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0 14:49: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以锡伯族文化为典型研究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锡伯”是本民族自称。汉文对这一民族则有犀毗;师比、鲜卑、矢比、席百、席比、锡伯等不同译音和写法的称谓。关于锡伯一词的含义,有很多中说法,其中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为瑞兽或带钩,如《汉书・匈奴传》中所称的“犀毗”;另外一种被很多人接受的说法为地名。即大约在海拉尔迤南室韦山一带,被称为锡伯,而居住在这一带的人也因地名而得名;锡伯民族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鲜卑的后代,在民间对这种传承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目前,锡伯族人大多集中分布于辽宁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等地,此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以及伊犁河流域的霍城、巩留两县,基余的锡伯族人大多散居于吉林省的扶余、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及北京地区等区域。根据我国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现实,锡伯族人口数大约为188824。在语言方面,居住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主要通用汉文和蒙古文;而居住在新疆的锡伯族主要使用锡伯语,一种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满语文。在文字方面则有锡伯文。锡伯族是我国文化接受性较强的民族之一。它从氏族―部落-部族-民族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与不同的部族或民族之间有着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因而,锡伯族文化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在该文化中诸如原始信仰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藏传佛教)以及儒家文化等文化痕迹都有所存在。在现代多元文化的格局下,锡伯族传统文化要起到保持其民族性和稳定的,同时还要具有时代的更新性,在不失连续性和生命力的同时,还要以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的内聚力,因此,锡伯族的文化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人文课题。
民族民间文化是指由某一特定民族或者一特定区域的人类群群通过世代相传的,留存于民间的,可以较好地反映该民族或该区域人群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心理特征以及其长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群体特征以及等诸多内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一个总和。因此,民间文化属于一种下层文化,在大众或者老百姓中流传。一般来说,这种文化有着极为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大多融合在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或手工艺等方面的独特性里。有着突出的历史价值,很多民族的民间文化一般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之一。因此,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成为人类保持自身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二、以锡伯族为例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分析
1、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来说,语言的这种作用尤其突出。在我国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中,除俄罗斯族以外,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这些民族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只有依靠语言。但目前,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正在流失,已经陆续出现了诸如借用其他民族语言或是本民族语言语法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趋势。
在锡伯族的语言的现展中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锡伯族语言文字是作为满语满文的一支来传承和发展的,这种语言因为社会的变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发生过转用的现象。世居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的先民们,大约到金朝时,在语言方面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当时的女真语和女真文。而在从元朝到明末清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由于锡伯族又一直生活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因此,锡伯族又普遍使用了蒙语文,但仍保留了母语的传承,这就是在历史所记载的那种“非清非蒙”的语言,即鲜卑语和女真语结合以后产生的语言。而到了清朝,锡伯族在接受了满语的基础上,又完全接受了满文。此后,东北的锡伯族和满族一样,在清后期,又逐步习用了汉语汉文。而迁居到新疆戍边的锡伯族,由于长期居住相对集中和封闭,则一直保留了满语满文的使用。直到1947年,在新疆的一些锡伯族人士组成“文字改革委员会”,将满文原有的131个音节中的13个音节废除,并新制了3个音节符号,改革为新的锡伯文,并加以推广。自此,锡伯文的地位得以确立。但此后在汉语言为主流语言的社会环境中,锡伯族语言处于弱势地位,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只有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后代仍然坚持在使用锡伯语,而留在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锡伯族已经全部使用汉语。当我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又使锡伯族语言再一次受到历史的冲击。
2、 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对于锡伯族来说,早期居住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锡伯族主要继承了鲜卑族的服饰文化。这种服饰既融合了原始氏族时代的精神和狩猎、游牧的独特生活气息,又结合了浓郁的东北地区山林文化和草原文化。而从近代至今,锡伯族的服饰先后分别受到蒙古族、满族以及汉族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
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锡伯族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不穿或很少穿戴自己的民族传统服饰了,一般只有在传统民族节日到来时或开展民族传统活动时,锡伯族人才会重新穿上民族传统服饰,与民族文化活动的氛围相吻合,这就使得锡伯族的民族传统服饰逐渐成为锡伯族参加节日活动的一种礼服。
锡伯族传统服饰的礼服化现象是人类文化变迁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锡伯族的服饰历经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陶冶,并随着锡伯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与其他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过程,不断地得以完美改进,从而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的民族服饰。这一民族服饰不但反映了锡伯族传统特色,同时又适应了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并且不断加入时代的前进因素。
3、 民族舞蹈
如果民族舞蹈是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被传承下来的,那么这种民族舞蹈就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原生态的民间舞蹈,一种是在民俗仪式中形成的比如主要在进行祭祀时使用的舞蹈,是民族仪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则一般被称为民族仪式舞蹈。由于这种民族仪式舞蹈主要是依赖民族仪式为生态环境而存活的,因此会因为民族仪式的消失,要么也消失,要么会改变其功能和形态得以再生。另外一种则是在民俗活动中形成的舞蹈,比如在民族节日中出现的舞蹈,这种舞蹈主要是以特定节日或特定民俗时期为生态环境而存在,如果特定民俗活动消失或被其他民俗活动所取代,则该民俗活动中所形成的舞蹈也会消失或产生一定的变异。目前,我国这两类的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消亡情况都特别严重。
