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1 17:26: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指标体系评价标准

作为一种经济监督的工具,审计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审计仅停留在单纯的查错防弊的上,并以此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查账转到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上来,并以此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由此相继产生了各种形式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考核指标体系

(一)考核指标应具有的特征

为了客观公正地考核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状况,分析影响效益提高的原因,提出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因而在对企业进行经济效益的审计中,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该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科学性。一套科学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具有能够排除主观意志和个人偏见干扰的功能,它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同时还对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有准确、真实的数量反映。

2.综合性。也就是说,指标体系不仅仅只反映企业某一侧面的问题,而是能反映企业各方面经济效益的状况,既要能反映微观的经济效益,又要能反映宏观的经济效益;既要能反映目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能反映长远的经济效益;既要能反映劳动投入的情况,又要能反映劳动成果的情况。如果所采用的指标只反映其中的某一个侧面,那么这些指标就构不成完整的体系,也就不能全面而综合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状况。

3.实用性。为了便于不同知识层次的审计人员掌握和使用,指标必须直观、清晰、明白、易懂,便于计算、比较、考核、分析和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指标必须具有一定概括性,要少而精。同时,还要求指标通过适当分解,可以演变成其它考核指标,以做到各种审计所需指标的相互融合、借鉴。

4.连续性。连续性是指指标体系能在较长的时期内有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便于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跟踪审计。这就要求在选取指标时,要选择能够代表企业经济效益实质的指标,尽量避免或减少具有明显时期性的指标。

(二)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上述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目前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笔者认为其设置体系应为以下几点。

1.满足社会需要的指标。一般可用产品销售率代表。它是商品销售数量与售价之积,同产品总量与现价或不变价之积的比率,即企业的销售收入占产值的比重。

2.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指标。它可用以下两个指标来代表:

(1)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一比率能反映企业劳动效率的状况及变化,是评价企业劳动人员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它可进一步反映为人均净产值等。

(2)工业净产值率:是指工业净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表明每创造一百元产值,有多少是新创造的价值。

3.资金利用效果指标。这方面的代表指标有:(1)固定资产产值率:即总产值与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的比率。这可引申为百元固定资产产值和百元产值固定资产占用额指标等。这一指标,一方面能较好地反映固定资产与劳动的关系,即固定资产的变化对劳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该指标与其它企业的比较,可以衡量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2)流动资金周转率:它反映了该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的快慢,是表示流动资金利用率的经济效益指标,从另一角度讲,也反映了产品销售实现程度及流动资金占用多少。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体系

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一个衡量和判断企业经济活动中经济效益高低和好坏的客观标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就不能成立和实施。众所周知,财务审计的评价标准比较明确和具体,而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由于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兴起不久,可以说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有关理论还不够完善,因而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按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着不同的内容。如按审计对象可分为企业标准、事业标准、行政机关标准等;按评价标准来源可分为现成的标准和临时制订标准;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内标推、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在具体审计实务中,应按一定的方式,对标准体系作系统归纳,详细说明每项标准的内涵,以利于审计人员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的选用。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易于将评价标准进行归纳,且便于审计人员选用,可根据评价标准的性质和用途,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类。

(一)定性标准

定性标准包括了国家的经济方针和市场经济规律,主要是从质的方面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在经济效益评价中要注重质的规定性,否则在量上即使取得较好成绩也是无意义的。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定性评价没有定量评价,其结论无立足之点,评价结论成为空调的议论,此种情况下的经济效益审计显然是无意义的;反之,只有定量评价没有定性评价,则容易进入“唯效益论”的死胡同,不能从宏观角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定性标准可作为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辅助依据。

(二)定量标准

定量标准是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主要依据,只有通过量化的指标体系评价,才能克服定性评价中比较粗略的缺陷,才能准确地把握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客观状况。这类标准是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主要标准,因为,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进行效益高低,多少的定量评价,这需要通过具体量化的指标来实现。

在运用企业内部的定量标准时,也不可忽略外部标准。外部标准是针对被审计单位外部而言,它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国际标准等。通过内外标准的结合评价,可以发行企业的差距,为寻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提供参考。

(三)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商品交换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也就是说,企业的微观效益与国家的宏观效益是相一致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涉及一些具体问题时,有时住往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在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时,不仅要着眼于诸如产值、利税之类的表现微观效益的指标,还要评价效益的取得,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等等。

2.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要目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在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时,还应考虑到目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相一致。长远效益以目前效益为基础,而目前效益则寓存于长远效益之中。评价目前效益应该以长远效益为指导,因为一个企业的目前效益虽然可观,但不等于长期如此,而另一企业眼前虽然无利可图,但发展下去可获得大利。在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应该坚持批评那种硬拼设备,分光吃净、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以后发展的行为,使企业的发展有后劲,有实力,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新晨

3.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是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结合。企业的一项经济活动不仅会给自身带来经济效益,往往会给其他单位也带来效益,乃至是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审计人员在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时,既要评价该企业所得的经济效益,又要测算由于这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其他企业带来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综合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经济效益审计虽延伸了审计的范围、拓展了审计的领域、完善了审计解读体系,但因其起步较晚,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多难点和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我们应积极寻求应对的措施。本文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际工作中需运用的考核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试图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提供一点参考,但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其中的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请专家、读者指正。

参考文献:

[1]林胜文.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2]高岩芳.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

第2篇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经济效益审计具有以下特征:以促使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对经济效益实现途径和实现程度的审计;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审计;进行全面系统综合评价的审计;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的审计。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资产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做出评价。具体包括: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包括固定资产利用、原材料利用、能源利用以及资金利用的审查。

三、选择和确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所以要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效益审计项目,制定效益审计战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实际工作中,应该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效益审计项目。这些因素包括:

