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1 17:27: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八年级语文教学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说明文;选材分析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 因此,初中生学习说明文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而初中说明文的教学也应有其自己的规律,分析初中说明文的选材情况,有利于掌握其教学规律。本文将从初中说明文选编实际,说明文选编特点,及课程标准对初中说明文的要求来分析初中语文说明文的选材情况,并进行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的框架式探索。
一、说明文教材选编篇目及所占比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旧版(2001版)和新版(2013版),所选课文总篇目都是169篇,说明文选编也都是15篇,说明文所占总篇目比重均为8.9%。两个版本中相同的篇目高达13篇,具体如下:
《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除了相同的这13篇以外,旧版选取了《山市》和《你一定会听见的》,而新版则选取了《河中石兽》和《落日的幻觉》,略有不同。
二、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编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就整套书而言,讲究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七年级(上册)只是了解、接触说明文,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科学精神。然而八年级(上册)首先要求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要理清说明顺序。其次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再次周密的语言。最后要求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所选篇目数来看,新版和旧版教科书都是15篇,没有增减。从说明文所占比例来看,都是8.9%。从所选篇目内容来看,大部分内容没有变动,只有两篇进行了替换。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适用于智力快速发展的中学生,说明文选编过少,不利于中学生了解领会说明文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说明文选编过多,又可能挫伤中学生学习说明文的锐气,经常学习说明文,让中学生会觉得没有新意,反而助长学生的叛逆心理。
(三)选文安排过于集中,外国说明文所占比例不大。新版语文教材选录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九年级没有选编说明文。在初中学段三年中,有两年时间初中生会接触、学习说明文,可以使中学生很好地了解、领会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但说明文集中于系统性较强的单元中,且在九年级整个学年里都没有涉猎说明文,不利于初中生说明文知识的巩固。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占到初中总说明文的6.6%,比重显得薄弱。本人觉得这样选取外国说明文的态度是可取的,初中阶段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此阶段中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还很薄弱,没有对说明文形成自己的基本认知,盲目地接触太多的外国说明文,有可能会引起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偏向,采取稳定、保守的态度对待外国说明文是有道理的。
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对说明文的要求提出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不难看出,在初中阶段对处于智力发育期的初中生来说在说明文方面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是了解领会为主,不要求掌握。反映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上,首先要使学生懂得说明文是准确的知识传递,生动的语言结合的产物,从而在生活中养成这种科学的探究精神。其次,要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逐步学会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正确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养成良好的说明文写作习惯,掌握基本的说明文写作技巧。
四、初中阶段说明文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对人教版教材中初中阶段说明文选编实际、说明文选编特点及课程标准对初中说明文教学要求的分析,对说明文教学策略的探索如下:
(一)着眼于教材整体,熟悉教材,系统规划,稳步推进。放眼于整套教材,对说明文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根据说明文单元难度的层次性,逐步进行说明文教学。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刚接触说明文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灌输说明文独特文体,以区别于之前接触的记叙文,要先入为主,确立说明文的特殊地位,使学生对其进行整体认知。立足于系统地整体规划,对九年级没有选编说明文进行转化处理。为了巩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说明文知识,并为其在更高学段能够更好地学习说明文,结合九年级整个学年没有选编说明文的实际,可将学习说明文课文进行转化处理。例如,进行适量的说明文阅读训练和说明文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学习内容。
(二)单篇教学要把握选文整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传统的说明文教学特别重视知识性和科学性,教学中总是将说明文分解为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淡化了文章的整体性,使课堂变得程式化,十分死板。因此,教学说明文必须把握选文的整体性,不能过分地强调具体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当然不过分强调不表示不讲,因为做必要的技巧分析是在实际教学中绕不开的,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在八年级上册的说明文教学中就要由整体分散到部分,让学生去掌握学习说明文的具体方法,具体去把握说明顺序,品味说明文准确凝练的语言,寻找事物特征,进而培养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多媒体 有效使用 优选优化 有效取舍
一、根据不同学段,有效优选媒体方式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学段学生生活阅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审美角度不同,他们对媒体方式的认可度不同,从多媒体课件中获得的有效信息自然也不同。
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最初用的是九年级我自己班的学生,他们有了两年的中学阅读积累,进行过两年文言的拓展阅读训练,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出示名家的诗意画(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主体的画),就足以帮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意。但是参加比赛时的学生是八年级的,他们由画面看到的只是诗歌的一个静态的细节场景,并不能借助画面来理解过这一个个有生命力的字词,从而构成一幅幅动态的连续的画面。所以九年级学生读出了画面背后的困苦与忧心,而八年级学生只看到了杜甫的瘦弱与贫穷。就这样,最初的情境创设与整体感知就有了巨大的误差。