锡伯族是传统的能歌善舞的民族,一般每当有较大规模的集会时他们都会边唱边舞。锡伯族的舞蹈主要有萨满舞、狩猎舞、射箭舞以及手鼓舞等古典舞形式,另外,也有面具舞、请安舞、单点舞等贝伦舞。其中,萨满舞是锡伯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主要在表演时,具有根据不同的表演对象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舞蹈的随意性动作,并且会形成富有规律的人体律动和质朴、生动以及遒劲的舞蹈风格。该舞蹈的舞步主要有脚尖矫健有力的特点,主要显示了一种敢于和人世间一切邪恶战斗到底的民族信念。
4、 民歌
锡伯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保留和继承了许多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形式,其中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留传的数量非常有限,但在歌曲的内容上却深刻地反映了锡伯族在西迁的200余年的来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的特色,这些歌曲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以及叙事歌等形式。例如著名的《额什葛尔之歌》有1000多行,歌中既叙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又刻画了清代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等众多英雄人物形象,歌曲的语言生动,叙事的情节感人,堪称一个典型的民族英雄史诗。
5、锡伯族风俗
锡伯族的风俗习惯有很多。首先,在住宅方面主要表现为早期的锡伯族住宅包括帐篷、马架子、尊房、厢房等特色结构。新疆锡伯族在西迁戌边屯垦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保持东北地区锡伯族住宅的特点。知道现在,在新疆锡伯族居住的村落还处处可见那种砖土混合结构的长方形或四旋式走廊住宅。不过,现在有的农户已经开始修建富有现代建筑特色的小楼房。
锡伯族的民族节日主要包括有西迁节和抹黑节。西迁节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所以又称“四一八”节。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锡伯族人民从盛京(沈阳)出发的日子。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又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
6、锡伯族传统体育项目
锡伯族如今的渔猎活动是古代锡伯族的渔猎生活在现代的一种传承。新疆锡伯族目前的打鱼作为一种娱乐性副业,方法主要包括拉网、结网和扳网等。而新疆的锡伯人则将围猎当作了冬季的一次集体性的娱乐活动。射箭活动如今在新疆的锡伯族居住的地区非常盛行,锡伯人对射箭运动有着特殊的执着和热爱。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素有“箭乡”的美称,这里具有浓郁的弓箭文化气息,高明的箭手会被誉为“巴图尔”,即勇士的称呼,且倍受乡里乡亲的崇拜和喜爱。
7、锡伯族的信仰内容
锡伯族的信仰特点在于虽然族群较小但信仰却多元。在锡伯族不但有萨满教信仰,还有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信仰等,其中萨满教是锡伯族的传统信仰。锡伯族的萨满教主要是指建立在万物有灵上的一种祖先崇拜,其表现出人类信仰在初期的那种质朴性。萨满教属于一种在物质与精神发展水平都低的原始时代的精神支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协调人们心智的作用,并且对文化传承也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虽然对锡伯族的传统文化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但同时给了锡伯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机会,使得锡伯族文化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顺延到今天,正是与古代北方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并不断吸纳各种文化的营养而最终形成的。
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对策
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就是衰退的出现,虽然有些文化的衰退是一种必然趋势和不可逆转的环节,但有些民族文化则是处于一种可以被阻断或者延缓的衰退。因此,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必须采取区别对待。对诸如锡伯族传统文化这类的我国民族文化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利用摒弃和弘扬等手段来保证这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1、应保护利用那些历史价值高于现实价值的文化遗产。对于锡伯族来说,那些早已消失的但却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一些在渔猎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及生活器皿等;一些不再使用的或无法传承的技艺;即将消失的民族语言;旧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宗教仪式等,都忠实地反映着该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在文化中保留着该民族相当的历史文明。对这些认为遗产,不仅要通过适当的形式,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对其传统文化进行抢占的同时,还可以作为文化旅游的资源被利用进行开发和利用。
2、需要弘扬可以体现民族特征或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这些文化的精华成分主要体现在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实际上,我国目前许多文化现象是“精华”与“糟粕”的混合体,我们在弘扬优秀文化的同时其实就意味着在摒弃“糟粕”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慎重地识别、区分和对待。例如,锡伯族传统信仰中的那些消极、迷信的东西,也有朴素的自然环保的一面,就必须要进行弘扬;锡伯族的萨满神具和舞蹈等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原素,应该并已经被逐步吸收到现代的歌舞中,从而成为民族文化的显性文化符号得以保留和弘扬。在现实工作中,此类传统文化的扬弃工作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
3、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所有者的意愿,适度地引导文化变迁。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创新、外来文化的补充以及对所处环境的适应,因而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条件下不断变迁或不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某一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社会隔绝,或者将其文化“冷冻”在历史的某一个阶段,这不仅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而且对该民族发展权乃至生存权亦构成侵犯。同样,对于“人口较少民族”,通过“供养”来“原汁原味”地保护其传统文化,也是事倍功半的。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高中生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阅读仅限于教材,能够背诵的篇目也是出于考试的需要和老师的规定,而且对文言知识的获得缺乏主动性。是什么原因使高中生对文言文难加青眼呢?下面本文就从高中生自身、高中语文教师以及考试的导向这三方面谈谈个中缘由。
一、高中生自身的原因
就高中生自身而言,阅读状态消极在于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高中生对文言文的价值认识不足。高中生的目光只停留在考试中的二十几分上,而忽略了文言文的隐形价值。优秀的古文,具有扩展和丰富中学生精神生活的价值。通过对古文的鉴赏,中学生可以增加文化知识,并在文章写法、词语运用等方面获得益处。比如,学习古人简洁生动的,学习古人谋篇布局的能力。另外,文言文对学生情感的渗透、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等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韩军先生的“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还指出文言学习对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的重要性。
其二,高中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存在问题。长期的填鸭式教学使大部分学生过于依赖老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好甚至不做,放着注释不读不记,上课拼命记老师的解释和板书,课下又不复习和巩固。而高中的文言文较之初中的古文要复杂,涉及的文言知识也较多,仅凭课上的功夫是不够的。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课文“消化不良”。读不懂导致不想读。所以高中生一见文言文就头疼,自然难以产生兴趣,更别谈亲近课外的文言文了。
二、高中语文教师的因素
