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8 17:06: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类语言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广播媒体借助声音传播的特点
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杂志这五大媒体中,报纸和杂志在传播信息时采用的是图文,虽然只需眼睛便可阅读,但需要平衡大脑的思考,发挥想象力,信息的获取不够形象生动。而电视、网络这两大媒体虽然形象生动,但却需要平衡多种感觉器官,既要看,又要听,不能实现“一心多用”。相比之下,广播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只需要通过声音符号就可以实现,受众也只需要凭借听觉就可以实现信息轻松地获取。因此广播媒体作为大众传播手段中唯一的“听觉媒体”,成为广播媒体竞争和发展的天然优势。广播作为一种伴随性的媒介正在得到老年人及有车一族的青睐。而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广播媒体迅速及时的声音传播方式,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广泛地传播。
二、广播媒体新闻节目语言的特点
广播新闻节目语言具备的特点必须是精炼、客观、准确、通俗。但现代社会已经不能满足于这些基本的要求,新闻语言还必须有人情味,有责任感,对待社会的丑恶现象就要语词强硬,无情鞭笞,对弱者就要表达同情的声音,使用温性词汇。广播新闻的语言与普通的新闻语言又有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广播媒体的新闻节目由于没有了画面的对照,全靠听觉来接受和获取信息,需要节目语言凝练、通俗、避免歧义。同时,新闻广播也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悦耳动听,能够先声夺人,充分地发挥广播媒体的语言优势。在这里,广播媒体的语言具有温暖人心,提供情感关怀的功能。它采用对白式的播放方式,让听众感觉到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是在跟自己进行促膝交谈,容易拉近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发挥广播媒体的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的功能。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专家、上海大学传播学教授吴信训指出,广播新闻消息强调反映“事实发生、发展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语言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声音、音响的表现功能,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具体形象地表现新闻事实。”
三、广播媒体新闻语言特点的变化
关键词 :民族语言 民族声乐 民族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文化组成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沉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是民族语言文学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民族声乐艺术中,民族语言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声乐艺术在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文化环境下的发展不仅受着民族音乐的影响,民族语言中独特的民族个性和语言特性也会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民族语言与民族声乐的关系
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以民族语言创作的声乐作品在艺术的表现上具有更加强烈的民族化的倾向。在不同民族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声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特征。语言音调因素分为表情因素和表意因素。表情因素是人类音乐共同拥有的因素,如悲哀的音调多为慢速下行,欢乐的音调多为跳动的行进等等,这就是音乐中感情表达的共通和共识性。而表意音调是基于人们语言归属的不同,表意音调也就不同。表意音调的升华,就形成音乐旋律风格色彩的不同。这就是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它往往受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我国藏族民歌中具有高亢的装饰音,内蒙古民歌中迂回婉转的音调类似马头琴颤音的旋律装饰,以及维吾尔族民歌中热情、奔放、诙谐的特点等,都同各自民族的语言有着共同之处。
中国声乐作品的民族性表现不仅在音乐风格的民族化,作为一门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同中华民族的语言习俗和语言文化结合时,民族歌词的语言特征在表达作品时也形成声乐艺术风格的民族个性。声乐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同歌曲中词曲结合一样具有“诗乐合璧、调曲交辉的艺术魅力和音乐与文学融合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在不同民族语言影响下的声乐艺术的语言表达有着更加具体和生动的民族特色。我国的民族语言和西方语言有很大的差别。如:汉语发音单位由音节、音素、声母、韵母、收声等步骤及单位组成,从而形成了中国声乐演唱艺术自成一体的特点。因此,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一定要与中国语言文化相结合,使其在创作和演唱中更具有中国作品风格的艺术完整性,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具有语言独特性的作品中,语言艺术的影响更是巨大的。民族声乐作品中常见的衬词、衬腔等,就是在民族民间丰富的语言文化及民族习俗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如《阿妹出嫁》《山里女人喊太阳》等都是衬词、衬腔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上运用的成功之作,而其中衬词、衬腔都具有强烈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特点。因此,我们要实现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表现就必须对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民族语言的音调与民族音阶、调式、节奏的关系
语言的表达和音乐的表现都依靠声音,二者有着共同的音调基础。中国各民族语言音调有着极丰富的音高概念,各民族语言的音调有着强烈的民族个性,由于音乐起源于语言的表情,属于表义音调,不同的民族音乐带有各自的民族特征。如我国四川语调中,多有la、do、la音调,四川音乐中多用羽调式。所以,一个民族或地区惯用的某种音阶,调式、节奏多与各民族语言或方言相关。“音阶”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音乐实践而形成的,有特定组织结构和完整体系。我国各民族的音阶关系不完全一样,就汉族的各大方言系统来说,音阶也不完全相同。如中原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变徵音级的七声音阶;北方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清角音级的七声音阶;西北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闰音级的七声音阶;齐鲁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角或变宫的门声音阶;江南地域的汉民族,多用五声音阶等等。由于各语系所用音阶的不同,所以,音阶和音律,是划分音乐风格系列的最主要标准。“调式”在音乐中有着特定的组织结构,在调式中有一个主音,其他音与主音之间形成不同的音程和稳定关系的乐音体系。调式根植于音阶,是音阶中的不同音级在音乐作品中各自为主音而形成的调式体系。所以,谈到调式,必定是某种音阶中的调式,不同的音阶产生不同的调式。谈到音阶,又多是与调式相联系,即调式音阶。而同一音阶的不同调式,也令音乐产生不同色彩。我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是一个有着丰厚音乐传统积淀、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各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使维吾尔族音乐融合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3种不同的调式特色,风格奇特、色彩斑斓。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曲调就属于欧洲音乐体系中的弗里亚调式,以“mi”为主音,这种调式在新疆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民歌中很常见。音乐是时间和音响的艺术,节奏、节拍以及与此相关的速度是音乐的时间形式。音响运动中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不同连接方式和组织方式,构成不同的节奏和节拍形式。节奏是指时值长短各音的连接形式。节拍是指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节奏关系的体系。节拍、节奏的形成,除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还有着音乐的文化背景,尤其和人们的语言、行为以及长期的艺术实践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在生活语言中,节奏听觉惯性影响着不同民族音乐中的节奏特点。
