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评价 形成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38-01

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实施的对课堂效果和学生表现进行分反馈。这种信息的反馈非常的及时,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行为的肯定和欣赏,这种在过程中评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检测教育是否达到了目标,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自己的预期是否一致,教师的教学设计还存在着什么问题,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及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及品行的认定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全面的认识。成性评价相比终结性评价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1.1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的透明化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要求英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允许学生的差异性。并能够看到更多的闪光点,是一种合作式的学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了更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1.2体现了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形成性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终结性评价仅仅以分数为主的评价内容,在评价的过程和内容及形式方面具有很大的创新,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兴趣、态度及方法上。使得学生的尊严感得到了满足,让学生不仅会学而且会用,养成了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也会以更加轻松的心态面对差异化的学生,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1.3形成性评价具有开放性

这种评价形式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参与评价的主体也具有开放性。首先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很多都是随机的,同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的过程体现出了家校结合,师生互动的特性。

2 高中英语教学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策略

2.1丰富教师评价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善用形成性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能够得到尊重上的满足,从而更加高效的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学习更加的自信。教师使用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丰富激励和肯定的语言。多使用上档次的语言代替常用的“ok, good”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评价的独特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乐观、轻松、健康的氛围里学习英语。

其次,善用激励性的表情,不吝啬自己的微笑,与学生的互动能够更加的平等,并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表达出惊喜或出乎意料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认真倾听,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再次,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偶尔使用一定意义的“物质”评价能更好的起到激励作用,例如:用水果、玩具、图片、文具等实物教具奖励给当堂课表现好的同学或进步的同学。

最后,为了便于管理和量化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装订“档案袋”通过每周总结、每月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了解自己的优点,在特殊的日子里给班级学生一个善意的惊喜会得到学生的感恩,从而提高他们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对每一次的课堂学习和平时作业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和等级评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正态度。

2.2巧妙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日常的评价过程中留有余地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能够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不仅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也能够找到自己的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药留给学生充足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展示和多维互动,并在课堂结束之前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今天我学习到了什么,我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哪些进步等等。在不断鼓励当中学生的自尊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有效的促进了英语成绩的提高。

2.3让学生进行互评与合作评价

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室英语成绩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小组或者培优辅差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合作能力。一旦小组建立教师通过鼓励优等生,重点关注中等学生,不忽视学困生的方法让人人都得到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之间会有相互的评价,优等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会得到认可,无形中影响其他两部分。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小组的优等生更看中其他两类小组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积极参与课题从而增强小组凝聚力。在这种“帮、带”的作用下,小组之间会有更多的互动,相互学习的机会也会更多,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也会越发的激烈。在每个月让班上的评价员对各小组之间的整体进行评价可以推动整个班级的成绩提高。

2.4将评价形式以成果的形式进行展示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考核,为了便于看清楚学生的进步可以进行成果展示。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回答问题的情况、上课的态度、英语发音、读书声音大小、与前期比较是否进步在黑板或者教室墙面上设有专栏。

为了鼓励学生的自我创造和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制成贺卡或者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举办英语口语大赛让学生自我组织,相互评价学会欣赏等等。

第2篇

黄晶晶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5期中撰文,分析了若干典型国家现代学徒制教育的形态与特征,并提出要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分别分析了“双元制”、“合作教育”、“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四种模式指导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第一,“双元制”模式指导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德国和奥地利实施的“双元制”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对发展职业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教育形态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培养人才,学徒在企业参加培训的时间与在学校参加脱产学习的时间比例约为7∶3,学校与企业既相互配合又各司其职。特征是:1.突出企业本位的特征;2.法律制度保障机制完善;3.普职教育等值。第二,“合作教育”模式指导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在英国,工学交替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教育起源于“三明治”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继承了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是美国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中所采取的最为典型、最为成功的一种教育模式。特征是:1.实施工读交替的教学模式;2.有完整的依托项目教学的培养培训计划。第三,“产学合作”模式指导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日本职业教育形成了“产学合作”的主要特征,包括校内(职前)教育和校外(职后)教育的形式多样、结构完整的职教体系,而“产学合作”模式的现代学徒制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各阶段办学实践中。特征是:1.有政府的全面指导;2.有社会的广泛参与;3.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立法。第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指导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现代学徒制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从合作的形式看,可分为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培养模式、项目驱动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按各方参与的程度可分为,政府推动型模式、学校主建型模式、企业主建型模式、校企联建型模式、校企共建型模式等,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教育奠定了基础。特征是:1.政府主导性特征突出;2.学校主体性地位明显;3.企业自觉性意识增强。

