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技术与创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数字技术概述
电子计算机诞生后,随之产生了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是将各种类似图像、声音、文字信息借助一定的设备进行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然后再进行运算、存储、传送等工作。数字技术也成为数码技术或计算机数字技术,其在运算存储过程中实际是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编码、解码和压缩的工作。数字技术具备保密性强,稳定性强等特点。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力,数字技术是一项被广泛认可的技术,其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准确性可靠的特点降低了对其他设备的依赖。此外,数字技术可以能够使单位设备运作更加高效和稳定,可以将众多繁杂的信息进行你给分类和归纳,并形成体系,确保品质的基础上还节省了费用。
2.数字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WINDOWS逐步形成标准操作平台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图形化的控制界面更加直观和简单,实现了电气自动化的操作和控制。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和操作性最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随着获得全球用户的认可,其逐步成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的标志性平台。
2.2数字技术与电气自动化逐步融合
数字技术与电气自动化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其表现为:在企业管理上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运营情况,提供调整决策的科学依据,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数字技术可以随时提取企业生产管理的各项数据,对于降低工作误差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自动化技术中,不断发展的虚拟技术也趋于成熟,促进了科技工作者能够研发出更加快捷使用的电气操作系统。
2.3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产生得益于电气自动化对数字技术的要求和依赖增强。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分布式控制系统要在操作或施工现场进行总线控制。连接着所有仪表、线路和设备的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大脑中央控制室,其根据数据传回及时分析,并进行正确指令的下达,极大了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数据传递,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1]。
3.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
3.1可操作性强
数字化的信息处理和对信息处理准确无误的识别是数字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工作。而且在人力使用方面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也较少也是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少量人员的参与保障了数字技术的安全性,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开放性发展,既能提高代码使用效率,缩短编程周期,也能在编程语言方面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同时实现系统实现继承性和灵活性操作,市场占有率也更能提高一个水平。例如,现在的数字化变电站的普及应用,设备应用过程中占地少,设备回路简单,配置上也实现了数字化,其应用得到了迅速普及。数字化既操作简单,其投入成本也相对较小。
3.2可靠性得到提高
数字化技术主要利用网络技术和系统进行应用,智能化电气系统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设备在使用上冗杂的情况得到改善,操作上也实现了快捷水平。在操作准确率上数字化技术有着突出优势,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业电气化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在设备智能化和网络化方面,工业自动化领域发展迅速,其电气自动化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改变,技术含量高,且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使得企业在发展中占据先机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3.3性价比高
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使用数字化技术既保证了电气自动化的实现,也同时能够起到在智能化实施过程中获得更好效果的作用。我们一般非常重视在企业经营中节约成本的问题,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化领域的应用不但保证了生产质量,而且在成本控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中,数字化技术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实现了系统的开放性操作。
4.数字化技术在GPRS环境的发展展望
虽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就,但是,数字化发展的弊端仍然无法掩饰。当前,数字化技术应用还是一项年轻的应用技术,还存在标准模式差异、技术操作人才匮乏和网络技术落后的现实问题,所以,当今社会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智能化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这个大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向着新的应用方向发展,其中GPRS技术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GPRS是一个新兴的移动数据通信业务,是一种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进行数据分组发送与接收的新技术,同时用户可以随时在线应用,按照流量计费的方式也降低了服务成本。基于GPRS技术进行热网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特点,具有永远在线、高速传输、按流量计费、组网简单灵活、防雷击及通信链路由专业运营商进行维护的特点,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分析数字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不足,对GPRS技术在数字化技术中的发展进行展望,可以通过三个方式加强GPRS系统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进行改善。即采用光纤连接,就地进行安装、运用GOOSE虚端子概念、加强程序化操作理念。电气化的良好运作需要标准化的接口上进行实现。数字技术是一个软件系统,其执行力非常重要,按照程序实施整个系统的功能完善是数字化系统操作过程中对一个重要方面,只要这样才可以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2]。
5.小结
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投入使用的过程,数字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使得电气自动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效果。由于自动化系统操作较为简单,在管理和控制上也能实现全面自动化,所以,数字化在电气自动化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创新仍需不断深入,以期更好的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数字技术;应用;创新
