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物学科素养解读

生物学科素养解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1 17:26: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学科素养解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物学科素养解读

第1篇

关键词:模型;实验;复习课

生物学规律复习不是简单的呈现和回忆,而是需要将知识升华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为学生提炼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课中掌握的方法,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下面以浙科版必修3“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细胞生长的影响”的复习为例,介绍如何运用模型方法来更好地处理生物学规律复习。

一、生物学规律的复习

(一) 传统复习模式特点及其不足

生物学规律的呈现方式有多种,这其中就包括生物学模型。传统的复习往往是“呈现基本模型,回忆相关信息”。如“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细胞生长的影响”的复习,教师往往将能够揭示植物激素作用规律的模型(图1,即教材图1-5)直接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回忆植物激素作用规律,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

这种复习模式下,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 “为什么”和“怎么样”,如:曲线的走势为什么是先上升后下降;曲线为什么会下降到横坐标轴下方;什么浓度属于“低浓度”,什么浓度又属于“高浓度”;“促进生长”与“抑制生长”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二) 还原实验 再现模型

模型往往是实验结果呈现的一种形式,图1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来呈现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细胞生长的影响,笔者通过还原实验,再现模型,让信息明朗化、简单化。

第一步:利用模型(图1)所反映的实验结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横坐标的含义为第一个自变量,即生长素的浓度;两条曲线分别对应根和茎这两种器官,为第二个自变量,即不同的器官。纵坐标的含义反映因变量,即为相应器官的生长情况。

第二步:在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还原实验过程(双变量实验先控制其中的一个变量,如先对生长素的浓度进行控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进行衔接:若要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去尖端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自变量应如何控制?然后引导学生理出实验思路:

①去尖端幼苗 + 所含生长素浓度为0g/L的琼脂块;

②去尖端幼苗 + 所含生长素浓度为10-6g/L的琼脂块;

③去尖端幼苗 + 所含生长素浓度为10-2g/L的琼脂块;

④去尖端幼苗 + 所含生长素浓度为1g/L的琼脂块;

⑤去尖端幼苗 + 所含生长素浓度为10g/L的琼脂块。

相同且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去尖端幼苗的生长情况(通过去尖端幼苗的长度反映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2)。

第四步:从还原的实验中寻找相应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自变量对实验对象因变量的影响,进而从本质上理解模型所蕴含的信息。比如:①②比较说明,去尖端幼苗对10-6g/L的生长素不敏感;①③比较说明,10-2g/L的生长素对去尖端幼苗具促进生长的作用;①⑤比较说明,10g/L的生长素对去尖端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①没有添加生长素,幼苗的生长反而比⑤明显)。如此,“曲线的走势为什么是先上升后下降”“曲线为什么会下降到横坐标轴下方”“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另一个自变量――不同的器官,仅需按照上述实验思路进行实验还原即可:把去尖端幼苗换成去尖端根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五步:回归教材,解读模型(图1),揭示生物学规律。根与茎对生长素有一定的敏感性,较茎而言,更低浓度的生长素就能对根起作用,即根的敏感性大于茎的敏感性。生长素对根与茎的作用均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较茎而言,抑制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更低。

二、教学体会

第2篇

初中理科分科教学和综合教学在江、浙两省已施行多年。在生物学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科师资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在知识本身的维度、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知识的建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课程综合发展的趋势,建议初中生物学科降低中考难度,改编教材,加大学科之间的交叉力度,拓展教学资源来源,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改变集体备课模式。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分科教学综合教学;比较和分析

目前,初中理科教学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实行分科教学,但在浙江、深圳等少数省市实行理科综合教学。初中理科综合课程改革始于1991年。期间,河南省及武汉市等也曾参与该教学改革[1],但最终都因“教师不适应,校长不支持,社会不理解,家长不放心”等原因而终止[2]。对于初中生物学科,到底是综合教学还是分科教学更能适应学生发展?目前尚未见定论。为此,笔者对江、浙两省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生物学教学模式差异

