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政治哲学的特点

政治哲学的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1 17:2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政治哲学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政治哲学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重症监护室; 心理特点;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5-0095-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nursing ways and care measur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atients.Method:60 cases of ICU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4 and analyzed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aken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aken personalized pared the mood changes,control effect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care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Result:The incidence of negative emo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CU;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re measure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Hospital of Longyan City,Longyan 364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25.044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送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观察。由于病情危重而复杂,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为改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ICU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了心理干预和舒适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1~82岁,平均(56.3±2.4)岁;心理特点:孤独或抑郁23例,紧张或焦虑24例,恐惧29例,依赖与期待18例,冲突心理12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82岁,平均(56.1±2.1)岁;心理特点:孤独或抑郁22例,紧张或焦虑25例,恐惧26例,依赖与期待20例,冲突心理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情绪特点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制定心理调查量表调查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分为焦虑、紧张、恐惧、孤独和抑郁、依赖与期待、冲突心理五方面内容。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对照组 本组予以常规心血管疾病护理。疼痛明显的患者使用药物镇痛;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加强管理,避免发生意外;危险用具及时取走、统一管理;改善日常饮食、规范作息。

1.2.2.2 观察组 本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个性化护理:(1)对于恐惧、紧张、激动的患者,稳定其情绪后,耐心向患者介绍当前病情、采用的治疗方式和效果,并向患者保证医疗质量及相关操作手段的安全性。告知患者病情控制方法与预期效果,但应强调心理因素对病情变化的影响,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考虑到病情多变而危重,必要时采用抢救措施,尽量不要让患者情绪波动而严重影响治疗进程。(2)理解患者负面情绪,适当引导。考虑到ICU患者病情和环境、制度的特殊性,鼓励患者主动宣泄情绪、表达想法、提出疑问,以便针对性予以疏导、安慰和心理干预。在进行侵袭性操作前及操作过程中,亲切地与患者轻声交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充分理解和认可诊疗护理措施。(3)及时向患者报告和讲解病情变化。通过及时的交流帮助患者打消顾虑,引导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于需行手术治疗者,术前应充分开展教育、交流工作,让患者在基本了解手术特征和意义、认同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后进入手术室,术中持续鼓励和关怀患者,保障治疗工作顺利开展。(4)维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对于疼痛明显者,通过与患者交谈或鼓励其看书、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感,必要时可酌情应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5)嘱患者摄入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盐食物,戒烟酒[2-3]。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问卷形式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其中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情绪除受自身疾病因素影响外,还受环境因素、诊疗护理措施以及心理因素等的影响。患者的情绪变化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均将影响病情变化,严重时可导致疗效降低、延缓疾病转归甚至诱发严重不良反应[4]。因此,积极分析ICU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非常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多数患者明显焦虑。患者从昏迷休克中苏醒,感觉到身体的不适,又处在病房环境当中,随着神志逐渐清醒,会怀疑病情是否加重,担心是否面临生命危险,容易焦躁。(2)紧张和恐惧。重症患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伴随严重的不适感,病情的进展会产生濒死之感,加上监护室环境特殊,心理反应更强烈。(3)孤独抑郁。监护室环境对外隔绝,家属不能时时陪伴,治疗工作更复杂,周围遍布抢救器械,患者情绪更敏感,总怀疑病情严重恶化,时时担忧日后的家庭、工作、生活,影响治疗和护理,还可能轻生。(4)依赖、期待心理强烈。重症监护患者自理能力降低,十分盼望短时间内恢复,加上家属探望次数有限,对医护人员更加依赖。(5)冲突心理。重症监护患者多遭受着胸痛、胸闷气短等困扰,病情反复而危重,病情发作时十分难受,但出于自尊心或不想麻烦他人,内心多有冲突特点,加上治疗过程成本较高、有经济负担,患者内心纠结更多[5]。

本研究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参考文献

[1]庞静.双心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3):2155-2157.

