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问题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海绵城市建设存在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问题

第1篇

[关键词]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评估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78-02

1 现状评估

1.1 水资源评估

大伙房水库向我市总供水能力为166.7万立方米/日,关山水库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日,浑河供水能力21万立方米/日,地下水供水能力为1.35万立方米/日,合计194万立方米/日。其中市政水源供水能力为169.7万立方米/日。

现状水厂总的设计规模为102万立方米/日。依据总规:规划2020年水厂合计规模为85万立方米/日。

对比水资源量和现状用水量,水资源不构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

1.2 水安全评估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内涝风险评估在积水深度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区域重要性和敏感性,对城市进行内涝风险等级划分。具体评估情况如表1:

1.3 水环境评估

(1)城市面源污染

我市初期雨水污染物的类型主要是SS、COD、N、P,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大伙房水库、浑河及其支流河水体的上游有大量耕地及农作物大棚,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需要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污染农产品,使耕地土质退化,农田害虫的天敌数量锐减,而且大量化肥农药的流失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随着降雨时地表径流的作用,对河流水体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合流制及其污染

我市望花区,新抚区南站地区、南北台地区、公园地区及老虎台等地区,东洲区绥化路南侧及章党地区均为合流制排水管网。排水干管为城市污水截留干渠,溢流口主要分布在浑河左岸,部分溢流口的溢流频率达到50%。浑河及支流河两岸还有23个主要生活污水排污口没有截流至污水管网,直排入河。

(3)点源污染

我市点源污染点主要分布在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农药、电镀等行业,污染物主要为一些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及无机物等。

1.4 水生态评估

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据以往掌握的水体污染和投诉情况,对所有城市水体的黑臭情况进行预评估。评估结果见表2。

2 问题识别

2.1 水资源

(1)随意开采深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无补给水源,目前中心城区周边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取用深层地下水,如果任其随意开采,必然导致该层地下水的枯竭。

(2)浅层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

近些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对浅层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使有些地区原本水质较差的潜水,水质进一步恶化,有些过去水质好的地区,某些离子的含量已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2 水环境

我市浑河及其支流河等水体是城区雨水、污水(包括污水厂出水和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水)的收纳水体,大量污染物随雨水、污水进入水体。加之我市水系多为硬化堤岸,水体内生态系统简单、自净能力差;支流河旱季水位低,大量N、P等营养物质的排入使藻类极易快速增长,导致我市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水体景观效果差。中心城区有22条河道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2.3 水安全

(1)城市排水防涝问题

①管网老化,需要翻建

我市老城区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始于1908年,由于近些年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既有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久远,超出了服务年限,譬如南站地区、南北台地区、海城地区等地区污水管线建于解放前,老化严重,需要翻建。

②缺乏统一管理,管道私接、乱接现象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管道私接、乱接现象严重,导致大量污水排入雨水管道捏,破坏了一些区域较为完善的分流制排水体系。

③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标准偏低

由于我市地下排水管线建设年代不一,建设时间跨度较大,原建设标准与现行“规范”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数雨水管线的设计重现期为0.33年,建设标准不够造成雨季便发生内涝。

④城市透水面积的减少,调蓄能力降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我市水面率普遍降低,对渗水地面没有硬性要求,建设的公园绿地比周边道路高,给城市排水造成径流量增加、调蓄能力下降的双重压力,导致城市雨水管渠排水压力增大,易产生内涝。

(2)城市防洪问题

浑河上游段和下游段防洪堤防洪能力不足50年一遇,其中,鲍家河口至大伙房水库段北岸为土堤,章党大桥至大伙房水库段南岸河堤为土堤。受城东三期规划设计影响,李其河尚未治理,基本无防洪能力。海新河现有堤防长约5.8公里,青年桥至河口段左岸堤基被沿岸厂矿占用,右岸滩地被农民开荒占用,是城市防洪的薄弱地段。

2.4 水生态

(1)浑河支流水系周围城市建设发展中忽略了河道水系湿地应起的积极的美化、水利安全作用,反而隐伏了污染、洪灾、恶化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

(2)滨水公共岸线严重缺乏,公共活动与优质河道景观脱节,浑河景观远未达到合理化的开发利用,产生足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3)城市主中心岸线近水不亲水,滨水绿化薄弱,不足以消解、软化岸线之刻板硬质。

