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0 14:49: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专业实习小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前都要面临毕业实习,这是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部分学生实习效果差,实习后不想做护士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做好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护理专业;临床实习;实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93-02护理专业是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须途径,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向专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1]。笔者在担任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班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过程中,对学生毕业实习现状及实习指导方法进行了初探。1.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现状及形成因素
1.1强烈的执业挫败感。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每天面对病人的痛苦、无助,面对重复、单调、又脏又累的护理工作,这些都会使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原有的美好憧憬及崇高感消失,再加上护理发展落后于医疗,社会对护士存在偏见,更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反感程度,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择业,同时,也使学生对护理事业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这些负面情绪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质量。
1.2对医院工作环境适应不良。进入临床实习后,护理专业学生又重新进入了另一个社会环境,在轮转的过程中,要接触众多陌生的医护人员、病人及陪护人员,大部分学生在交往中出现畏惧、退缩、逃避和缺乏信心,甚至不敢主动与老师、患者、家属交谈,进而不敢动手操作,不能正常发挥水平。这种状态可能会进入恶性循环,必然影响实习效果[2]。
1.3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规律,作息时间基本固定,一进入临床,开始倒班制,部分学生出现无所适从,工作期间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又因为畏惧所以影响到工作效率,表现出来的是工作不积极,缺乏主动性;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护理专业学生自身缺乏主动意识,没有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凡事都等带教老师分配,对常规工作也不能做到主动处理。
1.4学校所学知识技能与临床应用的差距大。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教师授课任务重,接触临床工作少,护理实用性的知识技能更新较慢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临床实习的适应,另外,护理专业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与临床实际工作脱节,有些技能操作还延续以往数十年前的方法,有的已经在临床被淘汰,有的已经进行了改进,这都导致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等,从而影响了实习效果。2.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指导的方法
2.1明确职责,做好沟通:
2.1.1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学生下临床实习前,应做好技能强化训练,做到每日一测,每项一测,测试不合格者加大训练力度,否则将不予安排实习;学生下到临床实习后,应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与各科室带教老师了解学生情况,与护理部带教老师沟通学生动态,对有问题的学生,应及时与本人沟通,及时纠正,并督促大组长进行监督,同时上报学校护理学科及招生就业办公室,必要时通知家长配合处理。
2.1.2实习指导教师应与学校就业办公室及护理学科保持联系,信息畅通,指导教师与护理学科及时沟通实习医院需求,以及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以便及时调整指导思想,改变实习指导方向,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医院制度,有效的完成各个科室的实习任务。
2.2做好学生实习初期的心理疏导:
2.2.1经过了学校三年的艰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现在要到医院去实习,到医院后,学习的方式、扮演的角色、社会的环境都与学校有很大的差别,不少同学想到这些就会紧张、害怕,情绪不稳定。所以,鼓励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对自己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学校的毕业生都能完成实习,自己也可以完成。要尽快地适应这个转变,以健康的体魄,轻松、愉快的心态去迎接实习。
2.2.2学生将参与医院的护理工作,而且很多东西还不懂,工作将会很忙、艰苦,要不怕艰苦,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要让学生清楚,到医院实习是求学,不是享受。护理工作分日、夜班,夜班有上夜班和下夜班,上夜班是:下午6∶00-晚上2∶00,下夜班是:晚上2∶00-第二天早上7∶30,学生上完班特别是值完夜班后会觉得很苦很累,有一个适应的阶段,要注意休息、要有充足的睡眠,要加强营养、多喝水,保证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做好工作,避免出现差错事故。适应后,那就要注意复习理论的知识和学会查阅各种资料(如医学杂志,报纸等)。
2.3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
2.3.1认真落实岗前实训及初期实习辅导。在学生下临床实习的前2周,配合护理学科进行岗前实训,督促学生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在实训护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学生给予特殊辅导,甚至暂缓下临床实习;召开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生将要面临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3.2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巡视及管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接触到临床全新的、相对复杂的环境,要面对形形的护理对象,难免会出现恐慌,无所适从等情况,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初期要加强巡视,尤其是与各医院实习小组组长加强沟通指导。
2.3.3重视与实习医院护理部的联系与沟通。学生初到临床,来到新的环境,身心都要有个适应过程,再加上临床实际工作与学校实训室内的模拟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适应,针对这一现象,实习指导教师应与护理部带教老师做好沟通,共同努力使学生尽快调整自己,尽快进入临床实习状态。其次,护理部带教老师对学生情况不太了解,实习指导教师要经常与护理部联系,做好沟通,交待学生基本情况,对个别学生要重点分析,使护理部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并与护理部一起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给予重视并做好处理。另外,针对个别科室带教老师不管不问的情况,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及时与护理部取得联系,加强带教老师队伍建设,使学生的临床实习顺利而高效的完成。
2.3.4重视实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渡过了艰难的适应阶段以后,接下来的实习目标是学习临床的工作方法与技能,在这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对照实习计划和手册,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避免实习单位把学生仅仅作为一个劳动力而忽视目标的达成。对目标达成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反馈给实习单位及学生家长,找到问题的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以免其他同学出现类似情况;在学生出科考核中出现的理论或技能问题,应该及时准确的反馈给相关任课教师,以改进教学。
2.3.5严格执行实习纪律及请假制度。学生在实习中后期,逐渐适应熟悉了临床的工作,会开始出现懈怠、溜号、请假等情况,实习指导教师应严格执行实习纪律管理制度及请假制度,严格考勤,考勤结果与毕业成绩挂钩,对于生病的同学,应在实习医院就诊,如有特殊情况,再行转院治疗。要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醒,加强巡视,杜绝违纪现象及差错事故的发生。3.小结