现代学徒制教育将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满足了学生/学徒自身发展需要和企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追求的理想模式,也是我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现代学徒制教育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第3篇

研究性教学模式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自然和相关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运用科学的探究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在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非常的强,非常适用于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本文就此探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起点普遍偏低,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一些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排斥心理,认为学习语文并没有多大的实用之处。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选择能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针对中职语文研究型教学,应有以下特点:

1.1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答案,整个过程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所以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去探究知识,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2重视教学的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来探究,所以问题的范围较广。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研究方法很多,所以教师在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堂的开放性,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在多元化的氛围中探究,不但能掌握教材里的知识,还能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开拓视野,获得很多的知识。

1.3重视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研究性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不同的学生对于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认识。

2中职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方法

2.1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内涵。所建设的教学理念必须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既能学习到语文知识,又能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方法的主体是学生,更注重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的答案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得出的,所以学生必须对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一解决。研究性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教学氛围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2研究性教学实施方法

2.2.1提出问题

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较多,适用研究性教学的课文很多,在选择研究问题是要把握问题关键,让学生选择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中职语文教师要做好教材的研究工作,把教材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提出一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或是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问题,通过教师的审核后方能进行研究。

例如,在研究《麦琪的礼物》时,可以从以下问题进行研究:是谁要购买赠送礼物?会买什么样的礼物?既然家境贫寒,为什么还要买礼物?双方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给对方购买礼物的愿望的?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2.2.2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体现。在研究性教学课堂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

在分析问题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5~8个人,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研究和合作讨论得出答案。学生可以在课前对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查询,把自己所得到的答案带到课堂当中,和组员一起讨论研究,通过交流与合作,将不同的答案在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教师在一旁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补充。

例如,在对《琵琶行》进行探讨时,可以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与琵琶女进行比较,比较这两个角色的差异,可从两个角色的性格、命运等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分析探讨得到一个综合的结论,教师在对这个结论进行适当的补充。在最后环节,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研究的过程写下来,大家互相传阅进行交流。不同的学生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不一样,通过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研究问题的潜力。

2.3总结升华

研究性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所以在问题探究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在评价时要参考学生的研究过程,对学生探究的态度和创造能力进行评价和总结。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是如何进行思考总结的,对创新性的探究思路予以肯定,针对研究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和总结,避免此类错误再次发生。

3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成效

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的整体质量。

虽然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但是毕业之后面临的是就业的压力。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要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整体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何德珍,桂林工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231-03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教学策略。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学科教学中也蕴藏着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丰富素材,笔者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师范教育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此,仅从儿童文学这门学科提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的教学就可称为“研究性教学”。笔者认为,进行儿童文学的研究性教学要做到如下方面:

一、建构灵活多样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儿童文学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以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模式载体,以学生独立研究、合作研究为实施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查找、搜集、整理、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并体验自己所需的信息材料,最终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儿童文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儿童文学自身的理论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研究性教学:

1.归纳模式(阅读文本―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我们的教材和教法都喜欢先给出结论,然后再去证明验证它,这用的是演绎法。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演绎法是对付考试用的办法,归纳法是做学问的办法。”演绎法重结果,归纳法重过程。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笔者对浅显知识,如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就常采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就是想教给学生做学问的方法。

一般的步骤是:(1)让学生阅读作品。(2)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自主探究、主动发现作品的特点或其他问题。(3)比较分析思考后,最后得出结论,自己归纳出作品的特点。如讲儿歌特点,先给学生听(读)几首儿歌,再出示一两首成人诗歌。让学生在阅读比较后,自己发现儿歌与成人诗歌的区别,然后归纳出儿歌的特点。这种“阅读文本一分析研究一得出结论”的教学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但是教师也并非只在一旁观看,当学生归纳不全面的时候,教师还需在一旁引导。如阅读完儿歌后,学生很容易得出儿歌篇幅短小、结构简单、主题单一、语言通俗、易唱易记的结论,但归纳得不够全面,这时,教师就需进一步引导分析,从而发现儿歌的另一特点:形象具体、想象丰富。归纳过程中,学生不是去证明观点,而是参与了观点形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去研究、分析、归纳的习惯,这应该是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2.问题探讨模式(发现问题一讨论问题一形成观点)。问题探讨模式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依据展开的,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的情境,这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途径。

