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7 18:09: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疗公司概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研究背景。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员工激励机制在企业的重要作用,导致企业员工特别是一些企业的技术和生产骨干跳槽频繁,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正常秩序。因此,研究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人的积极性,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2)研究目的。研究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更多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便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快速的提高。
(3)研究现状。①国外研究现状。员工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西方工业革命发展至今,国外有关激励机制的研究已基本形成完整的激励理论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两个方面,即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②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员工激励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起步晚,相关研究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同时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精神激励时期,物质的激励时期,多种激励方式并存。
(4)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和半结构访谈法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5)研究意义。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不仅要靠自身知识、技术以及资源等因素,而且更加要靠企业员工。这就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X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1)X公司概况。X公司坐落在贵州省贵阳市,公司拥有100多名员工,是一家经贵州省食 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贵阳市 工商局以及贵阳市卫生局批准,从事经营医疗保健产品的专业销售公司。
(2)X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激励员工是对员工内心活动状态的激发,它能够推动员工朝着预定的目标出发,人的行为表现主要受到激励的水平以及其程度影响,所以激励员工,便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X公司的管理者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对员工激励的这条路上从未停过,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企业员工福利,确保员工激励落到实处。自建公司以来,公司注重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来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①建立基本的薪酬制度。②依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员工各项福利制度。③关心企业员工的生活。以人为中心是劳动管理的对象,以人为本是激励的重要理念之一。④注重员工继续教育。
三、X公司完善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公司的管理层注入“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员工激励观念,借鉴西方先进的激励理念,做到真正关心员工、尊重员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公司员工全面的发展。
(2)挖掘员工的潜力。X公司的公司规模小,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员工是渴望能够实现自身的工作价值,得到认同。公司这时候要做的就是采取激励机制,肯定员工的贡献,认可员工的工作成果,鼓励并采纳员工工作过程中良好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能使员工对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让员工以主人翁的心理去胜任这份工作,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3)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推行公司小股份进行员工持股,让员工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使其在为自己工作的思想氛围中为公司最大化的实现目标,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还能把公司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相结合起来,使公司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人力资源;薪酬分配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9302
0前言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过去人们只强调对人的管理,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素质决定了效率。人不仅要管理,还必须不断开发,挖掘其潜能,提高其素质。因此,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人力资源开发,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组织或企业组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使用,以及采取有效的激励策略和教育培训等一系列环节,系统的开发和发展人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实现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发展目标。人力资源开发,一方面是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则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发展。
1吉林省煤业集团公司概况
吉林煤业集团公司现有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珲春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舒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杉松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蛟河煤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等国有煤炭企业组建而成。吉林省内现有煤炭工业储量21亿吨,域外煤田开发分布在内蒙古、云南、贵州等省区。
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煤集团),是2009年1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出资组建的综合性大型产煤集团,现有职工5万人。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快,在如今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人的素质决定生产效率,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如何让职工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这些都是公司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受到公司的高度重视,企业提倡以人为本,随着公司的日益发展对人力资源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
2各项制度的完善
2.1薪资制度
公司薪资分为试用期职工和正式职工薪资两种。试用期职工薪资按不同学历制定基本工资,原则上不给予奖金和津贴,试用期满转为正式职工后根据职工的劳动熟练程度、工作表现、工作技能及工作绩效进行工资调整,分为基本工资、超时津贴、夜班补贴、奖金与岗位(职务)津贴。试用期的职工工资在600-900元/月,试用期三个月,过了试用期,生产职工一般是计件,一般就是几分钱,对工资产生的影响不大,工资的区别在于岗位津贴。
2.2福利制度
使用期满者签订劳动合同即可享受、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2.3培训制度
新进职工办理手续的同时应在一个月内接受岗前培训。年度培训安排由培训专人收集各个部门的培训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安排培训,主要是以公司的多媒体培训为主。
2.4用人制度
公司的职工大多是招聘的,公司用人考虑的是该人的忠诚度,及该人是否胜任本职工作,还有就是工作时间是否够长。被招聘的职工通过合同方式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劳动)关系,签定聘用合同,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公司招入的生产工绝大部分是初中学历,而管理人员主要以大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占少部分,新职工的试用期是三个月,转正后签定5年的合同,合同到期,公司看该员工的表现决定是否续聘。
2.5考核制度
公司实行指纹打卡的考勤制度,如有迟到、旷工和未打卡的现象出现,公司将进行罚款处理,比如迟到一次罚5元,两次罚10元,达5次罚50元加上旷工费50元一共计100元;未打卡的一次罚30元,旷工一天罚50元(8小时计),连续15天旷工者视为自动辞职。
2.6激励制度
每季度开展屋个明星竞赛,即明星井区、段队、班组、班组长、职工。即对集体和职工超额完成任务者进行奖励。
(1)公司举行各种比赛,如五十佳竞赛现场操作比赛、生产基本常识抢答比赛等,获胜者将得到奖励和优先旅游待遇。
(2)年底评优,公司每年评选出优秀职工和单位一次性表彰奖励。
(3)公司奖励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给予奖励。
3公司在人事管理及劳动力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用人机制不尽合理。
在人才结构上,初、中级人才多而高级人才少,通用人才多而专业人才少,特别是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比较紧缺。很大的影响。
①职工有一定的战斗力,公司的绝大部分一线职工是是农民转正的合同工,当地村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对国家而言“国无法则亡,对企业而言“制度不立则不存”。
②管理层主要以中专学历为主,而公司管理人员与生产工的比例显高,这就说明一方面公司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偏低,还没有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这种不协调的比例会提高人力的成本。
(2)缺乏识人和用人的有效机制。
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大公司之所以腾飞,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善于利用人才,因为人是生产力所有因素中最主动的因素,作企业必须先作人,“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公司不能只顾安全生产,而忽视了重才、惜才、爱才,企业应从关心自身利益的角度密切关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把人才的流失视为财产的损失。
