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1 17:26: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第1篇

下肢深静脉栓塞(DVT)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达30%~50%,我国为2.6%[1]。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12月,我院子宫切除手术病人29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5例,占手术例数的1.7%。其中全子宫切除术后1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3例,阴式子宫切除术后1例。手术时间最长5小时,最短2小时。发病年龄36~65岁,平均50.6岁。发病时间:术后5~12天。发病部位:左下肢4例,右下肢1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肢皮肤发硬肿胀、疼痛,腓肠肌和腹股沟有明显压痛,站立和行走时疼痛加剧,伴有低热。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①由于术前、术中禁饮食,体液量不足,致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②麻醉后小腿静脉丛壁处于松弛状态,静脉丛内瘀血,加之手术时制动,静脉丛内血液较长时间的瘀滞,易形成血栓;③手术时间长、范围广、创伤大,如行子宫全切加双侧附件切除,尤其是宫颈癌病人行子宫、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创伤致组织大量破坏分解,引起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具有抗凝作用的蛋白质C及S减少,使血液形成高凝状态[2];④阴式手术由于两腿摆放位置不适,腿架未支好,窝未放软垫,均可使下肢静脉受压,发生静脉壁损伤。⑤合并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者,血液黏稠度大,更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

治疗方法: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丹参20ml静脉输注,抑制血小板对血管壁的粘附性,每天1次,连用3~7天。口服阿司匹林片0.3g,每天3次,抑制环氧化酶,使血小板膜蛋白乙酰化,并能抑制血小板膜上胶原糖基转移酶等酶的作用,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配合抗凝药物肝素或溶栓药物尿激酶治疗。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但不宜久站、久坐,以防加重下肢水肿。同时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疾病的恢复。

心理护理: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会认为是手术失败,对治疗、手术产生疑问,心理压力重,护士要做好解释、安抚工作,与其分析所致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消除其顾虑, 配合并接受治疗。同时,动员家属陪伴,减轻孤独,责任护士经常与之交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

休息与: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并在足跟及大腿垫软枕,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瘀血,并可降低下肢静脉压,从而减轻水肿与疼痛。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太大,禁止按摩,以防血栓脱落,随着病情好转可下床活动,但应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活动时间和范围应逐渐增强,避免长时间站立和久蹲。

抗凝治疗护理:①病情观察。每日测量患者下肢周径,观察皮肤色泽、皮温、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呼吸困难等动脉栓塞症状。②护理措施。治疗期间患者要严格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并制动,膝关节屈曲10°~15°,可使髂内静脉呈松弛状态,也有助于静脉回流,减轻血液瘀滞,缓解肿胀疼痛。

出院后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出院后持续使用长筒弹力袜,继续坚持主动和被动运动,避免久坐、久蹲、久站,多饮水,进食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如有不舒及时复诊。

预防

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对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需妇科手术的病人,在进行术前宣教时,就让病人了解此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便术后积极做好自我防护。

术中术后慎用止血药物,补充液体量,减轻血液黏稠度。

术后早期活动:术后应早期采取主动或被动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通畅。

减少对下肢血管的刺激和破坏:尽量避免下肢输液,禁止应用静脉留置针或输入高渗液体及刺激性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防止静脉内膜损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护士要勤巡视病房,询问病人,密切观察病人下肢的颜色,按压局部,感觉其紧张度及温度,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大便干燥、秘结。

药物预防:对血液黏稠度高的患者,术后可应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潘生丁等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防止血小板聚集,避免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

结果

本组292例妇科子宫手术病人中,5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 1例术后第5天自感左下肢腓肠肌有压痛,在应用右旋糖酐、丹参、尿激酶7天后痊愈。3例在术后7~8天,出现左下肢疼痛,腹股沟有明显压痛,站立和行走时疼痛加剧,1例在术后第12天出院后出现右下肢疼痛,随诊时诊断为此病,以上病例均行B超检查确诊。采取上述治疗、护理后康复。其余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讨 论

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为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和血管的刺激;术中、术后保持病人水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下肢和下床活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对已经发生DVT 的病人,除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外,应加强护理和康复自护知识的宣教和指导,使病员了解本病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妇科病人;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恢复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66-01