[2]王学会.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64-65.

[3]苏晓兰.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连续性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75-76.

[4]赵志红,郎静芳,张采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83-3184.

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诗词渗透

1.引言

高中政治哲学是一门深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政治哲学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并且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问题,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长期实践与研究,发现了诗词渗透教学方式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有益之处,并且认识到诗词渗透的价值,下文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积极的获得心灵的成长,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否与社会精神文明同步,是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决定内容。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相关政治哲学的知识,并且存在很大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不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相关教学活动不能顺利的开展。

3.哲学教学中活用诗词的意义和策略

针对于哲学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要重视哲学教学的开展,并且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帮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诗词渗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活用诗词,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诗词渗透渗透的过程,需要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突出学生的主题学习地位,让学生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3.1创设教学情境,创造乐学氛围

由于政治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理性,并且学习内容的难点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枯燥的情绪。针对于学生这种学习现状,教师要摆正态度,认识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正常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把握与疏导,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科学性,如果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讲解“世界的客观性”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古代诗词中的苏轼的《中秋月》,同时播放诗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则,涉及离别的情绪。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在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中秋节与月圆的关系,进而引入世界客观性的道理。通过学生进行自主的回答与讨论,结合哲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自主的思考,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3.2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的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主动性。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要想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要以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避免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事物现象与本质”时,可以通过引用《满江红》,通过播放诗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让学生在体验岳飞浓烈爱国情怀的同时,主动的进行思考诗词所处朝代的历史知识,了解为什么宋朝会灭亡,了解岳飞诗词所代表的内部含义,研究宋朝灭亡的深度原因。通过学生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且通过所学哲学知识,对于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提高自身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3.3优化教学设计,突破重点难点

在进行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教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具有深刻的内涵。由于高中学生自身阅历以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其很难全面的了解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与原理。例如,在“意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讲解,播放“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教师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主观意识情绪进行分析,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在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其作者意识与其所处环境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使得学生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内心体验,找寻人生的真谛,正确的认识自己。

4.结束语

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获取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到正确的树立。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诗词渗透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诗词渗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并且通过对诗词的欣赏,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断的积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当中。在进行诗词渗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急你先学习。另外,教师也要认识到诗词渗透教学方法的特点,对于诗词进行严格的选择,根据政治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诗词的选择,进而保证诗词渗透的合理利用,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爱娟.让古诗牵手古史让故事更有故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101-102.

[2]颜霞.试论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2(03):56-57.

[3]钟美炎.浅谈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108-108.

第3篇

孔子曾经曰过的:“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1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2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3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5、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理论及其主题

--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4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4篇

关键词:诠释学;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94-03

当今世界,信息化已经成为时展的主流,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现代传媒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融合现代传媒的特点和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正是因为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独特性,所以对其的定位以及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存在诸多困惑和疑虑。基于此,更为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对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一、诠释学原理之于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契合

诠释学哲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传播,迅速产生巨大反响,影响持续至今。一般认为,诠释学是关于诠释技艺方法的学问,或认为是关于诠释和说明艺术的学问,而实质意义在于,诠释并不简单表现为同语言、文本等的联系,它更关涉诠释者的本质存在,“它不再是一种神学的或哲学的注释的方法论,甚至不是精神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而是一种对存在的具体的、特定情境的、历史的、语言的和动态的(适应时间变化的)在此之在的昭示性理解,一种关于在显现中显现出来的事物的初始观念的现象学。”[1]理解是哲学诠释学的起点,亦是哲学诠释学的终点和归宿。与传统的恢复或复制作者的“客观”意图不同,哲学诠释学的理解并不排斥而且尊重对解读者自身的经验和传统。理解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正是基于解读者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立场(先见)。理解并不是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在解释中,理解把其所理解的东西理解性地归给了自身。理解在解释过程中并不成为别的东西,而是成为它自身。”[2]117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得以昭示,而意义也因理解而创生。所以“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3]380由此可见,哲学诠释学主张多元化、多维度理解,深刻之中极具开放和宽容精神,也正是如此,其充满着非凡的活力和生命力。

