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历史背诵技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可以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与规定的时间这两方面来考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时间越少,教学效率就越高。在一定的课时内,学生获得的收益越大,教学效率也就越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生学习收益与教学时间的综合。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些历史教师,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思教育观念的更新。在他们看来,历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因此,“不管白猫黑猫,只要学生考试成绩好,我就是好猫”。至于历史教育众多功能在学生身上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似乎与其无关。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忽略了教材仅仅是“学本”这一事实。他们的历史教学,无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都死死围绕教材知识,反复讲练,并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如何记住有可能考试的重点知识,如何应对各种考试。学生所谓的“动”也是围绕着教材知识记忆练习,思考的空间很小,“灌输”的意味很浓。这样的历史教学结果,学生当然对所学习历史毫无兴趣,学习历史的唯一目标,就是死记硬背历史教材或资料,争取考出好成绩,向教师和家长“报喜”。学生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有些教师一方面对传统教育理念缺乏辩证分析,对所有的传统教育观念进行简单的全面否定;另一方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教育理念缺乏全面、科学的理解,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于是出现弄巧成拙,形成矫枉过正的现象。如目前不少老师把接受性学习方式等同为“灌输教学”,将其视为糟粕,置如弃履。过于单一地强调、突出研究性学习,就会有意无意地放弃对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它的直接后果是弱化了基础知识。实际上,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和接受性学习等,都是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的作用,无所谓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接受性学习只要运用得当,它在提高知识的传授速度和增加知识传授量方面,自有它独特的用武之地。
二.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首先要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三.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历史学科在高中学习中属于小学科,不被领导和学生们重视,因此在新课改学生学习科目增多、学业负担加重的情况下,可与就几乎没有作业练习的时间和复习巩固的时间,因此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做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切实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在积极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首先教师应该对历史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结合对学生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分析,设计出知识目标,并在对知识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目标的分析。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培养的能力有多个方面,究竟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作为本节的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后续课程的需要。例如,历史教学中培养分析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在知识和能力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培养的情感和态度目标,然后根据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分析,按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学校与社会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除对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状况,学生是设计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另外,创设情境对于历史教学是具有相当帮助的。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足够发达,教师在历史课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书本知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之中,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思索与思考。
四.结语
有效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转变传统历史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史料和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作者单位:沈丘县第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常海侠,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2]陈澎,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现代阅读,2012
[3]具惠兰,试探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多元策略教育导刊,2012
一、总结概括式结课
结课环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对讲过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总结概况式结课是教师最常用到的结课方式,尤其是到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结束时,教师往往会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串联,对知识进行整体概括,以达到深化理解和整体掌握的目标。例如,在讲完必修二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笔者就采取了传统的总结概括式结课,对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一次总结:(1)新航路的开辟——雏形阶段;(2)殖民扩张——拓展阶段;(3)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阶段;(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阶段。通过这样的知识串联和概括,一方面可以增加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从中整体上把握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通过高度的概括也有利于学生更轻松的记忆背诵。
二、利用诗词结课
诗词是一种言简意赅,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文学形式,这种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刚好是结课环节中需要的特点,结课就是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在简练的语言下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不仅如此,诗词还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艺术性,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饱含情感的诗词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情绪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诗词来进行结课。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的崛起》时,在讲完了澎湃的以后,在课堂结尾处,为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就引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了强化效果,笔者要求全体学生一起来朗诵这首诗词,在学生的高声朗读下,透过激昂的诗词,深深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每个学生都在诗句的感染下心潮澎湃,可以说,通过这首诗词,学生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使得本节课获得了一个完美的结尾。
三、设疑式结课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往往认为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是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志,而在新课程理念中,这一观念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很多教师在新课讲解结束以后,喜欢通过提问给学生留下一些小悬念,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设疑式结课使得学生在新课结束以后,思维活动却没有停止,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在新课结束以后,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当时中国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中国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想出了很多的救国方案,然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救中国呢?才能够帮助中国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呢?就这样,通过这个问题,笔者结束了本节课的讲授,这样既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悬念,同时又给下节课的内容《和的传播》的讲解埋下了伏笔。
