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内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1 17:26: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内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传统文化内涵

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内涵

中国具有五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论是传统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还是戏曲、武术、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都对西方文化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为西方文化增添精彩。同时,西方文化自产生起,也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西学东渐”到“改革开放”,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可谓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之日起,中国传统文化就不断向四周辐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引起强烈的冲击和震动,对西方文化造成深刻影响。同时,西方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坚持文化上的开放,坚持与各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断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新光彩,为人类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内涵是最基本的涵义,即过去一切精神文化的综合;第二层次的内涵为过去产生,但是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造成某种影响的诸多精神文化形式总和;第三个层次的内涵为产生于过去,但是对现在的社会生活及未来的社会生活都产生影响的诸多精神文化形式总和。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为产生于过去,对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精神文化总和。中国传统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从学派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等;从学科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传统哲学、传统宗教、传统文学艺术等;从文化和社会阶层关系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精英文化、俗文化、雅文化、民间文化等;从主体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汉族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载体,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由于中国是集56个民族于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传统、现在、未来的联系,是由中华民族创造,在中国境内生长并延续至今的文化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自产生日起,不断向四周辐射,在中国传统文化延展过程中,也不断接收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近代西方文化、印度佛教文化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潜移默化深入到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现代社会的诸多因素渐渐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总体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部分稳定,部分灵活多变。随着时代变迁和时空转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是具有多元文化的统一体。

二、西方文化的内涵

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工业文明以及近现代文明。因此,其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规则意识。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规则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这其中包括社会运行的规则,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规则等等。在西方的规则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制度文明,也正是在这种规则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下,西方国家的社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才能趋向于科学。例如,在德国的街头,有一个红绿灯坏了,所有经过的司机没有闯红灯的现象。他们对于规则的尊重与遵守,由此可见一斑。其次,理性文化。所谓的理性文化是与感性文化分不开的。在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中,用哲学的思辨以及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是实现个人与团体发展的主要路径。因为,对理性的尊重,让西方国家在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成绩。西方的理性文化体现在他们在国家的治理方面,更多的是从科学的法律出发,而没有添加太多的情感与情绪的成分。例如,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尊重而不是一种感性的包办。再次,效率。西方文化体系的另一个核心的内涵就是效率。无论是在工业的生产中,还是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效率一直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在单位的时间创造出更大的,更多的价值就是一种效率至上的表现。在欧美的日常文化中,守时也是一种效率的表现。在效率这一理念或者说是观念的影响下,西方人在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方面,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人本主义。有的学者在研究西方文化内涵时指出,西方人在内心深处是比较自我的。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诉求是否被满足,自己的合法利益是否得到保护。虽然,这种观念与想法容易与自私相互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是比较关注自我的。总之,西方的文化体系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色。这种特色与其地理、历史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内涵的比较

(一)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社会交际过程中形成的符合人们思维模式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与西方国家由于社会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们的习俗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打电话、道歉、恭维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例如,在中国遇到熟悉的人,我们常使用的打招呼语言是“下班了?”“您去哪儿?”“您去做什么?”,我们认为这样的习惯用语反映说话人谦虚、礼貌的品质,是一种友好的问候方式。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如果采用这样的问候方式,他们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是不恰当的语言使用习惯。如果使用习惯用语“下班了?”,他们会认为“我下班了,你要请我去做一些事情吗?”,使用习惯用语“您去哪儿?”,他们会认为“我到哪里去,是我的个人隐私,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侵犯了我的个人隐私权”,使用习惯用语“您去做什么?”,他们会认为,“我去做什么,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有什么关系?你问这做什么?”此外,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招待客人方面也存在差异性。当客人到家中做客时,中国人通常做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并谦恭地对客人说:“随便做了家常便饭,您慢用,不成敬意。”同时,主人也会亲自动手为客人夹菜,劝客人动手多吃菜、多喝酒以表达自己的热情。然而,在西方人眼中,明明摆了一桌子美味佳肴,却偏说随便做菜,没有什么好菜,这与客观事实并不相符,是虚伪的行为。可见,中国人与西方人风俗习惯不同,有着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审美观念存在差异性