手术对机体是一种创伤, 对病人的精神也是一种刺激。过度的刺激可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可导致生理上一系列变化而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因此,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合适的护理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手术后,病人身体非常虚弱,体质下降,很容易受细菌感染,那么,如何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减科病人术后的感染率,成为了非常必要的工作。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1 年5 月至2012年5月共作了妇科手术230 例, 其中子宫肌瘤150 例(65%); 卵巢肿瘤30 例(20%); 宫外孕30 例(13%); 其它病例20 例(8%)。病人年龄在18~65 岁之间, 平均年龄35 岁。

2 术前护理措施

2.1 术前病人最明显的情绪反应是焦虑和恐惧[1]。术前访视护士应结合病人的病情和症状, 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 帮助病人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正确对待疾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麻醉配合以及手术、术后效果等, 使他们获得信息, 明白手术的意义, 增加对手术的安全感和信赖感, 缓解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以便能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2 术前访视护士要注意语言和仪表, 态度要热情、和蔼亲切,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尤其要多给以关照。要耐心解释病人及家属的提问, 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对手术的无知和误解, 消除他们不必要的担忧, 对有关“手术风险”问题, 要采取比较婉转的方式向他们表达, 以求他们建立必要的思想准备, 又能较大地降低病人的心理刺激, 确保病人能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3 对产生怀疑的病人和家属, 我们详细介绍手术医生的资历和技术水平, 耐心地讲解麻醉方法及麻醉效果, 介绍以往同种病例的治愈情况, 从而取得信任, 消除怀疑。

2.4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特别是配偶的关心和支持, 使他们协助做好安慰、开导工作, 让病人明白手术的必要性, 以稳定情绪, 增强治病信心。鼓励术后陪伴, 提供亲情, 满足病人精神和心理的需要。

3 术后护理措施

3.1 做好交接班工作病人术毕回病房后, 病区护士当面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做好病床旁交班工作, 了解病人术中情况。

3.2 生命体征及重要脏器的监测生命体怔是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 也是护士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它包括: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病人回病房后要进行心电监护, 以了解病人的循环功能情况, 如有异常, 可结合情绪、活动情况等加以考虑或报告医生, 给予对症处理。

3.3 意识的观察从手术室送回病房的病人, 有的表现为唤痛, 有的表现为睡眠状态, 对于后者我们应判断是处于麻醉后的正常思睡状态, 还是病理状态下的昏睡。方法是: 询问病人名字或者增加刺激, 病人能回答, 有反应为正常状况,否则就应该立即报告医生, 给予相应处理。

3.4 伤口的观察和处理首先从表面上看敷料是否干燥, 有无渗出, 发现有血迹应掀开敷料观察伤口有无出血, 伤口的缝合是否完整。如果伤口有少许渗血, 可给予腹部压沙袋, 腹带加压包扎。如出血较多, 则在压迫同时, 通知医生处理。

3.5 的安置根据术中麻醉情况而定。硬膜外麻醉因交感神经阻滞后, 血压多受影响, 应平卧4~6h。全麻病人则应平卧, 头偏向一侧, 以免呕吐及误吸。

3.6 妥善处理各种管道并进行观察管道包括: 输液管、镇痛泵管道、尿管、引流管、吸氧管道等。观察输液是否通畅, 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输入液体的种类, 药物的名称、剂量并调节滴速。镇痛泵管道有无脱落、折叠。给氧管道是否漏气。尿管是否通畅, 尿色及尿量情况。引流管的数量、引流部位及情况, 引流液的颜色、数量、性质等。

3.7 皮肤的检查手术病人在搬运过程中, 有可能碰伤皮肤。应特别注意背部、臀部皮肤有无破损。

3.8 病人术后良好的恢复环境术后为病人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 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对流、室温恒定。

4 心理指导

病人手术后非常关心自己的手术是否成功, 因此术后应热情及时地告诉病人手术很顺利, 病灶已被切除。特别是子宫被切除术后的病人, 比较关心术后会提前衰老、男性化、影响性生活, 对于这类病人, 术前我们应该委婉详细地解答病人的疑问, 深切理解病人的痛苦, 取得病人的信任。用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解有关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知识及生理功能,说明术后保留的卵巢仍然会分泌激素, 维持正常功能, 不会引起早衰、男性化。因性生活是人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人们无法回避的隐私活动, 病人和家属特别关心术后是否影响性生活, 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子宫切除后不会影响性生活, 指导家属理解、支持病人,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而对于恶性肿瘤手术不成功的病人则不需谈及手术情况, 根据其情绪、性格等具体处理。适时地向病人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 伤口的病痛情况, 术后的饮食情况、活动方式及活动度、伤口愈合情况等。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及信任感,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第3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肠内营养;不良反应;满意度