因此,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仅要分析教材,更要分析学生。面对低年级学生,应尽可能地选择形象感知更直观的媒体,以帮助他们进入诗歌的情境,避免思维的过度发散;面对高年级学生,则应少用或不用此类媒体,以避免形成思维定势,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二、根据不同主题,有效优化媒体组合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文本,多媒体课件是教师自己对文本解读的部分体现,于是文本——教师——多媒体课件这三者之间就出现了距离。如何选择媒体,使之最大化地贴近文本?在媒体使用中又如何避免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是自我解读?同时语文教学又讲究以情动人,如何引导学生把抽象有限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可感、内涵丰富的画面,并成为诱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契机,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多媒体资源的合理组合或许能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但多媒体资源如何组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有效教学?
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尝试了两种不同的媒体组合方式:一种是先使用音频文件,使学生开始便被诗中的情感打动,再出示相关图片,细化他们对杜甫的认识;另一种是先出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形成第一印象,再使用音频文件,完成对杜甫的人格魅力建构。在对比中我发现后一种的效果比前一种要好得多。采用前一种设计时,学生听完录音后,反应平平,个别调皮的学生甚至在底下偷笑,完全没有进入这首诗的情境;采用后一种设计时,学生由外形入手,通过对杜甫经历的了解,对社会背景的阅读,真正理解了诗人的情感,感受到了诗人悲悯的情怀,再听音频朗读,他们都深深的被诗人感动,非但没有人偷笑,不少学生还情不自禁地轻声跟读。这说明先进行直观的视觉感知,再诉诸于情感的诱发,更适合这首感情沉郁的诗的教学。
我想在教学中多媒体组合的有效使用,还应根据不同文体与主题的特点,或遵循由外而内的认知原理,先使用视觉媒体帮助学生形成初步印象,进入整体感知,再使用音频媒体打动学生的情感,形成审美感受;或先声夺人,直接以音视频媒体进入情感体验引发震撼,再于图文介绍中细致印证。前者适于主旨比较含蓄蕴藉的文章,后者适用于主旨更加奔腾外放的文章。
三、课前多方预设,课上有效取舍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课堂中的信息过多,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备课思路的体现,但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是教师思路决定的,如何解决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呢?
在第一次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做了很多预设,在教学进程中这些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实现了师、生、媒体三方面互动,我也能根据学情,及时删除一些学生理解得比较透彻的环节。这节课,多媒体是师生互动的载体,它对师生的双边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而非限制的作用。但是在正式比赛中,我一味地讲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反而将自己和学生共同禁锢在多媒体课件的预设中,在完整平稳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交流与思想碰撞统统失去了鲜明的个性,人成了机器的奴隶,课也自然上不出韵味。
所以,在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首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注意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从而形成新知识的建构,多媒体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的手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媒体的使用,不能为了媒体而讲课。其次要保持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上课不是对多媒体简单操作,而是要对整个课堂作有效的监控,要关注学生神情态度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媒体教学策略,实现师生的互动,完成有效教学。
四、坚持立足文本,发挥辅助功能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表达和审美能力。因此,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基于课文,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品味语言,形成情感体验,获得审美感受。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则有赖于教师在上课前,对教材和教法的精心研究,有赖于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热情的充分调动,有赖于师生双边活动时思想的碰撞。
在那次失败的公开课上,我仅仅是请一位同学朗读了课文,就要求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用一句话概括全诗的内容,全然忽略了学生对于文本还处于陌生的状态,以至于之后的感知诗人的形象、感受诗人的魅力、感悟诗人的情怀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对文本的充分理解,没有读懂诗歌的意思,我的课件设计得再精彩,多媒体运用水平再高超,学生的活动设计再多样,课堂的气氛再热闹,也不能掩饰课的失败。
所以说,有好的课件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上好语文课。语文课件从来只能是,而且永远只能是一种资源、工具。而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文本,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有头脑、有个性的人。课件永远要服从教学实际的需要。
总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与研究的课题。不同的语文课件,使用方式可能会不同;即便是同一个课件,不同的人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用法;即便是同一个人使用同一个课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其用法也可能会不同。如何适量、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如何把握好播放的度,如何合理地体现多媒体的延展性,扩充课堂的容量,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等等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重组;教学策略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正确的教学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材成为教育的财富。也就是说,教材是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转变教材观,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就成了实现理想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而我们转变教材观的第一步做法就是:优化重组语文教材,确定新的语文“教学单元”。
1. 学生重新自主教材,尝试确立主题
开学初,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表格,让他们利用几天的时间,通读整册语文书,根据课文内容或题材,把文与文之间有一定联系的课文自主编排在一起。这一个环节安排,充分考虑到学生才是使用教材的主人,立足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动力。这样,教师安排的“主题式单元”才能深得“学”心。每位学生就会专注地阅读,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归类,这是师生合作确立“主题式单元”,达成共识的前提。