中国人的审美强调情感和经验,对于理论和逻辑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中国人的审美过程中常采用留白手法,即表达比较委婉含蓄,要想实现审美的愉悦性,还需借助一定的想象空间进行领悟实现审美的,正如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艺术的美体现于合理的想象数量关系中”。而西方的审美观念则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截然不同,西方的审美侧重于对逻辑思维的认知,强调形式化、逻辑化、概念化的理智型思辨思维。西方善于从个体的特殊性中认识共性的普遍性,强调对规律的认知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中国更加重视情感因素,侧重于凭借人的直觉感悟实现对美的追求。把美学视为情、意、知的统一,以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可见,我国和西方国家对审美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性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常称为跨文化交际。能够正确识别不同国家的行为规范,运用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是保障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行为规范通常指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道德准则及行为要求。行为规范阐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守的准则,教育人们认识到自身行为底线。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行为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中国,长辈轻拍儿童的头表示长辈对儿童的一种喜爱之情,代表友好的行为。在西方国家,长辈轻拍儿童的头是极为不礼貌的做法,长辈需要向儿童道歉,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交流过程中,需要自觉尊重对方国家的社会行为规范,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才能保障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促进国家的交流发展。

(四)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存在差异性

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化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人们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中国,人们的思维模式趋于整体性,人们更加注重情感,习惯凭借生活经验对事物做出一定的反映,即思维更加模式化,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在思维定势模式下,人的判断往往具有一定的感彩,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判断出现一定的偏差,具有不客观性。在西方国家,西方人更加注重逻辑思维能力,习惯依靠逻辑思维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分析,采用逻辑思维模式完成对事物的理解过程。随着时光流逝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性逐渐缩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促进,甚至趋于融合。因此,了解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差异性,有助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小摩擦。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启示

在上文中,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比较,这种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寻求更大的文化公约数。诚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在很多的观念层面、价值取向层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时代逐渐临近的今天,,寻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已经成为当前中西文化进行交流与互动的主要路径。其次,要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中华民族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同理,西方的文化体系也比较完善。在文化的交融中,不仅要看到文化的一致性,也应该看到文化的差异性。从某个角度来看,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与文化体系。因此,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都应该做好自身文化特色的发扬工作,让文化在时展的今天,呈现出更大的发展动力与价值。最后,做好核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社会在发展,文化也在面临着岁月的洗礼。中国的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都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国家的文化体系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本国的文化在传承与发扬的过程当中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所以,如何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西方文化所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之,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做好文化的传承、实现人类文明的繁荣是共同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全球文化的交流中,、去伪存精是实现文化繁荣的不二法门。

五、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内涵出发,对其异同以及时代启示进行比较分析。相信随着中国在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将会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展现出更为多元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姜宁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J].琼州学院学报,1994(2):33-45.

[2]王中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西方文化关系的两点思考[J].唯实,2000(12):9-12.

[3]王业兴.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J].社会科学,1997(1):52-55.

[4]郭兰,袁元,霍绍周.基于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角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9):83-85.

[5]郝贵远.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杨光先与汤若望之争[J].世界历史,1998(5):66-73.

[6]张岱年.谈谈中国传统文化[J].河南林业,1998(4):27.

[7]彭永捷.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5):45-50.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 文化内涵

语文又是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因而,对高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品读、思考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

一、读出语文教材背后的文化气韵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是儒家文化。在这种文化上产生的中国文学,包蕴着深沉而细腻、朦胧而淡雅、含蓄而委婉、雄浑而豪迈的丰富气韵。从《诗经》《离骚》到唐宋诗文,明清小说,以及鲁迅、的文学,都表现出了这种“气韵”。如三曹的“建安风骨”、杜工部的“沉郁顿挫”、韦苏州的“淡雅”、温八叉的‘绮靡”、李义山的“隐僻”、的雄奇豪迈,这一切,无不表现出中国文学的特殊气韵。

