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危机特点

经济危机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危机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危机特点

第1篇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

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看,该门课程特点表现为:第一,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理论比较抽象。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规律属于社会科学,由于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经济理论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与我们国家的国情背景、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理论介绍中包含各种假设条件,理论的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使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时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经济学思想、经济数学及经济曲线三者的相互融合贯穿于教学始终。

该课程以其新颖性和有用性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它又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极强的课程。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以量化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图表来形象直观的再现,便于说明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同时,数学知识运用频繁。许多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得出,都是通过数学推导得来的;通过数学证明其自变量的变化是如何导致因变量变化及变化的程度,对数学知识掌握应具备应用和分析的能力。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一)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备课、资料准备、授课、学生做习题、专题讨论、考试等主要环节上都努力体现这个目标性特征。做到每章节目标明确、重难点清楚,紧紧扣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目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微观经济学》课程实验。

(二)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1.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具体内容之前首先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了解该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心、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特点是什么,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关心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以便将知识点串连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边际、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科斯定理等。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

2.增加前沿教学内容的介绍

教学中充分反映学科最新进展,同时结合教师科研,丰富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把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引进到课堂,形成了一种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机制。比如,结合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介绍经济学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科方法的学习,实施方案为删减一些不必要重复的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对融合的新方法、新背景以及新的挑战和机遇都有所了解,为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研究拓展视野。

(三)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设计与教学设计相结合

强调改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努力探索《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讲课”向“综合性教学系统”转变,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系统。突出表现在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为:从经济现象入手一提出问题一引出课程讲授内容一提问式教学一穿插课堂思考、身边的经济学故事一多种方式阐释经济学原理(散文式语言、图表、模型、案例等)一讨论、课堂实验一网络、媒体资料一经济学理论应用一复习小结一课后练习和阅读参考资料加深理解。该过程充分体现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通过这样的系统教学,有利于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满意度。

2.组织微观经济学实验

为学生营造了活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发掘自身对经济事件的好奇心,并且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讨论,对于激发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周围的世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对没有修过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生和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的学生都十分有用。每一个实验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说明部分,对实验进行指导说明;实验讨论部分,提出与实验相关的经济理论;实验报告部分;课后作业。实验和讨论的交替使课堂变得富有节奏。实验报告帮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经济理论和分析结果。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对市场配置资源运行机制的规律总结,其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向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先讲解理论要点,然后引入案例;也可以将案例融入到理论要点的讲解当中,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方法。作为授课教师平时就应该保持敏锐的观察、联想力,为案例教学准备素材。比如,笔者在讲授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时,以电影票分为成人票和学生票,来分析垄断市场进行实行歧视性价格的条件和利润等。

三、结论

第2篇

一、微电影的艺术特征

(一)独特的叙事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一部普通的传统电影大多90分钟左右,在这样的时间段里可以采用多种叙事方法,把故事讲述出来,所以在故事导线上可伴随着一条主线,再辅助几条隐线,甚至可通过细腻的场景与人物刻画,突出主题,让故事更加精彩吸引观众。而微电影则不然,由于时间的限制,决定了微电影在叙事手法上的简练,叙事言简意赅,故事情节高度浓缩,并能在极短时间内,采用恰当卖点吸引观众注意,调动其情绪融入电影中。从叙事层面来说,好品质的微电影比传统电影的要求更为苛刻,例如:吴彦祖为凯迪拉克汽车公司拍摄的《一触即发》,全片大约90秒,片中直接单刀直入,讲述吴彦祖所扮演的男主角与女主角联手突破重围,把新科技安然送到的故事。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通过完整对话和人物性格塑造来表现故事情节,片中采用了快速转换场景,以主角完成任务为主线,简要直接地把故事叙述出来,为能在极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其兴奋点,在对白上力求简洁明了,并辅以精美的动作表演和情节设置,使整个电影虽小但精致且气势不凡,实现了电影诉求,同时也吸引了观众。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微电影的发展之初,可追溯到网络视频短片,最初能在网络上兴起,跟网民们自发参与密不可分。只要没有触及国家法律与法规底线,在这种包容性较强的网络平台上,网民们通过拍摄身边的故事,自娱其中,并吸引大量的人群参与,相互共享、相互探讨。正是这样没有过多的禁忌和苛刻条件,成就了今天的微电影。所以,从整个发展历程上看,不难看出微电影的内容题材上是多形式的,无论写实、魔幻还是穿越,很多来源于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尤其是实时性的社会事件,都会被好事者改编成视频上传到网上,在大家莞尔一笑之余,唤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进而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评判。在这些众多的微电影中,有制作精良的,有制作简单的,但贴近人们现实的生活,能唤起大众的情感共鸣。时常会看到一部不起眼的微电影,火爆网络,超过千万的点击率,这和那些动则上亿元的巨资制作大片,在实体院线中仅少数人观影形成极大反差,这充分体现了微电影的生命活力和潜在发展空间。

