,同时还包括部分事业收支预算。而公路经营企业去管理政府还贷公路的工作,并不属于政府公共预算的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仅仅是一种单一的财政收支预算,而这部分又主要体现在通行费的收入上面。另外,通行费的收入以及支出预算部分是按照事业的支出范围。所以,在其中就包括了公务支出,对于个别贫困家庭以及个人的日常补助,人事支出以及专项支出是主要支出部分,同时,按照我国对于财政性质的资金和费用标准的具体规定来执行。因此,这样的财务支出、收入预算,就是企业管理预算的基本模式。
(二)对于公路经营企业来讲,其主要业务的收入管理,是通行费收入,而将其设定为主营收入,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它还不是用于补偿通信养护成本这一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还本付息。而通行费的收入只是作为财政管理的非预算资金,只有等到财政用款全额退还后才可以作为通行费的收入。最后根据相关规定批准的收入支出预算差额,来作为还本付息的经费以及收益性的设施维护费用。所以,由此可看出,车辆通行费是只属于国家相关规定特许的一项行政性质的事业收费,而由公路经营企业管理的,并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经营权利或者行为权限。
另一个方面来讲,通行费的收入会涉及到税务问题。近几年来都有不少人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体指明它的非税性质,并且,在《营业税征收管理条例》中也并没有被列为可征收对象,只因为是由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而决定,直接根据其他相类似类型的服务行业的税率征收税款。而部分地区对通行费收入而征收的营业税实行的却是先征后返的办法,其中被返还的税款会作为国家的资本金处理。再者,既然划分成了政府还贷公路,对于公路经营企业名义下管理的政府还贷公路就理应免收营业税。
(三)而对于公路经营企业来讲,其中最主要的业务成本,在建设期期间,全部由基础建设一方承担。在经营的时期内,则是哪方收取的通行费用,则这一部分钱由哪一方来补偿。并且通行费的收支和营业费的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交叉,而在更加详细的营业成本中,只会选择列举相应的收益性费用,并且会明确这些费用的来源;而在关于通行费的支出中,则会包括桥梁和路面的整治以及改良支出和一部分资本性的支出。当框定了一定的支出范围以及成本机构后,此时的费用标准将只有两种依据:一是涉及经济定额的工程费用,理应以额定的值为标准;二是关于人员经费以及公用费用等业务管理费,此时应当以核定好的财务预算作为标准,在预算中给予明细的项目内容。
二、关于公路经营企业在核算政府还贷公路通行费的收支问题
会计核算也应该服从财务管理部门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因为通行费是属于非预算性质所管理的财政性资金。但是如果还是以公路经营企业的会计制度来核算通行费用的收入和支出,那么就会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行费用的收入和支出适用于限制的会计原则,并没有所谓的应收通行费这个所谓的概念。其次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相互之间的核算内容以及方式上就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性质的还贷公路所产生的通行费用是属于公益性质的收费,在形式上是可以看作是公路经营企业的主要业务收入,但是在统贷统还这个默认条件下,当通过非财政预算的专户返还给主管部门以后,主渠道依旧是付息还本的支出,这次才算是正规通过的养护成本,所以应当视为事业性的收入。第三点就是在于具体的会计项目的设置,通行费项目的设置不应该有权益或者损益类的科目,只能是通过正常收支核算其结余,没用利润来计算及其分配。如果将通行费的结余算作营业利润,那么,由于核算口径和财务管理或者会计原则的差异,会导致其结余甚至是利润的总额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公路经营企业关于核算通行费收入、支出业务的基本思路
关于经营企业对于核算政府还贷公路的通信费用收支情况的基本思路如下:国家对于车辆通行费用的收取是实行财政专户原则,并且结合公路经营企业管理政府还贷高速公路通行费收支业务的基本思路,在现行企业的会计制度规范上,通过修改一小部分的科目核算内容,增设必要的一些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用来适应政府还贷公路车辆通行费收支业务核算的特定要求。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公路经营企业主要是执行交通部、财政部早年出版的公路经营会计制度。当然,具备条件的个别公路经营企业也可以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后选择执行由财政部早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
如果企业按照制度规定,将通信费用上缴省厅级财政专户的时候,应当优先采取账务处理方式为借记“应交通行费拆分款项”的科目,同时也应该贷记“银行存款”。
如果公司执意执行《公路经营制度》,则需要修改“通行费收入”和“养护成本”这两个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同时也应当适应政府还贷公路通行费的收支核算所规定的特殊要求。
(根据目前绝大多数的公路经营企业在对政府还贷业务会计审核的内容有实际要求,本文采取的是按照《执行公路会计制度》的思路来进行会计处理。)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21世纪科学化信息化的深入人心,我国庞大的公路网路早已形成。但是,同时在快速增长的还有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的车购税、现金流以及养路税费。对此,在目前的企业财会制度的巨大框架下,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必要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设,用来适应科学规范公路经营企业政府还贷公路经营业务的财务管理的需要,就会成为深化我国公路融资管理系统体制改革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如果在将来,这项改革可以取得哪怕一点实质性的成效,都会对我国政府还贷公路财会行为的有效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国光.公路经营企业管理政府还贷公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探索[J].交通财会,2007(6):15-20.
