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园的景观设计

公园的景观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0 14:4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园的景观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园的景观设计

第1篇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生态性理念;景观结构格局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80-01

现代城市滨水地带是万物生命环境的源头,滨水环境孕育了从原始到现代的人类文明;滨水景观是诸多类型景观中最具持久吸引力的景观。

一、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环境的概述

(一)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环境的背景与现状

清凉湾湿地公园座落于矿区城区北部,(新王舍村北)南临省级公路平涉路,占地面积700余亩,湖面面积120亩,2007年初,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利用采煤沉降区形成的塌陷地,投资2360万元,经过3年的规划建设,栽植各种观赏树4万多棵、花卉、灌木2万多株、绿篱500平方米、地被草坪4万平方米根据自然景观,修建了天赐湖、来仪亭、石林假山、神怡桥、儿童游乐场、泊月码头、亭廊架、亲水平台、跨湖汀步石等标志性建筑物,让石家庄清凉湾公园在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中,创造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最大追求。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城市的拥挤和杂乱现象,给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一个人性化的生活休闲空间。然而简洁明快的景观造型环境可以减轻人们的视觉负担和心理压力,心情得以平静舒畅。所以,在滨水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人对这一现实现象的心理反应,通过采取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坚持人性化理念,尽可能减少对比,多和谐和舒适;少人工化,多自然化。

(二)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人性化及生态性的表现

清凉湾公园滨水景观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公园景观不同,主要它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涉及两大方面的设计即:陆地区域和水域环境。既然是滨水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到:亲水性的原则,通过亲水可以还原人类的自然与文化属性,全方位地提升该地段的亲水品质。同时,通过现实调研及对周边环境的分析;还要考虑城市中各类人群不同的心理行为、生活习惯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居民的亲水要求,以提升生态与心理的感受质量,从而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这一理念。 创造一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需要一个能够接受到保护的空间。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无论是一个人独处,还是和一群人在一起。保持人与其生活体系中各要素之间有最佳的联系,包括环境、道路、基础设施与通讯等。

二、人性化设计在滨水公园景观中的运用

(一)滨水公园景观生态性及人性化设计

各种各样的景观因素都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活动需要而建设的。

人类有生理、安全、社交、心理、自我实现等五个基本需求,在景观设计中,我们也应充分考虑到人的基本需求。在海滨景观空间设计中,应该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要留出一定的活动场所。

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把我们人类社会环境通过不破坏的基础去改善自然地生态性,以人为本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具体上就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原则。以人为轴心不只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布局与社会的整体结合,使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相统一。

(二)人性化设计的新要求对现代海滨公园景观的影响

通过了解历史及分析前人的研究状况得知:在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早被提出,关键是如何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中更好的体现人性化设计这一理念。把握好人性化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等。在现代我们一再强调: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既然以人为本,那么我们的设计一定是充满人情味的,一切都是围绕人的文化结构、生活习惯、审美心理、行为活动来设计,人们在使用景观环境时就能体会到景观设计者所投入的情感,以及我对设计师对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理解程度。

(三)滨水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完善和实现措施

景观设计是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的始终。因此,在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至重要,不容忽视,否则,在其规划设计中生态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环境和形象,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今社会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导致了自然界失去了生态平衡。景观设计师在其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自然法则,人们才能享受和平愉快了,我们只有保护和维持自然生态环境、寻找与自然相和谐的统一,才能保障人类的幸福和健康,保持良好的人与生存环境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前言: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反映了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注与向往。但是,随着环境污染的逐渐加剧,给人们居住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在大量的建筑物不断地建造,却忽略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这直接影响到了居住人民的身体健康。国家提出了建设环保型社会的倡议以来,整个社会更加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则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生态公园其实就是要时刻体现出生态学的理念,建立一个纯自然的森林体系,能够真正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很多人都认为公园设计不过是城市的装饰物罢了,其实公园的植物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公园的建设,将是有效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带给人们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唯一途径。因此,做好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工作,将对环保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概述与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

1.1了解下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的内涵

城市生态公园与普通的公园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创造出有独特个性的生态化环境。而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就是以互惠共生、相互竞争等生态原理作为理论指导,来综合考虑各种植被的搭配,尽量保持原有场地的自然条件不被破坏,如植被群落、自然土壤的性质等,并选择适合当地生存环境的本土植物,来建设复合多样的植物群落。另外,因为每种植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植物的生长形态、生活习性等,设计者就需要很据每种植物的特性,通过合理的搭配将各自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在搭配模式合理的前提下,更应注重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此建立起能长期维持生态平衡的城市公园的景观系统。