2. 师生合作制定班级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
学生根据各自的认知水平,构建了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阅读能力的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班级里有多少位学生就会有多少份“主题式单元”编排表。这么多安排表怎么办?小组研讨,制定小组“主题式单元”编排表。个人和小组的表格存在两个不同点:第一,把“单元主题名称”变成“主题单元导语”。这一变动,充分让每位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编排的课文,因为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主题单元导语,促使小组学生之间达成共识。第二,把“组合原因”变成“拓展篇目”,这样的变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更能从学生所选文章中,看处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深入程度。
通过个人的思考,小组的合作,六份小组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闪亮出炉,到此并没有结束,把六份教学安排表分别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供各个学生看阅,以挑剔的眼光看看编排上的存在的错误或主题设置的偏颇。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六个小组长上台以“我的编排最棒”为主题,说说小组教学安排表优于其他小组的绝妙之处,再接受同学的质疑问难。最终,形成一份整班的语文“主题式单元”安排表。
3. “主题式单元”教学为读写结合提供便利条件
“主题式单元”安排表一旦确定,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教材,结合习作规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安排表。通过制定语文主题式单元习作,克服了苏教版本中,习作安排没有系统性,有时缺少优秀例文的习作指导的不足,充分发挥苏教版选文精美的特点,取长补短,把阅读与习作指导有机的结合。到此,整个一份班级“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已经全部制定完毕。它的制定既帮助学生大致梳理全册课文,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同时,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以“主题”为单元,让语文实践活动更有指向性,减少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增加课文间、教学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减去的内容间割裂,增加了阅读与习作的联系,当然教学效率更高了。一言以蔽之,对高效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我不断追寻的方向和源动力。此时此刻,学生面对着这样一份亲自参与制定成的主题式单元课目安排表,他们一个个笑得那么灿烂,学非常投入地参与学习中,学起来更得心应手。
4.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进行重组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第三单元,五篇课文:《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后感到:本单元第一课《敬畏自然》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讲,实际上是本单元其他课文的一个总领,后四课内容均是对本课主题不同角度的再现。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后四篇课文的语言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于理解;而《敬畏自然》一课的语言包含丰富的哲理性,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理解起来真的是颇有难度。因此,我们就大胆的改变了本单元的教学顺序,带领学生先学后四课,在和学生一起经历趣味旅行和严肃思考的过程,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后,再来学习《敬畏自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教学目标便容易达成了。这样,“总领”变成了“总结”,作用一样重要,但教学效果就好的多了。
当看到孩子们那灿烂的笑容,在阅读中,感受到自我选择的成功与愉悦,他们一个个都欢呼雀跃。当然,我的尝试还在进行中,内心百味俱全:行进过程是艰难的,前人的经验只能指引你的方向,具体操作由你来实践,想了再改,改了再想;行进过程是苦涩的,不断否定自己,知不足;行进过程是踏实的,我不再是“减负增效”旁观者,而是实践者,尝试者,谁说尝试不也是一种收获?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生本理念的实验与展开有超过15年的历史,不仅在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取得了较大的影响,而且2008年后在全国基础教育中也确立了“以生为本”的主体思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生本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就要充分发挥生本理念的作用,确立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作用于阅读教学,从而使学生通过一定文学阅读方式去解析、重构课文,自觉接受课文熏陶并以此为基础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才能最终体现生本理念的内涵思想。
一、充分发挥生本理念来确立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从结构、内容、思想、情感、文学表现技巧等方面来进行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造成了讲台成了语文教师的舞台,只有老师在上面唱独角戏,而学生的接受情况就比较难体现出来。而在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还要把语文阅读教学的舞台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全面依靠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或课文,从而体现出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契合。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先生的《我的母亲》教学过程中,只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才能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由于时代的原因,哪怕是初二的学生对少年时期的很多事情,甚至是母亲的行为,都不太能理解。而只有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思考并理解课文中母亲的种种行为。这种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而且学生个体的阅读理解与课文之间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由此可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是以生为本的典型表现。
二、通过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挖掘学生的情感与悟感,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是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确立学生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前提条件的话,那么挖掘学生的情感与悟感就是核心与内容。语文教学包括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这恰恰是学生的情感与悟感的表现形式。通过学生审美能力的表现来检测学生的情感与悟感,是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成果的考察。