江、浙两省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师资配置等方面。

1.1课程设置及考核

浙江省初中学段实行理科综合教学,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四部分内容,课程教材选用浙教版教材,共有6册,每学年学习2册,一般每周5课时;江苏省初中学段实行理科分科教学,生物学课程在七年级、八年级开设,课程教材选用苏科版教材,共有4册,七年级每周3课时,八年级每周2课时。考核方式上,浙江省理科综合课程参加中考,闭卷考试(时间2h),试卷总分180分,其中生物学部分36分,占总分的20%。江苏省生物学课程参加八年级下的初中结业考试,开卷考试(时间1h),试卷总分100分。

1.2学科师资

浙江省的科学教师一般来自物理专业、化学专业和生物学专业。而江苏省初中生物学教师都是生物学专业师范类毕业生。科学综合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传统分科教学培养出来的专业学科教师之间的矛盾,是目前该综合学科推行碰到的主要难题之一[2]。物理、化学教师教生物学知识的现象很普遍。教师专业素质很难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2生物学教学优势比较

不同的教学模式必然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知识的维度

在知识的广度方面,由于浙教版科学综合课程中涉及生物学部分仅占20%~25%,而苏科版生物学教材有4册,相比之下,苏科版教材比浙教版教材的生物教学内容要多一些。例如,苏科版教材中的“健康的生活”、“关注我们的家园”、“留住碧水蓝天”3章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能学以致用,但在浙教版教材中未涉及。在知识的深度方面,应中考要求,浙江省从课程标准、教材到课堂教学对生物学科的要求较高。例如,对初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点之一的光合作用内容,苏科版教材是由海尔蒙特和萨克斯的实验直接呈现光合作用的概念,对于光合作用的原料中为什么有二氧化碳?叶绿体是什么结构?光能是什么?为什么产物中有氧气?为什么说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等内容都不要求理解。而浙教版教材则从海尔蒙特的实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萨克斯实验、金鱼藻实验和恩吉尔曼的实验先后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并同时转化配平得出化学方程式,由此使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和在能量的概念基础上,理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概念。在知识的连贯性方面,在浙教版教材中,生物学科的入门由生物非生物开始,直接进入常见动物和植物以及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而并不联系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研究生物学等内容,或许这符合综合学科的特点,知识总体跨度大,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进入主体知识网络。而苏科版生物学教材,同样由生物非生物入门,而后则通过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知道“环境影响生物”,同时“生物适应环境并且影响环境”等,引导学生研究“生物非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环环相扣,系统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

2.2学习的动机

作为一门中考学科,浙教版科学教材容量大、课程紧、难度高,大部分生物学实验周期长,经常需教师将学生分组实验简化为演示实验甚至视频进行教学。此外,两种教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对“生物的保护色”这一概念,苏科版教材增加了“寻找教室里的蝴蝶”和“捡豆子游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联系生活实际的角度上比较,关于运动系统,浙教版教材一笔带过,而苏科版教材则从人体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三方面,全面介绍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并以长骨为例,详细介绍骨膜、骨质和骨髓,使学生懂得骨折为什么可以愈合,造血功能来自于哪里等,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无疑是学生受益终身的科学素养之一。目前江、浙两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习主动性的差异明显,这可能与教材中知识深度的不一致及其趣味性的强弱有关。江苏省的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程其趣味性大、实用性强而又没有中考压力的学科学习主动性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热情。

2.3知识的建构

对于陈述性知识,学生如果没有先前知识的铺垫,是很难掌握的。例如,对“视觉的形成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内容,浙教版教材中在“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后面直接安排“视觉的形成”,学生对该知识的建构可谓水到渠成;在苏科版教材中,“视觉的形成”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而“凸透镜成像”属于物理课程,其教学进度在生物学课程后,学生没有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的概念,不能理解眼球的成像原理。同样,在浙教版教材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安排在“氧化”知识点的后面,学生能够很透彻地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以及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的关系;在苏科版教材中,七年级上册最后一章就出现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呼吸作用”知识点,而“氧化”这一概念需要到初三化学才会涉及。由此表明,在使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完成知识的迁移方面,综合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