哲学诠释学是关乎主体存在的本体论学说,核心是解读者自身基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立场的自主性存在价值和意义。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极具时代性、生动性、人文性和深刻性,显见其科学深远和现实引导意义,而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其本身的行为立场和现实表现不仅影响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深化和人文关怀的实现,更使其内在的精神维度和存在价值得以彰显。而此意义上的深刻关联,在于高校学生对教育的解读以及过程中同其的双向互动。哲学诠释学反对单一的中心本位思想,特别指出,解读者自身的具体境况和文本相联系理解才能进行,才能形成一种“效果历史意识”,换言之,文本不是历史记载和纯粹文献,它在解读者进行理解介入当下时产生影响。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文本作者同读者之间实现主体间互动,如此实现了文本意义的流动,同时,也改变了解读者的生存状态。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关系正体现为文本和解读者的关系。始终强调解读者自身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注重解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交流融合,解读者并不简单地依赖文本,也不随意读解甚至“制造”文本,这正是哲学诠释学的深刻意义所在。这种深刻内涵诉诸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可以激发高校学生对自我的体认,从而反思自我的行为和立场;可以从深层次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内涵,进而反思教育本身,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诠释学视域下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哲学诠释学尊重并注重解读者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立场,这同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对传统的抛弃,也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取代或者替换。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这需要融合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传媒时代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着些许不足,影响了教育的推进和深化。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正体现着这种融合和改进的努力,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或手段,其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教育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核心点是立场的转变,关键在于以一种更为自由、平等的精神接纳受教育者,以受教育者――大学生的立场为教育的核心和基点,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在诠释学视域下,以下几点思考正是基于此立场,当可以作为促进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推进的实践之思。

(一)理念先行

哲学诠释学的理解因为文本对作者永恒的超越性而始终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行为。文本虽然是对过去的记载,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文献,但并不简单如此,现实介入性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所在。文本对现实状态的影响,必然地要通过解读者的理解。因此,文本的现实介入依赖于解读者自主的理解,所以往往是被动的。对待传媒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并没有足够重视,很大程度上只是将其视作某种技术转型和方法补充,对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更遑论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一项可有可无的技术性操作,而意义流失。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简单的只是技术转型和方法补充,更深意义在于保障天赋教育的权利,正视教育的差异,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平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哲学诠释学的视域,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以及深层追求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三点启示:

1.端正观念认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者并不仅仅只是大学生,也包括教育管理者自身。因为担负着教育引导的重任,所以教育管理者更应该对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尽可能地汲取其丰富的精神资源,自我教育和精神内化是首要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项神圣的事业来追求,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2.强化业务学习。作为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者和引导者,教育管理者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因深入了解和认识现代传媒的相关知识,学习并提高对现代传媒的运用能力,在实践中思考现代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融会贯通。

3.执着创新追求。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始终将创新视为永恒追求和生命活力,其丰富的内涵和创新的追求始终体现着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如果大学生并不了解和认同这种追求,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就难以保证“偏离航向”的现象不会发生。

(二)融合“先见”