三、衬词、衬腔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表现
在中国民族声乐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歌词外,也常常插入一些语气词,它们大都与正歌词没有关联,但如果和正歌词编配在一首歌曲中演唱时,它们就表现出了鲜明的情感色彩,成为整个歌曲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衬托性的词句统称为“衬词”,衬词的曲调就称之为“衬腔”。衬词和衬腔的运用具有加重语气、活跃情绪的表现功能,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地方民族色彩。在中国民歌中,衬词与衬腔的地方区域性划分得相当明显,少数民族地区的衬词与衬腔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语言特点,是民族语言在歌曲中的直接体现,传递着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劳动的信息,表现着一定的民族气质。而汉族民歌中,也以区域划分出细致的地方语言特点,如湖南的《溜溜歌》、湖北的(转第73页)(接第61页)《得得调》、浙江的《里郎歌》、江苏的《杨柳青》、青海的《呛嘟哪令》、广西的《叮咚歌》等等。衬词和衬腔的加入,使我国各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更生动、具体,更具有口语化、生活化和鲜明化的音乐表现力。
[摘 要]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人们对商务英语写作进行研究。本文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以及经济原则的角度分析了商务英语写作的语用原则,探讨了商务英语写作谴词造句、语篇与语境、缩略词使用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商务英语 语用原则 语言特点
一、引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入,外经外贸业务活动日益频繁,要求我们对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或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Dudley-Evans & St. John, 1998)进行研究。商务英语写作是英语专业应用文写作的一门重要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是写作学、信息科学、语言学、逻辑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一个新的边缘学科,如今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发展(黄卓才,1998)。商务英语是介于特定商务技术语言和普通大众语言“交界地带”的“中介性语言”(陈海花,2006,p.174)。因此,商务英语写作在语言上有不同于普通英语写作的特点。本文将基于语用原则,对商务英语写作的语言特点进行探讨。
二、商务英语写作的语用原则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的话,用于不恰当的场合,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洪军,2006)。因此,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黄玉珈,2007)以及经济原则是商务英语写作的重要语用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的会话含意理论认为,语言交流受一定条件的制约,交流的主体为了保证会话目的的顺利进行,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他将这些原则概括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根据格莱斯的这一理论,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希望能够互相理解,共同配合,以促成言语交际的成功,因此,他们总是遵守着某些合作的原则,以求实现这一愿望。格莱斯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即: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关系准则(maxim of relevance)和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合作原则诸准则并非只在交谈时需要遵守,在商务英语写作也同样适用。合作原则是双方相互理解的前提和基础。否则,预期的交互目的就难以实现。
剑桥大学著名语用学家布朗和莱文森提出并逐渐完善了面子理论(Face Theory);英国学者G.N.Leech提出的礼貌语用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堪称交际礼貌策略的代表。Brown 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可以看成是从社会因素角度对礼貌的研究;而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何自然,冉永平,2002)。礼貌原则解释了一些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问题,它们的关系是互为补益的。在交谈中,当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发生矛盾时,礼貌原则一般要优先于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不仅适用于口头语言,同样适用于书面语体。礼貌原则在现今商务英语写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周瑞琪,2007)。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在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从人类认知特点出发,以“省力原则”(Zipf, 1949)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颇有影响的有关言语交际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Sperber和Wilson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言语交际活动要涉及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两种意图,交际意图依靠授话人的明示来展现。他们认为,明示与推理属于同一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授话人不仅要表明他要传递某种信息意图,而且更要向对方表明他有传递这种意图的意图,受话人则在授话人明示的刺激和引导下,展开推理,搜寻授话人的信息意图。正是以这种新的交际观为依据,他们构建了有关人类交际活动的总原则:关联原则(向明友,2004)。关联原则具有最佳关联性(何自然,冉永平,1998),即受话人在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符合商务交际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盈利的目标。这要求商务人员必须选择关联原则作为其语用原则:授话人力争做到明示交际意图;受话人迅速建立合理的认知语境,推断授话人的语用涵义,使商务交际活动顺利实现。
法国语言学家A. Martinet在其代表作《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中提出了语言演变的经济原则(张云秋, 周建设,2004;贾永清,2006)。由于语言使用省时省力的经济原则的需要,商务英语写作中频繁使用缩略语的现象。缩略语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商业术语(commercial terms)。
三、商务英语写作特点
语用原则是指导语言使用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作为书面交际手段的商务英语写作是语言使用的一个方面,其写作原则与语用原则具有一致性,存在具体和普遍的关系。语用原则对商务英语写作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交际双方有效地进行商务沟通。Bobbye(1984)在他的Business Communication Fundamentals中对商务英语写作提出了6C基本写作原则:正确(correctness),包括完整(completeness)和准确(accuracy)、简明 (conciseness)、具体 (concreteness)、文采 (colourfulness)、得体 (considerateness)和连贯 (coherence)。国内许多学者诸葛霖、尹小莹、王萍、王洪建、庄学艺、周耀宗等都提出了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writing principles),包括完整原则(completeness)、具体原则(concreteness)、清楚原则(clearness)、简洁原则(conciseness)、礼貌原则(courtesy)、体谅原则(consideration)和正确原则(correctness)(胡志雯,2003)。根据这些写作原则,商务英语在语言特点方面有着与普通英语写作典型的不同之处。