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鲁迅先生的《故乡》为例,要挖掘学生的情感与悟感,就要把握并理解少年“迅哥儿”与闺土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体会、感悟,使之与中年闺土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深刻理解鲁迅先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笔者曾单独把少年闺土部分截取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部分封闭阅读进行情感深挖,结果令人欣喜,学生们对于少年“迅哥儿”与闺土之间的纯真情感,很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这不仅是审美体验把人引向真善美,更是人类悟感的共通所在。因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阅读综合能力,是生本理念的必然要求。
三、通过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生本理念的归宿最终指向是一切为了学生,换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为了学生成长学习服务,以学生成长学习需求为本,立足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初中语文甚至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而高考语文所涉及的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写作,无不指向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标。
在生本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阅读惯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如何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与课文产生兴趣;第二,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自觉接受文本熏陶;第三,学生如何潜入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为例,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潜入文本探究,与作者达成共鸣呢?不妨可以这样试试:导入赏心悦目的苏州园林图片,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于是,学生轻松愉悦进入文本,跟着叶圣陶先生逛苏州园林,阅读体验发现苏州园林亭台楼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之美。发现美,探究美之所在。细细品读,原来每一幅图画中都蕴藏着设计者的独特匠心。探究发现,学生体悟到苏州园林之美到了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而需要用心去体会,就这样,学生潜入文本之中,与叶圣陶先生达成共识“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这时,再回到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不难理解叶圣陶先生作为一位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深深眷恋之情。读完此文,或许会勾引起亲自到苏州园林游览的强烈欲望,或许课后会逐一的去了解苏州的诸多园林,从而达到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习惯。通过情境重现与文本细读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然自觉接受文本熏陶,最终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向为学生成长学习服务,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课堂阅读生成,就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综上所述,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其所关注的不单纯是眼前短期的效果,更要关注人的发展与需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转变,从文本审视中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潜力与悟感,其指向是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强化与阅读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特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050-01
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学习语文离不开生活,教语文课更离不开生活。只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让语文课鲜活、生动,才能成就一位有魅力的语文教师。而要能让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文本与生活的关系
文本,即为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本是来自于生活的,是生活的结晶。所以,对于分单元呈现的相同题材的作品要努力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生活渊源。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背影》、《老王》、《信客》、《台阶》一组课文,都选了生活中的普通人,选了弱势群体,在教学这一单元课文前做单元介绍时,就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了解他们的人性闪光点,思考我们应如何去面对这些人,应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深入回忆与再了解,然后在课堂上再现生活的真实,让学生讲出身边的那份感动,再进行学习课文时就会有真实感,学生就有兴趣学。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分辨假、恶、丑,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文本与语文的关系
文本是语文的一部分,不是语文的全部。很多教师可能没有走出这样的误区,那就是认为语文就是那几本教材。语文就是要求一个人会思想、会表达、会分析、感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恰当使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比如说优美的诗歌、散文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美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情商的提高,做到脑、口、手并用。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把伟人的抱负与胸襟抒写的酣畅淋漓,学习这首词就要跳出文本,要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些常识,要想象现实生活中的白雪皑皑的美丽画面,又要有感情的朗诵,可引导学生课后在高山、旷野朗诵,更能品味到伟人的情怀,更能品味到诗作的壮美意境。
三、生活与语文的关系
生活是语文的大熔炉。语文教学应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鉴于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大语文思想”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即为“大语文”。例如教学沈复的《童趣》,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物外之趣”,文中的“物外之趣”是哪些呢?学生自然能紧扣文本回答,然后再把学生的思想领向生活:我们也有有趣的童年呀!大家玩过哪些有趣游戏呢?有没有突发奇想呢?这样,学生的思绪回到从前,自然也会讲出自己生活经历中的很多童趣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不再赘述。
几组关系搞清楚了,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与生活紧密联系呢?