1、预期的审计效果。这个因素主要考虑的是开展该经济效益审计项目的收益。审计效果包括:是否促进该被审计事项提高经济性、效率性或效果性;是否改进了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服务质量;是否促进了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更有效地计划、控制和管理;是否进一步明确了经济责任,提高了绩效信息的透明性、准确性等等。预期的审计效果越大,被选择作为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2、资金规模。这里的资金规模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资金的规模,比如资产数额,总收入或总支出,投资额等等。一般来说,资金规模越大,财务的重要性越大,被选择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3、管理风险。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在管理方面缺乏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风险。下列现象表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存在的管理风险较大:(1)管理部门没有针对以往审计后提出的控制薄弱环节进行改进;(2)来自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内部的负面的信息反馈;(3)预计目标没有实现,包括未实现预计的收益,没有满足需求等等;(4)频繁的管理人员变动;(5)大量的资金不足或亏空;(6)项目的变更,比如更改投资规模,变更经营的目标等等;(7)单位或项目经管人员责任重叠或职责分工不清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8)单位或项目本身的高度复杂性或不稳定性,比如管理工作分散,多元化的利害关系方,经营环境竞争激烈;(9)单位或项目一段时间以来没有接受过审计。

管理风险越大,开展效益审计后能够给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带来的改进越大,审计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因此,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的机会越大。

4、被审计事项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被审计事项对其所处的经济体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被审计事项对所在的经济体具有典型意义,波及面广,或者对经济体的整个经营具有重要影响,那么,该审计项目影响力很大,否则即缺乏影响力。如果有关该项目的错弊或违规行为会在所在经济体产生恶劣影响,管理层对审计结果比较关注,说明该事项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否则,就说明影响力很弱。企业内审对于影响力强的审计项目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容易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因此,影响力强的审计项目容易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

5、审计成本和可操作性。审计的成本和可操作性主要是指对该项目或领域进行审计的复杂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确定效益审计项目的成本和可操作性,主要是通过对备选效益审计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进行的。内审如果选择过于复杂或存在较高风险的领域或项目进行审计,如有关被审计事项的信息和数据不易获得、责任不清晰、没有统一明确的评价指标或评价标准的项目、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要求等,会导致审计成本增大,使审计项目缺乏成本有效性。审计成本和可操作性强的效益审计项目,容易被选中作为效益审计项目。

四、经济效益审计切入点

经济效益审计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压缩投入,另一方面增加产出。

压缩投入的主要手段主要有:一是节约开支,以最低的成本、费用生产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以最少的投入达到预期收益。二是堵住企业资产流失的漏洞。我们把流失分为三类:即货币类,实物类和其它类。这些损失绝大多数都能通过经济效益审计暴露出来:应收账款长期收不回成为呆账和坏账;在其它应收款中,以暂借款的名义,长期占用企业资金;在对外投资、联营、合作中,对方投资单位的资产高估,侵蚀了企业的资产;将大量开支以开办费名义记入递延资产长期挂账,形成潜亏;乱用应收票据科目,将期票贴息挂在“应收票据”中,形成巨额潜亏;购置的生产设备,长期闲置不用;购进质量低劣的原材料、零部件,造成库存积压;为其他单位经济担保,不做信用分析,当债务方无力还债时,负连带(担保)责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一旦掌握该知识的人调离该单位以后,这部分产权亦随之转移到其他单位或个人手中;可行性论证不充分,举债投资,达不到预期效益而使单位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仓库管理混乱,账物不一致,使造次损失了多少也无法查明;不重视生产质量,产生大量废品和加工损耗,造成极大的浪费;不重视产品质量,带来大量售后服务支出。

增加有效产出的主要手段有: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提高开发有效新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对企业收入结构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哪些产品的产、销是同步上升或是下降或是持平,特别是对数量大而销量降的产品要作详细的分析,因为这可能会造成大量的积压;对产量和销量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几个产品要作过细的分析,很可能这里会出新的亏损因素,而对于销量逐步上升的产品则要花大力气进行分析,这里很可能会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同时,对研发业务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能够评价企业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能力和效率。

五、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

除其他常用的审计方法外,分析在经济效益审计中运用非常广泛。审计人员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分析性证据。经济效益审计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

(一)定量分析法,也可以称作数据分析,是经济效益审计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它是指对从单位或其他来源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进而进行分析归纳。经济效益审计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果法、价值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它是通过计算比率来分解、剖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作为一种相对数,可以把一些不可比的数据转化为可比的量化指标,从而揭示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比率分析可以是将相关的变量相比,也可以是部分与整体相比,还可以将一定时期的变化与初始状态相比。

2.比较分析法是将被审计单位若干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时期同一性质的若干数量差异,从而总结实绩,发现问题,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活动运行状况。在分析中,我们可以将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的比较分析,也可以将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另外,将项目或措施实施前后的状况进行对照,以考察项目或措施实施后的结果和影响,进而评价其效果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即要保证指标在涵义、内容、时间、计算口径和计算基础等方面保持一致。数据的可比性是运用比较法的必要包括条件。

3.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在分析计算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比较成本与效益之间的货币金额关系,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效益是否超过了成本。审计人员在进行效益审计时,应在全面考虑项目的效益和成本的基础上,计算效益成本的比值。如果效益与成本的比值大于1,说明效益大于成本,比值越大,效益越大;如果比值小于1,说明效益低于成本,比值越小,资金使用的效益越低。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项目的效益、成本和贴现率。在界定项目的成本时,要注意包括与该项目有关的全部相关成本。

在经济效益审计中,经常会部分地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例如,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衡量成本、效益等;将未来一定时期的效益和成本的现金流按照净现值或回报率进行计算,加总比较成本和效益等等。

4.成本效果法是通过分析成本和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每单位效果所消耗的成本来评价项目效益。成本效果法分析的成果是用实物数量来计量的。其比值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成本效果比值(成本/效果);二是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的比值。如果效果相同,成本低的效果好。如果相反,则效果差。

5.价值分析法是用成果的功能与成本的比值来衡量所得到的价值(价值=功能/成本),目的在于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或获取所要具备的必要功能。这是一种界于定性和定量之间一种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法用项目实现的功能来进行分析。不能用实物或货币来计量。分析时应注意:一是是否存在既提高功能,又降低成本的可能;二是当功能相同或固定时,可否降低成本;三是当成本固定或相同时,功能可否提高;四是当成本和功能均提高时,功能的提高是否更多;五是当成本和功能均降低时,成本的降低是否更大。