(三)实时性与交互性的糅合微电影与互联网有着紧密的联系,互联网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的人群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同一个时间下了解实时的相同信息,这也是有别于其他实体传播媒介的,微电影为何能在网络媒介下风生水起,跟它极短的制作周期是分不开的,由于制作时间缩短,能够很好地把实时现实事件提炼到电影情节中,给人们极大的熟悉度和认同感,唤起观众的共鸣。而实时性的特点,为微电影的交互性做足了前期铺垫,例如:2010年在网络上火了一把的《私心门》,这部微电影是威尔瑞公司拍摄,以一起新浪微博私信泄密为主题的情感故事,这个电影本是公司年会型自娱自乐的微电影,不想由于所选择题材与当前的微博泄密的社会事件切合,同时,所拍摄穿帮镜头众多还有结局的不确定性给网民留足了口实,从而频频在网上驻足,成为当年最受热捧的微电影之一。在这个事例中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制作后期发现片中存留大量穿帮镜头,公司并未删减处理,而是直接公布在网络上,让公司员工自己挑出穿帮镜头,这个无心的自娱事件在网上曝光,引来众多的网友参与其中,进而触发了观者与电影、制作公司的交互行为,与该片的受捧不无关系。同时这也体现了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在艺术表现上的区别所在,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更大层面是静态的展示,观众是被动地接受,而在网络平台下的微电影则已跨越了这个界限,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引入制片方所营造的情景中,而是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电影中来,不仅可以左右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还能参与到电影的制作中,激发起观众的参与欲望,这样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其潜在的领域,是广阔而多维的。

二、微电影的发展

(一)微电影市场广阔,竞争激烈,蓄势待发纵观目前国内微电影的发展格局,有两大类型在微电影中占据主流位置,一类是以做网站起家的视频网站,他们以得天独厚的网络技术实力为大量原创微电影提供平台,同时随着微电影的发展,这些企业意识到其潜在经济价值和微电影的品牌市场,也逐渐投入资金拍摄制作微电影。例如:搜狐、优酷和腾讯等旗下的视频网站开发了诸多拍摄微电影合作平台,投入重金与影视公司和企业合作建立了许多微电影项目,如腾讯与湖南卫视合作拍摄的《快女微电影》等,另一类则是资金雄厚的产业资本公司,受到网络经济的吸引也投入其中。如:盛大集团,这个具有敏锐嗅觉的产业大鳄在微电影风起云涌的市场里岂能袖手旁观,它旗下的“华影盛视”推出了“你来写,我来演,

他来拍”的新型的交互性微电影拍摄模式,紧扣微电影的本质特点,在内容要求原创性的基础上鼓动普通民众参与进来,实现互动。这是对传统电影制作的彻底的颠覆和挑战。(二)发展用户体验型微电影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对强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是获得更多用户信任的保障,电影也不例外,那种传统的曲高和寡,自以为是的闭门造车制作方式势必无法获得大众的支持和共鸣,尽管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一片高歌,但稍加观察就会发现,电影大鳄们垄断了大部分份额,过高的票价以及华丽而泛泛的大片吸引到实体院线观看电影的观众实为少数,大量的人群被隔离于影院大门之外,而互联网却实现了日平均过亿的点击率。微电影恰恰弥补了传统电影的不足,投资小,制作周期短,能够很好地与大众进行实时互动,这都为开创新型的电影模式开辟着前所未有的道路。有人认为微电影要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必然要回归传统实体院线,然则笔者看来这样的想法显得过于局狭,更是一厢情愿。微电影发展始于普通大众的自娱自乐,其草根性是无法与其割裂开的,这里的草根性具体表现为微电影题材的现实社会性、通俗性和低成本性,这些涵盖了国内微电影的内涵,失掉草根性,就意味着失去广大的观众的支持,如果微电影最终脱离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平台,重新回归实体院线,微电影的优势荡然无存,更不可能希冀上亿的观众24小时地购买着高价票去电影院观看电影。所以,要发展微电影市场,必然要根据微电影的本质特点,研究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新型电影模式。强化用户体验的植入不失为策略之一。加强用户体验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品质,扩大受众群,留住老用户的商业策略之一,微电影自身短小的特点,无法像传统电影大片那样通过大量的排山倒海的市场推广宣传,准备较长时间制定档期,申请审批,最终再放映。微电影则更具备互联网产品的特点,以电影自身为卖点,通过吸引流量开发其周边产品的模式,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

(三)借鉴游戏多结构非限制性模式,提高人与影片的多维交互电子游戏在近十年发展蒸蒸日上,其虚拟现实的交互性吸引了众多玩家欲罢不能,其突出优势,就是游戏情节与玩家的高度交互。电子游戏与电影有许多相通之处,当下国内外有不少由著名游戏改编的电影,也有不少优秀影片改编的游戏。例如:《古墓丽影》《哈利•波特》《三国演义》等,较好游戏的关卡设计是非限制性的,给玩家许多自主空间,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得到角色扮演的体验,根据不同玩家的个性特征会产生不同的结局,从而形成游戏多结构的特点,这也是游戏吸引玩家所在。微电影短小,在制作中易于调整,根据观众的意愿设计不同的故事情节发展是能够实现的,通过鼓励观众的加入,提高交互性,从而实现观众的持久性。

第3篇

一、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自然风险逐渐让位于市场风险,成为合作组织生产的主要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市场偶然因素或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使农民实际受益与预期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农村合作经济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特征与农业生产特性和农产品特性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周期长,合作组织的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不能同步,这个时间差是农产品价格调节滞后性形成的物质基础。由于价格调节滞后性或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当农产品供求不能相互适应时,必然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给农民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主要是发生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风险

由于鲜活农产品的腐烂性,流通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仓储的粮食,就必须定期测湿度,进行通风、烘干;为了方便运输、贮存和销售,还要进行产品的分类、加工和整理等活动,才能保证其合乎质量要求进入消费过程。上述措施及后续活动,使农产品流通比工业产品流通更具生产延续性和更强的资产专用性。这些过程解决不好,都可能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来市场风险。