护理专业学生的毕业临床实习对其今后的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及认可度,所以,做好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管理是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作为班主任,应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细致管理,加强责任心,奉献出爱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实、小组长的作用,遇有问题及时汇报给实习指导教师,以保证做到层层把关;在学生实习之初,就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违背者应负何责任。当然,对于屡教不改或错误严重,影响大的学生,还应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实效性。参考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处于职业探索阶段的中医本科护理专业人员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本科生和三级甲等医院中医本科学历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职业价值观得分最高的为:信任,最低的为行动主义。2.不同性别、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目前状态、不同用工性质的职业探索阶段的中医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得分存在差异。目前状态、是否有离职想法、用工性质、参加工作时间是影响中医本科学历护理专业人员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结论:处于职业探索阶段的中医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其中目前状态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职业探索;中医本科护理;职业价值观
护理职业价值观是护理人员及所拥有的职业价值观,是护理实践的基础[1]。中医本科学历护理人员作为中医护理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肩负着“推进中医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要求”的使命,如何以客观的态度、分析个体的需要和动机,培养中医护理本科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值得护理教育与管理者探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针对处于职业探索阶段这一关键期的中医本科学历护理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工作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院合理培养使用中医本科学历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本科生的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护生和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我校中医护理本科护生(包括在校生和实习生);②中医本科毕业临床护士,参加工作时间≤2年。排除标准:①参加工作后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本科学历者;②临床护士参加工作时间>2年者。
2方法
2.1调查方法: 本研究根据Kendall M(1975)所倡导的标准[2]样本含量取变量数目的20倍,为400人,为保证样本量,增加10%样本含量,本研究发出问卷440份,收回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64份,有效回收率为91.0%。
2.2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问卷:此部分由调查者自行设计,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目前状态、实习时间、年龄、婚姻状况、选择护理专业原因、对目前工作是否满意、有无离职想法、工作时间、用工性质、所在科室、工作月收入等,共16项内容。②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修订表:采用陈天艳[3]翻译的NPVS-R(Nursing Professional Values Scale-R)中译本,量表共26个条目,四个维度,包括“照顾提供”、行动主义、责任、自由、安全、 “信任”。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均是正向计分,从“不重要、有点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最最重要”分别赋予“1、2、3、4、5”分,得分越高表明对该条目的职业价值观的认同越高。量表信度系数Cronbach’s α为 0.76,重测信度为0.64,并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是测量护生和护士职业价值观的有效工具。
2.3统计方法:调查所收集的全部数据经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频数分析、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及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结果
3.1一般资料:此次调查的364名处于职业探索阶段中医本科护理人员,年龄在18~34岁,女生321人,男生43人,其中160为在校未实习学生,106为临床护士,98为在校已实习学生。从高考报考第一志愿看,有240人第一志愿为护理专业。在已经参加工作护士中,有84人为聘用护士,其中12人有离职倾向。
3.1研究对象的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对象的职业价值观总分均值为(3.44±0.52)分,主要集中在80~100分。四个维度得分最高的为:信任(3.69±0.66)分;最低的为:行动主义(3.22±0.55)分。
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1一般资料与职业价值观的方差分析
表2患者一般资料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x±s)
3.3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与职业价值观的逐步回归分析
表3职业价值观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4讨论
4.1中医本科护理专业人员职业价值观现状: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是护士依据自身和服务对象以及国家社会的需要对待当前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的信念和态度,是护士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是护士对待护理工作的职业目标、职业手段的稳定而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信念系统。从表1结果显示,职业价值观四个维度得分最高的为信任,最低的为行动主义。保持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是护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重要的一个维度,为调查对象所认可。
4.2中医本科护理专业人员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由表1、2所示,不同性别、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目前状态、不同用工性质的职业探索阶段的中医本科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得分存在差异;从均分上看,男性低于女性,这可能由于社会对男生从事护理专业仍未有较高的认可,导致男性比女性承担更大的压力有关。护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增强男性的自信心,转变以往护理工作由女性承担的传统从业观念。聘用护士低于正式护士,可能与目前我国对聘用护士缺乏工作保障及经济报酬有关。这也提示护理管理者重视聘用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采用正面宣教与目标激励的方法,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给予相应的支持与保障,提高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处于不同状态的职业探索阶段的中医本科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未参加实习的在校生最高,参加实习的学生最低。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获得社会所期望的职业价值观和临床技能的重要时期,而临床护理的实际工作比较繁忙、琐碎、重复体力劳动多,创新性的施展范围小。加之目前社会对护理工作仍存有偏见,相对于医疗专业受重视程度低,他们会真切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而未参加实习的在校生思想比较单一,对护理专业和社会均为感性的认识,还未接触社会与医院环境等现实因素;临床护士经过1~2年的工作经历,认知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发展都日趋完善,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其职业价值观的认同也是较高的。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方面,可见个人专业兴趣可促进人的职业定向和专业选择,增强人的职业稳定性,这与于涌[4]的研究结果一致;没有离职倾向的高于有离职倾向的,这与国内学者路静波[36]研究相似,护士职业价值观影响工作稳定性,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职业探索阶段是一个自我考察、角色扮演、探索职业方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年力图更多地了解自我,并作出尝试性的职业决策。同时在尝试的过程中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职业期望。所以,护理教育者与管理者更应抓住这一关键阶段,做好职业价值观教育,以稳定其专业思想。表3表明目前状态、是否有离职想法、用工性质、参加工作时间这些因素是影响中医本科护理专业人员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其中目前状态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最大,进一步印证了职业探索阶段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5小结