1.数字技术对于电气自动化的意义
作为国家经济的关键行业,电气自动化不但是科技前进的前提,而且还是产业化的关键依托。由于科技高速前进,该项工艺被大量的用到自动化行业之中,它在具体的运作的时候,有非常多的特征,比如很好的实践性等等,而且还可以切实的提升自动化能力。现在,该项工艺已然被大量的用到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机网络通信等方面,将数字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系统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辅助计算机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数字技术不仅能辅助计算机进行检测、管理、制造,同时也能辅助计算机对电气自动化进行维护。数字技术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能够提升活动的灵敏性特征,而且非常的精准,和光纤网的有机融合,可以切实的提升自动化的实效特征。除此之外,数字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智能化使用和检查,进而切实提升通信水平,便于更好的开展决策。而且,还可以切实提升标准化能力,保证构造非常的清楚,而且能够降低费用,确保自动化的品质合乎规定,换句话讲,把它和自动化合理的融汇到一起,可以使得其在多项行业中获取优秀的成就。
2.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2.1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可靠性
数字技术所采用的是技术先进的智能化电气系统和网络系统,随着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减少了很多传统的复杂、多余的设备,使操作简捷、准确,而且伴随着光纤网络与数字化互感器的使用,也进一步提高了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有效和安全,实现了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
2.2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操作性
数字技术应用简便,只需要通过计算机指令,就可使操作流程自动化进行。同时,数字技术具有识别和判断的功能,并且逻辑化强,能很好的对信息数字量与模拟量进行识别,也极大的减少了电气自动化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浪费。在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高效和高速,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控类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使工业生产的生产周期缩短,并且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3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性价比
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一方面极大增强了通信能力,提高了标准化程度,丰富了决策信息量,使电气自动化结构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对电气自动化中自查、自诊、自用功能进行了保障,提高了企业生产与控制依据。可以说数字技术的应用既节省了成本,也保证了质量。
3.数字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创新
现在,该项技术借助于它自身的优点在自动化领域中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前进。不过它在具体的运作的时候,还是面对很多的局限性。因为它的运作时间不是很久,现在还缺少全面综合的规定,而且没有综合化的人才,所以影响了其在领域中的功效。虽说我们国家的该项技术在当前时间段已经朝着非常先进的层次迈步,不过由于它的智能化的性质不是很高,导致其在具体运行中的智能化水平也受到影响。由于时代高速前进,领域对于该项技术的规定会不断的变多,假如其无法有效地进步的话,将不能合乎行业发展规定。所以,应该适当地进行创新,进而带动电气行业进步。一般来说,要想开展好创新工作,就要切实的按照如下的要素来进行。
3.1保证安装活动智能化
为实现智能化安装,可以将光纤技术融于电气自动化应用中。在实际连接时,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和间隔层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以实现双重设计终端操作,其中一部分配置主要用于对跳闸、现场信号传送和测控遥控的全面保护,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合理利用这种双重功效以及进一步加强电气自动化的可靠性。此外,还应该对电气自动化程序接口进行完善,设置PC自动化平台并与ERP和MES系统进行连接。为了更好地进行连接,通常将TCP/IP作为通讯标准,使程序接口更加标准,在满足用户对软硬件数据需求的同时,也能显著提升层面通讯质量和智能化效果,从而更好地解决PC平台自动化问题。因此,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时,应该做好智能安装工作,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保证电气自动化有序进行。
3.2使得程序化活动更加的合理
调度命令是完善程序化操作的前提,而在调度命令前应该先将审核后的票据存在电脑上,并在实际操作中设置人工界面,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闸刀、开关等设备的设计工作,进而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为了确保系统功能,可以先对其进行模拟预演,使其达到默认识别或自动操作状态,从而在无工作人员在场时,也能完成系统操作。为了将数字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电气自动化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完善开放化、信息化管理,使信息处理更具综合性,并将其与网络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实时自动控制和程序化操作。为了更好实现和完善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控制中应该与外界建立合理搭接,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系统操作优势对系统进行分类控制,以便更好地促进电气自动化工作的开展。所以,在开展程序化活动以前的时候,应该认真地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不但能确保它的功效得以实现,而且还可以确保信息化等要素的取得,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3.3使用虚端子
虚端子GOOSE在电气自动化中有重要作用,在智能终端和测控装置间的信息交换过程中广泛使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虚端子可以对全站线路、母线、开关和主变进行控制,以更好实现装置之间的通信,而且还可以运行跳合特征,从而更好地保护测控遥控装置和连闭锁功能的间隔层和实现变电站的远程控制。另外,虚端子GOOSE也能对传统的二次回路进行相应改良或替代。在具体活动里,它不但可以管控信号,变更档位,同时还能够检测气温,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控信息。要想保证数字化科技得以有效地发挥功效,还应该对装置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发展,进而体现出其功效,最终带动行业进步。在具体活动中,它会将体系当成是参考内容,开展合理的设计工作,进而能够有效管控终端,不过,它规定得有智能化作为前提。所以,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时,应该使用虚端子GOOSE,以便更好地实现终端智能控制,确保自动化活动得以有效的开展,进而带动行业的全面进步。
4.结束语
由于社会不断的前进,对于自动化的规定不断的更新,以往的自动化早已不能合乎当前的规定。由于数字信息的发展,在很大的层面中符合了自动化的规定,把它们融合到一起,可以帮助电脑体系开展综合化的检测以及管控,同时还能够降低费用,对于带动行业进步来讲,意义非常重大。由于技术高度进步,其应用特征必然会获取更加深入的进步,进而可以更加有效地符合行业发展规定,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学智.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2(08).