1.2浅析下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几种结构

在以往的城市公园植物设计的时候,多是按照观赏性质、气候特点、植物类别进行分类的,而本文的研究方向会将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分为以下几种结构:原生植物景观、人工植物景观、自然恢复景观三种。首先来了解下原生植物景观,从字面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所选的植物多为当地的原有植物,这些植物的特点就是较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且成本造价比较低,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当地植物设计出的景观。其次是人工植物景观,它是指建设在城市区绿化面积内,通过后期移植、人工搭配所形成的景观。最后自然恢复景观,是指在原有景观植物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进行完善补充,来打造更丰富的植物群落。总而言之,无论是那种设计方案,最终的目的就是来改善城市人们的生活环境,并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1.3 探究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的意义

上文中已经提到,随着环境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峻,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了。由此可见建设生态公园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然的需求。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理特性,它们会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所以在建设城市公园时,设计师会有意识的引进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其作用首先就是为了使公园植物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程度,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就是通过对整个植物景观进行改造,来改善和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让人们在工作之余,真正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总而言之,一个好的植物设计不仅能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化境,还能恢复自然的生态循环系统,最终形成固定的植被模式。

2.解析下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2.1 遵循并贯彻“生态”的理念,注重还原大自然的真实情景

在进行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生态”这一个概念,要合理的选择植物品种,运用不同的设计搭配手法,尽可能的体现植物的“绿意”。同时还要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将植物及大自然的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实的体现出生态一体的意义。现在的城市居民厌倦了高楼大厦,他们渴望身边充满绿意。所以设计者应充分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去,来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态公园。

2.2 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及特色打造独特的景观风格

我国拥有960多万平方千米,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城市生态公园并没有统一的类型。所以,在进行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者要考虑到当地的地方文化及特色,如北京的胡同文化、陕西的民歌等等,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设计出不同的风格,才能吸引当地人民。其次,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及气候条件选择本土树种,保证成活率的同时也能形成当地特色的植被景观。最后,科学合理的引进外来树种,两者相互搭配以丰富当地的植物群落。

2.3应用新技术护理生态公园的植物,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设计生态公园时,应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生态的概念。例如,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还要体现出自然、节约的生态理念,尤其是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要本着“低成本、免维护”的原则,结合灌溉、施肥等高科技技术,来有效的节约成本和资源。形成节约和环境效果双赢利的局面。

3.小议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的方法

3.1融合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出独具个性的本土自然景观

怎样才能够设计出大自然的植物景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生态公园的植物必须是多种多样的。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以本土植物为主,然后根据设计的需要,适当地引进外来的植物,这样才能满足大自然植物群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需求。还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注重地带性植物生态性和变种的筛选与驯化的工作,这将大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其次,自然植物群落有稳定性的特征,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合理的搭配。因此,一定要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充分的了解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系统地规划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置。只有通过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植物群落才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也更能符合大自然植物群落共性和个性的特点。

3.2将生态景观的所有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景观植物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栽植,需要结合其它元素,如整体建筑风格,周围环境、地形标高、硬质铺装、当地资源优势等等,打造出相互配套的并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系统,因为建筑本身展现的是刚性,而植物展示的是柔性,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环境变得更为和谐。具体操作方法是设计师要根据总体建筑风格搭配本土的苗木形成基本种植模式,个别节点处添加外来品种或者造型独特的苗木形成个性种植区域。总而言之就是应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包括植物本身的姿态、色彩、味道等打造出美丽的生态景观,体现出大自然的真正的生态美。

4.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是未来的主要发展需求和必然趋势。因为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调节城市生态系统。未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应该有意识的以“生态”为指导原则,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共赢美好绿色未来”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鲁菁.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第3篇

【关键字】老年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环境设计,心理需求,生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5.1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已于20世纪末提前进入老龄化国家,目前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后,老年人活动需求对城市公园绿地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与其它年龄段人群相比,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相对退化,行动及思维敏捷度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弱,心理上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因此,老年人对户外环境有着特殊的需求。建设者应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方面去考虑如何创造一个真正地适宜老年人活动的空间,使他们老有所乐。