四、多媒体结课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了历史课堂的常客,多媒体工具可以将文字知识转变成声音、图像、动画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历史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结课,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优势,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完了《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时,在新课结束以后,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之前提到过的一些书画和戏曲选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书画和戏曲魅力的同时,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印象。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尾和开头一样十分重要。在新课讲解结束以后,通过精心设计的结课环节,可以有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量,加深知识的深度,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最后几分钟获得一次有效的提升,这才是一节优秀的课堂教学应当具有的特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之前的备课环节,就把结课环节的设计纳入到备课任务中,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设计出丰富多样而富有实效的结尾。
【参考文献】
1、杨小峰,高中历史教学结尾艺术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12期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技能,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树立终身的学习理念。但是,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弊病。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与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一、课前备课在备教法的同时兼顾学法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所以,教师课前首先要备课。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思维障碍是什么?怎么突破?等等。在备课中要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例如,在备《》这一课时,如果单从教材、教法角度,教师只要把爆发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讲清楚就完成任务了,但要考虑学生的因素,还要设计一些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的问题?可以在教学中设计:1.英国发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授根本原因一般应从经济基础中去寻找)2.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传授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3.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传授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观点)4.是否认同“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传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既加强了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尤其在现今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教学面临着课时减少,而高考难度增大的情况,仅依靠一周三节课的课时安排要让学生学好历史困难很大。而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法,那么学生在课下就可以自主学习历史了。所以,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从事学习的基本活动,是获取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学的手段,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发现学生不善于通过阅读教材来学习、掌握知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阅读教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读法”:初读理层次,再读抓重点,三读记规律。只要我们老师善于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引导、概括和调适,并耐心帮助其掌握适当的方法,我相信学生一定会习有所得,真正读懂教材,走进文本,逐步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2.指导学生找准学习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现行历史教材(人教版新教材)具有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内在逻辑严密等特点。假如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抓住重点,找准关键,那么必然会在繁多的史实中迷失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抓住重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告知学生教科书的重点章、节、子目和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时有的放矢。二是教会学生掌握确定重点知识的原则或方法。
3.教学生学会记忆。首先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从字、词、句的角度以及知识的特征、结构、联系、规律等方面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自己复习知识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以使复习的效果最佳,在复习的同时经常尝试着回忆,也就是自己考自己,更牢固的记住所学的知识;最后,还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识记知识,但是不是消极地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阅读,而是读了两三遍后便尝试着背诵,背不出时适当地看看原文,这种识记比较有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增强记忆力。
除此之外,历史学科的学法指导还应包括如:怎么去阅读材料,从中搜集有效信息;怎么去区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怎么去把握历史事件前因后果;怎么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怎么去比较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这些学习方法,要想在一节课上都能面面俱到,那么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就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某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既可以突出重点和难点,又可以教会学生某种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学会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历史学科的能力将会大幅度地提高。古人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它也让学生在机会在课外去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因此,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教师对学生课外学习如何进行方法的指导与点拔呢?
策略一:提供实践材料,进行方法实践与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许多实用而有效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学生不一定马上就能掌握和运用。因为学生对能力的掌握往往还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具体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实践材料,让学生反复实践与提高。例如向学生提供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提供有关学法指导的参考书籍等。
策略二:在解题指导时加强方法指导。解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也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例如材料解析题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里重要的题型之一。可见材料解析题是构成学生历史高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了解到有的学生不重视材料解析题,有的学生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把历史书背好,就能得高分,甚至有的学生害怕做历史材料解析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教给学生做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①先浏览问题,再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②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③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④紧扣题意、认真作答。作答时还应注意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形式:纯粹用所引材料或归纳概括材料观点;引用教材观点和材料回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教材知识回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红梅.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当代教育,2009(04).