1、预设观察与情景回顾
为了达到很好的生活准备,在教学某些题材课文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学前有意观察生活。这种情况只适用于课文涉及的生活背景学生比较生疏的情形。比如教学《端午的鸭蛋》前,可提前让学生了解本地的端午习俗,然后在课内交流,这样学生会对端午的地方文化有很深的了解,然后学习课文就会有突破,有成就感,而且会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通过学习还会比较出地方习俗的异同。如果让我们来写同题作文,我们会吸取文中的哪些长处呢?如读了朱自清的散文《春》,让学生再想一想你身边的春天的特点。就会更有情味,就会深刻理解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如能经常性的这样引导,学生会很自觉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就会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素养,会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会养成有目的观察、整理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借助媒体进行巧妙的情境预设与生成
当代学生对农村生活缺乏体验,在教学《台阶》这一课时,为了能很好地了解文中父亲创业的艰难,我给学生看了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生活的图片,孩子们的感受是艰苦,落后。对呀,这就是生活呀。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形象就水到渠成了。对于学生难以接触到的生活,如时代差距,空间差异,可借助媒体来弥补。在教学曹操的诗《观沧海》时,我就先让学生看有关大海的图片,获得第一感受,再让学生描述画面。学生用上了广阔浩淼,波澜壮阔等词语来描述,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对于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来说这是多么重要。这一预设就为感受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情怀这一生成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上好综合性学习课
关键词:创设氛围;创设形象;练笔写作;综合阅读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对于中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而言,有一个合适的场景,恰当的氛围,对于想象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想象氛围的创设,不断
提升学生热爱思考的兴趣,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让学生们
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氛围的创设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在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可一个问题就难住了所有学生,这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形象,体悟感情
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形象,给学生的想象提供思考的素材。比如,老师在课堂中讲到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在分析到人物性格的时候,让学生换一个方式去想,如果主人公没有做出原文中的选择,那么该小说的结局将会怎样?对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需要老师在课堂中慢慢去引导。
三、练笔写作,激发阅读
练笔的途径有很多,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练笔来培养想象思维。语文课本可与为学生的练笔提供很好的途径,语文课本中会有较多的空白部分,学生可以在这些空白中挖掘教材中的意犹未尽之处,还可以通过
自己的想象修改课本中小学的一些结局,这些都是不错的练笔方法。
四、综合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不断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看完文章之后,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展开分析和探讨,以及扩展性的想象。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针对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的
状况,为了不断地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本文提出了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创设形象,体悟感情;练笔写作,激发阅读,以及综合阅读,激发兴趣四个方面,通过这四个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李宝通.灵活多变得心应手:例谈语文新课改中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随写”习惯
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写作也是如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写作中,获得愉悦体验,达到事倍功倍的学习效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从随写方面,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开始留意生活中的一切,对于人生有自己的思考,虽然内心比较茫然,但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乐于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看法。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随写”习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洞察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写下自己想说的话,通过随笔表达情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作文教学更加生动,更加生活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明确写作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随笔训练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写作教学目标,让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随笔训练对于初中作文写作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写、认真去写,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随笔训练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训练,即使已经确立了大致的教学目标,但由于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目的不够清晰,导致随笔训练目标不够明确。随笔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应具有系统性,明确教学目标和训练目的,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应根据教材内容,构建随笔训练系统,例如,初一的作文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而初二作文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和散文写作能力,初三的作文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专题和议论文写作能力,明确初中各阶段的作文教学目标后,制定随笔训练短期目标,让学生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进行随笔训练;其次,通过对生活的观察,领悟情感,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最后,通过系统的随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写作思路