二.老年人生理特征及心理需求

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感官能力都会相应下降。老年人视力变差,对光线的感觉迟钝,因此在环境照明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这一生理特征的改变。老年人听力衰退,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社交空间和尺度。老年人更喜欢有围合感,空间相对较小的环境进行交流。老年人容易跌倒,是因为平衡感迟钝,身体不易取得平衡所致。在环境设计上应该注意地面的防滑处理。

2、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一)失落感

老年人在步入离退休生活后,生活节奏一下子由紧张、有序,转为清闲、松散甚至无所事事的状况,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和妥善安排,心理上就会出现失落感,甚至郁郁寡欢。多到户外活动,陶冶一下情操将有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焦虑恐惧感

有的老年人担心年老多病,患上“恐癌”症,担心中风瘫痪,顾虑心绞痛、心脏骤变猝死等,以致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通过人际交往空间的创造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心灵交流的活动空间,创造真正属于老年人活动的空间环境。

(三)消沉没落感

这类老年人常为体弱多病或旧病复发,或罹患新病,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待这些老年人,一方面积极防治老年病,解除实际病痛,另一方面亦要反复给予鼓励,减轻这种对健康有害的消沉没落情绪。通过合理的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交往和活动参与积极性,减轻或消除老年人的孤独与空虚感,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

(四)孤独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与同事间接触减少,社会活动和交往不多,以致消息闭塞,信息不灵。若是体力不佳,视听减弱,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时间长久,会出现“与世隔绝”“孤立无援”的心境。丧偶的老年人这种心境更为显著。创造一个舒适的人际交往空间对老年人的生活将会增添乐趣。

三.老年人行为习惯特点

老年人行为习惯特点是老人活动区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基础。通过对老年人的调查、分析,老年人的行为习惯主要有5个特点

1、社会性 老年人社会责任心较强,渴望参加社会和集体活动

2、趣味性 返老还童,喜欢热闹,对各种文体活动兴趣较大

3、持久性 由于空闲时间多,对所喜爱的活动(运动)专注力较强,能长期坚持

4、选择性 由于文化修养、身体素质及爱好的不同,对娱乐活动有所选择。主动性游乐的意向强,不愿过多受人牵制

5、局限性 因年龄较大,精力体力不及年轻人,因此,活动的范围、内容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设计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很多地区将收费性公园免费对外开放,这大大提高了公园利用率,使每个市民享受到在公园游乐休憩的机会。根据老年活动场所功能的特殊性以及景观与老年人身心状况的关系,总结归纳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

1、安全性原则

2、生态性原则

3、易达性原则

4、可识别性原则

5、交往性原则

五.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的构成空间的设计要点

1、步行空间

散步或慢跑是老年健身主要方式之一,步行空间的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在进行园路设计时,要把握好道路的尺度,以便安全地集散人流。路线应蜿蜒并富于变化,还应避免高差变化过急,如果有较大的高差变化,一般要设置台阶与无障碍坡道并存。在坡道的入口或醒目地段应安装国际无障碍通用标志。坡道与铺装广场材料要求坚实、平整、防滑,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轮椅的老人。

2、坐息空间

通过观察发现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类型主要以体育锻炼、聊天、看报、兴趣小组活动为主。坐息空间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满足老年人交流等不同的活动需要。坐息空间设计时,座椅可以延长老年人的滞留时间。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座椅的平面构成,摆放方式以及所设置的位置。一般来讲,半封闭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多凹型或凸凹两边形、弧形等形式的内向形空间可以形成一个使老人们使用的小空间,产生领域感,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其次,桌凳组合满足了老龄棋友、牌友的需求;对于一些多人参与的活动,常常有部分老人旁观, 这种主动式与协从式的活动,可以采用亭,廊,花架的设计来满足老年人的活动。座椅的扶手和靠背应按老年人的特点制作,座具的材质以木质为好。

3、庭院空间

庭院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归属感,在公园中设置一些有意义的庭院也是十分必要的,庭院可以由建筑、植物、地形及水体围合而成。庭院的布置设计上较为随意,功能上满足老年人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开展画展,书法展等活动。较为私密的空间也给老年人聊天交谈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六. 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设计方法

1、满足老年人活动的功能要求

对公园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设计首先要满足老年人活动的功能要求,创造不同的功能空间,足够大的活动场地对老年人开展社交和运动很重要,而小空间,小尺度的活动场所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围合、覆盖、下沉等手法创造相互连接渗透的有边界限定和细部处理的小空间,对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公园绿地的人性化细部设计