用词简洁(brevity)是商务英语写作的首要特点。在商务英语写作中,“每一词、每一句均实词实意,都应当字斟句酌”(戴冬冬,2001,p. 22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要求作者在写作时简明扼要(brief)、准确具体(accurate)和行文果断(hold);不需要运用大量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增强写作效果,能用词组表达的尽量不用从句,能用单词表达的就不用短语。商务英语写作者在用词方面必须准确、具体,必须弄清词语的意义、内涵及外延;一个词或一句子因意义不明确,极有可能给公司或企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商务英语写作还要求作者坦率直言、态度明确,切忌使用意义模糊的词语,影响行文的力度和效果。因此,作者在进行商务英语写作时应当:态度明确、表述清楚、语气坚定、用词准确、语句简练。
句子结构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具有指示作用。商务英语强调主谓语的重要性,作者应当将主谓语放在突出的位置,将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置于主谓语中。尽量使用主动语态,向对方直接传递信息和动作的目的,达到易于理解和明确责任的效果。尽量使用平行性结构,避免冗长和松散的句子,能让对方在最短时间内能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采用“末尾着重”(end-weight)的写作原则,将重要的信息和概念置于句末,使句子重点突出,起到给对方加深影响的作用。尽量使用长句显示概念之间的联系,避免使用短促、零乱和重复的句子,使商务英语文章具有可读性和整体感。
语篇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具有示意和推理的功能。作者在写作中以文字形式向对方提供关联性最大的语言信息,示意其写作意图,表明其立场、观点;受话人则从语篇中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授话人的交际意图。因此,语篇有助于交际双方构建良好的语境,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正如Widdowson(1990)所言,“语篇的意义不在于语篇本身,而在于受话人对语篇的理解”(p. 45)。因此,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大部分段落都应该有主题句(topic sentence),可以起到显示段落的结构和内容,使读者比较容易地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内容。
专业词汇、具商务含义的普通词或复合词,以及缩略词大量地运用于商务英语写作中。“例如一份商务合同、一份消费品的保修单、一样工具的说明书、一张表格的填写、指示等都有它特殊的写法,不熟悉就不易看懂”( 贾永清,2006;转引自 王左良,丁往道,1987)。常见的价格术语用首字母缩略词形式,如FOB (Free on Board),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付款方式术语C.W.O (cash with order), W. P. A (with particular average);首字母拼音词COSCO: China Ocean Shipping Company;截短词Ad: advertisement;混合型缩略词4P: Product, Price, Promotion, Place。商务英语写作中,作者常常用一些教正式、冷僻的词以显示商务公文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如hereafter自此、hereby特此、whereby凭借等。
四、结论
因使用范围广、人员多、实用价值高,商务英语写作近年来倍受学术界关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以及经济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具有显著的语用价值,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原则是顺利进行商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取得商务言语交际成功的关键。在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商务英语写作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写作常识、方法和技巧,这对学生未来从事国际、国内的经济、贸易,以及生产、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 T. & St. John, M. J. Developments in ES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黄卓才:经济写作[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3]陈海花:从语用观析商务英语公函的语言策略[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2)
[4]洪军: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06)
[5]黄玉珈: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6)
[6]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周瑞琪: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运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01)
[8]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1995
[9]Zipf, G. K.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 New York, Hafner, 1949
[10]向明友:关联论献疑―经济分析语用学探究之六[J]. 外语学刊,2004,(2)
[11]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 现代外语,1998,(3)
[12]张云秋周建设:语法结构的经济原则――从汉语受事标记的过度使用谈起[J].外语研究,2004,(06)
[13]贾永清:外贸信函英语语言特点及语篇构建策略[J]. 商场现代化,2006(02)
[14]Bobbye D. 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undamentals[M].Ohio: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15]胡志雯:语用原则在商务英语应用中的度范畴[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6]戴冬冬:论商务英语写作[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关键词:浅析;红高粱家族;语言民俗现象
一、小说的历史背景
80年代中期寻求民族文化之“根”的“寻根小说”开始兴起,其中有一批小说致力于描写原始或半原始的生活题材,形成了原始文化的寻根小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是这一类小说。
《红高粱家族》由《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和《奇死》五部分组成,小说主要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在高密东北乡的故事,描绘了人类的原始生命形态,以高昂的热情赞美了强劲的原始生命力和自然人性。[1]由于故事发生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里,所以小说中带有很多当地的民俗特色。
莫言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山东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雅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形成了山东特有的民俗文化。民俗事象纷繁复杂,钟敬文先生对民俗事象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个方面,本文主要就语言民俗这一方面对《红高粱家族》进行分析。
二、语言民俗
作为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民间语言,指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口头习用语,其主要部分是民众集体传承的民俗套话。[2]通过对这些口头用语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它所承载着的民众思想和习俗。
(一)民间俗语、谚语
在《红高粱家族》里有大量的谚语、俗语和地方土语,莫言曾说过:“谚语、歇后语是他童年听习惯了的最熟悉的声音,是伴随他成长的一种精神氛围,也最早开启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3]这些语言口语色彩十分浓厚,内容也涵盖的很广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结晶。小说运用这些语言,使小说不但通俗易懂,还富含哲理和经验。例如:
千里姻缘一线牵。/不是冤家不碰头。/请神容易送神难。/心急喝不得热黏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路边说话,草棵里有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无恩不结夫妻,无仇不结夫妻。/大风刮不了多日,亲人恼不了多时。