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存在偏颇,使文言文教学走入误区,比如,在教学内容上独树人文性,忽视工具性,这使学生很难建立系统的文言知识,更别谈遇见课外的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了;教学方法上只重演说,摒弃讲练,这对巩固学生所学的文言知识十分不利;在教学手段上独尊多媒体,轻视甚至抛弃传统手段,像经典的文本诵读法,这使学生难以在品味涵咏文章中培养语感并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
部分教师反其道而行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围绕高考进行“系统”训练,大讲特讲语法知识,形成一种重“言”轻“文”的现象,过于枯燥和艰涩的内容,也很难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文”“言”并重,讲练合一而且方法多样的。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提出了挑战。只有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语文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体会自然美,感悟人生美,进而让学生主动阅读文言文经典并习其所长。
三、考试导向的影响
近年来,虽各省市文言文阅读题目设计有所不同,但考查内容一直比较稳定,几乎每一套试题都会考查以下内容:一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二是对文言虚词的理解;三是对文中有关信息的筛选;四是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五是对文中句子的翻译。尽管《2010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给出了文言文阅读延伸题型示例:写出“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的意思,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对孙叔敖智慧的感悟。但辽宁地区还保留传统的考查方向。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题目的考查范围只停留在新课标中“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的浅层阅读上,而对新课标提出的“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丛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的深层理解和鉴赏能力,鲜少涉及。
关键词:中华龙舟赛;龙舟文化;经济文化
1.中华龙舟赛对龙舟文化内涵进行概述
龙舟文化是中国礼仪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力量,龙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大民众起到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让广大群众们知道自己是龙的传人、龙的后代。从此之后,很多祭祀都以中华龙舟赛的形式开展,所以中华龙舟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1]。人们在中华龙舟赛比拼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传统礼仪的制约。通过神兽祭祀活动,将中华龙舟赛与祭祀相结合,强化了广大群众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思想,坚定了人们勇于探索坚强无畏的信念。同时,中华龙舟赛还具有娱乐观赏性,龙舟比赛可以让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和凝聚力,体会龙舟文化独特的魅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是中华龙舟赛的必要基础,所以中华龙舟赛的运动经常会在一些平原之乡盛行,由于当地的水系相对发达,所以为中华龙舟赛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模式。
2.中华龙舟赛对传承与发展我国龙舟文化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继承龙舟文化的精华
龙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龙舟赛当中展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2]。在开展中华龙舟赛时,可以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态度,将集体观念与自身的观念进行紧密的结合。中华民族的图腾便是龙的形象,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如今全球化进程已经不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呈现趋同的趋势。文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我国一张特色名片。中华龙舟赛作为传统文化中精彩有趣的内容,不仅展现了龙这一图腾对我国人民的重要性,而且向全世界传递了我国“龙的传人”这一文化精神,有效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让我国各个民族之间更加团结。继承了我国传统龙舟文化的精华。
2.2有利于发扬创新龙舟文化
中华龙舟赛这一项活动可以凝聚民族凝聚力和人们集体力量。真正的在践行我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了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中华龙舟赛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竞技性[3]。在鼓手、桨手、舵手相互合作,相互团结,共同呐喊的过程中,让龙舟不断地前进,获取良好优异的成绩。在赛龙舟的过程中,人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团结的作用,强化人们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此外,传统中华龙舟赛中含有一定程度的封建礼教思想,当前中华龙舟赛作为一种现代的传统文化活动,更多的为广大群众们传递了不断努力、永不言弃的精神,祛除了传统龙舟文化的糟粕之处。
3.中华龙舟赛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1有利于加快特色城区建设步伐
在我国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当中,人们需要正能量团结合作,这也与我国核心主义价值观念进行紧密的契合。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当下,想要展现出不同的地区的特色、促进地方区域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的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力量和物质力量[4]。中华龙舟赛作为一项有趣味性、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具备一定休闲性和观赏性,同时积极的带动了周边服务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在建设城区的基础上,能够让广大观众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各个地方历史名城的风采,切实地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建设的步伐,成为当地的独特文化特色。
3.2有利于促进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中华龙舟赛活动并不仅仅只能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才有,在每年的夏季都可以积极的创办赛龙舟挑战赛。很多具有商业战略眼光的地区,都已经将赛龙舟作为当地休闲旅游的产品[5]。通过对中华龙舟赛旅游景点项目的开发,让游客们充分感受到龙舟文化的气息和历史底蕴。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独特优势,带动了水上歌舞、水上餐饮、水上会议、水上娱乐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水上系列旅游产业体系,打造特色的旅游链条,为城市的发展,增强了更多的活力。此外,旅游产业可以直接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增收,对地域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4.中华龙舟赛对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
4.1对龙舟文化科学合理的扬弃
促进中华龙舟赛的内涵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内容进行,跳出传统的封建礼教制约。传统龙舟文化是在祭祀等传统礼教文化的基础上衍生的,在开展中华龙舟赛的过程中,积极的摒弃传统封建思想流程,融入具有时代内涵的内容。纵观我国当前龙舟竞赛规模,很多都是由广大群众们自发组织的,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龙舟赛,最先达到终点的便是胜利者。充分的挖掘中华龙舟赛的文化内涵,并利用中华龙舟赛开展区域特色化发展战略。在保留传统中华龙舟赛模式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当地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增添或减少参与中华龙舟赛的人数,让传统中华龙舟赛更加适应当前人们的文化体验的需求。
