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华文化的价值

中华文化的价值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华文化的价值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华文化的价值

第1篇

一、草原文化的现代性问题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多样化与本土化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与此同时,近几十年来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在文化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增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感在社会不同阶层中再次出现。关于“国学”“草原文化学”“蒙古学”研究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各民族有识之士对寻找文化根源和传承文明的焦灼心理。内蒙古各族学者把丰富和发展草原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积极开展区域文化研究,深入探讨草原文化的历史命运、发展差距、文化变迁、现代转型、未来走向等诸多问题。

(二)发达与欠发达之间的矛盾。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成了人们对文化交流、发展模式的理解体悟上的差异,特别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地位落差,可能加剧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对立情绪。我们不能漠视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及由此引起的种种极端行为,但也不能过分强调这一冲突和碰撞。实践证明,各类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只能在文化自身发展和交往中不断克服和缩小。为此,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重新审视。一方面需要在总结草原文化现代化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更为切实合理的文化理论,以期对这一问题获得更加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认真思考草原文化现代化之路所面临的困境及不足等具体问题。如此,才能真实地回答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传统文化中哪些包含有现代性的因素和向现代化转化的可能。

作为主流文化重要成分的草原文化既要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又要融入世界先进文化的建设潮流中,就必须对世界先进文化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加以思考,参与到未来人类的世界性共同价值建构活动中。同时,也需要在世界先进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全球视野来审视草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其中的现代性。我们应该立足于草原文化发展的实际来汲取现代文明的营养,丰富和发展草原特色的新文化。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来看,都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在科学合理地评价基础上积极提炼和梳理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当今,人类文化的趋同性、单调性、重复性色彩日益加重,强势文化日益成为主流文化,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并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保持和发展本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

(三)草原文化面临的挑战。虽然草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进入新世纪以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果说草原民族过去主要面对的是大自然的挑战,到近现代之后则主要面临当代强势文化及现代文明的冲击。这对草原文化的提升和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的优化和选择过程。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几乎每天都要对各类文化要素做出选择,进而不断适应或融入主流社会的发展进程。经过100多年的社会变迁,再加上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游牧社会由游牧――半农半牧――农耕――城镇四种经济文化类型依次更替,游牧的蒙古人随之也完成了两次经济社会的转型,即从游牧人到定居者,从定居者再到城镇居民的变迁。在这一复杂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大部分农牧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同时,也有一些农牧民永远地失去了赖于生存的耕地和牧场。他们在保护生态环境、稳定边疆地区、服从国家利益、实现三化(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草原社会的被动变迁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文化的变迁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直接造成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文化变迁。近代以来,汉族移民及农区、半农半牧区的出现,使内蒙古地区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圈不断扩大的同时游牧文化圈也明显缩小。仅以使用语言为例,草原民族在传承民族文化与普及教育、科学研究、公共场所、行政管理、经济交往、通讯联系等方面对于媒介语言的选择就充满了矛盾。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在为自己和子女未来进行设计时,都会更多地考虑发展前途和切身利益。这些情况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在文化认同与选择上出现的感情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面对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草原传统文化只有两种选择:或接受挑战,勇于创新,走出困境;或被主流文化融化,失去文化个性和主体自我。实践证明,草原人民只有抓住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才能迅速缩小和弥补发展落差,借现代文明之力改造和提升传统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迅速缩小发展阶段上的差距,从而以超常规发展和追赶发展等形式,大踏步走进前列。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后发优势和潜力,进而对草原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转型,这是草原文化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此,草原民族一方面要在困境中积极探索发展模式,不断克服欠发达文化的种种不足;另一方面,应继续保持草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持久创造力。为了尽快实现草原文化的现代化目标,我们必须站在现代文明的基点上,大胆创新,兼收并蓄,超越文化自我的精神境界,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塑造,从而树立新世纪民族文化新的“草原形象”。

二、草原文化的现代价值

注重对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挖掘与传承,是草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体现草原文化的首要价值之处。从草原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既要充实和丰富主流文化,又要保持和弘扬草原特色的文化个性。为此,必须在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前提下继承和弘扬草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纵观草原民族的历史发展不难发现,草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文化的多样化价值、开发价值、思想价值、产业化价值等比较突出。

(一)草原文化的多样性价值:文化的多元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2006年内蒙古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开创了不同国家、跨境民族、同质文化联合申报的成功范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北方少数民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积极吸收了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合理成分,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吸纳与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北方草原文化的独特内涵。社会经济形态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成分的复杂性,语言文字与的多元性,思想意识的开放性,呈多元互补之态势,从而形成了以草原文化为主干的区域文化。没有哪一种文化像草原文化这样具有鲜明的多元整合的复合性特征。因为,草原地区不仅先后经历了狩猎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工业文化、城市文化等不同经济类型文化,而且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多样、多极为一体的复合性文化。