中医院校在护理本科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真正的“因人施教”。中医院的护理管理者重视合同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同时更新管理理念,正确合理地培养、重用本科护理人才,充分发挥高学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中医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要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而影响护理专业人员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很多,本研究只涉及研究对象部分人口统计学资料,还尚不足以较全面的反映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从其他更多方面分析,做更广泛、深入的探讨,为稳定护理队伍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ursing.Essentials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M].Washington DC: AACN, 1998:45-46
[2]陈天艳.成都地区三甲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而护理实习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带教是实习学生在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活动。门诊口腔科的小手术及操作比较多,如何使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实践相结合,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只有在临床上加强护理带教工作。
2、从2005年我科有口腔专业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以来,结合本人自2008年带口腔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在临床带教中发现口腔护理学生在实习中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2.1对口腔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及重视程度不够
对口腔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将口腔护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消毒清洗器械,协助老师准备器械等,把护士工作简单定位为执行医嘱。
2.2无菌观念不强
口腔科门诊的手术及操作比较多,所以无菌观念很重要。但相当多的实习学生对无菌技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具体在临床操作上无菌观念不强[1]。如存在跨约和污染无菌区、洗手不规范等问题。因为口腔公用材料品种多,应用比较频繁,所以很容易被带菌的唾液、血液所污染,如果消毒灭菌不规范就很容易引起感染。
2.3物品的取放和医疗卫生防护不到位
带教中学生存在取拿物品不规范,用完之后不能放到指定的位置。同时医疗卫生防护不到位。如不带口罩、手套等。
2.4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不严格
口腔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上的操作都要在病人的口腔内完成,而口腔本身就存在很多病原微生物,同时在操作中产生的气雾、飞沫等被吸入后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但这些没有引起实习学生的重视。同时口腔科各种器械材料应用比较多,不能按照不同器械的要求严格消毒灭菌,对于一次性的不能严格管理,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不到位,导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2.5口腔材料、药物、器械使用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口腔科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口腔材料、药物、器械的了解不够。不能熟悉了解口腔材料的性能及用途;对专科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不了解;对口腔器械的性能及用途不了解。如对磷酸锌粘固粉性能没有掌握好,可能会影响到补牙的质量和脱落率。
3、实习学生在护理带教中现的问题,让我们感到重视及加强护理带教的重要性。具体在护理带教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护理带教工作中最重要的,应该把它摆在首要的位置。它是从事护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一个人不管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多么专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不合格的。所以带教教师在给实习学生传授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患者热情负责的品德,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精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2加强对口腔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口腔护理工作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消毒清洗器械,协助老师准备器械,执行医嘱等,口腔护理工作在口腔门诊医疗安全保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该让实习学生认识到口腔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3.3加强口腔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实习的学生,应加强口腔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无菌观念的灌输,完善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熟知口腔材料、药物、器械的用途与性能。要求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动口。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教学。在进行操作示范前,先让学生熟悉操作过程,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师在操作时边讲边做,并选择合适病患,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基础理论与工作实践充分结合。
3.4加强口腔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
在带教期间,要对实习学生进行护理基础知识、护理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考评考核。内容包括:(1)口试:护生汇报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2)技能:实施实际护理操作。(3)沟通与健康教育:设定一项健康教育内容,让护生对患者进行教育,同时观察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情况。(4)护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服务态度。(5)有关护理记录的书写。
3.5加强医疗法律法规学习,增强及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的学习,熟知《护理应急预案》,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在法律中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关键词: 护理专业 实用性 英语教学
一、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 应用为目的”为教学目标,体现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特点,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语言技能训练,突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根据这一教学目标,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应注重与护理专业知识的联系,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
二、国内外护理专业形势分析
1.在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国际护士紧缺,国外独资、合资医院逐渐进驻我国,进入我国旅游、工作、定居的外国人士逐渐增多,国内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外国病人。为了满足工作需要,护理专业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护理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目前国内一些比较好的医院招聘护士岗位时,要求英语必须过级或者有相关的英语证书。