关键词:平安保险 寿险业务 发展战略
一、平安保险公司概况
平安保险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21日,同年5月27日正式对外营业。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HK.2318)顺利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交易。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自1994年7月开始从事个人寿险业务①,目前拥有超过18万人的人队伍,在国内共设有35家分公司,超过2600个营业网点,服务网络遍布全国。中国平安人寿还引进多名海内外资深保险专家进入管理高层,实现了将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本土实际的有机契合,保持并增强了平安寿险在销售、精算、产品、品牌、培训等领域的优势地位。
二、我国寿险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不可否认,中国寿险业因其发展时间短,尤其是多家竞争的市场经营格局形成时间短、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等多种因素而导致与国外寿险业的差距非常大,占全球20%以上人口、占全球近4%GDP的中国只贡献了不足2%的寿险消费(2004)②。未来中国寿险业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
1)国家经济政策改革。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激发社会公众对寿险的需求,为今后寿险业发展提供空间。
2)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了以往职工养老、医疗等完全靠国家支持的局面,只保障投保人群基本的生活、医疗需求,使社会公众对补充性商业保险的需求大大提高,商业寿险市场规模将会大幅度提高。
3)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增加,为社会公众潜在的寿险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提供了资金保证。同时,人们对保险的观念也有所转变,对资本保值增值的期望大于保障本身,对非传统寿险产品产生强烈的要求。
4)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严重。在政府提供的保障水平降低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把目光转向商业性保险保障,从而进一步促进养老金市场的发展。
2.面临的挑战
1)外资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成熟的投资运作经验,对中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更是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初期,外资公司为打开中国市场必然会带来其成熟的投资分红型产品,将对中国寿险公司资金运用能力带来巨大冲击。
2)外资保险公司将逐步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将会带来其先进的产品、管理理念和销售方式,如成熟的非传统寿险产品、企业退休金计划、老年护理产品等,势必对中国的寿险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
3)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挑战。西方各国对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在法律法规上都有具体要求;同时,为维护本公司利益和信誉,保险市场主体都非常重视员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培养。而我国目前寿险从业人员可以说良莠不齐,相当部分寿险营销人员和兼业人职业道德意识极差,各类违规事件层出不穷。
4)对监管法律系统的挑战。西方规范保险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已有60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在我国,一方面是保险法律、法规不完善;另一方面,保险法规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威信非常低。
5)国内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竞争中,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因为增值的功能优势明显大于保险产品,因而对潜在投资者具有较大的诱惑力,也会对保险业的传统寿险产品不可避免带来较大的冲击。
三、平安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内部竞争能力分析
1.产品开发分析
产品开发是保险业务的起点,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业务部门的工作成效,甚至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营销。尽管平安保险公司非常重视产品的开发工作,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但由于信息资源匮乏,采集渠道不畅,公司设计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使产品开发部门应对中国巨大市场显得势单力薄。
2.营销分析
截止至2005年12月31日,平安寿险为中国境内第二大寿险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16%。平安是国内最先引进个人寿险营销方式的保险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营销体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保险人员已发展到18万人,经营网点遍布全国的大中型城市和部分乡镇地区。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平安的营销体系正在向开拓型和服务型转化,但服务网络远远滞后于销售网络,业务形式较为单一。
3.核保、承保与理赔
核赔、理赔方面,公司有集中统一的后台服务,这表现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国统一的核保和理赔工作。这种集中统一的后台服务模式的确立也引发了平安保险寿险业务组织结构的调整。各地分公司只具有销售和直接服务的职能,资金运用、核保、理赔等职能完全集中到总部。
承保方面,业务流程比较规范,寿险业务毛承保保费及保单收入所占比重较大。在2005年,平安保险公司的毛承保保费及保单费收入为人民币600.49亿元,其中寿险业务为人民币498.99亿元,大约占83.1%③。
4.再保险
再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把一个保险人承担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责任在同意承担的同业之间进行分摊。在这方面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主要是分出保险业务比较多,而分入业务则较少。
5.投资
平安保险已经涉足了寿险、产险、信托、证券、银行等多个领域,不仅为寿险资金的运用提供较为丰富的渠道,而且还拓宽了平安保险寿险业务的销售渠道。但由于缺乏资金运用经验,保险资金运用水平较低。
6.财务分析
为了提高风险的控制性,平安保险公司采取了资金集中上划制度,即各分公司的保费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划到总公司指定的帐户。这样有利于提取风险准备金,减少了资金分散带来的风险。另外,由于寿险保费由增值的要求,保费集中上划可以充分利用资金进行投资,以达到保费稳定升值的目的。平安是目前国内中资保险公司中唯一一家连续多年按国际标准出具财务报告和精算报告的保险公司。
公司也有非常雄厚的资本实力。2004年平安保险上市后获得了143亿港元的融资,不仅能够为其不良资产提供了绝佳的化解机会,还为其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7.人力资源管理
这主要体现在平安拥有的境外专业人才、富有经验的国内管理人员和高业绩的寿险人非常多,比例也非常大。平安保险拥有500人的海外人才队伍,涉及财务、精算、IT、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品牌管理等众多领域,以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为主。这些优秀人才对平安保险寿险业务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8.制度安排
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开始注重企业文化的管理。由于2002年的业务萎缩造成其内部管理问题非常突出(如内部管理混乱,人员流失严重,文化冲突等),平安重点调整内部管理,并提出向汇丰学习,要建立起贯穿公司始终的坚定执行理念的企业文化。
四、平安保险寿险业务发展战略方案的选择及实施建议
1.平安保险寿险业务发展战略方案的选择
通过对平安保险寿险业务内外环境的分析可知,扩大营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巩固市场份额加大原有客户保险深度和积极稳妥提高寿险资金利用水平这三种战略对公司的发展最具有竞争力。其余战略对企业影响较小。
2.平安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发展战略实施建议
1)扩大营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①拓展营业区域
我国的人口大多数在乡村等不发达地区,目前保险水平较低,但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障意识的不断改变,这也为平安保险寿险业务进军乡镇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
②加强企业内控机制
从保险经营管理体制上来看,应当严格禁止违规降低保险费率、扩大保险责任、与保户签订附加合同等现象的发生。取缔未经批准的机构保险业务,禁止擅自提高手续费的标准。要正确处理发展保险主业与保险资金运用的关系,避免由于个人行为导致企业道德风险的发生。
2)巩固市场份额,加大原有客户保险深度
公司应当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寿险险种,通过对原有客户的回访调查等服务,将新的险种介绍给客户,加大客户保险深度,实现寿险市场的再开发,促进业务的增长。为实现保费的稳定增长,还应当继续完善续期保费收缴制度,提高续期保费的收缴比率。
3)积极稳妥提高寿险资金利用水平
①提高寿险保费资金运用水平
平安保险公司应当充分利用政策允许,逐步扩大投资可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通过投资的分散化和有效的投资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非系统型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②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经验
在经营管理上,平安保险公司致力于先进寿险公司的经营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了平安特色的经营理念。在寿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平安保险公司更应放眼未来,以海纳百川的精神,积极吸取经营管理精华,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 平安保险在1993年以前通过内部的寿险业务部从事小范围的团体寿险业务,1993年根据分业要求成立深圳平安保险寿险业务保险公司,仍以团险业务为主,1994年开始经营个人寿险业务。本文重点分析1993年以后的平安寿险发展状况。
② 资料来源:SIGMA,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③ 数据来源:平安保险公司2005年年度报告。
参考文献:
[1][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第5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习文锋.论农村人寿保险市场的开拓.保险研究,2003(2):21-23.
[4]林诗平.论农村保险市场的开发.保险研究,2004(1):24-26.
[5]李毅.寿险公司价值链分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中国商业保险,2005(1):33.
