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村发展路径

乡村发展路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2 17:09: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发展路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村发展路径

第1篇

《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业研究》一书是由尚慧丽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农业经济类图书。本书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发展为例,分别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食品产业、农业及服务业三元化产业的融合及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了黑龙江地区现代农业及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历程,讨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与绿色食品产业的内在发展关系,并基于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及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指出了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指出了促进黑龙江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发展对策。

根据《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业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促进智慧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发展,首先,可以构建“食品工业旅游+农家乐”的农村旅游典型经营发展模式,将乡村旅游业、食品工业同农家乐形式进行结合经营,有助于推动亲子游、研学游及公司团建等工作的全面发展。智慧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依据游客参观乡村旅游景点的进度,农家乐提前对于乡村旅游产业的餐饮、住宿及体验活动等进行安排,并通过AI技术建立AI果园或者AI牧场等虚拟体验场所,通过智能化技术为游客展示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对于农作物及动物的生长影响及信息反馈,并通过AI技术等人工智能化技术为游客营造各个季节的场景,使得游客的旅游不再受季节的限制;智慧化在食品工业旅游中的应用,游客可以通过网络预定、网络支付等手段迅速预约,节省了游客的预约时间,使得游客能够随之随地地通过网络技术预约食品工业旅游,控制中心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信息及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安排及通知,此外,通过智能化技术进行旅游预约,还可以使相关人员迅速快捷地与游客确认旅游时间及旅游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照而出现一系列误差事件,游客在旅游途中,还可以通过扫描各个地区的二维码,获得各个地区的语音讲解信息。

其次,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建立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平台。收集整合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数据资源,建立智能化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资源数据平台,可以根据游客需要对乡村旅游资源及食品工业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匹配,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根据游客的网络浏览相关数据,为游客推荐符合游客爱好的乡村旅游路线,并通过大数据技术为游客推荐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各类乡村旅游配套旅游项目,从而推动智慧化水平在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发展资源,突出智慧化旅游工作的方便性、自主性及个性化发展。

最后,可以通过使用虚拟视觉技术促进乡村旅游结合食品工业旅游的综合发展。其一,乡村的食品工业部门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及卫生问题,许多乡村都不便于使游客随意出入食品加工部门,因此,为了使游客可以观察到乡村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又保证食品加工的安全性及卫生性,在开发乡村食品工业旅游的同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使用VR技术向游客展现食品工业旅游,使得乡村旅游类型更加丰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及对于乡村食品产业的信任感;其二,使用VR技术或者三维环幕技术,为游客再现乡村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节目及农耕情景,使得游客能够随时随地领略到乡村旅游的风土人情及独特魅力;其三,将智慧化信息技术同乡村旅游产业及食品工业旅游产业进行结合发展,可以使得游客能够在国家或地区相关旅游网页上观看与乡村旅游及乡村食品工业旅游资源相关的VR视频资料,游客可以使用VR设备再现旅游场景及旅游过程,实现乡村旅游与食品工业旅游产业的线上线下交流交互智慧化发展。

第2篇

关键词: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地方感;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691-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0.059

Abstract: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festival wer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ason for its rapid development. Then the path of rural festivals was exploned based on the theory about sense of place. It was to create core products of rural festiva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tourism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ourists and extending the sense of place into the related products of festivals, which assured tourists of identity and dependence on the emotion. Based on creating the sense of place of rural festival, the key counter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festivals were presented, which included screening tourism resources with obvious local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themes and activities to highlight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he times, ensur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ultural experience, making overall arrangements of regional rural festivals,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work.

Key words: rural festiv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nse of place;dilemma;path

乡村节庆在塑造村镇旅游形象、提高村镇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展示乡村文化、淡季吸引游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但是,在乡村节庆“遍地开花”的同时,很多节庆由于主题不突出、活动内容单一、缺少地方特色而出现吸引力不足、客源市场萎缩、办节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甚至有的乡村节庆在连续举办几年后便悄然消失[2-4]。深入剖析乡村节庆生命周期短、效益差的关键原因,并探寻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乡村节庆产业的优化升级。

1 乡村节庆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基于乡村节庆的举办目标和历史渊源,现有乡村节庆可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大类。传统乡村节庆是因村镇历史文化、宗教传统、民俗礼仪、饮食等因素而成,通常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如庙会、赶集、祭祀、祭典、宗教集会、传统节日、民族赛事等。现代乡村节庆则通常是利用村镇内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通过策划、设计而成,旨在塑造地方旅游形象、促进地区农产品销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造节庆”,如水果采摘节、花卉观赏节、捕鱼节、乡村文化艺术节、乡村美食节等[5,6]。

乡村节庆之所以能引起游客的关注和兴趣,首先源于节庆的多功能性与游客需求多元化相匹配。随着可支配收入和短期假日的增多,游客(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游客)到村镇游览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仅满足于作为旁观者去观看和欣赏,而是希望成为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去体验乡村生产和生活的乐趣。乡村节庆以“时间短、易进入、时间灵活、适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特点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度假、体验异域生活和社会交流的机会[7],让游客在活动参与中,既能欣赏田园风光、品尝乡村美食、采购特色农副产品,又能体验乡村文化、增长农业知识。

乡村节庆日益普及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其与社会心理变化相一致[8]。随着人民工作与生活压力的增加,日常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易产生疲倦感。这种“厌倦感”驱动他们“逃避”到一个陌生的地区,去体会异域的工作和生活。乡村节庆作为一种有效的“旅游吸引物”,正适应了这种特定的社会心理,其通过一系列活动和节目的设计编排,吸引人们到村镇去放松,在节庆活动的欢娱中忘却平日工作与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安慰与解脱。

2 乡村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乡村节庆作为一种全新的乡村旅游形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塑造村镇旅游形象、传播乡村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乡村节庆正进入优化调整阶段,此阶段内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制约着节庆的可持续发展。

