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加强队伍政治思想建设

加强队伍政治思想建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1 17:26: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加强队伍政治思想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加强队伍政治思想建设

第1篇

摘 要 为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助力企业转型稳健发展,加强人事组织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思想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出发,对如何加强组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进行了探究,希望为组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言

关键词 组织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建设

一、加强组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积极作用

作为国有企业管理队伍中的一员,组工队伍始终为保证企业的政治方向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生存发展的现实危机,除了坚持稳健发展方正外,同时必须坚持党的指导,发挥政治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加强组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总是以其特有的价值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通过科学理论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为保证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各种体制、结构、利益等尝试调整的转型期,这种史无前例的变化给经济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机遇和挑战。企业能否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地通过企业文化传承消除思想障碍, 及时地化解矛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改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组工队伍是国有企业发展中面对新情况、解决员工思想新问题的主力队伍,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能确保我们组工队伍思想高尚、行为文明、作风优良,组工队伍建设得好,那么企业才能沿着正确、和谐的目标发展。

(二)加强组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有利于端正企业发展的短期目标

企业管理和建设不仅涉及企业的规章制度、价值理念、职业素养等方面,也涉及到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使得党员干部以及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有利于提高企业服务水平,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的短期目标。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开展使得员工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

(三)加强组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是提高组工队伍自身素质的需要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也在不断地产生,但是国有企业组工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存在一些与新形势要求不适应的地方。组工队伍的建设要站在改革的{度,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适应能力,紧跟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地投入到改革的洪流之中。通过各种学习、锻炼、培训、交流的机会,使之能够不断提{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以保证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组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对策

(一)践行“两学一做”要求

作为国有企业组工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应当用心践行两学一做”要求,学党规,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学系列讲话,着眼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合格党员,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使组工队伍能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统一,使整体业务素质提高。

(二)注重培训工作

在组建高素养的组工队伍时,要定期对组成人员进行培训,将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更加突出。培训的内容要十分丰富,既包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下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践行,还要包括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要求组工队伍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意识,提升组工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还要不断丰富组工培训形式。除此之外,还应该实行岗位轮换制,以此提升组工队伍综合业务水平和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三)重才育才

组工队伍建设是企业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选人用人上更是要谨慎和严格。要从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 让有潜质、基础较好、热爱组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到组工岗位上磨练成长,为年轻组工干部成长成才开通“绿色通道”;要鼓励和支持组工人员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发展,为今后岗位交流做准备,解决“出口”不畅的问题,激发年轻人参加组工工作的热情,鼓励他们在组工岗位不断成长成才。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是指学校中进行学生平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成员。一般分为高校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高校团委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成员,学生工作处,高校各个系的副书记或者是党总支书,每个班级的具体辅导员,团总支书记,思想政治以及社会哲学学科的任课教师。本文依据多年的调查实践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研究,给出了几点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政工队伍建设的出现的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政工队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我们也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当前在高校政工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下面进行一下分析:第一,一些高校的政工队伍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改变思想观念,不能充分考虑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要求。例如,一些高校的政工队伍中许多的领导干部仍然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习惯用过去的老办法和老思维来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不能很好的研究当前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问题和现象,尤其不能够应用创造性思维来看待问题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另外一些高校的政工队伍中某些人责任心不强,不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不会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来解决问题。第二,高校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例如,许多高校经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只是将学校中教学以及科研放在首要位置,不会将思想政治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高校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要求,没有对政工干部进行严格科学的选拔和培养,造成政工队伍中专职人员特别少,而且基本素质都不高。当前许多高校都没有对政工队伍进行充电和再学习,有些高校的政工机构也是极度的残缺不全,出现人员短缺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工人员在高校中的待遇特别的低,本身地位和其他职工相比不是很高,这就让政工队伍中的一些人员人心不稳。第三,必须要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政工队伍建设,当前我们国家的高校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不仅在管理体制上没有健全,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奖惩机制。虽然有些高校在这方面制定的制度很多,但是基本上都落实不好。假如这些问题高校自身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对高校的科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会对人才培养产生影响。

二、高校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就要以人为本,符合时代要求

当前我们国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在科学技术、生产能力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更是在国际地位、国内外环境上有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要调整思路,要以人为本,不仅能够符合时代赋予我们教育者的要求,更是要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联系的加强,国际竞争日渐加剧,另外国外一些国家对我国存在严重敌意,在政治、思想、经贸、文化方面对我国一直在全面侵袭,一直在深入渗透。许多的非的理论,思想观点,哲学思潮,文化理论开始经过互联网以及各种媒体传到我们国家,给我们社会和高校学生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现在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在选择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对当前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教育体制进行科学深入的改革,凸显出我国在经济形势,利益主体,政治理念,经营方式,生活观念,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多样化,这就让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范围中有着许多的黑暗腐败现象,使得众多的资本主义的、封建迷信的,暴力的,黄色的,伪科学的东西和不健康内容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防线。

