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服务市场分析

农业服务市场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1 17:26: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服务市场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服务市场分析

第1篇

目 录

一、执行总结 …………………………………………………… 1

二、团队介绍……………………………………………………… 2

三、周报及配套服务……………………………………………… 3

四、服务市场前景分析 ………………………………………… 6

五、市场调研与分析 …………………………………………… 9

六、公司概述 …………………………………………………… 12

七、经营管理机制 ………………………………………………… 18

八、营销战略 …………………………………………………… 23

九、经营风险及对策 ……………………………………………… 24

十、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5

十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信息周报"可行性研究………………… 26

十二、财务分析 ………………………………………………… 28

十三、附件

(一)报表 ………………………………………………… 34

(二)经营者加盟调查报告……………………………… 38

(三)高校联盟办报调查报告…………………………… 39

大学信息周报 .1.

一. 执行总结

在当前全国高校关于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大讨论的背景下。我们以"创新""创业"为指针,充分利用资料进行市场分析、专家咨询、以及数学模型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制作出本参赛项目"大学信息周报"

据我们前不久对 1000位大学生、高三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他们对如今获得的教育就业信息和进行的思想文化交流渠道深感不满,他们疾呼:我们不仅需要竞争,更渴求交流和引导;不仅需要信息,更渴求便捷获得可靠完整的信息。鉴于此,我们几个满怀激情和抱负的大学生,决定联合高校创办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报纸。

"大学信息周报"立足高校,采用借力思想,充分使高校物质资产、人力、信息资源为我所用,精心经营好"信息周报",保证服务质量,努力做到使我们报业服务成为集文化交流和丰富信息为一体,集个性化与特色化为一身的高品质服务。让其成为高校之间,知识青年之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构筑高校桥梁,携手追求人生 ---- 是我们的服务理念。

适时而生,应需而设 ---- 是我们服务的宗旨。

周报,贴近高三学生、中专生、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流需求、实用性和指导性强,内容多样化和个性化。高校信息资源共享,读者灵活自主选择,免费咨询和青年之家俱乐部相应配套服务。

本创业计划是由集美大学的7位同学发起并诚邀全国百所高校加盟,筹建"诚毅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报。本公司将先在40所综合性大学建立分社,树立品牌后,将向全国高校推广"特许经营权"或建立"记者站"、"发行站"。并以香港、澳门为中介向世界大学进军。

总公司与各分社采取"联邦分权式"的管理机制,分社内部采取"学习 大学信息周报 .2.

交流型"的领导方式。本报将采用"目标管理、分社竞争、集体决策、三级审核"的制度来保证办报质量。注重个人品牌(人品+性格+能力)。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不断完善和创新,使我们有信心对顾客承诺:少量的付出,即可获得高附加值的回报!

目前,我们所需资金将采用高校师生集资募股方式取得。公司拟采取功能虚拟方式,把固定资产降到最低,我们的战略目标是8年内成为报业集团,16年内成为综合型、公共型的集团公司。等时机成熟将创立大学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大学生获奖的创业书和高校科研项目。为我们投资资本的退出和转行提供了多种渠道。

据财务预测,本公司未来五年现金流净现值4250万元,是初期

投资额的71.83倍多,内部报酬率为32.58%,一年内即可收回投资额。即使未来现金流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投资者仍然可获得可观的回报,可见此项目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投资。 二、团队介绍

1.发起人:集美大学诚毅创业小组

2.加盟者简介

① 林善发:集美大学经济学习社社长、会计专业学生、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创新能力强

② 冯萃熙: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文社主席、文笔出众、组织管理能力强

③ 史先振:北京外国语大学"言心"文学社社长、擅长写作、组织管理

④ 王义峰:中国农业大学《挚友报》编辑记者、多才多艺、务实创新、

社交能力强

杨松涛:东北农业大学学生通讯社社长、学生会副主席、广播电台长、

大学信息周报 .3.