【关键词】历史;讲评课;有效性
一、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高三课堂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试卷评讲,但目前历史试卷讲评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照本宣科,只对答案。这使一些学生对一些选择题、材料题等根本无法理解,更谈不上对评讲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了。
第二,逐题讲评。一份试卷要花两三个课时才能评讲完。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浪费了大多数学生时间也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第三,重点评讲,就题讲题。没有解题思路的引导,没有审题技术的培养,没有解题技巧的指导,学生不能触类旁通。
第四,依分讲题。对客观题的认识存在表面化的看法,认为学生“做对”就是“会做”,忽视了做题中的偶然性因素,使学生养成了“猜”的习惯。
第五,不对评讲效果进行巩固,不对试题进行拓展和变式训练,容易产生思维僵化。
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还会影响考试的效果乃至整个复习备考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我们探索、研究的首要任务。
二、如何提高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课前准备
想上好试卷讲评课,必须提前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及时认真批阅试卷,二是做好试卷分析,这是上好讲评课的两大必备前提。
1.认真批阅试卷
现行高中历史试卷主要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客观题的答案比较唯一,容易批阅。但批阅主观题要相当慎重。
首先要尽可能统一评分标准,给分客观,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其产生委屈感,认为老师不公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其次因为目前高考对主观题的批阅是踩点给分,所以批阅时不能简单地打“勾”“叉”,或直接打个分数,而应该把学生的得分点用红笔划下来,并给出分值;同时尽可能地在每个同学的试卷上写下批语,如“没有读懂题目,答非所问”、 “思维定势,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答案过于白话,请用历史专业术语”等。这样既有利于老师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讲评,同时又利于学生拿到试卷后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反思自己的解题情况和解答时存在的缺陷,从而使师生达到共识。
2.做好试卷分析
试卷批阅完成后,接下来就要认真分析试卷。教师应当吃透考题内容,明确考点,分析试题涉及到哪些课本内容,相关问题可以进行怎样的变化和拓展;试卷的重心是什么,是培养学生能力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试卷的线索是什么,是考查文明史观还是整体史观,是考中外横向联系还是纵向联系;题型有哪些类别;分数分布如何;在试题的难易度上,区分这些题目各占试卷分数的多少。其次要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如每道题的正答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学生答题中的常见错误、失分较多的题型等。只有这样,老师讲评时才知道重点应该讲哪些题目,哪些题目可以不用讲,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哪些知识应该再巩固。
以上工作完成后,立即将答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订正,并最好将自己暂时没有弄明白的题在题号上作标记。
(二)教学过程
1.概括总评、明确目标。教师用5分钟时间将考试结果,即分析出的试卷难度、区分度以及得分分布情况向全体学生公布,使每位学生既了解全班同学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又明确自己的成绩与别人的差距。指出本次考试所暴露的主要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明确了讲评的目标方向,调动了学生矫正弥补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教学的意愿。
2.学生个人独立解决问题。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参照课本、笔记、错题本等方式自己独立地解决习题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审题、信息提取、知识的记忆、识图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出错的题目,一般可以通过本环节自己解决。)
3.同位或前后位讨论解决一些还模糊和较难的问题。在这期间教师要在教室走动,随时注意倾听学生讨论不懂问题的侧重点,并且自己要主动随机询问学生讨论得情况。结合阅卷最终就可以掌握最需要讲解的问题,从而加强了讲解题的针对性。
4.点拨启发、补救矫正。根据批改情况结合刚才询问学生仍感觉比较难的地方确定出要讲解的题目,切记有些题目要拓展、总结和举一反三,并且最好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必要的提问、背诵。这样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保持参与的态度,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课后反思
一张试卷讲评完,老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反思。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道德规范;为人师表;协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18-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为人师者,没有道德是比没有知识更为可怕的。"新的时期,教师肩膀上的教学职责日益重大,不仔细解读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很难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很难克服职业倦怠感。换言之,在教学之余,教师有必要一遍遍重温道德规范,始终用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
1.始终忠诚于教育事业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忠诚于教育事业,是一个教师的教学起点,更是一个教师获取别人尊重的前提。"近年来,心理学上有关职业倦怠感的讨论不绝于耳。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也不例外。不少教师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热情反而逐渐降低,有的甚至怀疑自己的岗位是不是真正有意义。出现这些情况,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当我们的职业倦怠感产生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每一点倦怠都有可能影响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的历史学习,而这些也许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影响。所以,我们必须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重焕教学的激情。其中,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不断督促自己始终忠于教育事业。只有忠于我们的教学岗位,忠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才会感受到教学的源源不断的激情,才会体会到教学过程的美好与乐趣。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历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尝试更加喜爱我们的历史知识。否则的话,教师自己讲历史知识都讲烦了,又怎么能激发学生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呢。综上所述,只有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才有职业前景;始终热爱三尺讲台的教师,才有资格说自己是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2.坚持无私地传授知识