传统的认识在解读文本时强调摒弃已有的自我历史性和主观见解,而哲学诠释学重视对已有经验立场和知识背景的尊重,同时努力将其在理解中融合,从而作为此在的存在。“解释向来奠基于先见(Vorsicht)之中,这种先见从某种可解释状态出发对先有中所获得的东西进行‘切割’,保持在先有中的并‘先见地’被瞄准了的被理解的东西通过解释而成为可把握的。”[2]119由此可推知,“先见”是理解的出发点或起跑线。从整体上看,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并不是说学生之前的教育就全部抹掉重新开始,而且大学生的出身背景、成长环境、理念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使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产生必然的影响。现实差异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极具个体成长历史特点的“先见”,也是大学生自身存在方式中所无法摆脱的一个方面,他们不仅不能轻易将其排解掉,还深受其影响。外在的教育引导在进入大学生的理念世界和精神领地时,这些“先见”自然会渗入其中,进而产生各种反应和作用。而且,作为教育管理者本身也有着自己的经验立场和认识传统。当然,“先见”或“传统”不是不可改变的,“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中去,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4]。基于这种深刻认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教育引导。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平等、民主,教育者要不断对自我角色进行调整,使自己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自身的“传统”或“先见”应给予关注和尊重,在教育深入开展时,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现实心理特点,注意教育引导同其“传统”或“先见”的亲近和融合。

2.注重循序渐进。教育目标既不可能通过生硬空洞的宣传,也无法通过强制“灌输”的教育一蹴而就。对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和终极追求的接受,大学生需要一个了解、领会、接纳和内化的过程,任何违背教育规律的“揠苗助长”都不能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始终坚持,循循善诱的精神要充分贯彻。

3.注重内省觉悟。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让大学生融合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充分自识,不断内省,进而觉悟,自主追求发展。当然,大学生不能因为“传统”或“先见”的客观存在就可以被动消极地等待教育,而应该在了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强化独立自主意识,在学习生活中明责任、勇担当、重践行。

(三)尺度原则

哲学诠释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和开放,但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相对主义而无原则无立场。相反,哲学诠释学反对绝对的相对主义,严格要求解读者遵循客观,始终坚持从事物本身出发去理解。因此,尊重“先见”,但不是纵容“先见”,而是有前提和底线的。当代大学生于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出生,于社会转型、价值重构的洪流中成长,在价值多元、思想自由的美丽“外衣”下,涌动着一些阴暗消沉的思想观念和腐朽堕落的价值趣味。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先见”的尊重,并不表示可以漠视甚或是纵容那些阴暗消极甚至是庸俗堕落的“先见”,应该坚持应有的原则底线,同时对庸俗堕落的“先见”进行坚决而严厉的批判。

1.反对技术至上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了解现代传媒基本知识,掌握其使用和维护的方法,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是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实际上将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视为纯粹的工具或手段。虽然对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充分运用是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显在的特点,但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负载的人文内涵和高远价值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乃至教育管理者的理念信仰、行为习惯、思维意识和道德发展等。利用并不断改进的技术是必要的,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终极目标。

2.反对娱乐化倾向。现代传媒追求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轰动效应,如果只是为图个噱头和一时热闹,难免走向媚俗和平庸。追求教育的形象、生动、亲和,以期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一直都是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所在。但如果一味追求教育的轰动效应,迎合学生的娱乐心理和阴暗“先见”,而丧失对教育内容的甄选和教育目标的追求,只能是本末倒置,导致学生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弱化和主体意识的淡漠,无法培养出人格健全、向美向善的人才。

3.坚持公信力。公信力是指现代传媒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的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标,就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而得到学生认可和信任的核心前提就是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公信力。哲学诠释学认为解读者对文本的认可是进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否则诠释关系就无从建立。所以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公信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美]帕尔默.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3).

[2]洪汉鼎.真理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哲学教学;巧用案例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没有活生生的例子,再正确的理论也缺乏生长的土壤,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同样,没有生动活泼的事例,再严谨的课堂也缺乏生气,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也不能使课堂真正有效。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怎样巧妙运用案例,怎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空前高涨,创造自然课堂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自己教学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怎样巧用案例达到理想课堂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高中哲学教学使用案例的必要性