无障碍设计可以使老年人充分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同时给老年人带来了安全感。因此,在进行空间组织和细部处理时要注意安全性的问题。如地面高差变化应尽量减少,台阶处设置坡道,配置扶手栏杆等。

3、植物景观的营造

植物景观可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方式,注意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搭配,活动场地可以用绿篱的形式对场地进行围和,静态坐息空间要以观赏植物为主,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活动空间。可以在植物配置上创造一些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的类型,构建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户外环境。

七.结束语

老人为城市公园利用率最高的群体,作为设计人员,我们有责任创造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从而帮助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穆光宗 张 团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期刊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

[2]孙樱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系统需求分析与建设对策[期刊论文] 《资源科学》 -2003年3期

[3]郭子一 徐峰 城市老年休闲绿地研究综述[期刊论文] 《城市问题》-2009年8期

[4]王欢 公园绿地中老年人活动特征调查——以南京为例[期刊论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5]吴利敏 老年心理与环境设计[期刊论文] 《中国园林》-1989年2期

第4篇

关键词:续扩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前言:城市公园在续扩建过程中的景观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以及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指当地环境和群众。所以在城市公园的续扩建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次对于城市公园续扩建景观造景基本方法也要进行探讨。目的是可以将续扩建中的城市公园景观进行合理的人性化的设计,使其在城市中充分发挥休闲娱乐的作用,是人的身心都得到最大的放松。

1续扩建城市公园时,其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公园的续扩建中,有着诸多的基本原则需要遵循。这些原则都是在总体的基础上,将城市公园的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联系在一起。第一个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这个原则的基本内容指的是城市公园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第二个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这个原则指的是在城市公园续扩建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城市中的要素进行利用,使城市公园有着当地的氛围。第三个原则就是和谐、发展的原则。这个原则主要讲的是城市公园要和当地的环境、经济等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二者的共同发展进步。第四个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指城市公园在续扩建过程中一定要顾及当地人的利益,做到充分为当地群众着想,不可干扰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

2对于城市公园续扩建景观造景基本方法的探讨

2.1对于植物造景方面的探讨

在公园续扩建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的运用仍然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最重要部分。在植物配置中蕴含了人的理想是显得尤为重要的,城市公园具有艺术品的特征,植物的时代性并不是很强,所以利用植物造景是最能衔接现代与古典园林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景观,同样也包括不同文化和地域性的景观。植物配置的形式非常多,主要有孤植、对植、丛植、树群、树林、植篱、花坛、花境、草坪等,最终原则是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

2.2对于区域空间方面的探讨

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条件,充分发挥本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续扩建的公园中,可利用建筑、地形、植物、假山台地在入口或转角处设隔景小空间,经过婉转通道中逐渐放开,到达开阔空间;如果先前存在较多的不同于传统公园的小空间,而这些小的空间又不能够以小衬大、不能够给整个公园提供成景的作用,所以需要在续扩建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应当尽可能的减少这样的消极、闭塞空间的产生,使这些空间开朗化是设计的目的。另外,还应大力提倡和发展水体绿化、立体绿化,增加绿量,创造公园新空间。

2.3对于纪念性景观方面的探讨

对于纪念性的景观,因为其具有所在地方的典型特性,所以其也具有了所在场所的精神体现,在续扩建过程中应当将纪念性景观作为重点来设计,并需要有机的结合到续扩建之后的新景观之中。对于一些长期使用的环境和设施,虽然在续扩建时已经显得陈旧了,但是考虑到人们对其的依附心理,还是应当充分的考虑该景观环境的保留或者做旧处理。

2.4对于公园设施方面的探讨

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续扩建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 植物景观 环境心理学

1、植物景观及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括

1.1植物景观的基本概念

对于植物景观而言,其主要指的是:通过自然界当中的植被、不同的植物群落以及植物个体共同展现的一种形象特点,从而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官传达到人们的大脑皮层,进而形成一种实实在在的对美的一种特殊的感受或者联想,除此之外,植物景观还值得是通过人工制作的方式,运用植物的题材对一种场景进行塑造,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特殊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1.2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环境心理学主要通过对人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习惯之间所表现的一种特殊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被人们称之为生态学或者是生态心理学。而我们在这当中所阐述的“环境”一次也同样包括社会环境,其主要指的是物理环境,在这当中同时还融含了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不同元素。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心理学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主要的原因则是在环境当中对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在,从系统论的观点去进行分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这一个统一的关系,二者对于人的行为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与人的生活、生产、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关联,因此,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植物景观设计仅为绿化而绿化,缺乏对人的考虑