【关键词】连锁药店;物流配送;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一、山东利民连锁药店物流配送现状
1.山东利民连锁药店有限公司概况。山东利民连锁药店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位于鲁西南聊城市,现有职工200余人,本科、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5%,公司有30多家直营店,网络遍布聊城市、区及各个乡镇。公司以医药零售为主业,经营涵盖化学制剂、抗生素、医疗器械、生化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用品、化妆品、日用品、高档礼品等近万余个品种。
2.山东利民药店连锁公司物流系统。山东利民连锁药店连锁公司目前拥有的配送中心仓库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仓库分别设有外用药库、注射药品库、非药品库、处方药库、零货库、易串味药库、中药库及中药饮片库等,楼层有楼梯和电梯作为专用物流通道。仓库严格按照国家分类管理的要求,将处方药、非处方药和易串味药库分开存放。所有药库均严格按照GSP要求进行温湿度的控制,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配送中心目前可配送的品种规格达8000多种。配送中心负责对利民药房的30家直营店进行药品配送。用于配送的车辆8台,现在已超负荷运转。配送中心现有员工30人,包括部长、主管、开票员、入库员、保管员、退货员、复核员等。配送中心仓库备有叉车等简单的装卸工具、货架等简单的存货工具。
二、山东利民连锁药店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1.现代物流配送意识不强,配送中心投资不足。目前,山东利民连锁药店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者对物流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的概念上,还没上升到物流服务的层面上。由于其未充分意识到配送的重要性,因此,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投资少,现代化设备欠缺、信息系统不完善。据了解,利民连锁药店还没有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点货、理货全靠人工登记,订货提前期长,订单处理时间长,同时配送中心与供应商之间信息沟通速度慢,而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变化快,使得订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最终导致缺货率高,退货率也高。并且其配送中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落后,只负责统计货物的出库量,入库量及价格,不能够跟踪货物的运输过程。
2.配送基础设施落后,配送效率低下。配送中心是一种动态型仓库,其高效高质的运作需要现代化的配套设施来管理。利民连锁药店的配送中心是由仓库改建而成,规模小,各项设施设备很不完善,就目前来看配送中心内部没有建立现代化的货架,商品上货、卸货都是依靠人工搬运,并且运输车辆和人员太少,配送效率不足50%。低的配送效率使得利民连锁药店无法实现统一配送,统一采购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也就不能达到连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3.物流专业人员缺乏,配送人员素质较低。利民连锁药店物流配送中心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物流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大多数员工都只能做看管装卸工作的体力劳动者,缺乏应用现代化手段管理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员。利民连锁药店配送中心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极大的阻碍了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4.配送中心和供应商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目前山东利民连锁药店的经营理念相对落后,药店与供应商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药店的盈利模式还处于向供应商要利润的阶段。为了获利,拼命挤压上游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在利益方面,药店往往无休止地追求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与供应商风险共担,争取“双赢”的战略协作关系。基于和供应商的关系如此紧张,必定不可能心平气和地本着互信互惠的原则,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导致了药店物流管理的低效率,影响了企业的更多盈利。
三、改善山东利民连锁药店的物流配送的建议
1.加强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山东利民连锁药店来说,首先应增加配送车辆和配送人员,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门店的缺货率。其次,加强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的建设,具体包括储存设备,搬运设备,输送设备的建立,即配备高层货架、自动分拣系统、认址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自动化仓库、条码技术、形成反映灵敏、步调一致、信息沟通快捷的物流运作体系,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短的时间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最后要拥有科学、高效的物流配送管理应用软件,建立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资源管理、配送调度优化、配送作业督送、库存及财务管理、作业绩效管理等多方面功能,使物流配送作业实现网络化和电子化。
2.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加强在岗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企业不仅需要物流方面经营管理者、班组长和操作人员,同时也需要掌握高级物流技术的咨询专家。因此,利民连锁药店首先要在人才招聘工作方面调整观念,注重人员的文化程度和整体素质。其次就是要加强在职培训,具体就是搞好配送人员的安排与培训。可以定期邀请物流专家为公司员工讲解物流方面的知识,同时组织员工到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经验。另外,在工作中领导者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挖掘各层次人员的潜力,让员工各施其职,各尽其能。
3.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水平。对山东利民连锁药店物流配送中心来说,加强现代物流意识必不可少,特别是管理者有必要加强现代物流意识,只有意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企业的物流发展,真正的发挥物流对连锁企业的推动作用。山东利民连锁药店物流配送中心应加大力度引进更多的信息化技术,如用于传输订单数据的数据传输平台及订单管理系统及时统计订单上的商品数量并发送给配送中心,通过这些网络技术,管理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企业业务发生的情况,以及库存情况,可以及时进行补货,保证货源而又不产生积压。在配送运作环节,应引进自动分拣系统ASS对商品进行分拣,在装车时按计划依门店顺序进行,同时抽样检查准确性,在装车的同时系统能自动算出包装物的各门店使用清单,装货人员也据此来核对差异。配送中心应努力向机械化、全自动化的作业模式发展,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管理水平,节约人工成本,改变目前低效率的半人工化模式。
4.优化连锁药店物流配送模式。目前常见的物流配送模式有,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配送模式、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针对山东利民连锁药店目前现状,山东利民连锁药店应综合以上几种物流配送模式,取其优点去其缺陷,在发展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配送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商品及顾客需要适当使用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来完善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山东利民连锁药店应以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模式为主,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国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的连锁企业要参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就需要增强现代物流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组织和管理技术。连锁药店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胜,必须改进物流现状,重视配送中心的作用,降低物流成本以加强供应链的保障能力,快速响应顾客的需要;必须提高现代物流意识,加强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物流专业人才,提高物流配送信息化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雷星.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8(7)
[2]严鸿,汪瀚.我国连锁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生产力研究.2005(4)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外包已成为一股潮流。A化学工程公司遵照成功薪酬管理外包的九个主要步骤,确定将薪资发放、福利管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等活动外包,依据选择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的成本维度、质量维度和合作维度的三个影响因素,采用协商选择法来确定外包服务商,建立监控薪酬管理外包活动的质量和时间进度的机制以及薪酬外包风险控制机制,以便提高薪酬管理外包质量和防范薪酬管理外包风险。