2.1 区域内多个乡村节庆的无序发展

现有乡村节庆多采取本地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但是,很多节庆活动非但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即便是对村镇形象塑造和知名度提升的预设目标也难以实现。区域内众多乡村节庆的无序发展便是制约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无序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村镇之间相互攀比、模仿,导致节庆同质化严重。一些村镇本没有优势资源,仅靠拼凑模仿,这种节庆不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浪费了各种社会资源,给地方财政和企业增加了负担,也干扰了当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区域内乡村节庆无序发展的另一表现是乡村节庆太多,且过于频繁[9]。一些地区一年连续举办多次节庆,各种赏花节、果蔬采摘节接连不断。有些村镇甚至会因“一棵桃树诞生了两个节庆”,春天举办“桃花观赏节”,几个月后再举办“蜜桃采摘节”。频繁的节庆造成了游客“审美疲劳”,也“透支”了游客的消费需求,结果导致所有的节庆都不温不火,难以有效吸引外地游客,增加农产品销售,提高村镇知名度。无序发展的乡村节庆,不但导致节庆市场吸引力的衰减,也破坏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差异难以平衡

目前,中国乡村节庆主要依托生产基地或村镇内旅游景区开展,节庆的主办者主要是地方政府或村镇内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地方政府办节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节庆提高村镇知名度、塑造地区形象,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办节的目的侧重于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农户既是乡村节庆的参与者,通常也是受益者,他们期望借助节庆获得更多的收益,还希望通过与游客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市场需求、获取外部信息。在需求的驱动下,农户积极参与节庆活动,给节庆提供了载体,也创造了氛围。但是,如果节庆没有取得预期收益,甚至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他们就会对节庆产生排斥[10]。游客作为乡村节庆的参加者,其根本动机是期望获得一种体验。当他们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对节庆活动作出良好评价;反之,对节庆活动的评价就会降低。乡村节庆涉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了多种需求和利益诉求,然而,现行节庆的举办机制和运行模式却很难对此有效协调,目标上的差异又制约了利益的合理分配。因此,如何有效协调多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就成为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城市化趋势难保乡村节庆的“乡村性”

目前,一些村镇在举办乡村节庆时,活动的组织者为了一味追求节庆“引人入胜”、“娱乐刺激”,将大量城市生活与娱乐元素融入到乡村节庆中,以此来迎合游客(尤其是来自城市的游客)的生活、娱乐习惯。这种趋于“城市化”的节庆设计和安排,因为更符合游客习惯,会容易得到游客认可,并快速获得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活动安排,使乡村节庆失去了最重要、最本质的“乡村性”使节庆变成一种彻底的娱乐游戏或舞台表演,游客参与节庆的体验需求难以得到彻底满足,节庆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除乡村节庆内容设计和安排外,节庆举办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乡村性”也是影响游客体验效果的重要因素。受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乡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乡村性”在慢慢淡化[11]。村民的生活方式变得城市化,传统的乡村文化正逐步被城市文化代替,甚至村民间关系也不再“淳朴”。游客在乡村内所看到的不再是“小桥流水”“田园村舍”,而是“柏油路”“小轿车”“洋房”,这样的环境景观使得游客游览的整体体验大打折扣,满足感大大降低。

2.4 商业化对乡村节庆中文化的本真性造成冲击

游客参加乡村节庆不仅是为了娱乐,更是期望在活动中体验乡村特色文化,这才是游客追求的核心[12]。然而,为提高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和适应性,一些主办者和组织者,往往会依据游客的偏好,对蕴含丰富乡村文化的节庆内容进行修改、调整。这种基于游客原有文化和欣赏习惯的改变,保证了节庆的观看体验效果。但是,这种为追求商业利益而做的修改,对乡村特色文化造成了冲击,失去了乡村文化的“本真性”[13],尤其是在传统型乡村节庆中,这种冲击更加明显。被“商品化”的乡村节庆对游客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当知道其所参与的活动、所体验的文化是当地专门为其“量身定制”而成,而非村镇原有的、传统的文化时,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将会大幅降低。

3 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要想实现节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节庆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二,保证节庆所依托的资源能够持续利用。节庆的竞争力表现为节庆对游客的吸引能力,这取决于节庆所依托的资源特色、节庆活动的策划设计,以及节庆的推广营销、组织协调等。节庆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力是指能对节庆所依赖的各类资源加以科学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以保证资源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乡村节庆要创造上述两个条件,关键在于创新和完善节庆的核心价值,让游客获得多种需求满足,让主办者获得收益回报。创造和完善乡村节庆的核心价值需要以强化节庆的地方感为立足点,在完善村镇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镇内各种特色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以特色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通过独特的创意来设计节庆的主题和内容,让游客对乡村节庆和举办地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依赖。

塑造乡村节庆的地方感,首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地方特征展示。其中,节庆主题是展示地方特征的第一要点,只有具备鲜明村镇地方特征的主题才能吸引游客关注[14],并留下清晰印象。除主题外,乡村节庆的地方特征还应贯穿于节庆的节目编排、配套服务等,并以结构性的方式融入到节庆的核心产品和外延产品中[15]。也就是说要构建、突显乡村节庆的地方特征,除鲜明的主题和特色节目编排外,在游客的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也要充分展示村镇的地方特征。通过完整、系统的全方位展示,使节庆在游客心中树立起鲜明、独特的形象。

除地方特征外,游客认知则是塑造乡村节庆地方感的另一方面。游客认知是主观的,是游客对节庆和节庆举办地形成的积极情感。游客情感形成的关键在于游客的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取决于游客心理需求和参加节庆所产生的感觉。因此,在设计和编排节庆活动时,必须高度重视游客的心理需求,并依据游客的需求和习惯,在保持乡村节庆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高度体验性和参与性的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活动参与中产生“愉悦”和“畅爽”的感觉。通过使游客愉悦感最大化,让其对节庆和举办地形成良好的情感,进而形成情感依恋。情感依恋将驱动游客重访,这是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4 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乡村节庆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核心价值的创造,同时还需将价值有效传递给游客,全方位塑造乡村节庆的地方感是价值创造和传递的核心。通过地方感的塑造和展示,让游客在节庆参与中深切感知节庆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