现如今,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喊打一部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工作紧紧只是为了“绿化而进行绿化”,我们可以从它们对于园林设计策略的相关方案就能够看出,绝大多数的城市绿化的设计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家关于符合规范和绿化的法规条例的要求,但是却在关于绿化实用上以及人的心理上缺乏可持久性的绿化空间设计,甚至有的城市的景观设计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而这样的园林景观设计虽然满足了整个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的相关要求,但是实际上该城市的绿化设计却远远没有发挥它自身的绿化实用以及作用,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这些绿化用地并没有很好地与城市居民建立密切的联系,这些绝大多数的绿化工程都是在城市中心或者繁华地段,而在居民生活密集的地区绿化工作却不尽如人意。

2.2城市公园景观构造上对主体元素的忽视

目前的城市G化建设,绝大多数都是在过分的追求草坪的设计和保护,大面积的草坪建植过于单一,并且草坪建植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极为不科学的策略,草坪相对于植物群经管的设计而言,它的观赏性更强,更为美观,但是大家却因此忽略了它的最大的弱点:实用性很弱并且养护费用过高,而大面积的草坪建植,它自身高昂的养护费用和建植费用对于一个城市的绿化资金投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3缺乏一定的后期维护和管理

园林绿化是“三分种七分管”,管是长期的任务,但是,许多城市往往在构建出一定的城市植物景观之后,很少对其进行及时的修建、维护,导致许多植物由于长期无人搭理,进而走向衰落。园林养护有抗旱、补水、排涝、整枝、修剪、施肥、补植、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工作和环境卫生。一块绿地的植物种类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每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对上述专业工作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技术性很强,而且劳动强度也大,又较为繁琐,成本开支大,每平方米6.22元的养护费只能在面上做好这项工作,要做精是远远不够的。

3、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以人为本”,注重人心理的承受程度

在进行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心理承受程度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完善,从而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城市公园植物景观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构造上应当着重对人们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出行的方便性进行要求,在进行设计规划的时候,对城市景观的不同节点都进行细致的考虑,依据节点位置存在的不同,对植物的不同种类进行搭配,保证居民在进行游玩的时候拥有较为良好的观景视角;而对于景观路径的设计来说,通常要以人们出行的便利性为主,充分运用绿地之间的场地,建造一个通达的游览路线,进而发挥植物景观所具有的真正价值,使人们能够达到一种愉悦的心情。

3.2注重景观设计中对人的安全性保证

对于景观中的安全性而言主要包括物理层面和心理层面这两种不同的类型特点。从物理的类型上来说,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选用一些无毒、无刺、无落果的植物品种,从而减少城市居民在进行观赏和游玩当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从心理层面上来说,要适当的在植物配置上基于人们一定的空间,减少植物繁杂、密集所带给人的一种逼迫感,因此,应当选取视线通透性较强的藩篱式结构对公园进行合理安排。

在城市植物景观构建过程当中,是为了寄予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而安全的休憩场所,在这里进行游玩、观赏的城市居民,大多都是想更进一步的与自然进行接触和交流,因此在对城市植物公园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居民的这种特殊的心理需求,并依据这一理论不断的提高城市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因此,在公园当中,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多样性的原则,不能够通过一定固定的配置和简单的植物分布对景观进行简单的构建,这样往往会导致游览者产生一种视觉上的疲劳感,所以,要通过不同的植物类型、外貌特点以及不同的之感与纹理对植物进行有层次的配置,构造出开敞式的植物空间。考虑到季节变换因素,植物景观设计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借此凸显出植物的季节特色。

[参考文献]:

[1]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 李斌. 建筑学报. 2008(02)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

舒适温馨、安全可靠成为了现代人日益关注的内容,即使是在城市公园的使用过程中也不例外。园林工作者需要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思考,这样才能推动景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人性化的空间。

1 情感化设计重要性

1.1 情感即体验

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信息所包围,在众多的信息中人们很难对每个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大多数人们都会迅速对经过大脑的信息产生某种记忆或者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其实就是人们对事物的体验。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作品来自于人们的细心观察,其目的是设计能够使人记忆深刻的作品。