自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细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经营全球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兴起,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盛,渐成风潮。据统计,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95%以上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同时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今天,薪酬管理外包、员工培训外包、员工招聘外包等已成为众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专家的共识,并且已被许多知名公司付诸实践,这些公司也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获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收益。因此,笔者结合曾在A化学工程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工作的经历以及近几年的企业管理咨询实践,对正在进行的A公司的薪酬管理外包方案设计提点建议,以便为转型中的A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供借鉴。
一、A公司薪酬管理外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A公司概况
A公司成立于1966年,是国家大型综合性化工施工企业,具有化工、石油工程施工一级资质,工程总承包和境外工程承包资质,境外劳务合作的经营权,是中国五百家最大经营规模建筑业企业之一。四十年来,A公司市场渗人到国内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公司原有职工总数7000余人,现有职工总数4856人,其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1462人,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中高中级管理人员为805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公司各类技术工人2712人,其中工人技师100人,技术工人种类齐全、结构较为合理。A公司各工种配套齐全、装配精良、技术精湛。目前,公司的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制结构,由总经理、副总经理(三总师)、经理助理(副三总师),12个机关部室、15个分公司和13个直属单位组成。
(二)A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及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大型国有化工施工企业,A公司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目的是使薪酬体系与市场接轨,激发员工活力;把员工个人业绩与团队业绩结合起来,共同分享公司发展带来的收益;促进员工价值观念融合,形成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机制,最终推进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实现。薪酬分配的依据是岗位价值、技能和业绩。薪酬设计的性质在于薪酬总量适当调整,重在结构调整,打破既有工资体系的重新设计,对原工资实行封存式管理。薪酬分配遵循竞争性、激励性、公平性、经济性原则。薪酬体系包括岗位绩效工资制、技能绩效工资制、承包经营提成工资制、年薪制、工资特区及非正式员工工资制。公司提供的福利和补贴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交通、通讯等其他补贴。
目前,A公司根据集团总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制定了自己的比较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然而其薪酬管理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暴露出了如下一些问题:由于公司人力资源系统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其中大部分人又是从工人中选调的,他们缺乏薪酬管理的专业特长,认识不到薪酬体系应该与公司的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相结合,基本上是照搬集团总公司的薪酬体系,未进行过科学的职位评价,员工工资是身份工资而非职位工资,薪酬设计缺乏针对性,激励手段单一,薪酬管理制度常常流于形式;工资分配没有与劳动力市场接轨,易造成人才流失;岗位工资标准过低,级差小,技能工资未能与职工实际技术等级挂钩,工资导向作用难以体现;保险福利计划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要求,达不到设置保险福利的目的;员工薪资晋升渠道单一,工资增长机制存在问题,工资调整随意性很大;在年薪制中,考核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激励与约束不统一,兑现时间偏长,激励不足;承包经营提成奖金数额设置偏低并且缺乏弹性;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相对独立的薪酬政策,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工资偏低,特别是非正式员工的工资更低,造成同工不同酬等。
(三)A公司薪酬管理外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薪酬管理外包是指客户企业与其外部服务商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由外部专家负责该企业薪酬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薪酬管理外包可分为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两种。全部外包是指客户企业将薪酬管理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部分外包是指客户企业将薪酬管理工作中的部分外包给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确保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点进行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战略性活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都在寻求薪酬管理外包,将繁杂的薪酬管理事物性工作外包。同时薪酬管理外包还可以获得许多优势:在不增员的情况下获取额外的科学职位评价、薪资调查、薪资方案设计等技术专长;将技术投资转向外部服务机构;更好地管理薪酬成本;更好地控制管理成本(薪酬管理外包成本可能超过或低于当前的成本,取决于企业希望提高服务、质量、技术专长的幅度),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和时间,聚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业务;薪酬外包侧重于薪酬与劳动力市场接轨,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薪酬和福利设计,达到内外平衡,有利于发挥薪酬福利的导向、激励作用。
作为大型国有化工施工企业,A公司拥有大量繁琐与市场数据息息相关的薪酬福利管理活动,也期望能节省出一部分薪酬管理工作所耗费的时间,以便投人更多的人力、时间来进行与人力资源有关的经营问题,并且已经尝试和体验过招聘外包等人力资源工作,所以,A公司适宜进行薪酬管理部分外包。A公司通过薪酬管理外包,可以解决公司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真正发挥薪酬的保障、导向、激励作用。同时还可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和时间,使人力资源部门能够聚焦战略业务,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尽管薪酬管理外包必然会发生风险,但薪酬管理外包已成为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人力资源专家和企业家的共识,并且已被许多知名的公司付诸实践。因此,薪酬管理外包业务的迅速发展,给遍布国内外众多施工项目的A公司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并且有针对性薪酬管理外包提供了借鉴和可能。
二、A公司薪酬管理外包方案设计
一般来说,成功外包薪酬管理职能有12个步骤。A公司将依照其中的主要步骤来规划设计薪酬管理外包方案:
(一)根据薪酬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做出薪酬管理外包决定
首先,成立一个由来自A公司内部不同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部)的五至七人组成的由主管人力资源工作的高级经理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的薪酬管理外包委员会,全面负责薪酬管理外包工作中的薪酬管理外包决定、确定薪酬管理外包内容、选择外包服务商、签订外包合同、外包沟通及激励监控外包商、评估薪酬管理外包等管理工作,并明确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薪酬管理外包工作的日常管理。然后,在薪酬管理外包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公司薪酬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决定是否薪酬管理外包。
(二)确定薪酬管理外包的内容
根据A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作为大型国有化工施工企业的特点,依据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对公司所处发展阶段、组织结构、薪酬管理的独特性、薪酬管理外包成本效益分析和对企业自己拥有的薪酬管理队伍盘点的基础上,决定将下面四个方面的薪酬管理活动外包给服务商。 第一,薪资发放。薪资发放是指首先由专业人力资源机构配合进行符合企业发展的薪酬方案设计和员工绩效考核,在此基础上制订具有激励机制且符合企业成本控制需求的薪酬方案,然后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制定薪酬发放标准并代为发放工资,它不同于我国很多企业现行采用银行工资的形式。目前,A公司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有15个分公司和13个直属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施工项目多达20余个,施工战线遍布国内外16个城镇乡村,各地的薪资标准和劳动力市场价格不一样,如果由专业机构代为跟踪操作薪资发放,一方面可以减少管理时间、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员工的薪酬与市场接轨,使之时刻处于公平状态,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第二,福利管理。企业的福利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心,最易使员工感到个人与企业利益的相关性,从而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企业中的福利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有国家法定的福利,还有企业自己提供的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发展的福利项目。一般来说,国家法定的福利政策性强,企业自己的福利繁杂又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福利管理费时又费力。如果不是由专业人员来设计操作,恐怕难以达到设置福利政策的目的。所以,A公司把福利业务交给外包服务商代为管理,可以获得专业而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因此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三,高级管理人员薪酬oA公司作为国家大型综合性化工施工企业,公司的经济效益与分公司经理、直属施工队队长、项目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息息相关。所以,如何设计上述这些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发挥薪酬的导向、激励作用,对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公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按照职位规模、公司规模、管理职责范围进行薪资水准的地区性和全国性调查,需要以比较灵活的、个性化的方式管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因此,A公司上述这些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管理适宜于外包给专业中介机构,以获得优质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从而有效发挥薪酬的导向激励作用。