3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初中生物学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各有利弊。如何扬长避短、优化课程设置是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4]。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显然是课改的趋势所在,但其在推行过程中出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源于该课程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1)降低中考难度,改编科学教材,扩大学科知识广度,加大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力度。避免科学综合课程成为分科课程的大拼盘,增强生物学知识的连贯性。拓展教学资源来源,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增加在职教师生物知识培训和实践机会;扩大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招生;在同一备课组内增加集体备课和交叉听评课的力度,争取实行先学后听、先听后议、先议后教、先教后评的教学模式,加速教师生物学专业素养成长。

(3)从学校开始,从教师开始,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提升科学综合课程的社会影响。通过学生素养的提升,让更多社会人士接受并加入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行列中,共同为未来科学综合课程的发展努力。

作者:朱卫娉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常安驹.2003.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中华读书报,3

[2]戴劲松,卢娟.2005.新仁•初中科学课“开”“停”之争.中国改革报,3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习能力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其作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有力地推动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其中提出了四个课程的基本理念更是不容忽视,包括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而这四项要求归根结底,还是在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推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又必须承认学生素质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打造,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必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打造加以重视。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一方面更为繁重的课业负担对学生形成很大的压力,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学生必须要面对升学高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物课程就很难得到太多的课外时间分配,因此课上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之上,重点存在两个方面不足,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1.教师的教学核心地位未能改变,课改仍待深入

虽然教学改革一再重申课堂上的互动,但却未能真正撼动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种地位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以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从属位置。然而无论是从教育理念的角度看还是从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进行观察,都要求着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置上,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视为衡量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和衡量尺度。就目前的教学状况看,这种将学生放置于教学活动核心地位的要求明显没有达到,紧迫的教学时间,让教师认为课堂上更多的信息填充是最为高效的教学方式,也因此一再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不仅仅没有提升作用,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而更为糟糕的是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生物教学活动中,在整个高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活动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

2.生物知识结构松散难以形成体系

由于教师更多注重于教学过程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状况的把握,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是完整的生物知识结构体系,在学生看来却可能是另一番状况,加上应试的压力,就更有可能让教师将整个知识结构拆分成为若干知识点,而这种状况无疑更为加剧了整个知识体系在学生心中的松散状况,必然对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带来不利因素。从学生的学习角度看,松散的生物知识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没有任何益处,将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拆分貌似更为贴近应试,但是这种割裂的方式在学生学习心得知识点的时候难以与既往已掌握的知识构成体系,加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必须更多依靠记忆,反而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压力。

二、提升高中生物学生学习能力的切入讨论

就目前的状况看,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教学活动向前发展并且提升学生能力的切实客观需要。通过上文中对于当前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分析,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构建完整生物知识体系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不仅仅对于生物学科教学活动而言意义重大,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同样重要。必须明确,只有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相应学科的理解能力,对于高中生物知识体系而言,必须明确每一个教学知识点与其相邻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处于同一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更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知识体系应当存在于学生的认识中,而非仅仅存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只有被学生接受和掌握的知识体系,才能切实发挥其存在作用和意义,也才能形成一种看待生物学科领域的观点和看法,帮助学生在其接触到新的知识的时候能够运用既有方式方法同化新的知识,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更加明确提纲挈领,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2.着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对于学习而言,主动学习的效率要远远大于被动学习,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教育领域工作者的广泛认同,而想要让学生自发去学习相应的知识,重要的在于教师能够设置好相应的问题和学习场景,并且有效控制课堂学习节奏。例如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教师应当注重实验本身的展示,对于此类能够实现课堂演示的实验应当尽量予以实现,如果时间不够可以考虑在前一堂课进行安排或者对实验本身进行删减。针对于这个实验,应当在让学生切实了解到实验目标的情况下提出相应有针对性的问题,推动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实验的意义。对于其他知识点也应当采取这一态度,有的放矢的设置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切实改善课堂环境