1.2 情感与决策

情感在人们的选择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面对数不清的决定人们会不自觉地受到情绪的感染从而被情感控制。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考虑情感化也是基于这个道理,我们也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倾向于凭感觉作决策。人们习惯性地关注吸引自己并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事物。在生活中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着更深的记忆力和识别力。所以景观中引入情感化设计更容易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和影响使用者快速地作出决策。

2 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的必然性

城市公园景观与使用者互动,由此使用者便对公园景观具有一定的情感。通常来说,城市公园景观所营造的氛围会激发使用者的感情,让使用者与景观形成一种你来我往的互动。在城市公园中,人们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人们可以在公园中散步、跳舞、静思、交流等等。不知不觉人们对公园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在城市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各方面压力都急剧上升,因此一个环境优美、令人心情愉悦的空间就成为了人们所向往的。

然而过去的城市公园设计比较传统并且存在很多不足,如功能不够齐全、设计创新度缺乏、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等等。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以及身心的愉悦,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是时展所必需的,当然这也将是未来公园景观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相信在这样的人性化场所中,使用者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及生命的意义所在。

3 城市公园情感化设计方式

3.1 中心主旨

舒适的城市公园景观能给予人们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不同的城市公园中的景观氛围能给人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如审美体验、感官体验或者是情感体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氛围等等原因使得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设计有所差异。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尽管国内外的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各种各样,但是他们也有不少相似之处。纵观全球,城市公园的情感化设计普遍受到了忽视。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的中心主旨是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尊重,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氛围和谐的、充满能量的情感化空间。

3.2 原则方法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以“尊重自然”与“以人为本”为总的设计原则。具体而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则方法:提高环境可持续性、提升生活品质以及营造人性场所。

4 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的功能性

4.1 文化功能

城市公园景观首要核心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功能性,也可以称之为实用性。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作品往往能够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基础上给予使用者更多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包含了使用者对公园中的具体景观、空间氛围以及地理环境产生的多种情绪。提到城市公园景观情感化设计的功能性,我们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它的文化功能。各地优秀的公园设计大多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个公园也都具备自己独特的精神力量。这种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能够唤醒人们对文化的思索和敬畏之情。具有独特文化的城市公园景观留给人们的印象也多是深刻的,人们会将公园的设计与这座城市相联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也是这座城市的一扇窗口。

4.2 社交功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或者是痛苦,通过社会交往我们还能加强彼此的思想交流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社会交往的需要。事实上,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同样具有社交的功能,优秀的情感化设计的公园能够很好地照顾到使用者的社交需求。在城市公园中我们会看到咖啡厅、品茶小店、特色广场等等社交场所。除了这些特征鲜明的社交场所,在公园中桌凳设计的尺寸和造型也是根据人民的心理设计的,有的椅子专门设计了两人座位,椅子四周有高大浓密的植物遮掩。植物的遮掩充分保护了使用者的私密性空间,有利于为使用者的社会交往活动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

4.3 环境功能

我国重视环境问题并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内和国外局势来看,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急剧增长的人口都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园林景观专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园林景观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当城市公园设计融入了情感化设计理念时,其环境功能就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由于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注重人们的感受,通过加大绿化比率或者是绿化方式提升审美感受的方式,公园景观一改过去的脏乱差成为广受欢迎的绿色温馨空间。

4.4 经济功能

最后城市公园景观的情感化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经济功能。以情感化设计理念为基础的城市公园景观具有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环境自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情感化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是未来景观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情感化设计发展方式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发展、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多元化的城市氛围。城市的魅力也会因此大大提升。通过情感化设计,城市公园景观的活力也被释放出来了,城市使用者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归属。在未来,我们将会看到城市公园景观的品质和个性会变得与众不同,它将展示属于景观行业的骄傲。

参考文献:

[1] 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

第7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观设计

1 关中地域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景观,宝鸡市作为关中地区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区,在眉县、扶风、凤翔等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园等。关中民俗景观无论是在建筑主体,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分析布局,结合形式美法则进行统一部署设计。通过走访调查扶风关中风情园的实地分析,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总结出关中民俗风情园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

1.1 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

通过调研能发现,关中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景观设计表达手法,注重将传统的元素通过现代材料或设计手法表现出来。植物品种选用关中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马桩作为一种传统物件,原来是用来拴马绳用的,现在却以现代构成的设计手法散落在草丛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历史感。