(二)方言词语
小说中有大量的山东方言词语,如“草鸡”,山东方言,也可说“草计”,意思是不行了,受不了了;“困觉”,意思是睡觉;“啷当”(lāngdang),表示年龄的大约数 ;“捣鼓”(dǎogǔ),反复摆弄的意思;“坷垃”(kēlā),土块;“挲”(zhāshā),张开的样子 ;“甑”(zèng),一种陶制的容器;“鏊子”(àozi),一种烙饼的器具,用金属制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
这些“莫言式”语言的运用,使小说更接近社会底层,达到“寻根”目的,同时也表现出当地人的语言特点。方言词语记载着各地的民俗现象,通过这些词语可以了解当地的民俗,同时民俗现象也对语言有所影响,各种民俗现象是方言词语产生的基础。
(三)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通常简称为民歌,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性强。《红高粱家族》中的歌谣有大致如下几类:
1.迎亲轿夫们唱的歌谣“青天呦――蓝天呦――花花绿绿的天呦――棒槌呦亲哥哟你死了――可就塌了妹妹的天哟――”
2.指路歌“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溜溜的骏马――足足的盘缠――娘――娘――你甜处安身,苦处花钱――”
3.流行于高密东北乡的“海茂子腔”茂腔最初主要流行于诸城、胶州、高密、莒州及青岛地区,唱腔以说唱小调为主,唱词诙谐幽默、浅显易懂。[4]“武大郎喝毒药心中难过……七根肠子八叶肺上下哆嗦……丑男儿娶俊妻家门大祸……啊―呀―呀―肚子痛煞了俺武大了―只盼着二兄弟公事罢了……回家来为兄伸冤杀他个乜斜……”
4.任副官教队伍唱的一首民歌:高粱红了,高粱红了,东洋鬼子来了,东洋鬼子来了。国破了,家亡了,同胞们快起来,拿起刀拿起枪,打鬼子保家乡……
5.小说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民歌就是“爷爷”给“奶奶”唱的那首,表达出演唱者对听者深深的爱:
妹妹你大胆往前走
铁打的牙关
钢铸的骨头
从此后高搭起绣楼
撒着绣球
正打着我头
与你喝一壶红殷殷的高粱酒
莫言小说中描述的这些民俗都来源于生活,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民俗又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铺垫,让读者更能接近当时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
通过上面对莫言《红高粱家族》小说中对其语言民俗的分析,可以看出莫言的小说中存在着这样一些语言特点。首先,忠于本土,乡土气息浓厚。在他的小说中,常常能够见到这些俗语、方言词汇等。这些乡土方言,不仅能表现出小说中的人物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语言特点,而且也传达出作者追求真实,追求原生态的观点。其次,小说语言雅俗共存。正是因为小说中多用乡土语言,使莫言的小说有时觉得会有粗俗之嫌,这也导致了读者或者评论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所谓瑕不掩瑜,笔者认为正是这种雅俗共存的语言特点,使莫言的小说显得更有韵味。
三、 结语
高密东北乡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在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中得到了细致的描写。无论是从民间俗语、谚语、方言词语,还是民间歌谣,都能深刻地反映这一领域的风土民情。这些民俗事象的描写不但为小说的故事发展提供了现实环境,还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铺垫作用。小说中的民俗事象是不可或缺的,《红高粱家族》一经发行就得到了中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它的成功离不开小说中各种纷繁复杂的民俗事象。正是这样一种对民俗事象的深度刻画,才使小说完美的达到“寻根”的目的。(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编.中国民俗知识・山东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2]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张志忠.莫言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注解
① 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70.
②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9.
【关键词】文化背景;教学方法;注意事项
1 高校德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必要性
文化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通过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由此可见,语言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人类任何思想的体现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语言还反映出人类的知识,当地的语言习惯能够反映出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文化[1]。也就是说,文化背景不仅通过语言习惯来体现,同时也会影响着当地的语言发展。同时,语言表达也会带有当地文化的一些特点。因此,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对当地的社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熟悉当地人们的语言特点,才能真正学好一门语言。不仅如此,就从简单的语言学习角度来进行探讨,很多语言都是存在特定文化背景的,如果对此没有清楚的了解,就无法理解语言的特定含义。语言是文化的代表,不仅仅代表着民族的物质精神财富,同时也代表着民族的风俗思想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德国的文化进行了解。只有清楚当地的文化习惯以及语言特点,才能真正学好德语这一类语言。所以说,在德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语知识。
2 高校德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策略
在不同的条件下,文化思想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语言的表达要根据具体的文化背景情况来选择。因此,引入德国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是德语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必然选择。
2.1 课堂上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学生需要对德国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理解特定语言当中蕴含的意义。德语教学老师要重视文化知识的讲解,一方面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跨文化的认识,使得学生的交际能力更强[2]。中国学生学习德国语言时需要理解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其中深层的含义,才能领悟德语中的具体情境。举个例子来说,德国人跟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要对这其中的差别进行理解,在学习德国语言的时候需要逃离本土语言的禁锢,换一种与德语相适应的思维方式。
文化渗透在最开始的阶段时需要学生对德国文化有大致的了解,不仅要学习德国的历史,同时还需要学习德国文化的地方特点,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德国的生活和文化感兴趣,也才能激起同学学习德语的兴趣。文化渗透到了后面的阶段,就需要让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让学生对两国文化差别有非常清楚的了解,促进语言学习。
2.2 教材中增加介绍德国文化的内容
学生通过教材来学习德语,因此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德语学习的教材中需要加入德国文化相关知识。举个例子来说,德语的一些知识型内容中就可以加入到德语学习的教材中去,德国的一些伦理道德以及德国的一些英雄故事和历史知识都可以写进德语教材,让学生对德国文化的各方面内容有有所了解。在听力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本土的音乐以及影视等等。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能够在德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让学生结合文化知识一起来学习德语,以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德语学习的氛围中。