1.哲学本身的特点。哲学的智慧性、思辨性和逻辑性是其重要特点,也是其魅力之所在,而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教师在讲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免觉得枯燥和空洞,产生了一种哲学就是背诵条条框框的感觉。如何避免上述情况反复出现,怎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巧用案例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2.学生的需要。高中生热情、敏感、好奇,既怀着对新知识蓬勃的好奇心,又容易碰壁后止步不前。他们对哲学充满着好奇,又深感哲学晦涩难懂。怎样既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又避免其对知识的恐慌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适当运用身边的事例,既能成功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通过学生对事例的分析达到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的理解,可谓事半功倍。

二、高中哲学教学巧用案例的几个原则

案例的使用虽然能解决高中哲学教学上的许多问题,但怎样做到巧用案例也是很重要的。案例用得好、用得适当,课堂效果会事半功倍;如果用得不合适,课堂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根据笔者自己的亲身体会,要想巧用案例,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时效性。政治科目本身的特点就在于其社会性,它紧扣时代的脉搏,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正是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而当前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他们也在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重点问题,所以用最新的、最具有时效性的案例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备课的同时,也时刻关注时事,注意最新的热点问题,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能紧跟时展的步伐。

2.通俗性。我们运用案例的最大目的就是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理解抽象的哲学道理,所以案例的选择最先考虑的就是它的通俗有趣性。如果忘记了这样的初衷而选用了一些较为深奥、冷僻的科学案例,一方面对于现在的高二学生来说,理解还有困难;另一方面课堂的氛围可能因为这样的案例而显得严肃、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3.针对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会发现,可供我们使用的案例很多、很杂,但到底怎样从这么多的案例中挑选出能激发学生热情、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才是我们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挑选案例的过程中除了上面讲到的时效性、通俗性原则外,针对性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事件可以从很多方面分析,而我们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却是固定的,所以教师在甄别案例时,一定要注意挑选那些主题鲜明、问题突出、有针对性的案例。

三、巧用案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在运用案例的时候必须明确一个前提:案例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切莫喧宾夺主。为了更好地在高中哲学课堂运用案例,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忌多。现行的高中《生活与哲学》教材本身对于课时的安排就比较紧凑,每一节课要承载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很多时候会出现一框体的知识要两个课时才能讲完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把课上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运用案例时一定要忌多,最好一节课用一个案例贯穿到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学生在对案例层层分析的时候,吃透教材知识点,并成功运用所学的原理分析材料。

2.忌杂。我们常说杂而不乱,但在运用案例的时候,如果一节课用的例子太多、太杂,很容易出现一锅粥的局面,学生容易被形形的例子吸引,而忽略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会出现例子没有用透、用全,这样就达不到我们所希望出现的高效课堂了。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辨别,从一节课的整体布局着眼,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3.忌喧宾夺主。例子是为了更好地导入课堂,更好地为教师教授知识、学生理解知识服务,因此在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避免选用太煽情、太悲情、太火爆的场景,因为这样的案例很容易使学生沉湎于其中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学习。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哲学 语文维度 思考

一、引子

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已有一段时间,我已深深感到高中政治教学的任务重,难度较大。加之哲学学科特点,教学中教学方法失灵、效果不佳等现象时有发生。闲暇之余,我对中学哲学课程教学的方法有了一点新的思考,正试图从语文维度讲解哲学原理,培养学生和自身良好的哲学、文学素养。

本文立足教学实践,从语文维度对哲学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从语文的角度分析或诠释哲学道理,亦或是运用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完成哲学知识讲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语文的基本知识(素养)成为链接学生和教师、知识和能力、现实和哲学科学的桥梁。

二、关于高中哲学教学语文维度的思考

1.我对哲学教学语文维度界定。在本文中,我把哲学教学的语文维度理解为在哲学教学中“从语文的角度即语文的思考方式”或是“通过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语文的基础知识”去解析抽象高深的哲学原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把语文作为链接知识的桥梁,以此为实现教师和学生,知识和能力,现实和哲学的统一而努力。哲学教学的语文维度是针对高中哲学教学中学生看不懂教材、抓不住重点、不明白中心含义和教学手段失灵等被动局面提出的不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不牢的矛盾,有比较、有层次的区分相近(异)知识,并结合哲学基本范畴达到掌握哲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效果。