这种模式的误区是教师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热烈讨论。其实这种“课堂讨论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这还不能算一种真正开放式的教学。故笔者认为这种模式的最佳形态不应只是教师创设问题,而应该是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如讲小说的题材特点,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儿童小说《独船》,然后让学生谈谈读后感,不少学生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写人性的畸形变态对儿童是否适合?”“儿童文学能描写阴暗面吗?”随后我们设立正反两方,以辩论的形式展开了讨论。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课后还查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写成了小论文。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这也应该是研究性教学的另一重要理念。

3.理论一实践模式。理论一实践模式是指师生在共同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学生应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儿童文学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的价值,培养其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境地。

用什么模式进行研究性教学取决于内容,像文学史之类的知识就不适合,但创作用这种模式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学习了儿童文学创作理论后,让他们创作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等各种体裁的作品,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改编、演出课本剧,只有在掌握了戏剧理论和写作的基础知识,感受、体验了原作品作者的情感,把握了作品中人物性格、文章主题及艺术表现形式,了解戏剧写作及舞台表演知识后才能完成,这就实现了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有机统一的目标。理论一实践模式让纯理论生活化,又让理论在生活中得到检验,获得发展。一位高中生的呐喊仍能震撼人们的心灵:“让我们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我们不需要口号,不需要看报纸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长篇大论,我们想要的是实践!是尝试!”笔者认为,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理论向实践转化,让教学生活化,也应是我们进行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方向。

4.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互动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今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已经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学生们可以通过教学网络接触到社会上许多东西,信息的开放性无疑对掌握知识权威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施展的平台。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接触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最方便快捷的一种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指导学生进入专题网站,如哈利波特网站、郑渊洁网站等查询资料,请专家指导;甚至也可以在课堂上网浏览资料,发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再查资料支持自己的论点,这样的研究主动性、积极性、互动性都很强,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课后,教师也可开辟论坛或博客,解答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难,学生可用网名跟老师一起参与讨论,这样的互动形式更

平等自由,也深受学生喜爱。近两年,已有不少大学和中学建立了校园网络,这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教学走进生活开辟了通路。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充分开掘教材的研究性价值

儿童文学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它除了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外,还应该注意从教材中寻找研究课题。相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来说,儿童文学的理论相对较浅,要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必须提升教材的可研究性。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

1.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挑战教材的学术权威,用新的理论和观念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许多理论都还处在建设发展完善的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许多概念采用新视角、新观念都可重新界定和评价。如关于儿童文学的性质界定,教材是采用日本儿童文学理论家上笙一郎所下的定义:“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而教材下面举例却有少年作者郁秀的《花季雨季》,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可发现问题:儿童文学只能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吗?同时,教师可介绍我国历年来的儿童文学定义,诸如“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解放儿童的文学”等观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2.引进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比较是思维训练的一种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手段。由于学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他们很难发现教材某些观念的不足,因此,教师更多的可采用引进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或不同的学术观点,与教材形成对照。如我们学生用的小教大专儿童文学教材(光明出版社出版)对童话幻想的理解是:幻想是自由,无拘无束的。这个问题是儿童文学理论界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其他的教材却有不同的理解,1993年李继学等著的《童话学写作通论》、199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文学》等认为幻想来源于生活,必然要受到生活逻辑的制约;蒋风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却认为童话的幻想要受童话逻辑的限制,即要人性和物性的统一;而儿童文学理论家马力在《童话学通论》中说童话幻想必须符合儿童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众多观点的引入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巧妙设计研究性作业

大专儿童文学研究可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小论文(长作业)、调查报告、毕业论文。

1.小论文。小论文也叫长作业,一般是根据课文内容引申的论题,可让学生自查资料独立完成。学生思考后可写成小论文。如“统计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儿童诗的分配情况,你可得出怎样的结论?”“儿童小说一定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吗?”