爱好写作、其作品曾多次获奖,现为《哈尔滨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多家报纸的通讯员

⑤ 王有刚:大连海事大学"海潮" 文学社社长、爱好文学、勇于进取、社交能力强

⑥ 邱 荣:《厦门日报》财务部、注册会计师

⑦ 薛长煌:《厦门日报》广告部、有丰富工作经验、富于创造

三.周报及配套服务介绍

(一) 读者群:

1. 目标读者群: 主:大学生

辅:高三学生及中专生

2. 边缘读者:具有中高学历的工作青年。

关心本报读者群的相关机构与部门

(二)周报版面栏目初定

一版:综合新闻 。高校动态·国内国际一周要闻·教肓新闻

二版:人物专访,人生感悟。学生实践实习生活·毕业求职生涯·成功校友(奋斗史、心路历程) ·优秀教师专访

三版:求学。高考、考研、自考、进修信息·高校校史、专业介绍·各种资格考试辅导信息·学科前沿观察

四版:校园文化生活。讲述自己的故事·杂文、散文、诗歌欣赏·学生活动·高校网络爱情小说连载

五版:就业指南。(可供毕业生选择的公司,市、省、国内、国际)公司发展概况·公司用人要求、未来人才要求·老总专访、企业文化·毕

业生就业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六版:热点聚焦。知识青年、专家学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比如新经济、新文化、新生活)

大学信息周报 .4.

七版:港澳海外版(二分之一英文版)。海外名校动态·海外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就业、思想·留学须知

八版:消费引导(二分之一版)。知识青年的各种消费与应注意的问题(如网络消费,好书快递)·区域读者旧货交易市场。广告版面(二分之一版)

(三)服务特色

1.内容贴近知识青年实际学习、生活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2.灵活性、区域性突出。分社区域化运作、满足不同高校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

(四)高附加值的配套服务

1. 知识青年之家俱乐部,提供现场交流,增进理解与友 谊。及时反馈读者要求,提高报纸质量与完善服务。

2. 免费提供高考、自考、考研、旅游等信息咨询服务

3. 在高校内免费为读者节日生日礼品传送业务

4.免费为读者刊登旧货交易供求

(五)周报运作流程:

各分社根据预先栏目约定要求

安排采访,并将信息整理存放在各

栏目在网络上的数据库。其次,各

需要,从相应栏目数据库中采编信

第2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瓶颈;管理;策略

从市场营销学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满足电力用户需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也是基层供电公司的核心价值。但是,由于诸多管理瓶颈的存在,使得这种核心价值没有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不仅降低了管理效率,限制了电力服务的提升,还制约了整个国家电网公司的长远发展。

1 电力营销发展的瓶颈

1.1 组织结构不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趋势

基层供电公司的组织结构是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已经不适应整个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1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不能传承“客户至上”的发展战略。基层供电公司直线职能型的组织结构也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按照工作的性质进行分门别类设计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企业只考虑生产而不顾及客户和市场的反馈情况,已不适应“客户至上”的电力战略发展需要。

1.1.2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下的职能部门不重视横向信息沟通且运行效率低下。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是刚性的,营销生产机构衔接不紧密,业务流程不顺畅,严重影响服务质量。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岗位职能重叠,不仅对突发事件反应迟钝,而且责任不明确导致各个职能部门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低下。

1.1.3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形成的行政式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化进程。直线式组织结构催生了行政式、命令式的管理机制,管理信息自上而下传递造成信息不对称,不能充分体现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服务职能,管理执行力也逐级降低,业务服务水平大打折扣。

1.2 业务流程不适应公司经营运作的要求

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导致了基层供电公司在业务流程设计上存在诸多弊病,不仅不符合公司的战略目标,影响了公司业绩,还制约了整个国家电网公司长远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核心业务不突出。职能式组织结构决定了目前的基层电力公司的业务部门是“平行站位”的,这种情况必然导致管理没有侧重点,也就没有核心业务。一个客户来营业厅申请“消缺”业务,营业厅会转给生产管理部,生产管理部再转给配电班组处理,而配电班组除了处理日常客户“消缺”以外,还要进行城网工程改造,这就出现业务冲突,进而影响了服务反应时间和服务质量。