2.语文维度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的语文维度是一种思维方法,即运用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一句话,通常通过结构分析提炼一段话的含义,找出侧重点。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什么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全文的重点是什么?学生很快提炼出了“与时俱进”,由此想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的观点。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句话:“为什么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问题是要回答“原因”的问题,不是其他问题(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主要是解决党要保持这种“精神状态的原因”,不是解决“为什么与时俱进”的问题。学生忙于读(审)题,从第一印象出发,错误地把握了问题的实质,造成了回答问题的方向性错误。所以,在哲学教学中贯彻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段落含义的意义。

3.语文维度是一种基本视角。所谓哲学的语文维度就是把单纯的哲学视角转化为多样视角,其中包含语文视角,通过这个基本视角诠释哲学的基本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教学中,通过从语文的角度深入分析哲学知识,或是运用诗词、谚语、经典著作、语录等生动形象地诠释哲学知识。如,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用恩格斯名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来说明由于条件限制,认识是有限性和发展性的。

4.语文维度是一种基本方法。对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基本理念,从哲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出发,把语文维度作为哲学教学的具体方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视角,树立语文的思维方式。同时,语文维度也可成为学生基本解题方法,通过这种方法顺利实现掌握基本知识。哲学教学语文维度的三方面不可分,三者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三个方面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视角或方法都应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素养,并形成教学和学习的新思维。

三、高中哲学教学语文维度的实施途径

高中哲学具有抽象、理论性强、高度概括的学科性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从这个学科的性质出发,哲学教学语文维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具体的方法,而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1.树立语文维度的综合观念。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就要树立综合学科的概念,哲学教材中有大部分实例是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知识,还有一部分名人(家)的言论、成长故事等。教师须从多种角度去分析抽象的哲学知识,当然包括语文维度。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培养文学修养,为迅速提升高中哲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基。从多种角度把握和讲解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哲学知识,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2.教学活动强化贯穿。教学中时时贯穿是教师实践“语文维度”的平台,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要有侧重地把语文维度作为突破方法。如在讲解“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问题时,要把握到价值观的作用是导向作用,不是决定作用。要紧紧抓住文中的基本意思:一个是价值观对认识世界的导向作用,另一个是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接下来结合哲学的基本知识阐释就可以了。可以看出,在讲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时候多从语文维度思考,贯穿这个视角可以摆脱死记硬背、知识不牢、混淆知识的烦恼。

第7篇

一、“导言”要简洁凝练、点到为止

第一单元作为整本教材的“导言”部分,是帮助学生解决“哲学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的哲学”问题的。其中第一、二课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哲学是什么”。而第三课的内容编排则值得商榷:首先是第一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相关表述过于“专业化”且论证也不够严谨,而这部分内容其实在第一课第一框“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中都有涉及且点到为止,表述更“生活化”,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其次是第二框第三目“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把“”与“哲学”简单等同起来应该说是不严谨的,而且这部分内容也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教材的相关内容大篇幅重复。对此,笔者认为,可以把第三课删掉,其中“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部分可压缩,保留基本观点整合到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基本形态”第三个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文后面以“专家点评”的方式呈现。

二、“原理”要删繁就简、贴近生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其中哲学原理及基本观点则是哲学的精华。那么,作为入门型、常识型教材的中学哲学教材应该以什么标准选取原理呢?笔者觉得应该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标准。然而,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在哲学原理的取舍上不仅没有突出其“生活化”的理念,反而是倒退了。这尤其体现在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上,具体体现在新教材删掉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当密切的原理:系统优化、辩证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社会作用等。