1988年,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提出萧氏舒适护理模式,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1]。1995年,Kolcaba提出了舒适护理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2]。为了减轻肠内营养期间病人的不适和痛苦,我科对胃肠道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实施了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胃肠道手术后实施肠内营养的病人5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27-89岁,平均年龄64.02岁,胃癌38例,胰、胆管癌12例,空肠营养管滴入47例,空肠造瘘管滴入3例。

2 方法

2.1对照组病人按肠内营养的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治疗前进行宣教,治疗中注意控制温度、速度、浓度,缓慢均速滴入。

2.2观察组:护理人员认真评估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2.2.1生理舒适护理

营造舒适的环境 调节室内温度在22~25℃,湿度在60%左右;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流通;及时更换衣服及被服,床褥清洁柔软;保持病室环境的安静,各种仪器音量尽可能调低,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做到轻、快、准,尽量集中操作,开关房门时注意轻手轻脚。

肠内营养期间的护理 ① 使用鼻肠营养管者,采用康乐宝公司生产的透明贴妥善固定于鼻翼处及耳廓处,以防管道滑脱及置管产生的不适。神志不清的病人,加强看护,并妥善固定四肢,以防病人拔出营养管。②空肠造瘘病人,保持伤口干燥无菌,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以保护管周皮肤,减少并发症的出现。③喂养中和喂养后30min,协助病人取30°~ 45°的半卧位,以减少返流。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慢,病情稳定的病人术后两小时可协助床上活动,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每日按摩后背及颈项部,以减轻因头颈部制动和被动位带来的不适。④术后第一天输入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氯化钠水250ml维持20h以上,观察有无不适反应,第二天输入能全力、瑞素或瑞代等肠内营养液。⑤采用加热器加热使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8~42℃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滴注营养液时剂量先由500ml开始,每天递增(8h内不超过500ml),24h不超过1500ml;开始时速度为25~50ml/h,以后每12~24h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ml/h。滴注过程中多巡视,当发现有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及时减慢速度或停止滴注。⑥置鼻胃管容易引起鼻腔、口咽部不适,观察黏膜的变化,口腔护理2次/日,清除鼻腔分泌物,予石蜡油3~5ml滴入鼻腔,雾化吸入。⑦虽已进食但仍需肠内营养的病人,经常出现滴注营养液期间感觉饱胀,不想由口进食,可采取进食与滴注营养液交替进行以缓解症状。

2.2.2心理舒适护理

人作为一个身心整体,只有心理感受到安全、满足、被尊重,才是病人对舒适的最大感受,是病人的高层次的需求。向病人讲解肠内营养的目的、重要性以及操作过程,消除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烦躁、焦虑或恐惧等负性情绪。充分调动病人及家属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使其因参与而愉悦,从而更好地配合护理活动。护士在工作中要注意仪表大方、表情动作自然得体,操作时沉稳、熟练,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善于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法,进行心理疏导。护士周到细致地护理,处处让病人感受到关爱和尊重,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2.2.3社会舒适护理

病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护士应主动与病人交流,耐心地倾听病人的倾诉;请同病种的病人与其沟通、谈感受;与病人的家属、亲友、同事和领导的联系,通过大家一起来主动关心病人,让病人得到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2.2.4精神舒适护理

要关心病人的精神舒适,要有终极关怀意识,引导病人正确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生与死,达到心灵的安适与满足。尊重病人的、文化需求和风俗习惯,比如有些病人认为病重期间胡须不可剪,要等到病情稳定后才可剪,这时我们尽可能尊重其风俗习惯。

3 评价和结果

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主要通过治疗和护理中直接观察病人的不适反应和舒适度;问卷法则是采用医院下发的“住院病人医患沟通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病人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满意情况。

4 结果

4.1 2组病人不适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拔管等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

4.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方面调查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5讨论

舒适护理作为护理学科中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丰富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顺应了整体护理发展的需要,是整体护理内涵的延伸。有研究表明,100%的住院病人希望得到舒适护理[3]。开展舒适护理让护理人员转变观念,不仅要给予病人更多的关爱,还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才能提升职业素质,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发展的需要。舒适护理期间病人感到安全和温暖,减少了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让病人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减少了不适反应。舒适护理建立在护患沟通与合作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通过为病人提供全面的舒适护理,充分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的各种需求,可使病人感受关爱,树立信念,充分调动了病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第4篇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72例腹部疝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评估,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后对患者的症状和切口情况进行严密观察,避免和防止出现腹压增加,同时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