4.2协同其他文化活动多元化发展
最初开展龙舟赛是凸显治病驱瘟、崇拜祭祀的诉求思想。人们会头戴独立身披蓑衣像龙舟进行跪拜,其目的别人是保佑人畜兴旺,风调雨顺[6]。随着人们精神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华龙舟赛已经作为节日庆祝的方式,经常会在端午节来开展。五月初五人们会挂艾叶和钟馗像,佩戴香囊,喝雄黄酒,准备祭祀礼品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当前中华龙舟赛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全面的发展,通过多元化的媒体宣传渠道,向社会宣传中华龙舟赛,真正的让我国龙舟文化走向全世界。将赛龙舟和当地的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促进龙舟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广州地区将赛龙舟和水上粤剧、艇仔粥等传统优秀文化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此外,还可以综合多种文化主题共同宣传,例如“端午活动一条龙”等活动,切实地在加快龙舟文化传播效率的同时共同促进其他文化发展。
4.3将龙舟文化与地区旅游品牌融合
龙舟文化已经成为了我国文化的名片之一。为了有效地发扬并传递龙舟文化,必须要从资金上针对龙舟文化进行保护。整理和挖掘龙舟文化的资源,积极的将中华龙舟赛与当地的文化特色活动进行紧密的结合。创建中华龙舟赛文化体验、旅游资源、强大宣传力度,有效地调节龙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切实的利用中华龙舟赛,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情、民俗习惯,切实的促进龙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保障龙舟文化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 品牌 建设
一.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1.认知度不足
目前,并非所有民众都能够清晰了解群众文化的内在涵义以及建设群众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同时,正是因为民众对群众文化的认知度不足,导致我国群众文化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附属品,即群众文化自身所具备的重要性将被磨灭。上述情况的发生,极易造成政府部门部分领导无法科学认识调整文化市场结构的现实意义,因此,受群众文化认知度不足的影响,个别文化监管单位将无法开展正常工作,进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2.品牌定位不清
群众品牌文化定位不清是指,群众文化产品市场对品牌的定位标准较为模糊,造成广大民众无法对群众文化产品做到高度认可。例如:我国许多偏远地区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仅为向当地民众表演一些娱乐节目,或在节目表演之后向观众销售群众文化产品,该种群众文化活动方式使人无法明确群众文化的概念与范畴,将会造成不能树立形象的群众文化品牌的严重后果。
3.群众参与不强
近年来,随着广大民众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部分地区为实现建设群众文化品牌的目标,举办了一些百姓参与度并不高的群众文化活动。相关调查显示,若群众文化品牌的建设方式与过程无法实现团结当地群众的效能,只是文化部门或政府表演“独角戏”,则当地群众将无法真正接受所形成的群众文化品牌。这就表明,群众于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直接影响文化品牌建设的速度与水平。
二.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文化资源
打造一个群众文化品牌,就要讲究科学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文化资源。例如,在云南,旅游业发展旺盛,人们越来越多的想要接近云南、了解云南当地的风土民情,因而《云南映象》这部大型歌舞剧应运而生,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了一个有着云南特有标志的文化品牌,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也同样是一个地域性明显的文化品牌,它不仅将广西的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了文化品牌的带动效应。在各个地区,都有记载着自己文化的博物馆、历史文物馆、展览馆、名人故居等文化坐标,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都可以用来建设文化品牌,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底蕴和魅力,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才能提高当地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群众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凝聚人心的纽带,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全国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2.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积极性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只有群众真正参与到了群众文化活动中才能将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进行创新。比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地方都推出了“百姓剧场”“乡村大舞台”等品牌文化活动。另外,在一些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中可以让群众作为演员,参与到实际的演出活动中,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群众的热情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此外,对于一些重大的节日,文化宫还可以组织一些“猜灯谜”“红歌会”等活动,在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为品牌文化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群众品牌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创新文化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使文化活动在保留传统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还能够注入创新血液。
3.加强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的宣传力度
大力扩大品牌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可以通过整合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的宣传和报道,在进行时空交叉、立体宣传的同时,注意突出重点,深入报道,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品牌文化,同时让品牌文化“走出去”,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完善品牌文化建设。另外,文化宫还可以多组织一些高品质的文化活动,邀请一些知名的剧团、专家、学者进行演出或演讲,这样能够提升品牌文化活动的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中来。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现状
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很多人对舞蹈艺术都有着由衷的喜爱,用肢体语言对情感进行传达。对于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虽然学生肢体技能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学生说具有的舞蹈表现力却不能充分显现出来。学生的舞蹈表演只是如同死板的模仿,没有情感的融入,舞蹈表演也缺乏感染力,并不能使得观众融入到舞蹈艺术世界中去。学生舞蹈表现力较差主要是因为组合训练没有得到重视,所以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基础性组合与表演性组合的存在的重要性
(一)基础性组合是舞蹈教育“职业化”的必然需求
舞蹈作为教育学科存在已经有了较长时间,在众多前辈长时间努力和探索下,职业化特点的舞蹈教育对教育研究成果和民间娱乐性和表演性的舞蹈进行了明确区分。区分的核心点在于舞蹈表演人员的肢体动作方面,也就是所谓的艺术表演媒介,肢体动作是否规范化和标准化。肢体动作的规范化就是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表现有着较高的需求。这种规格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保存了属于自身的特色,使得舞蹈表演满足民族的审美特性。基础性组合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对于舞蹈“风格性形式的”掌握,加强对民族舞蹈那种特殊韵律的感悟,是艺术表现力训练的重要手段。