2.5 其他

(1)城市文脉模糊 ,地域人文标识踪迹缺乏挖掘,滨河地带一个足以与名城匹配的城市风貌与景观体系未及建立。

(2)沿岸景观较差,生态建设贫乏。滨河建筑形式刻板陈旧,天际线缺乏韵律与变化,没有明显的标志性景观。

3 需求分析

3.1 重点解决的问题

(1)城市黑臭水体问题

我市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通过城市水体水生态评估结果,有22条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黑臭情况。

(2)排水防涝问题

通过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我市存在易涝点36处,其中低风险区1处,中风险区22处,高风险区29处,极危险区2处。

3.2 解决存在问题的优势

(1)经济方面

传统模式是建设宽马路、大广场等,硬质铺装后,再建大排水管道等设施,且运行维护费用高。海绵城市建设重在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是更多的利用自然力量吸水、净水、排水,减少人工系统建设,并不意味着多花钱。同时其具有社会收益(城市防涝、增加就业等)、环境收益(减少污染、补充地下水等)、经济收益(地产升值、减少建设费用等)、美学收益(城市景观等)。

(2)技术方面

我市大部分为丘陵地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城市周边水体水质较好,局部有污染。特点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敏感度高。海绵城市建设采用“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方式。实现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及生态恢复和修复。减小地块开发对水文循环的破坏。

(3)管理方面

加大管控力度,坚决杜绝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事件发生。作为老工业基地,在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借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彻底解决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

3.3 可能存在的风险

海绵城市的“产业”需要边实践边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设计工作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涉及气象水文计算,降雨模型、产流模型、汇流模型、管渠水力模型、水工设施水力模型、流域淹没模型、河道水力模型、水质模型等诸多建模工作。但规划设计部门对这些工作缺乏了解及实践。

(2)建设成果评估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与工程技术研究基础不足,没有同步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和专门队伍等问题也成为当前的建设难点。

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应做好全局战略规划,应从法律体系、财税政策、管理机制、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

第2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相关思路;完整街道;海绵城市;解析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重要内容,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科学合理的做好道路规划设计,才能缓解交通压力、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生存空间。

1市政道路设计理念

1.1基于舒适性新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

经济越是发达,人们物质追求程度越高,特别是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自身需求也已经不再是单纯性的个体追求,而是从单纯物质需求上升到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对自身生活的区域情况更加关心,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人们对道路交通的要求是不断变化提升的。以往,人们对道路要求标准不高,只要宽阔平坦就可以了,但现在却不同了,人们不但要求道路交通顺畅、路面干净,而且还需要舒适和美观,可见市政道路设计的理念也需要跟随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

1.2体现城市的特色

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集中区,不论城市大小均有自己的特色,有自身的文化和历史,要想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就要在城市发展特色上下功夫,体现在道路设计上则需要个性化道路,也就是说,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能突出城市特点,展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道路设计可以根据城市环境、自然、地形等,把城市独特的风貌展示出来,使道路和城市相融合,展现城市独特魅力,让人们充分认可,全面接受。

1.3体现功能特色

道路是具备功能性的,任何一条道路的开建都是有目的的,道路连接两端,还要有自由的出口,那么进行道路设计时,一要在功能上得以体现,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城市生活节奏,进行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就要对城市特色做出综合性的考量,不能因为只满足道路游览功能而损害交通功能,一定要避免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保证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2市政道路设计基本原则

2.1平面线形的设计

对道路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时,需要综合各种影响因素,避免出现用地问题。对单一道路平面设计需要考虑道路整体性,对交叉口位置要设计合理,安排得当,不能违背总体规划及相关控规要求。城市道路多是以直线为主,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结合,转向处偏角需要保证平顺;道路交叉口、周边场地出入口、停车区关系到使用后的便利,因此需合理调整曲线半径、长度等要素,使道路线形更加科学。

2.2避免小偏角设计

这是一种特殊的形态,主要是道路偏角≤7°的情形,如果必须出现小偏角,则需要合理设计,因为平曲线长度比实测短,驾驶员通行时,很容易产生急转弯错觉,往往操作不当会发生事故。小偏角设计非常关键,平面定线是主要的设计方法,城市道路中,要想取消一个小偏角较为困难,有时还要增加一些工程量或拆迁。城市快速道路设计需要合理解决,保证速度较高时行车安全。路线交叉口可采用3~5°转角,不用考虑弯道的情况,只要做好交叉口设计安置,就能有效解决小偏角的问题。