(三)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很分散

由于分散的市场信息,农民难以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及合作者、竞争者的情况,这种信息不完全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从而降低市场效率,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市场竞争的不利地位。特别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多样化程度较低时,经营就缺乏灵活性,很容易受到由市场波动引起的风险。在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合作组织由于主体分散,经济实力脆弱,市场预测能力较差,农业生产时仅根据当时的、短期的市场价格信号,大量的合作组织往往同时大量生产当时价格高的农产品,造成产品结构的趋同与农产品的供过于求,同时由于合作组织缺乏市场开拓的能力,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方式陈旧,流通费用高,农产品“卖难”现象很普遍,造成合作组织的利益受损,对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调节具有符合“蛛网理论”的特点

农产品的价格对生产和供给的调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且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使得供给和需求的调整围绕均衡点上下波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商品一旦开始生产后,它的生产规模、生产数量、生产结构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调整,要调整只有等到下一个周期。供给与需求、价格与产量这样反复循环变化,使农户缺乏稳定的增加投资的预期,也给农户自身及农产品消费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农户采用新技术动力不足

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从根本上牵制了农户对科技的需求。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收益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分享的,分享的份额则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大小。对于绝大多数的农产品来说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需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动,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大幅度的下降,生产者剩余增加很少甚至减少,造成“谷贱伤农”。因而对于农业生产者整体而言,新技术的采用不会必然带来收益的增加。

(三)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小,农户采用新技术需求不足

1.影响农户资金积累

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规模小,难以实行规模经营,使得河北省农户的经济收入低。由于收入低,积累能力差,使得农户在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时能够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从而造成“示范成功,推广失败”的难堪局面。

2.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科技效果

由于农业规模小,使农户难以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采用新技术,甚至根本无法采用规模性技术,即使采用,也因达不到规模起始点而收效甚微。

3.导致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短期化

在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和经营规模小的条件下,农户普遍存在着兼业现象,具有“粮食自给自足和农业外收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从而导致农业处于副业的地位,限制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也导致了农户对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和生产行为的短期化。

三、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防范市场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信息管理,拓展销售渠道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网络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设置农业信息台,每周公布一次产品信息与生产资料交易信息,牢牢把握市场动态,为合作组织抢占市场先机打下基础。抓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加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检测的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以高质量赢得好信誉,从而打开与龙头企业持久、稳定合作的新局面。与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的农产品购销关系,扩大销售网络,缓解合作组织产品销售压力。通过对农产品深层次的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合作组织经营特色,增强产品竞争力,降低销售风险。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

1.要完善和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推动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农产品低温仓储和冷链系统建设,建立多种模式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形成产、贮、运、稍配套服务体系。这也意味着,今后我国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国际经验证明,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需要适度的垄断,这是提高质量标准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必然选择。

2.逐步建立起主要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监测与预警体系。加强省、地(市)特别是县乡级农产品生产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工作;加快农产品信息网络和价格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制度,及时通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提供农产品市场分析和预测报告;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提高农产品供求、价格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机制。

3.建立农业价格支持的政策体系。(1)显著增加在农产品价格支持方面的支出。(2)扩大价格支持的范围。对水稻、小麦以外的农产品给予价格支持,如玉米、棉花、油料、杂粮、豆类、某些畜产品等,并对重点地区给予重点支持。(3)完善价格支持机制。重点是借鉴国际经验,引人反周期补贴,建立具有完整的风险控制的补贴体系。

4.合理采用农业新技术,规避市场风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技术上不稳定,对使用环境不可控,获利能力一般,经营风险大的产品避免经营;对技术研发速度较慢,而市场需求增长较快,易被替代的产品,重引进,轻研发;对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发展缓慢的产品应慎重选择;对虽有一定特色,但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持续发展,做不强、做不大,在人力、物力上占用和消耗资源,影响合作组织的业务,可采取收缩、剥离、清算等方式予以调整,以集中资源,改善结构。

5.建立健全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体系。5年的“工资倍增计划”这一政策的施行,一方面利用工资杠杆作用推动利润空间薄弱、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工资倍增计划,又能有效改善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工资增长滞后现状,增强地区整体性工资待遇水平,让使得更多职工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这是“筑巢引凤”吸引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体现。

(三)强化风险管理

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外部经营环境日益恶化,企业管理风险不断增加。国内外企业在危机中暴露的问题,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刻认识到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此,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企业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管理的规范化、体系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可能产生的重点风险,提前做好准备,预备好解决问题的方案,防患于未然。在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时,必须正确处理风险和机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风险增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企业要认真理清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及时消除可能造成的重大隐患;另外,有条件的企业要抓住并购、重组门槛下降等机遇。在加强产品研发、技术引进和改造的过程中,坚守创新观念,推动技术和人才管理创新,共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联系沟通,争取各方政策上的支持。

第4篇

【关键词】自然缺失 亲近自然 家庭教育 园林景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人们逐渐被游戏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包围,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使儿童与大自然之间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断裂。2005年,美国著名儿童问题研究专家、作家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将此现象称之为“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医学名词,之所以被人称之为病态,其用意在于唤起公众对自然助益的高度关注和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全面认知。理查德・洛夫预测自然缺失将会影响未来人类的体质,有可能导致新一代人的平均寿命下降,最终将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1]当儿童极少或不再接触大自然时,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压力过大、狂躁、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孤独、对生命的漠视、自闭等,此外,还可能会导致肥胖症等等。研究认为,治疗自然缺失症、肥胖症等病症,最佳的方式不是有计划、有引导、有意识的体育活动,而是在自然界中呈放松状态的活动。让儿童更多地接触自然可能是治疗儿童抑郁、狂躁、孤独、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的最好方法。[1]