(二)表演性组合是表演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开展,其目的就是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舞蹈表演人才,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学生舞蹈表现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表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开展层面进行分析,表演性组合存在是非常必要的[1]。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组合分类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组合分类方面,很多人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效。本文主要是对周萍老师的分类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教学组合可以依据编排方法存在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单一性、复合性、综合性、竞技性组合训练。单一性训练组合指的是教育工作人员针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存在的某个单一动作,有规划性进行编排的小组合,这种组合编排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舞节奏、动态等众多方面的掌握程度。复合性组合在于舞蹈动作连接训练,使得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衔接更为良好。综合性组合训练,可以对前部分的训练成果进行巩固,将民族民间舞具有的特殊魅力充分体现出来,属于民族民间舞的成熟阶段。竞技类组合就是组织舞蹈表演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将学生的个人专长呈现出来而编排的,集合中国民族民间舞风格的综合性竞技组合。
三、表演性组合的采集方法及原则
(一)表演性组合的采集方法
1、从剧目中采集表演性组合。从剧目中采集表演性组合就是中国民间民族舞教育工作人员对传统、经典曲目进行加工和处理,保留传统经典曲目创作思想和深厚内涵,将剧目转变为组合进行二次创造。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例如《摘葡萄》。这一剧目产生是创作人员深入了解民族生活环境、人文特色基础上,对收集的素材进行舞蹈艺术加工,使其可以具备舞蹈艺术的特性,最终说产生的艺术品。利用这一剧目进行组合编创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肢体语言、心态把握等方面进行强化,同时还可以保存舞蹈剧目的难度,符合表演性组合发展的实际需求。
2、从民间生产活动找寻素材进行创作。这一采集方法与剧目采集方法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在深入了解民族众多内容基础上完成的。还需要注重的这一采集方法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例如《过河》、《挤奶员》等组合。可以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对提升教学成效有着积极影响。
(二)表演性组合采集原则
1、富有表演性。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富有表演性质,可以使得舞蹈演员受到刺激,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舞蹈演员通过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消除他们肢体对于心理作用产生的众多阻碍。教育工作人员利用具有表演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得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充分调动起来,并且结合肢体动作,最终完成训练的目的。一些权威人员认为,表现性组合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注重表演,不仅要有特别的风格,同时还可以良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教育工作人员在表演性组合教育活动开展前,可以对学生营造特殊的情景,然后在进行舞蹈教学活动开展,让组合回归于训练,利用组合与教学情景相融合促进学生舞蹈素质提升。
2、保留民族风格。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其具有的民族风格就是它的独特魅力,是民间舞蹈的精髓。表演性组合编创过程中必须注重保留民族风格,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良好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例如在藏族舞蹈教学中,学生处于室内教学环境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将其作为一名藏族人民进行舞蹈表演,身份认同也是良好表演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所在。所以表演性组合不能抛弃民族风格。
四、结语
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通过研究工作开展可以积极找寻民族民间舞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良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促进民族民间舞教学改革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素质提升,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不断对民族民间舞蹈编排进行创新,对于学生的即兴表演也需要给与更多的鼓励,培养高素质的民族民间舞表演人员,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蒙古;民间美术;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75-02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由于各个民族的环境和风俗不同,在民间美术的表现上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和乡土特色。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品种就非常的丰富,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包括绘画、雕塑、刺绣、服饰、家具器皿、戏具、玩具、编织等等[1]。内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都是有依据的,与民间的民俗、宗教活动是息息相关的,是伴随着民俗、宗教活动而发展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民俗活动过程中为了表达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而创作的。所以这些创作不拘泥于形式,不会去描摹大自然,而是自由地创作,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大胆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从生活中创造新的绘画样式,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对于民族高校美术教育来讲,蒙古族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财富,在高校教学中培养出民间美术人才有很大的优越性。所以,高校美术教育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肩负着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一、发掘与推进内蒙古民间美术在民族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发掘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主观性与自由性。现代的民间美术面临着灭绝与失传的危机,发掘与推进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认识非常的重要。由于现代高校美术院校的学生都是通过全国美术联考考上的,受高考模式的影响,学生死记硬背作品,缺少观察力和表现力,作品缺少个性。同时,改革开放后艺术变得多元化,现代教育模式仍然是以西方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过于注重造型与写实的能力,注重技巧的练习,盲目地创新,用观念与新奇的技法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导致其作品只注重画面的形式感,而缺少了民族性与个性。所以,在教学中将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传统民间美术课程的重视,是美院教学的重中之重。
我校美术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蒙古族,从小生活在蒙古大草原,对本民族有着特殊的情结,通过不断挖掘和推进蒙古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感受生活,感受民俗艺术。美术创作力的培养大多来源于民间,民间美术可以说是所有艺术的来源,民间艺术家们不但有娴熟的技艺,还有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支撑,他们的作品真实自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点是值得美院的学生学习的。《周易》亦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为万物之母,道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民间艺术家的作品所表现的最高境界正是我们说的“道”,道法自然。通过民间美术的主观性与自由性的启发,激发了学生想象力,提高了美术作品的创造力。