2.3避免最小纵坡

城市道路建设时,会出现许多小于0.3%的纵坡,这种道路一定要科学设计,避开这种坡度,不能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导致路面排水不良、雨天行车积水等问题,确保行车安全。因为坡度小,路面积水就会增加,车轮与路面就会出现一层“水膜”,使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降低,如果刹车减速,就会造成事故发生。所以对城市道路设计时,尽量采用大于0.3%的道路纵坡设计。

3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分析

3.1城市道路线形设计

在进行市政道路线形设计时,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必须考虑城市重要建筑物,包括著名景点等对道路路线设计的影响,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之前,要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要对城市建筑物和城市道路设计路线进行实地勘察,确保道路周围信息资料的详实性,如果遇到某些建筑物对路线有重大影响,要根据城市道路建设成本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拆除城市建筑物。此外,考虑到城市道路建设代表的是整个城市的美观,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要综合分析城市道路的地形以及城市道路排水等情况,保证城市道路线形美观、协调、实用。

3.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横断面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各种出行功能的需求,同时应引入完整街道设计的理念,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舒适和安全。因此,在进行横断面设计时,必须使横断面各个组成按照城市道路的级别、车速、车流量等进行设计,包括机动车道、慢行道、人行道以及中分带组成部分的尺寸。在当前道路横断面设计时,特别是生活性道路设计中,应摒弃以小汽车交通为主的误区,重视人行道、自行车道、公交专用车道的设计,构建生活空间为主的“完整街道”。

3.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

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路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要想城市道路运行良好,必须对路基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城市道路路基一般分为三种①地质条件较好的路基,这种路基不需要特殊工艺处理,采用清表后翻挖晾晒或者增湿的设计方法,对既有路基进行设计。对于路基坡度大于5%的路段,采用台阶式开挖的处理方法,然后再使用合格的土方材料进行分层填筑,增加路基的稳定性。②地质条件一般的路基,这种路基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处理,以满足路基的变形要求。③软弱地基、沉降量较大的路基,这种路基必须根据城市道路的等级及荷载要求进行复合型地基处理。

3.4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地下水和路面积水两种情况对城市道路的影响,针对地下水较高且较为丰富的区域,可以在城市道路路基底部加上隔水层,减少地下水对路基强度、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城市雨水较为丰富区,应逐一排查设计路面的低点,同时采用加密雨水篦的设计方法,有针对性排除路面雨水。

3.5科学设计城市道路绿化

城市道路周围的绿化设计也是属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类别、性质的城市道路上进行绿化设计,不仅可以改善周围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美观性,同时可以缓解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比如:部分穿越中心区域的城市快速路,由于用地受限,城市道路离居民区不远。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城市道路的两边及中分带上栽种树木,根据不同路段进行树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除尘、降噪等作用,减少城市道路的交通污染。设计中应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砌,同时利用道路绿化、侧分带建立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利用渗透、滞留、传输相结合的方式对道路和周围汇水区径流进行管理,沿着道路布设纵向排水管道,径流通过植草沟和雨水花园传输,收集后进行回用。

4小结

城市道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城市居民生活是否便利,城市环境是否美观。我国目前的市政道路设计远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市政道路的设计人员要不断的开阔视野,不断的学习创新理念,才能更好的为城市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彩峰.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5,Z1:132~133.

[2]于弯,张久鹏.市政给排水设计存在问题以及设计方法[J].四川水泥,2015,02:275.

[3]周鑫.探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及检测要点[J].江西建材,2015,04:180+182.

[4]王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探讨[J].给水排水,2016,42(11):27~31.

第3篇

本文浅析的“改性岩棉板永久性、自固定现浇混凝土保温外模板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名称为:一种现浇混凝性复合岩棉保温外模板,专利号:ZL201620010463.0)授权。目前全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十三五各项计划,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发展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广泛开展被动房示范工程建设,对于全面完成“十三五”国家强制性节能减排目标,执行新提升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节能率75%的标准,是适应新常态,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资源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新常态下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效益、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推动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常态的发展中,盲目追求量的增长和粗放型的发展是达不到现代化的标准要求,现行建筑节能保温主要采用外墙外保温的结构形式,经十几年的实践应用证明有如下弊端:使用的有机保温材料具有易燃性,且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并在使用施工现场防火管理不规范的环境下容易出现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该形式施工工艺相对较复杂,施工工期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出现保温层龟裂、渗水、起鼓、脱落、伤人、火灾等一系列问题。并且使用期间必须要维护、维修、更换、造成城市更换、改造施工二次污染严重,仍存有安全隐患;并导致资金,资源的双重浪费;不能与建筑物同寿命;更达不到建筑节能75%和新的防火规范及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工程质量达不到百年大计终身负责的法制标准。因而研发更环保,更安全,成本低,防火无隐患、防震结构性能高,与建筑结构同寿命的节能保温与建筑结构一体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替代现行相关保温材料技术尤为重要。新型“CX现浇混凝性复合岩棉保温外模板”是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一种重要结构,是建筑节能保温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并与建筑物同寿命,达到新的消防规范技术要求和防震技术要求的创新型A级建材。实现了建筑节能、安全防火双达标技术的绿色建材。