因此,从儿童行为心理角度入手研究探讨儿童景观设计,对吸引更多的儿童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进而消除因自然缺失诱发的多种心理问题、疾病,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儿童周末活动现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家长对儿童亲近大自然态度、儿童和家长户外活动选择的差异等,研究探讨儿童行为心理变化,进而为儿童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1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网上电子问卷、纸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方式。在微信、QQ、微博等聊天网络投放电子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3份。在上海各公园、街道随机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为92.5%。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其中包括94份儿童问卷,154份家长问卷。同时采用个人访谈,与分别来自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区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调查结果采用excel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孩子周末活动现状调查

对248位孩子和家长的调查结果表明,22.6%的孩子周末参加辅导班,27.3%的孩子参加1-2个兴趣班,11.3%的孩子宅在家里,只有38.3%的孩子会外出活动。通过交流发现,11.3%周末选择宅在家里的孩子大部分家长为外地务工人员,这些家长表示自己也很想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外出,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也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环境,他们不得不每天工作,能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

数据表明: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孩子与大自然的接触时间很少,周末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室内学习或参加各种兴趣培训。当下,大部分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忙着让孩子周末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生怕孩子在奥数、外语、才艺、特长上落后于别人,却不知在无形中孩子“输掉”了更宝贵的东西。或许他们能轻松地解答奥数、流利地跟外国人交流、能弹能唱、会跳舞、会画画,可实际上却从未欣赏过丛林间清脆的鸟鸣、花朵的艳丽,牛马不识,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

2.2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

对248位孩子和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17.7%的孩子每天花费“半小时内”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27.4%的孩子每天花费“半小时-1小时”,16.5%的孩子每天花费“1小时-2小时”,38.4%的孩子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有或多或少地沉溺于电子游戏或电视的情况,这也造成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变得更有限。由数据可知,电子产品成为了大部分孩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离不开电源。手机、电脑、电视、游戏机等将孩子困在屋里,而忽略了窗外的自然物。

据报道,2016年2月15日,一位10岁的小女孩拿出一把电锯学着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在5岁妹妹的脸上锯了过去。医生说虽然经过清创缝合,但是伤口仍会坑坑洼洼的,将来愈合了也会留下很深的伤疤[2]。近年内,诸如此类的事件频频发生,2014年3月20日,在宿迁一个两岁半的男孩模仿光头强,结果用斧头将自己的两根手指砍伤,2013年5月7日下午,连云港的小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玩“烤羊”情节,8岁的冉冉和5岁的浩浩兄弟俩被同村另一名9岁的男孩绑在树上点火导致严重烧伤。这些惨痛的事实告诫人们:孩子们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生活常识,有时候意识不到一些潜在的危险;同时他们也缺乏应变能力、躲避危险的能力,过多受到电视、游戏、小说等虚拟情节的影响,生活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往往会惊慌失措而造成伤害。

2.3 家长对孩子亲近自然的态度调查

对154位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1.6%的家长认为最好7天内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22.6%的家长认为最好每7-15天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20.2%的家长认为应该15-30天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只有5.6%的家长认为应该30天以上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亲近自然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但现实却是大部分孩子的周末时间被辅导班或兴趣班所瓜分,只有少数家长能做到经常带孩子亲近自然。

25.8%认为“15-30天”或“ 30天以上”带孩子去亲近自然的家长中,67.2%为男性。通过交流发现:绝大部分的爸爸们表示不知道应该要带孩子去哪里为好,也不知道孩子喜欢玩什么,喜欢看什么,每次自己单独带孩子都特别烦恼。在与小林的爸爸访谈时,小林的爸爸说“每次都是跟他的妈妈一起带他外出活动的,如果小林的妈妈不在家或者没空,小林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玩游戏也不愿跟我单独出去玩”。爸爸们几乎都存在没有妈妈们有耐心、细心的通病。

2.4 最感兴趣的户外活动

248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认为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与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图2显示,孩子最感兴趣的户外活动是森林寻宝探险之旅活动,选择此项的孩子占61.7%,其次感兴趣的是阳光沙坑,选择此项活动的孩子约占58.5%。而家长的选择与孩子的选择相差甚大:超过54%的父母认为孩子会更喜欢露营、蔬菜种植与采摘,认为孩子喜欢养小植物、森林寻宝的探险之旅、和林间运动会等活动的概率持平,基本为40%左右;67.9%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则认为孩子更喜欢露营类的家庭活动,认为孩子喜欢其他活动的概率基本持平,无太大变化。在问卷调查的开放性问题中被问到印象最深刻的户外活动时,大部分男孩的回答最多为冲浪、攀岩、踢足球等具有刺激性的活动;大部分女孩及家长的答案基本一致,为和家人参加露营活动。这些差异也是值得景观设计师们思考的,在进行儿童景观设计时应该多考虑儿童的兴趣和行为需求,这样才能吸引孩子走出屋子、离开电源。

亲近自然,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总是在担心着屋外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也是使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表现更为明显,他们的溺爱逐渐的让孩子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任何风吹雨打。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点,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别在无形中抹杀了他们的天性。

3 问题与讨论

3.1 阻碍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的原因

在与家长们的交谈中发现,家长们认为阻碍其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最主要原因有:(1)气候问题,例如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雨雪天气等,孩子太体质差,容易生病;(2)自己工作太忙、太累,没有时间带他们亲近自然;(3)孩子要参加各种辅导班或兴趣班,没时间外出;(4)户外存在安全隐患,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分辨能力差,容易受伤;(5)不知道该去哪儿,感觉外面都差不多,没什么可看的;(6)更愿意带孩子去儿童剧场或游乐园。