第四,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职位评价是建立在企业职位分析的基础上的基础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建立企业职位价值序列和设计企业薪酬体系。职位评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薪资调查是薪酬管理最基本的工作,它是通过一定的调查手段,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企业薪酬设计、内外薪酬均衡水平以及内部岗位之间薪酬水平更趋合理,使企业薪酬具有竞争力。内部调查主要是工作量盘点和岗位评估。外部调查主要是对同行业、同区域企业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查。从专业、成本的角度,薪资调查也宜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
(三)起草项目计划书要求
在决定了将有些薪酬管理活动外包之后,A公司应当起草一份项目计划书要求寄给外包服务商。项目计划书要求应根据A公司要实施的外包项目来起草,应集中说明薪资发放、福利管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等外包薪酬服务信息。同时企业还要向外包服务商提出一些有关技术方面的特殊问题。项目计划书要求主要有A公司想要外包出去的薪酬活动及服务的详细信息,包括最新的职务分析。请服务商提供自己的背景信息、主营业务范围、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职位评价和薪资调查、描述工资发放和福利计划管理过程、有关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数据及曾服务过的客户、服务质量、服务收费等信息。要注意的是,在项目计划书要求中,A公司不要索取许多不需要的信息。同时项目计划书要求草稿应征求A公司外包委员会的意见。
(四)挑选服务商并寄送项目计划书
其实,有许多富有经验的公司可以提供A公司所需要的任何薪酬管理服务。有些公司只提供某一专业领域的薪酬管理服务,有的公司则具有5-6个核心薪酬管理的专业能力。根据项目计划书的要求,依据服务商对A公司的了解程度,A公司挑选了三个服务商,并将项目计划书寄送给他们。
(五)评价对项目计划书要求的回复
A公司薪酬管理外包委员会可考虑从薪酬管理外包商的品牌、主营业务范围、曾服务过的客户、服务质量、收费高低、合作沟通能力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对项目计划书要求的回复。品牌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资产包含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和其他资产。品牌资产是通过长期投资和营销努力,而建立在顾客心目中的对品牌的态度。品牌重要但不必要。主营业务范围就是考察薪酬外包服务商是否能提供给客户所欲求的薪酬外包服务以及外包服务商的薪酬外包资格及等级的高低。收费则要考虑外包商为完成客户的外包任务而提出的报酬是否合理,是否低于客户自己管理所消耗的成本。合作沟通能力考虑的是外包商是否能与他的客户之间密切沟通、愉快合作,能否实现双赢的目标。
(六)选定薪酬管理外包服务商
选定合适的外包服务商无疑是A公司薪酬管理外包成功的关键。首先要确立选择外包服务商的原则。A公司选择外包服务商可以考虑采用人力资源外包商选择的三维度因素:成本维度(价格、交易成本)、质量维度(外包商专业水平、经验、运营状况)和合作维度(亲密、共同愿景和沟通)。其次,确定选择外包商的方法,即利用协商选择法来选择外包服务商。A公司先通过同提供项目计划书要求的回复的三家外包服务商分别进行协商,经过综合评价后再确定适当的合作伙伴。
(七)审查、谈判和签订合同
A公司应选派由精干的律师、财务人员和谈判高手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审查谈判团队对外包服务商提供项目计划书要求的回复文件进行审查和与外包服务商就外包合同进行充分的协商、谈判。协议达成外包商选定之后,A公司要与外包商签订详尽明确的合同,以便于薪酬管理外包合同的监督、执行和评价,也是为了防范合同风险。
(八)在公司内就有关薪酬管理外包的决定进行沟通
在公司内就有关薪酬管理外包的决定进行有效而及时的沟通,是保证外包活动成功的关键。A公司将有关薪酬管理外包,往往会影响一部分员工的利益,所以做出薪酬管理外包决定后,要与员工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让员工了解其在外包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以便更积极地进行相关工作内容,做好本职工作。
最后,A公司应建立一种监控各种薪酬管理外包活动的质量和时间进度的机制,跟踪监控以确保薪酬管理外包的效果物有所值。同时建立薪酬管理外包风险预警机制、控制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防范薪酬管理外包风险。
金融危机来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FTA又成为化解贸易保护藩篱的有力工具。
欧美经济衰退,主要外需市场疲软,如何有效扩展新兴外部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我国外贸?从FTA中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注目FTA正当其时,不仅中国设此策略,全世界亦有共识。
魅力FTA
根据WTO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通报给WTO并正在实施的FTA已达247个,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400个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与中国贸易额排名前三位的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分别与43个、46个和29个国家建立或正在磋商FTA。
5月的珠海,九洲港货运码头一片忙碌。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关员小张正在来回奔忙办理出口申报手续。尽管天气很热,但他的心里却很畅快。因为他办理的这批货全部拿到了FORM E的原产地证书,可以享受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项下的关税优惠。在目的地马来西亚,他的这单货可以省下约3万马币(约合人民币12万元)的关税。
江苏省张家港市是我国超大规模的化工集散地。金融危机下,一些化工企业运用FTA关税优惠政策,降低了产品成本,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昊华化工集团每月都需定量从韩国采购苯乙烯原料,进口协定关税税率为1.4%,关税税率较最惠国税率(2%)减少了0.6%。当然,增值税随之减少。2008年到现在,昊华化工集团进口了4万多吨的苯乙烯,减少税款支付近200万元。
……
广义FTA
FTA是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的简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包括单独关税区)为实现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所作的区域性贸易安排(RTA)。由FTA的缔约方所形成的区域称为自由贸易区。
传统上,FTA的目的只是为了消除缔约国之间货物贸易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近年来,FTA出现了新的变化,其范围不仅涵盖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广泛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等领域,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小WTO。这种广义的FTA也被称为“经济合作协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EPA)”。
就货物贸易而言,在符合相关FTA原产地规则规定的前提下,签约国和自贸伙伴国的绝大部分产品,将相互实行关税减让,直至实行零关税,实现“自由”贸易。这样,作为进口方,企业将有机会从自贸伙伴国寻购到价廉物美的货源;作为出口方,则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把产品打入自贸伙伴国的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
FTA世界
在WTO步履维艰的今天,FTA(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制造新一轮的世界贸易浪潮。FTA的魅力在于,签订FTA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提供超过WTO最惠国待遇的优惠贸易待遇,通过相互降低和取消关税,进一步开放服务和投资领域,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扩大企业利润,增加消费者选择,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时,FTA也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工具。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经济集体步入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
面对不断发展的危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行动备受关注。正如WTO总干事拉米所指出的那样,重启并尽快完成陷入僵局的多哈回合谈判“是向世界金融市场传达安抚信号的最好方式”。然而,从目前情形看,多哈回合谈判前景并不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纷纷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把签署以FTA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作为冲破贸易保护主义藩篱的良方。