[2]程福顺.基于数字技术的电气自动化创新途经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7).
关键词 数字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1-0201-01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例如,工农产品行业、医疗卫生行业、影视娱乐行业和文化出版行业等等都运用了计算机数字技术,而作为当今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发展中的前沿产业,数字技术在其中更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工业电气自动化能否顺利、良好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数字技术所特有的操作简便、性价比高、可靠性强的优势,也奠定了它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被广泛应用的可能。文章就计算机数字技术的优势着手,简述和分析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创新情况,以便更好的推动和促进数字技术在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发展应用。
1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优势
1)系统操作简单、方便。数字技术在操作时只需要输入命令指示,系统就会自动的进行信息的传达、分析、回应等操作流程,应用操作十分的简洁、方便。同时,计算机数字技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判断和辨别能力。它利用电缆、光纤、网络和微波等介质进行信息的传输,通过逻辑辨识,对信息的准确度、模拟量和数字量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降低了资源的投入和浪费,减轻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使系统操作轻松、安全。此外,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开放式管理也推动了编程接口的规格愈加的标准化,缩短了编程所用的周期,提高了代码的利用率。
2)性能价格比指数高。计算机数字技术由于通信能力高、标准化程度高、智能化强等特点,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用中,能够改善它的结构组成,使其更加清晰;提高电气系统在自诊、自查、自用等方面的能力,保证了它的质量水平。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也可以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工业电气作业的经济效益。此外,数字技术的开放性也为工业电气的技术改造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为工业电气的数据共享、全面自动化提供了可能和基础前提。
3)系统安全可靠性强。计算机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中应用时,运用的是智能化与网络化相结合的数字电气系统,它的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处理信息的速度快、准确性格,减少了过去笨重繁多的机电设备,提高了工业电气在实现自动化模式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电气仪表仪器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提高了系统运行时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使得企业降低了生产管理运营的成本,增强了产品的应用性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了企业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
2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字技术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实现了工业电气化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电气的自动化系统当中。目前,计算机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化系统中主要被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的应用。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高度数字化的通讯总线,主要负责进行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信息的双向传输工作。工业电气系统可以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将现场的低压断路器、输入(站)智能化的仪器仪表进行串连,通过同一根电缆与中央控制室中的远程计算机进行网络信息连接,将现场设备得出产生的各 种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回中央控制室,使控制人员能够及时快速的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并根据相关数据做出正确有效的结果反应。
2)将Windows系统作为工业电气控制中的标准平台。在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操作简单且能够直观的反映图像信息的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图形化数字控制界面日渐的被更多的用户了解、接受和采用;以微软技术为基础的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也已经逐步的作为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标准平台。
3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
目前,计算机数字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操作当中,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出现时间短、自身技术还不太成熟,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些技术控制操作上的漏洞和弊端。例如,目前我国从事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智能化技术还不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操作标准不统一。因此,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运用计算机书数字技术时,应在保留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对数字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1)加强技术程序化的操作理念。程序化的操作是指事先将经过审核确认的票据输入计算机,在下达调度命令后,要对开关、闸刀等电气设施设备进行确认和设计,同时设置人工干预的界面,完善和改进操作系统的应用功能。之后才开始进行模拟操作的预演,目的是要电气系统在无人在场的情况下,达到默认辨识、智能分析、自动操作的运行状态,全面完善的完成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操作。根据当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势必是向着分布式、开放化和信息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前进。其中,分布式结构是指将智能化系统在内部的结构组成中分解为多个智能化的模块,使它们既能各自独立运作,又能分摊风险的互不干扰型的系统运作模式,它的出现将为促进和完善程序化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改进起到重要的作用。开放化的操作则是指系统在与外界信息进行连接时,只有当内部的系统与外部的网路频率协调一致时,系统的对信息的数字化指示、处理才能更具有准确性。信息化的操作处理技术则是与网络技术进行统一、结合,使之涉及、影响的范围更具有综合性,促进工业电气的全面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
2)推广GOOSE的虚端子概念。GOOSE的虚端子概念是工业电气装置和设计上的革命性的创新,它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回路进行创新和改良,使之更易于工程系统的调试和理论的理解。同时,GOOSE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终端、测控设备和保护装置之间信息的交互,以及全站主变、母联、线路、母线和开关等的跳合闸控制,保护和控制使用联闭锁和测控遥控装置之间的隔层。目前,GOOSE网络已经用GOOSE技术替代了传统的二次回路技术,并能够便捷的操控温度测试、档位调节和信号管理等一些非电量信息,实现了联闭锁、遥控测控和跳闸保护等方面的高度智能化。
3)实现智能终端的就地化安装。智能终端的就地化安装是指采用双重配置技术的间隔层及智能化终端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通过光缆进行信息数据的连接和传输。它的第一层配置的作用主要是上传现场的数据,第二层配置的作用主要是保护跳闸,提高系统安全系数。因此,大多数的企业在办公环境内安装标准的TCP/IP协议,以促使MES系统与ERP系统进行信息的连接,提高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和效益。
4 结束语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数字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为其发展革新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对数字技术的设计、分析、和开发管理等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成果,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推动了社会整体发展的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丹.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2]郭素艳.浅谈工业电气自动化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J].科技风,2010,04.