(二)定性分析法是一种直观的文字分析方法,广泛用于效益审计中。下面的几种分析方法是常见的定性分析法。

1.内容分析法。即对来源于多个渠道、源于多种目的、甚至是不连贯或者有交叉和重叠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一个客观、明确的观点或者陈述,这种方法,被称作内容分析法,常用于确定审计的具体目标和了解被审计单位或事项,以及对被审计事项形成初步的结论。

2.程序分析法。通常,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按照既定标准和合理的控制模式对管理程序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分析。运用程序分析法,常常要结合运用其他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例如,审计人员通过运用审阅、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管理程序的状况,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的时候,为使程序分析法得到的结果获得佐证,审计人员还可以选择某项业务进行“重做”,测试相关的控制环节是否存在,是否发挥作用,审计人员所了解的程序是否准确。

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是审计人员选择一些或某一个特定案例进行研究,说明被审计事项的一般性问题,或者对审计事项中的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说明。案例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证实已存在的问题,还可验证通过其他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可帮助审计人员深入地进行因果分析。案例分析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

总之,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只要结合本企业审计资源的特点,深入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找准审计切入点,运用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就能有效的发挥审计的增值作用。

第3篇

一、独立审计的成本

独立审计的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执行独立审计过程中的成本。主要是指:审计人员的报酬,审计人员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审计过程中所耗费的资财等。执行独立审计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主要与审计方法、审计时间、所需审计证据的多少以及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强弱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是非执行独立审计过程中的成本。主要包括:对审计人员的培训费用,审计失败所导致的诉讼费用和寻求新客户的费用等。非执行独立审计过程中的成本与审计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二、独立审计的效益

独立审计的效益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审计的经济效益。对独立审计的事务所和审计师而言,其直接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审计当期获得、以后多期获得的一定金额的审计费用。另一类是独立审计的社会效益。从产权保护的角度理解,现代独立审计是保护企业相关利益者产权不可缺少的社会监督机制,这里的相关利益者不仅包括企业股东、债权人还包括有经营成就的企业管理当局和辛勤工作的一般员工。从独立审计的目的来看,其目的在于监督人的报告责任,它在现代公司制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严格的审计程序,可以查实管理当局是否存在舞弊及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允性如何,从而监督人报告责任的履行情况;委托人可以有效地辨别人的能力,评价人的行为和报告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而增加市场机制和契约机制的效率,使人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进行经营管理并得到相应的报酬和激励;财务报告人员的无意错误所导致的信息失真有所减少,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决策有用性,从整体上提高了委托—双方的效用,优化整体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

(一)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及成因

独立审计产生的根源,在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审计法律责任的产生主要有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及风险因素。

1.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频繁和内容的日益丰富,社会公众对审计、审计人员的期望越来越高,而审计人员很难做到,二者之间的期望差异产生了责任,而且迫于社会的压力,许多国家的法院判决逐渐倾向于注册会计师方面的法律责任。

2.技术因素:在审计中采用抽样审计,以样本结果推算总体。统计抽样要用到高等数学中概率等的相关知识,从我国财经院校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较差,推广该法较难,审计人员执行不力。实际工作中多采用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抽样本身就存在一些误差,加之部分被审企业内控有限或内控失效,这些形成了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技术因素。

3.经济因素:国家制定的审计业务收费标准通常只考虑审计的时间和审计的范围而不考虑审计的难度,由于受到成本—效益的制约,作为营利性组织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可能,有时也没有必要查实管理当局的所有舞弊。

4.道德因素:有些独立审计人员执业素质低下的状况在短期内还不会消除,通过竞争报酬定价方式争取客户,相机收费、不顾审计质量而采用“薄利多销”策略抢占市场份额,或通过长期与客户打交道建立起亲密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审计难以保持独立性,丧失原则地出具审计报告也就在所难免。

5.风险因素:风险即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高质量的审计将大大降低审计风险,低质量的审计将大大提高审计风险,二者互为消长。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审计质量的高低存在于审计项目的计划、准备、实施和报告各个阶段,由审计质量问题产生的审计风险也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二)独立审计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责任表现形式,在我国因注册会计师违约、过失或欺诈给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这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做出了相关的规定。

四、独立审计的成本、效益与法律责任协调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人(委托人)与经营管理者(人)之间的委托—关系。“会计和审计都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R.WattsandJ.Zimmerman)。可见独立审计的产生源于委托关系,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相关利益者的财产和权力。独立性是其立身的根本。在独立审计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如前所述,存在多种多样产生法律责任的因素,而且就司法方面来讲,存在逐渐扩大审计责任的趋势。

纵观独立审计的发展史,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一直是国内外审计界与法律界难以彻底解决的热门话题。从美国的“四大”财务造假案到我国的“银广厦”舞弊案等接连不断的大案要案中可以看出,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不仅对承担责任的事务所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对独立审计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独立审计行业的存在和职业优势的发挥,理论界和实务界正在不懈的努力。要不要避免法律责任?如何避免法律责任?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责任?已也成为独立审计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依法承办独立审计业务的机构,不管是西方国家采用的独资、普通合伙制、股份责任公司制或有限责任合伙制的形式,还是国内规定的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种类,这些事务所都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营利性的组织。营利性的组织性质决定了权衡审计成本与审计收益、努力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独立审计的最终目标。但是,如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法律责任发生冲突时,如果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一致,独立审计如何取舍?