2.3 在词汇教学中实施文化背景知识导入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德语也不例外,而很多德语词汇中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德语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词汇积累,德语的学习是有生命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地记忆单词,这会让学生对德语学习的兴趣锐减。学生只有体会到德语学习的生机和兴趣,才能提高其学习德语的积极性[3]。就语言本身来说,其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尤其是在当地的一些文学作品中,这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因此,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单词的具体文化背景和含义,采用联想记忆的方式,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词汇。举个例子来说, Aurore(奥罗拉),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曙光女神,来自罗马神话,她是旭日东升的代表,并延伸给学生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词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词汇学习的节奏和乐趣,同时加强学生对所学习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2.4 通过阅读德语文学作品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导入
阅读是一门语言学习的必要环节,学生不仅能够通过阅读来知道德国发生的一些故事,还能够对德国精神有所领悟,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典名著。经典名著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也能够反映出当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也能够反映当地的社会实情和风俗习惯。学生要从简单的故事入手,先看德汉对照版本,熟悉了之后可以看德语版本,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来了解德国文学的写作特点和方式,逐渐摆脱汉化德语的学习模式。在学习德语方面,学生要坚持阅读,做到持之以恒,只有长期坚持才能领悟德国文学的精神,感受到阅读对于德语学习的作用。
3 结论
总之,在全球化加剧的情况下,德语的学习非常有必要。而就目前我国德语学习的现状来说,光简单地通过词汇积累来学习德语是不够的,也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加入德国文化学习相关内容,同时还能够通过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德国文化知识的内容来让学生对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相应的背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语,让学生能够跟德国人自主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陈欣.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J].外语界,2012(05):73-74.
关键词:跨文化比较; 广告传媒;社会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148-02
“语言离不开社会, 社会也离不开语言”,这是当代社会语言学家Romaine的重要论断。广告传媒充斥着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并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广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发展得最快,也最有影响力。它具有时代性,能折射出社会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学者对广告英语的词汇,英汉广告的语言特征,修辞手段,译文等不同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样,把语言学中的一些理论同广告语言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社会语言学在广告传媒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英广告传媒语言特点分析
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行动(Action),这是美国著名学者E.S.Lewis提出AIDMA原则中关于一个精品广告所应当具有的宣传和吸引效果。能做到这五点,达到让消费者购买的目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广告的要求自然很高。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对广告的反应不同,在听到或看到广告之后有人喜爱,有人厌恶,有人平静,有人疯狂,这一切都是由广告的语言特点决定的。无论中文广告,还是英文广告,通常广告语言有四大要点: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目的性强以及方便记忆。但从语言和文化差异来看,中英文广告除了共性之处,还有各自的特点。
(一)中文广告语中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化的国家,讲究谦和忍让、克己待人是历来被弘扬的美德,因此,中国的语言体系中大量存在的是敬语,谦辞。因此,在中国的语言体系中存在的“您的”和“我的”这样表示要独占利益的第一人称句式是不被社会所认同的,因此也是被排除在语言规范之外的句式表达。
这个文化语言特点表现在广告中:一是突出 “和”与“众”,强调个人的认同应当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以使彼此之间相互适应,由此在商品消费和广告中体现出一种从众心理。例如:中国联通的“一亿人的选择,亿万人的见证”,还有广州好迪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些广告词莫不体现了随大流的从众心理。二是中国的广告习惯用固定的形式去给商品起名字,让商品的特征、功效和优点一目了然。比如像“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就是采用“品牌名+商品的主要功效+范畴词”的方式。三是广告别重视文化和权威崇拜,这种观念在些广告语中比比皆是,国家权威认证、指定专用等词语在广告中出现的频率极其高,如云南白药牙膏,国家保密配方等。这类广告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因为这意味着在商品质量的保证和可信度的增加。
此外,汉语广告中也有不少谐音现象,并且像谐音相关这类谐音多以成语和言语出现:“咳”不容缓―桂龙牌咳喘宁,随心所“浴”―玉环牌热水器。
(二)英文广告语中的特点
西方的价值观中更强调个体,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与此相应,文化语言突出的是个体倾向,注重个性与隐私。欧美国家消费者在商品购买中,出对众人兼用的商品兴趣不大。因此,在广告语言中很少用“all”这类词,而更多使用 “you”这类词语,这样的好处,一是加强了广告与消费者的互动性。二是符合文化心理,让消费者感到这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商品,而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和满足感。例如:“We’ll leave a light on for you”(Motel 6)它所传递的是“You(the customer)will always be welcome”。
此外,在英语的认知模式中,给商品的名字只要一个名称单词即可,不必要加什么功效或特征之类的修饰语,如“Nestle”(雀巢咖啡),“Alps”(阿尔卑斯巧克力牛奶夹心糖)。当然英文广告中也有许多语言谐音的出现,如Make your every hello a real good buy。这则广告恰是利用了“good bye”与“good guy”的同音异义吸引了顾客注意从而推销其产品。简练性和灵活性在英文广告语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Just do it(NIKE广告),Impossible mage possible(佳能打印机),Maybe she’s born with it ―maybe it’s Maybelline(Maybelline化妆品广告)。正是这种广告语的精炼吸引了大多数消费者,同时,也实现了AIDMA原则。
二、社会语言学在广告语言中地位与作用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科学;而广告语言真实生动地体现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语言学对广告传媒语言的研究在性别,年龄,以及语码转换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一)性别差异的影响
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所产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体现了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按照性别的不同,男性与女性在消费心理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来源于男女在生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思维模式方面的种种不同[9]。
因此其对应的广告语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针对男性的广告,应当把握住男性的需求和心理特征,突出阳刚、实力、品质这些关键性要点,在广告语言中一定要体现出“男子汉气概”,如:超人剃须刀,劲霸(男装)等等都体现了男性的阳刚气质。而针对女性的广告,则应把握漂亮、优雅、温柔等特质,突出对商品色彩与式样等方面内容的关注,这样才能引起女性的注意和好感,更容易接受和购买。像商品名字,就应该符合这些特征,飘柔(洗发水),淑女屋(服饰)等等,所有的词都给人一种柔顺,雅致的感觉。