1.2.2 业务流程不通畅。职能式组织结构下的业务流程存在诸多因素,制约业务处理时间。业务处理或者服务的质量需要几个班组协同完成,在时间上就难以通过责任进行划分,会造成各个班组间拖沓推诿现象,业务流转处理时间过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客户满意率大大降低。

1.2.3 缺少技术支持。目前的信息化平台仅仅停留在营销和部分生产管理部门,且营销与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工作性质分设了2个不同信息技术软件,没有从整体上整合企业资源,营销和生产难以衔接,导致业务流程不规范,工作人员常常凭主观意志左右业务处理时间。客户的业扩处理从提出申请到处理完毕,要经过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等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业务流转,使得业扩处理常常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

2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策略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努力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积极引导广大用户对电力的消费,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寻找电力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2.2 以需求侧管理为手段

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借助经济、媒体宣传等手段,引导客户合理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提高负荷率。积极推广有利于环保、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拓电力市场。

2.3 以优质服务为宗旨

转变观念,增强电力企业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扩大电力消费市场。同时通过加强电网建设,保障供电可靠性,提供优质电能。

2.4 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

不仅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优质、可靠、价格合理的电力电量,还要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引导客户改变传统的用能观念,使用高效洁净的电能,提高生活水准。

2.5 以市政、商业、居民生活用电市场为主攻方向

现阶段开拓电力市场的对象应以潜力很大的市政、商业、居民为重点。建立电气化示范小区,组织各级部门参观电气化示范小区,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增加可靠性,增强人们渴望生活电气化的欲望,推动生活电气化进程,进而推动电力消费。特别是随着农村生活城镇化的发展,在未来十年中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将有很大增长。

2.6 以稳定工业市场用电为重点,积极开拓其他可替代能源市场

工业用电比例近年虽有下降,但所占比例仍占一半左右,采用积极的措施来稳定这个市场是很重要的,能源替代重点在替代煤锅炉,目前燃煤锅炉很多,能源替代潜力很大,家用燃气热水器也是替代的一个方向。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目标,完成电力营销目标,以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和适当的经济效益。

总策略具体化如下:

2.6.1 环保能源的品牌宣传策略

清洁、高效、快捷是电能的优势,使用电能符合国家的环保能源政策,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在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以此为契机作为能源市场的切入口,在宣传和推广上打出环保能源的品牌,并成为形象设计的主要特点。

2.6.2 销售市场的扩张策略

①营销地域的扩张,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必定会要逐步放开电力销售市场,打破现有的专营体制,抓住机遇,立足本地,辐射周边,实行销售市场的扩张策略,通过完善地区的电网架构建设,主动出击,以提供各项供电服务为手段,扩大电力营销市场。②能源市场的扩张,搞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工作。

2.6.3 优质可靠的产品策略

通过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的质量,来提高对客户的吸引力。产品质量是营销的基础保证,要加大城网和农网的改造力度,加快一户一表的改造步伐,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2.6.4 全方位提供的优质服务策略

未来的供电企业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意味着在多层面上与他人竞争。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的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一种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

2.6.5 激励用电的价格策略

积极推行新的电价政策,到 2010 年前逐步取消各类价外加价,处理好电度电价和基本电价的比例关系,在电价中考虑供配电工程贴费的因素,建立灵活弹性的电价体系。

2.6.6 气电联合的能源互补策略

气电联合是在对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产和微型分散电源的研究的基础上,主动进行气电联合的能源互补,以求得协调发展。

2.6.7 规范到位的管理策略

跟踪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调整内部的管理,使之与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要相适应。以在城区成立抄表公司为契机,逐步推广公变台区管理,规范营抄秩序,提高用电营抄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加快整章建制,出台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对外树立优质服务的企业形象。