三、加强组织建设,建设骨干队伍,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高校政工队伍包括专职和兼职两支队伍。要通过两支骨干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的局面。在加强专职政工队伍的建设中,做到组织人员落实下面几个方面:一是要完善充实政工机构。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进一步完善学生处、团委的组织机构,按照编制配备学生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各教学系要建立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管理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二是要完善大学生政工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实现结构优化,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政工队伍的选留、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等方面的管理机制,使专职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一个成才立业的岗位,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成为职业的思政师、心理咨询师。要按照“政治素质高、学历高、业务精、热爱学生工作”的标准,通过基层推荐、素质考核、专家评审、精心选留的程序严把入口关,把那些素质好、水平高、作风正的同志配备到政工队伍上来,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较高、专兼结合、热爱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

四、加强政工队伍自身建设,实现政工队伍现代化

随着改革的进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政工干部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否则,就难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应该看到网络,视频,电影,电视等现代化宣传工具日益发展的今天。在电脑网络、电化设施等现代化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时代,对现代化缺乏重视,不注重自身的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所以必须注意实现政工队伍的现代化问题。首先,要实现政工干部的知识现代化,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现代科学文化水平。主要就是在整个政工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的前提下,实现知识化和专业化,为此必须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广大政工队伍,包括关于的基本原理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关于各种现代管理知识。例如,人才管理、经营管理等,关于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关于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其次,要实现政工工作手段现代化。为适应培养高素质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必须使政工人员成为掌握先进手段的行家里手。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地掌握现代化的新形式,加强形象化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脑、电视、电影、出版物等宣传工具教育学生,并学会运用电脑等新技术加强对学生教育的科学管理,构建思想教育的红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再次,要实现政工干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现代化。思维方式现代化主要指树立现代整体观、现代信息观、现代运筹观、现代人才观和现代效益观,这些观念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五、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政工队伍是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这支队伍面临的挑战,积极创新,与时俱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根据**机关党委关于建设最强党支部的各项要求,对照有关标准。现将我局机关支部建设情况做如下汇报。

依据**建设方案要求,我局制定了局机关建设最强党支部工作方案,结合我局实际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整改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

一、思想站位不高。教育局支部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较少,听领导讲得多,对各校园的指导的力度还不够大,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少。对基层校(园)、一线教职工的工作关注较少。为基层校(园)、一线教职工服务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强支委会的建设,加强委员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勤奋努力,开拓进取,联系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是精力投入不足。教育局支部成员主要精力用于业务工作,党建工作有时被忽视。因各股室业务工作繁重,投入开展支部工作的时间较少。一些工作开展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尽快做好支部换届工作,选举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高,年龄、知识、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勤奋努力,开拓进取有奉献精神的党员进入支委会,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三、支部党员年龄都在40多岁以上,工作热情、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欠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通过寻迹兵团文化、党员读书会、红烛争锋、红歌学唱、党员志愿者活动等形式,通过培训学习、实地参观、读书感悟、真实体验等拓展党员教育模式,不断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第4篇

一、加强队伍建设,适应形势发展

1、  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形成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龙头

①  化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建设,提高成员的思想素质。通过开好班子例会,组织成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使每个成员熟悉法规,自觉依法依规行政,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普法培训和考试,增强法纪观念。每个成员至少有一份业务杂志,谙熟专业要求。开好民主生活会,捐异个人成见,只图学校发展,做到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沟通,工作上互相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②  加强班子的职责管理,做好每一块工作,根据职能分工,各职能要大胆工作,各层次要明确自己的职权与职责,勇于负责,善于改进,不继总结,提高工作能力,做到职责上要分,思想上要合,工作上要分,目标上要合,机构要分,效益要合。

③  加强班子成员个性品质的揉和,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出色的本份工作与诚信的豁达风度取信悦服于教职工。

④  防腐拒变,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规规矩矩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经得起利害的考验。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①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定期开好教师例会,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提高师德素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教师自觉把自己的良好的言行举止作为衡量自己是否合格的依据,成为教师彼此尊重,学生较仿的示范,使学生一个个地进步、文明。从而带动学风的健康形成。