[2] 史罕明.公路经营企业经营政府还贷收费公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困惑与对策思考[J].交通财会,2009(8):58-60.
[3] 娄群.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J].交通财会,2008(6):65-67.
[4] 张莉.会计核算和与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2(4):149-150.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在提高资金安全有效使用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问题,探讨如何做好相关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概述
(一)财务预算管理含义分析
财务预算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管理目标,采取包括编制预案、绩效考核和内部控制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进行财务管理的活动。一般来说,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财务预算编制过程和执行过程。财务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单位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起着积极作用,能促使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有利于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
对行政单位来讲,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并合理地向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等,在单位内部有针对性地组织计划财务预算的活动,对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缺乏全面认识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很多领导者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的重要作用,忽视预算管理工作,缺少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做出长远的规划,导致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工作无法实现,在预算编制执行等工作中随意性大。另外,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各部门与之联系紧密。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缺乏系统性认识,大多数人员缺乏预算管理的意识,对预算管理的参与少,致使管理效果无法达到要求。
(二)预算过程不科学,执行不严格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地位较高,在加强经济核算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方面作用尤大。但是目前,财务预算执行的考核标准并不明确,很多单位在预算编制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预算执行过程不严格,对人的主观意识有较强的依赖性。另外,预算方案的不合理性,也对预算过程的有效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编制程序不完善,方法不科学
长期发展中,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预算方法较为简单,很多没有深入调查分析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而只是在以往的数据或者经验基础上,做出预算编制调整,没有考虑到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加大了预算编制的实施难度。
(四)监督控制不力
因为观念落后和单位领导重视程度的问题,很多行政单位并未建立完整的预算执行和考核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缺乏全面的管理系统,致使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随意性大,造成单位资金浪费的现象出现,影响财务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性不足
受行政单位体制和人员编制的影响,很多人员预算编制技术较低,部分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专业性较差,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在工作中行政单位又缺乏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而新时期,随着行政单位事业发展改革的进行,财务预算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内容较以前更多更复杂,很多从业人员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在预算编制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探究
(一)转变管理观念、强化认识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从业人员要转变观念,传统的预算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要在加强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对预算相关整体规划制度的认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机构和委员会,对各部门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强化对预算编制实施的监督。此外,要认识到建立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对单位所有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做出全面的了解分析,为各部门预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在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具体的法律法规建设,符合法律的要求,减少同大政策的矛盾,使得预算工作能更好地适应单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尤其要做好单位风险评估工作,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化解各种风险,严格执行预算过程。
(二)创新预算编制方法,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内容更多、工作更复杂,以先前预算方案为基数的传统预算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因此,要在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创新预算编制的方法手段,从单位发展的实际出发,对未来财务收支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首先要对编制时间做出合理安排,为编制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其次,要综合考虑单位当前以及历史时期的财务状况,在评估分析中对来年预算做出合理规划;最后,内外统筹,多途径保证预算与单位实际发展相符合,保证财务预算能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三)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强化监管工作
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方案要求,严格执行预算审批、资金使用等情况,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特别注意专用资金的管理监督。对政府采购和单位收支情况做定期的检查监督,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制定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单位内外部监督结合,避免发生舞弊或者执行错误的现象,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全面监督。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预算人员的业务素养对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关系着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在预算人员的选用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标准要求,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财务人员也应该从自身做起,结合财务预算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财经知识的学习,并积极了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形式的变化,不断加强自身职业能力水平建设。
综上所述,行政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单位发展中红占有重要地位,科学的预算管理能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要认真分析我国行政单位发展中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单位发展实际,做好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段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08(13):76-77.