第3篇

和经济发展的潜力。年轻群体占比很高的国家在未来的经济潜力令人期待。同样,青年群体积极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是一个社会得以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关键。中国大学生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重重的就业压力,这迫使我们反思其背后的人口结构,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尽管中国和美国在经济总量上逐渐接近,但我们看到,美国出生率逐年上升,年轻群体占总人口比率增加,这对未来的发展格局极为有利,中国也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德国有着久远的职业主义传统,人们对于从事的职业精益求精,恪守职业精神。职业教育也是德国的特色,国家对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从事一定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给予训练,而不是一味鼓励中学生进入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已经坐上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船头,成为新产业革命的弄潮儿。第四次产业革命既需要高科技领域的尖端型人才,也需要各行各业的职业人才: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现代制造业既需要高科技引领,也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现代服务业要激活市场需求,也要提升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教育正是德国成功的秘密之一。据统计,2014年12月德国的失业率为6.5%,青年失业率为7.4%,在整个欧元区最低。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轨制度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福音。美国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德鲁克说德国的工程技术的精湛堪称世界一流,但是德国的劳动力成本自然在世界上居高不下。”

俄罗斯是一个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积淀深厚的国家,高等教育也相当普及。2013年,俄罗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4.3%,与中国大致相当。在金砖五国中,中国和俄罗斯公共教育支出高于印度。2013年,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604美元。俄罗斯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关心毕业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在俄罗斯,大学生活仅仅是个人成人生活的开始。大约在大学二年级学生就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机会,包括实习的机会。

俄罗斯大学生对于社会活动和实习看得很开,尽管希望和自己的专业挂钩,但对改行也习以为常。调查表明,俄罗斯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是比较理性的,他们认为教育只是提供职业培训的场所和提高个人素质的机构,所以,毕业后很多人改行,或者出于挣钱的目的,或者考虑工作地点,或者考虑个人兴趣,选择的动机多种多样。2013年9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远东联邦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道:“允许大学创办创新性的企业,之所以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出发点:让教学过程与人才市场对接,这就能够让人们找到工作、知道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也能帮助未来的用人单位获得最优秀的人才,此为一。第二,也为将来的工作进行多种多样的实习和实践。”

普京主张不要限制学生在学期间的工作时间,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对接机制。建立这样的机制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学生自己的任务。由于各种原因,俄罗斯大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实习,有研究表明,50%的俄罗斯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曾有过一定的实习经历。针对俄罗斯的教育改革,普京指出:“我们有的教育单位向劳动服务市场提供的大学生很不符合要求,坦率地说,教育质量很差。某些虚假的高等院校有时甚至不知能否满足预算部门的岗位要求。必须在今年年底(指2012年底,笔者注)以前找出那些效率不高的国立大学,在2013年5月以前制定出充足这些大学(包括把它们合并到更有实力的教学机构)的计划。”

日本是人口大国,也是技术大国和经济强国。为了就业,日本大学生从大学入学后就开始参与各种各样的就业辅导和就业指导,包括通过专家分析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适合何种职业,如何进行职业选择。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的发展,一些用人机构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更喜欢创新、活泼、独立、适应、拼搏性的人才。随着金融创新、新媒体和网络发展,风险投资、风险创业急需金融人才。2013年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有所好转,主要是大学生们放低身段,再就是雇主开放一些层次较低的就业岗位。

以多元政策组合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各国的普遍做法,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出现正在催生新一轮的创业潮。2010年印度尼西亚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发起了创业发展计划,政府每年拨款1000万美元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程序主要有:首先,大学毕业生拿出一份创业计划书,一份类似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东西,根据计划书,政府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之后,对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市场营销技术、市场分析、沟通与交往、心理素质等。经过培训,政府会选择那些他们认为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创业支持序列,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此后的半年中,政府有关机构会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跟踪和辅导。