结果:经过护理之后,所以患者切口I期愈合,患者的住院时间在3~8d,平均住院时间为(5.2±1.5)d;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

结论:在对腹部疝患者进行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同时要做好术前准备以及出院指导,有效地促进腹部疝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复发的情况。

关键词:术前护理 腹部疝 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66-02

在外科中,腹部疝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主要是患者腹内脏通过腹壁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缺损向体表突出,最后在局部形成的肿块[1]。根据腹部疝环和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将腹部疝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2]。然而,斜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主要是从位于患者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然后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从腹股沟环穿出,进入到阴囊内。腹股沟疝一般都是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并且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多,主要是以斜疝为主,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对腹部疝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和护理的72例腹部疝患者,都是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为70例,女性为2例;斜疝70例,直疝2例;右侧50例,左侧22例;患者的年龄在1~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5±2.5)岁。

1.2 术前护理。对于疝块比较大的患者,需要多卧床休息,少进行活动。巨大疝患者,应于术前卧床静休两三日,使疝内容物尽量回纳,进而使局部组织恢复松弛状态,减轻患者充血和水肿症状,对术后切口愈合有极好效果。

在术前2周,患者要戒烟,对咳嗽和便秘等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有效保暖措施,避免患者受凉,同时要预防发生呼吸道感染。增加饮水量,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等食物,以便保持患者排便顺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

对于因疑虑而对手术抱有担忧与畏惧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安慰与鼓励,同时耐心地讲解相关知识,将成功案例告诉患者,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于患者的疑问要及时而耐心地解答,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

在术前1d,给患者吃流质性食物,术前晚对患者进行灌肠处理,清除患者肠内容物,避免出现便秘和腹胀的情况。在进手术室前,告诉患者要将尿液排净,必要的时候要留置尿管,避免术中对膀胱的损伤。

1.3 方法。小儿患者采用全麻,成人采用硬膜外麻醉;修补材料为医用聚丙稀网塞及补片。小儿手术切口选择下腹部小切口,成人手术切口选择同传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分出疝囊。沿囊颈基底部周围切开腹横筋膜,高位游离疝囊至腹膜前脂肪。使花瓣状网塞对准疝囊底部向腹腔内方向使之还纳,至网塞到达疝环边缘为止,若为直疝,游离疝囊后,网塞置入直疝三角,使患者轻咳,以证实网塞已顶住疝孔后,用数针以不吸收缝线法将网塞花瓣周边缝合于疝环周围,然后将聚丙烯补片放置在腹股沟后壁的前面,从耻骨结节内面至内环上方,在相当于内环处,将补片剪一缺口,容纳精索通过,将缺口二侧补片缝合一针。补片的内,外缘分别与腹横筋模,腹股沟韧带缝合固定。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与皮肤。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所以患者切口I期愈合,患者的住院时间在3~8d,平均住院时间为(5.2±1.5)d;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

3 讨论和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不能过早的下床活动,应该卧床休息3d。于患者膝盖之下垫软枕,使患者的膝、髋等关节保持稍微弯曲状态,减少对腹腔内的压力,对切口愈合和减轻伤口疼痛有一定的帮助。在第二天可以改为半卧位,无并发症者可于术后3~5d可以离床进行活动。

在术后6~12h,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可以根据患者的食欲来给患者进流质食物,逐步地变换到半流质、软食、普食;同时嘱咐患者增加饮水量、多食蔬菜以及水果。对患者的体温和脉搏以及呼吸、伤口等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患者的伤口是否出现渗血以及患者的阴囊部位是否出现出血和血肿以及水肿等情况。

由于阴囊位置比较低且松弛,极易在此处积聚渗液和渗血,进而导致阴囊出现肿胀,术后要进行及时的预防。在进行手术时,要严格地进行止血处理,术后伤口一般不需要使用沙袋进行压迫,如果伤口出现血肿,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压,在患者阴囊发生渗血时,应该放置冰袋进行冷敷,避免和预防阴囊出现水肿。

术后要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护理,避免和防止患者受凉而咳嗽,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咳嗽,在咳嗽时应用手掌按住和保护切口,避免出现缝线撕脱的情况。保持大小便通畅,对于便秘患者,要使用药物来协助排便。