从独立审计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独立审计不仅要保持其独立地履行其职责,还要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要避免法律上的责任。只有这样,独立审计才能存续下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这就要求独立审计一定要做好成本、效益与法律责任的协调。

五、如何做好独立审计的成本、效益与法律责任的协调

(一)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

独立审计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它是一个容易遭法律的行业,法律责任一直是困绕着独立审计行业的一大难题。如何避免法律诉讼?法律诉讼一旦发生,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坚持原则,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应该是唯一最佳选择。要坚持原则,维护审计的独立性,以下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要有一个良好的审计法律环境

良好审计法律环境的形成需要政府、法律界、企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尽快制定、修改与完善和独立审计业务有关的各种法规制度,确定《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在注册会计师责任判定中的主体地位,保持法律法规的公允性、可操作性与权威性。良好的法律环境为独立审计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提供了法律支持。

2.要加强行业管理和执业监督

当前,独立审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独立性的不足。市场缺少对独立审计的自愿需求。事务所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全国性的信誉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几乎没有;事务所自身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合理等严重制约了独立审计的发展。因此当前对事务所行业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对事务所的改制,建立合理的运营机制、人事及收入分配制度,让事务所合并上规模,扶持创建一批优秀的事务所等。

从一系列发生的审计案件来看,事务所有时会因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原因致使整个事务所遭受灭亡的厄运。会计师事务所应把科学严密的质量控制制度执行到每一个人、每一部门和每一项业务,严格执业监督。这样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范要求,去执行业务并出具合理的审计报告;加强行业管理和执业监督为独立审计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提供保障。

3.加强后续学习培训,提升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能力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具有审计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的总称。系统的、正规的、制度化的职业后续教育,能保持和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使其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运用新的知识、技能来处理不断更新的审计业务。后续的学习培训使独立审计坚持原则、维护独立性能力不断提高。

(二)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效益优先兼顾其他

在独立审计中,坚持原则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坚持原则,维护了审计的独立性,才有最大可能地远离法律责任,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社会效益。独立审计的事务所和审计师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时会与社会效益、审计成本产生矛盾。如何协调这些矛盾,如何进行取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独立审计的经济效益大于独立审计的成本时,独立审计才有可能进行。但有时也有例外,比如说,在对客户进行第一次审计时,为了严格执行审计程序、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出具更合理的审计报告、留住信誉较好的客户时,在不违背规定的标准收费的前提下,可能出现第一年的审计成本大于审计的经济效益。这种把短期成本收益与长期成本收益结合起来考虑做出的选择反映了一个事务所的经营策略。

第4篇

战争效益简单来说就是战争投入和消耗与战争的获得进行比较的结果。战争效益审计则是由军队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一切军事活动所产生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政治效益等的全而、规范和有效的审计基础上,评价其效率、效果及有关方而的责任,进而提出建议,改善管理及提高效益的一种监督管理活动。

2、战争效益审计评价

效益的高低、业绩的优劣必须经过评价才能回答。审计评价贯穿于战争效益审计的全过程,是战争效益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战争效益审计评价形成的评价结论是对战争目标实现程度的判定,通过对战争活动进展过程偏离目标程度的分析,引导军队建设。

3、战争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战争效益审计的核心是对战争效益进行的评价,而进行效益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战争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指运用科学系统的审计评价方法,结合战争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审查、衡量、评价战争效益优劣的各有关指标及指标之间的逻辑联系的体系。

二、建立战争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提升战时军队审计能力的需要

我军审计机构于1985年才正式恢复,未曾参加过一场战争的审计工作,缺乏战时审计工作经验,战时审计能力得不到验证。近几年来通过参与抢险救灾、远洋护航、维和行动等非战争军事行动,积累了不少经验,审计工作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也暴露出我军审计能力的不足,无法充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战争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是在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提出建设的,能够较好地与现代化战争接轨,有效地弥补我军审计经验的不足,提升我军战时审计工作能力。

2、丰富军队效益审计内容的需要

长期以来军队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军队审计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平时审计的合法性、真实性范畴,效益审计也只是刚刚起步,战争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更是迟迟没有展开或仅限于某些局部的粗浅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目前军队效益审计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建设战争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是在当前环境下的实践中检验己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充分借鉴国外优秀理论成果,结合我军实际情况,加强审计创新,不断推动审计理论的发展,更加丰富军队效益审计的内容

三、战争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设计构想

1、设计战争效益审计评价指标

指标既可能是一种量化的手段,表现为一种可数值化的东西,也可能是通过一定的定性方法来确定,反映事物非计量性的某种因素特征。评价指标就是衡量效益的尺子和工具,没有指标就无法比较和分析,也就无法评价。

我们通过专家评分、评议和问卷调查,初步设置了两级指标,第一级指标,包括军事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政治效益指标。

1)军事效益指标。军事效益,是指战争所占用和耗费的劳动与所取得的战争成果及其实现战争目的程度的比较。该指标包括四个二级指标。

战争目的实现程度。评价军事效益,建立在实现一定预期作战目的、满足预期的作战需求的基础上,必须首先评估作战目的的实现程度,否则无法判断其作战有无效益或者效益的高低。战争成果效益。评价作战成果的类别与大小。战争投入效益。评价作战中实际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符合作战的实际需求数量和要求。战争消耗效益。作战消耗同样要评价其作战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是否科学合理。

2)经济效益指标。战争经济效益是指战争行为给国家经济带来的正而和负而的影响,既能给经济发展创造发展机遇,也会对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该指标包括两个二级评价指标。

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指战争造成的社会财富的减少,表现为实物资产的损失。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表现为战争造成的社会生产的下降程度,可用战争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程度来衡量。

2、明确战争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战争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效益高低、优劣的尺度,是与审计判断直接相关的,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依据。

假定战争效益审计评价总分值为100分,根据各指标的具体权重,确定具体评分标准再组织专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集体打分。

3、评选战争效益审计评价方法

1)目标评价法。主要通过结果与标准的比较,来确定被审计对象是否实现了预期的要求和目标,以此来评价被审计对象效益的高低和目标的实现程度。

依据事先建立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将审计实际所得与之比较,检查被审计对象既定目标要求是否达到,进而作出审计评价。

2)模糊综合评判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模糊集和隶属度函数等概念,应用模糊变换原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从多个方而对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整体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再是一个确定的数,而是一个能够用语言表达的模糊概念。