草原文化是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源泉,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最珍贵的人类文化资源和遗产之一。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保护草原地区自然形成的文化、生物、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要及时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古籍文献、名胜古迹等。保护并开发内蒙古丰富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我区文化品牌的“草原形象”,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护中华文化多元格局的需要。

(二)草原文化的思想价值: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草原文化有三种比较突出的思想价值。一是草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带来全球范围内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而历代草原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被公认为是对此难题的解决有所贡献的思想智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论的最深刻含义就是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命意义,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它启示人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状况直接与自然状况有关。因此,人应像爱惜自身一样地善待自然,不能破坏侵害自然,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协调关系。二是草原文化的精神价值。自古以来,草原地区出现了大量反映人类顽强不屈、开拓进取精神的典型文化现象。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地被传承下来,就在于这些文化精神中寓有鼓舞人、激励人或感化人、升华人的思想价值。草原文化的思想价值是草原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成分,是文化价值的提炼和浓缩,对草原地区的发展进步有着重大意义。内蒙古学者在认真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和概括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精神面貌:即热爱故乡、崇尚英雄、豁达包容、开拓开放、求真务实、坚韧顽强;价值体系: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人与社会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人与自我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以及精神内涵、思维模式等。这些人文精神无疑是草原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当继承的宝贵遗产。三是草原文化的生态伦理价值。草原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形成了诸多至今看来仍然十分卓越的伦理思想。这种思想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万物,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为核心,充分表现在游牧民族的生命观、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中。以崇尚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精神的草原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思想,而且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所阐述的思想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其显著特征在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中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虽然草原民族生态伦理思想还囿于朴素的思想伦理范畴,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强,但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足以给后人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三)草原文化的开发价值:近年来,内蒙古以草原文化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大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其思想的启迪性、教育性和巨大的凝聚力,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日益彰显,草原文化已成为内蒙古软实力的突出标志。一系列支持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解放了内蒙古的文化生产力;先后实施完成了以文化艺术精品生产、“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项目”和文化硬件建设为标志的“十大文化工程”等,实现了内蒙古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草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助推内蒙古科学发展的引擎。

草原文化以其历史的原创性、浓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博大的开放性、强烈的进取性以及纯朴的自然性日益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外游客纷纷到内蒙古来观光旅游,为的就是亲身感受一下千年草原文化的独特氛围,寻找精神的家园。内蒙古所拥有的这些珍贵人文资源是我们的巨大财富,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文化资本”后盾。与此同时,草原题材的文学、歌舞、音乐、纪录片、美术、动画、传媒(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的响亮问世,不断感染和影响世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内蒙古文化软实力。为此,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的“草原形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艺术魅力。在今后文化策略的调整中,我们必须不断完善、丰富和创新草原文化产业,并迅速提升民族文化的“草原形象”。

第2篇

【关键词】和合价值;古村落文化;保护

随着国内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向城镇靠拢。虽然发展本身是必要的,但因为此之前没有做很好的文化准备,将农村特色文化大量抛弃,长期便会丧失古村落文化特色。古村落本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而现在却已经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每年几乎都会消失将近9万个自然村,面对外界如此巨大的冲击,加大对古村落文化保护刻不容缓。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帮助解决现实生活事物的差别、冲突,使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达到融合状态,是一种极具智慧的辩证思想,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进而启示古村落文化保护。

一、古村落文化的“和合”体现

中国的古村落,因为历史悠久、文化板块多样、民族众多、环境不同,所以它们形态各异,文化也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古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古村落人在日常生活起居当中日益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伴随社会历史、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的变迁而不断选择、成熟的一种文化。古村落作为一种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人类聚居空间,文化自身丰富的内容呈现出文化多样性的差异,同时自身的魅力又能把这些差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无不让人们赞叹这种古村落的内在、和谐、融洽之美。

(一)人与自然的“和合”

古村落作为独特的中国文化空间,是一种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聚居空间。古村落分布较自由,大都根据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自发形成的。但在建筑选址上就有许多合理之处,如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河道、光照、风向、气候、景观等方面,同时还注重协调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构成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格局,建筑以群山为背景,增添了层次感;以水为前景,开阔了视野,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

基于地理、环境、气候的差异,古村落的人们的居也是因地而制宜。北方地大广袤、山河壮美、人口稀疏,他们宅院朴实、布局离散,大都以四合院、胡同为主;南方多水道,院落很小,粉墙黛瓦、颜色淡雅。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古民居的青墙白瓦、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还有江南的园林。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是“和合”思想中重要的基本观念。古村落的人们根据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就地取材进行家园的建设,将人和自然中的冲突很好地融合起来,展现了“和合”思想的精髓。

(二)人和人的“和合”