患者在出院之后,要注意多休息,适当地进行运动,在3个月以内,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情,要多喝水和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讲究卫生,预防感冒等发生。对于出现排尿困难等情况时,要及时来院进行就诊。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患者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时,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主观表述来出发。听取患者的合理意见,可以和患者进行商谈,只要合理恰当有效,就可以进行实施。能使护理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进而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在进行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心理指导,同时在术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及出院指导,有效地促进腹部疝患者的康复,减少发生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等情况出现概率。

参考文献

第5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65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多为良性肿瘤, 该病不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但肿瘤若发生挤压, 会导致肿瘤出血、扭转坏死等, 因而引发流产, 所以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1]。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本院通过对6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研究, 探究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过B超检查符合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22~42岁, 平均年龄(26.8±4.6)岁;孕周14~20周, 平均孕周(16.9±2.2)周。患者肿瘤左侧32例, 右侧28例, 双侧8例, 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良性肿瘤。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主要为术前检查、准备, 术后控制感染、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①术前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手术治疗不足容易产生过分担忧、恐惧、紧张等心理, 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手术的进行, 同时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不利。护理人员应该耐心与患者沟通, 帮助患者对卵巢肿瘤及手术治疗等相关知识作进一步的了解, 消除患者的过分担忧, 并建立信心, 同时认真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 掌握患者的心理问题, 并作出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 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素质, 有利于患者及其胎儿的健康。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帮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 其次对患者术前的注意事项做好叮嘱, 如术前进食半流质食物, 对脐孔进行酒精消毒, 做好血液配合工作, 患者不宜吃鸡蛋、牛奶或含糖量高的食物。患者在术前饮食应以粗粮为主, 多喝水, 保持足够的睡眠。②术中护理:手术时护理人员应陪伴在患者的身边, 安抚和鼓励患者, 患者对于手术多会感到害怕, 护理人员在手术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 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另外护理人员还应配合手术的操作, 确保胎儿的生命安全, 使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为改善患者胎儿的血流状况, 患者应采用左侧卧位。根据患者的病情, 可拔出导尿管, 并密切做好排尿情况的监察。手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记录患者体温, 观察患者是否有阴道出血、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 如出现不良反应, 应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并作出处理。护理人员应有效控制静脉滴注的速度, 以免患者出现不适感, 做好患者服药的监督工作, 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整服药剂量, 患者在术后6 h以后可进食流质性食物, 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其饮食应富含高蛋白、维生素且易于消化, 禁有刺激性食物, 最好为少吃多餐。护理人员应定期给患者翻身, 指导患者适当做下肢伸张、弯曲等活动。最后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工作,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日常护理等工作, 并做好定期复诊。

1. 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统计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分娩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正常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早产及流产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种类多为球形、实性或囊性肿块等, 肿瘤生长较慢, 早期症状并不明显, 肿瘤会慢慢出现扭转、破裂、出血或感染等, 患者此时会表现出腹痛、腹部出现肿块等症状[2]。所以卵巢肿瘤发现越早其治疗效果越好, 妊娠妇女应定期做妇科检查, 并做好肿瘤的预防工作。妊娠期出现肿瘤蒂扭转的原因为子宫增大导致卵巢肿瘤由盆腔进入腹腔, 肿瘤的活动更为自由。随着子宫的逐渐增大, 对肿瘤的压迫越强, 肿瘤便会出现破裂出血[3]。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产程加长、宫缩乏力等, 若肿瘤过大可导致产道梗阻, 所以必须进行剖宫产手术。临床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 手术过程中可能对子宫产生刺激, 子宫收缩导致患者早产或流产, 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并发症。所以, 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性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患者对医学及健康的认识度提高, 使得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常规的护理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为常规护理服务主要以疾病为中心, 忽视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缺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工作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而且由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胎儿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术前做好各项准备, 如饮食准备能避免术后肠胀气等不良症状。术中的护理工作是手术的关键, 术中护理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减少各种突发状况的发生。术后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做好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的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 做好患者、用药及饮食方面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通过活动指导可避免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及胎儿的身体状况。

第6篇

【摘要】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护理干预控制术后疼痛作为外科护理重要的环节,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这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有利于病人从疾病中恢复过来。因此,加强护理干预控制术后疼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外科手术;护理干预;术后疼痛

