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阅读训练方法

阅读训练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0 14:49: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阅读训练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阅读训练方法

第1篇

一、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

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二、系统总结知识网络,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础,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学生都知道有两种,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还是个问题。

三、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在阅读中注重提高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思维虽然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有它的表现形式--借助于语言。

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要进行好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认识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调整组合能力;比同较异能力;评价鉴赏能力。

第2篇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语文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矗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矗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学生都知道有两种,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还是个问题。

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议论性文章及事证明说明文中常常使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总的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明白了这些,我们在阅读时就会迁移过来,变成我们的一种运用能力。

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要求概括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寻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对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在具体的基础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难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准确性,经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纸币出现的两个条件。纸币首先出现在北宋,当时称为“交子”。这决非偶然。要发行纸币,就必须具备造纸术和印刷术。然而在当时的地球上,掌握印刷术的国家寥寥无几,其中以北宋帝国的条件最为成熟,最为优越。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初唐是钱帛兼行。贞观治世,“匹绢得粟十余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唐中叶后,铜钱日益排挤绢帛,到北宋时帛制大体上已经终止货币的职能。北宋统一中原后,却没有统一的币制,而是铜钱和铁钱兼行。如在四川行用铁钱,陕西与河东地区兼用铜铁钱。铁钱是一种价贱而笨重的铸币,铁钱一贯,即1000文,约重39千克。而社会钱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于是纸币应运而生。

第3篇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眼识别多个字的能力,没有练习前,我们能看清并看懂两三个字和词组,经过练习一眼看清五个、十个字也不是什么难事。这需要有意识地锻炼,尝试着增加每次阅读的字词的数量,从少到多,通过练习,你会看的更多,读得更快。

2、减少每一次眼睛感知字词所消耗的时间

阅读的时候,如果你在每个单个视觉区域注视停留的时间过长,你的阅读速度肯定就成倍的较低。在练习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让视点迅速准确地移动到第二眼的位置,更快更好地吸收到信息。

3、减少你的目光移回到前一个句子的次数

第4篇

第一步,热身造势

阅读前,怎样对所学语篇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预热”交流呢?笔者尝试开展多种活动的方法,将学生引入该篇课文的话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自然的引出话题间接地导入到语篇教学中。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同时表达的欲望得以激发。营造了“势”,课堂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就有了充分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6A Unit 2 时,“过生日”一直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本单元是围绕“Ben的生日”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要谈论“生日”,就要牵涉到日期的英文表达法,学生除了要会说月份,还得学会用于表达日期的序数词。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熟悉日期的英文表达法,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英文中有关日期的表达;要求学生在每天进行询问日期的对话;还安排值日生每天在黑板上用英语写日期,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主要采用了三个过程完成阅读前的活动,通过平时的课堂渗透、每天对话、值日生在黑板上用英语写日期,这些环节的设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步,实战演练

这一步是语篇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环。阅读中,教师应以语篇为载体,创设真实、自然的情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地感知。在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既把握了文本的主体,又锻炼了阅读技能,可谓一举多得。以教学6A Unit 2为例。

1.初读课文,领会含义

对话内容为Jim和 Ben在谈论各自的生日,谈话的重点是双方生日和Ben想要的生日礼物。这样的对话场景和对话内容是学生们所熟悉的,所以笔者在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想象本课的情景,领会对话的含义。

2.听力训练,加深理解

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听课文对话部分,感知所听到的内容,有效地培养他们把握关键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以下表格,引导学生听录音,分组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让学生在听对话,分组讨论,填表,反馈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这样,学生通过视听课文对话部分,在感知语篇内容的同时,对课文情境又有所了解,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听力,又能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其抓住阅读材料大意和主要信息的能力。

3.跟读课文,培养语感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听录音——模仿朗读——跟读”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必须的。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养成“三到”的习惯,即口到、眼到、脑到,而通过跟读,教师可以纠正学生的读音,培养他们的语感。

第三步,巩固提升

阅读后,教学的重点应该转向以练习促巩固和借拓展来提升上。教师精心设计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改编课本剧、人物采访、分角色扮演、情景短剧等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将吸收到的“养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当然,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本活动亦不例外。

仍以6A Unit 2为课例,谈谈这一步的教学设计。

笔者在安排本课巩固训练活动时,将本课重点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以下活动。

1.“小记者采访活动” ——安排学生运用“ When’s your birthday ?”进行采访,在班级上制作全班同学生日表。要求学生记住彼此的生日,每逢某个学生过生日的那一天,全班学生向该学生祝贺,并唱“Happy Birthday”这首歌。这样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又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2.“市场调查”——要求学生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为某个礼品做市场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日礼品的需求。