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语透纸背”,读出教材背后的文化气韵。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通过自读、揣摩、跟读、表演读等教学流程,逐步再现毛诗背后隐藏的雄浑壮丽、雄奇豪迈的生命力量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赤子情怀。经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指导,通过学生反复的模拟、演练,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师教得爽,学生学得够味儿。又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指导朗读课文第二段时,我先用平淡的语气朗读,而后问学生;“老师有没有读出郑国的危在旦夕,有没有读出烛之武的过人智慧,有没有鲜明地看见烛之武满腹牢骚背后隐藏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继而追问:“那应该怎么读?”学生发言踊跃:国危矣的“危”字、师必退的“必”字都应该重读,推辞的话应读出“假推”的意味。

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审美修养、艺术修养的演练过程,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理讲,就是在运“气”,这种“气”之于文章的重要性,就像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气血”“元气”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一样。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蕴涵在教材背后的文化气韵,或一泻千里的痛快淋漓,或含蓄委婉的缠绵悱恻,或古韵悠长的精致典雅,或雄浑深厚的粗犷豪放,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气韵的艺术熏陶,从而有意识地培养正确、健康的文化意识。

二、挖掘语文教材背后的文化意蕴

在漫长的历史更替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受着种种变故,在沧海桑田的社会变革之下,华夏儿女又靠什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呢?这便是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正是这种生命意识不断地促使国人开拓自我、进取前行。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诸多选文都蕴含着这种蓬勃向上的生命意识。

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和生命广度、深度的拓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正如《古诗十九首》中所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的个体生命是极其有限的,在如此有限的生命长度之中如何扩充生命的容量,这便是中国古代文人孜孜以求的。屈原在《离骚》一文中慷慨陈辞,表明了“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的坚定信念,这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就是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生命意识。

又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蕴含的生命意识和民族心理:它岂只是控诉那个不公的社会,鞭挞那个吃人的制度?我们更感受到当人在失去自由意志的时候,为了保卫自己生命的尊严,不惜以死抗争,它表达的是对人伟大生命的关注与关怀。在教师的创新启示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情思泉涌:①这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②在强大的封建恶势力面前,刘兰芝把人性的美发挥到了极致,她的人性光芒四射,她的形象,与日月同辉,与山川同在;③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人性逐渐被权、钱所奴役的浮华时代,听到这样一个震慑灵魂的故事,我们的灵魂被洗净铅华,心灵得以净化。

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是学生人文化的过程。如此解读语文教材,是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从人性的角度说文化,它避免了空洞说教的弊病,从而赋予语文教学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抒写语文教材背后的文化内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它要求执教者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暗示性,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文化解读,让学生抒写隐藏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文化内涵,读写结合,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了《项羽之死》后,我要求学生对项羽这一颇具争议性的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写成读后感。有学生写道:“ ‘中国只有项羽一个男人。’王朔的观点总是这么精辟!西楚霸王骁勇善战,叱吒风云,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卓越超群的军事统帅。然,就这样一位纵横天地、驰骋疆场的英雄却在数千年前,在乌江亭畔,痛哭悲号“虞兮虞兮奈若何”,将额前的一束君王之发割去,消失在萧萧寒风中……项羽失败了!因为他不懂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狡诈,他不懂得“把握机遇,鸿门宴上一了百了”的玄妙,他只明白“诚为基信为本”的为人之道,所以他失败了!大哉,项羽!壮哉,霸王!悲哉,末路英雄!”

第3篇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武术教学关系到武术基础的建立。中国武术存在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也是与跆拳道的本质区别之一。教学中不能将传统文化内涵与武术技艺割裂开来,可以通过武侠影视作品的宣传和武术技击的讲解两个途径来进行传统文化内涵的渗入。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内涵 义务教育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学生走向分流: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一部分学生直接走向社会。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关系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当以“健康第一”为要旨,以积极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要务。除此之外,体育的知识、技能也在培养之列。其中,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在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不只是进行技术动作教学而草草收场,而是必须重视其传统文化内涵的渗入,尤其是我国传统武术的教学更应如此,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武术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我国武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生产劳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孙子兵法》有云:“搏刺强士体。”可见武术与军事活动有关,同时武术也具有体育性质。在历史的长河中,武术始终不断地与我国其它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互相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在武术教学活动中“重术轻学”地将武术技艺与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这样的武术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武术,与其他体育运动无异。