[2]刘敏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03):157-158.
关键词:企业 财务预算 措施 方法
财务预算主要是指企业自身针对内部发展的各项需求,对固有资产收支情况进行预先的统筹规划。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经济支出以及收入都要纳入企业的财务预算。企业财务预算工作能否按时、保质的完成,关系到了企业内部资金链条的正常运转。财务预算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财务安排。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降低企业各方面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
一、企业财务预算工作主要内涵
(一)财务预算工作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预算工作由众多财务工作人员合力完成,主要是在对企业内部资金流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评估之后,进而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分配做统筹规划。财务预算主要由成本预算、销售预算、投资预算、管理预算、利润预算等各部分组成。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预算与企业各项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息息相关,一旦企业财务预算出现问题,其他各项工作就不能顺利开展。
(二)企业开展财务预算工作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成长。在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经济模式下,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企业开展财务预算,是其实行市场经济必须要走出的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良好的财务预算,能够在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财务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财务预算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屹立不倒,就必须顺应时展潮流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现如今,企业数量虽然大幅度上升,但是令我们担忧的是企业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众多的企业没有市场竞争力,管理者能力素质低下,对于企业缺乏科学性领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偏重于关注企业的收入,而对整体财务状况缺乏预算。因此,企业资源利用率低下,发展速度也非常缓慢。
企业领导以及员工,缺乏对于财务预算重要性的认识,财务预算投入成本低,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这样的财务预算,不仅不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陪配置,还有可能因工作失误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综合实力。
(二)财务预算工作体系不健全
预先的统筹规划往往能够使得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提高工作质量。目前,我国众多的企业财务预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独立性。传统的财务预算一半隶属于财务部门,部门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甚至来回交替,不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做明确的了解。另外,企业财务预算缺乏相应的人员管理,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支撑,预算结果科学性不强,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微弱。
(三)预算方法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工作的质量。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由大量的数据组成,统计繁复,工作量大,任务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预算更应该引入电子信息技术,使其为财务预算服务。然而,众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时,仍然采用以往人力统计的模式。
在传统预算方法下得到的预算结果准确性差,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财务预算成本和增加的效益不成正比,无利于企业发展。
三、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措施
(一)建立财务预算考核机制
以往财务工作人员,一旦上岗就等于包揽了他所在的工作岗位。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考核、选拔措施,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差。有些优秀的职员,却长期得不到提升,因此工作态度消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为企业财务预算留下最优秀的人才。
(二)科学制定预算方案
企业财务预算工作要事先做好统筹规划,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在预算过程中应该做到公开透明,严格按照预算方法进行科学预算。同时,预算团队要具有合作意识,加强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互通有无,以便为企业财务预算提供最便利的条件。
(三)进行预算评估
当新一轮的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结束之后,企业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及时的审查评估。对优秀的工作人员和团队进行相应的奖励,对于工作效果差的则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以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积极性。
(四)加强监督力度
企业财务预算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监督机制进行有效监督。监督部门对于预算过程的审计,可以有效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避免由于监督不到位造成的企业财务预算工作人员中饱私囊,危害企业效益。也同时避免因工作疏忽大意使预算结果出现纰漏,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安全隐患。
(五)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
财务预算工作要实行时代变化发现的新需求,在这个大数字时代,只有及时把具有现代化气息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预算过程中,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预算任务,同时也能保证预算结果的精准程度以及科学性。将财务预算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纳入到计算机系统,利用先进的预算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这样有效的节省了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为企业节省了预算开支,推动企业财务预算工作走向科学化。
四、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预算,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性,并且注意发展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系统,使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