4.1 筛选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旅游资源

乡村节庆作为主题型活动,是将村镇静态旅游资源变为动态旅游吸引物以激发游客参与动机的一种旅游模式。旅游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直接影响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塑造地方感的角度出发,对村镇内文化资源、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筛选,分析各类资源的主要价值,确定举办节庆的主导性资源、依托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同时,立足长远发展,做好各类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规划,尤其要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为乡村节庆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山东肥城县的“十万亩桃园”是该县现代农业的标志,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肥城的桃花节,正是以桃园作为主导性旅游资源,并围绕桃园开展“我为我家种幸福”、“桃都送吉祥,休闲桃乡行”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和文化活动,让游客一睹壮观桃花美景时,感受“桃都”的独特魅力。在乡村节庆中选择具有地方特征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突显节庆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形象,而且使节庆更加生动具体、更易于感知体会,从而培育了乡村节庆的核心竞争力。

4.2 策划突显地方特色和时代需求的主题与内容

目前,乡村节庆的游客多来自城市,受文化和习惯影响,他们侧重于娱乐、放松和文化体验,同时,他们也注重节庆的“乡村性”和“真实性”。实现乡村节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针对游客的需求,寻找出具有“惟一性”、“特殊性”,能够突显本地特征的主题,紧扣节庆主题,融入丰富的乡村文化元素、运动要素和娱乐要素,设置各类体验性活动,以突出节庆和村镇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农业生产特点。以北京延庆县的乡村节庆活动为例,该县继2009年成功举办杏花节后,先后策划组织了张山营葡萄文化节、新庄堡杏花节、里炮红苹果采摘节、千家店千亩葵海观光节、西王化营甘薯采摘节、大庄科栗蘑采摘节、柳沟豆腐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这些节庆充分结合各乡镇自身的特色资源,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新颖、更具有地方特色,在活动安排上也更具有时代特点、更适合游客的体验感受。这些节庆富有地方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主题和内容,可以迎合游客的体验需求,提高感知水平和情感依赖,促进节庆延续发展。

4.3 保证乡村节庆对地方文化体验的本真性

文化是塑造乡村节庆地方感的核心,也是节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乡村文化的融入不仅可以增强当地人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有助于吸引游客的关注、强化游客的体验、加深游客的感情。在将乡村文化融入到节庆中时,需要根据游客的需求、偏好和喜爱而加以修改,但是,必须保证文化的本真性,将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完全展示给游客,让游客体验文化的“真实”。例如,河北乐亭县庙会远近闻名,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五到十月十五游客接踵而至。庙会主要依托各村镇的寺庙和集市举行,主办方在场地内搭建各类铺位,将其出租给本地和来自京、津、唐和东北各地的商家。同时,主办方还辅助搭戏台、请戏班,乐亭大鼓、皮影、秧歌等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戏参会人员可以免费观看。庙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娱乐、聚会和采购的机会,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了解乐亭传统风情民俗、真实体验乐亭地方文化的平台。“真实性”的地方文化融入,可以让游客充分体会节庆所蕴涵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意境,强化游客的认知和情感,也使传统乡村节庆更符合时代需求,具有了时代风尚,拥有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4 推进区域内乡村节庆的统筹安排

无序发展是导致乡村节庆生命周期短的主要原因之一。推进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区域内的乡村节庆进行统筹规划,并有计划地协同推进。统筹推进区域内各个乡村节庆,首先,需要结合各村镇典型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价值,确定各节庆的定位和主题;然后,统筹安排每一个节庆的举办时间、地点和所需资源,合力塑造本地乡村节庆的旅游形象。浙江龙泉市的乡村节庆就是由市农办和市旅游局牵头,根据各村镇最突出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按“四时风光各不同”原则而举办。以2012年的“乡村漫游节”为例,在全市12个乡镇(街道)内,依次举办3月“春光黄南‘醉’美乡村”、4月“上镇笋王比赛”、7月“避暑胜地养生屏南”、9月“美丽塔石梦幻乡野”、11月“枫叶红时官浦”等11场活动。这种统筹安排,将原本零星分散的乡村节庆活动进行组合,解决了彼此之间恶性竞争的问题,同时,通过“组团营销”的方式打响了龙泉乡村节庆旅游的新品牌。

4.5 加强互联网对乡村节庆的推广宣传

城市游客,尤其是城市内的青年、儿童通常是乡村节庆的主要参与者,这些潜在游客关注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就是乡村节庆对外推广宣传的最有效的手段。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如微信、微博、互动交流群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熟人”介绍效应,对乡村节庆的宣传更有效。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时,首先要安排好宣传时间和宣传内容。除节前宣传外,还应加强节庆举办期间和举办前后的宣传。节庆举办前宣传的重点在于策划某些参与活动以吸引潜在游客关注,同时,加强对节庆举办地的自然生态、民俗文化、农业生产、村镇居民生活等内容介绍,通过全方位、立体感的宣传激发潜在游客的参与兴趣。在乡村节庆举办期间,利用互联网进行“直播”宣传,将活动进展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实时播报,以激发联动效应。节庆结束后宣传重点在于巩固节庆影响,塑造节庆品牌,以驱动产生后续效应。通过互联网的推广宣传,提高乡村节庆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塑造地区乡村节庆的品牌和旅游形象。

5 结论

乡村节庆是繁荣村镇经济、传承乡村文化、提升村镇旅游形象和知名度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发挥乡村节庆的作用,必须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确立“为游客办节,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办节”的根本宗旨。其次,根据不同村镇、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设计出相应的节庆主题和活动内容,以有效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知乡村文化、探索乡村生活的需求。同时,推行“政府主导、企业营销、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和办节模式,对区域内乡村节庆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可持续利用。此外,为推进乡村节庆可持续发展,还需着力拉长乡村节庆的产业链条,将乡村节庆向乡村经贸、乡村文化等产业延伸和融合,这不仅使乡村节庆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也有利于放大节庆的联动效应,提高乡村节庆的影响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季群华,许 欣,朱 睿.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J].经济地理,2006(12):28-30.