1.2 突显地域文化

关中民俗风情园园中规划与设计要想标新立异,应注重体现当地地域特色。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关中纯朴与粗犷的民风,同时也能近距离感触园林小品的设施;既可以拉近景观元素与游客之间距离,又可以使游客体会民俗景观的质感、沧桑和淳朴,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显现“原生态风景”的内心感受,冲击视觉记忆。此外,关中民俗中最基本的农业生活用具被作为陈列的展品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怀念农耕文化,寄思乡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体现与民俗生活的再现

关中宝鸡地这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使用现代的手法再现周秦文化,如将青铜器经过抽象、变形、再造以后,作为景观雕塑、景观座椅、景观灯具,甚至是景观地面来使用。宝鸡市部分地段已经摆放了许多仿造的原始青铜器以体现周秦文化影子,但仅停留于简单的形式摆放,没有把这种器皿结合现代手法加以运用,进行二次创新。关中民俗风情园可以引入传统元素的再生设计手法,以更好地体现周秦文化与现代文明。

其次,结合农村集镇里面的生活场景,以原始又新颖的方式运用于民俗风情园。如扶风县开发打造出了“以扶风为轴线”,再现关中民事民情的旅游项目――关中风情园,它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也是关中民风民俗的缩影。其中把关中的民房建筑、特色小吃、手工艺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各种小吃加工坊、织布坊、民间工艺品展坊、各色花卉、农家蔬菜园、多种名优果园等云集,其真实地展示了关中地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劳动生活景象,当中收存和保护了大量的石器文物,如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拴马桩、石羊等,既保留了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气息,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能亲身感受体验到关中民风、民情的淳朴厚道。

3 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应用前景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是民族之根源、力量之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入与保护,表明了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文化艺术性与历史传承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民俗文化被吞噬并逐渐消失,民俗文化的传承甚是堪忧,必须采取措施使其健康发展并传承下去。关中西部地区作为蕴积历史文化聚集之地,有着优越的民俗文化,因此,造就了关中西部民俗旅游业的繁荣兴盛。这里民俗旅游业形式多样,其民俗内容多姿多彩、丰富多样,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关中民俗风情公园的主题定位,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展示和呈现关中民俗主题,紧跟主题形象,对景观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分区布局,积极挖掘多种关中民俗主题公园展现模式。通过不同的展现技法表现出民俗“活”的文化,使游客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深刻感受浓郁的风土人情,同时,完成再现民俗主题公园教育和传承的使命。因此,其具有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和教育后人的作用,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同时,民俗主题公园也可以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将整个乡村民居、乡村田园绿地、乡村果木基地等作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主题公园与周边乡村游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作用不容小觑,其景观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园独特性的展示和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继而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景观设计应立足当地、回归传统、回归自然,为人们营造一种生态、可持续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感召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工业园区景观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sign of the industrial park to systematic development, how to be a good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design, this is a worthy of discussion. The modern new industrial park is rigorous design of industrial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perfect union, is the unity of technology and ar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desig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industrial park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多学科的介入和协作,包括:景观生态防护体系的规划,视觉景观形象的塑造,景观游憩体系规划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的创建等。而在每一项的规划中又包含很多子项。一个成功的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需要统筹考虑这些因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达到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

1.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1自然生态原则

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尊重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尽量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群落,充分挖掘地区的种植潜力,适当增加并引进优良的植物新品种,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植物群落,保护园区生态系统和绿化景观的稳定性,实现工业园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2地域特色原则

植根于地域特色的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空间概念,实际上,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设计法则,因为设计项目从来都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不论在北京还是上海,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一定要与其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相联系,并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1.3动态景观原则

动态景观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园林植物的生长变化和景观生态恢复的动态过程。生态美学理论认为,植物元素是具有生命的,植物的季相变化,草木的四季枯荣同样是景观的一部分。而荒野保护和野生植物景观的创建也体现了景观生态恢复的变化过程。因此,一个好的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是短期建设就能完成的,设计师应该运用生态的技术,将景观的营造视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动态的过程。

1.4安全防护原则

安全防护原则是针对工业园区景观绿地的生态防护功能和防灾避险功能而提出的。随着工业园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过于集中,健全园区防灾系统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而绿地防灾就是一种既能为工业园区提供自然景观又有助于防灾救援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园区内大量的防护绿地也对工业园区内的工业污染起到了阻挡、净化的生态防护作用。

2.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

2.1生态防护体系的规划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多种环境污染问题,而规划合理的生态防护林带,不但可以增加工业园区的整体绿量,提高绿地率,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杀菌、除味并且阻隔和吸收工业噪音。此外,大片的防护林带也对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提高土壤的稳定性有很好的作用。