大多数古村落是由无数个各自为政的小家庭因血缘关系维持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一般说来他们是一村一大姓,代代杂居生活,因而古村落的人们交往中会产生浓浓的情感。古村落大都是封闭的、向内的,折射出对外防御、对内聚合的传统心态,古村落的人淳朴,团结、有向心力。

古村落的人因其特殊的环境和经历,逐渐形成了“顺天时、求地利、崇圣贤、敬祖宗”的思想传统,他们崇信“忠孝廉节”的理念,有严密周祥的家训、家法、族规的制约,所以民风相当的自然、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场景也是并不罕见的。古村落里的人都有很强的群体感,深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十分注重孝道,比如客家人,他们尊老爱幼,制定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族规,使老年人能安度幸福的晚年。同时民风淳朴的古村落人们,热情好客。有外人进村时,他们歌舞相迎;离开时,也是鼓乐相送。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在古村落人的一言一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文化要素的“和合”

古村落文化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层次,具体说来包括传统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村规民约、民俗、节庆、农耕礼仪、传统技艺等内容。这三大层次之间,物质文化层次是基础,精神文化层次是内核,制度文化层次是保障。它们既相互独立,彼此又相互依存、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和合共生”,使得古村落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创造性。

不同的古村落之间还因为历史、文化、信仰的不同,各有其不同的特色节庆,比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基于对水的崇拜,在节庆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水崇拜的祭祀礼仪。泼水节、龙舟赛是他们重要的节庆活动。而哈尼族人对鸟等家禽崇拜,他们常常拿鸡骨头进行占卜凶吉。这些独特的节庆、礼仪,构成了各个古村落之间特有的文化根基,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把存在冲突的部分,融合起来,让后人更好地感受这种文化的魅力。

二、当前古村落文化的“境遇”

近年来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落,随着新闻媒介的宣传与推广,逐步被人们所了解向往,并随之兴起了古村落旅游的热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把古村落承包给旅游公司,他们跟风修建,“涂脂抹粉”、“画蛇添足”、建立了一个又一个豪华的乡村公园,见利忘义,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古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古村落文化要素之间的“和合”被打破,古村落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一)旅游开发与古村落文化的冲突

古村落中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一千三百多项国家级“非遗”和七千多项省市县级“非遗”,绝大多数都在古村落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目光集中在古村落的经济建设、旅游开发上,很少考虑古村落的文化保护问题。现如今古村落的原始性,以及其所附有的文化都在逐渐消解,保护古村落文化刻不容缓。

现在中国古村落的开发大都是完全的商业化模式,即“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三方合作模式,使得那些最具乡土特色和旅游价值的历史遗迹、风土民情、古宅院落、民歌民调等资源,几乎都由一只或几只外来之手操控,他们像争夺矿产、石油、水力资源一样争夺着古村落。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久前谈到,古村落现在空前地进入一个消亡的加速期,商机和不良政绩是加速消亡的主要症结。古村落的经济开发不是遵从文化规律而是从眼前的功利出发,而是将其涂脂抹粉,改造得面目全非,有的甚至为了赢得游客喜好,把真古村落搞成假古村落,或是一举荡平建成了一个豪华的乡村公园。

古村落环境本身就有脆弱性,随着旅游开发,尤其是一些地方唯利是图的商人们的过度开发,会对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破坏,皖南的一些古村落就出现了因为乱砍树木造成的山体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古村落的水系萎缩,部分巷道青石板年久失修,排水出现问题,垃圾侵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有一些村民为了经济收入不惜将自己的祖居还建为餐馆、旅店,长久下去,古村落势必会失去原貌,纯粹依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取的。

(二)旅游开发对古村落人的影响

旅游开发热潮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很多地方为了旅游开发的需要,将古村落人们从原来的家园中迁出来,单单保留了一座“空壳”。虽然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但失去了原住民的古村落是没有灵魂的。古村落的文化就是古村落人的文化,是在他们的日常起居生活不断形成的,挖掘古村落人高尚的品质和精神,是彰显古村落魅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古村落人之间的乡情、友情,、亲情,正是古村落内在美的体现,这些却常常被旅游开发者们所不屑一顾。

同时,在旅游开发中,古村落人淳朴的民风也悄然改变着。常年研究云南古村落文化的尹绍亭教授数年前参加一次学术研讨会,谈到文化旅游时,说了在云南早期开发的一些旅游景点中就出现的一种现象:拍照收费,只要有外来者来了,长角苗女人就会立刻穿着盛装出现,并且与游客合照,每张要收取十元钱。这样裸的交易令游客们极不快和反感。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劲的商品经济冲击,古村落人的心态也在改变着,倘若不加以重视,昔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纯真,迟早会受到旅游业的负面侵蚀而走上歧途。