关键词: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
一、引言
教育类图书在我国传统的出版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但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数字阅读的出现对传统纸质阅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得教育类图书的销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对此,相关编辑人员应当紧跟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类图书编辑的创新与转型。
二、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特点
教育类图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分成课本教材、培训书籍以及工具书这三类,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类图书出版行业至今仍是出版行业中资源最好、前途最为光明的行业。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教育类图书编辑在以受众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的基础上,呈现出学术问题大众化、受众群体多元化、互联网概念融合化以及理论教育实践化的态势。
三、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在传统的纸质媒体环境下,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已经习惯了相对固化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也局限于对文字与图片的编辑,了解新技术、新科技的方法也仅通过纸质媒体,对当前数字时代的发展变化缺乏敏锐的嗅觉,造成编辑内容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情况发生。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发展不仅仅包含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了较为深刻的观念转变与文化变迁,在这一时代变化的大趋势下,读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跳出了传统的纸媒,转向了电子书、各类新闻信息类APP等新媒体知识宣传途径,这些知识获取途径使其了解知识的范围不断扩大,其思维方式也由单一的阅读模式向立体阅读模式加以转变,大部分的读者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有所区别。因此,当前图书的编辑工作已经悄然从曾经的“为一本书寻找作者”向“为一位读者提供更多服务”的方向改变,为了确保纸质媒体在数字技术不断占领生存空间的境况下仍占有一席之地,面对传统纸媒无法满足当前读者需求的情况,教育类图书编辑必须加快自身理念的更新速度,通过吸收学习新的与数字媒体相关知识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以便在数字媒体发展进步的浪潮下,令图书编辑由知识内容的搬运者转变为教育服务的供应商。具体来说,由于数字化图书具有知识量大、表现丰富、改变了传统图书一书一册的出版形式等特点,为了令教育类图书编辑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图书编辑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在充分发挥出传统教育类图书已有优势的基础上,使教育类图书能够与数字出版刊物的优点相结合,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适应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变革[1]。
(二)加强编辑工作的互动性、及时性与智能性编辑人员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为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在数字化时展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编辑工作者应当加强与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令教育类图书的内容质量更符合当前人们的具体需求。具体来说,首先,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下,诸如QQ、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互动平台的功能越加完善,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提升沟通的及时性。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具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成本低、实效性强等优点,编辑人员与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利,在加强沟通的情况下,编辑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读者的心态与当前市场的具体需求。此时,编辑人员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教育类图书的作者,便于作者对图书作品的选题进行策划,概念进行创新,从而确保图书的内容具有足够的针对性,满足数字化时代教育类图书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其次,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教育类图书编辑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此时,编辑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置于提升编辑工作智能化的方向。现阶段,某些电子书网站通过为作者提供智能化在线编辑平台的方式,便于作者为其数字化作品增添封面、添加视频、图片等内容,这种编辑平台在加强了作者对自身作品掌控性的同时,令作者承担了部分由编辑人员负责的工作,降低了编辑人员部分传统编辑工作应负担的工作量。对此,教育图书编辑人员可以对这种编辑平台加以借鉴,通过加强图书智能性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好地服务。举例来说,某教育类图书出版社出版的某一系列教辅图书通过构建与学生日常学习知识相关的知识平台,并在读者购买教辅图书刮开相应账户密码,从而进入平台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读者吸收图书内相关知识的速度,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最后,当前的数字化图书具有一定的流媒体性,其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编辑人员应加强对数字化技术发展变化的关注程度,确保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中能够充分运用最新的信息、多媒体等技术,从而令图书能够跟上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交互英语》为例,其数字化图书的教学平台中,综合应用了诸如语音识别、人工智能、高清影音传送等数字化技术,丰富了图书的阅读体验感,获得了较好的出版效果[2]。