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在我国余毒不浅,而高考又是不可避免的教育必然,这就从一个侧面决定了我国教育体制中课堂教育部分的形式是围绕教师讲授展开的,这也是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也必须注意到,这种演讲式的教学方式只是适合很少的一部分学生,并且没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应当是建立起一个能够让学生自由展开学习行为的课堂环境,一个能够确保学生能够对学习状态进行自发反馈并且对知识实现主动探究的课堂环境,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结论

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有效地展开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实践证明,虽然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并不是教师,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还是不容忽视,切实正视这种主导作用,推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方式

高中生物学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实践,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个人不断探索教育技能、提高教学素养、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本文就从生物教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出发,谈谈如何适应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方式转变。

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解读

1.课程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其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的。从这一界定中不难看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所追求的并非对生物科学事实和信息量的更多占有,而是对核心概念和科学思想的深刻领悟;并非限于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包括对生物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并非强调生物科学知识的专门化和学科化,而是强调科学与个人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每个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也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之所在。

2.课程设计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

社会对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需求包括提高全民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当代社会在迅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这些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提高全体公民生物科学素养来根本解决,这就成了高中生物课程需要应对的社会需求之一。因此,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就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教材建设总的来说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教材多元化、立体化、体现地方特色、满足不同需要等方面有较大进步。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提倡“一纲多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初高中生物教学缺乏连贯性

初中阶段在初一、初二开设了生物课程,到初三就不再开设生物课程,而高一年级也没有开设,直到高二才开设生物课程。这样学生两年时间没有接触过生物课程,一方面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生疏,另一方面从思想上轻视生物课程,为生物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知识的传授作为本位的,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2.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从实验操作能力培养方面来看,它着重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另外安排了部分实习和研究课题。教材《说明》要求:“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实习和研究性课题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完成。”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生物实验设施采购方面投入不足,课时安排较少。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生物学科的教学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学生也就停留在基本的、肤浅的知识记忆上,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3.教程与其他学科体系脱节

从教材的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来看,它主要是介绍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而教材的编排上只强调自己的学科体系,结果让有的知识点与其他学科脱节。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中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分子结构”两部分内容就与化学学科脱节,学生须到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才涉及到有机化学,这样就违背了教学规律,学生对-COOH、-NH2、-R等基团茫然不知,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显得无所适从,教学效果相当不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转变分析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转变。生本教育的理念最初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率先提出并主持开展的。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完善学生人格。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人的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吕达先生对于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给出过富有见地的理解――“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这确实是对生本教育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清生本教育、理解生本教育、实施生本教育指明了道路。

(2)提高自身教育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这几个方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才能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真正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社会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如人口、医疗、环境保护等,都包含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高中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产生、发展、衰老和遗传变异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生提高生存能力的必要学科。它源于人类生活,并在生活中提炼发展。新课标要求学生首先要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将生物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相联系,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实用价值,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使许多问题都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学生自身的生理现象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熟悉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现代化信息技术;合理应用