②  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及能力的提高

a.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水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b.帮助教师不断总结、分析、积累经验、方法,分期分批逐步提高能层次;c.以教研处为龙头,以教研组为组织,以班级为依托,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研讨、推荐最新教学改革尝试办法,提高科研含量,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力求大面积提高质量;d.开展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的评选活动,让教师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e.大胆启用和培养青年教师,把提高青年教师水平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施加一定压力,赋予一定的使命目标,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f.加强学校远程信息教育网的管理与使用,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让名师、名人、名课教育的精彩世界与我校融为一体,使我校教师拓宽视野,共分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成果,把握无限良机,以此作为提升我校教师素质能力品位依托与桥梁。

二、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好学校

1、  调整和完善我校原有制度中不完善之处,使其更具可行性和易操作性,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2、  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实施,尤其对新教师要加强制度的教育,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制度,熟悉制度,进而遵守、履行制度,让制度化为师生自觉搞好岗位工作的需要与行动,推动学校工作。

3、  尽可能整理编辑历年制度成书,让教职工人手一册。

第5篇

一、当前基层人员政治思想的特点

1.价值观念不强

在政治观、人生观,还是消费观、从业观、道德观等等的价值选择,当代基层工作者和老一辈基层工作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人生的价值或者奋斗目标不是很明确,对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积极性不足。

2.对形势认识不清

复杂的社会形势,在社会地位显得越来越来重要的今天,许多人只是满足于现状,无养尊处优的认识。惰性思想意识,经历浅薄,大部分知识匮乏,这些弱点容易使他们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会使其从自主走向新的盲从。

3.自律性较差

机关是一个将求纪律的地方,严格的思想作风和明确的纪律制度,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根本保障。但由于对社会形势的认知不够,社会知识匮乏,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不清,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有空而入”。精力投入不够,“勤奋失效”,缺乏甘于奉献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热情,服务意识较差。

二、做好基层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以自上而下开展的教育,不能适应基层人员思想现实的需要

机关每年都要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这种周期性的教育,效果不佳。一是自上而下的,往往强调的是普遍性,而没有针对性,缺乏内在的动力;二是周期性的教育,更容易流于形式,统一认识,对照检查、落实措施、总结汇报,会形成应付的结果;三是形式及时间的安排上。参与性及互动性较差,特别是下情上达的渠道不畅。这需要我们对基层工作者思想教育的形式,思想教育的阵地、思想教育的内容有一个再认识,提出合理科学的更新观念、新方法。

2.以人为本的思想贯不彻低

基层工作者思想价值观念的不成熟,这需要在基层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往往在基层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上没有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有效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实点。没有根据基层工作者在政治觉悟、思想修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理论水平等方面,差异,因人而异,往往用统一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只讲先进性,不讲广泛性。但随着随着基层工作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确立人是主题、认识本质、认识目的的观念。已变成了基层工作者的要求。在这种思想下,推行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建设。就有了内在的推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灵活性,教育形式单一

在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是创新,但实际上,创新的只是形式、载体,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性强,对于基层工作者的来说对其实质的理解还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和实践中的体会,如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灵活性,教育形式单一。长此以往基层工作者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兴趣越来越淡,对基础机关的建设没有实质性好处。在新形势,新发展趋势下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就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在科技化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报纸,尤其是互联网,为信息的获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尝试大胆的创新,灵活多变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基层机关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部就班,程序化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按部就班,为了任务而工作。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研究学习,一成不变的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指示办事,上课频繁,笔记繁多却看不到明显的效果。都是上课然后写心得体会,根本就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实践没有有效结合的情况下要谈加强队伍建设完全是纸上谈兵。

三、做好基层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选准切入点,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1.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加强基层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从基层工作者身边活生生的人和实实在在的事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化虚为实,虚功实做,防止和克服一切形式主义。努力做到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有评比、有奖惩,切实把新时期机关基层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基层工作者的心坎上,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工作干劲。

2.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性。加强基层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贯彻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立足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引导和发挥好机关基层工作者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基层工作者,要将每名基层工作者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爱好、性格特点等掌握牢固,在给基层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结合当代年轻人身心发展规律,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和闪光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样提高基层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队伍建设有积极的作用。现在的基层工作者,自由平等的观念越来越强,逆反心里比较强,如不能抓住基层工作者的思想,没有较强的结合实际情况的能力,即使再有激情的教育,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效果,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同时,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基层工作者之上,要以平等的、诱导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把握结合点,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与严肃纪律相结合

加强基层工作者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要坚持从严治检方针。严格执行纪律,对基层工作者队伍中出现的违纪政纪的行为,违反中政委“四条禁令”,机关的有关规定以及上级下达的禁令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该处分的处分、该撤职的撤职、该通报的通报,对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坚决追究其刑事责任。