三、“和合”文化在古村落文化保护中的实现

“和合”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之中,“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承认多样、多元事物的差别、冲突,并不断地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追求达到平衡、融合、合气,并化生出新事物。“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文明之间等五大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危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样指导着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

在当代,运用文化生态理论去指导古村落文化保护就可以很好地调和古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人、文化要素之间的冲突。古村落文化不能孤立、封闭地保护,而要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出它主要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1斯图尔德认为要全面地考虑人口、居住模式、亲属关系结构、土地占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术等文化因素,与环境的联系,将这些因素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研究,探讨环境诸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他的学生萨林斯和塞维斯在合著的《文化与进化》中对文化生态学下了定义:“文化生态学应包括各文化之间的关系,超肌体的环境和居住地的自然特征”2。不难看出,文化与环境、社会、自然之间紧密的关系。

古村落文化保护本身就是“活态”的保护,讲究“人地共荣”,不能搞大拆大建,为了迎合旅客需要去设立人为景点,建成豪华的乡村公园;也不要纯粹的“涂脂抹粉”,只在房子外面刷层白灰,就认为可以一白遮百丑,搞“面子工程”。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只有在当地人的精心呵护才能显出它的魅力与个性。要按照当地的传统节庆、风俗习惯开展民俗活动。

文化生态理论强调古村落文化的就地保护、原住民保护,即要求当地村民自发自觉的保护。这样的文化保护,不仅仅是指要在文化的原生地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强调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自力更生和自我主导。只有实现当地民众的参与和自主,才是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是古村落一个重要元素,“空心村”是对古村落文化的破坏。只有古村落人住在古村落里,才是最好的保护,才能留住古村落的灵魂。

我们在古村落文化的保护过程中,要处理好古村落各文化要素之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用“和合”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文化生态理论去指导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协调好古村落文化与旅游的冲突,把古村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落到实处。古村落文化的保护要眼于未来,帮助我们保留一切有关的文化记忆的原生态,见证文化的延续和继承。

注释: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2.

2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努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并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

如果说西方科技的发展强调“尽物之性”,那么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则强调“尽人之性”,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创造万物,是最宝贵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时时处处无不体现人贵于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在“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中强调人的可贵。管仲提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要以人为本。他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些人贵于物的思想、民本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中国古人主张“和为贵”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在人际关系中,指出“人和”具有最高价值,人际关系贵在和谐相处。

(五)以孝德为核心的伦理规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孝视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人类和谐之本。孝是人之本性、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孟子把孔子的“孝”的思想进一步拓展,提倡人们把对自己的父母的爱推已及人,博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明确提出了人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社会共同承认的价值观与意义体系的集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导向” [1]引导社会成员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动,使人们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准则,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认同主流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深厚的土壤中。

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 “仁者爱人、讲信修睦”、“和而不同、和谐相处”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提出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毕竟是封建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物,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思想残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神,弃其糟粕”,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又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子》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反映在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二)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也重视公正和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吕氏春秋》中“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指出了“公正”“公天下”的重要性,从传统上肯定了“公平正义”。 在治理国家方面,古代有大量法治思想的论述,如“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但这些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带有封建性、狭隘性。今天,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吸收,又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一步总结提升。

(三)从公民层面看。“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出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论语》中讲,“民无信则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讲求信用,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以“仁”为出发点,并且由已推人。《孟子》中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仁者爱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的观点D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寻求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要依托各类场]、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的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创意新颖、品位高雅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先秦诸子; 价值论争; 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39-02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深深扎根于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在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之中,有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奠基阶段,这就是先秦时期。先秦诸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来展开论争,并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在群己关系上提出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从此开启了一扇古代中国哲学价值问题探讨的大门。应当承认,先秦诸子各家在这些问题上的探讨,一开始并非十分合理,各派各家各有所偏,但经过他们激烈的论战,各派的一些继承者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学说,吸收、融合其他各派的合理观点,最终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价值原则、价值体系,即中华文化中的自然原则和人道原则的辩证统一、 既尊重个性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群己统一原则,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先秦诸子之所以能率先提出这些重大的价值原则,与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先秦诸子能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展开激烈的论战,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从社会性质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学术上提倡百家争鸣,迎来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其次,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应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使社会分工加剧,出现了一个知识阶层――士阶层。士阶层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著书立说,创立学派,从而促使学派林立,学说各异。再次,在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已经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积累,从仰韶文化,经过夏、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时期。最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进行论争。就像庄子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原来统一的“道术”分裂了,于是诸子百家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先秦诸子在价值问题上的论争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主要通过天人关系来探讨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天既被赋予自然的因素,又被赋予道德因素。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侧重于天的道德因素,所以,儒家教化人要做“圣人”;而道家更多强调天的自然因素,所以,道家提倡人要做“真人”。孔子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他认为尧效法“天”创造出了一套制度,于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代代相传,而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仁,是永远不变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儒家天人关系上的人道原则。老子用天道来与孔子的人道对立。老子提出“无为”思想,“无为”即自然。所谓“道常无为而不为”,就是说道对万物的作用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尧效法天地,而天地之道无非是自然法则。显然,道家所倡导的是自然原则。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墨倡导的人道原则与老庄讲的自然原则之争更为明显。儒墨讲仁爱,孔子贵仁,墨子贵兼,二人的说法不同,但都肯定了人道原则,即肯定爱的价值、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建立爱和信任关系。孔子说:“鸟兽不可同群,无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思是说人要和人相处,必须要有爱心,要有同情心。孔子认为,行仁之方在于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墨子也主张:“兼即仁矣,义矣。”后期的墨家更明显地表达了人道原则,《墨经》里讲:“仁,爱己者,非为用己也,不若爱马者。”意思是说,真正的爱就是爱别人如同爱自己,把每个人都看成像自己一样的主体。孔墨讲人类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德性,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