1 引言

术后疼痛是指疾病和手术对机体造成损伤后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术后疼痛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通常表现为病人在心理和行为上一系列的反应以及情感上的不愉快的经历。术后疼痛按疼痛位置一般分为创口痛、躯体痛和内脏痛三类。其早期一般表现为创口疼痛,即手术造成的机体各层组织切口和分离组织挫伤愈合前的疼痛,通常反应为刺痛感或电击样疼痛感。其另一方面表现为术后腔脏器官内的胀气、积液等引起的胀痛等。术后疼痛多发生在麻醉剂作用消失后,病人身体感觉开始逐渐恢复,切口疼痛因此逐渐加剧,疼痛感尤以手术后30小时左右最为剧烈。

2 术后疼痛的影响

术后疼痛对病人手术后身体恢复产生众多不良影响,不仅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会诱发某些术后并发症,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同时由于术后疼痛必须延长住院时间治疗会增加费用,这对病人可能也是一个很大的经济问题。因此必须正确地评估疼痛的影响,采取积极的正确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才能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耐心地积极地配合治疗,并为病人早日身体康复提供了保证。

3 护理干预术后疼痛的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控制术后疼痛的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研究表明,护理干预疗法可有效地帮助病人缓解术后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对疼痛的正确判断和了解,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水平,而且有效地减轻了病人术后痛苦,为病人身体康复奠定了基础[1]。

3.1 认知干预:疼痛教育对于改善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因此疼痛教育应列入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加强健康宣教,干预者应该以解剖学和生理学医学知识为基础,向病人讲解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的实施方法和目的以及简单的手术步骤与过程,让病人了解到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时间和程度以及相应止痛措施,护理人员必须清楚镇痛药的使用原则和利弊。通过疼痛教育进行认知干预,使患者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疼痛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并且对术后镇痛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病人对医院和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医院必须将正确的评估技能作为护士日常培训项目的一部分,必须使培训做到正规化、制度化、经常化,使护士不断更新自身护理知识,并且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技能与镇痛处理技能,同时应加强对临床疼痛护理专家的培养,让他们在疼痛护理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3.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作为综合护理的核心内容,其水平高低决定着对病人护理质量的高低。有研究证实,病人的负面心理,可能加重术后疼痛,因此,术前加强与病人沟通,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在生活上关心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消除病人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和无助感,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症状,进而提高术后病人对疼痛干预的满意度[2]。

3.3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取积极正确的方式缓解疼痛,例如:(1)注意术后病人变换,帮助病人选择舒适的,使肌肉放松。协助病人翻身,改变,减少切口的张力,减轻疼痛。通过按摩疗法使病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循环加快,促进镇痛物质的吸收,进而提高局部组织痛阈值。(2)密切观察术后病人的症状,认真倾听病人的述求,给予病人精神鼓励,并且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准确评估病人疼痛症状是否减轻或加重、控制术后疼痛效果如何,进而采取专业的护理措施控制病人的疼痛。(3)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注意调整病房的温度和湿度,防止阳光直射病人脸部。(4)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是病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在护理手术后疼痛病人时,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人为的刺激,从而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如选择播放病人喜欢的明快、舒畅的乐曲,通过音乐优美的旋律和感染力,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放松,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痛苦。(5)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协助其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支持,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帮助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病人痛阈值[3]。

3.4适时应用镇痛药:有研究表明,实际麻性镇痛药致患者成瘾率一般小于l%。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实施按需镇痛。在药物安全使用剂量范围内,应该放宽镇痛药使用指征。当患者有疼痛反应时要及时处理,定时给药。对于症状明显原因清楚的术后疼痛应采取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等到病人疼痛难忍时再给药[4]。

4 护理干预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估

4.1对象: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间我院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8~70岁。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4.2评估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会监制的VAS卡,运用此法比较灵敏,并且具有可比性。采用0―10cm标尺,共分为10个等级,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评估标准:0(无痛),小于3 cm为轻度疼痛(I级),3―6 cm为中度疼痛(Ⅱ级),大于6 cm为重度疼痛(Ⅲ级)。分别在术后12 h和24 h评估并记录患者疼痛程度。

4.3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l3.0软件包统计与分析,统计得到的资料进行检验。

4.4结果

4.5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护理人员积极对病人术后疼痛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控制疼痛的能力,明显缓解了病人的疼痛症状。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手术后12 h和24h的VAS评分降低,表明在手术后护理干预术后疼痛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疼痛症状,有利于病人的恢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对疼痛控制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为改善、提高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护理干预这一有效的术后疼痛控制手段无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晓文.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2):107-108