美国2009年3月,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美国总统关于贸易协定的2008年报告和2009年计划》,旨在“及时、负责任地解决美国与哥伦比亚、韩国和巴拿马三个FTA中的问题”,并推动《美-巴拿马FTA》在国会率先获得通过。该计划还提出了改进《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构想。
欧洲欧盟和韩国FTA于今年5月达成初步协议,双方将在5年内取消几乎所有工业品的关税。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新闻会上,欧盟首席谈判代表Bercero说:“我相信这项协议不但能给双方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经济很艰难的环境下,非常及时地显示我们对开放市场的承诺。”
今年5月,欧盟和加拿大FTA谈判启动。根据欧盟的研究报告,欧加自贸区建成后,将使欧盟的贸易额每年增加150亿美元,加拿大的贸易额也将增加110亿美元。正如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所说的:“FTA谈判对于大西洋两岸的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好消息。”
日本2009年,日本与东盟签订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正式实施。EPA的合作范围,不仅包括“狭义”FTA,甚至还包括“广义”的经济自由化,比如:投资、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的交流等。可以说,EPA是日本实现“大东亚经济圈”构思的战略之一。
韩国为克服经济危机,增强韩国经济动力,韩国总统李明博最近提出了“新亚洲构想”。构想的行动计划包括:努力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圈签署FTA,同时还将与印度、俄罗斯、南美共同市场等新经济体、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墨西哥等资源丰富国家签署FTA,将韩国打造成亚洲地区FTA网络的“中枢”,以实现构筑全球FTA网络的战略部署。韩国预计,如果韩国继续发展FTA,今后5年内80%以上的韩国外贸商品将有望享受FTA关税优惠。
FTA的甜头
自2003年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拉开序幕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与各国商签双边FTA的节奏逐步加快,互利共赢的局面已经显现。
首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自贸区伙伴的承认。东盟10国、南非、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秘鲁、冰岛、哥斯达黎加等自贸伙伴都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为我国出口创造了相对公平的贸易环境。
FTA的签署和实施也带来双边货物贸易的快速增长。FTA所提供的关税优惠政策,辅之以缔约方之间的通关与贸易便利化等措施,确保了货物的便捷高效通关,加快了自贸区内的货物流动,产生了可观的贸易效益。
200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1058.8亿美元,2007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025亿美元,提前3年实现了贸易总额超2000亿美元的目标;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仍保持快速增长,达到2311.2亿美元。
又如,2006年10月,中国-智利FTA开始实施。协定实施的头两年,双边贸易额就达到132亿美元和176亿美元,同比增长59%和33%。按智方统计,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同时,陆续签署和实施的FTA服务贸易协议推动了区内成员间服务贸易部门的进一步开放,服务业者获得更多市场准入机会和优惠待遇,双边服务业优势得以互补。
以港澳CEPA为例,内地服务贸易对香港开放的领域已经达到42个,优惠措施累计达250项,对澳门服务贸易总开放领域达41个,基本涵盖了港澳主要服务业领域,在医疗、建筑、会计等多个专业领域市场开放、专业人员资格互认和执业方面都有良好进展。
FTA可以做为平台,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在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国内企业也能够更便捷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形成新竞争优势。
东盟是中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双方签署FTA后,相互投资额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加。截至2008年底,双方相互投资额已接近600亿美元。投资合作成为中国-东盟FTA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可以预见,双方签署和实施投资协定后,将会推动双边投资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继续扩散的背景下,FTA为我国应对危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为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打开了新的国际市场空间。
七大自贸协定降税模式
财政部关税司
亚太贸易协定
亚太贸易协定的前身是曼谷协定,是亚太区域中唯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关税互惠组织。2001年5月我国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国。目前,亚太贸易协定包括孟加拉、老挝、印度、韩国、斯里兰卡和中国共6个成员国。成员方尚未达成货物贸易零关税。
2006年9月1日起,亚太贸易协定第三轮关税减让正式实施。目前平均协定税率为8.9%,相对于最惠国税率,平均优惠幅度为23.3%。同时,我国还对原产于孟加拉和老挝的165种商品实施特惠税率。其他成员国中,印度、韩国、斯里兰卡、孟加拉的平均减让幅度分别为33%、35.7%、20%、14.1%。
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了CEPA,此后又陆续签署了六个补充协议。CEPA是国家主体与香港、澳门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也是内地第一个全面实施的自由贸易协议。自2009年1月1日起,以零关税进入内地的港澳产品税目数分别达到1539个和681个。
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协议
2006年11月,中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于2007年7月1日起对全部货物产品分两个阶段实施降税。第一阶段在协定生效后5年内,双方对占各自税目总数85%的产品实施降税。其中,约35.5%的产品关税将在3年内降至零,其余约49.5%的降税产品将在5年内完成3类不同幅度的关税减让:税率降至5%,或削减50%、20%的关税。第二阶段从协定生效第6年开始,目标是使各自零关税产品占税号和贸易量的比例均达到90%。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
2004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即先行削减500多种农产品的关税税率;2005年7月,开始相互实施全面降税。2009年,我国对东盟主要国家平均税率为2.6%,平均优惠幅度约为73%。我国已有约95%的商品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税率削减到0-5%之间,2010年将有约92%的产品对东盟国家实施零关税。东盟主要国家2010年也将有约90%的产品对我国实施零关税。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
2005年11月,中智两国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智方将用最长10年时间取消98.1%自华进口商品的关税,其中74.5%的商品自协定生效时即实现零关税。中方将用最长10年时间取消97.2%自智利进口商品的关税(除羊毛毛条外的关税配额商品、部分食用油、木材和纸制品不参加降税),其中37.3%的商品自协定生效时即实现零关税。目前,平均协定税率为2.1%,平均优惠幅度为80.2%。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于2008年4月7日正式签署。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新方将用最长9年时间取消所有自我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其中64%的商品自协定生效时即实现零关税。我方将用最长12年时间取消97%自新进口商品的关税(除羊毛毛条外的关税配额商品、部分食用油、木材和纸制品不参加降税),其中24%的商品自协定生效时即实现零关税。目前的平均协定税率为5.9%,平均优惠幅度为44%。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于2008年10月23日签署。新方承诺于2009年1月1日取消全部自华进口产品关税;中方承诺将在2010年1月1日前对97.1%的自新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
开启FTA的“金钥匙”
假设某洗衣机在A国的进口最惠国关税税率为20%,如果我国和A国没有签署FTA,我国原产的洗衣机向该国出口时,将按其最惠国税率20%征收关税。如果我国与A国已经签署FTA,洗衣机的协定税率为零,那么,我国原产的洗衣机向该国出口时,将可享受零关税的优惠待遇。这将大大提高我国洗衣机在A国的价格竞争力。
FTA关税减让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零关税产品在FTA生效当年或生效若干年后,产品的进口关税降到零;
优惠关税产品在FTA生效后,产品的进口关税分阶段降到一定水平;
例外产品极少数产品不进行关税减让,进口关税仍然适用最惠国关税。
企业要尽享FTA优惠,必须掌握开启商机之门的要诀――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是指一国用以认定货物来源的依据,包括有关法律、规章及行政命令。其生命力在于分国别的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各国通过原产地规则制定的松紧和实施程序来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长期以来,货物的原产地被用来判定分国别关税税率的适用和国际贸易的统计。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签署,各国政府使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空间受到很大的约束,使用技术上更为复杂和隐蔽的原产地规则来实现本国的经贸政策目标,往往成为各国政府的习惯选择。原产地规则被各国用来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环境保护、贸易安全和包括自贸区在内的优惠贸易关税等多项国别歧视性政策目标。因此,有关国际组织加强了对原产地规则的协调与管理,力求保证原产地规则的中性,防止新形势下原产地规则对国际贸易造成阻碍和扭曲,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工具。