2.推进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性。内蒙古民间美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有非常大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内蒙古族的刺绣、雕刻、版画、服饰等工艺非常的精湛,可以说是内蒙古人智慧的结晶。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地也接触了一些,蒙古民间美术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有些内蒙古族学生从小学习了一些民间工艺,如蒙古的刺绣和蒙古图案等,他们将现代的工艺技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创作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他们将蒙古族的图案制作在工艺品、壁毯、服饰、烟荷包、鼻烟壶褡裢、碗袋等上面,大力发扬了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性,使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得以创新。
二、内蒙古族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1.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现在多数的民族高校美术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少将民间美术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进行普及。在高校开设民间美术课程是重中之重,就内蒙古民间美术来讲,它不单单是一种美术形式,还承载着太多的蒙古族文化内涵。现在的很多高校似乎已经意识到了内蒙古民间美术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努力研究,所以民间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2.加强高校教师的培训。内蒙古民间美术中的各种技艺制作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教师的培训也很重要。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民族民俗、宗教学有着更深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向有成就的民间艺人请教学习,创作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通过总结分析,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此期间学校要提供专门的工作室,准备相应的材料,教师和学生齐动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内蒙古民间美术的学习中去。
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现代的民族高校美术教育实践的机会非常的少,学生没有动手能力,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校外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近距离观看艺人的绘画与创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学到技法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绘画创造与审美能力;开展校外写生基地,例如内蒙古通辽市是版画之乡,内蒙古民族大学版画专业的学生已经开始去版画的基地观摩学习,感受草原文化的同时,向版画家们学习版画,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加强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同时,民间美术大多数都是以师徒或父子关系等传承的,为了更好地教学,我们要提升民间艺人的地位,可以邀请他们来美术学院任教,艺人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有画诀、绣诀等等。这些都是艺人们总结出来,以传给后人的。画诀对民间美术中的色彩、造型、构图等都有了很好的归纳,和我们平时教学中的绘画理论知识基本相似,民间艺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3]。
三、内蒙古民间美术在民族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内蒙古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两大特点,不管是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包装设计、艺术品设计等,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保留传统民间美术的特点、挖掘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融入新的技法、新的风格、新的感受,创作出全新的具有本地域风俗的作品。挖掘民间美术的内在美,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怀以及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这在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目前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有个别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比如制作时尚的民族服饰、首饰、装饰性民族绘画、小浮雕等,并且在上学期间有了自己的创意小店,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和教师的光顾,将经济利益与自己的作品相挂钩,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起到了民间美术的传播与交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内蒙古民间美术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技巧,还能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随着内蒙古民间美术在高美术校教学中地位的提升,内蒙古民间美术的传承也会得到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阿木尔巴图.蒙古族民间美术[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桂东南古属“百越”之地,岭南越人中的西甄、骆越等部落是桂东南境内的本土先民。在桂东南这片土地上驻足后,经与当地古老的越人音乐不断融合、相互渗透,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桂东南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器乐、戏曲、曲艺等类别。据我们调查和统计,桂东南民间音乐中现存民歌(主要是山歌)600余首;歌舞4类、11种;特色乐器2种,乐器演奏形式6种,各种曲牌100余个;戏曲艺术12种,分属昆仑腔、梆子腔、皮黄腔、弋阳腔四大声腔;曲艺(说唱)艺术3种。尤以桂南采茶戏、玉林八音、岑溪牛娘戏、桂平杖头木偶戏、兴业鹩剧、桂东南客家山歌、博白傀僮戏、玉州唱春牛最具影响,其中桂南采茶戏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玉林八音、岑溪牛娘戏、桂平杖头木偶戏是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二、桂东南民间音乐融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高校音乐学课程体系必项进行改革。高校音乐学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不仅能够与国家现行政策层面良好契合,而且可以借助更多的社会文化力量,将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推向更高的平台,弥补和解决当前高校音乐课程体系的缺陷与不足。将桂东南纳入我区高校音乐学课程体系,既是高师音乐学课程改革体系的需要,也是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呼唤。
三、地方高校对桂东南民间音乐教学的积极探索
2007年,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桂南采茶戏”等独具桂东南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走进了玉林师范学院的课堂,成为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届学生选修了该门课程,共计238课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师范学院《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体现了玉林师范学院“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是高等院校整合课程资源、实施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对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以地方高校为平台传承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的思考