[2] 潘 虹,张岩丽,刘 英.农业旅游节庆开发研究――以“泗水桃花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26):12820-12822.

[3] 戚能杰,杨 谦.宁波市农业节庆创新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8(4):64-65.

[5] 古 川,刘 畅,安玉发.我国农事节庆的发展动力、存在问题及改善途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1(9):65-69.

[6] 李东琴.传统民俗节庆的旅游创新研究――以宜昌端午文化旅游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7] 谢建宏.社区视角的青岛乡村节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8] 鞠明晖.上海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 姚海琴,徐建华.浙江省农事节庆的现状及效应探析[J].兰州学刊,2013(4):223-224.

[10] 王运姣.现代农业节庆的社区参与研究――以泰安肥城品桃节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1] 尤海涛,马 波,陈 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58-162.

[12] 江立华,陈文超.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92-96.

[13] 谢新丽,吕群超,郑立文,等.基于文化真实性视阈的民族旅游节庆活动创新策划研究――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三月三”赛歌会为例[J].旅游研究,2012(2):20-25.

第3篇

关键词:乡村公路建设;丘陵经济发展;现状;促进;发展

众所周知,乡村公路是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农村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运输通道。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起,乡村公路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条件,乡村公路建设具有带动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本文先从乡村公路建设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利用乡村公路建设,促进丘陵经济发展的策略,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1 丘陵地区乡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丘陵地区大大加快了乡村公路建设,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在现实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部分乡村公路通而不畅,只能行摩托车,无法通大车。

二是部分通乡公路建设进度缓慢。

三是一些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根据市场材料单价预算,通乡及断头公路水泥路每公里造价大约在70―80万元,通村水泥路每公里造价大约在33―35万元。现行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政策规定,通乡及断头公路国家每公里补助40万元,通村公路每公里补助10万元,国家的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乡村公路建设的需要;加之农村举家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常住人口较少,所以筹资难度很大。

四是部分地方规划遗漏项目较多,造成个别村里面通公路,而外面不通公路。

五是一些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从目前的情况看,除部分乡镇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落实了兼职人员、自筹了部分养护资金外,多数乡镇都没有成立这个机构,没有人和资金对乡村公路进行日常养护,致使已建成的部分乡村公路处于失管失养状态。

2 如何利用乡村公路建设,促进丘陵经济发展

(1)保证乡村公路建设质量,做好施工图设计

与一般公路建设相比,丘陵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具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做好施工图设计是保证建设质量的重要阶段。在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查之后,建设人员要结合当地山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量力而行、节约土地”的原则,选取合理的技术标准与建设指标进行施工图设计,从而保证乡村公路建设质量。

(2)选择合理的线路线形

在做好施工图设计之后,丘陵地区的公路建设人员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沿线地貌和地形、水文条件及地质、社会环境和工程投资等因素选择线路线形,局部路段可进行适当调整,部分弯道根据需要可以加宽,另外还要注意与沿线景观与环境相协调,维护本地区的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态环境,发挥其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选择适当的路面类型与宽度

乡村公路建设人员可以根据本地区乡村人口多少、既有线路状况和使用需要等条件综合确定公路路面类型及宽度。一般情况下,路面类型首选水泥混凝土路面,第二选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部分公路可按照准三级公路设计,宽度为6~7m,总之,路面类型与宽度选择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潜力相符合。

(4)加强乡村公路监督管理

我们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丘陵地区要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抓好公路建设事业,虽然乡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相对较低,但是使用寿命和质量要求绝对不能放松。丘陵地区各级政府要结合乡村公路经费低、施工条件差、项目分散和交通不便等特点,加强对公路建设的监督与管理,从根本上确保工程质量。

(5)加强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要想使乡村公路得到可持续使用,发挥其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必须加强公路的养护。定期检察路面的状况,以防止公路过早损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 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丘陵地区各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大对乡村公路建设投入的大好机遇,大大加快了乡村公路建设步伐,为促进丘陵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公路建设资金,大力提高公路建设质量,这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元庆,李娜. 乡村公路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

[2]吴建华,周宜文. 乡村公路存在三大问题[J]. 中国经济周刊, 2009, (06) .

第4篇

关键词:地物;输电线路路径;经济规模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是输电工程设计的基础。线路路径方案选择的好坏不但对工程造价有影响,而且对输电线路各设计方案有影响。所以,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方案不但可以节省工程造价,而且可以优化工程设计方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但土地资源却不断减少。这样,一方面用电需求促使输电线路工程需要不断建设,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减少使得输电线路可利用线路走廊不断减少。当前,工程上虽然采用卫片、航片、海拉瓦等现代勘测技术进行输电线路路径选择,但是输电线路路径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因为,这些勘测技术只能描述当前地物情况,不能从时间上描述地物发展趋势。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不能和地物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所以,在路径选择时,各方的规划和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在城镇,规划相对完善,线路路径和城镇总体规划协调即可。在乡村,规划相对滞后,线路路径选择没有可循的协调依据。如何解决输电线路路径和乡村未来发展相适应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图利用地物发展预测结果,对输电线路路径合理选择,增加工程的可实施性进行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2地物发展预测方法

大家都知道,地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地物发展变化的有自然因素,也有认为因素。所以,我们分地物自然发展预测和地物人为发展预测。

2.1地物自然发展预测

我们知道,大自然在不断地进行造物运动。地震、河水冲刷,风浪侵蚀等等,都是大自然造物的手,它不断地改造我们身边的地形地貌。古人的“沧海桑田”描述的正是这一地物变迁的情况。对于地形地貌变迁,我们根据地质水文资料进行预测。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