从适用目的讲,原产地规则分为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和优惠原产地规则两类,适用于不同性质的贸易政策措施和关税政策。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
是一国根据实施其海关税则和其他贸易措施的需要,由本国立法自主制定的,因此也称为自主原产地规则。它包括实施最惠国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保障措施、数量限制或关税配额、原产地标记或贸易统计、政府采购时所采用的原产地规则。按照WTO的规定,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实施必须遵守最惠国待遇原则,即必须普遍地、无差别地适用于所有WTO成员的进口货物。
就我国而言,我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适用的是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
就国际上而言,目前尚无统一的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从GATT/WTO乌拉圭回合开始,国际上一直致力于对非优惠原产地规则进行协调。该工作计划一旦完成后,WTO各成员将实施统一的协调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以取代各国自主制定的非优惠原产地规则。
优惠原产地规则
优惠原产地规则是为了实施国别优惠(关税)政策而制订的原产地规则。优惠原产地规则通常作为实施各项优惠政策的重要配套工具,用以识别和判定进口货物的国别,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优惠原产地规则涉及的税收优惠,既可单向给惠(例如,欧美的普惠制和我国的对欠发达国家特惠措施等),也可双向给惠(例如,各项自贸协定等)。由于优惠原产地规则是作为认定进口货物能否享受优惠待遇的政策工具,因此,一般认为,优惠原产地规则应当比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更为严格。FTA适用的即属于优惠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标准
原产地标准是指在原产地规则中规定的,用以判定货物原产地的依据。无论是优惠原产地规则还是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目前世界各国在具体产品的原产地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大致可分两类:
“完全获得”标准
多适用于农矿产品,指一种产品完全在一国内获得或制造。各国原产地规则中,对此项标准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领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EEZ)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上。
“实质性改变”标准
理论上,只要经过加工的产品,均适用此项标准。衡量“实质性改变”的,可以是下列标准中的单一标准、选择性标准和混合标准:
税则归类改变标准
指非原产材料在原产国经过生产加工后,所得货物在税则归类上发生了变化。这一标准具有精确、客观、透明、可预测等优点。
增值标准
指产品价格中本地成分增值达到一定比例。根据这一标准,一种商品必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内获得一定比例的增值,才具备原产货物资格。这一量化标准简明易懂,但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会影响对货物原产地判定的准确性。
制造或加工工序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只要货物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制造、加工时满足了赋予货物基本特征的特定工序,就可以将该国或地区视为货物的原产地。各国或地区可结合自身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需要,针对某一部类或品种的产品制定特定的加工工序,缺点是对特定产品制定不同的工序标准耗费成本较高,且容易受技术革新的影响。
直接运输规则
“直运规则”与其说是一种原产地规则,不如说是货物贸易中与原产地规则密切相关的运输条件和要求。目前,各国签署的FTA中,均对缔约方之间货物直接运输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虽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有三:
FTA项下的货物必须是从出口方直接运抵进口方。
有关货物经第三方转运或储存时,不得进入第三方境内进行贸易或消费。
有关货物在第三方过境时必须置于过境方海关的监管之下。通常,各国或地区还视情对运输单证和由第三方出具未经加工证明等方面提出要求。
前文提到的格力空调,正是利用FTA带来的关税减让,降低了格力空调的成本,使得它在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2007年,该公司出口的空调,领取了优惠贸易协定项下原产地证书达129票,货值超过了20元人民币;2008年达到了165票,货值44.6亿元人民币;2009年1-4月份,则已经有73票。
另外,根据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介绍,2008年以来,中兴通讯公司出口到智利和越南的3300多万美元通讯产品,凭借120份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获得了进口国1150多万元人民币的关税减免。大连中远船务公司凭借《亚太贸易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使全球最大、总货值超过7815万美元的举力浮船坞顺利出口韩国,仅一单货物就少缴关税195.4万美元,合人民币1300多万元。
魅力FTA,可见一斑。
FTA进口实战指南
了解所进口货物能否享受有关FTA关税优惠
可以通过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2009年版),了解进口产品是否属于受惠清单,以及对应的自贸协定项下的优惠关税税率是多少。只有FTA受惠清单范围内的产品才能够享受到进口关税的优惠。准确了解该产品能获得的关税减让幅度和降税进程,才能做好相关的成本核算。同时,也便于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向出口商提出提供相关优惠原产地证书的要求。
向海关申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海关总署公告2008年第52号),以及《海关总署关于对修订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6号)的规定,正确填制报关单,向海关如实申报。
其中,要特别关注“随附单证栏”的填写规定,准确填写所进口货物适用的自贸协定对应的协定代码。港澳CEPA项下的进口货物申报时,还要注意“备案号”栏和报关单表体中“项号”的填制规定。
证明货物符合“直接运输规则”
进口货物的运输过程,应当符合有关自贸协定项下的原产地规则规定的“直接运输规则”。
货物如果经过非自贸协定成员的第三方中转的,应当在该中转方海关的监管之下,同时由该海关出具货物未经实质性加工的证明文件。如果货物经过香港中转的,可以向中检(香港)有限公司申领“未再加工证明”,作为由第三方出具的货物在中转时未进行实质性加工的证明。
提交原产地证书
原产地证书的格式和签证机构的印章,甚至签证官的签名,应当与海关相关法规(署令或公告)规定的一致;且签证机构印章,有些还需要签证官签名,与在海关总署备案的印章和签名一致。
比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项下的进口货物,应当申领由出口方(东盟成员国)签发的FORM E格式的优惠原产地证书;而中国-智利自贸协定项下的进口货物的原产地证书格式则为FORM F。
哪些情况可以免于提交优惠原产地证书
各FTA对于免于提交原产地证书的条件各不相同,具体规定可以查阅各FTA的相关海关规章。
比如:中国-东盟FTA项下,价值低于200美元的货物,可以免于提交优惠原产地证书。而中国-新西兰FTA项下,低于1000美元的,也可以免于提交优惠原产地证书,但需要出口商自行出具一份书面的原产地声明。
货物进口申报时,未能及时向海关提交优惠原产地证书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优惠原产地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81号)第十六条的规定,原产地申报为优惠贸易协定成员国或者地区的货物,进口货物收货人及其人未能提交原产地证书、原产地声明的,应当在申报进口时就进口货物是否具备相应优惠贸易协定成员国或者地区原产资格向海关进行书面补充申报。补充申报的格式详见海关总署令第181号的附件。上述情形,进行补充申报后,有关货物可以取保放行。
其他取保放行的情况
货物进口时,如果进口商所提交的优惠原产地证书不符合规定,根据各FTA项下对应的海关规章,海关可依据有关自贸协定的规定,对该原产地证书进行核查。核查期间,进口商可以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请求海关批准对相关货物取保放行。有关保证金的收取、转税或退还,根据海关有关保证金管理规定操作。
申诉
如进口货物被进口申报地海关拒绝给予享受相关协定税率优惠,可以按照各FTA规定向进口方的海关提出申诉;或者根据相关FTA的规定,向出口方海关提出核查请求,由出口地海关依照法定程序向进口方海关提出核查请求。
FTA出口实战指南
了解出口货物是否可以享受相关FTA关税优惠
可以通过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fta.mofcom.省略/查询各FTA成员方给予我国出口产品关税优惠的情况。也可以直接通过进口商向进口国的有关部门进行查询。
了解以上内容以确保出口的商品能够享受相关的协定税率优惠,且通过了解该产品能获得的关税减让幅度和降税进程,便于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向进口商进行推介,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也确保能够在货物出口时及时申领相关优惠原产地证书。
申领出口货物的优惠原产地证书
在相关自贸协定所规定的时间内,向证书签发机构申请领取优惠贸易协定项下的原产地证书。
办理原产地证书流程
国家质检总局下设的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具体包括企业注册和原产地证书申领。
企业注册是指检验检疫机构对原产地证书申报企业及其申报产品、原产地证书申领员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合格评定活动。办理程序主要包括提交资料、审核与实地调查,合格者准予注册。所提交的申请资料主要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以上要求有效复印件并同时交验原件)、《原产地证书企业注册登记表》、公司概况介绍、《产品成本明细单》、货物符合原产地标准的证明文件等。
注册企业应于货物出运前向签证机构申请办理原产地证书。申报人员利用电子方式将原产地证书内容发送到原产地证业务管理系统,系统进行初审,符合基本要求的,转由人工审核,最后将审核结果反馈给申报人。申报人收到正确回执后,凭申请书、发票和装箱单等资料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签证手续。必要时还应提供提单、产品成本明细单、原产地标准异地调查结果单等资料。
如何符合“直接运输规则”?