(二)年龄差异的影响
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不同,青年消费者追逐新潮时尚、追求个性张扬、重情感易冲动;老年消费者更多综合考虑购买需求、欲望、购买力等,讲求实用价值。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的商品,广告语要会做出适当的改变与创新。可以想象,商家在针对中老年消费群的广告语中出现“给力”“神马”等一些新潮的网络词汇和语言,消费者可能会不完全清楚什么意思,会让为是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语言而非常反感。但是针对年轻消费群体,他们 “酷”劲十足,他们的消费主张是“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对“个性”张扬追求,所以广告语则应选用一些新词或者个性词去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Hi-fi Hi-fun,Hi-fashion,only from Sony.(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这则广告中使用了语言变体,将英语中发音相同的high 改换成hi,这样的表达会立刻吸引年轻人的注意(Attention)。再如,针对儿童商品的广告,要紧紧抓住天真,率性、好奇、快乐等特征,尽量形成简洁、明快,形象可感,充满童的风格。如甜甜的,酸酸的,娃哈哈AD钙奶等,都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语言风格。
(三)语码转换的影响
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在一般的情况下,进行语码转换的两种语言中有一种是基础语,另一种是辅助语,基础语是会话中使用的主要语言。广告语言中也经常使用语码转换,比如广告中采用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目的是唤起与增进沟通的认同感,比如,有的广告词用东北口音(赵本山的“不看广告、看疗效”)或者四川口音方言(“杠杠的”),特色鲜明突出,使人“产生亲切感,产生共鸣”。现代社会也出现了很多双语广告,多语广告和语码混用。如:“海信电视,Hisense”;“酒的王朝,Dynasty”等。
三、结 语
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广告语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社会语言学要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情况,广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又生动地体现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且将语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中文广告语言还是英文广告语言,社会语言学在广告语言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广告语言的制造者与广告受众都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社会语言学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曹志耘.广告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3] 江波,景玮.社会潜意识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J].中国广告,2010(2).
[4] 靳梅林.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静.试论广告翻译的目标语文化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6] 谭卫国.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8).
[7] 武一微.广告语言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语文学刊,2009(5).
论文摘要:科技英语是促进各国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且科技英语具有广泛使用长句、被动语态及非谓语动词等特有的语言特性。科技英语的这些语言特性决定了对科技英语的翻译必须要遵循特定的原则和采用相应的技巧。因此,针对这些原则和技巧展开的深入分析对当前的科技英语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
鉴于科技英语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为适应科学技术在国际间相互交流的迅猛发展形势,本文将从分析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出发来探讨科技英语翻译的原则,并进一步对科技英语的科技词汇、语态、句法及篇章翻译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解析
1.从科技英语的词汇使用看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
首先,科技词汇在科技英语中被大量使用。科技词汇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的,一般来说,科技英语的词义非常精确且针对性强,但内容比较狭窄,所以在翻译科技英语词汇时必须要遵照已有的翻译规则,比如翻译词汇“hydroxide”就可以直接翻译成“氢氧化物”,翻译词汇“diode”的时候又可以直接翻译成“二级管”。这样翻译的原因是很多的科技词汇只有在科技文献中才会使用,基本都是有现成的固定短语。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词汇,虽然频繁出现,但是出现的场合不同,翻译的词义也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这类词语的翻译必须要把握好语篇的上下文语境。比如“power”在力学文献中可以翻译成“力”或“电”,但是如果出现在数学文献中就必须要翻译成“乘方”或“次方”。其次,缩略语也在科技英语中被广泛使用,因为缩略语简单且容易记忆,所以当前在科技英语文献中,缩略语被使用的现象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比如词语“deoxyribonucleic acid”被缩写成“DNA”,也就是汉语的“脱氧核糖核酸”的意思,这样的缩写在科技英语中随处可见。最后就是通过给词根加前后缀产生的新造词在现代的科技英语中使用的比例也逐渐增大。这样的词在科技英语中使用很多,比如“promycelium”(先菌丝)和“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等。
2.从科技英语的句法使用看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
首先,在科技英语中使用长句较多,这也是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使用长句比较多的原因是科技英语要求句子必须结构严谨,根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科技英语句子的平均长度达到了将近25个单词。其次,科技英语使用陈述句较多,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自然界或科技界发生的事物,或者在揭示客观事物内在发展规律时做到描述更加准确、客观及合理。最后,祈使句也被广泛地使用于说明书中,目的是为了告诫或建议用户明确操作规程、作业指导和注意事项。
3.从科技英语的语态使用看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
首先就是在任何一项科技文献中几乎随处可以找到被动语态的使用,这是因为科技英语在描述事实时不需要太多的人为感彩,为了有效避免人称代词的直述就使用了大量的被动语态。其次,被动语态的使用不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而且还可以实现科技文献重点突出和传达大信息量的效果。此外,为了使得科技文献能够更加准确地阐述道理、凸显有理有据的特点,还使用了大量的虚拟语气。同时,这些委婉的虚拟语气的使用也是为了更好地避免武断和体现学者的谦虚美德。
4.从科技英语的时态及文体方面看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
在科技英语中采用的句子时态基本都是过去时态或现在时态,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一般现在时,目的是为了表达清楚没有时间限制的定理、公式和现象等。在文体方面,连贯和清晰是科技英语行文的追求,同样为了避免科技英语的行文模糊,在科技英语中带有个人感彩的修辞手法也很少使用。
二、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辨析
1.科技英语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