与孔墨相对立,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说自然界无所谓仁爱,圣人对百姓也不施仁爱,就像束草为狗,用作祭物,祭祀完了,就把它丢掉,根本无所谓爱憎。老子认为,培养人的理想人格,不能靠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而应该复归自然 。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否认人为的重要性,认为自然就是无为,这是道家自然原则的体现。

儒墨强调人道原则,老庄侧重自然原则。先秦诸子各家在激烈的论战中既相互攻击,构建自己的学术观点,同时又相互融合、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观点。如果任何一家将其观点绝对化,就会造成其理论向极端的方向发展。当然,这种背离是正常的,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同时,这种背离是短暂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支流,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总的趋势是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的统一。儒家继承者荀子提出的“化性起伪”说,就是指在自然上面加上人工。后来王安石说:“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就是说礼义都是人在自然之上附加人工的结果,他主张“ 以道扰民”,“扰”就是尊重人,因其天性之自然而加以诱导。这就充分体现了自然原则和人道原则的结合。王夫之更是强调:“性日生而日成,习成而性与成。”这种成身成性,循环定性,源于自然(天性)而归于自然(德性)的习性观,进一步体现了自然原则和人道原则的辩证结合。

二、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墨重视群体利益,倡导人要过社会性的生活。与儒墨相对立的是道家杨朱的“为我”、“贵己”说,道家杨朱把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利益对立起来,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不一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这显然是避世之士的主张。与儒墨讲的人道原则,提倡人要过社会生活完全不同的是,孟子批评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荀子进一步发挥了儒家关于群体的理论,他指出,人要生活,要假物以为用,必须靠集体的力量。由此进而指出,为了合群,便须有一定的社会分工和分配制度,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规范予以保证和约束。荀子说:“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可见,在荀子看来,礼义等一切精神创造的价值都是为了“明分使群”。当然,荀子当时讲的“群”,实质上是封建的宗法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荀子的目的仍然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进行辩护。杨朱的“为我”当然是片面的,荀子强调“群”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也是片面的。

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美价值观;宏观;微观

一、引言

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国家之间进行着越来越密切的交流与联系。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当进行交流时易引发文化冲突。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由于在历史发展的道路、地理条件和哲学等方面的差异,两国的价值观在本质上存在着极大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与价值观

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中,价值观占据着最为重要的部分。它不仅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更是搭建起国与国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桥梁。正是各国文化体现出的多样性、多元性、差异性和变动性造就了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复杂内涵决定了各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并构成了道德的基础。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即是各国文化及其交际习惯。在交际中,文化与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因为在各国的文化中能极大地体现各国不同的价值观。在实际的生活中,跨文化交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来自不同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常常会导致交际活动受阻。因此,了解和熟悉中美两国各自不同的价值观,能够极大地帮助两国进行更好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有利于增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三、跨文化交际下中美价值观宏观比较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崇尚集体主义。受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人人遵从社会界定的规矩,让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符合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在中国的古语中,就有“克己守道”,“贵有自知之明”,“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等希望人们遵从规矩的成语,而古训希望人们避免“锋芒毕露”,因为中国有“枪打出头鸟”, “出头的椽子先烂 ”等教训。在中国,个人主义违背了长幼之分,很难处理与上级和朋友的关系,需要严加防范。在公众场合,由于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极少部分的人能有勇气发表不同的意见,都希望保持融洽的大环境,减少分歧。此外,中国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体重等信息在各种朋友聚会或是同事间茶余饭后的闲聊中会有意无意地询问及提起,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对别人的关心行为。而在美国,打听个人隐私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会引发他人的憎恨。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在每个美国人的生活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他们强调“自我意识”,当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美国人中往往表现出对自我的强烈的肯定。如:self-control,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self-reliance, self-dependence, self-respect…每一个美国人都是一个自主独立的实体,他可以被看成是一部机器,一个小宇宙,完全不依赖别人,包括他们的父母。美国人强调个性的体现,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从而在别具一格中出奇制胜。在生活中,美国人追求个人享受、释放个性,自由发展自己的思想。他们自由地追求物质生活与享受,自由地抒发自我意志,追求个性自由,进行自我实现。这些区别是与中美两国的文化价值取向息息相关的。因为在中国,在公众场合自由地抒发自我的观点,很容易让别人认为是“对人”的产物,引发不必要的误会。而在美国,当双方进行争论时,都清楚争论是对事不对人的,即使刚才争论得面红耳赤,在争论结束后也可能成为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二)“和”与“争”、“稳”与“变”