通过交谈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带孩子出行,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有的家长对很多户外活动存在危险表示担忧:攀岩太容易受伤、泥巴是脏的、草坪里有细菌……过多的担忧导致了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其结果就是减少了孩子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民间对孩子的成长有一种说法叫做“接地气”。意思就是从小在自然环境里摸爬滚打的孩子,会比极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更结实、更健康、更少疾病。那些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家长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远比家长想象中的强大得多,孩子没家长认为的那般脆弱,家长过分的担忧只会让孩子变得更脆弱。

3.2 解决方案

3.2.1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当代著名海洋学家Rachel Carson曾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3]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从大自然学到的东西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家长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鼓励孩子在自然中多探索、多想象、多观察、多发现;在家中培养一些易于观察的动植物,开辟小型菜园、花园等,为孩子提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平台。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问题反映了家长的问题”。家长应成为孩子喜欢自然,了解自然的表率,与孩子一同走进自然、探究自然、了解和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的奥妙与美,引导、启发孩子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多观察、多欣赏、多思考。

3.2.2 以儿童行为心理为依据进行景观设计

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景观缺乏吸引力、存在危险性是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童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巨大的精神愉悦,这能促进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强壮的体魄、对好奇事物的探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审美力等。因此,在进行儿童景观设计时如何将儿童从“有电源的房里”吸引出来,又必须保证儿童的安全,让家长们放心,是景观设计师们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与孩子们交流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景观活动有:沙坑、草坪、森林、水景、蔬菜种植与采摘、照料动物等。

(1)沙坑游戏。沙是大自然的产物,经过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将沙土作为最基本的造景材料,加上他们的构想与构建,通过手的操作及对成品的创造性可以反映出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及对未来的想象(如图3),他们在这里可以拥有自己的宇宙飞船、可以建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堡、可以为爸爸妈妈做出“美味的菜肴”、自己可以是救死扶伤的医生、……这种低结构、没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对儿童而言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可以让儿童在愉悦的玩沙游戏中获得动作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而且能丰富认知经验,提高想象和创造能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5]在设计游戏沙坑时,可将其设置在树林下,即可确保孩子在玩沙土时不受强光的刺激,又可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阳光,增加趣味。沙坑四周可栽植薰衣草、薄荷、艾草、晚香玉、驱蚊树等植物驱蚊虫,沙坑旁边可设置休息平台,以便于家长放心看护孩子。

(2)草坪。(如图4)孩子来到广阔的大草坪就犹如一只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小蝴蝶,他们在草坪上自由奔跑。带上桌布、零食,在阳光的沐浴下跟孩子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或许是很多家长期盼的事情。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做调查时,我也躺倒草坪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看到一位大概10左右的小女孩从草坡上滚下来,然后开心地说“妈妈,你看我是草丛里美丽的花朵”。孩子开心的笑容,欢乐的行为或许正是景观设计师最想看到的。

(3)森林。随着城市的扩张,大量的自然区域被开发,对现代城市儿童而言,森林是遥远的、神秘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孩子说到对茂密的森林十分感兴趣,但当问其知道森林里有什么时,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为“森林里有熊大、熊二、光头强”(动画片《熊出没》)。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森林,让他们在里面探险,了解森林里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认识各种奇异美丽的植物,欣赏清脆悦耳的鸟鸣、潺潺的流水、艳丽的花朵、高大的树木。让他们感受到在林间泥道上奔跑的愉悦,知道道路原本的样子不是混泥土或塑胶的。这既是家长的责任,也应该是景观设计师们的追求。

(4)水景。亲水性是人的本能,儿童对戏水活动具有强烈的喜好。在设计儿童景观时,景观设计师可考虑设计浅池涉水与鱼塘垂钓。水深控制在30cm安全深度内,在池底铺满鹅卵石,在儿童涉水时既有安全保障,又能达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此外,垂钓是一项有益身心、老少皆宜的休闲活动,垂钓时,手、眼高度配合的动作能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并且高度保持注意力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耐心,也能让孩子变得愉快、恬淡、平和。

(5)蔬菜种植与采摘。蔬菜种植与采摘对大部分城市儿童而言是较为陌生的,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将农田设计成大小不一的地块,以家庭为单元,开展儿童参与耕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管理、采摘等一系列活动。会有助于儿童认识各种蔬菜,并了解其生长规律,丰富儿童的自然知识。而且通过参加这类有足够意义和吸引力的活动,能分散儿童对电脑、电视、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此外,儿童参与此类农事活动有利于身体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其耐心、爱心、注意力,有利于消除儿童的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

4 结语

孩子本是自然中的一只小鸟,别把孩子关在你自己编制的鸟笼里,那样只会让其失去了天性,忘记了飞翔。自然是儿童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把儿童放回大自然的怀抱,让其体验到自然的神奇,这也是当下景观设计师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郑海云.中国日报:10岁女孩模仿光头强:用电锯将妹妹鼻子锯开,2016-03-10.

[3]Ulla Grob-Mengues.文化与幼儿教育的欧洲视角:走向自然[J].学前教育研究,2004,(7-8).