除了以上地物变化,地表植被生长变化也是大自然的杰作。植被的生长高度也影响到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杆塔定位。由于杆塔定位呼高偏小,造成后期线路运行检修不断砍伐修枝线路下面林木并不少见。对地表植被分布及生长高度进行合理预测,可以为我们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和杆塔定位呼高提供基础。一般来说,树木不能生长无限高度。虽然我们目前无法知道各类树木限高机理,但可以肯定的是,树高和树叶大小在统计学上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就是说,树叶越大,树高越矮,反之树叶越小,树高越高。

表2-1是线路选线时常遇到的几个树种的高度。

表2-1 常见树种生长高度表

2.2地物人为发展预测

相对于地物自然发展预测,人为发展预测更为复杂。因为人为有主观和随机因素。所以,在工程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简单预测。

1)利用历史地图资料、卫片资料和现有地图资料、卫片资料,对乡村发展规模进行简单线性预测。例如,根据某个乡村旧地图资料上乡村规模和乡村现有规模,对乡村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利用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的发展规模进行预测。一般来说,乡村的发展规模与其经济发展有关。乡村经济发展越快,乡村的乡村的规模也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式2-1对乡村规模进行预测。

(式2-1)

式中,

P是乡村未来发展规模;

k是乡村规模和乡村经济发展耦合系数;

A是乡村未来经济发展总量;

A0是乡村目前经济总量;

P0是乡村目前规模。

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乡村规模急剧扩大,会出现两个或多个乡村合拢;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滞缓,乡村发展萎缩,人口外流,会出现乡村空心化。

目前,乡村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方面乡村趋于向交通和生活用水方便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乡村趋于规模化发展。

3地物发展预测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上的应用

3.1地物发展变化较小

当地物发展变化较小时,输电线路路径以变化较小的地物为参照,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例如河道、山丘、道路等,它们发展变化不大,在路径选择时,以其作为地物参照,顺其走向走线,输电线路建成后,对乡村发展影响较小。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山脉和林木,虽然发展变化较小,但其涉及民俗民风,不可沿其走线。

3.1地物发展变化较大

当地物发展变化较大时,应根据预测结果,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例如刚种植的树木,根据树木生长限高,在断面定位图上标注树木现状高度和未来高度,在杆塔定位时,合理的处理。

由于,乡村规模发展,居民住房将沿着交通较为便利的道路沿线建设,这时,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应适当考虑,线路适当远离公路。

对于乡村发展较快的地区,两个乡村可能出现合拢,应尽量避免从两个村庄中间走线。如乡村发展空心化时,侧可以综合考虑,线路是否从两村庄走线。

对于沙丘边沿地区,我们可以根据沙地的发展情况,合理选择路径。例如±500kV宁东~天津(注:现已改为±660kV宁东~山东线)直流工程途经毛鸟素沙漠边缘,设计单位利用1993、1998、2002年三个时相的卫片遥感图像,分析了近10年间线路所经地区沙地的发展趋势,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4结束语

我们知道,影响地物发展有诸多因素,要准确预测地物发展趋势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能根据现有资料对地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简单预测,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提供参考。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适当考虑地物发展趋势,不但可以有效解决路径协议落实,减少工程建设遇到的阻力,而且能最大化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使输电线路和周边环境更加协调。这在没有规划的乡村地区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编著.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张洞明,王仲华,纪新元编著.电网设计工程师手册(输电技术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范泽鑫,曹坤芳.树木高生长限制的几个假说[J].植物学通报,2005,22 (5)

第5篇

一、路径依赖现象及其诊断

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条道路,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中停滞不前。形成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有制度重建成本、学习效应、网络协作效应、适应性预期等。这些原因表明路径依赖现象是复杂的制度环境下每一个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共同结果,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是其背后的微观基础。人们的理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强化了初始制度的特征,塑造并在代际间传递了特定的制度知识,并最终形成意识形态、行为特征与制度变量之间的封闭式循环,增强了最初被适应的制度环境的稳定性。由于意识形态的刚性特点,形成路径依赖的理通常难以通过强制手段而纠正。通常,破除封闭式循环的方法要么是借助于新的外生诱因,要么指望演进式的扭转路径依赖过程。

由于意识形态与行为模式等变量不易衡量和统一分析,因此,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大多是隐性的。但是,从解决问题角度讲,首先要发现业已存在的或潜在的路径依赖现象,而后是探查具体的原因,找到破解以及防范路径依赖的思路。一般来说,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在理论上经常存在。但实际上常见的是原有的制度具有超稳定的特征,经济绩效长期处于平稳状态,特别是诸如利润与收入增长速度、分工组织方式等关键变量在时间进程中被复制而重复再现。从诊断意义上,某些制度现象、结果和矛盾被反复探讨,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被提出,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种情况下,现实或潜在路径依赖现象的确是存在的。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变迁过程,从统计资料与数据上可以间接判断,目前存在着人才、资金和组织等几个方面典型的路径依赖约束。它们在自我增强机制的具体原因上各有特征,有不同的制度锁入点。无论属于什么类型,这些现象都涉及到人与制度的互动关系,并且表现为经济主体特定的行为模式上。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锁入状态

农村家庭承包制在整体框架上满足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经济发展对制度设计的要求。承包制与尽可能占有生产要素的传统愿望和习俗相契合,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显著减少了计划经济模式下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搭便车现象。但是,承包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内生了分散的生产经营主体。与当初人口、土地资源和市场条件相适应,解决集体经济生产效率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简单而直接,本质上是以生产要素使用的平均主义代替生产分配的平均主义。由于生产资源的分割使用,农户个体生产活动的行为集和函数中几乎不涉及其他人的经济变量。独立、分散的经营行为虽然给农村改革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同时也导致市场半径狭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发达、分工形式简单等问题长期存在。