2.国内同行学校的护理专业都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学好护理与英语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基本要求。我校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示范专业”和国家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基地,2007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护理专业开设了涉外英语护理专业,开拓了护理专业海外市场,鼓励学生走出国门,目前已成功选派部分优秀学生到海外实习、就业。
三、护理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学情分析
(1)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护理专业生源质量却逐年下降,入学门槛也在逐年降低,生源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有高考落榜生、高中辍学生,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逐渐丧失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兴趣不高。
(2)虽然各学校护理专业每学年都开设英语课,但是英语教学和护理专业知识、临床操作严重脱节,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英语不过是一门普通公共课而已,对英语课程不重视甚至厌倦,在课堂上不活跃、不积极,从不开口说英语,再加上学生认为学英语也没什么用,所以抱着学不学好无所谓的心态。
2.教材分析
目前高职护理沿用公共英语教材《高职国际英语》,高职所有专业英语课程都使用这本教材,教材内容与护理专业没有联系,学生不会将英语知识运用到护理学习中,只是单纯学英语、学语法,与专业知识脱节。学生未能掌握将来护理岗位需要的一般英语技能。
3.师情分析
目前护理专业英语教师一般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虽然有着丰富的英语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对护理岗位和护理专业知识了解少之又少,只满足于上好公共英语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单纯为了教英语而教英语,难以将英语教学与护理专业结合起来,没有体现教学的实用性。
四、开展实用性英语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教材使用与建设
《高职国际英语》图文并茂,教学内容包括对话、听力、语法和练习,对夯实学生英语基础有一定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护理英语实用性教学,需要开发出适用于护理专业的实用性英语教材,注重和同一学期开设的护理专业课程相联系,教材内容与护理临床工作如用英语询问病史、收集资料、记录病情、医患之间的交流等相关。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巩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其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就感。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开展护理专业实用性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不仅有专业的英语知识,同时对护理知识及护理岗位工作内容也有一定了解,因而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尤为重要,可通过加强英语教师护理知识培训或者在护理专业教师当中选派英语底子好的教师进行英语培训,加强英语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3. 实用性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1)实用性英语教学理念
实用性英语教学要和同一学期开设的护理专业课程相联系,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引入人体结构名称骨、血管、神经的英文单词;临床常见病如炎症、溃疡、结核、癌症等英文单词和护理常用操作如注射、穿刺、测血压、测体温等英语词汇,通过引入专业知识增强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开展情景教学,在模拟护理工作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2)实用性英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①医学词汇、术语构词教学
医学英语词汇、术语不像其他英语词汇一样简单易懂、好记,但是却有规律可循:例如,cardio 来源于希腊语 kadia, 意为 heart(心脏),cardioscope (心脏检查镜)、cardiology (心脏病学)等词由它派生而来;多数医学词汇由固定的字根、前缀、后缀构成。例如, “- itis”表示“炎症” ,“cholecys- ”意思是 “胆囊” ,“- ectomy” 意思是“切除术”,“chole-cysitis” 意思是“胆囊炎”,“cholecysectomy” 意思是“胆囊切除术”。 教师可以通过构词法向学生分析讲解专业医学术语,让学生灵活掌握,不觉得枯燥。
②图片展示和游戏教学
通过课件图片向学生展示相关医学词汇如骨骼(bone)、细胞(cell)、神经(nerve)、肺(lung)等,通过看图片说出单词的活动或者进行做动作猜单词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记忆。
③临床护理工作情景教学
通过在英语课堂上模拟病房,开展写病例、急救护理操作、康复治疗、护患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活动,实施临床护理英语情景教学,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以临床常见的操作――腰椎穿刺为例:首先播放腰椎穿刺操作小视频,视频结束后教师对视频里面出现的关键词加以讲解,如穿刺(puncture)、消毒(disinfection)、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等,随后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构思15分钟左右,然后各小组选派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将视频中的操作情景用英文表演出来,最后进行评比,教师加以总结。
五、小结
根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原则,开展护理英语实用性教学,让学生提前进入护士角色,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需要,能用英语进行专业护理工作,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余薇,陈文松.涉外护理(专科)国际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84.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践标准;护理程序;护理专业化;护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36—02
1 临床实践的概述
临床护士作为护理实践主体的,能够成为独立进行科学思维、决策和行动,进而可以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或满足其需要的专业人员,是世界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并且在部分先进国家已经达到。经过100多年的世界护理发展已经证明,将临床护士提高为专业角色的有效手段就是护理程序。因此,对护理程序的学习、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世界护理的发展方向。各国对护理接受、理解和实践护理程序的程度,决定了各个国家的护理发展水平。护理实践的基础是否为护理程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护理水平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重要标志。
2 临床护理实践标准的一般内容和意义
护理实践标准依使用的范畴分为一般护理实践标准和专科护理实践标准, 按照期望分类则分规范式和经验式两类。ANA的SCNP属于规范式的一般护理实践标准。而ANA 在1998年最新版的SCNP,则综述了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服务标准”和“专业表现标准”。前者是以护理程序和专注于病人结果为基础的护理服务标准。而最新的护理程序包括护理评估、诊断、确定预期结果、计划、实施和评价;SCNP的6项“服务标准”的名称和这6个步骤完全一致。后者则是以护理人员专业责任的、专注于护士行为为基础的专业表现标准。在每项标准(Standard)中,首先是对核心的陈述,然后在核心以下列出非常详细准确的准则(Criteria ),用来评价护士行为和临床护理服务品质是否符合这条标准的要求。ANA所采用的SCNP,是所有护理专业人员共有的描述护理水平或专业表现的权威性声明,它指出了护理专业人员应尽的责任,反映了护理专业的特有的实践和价值。它与护理的社会政策声明、护理实践范围和护士伦理守则紧密联系,不仅全面清晰的向社会展示了护理专业的全貌,而且增加了护理专业的自我系统管理的能力。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意义