第5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汽车维修专业 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是指利用网络作为基本媒介进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时所发生的教学活动。当前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随着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机械配合精密复杂,车型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检测设备、诊断仪器越来越先进,专业素质的员工和维修技术资料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维修人才,从事汽车故障诊断、维修,进而保证在用汽车技术状况,保障汽车运行安全,减少汽车排放污染。因此,如何适应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用人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专门人员,是汽修专业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学优势,进而培养出专业过硬、技术熟练的汽修人员,是提高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由教师将前人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主要负责信息的传递,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学科式、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专业发展需要。在网络教学中,课堂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职责以指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担当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重角色,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它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讲解车轮制动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授前先布置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车轮制动器种类、构造、工作原理等资料。同时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并下载不同种类车轮制动器的构造图片制作成PPT文件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解。在讲解汽车发动机常见的故障原因及其排除方法这部分内容时,也是在讲解前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并下载有关汽车发动机故障及排除方法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加以整理,小组讨论、集中讲解相结合。通过上述两例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将网络应用到汽修专业课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汽修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使枯燥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在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学生通过网络丰富汽车维修知识与信息

现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汽车的构造越来越复杂,不同汽车制造公司生产的汽车其内部构造和电子控制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只会维修一两种车型的话,将不利于学生的今后就业和发展。但是由于汽车维修教学是一项高投入的工程,学校不可能投入许多财力购买教学用车。因此,为了拓展学生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的优势,在重点讲解一两种基本车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市场上主要车型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了解其主要结构以及有关维护和保养的知识,还可以和已学的车型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不仅拓展了专业知识,同时又对已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

例如在学生掌握桑塔纳2000的维修保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桑塔纳3000、宝来等大众车型的维修和保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和已学的车型进行比较,使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桑塔纳2000的维修、保养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又充分了解了大众车系的其他车型维修、保养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还可以扩展到其他车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三、紧跟汽车发展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装置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汽车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ABS(制动防抱死系统)、SRS(安全气囊)、AC(空调)、电控悬架以及驾驶员交通信息系统等。“机电一体化”的汽车总体构建中,电子装置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向机电结合的科技型产品转变。汽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维修技能,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书本上的汽车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要求,而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丰富。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掌握当前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此外,不同的车型其内部的构造及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尽相同,而我们的书本和专业教师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车型所涉及的技术都进行介绍。因此,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掌握不同车型构造及其技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上先进的汽车技术。创新不是闭门思考凭空创造,而是要在掌握了大量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

例如,现在中高档轿车普遍采用所谓的ESP电子稳定系统、CAN-BUS总线系统等,此外还有缸内直喷、稀薄燃烧等先进技术,在一般的教材上都没有这些内容。我们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并下载这些内容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创新意识。

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汽车维修行业是一个“慢热”行业,学生的维修技术必须要在维修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工作中,汽车维修专业人员除了学习汽车维修手册和各种维修专业书籍外,最重要的一个平台就是网络。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接触到汽车发展的最新技术,了解汽车维修行业的主要动态,学习有关汽车维修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最主要的通过网络这个交互平台可以解决汽车维修过程所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这就需要广大从业人员充分运用互联网,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学校专业教学中加以引导,加以训练。

第6篇

记者:请问根据两位嘉宾的亲身经历,你们眼中温州的小微企业生存状态是怎样的?金融改革是否改善了它们的处境?

【周德文】:我本身就在温州工作,对温州的情况比较了解。目前的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许多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陷入困境,导致个体的老板“跑路”、甚至自杀现象的出现。这跟我们现在金融体系不能更好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很大关系。

【曾刚】:我曾经到过温州,也到过很多和温州类似的和有差异的地方。我在想,对于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温州,其实到处都存在。在我看来,从目前我们的感受来讲,无论这里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状况,还是它资金需求的满足形态,温州其实还算是不错的。为什么?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因为温州是一个发展程度很高,并且有大量财富积累的地方,所以,它的资金供给本身是比较充裕的。再加上政策上的支持,温州本地的金融机构数量不少,过去一段时间给他们政策,包括小贷通等这种机构发展了很多,而且还有外来资金的进入,正因为它作为一个试点,所以吸附了很多外地的资金。在我看来,温州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我们抛开它实际的实体经济那块,那个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单单说它资金获取程度,可能远远好过其他地方。我倒是觉得,因为我走过很多的地方,不仅仅温州,总体来讲,温州的小微企业生存状况,从资金可得性的角度来讲,在国内很多地方是不错的,而且过去一段时间,借金融改革的东风,他们的资金状况可能还会有所改善。温州的很多问题可能还不在于它的资金可获得状况,现在有很多争议认为他们有一部分企业拿到钱之后可能并没有从事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是用作了一些金融投机或者其他的行业,这个时候,可能集聚了一些风险,这些风险是需要化解的,这些是它的问题,而不是从它的资金可得性的角度来讲。金融改革如果单单从改善企业资金供给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目前还是很明显的,整体来讲,它的条件还是不错。

记者:国家为何要开展金融改革试点?温州为何被选择为第一家试点?