唐代大文豪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是传递知识,然而,教师与教师之间,传递知识的程度与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有的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精心讲解好之后,还会给学生迁移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或者是懂得换个角度重新解释问题、阐发观点。但是,另外一些历史教师则是草草讲了书本上的知识就万事大吉了,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也爱理不理。这些教师这样做,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教师本身没有迁移拓展知识的意识,本身的教学功底还是浅薄。二是有的教师也知道传递完整知识的必要性,但是其为了谋利赚钱,专门挑选课下的时间开设辅导班,收费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全面的历史知识。而课上,教师往往是敷衍了事。毫无疑问,这种教师根本就没有坚持无私地传授知识这一道德规范,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种无德的教学行为。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无私地传递知识、传授技巧。要知道,教学不是做生意,教师也不是生意人,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良心活。我们只有无私的传递知识,才对得起我们的学生,对得起我们"心灵工程师"的这个称号。我认为,在教授历史知识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坚持把自己的全部学识尽可能传递给学生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们学习好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
3.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毫无疑问,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必要的。就拿我们历史教学来说,教师想要启发学生们形成客观理性的史学观点,就必须给学生们做出好的示范和榜样。如果教师都在质疑着历史上的伟人,给学生们传递着某种负能量,那么学生的史学观点就不可能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发展,学生看待历史这门课程时也不会全面与客观。
比如说,在讲解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我们想要激发学生们认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共鸣,那么我们就要更多的表达自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学生被教师的钦佩之情感染,他们的那种真实的情感自然就流露出来了。再比如说,我们强调学生们踏踏实实记熟有关的历史重点。那么,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就不能总是照着课本念,要实现将有关的知识一遍遍背诵直至娴熟。这样学生被教师的教学风采打动,他们也会更加用心地记忆历史知识。总之,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时刻铭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道德规范,尽可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努力成为学生们实实在在的榜样。
4.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每一名教师的教学职业生涯中,任何一个进步的获得都与集体的力量分不开,这一点早已是广大教师的共识。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不仅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源泉,更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之一。换言之,一个不懂得融入集体之中的教师,进步的空间是有限的。那么,教师怎样才可以在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方面做到最好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师这个集体中的定位。在团队中,每个人的分工与职责都是不同的,明确自己的定位是我们真正融入集体的关键。一般而言,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定位就最好与优势有关。其次,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师集体的一系列活动。当学校组织历史类主题活动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参与进去,积极为活动出谋划策,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再次,我们遇到教学问题的时候,要主动与同事寻求帮助。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遇到教学上的难题时,与身边的同事积极交流,问题一般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说,讲解到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时候,针对其利弊有时很难总结得清楚,总结不清楚,就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所以,我们教师要时常和同事进行切磋辩论,从而可以更加全面的、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最后,在集体需要的时候,要不遗余力的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当团队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清楚自己是团队中的一份子,及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既是我们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也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总之,一个人的力量与智慧终究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我们的价值才会凸显、我们的教学生涯才会充实、我们的教学艺术才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