家庭承包制强化了乡村社会中的特殊主义传统,进一步使日常生产合作的习惯难以形成。契约观念养成上的缺失,增加了原本已经较高的交易费用,使乡村社会中借助于市场交易体系才能充分推进的分工发展比较缓慢。由于市场交易主体尚没有真正形成,集体经济的生产组织活动不得不长期交由村集体负担。但实际上,由少数个体代表的乡村组织在处理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上同样面临制度知识缺乏的约束,其生产的职能难以实现。反过来,为了保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性,计划管理的职能自然强化,而行政指令对经济活动不适当的干预进一步削弱了农户对经济合作的预期和动机。克服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发达的现状,需要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程度,这要求具有市场知识和合作意识的农户作为微观基础。而在分散经营的现状下,制度知识的形成又反过来需要集体经济的发展。缓解集体经济发展的锁入状态,客观上要突破集体经济发展对乡村行政部门组织大规模生产的依赖性的现状。形成这种锁入局面的关键原因是集体经济合作的交易费用约束。目前状况下,变更土地分配关系以降低交易费用违背了家庭承包制的基本要求,甚至是向计划经济的反复;而缺乏合作和契约观念的意识形态特征将长期影响交易费用的高低。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运行机制,辅之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增强农户的自组织能力,将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农户的扩展合作中走出对村集体的依赖。

三、农村人力资源储备的困境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力转移一直是涉农问题的热点。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的途径,但是这个热点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即农村人力资源的储备状况。理论上讲,农村现代化程度越高,它聚集高素质人口的能力越强,人口素质总体不高不应是现代化的结果。何况一定数量和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基础。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将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经过十几年单向的劳动力转移,农村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与外部环境基本上稳定的结合,人才外流成为常态。而外部人才向农村流动尚没有成为普遍与持续的现象,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与生产的关联性较弱,限制了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劳动力转移是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其起因于个体发现了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上的“比较利益”。农村劳动力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了新的制度知识,在流动中收入水平逐步稳定,对改善收入水平形成稳定的预期,这些强化了劳动力流动的个体诱因,造成了劳动力外流的惯性。同时,原有农村的制度环境由于缺少有能力的经济主体的扰动而进一步稳固,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制度并没有因为一定的制度需求压力而改进。正如制度变迁理论所示,诸如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具有示范效应和自我强化机制。劳动力转移中的渐进学习过程会产生示范效应、协作效应以及网络效应。个体在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反复“试错”中,其主观认知模式被信息反馈不断修正,群体特定的意识形态逐步形成。“QWERTY键盘之争”给予的启示是技术依赖可能会因为新技术强有力的冲击或者是创新利润的巨大差额而打破。对于农村有能力转移的劳动力个体而言,如果沿袭旧的行为模式,比如始终在农村之外寻找收入来源,其获得的是长期而稳定的收益;如果改变习惯,比如返乡务工或创业,其获得是未来不确定的收益,二者的高低比较决定了突破这一路径依赖现象的可能性大小。通常,只有当“新路径”的创新收入贴现后至少大于“旧习惯”的平均收入,理性的个体才会考虑选择新的行为方式。这意味着走出路径依赖困境的必要条件是,行为模式创新的收益要足够大,即在农村务工或务农的收入需提高到相当的程度(仅仅与在外劳动获得的收入相等是不够的)才具备了防止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条件。新农村建设伊始,启动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的这一条件很难在短期内普遍实现。但是,在正式制度创新上把农村人力资源摆放到与土地等要素同等重要的位置,初步尝试人力资本股权制等激励机制,有助于吸引个别人才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并且通过适当的示范作用而扭转群体的习惯性思维,缓解农村人力资源储备的困境。

四、财政支农的体制惯性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进程启动效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新农村建设之前的农村社会发展让步于城市化和工业化,乡村社会采用粗放的治理方式,对乡村的政府管理一直具有宏观指导的性质和特征,很难做到因地制宜,这一问题在财政投入体制上表现的比较突出。目前,政府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方式主要是沿袭了自上而下的计划体制,即主要由上级政府确定投资规模并进行资金分配,对于投入采用直接的行政方式,对于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督采用突击性、专项性检查等方式,形成了农村实际需要、投入效率、政府人员绩效考核三者关系上长期的惯性扭曲。

第6篇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产品;产品设计;实践路径

中国在2015年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与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的实践路径紧密相关,更与实现各区域内的小康社会密不可分。绵阳位于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较多。结合绵阳市的具体情况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资源进行分析,发现,探寻适合绵阳市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能够加快区域内小康社会的实现进程,并能为相关区域实现小康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1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现状

1.1资源现状

资源禀赋理论[1]表明,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对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绵阳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资源概况见表1,其旅游产品的资源优势突出,拥有自然、文化、社会等旅游产品资源247处[2]。

1.2市场现状

绵阳市近4年乡村旅游产品市场概况见表2。从2011年到2014年,围绕着特色文化、生态、民俗、风情等主题,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总收入及年接待量不断增长,年总收入达到了277.26亿元,年总接待量达到了2821.86万人次,增长率在波动中达到了35.11%和15.46%。与区位和资源相似的区域相比,绵阳市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市场需要进一步拓展,乡村休闲旅游路线和实体产品需要开发打造。

2绵阳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主要问题

1)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设计单一且分销渠道狭窄。绵阳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为农户,其分销渠道狭窄、市场意识淡薄、信息技术缺乏、产品相对单一[3]。产品的分销主要靠口碑和网络宣传,但大多数经营户又未涉入网络宣传[4]。绵阳市的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主要有赏田园和吃美食等,度假村类型以观光型和休闲型为主,缺乏能够体现乡村休闲旅游特色的产品设计,绵阳市现有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见表3。2)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大多数乡村休闲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卫生设施还处于原始状态,休闲场所环境不够理想,景点的解说、标示、急救服务、金融服务系统等不够规范。这些问题会使人们不愿意参与乡村旅游活动,会影响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3)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规则。由于农业的季节性特点,乡村旅游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和市场需求不规则性特点[5]。调查表明,绵阳市在2006年的3个黄金周里共接待了游客239.23万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了9.76亿元,分别占全年总量的26.45%和14.98%;2007年的3个黄金周共接待了游客313.49万次,旅游综合收入达了11.88亿元,分别占全年总量的30.04%和13.59%。黄金周期间接待的游客大部分是本地一日游,游客集中在黄金周和小长假,其余时段较少。在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没有与时俱进、紧跟市场需求,管理者理念落后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浪费了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中的农业资源。