可以把创新和创造性作为倡导创业的竞争性手段以解决青年失业的问题,也就是说,青年人可以创建自己的企业,从而找到工作。根据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研究,中小企业是当今主要的雇主,创造了过去10年33%的就业岗位,大企业不再成为就业的蓄水池,所以有必要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目标,让青年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意味着要教他们成为创业者所具有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包括沟通、团队工作、决策、组织能力以及自信。这个解决方案与劳动力市场和法规的支持密切相关,需要很多改革来实现。市场能够灵活激励青年人去创造自己的事业,目标税收和经营刺激最为关键。

在荷兰等国家,高等院校专门搭建了以学校为依托的创业平台,帮助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有的大学建立“创业孵化器”等组织形式,把学生提出的创业计划在仿真环境中加以模拟,组织学生、老师和实务界人士一道讨论、实践。

瑞典政府积极支持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活动。国家工业部、高教局、创新局、教育部、创业中心、学生商务机遇中心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合作,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业部每年拿出约500万瑞典克朗(约合461万元人民币)资助在创新研发中取得突出成就、并乐于通过自主创业将研发成果转化成商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各部门和机构联合举办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对学生自主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遇到的挑战,给予帮助和支持。

谈到日本经济发展,辜朝明认为:“那种资质均一、拥有相同知识结构和世界观的所谓主流型人才在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再适用,因为不可能指望这类人才拥有太多创新思维。日本现在真正需要的是那种非均一资质,但是敢于挑战权威,创造新产品、开拓市场的人才。”

设立就业辅导中心。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印度尼西亚愈来愈多的大学与企业、社会机构合作设立大学生就业辅导中心,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

在美国,大学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职业训练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涵盖职业规划、入学专业选择、择业技巧、就业咨询以及就业信息等全面服务。为了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美国许多著名院校设立各项专项资金,设立跨越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心,使各类边缘学科纳入学校的教学和研究体系,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更加雄厚的知识基础。通常的情况是:大学一年级,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开始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和就业状况,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大学二年级,帮助学生了解和发现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专业,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大学三年级,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有关雇主的情况,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就业招聘活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介入就业市场和职业生涯;大学四年级,指导学生练习求职。

新西兰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在大学设立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心理辅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也有大学开始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提供数量化的意见建议。荷兰高等院校除正常提供职业训练外,还邀请校外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举办讲座,介绍经验。荷兰大学生在校期间也有机会到校外开展实习和社会活动。大学也鼓励和支持学生在业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

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针对技能危机提出的。一些国家,如瑞士、荷兰、新加坡、奥地利、挪威和德国等已经在职业教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比OECD国家降低了一半的青年失业率。一是职业教育项目可以降低青年失业率和增加工资。二是职业教育增加了雇主的生产率。三是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明显:改善收入不平等,促进社会融合,降低犯罪率,改善健康状况和福祉。就职业教育减少失业的程度而言,它的社会效益与高就业率密切关联。四是基本技能是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转换的关键因素,其中职业教育至关重要。

德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与很多国家不同,德国的年轻人并非都“削尖脑袋”往大学里挤,相反,60%的初中毕业生选择接受职业培训,每周有一两天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到企业实习并领取报酬(每月约680欧元)。3年后,大多数合格毕业生正式进入实习企业工作。这种企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的方式被称为双元制。德国现有45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培训,每年培养的学生约60万人,从事近350种技术工作,比如汽车修理工、泥瓦匠、理发师等工作。

德国的教育传统缘于其悠久的历史。职业培训在德国有着长远历史,从19世纪开始,手工业企业便有意识地对学徒开展职业培训。1869年,《北德意志联邦工商条例》规定,不足18岁的帮工和学徒有义务接受职业补习教育。1884年,德国通过法律成立“双轨制”公司管理框架,董事会需向监事会汇报,监事会则由银行家和科学家组成。这种管理结构为普及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德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期,双元制职业教育则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成熟的技术工人。年轻人获得了稳定的工作,收入并不比大学生低多少。德国前总理科尔认为:“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我国的最大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