(一)武术与《易经》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我国古老的哲学著作,里面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易经》包含的对立统一规律有四点,即乾坤成列、刚柔相摩、刚柔相推、动静有常。解释开来就是万物都是由性质相对立的两种物质所构成,缺一不可,如果缺掉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性质相背的两方是互相矛盾,互相摩擦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在时间上互相推进,刚推柔,柔推刚;在行为上,主客易位[1]。传统武术的技击理论就建立在这个对立统一规律之上,太极拳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武术以阴阳、五行、八卦、太极为指导原理,有些武术派别便是以此命名,如八卦掌、太极拳。《周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的腹部是太极中枢,两腰是两仪,两手足为四象,四肢各两关节称之为八卦。腹为全身最中部,此处一动,上下皆动,故太极拳要求体松、气固、神凝[2]。所以太极是一切原动力,是人的完整的整体,这就是武术理论思想的源泉。

(二)武术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说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局面,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人们的思想却异常活跃,出现诸子百家思想,为武术理论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使大量兵器的出现,又为武术提供可以适用的兵器,促进了武术的大发展,实为武术的成熟时期。

老子的刚柔论、兵家的形势论、儒家的中庸之道、墨家的武侠思想都成为武术的源头活水。道家的“天人合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思想,兵家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儒家的“仁勇兼备”“过犹不及”,墨家的“武勇”等等,不同意识思想交汇、碰撞,形成了风格追求不同、形式纷呈变幻的不同武术门派。

(三)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是我国人民治疗疾病、保健延年的民族传统医学,武术除了强身自卫功能外,也有健身养生的功能。实际上,武术运动始终是建立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之上的,所以有“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之说。中医认为,人体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有不少拳种就是在这个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练习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武术家在治疗武术中的运动损伤的过程有一套临床治疗方法,被称为传统武医。这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方法得以流传。许多武术家同时也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专家,比如曾经在1936年柏林参加奥运会、后在成都体育学院任教的郑怀贤先生就是,现在成都体育学院的许多治疗方药就是以他的秘方配制。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医伤科的某些方法在形成初期并不是掌握在医生手中,而是掌握在武术家的手里[3]。

二、跆拳道对武术的冲击

武术和跆拳道都属于格斗竞技类项目。跆拳道自上世纪末传入中国就风行全国,出尽风头,而作为“国术”的武术却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有识之士在长吁短叹之余痛定思痛,试图寻找出现这种状况的内在原因。

韩国、日本、琉球都是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据史料记载,跆拳道跟中国的武术存在渊源关系。在唐代,有一批少林寺和尚被流放到琉球岛,在当地传下的武术被当地人称为“唐手”。“唐”被译成日语叫“空”,译成韩语叫“跆”,所以在日本发展成“空手道”,在韩国发展成了“跆拳道”[4]。国人或许有了点自信,但不禁要问,什么原因让他们推广发展起来有这么大的落差?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跆拳道:简单易学,注重礼仪,成为时尚健身运动

跆拳道的技术体系包括了品式、对抗和功力练习。品式和对抗技术的难度很低,内容也很少,初学者都易为接受。

跆拳道在推广过程中,汲取了单一的、零碎的文化内涵(当然不能算断章取义),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比如在练习过程中,对场地、教练、国旗、同伴都要敬礼,“以礼始,以礼终”,使练习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跆拳道在推广过程中有一套成功的经验。跆拳道有两大组织,即ITF(跆拳道联盟)和WTF(国际跆拳道联盟)。ITF即竞赛跆拳道,目前已发展成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影响力非常大。WTF提倡演练跆拳道品势为主,通过表演进而向大众推广跆拳道。两者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武术:博大精深,入门较难,承载几千年中华文明

中国武术是个庞大的体系,门派之多,是其它体育项目不能比拟的。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挖掘整理的《四川武术大全》一书,就挖掘出了四川省(当时包括重庆)68个门派、1900个(徒手、器械、对练)套路。对全国武术体系来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武术的表现形式分为套路和散打,动作复杂,难度大,入门较难。

正如前面所述,武术承载了几千年文化之重,但是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的武术教学中,存在着“术”与“学”的脱节。

(三)武术和跆拳道,孰优?