(三)深入了解相关国家教育政策随着现阶段我国对外教育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华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为教育类图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曾指出,到今年为止,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的巩固率应在95%以上,高中生的入学率应当超过90%,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应维持在40%的水平,为提升我国整体的文化水平,还应当加大对继续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民族教育的发展力度。同时,新课程标准为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对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创新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此外,新华社曾经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明确指出了那些词语与说法不适用于公开发表的情况,这为广大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从上述相关政策可知,为确保教育类图书内容满足相关政策的具体要求,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对国家政策加以了解,明确掌握文化潮流与出版风向,从而为图书选题、语言规范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图书内容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比方说,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改革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函中》提出现阶段应使用“十四年抗战”的提法代替原有的“八年抗战”,这就要求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加强对国家相关部门政策的了解,及时对自身的知识体系加以更新,确保出版图书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四)提升编辑人员的个人素质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类信息层出不穷,部分信息中存在一些会对信息接受人员思想观念造成不利影响的内容。对此,编辑工作人员必须对自身的学术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加以提升,从而保障图书的质量符合时代文化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教育类图书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编辑人员作为图书出版的把关人,应在熟悉课程标准、课程纲要以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备正确的大局意识、法律意识,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下,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
1.注重课堂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学时改为32学时之后,将20个学时作为课堂教学,较之之前的16个学时增加了4个学时。课堂教学仍重点讲解二进制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电路四个模块,在每个模块增加1个学时的课堂练习及对习题的细致讲解,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在实践环节中经常会用到的器件,在课堂教学中做重点讲解,有助于学生在设计与制作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应用。教学中,注意备课充分、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进度科学合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注意加强老师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2.注重实践教学
“电子设计与制作”(数字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之前限于课时及学生基础的限制,没有将实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将课时改为32个学时后,经将课程重新设置,有12个学时作为学生的实作课时,将过去应用实例仅在课堂讲解改为学生到实验室动手实作。利用实验中心的实验场所,将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实作部分为综合性设计与制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余学生的实作部分为模仿性(即验证性)设计与制作,以培养学生对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认识并掌握基本技能。模仿性设计与制作。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实行分模块设计与制作,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培养一定的实作能力。由教师规定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并将设计与制作的方案确定好,由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模仿性设计与制作。模仿性设计与制作要达到的目标是:认识所用元器件,掌握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熟悉电路图,学会基本的焊接与制作。以数字时钟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将数字时钟分成秒信号产生模块、计时模块、译码显示模块,最后将各模块组装起来进行综合调试。这个设计涉及数字电路里的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全部内容。
1)秒信号产生模块。秒信号为计时器的基础信号,有多种产生方法,可以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产生,也可用晶振加分频器产生,分频器可以用计数器级联,也可直接选用分频器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拟定的方案是采用CD4060和D触发器器件来设计秒信号产生模块。CD4060作为晶振及分频器件,为32768HZ晶振加14级分频后可得到2Hz信号,再经D触发器二倍分频后即可得到1Hz的秒信号,在这个模块设计里,学生了解了数字芯片及D触发器的应用。
2)计时模块。计时分时、分、秒计时,时、分、秒分别为24、60、60进制计数,选用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0来构成这两种进制的计数器,74LS160价格便宜,使用普遍。在讲解时序逻辑电路有关计数器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就将此器件做重点讲解,并详细讲解用此器件级联组成各种进制计数器及分频器的方法,作为实作练习的一个基础。
比4A更本土化,比本土公司更具国际视野
“与同类公司相比,明锐互动的优势就是我们既不是本土也不是4A,”谈到明锐互动的核心竞争力,吕勇抛出的这番言论,立即引起了《广告主》杂志记者的兴趣。
“2007年成立的时候,我们就不想将明锐互动做成一个4A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因为我们不满足于仅仅做数字媒体策划和采购,从一开始我就向明锐互动全球的大老板们强调在中国市场上拥有创意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吕勇坚定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的确,2008年明锐互动就开始转型为将数字化营销的媒体与创意并重,这在当时来讲是极具前瞻性的,因为当时媒介提供数字化的创意更多还停留在趋势的层面,只有本土化的互动营销公司做得相对较多。灵活与变通,加上优于本土公司的整合策划能力,使得明锐互动从4A媒介中脱颖而出,赢在了起跑线上。
“现在证明我们这个比较奇怪的定位是对的,我也蛮有成就感的。”吕勇笑言。
虽然吕勇谦称自己只是无数探索者中比较幸运的,其实我们更明白,这种幸运,其实是与明锐互动所在的汉威士集团对数字化和创意的偏重密不可分的。
明锐互动全球最初是被汉威士集团专业媒介机构灵锐媒体(MPG)收购来的,2005年之前还是隶属于MPG的一家机构,之后便独立出来,与MPG平起平坐。数字营销更多时候需要品牌和商迅速反应,开展过程中更是需要适时调整策略,灵活应对对于明锐互动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尽管架构复杂的4A公司有自己的作业体系和流程,但是这种体系不会限制和阻碍一个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法的应用,有时反而有助于其迅速发展。”吕勇谈到。
比如,在吕勇心目中,近几年来做得很伟大的一件事就是坚持创意与技术并重,这都是为了满足数字营销的需要。2008年,明锐互动已经有了EPR(网络公关)部门;2009年公司服务延伸到创意领域,实现从数字媒体购买到全案公司的转型;2011年,CRM服务团队也应时而建,提升了自身网络整合营销的能力。汉威士集团全球具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先进经验与资讯在集团内部很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对明锐互动的数字营销视野的拓展起到重要作用。集团内部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评奖机制,以奖励各个分公司在营销领域的优秀表现。