3.为某同学设计一个“Birthday party ”——首先用英语了解该同学的生日(When’s your birthday?)、喜好(What do you like?)等,再进行设计。个人的设计方案需用英语向全班说明,通过评比,选出最佳方案。

在进行“三步走”的问题时,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层次分明地设计问题,只有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层次性,才能够达到每一步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为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设计的问题也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随机应变,删增取舍,有效调整。

第5篇

关键词:以读为本;阅读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55-01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语文论文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自主感悟到的一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能力,拓宽了思维能力。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语文论文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第6篇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语文(语文S版)下册《詹天佑》一课时,由于课文内容距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再加上孩子们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知之甚少,为了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我首先布置孩子们在网上查找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及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败和国家的落后,反复读之。之后,我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回答“清政府要在自己的国土上修筑铁路,帝国主义为什么出来阻挠、要挟、嘲笑时?”孩子们的回答非常到位。这种自找自读的学习方法,既节省了授课时间,也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思考、发挥的空间,确实是事半功倍。讲到“开凿隧道”这部分内容时,我彻底放手了:让孩子们自读、自画、小组互议、看动漫等,他们的学习兴致异常高涨。约莫六分钟后,我让他们谈谈对詹天佑的再认识,“卓越”“超群”“杰出”等回答鱼贯而出,令我欣喜不已。

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学生自主感悟到的一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子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了思维空间。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使教师从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教学观念,能创造性地组织、策划教学,有了更多发挥能力的机会,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第7篇

关键词:小学开放性阅读 基本原理 实施 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语文论文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开放性教学的核心是开放性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一、开放性阅读的基本原理

首先,“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其次,“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再次,“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最后,“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使教师从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教学观念,能创造性地组织、策划教学,有了更多发挥能力的机会,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因此,“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发挥他们的个性,形成开放性思维、积累语言知识等都有很大作用;对饱受讲读式教学之“苦”的教师,也是一个值得推广和探讨的好教法。它使教变得宽松,使学变得愉快,是一种快乐教学法。

二、开放性阅读的实施方法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开放教学目标,突出个性。发展要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其次,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使用新教材教学,必须开放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再次,开放教学内容,扩展创新空间。新教材内容的选用上,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余地,教师可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欲。实践证明,如果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是可以实现快乐教学的。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有趣性;课外阅读;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2-0032-01

随笔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式之一,普遍在学生写作前期进行。因为该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自由性,学生能够开阔思维组织语言,但在写作过程中需掌握一定的技巧,对所表达的内容做好前后排序,对故事大纲有着明确思路。教师在教学时也需着重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来采取合理的训练方式,使学生能够尽早掌握写作技巧。

一、随笔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随笔训练,顾名思义,它是一个自由的训练过程,主要以有感而发为主,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逐步训练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作文是一个具有命题的写作过程,写作范围被命题圈在了一定的范围中,学生在写作中过于纠结命题,缺乏自身情感的表达,空话较多,形式也变成了一个固有的模板,学生失去了自由。随笔训练则与此恰恰相反,学生写作过程自由,不受束缚,能够自由表达个人情感,使写作过程充满了趣味,其创造力也随之出现。随笔训练不受题材与字数的限制,考验学生日常对文字词汇的积累、对语句段落的安排,因此在写作时,学生需掌握一定的技巧,并能够自主思考。这一过程避免了学生以往盲目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此训练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与改正问题,这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良好的提升作用。

二、开展随笔训练的有效措施

1.突出训练题材的有趣性

相较于严肃的教学氛围,初中生更倾向于活跃、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会比以往增强许多,也更热衷于接受新知识。对此,教师在开展随笔训练时,需增强训练内容的趣味性,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训练内容。在训练方式上,教师可在每堂课教学后安排学生进行随笔训练,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如在教学完冰心的《荷叶 母亲》这篇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描写,讲解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落,该段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等。该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注重趣味性教学时,还可将教学方向延伸至生活领域,让学生根据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及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话题创作,如电视剧、吃饭、看书、娱乐等均可作为写作内容,学生可自由发挥完成写作,进一步增强对事物的想象力,增加写作的乐趣。

2.定期开展课外阅读

写作是基于一定的阅读基础的,随笔训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并能够从中累积词汇,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初中随笔训练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来自语文课本,这对学生的随笔训练造成了阻碍。对此,教师在教学时,需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阅读范围,从阅读中累积新的词汇与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并⑺学知识内化。另外,阅读课外书籍还能调动学生对随笔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写作缺陷推荐课外小说,引导学生如何写好一个故事,在写作过程中需注意哪些事项,在写作不同事物如生活事物、自然风景、友情、战争类故事等时需注意哪些情感的渲染,这些均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随笔能力,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3.融入多样化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