由于受到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里的人本主义以及五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以和为贵,追求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中国人在外常常表现出温和、安之若素的性情,形成一种谦恭温顺的形象。在知足常乐的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即使在恶劣与危难的环境也能不怨天尤人,在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难时刻,这种民族特质得以最大化的体现。当然,这种安于现状的思想让中国人缺乏竞争意识,晚清时期闭关锁国所造成的毁灭性影响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中国人非常看重“和”字,“以和为贵”。在追求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的熏陶下,大部分中国人对外表现出温顺的性格,而“知足常乐”则教会了中国人在艰难困苦中能苦中作乐,不怨天尤人。但是,平稳的心态以及不主动争斗的思想使得中国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竞争意识,容易产生满足的心理。因此,中国人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民族,大部分人不愿冒险,喜欢从事稳定和固定的职业。

美国作为一个历史仅两百多年却已然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国家,美国人重视竞争,喜欢较量的特质对其国家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美国人很难满足于现状,希望通过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确立新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奋斗。美国著名的“西进运动”就能极大地折射出美国人这一性格。他们宁肯放弃现有的安逸生活,也要冒着极大地风险去条件更为恶劣的地方实现人生更高的价值。美国人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积极的心态与中国的知足常乐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也造就了美国人喜欢冒险,愿意尝试新事物的特点。

四、跨文化交际下中美价值观微观比较

(一)时间价值观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因此中国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在时间观的价值取向上上,中国是一个重视过去的国家。每当准备做一件新的事情,中国人往往要考虑此前是否做过这件事情,如何做事,以及做事的标准又是怎样。在中国,年老的人,老师,以及有着丰富经验的人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他们意味着资历的丰富,这些都与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的过去有关。前无古人、前所未有、前车之鉴等成语都能让我们体验到中国自古以来对过去的推崇。而作为年轻的美国,则一直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憧憬与把控,是美国人最重要的时间价值观。但美国人着眼的并不是遥不可及或者理想中的将来,而是可以让他们快速到达及实现的未来。在美国梦的影响下,美国人向往着美好的未来,有着极大地渴望及诉求,因而美国人做事时很少向过去看。年龄与经验在美国人的眼中不一定值得敬仰,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美国企业家正印证着这种观点的正确性。未来,对于美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坚信未来是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的,过去则是不重要的。因而美国人不理解中国人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而中国人也同样不理解美国人对于传统的漠视。

(二)消费价值观

在“无债一身轻”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一直以高储蓄、低消费的消费习惯而让世人所知。为了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消费,中国的银行多次降低存款利率,然而都很难降低中国庞大的储蓄量带动消费。大部分中国人宁肯花费大半辈子的储蓄也要购房,而美国人则以租房为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有节约的美德,大部分家庭都有着储蓄习惯。老一辈的中国人在消费时一般都不会选择提前消费的方式,只有少部分年轻人会选择刷信用卡的消费方式。而在美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着超前消费的观念,希望能通过透支的方式提前实现明天的梦想。美国随处可见贷款消费,人们通过刷信用卡或者银行贷款购买房屋,汽车,支付服装或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在对美国梦的追逐中,美国人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由于对未来抱有极大地乐观态度,很少的人会选择去银行贷款,而是去选择透支消费去实现自己的需求,极大程度上地实现生活水准的提高。

(三) 工作价值观

对于激进的具有强烈西方特征的美国和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国来说,两个国家的工作价值观也截然不同。中国人固有的集体主义观念让中国人有着较高的集体意识,很多人将工作单位看作一个大家庭,每个职员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在传统的中国人的思想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找一个铁饭碗才是一个稳定的工作,才能在其中寻求个人的发展。“寻求一份稳定的好工作”是大部分中国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如何评价一份工作为好工作也通常以传统的大众标准为个人的标准,大部分人将工作视作赚钱谋生、养家糊口的手段,极少人有机会将自己的兴趣与工作联系起来。而大部分激进的美国人倾向于在改变之中寻求发展,追寻变化的工作环境,在变化中求发展,求进步。因此,美国人频繁地变换工作。他们希望在不断变化的工作中挑战自我,发挥自我最大的能,由此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找寻人生的终极意义;当他们在工作中充分的挖掘自我潜能并积极表现出来,成为自己心目中期待的形象时,内心才能得到满足。