培育新的就业观。在美国人的理念和文化传统中,顶级名校、理工科和美国国籍,至少拥有美国永久居民身份是在美国就业的三大基本条件。随着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美国大学毕业生及其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包括更看重专业而不论是否名校,就业未必一步到位,先就业后工作,等等。当然,这仅仅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的,实际上,美国的一些非技术类专业,诸如教育、卫生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不低。在美国,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一般较高,但是民用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细分专业的失业率相对较高,其中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行业状况、毕业生专业的竞争人数等。

面对社会变迁,人们心态淡定,积极对待生活和工作。美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崇尚个人主义,在他们看来,就业是自己的事情,即使不能马上就业也是自己必须承受的,而不是社会的责任,至少主要不是社会的责任,这样的担当也容易淡化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紧张。根据有关调查,至少80%的被访者是这样认为的。这就为美国社会从整体上造就了一个平稳、淡定的社会环境和心态。

日本大学毕业生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接受职业规划,首先是认清自己的特点、性格、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训练。日本大学机构从职业训练到指导学生写就业申请书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例如,他们教学生如何在求职书中推销自己,如何在面试时回答雇主或面试者提出的问题,而这些都要大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锻炼自己。

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和劳动力市场波动,巴西大学生也逐步接受了“先就业后择业”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大学生们认为,先就业再择业也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先就业,在工作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即便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也可以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选择,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有趣的是,里约热内卢市政招聘500名街道清洁工,居然有13万人参加岗位竞聘,拥有大学学历者或应届毕业大学生参加竞争的也不乏其人。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极为关心。由于学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俄罗斯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选择非常关注,通常在大学二年级就积极寻求锻炼和实习机会。俄罗斯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毕业以后学非所用现象也比较突出,很多人都选择改行,许多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不刻意追求专业与实践的结合。这一方面说明,俄罗斯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就业,也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它为大学生提供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这为他们进入社会提供了帮助,对于一个国家长期持续发展来说,人力资源素质是极为重要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承担着眼下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也承担着为未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责任。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美国劳工部就业统计局会定期在全国采集数据,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和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的影响、未来10年的就业环境等,并出版成册,供美国大学生就业参考。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进行。高校生在毕业前从多方渠道了解就业行情及用人单位信息。

英国政府于2004年创立了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旨在培养大学生企业家。随着影响的扩大,这个委员会已升级为创业教育中心,为英国百余所高校提供创业辅导,为毕业生创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为高校和企业牵线搭桥等。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资助并大力推行全国学徒服务计划,为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积累工作经验和相关技能。

日本有完善的就业机制:一是网络信息准确。日本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在求职方面,网络作用十分明显,日本公司网上都有自己的主页,公司招聘都在网上公布,求职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寄去报名申请即可。二是报纸刊登广告。这样既公布了招聘信息,又为公司做了宣传,一举两得。所以,一些报纸经常会整版刊登招聘广告,学生按报纸提供的联络方式,可直接与公司联络。三是用人单位举办各种各样的说明会。四是日本有各种就职支援中心和俱乐部。它们都有自己的网址,提供各种信息,只要交少量费用,就可享受各种优惠。五是政府提供预算支持。日本近来经济不见好转,失业率不断上升,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政府决定在2003年度补充预算中拿出资金安排高中和大学生就业,对有实绩的民间职业介绍机构给予奖励。

在国际比较中探索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但是受高等教育人数比重不高,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才大国,更不是人才强国。“如果国家拥有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并提供实业友好型投资环境,这种人口结构优势将会最大限度地显现。”⑦中国在过去30多年享受了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结构带来的劳动密集型发展的红利,那么今后几十年,必须通过加强教育来使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的比重加速提高,这是中国这个大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