【曾刚】:金融改革试点是去年提出来的,有几个大的背景。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确实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过去一些年也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去年有一些改革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也进入到一个瓶颈的阶段。这个瓶颈阶段产生很多问题,大家知道从2010年到2011年之后,整个金融体制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所谓失衡现象,银行体系好像看起来钱很多,但是很多中小企业拿不到钱,而且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民间融资比较发达,同时价格又高企,也有很多的风险。所以,这两个背景就正好重叠在一起,一个是我们金融改革经过多年的改革进入一个阶段需要通过这个改革提升它整体的运行效率,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合理程度;另一方面,正好一个问题出现了,我想大家都知道,当时民间金融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很多人看来收益很高,同事也伴随着风险。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我想在那个时候,对于改革的呼声就出来了,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情况,大家呼吁通过改革能够改善供求失衡的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整体金融结构的优化,一个大的背景和小的背景在一起了。选择温州,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民间融资,体外的民间融资利率高企,引起了很多关注,也有一些问题。温州很显然是具有代表性的,在浙江有代表性,所以,把它选择一个对象,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促进我们民间金融的规范化,作为我们整体金融改革的一个试点,我想温州正是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从这个背景上来讲,我觉得它有它的必然性。但是它也有它的侧重点,因为它是在那个时间上,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大家对民间金融的关注,所以在温州金融改革试点里面,我们很多强调放松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转制,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等等,后来像前海这些其他地方,推动人民币的跨境结算,追求的是金融对外投资,还有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方向。它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时间点出来。第一家选择温州,时间、背景都有它的重点。这是我大概的一个看法。

记者:去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要允许“试错”,您是否赞同?为什么?

【曾刚】:这个问题我们有同样的看法。为什么说允许试错呢?金融本身是有风险的行业,不管是民间融资还是体系内的融资,金融活动都是有风险的。第二,改革也是有风险的,改革有不确定性,改革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事前并不清楚,所以,一个本身就是金融风险的行业,加上改革本身也有风险,叠加起来意味着金融改革的风险是比较大的,相对来讲从国外来看,一些金融市场化的过程都会遇到风险。这给我们改革带来一个困难,就是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讲,改革确实是一个好事,说起来大家都支持,但是你要知道它是有风险的,如果作为改革的执行者来讲,它可能就会有很多的压力。大家很怕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上升、逃废债或者其他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等,很容易导致我们的改革半途而废,改革本身就是存在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我们对金融改革可能试验的方向允许鼓励,不能简单因为有些风险出来了,就否认它的金融改革成效或者应该坚持。我们生怕这个改革半途而废,很多时候因为方向是对的,但是迈出去的时候可能有一些风险和成本。如果这个错误和成本我们不能够容忍的话,这个改革的推进我们也很困难。所以,我想周行长讲的试错,其实是让我们从社会各界也好,从政府本身来讲,社会舆论的环境也好,应该尽量地给这些金融试点改革的地方一些比较宽容的空间,一个包容的状态,而不是一味地去批评。而是这样一种状态,允许他去犯一些错误。如果不去试错的话,我不知道正确的方向是什么。我们以往的改革,早期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这样试出来的,我们应该允许它这样去做,这个试错是很重要的。我还要强调,我们目前的很多改革都还在进行中,我们不敢说这些改革一定一点风险都没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到时候有一点风险,出现一个违约的事情,就把整个方案否定掉,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整个金融改革,包括温州改革,需要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当时也是这么去想这个问题的,所有人都看到温州在改革,所有人对它有很高的期待,焦点所在,可能很多时候是这种压力,很容易变成千夫所指,所以我觉得给它一个外部环境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

【周德文】:我非常赞成周小川行长的讲法,并且我很感动,作为金融机构的最高领导,他能够对温州金融改革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允许温州“试错”,我认为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鼓励。因为金融改革是深水区的改革,本身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改革很艰难。在改革中就很容易犯错误,所以允许“试错”,我认为给了我们改革的勇气,给改革者更大的鼓励。第二,金融改革在我们中国是率先在温州拉开序幕,可以说前所未有。正因为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改革本身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要允许它“试错”,才敢大胆往前迈进,本来就步履维艰,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改革就没法儿迈进。第三,改革要试验,要突破现行的政策法律,更容易犯错误,甚至是触犯法律,更应该允许他“试错”,允许他犯错。我认为周小川行长的这种讲法是受到鼓励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是不是有“试错”的勇气,我们地方政府以及组织金融改革试点的领导,他们的观念里是不是有敢于推进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因为给你政策了,鼓励你去“试错”,你不去做同样没办法去推行。我认为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有更大的改革的勇气去推进金融改革,大胆的寻找突破,即使错了,国家已经表态允许你“试错”,我想天也塌不下来。有人说温州金融改革已经走到头了,有的说已经走到死胡同了,这就是我们不敢试错和不敢推进改革造成的。

记者:据您的观察和研究,即将期满一年的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成效和进展如何?会呈现哪些亮点?

【周德文】:去年3月份国务院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温州的地方政府包括温州人积极的推进金融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说设立了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积极引导民间借贷走向规范化、阳光化的道路;设立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对民间资本的投向进行一些引导;颁布了温州民间借贷利息指数;设立温州地方金融监管中心,最近也批准试点两家票据中心等等。温州的金融改革一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也有一些亮点。亮点主要是温州在金融改革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果,对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有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也积极配合金融改革,比如说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设立单独指标进行考核。特别是在引导民间借贷合法化方面,温州做了积极的尝试。

第7篇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支气管哮喘 六味地黄丸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40~60岁女性哮喘患者共6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之诊断标准。

方法 对入选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更年期的躯体症状、哮喘的控制程度(如用药依从情况)以及伴发疾病等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六味地黄丸1丸,2次/日,随症配合舒利迭50 μ g/100 μ g剂型,1吸/次,2次/日。对照组予舒利迭50μ g/250 μ g剂型,1吸/次,2次/日。

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统计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控制:症状基本消失,听诊双肺哮鸣音消失,疗效指数减少≥95%。②显效:症状明显好转,听诊双肺哮鸣音明显减轻,疗效指数减少≥70%。③有效:症状有所好转,听诊双肺哮鸣音减轻,疗效指数减少≥30%。④无效:症状及听诊双肺哮鸣音无变化或减轻不明显,甚或加重者,疗效指数减少