2.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项业务活动之中,加强基层工作者日常的思想教育与引导。无论是落实工作任务,岗位交流,还是变动职务岗位、实施奖惩,都要适时辅之以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排除和化解不利因素,帮助基层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渗透和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渗透和树立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融人到全体基层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中,对基层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的重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方式。基层工作者的特点多样化,在严于律己,遵守制度的严要求下,关心基层工作者的生活,及时解决基层工作者的困难,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基层工作者的主体作用,要求基层工作者切实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努力贯彻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思想。

(三)形式多样化

第6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分析

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就是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

1.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监测的定位问题始终没有真正解决

在第五次全国监测会议提出的“环境监测是一项政府行为”的基本认识、“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基本方针和“环境监测要为环境决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环境保护执法实施技术监督,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的基本职能,但是并没有上升到法规,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致使监测站在具体实施中缺乏依据,也使一些环保局的领导不能正确认识环境监测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重监理、轻监测”、“重产出、轻投入”、“重检查、轻数据”等现象,也使部分监测站的综合实力和整体能力有所下降,全区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能有所衰退。

1.2设备老化、仪器短缺情况严重

由于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监测分析方法不断颁布、更新、许多监测仪器已无法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遭到淘汰、新的仪器设备又无能力购买。缺少大型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基层环境监测机构仪器配备不足,对于诸多的污染因子难以提供精确的监测数据,影响了监测工作的发展,限制了监测水平的提高。

1.3管理滞后、环境监测网络运行不畅

由于监测站定位分工不明确,相互配合能力较差,部分监测站存在争抢创收性监测任务的情况;各站之间比较闭塞,相互技术交流,业务交流、信息交流机会较少,不利于监测站技术、业务水平的提高,使监测系统缺乏相互协作、整体作战的能力;监测人员培训制度不健全,上级站对下级站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较少,不利于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2.质量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不仅成分复杂,而且在时间、空间上成分浓度的分布广泛、变化较快。只有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是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是对监测布点、采样、样品运输和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数据审核和应用的全过程控制。

对监测点位的布设、样品的采集、实验室分析、监测人员、监测仪器等的要求都是质量保证工作所包含的内容,监测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监测技术的规范来实施。只有将质量保证贯穿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才能取得有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的监测数据。

3.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措施

3.1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在质量保证方面的领导作用,质量保证管理机构要在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下,开展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监测部门要制定完善的质控计划,对质量控制措施要有规定。对质量保证工作要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监测过程中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监测站站长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3.2提高监测人员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

3.2.1做好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

利用各种宣传形式,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以纠正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大力加强监测站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监测站的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思想和认识。

3.2.2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

在监测站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高监测站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爱民、为民、利民的自觉性;开展监测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怕吃苦、勤奋工作,有觉悟、有知识、懂业务、守纪律、高素质的监测队伍。

3.2.3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对监测站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行为规范,明确工作内容、标准和要求。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强化群众监督,设立监督电话和信箱,高度重视社会投诉。3.3仪器设备保养与维护

监测仪器、设备是监测人员日常现场采样分析必备工具,由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为使监测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状态,监测站要求工作人员把握仪器使用的每个环节,从仪器的进出库、日常的维护保养等方面都做了细划。有专人对仪器的进出库进行登记,填写进出库登记表,记录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仪器使用状态等相关信息,并对每一台仪器做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这样保证了所有的仪器使用都处于受控状态。

第7篇

关键词:公共财政 财政框架 财政监督 对策

一、引言

传统的财政监督主要指的是国家的相关权力机关、政府机构以及专业的审计机构对财政资金的结构以及使用规模进行合法的监督和管理。监督范围可以涉及到财政相关的内部业务部门规章制度、财政性资金以及工作流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相应的财政资金安全性、对应的财政支出效益并且防止来自各方的风险冲击成为我国财政相关部门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试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财政监督的具体工作探讨基于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的相关问题,并对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为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二、财政监督的含义和本质

相关文献指出,财政监督主要指的是通过对财政收支的管理活动、各项事业的督促以及检查,在实践中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其表现的具体形式有日常监督、事前和事后监督。因此,财政监督的本质在于经济稳定、收入分配以及资源配置三个主要方面,其在实践中也是财政职能手段的重要保障,这也是相关研究为何将其分为财政基本职能与职能手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研究的对象也可以有国民经济与资金使用,研究的财政监督目标也有多各方面,例如防止失误、评估状态以及制约不良等等。