2.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指学生带着问题到社会中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或现象,提出问题或得出结论。如《蜡笔小新》热播却因遭到一些家长反对而停演,学生可采用问卷形式分别对家长和小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家长与小学生不同的反映,一定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而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系列带有恐怖因素的畅销小说,如英国罗林的《哈利波特》、美国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幽灵街系列”,引起了儿童文学界及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恐怖的作品对于孩子而言是刺激还是惧怕?学生可就此设计问题调查,从而从接受心理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5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物流管理 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52

1 引言

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许多企业开始将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视也使市场对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现今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多为从其它管理类专业借鉴而来,要么是过多地偏重于理论教学,要么是采用较为理想的特定模式的实训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偏离企业实际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因此其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必须有别于学术研究型大学.应以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出实践动手能力更强的专业人才。

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生不再只是停留于对所学知识技能的一般理解和掌握,而更强调其实际应用;不再只是通过老师和教材获取间接地理论性知识,而更强调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践。通过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物流人才。

2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文理交叉的学科专业,与数学、信息技术等联系非常紧密,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管理因其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紧密联系知识更新非常快,学到的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力。而且企业里的物流管理工作尤其是基层一线特别强调物流人员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应特别重视实践与实际应用。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创设出-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鼓励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要求和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更加重视教学过程而不是结果等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和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匹配性。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性和交叉性强,要掌握的知识点多,研究性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物流管理专业需要特别重视实践,研究性教学模式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二者都强调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待解决的问题多且知识更新快,研究性教学模式则强调通过探究来解决没有标准答案的事物。因此,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教学是由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刻不容缓。

另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也有其先天的优势。相对于传统高校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重视实践教学,有较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和企业实训基地,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学校展开研究性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应用型本科院校丰富的竞赛活动,包括各种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也为研究性教学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3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模式由易而难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开展研讨班

研讨班的主要活动形式就是讨论,这种模式产生于19世纪初期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研讨班开展讨论的前提是真理尚不存在,讨论过程中取消所谓的最高标准,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通过无拘无束、毫无顾忌的讨论来大胆探索,进而发现真理和趋近真理。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研讨班讨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是企业运作的实际案例,通过对没有标准和统一答案的案例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小课题研究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问题解决模式,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课题的形式来进行。在老师指导下,提出和选择课题,制定和实施方案,最后完成研究报告。通过课题的研究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书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可供选择的课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知识探究型。这是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后,例如库存的基本概念及其利弊后,在教师指导下拓宽学习范围并开始思考库存在各类企业中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企业预防过多库存产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等等。通过知识探究来获得学习体验,甚至形成学习报告。

二是社会调查型。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向企业和社会,通过对与物流相关的政治、经济、交通、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汽油价格波动对物流成本的影响程度,营改增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影响,RFID技术在企业里的应用效果等等,通过对相关课题进行调查然后撰写出调查报告。

三是创造发明型。研究性教学中最高的研究层次应当属于设计和创新发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对现有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对现有的物流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发明,进而为企业创造出-定的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课题的选题是研究性教学设计的关键,选题的主体应是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老师只是起一个指导作用。学生所选的课题并不受物流专业的限制,可以是运用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就能解决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知识才能解决的课题。

3.3 建立物流管理研究性教学基地

建立研究性教学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性教学制度化的体现。研究性教学基地的建立使得研究性教学活动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实验室,也可以是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组织、促进、管理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全校范围的研究性教学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学生要保证在四年本科教育期间至少参加一次这种基地活动。在这种制度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基地的研究性氛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也能大幅度地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4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 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保证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最根本的条件。研究性教学客观上使教师从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研究问题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这种转变势必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更适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改革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成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等挂钩,推动教师的自我转型。

4.2 师生角色的转变

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s】,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问题的引导者转变。

4.3 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由于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活动地点远非教师视野所及,管理和监控的实施相对困难,只能通过间接的量表、汇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

4.4 对研究性教学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

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缺陷,因此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应是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参与,而不是重结果,即重点关注学生从过程中学习或领悟到了什么,对于学生最终的研究成果则不需过于关注。

5 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不仅仅是怀揣文凭的大学生。传统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术型院校的模仿,未能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上的区别和特色,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特别适合应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是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许坦,武丽志,李书珍.应用型本科移动学习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

【2】冷志杰,耿晓媛,高艳.有利学生“三创”能力提高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组合研究【J】.物流技术,2009,(9).