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60例全部为慢性持续期患者,40岁以前发病52例(86.7%),以后不定期发作延续至围绝经期继续发病,40岁以后发病6例(10%),50岁以后发病2例(3.3%),发病高峰位于围绝经期,夜间哮喘现象普遍存在。

调查对象Kupperman评分中度、重度的占91.7%。在Kupperman评分的项目中,情绪波动、失眠、骨关节痛、心悸、疲乏出现的频率高。部分患者因骨关节痛、心悸自行停止吸入药物。

患者平时的用药情况:平时能坚持用吸入皮质激素防治哮喘的仅5例(8.3%),因骨关节痛、心悸等拒绝用吸入装置者有24例(40%),因情绪波动、恐惧激素不良反应不配合治疗者22例(36.7%)。对治疗过于迫切,乱投医、乱用药9例(15%),发作时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影响治疗9例(15%)。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经期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差,在就诊时就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有着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病史叙述紊乱。有时医生亦对与症状类似的疾病不能区别,常常误诊为其他疾病。

第8篇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100-02

随着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加剧了对健康的威胁。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迅速增长,占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1/3。在糖尿病的各类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单神经病或多发单神经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等周围神经病多种类型都是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1]。该研究分析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点及有关因素,并对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因素及早期诊断肌电图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麻木、自发疼痛、异常感觉情况及神经系统体检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其中有48例男患者,5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35~81岁之间,平均年龄(62.5±7.2)岁;病程在6个月~22年之间。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主要是根据世卫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条件主要有[2]:对糖尿病病情予以明确,具有临床周围神经病变或电生理针对依据,将造成周围神经病变的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其它原因排除。

1.3 肌电图及血糖指标检测

患者保持清醒、放松,在安静、屏蔽环境中以仰卧姿势采用肌电图仪进行检测,保持室温在18~25 ℃之间,保证患者皮肤温度在28~31.5 ℃之间,测定患者左右侧正中、尺、胫、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正中、尺、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并测定复合肌肉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根据复合肌肉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最大波幅确定刺激强度,重复刺激数次,直到患者波形、波幅不产生变化。患者都在住院第二天进行空腹采静脉血,对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指标进行检测[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数据软件,采用χ2检验方法比较患者的计数资料,P

2 结果

50例患者中有5例电生理检测没有任何症状,但神经传导检测不正常。45例有症状患者中有40例患者神电图不正常(占88.9%),5例患者正常。正中和尺神经为上肢神经,腓胫神经为下肢神经。对患者的430条运动神经进行检测,108条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减慢,122条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共152条神经异常,异常率为37.7%;其中43条上肢神经受损(占28.3%),109条下肢神经受损(占71.7%),下肢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神经异常率(P

3 讨论

神经系统受糖尿病的影响较大,是最常见的导致神经病变或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另外,随着逐年增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变也逐年增长了患病率,特别是超过40岁的有吸烟史及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诊断糖尿病10年内的患者通常在临床中都存在显著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率与病程都具有一定关系[4]。糖尿病神经病变在实际中约有30%左右的患病率,随着不断发展的病程,近一半患者都将产生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目前还没弄清其发病机制,主要有血管学说、免疫学说、蛋白合成及轴突转运学说等多种观点,具有多因素的发病机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在临床中最常见的主诉就是肢体麻木、疼痛感异常等[5],通常糖尿病患者相对较晚产生肢体肌肉无力和萎缩等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有多神经病和单神经病等多种表现形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可单独对一支神经或多支不同区域的神经产生影响。其中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中超过80%都患有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其长度依赖性比较明显,自对最长的神经产生影响逐渐向近端神经及大小纤维所累及。大纤维受累以主要是损害远端感觉神经轴索,在肌电图中能够发现降低感觉或消失动作电位并同时伴随减慢的传导速度。小纤维受累主要有麻木、腿部针刺样、烧灼感等表现,同时伴随腿部皮肤改变、水肿等症状。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具有运动和感觉障碍表现,严重患者可导致残疾。与减慢的传导速度相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降低感觉和运动神经波幅比较明显,感觉神经比运动神经受损严重,且下肢比上肢严重[6]。一般来说,远端神经受损时间更早、程度也更为严重,这与有关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其主要原因与相对较长的下肢神经走行,不佳的神经血供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基于电生理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因临床中患者具有复杂性表现,在检查过程中要辅以其它神经检查将多神经周围病变排除[7]。有关研究结果证实,早期治疗对于患者周围神经损害具有一定的控制甚至逆转作用,目前血糖控制及疼痛管理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所以血糖控制是治疗关键[8]。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生理检测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确诊率明显提高,其特点对于鉴别其它疾病比较有利,早期诊治亚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并为评估临床疗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主要在于对血糖指标的控制,因此应对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积极控制,才能使血糖指标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1] 成秋生,曾涛,张赛,等.晚发型家族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5(11):88-90.

[2] 图娅.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10):62-64.

[3] 孙博,黄旭升.痛性周围神经病[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5,7(13):72-75.

[4] 余丹,吴赤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周围神经病误诊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51-53.

[5] 管阳太.周围神经病诊断研究进展和热点[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6(12):36-38.

[6] 李思惠,王洁,闫丽丽,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其治疗现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4,9(4):115-117.

[7] 高海凤,张凤茹,徐静红,等.以急性周围神经病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例分析[J].天津医药,2013,8(1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