近些年来,肯德基、德克士等美国快餐风靡中国餐饮市场,跆拳道也如这些快餐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快餐文化,虽“食”者如云,对中国武术有所冲击,也难取而代之。谁说肯德基、德克士能取代中国的川菜、京菜、鲁菜等菜系?

跆拳道虽有一定内涵,但如果跟中国武术相比较,在这一点上却有天壤之别。文化的发展是越来越精细,体系越来越完善,并非至简则好。中国的简化字的改革就是一例,以前觉得越简单越便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觉得丢失了许多文化信息,不合时宜了,需要恢复繁体字。人的文化素养越高,对这一点的认识更为深刻。如果是一个书法家,他一定会觉得繁体字很美,书写起来直抒胸臆,更有意义;同样的,一个武术家,总不会放弃自己习练的武术而专攻跆拳道。

跆拳道已经进入奥运会,成为奥运8块金牌的项目。跆拳道在推广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中国武术是否也要重走跆拳道入奥之路呢?最近一二十年来,中国武术也有申奥诉求,但终未成功。为了达到进入奥运会的目的,也按照西方竞技体育的模式打造一套竞赛规则,这无异于削足适履。中国武术与奥运会都存在体育性质上的统一性,但中国武术渗透出的中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奥运会所没有的。换句话说,中国武术文化与奥运文化有重叠而不完全叠加。所以,奥运之大也未必完全能够承载厚重的中国文化。中国武术不进入奥运会,照样能走向世界,太极拳在全世界形成“太极热”,就是成功案例。

三、武术文化内涵教育的实施途径办法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主要通过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了解武术”“学生的习武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 [5]。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作为对学生进行与武术相关的文化内涵的宣传教育的途径,当然也不排除更好的方式。事实表明,我们的武术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内涵的渗透。

(一)向学生介绍侠义方面的文学作品

上个世纪的武术纯粹是受武侠影视作品的影响,如《少林寺》《霍元甲》《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等,影响了几代青少年。能有一身武功曾经是多少青少年的梦想,有的追梦成功,有的没有练武的条件,只能成为永远的梦想。游侠和刺客古已有之,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刺客列传》就有记载。清代中期出现第一本武侠小说《三侠五义》后,直至上世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者和作品的数量都不断地攀升,作品也得到质的飞跃。所以,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也可画龙点睛地穿插其精彩情节,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优秀作品。对作品的封建糟粕部分要教会学生辨别,同时也会结合当今法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其实,优秀作品中也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内涵,学生一定会受感染,渐渐会喜欢上中国武术。

(二)教学中注重武术的技击性

在武术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武术的技击性,缺乏对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的讲解,一节武术课,感觉是上了一节徒手操。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如此一来,学生的热情也会被渐渐磨掉。讲动作的攻防含义,说穿了就是讲这个动作的来龙去脉,就是这个动作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动作名称,因为动作名称已形象生动地把这个动作的信息告诉了你一半,告诉你为什么这样称呼。这些简单的问题,在教学中却得不到重视,都源自对技击性的忽视。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演练攻防含义,让学生更形象、准确地记住动作。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编号:12ZYJ012。

参考文献:

[1] 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6.

[2] 翟立武.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16.

[3] 倪南权.浅议武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1999.4:14.