SCNP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基本价值和作用,是确立护理程序作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贯彻护理程序不但可以为中国护理带来正确的现代护理科学知识技术,而且能使中国护理拥有一系列的专业特征。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SCNP的制订只是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的开始,这还需要我们通过护理改革来贯彻实施。下面通过借鉴来讨论SCNP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3.1 确立护理程序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和目标,从而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服务的系统方法,它把护理理论、经验、知识和技术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展现护理专业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护理程序中的科学逻辑和评判性思维,是护理实践中重要的智力因素,是护理专业化的重要目标。发展到现在实践护理程序是基础,其服务就是最基本的演进过程。这就表明了护理程序经受住了护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性考验,也证实了护理程序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护理实践的基础。
3.2 指导临床护理贯彻护理程序
护理实践标准为临床护理的指引目标。通过建立SCNP,确立护理程序成为我国护理临床服务的最基本框架,并制定可测量的护理服务行为准则。这不但能指导并且规范临床护士按照护理程序这样一种循环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和步骤服务,同时能促进护士科学方法、综合理念、专业知识技术,按照标准设计并可以记录护理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及效果。在以上的护理服务和功能制护理与“技术操作加辅简单劳动”的服务相比,是更加科学的,而且是后者质的飞跃。
3.3 提供临床护理管理与品质改良的框架和准则
护理管理是以保证和改良护理服务品质从而达到总目标的活动,一般包括评估、规划、人员管理、组织、控制、评价和决策等。要想实施这些活动,首先要有已制定好的目标及标准,然后根据标准来设计、收集和分析护理实务的资料, 并研究护理服务的改良策略和效果。而基于护理程序的SCNP,不但可以为临床护士提供准确的护理程序服务的指引与规范,而且能够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框架和衡量准则。
3.4 推动中国护理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护理的教育与研究都是以临床实践的结果为依据的。虽然SCNP仅仅是用于临床的实践标准,但是,由于护理教育、临床与研究之间原本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SCNP的建立势必对影响护理教育和研究而产生无可限量的引导作用。要想培养能够在临床上贯彻护理程序的护理人员,务必依据SCNP来设计护理教育的课程。护理程序不但直接体现在SCNP中,而且是护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因此,它更需要在护理课程中要有准确细致全面的综合设计,不但要在各科护理和临床实习课程中增护理程序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
4 小结
本文参照美国护士协会最新修订的“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并认为建立中国临床护理实践标准是目前中国护理改革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重点讨论了护理程序作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和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意义;并探讨了在中国护理改革中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美秀, 许淑莲. 现代护理实务全书( 第1卷) .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8. 901- 904.
关怀护理课程设置护理是一门与人文、艺术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如何合理的设置关怀课程,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和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已是护理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中提出了关怀及其相关的关怀价值观、关怀态度、关怀行为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
一、国外关怀课程设置
1.科罗拉多大学关怀课程
科罗拉多大学在20世纪80~90年代制订并实施早期的研究生关怀课程。课程的首选框架有以下几个部分:着重欣赏文化差异并内容广泛的文科课程;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评判性思维,还要有创造性思维;以生物科学、社会行为和组织系统理论等为核心知识基础,在关怀理论和关怀伦理理论的基础上,超越传统生物医学技术的道德理论的哲学和伦理决策能力;探索与人类关怀、自我照护、康复和整体性有关的内容价值关系。
2.韦伯州立大学关怀课程
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的大学本科关怀课程是由Kathleen Sitzman博士设置并实施。她于2007年在其著作中对Watson人类关怀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进行了介绍。该课程要包括以下10个关怀过程:在有意识关怀时表现爱和友好;充分体验与了解深层信仰体系和我们生活的主观世界;在理解超越自我或个人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培养个人的精神修养;发展并维持建立真正的关怀关系;参与并支持表达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创造性地运用一切知道和现正在用的方法。把关怀作为护理计划的一部分:能从患者和家庭的内在意义中理解工作的真正意义;创造并维持一个完整、舒适、和睦的康复环境,用有意的关怀意识管理人类关怀的重要内容;在关怀的各个方面将心理、身体、精神结合起来;以开放的态度参与有关人类康复的活动。
二、国内关怀课程设置
1.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系关怀课程
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系本科关怀课程的理论框架以Jean Watson教授的人文关怀理论为概念框架,以关怀理论的10个关怀因素为理论框架。关怀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如关怀概念、含义和实践活动,提供学生专业关怀护理机会。课程安排第1年开设关怀课程理论学习,并将关怀课程纳入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第2年安排学生关怀实践活动;第3年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学会运用关怀护理行为;第4年进一步学习专业关怀课程。理解和运用关怀理念;第5年要求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讨论和书写关怀护理行为个案。教学方法包括角色示范、师生互动、教学反馈信息、关怀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等。最后,采用关怀护理行为质量评价表和学生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对关怀课程进行评价。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关怀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护理专业研究生中开展关怀课程的教学。该课程以Jean Watson教授的人文关怀理论为核心,主要介绍人文关怀理论的主要概念与定义,人文关怀理论发展过程、人性关怀护理假设,watson的10个关怀要素及人文关怀理论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在完成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后,指导研究生从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科研的角度,开展关怀课题研究,分析不同文化背景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情况,并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提出个性化关怀能力培养策略。
3.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关怀课程
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开设课程名称《关怀理念》,护理本科必选课,16学时,1学分,二年级开设。由于《关怀理念》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目前国内外还有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主要参考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关怀理念”课程时的教学参考书及国内外“护理关怀”教育的相关文献,自编讲义。讲义主要介绍华生(Watson)的“人类科学与人类照护理论”和诺丁斯(Noddings)“关怀教育理论”,回顾国内外有关“关怀”护理研究的文献,介绍体现关怀的影片和故事展示关怀技巧,启发学生形成关怀理念并应用到护理工作和生活中。最后,采用关怀能力量表和学生对于课程及教学方法评价及建议对关怀课程进行评价。
三、小结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开设人文关怀课程教育对护生整体素质提高有明显的质量效应”。因此,将关怀课程纳入护理专业必修课,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也是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The Essentials of Baccalaureate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 Waschington,DC,1998.