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就是为了实现信息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所以对科技英语的翻译就要以追求信息上的对等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翻译目标,译者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准确规范,逻辑缜密。一方面,通过准确地论述科学事实探讨科学问题是科技英语文献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对科技英语文献的翻译过程中就必须要遵循准确规范的原则,透彻理解和把握原文的词汇和语法等内容,以便能够精确完整地转述原文的真实信息。另一方面,因为科技英语文献是用来陈述科技事实、解释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的,因此,在翻译时必须做到逻辑缜密,使译文不仅有极强的说服力还要做到无懈可击。(2)通顺易懂,简洁精练。对科技英语的翻译一方面要做到最大程度上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使译文文理通顺且结构合理。另一方面,科技英语的翻译还要做到简洁精练,使译文通俗易懂,坚决杜绝繁琐冗赘及不必要的语言重复现象。
2.科技英语翻译技巧辨析
(1)科技英语专业词汇的翻译技巧。科技英语中使用的专业词汇普遍具有词义繁多和专业性强的特点,所以在翻译这些科技专业词汇的时候必须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根据专业内容来处理,使译文既能真实地反映一般事物的内涵,又能准确地反映某一学科范围内的特定事物内涵。因为目前的科技发展导致了各学科和各专业词汇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这些词的词义经常要相互变通和交叉使用,所以翻译时必须注意学科范围的限制。例如,词汇“bit”如果出现在石油科技英语中就翻译成“钻头”,如果用在机械科技文献中就要翻译成“军刀、切削刀”,如果用在数学专业的科技英语中就要翻译成 “二进制数”,而如果用在计算机专业的科技文献中必须要翻译成“字节”。在科技英语中类似这样的词语非常多,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根据专业范围的不同而采用适合本学科领域的译文。
(2)科技英语的语态翻译技巧。由于被动语态在科技英语中应用广泛,翻译时一般要将这些被动语态适当地转换成汉语的主动语态,除非是为了强调某个特殊的动作被特殊的人执行才在译文中保留被动语态。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转换被动语态时如果发现原句中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就要采取增译的方法。比如翻译“Many methods of bleaching had been developed”这个句子的时候,我们把它翻译成“人们创造了许多漂白的方法”,译文中的“人们”是增译词。
(3)科技英语的句子翻译技巧。在科技英语中使用了很多的否定句和定语从句。首先,对科技英语中的部分否定句的翻译,由于英汉用语习惯的不同,不能按英文字面顺序进行直译,且要特别注意含有全体意义的代词和副词的翻译,因为这些代词或副词在用于否定结构的时候不完全是表示全部否定的意思,而只是起到了部分否定的意思。另外,因为科技英语中定语从句很多都是在长句中出现的,因此翻译时要尽力走出过去那种单纯把英语限制性定语从句译成汉语的前置定语,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译成说明性分句的固定翻译方法。
(4)科技英语中的语篇翻译技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科技英语时必须注重语篇的整体性把握。首先,对于科技文献中有商标、牌号及型号等特定意义的字符,一般不需要翻译而直接使用原文字符。例如,在翻译“B-52 E bomber”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翻译为“B-52 E轰炸机”。其次,要注意对于约定俗成的词语的翻译要遵循固有的翻译方法,不可随意滥造新词。此外,如果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存在冲突和矛盾,就要舍弃直译法而采用意译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受限于原文的形式,而把重点放在对原文意思的正确表达上。一般来说,当科技英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旧词构成复合词的时候,就可以考虑采用意译法,例如“sky lab”就可以意译成“太空实验室”。
三、结语
科技领域是人类知识的最前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所以在进行科技英语文献翻译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积累、更新前沿专业知识,并要注意科技动态和科技术语的表达习惯。此外,翻译科技英语时还要了解科技英语的语言特性和翻译特点,掌握科技英语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避免生搬硬套,不断提高科技英语的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丹.浅析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闫金丽.浅谈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3]魏剑锋,李惠贤,赵立平.科技英语语言特点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一、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定义“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具体地说,应是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构造、类别、成因、关系、功用,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的文章。也就是说,它以说明事物特征、解释问题的本源和实质为主,内容具有科学性,语言具有准确性。
1.内容的科学性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以客观事实为依托,内容或来自科学研究资料,或来自作者亲身实践、调查、考察所得,不仅说明“怎么样”,也说明“为什么这样”,给人以正确无误的认识。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科学地阐明了事理,《太阳》从“远、大、热”三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及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从三年级下册开始,每课都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有些还要求写下来。如《月球之谜》一文让学生写写还知道哪些未解之谜;《长城》一文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把喜欢的内容抄下来;《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请爸爸妈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也可以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摘录下来。教材的编写如此重视资料的搜集,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关注说明文的延伸拓展,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更增加了说明内容的科学性。
2.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特别关注准确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它要求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程序等都准确无误,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如《花钟》一文中的“五点左右”“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的“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乌儿”。句中的“左右、往往、大致、一支、漫长的”都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保持了这类文体所特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说明文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在说明文中,主要表现在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这四个方面。
1.说明顺序
说明文常见的顺序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颐和园》按照空间顺序,先写了颐和园大门,来到长廊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的亭台楼阁;再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昆明湖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花钟》按照“归纳现象一揭示原因一实际运用”的逻辑顺序说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等。其中按照空间顺序写的《电脑住宅》直接指出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可见,说明要有顺序已逐渐渗透在这一学段中。
2.说明结构