第4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着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四、结语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Www.133229.cOm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四、结语

第7篇

一、中国石雕艺术的历史变革

石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是人类最早的造型实践之一。先秦时,石雕脱离了纯实用的生产工具,如有石雕装饰品的出现。秦汉时出现的陵墓纪功性石雕,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的首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时,开始了宗教雕塑,与陵墓祭奠雕塑并驾齐驱。隋唐时,宗教、陵墓雕塑共放异彩,成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又一高峰。五代两宋时,雕塑与绘画艺术的完全脱离,是雕刻走向严整、精细的先声。从业者社会地位悬殊。元明清时,石雕极显精巧之能,也是石雕艺术的衰落期。自后,石雕艺术几乎停滞不前。后,不少艺术家出国留学,为中国现代石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中国石雕艺术演进的文化环境

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独具特色,是由所在环境决定的,从属于传统文化的需要。

1、自然环境

石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材料之一,石雕作品应用于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的特点。

石雕题材广泛丰富,有家畜、灵兽、人物像、建筑小品等,或来自生活中可识事物,或来自人基于现实的想象。石雕艺术创作追求真淳美,利用石材的天然形状和色泽,借助其形态展开联想,依据其特点加工成型,取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2、生活方式

中国古代是“守土敬天”的农业社会时段,先民很早就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耕地、河流等优厚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人利用自然的能力,同时,人创作的模仿性大于创造性,因而,产生因势象形的,有抒情意味的石雕作品。如西汉的“马踏匈奴”。

3、思维方式

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传统被继承下来,其中保留了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最直观的思想意识,用感性体悟、直觉的方法去发现、把握事物特点,呈现为经验的、整体的状态。

中国长久的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重道轻器观念,成就了“劳心”与“劳力”的差异。作为体力劳动的石雕创作,因而始终未能脱离民间艺术的地位。

4、古代哲学观念

中国文明初期,即已产生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并当作理想境界去追求。道家、儒家的哲学观念密切结合,产生了由主体物化了的文明实体,古代匠师凭借情景交融、圆融贯通的手法,创造出写意石雕艺术。

5、宗教礼制

中国重视宗法礼制、祭祖活动,认为这样才能天赐幸福,保佑平安。在社会生活中,儒、道、佛教渗透于人的思维观念,形成了宗教思想与世俗观念结合的思维模式。中国人需要一种有形的具体之物来寄托信仰,于是有了宗教造像的发展。

三、中国石雕艺术的本质特性

几千年来,石雕艺术特有的本质特性,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强调朴素的整体观念,把人作为客体融化于自然之中;在致思途径上,主要借助于经验基础上的直觉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在情感方式上,内向而不放任,含蓄而有节制;在价值观念上,尊奉传统,追求人格的完善超过讲究技艺,在雕刻艺术中极为突显。

1、既具客观之象,又具主观之意

石雕艺术的表现强调主观意识指导下认识的物象。通过对石材的改造和利用,创造出与现实物象有着渊源关系的艺术作品。这种表现与再现的运用,写实与写意、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实现了主观表现的要求。

2、追寻潜在含义,深沉流露

古代中国人善于在无关联的物象间寻找潜在联系,表达对自然的理解和良好祝愿。在创造过程中,通过反映事物某一侧面,又能强烈体现其深层主题,将艺术感性融于理性,强调主题隐藏、深思耐品的特性。表面看似平淡,却似一种无形层面,渗透在石雕艺术中。

第8篇

【关键词】传统美学色彩 内涵意义 艺术特色 平面设计 设计技巧

传统美学色彩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色彩体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学色彩既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审美活动与艺术创作的一种传承与积淀,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思想观念在色彩领域的体现,因此,符合我国劳动人民的审美心理,对社会大众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正如梁一儒先生在《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醒目的部分,对民族精神影响深远甚至记载着整个民族精神的全部过程。除此之外,传统美学色彩还具有符号性、象征性、装饰性等特征,使其与平面设计简洁、直白并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信息传播功能不谋而合,由此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我国传统美学色彩观

著名色彩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曾在《色彩艺术》中说过:“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色彩的概念,是从无色光线及其相对无色的黑暗中延伸出来的。”①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具有认识审美色彩的冲动和本能,从而展示人类定位色彩美学内涵可能性的所有方向。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观念、艺术创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美学色彩观念和表达方式。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思想观念、艺术创作、意识形态等自成体系,对传统美学色彩的形成与传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儒家的五色世界观、道家的无色世界观、佛家的美术色彩观三种典型的美学色彩观。