在高中阶段,生物课的课堂设置定位于集专业性、社会实践性以及实验性与一体的综合学科,广大授课教师在实施教学的具体阶段,通过积极地转变教学思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他们今后在生物学科上有更深入的研究以及兴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生物学科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与语文、历史、政治之类高度人文化的学科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生物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种种自然现象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简单的通过语言讲解以及死记硬背式的填鸭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更为灾难性的后果是,传统的利用模型以及教师现场的作画展现课堂内容,不仅仅对生物教学中应有的动态传递造成了忽略,更使学生将生物学科定义为枯燥、无味、死板的一门抽象性科目,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毫无关系。通过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授课教师不仅仅能够将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部分进行动态展示,更能够有效地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的组合为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课堂内容,从而降低相关知识的学习门槛,提高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到大量微观生物的相关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因为见不到真实可感的画面以及动态演示而无法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准确的理解以及感悟,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参与,“教学难”的问题可以得到十分有效的解决。举例来说,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的教学上,笔者通过使用网络引擎,搜索到大量的细胞生长、分化、癌变以及分化和衰老的图片以及动态演示影像资料,在进行具体筛选后,使用科学组合的方式将其合理安排在授课过程中所具体使用的教学课件中,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采用动态演示以及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将细胞分化、癌变以及衰老的不同阶段的形态以及特征进行了重点讲解,有效地化解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原有的枯燥无味抵制感,创设出使他们乐于学习、积极探索的课堂情境,促进了整个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下,将课堂难点逐一突破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具体理论、概念、原理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重点,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缺乏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辅助,这一部分授课教师通常会采用让学生直接背诵的方法进行教学。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对概念内容理解不全或者是根本就没有理解,这导致他们在实际背诵过程中,无法精确的对概念进行重现。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这个难题便迎刃而解了。举例来说,在对免疫部分的授课过程中,涉及到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与定义,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对这一部分的准确理解,从而降低学习具体知识的学习门槛,笔者在具体授课过程中,通过使用具体的图像展示,将特异性免疫的分类、特点以及形成过程做出了形象的演示,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前期学习与直接感知,对于特异性免疫的具体过程获得了十分形象的概念,开展教学中的巨大拦路虎被有效解决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便得到了十分有力的保障。

(三)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教学内容积极地拓展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便是其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使用者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到诸多传统教学中无法获知的图片信息、科研成果以及理论动态进行及时的课堂讲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学科知识,在有效拓展视野的同时,增加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笔者在对学生授课过程中,讲解到《动物细胞工程》这一部分时,不仅仅对学生进行必要原理讲解、细胞工程意义的常规课堂内容的讲解,更通过网络搜索,使学生了解到现今世界上的动物细胞工程研究情况以及我国甘肃省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学生更为全面的获得了关于该部分学习内容的知识,他们的知识素养不仅仅在理论知识上得到了提高,实际运用的具体知识也有效地得到了拓展。

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学生能够在相同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量,这对于他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助作用。教师应当抓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辅助教学作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组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深感兴趣,从而主动地对课堂知识进行探索,通过调用多种思维方式,不仅仅会在学习成绩上得到快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也将明显改善,这对于新时代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的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对课堂效率进行有效地改善,从而创建出更为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生物教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不能够只重视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便利而忽略试验的开展,更不能够将所有的知识不加选择的全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应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选择,这样才能够确保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

参考资料:

[1] 李明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新疆教育.2013(06):414-415.

[2]张彬.谈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转变[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9):125-126.

[3]王敏利.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01):152-153.

第6篇

关键词:生物 新课标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科学地教学设计。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教学尤其重视教学设计,要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材解读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中生物学科的内容与之前比较有了一些新的改变。新课程标准的知识内容同时体现了基础性、与时俱进、实用性,更加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运用科学的知识、态度、方法、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是课程和教材的执行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地解读教材,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来处理教材。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通览高中所有教材,要对所教学段的教材体系有宏观的把握,清楚自己要教的每一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明白如何承上启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二、学情分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保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猗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学情分析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分析、对学生的“可能”进行预测。学情分析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认为教师应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需求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首先是研究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优选问题应该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会讲授知识,而在于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昂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其次是构建知识框架,强化信息反馈。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们对已学知识是会随时间逐渐遗忘的。因此,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对重难点知识的复习巩固是必要的。在每一章节学习结束的时候,和学生一起构建整理本章节的知识体系,构建整理的同时也达到了对知识的复习;然后帮助学生理清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记忆都会加深,并且在脑子里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就是接受、处理、储存和输出知识信息。也应该常常将前面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点相关的部分在新课讲授中提出,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以及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认识,从而实现滚动复习的效果。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优化教学设计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兴趣、愿意学,那就很容易集中精力,增加课堂的参与度与主动性,学习效率必然能显著提高。因此,兴趣是学生学好生物知识的关键。这就要求老师首先了解高中生的心理,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方向,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巧妙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来激发其对生物知识的渴望。