[2] 董加萍.成人疼痛评估方法与疼痛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4243

[3] 赫玉春.手术后疼痛管理的进展[J].上海护理,2007,7(6):56-57

[4] 徐迎春,万学英,王庆华.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329―332

第7篇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 R6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25-0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院人性化护理的开展,手术室护理也从手术室内配合,扩展至术前、术中、术后护理3个阶段。强调从病人出发,以病人为中心,在整体护理基础上为手术病人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手术获得最大成功,促进术后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术前护理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手术全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术前访视病人前先阅读病历,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既往史、过敏史及术前各种检查结果。向责任护士了解病人心理状况,并进行准确的评估,以利于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手术室相应护理计划的制订[2]。进入病房仪表端庄、举止稳重、态度亲切和蔼。告诉患者自己将参与手术,并且共同渡过手术全过程,从而减少病人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和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通过语言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根据病人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恰当地向病人解释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和预后情况。简单介绍手术经过、术中的特殊,必要时进行示范。对病人提出的疑问,针对性地做出解释、安慰和指导。

2 术中护理

2.1 提前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根据手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检查术中要使用仪器的性能,备好术中所需物品,避免不必要的忙乱,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2 手术前接病人时热情问候病人,关心病人饮食、睡眠情况,亲切称谓病人,有友善的语气与病人作简单交谈。搬动病人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暖及遮盖,安慰病人及家属,多给予关心、体贴,从而使病人减轻恐惧心理产生依托感。

2.3 手术室对病人来说是一个既特殊又陌生的环境,此时是患者心理上最紧张的时刻,病人会因恐惧而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恐慌、孤独、焦虑情绪。因此护士要做好全方位护理服务,要注意自己的举止,态度更应亲切、友善。

2.4 向病人说明麻醉及手术中必要的配合,可能体验到的各种感觉和注意事项,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维护病人的自尊心,避免不必要的身体部位暴露。

2.5 患者护理,摆时动作轻柔、缓慢,对束约束带的清醒病人应及时询问感觉情况,根据手术需要摆放,要保证不因受压造成神经麻或褥疮,使病人尽量感觉合适。

2.6 手术时护理,巡回护士要保持手术间的环境安静,手术室内避免闲谈嬉笑、窃窃私语,不谈论与手术病情无关的话题,以免病人产生不信任、不安全感,尤其是有神经质的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噪杂声,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取放物品轻,尽可能用眼神示意,对于清醒病人可用肢体语言给予关心和鼓励。要从患者的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他们的需求,提供可行服务,让患者在舒适安全的氛围下顺利完成手术。

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毕,擦干血迹,穿好衣裤,注意保暖。对于清醒病人此时最关心的就是手术是否成功,此时护士应主动向病人交待手术顺利结束,使其放心,并给予适当的术后指导和鼓励。与病区责任护士交接,同时向家属简单介绍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进行探视和问候,询问病人的一般情况及术后感受,就患者的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评价,征求病人意见和建议。手术室护士术后的访视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的关怀,对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总结 手术室人性化护士护理的实施,将护士的工作中心转向病人,而不是单纯的围绕手术,让患者体会到手术前、术中、术后整个过程都有护士全程关心护理。通过护患沟通,使患者感到亲切,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减轻了对手术的恐惧紧张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护士信任度和满意度,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椎间盘变性,外层纤维环破裂,内层髓核向后外突出,刺激或压迫椎管内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的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综合症候群,是由于外伤、腰椎老化和腰肌劳损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骨科腰痛病例中所占比例较大,多发生于青壮年,以男性居多。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病人腰痛、下肢痛、跛行、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或)活动受限,神经功能损害,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很大痛苦负担。对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病人,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迅速解除痛苦,恢复劳动力,治疗效果显著。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6例,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36~64岁,平均45岁。病史6个月~5年。采用手术方法有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等,经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后随访中均未发现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恢复效果。

2.术前护理

2.1基础护理。加强病房巡视,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协助病人防止便秘、咳嗽、喷嚏等可能引起腹压增加的现象,并指导病人注意腰及患肢保暖,促进血液循环,注意饮食,多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及含纤维丰富的水果及蔬菜。

2.2心理护理。绝大多数病人是初次接受手术治疗,不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对手术既充满希望,又常有焦虑、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的痛苦及手术效果,怕术后产生并发症。这时,应着力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交谈,倾听病人诉说,掌握病人心理动态,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疏导和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根据病人及家属的文化层次相应地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利用成功手术的实例来安慰病人,增加病人的安全感,清除病人的精神紧张、恐惧、失眠、心情抑郁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向病人及其家属交待手术的必要性,预期效果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的注意事项。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境迎接手术。