[2]Watson J. Theory of Human Caring: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J].Nurs Sciquart,1997,10(1): 49-52.
[3]Watson J. Nursing: human science and human care[M].New York: 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1985.1-3.
[4]Jane Lee-hsieh.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ssure caring behaciors in nursing students in Taiwan [J].Int J Nurs Stud,2005,42(5):579-588.
[5]王庆华,冯红卫,方秀新等.护理本科教育中开设照护课程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28—30.
[6]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247.
[7] Watson J. Nursing: Human Science and Human care [M].New York: 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1985.1-3
[8] 王菊吾,严林娟,钱君等.护士对病人实施关怀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561-563.
关键词:高护;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18-03
《医用化学基础》在高护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为后期医学课程奠定“够用”的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用”的化学实践技能和技术,并在实验中逐步培养和形成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和态度,为尔后的护理实训课奠定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基础。《医用化学基础》课怎样才能做好此项工作呢?首先,要改变以化学专业标准来要求护理专业学生的旧教学观念和方法,明确树立按护理专业知识所需求和护理工作所需求来改革《医用化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来设计符合护理专业的教改活动和各项措施。其次,化学教师不懂医,要去问、学、改,并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验证,再经过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形成一套符合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方案,来达到高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在高护化学实验教学中做如下的尝试。
一、改革实验要求单一性,注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并重,全面培训学生
(一)首先要改变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和学生实验观
为适应高职“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观,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和实验学时较多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紧紧抓住和围绕为护理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打基础这条主线索,改变为学化学而教化学旧观念,建立为学医学而教化学的新观念,并用来指导化学教学改革,特别在实验教学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实验要求单一,只注重验证理论知识,这种不适应现代高职培养人才的旧方法,要将实验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与验证理论知识并重的地位,认真规划设计,细化改革项目,并在实验严格执行,才能取得教改的成效。同时,新生的实验观念是注重实验结果,对专业要求一无所知,而职业学校的学习任务是为今后的工作而学习,则实验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更注重通过实训,学会规范化的操作,达到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服务。有了教师的观念转变,设计出符合为医学服务的教改措施,才能去影响和改变学生,学生的实验认识提高了,教改才能有效执行,学生最终才能转化为自觉实验行为,才能起到为后期课程奠定良好实验基础的显著效果。否则,学生就不明白教师对实验操作规范、作风和态度等方面的严格要求,而打击了实验兴趣,甚至反感和消极,影响教改的效果。所以,教师不仅自己要建立为医学服务的实验教学观,更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这种实验观。改革需要制度作保证,与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奖励工资挂钩,来确保教改的进行和取得成效。学生也如此,将实验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至35%,促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对待并严格要求自己。
实验证明,制度是保障,奖罚是动力,这几年较好地起到了促进教改的作用。
(二)改实验单一要求为多样要求并重
以前实验要求单一,学生按教材实验要求,做好验证操作即可,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不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完事,没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为后期的医学护理课程和护理实训奠定良好的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专业所要求的职业素质。现做了如下改进:
1.改变实验前的预习要求。除了保持以往实验前的预习(内容、步骤、操作要点和安全)要求以外,现在更注重要求学生预习本次实验操作中与护理工作有那些关联性,利用多媒体放一段护理工作视频,要求学生观看分析比较,带着实际问题来预习和准备明天的实验,并做好实验预习方案。
2.更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1]例如:在如何配制9g/L的NaCl溶液100ml?的实验操作中。以往实验教师按实验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和仪器,学生不需要动脑筋进实验室按要求做就可以了。现将实验教师准备的实验仪器做了变化,烧杯有1000ml、500ml、200ml、100ml和50ml五种规格;定容的仪器有量筒和容量瓶;量取液体体积的吸量管准备三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等,考查学生如何正确选择仪器来完成实验操作,同时检验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更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形成。[2]
(1)着装要求。教师和实验教师严格要求和监督,对不穿工作服的学生批评教育,坚决清除实验室,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职业着装要求。
(2)责任心要求。教师和实验教师协同并仔细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对末完成和敷衍者,监督完成合格后,才能做实验。因医务工作是一个责任心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如:病人手术前,护士与相关医务人员要做好各自的工作预案,手术时才能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才能较好地处理手术中的突发事件,顺利完成医疗工作。逐步培养职业要具备的责任心。
(3)实验态度和作风要求。实验完毕后,实验台、仪器末清洗干净,仪器和药品未按要求摆放整齐、有序离开者,责令其返回,按要求做好并在实验日志上签名,作为实验考核减分依据。严格要求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职业要具备的态度。
(4)加强问题教育,强化职业特性。利用多媒体将近几年来医院发生的恶性医患纠纷从网络上截取下来,做成多媒体,与学生共观看、共分析,大多不是医疗技术事故,而是医疗责任引起事故,通过间接体验,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医生的职业特性,并明了责任重于泰山的职业意义。
(三)改革实验作业的要求
由单一的化学要求向化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要求转移。如:在电解质性质实验中,除按规范完成实验报告外,并根据往届学生出现的问题,来布置实验作业。根据所做实验,来分析判断下面实验记录和解释的正确性;同时了解形成这种不细致习惯对实际护理工作有何影响。
实验项目一:盐酸性质 实验现象:PH试纸变红PH≈1实验结果解释:酸性
实验项目二:醋酸性质 实验现象:PH试纸变红PH≈4实验结果解释:酸性
不仅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训练学生严谨细致的作风,增加与医学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去问(师姐),去查(图书馆、网络),去交流验证(临床教师、医院护士),培养高职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专业思想。
(四)改革实验小结的要求和方式
1.以往实验小结方式和缺点。以往实验小结的方式多为利用下课前的5~10分钟时间,无论学生是否完成实验,都要停止实验听教师的小结,时间仓促,实验秩序较混乱,效果极其不佳。