3)数据包络分析法。该方法是按照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同类单位进行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它使用数学规则模型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其评价的依据是决策单元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四、战争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建设应把握的问题

1、要紧紧围绕战争目标实施评价

指标和标准时为评价服务的,是审计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工具。围绕战争效益审计评价目标来确定需要的评价指标,是选择和设计战争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的最基本要求。审计目标是逐步分解、细化和明确的,因此战争效益评价指标和标准也应该一步步分解、细化,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2、要把握评价的全而性和简便性

战争效益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评价体系要全面,既要从军事、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等主要方而反映被审计对象的效益状况,也要反映被审计对象管理过程和最后结果等方面。另一方面,评价指标要力求简便、易于理解和操作,要能通过指标来说明问题。

第5篇

关键词:会计;会计理论;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06-02

一、会计的重要性

1.审计员在会计中的重要性。(1)规划审计工作,编制审计计划时,合理评估重要性水平,据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由于计划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容忍的会计报表或账户余额中的错报、漏报的金额越小;而可容忍的错报金额越小,为保证审计工作能发现所有超过或容忍错报的重大错误所需要的审计工作量和证据就越多。因而,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间呈反向变动关系,计划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美国“审计标准说明书”和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均规定:审计人员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综合考虑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被审单位的规模与业务性质、相关内控等因素,结合自身的经验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评估,即确定“计划重要性”(Planningmateriality),其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及其决定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水平有助于合理确定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报告的种类。审计人员在评价审计结果,确定应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被审单位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将其同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相比较,确定该汇总数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或其性质是否重要。如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或属性质重要,审计人员应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或提请客户调整报表;如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汇总数远低于重要性水平且性质不重要,可发表无保留意见。在具体确定审计意见类型时应进行定性判断,充分考虑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3)在审计过程中,重要性判断直接影响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根据《国际审计准则》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当会计报表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时审计人员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重要性是审计人员从报表使用者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因而重要性水平确定的越低,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不能查出会计报表中重要错报的可能性(机会)越大,审计风险就越大。把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这种反向关系可使审计人员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4)重要性原则的建立与运用。解决了如何确定会计报表总体和各报表项目的可容忍误差及如何评价审计效果的问题,从而为各种审计测试方法尤其是审计抽样方法的运用创造了条件。现代审计抽样技术主要包括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两种,无论是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在抽样规模的确定、样本量的设计、抽样方法的选用及抽样结果的评价等方面都要运用重要性原则。所确定的可容忍误差过低,势必会使审计抽样规模过大,使审计无效率;过高则会使审计样本量过少,无代表性而使审计工作无效果。另外,在审计抽样中,分层方法的运用也体现了重要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2.会计人员对会计的重要性。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外界能够通过沟通交流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与能力要求进行了解,同时使会计人员可以明确自己的职业能力层次,指导日后的发展前进。会计中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在会计估计及会计政策的选用等需要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各个方面均有广泛的运用。

3.会计内外部重要性的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与外部对信息需求差异越发明显,财务会计表主要务于企业外部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企业内部非凡是治理人员对企业信息的需求更多地转向簿记或内部表。

4.簿记对会计重要性的体现。(1)簿记是否只是记录重要会计信息。所谓的重要与不重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企业购置一项设备,价值2 000元,是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还是纳入低值易耗品核算,这就有一个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问题。(2)簿记遗漏会计信息。簿记中也可能遗漏一些会计信息,但这种遗漏主要考虑的是成本效益原则。首先,这一定义直接受到了判例法系国家法官判案影响。因此,它只是法官判案时判定企业治理当局或会计人员应否承担法律者责任的原则,或者是审计人员审计时,据以确定审计意见类型的原则,而不应以此作为会计人员日常会计行为的原则。其次,会计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差错――错记或漏记,并最终在会计表中产生错或漏。这种错漏既可能有主观故意也可能出于疏漏。从法律上来讲,只要这种错漏对信息使用者造成伤害,就应当追究信息提供者的法律责任。第三,会计表编与簿记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1) 簿记要考虑“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相对变化;2) 治理人员需要从簿记中获取信息。例如,在簿记中将原材料、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分类反映,而表中将这些信息合并为存货反映,就是为了满足企业内外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因此,簿记不能有因成本因素以外的经济业务的量的漏记。则在将其作为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时,只能理解为量的信息不能漏,而会计表中数据的性质变化不重要时可以不披露。

二、会计的理论研究

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对比。规范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强调演绎方法对会计理论进行研究,并由此形成规范会计理论。1976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詹森在斯坦福大学主持会计讲座期间,首先提出应以实证方法从事会计研究。1978年,美国会计学家瓦茨和齐默尔曼合作发表了“关于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一文,1979年,两人又合作发表了“会计理论的供给与需求”一文,这是最早关于实证会计研究的论文。此后,这一理论逐渐系统化。1986年,瓦茨和齐默尔曼出版了《实证会计理论》一书,提出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并把它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两位教授所在的罗彻斯特大学也因此脱颖而出,实证会计研究硕果累累,因而人们将实证会计学派称之为“罗彻斯特学派”。

2.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并找出这些会计现象发生的原因。它是以经验与实证法为基础,以数学模型为工具所形成的新理论。 在应用实证法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1)选题的适应性。(2)实证会计研究的规范性。(3)数据的质量。(4)模型和方法的适应性。(5)验证结果的客观性。(6)避免研究对象过于集中。

3.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实证会计理论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粗略的替代变量来表示契约成本与政治成本。(2)限定的线性模型缺乏依据,在所假设的模型中,预测能力较低。(3)契约中的变量都是线性的,忽视了相互之间存在着共线性。(4)大部分实证会计理论进行的研究多限于某一时点上的对比。(4)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关系

以上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

三、会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都将经济效益视为生命线,竭力从企业内外部、特别是企业内部,在经营中通过诸如计划、预测、调查、控制等方面寻找措施,提高经济效益。那么,会计作为兼容管理、控制、反映等职能的一种经济行为,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呢?这是近年来会计界和经济理论界一直在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1.会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观点。(1)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两者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2)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两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3)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两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是一种“血缘”关系。