2.3床上排便训练。练习床上排大小便,防止因术后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而发生尿潴留或便秘。向病人讲明训练的必要性,告知病人术后1周后方可下床活动,若术前不练习床上排便,加上术中麻醉及创伤,术后卧床期间排便将更加困难,若强行下床排便,将会造成脊椎扭伤、切口大出血等严重后果,使病人能主动按要求进行练习。

2.4腰背肌功能训练。术前应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使病人能够掌握锻炼的方法,有利于术后腰背肌锻炼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病人出院后继续实施功能锻炼。

2.5训练。由于手术时不能随意活动,长时间会使病人感觉不适,甚至难以忍受,所以术前需要练习,帮助病人提高耐受力。方法:协助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腿平放于床上,两手放于头部两侧舒适位置,每天练习1次~2次,1~2小时/次,注意呼吸调控,尽量使全身放松。术前三天开始练习,以利手术时需要。

2.6皮肤准备。手术前一天进行备皮,注意不能损伤皮肤,保持手术区域皮肤无破损,再用肥皂水反复擦洗,彻底清洁手术部位。

3.术后护理

3.1病人搬动。手术完毕病人回病房后,应采用三人平抬法或滚板法将病人移到病床上。搬动时采用平轴滚动原则,保持颈、胸、腰椎在同一轴线上,手术部位处于直线状态,并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脱出。

3.2生命体征监测。病人术后回病房,护理人员要主动了解术中情况,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作好记录,如发现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变快、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异常,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作出相应处理。

3.3护理。遵循人体力学的原理进行护理,使病人舒适,防止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一般术后应平卧6小时,压迫手术切口,减少渗血,减轻麻醉反应,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翻身是病人保持舒适卧位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病人术后最早的活动。遵循平轴翻身原则,翻身时两手用力要均匀,肩、胸、腰、臀一致,避免拖、拉、推动作,侧卧位时背部用枕头顶住,两膝间垫一小枕。

3.4预防褥疮。术后6小时可按脊柱骨折翻身法翻身,白天2~3小时翻身一次,夜间3~4小时翻身一次,平卧位与侧卧位互相交替,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骨隆突处给予按摩,预防褥疮的发生。

3.5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切口加压包扎,密切观察敷料渗出情况并及时更换,记录渗出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受压、扭曲。妥善固定,维持有效引流,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术后24~72小时引流量≤50毫升方可拔管。

3.6观察脊神经功能。术后72小时应严密观察病人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时观察肢体运动的恢复,发现感觉和运动障碍,特别是远端足趾伸曲。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3.7术后疼痛护理腰部手术由于肌肉丰富,切口较大,卧位时承受的压力过大,因此术后疼痛成为困扰病人的最大问题,术后去枕平卧的6小时内,可用软枕垫肩的方法交替进行双下肢的曲髋、屈膝,以缓解腰肩部肌肉的疲劳。术后应用“止疼泵”的病人,因药物作用导致睡眠较多,要注意按时翻身,一般手术后病人当天可应用技术1~2次止痛药,特别是凌晨1时左右,往往是病人疼痛最厉害的时候,要加强巡视,及时给予止痛药物。

3.8饮食护理。由于麻醉或手术创伤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植物神经,术后易引起便秘或腹胀,术后应指导病人进清淡、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观察大小便情况,防止便秘。

3.9大小便护理。沿结肠走向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留置导尿管者,应每日消毒尿道口,同时夹闭尿管,每3~4小时或膀胱区膨隆,有尿意时,开管,排空膀胱,可防止膀胱容量变小,有利于自主排尿的恢复。

3.10功能锻炼。根据术前指导和已掌握的腰、背肌锻炼方法,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配合锻炼练,遵循尽早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一般在术后第二天,在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情况下,指导病人作直腿抬高运动并活动膝踝关节及双下肢,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术后1周指导病人做腰背肌和腹肌训练,即背伸和挺胸活动,以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和腰背肌张力,防止肌肉失用性萎缩。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腿疼的变化及恢复情况,并经常询问病人双下肢的感觉,有疼痛或疼痛加重时要暂停活动。

3.11确定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应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和手术方式而定。下床活动时应配带腰围,护士应指导病人活动时双手支撑腰部保持挺胸伸腰位,以保护腰部,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禁止久坐、久站,坐、站时间以病人不感觉到疲劳,不加重腰痛为原则。

4.出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