【3】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第6篇

【关键词】投资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经验和能力,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使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的教学。

近年来,研究性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通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将教科书上的“答案”变成“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投资学作为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与课程特点非常适合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一、投资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适用性

相对于金融专业的其他课程来说,投资学开展研究性教学有着天然的优势,其课程特点使它能够更容易的与研究性教学结合起来。

(一)投资学的综合性

投资学作为核心专业课程一般有较多的前置课程,在投资学的学习中会用到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以及统计学等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课程综合性较强,通过研究性教学手段,能使学生综合使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所学课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

(二)投资学的应用性

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运用投资理论指导投资实践是课程的教学目标。正是因为这种可操作性使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对现实的投资实践进行考察与思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投资学的复杂性

投资学同时也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其理论像投资本身一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者对投资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种理论不断出现,相关研究是金融学学术研究的重点和前沿,这样的课程非常适合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鼓励学生了解相关学术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思考甚至批判,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提高专业素养,这正是投资学研究性教学的真意。

二、投资学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

研究性教学中“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这两种模式最为普遍。投资学的研究性教学也应该借鉴这两种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深入挖掘研究性教学的可能。

(一)任务研究

以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在自然科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投资学领域这种形式也不易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创设相关项目来达到教学目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布置任务,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来完成。比如让学生去撰写研究报告,在内容上可以是行业分析、个股分析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去管理虚拟资产,考评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总之,这些任务应该是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应该有足够的开放性让学生自由发挥。

(二)调查研究

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投资学的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去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生的实践不一定是让学生去投资,而是让学生深入到投资实践中去,比如可以去证券公司参观考察,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些问题展开调研,比如调查分析居民的投资行为、投资偏好、投资收益等等,通过调查获得研究数据,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投资学的教学变得更加贴近实际,也能让学生更多的理解投资理论与投资实践。

(三)案例研究

案例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问题—讨论”的教学方法,是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路径模式之一。在投资学领域有很多经典案例,让学生自主的去搜集信息,从不同方面去讨论这些案例,能够使学生得到一些有益的认识和结论。这样的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启发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能够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研究能力。

(四)专题研究

在投资学的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章都有相应的学术问题或者时事热点问题可供讨论和研究,专题研究就是由教师确定研究内容,由学生根据题目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分组讨论、分组汇报,也可以单个学生完成小论文,还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来完成。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学术研究的相关内容,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逻辑思维和研究能力。

三、投资学研究性教学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在我们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研究性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理念改革尚需努力

研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一点就在于它是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都会发生变化,这要求各方都要抛弃习惯性的传统教学思路,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很多教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容易越俎代庖,在学生研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走上了传统教学的老路。很多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听课,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把研究性学习当作作业一样草草应付了事。还有很多教学管理者对研究性教学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很轻松,学生不一定能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所有的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习惯思维,因此,要避免研究性教学成为一种形式就必须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锐意改革,不断探索。

(二)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开展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相应的学术研究训练,很多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搜集文献,在阅读文献时容易出现误读,缺乏对文献的批判与思考,总结和评述各种观点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影响了学习效果。很多情况下学生有阅读无思考,有研究无观点,不一定能够达到研究性教学的预想效果。

(三)研究性教学激励机制需要探索

对于老师来讲,开展研究性教学并不轻松,过去的教学只要研究大纲,研究课本,讲好相应内容就可以,而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学术修养,熟悉传统的研究课题,了解当前学术研究前沿,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对学生的研究进行评述。除此以外,研究性教学还要求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这些工作在当前来看激励机制并不完善,除非一些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很多教师不愿意花费太多精力来做研究性教学的工作。

对于学生来讲,进行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学习更累,要自己去查资料、读文献、写心得,很多学生出于考试成绩的考虑来完成任务,他们对学术研究关注有限,从研究层次来讲,也很难从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些都导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缺乏主动性,需要更多引导。

(四)教学组织形式受限

研究性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当学生人数较少时效果会更好。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量的专业课程都是采取了大班上课,上百人的课堂开展研究性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一个考验。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都难以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沟通,也无法避免学生中搭便车的情况出现,当人数众多的时候,不仅效果无法保证,学时会因此延长,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也会产生影响。

四、提高投资学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要实现研究性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真理的化身出现,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来分析问题,学习知识,更好的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地支持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为研究性教学提供相应的软硬件环境支持,对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予以引导和鼓励,对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探索予以更多支持。

(二)加强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

成功的研究性教学必须以成功的基础理论教学为基础,教师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把基础知识讲清楚,让更多的学生听明白,只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才能让学生理解相应的学术研究,才能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去,通过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使学生获得研究的收获,提高他们的兴趣与成就感,提高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的动力和能力。因此,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不是不重视基础教学,而是对基础内容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研究性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流于形式。

(三)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

研究性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从研究内容的选题上,一方面要贴近大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研究性,同时,其研究难度还要考虑学生的研究水平,最好能够与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在教学模式上也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一方面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创新,尽量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当中,并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最大程度地完成研究性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贾亚南. 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设想[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4).