二、岩棉板的性能特点

岩棉板问世已有20多年历史,该产品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工业、石化、农业、电力、船舶、建筑等领域,其性能是用无机材料制作而成,其特点燃烧性能达到A级,耐火极限达至2小时;保温隔热具有一定效果,吸音、降噪、减震等均有较好的功能特点。在新常态下,岩棉板应用于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还存有不足之处,由于生产工艺和其材料本质所定,自身体积松散所致压缩强度达不到外墙保温,粘结、拉拔结构强度技术要求;憎水性、吸湿率两项性能不足,做建筑外墙保温经过长期的自然气候的浸蚀及雨雪影响,吸水率高而导致达不到抗冻融技术标准,使保温建筑结构耐候性达不到与建筑同寿命的严重技术问题,为此岩棉板在现有性能特点的基础上,需要创新研发,以新的技术改性解决自身存在问题,使其发挥固有的性能指标,以便全面达到做外墙保温外模板的新一代绿色新型建材。

三、岩棉板的改性制造技术

岩棉板是以优质的天然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熔炉大于1450℃的高温融化后,以摆锤法均匀铺棉。经固化炉固化而制成岩棉板。但是该工艺制成的岩棉板用作建筑外墙做保温板的性能指标远远达不到建筑外墙保温和建筑结构技术要求,满足不了建筑耐候性能指标的标准。为此经过从原材料性能的物理检测分析,生产工艺的调整,经过多次研制,测试该产品材料在融化的岩浆中喷入专用适量的固化剂和特效专用增水剂,热固性粘合剂和专用添加剂等,经固化后使该产品纤维细长,渣球含量低,保温绝热性能优异,解决了做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不足的性能指标。其改性技术指标特点如下:1、保温隔热性能优异岩棉纤维细长,平均直径、渣球含量等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经实测导热系数为0.040w/m•k。2、防火岩棉板以天然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是不燃A级防火保温材料,耐高温性能优越,高温下导热系数低,能有效延缓火势蔓延;在火灾中不产生有毒气体或熔融滴落物。3、防水岩棉板憎水率、短期吸水量、长期吸水量均达到标准要求,如产品被高压水浸湿,干燥后不影响其性能,不会膨胀。4、防潮岩棉板制品在温度50℃时,按照国标GB/T25975—2010测试,质量吸湿率小于1%。5、透气性好岩棉板的纤维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水蒸汽可以自由透过,能很好的配合砖混墙体或砼墙体的呼吸作用,使室内保持舒适的干湿度环境。6、化学和物理性能稳定岩棉制品的酸度系数——衡量岩棉板化学稳定性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改性后的岩棉板具有良好的高湿热稳定性、耐久性及抵抗高温收缩的能力。

四、岩棉板压缩强度的改性

由于岩棉板材质性能和生产工艺所致,体积松散、压缩强度,吸水率满足不了做建筑外墙模板的技术要求,为此对岩棉板经过专用自动化机械将松散的材质按技术要求压实,使松散的岩棉板增强了密实度,有效提高了自身压缩强度,降低了吸水率,并满足了做建筑外墙模板的自身支撑力,抗弯、抗折、抗拉强度的技术标准要求,吸水率的降低增强了抗冻融的功能,对于模板的耐候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改性才能使岩棉板达到做保温外模板的技术要求。

五、岩棉板的结构改性框架网

按照现浇混凝土复合岩棉板保温外模板的结构技术标准,在岩棉板上下两面铺设加强玻纤网;按结构布局进行铺设多根受力拉接线,经过横向按一定间距上下拉接,使其连接成为整体分格框架网状,将岩棉板永久牢固的固定于框架网之中,形成外模板夹心网架状的整体。