2.改革后的实验小结方式和优点。充分利用多功能一体化实验室的监控设备,将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截录下来,再利用晚自习充裕的时间,召开实验小结分析讨论会。如:在溶液配制的操作实验中,先看自己和同学的操作(旁观者清),再观看一段护士给病人输青霉素的操作过程。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其一,当溶质为固体时,溶解演质的烧杯是选择100ml、200ml还是50ml好?如果溶解溶质的烧杯和玻棒不用蒸馏水洗涤2~3次,洗液不转移到量筒中,那配制的溶液浓度有何改变?与护士操作视频比较,为什么护士要用注射器在安培瓶中反复抽吸几次,一次不行吗?有何影响?其二,在配制消毒酒精的实验操作中,同学们嗅到了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有什么性质?与护士操作视频比较,并仔细观察盛消毒酒精的器皿,你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妥?采用学生操作视频与护理工作视频对比的小结方式,其优点是通过“看”、“比”、“议”和“评”这种实验后的教学活动过程,可大大提高学生认识,体会尤为深刻,起到巩固和提升实验操作训练的效果。并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做得好,无认识体会,最后效果还是不好的尴尬状况。将以往教师一人作小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实验教学小结活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这几年的改革和完善,学生不仅建立了新实验观,更重要的是实验观的转变,带来了实验态度和作风明显的改观和提升,得到了后期相关课程教师的充分肯定。
二、以护理工作过程为方向,指导化学实验改革
(一)选定相关性较强的护理工作过程作为化学实验改革的依据,进行整体性训练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交接班完毕后,先按医嘱去领取药品,再给病人进行配药,最后执行医护操作,在操作中不细致、不规范和责任心不强,就会出现交叉配错药的现象,从而导致医疗事故。以常规的护理工作为依据,一改以往学生不参与实验前准备实验的习惯,现改为每次实验时,每班依次派一组学生来实验室,配合实验老师准备实验的仪器和试剂(包括领取实验用品、规范地摆放和药品的配制)等。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实验的训练由“知识点”变成“知识面”,收获增大,效果更佳。
(二)以医学工作过程为依据明确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使学生明白化学实验操作与今后工作的关联性,通过实验过程体验到仪器的漏拿、型号配置不对、试剂的配制不对甚至错误,就可导致全班学生的实验不成功甚至失败的严重后果。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精神,达到学习更全面,训练更符合护理工作要求。
三、改革实验教师的指导模式
(一)以往实验教师的指导模式和缺点
以往实验目的单一,主要以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实验为主,实验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实验教师角色发生换位,不是指导学生实验为主,变成实验中以添加药品、更换损坏仪器和监督卫生为主,缺点是不能协助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的指导,学生实验中的疑问不能得到及时全面有效的解决。实验的整体效果不佳。
(二)现在实验室的指导模式
化学实验的改革,相应培训的要求增多,教师一人是无法完成的,实验指导教师回归指导教师的角色,而不是实验保管员的角色,与教师协同来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共同管理学生并严格要求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实验室中担负与任课教师一样的教学职责。
(三)协同教师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3]
除严格要求、指导、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规范操作外,更重要的一项实验室工作,就是配合教师分批抽查考核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记录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作为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护理专业学生此项训练的重要意义,是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在记录病人病情时,如果记录描述不准确、模糊不清,会影响医生对病情判断甚至误导医生,产生医护矛盾。另记录不规范、不明确,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作为司法凭证,造成医务工作中的麻烦。作用是将实验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与护理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训,整体效果更佳。
四、改变教师主导实验的模式,鼓励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协同实验的方式
(一)以往学生实验模式
学生先是观看教师的实验操作演示,同时边看边听教师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再进行实验操作练习,缺点是学生好像就是按程序设计的被动操作者,无法提高实验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现尝试改为学生为实验前的示范者,教师作为参与者的实验模式
1.方法:(1)鼓励学生上台说出本次实验的操作要点和安全要求。(2)给大家做本次实验的示范性操作演示。(3)其他学生可提出疑异,并可上台纠正。(4)教师做简要的讲评评和补充。(5)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6)教师巡视、指导、纠错、解疑。
2.措施:(1)自愿上台者,实验考核加分,强制上台者考核酌情加分。(2)鼓励和强制并用,最后要逐步形成自觉行为。(3)以奖励为主罚为辅的原则(即自愿上台者,即使错误也要酌情奖励实验考核加分)。
3.优点:(1)可检查学生预习的真实状况,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和实验操作能力。(2)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3)可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明确实验中的指导方向和侧重点。(4)能有效起到学生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向是要为护生的学习、实习和工作服务,虽然《医用化学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在按护理专业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做了一点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毕竟不是医学教师,所以,还要再学习,再提高,并要勇于创新,努力探索能将化学专业和医学专业联系更紧密、更贴切医学实际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为教改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秀芳,贺文英,敖特根.普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S2):195-197
[关键词] 外科手术;护理教学;心理护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51-02
通过分析现今我国医护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了解护士培养现状。通过将心理教学的多种方法融入到护理教学中,发挥双方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心理教学的相应办法应用到护理教学的效果,开展了此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我国外科术后教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外科手术中,可将手术护理专业的教学分为两个方向,即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针对不同的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术后护理的教学中,可将相关知识和相关器材的规范使用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同时纳入术后护理中基础伤口的护理技巧和护理禁忌。例如在外科手术中,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外科手术的,实施正确的护理办法,使其更好地配合外科手术护理的顺利完成,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在手术前后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达到良好的状态。
我国很多医学专科院校都已开设了医护专业,并将外科手术的护理教学作为学科发展的中心和重点,针对医学专业的课程进行了优化,对护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设立了严格的要求和标准[1-2]。随着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护理专业教学中心理护理教学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和应用。
2 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