尽管有集团做靠山,吕勇和明锐互动依然在争取客户方面下了大力度,不是仅仅坐等集团来分配现成的客户。他向《广告主》杂志透露,明锐互动靠自己的实力在中国市场上争取到的客户总量甚至不少于公司总业务量的一半。
互动营销5W1H的创新思维
从最初明锐互动数字营销业务一年仅一千多万的规模,到如今一年一个多亿,吕勇亲身经历了数字营销在国内的发展与繁荣。
汉威士集团全球确实有宝贵的国际经验与战略,明锐互动确实“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且数字营销的方法论在全球范围来讲差别不大,都以鼓励消费者来主动互动并参与到品牌传播过程中来为目的;不过,具体的数字营销策略,各国却有极大差别,比如,美国互联网上广告环境相对简单,一个页面最多有3个广告位,连最基础的展示广告也能很好地吸引眼球,英国的数字营销投入能占到全部营销预算的一半以上,中国的网络广告环境之嘈杂、营销手段之丰富、网民数量之庞大,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现成的先例可供模仿,唯有凭借团队的智慧去深入探索。
“国内数字营销的繁荣,也要感谢几大门户和本土广告公司早年所作的推进工作,但其潜力依然还有很大部分没有挖掘出来,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策划的前提是要坚持5W1H原则,弄清楚什么产品、对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什么话、怎样去说。”吕勇告诉《广告主》杂志。为了让饱受信息海量化与碎片化侵袭的受众乐于与品牌互动,营销的内容应当善于组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不妨再与热点事件相结合,通过创新来更好地达成品牌营销结果。
先发制人的创新往往能产生超出预期的结果,正如第一个在微博上发问“元芳,你怎么看”的人,短期内就得到其他用户的争相模仿。
2000年第一代沃尔沃S60在美国上市时,面临的来自同级中型轿车的竞争相当激烈,该品牌大胆地将新车营销活动全部放到网络上进行,舍弃了一般新车上市活动的标配如会、平面广告大片等,大胆的策略立即引发整个行业的关注,不少传统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轰动一时。
“当数字营销已经深入客户内心的时候,我们虽然不用从头推介这种传播形式,但是依然需要不断地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思维与策略,需要具备创新的精神与魄力。”吕勇如是说。
内容营销戳中受众兴奋点
营销之所以诱人,正是因为其不可重复性,这也意味着任何一个营销活动都很难被证明对错。在这样的情况下,营销必须努力从客户需求出发,根据媒体特性,以受众为中心进行创意定制。
如何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内容营销,在吕勇看来就是创意能力的较量。这需要商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对客户的产品和品牌有深入的了解,二是有行之有效的创意方法论。因此,内容营销的意识与能力是互动营销公司必须深挖的领域。
内容营销难度较大,原因就在于内容本身,尤其是在人人都是传播源的社会化媒体上,将推广活动做成技术专题、产品说明书显然是不行的,商业味儿太浓更是容易被消费者忽略和屏蔽,只有在照顾到消费者兴趣的同时把产品的相关内容融入进去,才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对此,吕勇以真实的生活经验做类比:“好的内容营销应如两人谈心,当某句话、某个字眼触动听者内心、引发共鸣的时候,两人就聊到一起了,甚至会进一步打开心扉吐露更多真情。”凭借先进的技术,精准洞察消费者的兴趣,制作携带着目标受众兴趣点和关注点的内容,才能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中保持生命力。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传统 继承 创新
数字图书馆就是在进行存储和处理各种图片和文字信息时采用数字技术来完成的,通过网络数字图书馆可以将不同区域的图书信息进行存储,将纸质的图书信息转变成电子图书,从而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的功能[1]。虽然数字图书馆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传统图书馆所没有的优势,但是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图书馆继承了传统图书馆的精华,并在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得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故此,本文针对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继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探讨了在图书馆管理上的创新,以便为推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继承发展
1.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在提供图书资源方面比传统图书馆要快捷的多,然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发挥并不是完全脱离传统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根基,没有传统图书馆的支持,数字图书馆也就无法存在。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包括传统图书馆的所有内容甚至还要多于传统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起步、 摘 要: 伴随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以及通讯网络技术也随之迅猛发展,这些都使得图书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的图书馆必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共享和服务。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服务更加快捷、高效、丰富。故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继承,并针对数字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管理上的创新,以便更好的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与功能。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传统 继承 创新
2.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将互补共存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使得传统图书馆在很多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展,在资源共享、业务水平以及服务手段上都比传统的图书馆有了质上的提高。使传统图书馆的功能拓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为社会以及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数字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将远远大于传统图书馆。然而并不是有了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二者是互补共存的关系,数字图书馆弥补了传统图书馆的缺陷,提升了图书馆使用的附加值,使得图书馆找到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必然发展
人们伴随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随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资源利用的方式,数字图书馆给人们带来资源上的便利以及图书资源的丰富性,使得数字图书馆得到迅速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推动了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数字图书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数字图书馆优于传统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创新