2.分析会计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会计产生初期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会计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初期是生产管理职能的附带部分,其表现形式是由管理者承担着一种原始计量、记录工作。(2)会计发展过程中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人们开始对原始计量记录方法进行变革,出现了单式簿记法。当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货币关系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的意大利北方几个城市开始萌芽的时候,便为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复式簿记从它的萌发形态发展到初步完备的形态,大致经历了三百年左右,正是意大利的商人、银行家、资本家考虑所得与所费,讲求经济效益的三百年。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形式对会计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要求。于是,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起来了。证―账―表这个会计循环也就形成了,而这些又为会计学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现阶段讲求经济效益也离不开会计。首先,从现阶段经济效益的衡量方面来看,它离不开会计。经济效益这一经济范畴具有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在量的方面必须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同它相适应。其次,会计可以能动地为讲求经济效益服务。会计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和控制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及其运动的,就可以直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为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服务。

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密切,会计的产生是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发展是讲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经济效益的衡量要借助于会计,经济效益的最佳化需要会计为其服务,这就是会计和经济效益与生俱来的一种同生的“血缘”关系。无视这一关系,将不利于我们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希亮.强化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措施的几点看法[J].财务与会计,2005,(6).

[2]浅析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基于增值税转型背景的探讨分析[J].商业会计:下半月,2007,(7):24-25.

[3]刘力强.高级会计师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4]冯新梅.虚假会计信息:治你没商量[J].辽宁财税,2003,(12).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跟踪审计; 现代审计

伴随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深化落实,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教育投入占GDP4%具体目标的落实使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办学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高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办学条件改善和办学实力提升的有效动因,教育领域特别是高校控制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广泛开展和实施的必然选择,这对控制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资成本,有效提高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本质和特征

全过程跟踪审计本质是一种对过程的有效控制行为。具体而言,是对建设项目管理过程和结果所实施的全程、动态、有效的经济控制机制,目的在于主动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切实提升建设项目资金监管效率。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提前介入的实时审计,是针对建设项目过程所开展的同步审计,其特征表现如下:

(一)参与性与过程性

参与性是指作为有别于施工方、项目管理方的第三者,全程介入并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履行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工作目标定位在监督、咨询和建议上,不从事施工、监理、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在具体操作上是将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建设项目单位取得联系,并通过书面形式反映、沟通,不与施工方直接对话。过程性不是强调对“结果”进行的审计,而是对各阶段审计事项过程开展的审计,进而延伸为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开展的审计。全过程审计并不是全面审计或全部审计。

(二)动态性与时效性

过程跟踪审计有别于对结果的事后静态审计,跟踪审计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动态与过程的实时跟踪。它将事前、事中与事后审计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避免了“结果”审计的滞后性。高时效性表现为减少时耗,提高工效,跟踪审计将传统的事后审计前移,实时发现并指出投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随时帮助纠正偏差,有效防范经济风险,其目标就是将发生在萌芽状态的问题及时予以清除。

(三)主动性与超前性

主动性是指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在不同的项目进行阶段均处于持续不断的主动监控状态。如从立项、设计给予监控,从源头上控制了投资方向,从根本上预防了投资损失的发生。通过提前介入审计过程,减少了事后审计隐性的漏洞,促进了规范管理,提高了工程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控主要是针对可能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予以监控,进行准确预测和判断,做到未雨绸缪,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超前性主要指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审计方式的一种创新是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形式。跟踪审计方式在监督项目审计工作中的运行对积极发挥审计免疫功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跟踪审计的主动性和超前性关键体现在有效和积极应对审计环境的变化方面,而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是确立跟踪审计,充分发挥主动性、超前性、预防性特征的最好展现。审计关口前移突破了事后审计的滞后性,使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成效体现

(一)有效控制、节约投资成本,促进最佳经济效益的取得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设计关口前移设置在立项决策、工程设计等环节,而这一阶段特别是论证立项后的工程设计环节,是施工技术、市场经济行为和造价有机结合的动态过程,工程设计质量的严密、全面程度并结合市场实际定价的前置调研,是使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有效提高的根本因素,也是招投标环节顺利开展的基础。伴随施工阶段对设计变更的严格控制,不仅工程设计、进度、造价与概(预)算的匹配得到切实保障,也为最终真实合理的工程造价结算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经济效益的取得也不仅体现在“审减金额”等显性经济效益方面,更体现在质询、审签服务所提供和带来的隐性经济效益上,即这部分隐性的经济效益,具体效益数据并未在结算和决算审计报告中体现出来。

(二)加强工程质量的监控,提高项目投资绩效

全过程跟踪审计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审计,包括经济性审计(如工程造价审计)、效率性审计(如工期和进度审计)和效果性审计(如工程管理审计、投资效益审计)三位一体审计的融合,实现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审计目标。其中,经济性审计主要体现了对工程质量的监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则主要体现了对项目投资绩效的促进和提高。

(三)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有效遏制工程领域的腐败行为

审计作为第三方,以“超脱”者的监督角色定位,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能有效帮助建设单位加强管理,针对重点环节及时发现和堵塞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跟踪审计由于提前介入到建设项目的相应关键环节,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于事后监督而言,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有效的预防腐败的作用。工程现场管理的签证、资料搜集的及时、齐备等工作得到有效的保障和规范,即由于跟踪审计的介入,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财务和项目管理均得到了切实强化,有效促进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从根源上遏制了工程领域的腐败行为。

(四)优化设计方案、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

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设计方案的优化实施和运行,是完成目标控制任务的条件和保障。因此,对投资决策和优化设计方案实施的审计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绩效审计的目标。而对投资决策和优化设计方案实施的审计,也体现了由传统审计对“问题的事后揭示”向现代审计“警示预防和服务促进”的功能转化。通过前置加强权利使用过程的监督,有效减少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的机会和空间,根源上切实降低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的概率,使建设项目审计的内涵,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中得以升华、延伸和拓展。