[2]于丽红,兰庆高. 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05).

[3]赵俊英. 研究性学习视角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J].北方经贸,2010(09).

[4]谢婷婷. 金融专业研究性教学设计探析[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12).

第7篇

摘 要 在教育改革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类课程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施研究性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能力、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术科 研究性教学

我国在多年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须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类课程在教学中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任务的研究性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理解知识生产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研究性体育教学的概念

对于研究性教学的理解,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研究者倾向于从学生的学习方面来理解,认为研究性教学是教学双方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选择并确定一定的教学专题,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性,富有创造性地主动学习。也有研究者倾向于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理解,认为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来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及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也有研究者倾向于认为研究性教学是指一种特定的教学,即研究性教学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的定义即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或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和反思,使学生在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小组研究和反思探索中激发研究的兴趣,体验研究的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在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高校体育专业术科研究性教学的现实发展

未来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的人才须依托于目前高校体育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知识为创新提供了原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是知识的重新组合。然而学生的知识积累是有限度的,有学者指出一个人就是夜以继日的学习,也只能阅读他所从事的与专业有关的世界上全部出版物的5%教师的教学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掌握如何查阅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以及掌握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与技能。因此可将目前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性教学引入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上来,从而实现高师体育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接轨。

三、研究性体育教学创新性

高校体育专业传统的术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双重控制,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而在体育专业术科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具体如下:首先,在进行研究性教学时,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次,研究性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自主创新实践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又不断生成,使学生不断的变换着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得到训练和强化。最后,研究性教学的结果也具有创新性,它允许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并以自己熟悉的途径方法去解决问题,允许不同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料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学生自己来说是首次发现的知识。因而对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有利的,是可贵的探索过程,是学生的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过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

四、研究性体育教学的评价

研究性体育教学的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发挥教育导向和进行质量监控的必要手段与方法。研究性体育教学评价的实际操作,应根据探究性体育教学活动方案的特点,明确评价的目的,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模式的结合上,找出恰当的评价方式,综合发挥教学评价的形成和总结。应突破传统专业教学评价中“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实施研究性体育教学一定能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五、结语

研究性教学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热点,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术科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加以推广,但在运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各项教学和训练本身的特点。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因此在探索研究性教学时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不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可盲目崇尚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反复实践,综合各种教学模式,科学地吸收和借鉴各自有益的成分,促进教学改革的逐步完善。

本文系吉林省体育局科研项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研究”,编号:14C0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花卉学;研究性教学;教学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62-02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构建基于问题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组织活动训练学生学习与合作研究能力。研究性教学组织过程,一般是教师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学术观点,以项目的形式设置基于真实问题或任务阶段性学习专题;给出相关知识和问题的研究、思考切入点与路径等相关提示,提供主要学习资料与资料获取的途径,提出学习研究的要求与学习评价的标准;组织学生开展自学与研究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得出推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建议,以文字或其他形式表达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对学习成果进行讨论与深化,完成阶段性评价。

《花卉学》是园林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花卉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管理、繁殖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花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因此具有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础条件。但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存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研究性教学良好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连成体系,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方式。本研究以《花卉学》课程为例,从教学组织方式设计的角度对研究性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从研究性教学组织的基本特点入手,介绍了在花卉学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项目化任务教学组织和作品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设计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性教学组织过程的特点

教学组织环节过程中,应研究教学阶段性目标、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根据不同学科性质、学习对象合理地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的方式可以根据课程性质进行有针对性设计。