首先,儒家的五色世界观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美学色彩观的基础。早在2000多年前,《尚书》就有关于“五色”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与缯帛也。”另外,《周礼·考工记》中也提到“画溃之事杂五色。五色之变以章,谓之巧”。尤其是到了西周时期就已有了强烈的“正色”与“间色”之分。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社会的劳动人民用五色来概括世间万色,从而将纷繁复杂的色彩秩序化、符号化、图式化。这种传统的五色观念比西方社会的色彩观要早1000多年,与其注重哲学思辨的色彩观相比,我国的五色体系充分表达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既推动了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从我国传统儒学思想的角度来说,正色,即青、黄、赤、白、黑,象征着权威和尊严;间色,即正色混合之后所得的颜色,象征着大众化甚至是卑微的身份和形象。在此色彩观的作用下,色彩与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结合,表现出鲜明的秩序感、规范性、指示性作用。

其次是道家的美学色彩观。众所周知,道家强调“淡泊无为”“清心寡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认为“有无相生”“知白守黑”,一切事物的兴盛衰落、发展变化都是在“有”与“无”之间交替演变的,这是世界万物发展规律的两个极端,因此,在色彩观上也认为世界可以分为“黑”“白”两色。与处于主流地位的五色观相比,“白”表示无色、无形,追求的是“无色,而五色成焉”的表现效果;“黑”则是世界色彩体系的另一主体,表示有色、有形。

最后,我国佛教文化具有不同的产生根源,在与中原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表现出迥异的用色特征,比如盛唐时期的佛教大量使用朱砂、青绿来强化冷暖色的对比,使整个绘画作品显得绚丽而辉煌。到了中唐时期,诸多佛教壁画开始使用土色、土红、赤石等色彩,使画面显得更加温和平静。佛教文化虽然在各个时期的色彩应用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色彩观上都明显地体现出“和”的观念,追求“无、空、化、和”的理想境界。唐朝著名画家李思训绘画时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便是受佛教色彩观的影响而形成的。

二、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设计性特征

设计性特征即符合设计性需求、满足设计标准的一系列特征。传统美学色彩是在中华民族区域环境中形成并成长起来的一种色彩认知与审美体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使其具有装饰性、主观性、象征性等特征,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印象,这恰恰满足了包装设计的需求。具体来说,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设计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美学色彩的观念性与视认性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是审美精神与文化观念的结合体,是意念造型的自由理想色。正如上面所说,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具有认识、审美色彩的冲动和本能,从而展示着人类定位色彩美学内涵可能性的所有方向。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观念、艺术创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美学色彩观念和表达方式。比如红色在中国被普遍看做喜庆纳福之意,几乎在所有喜庆节日里,红色都会遍布于各个角落;而黄色在古代社会则是帝王御用之色,象征着皇权尊严,表示着高贵的身份地位。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色彩所代表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以及不同学派思想观念的意义在逐渐淡化,甚至所具有的浓厚民俗色彩韵味也已经消退,但千百年来人们对特定色彩所形成的观念固化和视认习惯却无法改变。因此,这促使诸多美学色彩成为认知性极强的造型语言,其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民族观念与视认特征要远远大于色彩本身的视觉吸引力,与平面造型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实现“以色达意”的良好设计效果。

(二)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与诱目性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除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性、视认性、文化性特征之外,还具有明显的装饰性与诱目性特征。比如中国先民在新石器时期制造出来的彩陶就已经具有了运用色彩装饰器物的观念。秦汉之后,不仅色彩日趋精美完善,应用范围和装饰技巧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色彩装饰也明显地突破了五色的限制。至唐朝时,织锦色彩高雅富丽、唐三彩华贵斑斓,甚至是宫殿装饰也具有了重彩装饰的效果。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我国常采用色相对比、补色的方式来实现装饰性效果。比如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采用对比色的方式实现了饱满并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美学色彩在进行装饰的同时还常遵循“红配绿,明黄配暗紫”以及“人的色彩本质要求补齐原色”的规律。整个调子鲜明醒目,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从而形成了我国传统美术、服饰设计、建筑装饰独具魅力的色彩装饰效果。事实上,强烈装饰性效果的“诱目性”特征,正是当前平面设计所追求的视觉效果,与其配色原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与寓意性