(五)提高审计信息反馈效率,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提高信息反馈的效果,关键在于缩短信息反馈回路,及时反馈可能的、形成潜在问题的审计监督信息,并使提前反映出来的信息得以有效、准确、充分地利用,从而发挥全过程跟踪审计“预警和防范”的作用,这正是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征和本质所在。其目的也在于有效降低建设项目投资风险,为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提供了前提保障。

三、进一步提升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效的拓展路径

(一)强化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程序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相对于传统审计而言在程序、内容和方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健全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科学合理地统一选择和确定审计跟踪介入环节和重点,准确掌握审计介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度,形成一套有效完整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指导程序和规范,是今后有效开展工作、提升和发挥审计功能的必然选择,从而为审计人员和其他各方管理、施工人员提供具体的参考和指导意见,使之各司其职,工作到位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作,这是全过程跟踪审计步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轨道上的必然体现。

(二)优化审计环境,提升审计技能和审计人员素质

跟踪审计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就内部审计环境而言,审计工作组成人员应当同心同德,创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同时,发挥和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切实推动阳光工程,除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以外,督促建设单位开展预算公开、进度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优化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自身管理,防微杜渐,有效发挥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免疫系统”预防功能。就外部环境而言,一是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二是要取得有关部门包括监理部门、建设部门、施工单位的理解和配合。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大大超出了传统工程结算、财务决算审计的范围,需要与之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的提升才能确保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就技术手段而言,做好开展和实施审计信息化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审计软件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和更新知识储备;二是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三是不断引进人才和横向联合,完善优化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

(三)切实贯穿“预防、服务、监督”三位一体的现代审计理念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将最终造价结果涉及到的相应审计内容转化为事前决策与设计、事前造价咨询和过程造价控制,寓监督于跟踪服务之中,加强了建设项目造价过程的管理,防范了经济风险,因此,跟踪审计所体现的过程性、预防性、及时性的特点,再次证明全过程跟踪审计不仅仅是经济责任审计,而且还是经济效益审计和绩效审计,有效克服了管理的滞后性,将事后监督转化为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

传统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而全过程跟踪审计由于实现了从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咨询和事中控制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实现了传统审计监督职能向现代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并重的转变,从而将查错防弊的传统审计目标提升为以控制项目造价、提高项目质量为核心的投资效益服务、风险预防和价值增加的综合性审计目标上来。

全过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创新,在工作实践中已日益彰显出了它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和工作研究,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质量,以更好地为高校建设和改革发展服务,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投资绩效。

【主要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务司.教育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第7篇

关键词:会计审计;企业;经济效益

所谓会计的审计就是指拿货币作为相关的计量单位,结合一定的方式或者模式,将经济作为进行交换的对象,对其进行比较全面的核算以及监督,获得非常真实可靠相关的经济信息,并且对经营管理的对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确保决策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如果想有长远的发展,内部的会计审计工作就必须要做好,将其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最大化,企业还要不断的对自我检测的能力进行检测,同时还要提高经济运转的能力,在市场上将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要不断的发挥出来。

一、企业开展会计审计工作所具有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快速的发展,使得企业具有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另外,企业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也面临着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具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在企业的内部开展会计审计的工作,同时还能够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的提高。企业开展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在企业内部自身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其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企业自身的性质、与产权具有一定关联的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过去,政府部门所拥有的与管理相关的权利已经不能够同时的具备,另外,政府也不在参与企业对经济利润所进行的分配,使得企业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在这样的前提下,过去财务的审计只是对经济活动是否具有一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经济管理方面的需求了。同时,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的审计数据都是非常真实的,审计所采用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并且是非常公正的,这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其次,会计审计能够及时的使企业快速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漏洞,能够发掘出企业的潜力,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目前,企业经济管理比较多样化、现代化,会计审计能够对企业内每一个部门的内部所采用的模式进行有效的评估,查找出在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结合实际的情况提出相关的意见,使企业能够对可能产生的任何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经济损失得到减少。

二、会计审计对经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影响

1.对资金利用效率的影响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活动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进行会计审计工作能够使得企业对内部资金管理的情况进行审核,为企业提供特别准确的经济的信息,帮助企业的领导者实现发展的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审核,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得企业资金的利用率能够提高。

2.对开展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会计审计工作能够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进行经济的活动中,企业要尽量的减少劳动方面的消耗,对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相对客观的处理,确保经济信息具有真实性、全面性以及准确性。另外,进行会计的监督,能够对企业物资的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不仅能够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还能使得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发展。

3.对整体竞争实力所产生的影响

会计审计工作对经济的监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会计审计工作对所进行管理的工作中所存在的漏洞得到弥补,并且还能够对所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进行发展的方式越来越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也具有着多样化的特征,同时所发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会计审计的工作,能够为企业进行的采购、生产经营的活动以及进行管理等一些相互联系的环节,提供数据方面支持,这样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地位就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4.对会计信息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进行会计审计工作能够及时的发现对财务进行管理时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实际的情况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这样就不会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保证会计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决策能够正确可靠的实施。

5.对经济效益提升所产生的影响

目前企业所制定经营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得企业能够提高经济的效益,这与会计审计工作所确定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关的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考核,保证专业的人员都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确保会计审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能够促进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影响的相关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想会计审计能够在企业当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会计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1.不断的强化会计审计的认识

想保证会计审计的工作能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会计审计,确保企业的全部员工都能够充分的了解会计审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持以及配合会计审计工作。也就是,要在企业的内部对会计审计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能够让员工认识到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认识到会计审计工作与员工的个人利益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另外,企业的领导也要充分的了解会计审计的工作,必须要达到上行下效的效果,使得全部的员工都能够对会计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使得员工的主观性能够充分的发挥。

2.要不断的拓展会计审计工作的范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因为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发展的时间也是比较短的,需要进行审计的内容也不是非常全面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对会计审计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企业的审计部门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的情况,不断的拓宽会计的审计工作,对进行监管的相关环节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会计审计的工作要进行细分,各方的相关责任要进行落实,达到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3.会计审计队伍趋于专业化且不断的完善

审计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对于会计审计工作的稳定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审计的效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企业必须要认识到专业的会计审计人员在会计审计工作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性,要加强对员工的选拔,首先,企业必须要重视人才的不断引进,引进一批具有很强专业能力的人,不断的扩大会计审计队伍。其次,企业要建立会计审计工作的相关体系,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完善,也要加强对会计审计人员的相关培训,使得专业人员的技能和自身的素质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不断的提高会计审计的队伍,使得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要想企业能够顺利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使得自身的经济能力比较强大。会计审计的工作不仅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并且能够进行相应的弥补,避免大量的资金造成浪费,确保经济的信息能够真实、准确,为企业所制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柳青.探讨企业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J].经贸实践,2015,12.