第7篇

【关键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也不断凸现。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考量应该要有两个纬度,即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实现学习的意义。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多渠道开发并整合课程资源,让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地为教学服务。故在此笔者想就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以生物教科书为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使教师的教有所“依”

新课程改革中,教材版本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但不管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更加注重显现出现代教育新理念。在内容选择、编排设计等方面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分追求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观念。新教材大量增加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与文学、科学家的故事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图文并茂,突出生物教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增加了可读性和生动性。力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物科技发展,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新课程倡导“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不意味着可以将教科书束之高阁,它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生物教科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所提倡的“用教材”也应该是以教材为依据,比如让学生看好书上的图,思考书上的习题,做好书上的探究案例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和延伸。以人教版七下教材中的活动“用高锰酸钾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例。在学生理解了利用高锰酸钾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后,可引导学生利用这个原理自行设计实验。于是在课堂上有学生就直接用自己带来喝的瓶装果汁进行测试,个别细心的学生还从家里带来了鲜榨果汁。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知道了“哪一种水果含维生素C多”“新鲜果汁和瓶装果汁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情况”,也纠正了一些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以瓶装果汁代替新鲜水果等。更有一些用心的学生在校科技艺术节上设计了小课题“研究高温烹煮对蔬菜中维生素C的影响”,对家庭中的饮食习惯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以上的例子说明,正是在以教材为依据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才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让学生学而有“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学生不是按照成人的意图和对成人生活方式的复制来成长的,他们与课程接触时,时时刻刻都在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去体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会给课程带来新鲜血液,成为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开发于学生身上宝贵的课程资源。

怎样开发学生资源?学生的课程资源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感受是最吸引学生的课程资源。

体验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体验膝跳反射、体验脉搏的跳动等,每一个亲身体验无不让学生兴奋不已、跃跃欲试。与此同时,这样的经历为学生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2.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也是课程资源。

大部分学科都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体现了整合的大课程资源观。生物学科更是如此,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它联系密切的学科很多,化学、物理、地理、历史、信息技术等等。在学习眼睛的结构与功能时,可结合物理学的透镜成像;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时,可结合物理学的气体扩散原理及化学中的二氧化碳让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学习人与生物圈时,可结合地理学中的资源问题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3.学生的家庭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家庭资源是最容易最方便利用的,如家庭藏书、家用电脑、家庭其它设施甚至父母等亲友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在学习糖尿病时,一个学生就自己爷爷患病的例子谈得很深刻,也唤起其他同学对自己亲人健康状况的关注,一次亲情教育也如此自然地渗透到教学当中。

来自学生的课程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积极地寻找有意义的东西,促进学习的进步和自身提高。

三、以校内、外资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补充,使学生学有所“获”

顾名思义,校内、外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种。

校内资源指的是学校内所提供的课程资源,这其中包括有学校提供的除教科书以外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完成生物课程的重要保障。可利用的学校课程资源有生物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生物类图书及报刊、生物教学软件、生物教学挂图、投影仪、音像资料等。教师在利用学校的这些课程资源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如根尖的结构,花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等,实物或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可以作为首选的课程资源;挂图或投影片具有图像清晰,各种结构名称有明确标注等优点,可以在观察实物或模型后用来进一步观察和识别。关于动态过程的内容,如动物的胚胎发育、芽发育成枝条、细胞的分裂等,用静态图解表示有较大的局限性,用动画、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生物园或校内的生物等课程资源,如直接让学生在校内调查身边的生物;让学生给学校生物园中新种下的柑桔树摘果以促进柑桔树的营养生长,让学生在劳动的同时也知晓一些生物学知识,实在是一举两得。