1.以合作研究为特征。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看,研究性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往往强调合作式研究,即合作形式是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下达学习任务后,学生有全面学习的要求,又有分工协作的任务,自主学习的环节,包括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法、得出结论、撰写报告等。合作研究环节包括讨论方案、发表学习体会、合作实验、形成研究成果、承担小组活动的组织等活动,这些活动是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以综合能力的训练为特点。从研究型教学过程来看,研究型教学主要是通过实现设计好的开放性研究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互相依赖,逐步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制作书面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研讨课堂上互相质问、学术辩论,更容易发现和理解复杂的概念,暴露和质疑错误的概念,加深对科学问题的理解深度,提高推理水平,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锐反应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对案例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学习中隐含的能力训练,可改变由枯燥乏味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由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快乐主动的良好学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组织设计方法

主要是讲一下项目化任务的教学组织设计方法。

项目化任务的教学组织设计是教师布置承载知识群的问题性项目化任务,通过学生合作研究,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的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式。主要设计环节包括:

1.项目选题。项目化任务分两类,一类是教师指定确定性的研究任务;另一类是教师只指定一个方向,可由学生自行选题,自主设计。设计的项目主要来源于真实的工作情景中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对于《花卉学》这门课程来说,主要是花卉的基本内涵、花卉的分类方式、花卉的生长发育、花卉的栽培与繁殖、花卉的应用及各种花卉的识别等知识构成,根据内容可以将《花卉学》合理分成五个知识体系,每个知识体系都有一定的重点和难点,对每个知识体系,可以分别设置一个重点。例如在研究过程中把整个知识体系贯穿起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项目化任务能够从一种花卉出发,全面研究其分类、生长发育、繁殖、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以点带面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己调研社会、了解专业特点、勇于实践的能力;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利用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来讲授花卉的分类,生动形象而且学生容易理解,同时也为下一阶段讲授花卉的栽培管理奠定基础。

2.活动程序设计。为了保证学生的项目研究活动达到既定目标,要注意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

教师需要介绍项目的工作目标,讲解项目的背景知识和原理;同时要给出设计项目的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地、完成时间、工作条件、经费保障等必要的提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学生分组,一般4~8人一组,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某个小组的某个岗位,教师要协调并核准学生们的项目组合,由于项目是基于现实性的,其解决可能涉及不同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在小组成员构成过程中,还要注意专业、专长的搭配。

如在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一章的讲解中,可以采用项目式任务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确定一个命题,××(环境因子)对郁金香生长发育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此命题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拟定的研究方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目前各个环境因子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各种知识,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习更具针对性,有助于迅速掌握各个知识点。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通过小组实验可以锻炼学生互相交流的能力。

3.作品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设计。作品设计与制作的学习模式,是围绕教师布置的课题――作品,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共同设计与制作,并给予作品质量给予学习评价,这种模式在园林专业课程中具有专业的实践性,同时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作品设计与制作中的作品既不同于项目化学习中的项目,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程作业,作品更多的是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一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作品,通常是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下一个分工合作学习的结果,往往是个人难以实施和完成的任务,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

(1)作品设计与制作的主题选择

作品设计与制作教学,通常是通过学习小组方式以共同完成一个具体而真实的作品为目标,随着作品从设计到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原则与操作方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品设计与制作的主要流程

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和作品要求,明确作品设计与制作的思路、技术路线和条件,学习小组进行任务分解、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开展前期调研,查阅资料,提出作品设计意见,小组讨论,形成最佳的作品设计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基础技能,完成作品。最后进行作品展示与评议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花卉学》课程中,主要的教学对象是园林专业和园艺专业的学生,专业性较强,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思维,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干燥花设计作品设计,这个研究性设计作品,要求学生在搜集30种以上的植物原材料进行干燥,从中选择15种以上的植物进行设计,制作成作品。这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有学生认识植物搜集植物的过程、有学生干燥植物的过程、有学生集体讨论获得设计思路的过程、有学生共同制作作品的过程,既考查了学生的识别植物、压制植物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总之,在研究性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动手中获得知识,在对问题的探究中掌握本领。

参考文献:

[1]刘秀伦,蒋泽,张牛.实施研究性教学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2007,(3):22-23.

[2]靳丽丽.任务性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及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3,(2):87-88.

[3]于丽.研究性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20):90-91.

[4]张晓慧,乔成立.问题式教学法在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8,(11):81-82.

[5]李桂娥.研究性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90-92.

[6]钱国英,徐立清.创新能力与高校教学方略――本科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策略与实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重点教改项目“研究性教学在《花卉学》中的探索与实践”(TMZD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