总之,财政监督的目的在于挖掘实践中财政工作的不足以及偏差,并且能够有效防止风险出现,通过制度规范相应的行为,预防是监督的根本目标。

三、当前公共财政的财政监督现状

公共框架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公共财政是一种市场缺陷的国家弥补手段;二是公众对国家财政的制约与监督;三是为现实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这三个主要特点也决定了公共财政在解决社会对公共产品需求以及经济活动中的错位上有着独特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公共财政的改革重点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对预算编制的方法进行改革。财政预算编制是全面反映单位部门收支的关键所在,改革预算编制目的在于对分散的预算进行统一,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其次,明确相应的财政职能定位并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率。当前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编制预算并且建立国库集中首付的相关制度进行制度的规范化;最后,通过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支出制度的相应改进和规范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的建立是社会财政框架实施的又一个重点。

虽然,我国当前在公共财政的监督管理工作上已经日益成熟,但是还是存在着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不足也成为了现实工作的限制性因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财政监督的相关制度不够规范和齐全。监督的方式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并且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无法起到促进的作用;二是财政监督工作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成熟,财政监督管理的观念比较陈旧无法与时俱进。这种理论的缺失直接导致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难于持续进步;三是公共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相应的法律无法同步发展,法制不够强,无法统一规范。这点将使得整个公共框架下的财政监督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效果,无法适应经济体制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导致的财政结构多样化,财政监督工作如果不再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升,工作更是举步维艰,效率低下。

四、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综上所述,公共财政监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此次仅从几点提出一些探讨,为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一)加强财政监督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我国公共财政监督起步较慢,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参考了不少国外的优秀经验,但是自主研究的还比较少。这也客观导致我国在公共财政监督的研究上相对薄弱。而作为一项持久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政府行为,公共财政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在基础理论、理论创新以及实践政策上能够有长足的发展,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公共财政管理监督的观念,为实践做好智力支持。因此,应当鼓励高等院校、社会研究机构对相应的理论研究进行探索,支持其理论结合实践,积极分析相应的实践问题,为解决问题多提宝贵意见。通过百家齐鸣也可以提高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观念。

(二)加强财政监督的地位

财政监督在当前的公共财政框架中主要的作用在于保障,这种保障性质也使得市场经济监督管理中财政监督处于基础位置。而实践中由于财政监督理论的不够成熟导致财政监督的主要工作多是对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监督以及决策,失去应有的基础性和必要性。这直接导致财政监督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无法直接受重视,在具体财政工作中无法发挥效益。因此,提高财政监督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显得十分有必要。在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理论,并且结合理论创新将财政监督的工作方位不断扩大,提高群众财政监督的意识并鼓励其参与到公共财政监督的实践工作中来。对于基层财政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公共财政监督的基础性体现,这需要着力于提高财政监督的透明性和实际性,并且在实践中针对财政监督的工作性质脱离原来简单的财政决策与预算的宏观监督等方式,向多样化、具体化发展,提高全面基础功能。

(三)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水平

财政监督管理团队是公共财政监督工作的核心,也是实现公共财政监督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水平是当前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财政监督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较少,自我发挥余地不多,影响整体财政监督工作的实效性,要提高公共财政监督的力度首先就必须加强财政监督队伍的素质建设并且创新相应的工作管理方式提高财政监督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水平。财政监督工作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对专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吸取国内外优秀的培训管理经验,并且加强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提高整体团队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促进财政监督工作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运用信息化监督手段也是财政监督团队必须熟练掌握的。

(四)加强财政监督的法制建设

如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多样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财政监督的多样化。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法制的支撑和保障,财政监督也不例外。公共财政监督必须加强相应的法制建设,保证监督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有成熟可靠的法律保障。实践中,注意提高财政监督与法制的紧密结合,并且根据相应的财政法规建设有效的法律体系需要,出台相应的财政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结合财政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积极主动规范企业、单位的相关财政行为,也为法制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五、结束语

公共财政监督是当前财政监督的一个大方向,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既要求财政监督有相应的理论支撑,也需要有监督团队良好的素养,更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和规范。本文浅析了基于公共财政框架的财政监督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探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肖太寿.论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J].地方财政研究. 2009(07)

[2]马骁.我国财政监督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J].财政监督. 2007(15)

[3]傅道忠.构建新型财政监督机制研究[J].理论探索. 2007(04)

[4]陈工,陈健.财政监督的博弈分析及其优化[J].财贸经济. 2007(04)

[5]张强.我国公共财政运行机制下的财政监督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 2005(12)

[6]苏明.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问题的研究[J].财政监督.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