《中西色彩比较》中曾明确提出:“色彩象征是古代东西方各民族运用色彩的主要精神内容和依据,象征色彩的形式特征主要是使用颜色单纯、色彩对比鲜明并且具有明显的自发精神的启示性。色彩普遍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表面上看,远古民族做出自律性的色彩象征选择时,主要是取该民族特定环境内恒定的色彩信息影响,却没有一个民族的象征色彩离开人类原始色彩的本性。”②简而言之,色彩已经突破了装饰性、诱视性、文化性的内涵意义,而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中国作为世界上运用象征色彩最早的国家之一,其色彩的象征性与寓意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色彩象征着明显的阶级等级观,尤其是在服饰色彩设置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同颜色代表着高低贵贱的等级思想,比如《唐书·车服制》中规定:“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深绯、浅绯,六品、七品服深绿、浅绿,八品、九品服深青、浅青。”除服饰之外,建筑用色也存在着明显的色彩等级规范。其次,色彩还象征着一定的吉凶观。民间生活中,人们常依据自身的愿望去理解和使用色彩,使其被赋予一层带有浓厚世界观的象征意义,比如黄色代表着权威、地位和尊严;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白色则代表着哀伤;黑色代表着沉重等。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师能充分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并结合产品的使用环境、使用对象,进行有效的设计融合,必能设计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传统美学色彩在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应用

诸多传统美学色彩是对自然界事物的一种表象描述,因其特殊视觉效果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被赋予人类多样化的精神情感和象征意义,约定俗成地成为象征性的符号和图式。无论是古代的艺术创作,还是现代的平面设计,这种象征性意义都是相通的。比如上文所提到的色彩象征着人们的身份地位、品质、性格等,在平面设计中,如果设计师能根据作品欣赏者的信息需求、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生活品位、欣赏水平等方面的信息,有效地选择与其身份地位、品质、性格相符的色彩作为平面作品的主体色,必然能大大提升作品的吸引力和信息传播力度。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还需要对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内涵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结合作品欣赏者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设计,从而实现传统美学色彩的现代化。

(二)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应用

传统美学色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规律化、秩序化、理想化、程式化的装饰规范或标准。体现在具体的美术作品中即是色彩关系要适宜、形式化,既符合设计主体或图形样式的形象特征,同时也符合社会大众的主观意念和审美喜好。因此,将传统色彩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既能在色彩上体现出装饰性的效果,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比如日本著名设计师杉浦康平设计的京剧表演海报,以孙悟空形象作为画面的造型原本,采用摄影的艺术感染力和直观形象性,再现孙悟空生动的造型特征,既激发了观众的视觉兴趣,同时又传达出京剧的表演范式和艺术魅力。从传统美学色彩应用的角度来说,京剧明亮的黄色服饰与黑色背景的搭配,对比强烈而醒目,使人联想到民间对联中的色彩应用方式,极大延伸了传统美学色彩的应用范围和表现力,突出宣传主题,同时在社会大众心里产生形象认同感和文化亲和力。

(三)传统美学色彩的程式化应用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程式化、标准化的使用规范,它既表现为象征意义的程式化,同时也表现在搭配关系的程式化。因此,从传统色彩应用的角度来说,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对色彩应用规律、内在范式不断探索的过程。比如纯色之间的搭配,尤其是红与黑的搭配在我国传统社会由来已久,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补色之间的搭配,比如红色与绿色之间的搭配象征着吉祥如意,正如民间常说的“要喜气,红兼绿”,二者也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

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师能有效地把握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程式化使用规范,必能够极大提升其作品的艺术水平,增强其视觉吸引力和信息传播效果。

注释:

①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152.

②邓福星,唐家路.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176.

参考文献:

[1]马方春.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1(2).

[2]张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8(8).

[3]陈祥.浅析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