[2]林玉梅.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4.

第8篇

[关键词] 内部审计现状对策

一、内部审计概概况

1.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为防止局部利益可能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独立于各职能部门之外,由本部门或本单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或机构对各职能部门、分子公司、办事机构的经营活动或经营状况等方面做出相对独立的评价和鉴定,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从而达到内部效益最大化。

2.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1)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①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维护国家法纪。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还要监督企业内部方针、政策和程序的遵循程度,保证企业所拟订的规范得以高效率运行。

②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因此也是内部审计的一个主要方面。内审人员通过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以衡量和确定企业会计信息和其它信息的真实性、会计报告制度的可靠性。

③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审查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是否全面、有效、及时,有无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内审人员及时将审查的结果向管理层报告,并针对问题提出改善企业管理的意见和措施,使管理层明确症结所在,尽快处理,保证企业运行的效率。

④监督被审查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经济责任的审查。具体到内部审计,则表现在内审人员在本企业管理层的指导下监督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公司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经营中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内审人员将他们监督的情况向总公司汇报,可以作为评价各部门和下属公司业绩的依据。

(2)内部审计评价职能

①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内部其它要素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通过履行其职能,对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健全性、适当性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为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②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企业财务收支,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查,客观的评价企业的总体业绩,并分析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问题所在,有利于管理层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

③评价企业的社会效益。企业的经营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必须注重社会效益的提升。内部审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企业的目标与方针是否适应了企业及环境的要求,是否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以此来确定企业的方针、程序、标准和道德准则。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现状问题

1.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国内部审计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这使大部分的内部审计隶属于财务性质,从而归属财务部门领导,虽然政府也曾多次提出财务与审计分立但大多数仍是一班人马,这使大多数的内部审计成为财务审计的自审过程,其公证性就可能受到质疑。

2.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还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一个增加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而把内部审计当成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的机构,从心理上排斥加强内部审计的观念。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东拼西凑,造成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企业领导不但不能有力地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反而不断削弱内部审计的力量,使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缓慢。

3.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偏差

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是事中、事后的查错补漏,而内部审计的真正的任务是通过事前的预测,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经营者则根据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的资料信息,参考内部审计人员的意见制定经营决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事实上无论经营者还是内部审计人员都未能做到。

三、改善企业内部审计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好全面审计与抽样审计的关系

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财经纪律松弛,存在“小金库”、账外账、截留收入、乱摊成本、乱投资等违规违纪行为。因此,我们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必须扩大审计工作覆盖面,对有关事项要全面详细审计。同时,在经济效益审计、内控制度评审、工程项目审计等方面又要学会运用抽样审计技术。抽样审计是现代审计技术的集中体现,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科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践中,我们要将详细审计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在详细审计过程中,对非重要事项可以实行抽样方法,遇到重要事项必须详细审查取证。

2.正确处理好企业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与主动争取领导支持的关系

企业内部审计建立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加强各级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特别是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审计,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布置审计任务,处理审计查出的问题,这是对审计工作的最大支持,也是企业审计工作的关键。内部审计工作应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领导关心的问题大胆开展工作,及时提出改进经营、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好建议,并积极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主动争取领导支持。各级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开拓审计领域,做出审计业绩,用审计的成果来赢得领导的支持重视,提高审计权威性。

3.正确处理好合规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关系

合规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基础,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要针对部分企业会计核算不实,财务收支中弄虚作假的情况,严格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效益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主要标志,是内部审计生命力之所在,必须作好内部审计工作。

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及完善措施

1.发展企业内部审计职能

(1)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展

①监督时空范围的拓展。就目前而言,财务审计仍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但已由注重合法性的审查转向强调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内部审计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低效率和不经济的制度上。另一方面,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内部审计活动的范围已涉及到企业活动的每一个方面,客观上要求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以便及时防范和发现威胁,消除单纯事后监督的时滞效应,将可能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②监督重心的转移。现代内部审计已开始转向以经营审计为主导的管理审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依赖智力资源和知识创新,知识正作为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远远超过有形资产。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侧重于无形资产,突出对技术资产、人力资源等知识资本的审查,做到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现状。

(2)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的发展

①风险评价日趋重要。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相应的内部审计在执行评价职能的过程中,不同活动的相关风险就成为关键的因素。内审人员要先行评价活动的风险,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根据获得的新情况修正最初的评价,即将评价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以确保企业经营者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②评价目标的深化。内部审计发展的管理导向型趋势,使内部审计不仅要评价企业已有的经营成果,更强调评价企业未来决策的适当性与可行性。评价主要关心与决策有关的关键性因素,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否有效地利用了各种物力、财力及人力资源,资本的适当性,预算及战略计划,各级管理人员的能力。

2.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制衡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1)监事会领导的模式: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即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定,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的。

(2)总经理领导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它难以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比较而言,监事会领导模式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独立性强。因此,这种模式应是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首选。

3.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内部审计能否顺利、有效开展的关键,它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要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本企业经营,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要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能够同企业内部的违纪违法及腐败行为作斗争。因此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录用,经常进行有关业务培训,使整个内审队伍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从而提高内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三昌主编:企业内部审计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张彦主编:内部审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英)安德鲁D.钱伯斯(AndrewDChambers)等著;陈华等译。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