2.2形成原因

1)政府和旅游业经营管理者对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的策划力度不够。开发者没有进行合理地规划和传统农耕文化的消失使文化活动现代化且单一,难以让旅游者找到放松身心和回归自然的感觉。经营管理者由于缺少市场意识、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掌握不足、没有关注旅游者的需求等原因,使游客的乡村休闲旅游愿望难以实现。政府的管理力度不够,并未起到引导作用,这使得传统农耕文化活动逐渐减少。2)“二元经济”结构[6]不利于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完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城乡分化,城市依靠公共财政积累获得了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拥有良好、完善、可供旅游业使用的设施;农村由于长期缺乏基础设施的公共投入,各种基础设施奇缺,这对完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乡村社会的经济边缘化,即基础设施比如供水、供电、排水、通讯等相对落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接待设施及旅游产品都处于较低水平,只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难以满足游客大规模、高层次、多样化的需求。3)农业的季节性特征使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没有得到延续。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使乡村旅游具有季节性和市场需求不规则性的特征。不同季节的游客人数不同,这浪费了农业资源。经营主体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产品服务落后、宰客现象时有发生等原因使游客不可能驻足并重复购买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3绵阳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的实践路径

3.1乡村休闲旅游主题

3.1.1多元化游憩式度假村产品

基于绵阳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设计多元化游憩式度假村,多元化游憩式度假村产品设计见图1。多元化游憩式度假村让游客在住农民家的同时还能吃农民自产自制的绿色食品、观赏农庄周围的自然风景、参加各类活动、获得旅游的体验与身心的放松。

3.1.2中西方文化结合式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结合中西方乡村休闲旅游的特征,借鉴、融合西方有价值的地方,以广大年轻人与部分中老年人为市场,设计农庄式观光旅游产品,中西方文化结合式休闲旅游乡村产品设计见表4。

3.1.3野外拉练式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野外拉练不仅能提高青少年独立生活和应对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乐观的心态。目前,绵阳市及周边的野外拉练式休闲旅游产品供不应求。经营者可以利用多山复杂的地势设计野外拉练式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在有完备保障措施的条件下开展定向越野、野外实地训练、跳伞等活动。野外拉练式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会受到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消费者的关注。

3.2打造精品路线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更多地体现在文化与景区的结合上[7]。设计的关于少数民族风情和三国文化旅游的5条精品路线如下:(1)少数民族风情路线,绵阳—北川羌族文化区—报恩寺—白马人山寨—王朗—绵阳,此路线加强了游客对羌族生活的了解;(2)古蜀道文化走廊路线,绵阳—富乐风景区—七曲山大庙—剑门关—李白故里—绵阳,此路线使游客更好地领略到了绵阳厚重的文化底蕴;(3)汶川地震遗址旅游路线,绵阳—北川地震遗址—绵阳,此路线能让游客产生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想法;(4)绵阳精品旅游路线,博物馆—中华科学家公园—科学城—戈家桃林—绵阳,此路线使游客领略了科技城的魅力;(5)三国文化旅游路线,西山公园—富乐山公园—梓潼北伐演武遗址—古瓦口关,此路线让游客体验了三国文化。

3.3创新实体产品

3.3.1观光果园产品

绵阳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土壤为南方红土,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如柑橘、柚子、甘蔗、草莓、荔枝。观光果园以水果旅游为主题,突出了特色,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和消费欲望[8]。当果园的水果成熟时,可以设计观果、摘果、品果等系列活动来吸引游客,游客可以亲自采摘、品尝、加工水果。游客可以开展骑车、烧烤野炊等活动,还可以举办京剧和禅道等活动来吸引有这方面爱好的游客。

3.3.2科技观光旅游产品

科技观光旅游产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的小型农、林、牧生产基地,在生产农副产品的同时又给旅游者提供了游览场所。绵阳科技较发达,可在周边地区建立专业的农林创新种植基地,如蔬菜高新技术创新园、外商投资园和吸引游客目光、向游客普及了基因知识的西南科技大学实验基地和仙海生态旅游区。

3.4绵阳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的实践保障措施

首先,政府主导与民间配合相结合[9]。政府应重视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协同旅游、农业、林业等部门对绵阳市辖区内各种类型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确保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其次,健全体系,统筹全局。政府及相关机构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健全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涉及到的政策体系与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立一套以政府为引导、企业集团和社会为主体的完备体系来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相匹配。最后,调动乡村休闲旅游地居民的积极性[10]。先从绵阳当地居民入手,调动其积极性,采用广告、公共传媒等营销手段来进行推广,逐渐提高绵阳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闻名于四川省甚至全国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品牌。

4结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与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的实践路径紧密相关,更与实现各区域内的小康社会密不可分。虽然绵阳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资源丰富,但是与临近的成都等相似地区相比仍发展滞后。绵阳市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设计应遵循多元化的游憩主题、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实体产品的设计理念,并以此开展实践。

作者:龚姝颖 沈忠明 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周金堂.要素禀赋与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J].农业考古,2007(3):25—26.

[2]赵秋泉.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08.

[3]宋增文.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6):217—220.

[4]粟路军,黄福才.服务公平性、消费情感与旅游者忠诚关系:以乡村旅游者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3):46—47.

[5]马治鸾.成都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与升级新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1):203—207.

[6]顾婷婷,严伟.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4):132—137.

[7]王文瑜.旅游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14):124—127.

[8]李碧茹.设计心理学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剑南文学,2011(10):267.