校外资源以社区的资源为主,这也是学生在校外最容易接触到的资源。社区中有着较为丰富的与生物课有关的课程资源: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森林动物园、植物园、海洋世界、科技馆、生物科技研究机构、良种站、养殖场、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公园等。这些课程资源具有其它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价值。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时,他们对恐龙化石的兴趣自然让他们关注到生物进化的历程;组织学生在柳候公园游玩时,让他们调查记录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关注喂鱼池中的水质变化,使学生在玩中得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促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生物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利用校内、外资源作为生物课程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动学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物课程突破“以学科为中心”或“以学问为中心”的观念的束缚,才能使生物教学摆脱“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才能更好的体现“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让学生学有所“获”。

四、教师争当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让教师教得有“法”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传统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和教具,开发的主体是教材编写者和教具的研制人员。教材和批量生产的教具难以完全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而最了解自己的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是教师。加之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和批量生产的教具,还包括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媒体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广大教师。因此,教师也应当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将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没有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来开发和利用。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不仅仅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重要的载体,而且他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开发教师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有人认为教师的自身素养包括相关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知识、敬业精神和师德修养、教育能力素质、自我进步意识和开发意识。因此笔者在此认为开发教师资源实际上是每位教师都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从上述四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寻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而课堂教学有效的教,也正是基于教师自身素养提高的基础之上的。如在讲述义务献血时,教师拿出自己的献血证,这场面是震撼而激动的,学生已不仅仅是了解义务献血的相关知识,更感受到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而在平时的课堂中,能否将教材、学生、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或是合理地利用,这也体现出教师的素质高低。如教师将“南国今报”中有关对鱼峰山公园中小龙潭水质变化的报道整理成一个连续的新闻报道,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对“人与生物圈”的关注。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的水平,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新课程使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又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及自身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如此这般,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说来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也就是生物课堂有效性的最好体现了。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1.、教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清晰度,他的课堂教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能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最重点最难点下手,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3.、教学方式做到“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应富于变化,比如:分析、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运用动画、图片、阅读及巩固练习等等。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实践充分“联系生活”。 这既是我们生物学科的特点,也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有效方法。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库。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生物学知识,关注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把环境中的方方面面作为认知的“客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性,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我的“高效课堂”做法

1、深入教材,掌握大纲要求

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第一步就是先要把教材吃透,大纲要求了如指掌。所以我们应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堂课。而备好课又是以“消化”课为其基本条件的,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源泉。然而,教材并不是教条,不能完全死搬硬套,所以,我在写教案前先将课本、教参、《新学案》、《实验探究报告册》等材料详细、仔细的阅读、理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以重点、难点来带动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安排教学的内容,熟练把握自己的课堂设计,做到游刃有余。

2、激发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奥秘最客易引发人们的探究欲望;生物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历程,其中不乏精彩的人物和事件;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很适于开展实验和探究。这些都是生物学科发掘情感价值,目标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剩用这些优势,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实现课堂高效也就有了保障。

例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教学当中,在学完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的主要特性是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提出: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学于致用,同时马上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

除了利用生活当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以外,在生物教学中,许多直观性教学也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使用模型教学,在上“消化和吸收”这一节课时,我用人体模型让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学生不仅直观的认识人体消化器官位置和形态,而且对各种消化腺开口在什么地方一眼就可以认清。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一下子因为模型的出现而达到最高点。

3、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改变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什么问题应该自主学习,那些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要让每个学生明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学习;如何形成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等;例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中,以探究的方式提出: 探索血液的组成

提出问题: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做出假设:血液是由两部分组成,血浆和血液。

验证假设: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知血液的成分?

(引导学生在书本上面找到血液分层和观察血涂片的方法)

然后以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节课内容,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内容,有效的完成课程学习。

4、课堂实例生活化构筑有效课堂

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中,我出示一张血常规化验单:

请同学分析张××的健康状况。同学们马上议论开了,许多同学还将表格抄下来。当一位同学分析后,马上有同学站出来或补充或提出异议。最后得出结论:张××得了贫血症。同学们积极而关切的神情反映了这堂课对大家有真正的触动,契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能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使学生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课程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牢固,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为课本知识提供生活背景,能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朴实也可撑起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