2.1 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2.1.1 学术作用 心理教学是借助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的特点,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作用。心理教学融合进护理教学是目前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心理学理论的积极引导和有效干预,可以将护理教学实施的更加专业化和综合化。在护理教学中,针对医患的提示和服务因素,开展医学专业的护理和帮助,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后加速身体的恢复,同时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3-4]。
在护理教学中融入心理学教学,可以将医学护理、心理治疗、心理暗示有效结合起来,这也是目前心理学和医学相互交织的学术焦点。可以认为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其中重要的学术作用。
2.1.2 现实作用 心理学对于护理教学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心理学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患者的术后心理特征和术后群体的心理变化过程,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引导,尤其是术后意志消沉的患者,心理辅助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后重新树立信心和决心。对于外科手术部位较为特殊的患者,术后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害羞和逃避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患者极易出现情绪低落,不能有效配合术后护理和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在术后护理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因素的变化,对于患者术后更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5-6]。
2.2 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方法
2.2.1 舆情教学法(处理患者和家人关系) 舆情教学法是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借助心理学中关系认识和关系处理的方法,对不同的心理群体开展护理工作,可以良好处理护士、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
舆情教学法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护士,因为护士在术后护理中占据着主导和支配地位,同时也是患者和家属的中心纽带。运用舆情教学法后,护士可以明确察觉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可以良好改善患者、家属、护士之家的关系,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在外科手术后,针对疾病与治疗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心理障碍,可以采用舆情教学理论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例如在大肠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患者需要特殊的医学护理,且医学护理的效果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使得个别内向的患者发生性格突变,出现暴躁和自卑病症,此时需要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和有效护理,帮助其正确认识术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2.2.2 心理暗示教学法 心理暗示教学法也是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有效帮助护理实践中的患者,使其正确认识和接受术后护理。在外科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很多患者是烦躁的,原因在于术后的伤口和刀口的疼痛,造成了患者的心理脆弱,容易使得患者发生情绪化因素转移,使得自身不能有效配合治疗且易出现愤怒情绪,需要有护士进行陪同和指导。在护理教学中融入心理暗示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护理人员站在专业护理的角度上,还能在医学专业的角度上,正确认识患者情绪失控的本质,进而使其可以正确处理和患者之间关系。
心里暗示教学法主要是借助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言语甚至是感情上的变化,来对术后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劝导和暗示。暗示患者的术后疼痛是十分正常和普遍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改善,带给患者十足的信心。并且在心理暗示的教学中,要十分关注和鼓励这一心理行为的作用和意义[7]。
3 加强心理护理教学在外科术后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护理实际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医学院校的建设中,也要从很大程度上对护理教学中的心理教学开展重大变革。传统的护理教学只是最大限度地让医护人员具备最基础最全面的护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教学这一部分。因此在未来的护理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加强对护理教学人员的培养。护理教学人员对于护理知识的传授是十分专业的,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上毕竟还是有一定的不足,那么我们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策略,来对护理专业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其次,鼓励医护教学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心理学在护理专业中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医护人员综合素养的体现。无论是心理学知识的融入,还是自身素养的深造,都是需要护理教学人员自身积极主动的来进行完善。也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够产生很好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学习的前提,是要求护理教学人员能够正确地认识心理学教学在护理教学和实际运用中的作用,并且相信心理学能够使得护理教学变得更加完善。只有建立在这一点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护理专业教学的发展。因为作为教育者,只有自己相信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正确地、积极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被教育者[8]。
最后,定期心理学讲座的举办。对于在职的护理教学人员来讲,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来完成专业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就要求院校可以以组织的形式,邀请一些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定期地为护理教学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学习平台,让护理教学人员的心理学知识更加的丰富。此外,院方还可以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对于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也是加强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的积极办法和措施。
4 小结
以上便是本文对于外科教学中心理教学的相应办法和一些加强措施。相信这些措施和办法,可以使得更多的护理教学人员更加关注心理学在护理专业中的作用,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护理专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牛桂芳,孙建萍,武晓红,等. 综合模拟训练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3):115-116.
[2] 郑连雪,陈秀敏,丁红云,等. 护理实习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生活行为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3):129-131.
[3] 田京京,张立力. 护理网络教学与教学模式的现状[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3):134-136.
[4] 卢玉彬,达朝锦,马佩芬,等. 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探讨[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4):168-170.
[5] 阎玲,王燕. 在临床教学护士中实施柔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4):176-177.
[6] 吕一婷,姚跃英,林梅,等. 综合护理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1-12.
[7] 夏慧玲,江月英,赵学荣. 案例式考核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