1.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传统的图书馆是以图书馆为中心,注重图书资源的管理和保持其完整性,而管理人员则是扮演图书整理员的角色,没有形成竞争意识,而且在社会发展中欠缺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性。这些都严重限制了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以及图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因此,数字图书馆必须转变图书馆管理的理念,主要体现着由传统图书馆单向的服务理念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双向服务理念,社会以及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图书资源,数字图书馆就要提供相应的资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例如,在很多的社会企业中都与高校的图书馆建立联系,通过数字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专业书籍和资料,帮助企业快速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从而为社会服务。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功能范围扩大,增强了图书馆的职能服务意识,彻底转变用户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成为数字图书馆工作的核心。
2.管理服务方面的创新
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服务,为了更好的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图书馆在资源搜索、咨询以及共享方面进行相应的规定,并引进图书馆里系统软件,规范网络图书资源的管理,确实保护高校图书馆有价值的科研资源,并同时保护商业信息知识产权,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效能,防止非法分子利用图书资源进行文化垃圾的制造。因此,数字图书馆要在服务内容、服务体系构建、业务受理范围、用户等级的设定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以便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高网络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例如,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对客户等级申请的标准进行客户会员的办理,便于客户进行图书资源的利用,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的针对性,提高资源的有效性。
3.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的创新
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所承担的功能不仅是图书资源简单录入和统计,而是要具有符合信息化、网络化、图书知识化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来承担,需要在上岗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图书资源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图书管理人员不仅是图书知识方面的专家,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信息知识的人员。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具备创新的意识,提升自我服务的意识,从而为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图书资源,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智力支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以“数字”为主旋律的时代之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成为传统图书馆的必然趋势[3]。然而数字图书馆并不是完全脱离传统图书馆而单独存在的,而是在其基础上继承了其精华的方面。随着社会的变化在业务范围、服务质量、资源利用率上都比传统图书馆表现出无法逾越的优越性,同时又对传统图书馆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更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陈丽娟(1964-),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文献情报检索。(浙江杭州31005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基于创新教育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B04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91-02
创新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已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良好的服务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创建和完善基于创新教育视阈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馆藏文献结构和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馆藏资源服务于创新教育的水平。
一、创新教育对高校馆藏资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在高等教育中,高校图书馆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应与创新教育保持同步,使之成为启迪创新意识的向导、掌握创新方法的良师、获取创新知识的场所、培养创新才能的课堂,为创新教育提供可靠的馆藏资源保障。
1.馆藏结构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各高校都把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也要随之转变与调整,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加强对馆藏资源结构各要素的综合分析和全面研究,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动态的馆藏资源结构模式。
2.馆藏方式由纸质型向数字型转变。由于数字信息资源具有便捷、高效、集成的特性,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所欢迎。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在坚持“特色、可行、安全、通用”的原则下,依托图书馆网页平台,设置学科导航栏目;依托虚拟馆藏信息资源,组织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根据各校优势自建专题数据库,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依托商业数据库,通过镜像服务模式,稳定提供高质量的通用数字信息资源。
3.馆藏资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迫切需要提供高品位、高品质的馆藏资源。图书馆需从馆藏文献资源采购工作入手,切实把好图书入藏关,注重选购新科技、新方法、新思维的专业书籍,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对各种文献的阅读需求。在方式上可采用招标批购、集团采购、现场直购、自主零购等方式,保证文献资源的质量和特色。