说明文就主体部分而言,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在这一学段中,事物说明文的主体部分多为并列式或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如《赵州桥》《太阳》《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长城》《秦兵马俑》《电脑住宅》《桂林山水》等。而事理说明文形式各为不同,《花钟》为递进式,《飞向蓝天的恐龙》为连贯式等。以总分式结构占多数的安排较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说明方法
第二学段了解说明方法的文章不多,仅有两篇文章在教学参考中直接指出。《太阳》: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呼风唤雨的世纪》: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如作比较、举例子等。其他像《赵州桥》《雅鲁藏布大峡谷》《长城》《花钟》简单渗透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一切都为第三学段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做好准备。
4.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要求科学、准确,但风格可以各异,可平实,可生动活泼。第二学段更多展现的是语言的生动性。在这一学段的说明文中,除了略读课文外,只有《月球之谜》《蟋蟀的住宅》《长城》不要求背诵,只有《太阳》《飞向蓝天的恐龙》《长城》不要求抄写优美生动的句子。这些说明文多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利用生活感受,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使事物形象鲜明,讲究趣味性、文艺性。足见这一学段的说明文以文艺性说明文为主。
三、说明文的教学价值
不同文体的学习都有其最佳的学习方式,有其最佳的教学价值。教师要依据文本中的说明文体式选择教学内容,找到其最佳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把握说明性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1.理清顺序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有这么一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说明文常见的三种顺序可以帮助找到文章的写作思路,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如《电脑住宅》一文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哪些方位?各方位的电脑有何功能?如何工作?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讲述顺序填写表格,然后连起来说一说,以把握文章内容,把握说明文的特征。
了解本学段以总分为主的结构,学生找出中心句,也可以帮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赵州桥》一文,“赵州桥非常雄伟”是总起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个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找到这两句,也就概括了赵州桥的特点。像《雅鲁藏布大峡谷》《秦兵马俑》等此类课文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达到教一课、学一类的目标。
有些文章的结构不是总分式,找不到中心句,没有过渡句,找不到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如何把握主要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来说说主要内容。如《果园机器人》一文,果园机器人怎样?请学生默读思考,在交流时,帮助概括出关键词:会干农活,自己充电,不停工作,最后让学生借助关键词说说果园机器人的特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2.了解说明方法,体味说明文体文法
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引用等。在第二学段需要了解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和举例子等。教学说明文时,应让学生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进而体味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表达效果。
在本学段中,这些说明方法比较集中的是《太阳》一文,教学参考里也在本课直接指出需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如《太阳》一文里“……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和“因为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这两句话都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教材对此还安排了一个小泡泡“我知道这样比较的好处”。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小泡泡,引导学生认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让学生在体会这一句子的好处中,了解说明方法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它可以使知识显得更具体、通俗、明了。接着让学生找找课文中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描写太阳的句子,读读想想,交流交流其好处。交流中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第4题:读一读,选一选(填序号)。
3.抓住语言特点,赏析迁移运用语言
第二学段的说明文多为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优美。教师要抓住其语言特点,结合说明方法,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玩味赏析语言文字,进行仿写迁移,凸显语用。
(1)多读多背多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是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教师要抓住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结合课后的要求,让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还可以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整理,在抄写喜欢的内容时,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体昧说明文的情趣。
(2)比较辨别赏词句
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如《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乌儿”中的“一支、漫长”体现了语言准确是说明性文章最重要的特点,表明了变成乌儿的恐龙只是其中的某一个分支,演变过程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过程。如何让学生领会?
①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②从课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③交流,讨论。
经过比较辨别,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科学准确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体会了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3)仿写迁移多运用
崔峦老师说: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叶圣陶说说明文适合“仿写”。仿写句段,迁移运用说明语言、说明方法,就是实现“例”的增值。
如《花钟》一文,运用多样的句式写出各种花的形态,语言生动具体。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效果,体现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可以这样做:
①读第一自然段写花的句子,你发现什么?(花开的样子不同)
②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来填一填。
③读句子,比较:把第一自然段描写花开的句子全换成“什么花开了”,你喜欢吗?为什么?
④边赏图片,边读课文,感受花各具形态的美。
⑤写法拓展,选择完成(二选一)。
学生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学习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和比喻、拟人的生动写法后,可以选择利用总分段式的结构,围绕“春天,万物苏醒”来写一段话,也可以选择学习文中的例子——“什么时候,什么花怎样开放”进行仿写,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凸显语用。
第二学段的学生不仅要仿写句子,更要进行段的仿写迁移。如:学了《赵州桥》,可以写一写家乡的桥,学着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具体。学习《颐和园》的写法,可以记一次游览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