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中国比较固化的人际关系模式,人际关系一般呈纵向分布,上司和下属、领导和员工的上下级关系相对比较分明。与之相反,美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职场中,纵使上下级关系也往往出于大致平等的地位,因此美国的人际关系通常呈横向分布。

五、结语

了解中美价值观差异,有助于解决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意识和差异思维方式带来的不便,帮助我们在不同文化交际中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从而提高交际效率。中美差异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面对中美方价值观的差异时,应该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中美的价值观差异也不例外,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只有不断探索中美差异,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完善我们的知识构成,中美才能更好进行跨文化交际,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2] 李庆民.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3] 李洋.中美价值观的不同特征与成因探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104-107.

[4] 吴泽琼.跨文化交际的中美时间观差异[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2):50-54.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素质教育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现状

近年来,笔者为学生开设了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课前调查以及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很多大学生上大学之前,主要应对升学考试,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一些基础知识都谈不上来,所以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度不高,而且他们认为,在日常学业和就业过程中实用性不大。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现状的原因探究归结为: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西方文化同质化趋向尤为突出,对传统文化有所冲击;社会重视程度较低,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现行教育模式的影响,其一:高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其二: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问题。因此形成了: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度不高;③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用度不高。[1]

加强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老一辈教育家张岂之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的载体。[2]

在爱国主义方面,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国家民族意识和“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视气节操守的民族性格。

在修身方面,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上交不谄,下交不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大公无私”、“言必信,行必果”等。

在社会和谐方面,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衷共济”、“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关系,注重人与人,人与集体和国家的和谐关系。

在刚健有为方面,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坚强不屈,永远前进,绝不停止”的精神。这些是支撑着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英勇奋斗的精神支柱。

在人格精神方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可杀不可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勇敢地承担对国家的义务。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说过:“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3]

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措施

素质教育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只有当他们有了对自己文化的正确认识,将本民族的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1.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课程。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靠熏陶,也要靠灌输。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这是提高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入心,将中国传统价值观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志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2.在大众传媒发达的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介绍同学们观看相关的历史电视剧、《百家讲坛》等栏目,请相关老师指导大学生阅读“四书五经”、中国古典名著等,以及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香港城市大学的《中国文化导读》等。拓宽知识面,增加自身的文化内涵,丰富精神生活。

3.介绍同学们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陕西得天独厚的十三朝古都积淀的传统文化,陕西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文明构成了中华古代文明的骨架。比如,参观大小雁塔、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华清池、汉阳陵、乾陵等,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内涵。

4.通过对本专业历史的发展、专家学者故事的了解,增强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上的体悟,将文化知识转化成为内在的文化素养和人生智慧。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保留自己的文化并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加以改造。接受了印度传来的佛教;在艺术方面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中国很多的传统乐器都是外来乐器本土化。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文化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相应,呈现出博大、开放、海纳百川的特点,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5.着力培养大学生文化创意的经历。只有搭建宽广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关于文化的设想在校园、社区、社会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经历,他们才会有投身文化建设的自信。在日常学习、参与科研项目、服务社会时,让同学们参与宝鸡周礼文化的发掘和整理,楼观台道家文化的整理和乐谱的传承,以及汉唐音乐史国际研讨会,协助台湾刘凤学博士重建唐乐舞的活动,对学生都大有启发。还有本科学生通过为朗诵配乐,创作了专门的古筝音乐作品,体验音乐与文学的相融;有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传说整理创作了太极音乐文化,颇有收获。

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设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人文精神的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丽平,吴海霞.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9).

[2]张岂之.大学生与传统文化[J].中华文化,1993,4.

第7篇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和意义,能在人们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1.娱乐交流功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休闲节假日不断增多,除了满足物质文化需求之外,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群众文化的娱乐和交流功能,更好满足人们需要,增强人们的幸福感。现代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更好满足人们需要,群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集体性娱乐活动,并且要求不高,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享受其带来的乐趣,娱乐身心。同时在活动中,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增进相互交流提供平台,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相聚在一起,主动参与活动,享受群众文化带来的乐趣,让人们精神愉悦,发挥其重要的社会功能。

2.仪式团结功能。人类社会以群体形式存在,每个人的存在、生活都与周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各族人民都非常重视各种仪式活动,出生、死亡、生日、婚礼等,都有具有特定的规矩、礼仪和习俗,通常还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能娱乐人们身心,还代表特殊含义,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活动由社团组成,增进社会成员的团结性,舞蹈、游戏、竞赛、表演等活动,都离不开群众的团结和集团表演,为增加群众的联系、友谊创造良好条件。