2.2视觉景观形象塑造

视觉景观形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不同的设计主题对景观形象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区的景观形象就是要符合人们的居住需要和户外活动的需求,增加居住区的吸引力;而工业园区的景观形象,一方面要反映园区鲜明的景观特色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为人们提供舒适、高效、方便、卫生、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区域环境,以求提高生产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投资者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工业园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2.3景观游憩系统规划

工业园区景观游憩系统规划是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塑造舒适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工业园区景观环境的有效途径,是为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游憩体验空间的重要手段。

工业园区的景观游憩系统规划涉及到园区游憩空间的各个层面,在具体的游憩空间结构建立中,我们不仅要依照各游憩空间的价值,划分成若干层次与等级,还要根据各种原则确立在整个景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游憩空间,对之进行组织完善,对园区各种游憩空间的分布进行调整,建立起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整体结构。

2.4还要注意地域文化特色的创建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传承、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城市只有沿着历史文化的轨迹发展才会有“根基”,才能反映区域文化特色的内涵。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也是如此。它应该成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展现时代风貌的载体。若干年后,当后人看待今日的设计作品时,能够认识到它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和发展。地域景观是一种文化的积淀,而乡土植物是一种生命力不断生存繁衍的象征,更是维持地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利用不同地域的乡土植物,结合不同的配置方式,营造植物景观的“地域之美”是工业园区地域文化创建的重要方面。工业园区的特色文化不等于或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也包括当代文化。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表达。注重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能使人们获得某种“方向感”和“认同感”。良好的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够强调“场地气质”,帮助空间转化为有意义的场所,缓和新与旧之间的冲突,融合现代与传统,建立起人与环境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3. 景观绿化建设

工业园区绿化除具有一般绿化所具有的作用与功能外,还应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各种有害气体和噪声的生产源,因此一个有着合理的绿化规划设计的工业企业园区,可以起到减轻有害气体的危害、阻隔和吸收噪声、杀菌等作用;同时,根系发达的植物对土壤的稳定和加固有良好作用。工业园区景观绿化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3.1满足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工厂绿化应根据工厂性质、规模、生产和使用特点、环境条件等对绿化的不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在绿化设计中,要分析矛盾的主次和绿地的主要作用(防尘、阻隔噪声或美化),既不能因为绿化而任意延长流程和交通运输线路,影响生产的合理性;也不能忽视绿化对衬托建筑艺术、美化环境的作用。工厂绿化不同于城市花园、公园的设计,它是以改善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防火、防爆、隔噪、通风、采光、减尘防尘、吸收有害气体、改善生态环境为首要目的而兼顾美观要求为设计依据。

3.2重视绿化树种的选择

绿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树种的选择是否适地适树。设计中应根据绿地的功能、栽植的目的、树木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3.3厂区应有适合的绿化面积

厂区绿化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绿化的功能。一般来说,一片设计合理的绿地,面积愈大,其减尘、降噪、吸收有害气体及二氧化碳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多一些的绿化面积,对防止污染、改善工厂的工作环境是必要的。由于工厂的性质、规模、所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对绿化的要求不同,绿化面积差异悬殊。为了保证工厂实现文明生产,改善厂区环境质量,必须要有一定的绿化面积。一般来说,重工业类企业绿化面积占厂区总面积的20%,化学工业类企业绿化面积应占20%~26%,轻工业、纺织工业类占40%~60%,精密仪器工业类占60%,其他大工业类占26%。

3.4注意工厂绿化结合生产

工厂绿化结合生产,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如果树、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等。在有污染的工厂,主要考虑结合用材和工业原料的生产,选择一些既有抗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进行绿化。

3.5布局合理使之成为有机的绿化系统

在工厂总图考虑绿地规划时,应做到点、线、面结合:点即为厂前区和小游园;线就是厂区道路、河渠两侧的带状绿地及防护林带;面就是工厂中生产车间、仓库、堆放场等生产性建筑、场地四周的绿化。点、线、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更好地发挥绿地的效益。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园区的建设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公众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工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手法也给设计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工业园区的整体背景下,通过生态防护体系规划,视觉景观形象塑造、景观游憩系统规划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的创建等方式必然能够实现工业园区内城市、产业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实现工业园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工业园区生态环境规划探索一以浏阳市工业园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0, 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