二、构建有利于创新教育的馆藏信息资源新系统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中介,是创新教育的支柱力量,在发展学生个性、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以馆藏资源为平台,形成信息资源三级管理系统。调整馆藏资源建设的侧重点,建立以学校图书馆为中枢,以二级学院(系)资料室和各研究院(所)资料室为二级组织(或分馆),以学科组(或者个人)文献资源为第三层,或称其为全校文献信息系统的“末梢”,组成覆盖全校各有特色、各有所长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学校图书馆主要保障基础类和公共类的图书文献资源及各类数字资源(商业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二级学院则主要保障专业基础及适用面广的专业文献和特色专业数据库;专深冷僻的研究性专业文献则主要由学科组或老师个人购买,提升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以网络为技术平台,形成校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则是其核心和根本。在新网络时代,要以实体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数字化信息及网络虚拟信息资源为补充,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之路。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横向联系和纵向协作,建立各种形式的图书馆联盟,健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保障制度,使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化、惯例化、制度化、常态化,打破各自封闭的管理模式,实行向联盟成员(如其他高校师生或社会成员)开放的模式,提高馆藏文献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电子化和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资源共享化,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信息枢纽,为服务于创新教育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三、探索助力创新教育的馆藏资源建设新途径
在创新教育视野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应遵循“以用定藏、藏以致用”的方针,积极探索“更新理念―优化结构―构建特色―明确规划―创新模式”的“五位一体”的文献资源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措施,为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保障。
1.更新管理理念,图书馆馆藏与创新教育同步发展。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创新教育中,高校图书馆要加快向现代化创新型的图书
馆转型,以学生为主体,以馆员为主导,增强馆员对实行创新教育的迫切感和责任感,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读者为本、服务育人”为宗旨,创新藏书理念、改变藏书布局、增补藏书类型、完善藏书方法,做到图书馆馆藏与创新教育接轨,与创新教育保持同步发展。
2.优化馆藏结构,构建创新教育的信息资源保障。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中必须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在学科专业方面,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和偏重专业教育文献资料的做法,注重收藏基础学科、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文献,注重收藏国内外优秀的创新教育教材、教学科研参考资料、创新教育专业人士主编的实体文献资料。在文献类型方面,注重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收藏,重点引进和收藏一些适用于教学、实训、科研需要的全文数据库和电子文献,做到印刷型文献与电子型文献合理配置,实体馆藏资源与网络馆藏资源相互补充,使印刷型文献与非印刷型文献资源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以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型文献信息资源三位一体的文献资源体系结构,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3.构建特色馆藏,提升图书馆服务于创新教育的水平。所谓特色馆藏,是指围绕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在数量、品种、类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馆藏规模,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和情报价值,文献保障率高,实践应用水平强的文献信息资源。要提高图书馆服务创新教育的能力,就应在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上下工夫。首先,围绕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收集文献,形成馆藏特色。其次,创建特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特别要重视能体现学校专业特色、学科优势,能展示本馆个性的特色资源的开发,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文献馆藏、特色数据库和创新文献资源库,以提高本馆在共建共享时代的信息服务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4.制定馆藏规划,确立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图书馆馆藏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学校的发展方向及规划、学生培养目标、学校的专业设置、读者的信息需求特点、馆藏现状以及利用现况等做出具体分析,制定出馆藏资源建设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馆藏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建立“专业性”馆藏。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应从自身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手,突出专业性特点,协调好各专业文献、一般文献和重点文献、各种载体文献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且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及专业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建设重点。二是建立“应用性”馆藏。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紧扣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全面系统地收藏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文献资源,建设针对性强、利用率高的馆藏。三是建立“共享性”馆藏。要积极参与各高校之间、各地区之间的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开展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提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同时,还应实现高校内部的馆藏资源共享,将二级学院资料室的文献统一编目、典藏,在不影响二级学院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向全校师生开放,实现校内馆藏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
5.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否先进,直接影响馆藏服务于创新教育的水平。为此,必须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一是服务手段主动化。加强调查研究,为教学和科研做好文献订购工作,掌握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使服务工作有的放矢,提高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服务方式网络化。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检索的优势和网络功能,做好网上资源导航的用户培训,网上信息检索服务,包括编制网上导读系统索引等。三是服务内容多样化。开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包括咨询服务、检索服务、跟踪服务、阅览服务、文献传递服务、读者辅导服务等,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用户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肖希明,郑燃.新世纪十年信息资源建设回顾与展望[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1).
[2]孙恒.高等教育功能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