作文写作需要想象力,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应通过随笔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续写故事、续写课文、续写小说。在七年级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写出游行之后的故事;在进行八年级第二单元《最后一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续写主人公小弗朗士放学后发生的事情。通过随笔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八年级七单元《背影》一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涵义,模仿《背影》描写自己的爸爸;学习了《故乡》后,可以让学生描写自己的故乡;让学生阅读《美丽的西双版纳》,并以游记的写作形式,写下自己参观游览的经历。另外,在学生阅读小说、童话寓言故事后,可以让学生写下读后感,随看随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
四、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以写作思想和表达情感为主的写作教学实践,也是创造性的语言教学活动,它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但是,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方法有哪些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
一、重视写作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与阅读关联紧密。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阅读之于写作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做好阅读指导,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阅读量,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获取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乃至日常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强调阅读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并给学生推荐更多的阅读素材。如在初中语文《桃花源记》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推荐更多的带有传记色彩的阅读读物,如《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或摘录《西游记》中一些描写自然美景的片段,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丰富学生阅读积累,提高其阅读能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讲得好是做好阅读笔记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让学生用笔记本将报纸上的一些文章、书籍中的一些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并标明句子的出处、作者及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在写作时尝试对阅读笔记中的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和利用,最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二、创新作文教学模式
初中作文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选择题目,讲明要求或进行范文讲解,学生按要求写作。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苏州园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进行“游记类”作文教学。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由命题的形式,记一次难忘的游记经历,并讲清楚这次游记为何难忘。同样,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优秀的游记类作文、作品,让学生就游记写作思想、写作重点进行深入思考,避免盲目写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让普通话较好的学生阅读优秀范文,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找素材,这样学生写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文明旅游的角度写游记类作文,让学生就乱写乱画、破坏旅游环境的现象发表看法。因为许多社会新闻都有关于不文明出游的报道,许多学生对之都有所了解,所以学生写起文章来会言之有物、有话可说。
三、传授多样的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写作技巧传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传授写作技巧时,要避免那种干巴巴的理论灌输方法,注意技巧讲解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筛选的优秀文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立足课本,将课文写作教学与技巧理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启发,领悟作文写作特色,掌握写作技巧。如在讲述《端午的鸭蛋》(汪曾祺)一文时,教师可根据作者巧妙的话题导入思路――由端午的风俗导入家乡的鸭蛋,讲述话题导入技巧,并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揣摩作者遣词造句方面的技巧,教导学生运用自然传神的表达手法传递平淡生活中的诗意和情趣,促使学生的表面感知能力上升到归纳反思的高度。在作文写作中,人们最关注的是作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教师要针对怎么起标题、如何开头、如何更好地结尾进行重点讲解,告诉学生如何为作文取一个深刻而又不哗众取宠的好标题,教给学生开篇点题、由此及彼的开头技巧,使其掌握在结尾升华文章主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写实创作
许多学生之所以作文能力较差,写出的文章没有可读性,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写实创作,以致无话可说,或者说出来的话词不达意,虚假空洞。其实,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生传情达意、记录生活经验的载体,只有立足生活,作文创作源泉才不会枯竭。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将生活中的素材记录下来,尝试进行写实创作。如在季节变换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在传统节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中发现生活新鲜、有趣的一面,让他们用笔墨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下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通过写作认识生活。同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中深挖有利于进行写实作文的资源,点燃学生写作热情。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教师可以从孔乙己“摸”钱的动作为引线,讲述日常生活中不同性格、年龄的人的动作特点,然后结合作文训练学生的形象力和观察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能力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要探索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进行多样的作文教学,并结合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注意写作材料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沛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