3.群体认同功能。人们在日常活动中,通过不同活动形式增进了解,逐渐形成群体,生活和娱乐方式不同,群体的习惯和追求也不一样。而群众文化具有群体认同功能,不同群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形式、风格、类型都存在差异。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民族所表演的文艺节目不一样,同一民族、地区、年龄的人们也具有不同娱乐方式,这正是群众文化认同功能的体现。

4.符号象征功能。群众文化反映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例如,《云南印象》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孔雀舞反映傣族的风土人情,《龙船调》反映湖北利川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这些都说明当地群众文化具有符号象征功能。

二、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除社会功能之外,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主导文化价值。群众文化受到主导文化的引导和影响,要想更好发挥主导文化的宣传、教育、指导功能,应该合理利用群众文化广阔的群众基础和轻松、快乐的传播形式,让人们乐于接受,从而有效宣传主导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八荣八耻、爱国主义、中国梦等主导文化宣传时,应该将其灌输到群众文化当中,让广大群众更加乐于接受。

2.精英文化价值。精英文化主要存在于少数知识分子当中,应该和群众文化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精英要学习和指导群众文化建设,并从中吸取养料,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避免出现脱落群众的倾向,促进群众文化价值的有效发挥。

3.文化产业价值。文化产业以公益为目的,由国家大力建设和提供。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要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文化产业普及能促进人们文化消费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当前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群众文化鉴赏能力,开辟文化产业市场,使其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4.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群众文化时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进行创新,创造人们喜爱的文化形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发展,促进其文化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

第8篇

群众文化,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以群众为主体、全社会为推广层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的文化活动行为。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展开的,是以社会基层建设为根本依托的,在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不断改善与发展其内容的多样性,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新时期赋予广大群众文化建设者的历史使命。

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实践内容,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讲,群众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是辩证统一的。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主要依靠其内容而存在,而群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也要依托自身的活动形式来得以展现,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群众文化的内容从根本上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其形式是由内容决定,但是却能反作用于内容的。因此,只有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才能使得它本身所具有的内容得以正确的表达,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马克思认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故而,探究群众文化活动首先应该分析群众文化所具有的丰富活动样式,这其中主要包含群众文学活动、群众戏剧活动、群众曲艺活动、群众音乐活动、群众舞蹈活动、群众美术活动、群众游艺活动和群众体育活动。群众文化的样式虽多,但是每种样式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以客体的表现形式作用于主体,使得群众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精神满足。对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是为了明确各种活动的特点,更好的认识各个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准确把握它们的发展趋势,提高人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自主自觉性。

群众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当代中国的群众文化具有多元性、主体性和创新性,力求全方位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面对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改变的需求,我们只有把握群众文化的价值,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马克思曾准确的分析了“价值”一词的来源,“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就表明了,价值包含主体和客体,在主客体复杂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开展健康有益、高尚进取、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发挥其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递、生活实用等功能,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启迪、教育,增强审美观念,从而使人们振奋精神,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化建设服务。牢牢把握住群众文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充分掌握群众文化所蕴藏的深厚价值,就能更好的使群众文化服务于群众,发挥显著的效果。具体说来,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有以下几点:

其一,主导价值。主导价值是群众文化中具有支配地位和领导作用的文化价值,当前中国群众文化中的主导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指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和民族的思想灵魂,这种主导性的文化价值,应为全国人民群众所把握和了解。

其二,基础价值。有群众文化,相对应的就有精英文化,前者面对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后者则是少数的各领域的精英阶层。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不应是割裂开来的,两者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特别是群众文化是精英文化发展的源泉,具有基础价值。精英文化是从群众文化中吸取经验和内容的,群众文化的有序发展是精英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使的精英文化自身不脱离群众,能够在文化普及中提高自身,也在提高自身的过程中促进群众文化的普及。

其三,市场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必然要与市场紧密相连,这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我国的文化建设除去文化自身具有的公益性之外,还应把握其经济效益的市场价值,这其中主要依赖人民群众的消费和鉴赏能力,因此群众文化所能挖掘的的市场价值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我国群众文化由国家为主导,立足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推广和研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普及,是全社会都能参与的活动,从这方面看,群众文化活动的推广也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文化消费市场,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所具有的市场价值。

其四,历史价值。文化具有历史性,这方面的特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群众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群众活动中得以流传和发展的,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历史的长河留给人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得群众文化极具历史价值。群众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平台与保障,我们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之路上,也不应忽略这种来自历史的文化价值。

探究群众文化的价值,对于我们文化工作者在实践中开展相关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文化工作者应时时以群众文化的价值为宏观的思想参考,争取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