(一)我区高校有关部门应将桂东南音乐教学纳入高校音乐课程体系
中国建国以来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涣散、缺乏应有的本土课程文化的把握,在学校的认知程度也都仅限于基本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唱歌、识谱、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等等。而对有关中西音乐史、音乐美学、本土音乐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当下的教育形式中也常被忽略。现有的课程设置状况不仅仅阻碍了各年龄段学生在综合素食的提升,而且影响到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培养。因此,我区高校有关部门应注意到将桂东南音乐文化纳入高校音乐课堂音乐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突出本土音乐文化在本土高校的主导地位,增加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尽可能将桂东南音乐文化课程设置成面向全校各个学科的特色课程,使学生们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桂东南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重视和加强桂东南音乐文化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当前我区地方高校音乐教师在桂东南音乐知识认知度较低,有过系统学习、下乡交流的老师很少,所以各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桂东南音乐文化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站在更加高于学生的思想角度传授知识。而音乐教师除了具备弹、唱、演、编排、指挥等基本音乐技能外,还要具备对文字、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只有提高了教师本身对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知识的素养和内涵,才能将自己本身具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的喜爱和热情。比如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音乐教师去乡下观看、了解有关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知识,收集有关的材料以此来了开展交流研讨会、也可我区各高校相关教师相互到任职学校学习进修有关桂东南音乐文化方面的教学等法,培养出一批批能够从事与关桂东南音乐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三)增强学生对桂东南音乐文化关注的意识和自主探索能力
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其他基本音乐技能的同时也要增强对桂东南音乐文化的关注意识。在空余时间可以参加有关当地的本土文化活动、多关注一些有关当地音乐文化方面的的动态、观看一些有关桂东南音乐文化的演出等等,以此来提升个人的音乐基本素养,从而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桂东南音乐文化的重任。我区高校应认识到,课堂本身的教育只能使学生被动的学习有关桂东南音乐文化的知识,很难发挥我们作为该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现实教育中缺乏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区高校应该创造出条件让学生们将对桂东南音乐文化的兴趣延续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们积极地去探索课堂以外的东西,拓宽视野,为桂东南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结语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 河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10-0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屹立在世界文明之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生产生活实践中宝贵精神财富的结晶。河北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孕育了独特的燕赵文化审美价值理念。一代又一代辛勤质朴的燕赵儿女留下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更创造了享誉海内外的各类形式多样,艺术气息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吴桥杂技、沧州武术、武强年画、井陉拉花、蔚县剪纸、永年吹歌、衡水内画、曲阳石雕、西河大鼓、河北梆子、徐水狮舞、女娲祭典、耿村故事、屈家营音乐会、磁州窑烧制工艺等。这些凝聚着深厚河北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我省文化的魅力,是连接世界文化与中华文明的精神桥梁与情感纽带,为文化遗产的薪火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一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全省文化工作者的共同配合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一方面健全了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与工作部门,如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保护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等。另一方面,确立政策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构建。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中,我省以39项的数量位居全国第四。此外,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举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组织河北特色民间艺术表演与交流等。由此可见,国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省相对较为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开拓了广阔空间,这将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产品消费相对较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减少,从业者收入下降,企业经营不景气,非物质文化产品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购买力下降、出口减少,甚至有些文化产业项目不得不变更或者延缓。
二 跨文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文化包罗万象,在不同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力图保持自己特定的文化身份,并对其他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其他文化背景。跨文化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间相互作用的行为。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均体现出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如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以其独特的传承形式诠释其民族精神。通过对比分析,以此为我省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提供参考依据。
1.日本的“线型”模式
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歌舞伎、能乐、人形净琉璃文乐、插花艺术、日本料理等已成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除了每年在日本各地举行的各种传统活动,比如身着传统服饰的游行、焰火大会等之外,日本政府还分别在东京、奈良成立了国立文化研究所,专门从事古典表演艺术与工艺技术的资料调查和分析工作。亦通过分布在日本各个大学和图书馆的各类民间研究机构,如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松竹大谷图书馆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启蒙与推广活动,成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2.韩国的“伞形”模式