了解相关自贸协定项下的“直接运输规则”,便于知会进口商合理安排运输工具运输路线。相关规定,可以查询各自贸协定相关的海关法规(署令或公告等)。货物如果经过非自贸协定成员的第三方中转的,应当在该中转方海关的监管之下,同时由该海关出具货物未经实质性加工的证明文件。
向海关申报
相关FTA项下受惠货物出口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优惠原产地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81号)的规定,如实申报并提交有关原产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电子数据。
FTA中国潮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
及时享受优惠
首先,应当及时掌握已经实施的FTA协定的有关信息。具体包括各FTA协定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的降税安排、与FTA相配套的进出口通关规定等。
其次,积极学习运用优惠原产地规则,及时领取享受自贸区优惠的原产地证书。由于与我国谈签FTA的国家情况各异,各项FTA项下的原产地规则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到原产地规则,并据此申领优惠原产地证书,以便有关产品在进出口过程中能够享受自贸区优惠待遇。
例如,塑料制品向东盟国家出口时,生产中使用的非我国或东盟原产的原材料价值不能超过60%;而同样的产品向智利出口时,所使用的非我国或智利原产的原材料价值则不能超过50%。生产企业必须根据不同的原产地规则考虑生产中的原材料比例安排,使有关货物能够达到有关原产地标准,并由此获得相应的关税优惠。
再次,企业还应借力FTA,实现“走出去”战略。FTA不仅减少和消除了缔约方之间的货物贸易壁垒,还减少和消除了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壁垒。FTA协定中有关投资便利化的条款无疑是企业对外投资的“绿色通道”。企业在充分把握自身国际化发展路径的前提下,应紧密结合FTA,探寻商业机遇,以较低成本拓展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获取双边FTA的利益。
再有,进出口企业应注意进出口货物享受协定税率优惠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守法经营确保进出口的货物具备各FTA项下原产地规则规定的原产资格。
杜绝作假确保不利用原产于FTA成员方以外第三方的产品牟取不正当利益。
依法领证依照法定程序申领相关FTA项下的原产地证书,杜绝伪造、篡改证书的现象,确保进出口货物能够合法享受优惠关税待遇。
如实申报进出口FTA项下受惠货物时,按照海关法规,如实向进出口地海关申报货物的原产地,并按规定提交原产地证书等相关单证。
符合直运规则确保货物运输途中,不进行实质性的加工。
遵守有关法规的其他规定。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
充分利用政策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严峻。自贸协定带来的优惠措施,对于处在微利、无利甚至亏损状态的众多企业来说,可以降低进出口成本,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利润,获得出口商机。因此,当前国内企业宜更好地利用自贸协定带来的优惠政策,化“危”为“机”。为此商务部建议我国企业:
充分掌握自贸建设进展,积极加以研究利用。
及时通过商务部网站和“中国自由贸易服务网”(网址为: fta.mofcom.省略)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网站了解我国自贸区的建设进展以及自贸协定带来的优惠政策,认真查询相关产品在各自贸区中的“协定税率”、优惠幅度(与最惠国税率相比)和相应的原产地规则。及时申领自贸“身份证”,充分享受优惠关税。优惠原产地证书,是产品在进出口过程中享受自贸区优惠待遇的“身份证”。企业需要了解申请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程序和规定,主动申领证书。同时,企业还要留意自贸区建成后自贸伙伴国相关制度的改善,如海关、质检等。
利用自贸区所提供的机遇“走出去”。
在自贸协定中,自贸伙伴国之间除了减少和消除货物贸易壁垒以外,还会减少和消除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壁垒,比如提高我方投资企业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比乃至控股,取消对方的地域限制和经营范围限制等。据此,国内企业可以更自由、更便利地到自贸伙伴的市场去投资。
积极向竞争对手学习,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自贸协定下的开放是相互的,一方面为我国企业出口和“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竞争,自贸伙伴国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也会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企业需要扎实练好内功,及时通过结构调整、产业和技术升级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充分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更好地发展。
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
掌握六个关键
金融危机下,自贸区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自贸区带给企业最大的机遇是大幅减让关税。一般是部分产品从协议公布之日起实行零关税,更多的产品关税从协议公布之日起逐步减让,按照双方谈判的进程降税,直至降为零关税。
例如出口泰国的电动工具,其基础税率为30%,自2005年开始降税,2010年将降为零关税,该产品凭我国签发的FORM E原产地证书在泰国海关即可以享受比基础税率更优惠的协定税率。因此,与自贸区建立之前相比,最大、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关税降低了。
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系统共签发各种自贸区原产地证书45.8万份,签证金额174.35亿美元,签证份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34.43%和55.67%。为使企业了解各自贸区原产地证书申领知识,使企业出口产品享受到关税减免的好处,国家质检总局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自贸区的优惠信息,并通过讲座、培训班等方式培训原产地证书申领人员。
享受自贸区关税优惠,企业应掌握六个关键步骤
掌握自贸区降税进程;
确定出口产品的关税分类,即HS编码;
根据HS编码检查是否属于进口国减让清单范围内产品并评估优惠幅度(具体见各自贸区协定);
检查是否符合原产地规则要求(具体见各自贸区协定);
准备证明文件,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专用原产地证;
进口时向海关提交优惠原产地证,申报享受优惠关税。
同时还要了解办理专用优惠原产地证书流程。
为使我国出口相关国家的产品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国家质检总局下设的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具体包括企业注册和原产地证书申领。
特别提醒
原产地证书的申请期限
一般而言,申请人应于货物出运前提交原产地证书申请,并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供签证机构对货物实施原产地调查,尤其是第一次申办原产地证书的货物。当然,后发证书也是允许的,但这只是在偶尔、申请人非主观故意的特殊情况下被允许。
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证申请时间不得超过货物出运后3个工作日;
中国-智利自贸区原产地证申请时间不得超过货物出运后30天;
中国-新西兰自贸区原产地证不能后发,申请时间须在出口前或出口时(以提单装运日期为准)。
FTA中的海关角色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
国家FTA战略给海关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也将对海关业务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海关作为国家把守经济大门的职能部门,牵头原产地规则谈判和贸易便利化章节的谈判,参与各项与海关相关议题的磋商,并负责组织海关对原产地等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和监控预警。
海关认真履行国务院机构“三定”方案与自贸区工作分工所赋予的职责,在FTA谈判和实施的全过程中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牵头原产地谈判。原产地规则的政策性、技术性强,是各项优惠贸易安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关总署搭建由近40个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组成的原产地规则管理委员会,利用这一平台密切与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的联系,协调国内产业的谈判立场。自2005年起,海关总署会同各相关部委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产业调研,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为确定我自贸区原产地规则谈判立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我方建立了一套谈判机制,不断提高谈判水平,加强谈判规范化和标准化在谈判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维护我经贸和产业利益,力求达成既符合双方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需要,又能够有效防止第三国搭便车的简单、实用和可预见的原产地规则及操作核查程序。
拟订并颁布实施自贸区协定进出口原产地规则及其操作核查程序的国内立法。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自贸区进出口原产地规则及其操作核查程序的统一实施。
具体实施自贸区协定原产地规则及操作核查程序,并对各自贸区协定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监控和预警,实时向相关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对进出口异常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为国家经贸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数据和信息支持。
除以上原产地管理方面的职责以外,海关还负责实施各自贸区项下关税减让及贸易便利化等与海关有关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