第7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路径探析 对策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曾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来看待,十七届上开始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始增多,城市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同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经济化发展格局放大,但也随之而来的各方面物价较高或其他政策方面影响,使进城的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户口,而农村由于劳动力减少、各方面观念体系的制约再加上养老、教育等政策还不完善,使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理想创收,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差距还较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进步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在其两者间找到制衡点,探讨如何有效汇聚潜在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1.1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的缩小,主要以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我国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变革后发现,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较大,因此,有义务业有能力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等途径,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并以城市和农村为一体的发展思维,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使更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多的城市资金、技术、人才来到农村,相互流通进取,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转变。

1.2探讨城乡统筹的意义

城乡统筹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城乡统筹路径的探讨,寻找出一条规范的界定概念和理论。因为,任何客观规律的发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研究,揭示出城乡统筹一般规律在其特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表现形势,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利用计量经济学,使发展定量化,更好的剖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实际做出策略和制定政策方针提供依据。

2.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制约其发展因素

2.1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

由于个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有所区别,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有三种可推进模式。1)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四川成都推进此种模式发展成效较好,主要发展体现在“三个集中”,一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二是农民向城镇集中、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大块,探索出一条适合地区发展的城乡共繁荣、协调发展之路。2)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推进此种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是浙江嘉兴,城乡统筹模式主要依靠“六个一体化”,即全力抓好城乡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通过合理规划,有效资源整合,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打造内外对接,实现资源优化互助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城乡和谐发展。3)全面整容的“改农模式”:此种模式改良明显地域是江西漳州,通过对农业、农村领导力量和工作机制的整合,成立农村总协调单位“农工部”,实现以农民为主的新农村价值,在“五大原则”的规范要求下,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从“三清三改”入手,逐步达到“五新一好”的目标,实现创收的同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并最终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

2.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我国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根据这项条例所指导的配套生产生活供给、就业、福利等的制度,划分开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者的生存条件,成为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农村务工进城为了过好的生活,在为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工业发展等各方面做出贡献,但却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也得不到较好的利益回报。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总收入实际增长7.4%,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增速为前十年最高点,但是农民收入稍有增长的同时,城市在快速发展,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乡分割十分明显。

2.22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产业结构单元一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配套生活设施标准不等,使得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农村首要行业,同时为我国第一产业,由于近几年天气多变,大部门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在城市有所出色,农村的特色产业也可以对外发展引商,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充分,还有待改进。

3.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

1)以政策为引导,并加大财力支撑,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状况,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需求制定政策措施,可通过制定城乡统一户籍制,消除就业歧视和生活限制,建立城乡统一资源教育配置,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建设文明农村融入城市节奏;同时发挥财政作用,政府财政作为二次分配对挖掘农村潜在增长力具有抛砖引玉作用,争取上级对落后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外商资本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通过各种惠民、惠企措施来提高收益,财政支出可重点在农产业薄弱、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环节,促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农村和城市在共同需求方面求同步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依据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蓝图,汇集农村农民万亩良田可利用资源平台,产生最大化的聚合效应,通过农村人口城镇转移,进行有序的非农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先缓解部分农村人流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通过有效改善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分配生产力资源,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度,实现成果共享,经济共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闯 安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探讨 规划广角 1006-0022-(2011)07-0093-05

[2] 张宜松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讨 2013-08

[3]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

第8篇

对于构成中国社会重要基础的农村,同样在经历着一场由互联网引发的巨变。“互联网+农村”不仅释放出了巨大的草根创新力,更增加了农民收入,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信息化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我们以一个苏北乡村为例,来看一下“互联网+农村”对于新型城镇化所产生的示范和效用。

沙集巨变

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是一座典型的黄淮海平原村庄,既没有山峦湖海等大自然赋予的独特物产,也没有煤铁油气等大工业需要的稀缺资源,这里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利的交通和千年积淀的文化。睢宁县在2008年以前,GDP位列江苏省倒数第四,经济发展一度落到全省谷底。

2006年起,东风村三个年轻人开始了加工并网络销售板式家具产业,进而在全村全镇快速实现规模复制并获得成功。至2013年底,在沙集镇聚集网店3000多家,家具生产企业302家。沙集镇的家具网销业从无到有,2010年时达到3亿元规模,到2014年全镇完成30亿元的交易额,而整个睢宁县更是突破40亿元。在2014年的双十一天猫购物节当天,仅东风村就销售出5987万元的家具商品。

农民通过开设网店,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农民网商除了雇佣当地农民作为工人外,还雇佣大批外地村民。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甚至村里还出现上千人的劳动力缺口。沙集镇也是整个徐州市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乡镇。至2014年底,全镇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15000人,其中来自临近乡镇的超过3000人。原来困扰沙集乡村的留守、治安、上访等问题迎刃而解。

沙集镇家具网销业的崛起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了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至2014年底,沙集镇共有家具配件生产企业14家、专业家具包装公司4家、物流快递企业42家、网店专业服务商5家、网店摄影企业12家。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又促进了沙集镇,乃至整个睢宁县电子商务生态的演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保持全省领先。

沙集启示

信息时代,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一是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路径与模式,转变为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路径与模式。“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以信息聚集的思路,去中心化地配置资源,涉及的商品实物不必经过大城市这个中心,而是通过物流配送,从厂门直达家门。因此小城镇甚至农村,也可以在去中心化模式下,让生活更美好。

电子商务在沙集大范围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家具网销产业,进而促进服务业发展,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最终推动农民在沙集实现就地城镇化,昔日小村庄如今呈现出小城镇的模样。

在沙集,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如下路径:

1.先有“市”后有“城”。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帮助、引导和鼓励部分农民加入电子商务网络,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大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繁荣的商品交易,促使农民生活和生产状态显现城镇化特征。

2.电子商务帮助农民低成本对接大市场。

3.带动服务业及就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

4.产业发展,促进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升级。

5.从产业发展到本地生活服务提高,再到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形成正向循环,三者相互促进,成为沙集模式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沙集镇东风村是全国千万个乡村的缩影,也是燎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典范,在全国,更多如沙集镇东风村这样的村庄正在借助电子商务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阿里研究院将此类村庄定义为“淘宝村”,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已发现各种类型的淘宝村212个,遍及福建、广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四川、天津、浙江等10个省市,全国淘宝村活跃卖家数量超过7万家,预计带来直接就业28万人以上。