对此,笔者认为,本着删繁就简、贴近生活的要求,可对这部分内容作如下处理:(1)压缩“系统优化”部分,作为“专家点评”附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之后;(2)联系观中的“因果联系”、发展观中的“内外因”重新“回归”,按新课程理念重新编写;(3)单元综合探究只保留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观点的内容,作为“专家点评”附于第九课最后。单元综合探究整体替换为重新编写的“创新意识”部分,这样更加突出“创新意识”,并体现其综合性、探究性。

三、“编写”要尊重体系、便于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是新《哲学》教材部分内容的编写却背离了这一要求,不仅学生看不懂,就连我们教师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尤其体现在第九课《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中。其一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该原理应为矛盾观的总原理,理应突出,但教材对于其方法论仅突出了“要承认矛盾,不能掩盖矛盾”,而淡化了在生活实际中以及答题中运用非常广泛的“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其二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原理的世界观部分紧跟在“矛盾的普遍性”后面,但方法论部分却被生生分开放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后面。其三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对此,笔者认为,为了便于理解、便于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这样处理:(1)把“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压缩前移至矛盾的含义前作为导语,方法论增添“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一并置于矛盾两个属性之后作为第一框,以突出主原理。(2)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移至矛盾特殊性含义表现后面,构成完整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并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部分单列为第二框;(3)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增添各自的方法论,与总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共同构成第三框。

第8篇

关键词:西方;启迪;借鉴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00-02

西方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达到。习惯上,通常指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引发的西欧和中欧地区左翼激进思想家(包括部分党员或被开除出党的理论家)重新诠释马克思学说的思潮。中国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西方进行研究,但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诸多争论。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更需要积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但是,学习和借鉴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决不能把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整体照搬过来,对于其中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也要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分析借鉴和吸收,使其成为能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而不相抵触的有益成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

一、深入发掘“西方”珍贵的思想遗产

“西方”者中不少人比较尊重历史,重视对思想遗产的深入发掘和对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

本世纪20年代初,当卢卡奇、葛兰西等人在国际工人运动内部结合本国革命实践从事理论探讨时,第二国际的一些思想家们仍在把庸俗化,把变成某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他们蔑视辩证法,抛弃黑格尔。但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正是哲学的基本来源之一。“西方”最早的一批代表人物,为了总结欧洲某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遭受挫折的原因,针对第二国际思想家们的错误倾向,就十分重视从揭示哲学的理论来源、揭示哲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入手,试图恢复和阐明的革命本质,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后来的“西方”者,在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除了继续发掘黑格尔的思想遗产之外,从更为深远或广泛的角度追溯和探讨了康德、费希特、歌德、孟德斯鸠、卢梭、斯宾诺莎、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侧重于辩证法、人、主体性以及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等方面,同时涉足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艺等领域。这就拓宽了理论研究的向度,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就哲学史而言,他们着重发掘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遗产,特别是那些被第二国际的思想家们和苏联者所忽略或淡忘了的部分。他们主要以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为依据,要求恢复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辩证法的革命本质,恢复人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这是马克思的思想原来包含的精华部分,后来被遗忘和淹没了。因此,他们要求正本清源,尽力发掘和阐明马克思思想的本义和内蕴。他们重新提炼和概括了一些重要范畴和方法论原则,是值得当代哲学认真研究的。

二、西方哲学理论问题对于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价值和意义

西方的哲学理论是西方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它集中于对哲学理论体系和哲学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它们的哲学观。其基本特点是反对立足于近代知识论哲学的立场解释主义哲学,反对对哲学的经济决定论的科学实证论解释,反对用现代西方哲学融合、解释哲学,强调哲学的独创性和产生的革命意义,强调哲学的价值功能。具体而言:

关于哲学的现代性质与独创性西方都强调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的断裂,这种断裂体现在哲学思维方式、哲学形态、哲学研究对象、哲学的功能等方面,西方理论家从不同侧面论述了这种断裂及其后果。尽管他们的具体理论观点各异,但是其共同点则是要求将解释哲学的基本原则建立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上,这又必然导致哲学理论体系和形态的根本变化。