六、现行复合保温外模板施工安装技术

现行结构一体化保温外模板施工安装技术,保模板运至施工工地后,按照设计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交低,先将保模板进行弹线切割配料达到图纸设计结构需要的模块标准,之后再在保模板上按照结构布局弹线,用专用手电钻打固定连接件孔,孔打好后模板到位,支撑校正,再有模板外侧一人向内穿连接件,模板内侧一人在连接杆上拧紧固定卡,以保证连接件不位移、不歪斜。随之支内侧模板,,支撑牢固校正不歪斜即可浇筑混凝土。总之,以上施工技术需要弹线钻孔、立板安装、穿件拧卡的工艺。上述工艺存在的问题是:在外模板上打孔设置连接件,施工中很难监控连接件孔布局是否合理、足量达标的问题;连接件对保模板之起着建筑结构的重要技术作用,如固定件连接出现问题,就等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出现问题;同时施工安装锚固件连接,按现行施工工艺要多花费大量工时;耗用大量锚固件(6万件/1万平方米)、再加上人工工资,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总之上述工艺存在“工程造价高、施工量大、工期长、施工质量隐患”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反复技术创新研制成功了改性复合瓦楞槽形自固定现浇混凝土岩棉保温外模板。该技术即在经过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建筑外墙技术要求的岩棉板上设置玻纤网为整体加强层,按设计要求铺设高强聚合物砂浆,通过专用自动化制造机械制造而成瓦楞槽形,即形成保模板与建筑现浇混凝土的结构结合层,该瓦楞槽使用高强聚合物砂浆物理性能与混凝土的物理性能相容,强度标号一致,通过施工浇注工艺,浇注混凝土与保温外模板融为一体,浇注混凝土自身经过水化凝固增强,而形成外模板整体面积与混凝土科学的牢固的固化结合为一体,不用采取任何技术措施便形成永久性、自固定,节能保模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的创新专利技术。

七、自固定岩棉复合保温外模板的科学性

岩棉板经生产制造工艺、材料配方的创新改进,使普通岩棉板改性达到建筑外墙保温的技术性能标准;经过专用技术进行岩棉板体积压实增强密实度提高压缩强度,降低吸水、吸湿率,提高加强了整体耐候性能;岩棉板进入高效玻璃纤维丝经专利技术组成的玻纤框架网,使其克服了自身的抗拉、抗弯、抗折、抗撞击的技术性能指标不足的差距,达到了现浇混凝土支撑模板的技术标准;岩棉板经过系统改性后,板两面铺设高强玻纤网,增强整体结构的刚度、强度,玻纤网与高强聚合物砂浆牢固的粘结握裹为一体,保模板内侧由专利技术制作成瓦楞槽形,成为与现浇混凝土永久性自固定的结合层,经过浇注混凝土施工工艺浇注,混凝土经过水化增强凝固,科学的将保模板与建筑结构永久的固定为一体。综上所述,自固定改性岩棉板经过一系列技术改性,即能保证良好的保温效果,又能达到A级防火标准,使建筑节能、安全、防火、双达标;创新研制的瓦楞槽形保温模板永久性自固定专利技术,自动结合免用现行的锚固链接件,即节约了大量支撑模板固定链接件,又节约了施工安装固定件大量用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使建筑节能保温与结构永久一体,真正实现了建筑节能保温,安全防火,安全防震,与建筑结构同寿命的一体化技术。

八、自固定现混凝土岩棉保温外模板的环保性

CX现浇混凝性复合岩棉保温外模板是由防火专用岩棉板(A),标准抗裂砂浆,标准玻纤网格布,经过工厂化生产,由专用自动化机械一次上线成型;原材料,生产制造过程无污水、废气、废渣、不扬尘、无噪音,该产品无毒、无放射性公害的绿色低碳新型建材;应用于建筑工程与建筑物同寿命,不做任何维护、维修或更换,避免了给城市造成多次投资或再次污染城市环境。总之该产品实现了保温防火、模板双功能,节约耗能,节约资源,抗自然气候侵蚀、施工工艺简便、缩短工期,不采取任何技术措施便能达到建筑节能75%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防火燃烧性能达到A级,是一种安全、节能、环保的新型绿色建材,是一种良好的绿色低碳环保建材,具有较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九、自固定改性岩棉保温外模板板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