传统歌曲、传统木制建筑的木工大师—大木匠、驯化猎鹰、宗庙祭礼乐、唱剧、江陵端午祭、圆圈舞等已成为韩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韩国政府、地方社团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广大韩国民众也十分注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众多民间性质的活动,如安东河回村社稷大祭等,形象地反映出韩国人民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甚至在韩国产的香烟包装盒上,韩国地铁站的广告栏中及韩国飞机座背上,随处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广告。韩国政府通过开发现代观光旅游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如济州岛海女文化、大长今民俗村特色传统活动,较好地吸引国内外游客,并鼓励国家级艺术家为外国游客表演,将高水平传统艺术呈献给各国游客。
3.意大利的“树型”模式
从威尼斯到翡冷翠,从“贡多拉”到“我的太阳”,作为希腊文化中心、罗马文明殿堂、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保存下来的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以西西里傀儡戏(木偶戏)为例,意大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注重生态传承和整体开发。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的西西里岛有许多舞美设计考究的木偶剧场。木偶艺人专门请手工精湛的工匠雕刻、着色、设计木偶形象。这些工匠沿用数百年流传下来的制作工艺、手工繁复雕刻,做出面部表情高度夸张的木偶。表演者通过高超的技术来表现宏伟的史诗传奇。意大利政府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场所,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并开设奖项,在国内外举办木偶展览,兴建木偶戏学校等。此外,意大利的乡村“生态博物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亮点。生态博物馆将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如传统的磨坊、酿酒坊、打铁作坊甚至古老烧炭土窑等,以及浓郁的乡村节庆、传统歌舞、服饰等传统文化习俗、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整体互动地保护起来并加以展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体性传承,促进了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
4.法国的“塔形”模式
无论是塞纳河左岸的文艺气息,还是普罗旺斯浓郁的田园风光,亦是花都巴黎的浪漫风光与米其林餐厅的法兰西大餐,无一都向世界展示着法国的文化艺术瑰宝。由专家、学者和文艺爱好者组成的民间协会,利用专业知识向政府提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长期计划。法国政府鼓励民间组织,如巴黎大众艺术和博物馆对民族舞蹈、歌曲、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展示。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向公众提供了解历史与文化的窗口,使得这些饱含民族思维方式、想象力与文化意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法兰西精神的标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码。
三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承模式的构建
积极推进河北省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省向强省转变,有助于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丰富精神文明,有益于改善人际关系,营造人文环境。如何构建适合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已成为广大研究人员不断思考的新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不可逆性,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因此必须选择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传承模式。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如今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简单地说,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应以全面的、科学的规划为基础,通过深入资源挖掘与整合,结合品牌特色与地域特色,结合多样品种与多种档次,结合手工生产与机器制造,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努力使民间手工艺制造业成为河北文化发展的支柱产业。
1.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品牌和地域产业园区
对传统技艺的遵守和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承的根本和基础。然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才能具有广泛的基础,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合理利用方面融入或引进现代的设计理念,关注到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在思路上既坚守传统,又面向现代。要设计研发一些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的产品,赢得青年人的喜爱,从而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以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衡水内画”为例,传统的“内画”艺术主要生产各类的鼻烟壶产品,而如今这一传统功能已发生重大改变,在保留传统工艺和绘画技艺的同时,产品的生产有所创新,研发出新样式和新功能的产品。目前,该项目设计生产出一些精美的化妆盒、香水瓶、微型个人肖像瓶、花瓶等观赏性较强的工艺新产品,转变了鼻烟壶的原有功能,赋予其时代化的新内容,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内画”艺术品远销欧美等地,深受欢迎,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好产品需要更好、更独特的个性化包装与装饰,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安新柳编、定州陶瓷等品类作为重点项目加以生态开发,并以资源所在地形成重点产业园区,组织规模加工,积极拓展全省乃至海内外市场,打造“华北民间手工艺经济区”,发挥对周边城市的卫星辐射作用,创建影响国内外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和销售产业基地。
2.整合工艺美术资源,开发传统工艺品现代附加值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应将对手工艺品传统用途的追求转变为注重其附加值与文化内涵价值的开发上来,培养文化生态,营造保护文化空间。以冀南皮影刻制技艺为例,冀南皮影是中国皮影的重要分支和流派之一,是邯郸市首批入选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主要流布于磁县、成安、曲周、馆陶县和肥乡县。其特点是造型粗犷古拙、体制简练、雕绘结合,体现着中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保留皮影工艺品的传统表演功能之外,将其转型为小巧的礼品,成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与中华文化的佳作。又如,魏县花布染织技艺与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由床单、被面制品转型为现代家纺、服装、工艺壁挂等,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销量。为了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脉的衔接性与真实性,其传承往往发生在师徒之间或家族之内。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应树立动态的、立体的传承理念。以各地传统节日的活动,如庙会、赶街、汇演为契机,展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民族文化魅力,使观众在欣赏各种技艺的展示和表演的同时感受传统、继承民俗。
四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光荣而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全省上下需以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与审美观念为指导,以燕赵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结合时尚流行元素,创造丰富多彩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形成在国内外影响广泛的“燕赵风”新民俗文化潮流,从而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河北,做出新的贡献,对实践河北民间艺术产业生态发展模式及可持续的传承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淳、顾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2~129
[2]陶伟、田银生、吴霞.世界遗产中古城研究方法与内容初探[J].地理研究,2002(2):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