关于哲学的理论体系和哲学形态西方理论家强调哲学的理论本性并非是近代意义的体系哲学,而应该是超越近代知识论哲学的一种现代形态的哲学。他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一是强调哲学理论体系是一个生成过程,而非理论家单纯逻辑建构的过程。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哲学史、文化史,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它生成于对以往的哲学史、文化史的批判,对现实日常生活的政治批判、经济批判和文化道德价值批判,因此,哲学既应该充满历史的内容,同时又离不开和现实的关联。其二是把哲学理论体系具体划分为以实践为基础、以人类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以探寻人的价值和意义为目的的实践本体论,和建立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和文化价值批判两个方面的内容。哲学形态和哲学理论体系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哲学研究对象和哲学功能的变化。

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主题和功能,西方理论家强调,作为现代哲学形态的哲学虽然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是它并不构成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哲学总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历史地看待和研究自然,因此哲学的重点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于近代哲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它的主题是探寻实现人的价值、解放和自由的现实之路。围绕这个主题,哲学的价值维度尤为重要。西马主要人物的一系列理论强调的都是如何发挥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如何在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的问题。

面对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西方理论家没有固守哲学的具体结论,也没有固守某一种类型的哲学理论,而是运用的辩证方法,结合西方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西方哲学文化传统,提出了一系列关乎坚持与发展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如哲学形态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与时代之间的关联问题;哲学的理论本性与理论体系问题;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哲学的基础与主题问题;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研究西方对上述问题的论述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合西方,认真思考人类的发展趋向

“西方”者一般都把特别是把哲学看做一种开放的体系。他们不受某种固定结构、范畴框架的束缚,在面向现实、注视科学发展、吸取当代西方哲学成果的同时,往往以敏锐的眼光展望未来。

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的有些派别就把注视科学和社会的目光投向了全球性的问题,如“生态危机”、“后工业社会”、“女权问题”等等。运用总体性思想,他们进一步要求把本国、本民族的现实生活问题与人类全球性的问题、人类未来的问题联系起来探究。

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动向是逐渐恢复了本体论问题的研究。“西方”的一些学者也表现了对本体论问题的关注,促进了本世纪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卢卡奇在1971年出版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意味着一种新的开端。这部著作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相比较,有很大的转变,比如肯定了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但其中的基本思想,仍然是试图回到早年马克思的传统和道路上去,以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来建构的新的本体论。这对于哲学体系的改造和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先声。

原“东欧新”者中的德国哲学家布洛赫的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研究,他曾经对卢卡奇的思想发生过重大影响。布洛赫的思想富于思辨和独创性,也许可以说他是的未来学的一位开创者。布洛赫主张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主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把主、客体的辩证同一看做一个向前敞开的动态过程,从而发展出一种面向未来的哲学。这种哲学就是一种“开放体系”,它的特点就是把未来作为思考的基础和中心,而不是像传统哲学那样一味地“回忆”过去或拘泥于现在。他还在哲学中引入“希望”(hope)的概念。他所主张的开放的体系,正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希望的基础上的。他的理论探讨,正是要求以“开放体系”的新哲学为出发点,来建设的完整的伦理学、美学以及宗教学说。显然,布洛赫所设想的这种哲学体系,是一种向各方面敞开、积极地展望未来、并且充满着希望的哲学,它是一种善于吸取人类知识的各种有益成果、具有生机与活力、永远向前发展的哲学。布洛赫的观点和主张,尽管包含某些空想甚至神秘的色彩和成分,但就其基本倾向看,他的开创性的思考和探究,可以说给当代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息。

“西方”者展望未来的积极思考,对于我们当前理论体系中某些僵化孤立的结构和观念,对于我们社会实践中的某些急功近利的思考和政策,应当是有冲击作用的;对于我们的整个经济、文化和理论的现代化建设也是有启迪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探讨[M].台北:台湾光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